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常见的贸易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的贸易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见的贸易方式

第1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文/张 磊

凯姆波蒂迈勒,位于意大利南部罗马和那不勒斯之间。在那里,90岁的老人骑着摩托车在年轻人中间穿行,或者在破晓时分的农田里劳作,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要不然,它怎么能被称为欧洲“青春常驻的村庄”呢!这里很少有人在85岁前去世。他们经常到了90岁,甚至过了100岁,也没有拜访过医生。

带着热忱享用食物

凯姆波蒂迈勒人带着热忱和趣味享用他们的食物。通过在轻松的环境下进食,凯姆波蒂迈勒人也给了他们的消化系统轻松的时间――他们坐在一起进餐,花充足的时间享用他们可口的烹饪。他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即将享用的餐点:白葡萄酒蒜烧牛肝菌蜗牛、橄榄油柠檬烧朝鲜蓟、配着新鲜西红柿和野猪肉沙司制成的碎肉卷,这些都是凯姆波蒂迈勒人经典的美食。

完美平衡的饮食

罗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凯姆波蒂迈勒人的饮食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它拥有良好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而且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像豆类这样的蔬菜,而不是动物。所以,人体对8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得到完美满足。由于肉类摄入量很低,而橄榄油等的摄入量很高,所以,他们的饮食中有害的饱和脂肪含量低,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却很高。

水果、蔬菜种类多

水果和蔬菜是凯姆波蒂迈勒人的骄傲和快乐,他们大量种植和食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他们喜欢自己果园里出产的苹果、梨、葡萄和柠檬。蔬菜则包含多种美味的地中海品种,如芦笋、茴香、芝麻菜、辣椒、芹菜、豌豆和胡萝卜。从山坡上还可以采集到像牛肝菌这样的野生菌类,把它们在盐水和醋里腌制,用作意大利面条和汤团的调味沙司。

在诸多蔬果中,西红柿可以说是凯姆波蒂迈勒人的最爱。他们的意大利面条沙司酱、炖菜和汤里,都有大量的西红柿,其中含有大量有效防止衰老的抗氧化番茄红素。

大蒜、洋葱增强免疫力

大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可用作从沙拉到蜗牛大餐的每一种菜的调味料。凯姆波蒂迈勒有一种特产,是一种小洋葱,它被认为有特别丰富的营养,饮食中也经常食用。大蒜和洋葱都可以增加免疫力、抵抗癌症、通过防止血液凝结来保护心脏。

日本感冒偏方:干香菇煎汁退烧

日本自古就有食疗祛感冒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其中,三种吃法对预防和缓解感冒初期症状有帮助。

干香菇煎汁能退烧研究表明,香菇的成分中含有抗病毒物质,把干香菇煎成汁饮用,自古以来就被日本人看成是治疗初期感冒的良药,对缓解感冒初期发烧、咳嗽等症状很有帮助。如果感觉干香菇汁口感不是很好,饮用的时候可加点蜂蜜。

第2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论文摘要]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信用证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许多人认为信用证付款方式对出口商结汇是最安全的,其实并不然。文章针对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其对出口商收汇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防范的风险。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业务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业务方式更趋于单据化。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属银行信用。为保证各自利益,越来越多的贸易双方在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多采用信用证作为支付方式。 

一、信用证支付方式下顺利结汇的原则 

银行处理信用证业务时,只凭单据,不问货物,它只审查受益人所提交的单据是否与信用证条款相符,以决定其是否履行付款责任,同样,开证人也根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承担接受单据并对其履行责任的银行进行偿付的义务。因此,采用信用证为支付方式时,要想顺利结汇,那就必须使议付单据与信用证的条款相一致。 

二、信用证软条款与风险 

1.信用证软条款对卖方收汇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进出口双方都是以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出口方懂得利用信用证保证自己的利益,而进口方也会懂得利用信用证来设下各种陷阱或条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例如,在签订合同时,进口方拿不定其所进口货物是否能顺利卖出去,就利用信用证软条款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所谓的软条款即不可撤销信用证中规定申请人或开征行可以单方面解除付款约束,使受益人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导致其履约和结汇存在风险隐患的条款。简而言之,软条款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它被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面所控制,使得不可撤销信用证变为可撤销信用证。这样,受益人(出口商)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 

在实际业务中,出口商对软条款的认识是不够的,对信用证上的单证英语不予足够的重视。一些企业往往急于成交而忽视软条款,因而掉进了不法分子设置的诈欺陷阱;一些企业过于看重进口商以往履约记录,对软条款掉以轻心从而蒙受损失;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足够的国际结算知识因而对软条款视而不见。由于软条款是嫁接在“信用证”这一具有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下,所以隐蔽性很大。此外软条款的形式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特别是一些软条款的表述十分专业,难以被非银行人员所注意和理解,没有银行的提醒,一般不易引起受益人的察觉。例如以下案例: 

我国一家出口a公司与一家国外b公司进行一项国际贸易业务,a公司收到的信用证后,经公司专业人员审核均未发现问题。但当a公司按信用证准备好单据议付时,却遭开证行拒付,其原因就是在信用证多达十几条的附加条款中,就有一条内容:“ this letter of credit is only a sample ,it is not operative until our further confirmation.”由于该出口方从来没有收到开证行继这份信用证之后发来的任何电文,那么该信用证还没有正式生效。事后,虽然在我国当地的使馆出面协调得以解决,但此前无疑是给案例中的出口方带来麻烦,影响了出口方业务的顺利完成及时结汇进行资金的有效周转。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信用证软条款对出口商能否安全收汇有很大影响。 

2.信用证软条款表现方式 

信用证是契约文件,只要受益人接受它,那么各方面当事人就都必须按照这份信用证的规定去做,哪怕规定得毫无道理。因此,一定要特别注意信用证中单证英语表述的意思。软条款在单证英语中表述变化虽多,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其通常不外乎从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单据,二是付款。与单据有关的软条款常见有: 

(1)单据由特定的人签发或会签,证明货物合格,或已通关,或已收妥无误,或确认数量等等。最典型的是检验证或货物收据由申请人或申请人指定的代表签发,如“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issued and signed by xxx”。这些由特定人签发的单据,其最大危险性在于:在行情下跌或进口商找到更便宜的货物时,可以利用这一条,不派人检验或收货,出口商拿不到信用证下结汇所需单据,必定遭受损失,这在大宗贸易中最为常见。 

(2)某单据由特定的人签发,并且其印鉴须与开证行的留样相符,如发票、检验证、货物收据等。这类单据的内容与(1)中提及的单据无异,但危险性更大,在香港地区的来证中常常见到。如“cargo receipt issued and signed by xxx and the signature must be in strict compliance with that of our file.”这类软条款不但可以使申请人在受益人发货前占据主动,而且在付款时也同样能够进退自如。例如他可以在开证行留张三的印鉴而派李四去签单,这样,如果行情看涨,他可以签发检验证,而到付款时一旦行情下跌,就可以利用“印鉴不符”拒付。 

在单据做文章的软条款,一般出现在swift开立信用证的“单据要求”一栏中,比较容易引起受益人的注意,但在付款上做文章的软条款,往往出现在“致银行指示”中,或者出现在“附加条件”一栏中,比较隐蔽。常见的形式有: 

(1)货物到达港后,由申请人或特定机构(人)验货,并向开证行提供合格证明,开证行才付款。如在美国的来证中,若出口产品系食品时常见到这样的条款:“ documents will be released to applicant against applicants receipt and payment effect upon fda (美国食品药品检验局)approval.”这类条款往往出现在“致银行指示”一栏中,容易被受益人忽略。初涉对美国食品出口业务的受益人往往不了解fda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没有银行的提醒,难以发现问题隐患。美国的食品检验标准十分严格,经过长途运输的货物如到港后未能通过检验,受益人必定遭受损失。如银行仅看到提单条款中物权凭证齐全,忽略了这类软条款办理融资,则会出现很大的风险。 

(2)20%的货款凭申请人出具的到岸检验证明外结算。 

(3)全部或部分货款在申请人提交检验证或货物收妥凭证明后开证行才付款,但出具证明的时间信用证没有明确规定。 

(4)只有获得货物清关或由主管当局批准进口的相关文件后才付款。 

(5)信用证规定以另一信用证项下的付款为付款条件。如国际商会出版物icc5351号案,信用证规定只有在货物再出口得到货款后才付款(payment for drafts drawn here under will be made only aft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export proceeds program.) 

除了在单据和付款中做文章外,有时也会看到利用修改证做文章的软条款。如“卸货港(或装运日等)将以修改证的形式通知”,这类条款使装运处于不确定状态,可能是由于国外进口商担心码头工人罢工,无人卸货遭受损失。这种信用证要素不全,出口商如果贸然加工备货,修改证不到,则会增加仓储费支出,给出口商造成损失。 

对于上述问题,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求进口商及时修改信用证,确保证信用证为不可撤销性,为出口商顺利结汇提供有力保障。 

三、议付单据的制作 

银行审单是按“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原则,须强调指出的是银行虽根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承担付款责任,但这种符合的要求却十分严格。在表面上决不能有任何差异,也就是说银行在信用证业务中是按“严格符合的原则”办事的。因此,出口方在制单时必须仔细看清信用证的要求,严格按信用证规定制作单据,否则出口商将无法安全结汇,如以下案例: 

案例1.某外商向我国某进出口公司购买5000公吨的大米,其中一级米2000公吨,二级米3000公吨。外国客商开来的信用证的条款中有: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 in two lots. the shipment of the first class rice should be not later than aug.7,2007 and for the second class rice not later than aug.15,2007. 我进出口公司拿到该信用证后,知道可允许分批装运,以为这样对其再有利不过了。但就在该公司拿三份提单于2007年8月10日到银行议付时,银行拒付了,理由是单证不符。信用证规定只允许分两批装运,也就应该最多只有两份提单。但该公司认为该分批装运条款用于两批货间的分批,就把其中的一批货分两批装运也就一共得到了三份提单,议付也就提交了三份提单,却因对“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 in two lots.”理解不正确而遭银行拒付。 

案例2.我国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商品,收到的信用证中条款规定:“ … amount :usd 1232000.00…..800m/t(quantity 5% more or less allowed) of xx , price :@usd 1540.00 per m/t net ,cif a port, shipments to a port immediately. partial shipments are not allowed .”(……总金额1232000.00 美元。……某商品800公吨,数量允许增减5%。价格:每公吨净值1540.00美元,cif a 港。立即装运至a 港。不允许分批装运。)受益人以为有溢短装条款,就多装了3%的货物,在议付单据中的发票货值为1268960美元而信用证总额规定为1232000美元。两者不符而遭拒付。虽然事后受益人以多出部分托收又恰逢该货的市场价突然上涨,申请人又急于提货才支付信用证项下的1232000美元的票款,但对超额托收部分拒付。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最终损失36960美元。原因是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并没有严格审查和注意信用证中单证英语的表述引起发票单据表面与信用证不相符而造成了本应不该遭受的损失。一般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货物,如允许有增减装的幅度,条款应作类似这样的规定:“amount of credit and quantity of merchandise 5% more or less acceptable.”(信用证的金额及货物的数量均可允许5%增减。)该条款就明确指出金额及货物均可增减5%,有的信用证虽然在条款中也只规定“the quantity of shipment 5% more or less acceptable. ”(数量允许增减5%)但在信用证的总金额中已经包括了增加5%数额在内。如按上述第二种方式开立本案例的信用证,则信用证金额不是usd1232000.00,而是直接在金额中规定为usd1293600.00。本案例的信用证如只在数量上允许增减5%,而金额既没有增减条款,也未在信用证总金额的数额中含有5%,这样的信用证在实际装运数量上不能增装。如要增装必须向买方提出修改信用证,增加金额的增减条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要真正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并非易事。出口商须完全理解信用证的条款的含义。 

四、结束语 

以信用证作为支付方式的国际贸易业务的买卖就是单据的买卖。信用证付款方式并非是毫无风险的支付方式,受益人(出口商)应要认真、仔细地审核信用证,不忽略任一项条款。对信用证的规定不明确时,要求申请人解释确定或者提出修改,务必在拿到信用证修改通知书后再发货;制作议付单据时要严格按信用证要求制作,严格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以确保顺利结汇。 

 

参考文献: 

[1]陈哲:《进出口案例解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叶德万陈原:《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吕:《国际货物贸易实务(修订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4]李颖辉姚永波:2004,浅谈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冶金财会,第3期 

[5]余清华华军:2005,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防范浅析[j].商场现代化,第12z期 

[6]粱睿粱作民:2007,信用证单证审查严格相符原则研究[j].人民司法,第01s期 

第3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市场结合起来,作为连接国际贸易纽带的国际物流,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将会直接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直接推动着国际贸易的全球运行。从我国当前的物流产业发展来看,起步较晚的物流产业直接影响着我国国际贸易化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程度。商务英语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如何能更好的使其深入国际物流发展中,更好的促进国际物流的持续稳定,值得深思。本文主要以国际物流的发展为背景,分析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且对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和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务英语 国际物流 发展 作用

商务英语与国际物流相关概述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英语,它的产生发展与经济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增无减的情形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这种潮流之下,商务英语就成为了连接不同国家的贸易主体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协商贸易的重要语言工具。一般来说,商务英语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 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西方国家通常称Business English。现代商务英语的内涵要广泛许多,它不仅指用于国际贸易交往与合作的英语工具,而且泛指在任何一种经济贸易中可能会涉及、需要的英语类型。

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具有常规性英语的特质,更是与商务知识、商务背景的一种全新融合。商务英语的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商务英语的专业难度系数,既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也需要掌握商务贸易的相关知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强,多以经贸、金融、公关、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内容,它的实质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和语言三方面的综合运用。

物流,顾名思义是指“物品的流动”。它将经济活动中所有供应、生产、销售、运输、库存及相关的信息流动等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总体,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费用。 物流是一个新兴的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生的现代化产业,涉及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行业。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国际物流从本质上来看,它只是物流工作在范围和规模上的一种延伸,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就是当前的国家物流。国际物流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要求国际物流的协助与合作。国际物流的狭义理解就是当整个消费流程需要涉及到不同的国家时,例如买卖双方、商品在不同国家时,就需要一种工具在整个贸易运行的模式里实现商品的交换、转移和收益,这是双方实现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国际物流发挥作用的一种常见方式。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国际物流在未来也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需求。

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中发挥作用的表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际商贸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首选途径,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兴起,国际物流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在国际物流的运行中,商务英语的参与已经成为一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事情,因为物流活动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商业活动,也会涉及到合同、谈判、沟通、交流等常规性的商业行为和商业步骤,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商务英语的使用。商务英语对国际物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入国际供应链合作的前提

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国际范围内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企业而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已经成为它们在今后国际贸易中的首要选择。以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巨头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已经在全球各国建立了自己的供应商、销售商,产品与资本在全球市场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模式。在这个全球供应体系的构建中,必然离不开国际物流环节的参与,只有通过国际物流才能实现生产原料、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畅通无阻的流转。

对于参与供应链环节的每一个当事人来说,双方所处的国家不同,对于对方国家的相关经济环境和经济背景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的一些国际习惯不是很了解,为了保证双方当事人能够顺利的完成交易,就必须要有精通双方国家官方语言和交易习惯的专业人士参加,以此来保证双方交易的顺利完成。如果离开了商务英语这门专业的语言技能,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要进行国际合作几乎是难以达成合作意向,如果不能达成合作意向,国际物流工作就无法展开,国际性的供应体系也就无法构建,所以,在当前,对商务英语的掌握已经是开展国际物流合作的重要前提。

(二)获取国际物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技术的落后。目前国际通用的而我国发展落后的就是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技术,即产品电子代码,它是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为载体的物品编码标准。根据埃森哲中国RFID/EPC技术应用调查, 我国EPC实行起来还有很多的困难。值得欣慰的是,在2006年7月正式启动欧盟 “BRIDGE”,即利用RFID技术给全球提供解决方案。我国积极参与到EPC global的计划当中,中国香港还作为实验地区。要分享这些新技术成果、措施和经验,自然也离不开商务英语。还需要一批精通商务英语的人才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介绍、采购、引进、采用、实施、推广国际物流经济技术发展的各种新成果、新经验和新做法,实现分享和共赢,共同推动国际物流经济的发展,抵制各种危机,规避各种风险。

(三)商务英语是国际物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具

在国际物流贸易中,谈判与磋商都是较为常见的贸易过程和交往模式,在交流沟通以后进入实质性的签约阶段,签约完成以后合同就进入执行和实施阶段,然后就是对合同内容的审核,双方对权力内容的协调沟通或者维护等。这是整个国际物流贸易中比较常见的几个流程,在这些流程与工作内容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少不了商务英语作用的发挥,可以说,如果没有商务英语,这些工作将无法正常有序的开展和进行。

商务英语在整个贸易交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工具作用。它既是连接买卖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桥梁,而且在实际的权益发生损害以后,还必须借助商务英语这项工具寻求解决的方案和途径,以此来促进国际物流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这是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在国际物流领域中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实现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中作用的建议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必然会进一步加强使用,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使得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国家发展其各自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对国际贸易的重视仍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旋律,商务英语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而言,如何实现新时期商务英语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注意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

商务英语与其他的普通英语,例如大学四六级英语有着明显的不同。商务英语的适用范围即适用对象更为明确,职业效果更加明显。使用的方式和方法都与一般的英语种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对商务英语的口语要求较高,作为国际物流合作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必须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让贸易对方能够更好的直接了解你的基本观点或者基本态度,比较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所需以及对对方的要求,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必须要强,能够顺利地实现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的交换,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商务英语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要将商务英语的学习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既需要扎实的基础训练而且也需要必要的拔高训练。基础训练的内容应该包括掌握大量的商务英语的词汇,不断的进行训练和表达等内容,拔高训练应该包括直接的商务贸易实战演练,通过这些措施,使商务英语有比较好的发展。

(二)加强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普通的英语学习也包含英语写作能力这一问题,但是在商务英语中,英语的写作能力也是一个关键内容。这是因为商务英语将会主要运用于国际贸易,在国际物流贸易中,由于物流双方很可能会受到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巨大差异,各种交流或者协商工作都必须通过书信或者合同的方式来进行,如果没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的写作水平,那么将无法胜任这一工作。商务英语的写作不仅包括一般的书信或者文件的书写,而且还应当包括对各种贸易合同的掌握,这两个方面是在商务英语的书写中比较常见的两个重要内容,所以商务英语的学习和运用必须加强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三)掌握扎实的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知识

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很显然,这不仅仅是涉及到商务英语自身发展的问题,也同样涉及到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一些问题。要做好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贸易中的应用工作,除了对商务英语有较高的要求以外,自身所掌握的国际贸易知识也影响着商务英语具体功效的发挥。所以,在掌握良好的商务英语的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具备扎实的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二者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得极为明显,任何一方面的弱势都会对整个的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贸易上的发展带来困难。

(四)重视并认同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并非我国的母语。每一种语言的产生环境都代表着一种独立的文化,商务英语属于英语的范畴,西方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多,但是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国家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外部环境的差异性也必然导致了商务英语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同语言文化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理解很可能会在国际贸易的交流沟通中发生直接的碰撞。对于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需要减少各种摩擦发生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矛盾或者冲突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避免或者忽视,这种态度和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要做的是首先认同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差异,并且从对方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寻求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努力推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商务英语在国际物流合作应用中应该重视和关注的一个比较隐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吕明哲主编.国际物流[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编.中国物流发展报告[R].2004-2008

3.张中华.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J].财贸经济,2000(1)

第4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关键词】 贸易企业; 资金; 筹资; 预算; 应收账款; 风险防控

贸易企业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实现价值,借助内部管理制度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额度,计算资金成本,合理确定筹资方式以达到财务费用最小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筹钱、管钱、用钱。任何企业最终导致破产的首要因素就是资金链的断裂。如何维持资金链有序地良性循环,是贸易企业乃至所有企业做好风险防控的综合性课题和难题。

一、筹资作为企业资金周转运动的起点,决定着企业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的程度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企业新建时要按照企业战略所确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核定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的需要量。资本金是企业权益资本的主要资本部分,是企业长期稳定拥有的基本资金,是原始启动资本,是投资者用以享有权益和承担责任的资金,同时也是企业取得债务资本的必要保证。

(一)企业常见的筹资方式及其利弊

企业筹资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取得资金的权益不同分类。这种筹资方式分为股权性筹资、债务筹资、衍生工具筹资三类,三种筹资各有利弊。第一类股权筹资,企业财务风险小,但是资本成本负担重,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类债务筹资速度快,资本成本低,但财务风险大且筹资数额有限;第三类衍生工具筹资限制条件多且苛刻,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常见的一种筹资方式。

(二)企业筹资规模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首先,要合理预测资金的需要量,筹资规模与资金需要量应当匹配一致,既避免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其次,需要合理预测资金需要的时间,要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时间合理安排资金的筹资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使筹资与用资在时间上相衔接,既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的资金投放前闲置,又防止取得资金时间的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再次,企业所筹集的资金都要付出资本成本的代价,不同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所取得的资金,其资本成本都各有差异,要计算出各种筹资渠道及方式的资本成本,以达到资本成本最优。企业应当在考虑筹资难易程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来源资金的成本进行分析,尽可能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渠道与方式,力求降低筹资成本。

(三)企业的筹资管理,不仅要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确定筹资规模,而且还要科学安排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筹资管理的基本目标,对企业的经营安排产生制约性的影响。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也是对投资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低要求,企业筹得的资本付诸使用后,只有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才能表明所筹集的资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筹资要考虑股权资金与债务资金的关系、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关系、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的关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保持偿债能力,防范企业财务危机,提高筹资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是企业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计算现值时采用的贴现率通常会选择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当平均的资本成本率最小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理想的最佳资本结构。

一定时期企业成本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企业筹资管理的水平,还可以作为评价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的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所筹集资本经过投放后形成的资产营运,企业的总报酬率应高于其平均成本率才能带来剩余收益。

贸易企业筹资除受上述各种因素及条件影响外,还与企业自身年度的经营规模,各种资产周转率、结算周期、现金、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的管理有关,涉及内部管控制度建设,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出的管钱、用钱的问题。

二、资金营运管理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防火墙,也是贸易企业兴衰的关键

企业资金营运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合理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潜心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监督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说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业务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整个预算从企业内部到各部门业务量入手,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步汇总”的程序进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搞好综合平衡。从贸易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做好预算。编制科学客观的预算是第一步,财务管理部门还要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使预算朝既定目标进行。

(二)资金管理集团化,有效节约资金成本

第5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关键词:钢铁贸易 供应链融资 模式

一、钢贸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钢贸企业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关联企业的资金拆借、民间借贷及银行资金。由于钢材贸易的利润很薄,通常只有3%的毛利率,资金的累积相当慢,因此采取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的贸易商通常发展较慢;关联企业的资金拆借是当资金不足时便依靠家族及关联企业的资金解决;民间借贷方式下的风险与资金成本相当高;由于钢材贸易企业本身的规模小,资产不足,财务欠规范等因素,传统模式下的银行评价系统很难对其有大的资金支持。钢贸企业,特别是一批中小型的钢材贸易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老大难”,严重困扰贸易商的经营。

二、钢贸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的对策

供应链金融体系该是一个由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商业银行及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这四个核心部门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运作方式就是在整个产业链的关联方中找出一个占主体地位的主导企业,通过它来为整个产业链提供融资服务。钢贸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的对策主要包括:

1、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资金流问题。在制定财务决策时,要在设计供应链之初就统筹兼顾到供应链内的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流动率的方式,这样才能严格的控制资金成本,最终将各种金融工具,杠杆保证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制定供应链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假设可以预测今后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实际上,市场上的价格和需求是随时都在波动的,供应链决策并不一定能预测到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和汇率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是制定供应链决策要考虑的因素。

2、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物流问题。物流活动是供应链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虽然每一个领域的物流活动都包含相同的基本要素,但是由于这些领域的物流目的、对象、范畴、范围各有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物流类型。目前,业界还尚未明确物流的分类标准,常见的物流分类方式有: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区域物流与国际物流。

3、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信息流问题。作为驱动供应链的关键要素,信息流是以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这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神经,主要体现在:第一,信息流与供应链的任意阶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协调作用下,供应链能不断扩大其利润空间;第二,对于供应链的日常运作而言,信息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基于需求信息,企业才能制定出详细的生产计划,安排好生产事宜,这样才能高效率的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只有基于仓储管理信息才能了解出库存量的大小,从而才能做出是否要加仓的决定。

4、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问题。钢铁贸易供应链融资风险是企业在应用供应链融资服务后,由钢厂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选择、信息传递等一系列活动造成的企业经营前景和盈利能力等的一种客观不确定性,导致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出现偏差,从而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这种不确定性可以根据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通过定量方法进行一定精确范围内的衡量。

参考文献:

[1]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33-35

[2]罗齐,朱道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46-48

[3]邱巍,梁超杰.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六大要素[J].社会观察.2009(1):21-22

第6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一、业务流程分析及变化

(一)业务流程分析

在贸易公司的参与作为下,服装产品批量出口海外的主要流程为:贸易公司接收海外客户的服装订单,选择国内合适的工厂转嫁下单,经项目流程的运作,包括款式设计确认、样品成衣审核、商务签单、收付款及交付货运等,完成全部的项目运作。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业务流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等样确认。客户向贸易公司提出大概的服装款式需求,这个需求有时为文档形式(1ib装结构图,尺寸表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有时以一个实际的样品做为参照,要求基于此款基础上仿制或改制做出对等样。贸易商会安排内部的打样人员制作样衣,对于没有打样问的贸易商,会直接找自己的合作工厂安排款式样品的试制,并将样衣最后交付给客户手中,同时给出此单的一个意向报价。一般样衣的制作数量2—3件左右,客户、贸易公司、工厂各留一件用于评估和款式细节讨论沟通。此阶段客户主要考察款式设计能力。若客户不满意样衣,会要求再制作一次样衣以确认;或取消此次基于此款的意向合作;若满意样衣,则会与贸易商商讨确认正式款式并讨论商务条款。当然,若报价离客户期望差距过大也会导致跑单。

第二阶段:产前样确认及订单确认。此阶段一方面,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要基于对样衣的审核评估,达成对批量交付的成衣的规格定义,并以此做为对生产样衣的评估依据;同时客户也会基于贸易公司的初步报价就商务条款不断沟通并在此阶段达成比较一致的约定,包括订单的数量、价格、交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内容。另一方面,贸易公司与工厂之间也在同步进行类似的工作:生产样衣的定义、制作交付和评估;价格的商榷及最终生产订单的约定和初步下达。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贸易公司会在交期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更换工厂。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工厂批量生产时成衣是否与需求一致及商务条款是否能达成一致。该阶段的结束以客户与贸易公司就生产样衣正式确认、封样,以及客户给贸易公司签订正式的订单为结束标志。若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均不能结束。如果是因为样衣无法确认,贸易公司通常会迅速安排重新打样,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果是因为商务问题贸易公司会一直就商务细节条款持续谈判直到拿到正式订单并完成对工厂的下单为止,否则会取消订单,终止项目。

第三阶段:生产成品,订单交付。此阶段为执行完成正式合作的阶段。其目的就是完成订单,如期交货、收款。通常以贸易公司完成与客户方的生产样衣确认,并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为开始。贸易公司同时会向合作工厂签订正式的订单,跟踪督促生产进度,并协调相关货代安排运输(国际物流向客户交货),直到客户收货付款为止。

上述三个阶段定义,基于顺利和无意外发生的情况。在经营实践中,最后的催收付款经常问隔比较长,有时也可另定义为一个阶段。此外,难免会有延期、拒收、索赔等事情发生,出现这类情况时,需要业务、质量、财务、甚至法律方面的人手参加,重新定义项目目标。

(二)实践中的几种变化业务流程在每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个公司在各经营要素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合作工厂资源构成、客户关系及渠道、经营产品种类、自身能力等。一个相对稳定经营的公司,其业务流程必然是基于该公司的经营要素现状,在严谨和效率两个方面取得较好平衡后的结果。所以,上述流程只是一个大致的基本流程。在实践中,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1.在对等样确认阶段,若贸易公司预先准备若干款式的样衣,请客户选择,即变客户开发产品为基于公司已有款式选择或变化来定义产品。这种情况下,流程就不是客户首先发起寻求样品了,而是业务人员定期请买家到公司看款,选中后可直接开始进人第二阶段的合作。

2.同样,对于对等样衣的制作,完成方法也有两种:自己打样报价,或转合作工厂打样自己报价。前者利于了解样衣制作具体的单件消耗量和工艺,利于准确估价控制成本,及自由的选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后者利于节省自己的内部人力资源。

3.有的贸易公司在其合作工厂在批量制作成衣时,生产所需面料不是由工厂方面自行采购的,而是由贸易公司采购后供应工厂的。贸易公司在拿到客户的正式订单后,会启动生产用面料的采购并协调供应合作工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几个因素:一是海外客户指定的进口面料,工厂没有能力采购;或贸易商有便宜的渠道和货源,自行采购可以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或贸易商为控制成衣质量而为;有时也有工厂因经营资金不足而采取完全代工的形式。

4.批量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于设置了QC人员的贸易公司来说,会派出自己的QC人员到工厂去做成品检验。而有的公司,会将交付检验外包给第三方检测公司,由检测公司判定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质量要求。

二、组织架构建设及变化发展

(一)基本参考架构从上面的流程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点:无论是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还是贸易公司与国内工厂之间,工作交流通常都包含两个方面,即样衣制作检验方面的技术类和商榷具体交易条款的商务类。所以技术类和商务类人员构成了贸易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对于有设计能力的贸易公司来说,其组织架构大致可分四块(部门):业务部门、技术质量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综合平台部门。其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大致如下:

业务部:负责公司所有业务的完整业务流程,包括与客户、工厂间的商务合同,交期价格的总协调,物流协调,协同财务进行催放款操作等。一般来说,将一次订单为一个最小业务项目。在业务部的人员配置中,一个业务员会负责一个项目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的所有的对外商务和对内的工作进度协调,确认,保证从意向、订单开始,能按计划交付并回收所有货款。业务经理负责所有项目的总体关键节点的监控,并分配给业务员合理的项目。一般一个业务员同时做好几个项目。分配的原则基于工作量饱满,同时项目效率尽可能高。基于一家客户的多个单子,一般被安排同一个业务员负责,或者按产品类别如毛衣,夹克等同一工厂的若干项目由一个业务员负责。

技术质量部:负责样衣的技术质量检验包括样衣的适体度,尺寸规格,工艺及安全环保等环节的把关。在实践中,服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其规格,工艺也会相应的调整,所以样衣往往也要反复制作多次,对等样和产前样均是如此。尤其是产前样,要经过QA的检验确认后,才敢放行让工厂量产。另外,对工厂的量产出货,贸易公司也会安QC人员到工厂验货,或委托第三方的检测行负责验货。设计部:负责产品的款式设计,设计依据一方面是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自己依据市场趋势和相关资源自主设。一般来说每一个设计师都要加入一个项目的团队,根据户的下单习惯和款式风格,在其每季下单之前预先设计,样,准备。设计主管负责设计师的人力资源与项目间的调,技术培训,共同设计要素资源的掌握与分配等。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这些是一个公司的基本配支撑部门。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上述的组织架构示意,已经体现了矩阵式架构的基本概。即以业务部为龙头,横向跨部门组织面向一个个具体业的业务团队,完成一个个项目。

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是僵死的,是会随着外部条件、身发展程度和方向等而变化的。即便是同样结构的企业,于发展机会的不同,各个部分的成长程度不同,也会导致织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能部门的减,一类是因某一单一业务的业务量成长远超过其他业务时而剥离成为单独的部门。具体到对于服装贸易公司来说,这些可能的差异化有以下几种可能:无设计部门:常见于初创的小贸易公司,因业务量不稳定,或经营的产品类别尚不稳定,或因合作的国内工厂本身有设计实力的。同时有QA和QC部门:在贸易公司中,QA和Qc的工作差别在于QA负责产前的技术质量确认,Qc负责量产中和出货时的质量检验。有的贸易公司因业务量大种类多,所以QC的工作量较大,配置人员较多,因而将质量部分为QA和QC两个部门。

三、基本盈利方式分析

(一)进出价差

这是贸易公司的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大概贸易公司一年做的单子总数乘以平均进出价差,基本上就是其年度经营毛利了(未计运营成本的)。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服装贸易的公司,其产品的进出价差大概在1O%——15%之问,少数可达到2O%。一般高端品牌服装的价差会大一些,低端的则反之。

(二)帐期差

不少已经有一定运营时间和稳定的营业额的贸易公司,会在对内和对外的收付款的时间上做一些差异。例如,接到客户订单时,会收取10%~20%的预付款,而转单下给国内工厂的时候,往往没有预付款。工厂完成交货并经贸易公司转客户后,客户给贸易公司的货款一般是收货即付或一个月后。而贸易公司对国内工厂,则经常是交货后1—3个月才付款。比如,一个20人左右的贸易公司,每月的营业额如果有200万元,按帐期差2个月计算,则每个月会多出400万元在贸易公司的帐户上。这些钱对贸易公司的运营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做一些短期的进出口项目盈利,甚至直接进行短期的金融类投资获利。

四、发展之道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不断的发展,是每个公司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在经营中的服装贸易公司也是如此,从实践中总结,可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业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拉单子,是简便的思路,通过加强营销能力,多配销售人员跑客户,多参加相关展会等来提升业务量。这个方法常见于初创的贸易公司,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达到一定的均衡关系,简单地多拉单子,必然意味着其他职能部门要以齐步走的方式同步增长,而在实践操作上则不容易,因此不以此为主要的发展方法。

(二)加大差价加大差价,一方面是尽量寻找有信誉的能出高价的客户;一方面是尽量将工厂的出货价格压低或以保障给单量的长期协议方式、或代购面料、持续寻找新的可低价供货者工。目前服装的国际贸易市场,已经非常开放和充分竞争,贸易公司之间、工厂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大多比较透明,加大差价的方法给贸易公司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已经非常有限。

(三)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服装是非常感性的消费产品,一个好款式一旦推出,可能立刻激发市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但仿制产品的推出也很快,同时产品过时也很快。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依靠客户定样启动项目的贸易方式其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自然偏慢。有些贸易公司在竞争中初步站稳后,即开始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自己的公司更直接地感受市场的脉搏,及时推出适合市场口味的款式,大大增加获订单的概率。另外,服装款式常有周期性的重复变化的特点,贸易公司保留曾经做过订单的款式样衣尤其是为知名品牌代工的样衣,及其相关制作资料(图档、供应商、料单、价格交期等信息),当有再流行趋势时或风格和新客户类似时,也能吸引客户及时下单。产品开发做得好的公司,会定时邀请客户来看款,或向客户推荐面料,一方面获得原本没有的订单,同时也大大维护了客户对自己的依赖和忠诚度。投入的是研发,降低的是公司的营销成本。

(四)提高业务流程运作效率现代制造业,拼的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更需要厂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供货能力。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公司,更会在业务流程运作效率上下功夫,缩短订单交付的时间,加快投资回报周期。一年多做一个回合,年度的利润率就多一个回合的利润率。要提高运作效率,必须持续优化内部以及与上下游的业务流程,而一个好的IT系统是业务流程的强大支持。

第7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关键词]外贸英语信函翻译技巧专业词汇缩略语

大体而言,外贸英语信函主要有两种目的:一种用于正式的外贸交易;另一种用于贸易双方建立友谊或加深情感。针对两种不同目的,信函翻译的手段和侧重方法也有所区别。在这里,笔者主要是针对两种外贸英语信函提出几点翻译技巧。

一、用于正式外贸交易的英语信函翻译

1.专业词汇:外贸英语信函中对专业词汇的翻译务必精确、符合经贸专业要求。外贸英语中的价格术语意义固定:有的是单独的词,inquiry(询盘)和offer(报盘);有的是则是由几个词构成,todrawonsomebody(向某方开出汇票)。这些专业词汇的翻译稍微有差错就会给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巨大的损失,如曾有则报道说,某译者错将“不锈钢”译为“炭素钢”,这两字之差就给企业造成近20万元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贸英语专业词汇与其本意大相径庭。Document本意为“文件”,而在外贸英语中则为“单据”,如AnL/Cnormallyspecifiesthedocumentsthatarerequiredbythebuyerandthedatebywhichthegoodsinquestionmustbeshipped。(信用证上,通常规定了买方所需的单据,以及有关货物的运货日期。)

2.歧义词:英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个词汇有多重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恰好又是对立的。因此在外贸英语信函的书写或翻译中,应避免使用歧义词。面对这类词汇应及时发现,并立刻和对方取得联系,以便及时纠正,以免使缔约双方发生分歧,为日后贸易带来后患。如inaweek可指在withinaweek(一周内),又可以指afteraweek(在一周后),这就必须要与对方商榷,及时换上表义明确的词。

3.英美词汇差异:外贸英语信函的翻译还应注意英美词义的差异: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即是单位的差异,如billion在美式英语中意思为“十亿”,而在英式英语中,则代表“万亿”。因此,在翻译中一定要注意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使用场合。

4.缩略语:缩略术语在外贸英语信函中也很常见,其意思对外贸交易极其重要。这里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缩略术语的翻译法。

(1)音译。如:AIDS艾滋病;DDT滴滴涕;OPEC欧佩克。

(2)用汉语的缩略语译如:UFO飞碟;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V.F视频;XL特大。

(3)部分译,部分不译如:DNAfingerprintingDNA鉴别术;FOBShanghaiFOB上海价。

(4)还原成原文意译如:EconomistsplacedgreatertrustintheCPIreport,contendingthatthesurgeinthewholesaleindexwasmerelyafluke。(经济学家对消费者物价指数比较信任,认为批发物价指数的飊涨只是偶发现象。)(CPT=consumerprice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

(5)外来语译法与以上方法差不多,以意译为多。如:EP(单方面)—exparte(拉丁语);E/R(在途中)-enroute(法语)。

5.套用格式化语言或句型对应翻译法:以签署文件、合同等为目的的外贸英语信函,多套用已有格式。在翻译的时候,应用相应的中文格式,用程式化语言翻译即可。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些套用、固定搭配及句式结构的应用中。译者可相应地采取“套用句型对应方法”来翻译。在此类商业信函中,对方一般也会采取正规书面语,风格繁冗。尤其是为了增加严肃、正式的意味,他们常常会选用带法律、语言保守倾向的古体词。常见的有以”here;there;where”为词根的词,如:herein;hereof;herewith;hereby;thereby;therefore;whereas;whereby等。翻译的时候不一定要字字对应,可以在其他地方以词汇手段予以补偿,用相对比较古雅的词汇将原文的文体风格反映出来即可。6.整体格式差异:整体格式差异主要体现在英文与中文信函中。众所周知,英文日期常写于右上方,而中文日期常写于右下方。英文称呼使用复数Sirs/Gentlemen,而在中文中,则体现为统称形式的整体单数。虽然,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外贸电函英译汉时,可保留英文外贸函电的格式,也可套用中文外贸函电的格式。但是,根据惯例,建议使用中文格式,以取得整体美感。

二、用于达成友谊、交流感情的商业信函的翻译

除用于正式交易的外贸英语信函外,为达成贸易双方的友谊,商家会特别注意礼貌,因此会大量写作交流情感类信函。对这一类信函,译者翻译的时候,应注意选取适合的词,使用翻译具有“信、雅、达”的美感。并且提醒注意的一点是,商人毕竟是商人,他首先考虑的是商品、质量及相关问题与条件,而非客套与人称,汉译时,应突出重点信息,精简繁枝冗叶,以达到强化重点的目的。

针对外贸英语信函所带有的书面语体的语言结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该选择相应的书面语。在中文外贸信函中,使用的是介于文言文与口语之间的半文言文体与之相对应。如Sincerelyyours汉译为“谨上”即可。而针对港台地区保留大量古语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还应该把开头的“先生”之类词婉译为“敬启者”。在传统英语贸易辞令中,大量套语,更应该恰当增减。如:Wearepleasedto…;Wehavepleasurein…;Weacknowledgewiththanks…这些套语,产生了诸如Wearelookingforwardwithinteresttoyourreply.等句式,这里若直译为“我们带着极大的兴趣盼望您的答复。”显然,这种翻译拖沓而且生硬,只要稍微套用一下格式,采取婉译方式,译为“盼复”,则简洁明了。类似的情况还有:Yourpromptreplywouldbegreatlyappreciated。(直译为“贵方的快速回复将使我们不胜感激”;婉译为“即复为谢”)

第8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报关单;正确填写;常见错误

进出口报关单是企业办理货物进出境的必要单据,正确、完整地填写进出口报关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能否落实,也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通关。但在实际报关中,由于报关单据的填写内容繁多且复杂,还要根据货物及企业的不同性质填写,经常会出现许多不符合规定的报关单据, 尤其以加工贸易方式下的报关单填写问题最多。本文力图解析加工贸易项下企业报关单的填写的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以期提高企业的通关效率。

一、备案号栏的填写

拥有加工贸易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料件进口之前必须到海关进行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取得案备号。备案号指的就是企业在海关电子口岸录入备案资料库和完成手册备案资料录入后,经海关审核无误,下发给加工贸易企业手册备案当中的编号。或者是拥有加工贸易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海关办理征、减、免税审批备案手续时,海关给予的《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或其他有关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如非加工贸易,本栏免于填报。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一批进出口货物中,同时有备案商品和非备案商品,要分开填写报关单,不能填在一个报关单中。例如:某公司从马来西亚进口纯棉布8000米,其中5000米用于加工成品西服后再出口,海关备案手册号为B04025452111,而另外的3 000米用于加工成品后转国内销售。我们可以看出,这批货物中的5000米是来料加工,所以报关单中备案号栏应填写B04025452111,但剩余3000米纯棉布则属于一般贸易,应按照一般货物进出口填写报关单。

但需要指出的是,加工贸易的成品并不都是用于出口,在某种情况下,加工贸易成品货物可经过一定审批,凭海关签发的《征免税证明》转为享受减免税优惠的进口货物。这时要注意,加工贸易企业算做出口,要按照出口填制报关单,备案号栏要填写其《加工贸易手册》编号;而购买该成品的企业视为进口,要填制进口报关单,备案号栏填写《征免税证明》编号。例如,广州某企业来料加工贸易生产搅拌机,来料加工手册编号为:B11004523141,后来该批搅拌机被福州某家企业作为投资设备购买,其《征免税证明》编号为Z01004B01065,对广州这家企业而言,视为出口,要在其出口报关单的备案号栏填写B11004523141,对于福州这家企业则视为进口,其进口报关单的备案号栏要填写Z01004B01065。

二、运输方式栏的填写

报关当中的运输方式栏填写较为简单,主要按照实际进出口时选用的运输工具填写,本文主要强调一下海关规定的特殊运输方式,比如无实际进出境时运输方式的填写。在加工贸易项下,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货物的流动,即便没有发生实际进出境,但视同进出口,也要填制相应的进出口报关单。如境内非保税加工区运入保税区的货物,或境内存入出口监管仓库的货物应视同出口;保税加工区运往境内非保税区的货物,或保税仓库转内销的货物应视同进口。这时其运输方式的填写就要特别注意,分别应填写为“非保税区”、“保税区”、“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

例如,宁波保税区某企业将其加工生产的变压器转为内销货物,经由铁路运输至南京,视为进口,应填制进口报关单,但报关企业误将其运输方式填写为铁路运输,代码为3,造成企业通关受阻,不仅影响货物的销售,还被海关处以相应罚款,正确填报应为“保税仓库”。

出口加工区外运入加工区或者从由出口加工区运往区外的货物,区外企业填报“出口加工区”,区内企业则填报“其他运输”。 而一般企业加工贸易中的余料结转货物、深加工结转货物、内销货物、同一出口加工区或不同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之间相互结转(调拨)的货物。则统一填报“其他运输”。这就要求企业要特别熟悉这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否则就会导致通关单填写错误被海关部门退回,损害企业经济效益。

例如,郑州出口加工区某企业将其加工贸易项下的纸箱运往区外洛阳某家企业,这时郑州该企业运输方式应填报为“出口加工区”,而洛阳这家企业运输方式应填报为“其他运输”。但如果郑州出口加工区某企业将该批货物结转给洛阳出口加工区内某企业结转,则两家企业运输方式均应填报“其他运输”。要特别注意不同出口加工区之间货物的结转与出口加工区区内区外货物的结转是不一样的,其运输方式的填报是不同的。

三、起运国/运抵国栏及装货港/指运港栏

以中国为例,起运国指的是进口货物经由始发地发出,直接运抵我国境内的国家或地区,运抵国是指出口货物离开我国关境直接运抵的国家或地区。在报关单填制中,若不发生中转,起运国栏和运抵国填写不易出错。但若涉及到第三国的中转,则要注意,若在运输途中经过中转但未发生实际商业易,则起运国和运抵国按照进口货物的始发国和出口货物的最终目的地填写。但如果在中转国发生了商业易,则中转地为起运国或运抵国。具体判断商品是否发生实际交易,还是要通过发票中卖方的国别判断货物中转时是否发生买卖关系。例如,中国某企业购买来自澳大利亚的奶粉,如果直接运往中国,则起运国栏填写“澳大利亚”,但若中国经由新加坡购买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奶粉,则起运国栏应填写“新加坡”。

类似的还有装货港和指运港,装货港要填写货物运抵我国前国外的最后一个装货港,一般情况下,装货港要与起运国一致,但若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中转,即便没有发生实际性商品交易,装货港要填写中转港名称,这时装货港和起运国国别可不一致。而指运港指的是出口货物运往境外的最终目的港,但要注意,指运港不一定在运抵国内,比如出口至欧洲捷克的货物,通常指运港是德国汉堡港,再经陆上运输运至目的地。例如,中国某企业购买来自新西兰的羊毛衫,经香港转船后运抵上海,不管有没有在香港发生交易,装货港都应填报为“香港”。

四、运费及保费栏的填写

在进出口报关单中,运费和保费都不是全部要填写的,要具体根据合同中的贸易术语方式选择填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混淆,以常用贸易术语总结如下:若以FOB、FCA出口,由进口方负责运费和保费,则进口报关单中要填写该两项费用,出口报关单则不用填写;以CFR、CPT出口的,出口方承担运费,则出口报关单中要填写运费,进口方负责保费,则进口报关单中要填写保费;以CIF、CIP出口的,出口方承担运费和保费,所以出口报关单中要填写运费和保费,进口报关单中则无需填写这两项。在实际报关中,以集装箱海洋运输为例,运费计算较为简单。要注意若是整箱运输,运费=单位每箱运费×整箱数。但拼箱费用的计算略微复杂,分按体积与重量计算两种方式:按体积计算,X1=单位基本运费(MTQ)×总体积;按重量计算,X2=单位基本运费(TNE)×总毛重,然后取 X1、X2 中较大的一个。另外,要警惕出口运费的少报事件,因我国对于生产性企业的出口退税基数是以FOB价计算的,若企业以CFR、CIF价出口,这样运费越少,其FOB价越高,企业可以获得的出口退税额就越多。

在保险费的计算中,当贸易术语为CIF、CIP时,保险费=合同价×k×r;当贸易术语为CFR、CPT时,保险费=合同价×[(k×r)/(1-k×r)];当贸易术语为FOB、FCA时,保险费=(合同价+ 海运费或空运费) × [(k×r)/(1-k ×r)],其中保险费率为r,保险加成为k。保险加成可选择110%、120%或130%,保险费率通常选择一切险外加战争险和罢工险,尤其要注意,同时投保战争险和附加险时,费率只取其一。例如,中国某加工贸易企业以FOB贸易术语进口一批蔗糖,装运港雅加达,目的港上海,合同金额84480美元,由贸易术语可知,进口商承担运费和保费,进口报关单栏的运费和保费都要填。由装货单知该商品装两个20尺柜,查阅运价表得知,该商品运费为205美元,商品投保险种为:海上运输一切险,其费率为8‰,外加战争险及罢工险,费率为0.8‰,投保加成110%。根据上面所列计算公式,贸易术语为FOB时,保险费=(合同价+海运费或空运费)×[(k×r)/(1-k ×r)],保险费=(84480+205)× (1.1×8.8‰)/(1-1.1×8.8‰),计算可得,保险费为

在填制报关单中,要特别注意贸易术语和运费、保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要计算正确,以便海关对完税价格的正确确定。

五、件数及包装栏的填写

一般情况下,报关单中的“件数与包装栏”,填写的是商品的外包装,件数并不是合同中的销售数量,而是整个外包装的数量。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果配舱回单件数以集装箱为单位,件数栏填报集装箱个数;如果配舱回单件数为托盘,则直接填报托盘个数;如遇到有两种计件单位的,件数栏应将两者合计填报。总之,件数栏不得填报为零,不能为空,散、裸装货物填报为“1”。例如,某企业进口一批化妆品,在合同中的数量是15000瓶,外包装用的纸箱,查阅商品明细,商品销售单位为瓶,一纸箱等于150个销售单位,所以可计算出商品共装了100纸箱,所以对应在进口报关单中,件数栏应填写100,而非15000。又如,某企业出口一批货物,再装货单上显示计件单位为“3unie&4cartons”,说明该批货物有两种计价单位,此时出口报关单上件数栏应填报“7”,包装则填报“其他”。

六、数量及单位栏

报关单中的数量及单位栏,涉及到成交数量、成交单位、法定第一数量、法定第一单位、法定第二数量和法定第二单位,这些项目怎么填写,是不是都要填写,很容易混淆。成交数量和成交单位参照的是合同,根据合同填写,法定第一单位及第二单位的内容根据海关税则的规定填写。报关单中涉及数量及单位栏的填写共有三行内容,第一行填写法定第一单位和法定第一数量;第二行填写法定第二单位和法定第二数量;第三行填写成交单位和成交数量。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货物合同中的成交单位和法定第一单位一致,则成交单位及数量一栏无需填写,若不一致,则都要填写;如果海关列明的货物没有法定第二单位,则法定第二单位及数量都无需填写,若有则要如实申报。

同时还要注意,数量及单位栏的计算公式。法定第一数量=成交数量X比例因子一,法定第二数量=成交数量X比例因子二,若无法定第二单位,则第二数量也无需填写。

例如,某企业进口澳洲羊毛加工成成品羊毛衫,欲出售给美国一企业,要填制出口报关单,该商品合同中成交单位为件,成交数量为13600件。该成品监管条件见下表:

第9篇:常见的贸易方式范文

一、用于正式外贸交易的英语信函翻译

1.专业词汇:外贸英语信函中对专业词汇的翻译务必精确、符合经贸专业要求。外贸英语中的价格术语意义固定:有的是单独的词,inquiry(询盘)和offer(报盘);有的是则是由几个词构成,todrawonsomebody(向某方开出汇票)。这些专业词汇的翻译稍微有差错就会给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巨大的损失,如曾有则报道说,某译者错将“不锈钢”译为“炭素钢”,这两字之差就给企业造成近20万元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外贸英语专业词汇与其本意大相径庭。Document本意为“文件”,而在外贸英语中则为“单据”,如AnL/Cnormallyspecifiesthedocumentsthatarerequiredbythebuyerandthedatebywhichthegoodsinquestionmustbeshipped。(信用证上,通常规定了买方所需的单据,以及有关货物的运货日期。)

2.歧义词:英语中常常会出现一个词汇有多重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恰好又是对立的。因此在外贸英语信函的书写或翻译中,应避免使用歧义词。面对这类词汇应及时发现,并立刻和对方取得联系,以便及时纠正,以免使缔约双方发生分歧,为日后贸易带来后患。如inaweek可指在withinaweek(一周内),又可以指afteraweek(在一周后),这就必须要与对方商榷,及时换上表义明确的词。

3.英美词汇差异:外贸英语信函的翻译还应注意英美词义的差异: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即是单位的差异,如billion在美式英语中意思为“十亿”,而在英式英语中,则代表“万亿”。因此,在翻译中一定要注意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使用场合。

4.缩略语:缩略术语在外贸英语信函中也很常见,其意思对外贸交易极其重要。这里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缩略术语的翻译法。

(1)音译。如:AIDS艾滋病;DDT滴滴涕;OPEC欧佩克。

(2)用汉语的缩略语译如:UFO飞碟;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V.F视频;XL特大。

(3)部分译,部分不译如:DNAfingerprintingDNA鉴别术;FOBShanghaiFOB上海价。

(4)还原成原文意译如:EconomistsplacedgreatertrustintheCPIreport,contendingthatthesurgeinthewholesaleindexwasmerelyafluke。(经济学家对消费者物价指数比较信任,认为批发物价指数的飊涨只是偶发现象。)(CPT=consumerprice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

(5)外来语译法与以上方法差不多,以意译为多。如:EP(单方面)—exparte(拉丁语);E/R(在途中)-enroute(法语)。

5.套用格式化语言或句型对应翻译法:以签署文件、合同等为目的的外贸英语信函,多套用已有格式。在翻译的时候,应用相应的中文格式,用程式化语言翻译即可。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些套用、固定搭配及句式结构的应用中。译者可相应地采取“套用句型对应方法”来翻译。在此类商业信函中,对方一般也会采取正规书面语,风格繁冗。尤其是为了增加严肃、正式的意味,他们常常会选用带法律、语言保守倾向的古体词。常见的有以”here;there;where”为词根的词,如:herein;hereof;herewith;hereby;thereby;therefore;whereas;whereby等。翻译的时候不一定要字字对应,可以在其他地方以词汇手段予以补偿,用相对比较古雅的词汇将原文的文体风格反映出来即可。6.整体格式差异:整体格式差异主要体现在英文与中文信函中。众所周知,英文日期常写于右上方,而中文日期常写于右下方。英文称呼使用复数Sirs/Gentlemen,而在中文中,则体现为统称形式的整体单数。虽然,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外贸电函英译汉时,可保留英文外贸函电的格式,也可套用中文外贸函电的格式。但是,根据惯例,建议使用中文格式,以取得整体美感。

二、用于达成友谊、交流感情的商业信函的翻译

除用于正式交易的外贸英语信函外,为达成贸易双方的友谊,商家会特别注意礼貌,因此会大量写作交流情感类信函。对这一类信函,译者翻译的时候,应注意选取适合的词,使用翻译具有“信、雅、达”的美感。并且提醒注意的一点是,商人毕竟是商人,他首先考虑的是商品、质量及相关问题与条件,而非客套与人称,汉译时,应突出重点信息,精简繁枝冗叶,以达到强化重点的目的。

针对外贸英语信函所带有的书面语体的语言结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该选择相应的书面语。在中文外贸信函中,使用的是介于文言文与口语之间的半文言文体与之相对应。如Sincerelyyours汉译为“谨上”即可。而针对港台地区保留大量古语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还应该把开头的“先生”之类词婉译为“敬启者”。在传统英语贸易辞令中,大量套语,更应该恰当增减。如:Wearepleasedto…;Wehavepleasurein…;Weacknowledgewiththanks…这些套语,产生了诸如Wearelookingforwardwithinteresttoyourreply.等句式,这里若直译为“我们带着极大的兴趣盼望您的答复。”显然,这种翻译拖沓而且生硬,只要稍微套用一下格式,采取婉译方式,译为“盼复”,则简洁明了。类似的情况还有:Yourpromptreplywouldbegreatlyappreciated。(直译为“贵方的快速回复将使我们不胜感激”;婉译为“即复为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