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教研组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研组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研组现状分析

第1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蚁族 蚁族焦虑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尤其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倾向于留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根据相关调研,“蚁族”群体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上百万。但与实际存在的“蚁族”数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当前阶层的发展状况可知:大学生“蚁族”群体逐渐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人们对该群体一方面寄予同情,另一方面思考如何转变。

一、大学生“蚁族焦虑”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蚁族焦虑”内涵

大学生“蚁族”群体主要指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收入较低的大学毕业生,其具备以下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以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居多。因此被比喻成“蚁族”。大学生“蚁族焦虑”是在校大学生被所存在的“蚁族”现象所影响,从而对未来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产生迷惘和困惑,所导致的心理焦虑。

(二)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特点

大学生“蚁族焦虑”主要指在当前情况下面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指个体的处境与当前心理状态的吻合程度。根据对当前大学生“蚁族”群体的调研可知,其主要心理特点如下:忧虑、急躁、悲观、抑郁、不满等。该类群体在上学时期,主要是考虑到未来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挤出一定时间从事各种兼职活动,其一方面想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适应当前社会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减轻经济压力。

二、大学生“蚁族焦虑”现状分析

根据以往对当前大学生压力的调研表明,存在着各种压力源。其中包括个体因素、学习因素与人际交往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现状。其中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因素。主要指大学生个体的家庭状况及性格特点。在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我国实施各种教育政策,提升当前学校教学质量,我国大学生自身面临着诸多压力,这就会促进该类群体的压力呈现多元化。2.学习因素。在我国当前发展背景下,学习成为当前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在受到家族思想的影响下,农村的孩子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就会以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实际教育回报与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的思想压力。3.人际交往因素。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积聚现象,也就是家庭条件类似的群体会相互选择在一起,表现为相互吸引的现象,而家庭背景差异较大的群体则相互排斥。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排挤,其中弱势群体学生强烈的自尊心会受到损害,并且在心理有一定的自卑感,时间长了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从而变得内向、不合群。

三、大学生“蚁族焦虑”原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二元体制的结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伴随着当前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各种劳动力的缺失造成了当前的不平衡性。而且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定就业歧视,导致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机会与薪酬待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高等教育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当前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完善的状况。其中包括高等院校规模盲目扩张,综合性院校也在逐步增加,在专业设置上呈现一定的精确性,而且受教育水平不能够解决当前各种就业难题。一些综合性高校盲目扩大规模,增设专业,导致当前各种设置不够标准,而且还不能推动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传统就业观念的误导

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就业难题,因此出现了一大批“蚁族”群体,在很大范围内传统的就业观念还在影响当前的大学生,部分大学生还相信“精英就业论”,过于高估自己的位置,导致期望值过高,落差太大。这使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政府面对当前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当前逐步加剧的失业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手段,针对当前具体问题进行剖析解决。

四、大学生“蚁族焦虑”引发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人生观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指导当前大学生如何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价值理念,解决人生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二)坚持青年教育理论指导,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青年教育理论是马克思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坚持一定的原则,把其作为自己成长的重要支撑。该类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在当前各种发展途径中,推进各种就业措施的实施,解决当前大学生“蚁族焦虑”问题。

(三)社会和高校应关注大学生“蚁族焦虑”问题

当前该类社会群体还仅仅局限在媒体宣传,而没有深入对该类群体进行调研,无法理解“蚁族”群体的心理现状。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对“蚁族焦虑”的认识,最大限度促进当前各种活动的开展,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四)社会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居住观

“蚁族焦虑”的实质是就业难和住房难,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各种就业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比较难以解决,蚁族群体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或者收入较低的城市居民,其成长环境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想法比较保守落后。

五、结语

总之,大学生“蚁族焦虑”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当前高等教育中,需要大学生自身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政府设计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协调解决“蚁族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磊.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及其化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第2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回顾自身两年多来,在泾小从事数学教研组长的经历,下面就如何当好一名教研组长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与心得。

1 教研组长应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明白了,教研不是教研组长一个人的“秀”场,而是老师们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是老师们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教研组长应该是本学科的带头人。教研组长并非行政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只能靠扎实的专业水平折服人,靠优秀的教学成绩带动人,靠积极的工作态度感召人。只有在工作中成为了这样的带头人,才能以自身的威望调动组内教师相互合作、互敬互助、资源共享。

2 教研组长要注重教研计划制定的可行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一个教研组长而言,制定详实可行的教研计划非常重要。一份好的计划应该具有可行性。应该包括实事求是的现状分析,明确的指导思想,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并配上相应的实施方法,以及可测的目标达成度。也就是说分析、定位与措施、策略之间的相应匹配、有机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们每学期在制定教研计划时,充分发扬民主,利用一周的时间分年级组谈论,各年级组根据本组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等草拟年级学科计划,后综全校整体情况才敲定学科教研计划。

3 教研组长应确保教研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除了提高自身理论学习有效性以及注重计划的制定可行性外,确保每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是教研组长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体现以下这个过程:即关注引领分享。其中关注是前提,引领是关键,分享是目的。关注:即关注教师,关注教师在活动中的提升、回应、预设、整合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并在此基础上和大家一起探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与恰当的回应,从而解决这些困惑。引领:即过程中的指导,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这就要求教研活动要有吸引力。分享:即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研讨的成果。这样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才能真正的凸现出来,这样的教研才是每位老师的内在需要。

第3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中历史学科教研状态来看,情况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在:

1.从教研组构成力量来看:中年教师居多,长期重复的教学生涯磨去了他们进取的意志,对待教研活动消极应付,主动参与性不高,无法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力量;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强的进取意识,但缺乏明确的前进方向。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学习内容随意,形式简单,主体单一,呈现出散兵游勇的教研状态。对待学校布置的教研任务,深入研讨较少,问题意识差,交流时话少。

3.教师们心态不开放,对上公开课、写论文、承担课题等教研工作不敢承担,生怕出错、丢面子。

4.教研组内各年级的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大部分老师目前手里资源丰富,一般情况下,利用以前资源进行授课呈主要模式,对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考虑太少,缺乏对资源的分享、综合与优化。

5.教研组内缺乏共同愿景和激励机制,导致组员活动积极性不高。

二、小组特点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应是一个学习型的小组、合作共享的小组、专家引领前进的小组。其中,教师个人积极的学习心态是优秀教研组得以创建的良好基础;同伴互助协作的探究活动是优秀教研组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专家专业引领的学习活动是优秀教研组得以提高的快捷办法。

三、实施策略

1.教研组长负责制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应该是一位德教双馨的“将才”。首先,他有一份认真负责好每次教研活动的责任心;其次,他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在每次的主题探讨中,能把握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并且能捕捉组员们发言中的精彩之处;再次,他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将沟通能力: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能有效组织教研活动,注重与备课组长的沟通。总而言之,作为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应该靠积极的工作态度感召人,靠精湛的业务水平带动人,靠优秀的教学成绩折服人。

2.教研活动规范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作为一个团体也需要制度的规范。

首先,开展好每一周的常规教研活动。明确教研活动的“四定”、“四有”。即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过程要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有反思。

其次,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公开课。公开课每周在不同年级进行,鼓励组员跨组听课。这一项工作,由各年级的备课组长具体负责。备课组应形成合力,在具体上一节课之前,应先就上课的主题,形成“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形成共识”的教研模式,以提高公开课的质量。公开课要反复打磨,通过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总结的循环过程,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再次,开展好每月一次的教学督导工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其中教师发展是另两个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规范教师的行为、激励教师的创造性,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应侧重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调查等,再将情况反馈于老师,使之了解自身优势,明确不足,以期更好的发展。

最后,做好每期一次的教研组总结。学期末进行总结,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是对一个学期教研工作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中找出成绩及不足,以为下一个学期的工作作更加科学而全面的计划。

3.教研水平提高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重视“研”与“教”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具备“广”、“新”“专”三种基本技能。这三种技能除了教师自身的刻苦学习外,教研组还要创造条件为教师营造一个提高专业水平的好环境。

首先,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作为教研组乃至全校的坚强后盾,承载着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的艰巨任务。如何使青年教师尽快地脱颖而出?第一,教研组要举行青年教师“拜师带教”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子,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每学期师父必须听徒弟的课十节以上,没有上过高三年级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师父的课60%。第二,要合理向青年教师施压,多给青年教师承担公开课、教学竞赛、参与课题等任务,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不断打磨自己,使之尽快成长。第三,多给青年教师走出校外学习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增长眼界、开阔视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势必将为教研组和学校发展储备坚强的精英力量。

其次,要重视案例研讨。学校教学质量起步于课堂,教师的丰碑树立于讲台。教研组应把教育研讨的重点放在课堂。教研组将公开课实录下来,制成视频,全体教研组成员在活动时进行观看、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从直观的案例探讨中,老师构建出适合自己年级的教学模式,并针对自己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再次,要重视课题的研究。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针对前面所述中年教师出现的教育倦怠,课题研究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老师们一旦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接触的东西多了,思考深了,眼界宽了,每天上课都有新想法、新东西,学生有了兴趣,教育质量自然提升,而教师个人的自我价值也受到肯定。

第4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按照校长室的工作计划和要求,本学期教导处的各项工作除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外,便是要突出我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个“时”就是在全区教育教学资源大调整的时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危机感,就是我校的教育教学态势也处在上升的时期。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也在于要巩固上学期出现的良好的势头,抓住机遇,落实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防止大幅度的波动状况。

根据校情,结合本教导处的工作实力,本学期的教导处工作侧重在管理上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重点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努力提高全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的水平。

教研组长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保障,是达到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参谋部。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实效的来源在于教研组,但真正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解决多年来教研组工作的薄弱环节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研组长每学期的“管理目标及对策”和述职制度的建立。

(1)教研组长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要对各自的组室在上学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性分析,提出本组在教育教学上的理念和解决的问题方法、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不足,及如何发挥他们的潜在的能动性。

(2)根据本组室的教学实际,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提出本组室、本学科的教学管理目标。

(3)在分析本组室实际困难的同时,具体要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

(4)教研组长在每学期结束时,要及时对一学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其它组室进行陈述流。

2.教研活动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增强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组长要深入到每一个备课组,加强对基层备课组的监督与指导工作。备课组、教研组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力求解决一、二个存在的问题。

3.教研组长的教学常规管理。

(1)为加强各备课组的教育教学备课活动,教导处对每个备课组要进行每月一次的教案检查;各备课组的教案在学期结束前要整理成册,作为全校教师的教学资源共享。

(2)按照教导处工作的要求,各教研组长要对组室里的教师进行日常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检查。重点检查教师在分层递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

4.每学期选送一、二名教师参加校级教学研讨公开课。对教学研究课的推选人、开课情况,教研组长要向教导处书面汇报本课时的教学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教师的教学特长等等。

5.根据各教研组的学科特点,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落实一次学生活动。本学期的教导处检查的重点是英语学科的学生活动。

二、分层递进、管理目标。

从近几年来本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分层递进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法能基本符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但在分层递进的教学中,有一个突破口的问题我们一直未能实现较好地解决,这就是分层递进的目标。从今年起,我们将以02学年的毕业生情况作为衡量的标准,提出:

1.考试学科:各班不合格人数要控制在15%~20%之间(语文学科不在其列)。各教研组要针对各学科的特点,为实现这个目标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各教研组要制定出分阶段的管理目标,最终实现学校提出的工作要求。作为学校的考核,原则上以2年为一个时间段,各班的控制人数只能下降,不能超越。

2.考核学科:各班不合格人数应控制在10%以下。在确保各班合格率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班级的优秀率。凡超过50%以上优秀率的班级任课教师,教导处将提请校长室给与适当的荣誉和奖励。

3.学生的作业要分层。

我们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就是抓好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本学期,我们教导处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进行学生作业布置、完成、批改、反馈这四个环节。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真正考虑学生能否独立完成,能否保质完成,是否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

(1)各考试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班级中下层面学生的学习,每次作业布置,要尽可能地分成两套。学校鼓励教师精选作业题、自己设计作业题,确保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教师布置作业要尽量合理、科学,不要满堂灌、大容量的单纯练习。教师的作业批改也要做到分层批改,根据各层面不同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正批改作业的标准。

(3)为达成以上的分层作业的要求,教导处将每二周一次对课任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是:作业质量、作业数量、批改质量、学生完成、订正情况。

4.部分学生培优的问题。

(1)教导处要求各课任教师要重视对少数优良学生的培优工作。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课外指导。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班级优良学生进行提高、补习,使少数优良学生的队伍能逐渐扩大,以期达到弘扬班风、学风,带动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之目的。

(2)提高少数学生的学习质量,关键在于给这些学生什么样的作业,怎样给与作业?各位教师要注重合理、科学地安排补习时间,适当提高优良学生的作业难度。

三、教导处的常规工作。

1.加强对教导处的内部管理。教导处的全体同仁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做到内部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加强对“十室”的管理。教导处要求管理人员要经得起常规的检查,做到平时与检查一个样。

3.做好每学期的教学内务工作。文明组室的建设必须达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要求。

第5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上学期我们按计划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幼儿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2、美术活动组织形式、内容单一,评价环节开展不到位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教师再固守原有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加强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育头脑,以科学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习,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对待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应时代大发展要求。因此,本学期大班教研组的工作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为重点,切实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加强学习,将教研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我们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园内外的稳中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在全体教师心中统一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并且要求教师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

2、鼓励教师多阅读《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幼儿杂志,并汇报交流等。

3、每位教师都要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鼓励教师积极大胆的撰写案例分析等。

(二)、抓好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教育“质量就是生命”。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却发现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因而教研组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一种学习氛围。教研组的每次活动,都引导教师们学习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让教师们从各个层面上了解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师们的理论基础。

(三)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

1、赛课活动

为了让教师们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我们为教师们提供赛课活动,引导教师们通过活动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们也通过互相的学习观摩,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

2、交流活动

为了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们对幼儿教育课程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理解与实施《纲要》,通过赛课、交流等活动形式,让有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把好的经验相互之间进行多次交流,让才参加幼儿教育工作的各位教师通过观摩这些交流课的方法,取得最直接的教育教学经验,缩短他们积累经验所需的时间的过程,让参与交流课的教师们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定的启发,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有更深层的理解与思考。

三、重视家园共育。

1、各班及时布置好家园联系栏,在班级网站上及时班级动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学习内容。

2、有效利用时间,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层次性,注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优势,将时间和精力切实用在孩子身上,用在自我学习和修炼上。教师在本学期内可邀请家长来听随堂课。

3、结合大班的实际,以“幼小衔接”为主线,将幼儿期的全语言、数学等领域和主题探究活动有益的融会贯通,形成本园本年级本班级的特色。

4、提倡资源共享、资源互补、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尽快推广各班的成功经验。

5、明确分工与合作,组织好年级组的大型活动。

6、加强班级间的幼儿才艺展示,用不同方式、选择不同场地,让幼儿尽情发挥,增强其自信心和表现力。

7、提倡共同进步,班级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保育老师在带班技巧、业务素质等各方面不断提高,使他们有信心面对竞争和挑战。

四、各月工作重点

二月

1. 学习园务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教研组特色及研究重点。

2. 交流各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研讨主题的选择和确立。

三月

1.策划、组织植树节社会实践活动。

2. 组织好三.八“模范妈妈”评选活动

3.“六幼杯”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

四月

1、组织好幼儿进行春游。

2. 组织好“五。一”劳动节幼儿生活技能趣味赛。

五月

1. 学习园本培训:美育奥福 蒙氏教育

2. 参观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庆“六.一”星光灿烂音乐会。

六月

1.邀请小学老师、一年级学生及家长到园座谈。

2.开展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家长讲座。

3.计划、组织幼儿“毕业典礼”的活动。

第6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1.1一般资料

本院护士共200多人,其中护理部主任1名,护士长20名,2名护理干事(与3名护士长组成护理教研组,负责实习生培训工作),每年接收大、中专实习护生共50余名。

1.2护理实习生现状分析

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大中专院校,护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技术掌握的不够牢固,对临床应用的新技术的理解、在科室中的适应能力、应急能力以及实习态度方面均有欠缺;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认真实习,但是部分学生会因护理工作琐碎、辛苦而逐渐倦怠;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由于在家中被娇惯,本身养成惰性以及依赖性,容易出现责任心缺乏、无竞争意识以及缺乏服务主动性等情况;初到临床实习的护生交际沟通能力不强,面对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交流时不知如何应对,态度较为拘谨,甚至出现只顾做护理工作而无任何语言交流的现象,另外由于护生涉世不深,大部分在家中未受到过委屈,故不能够忍受患者的指责和挑剔,甚至出现和患者争吵的现象。此外,实习护生的安全与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在实习工作中易引起医疗纠纷。

1.3管理措施

1.3.1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设置护理教研组,主要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协调、实习生的各科室轮转工作、安排实习生集中培训授课、相关考核及评定等。各科室设置护理带教小组,由主管护师任组长,负责实习计划的贯彻执行、出科考核及评定工作,由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实习护生的统一管理工作。护理教研组选出一批德才兼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以及以上职位的人员担任带教教师职位,对护生实行“一带一”的带教和管理。护理教研组定期召开实习生会议,了解实习生思想动态,收集带教意见及信息,同时密切与各科带教小组的联系,及时解决带教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1.3.2加强学生技能培训,提高学生业务能力

①对即将实习的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法律法规、护士礼仪、院内感染及职业防护知识等,使实习护生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规范护生的职业行为,使她们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理念和服务意识。②护生进入科室后,护士长和带教组长要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相关情况、科室特点、各级人员职责、劳动纪律等,使其熟悉工作环境、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日程等,以便护生尽快投入角色,实现学生向护士的转换。③护理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多媒体授课,由各科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讲解,授课内容为整体护理概况、护理程序及其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差错事故处理、护患沟通技巧以及护理病例书的规范书写等,拓展护生的知识面。④各科室由带教小组组长或者临床经验丰富、操作能力较强的护士教授护生专科护理操作、仪器使用方法、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及疾病健康宣教等,提高护生专科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专科操作,带教老师要先讲解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以避免为患者造成痛苦。带教组长可以在临床操作或者病例护理过程中随时对护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再次对难点、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互结合,加深护生理解。⑤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一起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入院宣教等,使护生了解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锻炼护生的健康教育以及语言沟通技能。

1.3.3考核

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标准化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操作、病例书书写等,最后由护理教研组根据考评情况给予评分与鉴定。

二、结果

对实习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其临床动手能力、知识应用、服务意识以及适应能力等均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三、讨论

第7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务处和级部的要求认真完成本学期九年级级部教学管理的各项任务,针对九年级上学期的教情学情做好级部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把本学期的各项教学工作放在整个一学年的整体全盘考虑),努力做到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开展工作,发扬级部求真务实,敢于创新,苦干实干,不断超越的特色,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把目标、方法、行动放在中考取得骄人成绩的角度上衡量。

二、现状分析:

九年级有20个教学班,班级整体发展趋于平衡,各班师资力量均衡。但是学生学习劲头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目前还没有中考的概念。因此,本学期的工作力度需要加大。

三、工作目标:

管理目标: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团结协作,凝聚集体智慧,务实苦干,工作到位。

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自主学习与钻研精神,树立中考意识,确立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整体稳步推进,抓尖子生,提中等生,扶差等生,使整体得到提高。

四、工作措施:

1、级部教学日常管理工作

(1)以教学检查为抓手,及时了解级部教学的基本情况。

本学期要完成开学、期中和期末三次常规教学检查,及时了解级部教学的基本情况,明确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及时提醒各教师按时完成教学计划配合九年级的各项月考和质量抽测;拟召开级部前200名学生座谈会,注重培优,将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量化并纳入级部“学习管理星”的评比之中。

(2)合理制定晚自习安排表,保证寄宿班晚自习的正常进行。

本学期晚自习看堂的安排根据学科特点和变化,考虑本学期侧重政治和历史,下学期侧重物理和化学。本学期级部值班继续按学校的安排执行,值班人员负责当天全天的级部值班任务,做好级部制定的考课考勤登记表的及时填写并在内网中规定的位置及时跟帖,做好教学安全的台账。

(3)汇总级部各学科教学计划

各教研组要安排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并按时上传至内网中相应的板块,级部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超链接,完善级部模块建设,以备上级教育部门的开学检查。同时要做好相关工作的跟进,及时提醒,确保所有级部教学管理工作按时完成。

2、深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完成级部教师分教研组开展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的工作,特别是级部两次公开课的资料汇总和超链接工作,提请教师完善听课跟帖,及时公布各学科教师的听课节次,以备教务处的相关统计工作。同时提倡教研组之间互听互评,特别是年青教师要多听课,多交流,多向师傅取经,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本学期将按照上学期教务处的成功做法,及时上传教师集体听课的图片,完成级部最优评课教师的推荐工作。

3、协同教务处做好正常的课程变动预案,及时帮助教师调课,杜绝班级空堂现象的出现,并在内网中及时公布课程调换和增课情况统计。

4、做好级部教研活动规范管理工作

(1)各学科组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发现、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将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同校本培训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同时要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每年的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工作和各类教学教研活动。

(2)配合教研组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青蓝工程”是我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平台,也是我校教学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级部将按照教务处的相关规定,要求师徒结对的教师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并在内网中及时跟帖。

(3)各教研组在学期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认真落实第二课堂活动,各教研组一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有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要体现重过程,有专题,有落实、有资料记载(上传至内网的相应位置)。同时要做到规范发帖(位置规范,标题规范,内容规范),一个活动一个主题帖,一个完整第二课堂应该包括通知(方案)、过程(图片)、结果(获奖情况)三部分。

(4)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开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会议,要紧紧围绕提高本组教师教学水平这个中心,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及时传达学校的教学任务,落实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及时了解学科教学动态,把握教学方向,利用好教研组这个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也是提高级部教学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

5、完成级部班级“学习管理之星”的评比工作。

各班级每次月考总平均分、总及格率、前700名人数和总优秀率第一名的班级每项赋基准分20分(四项总计80分),名次每递减一名分数递减0.5分,四项得分总计与过程管理(主要以当月的作业抽查、级部其他与教学相关的活动执行情况为依据,满分20分)得分的和即为当月班级总得分,走读班和住宿班分开评比,走读班取前4名,住宿班取前6名授予“学习管理之星”班级的称号。

6、根据教务处的安排做好月考、联考的组织工作。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级部教师参加“xx三校联谊会”、学科研讨会和中考情况分析会;合理、科学地安排各项考试的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整改,同时完善考试成绩统计和利用工作。做好按学科、教师、班级的成绩统计和分析,以考促教,以考促研,积极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成绩反馈教学中的问题,最终服务于级部的教学工作。

7、强化年级教师队伍的管理。

①协助部长加强年级组教师的思想建设,转变观念,发扬肯干、巧干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

②继续把教师的团结协作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全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制度化、人性化管理。

③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④走进级部各办公室、走近各位一线教师,了解教学动态和形势变化,提前谋划、出谋划策,使教学和管理走上良性发展。

8、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年级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①抓好教学过程“五关”。即:

备课关:通过教学检查,提醒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上课关:通过“推门听课”提醒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

作业关:通过抽查学生作业和问卷调查,提醒教师布置作业做到优化。

考试关:组织好月考、质量检测。注重考风的建设,使考有价值和实效。

质量关:每次考试后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找差距,寻根源。根据时机召开考试质量分析会 。

②加强教学研究,提醒教师针对九年级的特点做好对中考试题的研究与探讨,不搞形式主义。

③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倡导团结向上、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为辅导学生开展有创造性的工作。

9、教学上防止分化,抓两头,带中间,有效控制两级分化,扩大并稳定优生面。

(1)高度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让他们吃饱。对少数优秀学生的薄弱学科辅导要包干到人,采取家教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手把手帮助他们学习提高。

(2)重视“后进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努力抓,反复抓,抓反复”,加大“后进生”教育力度,分别召开不同层次学生会,使学生增加危机感、紧迫感,产生应有的压力,并逐步培养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各学科(单元或章节)测试要统一时间,这样有助于各班平时就能够找到差距,明确弥补的方向。组织好月质量检测出题、监考、评卷工作。配合学校、教务处做好各类大型考试和教学活动。

第8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 生物 教育教学 高中

二中地处县城关中心位置,共有学生3000多人,是一所二类完中学校,高中学生有一显著特点,生源主要来自于农村,在生物等学科上偏科,基础较差。为找到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应全面了解本校生物教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于是我参与了浦城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提高生物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策略研究’子课题”,希望为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现状分析

首先,通过课题组对本校11位生物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是主流,但不可忽视劣势。从问卷调查看到学校发展的问题有:(1)许多教师主动发展不够,教师专业化没有真正内化为行动,需要对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新理念培训。(2)教师教研意识比较弱,不能及时查阅本学科本专业杂志书籍等。(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校教师教学研究氛围,集体备课教师不能积极参与。(4)没有落实好教学反思这项常规工作。

其次,从各位教师的教学经验看,课堂学习效率较低:(1)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2)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3)学生大班化、管理不到位、学困生多是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4)学生素质低、生活见识少、家长重视少。

二、对策与措施

通过这次教师问卷调查的分析,我认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应立足校情、教情,努力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师自身成长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建设不能停留在集体备课这一个层面,教研组工作应向纵深方向发展。开展校内课题研究,组织各教研组深入研究学生厌学这一顽疾,真正找到解决办法,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打造学科优势,锻造一批强势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

2.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校本教研要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学校内涵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进行规划,教研室提供支持和帮助。

3.学校领导层改进工作作风,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多课程资源、教学教育资源。

(二)教学课堂效率方面

1.研究教材、审视教材,增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实例一: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①关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这部分内容时,编者并没有考虑到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并未学习过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因此,若按教材中介绍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根本弄不懂该处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参照苏教版教材中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首先向学生介绍化学键(共价键)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氨基酸究竟是怎样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经过我对教材内容的这一番“篡改”处理后,学生很轻松地接受这部分知识,使这一难点被成功突破。

实例二:进行“光合作用过程”教学时,对于暗反应过程的介绍,课本把暗反应整个过程分为二个步骤:(1)CO■的固定;(2)C■的还原、糖的生成和C■。编者这样处理的目的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殊不知,这样处理后,反而使学生并不清楚暗反应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暗反应过程还原为原有的三个步骤:(1)CO■的固定;(2)C■的还原;(3)C■的去向。经过这样增简为繁的科学处理后,学生真正清楚暗反应中每一步发生的变化。

2.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设问。

实例一: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实例二:讲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还可以另一种方式导入新课,即给学生讲“阿凡提训练驴看书”的小故事,带领学生开始新课学习。

实例三:讲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可以从多角度提问,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在硬件设施不够强的学校尤为重要: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想想这是为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A瓶B瓶之间相差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有何作用?预设实验时间假如过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实例四:在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讲述渗透吸水这一知识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两个大小相似的马铃薯作为实验材料。并由学生在马铃薯上挖了两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30%蔗糖溶液,标记初始液面高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由参与实验的同学先介绍操作过程,并展示实验结果(放清水的液面下降,放蔗糖的则液面上升)。再联系日常生活中蔬菜浸在水中重量就会增加,而腌制咸菜时,出现大量水分等现象。使学生建立一个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的基本印象。然后进一步通过半透膜渗透作用实验揭示渗透吸水的实质。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教师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得到更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继贞.生物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9篇:教研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集体备课;课堂效益;方法

一、要求及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在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进行合作性教学研究,形成集体备课的良好氛围。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的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现在的教学确实没有现成的经验可找,单凭教师一个人的经验,也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有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抓好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现在,集体备课在各地都很受关注,并且已成为各学校教研活动的“重点”。就我看到的和了解到的,目前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1.备课组成员定点定时在一起备课,主要是一起写教案;2.备课组长安排组内成员备某一章节的内容,但多半还是写教案,然后打印成多份供组内成员教学时参考。但笔者认为这两种形式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当然也就达不到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效果。集体备课并不是“集中备课”或“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应该是一种以交流和探讨为主要形式,集学科成员智慧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并以此提高每位成员教育教学和课堂管理水平的备课。集体备课备的是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处理以及学科成员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真正的集体备课能使一个备课组充满活力,也只有真正的集体备课才能使这个备课组集体向“科研型”转变。教师如何取得最佳讲课效果呢?首先要备课,而且要备好课。集体备课是针对个人独立备课这一形式而言的。它为了摆脱独立备课中教师过分追求独到见解,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忽略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形式。集体备课目的是在教师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但是集体备课不能代替教师个人备课,备课中要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

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可以引发教研员和所有参加集备教师集体的智慧,可以取长补短,得到理性的升华,更好地指导实践。这样,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教师作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表达习惯,有不同的教学经验。集体交流、集体讨论,真正实行资源共享,教师个性得到张扬,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的不足:集体备课容易产生“一人备课,多人享用”,“一人提供教案,大家机械使用”的偷懒式备课,以及“集体研究,统一内容,案,统一作业”的机械式备课。每位教师都是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成果的享受者。有些教研员、有些学校把集体备课简化为教师的备课任务分配,使全区使用一个人的教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死板、单调,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集体备课中教研员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研讨出统一的授课目标,统一的知识点,统一的解题方法、思想方法,统一难度、深度。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特点,有不同的讲解、表达方法,选用不同的例题做知识的载体,但他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是统一的。

二、怎样进行集体备课

1.备前精心准备

每次集体备课之前,教研员或教研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备课的范围,整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讨论的提纲,每位教师备前要对将集备的内容要进行初备。

2.备中加强交流

教研员或教研组长组织大家讨论交流,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讨论时可以重点交流: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教师个体备课的困惑、教学实践的反思等,最后由教研员或教研组长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

3.备后注重完善

集体备课后,教师不要照本宣科,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的设计,再形成书面教案用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做到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做到集体备课和教研培训相结合,注意学科间教学的整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的模式,还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要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千万不要用所谓的模式化、规范化的程序来束缚我们的手脚,更不要套用所谓的精品教案、优秀教学设计,应该打开备课要求中诸多的枷锁,营造更多的活动空间,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集体备课,“垂钓”每个教师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最终使全校教师均衡发展。我们反对形式化、模式化的集体备课,倡导个性化、特色化的教研活动,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实施新课改的重要平台,成为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机制。只有这种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才会真正贴近课改实际,才会充满旺盛的教研活力。

参考文献:

1.《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