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网络教学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

第1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在中学生的教育中,道德教育对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化的影响,加之学校道德教育方式以及方法的落后,使得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进而使得学生在对网络文化具有辨别力的状况下进而接触,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所以,针对网络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不断提高中学生道德教育水平和质量。

二、网络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1.网络文化影响中学生道德观念

在中学生的身上,由于其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文化没有一定的抵制力,网络文化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青春期,对于各种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而其又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一批人,使得对其网络的依赖性较大,进而影响其道德观念。但是,在网络中,由于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学生无法对其进行分辨,使得一些有害的道德观念进入中学生的思想中,进而影响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使得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出现不该有的问题。所以,网络文化对于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2.网络文化影响中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取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影响中学生道德知识的额获取方式以及思想方式。在原有的中学生道德教育中,学生一般是通过老师获得道德教育知识,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方式以及理念格外重要。但是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再通过教师进行获取道德知识,他们借助网络,自己进行学习,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而影响了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

3.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的方面对人们具有促进作用,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网络改变了以往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途径,改变了以往教师传授的方法,学生借助互联网,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获取到自己想要的道德知识,进而不断提高中学生大学习能力。

三、应对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建议

1.加强对中学生正面道德教育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侵入中学生的眼界,所以针对这样的状况,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以抵制其负面信息对中学生的影响。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由于其信息的良莠不齐,加之学生的抵抗能力不高,学生在网络中容易接收到负面的信息。所以,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给学生讲解什么事正确的道德观念,什么事错误的道德观念,使得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能够辨别其正面和负面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额辨别能力;同时学校?ü?知识竞赛以及辩论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正负面得到观念的辨别。

2.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教育

在网络的背景下,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教育,使得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背景下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今的中学生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一批人,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极大,让其摆脱互联网的影响的可能小之又小,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文化的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网络文化辨别。学生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文化的课程,在学生进行上课时,可以给学生讲述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和消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双面性,而不是一味的相信网络中的道德教育知识,让学生建立对网络文化的过滤功能,进而提高中学生自学道德知识的能力和辨别良莠文化的能力。所以,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3.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负面道德信息的管理

学校和家庭加强对负面道德信息的管理,减少学生对负面道德信息的接触,也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网络环境,对负面道德信息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家庭和学校双方要加强对负面道德信息的管理。首先学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减少不健康信息的流入,中学生就会较少的接触到负面的道德观念和信息,进而价钱对中学生道德教育。此外,家庭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家长如果发现学生最近有接触过什么负面的道德观念,要及时的进行制止和教育,进而让学生及时的摆脱其负面道德的影响。所以,基于网络环境加强对中学生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出击,通过对负面道德信息的管理,进而加强对中学生得到奥德教育。

第2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心理词库 语义网络 词汇习得

一、引言

多年来,由于词汇本身缺乏较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兼之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二语习得研究偏重于二语的语法(形态和句法)习得(戴曼纯,2000),二语的词汇习得研究只能处于附带和从属地位。不过,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成果,词汇习得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成果也逐渐增多(文秋芳,2004)。二语词汇习得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国外的Aitchison(1987,2000)、Henrickse (1999), 国内的桂诗春(1991,2000)、董燕萍(1998,2002,2005)、张淑静(2003, 2005)等人对心理词库都做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如Aitchison (1987)对儿童词汇习得过程的探究; Harris (1992)对词汇习得在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的情况研究;Jiang Nan (2000) 对二语的词汇习得过程的探索等。本文拟从心理词库在习得者头脑中的建构过程出发, 探讨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心理词库概述

桂诗春(2000)认为,心理词汇的研究主要涉及词语是如何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及人们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如何提取它们的过程。心理词汇是一个在发音、意义和数量方面呈变化的完整的知识系统。心理词汇词库类似于普通词典,但心理词库中的词汇不是像词典词汇那样按照字母的顺序排列的,而是以语义网络的方式将词语组织在一起。Collins和Quillia (1969)提出了层次网络模型(HierarchicalNetworkModel) 。在语义网络中,大脑中储存的每一个词都用接点来表示,在大脑中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结构,接点与接点之间通过词的语义联系而相互连接。Collins 和Loftus(1975)在分层网络的基础上作了修改,提出扩散激活模型( Sp 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认为心理词汇的组织近似于一张由相互连接的接点组成的蜘蛛网,每个单词就是一个接点,词汇提取是通过不断扩散的激活来进行的。记忆过程对心理词汇的储存和提取有重要影响。人类的记忆过程包括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词汇学习者先将所获得的词汇信息以完整的形式保存在感觉记忆中, 往往只能持续半秒钟到1 秒钟。通过辨认,将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词汇信息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在人脑中保存不超过20分钟。要使得这些词汇成为心理词汇, 必须对这些词汇进行进一步加工,使之长时间甚至永久地保存, 形成长时记忆的词汇就转变为心理词汇。心理词汇的提取模式主要包括Collins和Loftus(1975)提出的扩散激活模型和Forster( 1976)提出的串行搜索模型。影响词汇提取的因素包括词频、语境、语音特征、语法结构和语义等效应。

三、通过语义联想构建心里词库网络

词在人脑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尽管就心理词汇的组织结构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人认为词汇存在于语义网络中,每个词以各种形式互相联系。Nation (1990)认为词汇知识包括八个方面,即意义、拼写、发音、语法特征、搭配、语域、联想及词频。由此可以看出,联想知识是词汇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二语学习者掌握了足够的词汇知识并能造出基本正确的句子,他也可能缺乏联想知识,因而无法说出有语义联系的反应词。这就表明,二语词汇需要重组。词汇重组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把所学词汇按相关性归类,另一方面词与概念之间匹配复杂化。二语学习者在认知方面已经相当成熟,所以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大量接触这些词的搭配、联想词、不同词义、语法特征等,以确保熟悉其使用环境,丰富不同类型的词汇知识,并把词汇分门别类进行储存,建立有效的词汇语义网络。在英语词汇的学习和记忆中,根据词义进行联想记忆可分为:同义联想、同类联想、反义联想和一词多义联想。同义联想是指质上或意义上相类似的词,或某些具有共性的词,会使人产生联想。如表示“笑”的英语词汇就有: laugh, smile, giggle, grin, banter, dimple等。同类联想即把具有同艺术性的一类词联系起来思考。如由动物( animal)这个词便可联想到狗( dog) 、大象( elephant) 、老鼠(mouse)。反义联想是一种对比联想,它将具有相反或相对意义的词语联想在一起,如:like - dislike, better - worse, failure - success, open - close, asleep - awake。这些词汇无论在形式上、类别上都很有代表性。利用语义记忆的理论来记忆词汇,不仅可以记住词汇,扩大词汇量,而且还可以对词汇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加强对词汇深度的习得。有利于建立语义场来识记词汇。语义记忆的理论主要有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式。在层次网络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利用语义记忆的理论来记忆词汇,不仅可以记住词汇,扩大词汇量,而且还可以对词汇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加强对词汇深度的习得。有利于建立语义场来识记词汇。在层次网络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当大脑要提取某个词时,认知系统会自动进入相关网络激活另一个接点,被激活的接点又向外激活其它相关接点。认知系统就是这样通过网络的不断扩张和延伸,使词汇不断被激活、提取和使用的。由此,在二语词汇习得中,尤其是词汇深度习得中,掌握这两种类型和模式,将会大大加深对词汇的深度的习得,并且还可以“激活”相关的词语,扩大词汇量。根据词义进行联想记忆就可以帮助二语学习者建立有效的语义网络,有利于学习者词汇习得。

四、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首先,根据心理词库激活扩散模型,心理词库是以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网络结构,那么如果我们按照语义的相似性组织概念进行单词输入就可以帮助进行词汇教学,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的词汇安排中没有根据语义相似性进行编排的,所以先要对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编排进行重组,这涉及到教改的研究。对大学生掌握的英语进行测试,从而得出以语义相似性的词汇。比如通过问卷调查,写出food一词,然后检测学生最容易想起的词汇有哪些,这样学生可能会想到vegetable, fruit, dinner等。然后将单词归类在不同的语义场内,例如按单词的主题归类,按单词的上下义和并列等语义关系归类。通过这种方式总结出来的词汇网络结构放在一块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词汇输入和心理词库的组织,也有利于以后的词汇提取。在心理词库激活扩散模型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属性关系和概念的使用频率决定的,使用频率即我们讲的词频效应,词频效应告诉我们,频率越高的词就越容易被提取。但是要想用此类方法学习英语词汇首先从教改中做起,对国内大学生词汇掌握的分布情况作出语料库来改编大学英语词汇教材中词汇的安排,这样学习者学习英语就会简单的多,不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再者教师应指导学生辨认语言中的板块(chunks)。Lewis (1993) 认为英语有四个板块:(1)词,短语。短语指具有一定习语性质的词组,即由一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固定词组”,比如on the other hand。(2) 搭配词。指那些在一起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例如:takep ride in, raise cap ital。(3)惯用话语。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单词组合。他们可以是完整的句子。

结束语

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对于培养和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根据心理词汇的组织和结构特点、影响心理词汇的储存、激活、识别的因素以及记忆过程的特点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指导,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特点以及低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发展特点等。

参考文献:

[1] Wallace, Michael.J.Teaching vocabulary.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82.

[2]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3]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第3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 网络课程建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课堂教学以其直观性、可重复演示性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新选择,其直观、简明、便捷的教学特点深受新时期学生的喜爱。所谓网络课程,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网络的便捷性可以使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地了解教学内容,获取教学知识,评估教学的效果,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针对如何解决女性健康的问题,帮助女性进行疾病诊断和常规保健的一门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提高学生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课堂,通过使用图片、影像、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能够直观清晰地向学生讲授与护理有关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护理知识,既方便将复杂的护理知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又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1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网络课堂的内容形式单一

网络课堂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现在的《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的情景就是将网页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师在镜头前讲授,另一边是讲课内容的文字书稿,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出网络课堂的优势。

1.2网络课堂互动交流较少

互动交流不仅是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网络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充分的互动交流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的建设却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设立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分工协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方式缺乏连续性和互动性,使得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

1.3网络课堂教学设计不完善

网络课堂的教学设计不仅应关注设计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更应该关注学生通过《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的学习是否增长了护理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技能等,这才是网络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但是,现有的网络课堂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及时跟进了解教学的目的是否实现、学生对网络课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工作。

1.4网络课堂的学习资源不足

网络课堂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服务,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网络课堂资源较少,现有的内容也基本上都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堆叠,没有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简单实用的教学资源,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体系,以致学生即使想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也缺乏相关的教学内容、案例以及实践技能操作。

2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设计的具体策略

2.1丰富《妇产科护理学》的网络教学资源

一方面,组织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根据《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任务要求,从护理的理论知识、护理的基本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旁征博引、吸收借鉴相关的资料,丰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组织专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类人才,将传统的书本知识转换成图片、影像、声音、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将复杂、难懂的护理技能以直观的影像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反复揣摩,提高学习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2建立情境化的网络课堂教学方式

一方面,网络课堂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就《妇产科护理学》某一方面的知识通过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等方式,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的建设可以建立网络虚拟教室,对同时在线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布置问题让他们相互讨论、找出答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建立网络答疑系统,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或没有学会的护理技能,通过向教师留言,由专业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进行答疑,通过互动问答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4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涉及大量错综复杂、彼此交织的概念与技术,因此“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教授的课程。随着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点的不断增多,使该课程的教学更添难度。近年来,很多教师和学者都致力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不断探索与尝试更好的适应于该学科发展特点的改革方法。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探讨性建议。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进行任何具体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之前,都应首先明确教学目的,改革的过程中,任何具体内容应围绕教学目的展开。“计算机网络”是各高校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面向的本科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电气、财经、管理等,覆盖面较广。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数理基础,以及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可以将本科阶段“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互联网络的一般应用;中级层次要求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等重要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具备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与基本维护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网络应用能力;高级层次要求具备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思想,对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有较深刻的理解,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中小型网络的设计与规划,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保证技术和综合管理知识,具备设计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其中初级层次无需强大的理论基础,强调基本的应用操作能力,主要针对文科类的专业;中级层次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类;高级层次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注重实践中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一定的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

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达到教学目的,应本着重视理论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则来开展教学。就我校多年来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动力,习惯于被动接受,这对于理论厚重,实践性又很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十分不利,即便在教授过程中不断加大投入,学生的收益也依然差强人意。二是教师理论讲解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缺乏生动的表述,以及清晰简洁的概括,使得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多半是支离破碎的协议和孤立繁杂的概念原理。三是教师忽视对实践内容的合理安排与充实,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而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程度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理论教学效果。四是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中的网络技术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只为通过考试,而从心理上不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更不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所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重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安排,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下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2.1 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路。

(1)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推荐良好的参考书籍和文献,并可在课程中间,对具有延展性的内容推荐相应的参考资料,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学时限制带来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的习惯,也为了培养学生初级科研能力,建议由教师设定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自行组成课题小组,每组有1个组长负责,针对所选题目收集资料,研究讨论,安排2至3次演讲,提交书面报告。题目的设定应该考虑到本科学生的数理基础及现阶段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与“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有较好的联系,并尽可能地兼顾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比如系统集成在企业网中的应用、校园网建设实施方案设计、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安全技术等。范围也可以更广泛一些,适当包括如网络服务的发展历程、网络领域的创新人物介绍、流行的网络管理平台介绍等非具体技术的内容。该方式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可以获得创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2)重视课堂启发式提问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提出启发性质的问题。教师可以由前述的内容引发新问题。先让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由教师给予指正和总结。或者由教师设计典型问题,给出若干提示,让学生运用当堂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方案。比如在讲解POP协议之前,通过“我们的个人电子邮箱放在哪里合适?”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针对他们的一些回答提出质疑,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思考,而最终的答案恰恰是“需要有一个支持远程收取信件的通信协议”。类似于这样的引导方式往往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启发式的问题不会给学生造成紧张情绪,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课件内容要清晰简洁,合理运用图片和动画说明

一堂课的内容通常包含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能包含多个要点,这些要点根据联系性应分页显示,每个页面上较长的叙述性文字应尽可能减少或不用,文字描述应具有代表性、概括性。插图对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域名解析部分,大段的文字描述无法让学生明确域名系统的工作过程,而包含实物元素的图形实例可以让这一过程变得清晰明朗,而且通过改变图片中的若干元素可以直接形成练习内容。另外部分计算机网络知识使用静态的图片仍不能很好地表述,则应该制作动画实例。比如滑动窗口的工作过程,制作前首先要找准关键的描述点:接收窗口的运动驱动发送窗口的运动;什么条件触发接收窗口动作;某个时刻发送站点应发送哪些数据帧;接收站点采用不同的确认方式时,发送窗口如何运动等。接下来要设计对所描述过程的表现方式:由于滑动窗口采用循环序号,在有限的区域内使 用可以转动的圆形窗口,表现力会更好。最后要选择良好的动画制作工具将其实现,该工具生成的动画应能方便地嵌入到不同的课件中,这将为以后课件的修改、扩充及再制作提供方便。总之,动画实例的制作应有精心的设计过程,避免做成只包含动态元素但不能说明问题的所谓动画。

(4)举例贴近生活,并重视举例内容的设计

举例对于任何复杂抽象的内容的讲解都是至关重要的。计算机网络中的许多知识点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作比喻,如体系结构中服务与服务访问点的概念,可以用银行内部、服务窗口、客户之间的关系来比喻,帮助学生很快地建立概念。又如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概念,可以用在传送带上传送货品的例子来作比喻,使学生对这两个时延的产生位置以及各自的影响要素准确把握。但是这些例子不能拿来就用,一个好的例子除了本身具有近似含义或相似特点以外,还需要教师对合适的例子给予条件约束,合理地进行编排,使其特点与相关知识点进一步吻合,才能具有正确和良好的说明能力。

(5)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于理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基本遵循“总说,分说,再总说”的原则,教师在课堂上结束一个或多个知识点的讲解以后,应有意识地阐明该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全局位置,或者该知识点与特定范围内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讨论网络协议时,首先应强调协议是以层次形式组织在一起的,每次讲解完某个协议时,应说明它与同层次的其他协议是否有关系,它与上下相邻层次中哪个特定协议有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将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某个应用或者当前主流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最直接的做法是可以将实验涉及的应用拿来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拓展学习思路。另外,实验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指明与本次实验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点,帮助学生作好实验预习。

(6)概念词汇尽量采用英文

这在重点院校中实施情况较好,但是还有许多院校并不重视这一点,包括笔者的学校以往也是如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包含了大量术语及缩写,同一术语在不同的书籍和资料中的中文翻译往往并不一致,对于中文授课环境,课堂讲解中术语使用英文,并适当提示以权威的中文翻译,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概念含义,而且为学生阅读英文资料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2 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许多网络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转化为网络技能,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以下建议旨在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及学时,正确引导学生,改善实验条件,以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内容,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1)注重实验设计

应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当前条件,设计实验内容,分配实验学时,而不是单纯依赖于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实验应尽可能包括验证、应用、设计、综合多个类别,内容应覆盖线缆制作,网络设备连接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服务配置,以及网络编程等多个方面。片面的实验安排无法使学生真正锻炼实践能力,对理论教学的帮助也将很小。实验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环节,实验内容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验条件的改变及时完善和更新。

(2)安排课外实验学时

全面合理的实验内容需要有足够的实验学时来完成,通常情况下,为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安排的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许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证完成实验的质量缩减了实验内容,如此一来,只能使学生错失锻炼能力的良机,有悖于教学目的。所以可考虑适当调整学时安排,或者添加课外实验学时,如网络编程部分,与其他网络实验比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可在单机环境下调试完成,所以可以安排在课外实验学时里,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3)重视实验预习

计算机网络实验过程中,以往有学生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实例内容,出现的问题有:发生错误或者产生与书上不同的结果时不会分析;脱离指导书,面对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有二:缺少实验预习环节;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并不理解实验内容,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首先教师要给予实验足够重视,开展实验之前,应提前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及要点;接下来应督促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应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必要时要求学生提交预习报告;实验课上教师要分阶段反复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并且流动辅导。此外,在实验中应提出实际问题或给出新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在验证了书本的实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作为实验成绩。

(4)利用模拟软件

由于计算机网络实验依赖于网络环境,一组学生一次实验可能涉及多个设备的使用,如果实验室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验设计内容的需求,就会给部分实验的开展造成困难。可以考虑使用模拟软件,如用专业的虚拟机软件VMWare来模拟一台或多台微机,完成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服务的配置与访问等实验。利用网络设备模拟器软件如Cisco实验模拟器来模拟真实的交换机、路由器,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连通测试等实验。当然也可以选择购买一体化的网络实验模拟系统,开展更多样、更细化的实验项目。使用模拟软件可以降低实验成本,以及实验实施的复杂度。对于实验室硬件条件欠缺,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过多等情况,使用模拟软件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5)划分实验内容

考虑到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能力差异,应为实验内容划分难易梯度,规定基本实验内容和选作实验内容。

第5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发起于丹麦奥尔堡大学(AalborgUniversity,AAU)的奥尔堡PBL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指导思想、以项目工作为重要环节、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方式、学生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个体经验中自我建构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开放式动态化的课程设置奥尔堡PBL模式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学科课程、项目课程和项目工作三要素构成。其中,学科课程是有关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单独进行考试;项目课程则是与项目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项目工作有直接支撑;项目工作作为探索实践部分,是学习和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师会在学期初的课程中提出一些与本学期项目工作相关的“主题”,学生可以从课程的主题中获得灵感,然后,根据各自的专业兴趣进一步讨论项目的选题。在明确选题后,学生会自由组合成项目工作组,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奥尔堡PBL模式的课程内容是在“主题”范围内的开放系统,直面“变化”、“干扰”和“问题”,当学生发现自身经验与实践之间产生冲突时,课程系统会转变和重组,反映出课程系统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2.鼓励知识构建和探索实践的教学模式奥尔堡教学模式的鲜明特色在于,项目教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项目工作为重要环节,将知识获得与知识应用相结合的探究型学习模式。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教师会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学生自己负责项目工作的进程,并准备期末评估的项目报告。整个项目工作通常分三步完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项目报告。项目工作组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文献搜集和整理,开展实地调查和实验,寻求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体验团队沟通、协作和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书面报告以反思项目研究过程,在考核答辩中实现对项目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奥尔堡课程模式,将跨学科的项目教学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能力。所以,奥尔堡的课程实施过程是一次“理性探险”过程,也是师生互动对话、重建民主和平等社会关系的过程。

3.反思和发展相结合的考评机制与传统考评方式不同,奥尔堡模式的评价机制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其中,对项目工作的考评是奥尔堡模式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学生要提交完整的项目报告来呈现学习进程记录,通过陈述与答辩对项目工作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下一个项目中做得更好。较之量化的客观静态评价方式,奥尔堡模式的考评机制具有一定的描述性和弹性空间,重视对研究过程和发展性对话的反思,将考评作为一个新起点,而非项目工作的结束,能够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二、奥尔堡PBL模式对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适用性

1.对调整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将学生创意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养成放在重要地位网络营销教学注重对现实案例的追踪研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引入奥尔堡PBL模式,可以激发师生的创意灵感和探索精神,在平等对话、研究比较和深入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对网络营销知识的体悟和自我构建。奥尔堡教学模式在对话中生成“歧见”和“创见”的教学组织过程,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新认知,促进学生在网络营销学习中由知识世界向意义世界的转向,因而网络营销的教学目标也更倾向于培养营销创意能力,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2.对拓展教学形式的适用性,项目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网络营销创意项目的策划设计作为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载体,对项目教学的科学设计、引导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奥尔堡教学模式,恰逢其时地给出适用的方法和经验借鉴,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网络营销项目策划的科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本保障。

三、引入奥尔堡PBL模式的网络营销创意项目教学策略

奥尔堡PBL模式对网络营销的教学改革,以创意项目工作设计为核心,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其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1.关注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教学目标(1)发展自我构建知识能力。网络营销教学以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为目的,知识领域的拓展、研究视野的拓宽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知识自我构建能力。为此,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都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激发学生创意的项目教学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2)培养创意思考力。网络营销课堂教学融入营销学、管理学和网络技术的新知识和新理念,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所以,培养学生对网络营销的观察思考力,进而形成新方案的创意思考力,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也是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3)落实设计执行力。以创意项目工作为契机,培养学生创意灵感、策略计划落实执行的能力,使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既是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构成,也是教学目标调整的动力。以问题为导向,进入创意项目工作背景,将创意思想“落地”,提高学生的计划执行力作为更高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2.构建以创意项目工作为核心模块的课程设计奥尔堡PBL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主要由三类核心模块构成(如图2所示)。(1)主干教学课程模块。网络营销主干教学课程围绕核心理论框架和教学脉络,从课程导论切入,包括网络营销市场调研、战略规划和网络营销组合策略、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网络品牌管理等多项专题研究,成为支撑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框架构成。该部分模块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脉络主线,帮助学生理解网络营销课程主题、基本理论和前沿动态,包括对网络营销研究方法的探讨,为创意项目工作的开展打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2)创意项目工作设计模块。这部分是课程创意教学改革的核心模块,鼓励学生根据研究兴趣,进行网络营销项目开发。教师根据课程的主题和前沿发展态势,给学生提出研究方向和选题建议,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随着主干教学模块的推进,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设计方向愈发明确,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创意项目的工作选题,确立任务目标。学生需要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特长进行工作分工,按照预设的项目工作进度进行实践探索。项目的创意过程,是学生将课程理论与实际问题对接反思的过程,更是自主建构知识的契机。[6]教师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给出指导建议,重在启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帮助学生探索创意实施的路径。创意项目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对话,教师既是创意探索的指路人,也是探索过程的跟随者,为创意项目推进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3)动态化教学补给模块。奥尔堡PBL模式的特色之一,是项目课程设置的动态化和开放性,其对网络营销创意项目教学的启示在于,有必要根据项目需要来设置动态化教学补给模块,包括项目工作中遇到的理论知识、实证研究法和网络营销前沿专题讨论。如果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可用于教学补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项目探索中进行自我知识构建,完成对意义的追寻和反思,甚至尝试新的理论构建研究。可见,创意项目教学的成果不仅包括项目设计本身,更伴随着理论探索的新发现,动态化教学补给从教学内容的灵活设置方面提供帮助,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3.组建创意项目小组,支持教学探索根据彼得•圣吉(PeterM.Senge)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观点,[7]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爱好和兴趣组建创意项目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和研究进度,以特色化项目选题为起点,进行创意雏形论证和具体实施方案设计,共同探索和研讨实现计划。项目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成员在进行项目创意设计的同时,模拟实战工作绩效的管理,既是学习研讨团队,也是工作效率团队,从搜集资料、案例经验整理、提炼创意思路,到构思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各阶段的评估,使团队成员感受实际项目工作的压力和成就感,这也是创意项目小组工作成长的特色之一。小组成员需要反思和诠释几个问题:第一,本项目小组的研究兴趣是什么?具备哪些项目工作优势?第二,小组成员期望通过该项目设计获得哪些方面的成长?第三,该项目创意的特色是什么?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何在?第四,小组通过哪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完成创意计划?第五,该创意项目设计对网络营销实践的贡献是什么?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意义追寻,项目小组成员在项目工作中互相启发智慧,一起分担责任,最终形成富有创新性和特色的网络营销创意设计方案。

4.实施重过程和对话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借鉴奥尔堡PBL模式的特点,考核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研究过程参与和项目担当效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综合个人贡献与小组项目表现,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教学评价。其中,笔试部分由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脉络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包括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口试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都要准备创意项目的设计论证报告和答辩PPT,由每位成员对自己在项目中的任务担当、创意贡献、研究思路和设计内容进行报告。大家共同探索的结果则需要展现研究的完整过程,表明创意的演进形成路径。之后,进入答辩环节,教师对小组项目创意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探索式对话”,帮助学生反思项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发现后续拓展方向。网络营销创意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第6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微信 实践建议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网络开展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随着近年来微信的普及,据统计微信普及率已高达90%以上,通过这种高普及率的媒介进行电子商务授课已经成为变革教学模式的首选。

一、以微信为载体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现状及优势分析

目前来看,全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为了更好的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各所高校均在探索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良好办法。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工具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也日渐走入电子商务课堂,但是就以微信为载体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契合时代背景,加强课堂互动性。

目前,已有部分电子商务课堂上采用了微信作为授课媒介,这种授课的模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虽然尚未在全国内大面积普及,但是其教学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微信进行授课,可以大大提高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之微信作为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日常沟通渠道,通过其作为授课渠道也有利于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微信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还可以通过语音、图文和拍照等功能形象生动地提问,并及时得到行业专家、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答,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

(二)实现随时教学演示,提高学习灵活性。

电子商务是一门既重理论又讲究实践操作的学科,主要涵盖了网络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等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经常需要运用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不同的商品也多有着其特有的打包注意事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都会进行实操演练,但是受限于场地和设备,在老师进行演练之后,不可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清楚并且掌握,难免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微信进行电子商务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微信的语音或图文功能将学习任务的主题、要求和学习要点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任务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开微信查看图文,重听教师的讲授内容,从视觉和听觉上开拓学习思路,还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演示视频短片发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观摩复习,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哦所习知识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学原则

在开展微信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将电子商务的课程特点与微信这一载体结合起来,既要注重学习的专业性,也要注重学习的灵活性;既要以老师为引领,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专业性与灵活性兼顾的原则。

在以微信为载体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确保课程专业性知识都能够有效向学生讲授,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不同,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比如在进行理论性知识学习之后,可以结合一定的实践操作进行讲授,此时有的学生可能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充分,此时便要充分运用微信教学的便利性,便可以建议学生将实践操作的视频留存,课下或者与老师私聊再进行深入的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原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网络化的教学过程中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和交流机会。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有效带动学生学习,以教材为依托,以问题和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学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三、电子商务教学实践建议

(一)用好微信这一载体。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跟上现实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在电子商务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微信等载体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开展,结合微信的实时交流功能,多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过分地依赖微信,要进行周详、细致的教学计划安排,避免出现同学通过手机进行其他娱乐而非学习的情况,敢用、善用、用好微信这一载体。

(二)探索开展师生互评。

在通过微信进行教学时,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探索开展微信的功能优势进行课程互评,例如,老师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课程信息,并组织班级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对学习成果进行点赞和评论,以此便于老师知晓学生们对于课程安排的喜好;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后可以将学习成果分享到朋友圈,由老师和其他同学对其点赞和评论,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可以及时了解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教学,以此既实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管理,也可以及时地接受到学生对于课程的意见建议,便于更好地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红霞;李赖志.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

[2]谢芳.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指导.现代经济信息.2015.

[3]王进.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教学相关问题的分析及优化对策.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4]赵胜刚;王红梅.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研究.考试周刊.2010.

[5]罗娟.微课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商.2015.

第7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运用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讲,不仅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有的过程都离不开互联网,所以互联网字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作品欣赏,利用网络进行绘制工作,还需要利用互联网查阅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前沿的消息来更新自己的消息库,所以互联网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谈谈互联网+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 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眼界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以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为主要渠道,学生没有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依靠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专业本身所需要的外界影响。教师首先要明白学生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不仅仅只有课本教材这一条,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教学资源。教师从网上搜罗一些比较新颖的环境设计理念,以及比较新潮的设计作品,这样通过互联网展示给学生能够使学生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并且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接受到来自生活或者世界作品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素描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现代美术作品中比较受欢迎的迹象静物设计,通过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对静物进行素描的规律以及空间线条的变化,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示多种静物图,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现代的设计风格以及理念,还能够使学生的设计素描功底更加牢固。

2 进行线上交流,扩大信息交流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设计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十分有必要的,让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感知自己在设计作品时的不成熟的地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动人的作品。但是仅仅通过班上同学之间的交流使远远不够的,学生之间需要更广范围的探讨。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e-mail,远程或者是文件传输进行交流,这种相对封闭的交流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乐于接受的,因为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很多事情是不想说给别人听的,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受到尊重,并且能够让学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来源,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使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有益信息,能够有助于自己的设计作业的顺利进行。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设计理念中时十分不科学的并且无益的,所以,教师设置这种线上交流平台,能够使学生及时的受到其他设计者的点播,这对于学生的设计工作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

3 营造网络环境,实施个性教学

互联网构建起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它有很多的个性特点,所以这就为教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网络选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病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相对开放的互联网教学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教室营造的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自由的学习,并且激发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进行《视觉传达》的网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绘图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视觉观念,并且将学生所绘制的图像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的视觉差异,并且从中汲取到有益的观念,所谓的视觉传达需要以网络作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感知,只有这样视觉差异的影响才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4 虚拟实体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无论是何种专业的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教学评价这个过程,教师综合评价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的总结以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定,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网络,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的课堂相结合。例如,学生将自己通过设计学习,将自己的构思或者作品投放到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上去,让自己班级以外的其他师生进行评价,这样得到的意见不仅能够更加广泛,而且学生更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加客观的建议,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上其他人的建议便能够评定出自己的学习效果怎样,从中吸取经验,争取在下次的作品中做得更加完美。从教师方面二眼,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收获,或者对于教师工作的建议,但是不排除有些同学难以启齿,所以教师可以开辟一台网络途径让学生向教师传递信息,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阐述自己设计理念的能力,更能够从学生的建议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更有助于师生之间构建起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所以,这种将虚拟互联网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于师生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

5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专门为社会培养,建筑设计人才,以及室内室外设计型的人才,这对于建筑面积,绿化面积日益扩大的现代社会而言是十分紧缺的人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针对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的信息社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互联网对于现代建筑以及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让学生在步入这个行业之后,尽快适应现代信息互联网技术带给工作的便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权衡好互联网带给学生的利弊,让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取得持久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网络营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也是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培养能够被企业、被社会接纳的网络营销方面的人才是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现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弊端,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网络营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网络营销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引言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环节之一的网络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营销课程是电子商务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非常重要;对于学校,尤其是对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工作的老师而言,研究如何培养合格的、能够被企业、被社会接纳的网络营销人才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其任务是研究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巧,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把握网络营销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规律和操作机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网络营销的理论知识,还要在企业的网络营销实务中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探讨了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2、网络营销的课程特点

(1)网络营销交叉性强。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进行的,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体,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涉及到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知识,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既懂得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又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目前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

(2)网络营销实践性强。实践性强是网络营销的基本特征之一,对网络营销基本原理、方法以及技巧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网络营销的一些工具及使用方法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否则单靠课堂的“纸上谈兵”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网络营销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高。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之一,网络营销的手段方法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网络营销的任课老师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捕捉电子商务领域以及网络营销行业的新动态,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不断把最前沿最新鲜的资讯传递给学生,以适应网络营销学科的发展变化。

3、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对于网络营销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重要。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必须引起重视。通过相应模拟软件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营销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然而,很多高校网络营销的课程设置中,实验课的课时比重都偏少;有的高校虽然有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设施并不健全,设备设施陈旧,模拟教学软件缺乏,达不到实验的要求。

(2)实践环节薄弱。通过网络营销模拟软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营销的操作方法,但是这些模拟的软件系统因为没有真实的商业环境和企业参与,结果是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不适应网络营销动态的商业环境。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淘宝的免费平台开设网上店铺,通过实际的经营管理,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或者真正到企业中去锻炼实习,把平时实验课上学到的技巧真正用到实处。

(3)考核方式单一。现行的对学生考核的方法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而平时成绩主要是依据出勤率、课上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定;期末考试采取的是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这种考核体系无形中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地位,弱化了实验实践所占比重,不利于激起学生们对实验、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利于网络营销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

4、网络营销教学改进的对策建议

(1)重视实验及实践环节的教学。首先要改进教学设备,优化实验室的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实验教学环境。其次,增加实验课的课时。目前的网络营销教学普遍是重理论轻实验,实验课时少不能达到使学生充分利用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学习的目的。建议增加实验课时,最好能一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这样更利于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领悟能更加深刻。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给学生搭建一个实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网络营销环境中去。鼓励并指导学生在淘宝开设自己的店铺,在店铺推广、供应商的选择、商品交易过程等一系列的实战当中掌握网络营销的技巧。

(2)改革考核方式。现行的网络营销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加大实验及实践考核所占的比重,把学生平时完成实验的情况、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以及网店经营情况、课外参赛情况等考虑进去,与期末考试一起共同作为对学生的考核标准。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知识的获取有最直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关注该领域发展的最前沿信息,跟上学科的发展变化步伐,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专业的教学培训及国内较高层次的教学经验交流会议,或者去企业挂职锻炼,充分与外界接触和交流,而不是“关起门来造车”。

5、结束语

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专业方向的形成以及今后就业方向的选择都有重要作用。由于网络营销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探讨,这将激励我们不停地思考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网络营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形成性考核;应然与实然;对策与建议 

 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它的功能。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功能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它的应然功能,即它在理想上具有的功能;一是它的实然功能,即它在现实中实际发挥的功能。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与实然功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差距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对于寻找改进和完善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分析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功能不仅是它赖以存在的依据,也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追求。 

(一)有利于转变人们的教育理念,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目标的提出,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学以及教育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1999年开始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该项目重点内容之一的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改革既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动人们转变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认为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也许更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对于不以选拔为目的旨在提高成人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开放教育而言,开展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对参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学生和教师来说,他们各自的角色也要相应地进行转变,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应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 

(二)有利于监控教学过程,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开放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曾经是影响开放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障碍。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的应用,则可以打破这种屏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在学生方面,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好学习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网络教育的个别化学习的特点。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网上作业都有时间上的分段和控制,这是根据该门课程的学习进度划分的,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实现了知识的平时累积,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有利于加强师生、生生的教学互动,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开放教育的教与学在时空上、在教学内容上都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教学交往理论认为,教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间存在着大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教学决非简单的知识授受或发展学生个体的智力潜能,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学的互动与交往。因此,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应该成为师生之间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学习论坛应该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渠道,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实现即时的沟通与互动,师生之间都可以得到对方的及时反馈,一方面教师利用反馈的信息可以判断学生学习的程度,学生则可以从反馈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 

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实然分析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功能只是一种理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会直接在现实运行中体现出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实施现状做了调查。我们对盐城市电大及6所县级电大分别发放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涉及15个专业的32门课程,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72份、学生问卷287份。下文呈现的即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一)关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基本看法 

在回答把课程考核分为形式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否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一问时,有86.1%的学生认为符合。虽然大家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认同程度比较高,但是有43.3%的学员表示不太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其中60%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推广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而100%的受访教师认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应该推广或者选择性的推广。以上的数据表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这种方式受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由于部分学生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他们暂时不建议进行推广。92.6%的学生建议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应在30%-70%之间,这个结果比较符合现行的形成性考核比例的标准。83.3%的学生认为参加中央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核对学习主动性的促进作用很大或有作用,仅有16.7%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 

(二)关于形成性考核任务设计的看法 

在量方面,70.3%的学生和47.6%的教师认为题量适中,其余受访者均认为作业量多或者太多;但同时仅有34.3%的学生平均每周网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其余学生平均每周网上学习的时间等于或者小于3小时,这说明目前网上作业的量并没有超出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有76.9%的学生认为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对理解教材有帮助或者帮助很大,其余23.1%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68.5%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周期性有利于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对他们的学习和理解知识持肯定态度。 

(三)关于教师评阅网上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情况 

41.7%的学生认为辅导老师很重视网上形成性考核,并经常督促检查,给予辅导,57.4%的学生认为重视程度一般,只是部分检查。所有受访教师都认为教师网上作业的批改时认真负责或者比较认真负责的。受访教师中,平均每周花在评阅网上作业或者组织网上学习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有23.8%,评阅时间为3小时、2小时和1小时的比例分别为21.4%、26.2%和28.5%,这主要是受所带课程数和学生数的影响。在回答辅导教师的作业评阅情况时,64.8%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评阅及时且有评语,仅有2名学生表示曾经遇到批改不及时且不给评语的教师。在教师问卷中,所有的教师都表示在评阅学生网上作业时会部分或者全部给出评语。 

(四)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情况 

在调查中,所有的学生对于教学点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100%的学生认为网上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其中43.5%的表示帮助很大或极大。在回答哪个在线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更能满足学习要求时,中央电大、江苏电大、盐城电大的比例分别为28.7%、68.5%和2.8%,选择县级电大的学生数为零,这表明地方电大资源库建设的迫切性。97.2%的学生认为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对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有帮助,说明教师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对教师的问卷和访谈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提出需要有关形成性考核平台提供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三、完善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对策与建议 

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应然功能具有的浓厚的价值意味相比,它的实然功能显得更具工具性。这种工具性的特点,一方面促进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趋向其理想目标,使得它的应然功能的实现具有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了客观上充满缺憾甚至出现弊端,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出现应该有的功能不能体现出来和向预定功能目标相反的方向运行的情形。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要真正实现其功能,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形成性考核平台以及参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所有成员不折不扣地实施,都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先导 

转变教育观念看似旧话重提,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首先是观念的变革。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深有感慨地指出: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发动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的工资,他还是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一种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的价值观、目标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摆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从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正确认识并认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并正确对待它,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科学管理是基础 

时至今日,管理对于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同样,对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来说,科学的管理能够使其应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得出勤管理、网上学习管理、小组学习管理、媒体应用管理等常规教学管理变得轻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尤其对教师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