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

第1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教养方式比较集中的反应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幼儿社会性: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教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社会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一)溺爱型。有的父母过分地爱孩子,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干涉过多,这也不允许去那也不允许做,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所以孩子表现的常常怯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好,对事物缺乏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过份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小孩百依百顺,任凭其呼风唤雨,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样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有错误也不能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当时的满足,缺乏自信、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专制型。专制型是教育方式也属于高控制教育方式,专制型这类型的父母对幼儿时常表现出缺乏热情的,否定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父母会无条件的要求幼儿遵循自己的规则做事,对幼儿违反规则的行为又表示不满,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幼儿绝对的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父母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好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关注幼儿的一切行为,行动都加以保护监督,父母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的出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幼儿常常容易形成自卑、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由于从小缺乏关爱,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造成幼儿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长此以往,将会与家长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三)放任型。放纵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权威型教育方式的父母一样对幼儿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表现于家长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提出要求,这种家长对幼儿是拒绝的,对孩子的需求也不做出及时的反应,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支持,他们很少和孩子交流沟通,对儿童缺乏管教,听之任之。

(四)民主型。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家长对幼儿是理解与尊重的,他们会与幼儿心贴心的交流及给幼儿自由的成长的空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贴心的帮助,对子女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让子女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三、家庭中如何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出现差异,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提高家长社会化教育的意识,自觉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

(一)建立民主化的家庭。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父母应把孩子摆在平等的地位上,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又让孩子克制住自己,尊敬父母和长辈并对幼儿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人父母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建设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养态度要严而不、威而不猛,态度言论前后一致,使他们从小就人自己身上习得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体谅人等优良品质。

第2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养方式;调查

一、问题提出

教育界常有人说:“5+2≤0”,意思就是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周末两天学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为了探讨如何帮助家长改善对待问题学生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笔者对我校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

二、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

(一)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是我校40个班级高一至高三的问题学生及学生的家长,学生共计209人,男生101人,女生108人。编制“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内容”的问卷,对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情况进行了调查。此外,从被调查的209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以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从家庭基本状况,家庭学习氛围,家庭教育态度,家庭教育成效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家庭基本状况

从照顾人与子女关系,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家长兴趣爱好和家长年龄五个层面了解被调查学生家庭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如下:

1.家长年龄较轻,受访家长中,82.2%介于35―4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家长,精力旺盛,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基础,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2.家长受教育层次很低,初中学历高达78.9%,受到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为0。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高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要改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必须立足这个现实,从实际出发。

3.调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竟然有20.8%的问题学生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与父母接触很少,隔代抚养造成的问题,短时期内很难消除。

(2)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从家庭学习环境营造,对待子女学习问题,家长与学校联系,父母是否有看书、读报习惯四个方面了解受调查学生家庭学习氛围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具体如下:

1.虽然大部分家长注意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但是对孩子的学业却不关心,孩子成绩好坏无所谓,不犯事就好的家长,占了受访人数的66.9%,这跟他们当初送孩子到职业学校来的出发点是完全吻合的。

2.每天坚持或是经常坚持读书、看报的家长,在受访家长中,一个都没有。家长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关心外部世界。

(3)家长家庭教育状况

从孩子成绩不太好,父母态度如何,父母如何关心孩子,父母在家中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和父母如何看待孩子进步五个方面了解了被调查学生家庭教育状况。

数据表明,家长重成绩轻德育现象明显,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4)家庭教育满意度

从“你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满意吗?”和“对孩子的教育,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两个层面分别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了解。

调查结果表明,问题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不认同的,而父母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又苦于没有系统的指导,规范的引导。

三、几点建议

(一)直面问题,接纳孩子

家长对待问题学生,方法单一,缺乏理性。打骂是家常便饭,在得不到成效的情况下,父母急于求成,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父母急于去批判、去给孩子“定罪”的行为,除了把孩子的自尊伤害得体无完肤,与父母越来越对立,可能还极可能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这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愿意总被人批评。

(二)发现长处,引导孩子

成绩差,这个孩子便一无是处的观念根深蒂固存在于许许多多的父母脑海里。带着这样的观念,他们事事处处挑剔孩子,责问孩子,不给孩子辩解的余地。孩子在他们面前,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父母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三)营造时间,陪伴孩子

工作忙,走不开成了很多家长推卸子女教育的首要借口。家长总是以工作繁忙为理由,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渐渐地就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当然,对于孩子一些过分的、无理的要求也要及时进行改正,并且说明道理,让孩子懂得那是错误的做法,只要父母选择一个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系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上,必需取得家长的支持,否则,问题学生的状况很难得到扭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终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独立性;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33-02

独立性(又叫自主性)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合理选择目标的愿望和能力,独立性由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三个维度组成。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利于儿童责任感、自信心等品质的形成,更有利于儿童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压力。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塑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一、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现状

本研究对绍兴市70名3岁~12岁儿童做了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1份。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从独立性的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来分析绍兴市儿童独立性现状。调查中发现,儿童在三个维度的表现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篇幅所限,表略)。问题1“收拾玩具”与问题2“完成作业”反映了绍兴市3岁~12岁儿童在完成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时,有明显的依赖倾向;问题3“组织活动”与问题4“购买玩具”反映了儿童自我主张能力有待提高;问题5“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与问题6“放弃想买的玩具”反映了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情况比较乐观,但儿童心理需求强弱的不同,儿童自我控制的表现也不同。根据绍兴市儿童在独立性的三个维度的不同表现,可分析出儿童的独立性较差。因此,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进一步重视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缺陷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独立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绍兴市62位家长做了有关“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独立性情况”的调查,通过分析该问卷以及3岁~12岁儿童独立性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绍兴市家长在培养儿童独立性方面有如下一些缺陷。

1. 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严重

对绍兴市8岁~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隔代教育的儿童占到50%以上。在单亲教育的儿童中,24%的儿童会任性、固执己见,过分依赖别人,独立性较差。隔代教育下的儿童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祖辈成员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容易娇惯溺爱儿童,从而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其次,祖孙之间有更大的代沟,祖孙之间难以交流,祖辈在儿童面前缺少权威等原因,使儿童不听从祖辈教育,导致缺乏正确的引导。

2. 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时,22%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鼓励,有些家长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缺少对孩子的肯定。除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外,家长的教育态度也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 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同样的问题时,57%的家长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家长表示“虽然很想好好教育孩子,但因为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和经验,总怕教错”。可见,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儿童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教育儿童的态度、要求不一致,以致儿童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管是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策略

针对以上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现状和缺陷,有如下几点可行策略。

1. 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由以上内容分析可知,绍兴市的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系统、全面的教育观。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儿童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家长要尽力去获得专业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1)父母亲自教育子女,减少隔代教育。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儿童,多与儿童交流,多关注儿童的成长,履行为人父母的义务。(2)家长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教养方式。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独立性表现也不同。而对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家长应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3)家长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据调查,我国家长接受培训总量严重不足,为家长提供专业知识培训的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家长、政府、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协作。

2. 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独立性

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除了家长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要将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付诸实践。

(1)创设自由愉悦的儿童生活环境。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儿童发展独立性的途径有:一是自由,二是有组织的工作。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必须给儿童以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定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同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与同伴的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会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从而提高独立性。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家长通过与儿童玩耍观察儿童,进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此外,还要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创造出自由愉悦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儿童有更多自我表达、自我思考、自我抉择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独立性更强。

(2)尊重儿童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尊重儿童包括多方面内容,家长既要为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又要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1)尊重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面对儿童的问题,家长应该启发儿童自己探索答案。儿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2)尊重儿童的自我抉择的权利。在调查中,有42%的家长会决定儿童穿的衣服,说明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这容易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从小为儿童提供自我抉择的机会。家长要尊重儿童对个人事务的决定权,甚至可以给儿童参与家庭事务的平等权利。3)放手让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做,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做。”蒙台梭利着重强调了儿童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家长应以任务的形式让儿童做家务,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让儿童熟练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获得自我依靠能力,同时还为儿童创造了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机会。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以上提出的策略是相互联系的,家长可以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在实施这些策略的过程中,缺少不了家长与儿童的互动合作。倘若家长不主动进入儿童的世界,一切都是无稽之谈。家长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儿童,能针对儿童的问题采取正确的策略。本论文虽以绍兴市为例,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能为家长朋友提供一些帮助。激烈的社会竞争更需要独立自主的人才,而儿童期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家长要把握好儿童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晓燕.3岁~5岁儿童自主性发展特点研究[J].幼儿教育,2006(12).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2002(06).

[3]盖笑松,王海英.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9(03).

[4]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儿童心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4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关键词:幼儿性格;影响;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004-01

性格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包括诚实,勇敢,乐观大方,有自信心,懂礼貌,有是非观念,谦逊,善于思考问题,容易适应新环境等等。而不好的性格包括认生,胆小,神经质,爱撒娇,依赖性强,没耐性。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良好的性格对幼儿的行为方式和性格影响特别重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抚育者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培养。

一、幼儿性格的影响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父母的态度是民主的,儿童容易形成独立的、直爽的,亲切的,社会的,创造的性格。父母的态度是溺爱的,儿童容易形成任性的、反抗的、幼稚的性格。父母的态度是专制的,儿童容易形成依赖的、情绪不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父母的态度是拒绝的,儿童容易形成的、冷淡的、粗鲁的性格。父母的态度是“过度保护”的,儿童容易形成缺乏社会性的性格。

2、父母的言行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幼儿性格形成的第一个“塑造场”,家庭中的一切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中以父母的教育作用最长,一般来说,幼儿会静悄悄的模仿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家庭幸福美满对幼儿形成健全的性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好的言行举止,更有利于健全性格的形成。

3、父母的性格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人的性格形成有遗传的基因和成分,也就是父母亲的性格。在出生后,父母的性格并一直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孩子在早期与父母亲相处的时间最多,父母亲照顾和教育幼儿,幼儿会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因为孩子最初往往是以自己的父母为模仿对象,很多时候都无意或有意地受到父母的影响。久而久之,自己的性格也会偏向于母亲或父亲一方。如果一个小孩成天生活在一个父母脾气暴躁、忧郁,或母亲蛮横散漫的家庭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也会比同龄人更加叛逆暴躁。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母亲通情达理,父亲开朗大方,那么这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拥有一些通情达理的性格。

4、亲子关系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敏感期,也是教育的敏感期,更是与父母增进感情的最佳期。现代的年经人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照顾孩子,将自己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抚养教育,面对疏离的亲子关系,或是离异的亲子关系,幼儿会感到孤独、压抑、叛逆。

二、家庭教育中养成幼儿良好性格的方法

1、表扬和批评并用,养成幼儿谦和的性格

表扬是教育幼儿进步的一种常用方法,用表扬来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他进步,孩子很乐意接受,效果颇佳。但如果连孩子的缺点也赞赏,津津乐道。就会养成孩子自以为是,产生了盲目的,“自我优越”的心理。适当的批评可以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具备行为的判断能力。

2、培养幼儿爱劳动,做事认真的性格

现在的家庭多为三口之家或四二一家庭,大家人中只有一个孩子,不少家长“过分保护”,导致幼儿出现严重的依赖心理的倾向。家长根本不放心让他们去做,你只要身体好学习好就行,这些小事用不着你来做。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劳动,可以锻炼儿童的意志,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及独立性。

3、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长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常识,并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树立真善美、假丑恶的观念。为幼儿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可能让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多与孩子进行心理的交流,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4、提倡民主型教养方式

民主型教养方式最利于孩子成长,在民主型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协作的、亲切的、创造的、社会的、独立的。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须充分了解掌握孩子的心理,使孩子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成长,尽可能避免过分保护和干涉,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三岁的孩子开始萌发自立心,这时候,父母尽可能不要插手孩子的行动,耐住性子站到一旁指导孩子,从正面迎接新的课题,增强孩子的信心,给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与长处的机会。

5、培养幼儿的双性化性格

家长应该培养幼儿的双性化性格,所谓的双性化性格(双性化个体)是指同时具有大量的男性化性格特征,又具有大量的女性化性格特征的人。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男女,常常并不是极端化或性别化的个体,而是具备了人类较多优秀的品质和特质。在已有的研究中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中,大约有27%~32%的人是双性化的。而且双性化个体优于其他类型化性别的个体。培养双性化的健全个体,首先要谈化性别界限,实施一种无性别歧视的教育和教养。

参考文献:

[1] 肖秀琼.谈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培养.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1(5)

第5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一、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非常大,也非常重要。我认为,“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一般人却忽视了这件事,把这件事看得容易了。他们往往把自己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看作是一种权威,决定了孩子的言行、思维模式。还认为只要他们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就是孩子心目中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他还需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家庭教养方式上的不同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有不同的影响。人们一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民主型教育

民主型的父母能平等对待、尊重儿童,能与儿童相互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主体,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导师,也可以是一个亲密好友。这种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培养起亲切、与人合作的性格。

(二)溺爱型教育

溺爱使孩子不求上进,荒废学业;使孩子依赖父母,不能独立;使孩子蛮横无理,缺乏教养;使孩子为所欲为,失足犯罪,这些都是父母对待儿童缺乏理智和分寸的爱。

(三)放任型教育

这类教育是对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管教,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全凭孩子自由发展。他们放松对子女各方面的教育,学习很少过问,生活较少关心,孩子品德上出现的不良萌芽也常常被忽视,子女犹如一棵自生自长的小树,长直了还是长歪了他们都不必操心,一旦孩子在成长中真的出了偏差,父母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只能实施打骂、体罚等极端的教育手段。

(四)专制型教育

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强调辈分,以自己是其监护人的身份自居,凡事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成某件事情,对于其犯错就采取惩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训。事实上,由于父母的这一行为就导致了儿童胆小、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

可见,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家庭教育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家庭氛围

1.父母要为儿童营造一种安定、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即使家庭成员可能在性格上有较大的差异,对问题、对人人、对事的处理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但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从维护家庭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出发,互相理解、谅解。

2.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家长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在家中也必然有这种心情,家长只有尊重子女,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可能奏效。家长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应当在心平气和、相互理解的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进行。

3.要做孩子的亲密伙伴

父母应该把自己当作是孩子的朋友,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

4.父母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随时想到孩子就在身边,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孩子的模仿性特别强,父母怎么做,他就怎么学,所以做父母的是怎样一种人,小孩子大概也是这种人,父母的影响比任何影响都大。

(二)教养态度和方式

1.理智施爱,爱而不娇

父母爱子女,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子女也是有学问、有讲究的,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说:“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未必治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的爱都无法比拟的,虽然父母都特别爱自己的子女,但不见得都能教育好子女。所以,父母要从子女的长远利益出发去施爱,不能一味地迁就,放任孩子为所欲为。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凡是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早日成才,成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佼佼者。这种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要实现这一愿望,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时,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将自己不切实际的主观意志和意愿强加给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3.态度一致,教育统一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的所有成年人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都是教育者、都是担负着教育的任务。因此,要顺利地进行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有担负并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都必须对子女有一个一致的态度,做到要求、教育统一。不能是一个家长是这种态度,一个家长是另外一种态度;一个家长这样教育,一个家长又那样教育,这样就会养成子女的两面习惯、市侩作风。

总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因素在儿童的成长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且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第6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期望重智力,忽视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教育观念的因素,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分追求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他们让孩子过早学习数学、认字等文化知识,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辅导班,学前儿童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童年。这样,过高的期望造成了过高的压力,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二)行为导向错误,忽视积极品质。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导向和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行为导向和暗示,对儿童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良的行为导向和暗示给儿童带来消极的影响。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忽视学前儿童积极的品质,消极评价使学前儿童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正确性,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导向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忽视积极品质而助长消极品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三)教养方式不合理,忽视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目前,父母经常对子女采取溺爱和专制的教养方式,或者听从儿童安排,一味迁就儿童,这样助长了儿童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点,或者家长以长辈身份命令儿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儿童缺乏自主性,而且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儿童,这种不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给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消极的家庭氛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儿童内心产生压力和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等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思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主张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的情绪领域。积极的情绪强调主观层面上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幸福、乐观、快乐、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拓展-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长远的、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而消极情绪的作用则相反”。总之,人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问题,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长远的发展。2.积极的人格领域。积极的人格主要指个人层面的积极方面和积极品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并主张要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总之,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都影响着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指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重视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个体思维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积极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发展。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发展,也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期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应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儿童,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消极情绪,帮助儿童正确表达和发泄消极情绪,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家长也要创造情境和机会满足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认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2.重视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积极品质方面,这也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的出现。因此,家长要重视儿童的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除了发现问题,更要相信儿童的能力,挖掘儿童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最后,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塑造积极的人格。3.转变教养方式,创设积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除幼儿园外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组织系统。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其情绪和人格。因此,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和理解儿童,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迁就和溺爱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相互关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多向儿童传递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儿童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愉快。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给儿童创造一个民主、接纳、温暖、和谐、愉悦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第7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孩子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孩子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孩子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孩子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孩子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孩子,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第8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关键词】 青春期; 心理问题 ; 家庭教育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期生理变化很大,思想情绪也常不稳定,家庭和学校应注意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高的相关关系、心理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也离不开家长的全心全意配合。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能否健康成长、成材的最重要因素,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家庭教育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2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3 家庭教育内容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人格的确立、习惯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无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内容的制约。总体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生活习惯养成、消费观念、劳动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现实中,目前的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使得青少年中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身材高大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从特定角度看,我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

家庭教育内容的缺陷,不仅表现在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方面,而且某些时候表现在家长无意识对孩子进行了不良影响。比如,家长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的家庭成员对现实的阴暗面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调,信念迷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有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

4 家庭关系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当今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青春期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夫妻间的人际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预定了家庭的基础特征,特别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夫妻冲突对孩子心理和性格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家庭的心理气候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孩子生长在充满矛盾、父母成天吵闹的环境里,家庭气氛里缺乏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结果会使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和不良情绪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同时,亲子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永久性,这是任何外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所以家庭教育在培养子女健康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家长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4.1 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

4.2 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

4.3 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打动人。通过访校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

4.4 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即可。

4.5 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分析、引导和帮助改正。对问题不是包庇,在于解决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季成钧主编《家庭教育学》南方出版社,1998年4版。

第9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困境;文化资本

一、农村留守儿童将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是指“在单个家庭范围内,家长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未成年子女直接地、持久地、潜移默化的影响。”[1]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相比城市本就相对薄弱,近年来父母“暂时性的缺失”,更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陷入困境。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多为双亲外出务工,将子女留给祖辈抚养,父母角色的缺失造成家庭教育总量的缺失,家庭教育近乎处于“悬空”状态。作为监护人的祖辈和父母单方教育能力的局限导致留守儿童缺少情感上的呵护和实质性的监管,出现如溺水、车祸、被拐骗等安全问题和学习成绩差、行为失范等显性问题。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呵护则给留守儿童带来很多隐性的心理问题,情绪消极,不愿与别人交往;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普遍表现为孤僻内向、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管理困难,好打架、爱学人、喜欢撒谎。和非留守儿童对比,留守儿童普遍感觉失落和孤单,同时也感觉缺少关爱。

二、合力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困境的策略

(一)政府层面: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

近年来,政府层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多集中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成了被忽视的角落。因此,政府首先应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的,薄弱的家庭教育会给学校教育的推行过程和效果带来影响。政府进行教育工作的部署和推进中,应将“遗忘”的家庭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工作之中,提高对家庭教育相关政策制定、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的关注,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政府层面的支持。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实质性投入,补偿家庭客体化文化资本的匮乏。政府可投入专项资金,利用社会文化资本弥补家庭客体化文化资本的缺乏,例如购买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与文化用具等、建立留守儿童小型阅览室与文化站,网络资源室等,帮助留守儿童开拓视野,促进其智力和文化能力的发展。

(二)家庭层面:积累家庭文化资本,切实加强教育职能

父母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应尽量积累和改变家庭身体化与客体化文化资本。首先,监护人(无论是祖辈或是留守单亲)应改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摒弃对留守儿童“重养轻教”的教育观念。现代的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但是农村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监护人的文化水平都阻碍着目标的实现。因此,留守单亲与监护人在现有的条件下对儿童进行基本生活照顾的同时注意培养儿童兴趣,关注儿童智力和文化能力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对留守儿童通过说教的方式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形成“养教同步”。其次,父母和监护人应改变教养方式。父母和监护人应改变单一粗暴或放任的教养方式。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暂时性”缺失,心理较为脆弱,监护人应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多从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理解留守儿童的处境,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味打骂。同时,家庭教养方式同样不能走向放任。对留守儿童的放任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放任自流;另一种是由溺爱而产生的放任和纵容、娇宠。针对第一种,监护人应明白自身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作为监护人的义务,管教留守儿童,及时纠正其言行,尤其是道德行为的规范。另一种溺爱多出现于隔代教育中,祖辈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溺爱性的放任对孩子不是爱,而是一种潜在的伤害。祖辈们应给与留守儿童呵护和关心的同时,注意“度”与方式,对儿童错误的言行应加以制止和教育,“恩威并重”。最后,父母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亲子交流。父母在外务工的同时应多抽空与儿童电话交流,注意交流的方法,内容应深入儿童心灵,促进情感对话。作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祖辈和他人,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的是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因此,在生活中应与留守儿童多进行“亲子交流”,多了解儿童的内心想法,在交流中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加深彼此的感情,为儿童营造一种对父母般的依赖感。

(三)留守儿童自身:学会自立自强

首先,留守儿童要学会自立。在生活中,留守儿童应学会独立,自我管理,要自己学着做饭、洗衣、收拾房间、自己照顾自己。这是一个培养独立性和基本生存技能的过程,留守儿童应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任务。同时,配合监护人和老师的管理、教导,养成良好的行为约束习惯,在学校中自觉学习,生活中自我约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也是留守儿童的应有之举。其次,留守儿童应学会自强。留守儿童应理解父母,理解他们外出务工的无奈和不易,将理解转化为自身自强的动力。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多种方式锻炼自己,以积极、乐观、坚强的心态对抗挫折。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要及时诉诸于监护人、同伴、老师,与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打开自己的“心门”,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形成良性的留守儿童互动系统。在学习中,应为自己树立目标,刻苦学习,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转化为动力,多阅读对自己有益的书籍,自我勉励,充实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