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中等职业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等职业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等职业教学

第1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涵义

分层教学即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在分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为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语文学科也有一定的要求,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教学质量。另外,在统一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造成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牢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困难,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流失严重。

2.是学生实际差异的要求

学生的实际差异也是在中职教育中实施分层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同的原因有:一是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中职教育的招生过程还存在很多不足,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二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这就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也会不同,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应积极使用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分层教学策略

1.学生分层

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分层要从学生的成绩、个人意愿和学习能力进行划分。在入学之初,学校应组织一次入学摸底考试,将入学成绩和摸底考试成绩相结合确定学生的层次。对于原来的学生,应根据平时的大型考试进行分层。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分组,让学生能够充分接受分层教学,确保分层教学的效果。这样,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组。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对学生分层之后,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甲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基础扎实,拥有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且学习主动性高。这一类学生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利用其特长,发展其创造性思维,扩充其阅读量,使其了解更多的知识,让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升其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乙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一般,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完善,学习方法和学习主动性还有待提升。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应夯实其基础知识,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提升其语文综合素质。丙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学习主动性低,学习兴趣低,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较差。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升其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多练字,多通过阅读掌握让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3.教学过程分层

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应分层进行。例如写的方面:在语文中,作文是反应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也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写作有文采、语句流畅的学生;第二层次是语句流畅,但文采不足的学生;第三层次是语句不流畅、文采不足的学生。对第一层次学生的教学,教师应注重其高难度语言的训练,培养其在作为立意、结构等能力;而对于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进一步夯实其语言基础,加强句子训练。同时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其进行鼓励性、激发性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4.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不能过度夸大考试的作用。教师在批改试卷时,应认识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避免了课堂提问、写作业等评价标准的不足。对甲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严格要求,使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对乙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鼓励,促进其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丙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降低要求,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提高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第2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双语教学;可行性;问题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的双语教学,是用英语讲授旅游专业的导游、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客务服务与管理等学科课程。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基础较好。近几年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层次教学的尝试,特别是在旅游专业,更加突出英语教学。除了基础英语每周 4 课时外,还有专业英语,学生的外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可以适应双语教学。同时我们也有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许多外语教师都参加了旅游专业餐饮服务的培训,拿到了餐饮服务的等级证,他们了解专业,懂得服务程序。近几年新分配来的专业教师也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完全可以胜任双语教学。这些都为进行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旅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更具可行性。

三、双语教学的探索

大连市开展的双语教学实验的学科,相对较容易,学生对其具有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的基础,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重视英语教学,并将英语教学作为推进双语教学的一项基础工程,有利于解决双语教学中学生的语言障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双语教学开始阶段,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教师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英语的使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授课时,可以先用两种语言,每节课出现的专业词汇不宜太多,每节课掌握 3 ~ 5 个专业词汇,逐渐增加,积少成多。随着学生词汇量的扩大,听、说能力的提高,双语教学就容易开展。教学中可以借助体态语、实物,特别是 CAI 课件,通过其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方式,刺激和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1 .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双语教学是英语教学在实践空间上的拓展和深化。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双语教学是使用英语学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英语课。

2 .母语与英语的关系

实施双语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英语基础,处理好母语与英语的关系。开始阶段,教师讲解学科内容全部用英语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但是母语的使用要逐步减少,能使用英语的地方绝不使用母语,给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双语师资力量还不充足

成功实施双语教学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拥有足够的双语师资。师资是双语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是双语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要有能力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加工、改造和翻译,用英语对知识进行全新的认识和定义,把中文的书本知识变为双语知识。这些对双语教师研究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和外语水平的要求都特别高。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英语教师不懂专业、专业教师的外语能力又较差,因此,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目前不是很多,培养双语教师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双语教材有待开发

第3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移动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9-0033-04

作者简介

何军卿(1967- ),男,河南省许昌科技学校校长,高级教师(许昌,461000)

基金项目

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ZJA15143),主持人:何军卿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基本任务。而随着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一人一媒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选择[1]。

一、移动教学应用模式分析

目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教学应用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基于快速反馈系统的应用模式

这种教学应用模式已经在平板电脑中得到实现,并且超越之前只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的限制,将连线、排序等难度较大的题型也纳入这一系统,更加提升了该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快速反馈系统有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得传统的教师仅凭经验和教学大纲死板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思考的教育模式得以突破。现在及未来这一系统都是很好的应用模式。

(二)基于备课与授课平台的应用模式

在课堂教育逐渐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共享不再是遥不可及。许多企业都开发出授课平台,授课教师以录音录像的方式将自己的课程上传到此平台,成为电子数据储存在特定的网站。学生只需要获得特定的权限就可以登录这一平台,任意浏览自己需要的课件或者学习资料,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实现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学习系统正在逐渐普及,现在市场上各种教育辅导机构,如中公公务员教育、尚德注册会计师教育、万国司法考试教育等,都依赖于这一模式来实现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三)基于电子教材的应用模式

所谓电子教材,就是将纸质版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以特定的电子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学生可以利用这一系统调节文字大小等以适宜自我学习需要,并可以循环往复地复习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在学习相应的材料后还可以通过电子作业等方式来及时巩固效果。电子教材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但是对传统纸质教材的一种创新性革命,也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更可以及时促进学生温故而知新,是移动教学不可缺少的应用模式。

(四)基于教育应用程序(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

基于教育应用程序(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是移动教学对传统教育的一次突破性革命,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一对一的互动学习。它主要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所面临的不同阶段不同学习需求,比如新知识的阅读学习、知识的背诵记忆、知识的应用练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等,均通过开发出的应用程序来实现,通过分阶段的预习要求、学习要求、学习方法总结、难点重点疑点归纳、学习效果考察、相关知识点索引等来实现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学习体验,是对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五)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

网络空间学习其实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电子化。如耶鲁大学的一节公开课可以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分享,华盛顿、纽约、北京、东京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在同一时间实现资源共享,所依赖的就是网络。这种学习模式在国外被称为“翻转课堂”[2]。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学生与机器、教师与机器、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庭等各个维度的立体式学习。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一体化学习。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智能移动终端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互动学习时代的主流学习方式。

二、中等职业教育移动教学可行性分析

智能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的普及,使得师生对资源的获取、交流能够真正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达到泛在学习的理想状态[3]。笔者认为,在中职教育领域开展移动教学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备、技术条件具备

中职学校面向的招生对象,对于现代化智能终端设施已非常熟悉,无论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笔记本、电子书本,还是最新的亚马逊阅读器、IPad、IWatch等等。这些设备在无线连接音视频传输设备、软件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性能提升作用,完全有可能为移动教学夯实基础。各种智能终端的运用离不开传输协议的实现,目前运用较多的是DLAN协议和Miracast协议。其中,DLAN协议在使用程序和实现效果上都存在着缺陷,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学需要。而 Miracast协议则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当使用者希望在设备间无线分享设备的画面内容时(同屏传输),无须再通过繁复的手续连接传输线或进行设定,就能彼此识别、彼此联结,并能管理链接,根据设备的功能与网络条件,协调合适的影音传输格式,让影音画面能在不同的装置间共同分享。

利用Miracast技术,使用者不再需要利用各种规格的线材与转换器将各种设备有线连接在一起。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设备不再需要设计各种连接接口就能与其他的输出设备,如电视机、投影仪、音响、耳机等连接,将多媒体与应用服务的内容在远程影音设备上播放。在教学中,Miracast协议的运用可以让智能设备屏幕的画面同屏传输到电视、投影仪等设备,方便师生交流及教学反馈。

(二)师生对此有良好的期待

移动教学模式的引进,可以对教学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它不但可以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琐碎知识传授和抽象认识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且可以将教师关于讲课知识的各种想法、思考和各种引申内容都在移动教学模式中体现出来,以此来增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对移动教学模式寄予了很大期望。而从学生角度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中职教育招生对象的年龄段特点来看,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无法为他们营造该有的学习氛围。而移动教学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被执教教师精心分析书本之后归纳出来的插图、卡通或照片等信息所吸引,进而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时代在变化,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升级教育模式,才能够让学生渴望学习,渴望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科技发展是自然力量无法阻挡的客观趋势。在以时代形势为大生态圈的发展环境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必将被移动教学模式所替代。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界的主导力量。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移动教育途径,不但可以及时记录学生、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的足迹,积累点滴的生活财富,还可以使得学生有兴趣和教师共同学习,也可以使得教师有动力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移动教学将会在中职教育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作用。

三、移动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困境

(一)硬件设施层面

中职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经费来源单一,硬件设施不完备。而移动教学又需要以特定的多媒体平台为依托,无论是电脑、实物投影等设施都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作为资金来源单一的中职学校,如何能够筹集到这笔资金也是推行移动教学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学生层面

在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但是移动教学无法实现每个学生的操作检验,并且由于年龄的差异,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操作水平也有所不同,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同。移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约束,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不但使得学生作业的原创性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给教师授课带来误导。同时,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生活已经有好多年,学生对其兴趣也已经慢慢下降。再结合中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往往又会被移动终端的电子游戏、交友工具、购物消费工具分散注意力,无法实现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自然也就对教学质量增加了诸多不确定的消极因素。

(三)教师层面

移动教学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是一种挑战。教师不得不采取措施来保持和学生的距离,以免被过分拉大,而且必须协调好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以免导致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过分依赖。移动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如果教师的讲课内容无法突出重点和难点,移动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很明显。从目前中职教育师资力量现状来看,不可能保证移动终端所讲授的课程都是精华。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终端内容,滥竽充数,照本宣科,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人才输出效果。

四、中职移动教学实施的若干建议

(一)提高师资水平,适应新的平台技术

对中职教师的专业授课水平、移动教学工具使用熟练程度等做出严格要求。对于教学水平不过关、移动教学工具使用不熟练的教师要禁止走上中职教学讲台。而中职教师自身,更应积极顺应时势,掌握新科技。移动智能设备作为新的科技产物,它集诸多功能于一身,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摄像功能,将学生的作品成果以图像或者照片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操作,同步性高、反馈及时、操作灵活是移动教学平台最大的优势。

(二)改变教育模式,实现科教兴学战略

当移动智能设备用于教学,中职教育的课堂涵义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扩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无法依靠单一的方式来实现学与教的目的。依靠这些智能终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用学生的眼光和角度来发现和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中职师生还需要放弃固有的课堂阵地,消除师生间的鸿沟,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冲破点的束缚,在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

(三)制定移动教学评价标准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最主要的还是其技能性,这也是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院校的本质特征。当前我国对涉及移动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其评估标准的研究很少。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但目前还没有完全的把移动教学系统的标准化纳入其标准之中,对此,可以结合移动教学的定义、特征、移动设备的特性设计课程资源评估标准。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立起一套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考察移动教学的测量评价方式,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移动教学资源评价标准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

1.评级主体层面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奖惩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仅仅依靠学校的规定,忽视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因此,笔者建议应当拓宽移动教学的评价主体体系。改变之前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赋予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权利,学生可以从讲解课程的透彻程度、讲课内容的把握衔接、讲课技巧的运用、移动教学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等诸多方面给教师做出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过于主观,学校还需要和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从中职学生的综合表现和个人素质提升程度等方面来考量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业务基准。

2.评价准则层面

为了增强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效率,移动教学的内容应当和学生知道有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移动教学的内容应当体现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主动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动搜索、寻找适合的内容。同时,需要尽可能细化内容,或者以知识难点为基础,为某一类型问题提供定制化内容,提高针对性。例如,移动教学的内容必须包括对教材的知识点提炼总结、课堂知识深入浅出的透彻讲述、学以致用的方法指导、举一反三的知识拓展、温故知新的作业安排等。移动教学“内容为主”,尽管比较宽泛,但是只有高质量的课堂内容才可以体现移动教学建设的初衷和达到预期的目标,课程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其次是优胜劣汰。移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每位教师的熟练程度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好的教学内容作为依托,便是对资源的浪费和对其自身工作的否定。为了保持移动教学始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就必须优胜劣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课程制作教师规定与福利待遇相挂钩的处罚措施;最后是原创性。移动教学平台的内容是为学习服务的。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基本概况为依托,基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场景,模拟学生面临困难的真实环境,只有和学生切身相关的内容才有助于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其认知场景来设计和讲授内容,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才叫做“做出好内容”。

参 考 文 献

[1][2]方兵,杨成.I时代的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90-92.

[3]乔军,吴瑞华,熊才平.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及前景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2):81-83.

[4]宁梅,陈倩,.智能移动终端在大学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3(11)(下):279.

Exploration on Mobile Teaching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Junqing

Abstract The mobile terminal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rtability, interactivity, autonomy and point-to-point transmiss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launch an interactive classroom-teaching and the extra-curricular interactive research. 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bile terminal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and its application also will be more and more widely. But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the mobile terminals is still a new thing. Only the role of mobile terminals is defined, and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s which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terminals are select and developed, the role of mobile terminals i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can be given full play to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第4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

我国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仍需要大量的初级人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数学这个自然学科作为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近年来出现了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对数学学习的局面,再加上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的现象及数学教学改革成为专业课服务的一门学科,使得教学内容大量地被压缩,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下降,导致了教学特别困难所以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教学质量。

1、中职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教材内容和观点陈旧,没有立足于现实,缺乏时代特征.随着当前课程的改革,教学计划的调整使课程被压缩了学时,但教学内容与教材却依然如故。

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现在的教学中仍然是注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缺少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地控制教学过程,枯燥地传递着信息,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交流,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教学方法单一,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一般都是先把概念讲完然后做习题,老师和学生都围绕着教材上的内容学,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地被时代的步伐抛在了后面,所以就没有办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不足,虽然计算机辅助教学理念被绝大部分学校所接受,但计算机却从未进入过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师仍然是以粉笔黑板为主,又由于中职学校对文化基础课不重视,使得教师没有积极性去。

2、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1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核心,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有效的引导学生通过多想而达到会想,循循善诱以寻思,总结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通过学而起作用。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意愿,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启迪思维的基础。教学时,应在讲每一个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此问题的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说明解决此问题方法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找到这种解法,以引起其好胜心,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问题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而不是紧紧依靠老师。当学生无法解决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就能按照老师的思路跟着老师一起完成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时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及他们的基本情况, 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必然能得到学生的尊敬。老师要严于律己,为人正直诚实,还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让学生确信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能认真领会,为此师生的感情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任务,这样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3 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争取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让他们在学力。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定义定理的技巧,改掉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空间和时间,同时要改变数学教学没有实践课的现状,要结合中等职业的特点,按照专业组织学生积极地利用数学知识生产和实践,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注入式教学为以练为主的启发式教学。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学、讲、练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开始只提出问题不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进行探讨。在此阶段,教师只起着检查、引导和解疑的作用,然后教师进行精讲。精讲就要求教师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解决疑难的效果,然后再练,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巩固并能灵活运用。这样的安排,课堂上时间由学生自己练习、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4 采用竞争激励法

学生都希望在老师面前能表现自己,得到老师的注意和表扬,这样自己就有一种成就感, 经常联系实际生活可以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2.5 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根据数学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自身素质及年龄特征,再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 选择出恰当的教学方法,尽最大的努力根据现有的教学状况把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

2.6 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生间的差别也相当的大。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方法。首先在同专业分班的时候就要尽量将文化基础相近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才有利于教学;其次在教学上要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多利用简单的例题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多做练习让他们巩固知识,多与实际生活联系让他们知道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的重视及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使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第5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服装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67-01

随着中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中等职业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能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尽快地由学习状态向工作状态转变,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将尝试从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三个方面提出改进中职服装教学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 改革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相结合,教师的口头讲解与学生的动手练习同步进行,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生产实践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在服装设计、结构设计与工艺制作等课程教学方面加强与实际生产和工作的联系,在向学生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第二,实施项目教学,提高教学的仿真性,模拟实际的产品开发、跟单,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顶岗实习训练。校方可以根据服装专业学生当前所处的学习阶段,安排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项目训练,以检查学生对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一方面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下一阶段的专业教学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具备较为完整的专业基础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跟单练习和顶岗实习工作,使学生对服装生产和经营流程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独立创业的能力,促进学生尽快与服装行业相适应。

第三,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开展服装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与服装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理念,更直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 改革教学方法,围绕主题开展教学

主题教学首先要求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把学生放在职业者的位置来进行教学,学生不再是以学生的身份来进行学习,而是作为一个职业人的身份来进入学习,因此主题教学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学生是教学的核心,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跟踪和分析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与以往的目标教学有较大的差别,它给出了既定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条件,虽然同样是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标,主题教学使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整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逐渐成为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必备品,告别了传统的“板书”时代,使实践应用技术变得更直观,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网络技术,结合中等职业教学的教育特点,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此外,中职学校可依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建立校园网进行远程教学,使服装专业的教学变得更加便捷,与其他学校形成高度的教学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三 改革教学内容,与时展接轨

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主要来自于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熟知程度和理解程度,因此要想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入服装企业学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服装生产和经营的工业流程,学习技术和工艺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予以总结和综合,将其内化、升华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做法不断更新服装专业的教学内容,使之与时俱进充满时代色彩,以此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消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也要注重教学内容难度的递增性。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以就业为目的,扩大实践教学比例,有层次地安排实践教学的难度,为学生的后期发展打好基础。

四 结束语

众所周知,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学中更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中心,改革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促进学生尽快转变角色,以适应职业人的身份,从而更好地与现代企业和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1]张晓芹、李文仙.关于在“服装材料学”课程中开展有限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2010(12)

第6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英语课 学习兴趣

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语言工具,这也就要求我们把握职业教育目标的同时,更应注意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1、中等职业学校为何开设英语课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英语这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引起各领域的重视。英语作为国际间学校交往的一种公共语言,其地位越显重要。与此同时,我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学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和潮流,它具有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学英语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中职学生学英语是生存的教育,素质的教育和国民的教育。这不仅是学习的时尚,它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我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到处有外资企业,涉外饭店以及各种各样的涉外旅游业务等。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需要我们的学生在很多岗位上掌握和应用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在国内,每个用人单位都关注员工的英语水平级别;在香港,企业中会英语的员工的工资比不会英语的员工的工资多两倍;在国外,做一名保姆必须能看懂英文的医药说明。所以说,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是大环境所决定的。

2、在中职学校怎样开设英语课

2.1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并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2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不像中、高考有所限定,其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中职学校英语课的教学更为灵活和实用。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应根据这一原则,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我们可以将英语教学分为三个模块来进行,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结构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拓展模块则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可任意选修的内容。

3、教师如何上好中职英语课

中国著名的调查研究家王宏甲所著的《中国新教育风暴》中说:“全国1300万教师需改变教育方式,3亿学生需改变学习方法……”。由此可见,一直沿用的传统式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更应打破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做的是“关注学生”,而不是“管住学生”。

3.1 中职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机械地进行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更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正是我们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考虑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认为不先学习音标就不能读单词,其实不然,例如:有些著名的歌手并不识谱,但歌唱的很好,关键是他模仿的好。我们在教英语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听录音带来模仿,学生们模仿学习的兴趣肯定会比学音标的兴趣大。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要尽量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快乐而非苦恼的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教师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种快乐学习法与现代教育教学观是相适应的。

3.2 对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不是说英语时语法对不对,结构正确不正确,关键是能否进行交流就行了。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这种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模仿和感觉来学外语。比如,在电子商务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许多日常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会话内容,如打电话、问路、提出建议、请求、约会等,让学生扮演角色,创造情境,自然会话。学生在表演中通过语言、语调、手势、表情等,把语言材料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活动,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理解语言的目的。参加表演的同学和看表演的同学同时进入角色,从而激发了学生掌握口语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了训练学生口语的目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3.3 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应以正面、积极、鼓励的形式来激励学生。因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通过教师积极地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他们继续上进。

第7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1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材、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停滞不前,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加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与演练。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改革做了初步探索,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2开展小班实验教学

现在有些中职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较多,一个班级有四十到五十人,实验室的仪器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验要求。以至于不能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做完做会每一个实验。即使实验课上,每个学生都能有仪器去做实验,但是由于学生做实验人数较多,一个老师不可能指导到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这就导致有的学生滥竽充数,不做实验,蒙混过关,到最后,学完这门课,什么也不会。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小班实验教学。每次实验人数最多十人,老师既能让每个人都做实验,又能及时指导学生的实验情况,使学生及时更正在实验中的不足,达到要求的实验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3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

传统的实验一般是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课堂所学知识无法理解,做实验时也是照搬书本,做完实验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过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实验效果不明显。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将理论教学搬到了实验室,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验室上理论课,边讲课,边做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再将实验和理论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4将实验内容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用的实验教材内容复杂繁多,大多数是沿用以前的老教材,实验内容滞后,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和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脱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觉得学不学都一样,只是为了那一张文凭。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主观能动性不强,就导致毕业之后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不会,还抱怨学校没有教好。针对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第一,应该派年轻老师去企业学习,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实验仪器。让老师和员工一样,员工做什么,老师就做什么。这样老师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见多识广,老师再把他在企业中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来,学生也会更感兴趣。老师也会看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教学和企业联系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效果显而易见。第二,针对企业的要求,我们应该去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适合企业的教材,这样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能上岗,减少了他们对工作的恐惧感。学生也会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去学习。第三,应适当减少理论验证型实验,加强基本功和理论基础的训练,加强动手动脑的能力训练。对于每一步操作都要作严格规范,以养成细心、谨慎、敏捷的实验作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适当增加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所使用的实验教材往往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创新型实验较少。因此,我们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尝试开设了创新设计实验,即在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具体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好后,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同时指出方案中的不足和缺憾。这样做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全面提升了,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哪部分的知识相对薄弱,使得老师掌握以后的教学重点。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技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水平、创新能力与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6信息化教学引入课堂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资源和素材更丰富。尤其是MOOC的兴起,使得网络资源利用达到一个新的。传统的职业教学的方式逐渐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制约职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网络多媒体的发展进程中,资源选择多样,可以全方位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网络教学资料,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材料。网络辅助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是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有效的网络资源利用和仿真实验的开展,辅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实习的认知,促进职业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中,我们把一些重要的实验、与企业项目合作的重要实践实习等重要内容环节录像,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供给学生课外学习,或作为老师课内的重要教学资源素材,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中等职业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实验实践教学显得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实验教学通过以上改革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还需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王娟 单位:陕西省石油化工学校

第8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 法律教学 改革

目前教育体制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需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以及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快速发展,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 法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法律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法律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脱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质量不高,不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家长只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中职院校学习两年再就业,这给中职学校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课程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重要的任务。

二 面向社会需求,改革法律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市场的,法律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符合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和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教师要帮助学生学好法律知识,教育要和生活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适应毕业后对岗位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多数都是一线工作,所以说,在对法律课程进行设置时要以实训为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过时的课程内容要及时删除,不断吸纳新的知识,调整课程,让教学适应时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要达到各占一半,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认可的法律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对法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需要重点培养他们对职业的兴趣,主要教授他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根据本人的意愿,如果想升学,就给他们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现代化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法律教学当中也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因为通过图像以及文字同时表达的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运用模拟仿真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可以把教学内容很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法律教学当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庭,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法律的审判过程,给学生配置各种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把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当中体现人性化,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程度等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

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要选择好是从理论开始,还是从实践课程开始,要想达到学习目标,需要把理论和实际联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爱好来选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对于已经达到了毕业水平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提前毕业;如果没有达到要求,那么也可以延长时间让学生继续学习,让学生多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存在产生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而且,兴趣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学生接受法律教育。如果学生对与法律相关的事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兴趣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不能被忽视,兴趣可以激励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提升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四 “多证式”目标,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多证制”适应了这种需求,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至少一种技能。手握一技之长毕业离校,是“多证制”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可见,“多证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拓宽就业范围,这也是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同时,实行“多证制”,还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多证制”促使教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职院校法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J〕.消费导刊,2010(08)

〔2〕黄娟娟.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

〔3〕刘彩红.中职法律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初探〔J〕.成才之路,2009(04)

〔4〕吴全会.体验——探究性教学法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9)

第9篇: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培养高素质会计的重要源地,但我国现阶段中职类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资源配置和教学模式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会计的要求,必须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现就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做如下浅析。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1.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是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受学科教育的影响,还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

2.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在长期的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目前,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教学重心没有真正向实践技能训练方面转移,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教学内容注重于准则、制度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内容;教材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内容偏多、理论偏深,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实践教学的安排;缺乏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调查研究,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成绩考评方面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这种纸上谈兵的考评体制,造成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4.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没有实际的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鹦鹉学舌,传授的“技能”犹如空中楼阁,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总之,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双师、素质型”教师严重不足。

二、改进措施

1.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技能”。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所解决的是中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会计岗位模块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公司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公司内部会计及相关岗位要求,规定岗位职责、权限划分及审批程序,明确各岗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流程及票据传递程序,进行全方位模拟实践。同时,按照岗位模块组织教学,使学生明晰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统一校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使学生真正具有企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3.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压缩理论课时,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是通过对会计岗位的分析,以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模块”。根据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思,在实践教学环节摒弃学科理念,展现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及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与技能要求,使学校所学与工作所需保持一致。

4.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会计模拟教学

教学中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自助式”等教学方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小组或教学班集体讨论、请学生上讲台讲课等等,教师有针对性地择疑解惑。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灵活更透彻,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同时,要进行会计模拟实践,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把学生推向系统学习和自觉实践的主置,提高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以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评价标准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6.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建立教师聘用、奖励、考核和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同时聘请企业财务工作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7.实习基地建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