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市场监管典型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监管典型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监管典型案例

第1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关键词】电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对于建筑业而言,建筑的工程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由于电力建筑工程均具有周期比较长,需要较多的露天作业和高空作业的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因素的情况较多,这些都对电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能否做好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能否得到正常的发展,也关系到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与节能降耗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对于实际操作而言,电力建筑工程能否正确合理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质量的有效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质量监控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促进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

1.建立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

由于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是一个拥有多个工种共同作业的群体,因此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对施工现场安全的保护体系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对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而言,其主要的管理思想是要实现权利和职责分明、在掌握重点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封闭性管理和有始有终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就是要引导电力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依照各种安全法律和法规的要求,无论是管理层人员还是基层操作人员都能够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转变只重视物资投入而忽视管理投入的传统落后观念,通过一系列的策划,将事后处理转变为提前预防,并且制定出全方位的安全保护计划,从而从根本上面扭转以往电力施工过程中施行的安全措施缺少针对性的局势,确保各项安全保护措施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实施。

2.电力施工过程中相关应急预案的确立。

首先要明确建立相关应急预案的目的,其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与预防在电力施工现场中出现紧急情况和危险,当意外发生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内对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的损失与人员的伤亡。目前通常制定的主要预案包括: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机械设备故障处理应急预案、食品中毒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处理应急预案等当面。

3.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编制

所谓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在电力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不断的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从而减少失误的出现,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因此一份准确完整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实现安全合理电力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根据变电站及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地理位置和目前所采用的技术设备等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监督的合法化和规范化,从而有效的提高电力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二、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存在的具体问题

由于在目前国内市场里,拥有电力施工资质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因此电力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对于一些企业而言,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都比较低,无法独立完成电力作业,于是就采取将工程分包给其它单位而自己收取管理费的方法。这样不仅导致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而且还造成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和事故。

比如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直线塔基础面不够平整而导致直线塔倾斜;转角塔基础没有预偏而导致铁塔向内角倾斜;灌注桩的基础断桩和导线的液压不合格;不依照图纸进行施工而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足;铁塔的螺栓没有紧好就紧线而致使铁塔弯曲;不打反方向就对消拉线紧线而导致铁塔横担变形等电力工程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主要集中在墙体,楼地面,门窗,屋面等方面。表现为空鼓、裂缝、麻面,安装不牢开启不灵活,渗漏等问题。

由于将监理和施工统一为一体,而使施工单位很难及时掌握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施工管理的工作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原材料设备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执行相关的手续,以及托运人员代交货物而供应部门没有人进场等现象的发生,不仅为假冒伪劣产品混入施工现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且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不当,由业主发现时才解决问题的不良情况。

三、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是电力施工现场的重要监控对象,一般来说,分为事前监控、施工中的监控与分项完成的监控。对于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监控要在分项施工之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合理的实现事前监控。

针对一些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加强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争取做到实时发现实时纠正,从而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可是离整体的交工还需要一段时间,要加强这段时间的产品保护,一直到交工为止。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必然会朝着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现有的技术与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有机的协调和结合,使整个工程质量处在受到控制的状态,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在建筑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详细的研究每一项工序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充分的了解每一项工序的运作方法,利用鱼刺图或者事故树等科学的研究分析办法,来让施工人员真正的明白和了解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危险性,根据预测的结果来制定符合实际的预防政策和操作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频率与强度。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否确保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社会化和企业化的重要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建设管理水平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对电力建设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管理人员和从业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严格的执行项目法人制度、扩大内涵、缩小外延的做法,或者开展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宣传活动,不断的改进新工艺,采用新材料,从而把以上都归入建筑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内。与此同时,要调动一切可以发动的积极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来进行实时监控,将各种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的状态内,从而实现生产和质量安全的良性循环建设,加快电网技术的升级,提高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与节能降耗水平。

参考文献

[1]邹泓荣.建筑病害诊治实例与工程质量保证[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5(6):23.

[2]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M].东北财经出版社,2008,8(6):27.

[3]郭武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广东建材,2010,8(5):37.

第2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县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有效遏制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擅自采集、加工、提供、使用地理信息数据的行为,依法查处各种地理信息泄密、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基本杜绝地理信息市场中各种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使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组织市场检查。对从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提供和保管以及从事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等活动的单位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查找问题和漏洞,督促整改,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各种隐患。

(二)查处违法案件。查处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非法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加工、处理和使用的行为;查处各种地理信息在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过程中的、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出版行为;查处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

(三)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测绘、国家安全、保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警示教育活动,选择部分典型违法案例予以通报并曝光,深刻剖析成因和危害,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功能,不断把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引向深入。

(四)建立长效机制。针对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健全部门间信息通报和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明确责任、协同配合,形成统一监管、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管机制。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8月)。

1、全面动员部署。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对专项整治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和安排。

2、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按照要求联合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3、印发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法律法规文件。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

1、组织自查。2009年8月,组织地理信息产业各从业单位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摸清地理信息市场基本情况。

2、组织抽查。2009年9月,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情况组织抽查工作,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处理。

3、开展督查。2009年10月,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抽查情况,组成工作组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或重大隐患,依法严肃处理。

(三)落实整改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

1、督促落实整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明确整改重点,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督促各企事业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

2、通报典型案例。根据案件查处情况,集中处理、通报一批地理信息市场违法案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发挥警示和教育作用。

3、扩大典型经验。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推动整顿和规范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

1、总结工作。县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对本次整顿和规范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分析、总结并形成阶段性成果书面总结,书面材料报市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2、表彰奖励。总结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的经验,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予以表彰。

3、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地理信息市场监管措施,建立部门间联合工作机制,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本部门、行业特点,抓住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重点地区或重点企业,明确具体要求,坚持集中整顿、健全监管制度和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务求取得实效。

第3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食盐是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食盐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非法经营食盐案件,使用不合格食盐、工业盐加工食品案件时有发生,全市食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各乡镇和市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食盐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保障食盐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保障民生和落实盐业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依法治理、标本兼治的要求,全面加强食盐流通、使用全过程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食盐以及在食盐中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食盐安全。

二、健全完善食盐安全管理体系

市政府成立“全市食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盐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卫计委、盐务局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盐务局,盐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牵头组织实施食盐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食盐安全负总责,要认真履行食盐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食盐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具体措施,细化任务分工,坚持把推进盐业体制改革与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结合起来,在力量配备、资源配置、投入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满足食盐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三、着力提升食盐安全保障工作水平

1.强化我市食盐市场监管。要围绕保障全市合格碘盐供应和全市人民群众食盐安全,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日常市场巡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盐业市场整治行动。各相关执法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的市场检查和阶段性市场整治过程中,要将食盐市场情况一并列入检点,加大对食品流通、生产、餐饮等环节食盐抽检力度。要强化对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用盐情况的监管,督促使用合格碘盐原料。要对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标识不清的食盐原料或工业盐(工业废渣盐)的行为进行查处。积极配合盐务部门开展盐业市场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食盐安全。

2.加强对工业盐经营环节的整治。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工业盐零售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配合盐务部门建立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对将工业盐直接或间接销售到食盐市场的,要及时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依法从重、从严打击。对查实使用假冒伪劣食盐用于餐饮、食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一律将其列入黑名单,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确保我市盐业市场的长期稳定。

3.健全盐业市场长效监管机制。领导小组要适时召开盐业市场管理专题会议,及时了解研究盐业市场状况,协调各相关执法部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市场监管协作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盐业市场监管。盐务部门要加强农村食盐安全访万家活动和食盐安全放心店建设,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协管员、信息员作用,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农村。

4.加强食盐安全管理的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普及食盐安全知识,广泛宣传涉及盐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守法意识、维权意识和科学补碘意识,提升全社会的食盐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盐。要及时反映专项整治成果,披露典型案例,公布制贩假盐企业“黑名单”,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对制贩假盐等违法行为的强大震慑。

第4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一、机制上要联动

(一)建立局局横向联动机制

要建立县区局与县区局之间协调配合的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联防联动机制。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县区局之间适时通报监管执法工作情况和相关文件资料,互相通报相关案件和市场监管信息,对本辖区范围内其他县区局管辖的案件和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和通报,对其他县区局市场监管执法涉及本辖区的工作积极配合,对本局机关查办的案件涉及相关工商机关及相关部门的,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局与局之间协作配合“横向联动”机制。

(二)建立局所纵向联动机制

要建立县区局与工商所(分局)之间政令通达、高效运转的层级联动机制,在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时,县区局强化指挥、督查、协调,工商所(分局)强化请示、汇报、执行,并在缺乏办案手段,遇到难以办理的案件或不宜直接参与的监管难题时,县区局派出专案组或检查组直接介入查办和调查,化解工商所(分局)的工作压力和矛盾,清除执法障碍。形成政令通达的局所“上下联动”机制

(三)建立所所横向联动机制

工商所(分局)在执法力量不足无法单独完成工作时,与邻近的工商所(分局)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进行执法合作与配合,请求邻近工商所(分局)增援;相邻的工商所(分局)在辖区交界结合部开展联合巡查执法或交叉互查。形成工商所(分局)与工商所(分局)之间协作配合的“横向联动”机制。

(四)建立所片纵向联动机制

工商所(分局)针对片区监管执法盲点,开展全方位市场巡查,指出工作不足;片区管理人员在市场巡查过程中,遇到难以办理的案件或不宜直接参与的监管难题,作为协办提供线索,工商所(分局)市场巡查组进驻主办,清除执法障碍。

(五)建立片片横向联动机制

推行片区管理员市场监管执法责任制,实行辖区化、网格化管理,在片区查处无照经营等违法违章行为时,以案件发生地片区管理员为主,各片区互帮互动,联合执法,增强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建立片区之间巡查配合机制,在片区管理员无法独立完成工作时,片区管理员与片区管理员加强协调沟通,与相邻片区进行互动式巡查。

建立横向联动机制,有利于在进行跨区域作战时,形成互通情况,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使违法者无处藏身,使违法者得予从快绳之于法律法规的制裁。建立纵向联动机制,有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政令通达,迎刃而解监管执法难题。

二、工作上要联动

1、建立互动联动的快速执法机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分别建立应急执法队,局所联动,对突发事件或重大复杂案件,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力量,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第一时间有效控制局面,第一时间依法妥善处置。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时刻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掌控案源案情,加强跟踪监管,提高预警能力。

2、建立互动联动的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学定岗、定员、定责,实行岗酬对应,细化工作任务,明细工作职责,明确项目工作具体工作责任人,建立局、所和片区之间协调有序、职责分明的工作联系制度;二是创新工作管理机制。年初各单位根据上级工作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进程表,工作中,明确工作联系人,落实责任,有效实现局、所和片区三级业务工作的互动联动。

3、建立互动联动的监督机制。一是实行监管执法定期分析制度。工商所和片区管理人员每月结合工作情况分析本部门在监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实行优质报告奖励制度。二是实行双向检查考核奖惩制。县(区)局负责检查考核工商所,工商所负责检查考核片区,对检查出问题的,对检查单位进行奖励,对被检查单位或个人惩罚。同时,建立工商所(分局)和工商所(分局)之间交叉考核评价机制,以达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实行缴费管理奖惩制。对年初下达的行政性收费预算进行层层分解,完不成预算基数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惩罚,对超额完成预算基数的进行奖励。

4、建立互动联动的内外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联动机制。加大岗岗之间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业务岗位或个人实施、受理、处理业务登记台账,及时登录业务发生情况,层层质量把关,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实行阳光作业。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分别开设政务公开栏,全面公开工作职能、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身份,公开涉及本级行政许可事项项目名称、依据、条件、需要提交的文件材料目录、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公开行政许可结果,公开企业基本信息、典型案例,涉及工商所(分局)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项目名称、依据、条件、需要提交的文件材料目录、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按户公开个体工商户管理费核费、收费情况。

5、建立互动联动的上下考核机制。实行层层考核

机制,县局检查考核工商所,工商所检查考核片区,按月检查考核,年终累计汇总,得出年终得分。实行考核连带责任制,改变考核单一做法,即对下级相关业务考核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考核进行双向奖惩。

6、建立互动联动的左右运行机制。建立局与局之间、所与所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案件抄告制度,案件移送制度,重大情况通报制度,案件查办信息互通互馈制度。

第5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国务院工作规则》将市场监管与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并列为政府四项基本职能,要求依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执法,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结合工商机关肩负的职责,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和把握:

(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在进一步发展中解决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工商网络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让遵守规则的人更容易赚到钱,投机钻营的现象自然会越来越少。近年来,工商机关不断降低创业门槛,为网络经济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允许暂不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自然人主体在向平台进行实名登记后,即可开办网店参与经营。这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又提出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审批,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实行“宽进严管”。在实行工商登记改革的地区,新登记注册企业增幅高达40%~50%,其显著效果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各省级工商局也出台了大量扶持网络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登记注册制度,试点兴办商务秘书企业,率先对电子商务类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实行了资本认缴制;浙江省工商局启动“136助网工程”,计划培养10万名网商,利用30家龙头网站资源,帮助60多万企业上网用网;成都市工商局在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汇农网”基础上,指导组织搭建了成都、乌鲁木齐、西宁三地互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下一步,各级工商机关还应加强政策制定,鼓励市场主体利用网络渠道开展经营活动,支持具备条件的实体市场建立网络交易平台,发展一批信誉好、知名度高、运作规范的网络经营骨干企业,培育更多依托网络市场的小微企业,进一步促进传统市场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

(二)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应通过市场机制解决

市场有很强的自净能力,一个有序竞争的市场,能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良币驱逐劣币。网络市场是信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非常密集的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是一片大有可为的“蓝海”,网络市场的竞争应当是创新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信誉的竞争和更好商品质量的竞争。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在网络市场这个创新领域,要保护经营者公平竞争,鼓励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依靠辛勤的劳动,去赢取市场,赢得尊重。互联网时代的不正当竞争表现更加多样,有的企业利用网络水军等公关手段,实施损害其他经营者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以及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的企业利用专长领域的优势地位,对竞争对手产品进行排他性竞争,挟持消费者选择权,“大象打架,蚂蚁遭殃”;有的平台企业以大压小,未与网商充分协商,擅自修改管理规则,影响市场稳定;有的企业收人钱财,替人推广,却未履行对推广主体资质和网站内容的审查义务,放任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泛滥;有的企业在促销活动中实施价格欺诈,扰乱了正常的商品交易秩序。工商机关网络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经营者的公平公正竞争,保障市场机制正常运行。要以切实有力的执法手段,引导经营者尊重市场规律,遵循公平准则,遵守商业道德,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更新更好的服务来赢得市场。实现“万类霜天竞自由”,避免“月朗星稀”、“零和博弈”,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网络创业氛围。

(三)重视解决网络中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消费者是工商机关的保护对象,更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网络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各地工商机关综合运用网络监管平台、12315维权网站、网络即时通讯、微博、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途径,积极受理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指导网站经营者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设置消费投诉举报电子标识链接,多方位构建消费维权体系。广泛开展网络消费教育,普及网络购物知识,提高消费者防范风险、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网络经营者也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纷纷建立客服队伍和消费保障制度。但总的看来,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很多网络经营者那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网络经营者单方制定霸王合同条款,不认真履行商品买卖合同,或以种种理由私自删改甚至取消订单,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有的网络交易平台未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对平台内商家和销售的商品审查把关不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网店不作处理,或只作形式上的处理,致使有的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商品宣传与实际不符,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有的网站售后服务滞后,在发生交易纠纷后,不积极处理消费者的合理申诉;有的网站对用户信息管理不严,致使消费者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被非法交易。这些行为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而且会破坏消费体验,伤害网络消费热情,阻碍网络市场发展的脚步,必须摆到优先位置予以认真解决。

二、努力践行“两监管两自律”的网络市场监管原则

“两监管两自律”即:发挥工商机关和社会公众两个监管力量,鼓励行业自律管理和企业自律发展。践行这个原则需要做到以下三个统一:

(一)工商行政监管与社会公众力量的统一

工商机关从网络市场运行实际出发,将“以网管网”作为网络市场监管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了“全国一体、统分结合、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工商业务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对网上经营主体、违法商品信息和行为的发现和监管;并通过上传下达系统,实现工商监管的内部业务协同、案件协查移交和指挥调度。但从执法实践来看,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无地域性,执法人员需要采取大量技术手段才能将网络主体还原为现实主体,查办案件还需要通信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的配合,违法成本很低,执法成本却很高,仅仅依靠行政监管的力量,难以覆盖网络市场的所有区域。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和媒体舆论对网络市场出现的各类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些殷切希望既是工商机关背负的压力,更是推进网络市场监管的动力。下一步,工商机关需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一方面加强与媒体机构合作,及时曝光典型违法案例,震慑违法行为,警示消费者;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网络经营主体信用特点,建立网络经营主体信用指标体系和公示机制,指导消费者用脚投票,让不良商家无钱可赚,使之成为比行政处罚效率更高的惩戒手段。这既是走群众路线,也是讲统一战线,借助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实现网络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外部约束机制与内部自律措施的统一

2010年5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填补了该领域规制建设的空白。《办法》以促进发展、规范秩序、维护权益为核心,内容包括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发展的原则和方式;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行为规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责任义务;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容和方式;工商机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职责;违反《办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工商总局根据网络市场的发展实际,跟进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丰富了网络市场规范运行的规制体系。但总的来看,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仍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办法》属部门规章,立法层级偏低,使执法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网络市场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监管机制常常滞后于市场发展实际。维护公平诚信的网络市场秩序,不仅要不断完善外部约束机制,更需要指导网络经营者自觉树立规则意识,努力加强自律。近年来,经营者自律机制建设已有所动作,有的平台开发了违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商品抽检机制,自行清退严重违规的商家;有的网商对促销活动实行首席营销官和法律总顾问双重审批制度,授予法务部门促销审批一票否决权;有的网站在醒目位置标示“客户投诉渠道”,指引消费者直接通过网站自设的售后服务途径解决维权问题。工商机关应进一步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完善并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自律措施,逐渐使之成为网络市场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

(三)加强刚性执法与构建行业规则的统一

第6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点,依照国度和省、市对房地产市场微观调控的各项要求,整治标准和促进安康开展的方针,增强市场整治,加大查处力度,严峻袭击房地产、修建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标准房地产、修建市场次序,树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我市房地产、修建市场继续安康开展。

二、任务目的

经过专治开展运动,使全市房地产、修建市场情况获得有用净化,房地产买卖环节违法违规行为获得有用遏制,房地产、修建市场买卖次序获得标准,实在维护广阔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三、办法步调

第一阶段:宣传发起(2010年4月30日至5月30日)

(一)进步看法,增强协作。实在进步对开展房地产、修建市场专治运动主要性的看法,树立组织,明白职责分工,落实任务责任,制订详细任务办法。增强部分之间的共同协作,树立任务联念头制,树立健全信息共享、状况传递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结合查处机制。

(二)树立便利快捷的投诉渠道。各级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要树立并公示告发投诉德律风、信箱(包罗电子信箱)。

(三)增强宣传指导。经过接纳多种方式,普遍宣传开展专治运动的严重意义,使相关部分、市场主体、广阔人民群众充沛看法增强房地产、修建市场次序专治的主要性和需要性,加强参加的盲目性和自动性。

第二阶段:组织施行(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

(一)开展自查。6月30日前,各级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要对全市在建和已进入商品房预售环节的房地产开拓项目进行具体清算,全市房地产、修建企业要组织自查。自查完毕后,各级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及房地产、修建企业要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并实在做好梗塞破绽、建章立制任务。

(二)组织反省。7月1日至11月30日,各级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要在房地产、修建企业自查的根底上,对房地产、修建市场进行反省,对有投诉告发的企业进行重点反省,依法袭击骚动扰攘侵犯房地产、修建市场次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反省出的问题,依照部分职责分工依法对其进行处分,并将处置后果报市当局。

(三)典型案例传递。对专治任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实时予以曝光,深入分析成因,仔细开展警示教育,不时把专治任务引向深化。

第三阶段:总结稳固(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一)总结增强房地产、修建市场监督工作经历,树立健全长效机制。针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及房地产、修建企业要不时加强管治,进一步深化准则变革,制订完美行规、行约,增强各类企业运营行为的约束。经过完美房地产、修建市场的管治准则,树立健全房地产、修建市场标准开展的长效机制。

(二)相关部分要树立健全房地产、修建市场信息系统,完美对房地产、修建特殊是商品住房市场运转状况的动态监管。

(三)总结表扬。在对整改结果明显的单元予以表扬的还,对整改不力、群众反映激烈的单元,予以传递批判;对拒不自查自纠、袒护问题的单元和小我,从严处置,促进房地产、修建市场安康继续开展。

四、任务要求

(一)以拍卖监管为切入点,具体增强房地产、修建市场监管

要依照《拍卖法》及国度工商总局《拍卖监视管治暂行方法》规则,依法增强对房地产参加地盘竞拍运动的监管,严厉搜检竞拍人主体资历证实、天资前提、资金起原等立案资料,对主体资历不正当、无响应天资前提或假借别人天资证书和营业执照参加竞拍的,不予注销立案,并实时告诉住房城乡建立、疆土资本等部分,作废其竞拍资历。

(二)以经济户口管治为根底,标准房地产、修建市场主体行为

1、严厉主体资历搜检。树立辖区房地产开拓、修建企业经济户口台帐,一一录入企业的注销注册状况、天资证书刻日、天资品级等。具体清查房地产在建开拓项目,对照房地产、修建企业经济户口台帐,对从事房地产开拓、修建施工的企业和小我市场主体资历进行搜检,重点查处无照运营、挂靠运营、企业出租出借营业执照、超局限运营等违法行为。

2、增强注册本钱监管。要经过企业年检,对照其天资品级,反省其出资状况,对查处的“两虚一逃”(虚报注册本钱、虚报出资、抽逃出资)违法行为,由住房城乡建立部分撤消其天资证或降低天资品级,对情节严峻的,撤消其营业执照,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置。

3、增强项目司理部的管治。对在建项目标项目部执行限日立案注销准则,对开拓企业供应的营业执照、天资证书、地盘运用答应证、规划答应证、中标告诉书、施工答应证以及房地产开拓合一致,要严厉进行审核,重点审核两边当事人的主体资历、相关答应、合同内容能否正当。对契合前提的,予以立案后,方可从事运营运动。

(三)以法律办案为伎俩,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1、依法查处工程建立和房地产范畴的贸易行贿行为。

⑴疏通案件线索发现渠道。对告发投诉的贸易行贿案件线索、市场监管和行业自查中发现的涉嫌贸易行贿的案件线索,积极组织力气排查,对具有立案前提的线索,实时立案,监控查询。

⑵加大督办协调力度。对各部分上报的在查案件状况和告发投诉状况,选择一批涉案金额大、案情复杂、风险严峻的主要案件,进行重点督办。

⑶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完美贸易行贿案件数据搜集和更新机制,促进法律办案管治与企业信誉分类监管系统的有机连系,积极树立健全市场主体、信誉信息公开机制。

2、加大房地产、修建市场告白的整治力度。

⑴重点查处未获得房地产预售、发卖答应证的房地产告白,含有融资或许变相融资、升值或许投资报答承诺的房地产告白,以及对发卖价钱、面积等内容进行虚伪、夸张宣传的房地产告白。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建立和房地产市场中的虚伪宣传、虚伪透露表现、不合理有奖发卖等不合理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

⑵查处商品房预售、发卖告白中未载明开拓企业称号、署理发卖企业称号、预售或发卖答应证书号的行为;标准告白中有关房地产项目、面积、价钱、地位、周边情况、房贷等内容。

3、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整治。

⑴严峻查处取缔无照无证或超局限从事企业注销署理营业的行为。

⑵严峻查处为请求注销的企业伪造、变造印章,伪造或违规出具银行询证函等证实文件的行为。

⑶严峻查处违背执业标准违规供应验资申报、审计申报、资产评价申报等行为。

⑷严峻查处从事为企业特殊是设计行业天资管治的企业垫支付资以及协助虚报注册本钱、虚伪出资、抽逃注册本钱的行为。

⑸反省从事告白筹划和商品房发卖署理生意公司、从事买房卖房换房的生意企业和个别工商户,重点查处房地产生意机构在署理商品房生意进程中赚取差价的违法行为;应用虚伪信息骗取中介费、效劳费、看房费等费用的行为。

4、严查修建市场违规违纪行为。

⑴改正不实行法定建立顺序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是严厉查处没有施工答应证私自开工等违法违规工程。

⑵鼎力整治躲避投标、故弄玄虚行为,严厉查处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压级压价等不合理竞争行为。

⑶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对工程项目执行全程监视,增强对强迫性的技能标准施工标准执行状况的监视反省,包管工程建立项目质量平安。对转借天资证书和不处理施工答应证私自开工的,住房城乡建立部分要依法严厉查处,并责令限日整改。过期不矫正的,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置,直至撤消其营业执照、天资证书,净化修建市场。

(四)以长效监管为目的,立异完美房地产、修建市场监管机制

1、树立房地产、修建市场信誉监管机制。对城市规划区内涵建的房地产开拓工地进行具体清算,并注销造册,录入企业从事修建、开拓运营、注销注册、天资前提、合同立案、告白注销、消费投诉和违法处分状况,树立健全房地产、修建企业“经济户口”台帐。还,树立“黑名单”和“黄牌正告”准则,按期对企业信誉情况进行公示,促进房地产、修建企业老实守信,依法运营。

2、树立合同立案机制。增强房地产合同监管,严峻查处克己合同业为。房地产开拓企业所运用的《商品房生意合同》示范文本,必需报工商、住房城乡建立部分审核立案。

3、健全12315监控收集。经过12315消费者申述收集,实时受理消费者投诉、调停购房胶葛、发现违法线索、查处违法案件,进一步进步市场监管效率,包管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获得维护。

第7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消费维权宣传教育活动,严格建材市场商品准入,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流通领域建材市场监管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着力解决流通领域建材市场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建材商品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健全建材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建材商品全过程监管。通过整治,使我县建材市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突出问题得以解决,经营行为规范有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商品:钢材、水泥等大宗建材产品;人造板、涂料等装饰装修材料;电线、电缆等直接关系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等涉及节能减排的产品;消费者申诉举报较多、社会舆论关注的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建材商品。

(二)重点区域:建材批发市场、建材一条街经营门店、大型零售商场、城乡结合部建材市场等。

(三)重点行为:一是销售假冒伪劣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行为;二是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公差超标和非法拉长等行为;三是查处人造板甲醛释放超标和强度不达标等行为;四是无照经营、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生产热轧带肋钢筋、建筑扣件、水泥、人造板等产品的行为。

(四)继续开展“清新居室”行动。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制售或在工程中使用假冒伪劣装饰装修材料的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解决装饰装修材料中甲醛、苯、重金属、有害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突出问题,规范销售单位的经营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清新、安全的居室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对建材经营户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各工商所对辖区所有建材经营户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清理规范建材经营户主体资质,严格落实建材等重点商品质量准入和自律制度、建立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筑材料销售单位质量诚信档案,开展分类治理。建立健全市场开办者责任体系。

(二)县局对建材商品进行质量监测。针对问题突出的建材商品,选准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区域、交易较多的重点市场和对象,确定监测的重点品种和抽检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样检验。对有不良记录的经营者加大抽检频次,对检测合格率较低的建材商品有计划地实施连续跟踪监测。同时对监测不合格的商品依法予以查处,并追溯来源,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防控不合格建材流入市场。

(三)严厉查处一批建材违法案件。加强案源管理和大案要案查处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严格依法查处经销不合格建材、商标侵权建材商品等违法行为。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要彻查假冒伪劣建材的来源和流向,追踪查处。强化对建材交易市场开办者的责任追究。对屡查屡犯的,一律依法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适时公开曝光一批建材商品违法典型案例。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材商品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部署,迅速行动,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落实。

第8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统一认识点

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一个时期以来,价格主管部门在对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方面认识上还不到位。一是只对政府定价目录所列管的项目进行管理,不属于政府定价目录列管的项目,放开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不敢去监管,把价格放开搞活与市场价格监管割裂开来。二是存在着重价格管理轻市场行为监管的现象,对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管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工作上是缺位的。三是对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的法规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而产生监管难、难监管的畏难思想。针对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杭州市物价局反复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加强放开商品监管问题,通过不断的调查走访,分析研究,形成共识,牢固树立对放开商品必须管、必须要管好的正确思想,真正把放开商品价格监管纳入价格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摆到重要位置认真对待,狠抓落实。

二、注重价格服务,紧贴需求点

为进一步深化价格公共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杭州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积极开展价格服务进市场、进企业、进医院、进学校等活动。一是耐心“听”。商家们普遍感到,一方面价格部门以往为企业也组织过一些价格政策培训宣讲,但往往参加的人员一般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物价员,具体的营业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感到价格部门以往检查、巡查较多,指导帮带相对较少。二是细致“教”。安排人员为企业进行价格政策培训宣讲。2013年以来,全市价格部门共为商场、超市组织各类价格政策培训宣讲会57次,培训人员达3500余人次。价格政策培训宣讲重点分析商家在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环节,结合以往价格违法案例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宣讲。三是认真“帮”。定期安排检查人员到商场、超市进行指导帮带,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另外,我们反复要求商家重点抓好企业内部监管和整顿,严防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折扣、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文字语言、文字和图片、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规格、不明码标价或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市场监管,抓住关键点

在市场价格监管中,一是抓节日市场监管。节日期间是居民消费集中时段,也是容易发生价格纠纷的高峰时段。每次节日前,我们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工作,要求安排精干力量,重点开展粮油、肉禽蛋菜奶、医疗服务、交通运输、旅游、餐饮、成品油等价格的检查,从严查处乱涨价、乱收费、价格欺诈、价格串通、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据统计,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期间,仅2013年本市共计出动检查136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357家,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起,有力地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抓不正当价格行为查处。虽然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倡导价格诚信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价格欺诈等不正当行为仍屡有发生。为此,我们提出有重点、分行业、有步骤、逐步规范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部门和行业入手,抓住典型案件进行严肃查处,提高工作成效和社会影响。七月份杭州某超市因低标价高结算,被消费者投诉,我们依法进行查处,作出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三是抓突发事件中相关商品的市场巡查。4月4日,我市发现H7N9禽流感病人后,市场上销售的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成为热销商品,市场供应一度紧俏。市物价局高度重视,迅速安排检查人员组成四个检查组,通过不断的巡查,在H7N9禽流感发生期间,我市没有出现一起“抢购”相关药品问题。

四、认真对待投诉,解决关注点

投诉举报案件处理的好与坏,不仅关系物价部门的社会形象,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牢固树立举报工作无小事的思想观念。“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都设身处地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换位思考,把群众的问题当成物价部门的大事来抓、特事来办。二是力求做到让群众对举报案件的办理结果满意。我们竭尽全力让群众希望而来,满意而归,做到了举报案件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深受群众的欢迎。三是不断完善价格举报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分析举报工作形势,及时总结举报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修订完善了《杭州市价格和举报工作规则》,明确工作机构、规范工作程序、落实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价格和举报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提升价格举报窗口形象。据统计,2013年1—10月份,全市共收到各类来信、来电、来访和各类价格咨询和投诉举报8583件。通过举报线索,我市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共计114件,协调办结案件580件,退还消费者35.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5万元,罚款129.4万元,实现经济制裁总额183.7万元。

五、积极探索方法,找准创新点

杭州市物价局深入探索研究,力求在创新监管上有所突破。一是积极争取价格立法工作。立法是执法的先导,立法能走多远,执法才能走多远。杭州市物价局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工作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国务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杭州市实际,反复协调、争取价格立法工作,起草的《杭州市市场调节价监督管理若干规定》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经代市长张鸿呜签发并颁布,此项政府规章已在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此规定的实施为我们更好地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二是积极拓展价格监管领域。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将迎来其发展的“黄金年代”。在电子商务销售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也越来越多,这方面的价格投诉不断上升。为及时规范电子商务零售经营商在经营活动中的价格行为,提高价格守法、诚信意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实施意见》精神,我们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商议,为推进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经营商的价格行为,拟签订合作计划,建立互动机制,完善电子商务明码标价,明确电子商务价格诚信评定标准,以及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处理规定等等,这将为进一步规范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经营商的价格行为,发挥积极的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明码实价店建设。为促进经营者价格诚信建设,我们开展了“明码实价”试点活动。如:上城区的湖滨名品街明码实价示范街;拱墅区的信义坊海鲜排档明码实价示范点;滨江区的第六空间大都会内的10家品牌店申报了明码实价示范店的试点,这些点的明码实价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四是积极做好农副产品平价商店试点建设。2013年以来,杭州市物价系统积极探索我市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工作,先行在上城区、拱墅区开展试点,按照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分步、有序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同时,为做好、做细、做实这一工作,市物价局围绕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的平价政策、设立形式、设立条件、标志标识、监督管理、监测监管、政策与资金扶持和评估激励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究、评估,提出了杭州市平价商品目录。

六、发挥媒体作用,用好借力点

第9篇:市场监管典型案例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的部署要求,近年来,四川省工商系统围绕“爱农护农帮农行动,铲除坑农损农害农行为”主题,结合实际,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构建农村市场监管、维权、服务“三大体系”,积极建立农村维权网络,努力规范农资市场流通秩序,尽心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构建农资商品监管体系

(一)认识到位,树立政治意识

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工商机关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确保红盾护农行动的工作成效,省工商局多次召开红盾护农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红盾护农行动作为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上下保持认识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农资市场监管合力,扎实有效地推进红盾护农工作。

(二)领导到位,狠抓责任落实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认真推行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内部各职能机构分工协作责任制和基层岗位责任制,成立了红盾护农行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局及基层工商所还实行了农资市场监管分片包干的岗位责任制,市局与区县局、区县局与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与辖区农资经营户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不留死角。各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红盾护农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了同心同德、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宣传到位,广造护农声势

为了让全社会了解和支持工商系统开展的红盾护农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级工商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以农资市场打假、辨假、维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精心策划,举办红盾护农行动启动仪式,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省局每年春耕时节都精心策划组织,举行红盾护农行动启动仪式,营造党委政府关心重视、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全力响应、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群众热情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举办新闻通报会,通报全省及成都市开展红盾护农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效果、查处的典型大宗案件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并回答新闻单位关注的问题,加强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新闻单位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工商部门红盾护农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工作,不断扩大红盾护农工作的社会效果。各级工商机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整治情况、曝光典型案例、剖析投诉热点、消费警示,宣传农资市场的法规和政策,扩大“红盾护农行动”声势。

(四)措施到位,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有效规范农资经营渠道。对全省3951 6户农资经营主体的名称、经营范围及方式、地址、生产经营规模、经营农资产品种类及方式、被查处情况等进行全面登记备案,建立“经济户口”,确保农资经营主体合格,为全方位监管农资市场奠定了基础。各地在清理农资经营主体时,对不具备经营资格、无照经营的农资经营业主坚决予以取缔。对凡有法定前置许可条件的,坚决按照“先证后照”的原则办理注册登记,确保农资经营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各地积极实施农资商品质量监督“关口”前移,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生产许可证、登记证、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信用等情况进行确认,符合准入条件的,其产品方能进入市场销售,建立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对确保合格农资商品进入市场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是建章立制,有效规范农资企业经营行为。各级工商机关继续完善农资商品质量“四制两查”监管体系,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对种子监管全面实行种子留样备查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明确种子购销双方权利义务,以合同形式保护农民的利益。

三是推行农资商品经营者分类监管制度,打造诚信农资氛围。各地逐步收集、完善农资经营者的信用记录,对外公示农资经营者的信用等级,对信誉好的绿牌经营者给予表彰,对有失信行为的蓝牌经营者予以警示,对有违法行为的黄牌经营者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黑牌经营者予以取缔,按照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标准,全面推行“远距离、近距离、零距离”的信用分类管理制度。

二、加强基层维权建设,构建农资市场维权体系

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定期组织农资经营户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主动送法上门、印发宣传手册、开办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农资经营户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坚持送法下乡、服务进村、宣传到家,将消费维权知识、科学消费知识、识假辨假知识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全省共印发农资识假、辨假、维权宣传资料390000份,现场接待1678000人次农民朋友开展法律、法规及农资打假维权咨询服务,增强了农村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建立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崭新维权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12315”投诉举报监督防范网络。全省基本建成了以各市、州局12315指挥中心、县12315投诉中心、乡镇消委分会、村社维权站为依托的红盾维权四级网络。各市县级局、基层所实现计算机网络连接,普遍开通了市、县(区)“集中受理、分级处理、快速反应”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全天候受理农资投诉、申诉举报案件,并通过网络平台迅速分流至辖区工商局及工商所,使违法违纪案件得到及时处理。近年来,全省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受理农资投诉案3558件、处理率均达到100%,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799万元。

二是突出村级维权站建设,加大农村维权力度。全省大部分市、州工商局把“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延伸到行政村,共设立村级农资消费者举报申诉联络站5724个,聘请农资商品义务监督员和联络员12043名,解决了农民举报申诉难的实际问题,农民不出村就能投诉举报,实现乡乡有联络,处处可申诉。广安市工商局以实施“农村12315消费者村村通工程”为重点,在全市广大农村建立村级消费维权站2004个,并由村支部书记或村长担任负责人,聘请义务监督员6743名,做到了将维权网络延伸到乡镇村社,为农民群众提供“零距离”维权服务,及时受理农民小额消费投诉,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在部分市、州工商局实行“红盾便民服务卡”制度。“服务卡”载明所辖区农资消费维权岗位人员姓名、责任范围、联系电话等,公开承诺对急需到现场处理的农资申诉举报案件,交通条件好的农村两小时内到达现场.边远农村六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目前,广安市工商局已在全市范围内向农民群众发送“红盾便民服务卡”1万张,截至目前1231 5村级投诉举报站受理农资投诉570余件,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6万元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是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违规活动。在开展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肥料和农药商品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中.各级工商机关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整治工作,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去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2407个、农资经营户159406户次,取缔无照经营2580户.查处不合格化肥10273吨、农药66,8吨、种子272吨,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576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