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辨识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油田企业;HSE;基层;危害辨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235-01
一、HSE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
过去由于受认知所限,HSE风险管控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方法缺乏、标准不统一、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由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基层风险管理没有落实直线责任,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缺少适用于基层、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方法。危害因素描述、风险等级划定执行标准五花八门,难以统计、分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与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程序制修订,以及基层HSE培训、HSE监督检查等脱节。这些问题是HSE风险管控工作中最大的“风险点”和“出血点”,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很难保证企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二、开展基层HSE风险管控的研究
基层是企业的基石,也是安全环保管理的重点,因此抓HSE风险管控首先要从基层入手,首先要明确基层各级管理者的责任。站队长作为基层行政最高管理者,承担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第一责任,对基层风险管控全面负责。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是基层HSE管理的咨询师、培训师,承担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咨询、辅导和监督工作。其他管理人员按照直线责任组织和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岗位员工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在从事生产作业和其它相关活动时,预先或按规定时间、规定周期和方法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通过明晰和落实责任,保证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分工负责。
技术路线: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根据集团公司“识别、评估、控制和应急”四条风险管理基本框架,立足于基层,着眼于各层面,从行为安全、工艺安全、系统安全入手,应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工作循环分析(JCA)等工具,按照每个操作项目、单台设备辨识危害,运用简捷方法评估风险,探索适用于油气田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标准和程序,解决风险管控存在的瓶颈问题,补齐短板,建立融操作、设备设施和系统管理于一体的HSE风险管控系统。
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总结工作经验,发挥基层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了《基层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南》和《典型危害分类和术语》、《典型危害因素描述规范》标准,明确基层站队各级人员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职责,规定单元划分、操作及设备设施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统一、规范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术语,固化基层风险管控模式,指导基层有效开展风险管控工作。
三、从岗位入手划分单元,确保危害辨识与岗位相符
在危害辨识前首先应开展岗位设置情况调查,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对负责管理的工作区域、工艺流程、设备设施进行梳理,划分管理单元。针对每个管理单元,按照生产运行、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管理要求,确定操作项目和管理的设备设施,确保危害辨识目标、过程和结果相统一。在划分危害辨识单元过程中,充分考虑采油、集输和修井专业各自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单元划分方法,如采油、集输应以设备为主线结合工作任务划分单元;修井应以工序为主线结合工艺的方式划分单元,为系统辨识各专业危害奠定了基础。各站队工艺、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生产骨干等组成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以生产工艺过程、工作区域、工作任务为主线,列出所有的工艺环节、操作工序和作业活动,划分出一至四级作业活动单元。岗位员工参照操作规程、工艺流程、生产参数、设备说明等,对最末级单元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具体到开关阀门、检测仪表、拆卸法兰等操作节点,建立《作业活动清单》,然后再对本单位作业活动所涉及的所有相关设备设施进行调查统计,建立《设备设施清单》,作为风险识别的重要依据。
在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因素的条件下,以操作步骤和设备部件为抓手,开展危害辨识。应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对每个操作项目进行操作步骤分解,按每个步骤的操作动作、涉及设备设施和以往发生事故事件辨识危害。应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把单台设备设施按照由内到外、从上到下拆分成若干部件,结合设备设施生命周期,辨识每个部件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偏差及带来的危害。首先,由班组长组织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识别每个作业步骤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然后,由每名员工识别自身岗位所存在的风险,并依据个人经验进行初步风险评价。最后,各站队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针对各班组识别情况,通过查阅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三违”记录、相关事故(事件)分析报告、现场观察等方式,对每个作业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再识别、再确认,进行再评价。
针对辨识出的危害,采用便于基层员工掌握的经验法评估风险。考虑员工在本岗工作时间较长,操作经验丰富,成立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骨干组成的评估小组,结合以往发生的事故、未遂事件、违章及发现的隐患进行分析,集体讨论判定风险等级。针对经验法难以评估的风险,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估;针对复杂的工艺流程或生产装置,采用危害可操作性分析(HAZOP)进行风险评估。各站队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照操作规程、制度标准等进行有效性分析,将风险提示、操作标准、制度要求、应急处置等融入到每个操作步骤中,实行标准化操作,并对管理方案、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现场检查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进行补充完善。
按照中油集团公司“辨识、评估、控制、应急”风险管理四原则,根据存在风险确定应急种类和范围,针对重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从现场可操作和技术措施出发,修订应急完善处置程序,使处置程序既具有可操作性,又便于员工掌握。各站队利用岗位练兵、班前会和交接班等时机,按照每次工作任务的具体操作步骤,结合识别出的风险和操作规程,组织员工不间断地反复讲风险,分享风险内容,使岗位风险入脑、入心,“动手之前先动脑,操作之前先思考”。
把HSE风险管控作为员工培训的基础性内容,让每名员工认知风险,掌握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方法,并运用到工作实际中。根据操作规程制修订完善岗位“需求型”培训矩阵,使矩阵与操作技能要求、操作规程与风险管控相统一。通过这些措施,岗位员工主动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即便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员工,也都争先恐后,以口述的方式讲述身边的风险,实现了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的转变。
四、结语
通过开展HSE风险管控系统建设,使我们深刻体会到:风险管控的过程就是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过程;落实风险管控职责就是落实岗位HSE职责;只有在基层HSE风险管控方面狠下功夫,把风险管控融贯于各个管理环节,才能以基层HSE风险管控推进企业风险分级防控,有效提升HSE管理绩效和能力,建立安全环保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控;智能软压板、SCD文件
0 引言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由“看得见、量得着”电缆接线转变为网络信息流,由此为给继电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1-2]。随着新疆750kV超高压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建设,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经常直面智能化改、扩建工程二次系统安全风险问题,如何管控作业风险,制定相应措施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改、扩建工程中安全风险尚缺乏有效的识别、评估和评价,对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尚没有典型的工程实践予以验证[3-4]。
本文基于专家系统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创新性的提出了继电保护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流程,解决当前检修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并通过750kV烟墩变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更换工作验证了该风险管控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 改、扩建工程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系统在更换、升级、扩建等工作中,如在部分老间隔或新增间隔上的改动,需要生成新的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CD), 然后相关配置的IED 都要重新下装已配置的IED 描述文件(CID),此时如何确保SCD版本的一致性,与其他正常运行设备通信的安全性以及如何进行试验保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等都必须有明确的规范。
智能变电站设备之间通信方式采用点对点或者组网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交换机。一旦检修作业中误断交换机电源、误碰交换机端口,有可能对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这样,检修作业时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通信风险管控就变得尤为重要。
对运行环节来说,合并单元、保护装置、智能终端、交换机等IED 设备不再通过点对点的硬接线来进行跳、合操作[5]及上送重要信息,检修作业时明显的安全隔离点将不复存在,装置的二次安全隔离措施很大程度上将通过装置内的各种软压板实现,一旦这些功能压板、SV、GOOSE压板设置不当,将会造成极大的运行风险。因此必须对各类压板的操作有明确的操作规范标准来确保二次安全措施既全面又细致。
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以检修压板的组合表示不同设备的检修状态,在改、扩建作业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检修压板的投退。
表 1 合并单元、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之间的检修压板配合
注:检修态表示设备投入检修压板,非检修态表示设备退出检修压板.
本文采用专家系统进行风险辨识,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在改、扩建工程检修现场容易实现。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6-7]。因此需要大量继电保护专家对改、扩建工程检修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动态、静态风险进行辨识,将隐患、风险点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辨识出的隐患点、风险因素,为下一步评估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预控措施提供基础支持。
图1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变电站检修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流程
总结专家系统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结论显示影响变电检修作业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前中期SCD文件管理,作业中的二次安全措施票管理,智能软压板、检修压板投退原则管理,网络通信设备管理4个方面。
2 改、扩建工程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权重评估
针对上述4个方面的风险源开展评估,以每一种作业风险源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进行权重划分:A为发生人身、电网事故;B为发生通讯中断、遥控失败等一般事故;C为发生异常信号上送等轻微事故。以概率统计来表示,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发生的事故分数定为1,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定位0.5,因此结合概率统计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表如表2所示。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SCD文件,二次安全措施票,智能软压板、检修压板投退,网络通信设备管理4个方面中,SCD文件管理、二次安全措施票管理占据较大权重,而智能软压板、检修压板投退及网络通信设备管理占据次要位置。
3 改、扩建工程继电保护检修作业风险管控措施
为确保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工程继电保护作业安全、高质,根据风险情况提出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
1)SCD管理环节
SCD文件作为智能站二次系统设计的核心,应严格明确设计、验收、运行管理的工作职责和界面分工,做到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行的全面衔接。相关专业需变动SCD 文件必须事先告知继电保护专业, 征得许可后方能更改。
2)典型二次安全措施票,智能压板投退原则
编制智能变电站典型二次安全措施票及智能压板投退原则,修改二次运行规程,对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写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风险管控卡中,满足现场检修作业要求。
3)自动化通信设备管理
全站GOOSE 交换机、装置、录波器、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IP 地址、子网掩码、MAC地址等设备参数交换机等设备参数应全部纳入继电保护专业管理,交换机屏柜上粘贴端口图实对应表, 并注明调试端口[8]。检修工作前后投入核对使用版本后,并要有简要的修试记录。
认真落实完各项保证安全的风险管控措施后,可以保证改、扩建工程检修工作安全、优质完成。
4 改、扩建工程继电保护检修作业风险管控实例
以 750 kV 烟墩变电220系统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更换工作为例,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风险点进行辨识,得出以下措施:
1)保护回路上实施多重安措,有明显电气断电的电气回路执行单重安措。
2)做好智能组件柜内的安措,防止运行设备误动。
3)检修过程中检修压板、智能软压板等严格按照典型投退原则执行。
4)如需要拔插交换机、光纤端口,需认真记录原始状态。
5)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风险控制措施卡中的控制措施。
风险辨识评估后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保证了此次更换工作顺利完成。
5 结语
随着新疆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改、扩建工程现场继电保护作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本文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的技术,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风险辨识、风险评估、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本文通过750kV烟墩变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改造工作验证了安全风险管控流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谭忠富,李晓军,王成文,等.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易永辉,曹一家,张金江,等.基于IEC 61850 标准的新型集中式IED 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2):36-40.
[4]孙一民,李延新,黎强,等.分阶段实现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工程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5):90-93.
[5]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6,30(23):67-71,87.
[6]张文泉,胡庆辉,张爱军.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探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7, 19(2):61-65.
全世界最早制定出安全条例的杜邦公司,建立了以所有安全事故都是可以控制的、所有安全隐患都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是企业形象等为原则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2001年,杜邦在全球267个工厂和部门中,50%工厂没有伤害记录,20%工厂超过10年没有伤害记录,在70多个国家,79000名员工创造了250亿美元产值,被评为美国最安全的公司,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就是风险控制。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事故的发生既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又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事先很难估计充分,有时重点预防的问题没发生,但未被重视的问题却酿成大祸。为使预防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一方面要重视经验,对已形成的事故进行统计,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做出准确判断,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日常生产以消除或降低危险程度为目的,以危险点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步完善提高公司安全管理基础,稳定公司局面。
2建立以风险为驱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深入分析电网安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积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全风险预控水平。安全管理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预控管理三个阶段。预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其基本原理就是应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的危险源来控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必须做到全过程管控,以安全风险为驱动,以作业计划为主线,以安全风险管控系统为平台,通过各专业、各层级、多部门、全过程的协调、上下联动开辟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目前,公司已形成生产作业现场风险分析系统,通过系统将作业现场的人身、电网、设备、环境四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定级,系统会给出预防措施,但由于人的不可控因素,往往措施在现场不能得以有效落实,所以作业安全风险的落实是安全管理的基石,安监部严格把握安全生产着力点,通过“三讲一落实”的工作方法开展,督促班组现场措施有效执行。
3三讲一落实有效落地作业安全风险管理
主要基于车间、班组、个人等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辨识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有针对性的落实预防措施,控制作业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安全风险,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因此作业安全风险管理关键就是危险源辨识和预控。“讲任务”。任务要清楚,分工要明确,流程要清晰。每日班组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当前的生产任务、现场实际情况、天气情况及人员状况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工作负责人接到工作任务后组织工作班成员对其进行学习,并向每个工作班成员提前布置,下达分项任务,学习该项工作的检修工艺流程,强化业务技能。讲任务的基本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分工、流程。班组成员要搞清楚工作任务是什么,工作该怎么干。“讲风险”。风险辨识要全面、细致。工作任务和工作班成员确定后,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班成员召开班前会,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对照典型危险点进行分析,要求所有工作班成员辨识作业环境、作业方法、设备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该项作业人身、电网、设备、环境四方面存在的风险分析认识,提高危险点分析的准确性。必要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的查阅图纸、资料、规程、事故案例,以便强化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对作用风险的辨识和控制能力。对复杂作业,工作负责人要亲临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实际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还应组织工作班成员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风险分析,弥补在班前会的分析不准确、不到位的方面,做好工作中易碰带电部位、高处作业易跌落等风险的辨识等工作。“讲措施”。安全措施及风险控制要切实可行,不讲空话、套话。安全风险确定后,工作班成员要根据每一条作业风险,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过程需要,从个人能力要求、个体防护要求、安全作业现场、安全作业行为四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具有操作性的防控措施,保证现场“可控、在控、能控”。“抓落实”。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预控措施的说明和提醒,确保熟知与作业有关的危险因素、可能风险、预控措施。必须检查确认现场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工作负责人必须带领工作班成员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包括必须拉开的断路器、隔离刀闸,悬挂的标识牌、警示标志,设置的安全围栏等安全措施。作业中,工作班成员必须规范作业行为,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开展各项作业,避免无知性的违章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将严格按照到岗到位标准开展督查工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风险辨识到位,控制措施布置到位。
4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危险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Abstract]If the risk sources, especially those major risk sources could not be controlled appropriately, they might cause terrible accidents heavy loss of live and property. To properly classify and control the risk sources would help people select reasonable,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accidents. The author of the Risk sources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control in the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group company of baosteel bayi iron steel co ltd introduced.
[Keywords]risk sources ;risk evaluation; risk control
随着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开始考虑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辨识组织存在的危险源,控制其风险,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如何认识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
1、第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能量:做功的能力,如动能、势能、电能、热能、光能、声能、化学能或辐射能等,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
危害物质与人体直接接触,能损害人体生理机能,导致疾病或死亡的物质,如有害物质。腐蚀物质、工业粉尘、窒息气体等;毒害物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生成的,如电焊烟尘等。
2、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和(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危险因素,第二类危险源等同于在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实际上第二类危险源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包括在其中)、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的状态分类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3、两类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一类危险源在发生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控制能量的措施失效,导致能量意外释放,从而造成事故伤害。
危险源的风险在于控制能量和危险物质异常释放的措施失效。
二、工作活动的分解
确定危险源辨识的区域,识别区域内各项工作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1、绘制区域平面图:根据单元内所有岗位设置,在平面图上划分出每个岗位辨识危险源的范围,划分时应避免出现空白区域。
2、按照工序划分岗位作业活动:其内容包括人员、设备、工具、原材料、厂房、程序及其相关信息。
3、根据作业活动编制工作活动流程图:要求明确工序过程相关的有计划的作业过程、计划外的活动过程和突发的紧急状况。
三、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控制措施的逻辑关系
1、成立危险源辨识小组,小组成员应具备以下资质:
a.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培训;
b.熟知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知识;
c.具备下列工作经历(或职称)之一: ---从事生产技术或设备技术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 ---从事生产操作或生产管理或设备点检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 ---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 ---工程师(含工程师)以上职称; ---技师(含技师)以上职称。 ---注册安全工程师。
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1)例行或非例行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的人的因素;
(4)源自工作场所外,但对在工作场所内受组织控制的人员产生负面影响的危险源;
(5)在组织控制下,由工作相关活动引起,却产生在临近工作场所外的危险源;
(6)工作场所内的基础设施、设备、材料,包括外界提供或带入的;
(7)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8)对操作、流程和活动有影响的变更。
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流程
4、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思路:在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按干什么活、第一类危险源是什么、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原因是什么(第二类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分别制订控制措施。见图示顺序,第二类危险源与控制措施正好相反。
单位(部门): 作业区: 岗位名称:
5、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
6、危险源动态辨识--变更管理
(1)新的或经修改的技术(包括软件等)、设备、设施或工作环境;
(2)新的或经修订的程序、工作惯例、设计、规范或标准;
(3)不同类型或等级的原材料;
(4)现场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包括协力承包方的使用)的重大改变;
(5)健康安全设施和设备或控制措施的改变。
四、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的制订
1、直接判定法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又称LEC格雷厄姆法)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原版的LEC法取值表
在实际运用时,L的取值碰到一个问题,L的取值对不同的人存在一个离散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对L作了调整。对于E、C、D也分别作了调。
3、确定不可接受风险
根据风险等级,八钢公司认为Ⅱ级以上(包括Ⅱ级)、直接判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不可接受的风险。
4、控制措施的制订
1)、确定控制措施的顺序
a、消除,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b、替代,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和减少风险;
c、工程控制措施,是否可操作、具有实用性,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e、个体防护装备,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改善型方案的编制要求
a、方案要求细化,对每项任务必须落实责任者,规定明确的职责和权限,确定方法和时间表,落实适当的资源配置(财力、人力、设备等),以满足总目标与总时间表的要求;
b、当项目处于立项前期阶段,尚未明确具体的实施节点时,方案可暂时将节点设定在可研完成日期,待可研批复后进一步修订完善。(计划动态完善)。
3)、风险控制措施评审要求
a、拟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否降低风险至可接受;
b、M定的改善型危险源控制措施技术上是否可行,管理型措施是否简洁、实用、可操作,是否落实实施范围、时间安排及责任者;
c、拟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否会导致新的危险源或产生其它负面影响;
d、拟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的成本效益是否最佳。
5、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的案例
作业活动中第N步存在登高作业
活动是登高作业;
第一类危险源是登高作业具有势能;
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高处坠落;
有几种情况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的原因即为第二类危险源,经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低挂高用、挂点不牢(如无法承受冲击力)、选择不妥(如挂在吊篮上)、安全带本身不牢固。以上是存在的几种可能,实际上在同一步活动中一般不会同时产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五、风险控制有效性检查
1、各级对危险源的管理要求
(1)各级危险源均要求落实到岗位控制,落实到具体责任者,纳入岗位规程的检查;
(2)各作业区须将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监控纳入检查计划进行跟踪检查;
(3)改善型方案按项目管理方式实施管控,作业区依照计划进度实施推进;
(4)提供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情况(包括检查情况、事件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2、各级对危险源的管控范围
3、危险源检查的关注要点
(1)关注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充分性、有效性一致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必须危险充分、有效,源控制措施覆盖涉及的作业活动与人员,与现场执行的岗位规程、点检标准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必须一致,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责任人有能力控制对应的危险源安全风险。
(2)关注危险源控制措施培训的有效性。危险源涉及的相关人员(包括外来人员)接受岗位规程、点检标准或专项方案的培训,掌握相关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3)关注危险源控制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危险源各项控制措施在现场得到有效执行;相关改善型方案按照项目节点实施,达到控制目标要求。
(4)关注危险源监控的有效性。相关单位确定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检查周期。
六、应用中的思考与问题
1、对重大危险源的关注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进行辨识。
重大危险源控制得好,危险源的风险可能评不上Ⅰ级、Ⅱ级,但各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是国家安全监督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因此公司针对重大危险源产生巨大的后果,要求对C值大于15的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中常见的问题
(1)、危险源的描述不符合危险源的定义;
(2)、用活动代替危险源;
(3)、事故类别与职业病名称之间选择错误;
(4)、事故类别之间选择错误;
(5)、危险源与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控制措施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6)、L、E、C选择的值与实际不符合;
(7)、L、E、C的乘积发生计算错误;
(8)、D值发生分级错误。
(9)、对同一区域考虑过的风险在每一步中体现。如:粉尘的风险,在第N步中已辨识,有控制措施,但在第N+1步还出现。
3、OHSAS18001的改版使LEC格雷厄姆法在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使用更贴近,OHSAS18001原来对危险源的定义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而在LEC格雷厄姆法中无法体现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LEC格雷厄姆法主要是用于反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在危险环境中时间的长短及产生的后果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危险源的风险的,因此OHSAS18001的改版使LEC格雷厄姆法在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中使用更加贴近。
七、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强化危险源的管理只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方面,如何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管理和环境无缺陷,强化安全管理,提高职工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以达到预防事故,减少或杜绝事故,促进生产,才是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风险越大管理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要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概述
工程项目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工程风险、业主资信风险、外界环境风险的集中反映和体现。风险程度因工程项目合同的复杂性,工程项目大小以及工期的不同而有差异,工程项目风险是项目合同双方必须共同承担的。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由于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和复杂性高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往往具有更大的风险。国际工程风险的特征是风险产生的随机性及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国际工程风险从项目开始到竣工,甚至延续到竣工后。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是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风险管理和目标控制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
三、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项目风险管理以最新的2009年ISO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体系为基本框架和美国综合审计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为结构,其实施流程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参与和提供反馈的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模型。它突出持续完善、不断创新、反馈沟通与审核监控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结合国际工程项目特点,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图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级和项目级层面都要在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和支撑下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与体系。
1、企业级风险管理
企业级风险管理是通过设立三道防线的管理与控制实现的,具体流程与功能如图2所示。
企业级风险管理与项目级风险管理的关系是参与支持和监督控制的职能。
图2企业级风险管理具体流程与功能
2、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看,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已经建立了系统的过程,即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和理解项目风险,从系统的角度管理风险。对于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工作主要包括成立工作机构、建立工作团队并确定咨询专家和机构、明确风险识别目标、收集相关资料、评估风险形势以及识别主要的风险来源等步骤。在工作启动之后首先要掌握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如产品描述、历史资料等,作为风险辨识的依据。同时在查表法、德尔菲法、SWOT等风险辨识技术与工具的基础上,按照风险辨识过程辨识并分析风险,得出最终的结果。风险辨识是风险分析的基础,决定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对于国际工程等大型项目,其过程及主要活动如图3所示。
图3项目风险辨识过程示意图
四、案例分析
1、案例项目――德国某电厂工程概况
该项目的业主是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电力供用商TXU公司,它是美国得克萨斯州最大的一家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超过18300MW,其中燃煤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超过了5837MW。该公司筹建11座火电项目,其中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承包了8个,我国某公司(下文称A公司)取得了其中4个(4台机组)的钢结构加工制作分包。每台机组的钢结构量约15000t,主要包括锅炉框架、汽机房、煤仓间及空气预热器等部分的钢结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柱、梁、支撑及平台等,总合同金额约8亿元人民币。
整个项目由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总包,A公司为分包单位。合同的条款及相关规范皆由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一手包办,合同的签订双方是A公司与TXU公司,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承诺在开工半年之后再与A公司签订正式合同。而就在这半年之内A公司被通知取消合同,但是,A公司为了履行合同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大约采购了1亿元人民币的原材料、技术准备、车间部分设备改造及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等,这对我国A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风险评估
(1)A公司在此之前已经成功承包了很多与此类似的国际工程项目,又乐观地估计该项目顺利进行下去会有丰厚盈利,忽视了盈利背后的巨大风险。虽然在了解德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企业状态的基础上,对国别风险的评估过程采用了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打分汇总之后显示,该项目的国别风险可以接受,但是最终造成合同中止的风险就是源自于国别风险。
在接触到该项目之后,A公司对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等相关风险仅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即就与TXU公司签订了合同。然而,TXU公司于2007年2月26日向外界宣布,同意以32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Kohlberg KravisRoberts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领衔的私人股本收购集团(这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私人股本交易),新的业主不同意继续这个项目,导致合同中止。在此之后,A公司也间接了解到该项目承建的火力发电厂当时没有通过环境评估。也因为TXU公司计划建设11座燃煤发电厂,一直是环保团体攻击的对象。在这个时候,TXU公司已经面临被收购的前景,而A公司没有认真分析此种情况,没有对相关风险做进一步分析,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巨大损失。
(2)在招标投标及合同签订过程中同样存在重
大风险。该项目合同发包方为柏克德中国公司,合同的条款及相关规范皆由柏克德中国公司一手包办。然而,合同的签订双方却是A公司与TXU公司,为什么A公司不是与发包方直接签订合同,而是与业主签订呢?这是因为A公司了解到,柏克德中国公司作为管理公司,负责所有项目管理,包括联系分包与承包单位、合同商务谈判、技术谈判及施工过程管理等,起到代业主管理的作用,但承包商都需要和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加之柏克德中国公司承诺在开工半年之后与我国承包公司签订正式合同,并且A公司在对工程费用和收益风险辨识与分析之后认为此项目的盈利空间较大,于是与业主订立了合同。但是,这样做也使A公司作为分包单位几乎承担了项目的所有风险,成为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另一直接原因。
3、结果分析
柏克德中国公司成功地将风险转移到了A公司,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A公司管理人员暴露出的一大问题就是风险意识不强。在承包国际工程的时候,依然习惯于获得有限的信息之后运用经验判断是否承包此工程项目,这是导致最终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
五、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1、增强项目风险观念。首先,要增强战略性观念,从整体角度来防范风险;其次,增强阶段性观念,针对工程项目周期内每一阶段风险的特点,进行风险管理;最后,还要增强系统性观念,从整体上对风险进行把握,从变化中抓住风险的发展趋势。
2、加强相关立法和合同管理。工程合同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法律文件依据。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3、熟悉、遵守国际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熟悉和掌握国际市场状况和动态,了解和掌握FIDIC合同条款,按照国际惯例对工程项目及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充分利用FIDIC条款中关于保险条款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经济损失;学会按国际惯例解决项目承包中的争议问题,做好索赔工作。
六、建议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发中,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项目开发的初期,应充分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并将结果作为项目实施可行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并采取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七、结束语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个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处理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动态辨识分级防控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泛指在施工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危险、容易造成重大事故的所有常规活动(包括正常的施工/安装、过程、场所和服务活动)、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等)、环境条件(如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条件)、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所有进入作业场所内人员的活动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如不能及时辨识出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有可能升级为重大事故隐患,甚至酿成事故,危害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企业和个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和物质损失。因此,必须做好重大危险源的动态辨识与分级防控工作。
一、重大危险源的逐级辨识与评价确认
重大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流程:辩识危险源,编制《危险源辩识一览表》采用综合评议法,评价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危险源的评审修订。要逐级成立由安全、施工、技术、质检、职业卫生、材料设备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危险源辨识小组,成员应具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相应的安全知识。灵活运用工艺流程识别法、现场观察法、询问与交流、查询有关记录、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案例类比法等辨识方法,遵循先“项目部分公司总公司”自下而上辨识,再“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自上而下整合的原则,通过对照有关标准、规范、检查表,依靠辨识评价人员的经验和观察分析能力,逐级进行辨识与评价。
首先,项目部要按照工艺流程逐项确定各个环节的关键点以及存在的危险源。同时,还要针对工程的周围环境进一步识别,即工程施工中对周围环境以及周围环境对工程施工所带来的危险源。采用综合评议法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价,重点考虑事故可能出现的几率、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及事故后果的轻重三个方面,兼顾建筑业的主要伤害如高处坠落、坍塌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中毒和窒息及火灾事故等,确定风险的大小,然后根据风险级别确定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表1)。经整理汇总后认真填写《危险源辨识一览表》(表2)。
表1风险等级与危险源级别对应表
序号 风险等级 具体内容 危险源级别 备注
1 不可容许风险 只有当风险降低时才能开始工作。如果无限的投入资源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重大
2 重大风险 直到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紧急措施
3 中度风险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
4 可容许
风险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需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一般
5 可忽略
风险 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注 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①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②曾发生过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③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④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⑤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管理失误、缺陷、措施不合理明显或突出的
表2危险源辩识一览表(样表)
单位:×××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及有效性 风险级别
1 基础施工作业 基础护壁强度不够且未对基坑进行监测 设备设施缺陷 坍塌 按目标及管理方案的要求、运行控制程序及施工方案进行监管 重大
2 高处作业 临边护拦高度低于1.2米,没用密目网遮挡 防护
缺陷 高处坠落 按规范进行监管 一般
填表人: ××× 审核人: ××× 填表日期 :×年×月×日
重大危险源确定后,项目部要建立《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表3)实施有效控制,连同表2上报分公司。由于建筑业不安全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重大危险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所涉及到的部位以及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再次识别,明确(确定)下一阶段所涉及到的部位、危险源的情况,做到数量明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才能保证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永不失控。
表3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样表)
单位:×××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 风险级别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 施工作业 无安全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技术交底 管理
缺陷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倒塌等 重大 依据目标及管理方案的要求、运行控制程序及管理制度制定相应方案/措施,按要求交底、监管
2 施工用电 外电防护小于安全距离且防护不符合要求 违章作业/防护缺陷 触电 按照目标及管理方案的要求、运行控制程序、有关规范及施工方案进行交底、监管
编制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
其次,分公司要在项目部识别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基础上,利用定期检查时机,根据下个时期各工程生产进度安排,结合危险源辨识方法,对各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情况进一步确认,确定出分公司级重大危险源,按表2和表3整理后填报总公司。最后,总公司根据分公司确认的重大危险源,结合定期检查,对分公司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再次进行识别、筛选。对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大型设备安拆等可能造成事故、特别是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乃至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甚至生存的,均纳入总公司级重大危险源。
被确认为总公司级重大危险源的,分公司所涉及到的,必须列为本级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被确认为分公司级重大危险源的,项目部所涉及到的,必须列为本级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
二、重大危险源的分级防控与动态管理
一是逐级签订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控制责任状。对于重大危险源,应逐级签订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控制责任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分工,使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即项目部级由项目经理给技术、设备、安全、施工等相关管理人员签订责任状;分公司级由安全负责人给相应项目部的经理签定责任状;总公司级由安全负责人给分公司安全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共同构筑项目部、分公司、总公司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级防控网络。
【关键词】风险;工程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决策与控制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对于规模大、周期长、产品具有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建筑工程来说,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一般的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可以说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风险事业,工程建设各方都面临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存在风险并不意味着损失,一般来说,风险与盈利的机会同时存在,且经济活动的风险越大,盈利机会就越大,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善于进行风险管理。正是因为如此,国际上把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看作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风险管理和目标管理视为项目管理的两大要点。然而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在我国建设领域依然是薄弱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加强对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结构和步骤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工程建设各方的风险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所涉及的不确定的因素繁多,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风险,无论工程项目投资商(业主),咨询商(监理),承包商,还是建筑设计商,材料设备供应商等,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而且风险具有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不同的风险类型。就建筑工程来说,可以从工程的建设各方来划分工程当中的风险。
三、工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风险管理是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工程。建设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建设工程中存在管理体制、建设单位、建筑企业和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等诸多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同时由于我国建筑市场还处于买方市场的客观条件,是的建筑施工企业除承担上述必然风险外,还要承担我国特殊环境和工程建设企业被动经济地位所带来的各种人为风险,承受着逐渐大于建筑企业的风险压力,因此,加强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降低企业工程风险势在必行。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建筑企业具体实施风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而能以最小成本将工程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工程风险管理能促进建筑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工程风险管理能为建筑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工程风险管理能够保障建筑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工程风险管理能促进建筑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并且,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仅对建筑企业等经济实体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四、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流程
(一)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的结构。所谓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理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国外,如美国,在土木建设项目项目管理中,管理人员引入了风险管理技术,强调对建设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以对项目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和干扰因素起预防作用,从而减少损失。按照建设项目风险的内在要求,可以将风险管理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个因素组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分析、风险决策与控制和风险监控。
(二)工程风险管理系统的流程
1.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针对工程项目而言,它是指对该项目所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对风险的辨识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但更重要的是依据各种客观的统计、以前类似项目的资料和风险记录,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及其规律性。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流程图法(WBS法)、敏感性分析法、环境分析法等,报告中应明确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2. 风险估计。在进行工程风险估计时,要先科学的选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面对各风险因素的分析,风险评价体系应能综合反映承包商能力、业主状况等因素。指标体系的构选应遵守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可行性和层次性,以准确反映工程风险和指标体系相配的原则,构造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风险评估。工程风险的大小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因此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把风险的大小界定成小、一般、较大和很大四个等级,各等级的界定没有明显的标准,分类的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因此,模糊评价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4.风险决策与控制。根据以上分析所得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来做出风险决策,如果综合评价结果V超过限值,则表示该建筑工程风险度较高,应该放弃。如果没有超过风险限值,则应该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所辨识的风险,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将有风险而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工程的最大安全保障。根据风险防范的基本途径,风险应对措施可以分为两类: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风险财务处理手段和措施。
5.风险监控。即是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保证风险计划的实施,并评估风险减轻的效果。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有:项目风险应对审计;定期项目评估;挣值分析;技术因素度量;附加风险应对计划;独立风险分析。风险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风险监控;风险管理有效性监控;设备安全可靠性监控;行为风险监控;作业环境监控;项目融资风险监控。风险监控的成果:随机应变措施;纠偏措施;变更请求;修改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数据库;更新风险判别核查表。
五、工程风险管理总结
工程风险是项目实施工程中不可避免而必须面对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如何把握机遇,分析、判断、化解、利用风险,使之产生利润,需要企业管理者进行艰苦细致的分析。在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者应不断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各阶段,协调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本周期的风险管理过程,为以后的风险管理提供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邱苑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关键岗位;风险预控;廉政
作者简介:戴礼良(1963-),男,安徽淮北人,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工程师;葛成龙(1976-),男,安徽淮北人,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政工师。(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58-02
为持续深化廉政风险管理工作,淮北万里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党总支从2011年起,以转变意识为先导,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持续改进监控手段,强化岗位风险预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责任环绕”的立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企业平安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效提升了发展公司廉政风险管控水平。
一、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建设背景
1.依法治企,廉洁从业的迫切需要
上级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制度越来越规范,发展公司必须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符合上级精神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
2.公司树立形象的迫切需要
随着三集五大的结束,作为集体企业,从名称“发展公司”就能够感觉到,相关业务都是围绕公司的业务开展的,其工作人员的形象,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所以公司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发展公司建立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
3.关爱员工的迫切需要
对员工的关爱,不仅仅要建立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上体现,让员工实现干事干净,就需要建立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通过体系确保员工的经济平安。
二、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1.内涵
以转变意识为先导,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持续改进监控手段,强化岗位风险预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责任环绕”的立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企业平安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有效提升了发展公司廉政风险管控水平。
2.特征
特征一:点上用力,便于操作。“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责任环绕”,从岗位的点上,逐步突破,形成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到立体的格局,便于具体操作。
特征二:建立立体管理思想,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摆脱了过去廉政教育重教育、偏上层的局面,避免造成对人不对事的局面,通过对岗位的廉政管控,实现了对岗不对人,更利于企业和谐管理。
特征三:建立关键岗位廉洁从业风险信息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建立风险信息库,为以后的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逐步规范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促进了企业规范管理,对不利于风险防控的同岗位业务,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形成内部的制约体系。
特征三:理清一种关系,就是流程比制度更重要。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制定如何处罚腐败行为的制度规章,而忽视探索防范腐败发生的流程。其实,流程比制度更重要。制度是针对把事情做错如何处罚(结果),而流程是指导和保证监督如何把事情做对(过程)。没有好的过程就没有好结果。制度是一种约束行为方式的抽象行政手段,相当于修筑堤坝;而程序是一种办事逻辑指导的具体技术手段,相当于疏理河道。
特征四:健全一套机制,实现业务联控。要保证各层面长治久安,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将反腐倡廉融入日常管理和常态运作之中,让人在这种机制下不能干坏事,即使有那种“贼”心,也没那种机会。通过运用系统的观念,建立系统的监控体系,实现了业务的联动,为考评员工提供了依据,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1.融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员工廉洁从业风险意识
将廉洁从业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多措并举,常抓不懈,积极倡导“依法治企、廉洁从业”、“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观念,将立体风险管控融入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具体工作过程中。
一是开展多层面培育廉洁意识。公司层面领导班子向员工公布风险承诺,身体力行推动风险管理;各部门制定风险规约和梳理岗位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开展“廉洁文化进岗位”活动,组织岗位风险大讨论,撰写“依法治企、廉洁从业”听后感;编写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说明书,发放廉洁风险提示卡、告知书等,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上讲台讲党史上廉课,组织员工到“清风苑”参观学习,面对面算帐守廉等举措,培育廉洁意识。
二是引导关键岗位员工转变意识。如在现场风险评估诊断活动中,邀请关键岗位员工参加,采取推进式讨论的方式,启发和引导关键岗位员工正确认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动参与到风险辨识、分析和预控工作中,避免了风险管理“空谈”现象,相关意识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灌输。
2.完善组织体系,打通便于关键岗位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信息沟通渠道
在原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各单位的岗位风险监控职责,强化关键岗位风险的管控,初步建立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廉政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聘请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组建了风险评估专家组和联络员,形成遍及发展公司各领域的风险管理网络。在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以及风险解决方案的制定中,关键岗位员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初步实现了风险管理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开展,为公司廉政风险管理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科学风险评估,有的放矢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一是采取分层、立体的全面风险评估模式,实行岗位动态自评、单位综合评估、发展公司风险评估组现场诊断和指导相结合。基层单位认真执行风险报告制度,开展动态风险自评,及时上报风险变化情况报告30余次;坚持每半年一次全面评估;定期组织专家现场诊断评估,累计开展活动11次。
二是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全面开展基于岗位和流程的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价工作。组织关键岗位人员深入细致梳理业务流程,认真辨识业务流程、管理环节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逐步完善岗位廉政风险清单和关键控制环节目录。先后完成岗位风险梳理分析,开展了重点业务流程的风险分析评估,初步形成关键性监控指标。对照标准,发展公司排查出岗位廉政风险8个,其中重大岗位风险1个,分别为重大决策风险类别的投资风险和改制风险,岗位风险类别的履职风险和商业贿赂风险,业务廉政风险类别的从业人员责任意识风险,违法违纪风险类别的废旧物资处理和干私活风险,行风建设风险类别的业扩工程风险,从业人员责任意识风险由于发生可能性大被排查为重大风险。逐步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修订了《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电力安装工程分包队伍管理办法》、《万里电力规划设计院奖励管理办法》等制度,初步形成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
三是算清岗位廉政风险账。从自律和履职方面,从“两个维度、五个方面”入手,挖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评估结果应用,给相关岗位人员算清经济账,算明亲情帐,算透人生帐。通过评估风险等级和分布,确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风险,分系统召开风险防范和控制分析会11次,制定了《电力安装工程分包队伍管理办法》,控制了工程发包中的廉政风险。此外,工程公司实行了“党风、廉政从业风险告知制”,对工程废旧电缆回收从源头管控,有效防控了廉政风险。
4.完善关键岗位廉洁从业风险信息管理,为风险预防控制提供信息保障
一是在深入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逐步积累完善风险信息库。建立统一的廉洁从业风险分类框架,继而对风险逐步细分,明晰完善风险分布、风险描述和预防控制措施等,不断将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等过程经验进行知识累积,为风险管理有效持续推进奠定信息基础。
二是在公司风险信息完善的基础上,将关键岗位风险和防范控制措施,通过编制岗位风险说明书、廉洁守则和廉洁从业承诺等形式加以固化,明晰了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预防控制职责,充分发挥风险信息对关键岗位日常风险防控的提示提醒和指导作用。
5.强化内部控制改进和日常风险监控,持续改进关键岗位风险预防控制能力
一是采取自上而下模式,分系统逐级进行风险处置,以规范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关键岗位风险的内部控制改进。如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针对“工程发包、工程材料发放”等关键岗位风险,对照公司《关于“干私活”的处理规定》,修订完善岗位工作标准和制度,有效降低了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岗位风险。
二是以“一岗双责”为抓手,督促业务部门和单位切实履行风险监控职责,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针对目前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有效控制的业务环节,通过指标监控、过程抽查以及考核等措施强化风险监控。
三是将制度建设作为风险预控的根本措施,坚持实施规章制度全周期管理,强化系统风险防范能力。实行业务部门与监督部门审查会签机制、制度执行督察机制和制度评估改进机制,将风险防控要求融入管理制度,嵌入管理流程,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制度执行,在推进规章制度体系质量持续改进的同时,系统提高公司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公司正在逐步完善的经营结算统一平台,就可以有效规避岗位风险。
四、以关键岗位管控为核心的廉政风险立体预防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装置与互联网、无线专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是一个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1.2物联网的技术支撑
RFID:电子标签属于智能卡的一类,物联网概念是1998年MITAuto-ID中心主任Ashton教授提出来的,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主要起“使能”(Enable)作用。传感网:借助于各种传感器,探测和集成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物质现象的网络,也是温总理“感知中国”提法的主要依据之一。M2M:Machine-to-Machine的简称,专指机器与机器间无线通信的业务类型。侧重于末端设备的互联和集控管理。M2M不是简单的数据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它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一种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两化融合: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产业主要推动力之一,自动化和控制行业是主力。
1.3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在业界,物联网从技术架构上可分为三层: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传感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应用层。如图1所示。
2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
2.1系统理念
王楼煤矿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是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减少其安全管理运行成本、综合化、集成化的软件信息平台。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第1,从0开始,向0三违、0隐患、0事故迈进,安全工作100%。信息系统功能涵盖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的全过程,能降低贯标的难度,有利于流程化、规范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提高贯标效果,提升安全绩效。矿区各科室区队通过局域网访问系统,完成各种相关操作;除了浏览器外,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模式如图2所示。图2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模式
2.2系统特点
(1)与王楼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紧密结合: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完全按照矿井长期形成的、运转高效的、特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的,满足王楼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2)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整个系统的开发设计围绕风险预控管理展开,内容涵盖危险源管理、隐患治理、不安全行为治理等;(3)易于部署、良好的安全性:本软件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存储,软件只需要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其他电脑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和软件的安全;(4)操作方便、友好:软件界面设计友好,采用了业界最新的Ajax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速度快。
2.3系统体系架构
煤矿安全100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危险源管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组织保障管理、管理体系考核评价、安全文化建设、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
2.3.1系统前台
王楼煤矿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首页登录前台,是集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图片新闻、最新信息、会议纪要、通知通报、安全文化、安全培训和资源共享等为一体的信息平台,方便职工了解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及矿井安全动态等。未闭合的安全隐患、最新不安全行为及未闭合的考评指标显示平台,将各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及考评指标的闭合完成情况以柱状图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信息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安全信箱对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或矿井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前台页面最下端设有相关安全网站链接,可点击直接进入,进行查询相关安全资料、获悉最新安全动态。示意图如图3。
2.3.2系统后台
系统后台共由15个模块组成,如图4所示。图4安全100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后台构成部分模块功能简介:危险源辨识模块:规范危险源辨识的业务流程,实现辨识单元划分、根源危险源辨识、状态危险源辨识、任务工序梳理、危险源统计分析等,能够导出各工种风险管理卡、及各工种任务工序(包含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隐患治理模块:实现隐患的闭环处理流程,包括隐患录入、整改确认、隐患复查、隐患查询、图形化分析、责任追究等。不安全行为模块:实现不安全行为录入、不安全行为查询、生成不安全行为报表及不安全行为类型分析等功能。短信服务模块:利用该模块,可以实现隐患、不安全行为、考核指标等的短信通知,可以给员工发送安全相关信息、可以实现工作安排提醒等。考评体系模块:该模块提供了各种体系(如安全、职业健康、质量、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的设置、考核功能,多个考核体系可以并行。
3物联网与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
在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初期,使用人员登录系统后,可查询每项相关信息,如本部门被查出的隐患情况、三违人员等。虽然使用方便,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保证科室工区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提示。为了能够随时随地且第一时间地接收本部门的安全信息情况,除了登录网页系统查询外,还开通了网络短信平台,可以使用手机终端接收系统的信息反馈。根据短信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包(SDK),开发出接口软件,无缝链接到短信平台。进入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后台的“短信服务模块”,设置具体接收人的短信收发权限。开通短信收发权限的接收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相关安全信息。用矿井隐患治理的闭环流程举例说明:检查人查出A部门的隐患情况,由相关工作人员筛选后录入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确认隐患整改责任人,系统就发出隐患整改信息至整改责任人,同时发送手机短信提示至整改责任人手机终端。隐患整改完成后,在系统中确认,系统自动发送系统提示及短息提示至检查人,检查人现场确认隐患整改情况,达到整改标准该隐患即可闭环;若不够整改标准,则发送信息至A部门,责令其继续整改。中间环节一直是WEB系统和手机短信两种提示方式并存,直至该隐患整改完成,达到标准要求,即可关闭该隐患治理流程,即为闭环。流程如图5所示。图5隐患治理流程图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发送的手机终端短信提示,除了隐患整改提示外,还可以在安全100管理信息系统后台设置其他重要短信提醒,如会议通知提示,重要日程提醒,不安全行为的提醒等。这些短信提醒功能可以根据矿井的实际需要进行权限设置。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