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力学分析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力学分析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力学分析的方法

第1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全阀 数值模拟 动力学 动网格 泄放机理

前言

全阀是工业生产系统内安全方面的重要元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生产系统能够在合理的压力条件之下运行,保证生产系统的安全性能。但是全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同故障。科研人员在对于全阀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实验测试、数值模拟与全阀。现阶段对于全阀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工作成果。

1、计算模型

本文在对于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过程中,利用的是ANSYSCFX软件,该软件与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软件相比较,无法自动再生网格,但是能够对于已经形成的网格进行转移,进而保证网格能够按照用户自身需求到达针对性位置,保证对于该区域内计算工作完毕。在对于全阀开启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动网格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于全阀在启动过程中有关参数的改变进行分析研究。为了能够保证计算模型更加便捷,首先就需要对于计算模型内有关参数进行确定,例如时间步长就为tstep,全阀启动元件质量就为mdisc。

通过利用动网格技术和全阀启动软件位置改变情况,就能够有效对于全阀软件在开启过程中瞬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全阀启动的时候流域瞬态变化问题进行计算。

2、数值模拟过程

2.1网格划分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利用到CFX内的流体薄片技术,也就是按照一定厚度从某个方向进行拉伸,进而得到厚度为一个固定单元的薄片,将所得到的薄片放入到针对的平面之中,保证与该平面相垂直的部分数值为零,构建计算区域。其次就是将计算区域引入到ICEMCFD内,应用四面体对于所生成网格的尺寸进行控制,同时对于全阀启动周围及入口位置上面的网格进行重新加密处理。在对于网格计算完毕之后,需要对于网格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于网格平滑度进行整体分析。

2.2物理参数设置及边界条件

本文在对于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应用到动力网技术内,对于边界设置上面已经提供了针对性条件,其中还包含特殊情况下的边界条件。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瞬态流场内,并不涉及到无效边界组合,同时也并不涉及到特殊性边界,例如对于初始条件相对于敏感的边界,在对于边界条件设置过程中,需要受到精确性与收敛性的影响。在对于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初步性分析研究过程中,将全阀运行条件设置为常规性条件,也就是温度为25℃,对于高速气体动力学所造成的影响暂时忽视,高速气体动力学所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分别是密度与比热容,同时也忽视重力的影响。通过利用稳健边界条件,在对于入口边界条件设置过程中,压力为5%,出口应用的是开放式的出口,也就是气体能够自动流入或者是流出,整个计算区域具有开放性特征,整个计算区域内具有显著零梯度涡流特点。

整个计算区域内的壁面边界主要有两种模式构成,这样也就造成在计算区域内的入口通道内基本上都是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并不会产生任何滑移,因此壁面应用无滑移绝热壁面。但是全阀软件在开启过程中,会产生移动,通过移动速度与动网格内所应用到的编辑语言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所以就需要应用到滑移绝热壁面。

在涡流模型内,所应用到的模型框架为SST ,这种模型框架具有近壁运算与远场计算的优势,能够对于跨声速带激波的边界流动情况内应用。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收敛性,在对其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残差曲线,最大误差不会超过0.001.

3、模拟结果与分析

在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内应用动网格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更加贴近,这样进行稳态模拟次数就能够有效减少,防止在多次计算过程中出现惯性失真的情况。同时由于全阀在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参数变化十分激烈,为了能够对于在该段时间内的参数进行重点了解,创建瞬态模拟就十分重要。

3.1压力场云图

如图一所示,为全阀在瞬态启动过程中在每一个时间段内的压力云图。由图一能够发现,其中第一个图表示全阀在没有启动之前,全阀管道内外之间所产生的压力效果,但是由于全阀管道属于密封性管道,图内的管道内部是在进行预泄之前所出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流体运动,造成入口处内的压力显著提升。

全阀启动软件与介质压力在感受到弹簧力处于失衡状态下之后,全阀启动软件就是立即与密封面相脱离,进而保证全阀能够启动,这样全阀内场就会出现气流紊乱情况,流场内的压力发生显著改变,具体情况如图一内的第二个图。在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全阀就能够进入到稳定泄压状态下,全阀内壁上面的局部压力将能够超过1mpa,但是全阀阀口的位置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负压力情况。

3.2速度场矢量图

如图二所示,图二内全阀在瞬态启动过程中,每一个时间段内的速度矢量。

全阀在刚开始启动的时候,速度基本为零,流入在逐渐进入到阀道之后,全阀启动软件密封区域内就会出现细小的泄露情况,进行预泄露,在这个时候全阀瞬态速度就会发生一定改变。全阀在流体在进入到瞬态状态下的时候,全阀内的某一个开高位置上面就会出现超压泄放的情况,在这个阶段内全阀泄压处于高度饱和状态下。当全阀泄压在进入到最高的时候,流体泄放逐渐趋于平稳状态。从图二内能够发现,全阀在Q点的之后,周围速度变化具有不连贯特点,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这样就能够充分表明全阀在进入到稳定排放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也就是流体开发在趋于稳定之后,流体参数基本上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结论:本文在对于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过程中,通过利用动力学方程式,利用动力学参数与动网格技术,对于数值模拟编程语言进行确定,选择适合本文研究所应用的涡流模型,完成了对于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数值模拟任务。在研究之后发现,在全阀超压泄放瞬态动力学内,是以密封性管道作为外部接线,进而构成了内流场与外流场,在内流场内流体主要以收缩流动为主要特点,在外流场内主要以扩张为主要特点,两个流畅之间参数的流场正好与压缩流体流动特点相吻合。本文在研究上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希望有关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深入性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殿京,刘殿坤,董海波,等.安全阀流场数值模拟研究[J].流体机械,2014,36(10):24-28.

第2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案例分析; 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7- 02

1 引 言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已不符合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阶段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斯卡特金(1982)说过:“我们已经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性情感的粮食太少了,因而引起了许多学生学习的苦恼、恐惧或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特别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做到这些,它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向知识传递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互动式教学法是个纲,案例就是里面的真材实料。

2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界定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早在1918年就在哈佛大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被运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曾被誉为该校的法宝。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样式,而是通过师生双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李春意、陈洁(2011)研究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是建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上,仅以“黑板+粉笔”为媒介,单纯采用纸质的教学素材,通过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讲授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更忽略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案例互动的多元互动因素。而广义的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是建立在现代教学基础设施之上,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法,应在明确互动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择典型的、具有时效性的、相关联的案例素材,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充分的讨论、辩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应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构建严谨的教学框架予以完善。

3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互动模式两极化

互动模式两极化是指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要不过于互动,要不呈现互动形式单一的局面。既然传统课堂枯燥、沉闷,互动式教学能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如今的高校课堂上,很多课程就变得游戏化了,在嬉笑怒骂中时光悄悄流逝,也未留下发人深省的观点,过于互动。也有的互动教学存在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深度不够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仍沿袭了传统的互动模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导致课堂上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学生仍随着老师的指挥棒思考,无发散性的的思维,无创新,不存在思想的碰撞,更没有情感与心灵的交融,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空间的创设只是“有形无神”。

3.2 缺乏有效案例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所选择的的案例质量,案例质量关系互动式教学的成败。而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很多老师都穿插了不少大小案例,但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学生仍然感觉茫然,没有思路,考试结果很不理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仔细分析下来,应该是案例选择不当,缺乏巩固新知识,综合运用旧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的效果,事倍而功半。具体来说,目前互动式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存在如下问题:① 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课堂上穿插的案例往往是随手拈来,只能反映某个阶段某个特定知识点上的问题,毫无拓展性和深度可言,再加上一问一答的低级互动模式,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根本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② 缺乏时效性和关联性。信息时代的都来,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不可否认以史明鉴,但这个时代更需要前瞻性的眼光,过时的案例对有限的课堂时光是个极大的浪费,一学期下来,案例之间再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各自为政,对学生系统性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有害而无利的;③ 缺乏实践性。目前,国内课堂上的案例大都是通过老师杜撰或者媒体被教师收集起来用作课堂所需,而并未像哈佛大学那样建立真实的案例库。消弱了学生的参与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面对媒体披露的事实成为了一名旁观者甚至是八卦者,往往不能对案例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深入的剖析,效果减半。

3.3 师生准备不足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课前将讲义下发,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做好总结陈词的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阅读相关案例材料,网上检索信息,并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准备,甚至应该提前与同学交流,准备问题和观点,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准备不足,学生习惯了填鸭式教育方式,课前无任何准备,只想看老师如何表演,直接导致了互动教学效果无法凸显出来。

4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框架

从而,笔者认为,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不应是放任自流,停留于美好的愿景中,应该形成规范的教学框架。

4.1 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不应是一盘散沙,随性而教,应该在开课之初就明确教学目标及每节课应完成的教学内容,并采集真实案例资料,形成科学规范的案例库。

4.2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发挥。所以,在互动式教学开展中得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校园营造合作共赢的研讨氛围,师生间的联系不仅在课堂,并延伸到课外。

4.3 课堂讲授主要知识点

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仍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重要理论的讲述,明确相关知识点。

4.4 案例分析

按照教学目标和任务,精选切合主题的案例,同时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及关联性,争取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提前作充分的准备,利用假期建立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形成的案例库,设定合理的问题,制作详细的教案,做好必要材料下发的准备,明确学生在参与课堂时需要的知识储备及必要的资料准备。并要求学生分组,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当观点出现正反交锋时组织辩论,以实现围绕案例分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5 提供实践的机会

围绕案例分析在课堂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后,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公司进行调研,参与上市公司上市咨询课题研究,行业现状及未来等课题研究,并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让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查遗补缺,结合实际更好的掌握知识并延续内涵,甚至有所拓展及发现,让互动教学在实践中继续延续。

4.6 主要知识点反馈

在围绕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总结关键知识点,拓展思维,提醒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总结及启示,同时教师也需要立刻做出点评与总结。

5 结 语

从以上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框架可知,不管案例分析多么的重要,它也只是整个互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目标一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采用了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来完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从网上下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一个个鲜活的现实故事,典型性、时效性、实践性非常强,彻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非常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把学生的学习从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课外时间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主动地“逼”学生去熟悉教学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课的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要在师生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投入了大量课外时间和精力到图书馆、网上查资料,经常召开小组讨论,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请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性能力,极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此外,在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心是异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明确,案例库的建立,课堂的组织,课外的交流,及时的归纳总结等都是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因此,基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式教学需要师生改变传统观念,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方正松. 互动式教学: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8-140.

第3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病理学 多元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4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pathology course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by the educator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for pathology study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carried o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athological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athology; diversified teaching; practice

病理学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极为广泛,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病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病理学概念多、理论抽象等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同时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到最低,甚至出现“厌学”心理。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局限及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极为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为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病理学知识以及改变不良教学状况,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打造多元化病理学教学模式,值得病理学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

1合理应用情景教学法,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并且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情景教学法指的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场景,并以此向学生直观展示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探寻出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情景教学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运用图画、实物等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同时利用极具探索价值和启发作用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发展脑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情景教学法,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对学生的临床课程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教师利用具体教学案例向学生做出示范,以便调动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制作情景教学作品,比如胃溃疡、风湿病等案例。然后,为了让学生获得汲取知识的成就感,可通过授课比赛形式进行评选,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并将比赛所得分归为学生平时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有的学生还将自己的情景教学作品制作成情景剧,通过一系列表演形式,融入了疾病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等相关内容,从而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为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针对某一疾病案例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比如在职业病矽肺介绍中,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一旦患有此病,患者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变化”的问题。如此一来,激发出学生对矽肺的学习兴趣,继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表现出众多的优势。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久而久之便能引导学生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无形中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根据情景教学作品创设出更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为往后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三,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2 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医学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对病理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类疾病理论知识和学会如何观察疾病形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疾病形态探索其发病机制、病程发展等方面,并且可以根据病理变化对临床现象作出有效说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为以上教学目的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并围绕其教学提出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相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及提高学生在往后案例学习中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促进学生病理学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选取难度适中且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的临床病例,同时保证病例具有真实性并通过网络或临床工作可快速找到。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内容需包括患者主诉、体检、临床表现等各个方面,以及设置的问题需符合学生的学习范围及所学知识点,如疾病的诊断?死亡原因分析?等。例如,在炎症章节中一例患儿因中耳炎而引发死亡的病例中,教师应首先梳理病例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炎症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等内容,可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进行了解,并以书面报告形式完成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便能发现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优化教师的教学形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3 利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教学指的是通过多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合作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病理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一些教师虽然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首先应转变教学思想,并在合作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此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合作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这样一来便能有效发挥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例如,在冠心病章节学习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4~6人一组,成员按照男女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并分散班干部,其次由学生自由选出组长,以及细化每位成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合作主题围绕冠心病病理学内容进行,包括疾病诊断、发病机制等多项内容,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课上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搜集资料,比如查找文献、网络视频等,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实物标本等,由此而看出每个小组分工十分明确。然后,在学生归纳及总结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作出适当的评价,以便让学生及时发现所在问题并得到更好的改进。最后,在讲解过程中,每组对冠心病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运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且不受实验时间及内容限制,一来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病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因此,也可以说开放性实验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病理教师可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实验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大体标本观察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观察工作进行悉心指导。第二,组织学生参观病理科,由此让学生明白病理诊断的各项环节。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病理标本的实验过程,以便让学生清楚掌握标本的取材、制作、组织包埋、染色等过程。在参观过程中,便可发现学生在接触各类医学设备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在接下来的实验课学习中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病理学中病理学技术是极为关键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适当开展病理技能培训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比如在组织切片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取材、浸蜡、包埋、染色等相关技能。总而言之,利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除了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病理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病理教学内容的印象,并让学生体会到病理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常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将教学目的和对象贯穿于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通过电脑、扩音系统等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④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法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能够将难以解释的重点及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进行详细说明。以此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肿瘤章节学习中,其生长方式、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能力等知识单凭讲授很难让学生明白,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肿瘤的相关学习知识点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扩散,继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以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预留出讨论及思考的时间,以此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下,便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全面保证教学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唐群,张秋雁.情景教学比赛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36-238.

② 叶劲松.病理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尝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26(2):134-135.

第4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学习力”这一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领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学界对“学习力”关注度和研究逐渐得到提升,并有学者开始涉及教育领域学习力研究,学习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学习和适应,提高自我和获得突破,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的持久力。学生学习力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和学习创造力的总和,它是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学习动力是指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学习毅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的持久力,包括学习精神、学习心理素质、学习自控力等;学习能力是指学习主体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习转化力是指学习主体将学习成果转化实际成果的能力;学习创新力是指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能力,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力是软生产力,是创新和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原动力。

    二、学习力提升的研究价值

    “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1965年美国系统动力学的奠基人——福瑞斯特教授写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学习力是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高低的尺度,被视为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在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越来越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现在的5年、3年。“谁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学习力,谁就能迸发出新的创造力,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并获得竞争的领先优势。所以学习力是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因此,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如何提升学习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现行的研究中,关于学生学习力的测量主要是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进行。但由于研究人员是采用观察与教简易的问卷的形式进行收集的资料,其信度与效度有待考证。有关于学生的学习力的问卷都是关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几乎未涉及学习力的其他方面,没有较系统的测量工具,而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学习力的提升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重要的学科工具。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少数教师迷信“满堂灌”、“一堂清”,将课堂变成自己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习惯了当听众和旁观者,对老师过度依赖,导致“一讲就懂,一做就错”。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如何理解例题,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将作业当成负担,抄袭、逃避等现象司空见惯,不知道数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综上所述,如何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是时代赋予教师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数学学科原有知识的积累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力的重要因素。用构建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学生知识的内化、智慧的发展需要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理解、内化所学的知识,当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原有知识积累相对较少时,会直接影响后续学习。根据已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想象,进行新的创造,这才是学习力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学习力的最高境界。因此,提升中学生数学学习力已成当务之急。

    三、学习力提升的研究展望与启发

    1.学习力是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尺度,被视为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强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有利于其成为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

    2.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研究,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科学学习方法的理念,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终身学习理念等,最终增强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在恰当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发挥并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成为爱学、会学的终身学习者。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合作学习能够提供民主、和谐的课堂,拉近师生心理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自我展示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学习兴趣,形成稳定的学习毅力。

    4.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形式,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总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经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第5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现状 改进措施

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基础性科学,其以技术的创新,科学的创新,以及思维的创新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1]。高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然而,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片面强调书本理论学习,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更加人文化、情景化、实践化,才能使教学效果更佳。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学生潜能开发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整体学习效果。

1.1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现代教学理念普及的不到位,很多学校所用有关物理实验器材都比较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中一味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并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及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1.2物理教学的认识偏差。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物理当做是一门理论学科,并没有充分理解物理教学的意义及物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教学中只是充当“观众”并不能充分地参与到物理教学中。

1.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对于物理实验通常会少做或者直接不做而用讲解替代,这样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学习效率。

2.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为推进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改变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措施

3.1转变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激情。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作为教学的载体,强化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教学和社会发展联系,并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最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3.2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是直观展示物理知识的一种手段。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对于实验的设计、实验的操作及实验的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实验中相关物理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组织、观察、思考、创新能力[2]。

3.3树立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失败,失败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教会学生对自己失败的原因作出分析,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出错,最终取得成功。

3.4加强创新意识教学。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要想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因此,老师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合理地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多媒体等辅助工具直观地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完善的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更正,实现学生物理学习的全面进步。

结语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做到与时展接轨,并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物理教学课堂,增强教学效果,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琴.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A].科教文化,2010(3):30-32.

第6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分析法 启发教学 素质教育 电路 电流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也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中的几点重要名言。现在对于初中物理中的教学更是要求如此。对于学生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多思考,多动手,在他们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再给予帮助,而不是在课堂上的“满堂灌”。在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帮助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1、假设分析法

在初中物理电学中分析实际电路中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个难点。假设法是一种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这里我们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利用假设分析就简单多了。例如:判断路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我们假设其中一个路灯坏了,如果其它的路灯仍然继续工作,则是并联电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反之,所有路灯都不亮了,则是串联电路。

2、情景分析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素质教育对老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而教学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最直接的原因。巧妙的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境,以情激趣,以趣启智,智情并育,和谐发展就有可能实现物理课堂的素质教育目标。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有些概念或规律是很抽象的,即使能做实验也只能看到结论而不知得出结论的具体过程,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影响了学生对这些规律或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容易混淆一些相近的概念。比如,在学习电流中的局部短路时,而电阻的概念属于下章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在这里都觉得很难以理解。我们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将电流拟人化。

如:在该电路中,当电流由干路来到支路的分叉口时,它困惑了:其中一条支路上有一个电泡,当它从这里经过时候,电泡要消耗掉它的一部分能量:如果从另一条支路上通过,就不会经过任何用电器,它几乎就不用消耗能量。如果你是电路,你会如何选择呢?在这里学生都会选择第二条支路,因为电流经过它没有什么阻碍,灯泡就被局部短路。

3、类比式分析法

第7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理学;发展战略;战略方向

针对地理学今后的发展战略方向的研究,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总结出一本著作《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一书简称为UCP。该书中主要阐述了在今后10中关于地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的研究结果,但是该书由于在著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地方欠缺考虑引来了不少的批评之声,大多集中于该书中阐述的观点深度不够,过度重视技术等。即使如此,在该书中还是有很多关于地理学今后发展方向的有力意见,对未来的地理学发展方向中提出了一些比较有见解和大胆性的意见,并且UPC强调会再加强书中所著观点的深度,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为今后地理学的发展战略方向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

一、UPC及其评论对地理科学的建构

1、UPC的地理科学建构

在UPC一书中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出地理科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区别,但是却明确提出了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通过UPC中所著观点了解到地理科学主要是指长期关注着地球表层中一些重要的特征以及空间结构中的不断变化以及在地球生活中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生存关系。根据书中所阐述的地理科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区别可以得出,我们生活实际科学研究中大多都依赖于地理学的理论知识为研究探索的基础,这些科学的集成则成为了地理科学,因此地理科学不仅简单的被划分为地理学的范畴之中,它是属于多种不同科学的集成。

地理科学不仅包含有地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包含有其他各种科学的知识,因此,地理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的科学部门,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地理学范畴之中。

2、评论者对地理科学的再建构

对于地理学和地理科学之间的区别评论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温克勒,他认为在地理科学中包含有不同学科之中的概念以及技术和工具等各种方面的知识,但是他十分注重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为地理科学带来的贡献,他认为在地理科学中的真正主体是地理学。温克勒的这一观点是未来地理科学的构建起到相当重大的作用。

二、中国地理科学的建设

1、体系性

中国的地理科学的阐述与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所阐述的“整合”技术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中国地理科学观念中认为地理科学不仅仅是包含着不同学科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完全体系性学科的建构。

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关于地理科学的代表作为《论地理科学》一书。该书与UPC中关于地理科学所阐述的观点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该书中的序言中就明确表明了地理科学不等同于地理学,地理科学是建立在多种不同学科的基础之上的,是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中进行改造、重组和发展的。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认为地理科学的体系应该更加的系统化,并且在地理科学领域中更加偏向于注重系统的方法论而不与UPC相同偏向于技术和工具。对于地理科学中的一些相关概念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我国的有关学者具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地理科学体系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点,地理科学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科学。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认为地理科学的体系性包含有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方法论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钱学森认为地理科学的方法论应该遵循着一般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原则,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地理系统”为主,其本质就是指地球的表层系统。在我国对地理科学研究的著作《论地理科学》中对地理系统的表述存在两个不同方面的解释:一是浦汉昕所表述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虽然在日后钱学森也引用了这一观点,但是钱学森随后后阐述了另一种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巨系统”概念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既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将各专家群体的知识、数据和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地理科学中的科学里了呢知识与人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单从方法论角度看,钱学森提出的这一概念十分具有创新性。以往传统的方法论主要是以还原为主,对地理科学的分解再分解,这种方法对地理系统的解析具有局限性不能针对地理科学进行完整的解析。因此,钱学森提出的这一概念打破了传统的地理科学系统的局限性,对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创新型尝试。

3、地理建设

地理建设既是中国地理科学中所要执行的任务所在。对于地理学科的解释和阐述除了要关注其地理学科的术语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总结出地理学科中的内涵:坚实的实践基础,也就是地理科学的任务。关于地理科学的任务即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目前国际上都广泛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在于,地理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是一门急需要被发展的重要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所需要实际应用到的科学理论之一。“地理建设”在钱学森的观点中表明及其重要,地理建设构建了三大文明建设的基础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钱学森在对地理建设作出解释的同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地理建设中包含有环境建设,在环境建设中主要涉及到的是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平衡建设;二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有关的基础建设。在钱学森看来,地理科学是一个巨大的科学体系集合,无论是在任务上还是在学科上都发挥着巨大的重要作用。

总结: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地理学今后发展战略的方向上运用UPC大致的表述了自身的一些看法,但是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不深刻和偏重于技术受到了广大评论家的评论,而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钱学森针对地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内涵及其意义中结合UPC作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阐述,大致上弥补了UPC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创新性的建议,为今后地理学发展战略方向大致提供了一个线路。

参考文献:

第8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一、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三岁左右的幼儿,其大脑兴奋以及抑制的发展不太平衡,其很容易出现激动的现象,且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在观察中发展幼儿语言,并且掌握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规律。

基于此,老师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此,老师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鼓励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提问。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小动物和植物,并让其参观实物展览或者是图片展览,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兴趣。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和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并能够表达对所观察内容的感情,进而激发其语言表达的兴趣。

要注意,教师需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幼儿,并且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这样幼儿在老师面前才会无所拘束,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敢于讲话。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大胆表达

可以说,环境因素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环境要素。

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群的生疏会使幼儿不善言语,出现沉模的现象,有些幼儿也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会阻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基于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用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利用户外活动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在户外活动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玩具的名称,并说出自己所喜欢的游戏名称,幼儿在愉快的活动当中就能够更好的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则需要发挥出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幼儿树立起语言榜样,以便更好的提升其语言能力。可以说,小班的幼儿是处于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以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教育时,老师要为其树立好正确的榜样,成为他们很好的模仿对象。老师可以和幼儿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乐于说,这样就会在自然的状态下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幼儿的语言环境并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老师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并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幼儿会随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要求,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足够的沟通,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幼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的情感要求,掌握幼儿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老师抓住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定要保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不能够相互矛盾,这样会影响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老师要向家长说明幼儿语言能力对于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要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而家长则需要跟老师说明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共同努力下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 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如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听故事和讲故事是语言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训练幼儿语言的关键途径,老师可以利用教具,用幼儿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故事的情景和内容,尤其是对故事当中的重点人物反复强调,让幼儿慢慢听懂故事,并能够模仿故事当中人物的对话。

或者采用情景教学法,老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情景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个故事当中的人物情节及对话,这样能够让幼儿亲身感受,并且可以体验语言交流,这也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

老师还需要注意在语言教学中的谈话环境,这一环境一定要轻松和谐,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能够随时随地的和幼儿进行交流,不需要事先设计,要根据幼儿课堂的表现情况随机应变,使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中心。

第9篇:力学分析的方法范文

一、物理概念的习得策略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习得主要发生在课堂中,因此物理概念的习得策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不关注学生的自习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学习策略:

1.实验感知的策略

实验感知的策略是指在人为条件下运用仪器、设备使研究的现象反复出现,通过人的知觉和感觉有目的地进行观测、研究,提炼出有效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实施实验感知策略的程序是:①观察。观察是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及科学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自然状态和客观事物进行视、听、闻、尝、触、测,收集获取信息,从而把握研究对象的多种属性。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观测是前奏。②推测。推测是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引出新的判断,这是进行思维推理、发现规律的认识过程。③实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应用各种科学仪器、设备使研究现象反复出现从而有目的地进行观测、研究的一种方法。它是科学概念形成的基础。

2.前概念转变的策略

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或者其他学习,我们对相关的物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往往是不准确的、片面的、主观的,因而是非科学的,这些概念就是前概念。前概念往往干扰科学概念的学习,要学习科学物理概念就必须转变前概念。前概念转变的策略就是将我们头脑中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有效策略。

3.抓关键字词的策略

物理概念的表述是科学而又简练明了的,在物理概念的规范表述中,每个字词都有其作用,尤其是关键字词。真正理解了那些关键字词,就真正理解了概念,这就是抓关键字词的策略。这个策略的程序是:①细读概念文字;②划出关键字词;③整理。

4.分层理解的策略

物理概念的分层理解的策略就是指在各种物理现象中,首先是这类现象的核心问题,然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归纳出现象本质的共性,再经过抽象概括得出抽象概念,进而深入理解应用概念。该策略的实施程序是:①明确物理现象;②分析概括;③得出结论;④理解应用。

5.类比的策略

类比策略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实施类比策略的基本程序为: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寻找类比对象;③将研究对象和类比对象进行比较,找出相似关系;④根据研究对象的已知信息,对相似关系进行重整化处理;⑤将类比对象的有关知识类推到研究对象上。

6.把握概念物理意义的策略

有些物理概念如加速度、速度、电场强度E及磁感应强度B等往往是用数学表达式来定义,要抓住这类概念的本质特征,掌握其物理意义。在比值法定义中,被定义的物理量与分子、分母的物理量不成正比、反比,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时刻理解掌握。例如物理量电容的定义式C=Q/U,电容C与所带电量Q和两极间电压U无关,而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二、物理概念的记忆保持策略

物理概念的保持主要发生在课堂之外,因此物理概念的保持策略主要针对复习过程,而不关注于学生的听课过程中。

1.分类的学习策略

所谓分类的学习策略,就是将物理概念进行分类,按照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别,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

2.概念系统化的策略

所谓概念系统化的策略,就是指在掌握概念时,尤其是掌握重要的基本概念时,决不能孤立地记住它们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而是将概念放入一个由前后概念组成的网络中,并根据前后概念的相互联系来理解掌握概念,通过协同作战达到熟练记忆和应用的目的。

三、物理概念的提取策略

物理概念的提取既可以发生在课堂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后复习中,物理概念的提取策略主要针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

1.情境相似性策略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短时记忆的信息(如物理概念)加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虽然长时记忆的信息是相对静止的,但它可以被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激活。如故地重游,能回想起上次游玩时的情境细节。这种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记忆。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情境相似性策略,有效地提取所需的物理概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典型的物理概念题。

2.自动化策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