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高考数学范文

新高考数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高考数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高考数学

第1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1 顺应新课程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进,作为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的高考理应关注新课改,顺应新课程,把新课程中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有机地渗透到高考试卷中. 因此,比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内容与理念也就成为一些省(市)高考命题的创新点.

例1 (2007年高考・广东卷文7)

例2 (2006年高考・陕西卷理12)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评析:例1源于新课程必修模块《数学3》中的算法,例2涉及的是新课程选修系列3中《信息安全与密码》的有关内容. 这两道题不但背景公平,而且也没有超纲,能比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新考纲未到,考题已先行.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高三老师在老高考向新高考过渡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老大纲、老考纲的学习,也要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关注新课程中新增的内容,汲取新课程的新鲜养分,创新高三复习思路. 在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复习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切实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数学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2 渗透高观念

高观念问题指的是与高等数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是高等数学试题的简单“下嫁”,而是问题的背景源于高等数学. 命题者通过初等化的处理与巧妙设计,潜移默化地渗透高等数学中的一些观点与方法,考生通过长期积淀的数学素养照样可以解决. 这样的高观念问题融入到高考试卷中,使得试卷清新扑面,更能体现数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具选拔功能.

例3 (2007年高考・广东卷理8)设S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b∈S,对于有序元素对(a,b),在S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b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a,b∈S,有a*(b*a)=b,则对任意的a,b∈S,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评析: 分析这些试题,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渗透一些高观念. 一是初等化引进高等数学中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高等数学中的一些概念与运算,有的是初等数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有的则是以初等数学内容为载体在更高以及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抽象和概括,命题人员正是抓住了这些高等数学概念与运算的初等数学背景,进行了合理的改造与设计,如上面的例3. 二是初等化处理高等数学中的一些性质、定理与公式,处理的方式是特殊化处理、变式化处理,如上面的例4涉及的是高等数学中的凸函数特性以及琴生不等式.

高观念试题进入高考试卷,拓展了高考命题的空间,顺应数学课程改革的潮流,更能体现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内在联系.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同时也要重视与大学内容的链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结合点,合理地设计一些含有高观念的问题来加强对学生的渗透,但切不可本末倒置,把高等数学中的有关习题原封不动地拿来给学生练习.

3 引入新概念

所谓新概念问题指的是这类题目中给出了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或通过新的规定创设出的新的问题情景的试题,包括对新概念进行定义,对新概念、新情景中出现的新知识、新运算、新技能等进行说明,要求学生边读题审题边学习领悟新内容,以此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例5 (2007年高考・福建卷理16)中学数学中存在许多关系,比如“相等关系”、“平行关系”等等,如果集合A中元素之间的一个关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自反性:对于任意a∈A,都有a~a;

(2)对称性:对于a,b∈A,若a~b,则有b~a;

(3)传递性:对于a,b,c∈A,若a~b,b~c则有a~c.

则称“~”是集合A的一个等价关系,例如:“数的相等”是等价关系,而“直线的平行”不是等价关系(自反性不成立),请你再列出三个等价关系:.

评析: 例5涉及的新概念是“集合的一个等价关系”,解决本题的思路是先通过“数的相等”、“直线的平行”等概念对“关系”形成感性认识,据此去联想中学数学中的其他“关系”,再通过集合中元素之间的一个等价关系所满足的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等三个条件加以验证,判断出哪些“关系”是集合的一个等价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从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辩证思维过程. 而例6涉及的是一种新的“距离”概念,这种新的距离和通常的两点间距离既有联系(都用点的坐标表示),又有本质的区别(算法不一样). 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是紧紧抓住新距离的定义,从定义中提取有效信息,即“新距离=‘两点的横向距离’+‘两点的纵向距离’”. 抓住了这个实质,也就抓住了新距离的算法,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决含有新概念的问题,首先要阅读、理解和领悟这些新概念,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是将文字、符号、图形等各类数学语言相互转译,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逐步化归为熟悉的问题进行解决. 新概念问题进入高考试卷既提高了试题的新颖度,又能避开猜题押题的不良应试做法,有利于考查考生继续学习的潜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与高考复习中,广大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4 彰显新方法

向量、导数等“工具性”知识列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因而给解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在前几年的部分高考试卷中,采用为了考向量而考向量,为了考导数而考导数的简单做法,来过分突出陈述性知识的重要性,而作为“方法”的知识,其作用发挥不明显,有违向量、导数等内容进入高中教材的初衷. 而近年来的相关考题,能比较好地凸现其工具性,彰显出“向量法”、“导数法”这些新方法的作用.

图3例7 (2006年高考・江苏卷文理18)请您设计一个帐篷,它下部的形状是高为1 m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侧棱长为3 m的正六棱锥(如图3所示). 试问当帐篷的顶点O到底面中心O1的距离为多少时,帐篷的体积最大?

评析: 对于例7,可设OO1为x m,则建立的目标函数为V(x)=32(16+12x-x3),其中,1<x<4. 至此,必须利用导数的知识方可求出V(x)的最大值,“导数法”在这里显示出了“舍我其谁”的独特优势. 而例8第(Ⅱ)题证明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其方法较多. 但由“BM・BN<0且BM、BN不共线∠MBN为钝角点B在以MN为直径的圆内”是众多证法中考生容易想到且解题方向十分明确的方法,“向量法”在这里发挥了“通性通法”的重要作用.

这两道题的条件与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一点导数、向量知识的痕迹,但要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需要用到这些知识,导数法、向量法这两种新方法在这里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命题思路令人称道,符合向量、导数进入高中教材的方向.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在加强主干知识复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这些作为方法的知识在解题中的运用,真正发挥其“工具”的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 创新老考题

“”结束至今,高考命题走过了30年的历程,命出了大量为世人传颂的经典好题.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命题理应这样. 在强调命题改革的今天,通过改编、创新等手段来赋予老考题新的内涵也就成为高考命题的一种新走向.

例10 (2006年高考・湖南卷理20)对1个单位质量的含污物体进行清洗,清洗前其清洁度(含污物体的清洁度定义为:1-污物质量物体质量(含污物))为0.8,要求洗完后的清洁度是0.99.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甲:一次清洗;方案乙:分两次清洗.该物体初次清洗后受残留水等因素影响,其质量变为a(1≤a≤3).设用x单位质量的水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x+0.8x+1(x>a-1),用y质量的水第二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y+acy+a,其中c(0.8<c<0.99)是该物体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

(Ⅰ)分别求出方案甲以及c=0.95时方案乙的用水量,并比较哪一种方案用水量较少;

(Ⅱ)若采用方案乙,当a为某定值时,如何安排初次与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使总用水量最少?并讨论a取不同数值时对最少总用水量多少的影响.

评析:例9是由1993年全国高考题改编而成,例10是由2001年上海高考题改编而成. 改编后的试题,不仅保持了原来试题的立意和考查的主要知识,而且在求变、求新方面命题者也颇具匠心. 其一,通过改变说法、创设情景等手段来提高试题的新颖度;其二,采用推广条件、引进新知识等方法来丰富试题的内涵;其三,通过紧密联系实际、兼顾考生年龄特点和实践经验等,来科学地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令人叫绝.

在高三复习工作中,广大教师在加强对课本中的例、习题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历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 在研究中,要找准“增长点”,通过变条件、改结论、创情景、换说法、添新知等方法,加强对老考题的出新,使之成为高考复习的又一好帮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吴建良 丁勇. 回眸2006年高考客观题的亮点. 中学数学月刊, 2006(8)

4 赵荣夫. 高考数学命题背景研究. 高考研究(第3辑), 2006(10)

5 陈久贵. 2005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几个新特点. 中学数学研究.,2006(5)

第2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有效地由未知向已知转化。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在自主学习中灵活运用,让学生认真思考,同时又为学生的学习知识铺路搭桥,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长久地坚持下去,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教师的巧设质疑、精心安排的讨论、对问题怎样解决等,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间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只要教师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从而有了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有兴趣去学,想去探究,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2高效课堂的创建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学习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现已成为数学老师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定位教学情境的价值功能,要正确处理情境与数学的关系,创设良好氛围,给学生创设简要清晰的、富有思考性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构建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言论自由、和谐适宜的开放式课堂环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追求简约化教学的同时,不能误入简单的误区,因为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是一种内涵,是一种丰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势必给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带去巨大效果。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永恒的追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要认真备课并且深刻地认识新教材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和更新的新内容,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并掌握其精髓。

3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评价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教学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切实改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多采用书面测验来进行,呈现的评价结果也采用定理评价——百分制或等级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但是却未能考虑到不同的课程的内容和指标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教师评价的内容更加科学化,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努力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评价中,要注意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和进步、特点和优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数学教育往新的方向发展促进教育的增值。

4结语

第3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

考生可点击进入新疆高考频道《2019年新疆高考数学真题栏目》查看新疆高考数学真题信息。

高考时间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时间6月7日6月8日上午语文(09:00:00-11:30:0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09:00:00-11:30:00)下午数学(15:00:00-17:00:00)外语(15:00:00-17:00:00)答题规范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涂满、涂黑;修改答题时,应使用橡皮轻擦干净并不留痕迹,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答题错位、答题题号顺序颠倒、超出本题答题区域(超出答题卡黑色边框线)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笔将废弃内容划去,然后在划去内容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废弃内容后,再书写新的内容。

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选考题:先用2B铅笔将所选考试题的题号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该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对应作答,切不可选涂题号与所答内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题号。

特别提醒:考生不要将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和标记,禁止涂划条形码;不得在答题卡上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第4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继续扬鞭再向前,前途无量正灿烂。努力备考,愿你前途无量,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导数

考点:、最小值

第5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

大部分文科生都把高考数学看得太重,以致害怕因数学考不好而丧失上大学的机会,所以还没有进考场或进了考场还没有动笔就已经产生紧张情绪。克服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紧张情绪应主要从心理层面进行调适,办法有四。其一,淡泊高考对人生前途命运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条条大道通罗马”,并非只有高考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因素;其二,“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淡化数学高考成绩在高考总成绩中的期望,抱着“数学考不好是预料中的”满无所谓的思想去应对高考数学;其三,淡雅一笑,来一点阿Q精神,冒出点“我难别人更难”的想法给自己精神安慰,淡然处之,平和应试;其四,要明晰自己的数学实力,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在考试中的得分目标,避免出现目标过高以致考时及考后差距太大产生紧张和失望。

高考数学的应试策略

策略一:根据自已的“战斗力”,制定挣分的战略

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和考前的多次模拟训练,自己对数学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应该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事求是地制定高考中自己的挣分策略。比如,某考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平时模拟训练中表现出的“战斗力”,估计自己的成绩应在100分到120分,其中,十二道选择题共60分,采取“丢二做十保九”的战略,可以拿45分到50分;四道填空题共20分,釆取“丢一做三保二”的战略,可以拿10分到15分;六道解答题共70分,釆取“前四题全部做,后两题做第一问”的战略,可以拿45分到55分。这样做,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合理组织,合理调配,积极应考。

策略二:以多挣分为原则来确定答题时间

考前常有考生问,“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如何分配时间?”“是不是顺着题号顺序做?”考后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不是不会做,是时间不够”“我被那道解答题缠住,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等,可见,“合理支配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说明》所要求,也是考生应该关注的应试策略问题。

考试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分数,实质是“解题效率”。甲同学花十分钟时间做对了一道十二分的题目,而乙同学则花了十五分钟,谁的效率高一目了然。所以,相同的考试时间里,谁的解题效率高,谁胜出的机会就大。提高解题效率则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做题时应由易到难,先做自己有把握的、能保证得分的题目,尽量使能得到的分数达到自己的极限。

策略三:从容易题入手

先易后难的答题方法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逐步提高自信心,以饱满的精神和较佳的思考水平来攻克后面的难题。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特点是:为使考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试卷难度按两级坡度设计,整卷是一个大坡度,而每种题型由易到难又是一个坡度,各种题型中试题难度的起点都比较低,尤其是选择题,起点题只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的水平,而选择题的最后几题的备选项有较大的迷惑性;解答题变一题把关为多题把关,最后三道解答题虽为把关题,但采取一题两问的形式,第一问降低试题入门的“门槛”,第二问设置一定关卡,以区分考生的能力。

虽然试卷的安排一般是从易到难,但问题不是绝对的,每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同,一道题的难易也因人而异,答题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动笔前应大概浏览一下试卷,对试题心中有数,本着“从容易题入手,先易后难,易、中、难拾级而上”的原则来做题。

策略四:会做的要确保做对

高考中,考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做错会做的题。所谓“会做的题”,是指平时做过的、熟悉的、知道怎么做的,遇到这种试题,考生往往暗自庆幸,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产生冲动,结果“做错”了。错误产生的主要根源是不冷静、不细心,“大意失荆州”,所以,遇到越是会做的题目,越要冷静,越要一丝不枸,稳扎稳打,做到万无一失。

策略五:座座高山都有宝,只要自己认真找

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命题原则是坚持“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并以此来调控试题的综合性和难度。由于所考查的知识和方法较多,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无论多难的题目都有会的部分也有不会的部分,这就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不能让答题卡空着,拣着好吃的吃,咬上一嘴也是肉,挣着一分是一分”, 这就是“座座高山都有宝,只要自己认真找”。比如,把试题涉及的公式、定理、法则写出来,并代入已知的量;根据曲线方程把曲线画出来;把要求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出来等,这些都能提高你的总分。

策略六:算错也要算到底

第6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选择了立人,就选择了我们的希望,就选择了我们的未来。在立人,我们不仅用上了立人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全新的公寓楼教学楼等教学设施,我们还拥有了一个个学识渊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老师,我们更拥有了一个弘毅拓新、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今天,我们为立人而骄傲。

在今后短短的一年里,我们将与立人同进退、共荣辱,作为学生,作为复读班的学生,我们将以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将以最少的浪费面对今天,将以最多的自信面对未来,我们决心做到。

1、不爬围墙、不打架、不谈恋爱、不做任何违纪的事。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班级、学校争光。

3、克服浮躁、树立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高考总复习任务。

4、血可流、头可破、高考不可败,敢于与高三(10)班比高低。

第7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导语】2018年新疆高考数学考试已结束,同时2018年新疆高考数学试卷已公布,

2018年新疆高考数学文试卷采用全国Ⅱ卷,全国卷Ⅱ适用地区包括:陇、青、蒙、黑、吉、辽、宁、新、陕、渝、琼。广大考生可点击下面文字链接查看。

点击查看:

第8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关键词:高考模式;信息技术;试题分析;应考能力

江西省从2013年开始,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纳入到普通高考科目中,实施了分类高考,这样深化了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个性化、针对性教学的体现。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校和考试科目,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增加信息技术科目作为高考的内容,可以提高和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型和实用型的人才。随着信息技术学科加入高考的阵营,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该较之以往有根本性的改变,以便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作为教师,怎样在未来的教学中适应高考要求,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思考。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江西省高考信息技术成绩已经公布,从我校学生的成绩看,确实表现出形势严峻的态势。及格率仅占40.5%,优秀率为0,只有一名学生得到了85分的高分,这充分暴露了教学的弊端。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都把教学重点确定在实践方面,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高考的形式却和教学实际背道而驰。高考选择的是笔试的测试方式,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查显得很苍白。因此,作为实践应用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无法马上适应高考的改革和考试形式,导致学生的应考能力弱,成绩不佳。同时由于以前没有纳入到高考中,一直以来都作为一门非考试科

目对待,所以从学生到教师,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一旦被纳入高考,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无法适应。

二、2013年信息技术高考的试题分析

本次高考前,有关部门下发了考试说明,对试题的命制原则进行了界定,试题类型和考试内容都有详细和明确的规定,因此,复习阶段,显得很有条理。本次试题分值的分配分两部分,必修模块的知识考核为80分,选修模块的考核为20分。其中必修模块单项选择题目为50分,填空题目的分值为30分;选择考试内容为20分,这一部分主要考核内容为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以选择答案的方式为主要考核方式。必考部分的内容包含教材的四大部分,即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四大部分。主要考核内容体现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方面。本着科学选拔人才的角度,有利于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试题的命制,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模式很成功,必将成为未来江西省信息技术高考的转折点,是一种基础模式。

三、提高应考能力,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高考的变革,信息技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选拔的一种形式,成为一个创新点,作为基础教育高考改革的突破点,实现了一个划时代的转变。那么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怎样才能适应高考的变革?创新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明确教学目标

从2013年高考情况看,信息技术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兼顾着考核信息素养。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密切结合社会生活进行试题的命制,引导教学向着应用型发展。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向着理论性过渡,以形成信息素养为目标。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对生活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处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

力,掌握其基本原理,了解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并能逐渐适应,使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并逐步形成一种基本能力。

2.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信息技术的高考形式以书面为主,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由实践技能的训练转变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往的实践能力培养,应该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概括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今年高考的选择填空题,都是实践能力的理论化,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以实践的形式出现,同时用实践的形式提升理论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3.与生活密切结合进行教学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同时知识也是为着改善和改变生活而产生的。密切联系生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也是符合和适应高考新变化的需要。比如,今年高考关于数据库的知识考核就充分体现了生活化,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内容结合的知识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巨大帮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9篇:新高考数学范文

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一书中,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创新或技术创新的概念,但他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而使用新机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的过程[1]。这个过程所要追求的,就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效果。受马克思上述思想的启发,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其目的就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他指出,创新包括 以下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2]。熊彼特没有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但从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如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的主体,把创新看成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等)来看,他的创新实质就是技术创新。

以后,学者们各自提出了许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概念。(1)德鲁克主张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他把创新划分为 “技术创新”(创造新经济价值)和 “社会创新”(创造社会价值的);诺思把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3];林恩认为创新是从认识技术的商业潜力到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弗里曼认为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主张创新是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约翰・齐曼等认为“技术创新必定是一种进化过程”[4];野中等人主张技术创新是难言技术知识和明言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2)国内有的经济学者主张“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5]。还有哲学和社会学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或称产业化、商品化过程”[6],并以此研究技术创新中的一些哲学问题,如技术创新的本质、主体和客体、动机、条件和方法等。笔者主张从广义和狭义界定技术创新:广义技术创新是从发明创造到技术扩散的整个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经济的过程创新和管理的过程创新;狭义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

技术创新在被引入我国前后,曾经出现过许多相关的术语。例如,技术革新(即指技术上的小改小革或技术上的渐变性的改进,但它与日语中的相当于技术创新的“技术革新”有本质区别)、技术革命(即指技术上的跃进式发展)、技术改造(即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改造落后的相应技术)、技术开发(即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等。如果不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区别),将不利于科学认识与把握技术创新本质。有的学者曾经围绕创新与发明、发现的关系进行过阐述。例如,熊彼特认为,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发明只是设想,属于知识形态,并不一定影响经济活动,创新是发明的首次被企业家应用;发明是创新的前提或基础,先有发明,后用创新。培根和迪卡尔、西蒙和纽厄尔等人认为,发现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其有一定的前提而主张发现并不创造新东西,并以此说发现与创新没有相同之处。也有学者主张科学发现的本性是创新,是一种原始性创新或元创新。

笔者认为,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技术发明是指科研人员为了追求先进性目标,通过创造新的技术知识获得样品、样机的一种科技行为;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为了追求效益性目标,通过实施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获得产品、商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决不是指某一种单项的技术或者是工艺的发明,而是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发新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7]。(2)科技成果转化在广义和狭义上都比技术创新宽泛得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它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使科学成果向技术成果转化;第二,通过设计、试制、中间试验、工业试验等使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第三,通过技术扩散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成果转化”一词只存在于我国,“工业发达国家没有‘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8]。我国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人为地割裂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固有联系,形成了科研机构只出成果、企业只被动地接受成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人为地制造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把技术创新理解为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线性过程,而忽视其中所存在的系统整合和网络机制[9]。(3)知识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它不是指仅限于精神领域中的“知识的生产”或“创造新的知识”,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将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转化引入到经济过程中,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10]。技术是一种知识,技术创新是技术知识(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生产和转化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狭义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都强调市场需求和经济目的,都主张企业的实施与实现的主体。当代技术创新不只是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简单线性模式,而是由多种创新来源和多样创新形式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创新的核心不仅是技术、组织、制度,而是知识。(4)技术创新是由多元创新源头和复杂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过程,为了有效开展技术创新,要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由政府组织和协调实施。“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要以制度、政策和环境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促进它们之间的创新互动为目标,最终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11]。

技术创新具有创新性、效益性、风险性、周期性、群集性等特点。它被分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基本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资本节约型创新、劳动节约型创新和中性技术创新以及合作技术创新、持续技术创新、协同技术创新等多种类型。

技术创新的过程包含不同的阶段或路径。(1)国外学者厄特巴克把该过程划分为产生新构想、开发新技术、实施技术的商业价值与扩散等三个阶段;克莱茵和罗森堡把它分为由认识潜在市场、进行发明设计、设计细化与试验、再设计及生产、销售等阶段组成的链式路径,从销售到认识潜在市场的主体反馈路径和其中每一个阶段内部构成的反馈环所组成的反馈回路路径,由上述链式路径与研究开发所构成的路径,科学研究推动链式路径中各个阶段的实施与实现的路径,链式路径中的各个阶段的实施与实现结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路径。瓦茨又把该过程划分为创新设想、筹措资金、技术开发、市场分析、发展计划、投资和投产、销售和获得利润等七个环节。(2)国内学者或把该过程划分为技术构思阶段、设计阶段、试制与试验阶段、生产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等五个阶段;或把该过程划分为产生创新构想、设计构思原型、开发试验模型、开发工业模型、进程初次商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实施创新技术扩散等阶段。

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企业产权与其经营权、技术的推动力、企业家的素质与意识等)、

企业外部(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的政策与管理等),来源于社会需求压力(技术动力、市场拉力、创新主体自身的目的性等)和社会支持力(技术基础、物和财力等)。技术创新能力或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组成,或由辨识市场机会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与营销能力构成;或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组成[12]; 或由产出能力(如技术出口、制造业增加值等)企业自身和社会的支持能力等因素构成。在上述技术创新的诸多动力因素中,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通过利益驱动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是通过客观需要和竞争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在上述推动技术创新的诸多能力因素中,“物”的投入(如研究与开发经费和基础设备投入等)与产出(如产品出口等)能力主要与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以及制度、体制和管理变革有关;人(即创新主体)的投入与产出主要与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有关,这些能力因素主要通过市场竞争驱动、创新主体的价值驱动,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能力在客观上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制,需要形成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环境,否则,将会影响其有效的发挥和实施。

技术创新的机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方面看,仅就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而言,首先,企业依据市场信息,吸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科技成果制定创新决策,然后,企业通过R&D研制出样品或样机,再通过生产过程使之转变为产品;通过市场使之转变为商品,最后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和利益,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模仿进入扩散过程。从微观方面看,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即企业把技术知识和能力注入到技术产品中,从而开拓新的消费品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创新主体运用其拥有的知识(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对物质资源进行操作,生成了技术产品,并产生了新的售后服务和新的知识。企业产生出的新的明言知识主要以专利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此,企业具有垄断性或独占性。这样,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一方面属于企业自身产生的,另一方面吸收其它企业知识和社会环境中的公共知识。企业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实现知识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且具有战略意义、产生综合社会效益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的技术或技术群。在认识和理解高技术的发明存在下列误导和误解:(1)把高技术与高科技相混淆。由于我国存在着科学与技术不分的传统用语――“科技”,因此,受到这种认识惯性力的作用,便出现了“高科技”一词,并把它用于各种论说之中(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提法)。我国的科技部曾经把微电子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0项称为高科技。其实,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实际上指的技术的高技术。依照这种概念的指导,就会在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科学与技术一起上马盲目发展的不良态势,从而阻碍了高技术的产业化。因此,应该把高技术与所谓的“高科技”(实际上,科学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更没有“高科学”)区别开来,不要泛泛地使用“高科技”一词,而应该统一使用“高技术”一词。(2)把高技术与新技术相混淆。所谓新技术,一是指基于科学原理而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二是指在传统技术中开发出的新型技术。很显然,高技术指的是其中的前者而非后者。所以,所有的高技术都是新技术,但所有的新技术却未必都是高技术。“高新技”的提法和用法是不科学的,把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相混淆,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也不利于高技术的产业化。按照上述对高技术与其相关概念的模糊认识来指导实践,就出现了诸如“高科技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同的名称,这将给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在日本,有“尖端技术”的提法和用法(如东京大学就成立了“尖端技术研究中心”)。那么,高技术与尖端技术究竟有何关系,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高技术具有高投入、前沿性、高增值、高效性、高风险性等特点。高技术的认定标准有三种:一是研究开发费用占总产出或总销售额的比重;二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的比重,即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全部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三是产品所显示的技术复杂程度[13]。

高技术产业是指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198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CED)把R&D的经费强度(即R&D占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指标,选择了22个制造行业,并对这些行业的R&D的经费强度进行计算,把R&D的经费强度明显高的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品、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设备认定为高技术产业。1994年,OCED又对这些行业的R&D的经费强度重新进行了计算,把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降为中高技术产业,把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品认定为高技术产业。2001年,OCED又依据R&D的经费强度,把制造业产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并把航天航空、医药、办公和会计及计算设备、无线电和电视及通信设备、医疗和精密及光学科学仪器确定为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化是指把高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商品,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也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高技术创新是实施与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化具有资金密集、群体化、超前性、高渗透性、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实施与实现高技术产业化需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因素的有效投入和整合,需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客观需要,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技术的基础(如大型实验装置、精密仪器设备、信息网络设施、创新试验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等)等方面的支撑,需要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环境(如创新观念或理念的更新与形成、创新网络建设等)。

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的实质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仅就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过程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高技术的发明和研制。创新者根据市场的客观需要,吸收企业外部或内部的高技术成果,产生出构想和设计思想,通过小规模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试制或中间实验),形成了小规模的高技术样品,使得高技术成果进入到实用阶段。(2)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创新者对上述处于研制状态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的检测能力、生产线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和运行机制进行大规模地研究与开发。(3)高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创新者把上述样品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生产,形成大规模产品。(4)市场开发。通过市场创新,即通过预测市场需要,建设销售网点,进行信息及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使得高技术产品成为商品,并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主要是依靠上述各个阶段及其相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作来完成的。

当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成功以后,其他相关企业就会对其进行模仿(创新),研制和生产与之相似的高技术产品,从而使得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一个企业扩展到其他一个或多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或整个产业,从而实现了高技术的扩散。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最先只是自己开发和研制出微软的一系列软件。但当这些产品被投放到市场以后,就有许多家国内外企业对其进行模仿,从而使得该产品在计算机产业中得到扩散。这个过程就是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扩散和渗透过程,是单个企业进行高技术产业化的后续过程或持续过程。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需要多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才能完成。因此,高技术产业化推动了相关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打破了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它要求企业、大学、研究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国家创新体系。

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就是高技术创新的机制。它主要包括:(1)市场创新机制。它分为三种形式或类型[14]:一种是首创型市场创新,即率先推出新产品、采用新的广告宣传形式和促销方式、推出新的销售服务方式等。第二种是改创型市场创新,即对自己原来的市场创新模式进行改革,并吸收其它同类的市场创新模式,将它们加以综合,形成新型的市场创新模式。第三种是仿创型市场创新,即创新者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状况,模仿前两种类型的市场创新模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创新模式。(2)风险投资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金主要来自捐赠资金和基金、公共和私人养老金、金融保险部门、企业、国外和家庭个人,并且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投资者首先评估企业的技术基础条件和应用前景、管理者的素质、企业信誉和管理机构,然后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控,以便既保证投资效益,又可以避免损失。我国的风险投资金则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等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15]。(3)研究与开发机制。其主要体现在建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管理机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建立研究与开发及技术引进中心,建立市场化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申请和确立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监控机制和以市场需要为价值标准的成果鉴定机制。这些新机制将有助于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16]。(4)官、产、学合作机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方面的支持。政府主要实施教育培训、提供信息与环境(如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通过管理和监控研究与开发经费参与产业化。例如,美国拥有17个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部和职能机构,还设立了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专门负责与地方政府、各个企业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研究与开发。(5)法律制度机制。美国将高技术创新法律化和制度化,先后制定了《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国家合作研究法》、《联邦技术转让法》、《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我国也制定了《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技进步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技术成果转让法》、《专利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将起到重要作用。(6)激励机制。它主要包括技术入股机制(使掌握物质资源的“资本家”和掌握知识资源的“知本家”能够共享企业的产权)、股票期权机制(将公司的资产增值中的部分股份,奖励给在创新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税收机制(如允许分期分批地扣除高技术企业购进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允许对高技术企业使用的先进设备加速折旧,允许高技术企业按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从应纳税额中抵缴所得税,允许高技术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各种准备金等)[1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336.

[2][9]关士续,王大洲.有关技术创新的几个认知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2001(1):p115~118.

[3][11][12]柳御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4,p6.

[4][英]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p339.

[5][1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p13,p234~241.

[6]陈晓田等.技术创新十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p2.

[7]陈文化,彭福扬.关于“创新”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3):p28~31.

[8]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p230.

[10]陈昌胜.知识创新读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p16~22.

[13]马名驹.高技术的创新与环境支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p33~36.

[15]宋东林,侯青.从美国技术创新机制看我国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3(3):p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