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财务部建议与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部建议与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部建议与意见

第1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关键词】 部队财务监控;思考;建议

公安现役部队财务监控是指对部队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与控制。它在部队的经济活动管理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安现役部队(以下简称部队)的财务管理工作既有军队财务的特点,又有武警财务工作的特点,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从经费来源渠道看,既有国家财政的拨款,又有地方财政的拨款。从经费使用方向看,既有部队建设、作战训练、装备购置和指战员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开支,又有边防建设、消防事业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保护人民利益的开支。其管理方法既不同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又区别于军队和武警其他警种的财务管理,具有经费来源双渠道拨款无偿性;经费开支纯属消费性;经费管理地方兼容性;经费保障复杂性和强调集中统一性等特点,这些复杂的管理特点和环节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财务监督机制,给部队的财务管理监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部队深化改革、科技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环境下,国家财政对部队建设资金投量逐年增多,部队建设项目日渐拓展,此时加强对财务监控问题研究探讨,对部队的整体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部队当前财务监控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财务监控制度建设滞后,监督方式陈旧

目前部队财务部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开发网络监控系统,仍然是面对审查为主的传统监督方式,仍然是核对审阅会计账目为主的原始监督方法。这与当前现代化技术手段广泛应用的信息化大环境下有很大反差,并直接影响财务监督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也不能为财务监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及时的反馈,覆盖全面和反映真实的监控信息。财务监督方式手段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财务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财务监控作为一种强制性、严肃性的执法活动,必须要有相应的法规准则作为制度保障依据。目前部队对内审工作的规章制定不少,特别是对财务监控工作内容、地位更没有明确的规定,误认为监控就是检查。对有些检查监督的内容制定也比较笼统,从而制约了财务监控的执法力度,影响财务监督的效能。

(二)财务监控缺乏全程性,监督工作单一

财务工作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涉及各个部门、多个环节,这就要求部队的财务管理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复合型监督。但现行的财务监督明显存在单一性,从而直接影响监控效果。在部队大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往往侧重年初的总括指标的计划编报和安排,很少将计划决策进一步具体化,因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监督与控制就很难进行:没有依据可依,事中监督流于形式。基于年终编报决算需要,往往事后监控能得到一定重视。既然事前预算无从谈起,事中控制如此薄弱,事后控制自然也未必有效。

监督环节的单一性往往侧重事后监督,忽视、淡化事前监督,强调外部监督,忽视内部监督;重视专项监督,忽视群众监督。监督思路的单一性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一年一度的财务大检查上。监督方向的单一性,即上下级之间的单向监督为主,内部监督则比较弱,这种监督工作的单一性致使监督严下不严上,严人不严己,缺乏全程系统性和自我制约性,使得某些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超出财务部门的视野,游离于总的财务监控之外,造成违纪案件屡屡发生。

(三)财务监控效率低下,监督整体弱化

财务监督法制建设的滞后性,使得财务监控缺乏全程性,造成财务监控存在着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监督工作整体弱化,财务监控效率低下。目前部队内审监督仍是比较有效和最直接的自控监控方式之一,在部队经济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监督作用。然而面对国家财政对部队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和使用,单靠内部审计几人的事后监控是难以遏制潜伏风险事故的发生。长期以来,各级部队单位虽然对财务的内审制度和财务监督工作不断完善,调整提升了审计人员编制和职位,但是对部队财务监控机制建设仍不到位,且没有授予一定的权威机构或人员去专门承担起财务监控工作。财务人员往往是监督和监控人员,管理者同时又是监督者,财务监控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在监控层次上尚未确立起一种监督与再监督的关系,财务监控的独立性、权威性缺乏足够的保证。在目前财务部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财务的监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早已成为在完成本职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基本任务后尚有余力而为之的“附加题”,即使“有心”也实在“无力”,难以去有效地履行监督的职能。

二、加强部队财务监控的对策

(一)强化事先监控――预算监控、制度监控和审计监控

预算监控就是将部队组织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定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过程监控。预算监控是防范风险、评价部队经济业务活动业绩,实现部队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部队建设而言,预算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部队战略性目标实现;有助于财经秩序的规范;有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需求;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等。为保证部队预算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部队内部设立预算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

制度监控就是部队实施审计监督的重要依据和进行评价监控的客观标准。完善统一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不仅能为部队提供清晰的财务运作标准和方向,同时也利于防范部队各级财务部门虚构财务信息,这也是笔者建议部队加强制度监控建立的初衷。

审计监控是审计监督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在部队经济活动中,审计的作用在于平衡不对称的财务信息促使经济活动朝着正常轨道行使,防止违纪违规案件发生。如何在部队内部建立有效的审计监控机制,发挥出应有的监督功能,协调好上下级的监控效果,这是摆在管理层面的复杂课题。处理的好,有利于加大各级财务的功能和约束力,有助于部队建设发展。处理的不好,则会导致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审计监控功能失控。所以有必要在部队内部建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给予审计机构或人员独立的审计监控权限。

(二)实行激励监控与预警监控

激励监控是加强部队监控人员为管理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报酬措施。部队的财务监控方式均以监督约束为主,但恰当的激励往往就是有效的控制,只有将激励和约束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部队财务监控的目标。激励可分为三种:一是精神鼓励授予荣誉称号;二是物质奖励发放奖金补助;三是提前提拔晋升等。建立激励机制可以促使财务人员和监控人员去认真履行职责,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部队单位的价值最大化。同时激励机制应建立在业绩考评系统之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励的目标是鼓励监控人员按照特定的业绩衡量标准去努力工作,业绩考评系统是为激励系统的运行提供知识性信息,激励系统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业绩考评信息才能产生公平、恰当的激励行为。

预警监控就是部队经济部门依据财务法规制度对经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分析,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防范或化解风险措施的一种机制或系统。财务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预防和化解风险的发生,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里的风险是指财务运行状况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根据情况尽快查出和查清风险产生的原因,恢复财务正常运作轨道。财务预警一般包括:财务预测系统;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财务预警与排警等内容。面对日益发展繁荣的市场经济,部队时刻面临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种种风险,为了保证财务活动规范有序的稳健运行,部队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对财务预警监控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应本单位业务建设的预警监控机制。

(三)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实行财务集中监控

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就是将财务信息集中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核心内容就是建立数据中心,通过远程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集中监控。在部队现用的财务单机网络的系统上,进一步研制开发多层次的网络化监控系统,完善相应的业务模板,完善相应的财务监控指标体系等。建立财务监控总系统,实行财务集中监控,达到总管财务部门的财务信息与被管财务部门的信息同步,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完善财务监控机制,加强财务监督队伍建设

建议部局机关尽快出台有关部队财务监控的具体实施细则。根据当前部队财务动态和发展趋势,紧跟国家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研究制定适应部队发展的财务监控体系、规章和制度,使部队的财务监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规范财务工作的行为。

建议部局机关对部队的监控机构设置给予关注。可借鉴地方机关部门做法,实现财务监控机构的“独立经营”,给予相应独立的地位,并理顺财务内部职能联系,形成预算、核算、监督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新体制。

建议部局机关对部队财务监控人员的配置提出标准。对财务监控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一般监控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于一般的财务审计人员。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金城.计算机系统控制与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关键词] 财务管理基层问题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气象公共保障体系,推动气象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强基层财务管理,推行和完善财务集中核算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仅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而且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气象部门基层财务管理工作,谈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一、基层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财务制度的原则性不强。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制度来完成,但一些基层单位在制度执行上流于形式。目前一些基层单位的财务制度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建设上实行“粗线条”规划,很概括,不够细致;二是财务制度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相互牵制、相互约束和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各县局不再设立会计岗位,只设报账员,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通过财务核算中心办理,财务核算中心只负责会计核算业务,各会计单位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其直接后果是:财务中心对会计单位管理决策的功能和财务人员之间的监督约束机制被削弱。一是财务中心一人管几个单位的账务,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单位报账时,财务中心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看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完备,看票据是否规范合法,而很难核实发票内容的真实性,无法对财务收支行为的真实性进行监督,会计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二是各单位的会计岗位被取消,原来的会计转为报账员后,由于不再进行会计核算,只从事简单的资金收支业务,很难跟上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无法为本单位合理、有效地筹集与使用财政资金提供合理建议。

3、资产使用效益不高。一方面因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制度不落实,造成部分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忽视了基层的实用性,形成一部分资产闲置或浪费;再一方面陈旧过时的资产未能及时处置,造成账面资产虚高。部分县气象局的资产管理只停留在购买和购建,未设立相关的资产管理岗位。

二、加强基层财务管理,是一个逐渐推进和完善的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预算管理制度

1、单位预算一经批复,应严格执行,涉及财政预算拨款和上级补助收入的支出预算,原则上不能调整。

2、对于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预算资金,单位应按照财政部要求,编制按季分月用款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报省局财务管理部门,并严格按照财政部批准的用款计划使用。

(二)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1、单位财会部门是管理和核算单位各类货币资金收支的部门。单位必须建立货币资金使用审批和内部稽核制度,规定审批权限、程序、方式和相应的责任。单位货币资金收支所需的所有财务印鉴、票证必须在财会部门统一管理,并应明确具体责任人。

2、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立银行帐户,不得将货币资金存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国有控股银行,不得将财政性货币资金办理银行定期存款,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手续。对于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其银行帐户开立、变更、撤销,须经单位法定代表人批准后办理。

(三)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单位对各类收入和支出,包括下属事业单位或内部非独立核算部门的收入和支出,应严格实行全面统一管理,严禁设立“帐外帐”,严禁隐瞒、转移收支。单位应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在债权债务中核算收支,严禁坐支收入。

(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应根据国家和院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等控制,明确经济权责,指导和约束各类经济行为。单位必须向财务管理部门报送内部控制制度备案。

三、在财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应着手以下工作:加强财务管理的系统安全

我局各级领导对财务信息安全工作十分重视。计财处财务管理系统作为我局 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在安全保护方面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系统安全性,在技术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因此我局财务管理系统未曾发生安全事故,是一个安全性较高的系统。

(一)已有安全系统

1、我局财务管理系统由省局-市局-县局通信网络系统组成,负责省、市、县之间的数据传输。

2、财务管理系统衢州市分系统包括网络传输子系统和数据通信处理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提供各级节点间的高速网络连接,并引入网络监控、管理、安全和QOS保证等功能;完成财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及转发,实现处理过程的监控、故障报警等功能。

3、只允许经过授权的人员接触和操作数据,进行操作人员身份密码的控制、限制操作权限,操作日志的控制。

4、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尽量减少并预防人为造成的系统故障。

5、勤做备份,排除系统出错的后顾之忧。

(二)主要安全威胁

1、服务器硬件损坏。可能导致:a.系统频繁死机,影响日常操作;b.数据丢失,导致系统瘫痪,数据失真。

2、病毒。可能导致:a.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遭到破坏;b.相连网络中的各项资源遭到破坏;c.各类文件和数据被破坏。

(三)安全防护对策及设想

为了进一步做好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笔者建议:

1、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提高系统管理员的日常业务水平,增加安全防范意识,建立系统安全报告制度,对不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

3、在局经费许可的情况下更新硬件设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财务核算中心应转变职能,加强支出监督,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财务核算中心日常的主要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如果只将财务核算中心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经营状况等财务信息的反馈和控制。财务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积极参与各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资金筹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办法、业务计划的制定、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提升基层财务监督的科技含量,发挥财务核算中心作用,实施会计电算化和推广网上银行业务,对基层财务实施远程监控,既能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取代繁琐的手工记账,又利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实时监控,把事后监督转到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全过程。

四、结论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不仅是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且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实践证明,尽管目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童道友主编.财会集中核算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6,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7

第3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关键词] 医院内部审计;物资采购;监督与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5. 032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62- 02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单位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医院设置内部审计就是一种保障自我完善、内部调控机制,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用国家的一些财政、经济、审计法规等手段推动医院经营得以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医院使其合法合规地经营,还要管理医院的现状,使其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只有科学有效合理地把控好内部审计对物资采购的监督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医院的经济健康发展。

1 医院内部审计需提前介入物资采购

1.1 审计人员提前介入的必要性

审计工作需要做到3个提前:位置提前、时间提前和工作提前,实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这样就需要审计工作提前介入到费用支出的一些活动中,以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合理的使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在此前提下审计人员还需提前了解医药需求和使用情况以及以往采购情况,制定出一个准确清晰的物资采购流程,进一步规范和监督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审计人员也需要参与了解医院的医疗器械以及设备采购的招标比价以及后期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费用活动。审计人员还应该更好地参与到招标的准备工作中并对采购人员进行监督,从招标方案的制订开始,审计人员就应该贯彻、加强整个招标活动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以及评标结束后,需对中标方进行再次审查,以确保其供应药品的相关资质。这种前期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劣质供应商进入药品市场。

1.2 加强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人员不仅要参与到招标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要加强对采购合同全过程的审计。签订者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所签合同中所有条款都必须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等,所有内容条款需完整无遗漏,文字意思表述真实清晰不含糊,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合同签订程序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合同内容不完整有遗漏,应该及时提出,监督相关人员进行修改,确保合同顺利及时履行。药品及医疗器械设备等价格方面,审计人员应该秉承货比三家的审计原则,因为物资采购合同审查的重点就是价格审计,在价格从优的前提下要确保药品的质量,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合理,维护医疗行业的合法权益。

2 强化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审计工作

2.1 对合同及发票管理的审计

审计人员应该统一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供货发票、 运费单据、 验收单等做好管理,审查其真实性,并核对采购数量、价格的准确性以及与票据、收据上数量是否一致,并确保其与合同上的一致性。另外审计人员应该将所有的合同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可以清晰及时地检查合同是否被及时正确地履行。更应该做好药品等进入市场后的质量跟踪工作,通过药品的质量以及之前检测所获取的信息作为依据,以确定价格或其浮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2 对合同执行情况的阶段性审计

医院审计人员应定期对合作的药品供应商进行审查,应对审查内容进行登记,如供应商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固定时间内履行合同的次数,提供药品的次数、数量,有没有在合同规定时间内提供货品,每次提供货品的合格率,以及价格的浮动程度,供应商的服务和售后态度等。特别要重点检查每次所提供的药品或医疗器械有没有达到医学标准,还应重视对履行合同中出现的违约情况所造成的纠纷处理方面的审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质检单对已经入库的相关药品进行检查,以防止由于一些审计人员的自身原因或者专业知识不足所导致的遗漏的不合格药品进入市场,危害人们的健康。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并要求采购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对其进行批评防止其再犯同样的错误。审计人员应以文字形式对不按规定履行合同的供应商进行反馈,并对其进行处罚。

3 强化医院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方法

3.1 加强审计培训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合同法的一些知识,还应该具有审查的专业技能和熟练的实践经验,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洞察市场能力。在此基础上,审查人员还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好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医院的物资采购。审计人员还需要通过一些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视野,对医疗行业以及市场有一个比较前瞻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还能对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3.2 优化内部审计对物资采购的监督和控制

审计工作既要贯彻在整个采购过程中,又要突出其审点。采购过程中要进行职务划分,审计人员更应该各司其职,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对于需要的药品,相关部门需要提前做好书面计划书以及实施方案和预算等,以及后期的仓储放置工作的部署,订货要有完整合理有效的书面合同,并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等,合同中应该详细包括采购价格、数量、质量以及供应商等,药品到达之后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质检员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质检责任进行药品的检测和验收工作,确保接收的药品的质量和可用性。

4 结 语

总之,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审计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医院的内部审计对物资采购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由物资采购不当所带来的医疗风险,保障医院得以健康发展,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马红莲.浅谈医院物资采购的内部审计[J].山西科技,2014,29(2):114-

115.

第4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一、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能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任意变更基建计划。在基建项目立项时,为争项目、抢时间,部分高校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单凭拍脑袋编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往往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任意改变投资规模、内容的现象,待工程竣工完毕后,该项目已不是立项时的项目。还有的投资规模突破概算好几倍,出现严重的“三超”现象: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有的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工程,不入学校的资产账,一旦与国家建设规划相冲突,该项目就会被有关方面强行拆除而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造成学校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自筹和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一些商校向教育部申报基建计划时,其申报年度自筹计划往往大于学校财务支出计划,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为了加快基建工程的进度,又往往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没有很好处理拨款、自筹和贷款之间的关系。

3、工程结算出现商估冒算。在高校基建工程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商估冒算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有: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材料、设备价格和数量,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重复计算,多计费用等。

4、基建报表虚报和少报基建投资完成额。部分商校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往往根据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投资的差额作一些账务调整。如果是超额完成投资,就将其超额完成的部分暂挂“其他应收款”或“应付工程款”中,待下年年初再予调回,如果没有完成投资额,就将其差额部分以虚假附件或根本无附件虚报投资完成额,挂“建安工程投资”和“应付工程款”等科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下年度国家拨款,同时也为了年终决算报表的顺利通过。

二、完善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内部控制

针对高校基本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基建投资管理。

1、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如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这些规定经学校领导讨论通过后,由纪委、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基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预算控制。高校应成立以主管校长为首的财经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校常委会成员及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负责人,特别要有财务处、审计处、国资办、基建处、规划办等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财经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学校的预算并制订年度基建计划。在编制学校预算时,一方面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贷款建设”。但商校实施的“积极发展”方针必须做到建设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经费来源要可靠。

3、实行经济责任控制。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置总会计师的学校由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按照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经济责任制的层次可分为:校长、总会计师或主管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若干层次,这些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运行有序、共同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群体,校长是该群体的管理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督促者。

4、加强基建招标管理控制。部属商校基本建设项目基本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导致评标过程缺乏公正、合理、透明的程序,往往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说了算,招标工作很容易成为少数人自身利益分割的场所,由此出现了在同等条件下不选质优选质劣、不选价优选价高的现象。学校应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建立招标专家库,以监督基本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招标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由审计、监察、计财、基建部门等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基建项目的具体招标工作、审定招标方案、考察和确定投标或邀标单位、审查评标结果:招标专家库由有基本建设相关专业资质并在省招标中心注册登记的校内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向基建招标领导小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代表校方作为基建项目招标评委。

5、严格实行合同会审控制。商校基建项目应严格按合同管理,签订的合同条款内容要全面、文字表达要清楚,特别是合同价形式、物价浮动因素、政策调整因素、双方的承诺及主材的供贷方式等都应在合同中明确,以便在合同履行中控制价格。学校还应成立由法律顾问、审计、监察、计财、基建部门等负责人组成的基建合同会审小组,主要负责参与相关基建合同谈判,提出合同审核意见,负责监督合同执行与变更管理,并负责基建过程中的监督、审计和法律咨询工作的聯系与协调。

6、实行造价审计控制。对工程决算实行“初审、终审”二审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初审是由基建处工程管理人员和预决算人员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原始资料如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记录、现场隐蔽工程纪录等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对工程量的计取、定额套用是否与标书中要求一致,以及甲方所供设备、材料有无重复计算等进行审查,是为降低工程成本把好的第一关。终审是学校审计处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中介事务所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财务人员据此作为结算依据。

三、完善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财务部门要做到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严抓内部控制制度。

1、单独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直属高校应建立、健全与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任务相适应的基建财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业务水平的专职财务人员,具体负责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并保持相对稳定。各部属商校应单独设立基建财务部门并科学设计内部业务流程和岗位,对资金的请款、拨付、会计凭证的审核、账务的处理、印鉴的保管以及票据管理等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还应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及原则,接受群众监督。

第5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论文摘要: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政府的投入模式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情形依然存在。

一、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现实

由近几年国家颁布和实施的政策上来看,政府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并进行着一系列的努力。然而,由于一些制度原因和历史原因,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而这种地区间财政支出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各省区间不均的表现

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导致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情况也不相同。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各乡镇政府承担,所以各地的教育及教学条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构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同时,由于这种不均衡是一种全局视野下的,必然会从相当广泛的层面来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二)城乡地区间不均衡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入城市,在这种失衡的结构下,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上出现了巨大差异。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相当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其义务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未来是否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义务教育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国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在地区上的存较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务教育面临的宏观环境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但是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仅占全国义务教育总经费投入比例的2%左右,这使得我国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靠地方政府来负担。我国各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该地区财政的收入,而该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多少依赖于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这样一来,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巨大悬殊,从而容易引起各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不均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平衡的宏观原因主要有两点,即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和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状况。

1.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

我国现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仍存在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负有主要管理责任。与此管理体制相对应,中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亦以高度分散为特征,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大部分由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87%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尽管这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的教育水平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筹集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以县为主”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扭转过去义务教育投资重心过低(乡级政府和农民负担太重)的局面,是一个不错的制度选择。然而,这一体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难于适应我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基本国情,更与我国现行的财力分配结构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多重困境。

2.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显著失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集中体现在城乡的二元结构上。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国也不例外。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是我国二元社会形成的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则是主要的原因。我国在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主要物力、财力以及优质人力都投向了城市,优先满足甚至只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的利益。城市人口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教育资源。虽然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倾斜,但是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众多的农村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远远低于城市,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都未备齐。

三、对于义务教育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这种地区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财政投入体制的不合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调整当前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关系,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

1.平衡省际间差异,强化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不应是平均分配,而应是在保证政府基本供给责任之后的转移支付。可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省与省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来有效地弥补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缓解中央财政的压力。

2.平衡城乡间差异——强化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县级政府继续承担一定比例的投入责任,负责义务教育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管理、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环境治理、危房改造和经费管理等,将用于义务教育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二)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保障措施

1.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保证教育投入落到实处。

3.国家立法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2000〕37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去年我省下发的《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粤府办〔1999〕104号)与《通知》规定精神基本一致,请各地一并结合贯彻实施。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各市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已经省医改领导小组核准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市,要加快组织实施;尚未制订好改革方案的市,应抓紧制订,尽快报省审核。

    二、各统筹地区应在做好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的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实施细则。医疗补助经费总额,原则上应以上年度公费医疗发生数剔除不参加医改的人群的医疗费发生数、不合理开支因素后,减去统筹地区的单位筹资数并结合财政的承受能力确定。

第7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一)每年11月初,计划财务部门向场属单位部门以表单形式征集下年度备建项目(下表)。

(二)搜集整理论证备建项目相关数据,为项目立项决策与报批提供数据支持。

(三)经农场同意,组织召开基建项目立项评审会,确定下年度立项报批基建项目(下表)。

二、项目立项报批

项目立项报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报和审批,以及开工报告的审批。

(一)项目立项基础数据搜集整理与衔接。农场计划财务部门搜集整理项目立项报批文件所需数据,及时反馈给项目立项报批文件编制部门。

(二)项目建议书的报批。按上级要求,计划财务部门组织协调场内有关专家或聘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并进行初步审查后上报。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聘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协调场内有关专家进行初步审查,通过后予以上报。

(四)初步设计文件的报批。可研报告批准后,计划财务部门协调农场建设管理部门聘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向上级申报。

(五)初步设计批准后,计划财务部门协调农场审计机构进行开工审计,同时协调农场建设管理部门编制开工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三、项目施工准备

(一)按规定申请上级部门或委托招标机构对建设项目实施招标。

(二)通过招标,确定项目施工、工程监理单位。

(三)协调项目施工、工程监理单位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监理准备。

四、项目建设实施及建设资金管理

(一)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文件,组织协调农场相关单位部门定期监督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职情况,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加强施工质量监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按建设项目名称,设立基建项目核算专户,并对建设项目进行核算。

(三)按项目批复分资金来源配齐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挪用、串用项目资金。

(四)按现金与银行管理规定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结算管理。

(五)支付工程款按下列规定办理:第一、首付工程款:根据施工单位出具的项目工程款申请报告,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审核意见及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批意见,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工程概算书,开工报告,施工单位正规收据等,拨付工程款。第二、预付工程款:根据施工单位出具的项目工程款申请报告,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审核意见及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批意见,工程量清单报审表,项目监理单位出具的工程款支付证书及其确认的工程形象进度表,工程结算报审表及施工单位正规收据等,拨付工程款。第三、工程完工支付剩余款: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工程验收单、质量监理报告、工程价款结算申请报告、发票(或复印件)及收据等支付工程余款,同时按合同约定预留建设项目质量保证|Lll金。

五、项目竣工验收

(一)组织协调农场相关部门单位全面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是否完成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和投资计划文件规定的各项建设内容,以及工程监理单位履职尽责情况,做好相应记录。

(二)系统搜集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包括立项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立项、审批、施工、监理、环保、安评等项目档案资料,以及基建财务档案资料等。

(三)委托中介机构对竣工决算进行审计。

(四)竣工验收

主要内容:项目建设总体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项目变更情况、施工和设备到位情况、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投产或投入使用准备情况、竣工决算情况、档案资料情况等。(五)项目验收合格后,落实项目资产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成后高效运行。六、项目后续评价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文件测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对建成运行项目进行跟踪问效,实施后续评价。

(一)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等四个方面。

1.财务净现值NPV:∑(CI-C。)t/(1+i)‘式中(C一c。)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i折现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IRR=(i+NPV)/(NPV。-NPV2)×(i2-i。)

3.经济效益费用比R:∑C。(1+l)‘式中B『__第t期的经济效益;c。一第t期的经济费用;i折现率。如果效益费用比等于或大于1,表明项目资源配置经济效率达到了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4.投资回收期PP=原始总投资/投产后年均净现金流量+建设期

第8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一、强化作风建设,认真细致做好财务日常工作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公司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工作任务,我们财务部强化作风建设,全面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功能,使财务人员做到既当家又理财,认真搞好各项财务工作。一是认真、细致地做好会计报销、工资发放、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记账、装订及相关财政、税务票据的领用、核销等日常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做到工作仔细、认真、无差错。二是按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及时进行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确保会计档案全面、完整,便于以后日常查阅和利用。三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财务部坚持“公司工作一盘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利用财务部现有的各项资源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二、严格预算管理,认真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我们财务部严格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上坚持原则,依据经费标准做预算,依据经费来源和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按照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求具体可行,科学合理。在预算编制程序上,抓好三步工作:第一步由各科室部门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和经费来源提出预算方案;第二步由财务反馈征求各科室部门意见后进行审定平衡;第三步财务将预算方案上保公司审批,公司批准后予以执行。在预算执行中,我们财务部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加强日常经费支出的控制和管理,尽可能减少资金支出,尽可能提高使用效率。在严格预算管理的同时,我们财务部认真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等相关经济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财务分析建议与意见,供公司领导决策参考。

三、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2014年,国家实施稳健金融政策,银行贷款规模缩小,我公司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工程项目资金,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我们财务部在加强公司内部资金管理的同时,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积极与银行沟通联系,争取银行对我公司资金的支持。通过我们财务部艰苦不懈的努力与顽强奋勇的拼搏,终于获得了银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特殊关照,在银行贷款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流动贷款及工程项目贷款,确保公司生产经营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我们财务部积极与相关税务主管部门联系,争取他们对我公司的理解与支持,最大限度的利用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避税,为公司及职工减少税收负担,增加经济效益。在加强资金管理中,我们财务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与项目工程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资金,并进行短期投资,通过短期投资增加公司经济收益,减少公司资金成本,起到降本增效作用。

四、明确岗位职责,提高财务人员工作责任性

我们财务部明确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和纪律要求,要求各岗位财务人员根据本岗位的职责要求,认真做好工作。同时进行工作总结,岗位评述和认定,对各自的工作提出建议、作出打算。通过这些工作,强化了各岗位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了内部核算监督,促进了各岗位的交流、合作与团结。

五、加强团队建设,努力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搞好财务工作,团队建设是根本。我们财务部要求每个财务人员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与建议,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加快各项工作发展。每个财务人员要做到辛勤努力、廉洁清正和勤俭朴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各项财务工作搞好。同时要在财务工作岗位上,做好服务工作,把自己看作是公司的普通一兵,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获得职工群众的满意,一心一意搞好工作,全面提升财务工作质量。

六、2015年工作打算

第9篇:财务部建议与意见范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公务卡; 使用

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卡的使用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结算的主要方式之一。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传统的现金支付和报销方式已经落后于现代科技,存在着现金保管不安全、携带不方便,借款还款报销环节多,并且票据真实性、合法性审核难等问题。建立公务卡制度后,财务人员既不需要经常提取和保管现金,工作人员也不需要提前借款,单位财务部门还可以有效监控票据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方便快捷,安全简单,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现金支付方式下存在的问题,对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公务卡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此种结算方式刚刚接触,理解还不够深入,加之整个结算过程需要单位和发卡银行相互交流与协作才能共同完成,这些都使得公务卡在使用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笔者将一些在操作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列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公务卡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公务卡持卡人与单位事务经办人之间的矛盾

公务卡作为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在开立时需要指定持卡人,并由持卡人在公务消费后,前往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报销。但是,为了便于对公务卡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也便于财务核算,单位不可能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配备公务卡,因此,这就出现经办人员有时会使用持卡人的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的情况,并且在消费后,POS小票的签字确认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二)公务卡具备信用卡的某些特点,会给用卡与还款造成不便

公务卡是信用卡,它必然具备信用卡所特有的一切特征和功能,比如,透支额度、账单日期、最后还款期、取现手续费等。但是,公务卡在办理批次上的不同,也会导致透支额度、账单日期、最后还款期等存在差异,这些势必会影响公务卡日常使用的效率,也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与最后还款的不便。

(三)公务消费的资金流向不透明给财务审核带来困难

经办人员在公务消费后,会持POS小票和有效报销票据到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报销。但是,大部分POS小票上都不能载明消费商户的有效信息,无法与报销票据进行核对,这必然给财务部门对业务真实性的审核带来困难,资金流向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

(四)公务卡结算程序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矛盾

公务卡在结算上比较繁琐,而且,也不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核算,其主要表现在:

1.在发卡银行公务卡结算系统中,每一笔业务需要录入消费日期和消费金额,再录入报销金额和预算编码,最后再进行汇总,以汇总表格式向银行进行还款。

2.汇总表中只是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类进行汇总,而没有按照财政预算13位类款项编码进行汇总,但预算单位需要按照13位编码再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一步划分,最终不便于单位日常业务核算。

二、公务卡使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取消公务卡个人实名制

笔者认为,在设计公务卡使用方式时,将单位作为公务性支出的公务卡登记在个人名下,这样做有些偏颇。作为单位事务的经办人员,他才有资格确认所发生业务的真实性,而持卡人往往并不了解其中的情况。另外,信用卡登记在持卡人名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持卡人的信用状况,风险将会完全转嫁给持卡人。

公务卡作为可透支的信用卡,在开立时,不应当指定持卡人,而应当全部登记在行政事业单位名下,并对公务卡进行编号,以便管理。这样,既利于消除经办人与持卡人的矛盾,降低持卡人的风险,也利于财务部门发挥监督作用,保证相关业务的真实性。

(二)要求发卡银行统一对公务卡的相关设置

对于公务卡的透支额度、账单日期、最后还款期、取现手续费等问题,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与发卡银行沟通,向银行申请统一对公务卡的相关设置,并在允许的条件下,延长还款期限。另外,在取现手续费问题上,单位应当要求发卡银行取消公务卡提取现金的功能。或者,在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禁止利用公务卡提取现金。因为实施公务卡制度本来就是为了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流量,监督预算单位现金流向,如果允许提取现金,就起不到上述效果。

(三)加强信息采集力度便于监督资金流向

公务卡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减少单位日常大量现金支出,便于财政部门对资金流向的掌控。但是,收款方信息的缺失会制约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力度,妨碍监督资金使用职能的有效发挥。

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真正使资金使用做到公开与透明,笔者认为,财政部门应当对公务卡刷卡POS机进行改进,将消费商户的有效信息,包括收款单位的全称、税号、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进行汇总,在POS小票中予以列示。这样,既便于财政部门对资金流向的掌握,使资金流向具有可追溯性,也能够保证公务卡消费的真实性,充分发挥财务审核的作用。

(四)不断推动银行结算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在公务卡操作过程中,银行结算系统与单位日常核算形成脱节。发卡银行按照银行自有系统去设置,便利了银行的操作与还款,而忽视了单位对公务卡核算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公务卡结算方式与财务核算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