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生态园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甲方:**县人民政府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现就在**县四农场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同意乙方依托**县四农场****水库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项目建没要本着理念新、标准高的原则,突出生态、科普、教育、休闲等功能,打造成集科技示范、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项目投资总额 5 亿元以上。
二、项目工作机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甲乙双方各自抽调得力人员组成项目工作小组,以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速度。
三、项目前期工作。乙方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文本材料,甲方帮助乙方跑项目的立项、环评、安全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项目前期手续。
四、项目选址。经双方协商,项目区拟选址在**县四农场****水库及周边部分未利用土地,项目占地面积不超 2400 亩(以项目审批立项核定的用地面积为准),其中水库面积 1800 面,周边未利用土地不超 600 亩。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1]。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农业生态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不仅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也具备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在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形式为观光农场,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农家乐,度假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了复合式观光农业生态园,并成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生态园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笔者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研究实例,对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态园进行初步探讨。
1项目区概况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8km,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3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南距福州200km,北接温州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5km,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为166.7hm2。冷城村现有经济的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套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了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冷城村不仅拥有绝佳的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着唐代的灵峰古寺、宋代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以及明代的抗倭古城墙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景观。笔者依据镇政府发展规划,利用冷城村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依托优势,对冷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除此之外,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协调,对田地与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应建立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良物种,合理使用土地,科学安排生产,适量施用农药、化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3]。
2.2体现生态理念原则
观光农业生态园重点在于体现生态理念,传达生态思想。在冷城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中,生态的内涵从4个方面得以体现。
2.2.1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是相对于人工化设计而提出的理念,通过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出发点进行利用与保护,避免掺杂过多的人工化元素。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处理,表现出自然的形式。对原有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景观片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
2.2.2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当地的立地条件以及环境中的植被种类和自然史,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合当地的景观特色,创造出保护生态最为有利的景观模式。
2.2.3保护性设计通过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生态学规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使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同时维持并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大小,进行分类与评价,按照价值等级体系,再进行土地利用模式的划分,实现生态保护作用[4]。
2.2.4恢复性设计许多农林类用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成为污染严重的废弃地。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与科技手段,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创造园林空间,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
2.3生产结合观光原则
经济生产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而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观光项目,是挖掘农业生产副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的农业生产布局,利用农业生产所独有的景观效果,鼓励游客参与,结合道路的开辟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使游客获取生态性与农业性的审美,增强旅游活动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倡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6]。
2.4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必需体现科普教育的原则,以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应充分体现园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境的功能,普及生态文化。使得冷城村旅游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生态知识。
3总体规划
设计总体上把握了冷城村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与土地利用情况,在不破坏现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实现生态农业景观化[7]。并结合当地环境本身的优势———深厚的人文气息底韵,意在实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
3.1功能分区
规划了6大功能区:迎宾服务区、历史文化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教育区、娱乐休闲区、观景休息区。
3.2景观规划
3.2.1交通组织规划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农业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农业生态观光园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12~16m,用于汽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宽为8~10m,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5~2m。规划道路以道路分割区域主题为出发点,以道路为边界,道路内部所筐定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实现各个生态模式的并存。
3.2.2植物景观配置植物配置原则为力求接近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四季植物的不同景观,形成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季相特征鲜明的绿化景观效果[8]。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②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③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④植物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苗圃原有长势较好的苗木及宅旁树木,以原有红豆杉、白茶等为基调树种。#p#分页标题#e#
3.2.3建筑景观配置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生态园的建筑将按经营目标进行全面规划,然后按实际需要逐步配套,既使全园建筑布局合理、格调一致,避免重复劳动,又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建筑景观配置原则为:①建筑物格调应与生态园主格调协调一致,即以生态建筑为建筑物设计和建造标准。②在建筑风格上形成生态园自己的特色。③生态园的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用简单、生态的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
3.3冷城村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目标
冷城村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冷城历史文化旅游2条轴线,在此基础上通过道路规划(对外、对内)、植物景观配置、建筑景观配置等景观设计技艺,形成了迎宾景区、历史文化风俗区、生态环保农业区、文化素质教育区、娱乐休闲步道区、观景区6大功能景区。其中历史文化风俗区包括冷城古堡、石湖书院、灵峰古寺3个部分,娱乐休闲步道区包括湿地木栈道、烧烤场、四季植物园、生态竹林、观景楼5个部分,文化素质教育区包括现代农业广场、抗倭广场、蝴蝶生态园3个部分,生态环保农业区包括白茶山、有机疏菜种植区、稻—鸭生态农业模式、稻—鱼生态农业模式、稻—蟹生态农业模式、茭白—鸭生态农业模式、荷花鱼塘、油菜地8大部分。形成了3条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旅游路线、生态农业旅游路线和现代文化旅游路线,将冷城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及现代的生态农业思想全面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不但可以感悟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痕迹,还可以感受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从而实现冷城村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资源共享、客源互补、共谋发展,获取双赢”的旅游模式开发,成为一个体现地方特色和新、奇、特项目相结合,以高科技农业为主导,以农业景观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依托,集生产、观光、度假、科教为一体的环境优美、景观丰富、资源永续利用的乡村生态旅游村庄。
【关键词】生态园,特色林业,实践
1特色林业与特色林业生态园
1.1特色林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对于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色林业指的是以地域优势结合自己的资源、区位特点,与生态环境发展统一结合的一种林业产业体系,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培植、生产出地方特色的产品。特色林业和传统林业不同,一般来说,传统林业主要是以木材生产为主,而特色林业则是以自己的特色产品为主,例如金花茶主要特色是其花朵,然后制作成花茶,是特有的一种林业资源。由此可见,发展特色林业是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选择,也是调整林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
1.2特色林业生态园。特色林业生态园是以某类有着经济价值、文化内涵的植物种类为主,以林业生产为基础,与本身资源、人文优势开发林业景观、旅游服务为主,将生产、生活、生态三者融为一体的具有综合特性的生态园,在经营上表现为供销、旅游、服务的立体式林业发展方式。特色林业生态园是以某种具有特色的林业生产为基础,把林业、旅游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林业发展形式。在这种方式下运用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流程,以市场作为导向,优化林业结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以及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观赏以及艺术性。
2项目简介
拟构建天然金花茶生态园位于XX地,与地地理位置独天独厚,长年四季如春、雨水充沛,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且交通方便,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非常有利。项目规划总面面积约为65hm2。规划用地范围内地形地貌比较独特,包括了山地、丘陵、山地等综合复杂的地形,小气候环境非常优越,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园区中还有大量的大小不一的池塘,成玉带状分布。植被有马尾松、天然次林、彬木、桐果、板栗、珍珠李等经济林。局部区域有金花茶,是XX地最大的人工金花茶基地。以地理位置为特点,构建起二园一区的发展布局,促进城镇化进程,同时为居民生活等打造良好的环境。
3 生态园规划实践
3.1设计原则。此规划在保护好现有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构建起人工与自然的环境协调体系,合理开发旅游活动的项目,同时坚持生态原则科学为标准,保持生态园的可持续性发展。亲身参与、体验是当前旅游的时尚,园区规划体现出了参与性及娱乐性,同时重视各类生产景观或是观光景观的可参与性,为参与项目打造相结合的环境,提升环境以及项目的吸引能力,让旅客体验基本的快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生态园的开发一定要遵守市场导向的原则。交通方便的程度、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喜好等,这些都会因为不同的地域而有不同的体现,因此要做好市场的调查以及分析工作,特别还要做好市场的细分工作,根据市场相应的营销知识针对不同旅客划分市场,开发出适合不同类型游客的旅游。而且还要注意,特色性是获得良好市场竞争的条件。园区规划紧紧与“金花茶”这种特殊的保护树种资源、文化作为主线,建设金花茶大观园,并且围绕金花茶推出健康养身的金花茶花茶系列。打造具有特色的、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
3.2目标定位。以资源保护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标准,充分运用旅游大环境和地区特色的金花茶资源,进一步拓展金花茶的产业链条,加快企业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主要规划以金花茶为特色的景观林,结合生态林业示范,把林业科技高新技术运用到林业产品的生产当中,优化林业的生产,提升产品的品质,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项目的规划、实践,把金花茶生态园规划成金花茶文化及产品的展示,具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性园区。
3.3景观规划。
第一,植物景观。园区主要是以马尾松以及金花茶为主,利用原有植被,保持现有植被,侧重于不同景点功能定位进行植物的配置,通过多层次及品种的植物绿化,打造出丰满的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的特性,在不同季节进行搭配,让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体园区的主题特点。同时在景区内增加一些灌木、花卉,搭配上层乔木,形成花园般的景区。此外,还巧妙利用水景,打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第二,建筑景观。建筑物格调要和生态园的主题相吻合,即是以生态建筑为建筑物设计及建造标准;在建设风格上形成生态园自己的特点;生态园的亭、廊等,并可用简单及生态的框架搭配好各类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式生态建建筑。同时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生态园的建设要根据经营目标全方位规划,之后根据实际在一步一步配套。
4金花茶产品的开发。
金花茶是集用花、保健、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树种,其综合利用价值非常巨大。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其最主要的是“茶”,树叶及花都可入茶,其中以花茶最为名贵,在市场上,一两金花茶的花茶价格可高达6000-8000元,经济价值极高。在金花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多糖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可改善脂类代谢紊乱,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
5结语
生态园的建设有利于构建起城市核心竞争的平台,有利于资源的统一利用,是促进产业调整、城市升级、环境优化的最佳选择。特色林业生态园运用特色的林业文化将特色突出,形成具有一定规划的产业链条以及文化范围,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倪川.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浅析――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0,39(01).
关键词:农业生态园区 景观 节点 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节假日期间到郊外观光休闲,去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绿色和美丽风景,所以生态农业园这个旅游项目受到了亲睐。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春笋般的出现,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谚语在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显得有点无力,对农业园区周边的配套绿化,尤其是入口节点的景观设计已经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将道路转入景区的门口景观做好,使其可以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又能成为引导游客入内的重要标志,更好的发挥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的。本文结合上海金山区廊下生态农业园区的漕廊公路道路两侧景观改造工程,进行实例分析。
1.0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西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较长。自廊下镇2003年8月31日与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以来,已引进各类农业基地项目37个。廊下镇同时也是金山现代农业园区之所在,是上海所有现代农业园区中唯一一家实行镇区合一行政管理体制的园区,是金山旅游三大板块之中部生态度假休闲游板块的核心区。
由于廊下镇很多旅游景点的入口都位于镇内的高级公路漕廊公路上,为了更好的做亮农业旅游品牌,此次工程将对漕廊公路两侧绿地的重点地段进行改造设计,从而达到提高各个景点知名度,加强景点可识别性,打造了一个诗情画意、世外桃源的新廊下。
1.2基地现状
漕廊公路两侧原有绿化带宽14m,绿化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形式种植。
优点:(1)林缘线自然流畅,形成有韵律有节奏变化的的道路绿化;(2)乔灌草的复合结构起到了吸纳废气、阻隔噪音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缺点:(1)原有绿化地势平坦,缺少地形的起伏变化;(2)绿化空间缺少封闭与开放的对比,部分重要景点如中华村农家乐、碧林休闲度假村的入口处,隐蔽在道路绿化中,不利于提升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廊下现代农业园区旅游业的发展;而像漕廊公路靠近万春苑的地段,则又需要有更茂密的植物种植,加强阻隔噪音美化围墙外景观的作用。
2.0设计原则
2.1景观协调原则
漕廊公路两侧绿化建于2005年,两侧绿化较浓密,植物长势较好,发挥一定的降噪音、滞尘的作用,景观面貌较好。故在漕廊公路(金石公路至朱平公路段)调整时要考虑本次调整地段景观与漕廊公路全线景观格局的协调和呼应。2.2 经济性原则
对万春路、金石路等路口新增指示牌处,绿化进行局部调整,突出指示牌的指示功能,避免“喧宾夺主”,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的投入。对重点地段(如新天地、中华村农家乐以及廊下生态园等景点区域)进行重点设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3.0具体设计
本次漕廊公路两侧局部绿化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以聚焦廊下现代农业园区、打通透景线、扩大金山旅游三大板块之中部生态度假休闲游板块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目标。强化新天地、中华村农家乐、廊下生态园等旅游景点的指示牌和门头景观效果,突出门头和指示牌的指示、宣传效果,创造优美、舒适的农家乐休闲度假场所。同时,重视景观与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城市绿化形象中突出生态特色,尊重廊下文化背景和乡土特色,根据所处地块景点的特性进行节点的设计,有针对性,彰显文化。
3.1景区入口景观
主要针对几处旅游重点景点在漕廊公路上的入口绿地改造,包括中华村农家乐、廊下新天地、廊下生态园、灵芝基地以及草莓基地几个景点的入口。这几个地块的绿化郁闭度过高,遮挡道路沿线的景观和出入口门头,为方便来廊下旅游的游客,在原有绿化基础上,靠近门头区域以疏林草地通透的形式,展露各个旅游景点景观,使过往车辆在看见出入口景观门头时有一定的安全停车视距,在发挥指示功能的同时,保证游客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3.1.1中华村景区入口
中华村农家乐是锦江国际示范点,农家客房在保留了具有金山民居“白墙、黛瓦、观音兜”原味风貌的同时,内部按照酒店标准进行了统一装修,是上海郊区设施最为舒适的农家乐之一,有大灶菜饭、干烧咸菜虾等特色农家菜。
中华村景区的入口就位于漕廊公路上,门头是一个农村原味风貌的牌坊式建筑,入口两侧绿地宽度为12米到14米。原有绿化类似林带式种植,遮挡透景视线,不能很好的烘托门头的特色景观。因此我们的改造是将两侧绿地与景区主题相结合,以农家乐为主题,选取各种果树为主调树种,运用瓜果陶罐、鸡鸭鹅雕塑等小品有机结合绿化,营造一处生机盎然的农家乐景象。植物配置在满足品种丰富,树形优美,林冠线错落等基础上也注重对透景的要求,最大程度将特色门头展现出来,同时景观效果突出的植物配置也增强该绿地的引导作用,使景区入口从周边绿化带中脱颖而出。
3.1.2生态园景区入口
生态园是上海对外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金山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活动基地。园区集生产、加工、示范、推广、科研、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已经显现。
生态园景区入口两侧原有绿地类似林带性质,树木浓密,影响园区优美的莲花状温室建筑的展示,优化设计对两侧绿化做出较大调整,上层乔木选用大规则的无患子、榉树,在天际线的处理上作为建筑群的衬托,柔化建筑生硬的线条,中层种植桃树、垂丝海棠等开花灌木,下层在靠近门口处布置花境,设计与生态园的学农活动结合,在绿化中安放一组以农活为主题的雕塑,进一步深化生态园的学农助农活动精神,营造了一处自然、生态、落英缤纷的景区门口景观。该绿地施工前正值金山田野百花节开幕,生态园是主场地,应甲方要求,将门口中间11米宽绿地进行百花节的主题设计,将一个红绿草做的花钵立于地形上,花溪经花钵口,从上往下倾倒出来,使得这里成为了花的世界。
3.1.3新天地景区入口
新天地景区的功能定位于“展示、品尝、专卖”的展示中心,占地8000平米的梅花状玻璃温室,能容纳1500人同时品尝,有五个主题厅;另外有600亩香樟林、250亩的蔬果园,可新鲜采摘。该景区入口现在出入车辆和行人较少,与生态园是相通的,日后将变成主要出入口。现状是门口有两面大景墙,墙前杂草丛生,景观欠佳。
改造设计对门口两侧的绿地改造充分利用文化石贴面的大景墙,使其成为门口景观的一个大背景来进行植物的布置。设计对植物结构科学构建,形成层次与色彩的完美搭配。从两侧向门口方向,大乔木还是以比较稀疏的形式布置,以最大程度透景露景,中层种植桂花,石楠等常绿灌木,前方点缀樱花,地中海荚蒾,锦带花,花石榴等花灌木,下层考虑到日后养护和长期效果,则搭配开花地被鸢尾、地被菊、花叶蔓等。顺着微地形,形成多样的下层空间。门口景墙前在花境中放置一个牧童骑牛的主题雕塑,以常绿宿根花卉为主题的花境,多季花开不断,以园林绿化中常用品种自由组合,结合红花继木球,胡颓子球、红枫、独本毛鹃等植物,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浑然一体,打造一处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景区入口绿地景观,实现对景区面貌的最佳展示和引人入胜的效果。
3.1.4草莓基地入口
金山草莓研发中心内拥有办公室、会议室、优质农产品展示厅、草莓文化展示、游客接待处、餐馆等,成为集草莓生产、科研、采摘、观光、会务、餐饮于一身的综合性现代化的示范基地。同时又为市民提供采摘、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原有绿地宽度在25-26米,但是地块中间被一条排水沟分割开,绿化布置较凌乱。改造设计对该地块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利用旁边绿地排水沟和北面河流解决了绿地排水的问题,对该地块增加土方,营造微地形,选用树形较好的高挑落叶树作为背景树,前面搭配梅花、腊梅等开花植物,主要管花期为草莓采摘期,为该景区的游览高峰期呈现最佳的景观效果。考虑到与基地内部广场上的大草莓雕塑相呼应,同时为了在漕廊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能及早注意到景区,在入口两侧的绿地草坪上点缀了高度在80cm-150cm 的草莓雕塑若干个,增强概绿地的标志。
3.2公路路口景观
3.2.1万春路路口
该地块绿化改造同样以突出指示牌为目的,强化指示作用,植株配置上避免遮挡指示牌。
3.2.2金石公路路口
该路口植物配置以香樟、桂花和棕榈三层复合结构形式为主,全部都是常绿树种,过于郁闭、压抑,作为进出廊下镇的重要交通路口,路口的指示功能较弱。因此,本次改造,以乔木背景重心往后移,留出较大草坪空间,使金石公路上的视线向廊下镇的方向聚焦,同时结合该地块日后要做的标志性门头建筑,搭配廊下吉祥物和果蔬雕塑,展示廊下的农业旅游特色,进而提高路口景观的地域特征。
4.0结论
景区入口的节点设计对于提升景区形象,展现景区特色和主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立足景区游览内容和地域文化,紧扣主题展开设计,使得景观设计更好的服务于景区文化展示,同时结合入口设施,进行特色性设计,彰显其特色和标志性作用,提升其功能性。
其次,景区门口的绿地设计还要考虑到日后的养护,农业园区一般在郊外,道路绿地的日常养护等级不高,因此入口节点的绿地植物配置,得选用应用广泛,在当地长势较好的植物品种,以保证景观的长期效果。
通过结合廊下生态园的景观节点改造设计的实例认识到:因地适宜,从景区的文化背景和旅游主题去把握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节点设计的思路和内容,同时注重各个景观节点在整个农业园区里的风格上的统一,是我们做好农业园区景观节点设计需要注意的方面。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
[2]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城市规划汇刊,19962
[3](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要做的是将人为破坏的区域环境恢复或重建。使之成为一个与当地自然界和谐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景观。
所谓生态景观设计,即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景观设计。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维持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摘自—生态学家西蒙·范·迪·瑞恩( 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思( Stuart Cows)在1966年提出的生态景观设计定义】。
生态景观设计应尊重场地的自然形态,并将场地与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例如,萨尔布吕肯港口岛公园的设计师彼得·拉茨用生态学思想,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对废弃的材料进行再利用,处理这块遭到重创而衰退的地区,使他们与各种植物交融在一起。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也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景观共生与和谐,设计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和自然观。例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芭芭拉市郊橡树草原的葡萄园和位于怀俄明州的杰克逊洞峡谷度假区内杰克逊洞的两河家庭休养寓所等。
生态建筑
德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说: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加阳光,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具体说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生态建筑”是呼吁建筑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另一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实中的案例有:德国的“三升房”、奥尔良的“诺亚”、加里·内维尔的私人别墅等。
生态园林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植物是绿色世界的主体和基础,它为我们提供生活坏境和生存的物质条件。现如今,人工雕琢的痕迹已经渗透进我们所能到达的任何角落,使原本平静的心开始浮躁,自然平衡的绿色成了我们释放心理压抑的港湾。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个人认为:在遵循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人为的手段来改善周边环境,为生物创造一个“最适区间”。(例:北京亚北农业生态园)
生态园林设计最大程度地遵循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重阳木、合欢等)。选择“乡土树种”作为我们绿化种植的骨干树种,灌、藤、草相结合(种类的多样性导致群落的稳定性);尊重“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引入外来树种,丰富当地的景观效果,使之能够达到春花烂漫、夏阴浓郁、秋景绚丽、冬景苍翠的效果。
它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循环”和“再生”,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北京低碳经济循环农业示范园)
成功案例
在如今这喧闹的城市生活之中,找寻一处绿色的静土是人们心中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把对大自然的敬畏抛在了脑后,有意无意地将其破坏、毁灭。对于从事景观设计行业的同仁们,保护自然、从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找回大自然赋予人们心中的那片美丽的‘桃源’!”是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景观市政所所长李睿提出的针对他们近期完成的平阴桃花峪休闲度假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项目的首要观点。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李睿认为,农业生态观光园应具备1. 规划用地必须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元素;2. 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3. 具备生态科技农业养殖的先进技术;4. 规划和创意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5. 市民的认可度;6. 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六点前提条件。搞农业生态观光园,首先还是遵循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只有使景观自然生长,才能迎合人们的需求,才能让生态农业回归自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
平阴桃花峪休闲度假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项目是集接待、度假、休闲、娱乐、观光、绿色粮菜花卉种植及畜牧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的具有现代慢生活情调的农业观光生态风景园区规划设计。
园区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山明水秀、湖光山色、观涛揽秀、乡野情调、现代时尚,是我们在遵循景观生态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此次规划的设计理念。
根据景观规划的功能分区及对现状地貌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九个景观节点,分别是:1、紫气东来2、长堤卧波 3、桃源遗梦 4、竹林求贤5、松下悟禅6、乱石问道7、琴台品茗8、杏坛讲学 9、丰收乐园 。九个节点的设计形成都建立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借景抒情,并赋予文化定位。其中,长堤卧波和桃源遗梦的搭配是设计的亮点:长堤卧于碧波荡漾之中,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流连忘返。这里山明水秀、湖光山色、郁郁葱葱,成为让人梦魂牵绕的世外桃源。
景观生态学就是要协调人类与景观的关系,从保护自然环境出发,景观生态学将人和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带入一个回归自然的旅程,重新找寻那片失忆的“桃源”。同时,规划中的建筑设计和植物配置也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将建筑和园林种植充分地与自然地貌相结合。形成各种生命体与建筑的和谐生长,使生态建筑、生态园林和生态景观共融,让人、自然和景观共生。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境界。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前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来规划建设。要种植就要考虑种植物的产品种植、灌溉、储存、运输,还有游客的观光、饮食、住宿等一些列设施的统筹规划设计安排。
(二)良种培植,营造主题
现阶段的生态农业园区普遍缺乏特色产品开发,很去延伸到深度现状的挖掘。因此,现今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应该以生态、农业、观光等主题作为开发农业生态的基础模式,形成独特的整体格局。
(三)效益兼顾,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园的指导思想就是规划设计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新型观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计过程涉及环境技术、生物技术、生态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多方位的知识体系。在此体系的支撑下,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分析和规划设计,生态园区主要以生态农业的规划设计来实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
二、观光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要遵循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府发展的引导下,突出理念特色,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原则,提倡“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设计策略方针,把握现阶段中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势头,将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发展。在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整体发展中,要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对内、对外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交流为重点,以丰硕的果园、优美的农田风景、自然景色等要素为依托,以生态、绿色、环保、自然为规划设计的主格调,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和艺术形式直接的衔接、融合。同时,也要重视多发问题,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发展策略。
三、观光园规划的目标
在科学技术与生态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化产物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应该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旅游园。要致力于规划设计具有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科研、教育、休闲、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同时融入知识性、艺术性、参与性的多元化要素,把旅游观光农业培植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片区规划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
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要体现示范园区的性质,体现生态农业多功能模式的整体格局,从生态、农业、旅游的角度,通过生态学理念,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好保护和挖掘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生产力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同时,能够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及其产业化发展起到带领示范性作用。
(二)观光农业旅游园
此区域可以根据当地现存的资源来开发,围绕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的理念,充分利用周边植被、水资源、地势、风土人情,在呈现美化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学、美学、园艺学等科学,开发更具特色的农业附属产品,供应游客进行观光、参与、品尝、购买、度假等多项活动,从而建立特色性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园区。
(三)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园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绿色、环保等话题成为热点。“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生态园的规划建立,是进一步加强绿色有机农作物从种植、生长、销售等多个环节的透明化,让人们参与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购买一体化模式中,把绿色有机农业产品推向更加亲民的环境中,形成产业品牌。
(四)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园
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是从种植、培育、销售等环节实行透明化展示过程,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生长过程的知识学习,又能展示生态园区高科技的运用,更能充分地开展对游客和学生的教育及科学普及。同时,可以把生态园区的种植流程科学化,形成一个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供学生实践学习。
四、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休闲农业生态园产业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特色。由于城市的大力发展,拥堵的城市让人们想要逃离都市繁杂生活的欲望,去寻找一片静寂的田野。所以,在当今旅游业急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开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一)研究区域
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的肇庆市,地处西江干流中下游,拥有七星岩、鼎湖山以及德庆龙母祖庙等著名的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高要区是广东省肇庆市辖区,地处肇庆市南部。本文研究的区域是肇庆市高要区所辖河台、乐城、水南、禄步、小湘、大湾、新桥、白诸、活道、莲塘、白土、回龙、蚬岗、金利、金渡、蛟塘等16镇和南岸街道。
(二)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肇庆市高要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特色优势、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休闲农业已涉及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融生产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如广新农业生态园、回龙镇黎槎八卦村、金麟休闲农场等。下面进一步分析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特征,探索优化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布局路径,实现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布局评价
(一)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空间集聚有待优化
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主要集聚在白土、金利、回龙、小湘、蚬岗、大湾等镇,这些区域依托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开发的休闲农业取得了成效,初步实现休闲农业多样化。
白土镇的广新农业生态园,集农业生态,环保教育,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是广东省最大的农林果自然生态景区,获得“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开发回龙镇的古村落文化观光园,回龙镇黎槎古村八卦村四面环水,村里的古屋、村道分布似八卦格局。回龙镇黎槎八卦村以其独特的文化、上乘的服务于2015年获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以小湘、莲塘、白土等镇为主开发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如小湘镇汉塘村利用镇里优越的自然资源和靠近肇庆城区的优势,发展集蔬菜种植、采摘、饮食、赏花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农家乐”旅游。以小湘镇,禄步镇为主打造的现代农业科技园。目前,肇庆市高要区正在建设粤台(高要)农业合作试验区,在现有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台湾地区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先进农产品种植、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把试验区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旅游、物流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整体规划合理,但集聚效应还有待提高。在塑造区域特色项目的品牌时,也要注重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整体品牌形象的构建,形成集聚效应。要以重点项目为中心,加强设施建设,强化休闲功能,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项目,形成连线、成片的休闲农业区。
(二)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以个体或农户为主,还有社会资本、外商、政府等投资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大多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在休闲农业项目的选择上往往盲目跟风,没有依托本地自然资源,根据对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满足市民需求的休闲农业项目;缺乏休闲农业方面的专业培训,管理水平及组织能力较低,在休闲服务水平、推广营销等方面能力不强。
(三)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经营类型多样,特色不明显
目前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有观光农园、科技农园、休闲渔园,生态农园等,但数量少,规模也不大。肇庆市高要区仅有广新农业生态园,高尔夫度假村等为数少,规模较大的休闲农业景点。肇庆市高要区多数的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企业和农户自主开发为主,其经济实力难以承担规模较大的休闲农业的开发。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项目功能单一,主要是垂钓、果蔬采摘、就餐、住宿等,缺少市民参与体验的农村生产活动,休闲农业项目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
(四)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粗放型经营,会污染水资源、破坏自然与人文景观,必然会影响休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大多是以个体或农户为主,环保意识淡薄,无害化处理设备落后导致垃圾、污水等无法有效处理,甚至有的经营主体没有环保设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由于经营主体环保意识淡薄,缺乏行业规范和政府有效监管,在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的破坏。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农家乐餐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西江或村里的水塘,生活垃圾也是堆积在露天,没有及时处理。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布局构想
我们要根据肇庆市高要区的地理空间分布,交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依托肇庆市高要区不同区域资源优势的组合特点和优势农产品,发挥休闲农业产业的区域聚集与辐射的作用,发展集观光休闲、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
1. 在空间集聚上,优化建设白土、回龙、小湘、禄步等核心区的休闲农业,依托西江、宋隆河等山水环境,构建“一心两带”的肇庆市高要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一心”即以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中心,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休闲农业发展。“两带”即西江休闲渔业带和宋隆河景观带。依托西江,建设休闲渔业项目,带动西江沿岸休闲农业发展。发展宋隆河流经的蛟塘、白土和金渡等镇的休闲农业项目,打造宋隆河景观带。利用肇庆市高要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构建“一心两带”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生态环保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2. 在经营主体上,引导个体或农户向集体企业或合作社转型。同时,政府需制定社会资本或外商等参与休闲农业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外商等主体参加休闲农业项目开发。还要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提高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引进管理、财务、营销等方面专业的人才,为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大连来宝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以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研发、种植及产品深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企业,其设施蓝莓种植规模位居全国之首。
公司副总经理李春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福来宝”蓝莓鲜果今年预计产量可达30吨;2015年预计年产100吨;2016年预计年产400吨;2017年进入丰产期蓝莓年产800吨。其他鲜果产品进入丰产期后,如软枣猕猴桃产量可达500吨,蔓越莓产量可达800吨。
反季蓝莓熟了
由于去冬今春气温较高,加上很多种植户给蓝莓大棚升温,今年,庄河大棚蓝莓上市期提前了20天左右。反季蓝莓平均价格也要高于往年,头茬蓝莓达到了一斤150元。有种植户告诉记者,他们当时成功吸引来了香港一家大型西餐厅的采购。
李春日介绍说,现在上市的大棚蓝莓口感很好,甜度高,而且香气浓郁,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庄河地区早晚温差比较大。
今年蓝莓上市后,来宝公司除传统销售模式外,还尝试在淘宝、微信上开设销售平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果品的新鲜度。今年大棚蓝莓的批量采收结束期在5月中下旬,蓝莓总产量在4500吨左右,销售额相当可观。
占地2100亩的来宝公司, 2012年6月28日动工开始建设,投资方为辽宁鸭绿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到目前已完成了大棚500栋,总共投入资金2.5亿元。
记者看到,来宝公司的温室大棚里种植的基本都是反季蓝莓,其中包括4年苗木30万株。李春日告诉记者,这些蓝莓都是去年刚移植过来,蓝莓对本地土壤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产量会逐年增加。蓝莓盛果期集中在4、5月份,平均每天下果十几吨。
从经营米业到投资蓝莓,产业的转化同样需要有一个过程。公司在项目发起时,有过果品加工的经验,出口日韩。他们同时力邀吉林大学知名教授,结合庄河独特的自然环境,制定出以鲜果为主导的区域蓝莓产业发展方案,该方案一经实施,效果明显。
据悉,来宝二期工程将要投入3亿元,主要侧重于产品深加工。2015年开始启动。
李春日指出,宝来公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把自己的种植苗木、经验、技术输送给当地的老百姓,由他们种植提供企业所需的产品原材料,从而实现订单农业,带动庄河甚至是辽南辽东地区的农民最终通过蓝莓产品实现共同致富。
“福来宝”火了
大连来宝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由来宝推出的“福来宝”品牌,同样引起普遍关注。这个品牌的反季蓝莓、反季大樱桃、软枣猕猴桃、蔓越莓等高端有机水果,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为保证蓝莓果品的质量,来宝生态园依托于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在改土、补肥、防病虫害、果树授粉、过程控制等环节采取了各种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另外,他们还针对目前蓝莓市场的整体现状,对产品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保证蓝莓产品顺利推向市场。
为扩大产品的多元化结构,“福来宝”还计划陆续推出果汁、果酱、果干、果酒、果罐头等系列产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福来宝”这个高端有机水果品牌会比现在更火。
周边农民富了
2014年6月12日,庄河市老年体协的65名老同志在市农发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来宝公司的设施蓝莓基地。扑面而来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气象,令老同志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李春日告诉记者,早在来宝生态园立项之时,就被庄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2年7月,公司被庄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蓝莓产业发展特殊贡献单位”,公司总经理郭成臻被授予“蓝莓产业发展特殊贡献者”。2013年7月,公司被庄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蓝莓生产先进单位”。
为确保当地近400余户农民能旱涝保收,维持稳定收益,来宝生态园建立伊始,就实施了土地流转,仅此一项他们就支付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园区建设后,又雇用了大量当地以及周边的农村劳动力,使得一大批农民获得了不用外出便可就近打工赚钱的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随着建设逐步推进,园区更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参与到园区的管理中来。到目前为止,生态园的建设已经成功为当地2000多名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并带动了塔岭镇及庄河周边地域的相关产业发展。
在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之后,我来到了那难得一见的生态园。一进门,几个又高又大的热气球,十分引人注目。向下看,一条又宽又长,弯弯曲曲的路一直延伸到尽头。左看看,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右望望,一棵棵树整齐的排列在路得一侧,像士兵一般。沿着大道,我一直走到了水上乐园。那么多项目,看得我眼花缭乱。想玩这个,又想玩那个,让我犹豫不决。最后我的手指向了船,顿时妈妈心领神会,这不,没费多大功夫就上了一条船。
在船上,我看见一些垃圾宝宝没找到家,于是我把它们带上岸,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
我们背着小包,路过那平静如镜的人工湖,,我目睹它的风采。在风妹妹的吹拂下波光粼粼。水里的鱼儿往我的脸上拍了不少水,但我没有伤心,而是开心的笑了。
紧接着,一座弯弯曲曲的小桥,他就像我的成长之路,我心中暗自高兴。
我攀登过威武壮阔的狼牙山,也游览过怪石嶙峋的泰山,却从未见过生态园的山。那里的山真险哪,险得让你惊讶不已。据介绍,开发此项目共花费2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如此大的项目投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因为只要保持生态平衡,才可以防止沙尘暴的袭击。
可见国家对此多么重视啊!以大家要少看电视多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