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处理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安全风险 管理机制 管理流程 主要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33-02
盘锦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在电力生产实际中开展了从安全风险工作探索,目标、理念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效果明显。下面总结一下该公司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1 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1.1 理念
能够控制所有风险。
1.2 基本原则
注重实效、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稳步推进。
1.3 工作思路
分层次、分专业、理流程、抓培训、建机制、搞落实。
1.4 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基于闭环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把安全管理由严格监督阶段转变成自主管理阶段,实现安全“三控”目标,即能控、可控、在控。
2 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
2.1 结构体系
(1)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事故调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这三个工作体系属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其中一个。监督体系、责任体系、保证体系这三个组织体系是三个工作体系的执行主体,其管理对象是企业、电网、作业活动等。(2)分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不同管理层次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管理职责负责和控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一步一步落实好安全责任。供电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让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供电中断、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是其重点防控的事故风险。其作业安全风险包括各个阶段的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害、误操作、违章等。(3)分专业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管理职责,形成各专业既合作又分工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发挥安全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两者的作用。公司安监部带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同时制订实施方案的计划,积极组织宣贯培训,评估风险,让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全面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部门识别、分析、防控自己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风险的工作(电网、设备、人等),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2.2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1)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组。由行政正职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和开展;对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审阅评定;确保人、财、物要投入到安全风险管理中;审定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布置风险控制对策及处理措施;评价、考核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成立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组。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任组长,安全、生产部门人员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责人员为成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评价考核等日常管理。公司安监部牵头,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各相关部门履行日常管理及风险管理制度所明确的职责。其工作职责是:安全风险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与方法的完善;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和应用方法的培训;审核各生产单位的风险管理上报材料;负责公司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控制对策、风险处理措施;总结、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工作组下设变电、输电与配电、调度与二次三个专业组,各专业组职责是:审核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结果;开展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计算各专业的作业活动风险度、固有风险度;编制评估报告,分析薄弱环节和变化趋势,提出处理措施。(3)各生产工区、所成立安全风险管理相应组织,其相应工作职责是: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作业活动风险分析工作;编制相应规范;开展静态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负责本单位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编制本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1)主要工作内容。安全性评价、运行方式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检查等是公司级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
(2)基本流程。风险识别(分析)、风险预警、风险控制(整改、治理)、检查与改进等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实现PDCA循环的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和方案(Do),监督和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Check),总结前面工作,根据总结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使下一轮工作得到改进(Action)。
(3)安全性评价。一般以2~3年为周期,按照“制定评价计划、开展自评价、组织专家查评、实施整改方案”过程,建立闭环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治理和排查隐患。要治理和排查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隐患,就要依据“全面覆盖、全程闭环”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事故隐患等级的确定首先要预评估,再评估,最后核定;隐患闭环管理的进行要遵循“发现、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步骤;建立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要遵循“落实责任、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要求。
(5)运行方式分析。年度方式分析应全面评估本年度电网运行情况、安全稳定措施落实情况及其实施效果,分析预测次年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和生产运行实际需求,提出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措施建议,指导次年电网规划、建设、生产和运行,提高电网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安全检查。按照“自查、互查、督查相结合”以及“边检查、边整改”原则,组织开展常规(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督查);按照“制定检查大纲、组织实施检查、通报检查情况、督促落实整改”环节,实施安全检查的闭环管理。
(7)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本部门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要策划好、落实好,就必须遵循“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这项工作的任务很重,比如要认真审核工作计划、制定有效的措施、详细分析承载力、协调好重大事项、准确评估风险等。安监部门负责生产作业风险开展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计划编制风险管控:生产计划编制贯彻状态检修、综合检修的基本要求,严格计划管理,避免重复停电,减少操作次数,保证检修质量,提高安全可靠水平。分管生产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好运行方式分析会、检修计划协调会和停电计划平衡会,保证工作安排合理有序。下达的计划中应注明主要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预案。
管理和控制作业组织风险:要严格按照月计划和周计划完成安排的任务,合理调配人、材、物,全面分析速度、质量、安全和时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工作。安排人员要认真分析班组承载力,给每个部门安排的作业量要合理。各工作负责人能够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其任务,技术操作员的技术能力要达到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要按时上岗。组织统一办理停电手续,保证动态风险预警措施落实到位,做好与其他配合单位(包括外协单位)的联系工作。材料设备、机械、备件备品、作业机具、车辆、安全工器具等资源要配备齐全,以满足现场工作的资源调配。仔细勘察现场,准确填写现场勘察单,对停电范围、作业现场的条件或环境、保留的带电部位、其他作业风险都要全面掌握。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制订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三措”要针对现场勘察情况,而且还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项目作业非常危险,程序复杂,难度很大,此类项目作业要经过本单位总工程师(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才能根据现场情况执行。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单位组织,在管理单位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主要介绍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经常性犯错误的部位,要使施工人员明白该怎么做、规范上是如何规定的,明确工作任务和范围、技术和安全措施、作业风险及其处理措施。
管理和控制现场实施风险:经过交底,作业前作业人员完全掌握方案。有的作业项目很危险,复杂程度高,难度大,作业前一定要勘察现场,认真填写现场勘察单,对作业内容、条件及注意事项要牢记。操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只有经过审批手续,解锁操作才能执行,并且执行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保证操作票、工作票与接地线编号一致。遵照工作票的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给带电设备四周(即工作地点)围上栅栏,隔开带电设备和停电设备,且要把安全警示标示牌竖在醒目的地方。工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就要对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动火工作票与事故应急抢修单正确使用。开工会由上级组织召开,组织要把工作内容、带电部位、人员分工、危险点、现场安全措施等全部交底。检测施工机械、作业机具、安全工器具,合格后,专业作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操作人员方可持证上岗。总工作协调人要协调好各专业的工作,使多班组配合有序、高效,保证作业顺利进行;设立专职监护人员负责交叉、复杂、有触电危险或者地段危险等风险较大的工作。
3 安全风险管理取得的实效
盘锦供电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基础,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截至2013年12月31日,盘锦供电公司连续安全生产4315天,实现第10个安全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并在全省地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4 结语
盘锦供电公司在电力生产实践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风险管控的一系列有效探索,充分证明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实质,制定安全预控机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预防风险失控、维持安全状态是风险管理的目的,最终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参考文献
[1] 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舒尔茨等经济学家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被视为西方经济学界20世纪经济理论的重大发现与“经济史上的革命”。其后的学者们在研究人力资本时,验证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收益性与正外部效应性,并普遍将外部性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但这些研究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个人收益率虽高,投资却不足的事实没有太多关注。
实际上,造成人力资本投资个人收益率高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的风险与财务约束,也正是这些因素抑制了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据此,作者提出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引入风险投资机制,构建人力资本风险投资。
所谓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是一种由具有资金、专业经验或其它资源的机构或个人(简称投资机构)组织开展的,以人力资本作为投资标的物的风险投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机构通过对潜在的投资对象进行充分测评,发现一些具有经济投资价值的人员(或团体),双方建立一定的合同,并依据合同对投资对象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此同时对投资对象加以指导与管理,增加投资对象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机会,最终投资机构从被投资对象所创造的超额个人财富中,取得一部分作为投资回报。退出,是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二、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一)风险投资退出动机
1、资本的退出是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制度特征
风险投资者提供的金融资本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从而保证了个人价值的最大发展。但随着个人事业的逐步发展,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提高,在风险投资者的帮助下逐渐获得了自己的管理经营与能力,并建立了他自己的声誉,与此同时,原来的风险投资者提供价值增值服务的边际价值逐渐缩小,风险投资者的资本应从现有的投资项目中退出,并重新投资于新一轮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退出不仅给风险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而且是维持其继续参与资本市场、将资本再投入到新的风险项目的动力。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和投资活动的周期性流动性,风险投资者以资金与管理作为其投入,在收获季节以资本收益,然后再将增值资本投入到新的人力资本投资项目中去,进入新的一轮人力资本的投资循环周期。
因此,有效的投资退出机制使投资不断循环下去,是人力资本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这种风险投资运作的前提,它对于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双方都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2、风险投资退出是投资者实现获利的必经渠道
从风险投资者角度来看,退出是获得预期投资回报的唯一途径。风险投资者为其所投资对象投入金融资本与非金融资本,并按契约对于人力资本拥有相当的收益权,他们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地从投资项目中退出,其投资回报主要来自于投资的人力资本的增值与人力资本在运用中所创造的效益。因此退出是投资者实现获利的必经渠道。
3、风险投资退出符合投资对象的利益
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分阶段的。一项投资活动的完成往往意味着下一轮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开始。人力资本的新一轮投资可能已经超出了原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投资对象有必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投资,原有投资的退出有利于争取到新的投资者。而且此时,个人也可能积累了一定的资信能力去吸引银行贷款、或者投资对象具有一定的个人财富收入,从而使原有风险资本退出成为可能。
可见,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不仅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持续发展是必需的,对个人而言,也同样是必需的。
(二)人力资本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分析
人力资本风险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不能及时收回投资,他们的投资回报要通过退出来变现,因此一个理想的退出途径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分享投资对象创造的价值是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基本回收方式
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源于个体劳动所创造的财富的价值。因此,参与分享投资对象所创造的个人财富是人力资本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基本方式,其他任何形式的退出方式不过是这种方法的衍生与技术处理。
在风险投资者看来,以分享收益的方式可以为投资机构带来持续与稳定的回报,分次收回投资而不是在一次完成,可以在税收上得到一定的优惠,而且风险投资者在参与投资与管理多名投资对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降低每名投资对象的投资成本,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
对于投资对象而言,如果得到同一投资者持续的关注,表明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的认可。因此投资对象可能同样希望能以与投资机构分享其所创造的价值方式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以便能得到投资机构长期不断的支持与帮助。
尽管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是天然地归属于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不可能被分割,也不存在转让的意义,但人力资本的收益权却是可以分割与转让的。并且由于人力资本的特殊性,附着于自然人的人力资本会随着人的灭失而灭失,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致使这种收益权较难评估与定价,为此构想中的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最基本的退出方式是按照契约在一定期间内分享投资对象所创造的财富。
2、投资对象向风险投资机构赎回人力资本的收益权
经过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相关各方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到一定的水平,与此同时,个人通过运用人力资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个人财富,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可以通过个人赎回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形式撤出。
按照赎回方式完成风险投资的退出,首先必须在制订投资契约时,就应当有赎回条款,按照条款风险投资公司可以要求投资对象依据议定的价格赎回风险投资公司人力资本收益权。赎回也可以是主动的,比如个人自己融资赎回风险投资机构所掌握的收益权。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当投资不成功时,由于投资对象无力按照条款支付价款,即使是在投资前签署了回购条款,赎回也是不可能顺利实施的。
3、投资机构间转让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权
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权的转让,指的是人力资本的收益权与控制权在两个或更多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机构之间转移。
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机构在需要退出时可以寻找另一个风险投资者,第一个风险投资机构可能是对早期项目投资感兴趣的风险投资基金;而接手的投资机构则可能是对后期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新的投资者将提供资金,购买第一个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就像一个接力棒一样,共同完成对于特定投资对象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接力式的进入与退出方式在普通的风险投资项目中并不新鲜。
引发投资机构间转让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原有投资机构的财务状况的变化,无力继续承担人力资本开发所需要的费用;原有投资机构的内部出现人员流动,而导致人才选拔培养能力出现大的变化,原有投资培养倾向已经不太适合;原有的投资机构在投资决策上出现了失误;新的投资机构的投资对象被其他投资机构看中。
(三)人力资本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决策
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使风险资本增值最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退出时机选择方法有以下两类:
1、基于贴现现金流(DCF)的投资决策方法
在传统的投资分析方法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方法是贴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简称DCF)法,其中又以净现值 (NPV) 法应用最为普遍。这种方法通过测算人力资本风险投资项目未来的净现值,来决定资本是否退出人力资本投资项目。下式为净现值的计算公式:
式中:NPV为净现值,表示t年内对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收益的现值;Et是各期净现金流量, 为人力资本产生的收益减去成本;r为资金折现率;It为各期收益;Ct为各期人力资本投入成本。
2、基于实物期权的评价方法
人力资本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与波动性, 同时人力资本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多阶段性,因此人力资本风险投资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看涨期权”,采用基于实物期权的评价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运用实物期权的分析方法,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作下一阶段的实物买权。比如,在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中,若前一阶段投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则获取到下一投资选择的选择权。针对投资对象的每个阶段的投资都与一个里程碑事件,以及一定的风险相联系,投资者评估各阶段可支付产品的盈利能力,来决定是否执行这一买权,继续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果环境条件发生不利变化,导致投资活动最终无利可图,投资者可以放弃执行此选择权。
针对实物期权,理论界探讨了很多定价模型。这些方法又大体分成连续时间模型和离散时间模型两大类。连续时间模型主要包括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代表,而离散时间模型则主要包括以二叉树为基础的二项式模型。
对于人力资本风险投资项目来说,这两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差异还比较大。相比较而言,基于现金贴现流的决策方法因为简单实用,而应用广泛;基于实物期权的评估方法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本管理中的序列投资特点,从而更能反映出人力资本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它的使用处于一个迅速推广的过程之中。具体采用基于贴现现金流的方法或是基于实物期权的方法作为标准来选择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时机,依赖于风险资本家的偏好与决策环境。
从总体来看,人力资本风险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退出。退出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同时确保了增值资本投入到新的人力资本投资项目中去,从而开始新的一轮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的循环周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 财务 风险防范
近些年来,钢铁企业由于其财务管理模式落后,企业财务风险逐年加剧。钢铁企业往往出现资金紧缺,资金循环速度慢等问题,极大了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钢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而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筹资和经营三个方面。
1、钢铁企业投资风险的表现
投资风险指企业根据市场发展制定投资目标,而最终的收益是否和最初的预期相符。投资风险的具体表现为钢铁企业投资的最终收益和最初的目标相差甚远,甚至根本没有收益。造成企业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决策投资时行为不规范,而项目失败时又不能进行有效补救。
2、钢铁企业筹资风险的表现
筹资风险指企业的财务预算部门对钢铁产品生产的具体成本预算不合理,或者是没有做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所需的最低资金预算。出现资金紧张时债务压力巨大,而盈利时又不能合理分配利润。
3、钢铁企业经营风险的表现
经营风险指钢铁企业对市场分析不准确,导致生产上的失误,从而影响整个经营过程。经营风险不利于钢铁企业的长久发展,由于经营风险的出现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所以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准确的市场分析,钢铁企业的生产就存在盲目性,很有可能出现产品生产过剩或产品销售迟缓,阻碍钢铁企业的发展。
二、钢铁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1、钢铁产业目前出现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由于市场定位不合理,市场分析不透彻,目前很多钢铁企业面临企业效益达不到预期,产品积压无法销售的情况。钢铁企业往往都是大规模的生产企业,生产和加工一直在延续,产品过剩越发严重。久而久之钢铁企业的亏损将不可逆转。
2、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的财务预算,财务人员无法根据经验和当前的市场情况对企业生产所需矿石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很容易出现高价买入低价卖出的情况,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矿石原料就是进口而来,不能在原料的定价上拥有主动。所以,我国钢铁企业的预算部门一定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并能做好价格波动对企业造成影响时的补救措施。
3、我国钢铁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率不高,直接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循环。财务风险的出现其实就是企业没有处理好收益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关系。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对于我国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需要国家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当然还要企业本身的努力。具体来说,钢铁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钢铁企业的财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整体财务支出情况做好预算和分配,逐步实现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另外,对于现代钢铁企业来说,根据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并购和重组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实现钢铁企业的集中化管理。国家政策上对于经营较好的企业扶持力度也很大,这就促使钢铁企业尽快进行结构优化。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为了实现风险的防范,首要问题就是建立相关的管理和披露制度。从而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正确的、即时的投资信息。
钢铁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要对投资公司等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可以建立专业的风险防范小组,通过组内调查和讨论找到决策的最好方法,做到集思广益,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的降低。钢铁企业应不断强化内控制度的监督过程,依照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等原则来进行投资,从而提高钢铁企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企业还应对市场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要有计划性的进行生产,避免盲目生产而造成产品积压。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以领先的技术提升生产力是钢铁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总结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钢铁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人员应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风险形成原因做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财务风险的形成。另外,企业还应对市场环境做充分的了解,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我国现阶段的钢铁企业在财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只有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善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必要的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价值创造 现金流 风险管理
在企业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现金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所以对于投资管理人员来讲,现金流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否认识到企业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风险,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好投资现金流的管理。
一、价值创造与现金流的关系
在马克思相关论述中,货币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其实就是一个资本循环过程,货币资本将在整个资本循环过程中得到贯穿。而所谓的货币资本,其实就是现金流的通俗说法。在企业发展壮大后,通常会开展投资活动将企业闲置现金集中,然后通过投入使用现金实现价值创造。所以对于企业来讲,现金是其创造价值的基本要素,现金流将起到决定企业投资活动的价值创造全过程的重要作用。在企业投资一个盈利较好的项目时,如果长期无现金利润可分,企业就无法实现投资价值的创造。此时,投资项目管理可能存在较大问题,其价值也值得怀疑。因此,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想要实现价值创造,就要有正向的现金净流量。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风险管理问题
(一)现金流的流量的风险管理问题
在投资项目的现金流管理上,现金流流量将由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构成,可以将投资项目现金流管理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反映出来。在投资活动中,如果现金流流入量比流出量要大,说明不仅投资现金支出能够得到满足,同还将产生一定的盈余现金,所以通常不会承担投资性现金流量风险。如果现金流净流量小于零,说明项目投资正处在赤子状态,无法从投资项目中获得投资性现金支出。之所以出现该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项目投资失败。而项目投资失败不仅将导致投资损失风险的产生,还将引发偿债风险,甚至会累及主业承担风险。而在筹资活动中,如果现金净流流量比零要大,说明企业融资能力较强,产生偿债风险的几率较小。但是,如果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净流量小于零,企业就有可能产生偿债风险。
(二)现金流的流向风险管理问题
在投资或筹资活动中,现金流的流向将由流入和流出两部分组成。如果有现金流入,说明企业通过项目投资或筹资获得了更多资金。根据现金流的流向,则能够对企业的投融资能力进行判断,从而对企业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进行预测。如果有现金流流出,可能是由于企业进行了战略投资活动,也有可能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进行了股息及利息的支付。根据现金流流出情况,则能够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投资情况有所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现金流的流入还是流出,都应该与企业投资战略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开展可能出现了方向性失误,从而导致企业承担致命性的风险。此外,现金流流入和流出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如果现金流流入或流出不具有合法性,就将导致企业承担法规性风险。
(三)现金流的流速风险管理问题
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中,现金流的流速指的是投资或筹资资金从流出到收回需要的时间的长短,即资本从投入到回收的速度。所以研究现金流的流速,就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对现金流流速大小进行观察,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现金流流动性风险,并对风险的大小进行预测。通常的情况下,加快现金流流速能够使现金的利用效果得到提高,所以能够使投资项目的价值得到提升。但是,还应将现金流流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现金流流速过快或过慢。现金流流速过快,说明项目投资收账期过短。在常常发生赊购赊销的行业,就会导致企业产生丢失客户的风险。如果现金流流速过慢,则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过低,从而导致投资项目价值遭到损害,进而造成企业产生投资收益过低的风险。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风险的应对
(一)树立现金流风险管理理念
在投资活动中,企业想要加强现金流风险管理,还要先树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理念。具体来讲,就是在投资管理层加强宣传教育指导,以便使项目投资管理人们的现金流风险管理理念得到强化。当然,仅仅依靠管理人员不能实现对现金流风险的全面管理,还要确保参与项目投资的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现金流风险管理工作中,确保每个部门、流程和岗位员工都能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理念,从而形成人人防风险的投资管理局面。此外,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企业还应该主动进行现金流风险的管理,确保现金流风险能够得到合理分散,并在管理风险的同时掌握投融资机会,进而利用现金流更好的实现价值创造。而现金流风险并非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往往具有联动性。所以企业不仅只从投资项目角度对现金流风险进行管理,还应该从企业经营、筹资和投资等各方面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以实现对现金流风险的有效管控。
(二)制定现金流风险管理战略
现金流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由明确的方向,才能确保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此,企业在投资活动中应制定与投资发展战略相互支撑和制约的现金流风险管理战略,确保投资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现金流风险管理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且企业在利用现金流进行价值创造时,也应对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考虑。为此,企业应结合行业特点和投资项目生命周期以及市场情况进行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以确定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投资偏好。在现金流风险管理中,企业则要有明确风险偏好,而该种偏好应该能够适应企业投资资本规模和整体风险状况。在投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完成现金流风险偏好的及时修正。
(三)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在实际开展现金流风险控制活动时,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便对现金流流量、流向和流速风险进行分别管理,以确保投资现金流的安全性,并加快现金流周转,进而使投资项目的价值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在流量风险控制方面,应确保价值创造各个环节拥有均衡匹配的现金流量。为此,企业还应对自身现金持有量进行确定,确保投资资金充足的同时,也避免出现现金冗余问题。在投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企业还应采取各种方法开源节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筹资,以确保投资现金流流入量,并加强现金流出量的控制。其次,针对流速风险,还应严格进行投资数额和进度的控制,以确保投资现金流有序流入和流出。为达成这一目标,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之前,应完成现金流流速的提前规划,并加强合同及审批机制的利用。在筹资过程中,应避免现金流过快的集中,以免因现金大量剩余而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此外,也要避免筹资还款时间过短,以免企业因现金流流出速度过快而出现现金流吃紧问题。再者,针对流向风险,还应将现金来源重点方向转移至主要投资的项目上,以确保现金流流向与企业投资战略保持一致,进而有效实现流向风险的控制。
(四)使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
面对投资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现金流风险,企业还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实现现金流风险的科学管理。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预算管理,以便对投资过程中现金流流入、流出和是否盈余或不足等情况进行揭示。为此,企业应建立相应预算管理体系,以便对投资活动中将要出现的现金收支和结余等情况进行科学预测。通过高效开展现金流筹划工作,并对现金收支规模进行合理确定,则能够使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现金保障能力得到增强,进而使企业更好的开展价值创造活动。此外,还应加强现金流流入、流出过程预算控制,以便利用资金使用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现金流套期保值的手段降低现金流风险。在投资活动中,采取该种管理手段能够确保企业在投资时有足够的现金流,因此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在运用该手段时,企业需做好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风险识别,并采取期权、远期等相反方式进行风险规避。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企业想要通过投资集中闲置资金以实现价值创造,还要加强现金流风险管理,才能确保企业价值的提升。为达成这一目标,企业还要加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风险的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禹,刘玉峰.企业现金流运行风险的甄别机制与营控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5,09:36-38
[2]刘海芳.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金融经济,2016,16:85-87
[3]黄轶飞,姚丹靖.现金流风险管理:目标、测度与防范[J].商业会计,2014,21:13-15
关键字:城市水源 水质 风险评价 应急处理
引言:
某市,水源井受到排污管道泄漏的污染,污染持续大约1个月时间,污水处理厂接受的排污水较少,可能存在泄露问题,水源检验后发现水质中硝酸盐氮大幅超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均有超标,还发现了耐热大肠及大肠埃希氏等。该水厂2号水源井受到污染,其距离排污管道仅10米,1号井也受到威胁。水厂周边为生活区,对居民用水影响较大。为保障用水安全,提出对城市水源水质风险评价及应急处理方法的研究。
一、城市水源水质恶化风险研究
城市地下水及地表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污染,部分水源污染严重超标,且城市水源水质呈现出恶化趋势。水质变化趋势研究属于水源水质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城市水源水质恶化风险趋势分析法主要包括间接法与数理统计法两种形式。其中间接法指的是对水源地附近环境进行调查,重点研究废水排放量信息,最终获得水质可能存在变化的趋势,这种方式在河流水质变化趋势中应用较多,但其工作量较大,准确性较低。数理统计法则是建立在对水源水质变化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结果准确性较高,在水质变化趋势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应用城市水源水质变化趋势研究法进行城市水源水质研究,发现城市水源水质均表现出恶化趋势,甚至部分水质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对水质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二、基于预测原理基础的城市水质周期性高负荷风险预警系统
提出建立城市水质周期性高负荷风险预警系统,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水质的全天候监测,实时收集并处理水质信息,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变化速度及时间等,预测水质变化引起的危害程度等,发出警戒信息,提出综合应对措施。常用的城市水源水质预测原理主要包括树立统计法、灰色系统法、水质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决策树法及混沌法。其中混沌法属于一种新型的预测方法,通知试验研究后发现,建立并应用混沌预测模型,可以在短时间内预测水质变化,其预测误差在10%以下,应用效果较好。
三、城市地表水源突发性污染风险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法研究
突发性污染特点为: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大量污染物质,对水源水质造成严重破坏及污染。
(一)城市地表水源突发性污染风险分析
突发性污染其形式表现出多样化,如溢油事故、化学品泄露污染事故等。污染事件类型较多,其污染因素复杂,在生产及生活环节中,均存在着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突发性污染不存在固定排污途径,瞬时性及偶然性突出;一旦出现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则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因事故突发性及瞬时性,导致无法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其破坏性极强,对污染区域内生活及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突发性污染事故处理十分困难,一旦不能把握最佳处理时机,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以突发性污染事故诱因为标准,可以将其风险源划分为人为风险源及自然风险源。在城市地表水源突发性污染风险分析时,应重点对其污染风险源分析,主要风险源为事故源、工业源、自然灾害源等。
(二)城市地表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应用常规工艺净水,如采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可以满足污染水源处理的要求,然而其对特殊污染物处理能力及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净水标准。为此,应采取突发性水源污染应急处理技术。
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与化学沉淀技术。合理投入一定量粉末活性炭,可以有效降低污染强度,增加粉末活性碳投入量可以提高污染去除率,降低污染强度,吸附平衡的实现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为提高吸附效果,应将其投入到地表水源引水系统中。如下图为不同粉末活性炭投入量及六价铬关系表:
四、城市地下水源污染风险分析及应急处理方法研究
(一)城市地下水源污染风险分析
以产生污染物部门不同,可以将地下水源污染分为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按照污染源形态可以分为移动污染源、面状污染源、线状污染源及点状污染源。因地下水流动速度较慢,埋藏较深,一旦受到污染,其处理十分困难,为此,地下水污染多是以预防处理为主。地下水源主要污染源包括居民生活源、农业生产源、工业源、固体废物源及补给源。在该城市中,通过对不同区域内水质进行检验,对水质中氯化物、硬度、硝酸盐、耐热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等进行了检验,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该城市中,硝酸盐氮大幅超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均有超标,水质硬度增加较多,且检验出了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严重不利于用水安全。该城市大部分地下水源污染还表现出高锰、氨氮污染问题。
(二)城市地下水源污染应急处理
高锰、氨氮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如下:
当进水水质较好时则直接进入消毒工艺处理,如出现高锰、氨氮等污染水质,则需要经过砂滤池,投放高锰酸钾,以改善水质,降低污染负荷,保障用水安全。将高锰、氨氮污染应急处理系统应用于实践中,该系统表现出启动速度快,运行稳定,维护便捷,处理效果较好等优势,满足当前城市地下水源高锰、氨氮污染应急处理的要求。
五、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源污染问题突出,对经济、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在城市水源水质恶化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预测原理基础的城市水质周期性高负荷风险预警系统,并提出城市地表水源突发性污染及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与应急处理方法,降低水质污染强度,保障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韩晓刚. 城市水源水质风险评价及应急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周婕. 城市水源地船舶流动风险源风险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论文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但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及监理控制手段可以克服裂缝的产生。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现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大量监理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等方面,阐述楼面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浇筑,但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外加剂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外加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严格控制砼的用水量(不大于180kg/m3),不允许随意对商品砼加水;严格控制掺和料的用量,对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20%;有条件时,在砼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商品砼的质量要求,不能片面压价,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商品砼质量,导致楼面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控制好商品砼塌落度检测,以保证砼的成品质量。
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埋线管及线管集中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钢筋在楼面砼板中是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较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至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跨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块。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砼泵管装拆时无处落脚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根据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横向间跨不应大于700毫米,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同时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1、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应及时穿插,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2、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或铺设跳板),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3、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负筋的正确位置。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凳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部位钢筋。
4、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外)应重点检查和修复。
5、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容易导致裂缝。当预埋线管直径较大,开间宽度较大,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须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00。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目前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的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吊运施工,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一般不宜≤24小时);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后,可做一些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装大宗材料,避免冲击负载。砼终凝后可先分批安排运少量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少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装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3、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集中荷重。
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铺设旧木模板以保护和扩散外力,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对楼面砼的养护砼的保混养护对其强度增涨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可避免表面脱水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养护,并建议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
三、对裂缝的弥补处理措施
对裂缝的弥补处理采取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或抗裂短钢进行加强;楼板底则粉刷层较薄,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而引起投诉,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达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结束语
虽然混凝土结构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及监理控制手段可以克服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原因分析;防治;处理
Abstract: as in the 21 st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also had high spee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cast-in-site concrete floor to the cause of crack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Key words: the reason analysis; Control;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裂缝的状况
就用户反映的现浇板裂缝,经多次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进行实地查勘。裂缝主要发生在以下部位:
1.现浇楼板跨中,沿进深通长方向;
2.沿负弯矩筋边缘,进深方向;
3.板的四角45º斜角处;
4.沿电线管预埋方向;
5.施工缝处。
裂缝深度多为贯通裂缝和纵深裂缝,少部分为表面裂缝和浅层裂缝(h
裂缝宽度在0.1mm—0.5mm居多。个别的大于0.5mm,或只有0.05mm。
裂缝形态呈上宽下窄形式,或肉眼只观察到上部裂缝,下部没有看见,但浇水试验,渗水轨迹清
晰。
二、裂缝原因分析
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混凝土裂缝原因有两类:
第一类,由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和次应力引起的裂缝;
第二类,由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而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所以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四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再加上该房屋的主体施工期在夏季,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在调查中发现房屋西边及顶层的裂缝居多。事实上许多裂缝往往是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通过对现浇楼板裂缝现状的调研、分析可以认定,90%以上的裂缝是由变形作用引起的;在变形作用中,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裂缝发生的很少,主要是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由于这两种变形受到约束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产生。
此外,除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所产生的影响外,裂缝与施工质量及控制水灰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1.裂缝的出现与养护条件的关系。
干燥的环境对早期砼的抗裂能力有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泵送混凝土多采用“双掺技术”,由于外加剂中的引气保塑组分的存在改变了混凝土孔结构,当表面水分蒸发散失时,内部水分难以外移平衡,使现浇楼板表面层与内部的湿度(梯度)增大,表面失水干燥,而引发裂缝。
2.裂缝的形成与混凝土早期扰动的关系。
目前的普遍状况是第一天浇筑混凝土,第二天即开始上人施工,而且施工荷载严重超标。混凝土楼板得不到充分的淋水养护,在干燥环境下受到(过载)的扰动,影响了混凝土的致密性。板并非理想的连续匀质体,它的物质组成很不均匀,加之施工扰动,内部存在很多不均衡点,这些点的集中应力,当受到变形作用时,极易产生裂缝。
3.裂缝出现的部位与薄弱环节的关系。
a.施工缝处,多是接搓处理不细,致使新旧混凝土衔接不紧密,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变形引发裂缝。
b.预埋线管部位。在线管预埋时不按规程严格操作,致使线管位置的保护层厚度失控,有的多管交叉,如不仔细处理会使局部截面削弱,抵抗混凝土变形能力减小,在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或干缩时,在此位置引发裂缝。
c.早期塑性裂缝。中后期产生的裂缝,有许多是早期裂缝的发展,这种裂缝一般发生较早,在混凝土浇筑完数小时内便出现,有的干缩裂缝是早期塑性裂缝的延伸。
三、裂缝的防治
针对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建议采取如下几点防治措施: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拉性能
无论是现场拌制的小坍落度混凝土还是泵送混凝土,都应当在现有配合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试验研究高性能砼,优选有利于抗裂性能的混凝土级配,尽量减小水灰比,减少坍落度,降低砂率,增加骨料粒径,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对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裂缝的结构,还应掺加补偿收缩的膨胀剂。
2.改善混凝土养护工艺
混凝土自身收缩试验证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很大,养护14天的收缩比养护3天的收缩降低约20%。按施工规范进行养护,能有效地持续地使混凝土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浇筑时间不长的混凝土,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水泥水化速度较快,养护形成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同时由于散热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的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混凝土的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贯通裂缝的产生。此外,在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水化充分、完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强后期裂缝的抗力。
3.在板角增加辐射筋及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的厚度
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左右。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2.0cm。4.规范施工操作规程,避免混凝土浇筑后的扰动
尽量采用小流水段施工,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后不要过早上人,合适的上人施工时间应在楼板混凝土达到5N/mm2后;为使混凝土不早期受损,且不影响工期,宜采取早强措施;5N/mm2值应制作同条件试块,确定达到的天数。楼板浇筑完毕时,新浇混凝土、模板体系、施工人员、机具、脚手板和手推车等也可能使下一层楼板超载。除非下一层板的混凝土已达100%设计强度。一般情况下应在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后再拆下层模板。为防止新浇混凝土受震动和发生局部的荷载重分布,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后2d内不要拆除其下部的任何一层模板和支撑。
5.重视薄弱环节管理,控制引发裂缝
对施工缝,后浇带、预埋线管部位,塑性裂缝等,应严格按规范施工,制定具体措施,作好技
术交底,必要时加膨胀剂,调节混凝土的收缩。
四、裂缝的处理
当发现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时,建议遵守以下原则:
1.裂缝宽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时,可不作处理。
2.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要求时,不要急于处理,先查清开裂原因,一般应待其发展基本稳定后再
处理。若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不要擅自决定处理意见,应提请设计或主管部门处理解决。
3.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结合使用情况。
关键词:楼板裂缝;开裂原因;防治措施;处理办法
一、概况:
如汕头市某一住宅小区共建住宅楼14幢,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8~18层,多层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29.5m,高层为框-剪结构,建筑高度为63.5m,该建筑基础为锤击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楼面结构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100mm,本工程结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室内正常环境0.3mm,露天环境及地下室0.2mm。该工程于经实地踏看发现楼板有裂缝出现,14幢房屋均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裂缝宽度在0.2mm-0.4mm之间,裂缝位置绝大多数处在板四周阳角处,少数沿板跨间及板负筋边缘的裂缝。于是,根据业主要求组织有关单位,首先对房屋沉降量和倾斜度进行复查,结果都在允许范围内,为确认混凝土强度,现场取24个部位作了回弹实验,并用超声波和钻芯取样进行强度校正,实验结果满足设计强度要求。而从施工单位提供的各项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和现场原材料抽样分析的结果来看,可以排除各种原材料不合格的因素。再查看施工图纸也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鉴于上述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确认引起现浇板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混凝土的固有特性,主要表现形式为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变形、在恒温绝湿条件下由凝胶材料的水化作用引起的自生收缩变形和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
1、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
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结硬前最初几小时内,通常浇筑后24h即可观察到。这种裂缝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塑性混凝土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梁、板中都有可能产生;另一类是塑性收缩裂缝,常出现在板中,裂缝逞不规则的鸡爪状或地图状。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多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有关。
新浇筑的混凝土经压实后,由于重力作用,重的固体颗粒向下沉,迫使轻的水向上移,即所谓“泌水”。当固体颗粒彼此支撑不再下沉,或水泥结硬阻碍了它的下沉,泌水即停止。如混凝土中固体颗粒能不受阻碍地自由下沉,则仅使结硬后混凝土的体积减少,并不会产生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并不受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当水分蒸发速度超过了泌水速度时,就会产生这种裂缝。因此凡是能加速蒸发速度的因素(如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以及混凝土中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都会促使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表面宽度有的可达1~2mm。这种裂缝在自由支承板的四角处则很少出现,因为角部的干缩不受约束;相反,如板的边缘受到约束(砖墙等),则将出现与板边呈45°的一系列平行裂缝。
2、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水化作用引起的自身收缩
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在浇筑后相当长的时间,约1~2d才会出现,它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自干燥作用,使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和体积减少;水灰比的变化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正相反,即当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时干燥收缩减少,而自身收缩增大。
3、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
收缩裂缝由温度影响产生的另一种裂缝,是混凝土外约束引起的,大多发生在混凝土的降温阶段,混凝土逐渐散热和冷却收缩过程中,全部或部分外约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产生降温收缩裂缝,收缩裂缝多在混凝土养护一段时间才出现的,裂缝较深,有时是贯通性的。
(二)现浇板上过早施工而加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 1.2 N/ 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有时由于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三)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楼面工程施工中各种交叉作业,楼面负筋位置的正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会使钢筋弯曲、变形,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降低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二、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现浇板板裂缝的产生,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提供以下一些防治措施,可供参考:
(一)设计方面
在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现浇板结构设计中除考虑强度要求外,还应进行挠度及裂缝验算,考虑施工不均匀性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因素,适当增加板厚,增强板的刚度。
2.宜采用较小直径密度分布的方式进行布筋,为防止温度及收缩引起的应力影响,应适当提高配筋率,这样可提高混凝土体的极限拉伸应变及混凝土抵抗干缩变形的能力,防止因混凝土自身收缩出现大量的应力集中点,使局部出现塑性变形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标号设计强度不宜太高。
3.应在楼板上每隔20m左右处设置一后浇带,并在楼板中间墙体支座处设一条伸缩缝,使其释放内应力。
4.楼板因四周嵌固于墙体内,应在四角部位按要求配置双向钢筋,伸出长度应小于1/3L(L 为短向边长),且不小于1.2m为宜。
5.在抗震非设防地区,也应适当增设混凝土构造柱,提高房屋整体抗震强度。
(二)施工方面
1.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计量投料,控制搅拌时间及水灰比,并根据现场砂含水量变化及原砂中含粒径5cm以上的砾石筛选调整施工配合比,保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一致,防止因水及水泥用量过多而增加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及空气,从而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产生收缩裂缝。
2.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占体积的70%左右,必须注意粗骨料的质量,宜用粒径15~20mm的石子进行合理级配,含泥量
3.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Φ10~14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为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模板中线管铺设密集处的上部及下部铺放一层18号钢丝网,宽度每边应大于管区100mm为宜。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经过以上的分析,本楼层的结构是安全的,梁板的承载力是满足设计要求的。根据结构设计说明及参照《混凝土工程裂缝调查及补强加固规程》4.2.3条款之规定,小于0.3mm的裂缝无须修补。但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和业主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为了防止钢筋锈蚀而影响耐久性,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决定按照需要修补的规定进行修补。具体修补处理如下。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可在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2、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下转119页)(上接118页)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3、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4、个别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大量工程实践说明,只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各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细致,严格遵守设计和施工规范,弄清裂缝出现的原因,再加以正确的处理措施,裂缝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预防的。
关键词:加油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制约因素;处理对策
1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在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开展风险分析,进而进行评价,对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将此作为依据,来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项目中风险高效、系统的控制。
2加油站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风险识别的可靠性所谓风险识别,就是对投资风险实现合理分类。比如石油、石化公司以及加油站通过计算和分析,明确加油站建设中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资金投入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但是风险识别并不是一类万能的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比如: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风险意识不足以及危险认识不足等。
(2)法律不健全近些年,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但是并没有详尽的对风险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通常都是一些较为笼统的概念,无法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3)管理工作系统性不足尽管公司设置了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但管理人员并没有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导致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不仅全面性不足,而且会在系统中出现较大的漏洞,导致项目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者负面效应。
(4)管理技术薄弱第一,风险识别难度越大。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风险识别具有专业的或者专门的研究机构,很多企业或者专业公司、研究公司都会自己制定风险管理文件。这些工作内容的开展,为企业进行风险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加油站的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阶段,风险管控只能从风险的识别开始,导致研究资金投入量的加大和成本的提高。第二,风险评价误差大。风险评价存在显著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工作扎实程度不足,并没有十分适当的相关的经验或者资料可以合理借鉴,如果风险管理工作满足借鉴经验,可能会导致后期风险管理的结果受到影响。如果在风险识别阶段就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则会导致风险评价工作的后期出现极大的问题。
3加油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1)前期开发阶段的风险管控在开展分析工作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只有获取详细的数据资料,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准确开展,通过各类调查手段和方案开展市场调查工作,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经过信息化的处理方法使加油站建设项目信息服务于项目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另外,必须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定,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制约,实现专门的风险管理。将项目风险责任明确以后,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保证规范或者制度对操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约束与管制。
(2)加油站建设阶段的风险防范第一,做好管理工作,对建设单位要进行高标准、严格化的管控,加油站项目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所以建设单位必须具有极高的建设水平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做好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考核,通过培训、交流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对工程建设情况全面掌握,进而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第二,严格监理机制。第三方管理单位要严格项目的管理,通过合同的约束,实现加油站项目风险的高效管控。也可以通过确定的方式,实现风险的转移,将其转移到第三方监理公司或者建设单位中。第三,规范施工单位。在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可以通过责任落实到人、强化方案设计以及明确材料、工艺管控等方法实现项目的有效管理。
(3)加油站投入运营以后的风险管控第一,合理选择建设计划,使其能够高效率的对风险进行规避,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项目中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将最佳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建设更好的服务环境,尽可能占领市场,使企业的运营更加稳定,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了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商品运营过程中,合理防范风险。培养风险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第三,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加油站建设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析,在已建成的加油站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资料和信息,了解风险的变化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实现对加油站的动态性管理,做好防范工作。
(4)工程成本风险的管控如果需要投入的资金或者工程花费没有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严格禁止使用或挪用。如果对资本性支付和收益性支出划分清晰,则企业应该认真审核支出的真实度,如涉及到的文件、资料和数据是否健全等。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应该按照制度计算利息资本化金额,再报给财务资产负责部门进行审批。
4结语
综上所述,加油站项目要做好严格的质量管理,对于不同的环节,要明确可能产生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市场有一个正确、合理的分析与评价,避免发生矛盾,出现纠纷,做好市场的合理策划,使项目的运营有据可依,按照确定的方案和规划执行,尽可能规避加油站运营可能发生的风险,使加油站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学明,祝韬.关于加强小散远单位加油站全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30).
[2]王莹莹.浅谈加油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制约因素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