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调查研究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自然科学 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模式。其内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合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其意义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按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种方式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需要通过较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既强调理论知识又重视社会实践,最适合未来与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1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要求
1.1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其应有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平等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带着各种疑问,怀揣各自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学习,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应重新构建,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同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会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且会使教师感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将会使教师产生危机感,甚至会失去信心。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
1.2课题的选择
选好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课题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研究条件。课题的选择难度应由浅入深,递进式发展,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开始阶段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课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大发挥.选题时应着重注意如下问题。
1.3课题的选择应具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其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广且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参与者,是平等的学习者、指导者。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现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同一课题,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和研究条件的不同,研究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结果等都可能不同。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特长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自然科学教学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图书室,深入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完成实验,自己查阅资料,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
1.4注重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自然科学本身来自于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方式适合自然科学教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可能条件。
2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2.1确定研究方案
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建立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预期目标,进而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访谈、请教专家等途径,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类,得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2.2进行探索研究
在探索性研究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要仔细观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作好调查记录,对涉及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观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2.3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在分别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初步研究的成果用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通过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编刊物等形式,在小组内或班集体上进行交流,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报告。通过实践、交流、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自然科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模式。其内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合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其意义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按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种方式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需要通过较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既强调理论知识又重视社会实践,最适合未来与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要求
1.1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其应有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平等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带着各种疑问,怀揣各自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学习,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作为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应重新构建,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同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会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垄断,且会使教师感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再加上其他客观因素,将会使教师产生危机感,甚至会失去信心。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
1.2课题的选择
选好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课题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研究条件。课题的选择难度应由浅入深,递进式发展,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开始阶段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课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题,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大发挥.选题时应着重注意如下问题。
1.3课题的选择应具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其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广且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参与者,是平等的学习者、指导者。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现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同一课题,由于个人的兴趣、经验和研究条件的不同,研究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结果等都可能不同。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特长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自然科学教学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图书室,深入社会调查,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完成实验,自己查阅资料,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
1.4注重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自然科学本身来自于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方式适合自然科学教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可能条件。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2.1确定研究方案
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建立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预期目标,进而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访谈、请教专家等途径,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类,得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新晨
2.2进行探索研究
在探索性研究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要仔细观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作好调查记录,对涉及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观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2.3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在分别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初步研究的成果用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通过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编刊物等形式,在小组内或班集体上进行交流,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报告。通过实践、交流、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领域之一,它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课题研究类活动;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等设计类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依托社区开展的公益性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形成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精神和情操。
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参加法规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宣传等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特殊人群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帮扶活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经历与体验。
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实践操作等基本能力;学会交流、分享,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参加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活动;参观各类教育基地,开展各种专项调查,进行社区环境考察等考察活动;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勤工俭学等体验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严格按照规定开足学时,开好课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整合与规划,开发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时要求。研究性学习共270学时,每周3学时。学生在三年期间至少完成3个专题研究。学校可采用弹性学时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与某学科教学或专题教育结合进行。学校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研究记录、研究成果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予以认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究学习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小组成员应有三人以上。
3.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准备阶段。本阶段在师生共同参与下,一般可以通过讲座、网站、板报、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动员,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启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等。
(2)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并用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总结表达阶段。学生要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获取的其他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除通过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形式呈现外,也可采用召开辩论会、答辩会、研讨会,以及出展板、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呈现。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应通过口头宣讲等方式在全班展示。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既可由学校、年级、教学班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校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交流反思三个阶段。在活动准备阶段要分析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资源及需求,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社会生活常识教育、活动记录方法培训等。活动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开展活动、记录活动事项、总结活动经验等。交流反思阶段主要包括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进行活动评价等。
三、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原则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中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学分认定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在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每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项目)、每参加一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都应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入《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见附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完成的研究性活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三年中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合格的,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程序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128号)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学分认定条件
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学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2学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提供政策、师资、经费、设备设施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整体规划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结构,协调并督促所属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要立足实际,整合现有教师资源,逐步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要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办法及标准。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确有特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专职教师发展。充分利用目前高、中等教育教师队伍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帮助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晨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争取社会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业、社区、农村、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条件。学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课程研究。各地和学校要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成果展览、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其指导的规律。学校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质量。教育科研部门要指导学校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知识;影响因素
引言:
本文主要以东北部地区的小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形式,结合以专题访谈和课堂观察。以此来完成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从产生教师这一职业开始,有关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就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研究话题,很多的优秀专家和学者认为,新手教师与资深专家级水平的教师存在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在知识储备、事物洞察能力以及教学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于此同时也有部分人认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角度:第一,从事教育事业的价值标准以及具体目的的观念角度;与实践总结的教育经验相关的教育经验角度;与实际应用的教育方式、技巧以及策略相关的科学技术维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教师在大多数会选择将经历投入与教育方式、技巧以及策略角度,而对于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经验投入甚少[1]。
2研究方案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为了达到第一手有效资料的获取,综合利用了现场调查以及专门访谈分析研究等方法。
2.2调查抽样:
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对各个不同地区的小学教师进行抽样统计调查。本次调查研究的样本主要来自黑龙江教育学院的函授学员、黑龙江省小学教师培训班中获取,在兼顾好某一县市的整体调查覆盖率但同时也会综合考虑好个体学习的整体覆盖情况[2]。其中调查问卷共发放900份,回收702份。经统计其中的有效问卷为612份,有效率为65.13%。男教师共166人,女教师446人;数学教师360人,语文教师240人,其他12人;大学本科80人,专科460人,中专中师65人,其他7人。
2.3数据管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与分析
3.1小学教师的教学知识现状:
本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师众多掌握的主体图片和知识参考样本为参考,对各个不同地区的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和了解,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半数左右的教师都对主题图理解不到位,该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同时,教师之间因为城乡地域的差别导致的分类也较为明显,很多地域偏僻的乡村教师对于各类主题图都没有准确的了解和理解,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教师,如果不能对该现实问题进行合理认识和了解,就很容易导致新课改在农村地区的实施遇到困难[3]。
3.2教师教学知识获得的途径:
在教师的教学知识获取途径的研究中发现,目前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教学新媒体资源、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学实践所得来提高自身教学知识储备。对于新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发挥作用较大的前三位分别是教学组织的集体观摩活动、教师就职后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同事之间的交流。对于教师教学知识活动影响较小的因素主要包括就职前的师范学习经历、学生的个人经历、以及专业领域的书刊以及教育材料。
3.3影响小学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职业意识:
教师的职业意识可以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维度,第一,教师的自我职业意向,包括对教师的专业自我观察所产生的职业满足感和职业信赖感,从中体会到自我价值感,也就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教学效能。第二,职业性质的定位,就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性质以及职业方向的把握;第三,职业自身价值的认同,主要是指教师对于自己理想从事的职业的个人认同如何。第四,职业危机,主要指教师在从业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职业倦怠感和职业危机感。在职业的自我意向上,80%的教师会认为自己是合格的教师,认为自己并不是合格教师的人数约为3.6%,认为自己是合格教师的人数约占4.3%。对于教师职业的整体认识中,小学教师多数认为职业价值最高,职业贡献度认可不充分,认为教师仅仅是职业和谋生工具的占19.8%。
4讨论与建议
4.1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知识急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知识主要包括教学的课程知识以及教学的内容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方法层面的知识属于教师接纳较为容易的部分,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仅仅停留在表明,对于合作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师手段的真正把握与理性指导方法需要进一步实践反思。
4.2小学教师的知识获取途径表现出模仿与对话的特征:
小学教师的知识获取手段以及知识获取途径较为集中,主要是通过教学观摩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最为期待的教学知识获取途径仍然是教师的校外合作学习,这也说明了小学教师群体还是比较偏向于文化的学习模仿和对话,对于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以及能力,形成教师的反思习惯等,都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新的,参与网络互动平台活动等进行教学反思。
4.3小学教师的职业意识表现出趋同性:
小学教师的职业意识表现出趋同性,小学教师对于教学价值取向的认同具有一定的高度统一特征。对于职业的自我意向,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教师的职业危机感,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教师承认自己存在职业危机感,对于职业危机感的产生原因可以从各类偶发事件、以及职业危机期的调整情况。对于职业危机感的解决也确实需要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和外力帮助。
结语:
有关于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应用意义不可忽视,这部分研究可以对未来的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重要理论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卫东,彭文波,郑丹丹,陈近.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04:59-64.
[2]陆勤超,陈群波,袁晓东.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调查———以S市H区小学语文教师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77-8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大学英语 效果探讨
一、引言
有效的英语教学法一直是英语教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在多年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者,笔者逐渐意识到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教材或日常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做法
根据英语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课时主要围绕教材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广度和深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充分准备相关背景知识,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针对核心问题制定具体研究方案。
(二)进行实践体验活动
1.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将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发现信息资料之间的关联性。
2.调查研究。按照既定的研究方案,到合适的地点进行调查,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基本信息,形成文字、图像。
3.汇总。将小组或个人所调查的材料进行分类汇总。
(三)归纳、总结
举行研讨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成书面材料,以文字、图案或影像的形式制作展板、墙报或光碟。
(四)评价
先对小组或个人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再对整体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列出本次活动中的优缺点,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例如,在给服装工艺班上专业英语课时,我向学生们提问:服装工艺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们根据学过的知识纷纷回答:服装工艺包括服装的选料、配色、面铺料的使用、各部位的尺寸、缝制的针线选用、服装纸板及后整方法等。学生们回答完毕后,我接着问:服装的面料、铺料、针线有哪些种类,如何配色,如何制定各部位的尺寸以及后整方法是什么?相应的英语如何翻译?由于涉及面广,学生们一时难以回答。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服装面料、铺料、针线种类的翻译工作,另一组负责如何配色,如何使用面铺料,如何制定尺寸以及后整方法的翻译工作,各小组又作了各自分工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先通过上网、到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获取相关知识,然后,负责服装面料、铺料、针线种类的翻译小组到服装面料、铺料的专业批发市场实地调查,负责如何配色,如何使用面铺料,如何制定尺寸以及后整方法的翻译小组到服装厂进行访问。经过亲自考察后,他们对种类繁多的服装面料、铺料、针线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如何配色,如何使用面铺料,如何确定尺寸以及如何进行后整工作有了切身体会,为他们对相关的英语翻译提供许多翔实的资料。
待两个小组将他们收集、翻译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后,我主持召开了研讨会,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对相应的英语翻译逐个予以确认,对两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了评价。
最后,两个小组共同制定了十块展板,在校内展示。
此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向我反映说:这次活动不仅扩展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而且对相关的英语知识的识记、理解更加深刻,对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的工作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效果探讨
笔者通过观察了解,结合自身的体会,对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才能在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活动中感受书本知识的魅力与来之不易,体验克服困难后深化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乐于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一般问题、核心问题到实际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再到各类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去解决。很多学生对我说,他们现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都比过去提高了很多。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原材料就是各种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获取信息的熟练程度得到了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也越来越多。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分享与合作的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在分享、合作中,通过对困难和成功的分享,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合作,学生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们认真踏实地探究,以严谨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利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或成果。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适当地借鉴他人的想法和成果,但要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不能把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养成良好的科学道德素养。
6.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创新能力所获得的成果只有与时俱进才是有价值的。同学们通过研究性学习,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的重要意义,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结论
研究性学习通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的组织、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局限和受条件的制约,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而是教学模式的必要补充。教师应该将研究性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促进教学模式的完善,为我国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7).
[3]刘伟忠.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2).
关键词: 师生互动 英语课堂 改进方案
英语作为我国传统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在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对我国的战略人才储备影响深远。
一、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方案
1.研究调查:学校:南阳市五中、方城县一高、驻马店市十二中、驻马店市十二小、南阳师范学院。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为调查内容,对不同阶段学校学生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进行具体调查与研究,调查对象是各学校部分随机抽取学生。
3.调查方法:采用抽样,以往毕业生的相关内容反馈,上网,参考相关文献等方式。
4.调查意义:通过此次调查,对学校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便于发现相关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这对于选择英语师范专业的我们,可以为以后从事相关英语教学工作提供经验积累,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如下:
1.老师讲授时间过长,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较短。通过对五中和方城一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45分钟的课堂时间,有40分钟都是老师在讲,学生根本没时间独立思考,更没时间进行师生互动。
2.课堂互动模式单一。由于班级内学生基础不同,课堂师生互动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基本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模式,并且被提问者集中在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中。
3.英语课堂单调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且不愿意参加老师组织的英语学习活动。
4.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对其讲评分析程度不够,很少鼓励,很少出现有借鉴价值的评论。
5.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少。老师如若不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学生便会紧关内心之门,不利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6.英语老师依旧以自己为主体,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英语科目重视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7.英语课时安排较少,大部分时间还是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课外英语学习时间过短(除了课堂时间,80%的学生课外平均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
二、影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因素
我们从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等方面具体分析影响当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因素。
社会:一方面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科技保障,另一方面社会的客观因素也影响教育的发展。
1.社会关注度直接影响教育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当时政治清明,文化氛围浓厚,各派以丰富本派文化为己任,良好的社会风气及对文化的高度推崇,促进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一直以来,国家都对教育很重视。从恢复高考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从农村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到扩大到城市地区,近几年来又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等,无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仍有部分因素制约英语课堂乃至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师资力量地区分布不均:城市占据着大量的优秀教师,在这种原因影响下,农村地区成绩较好的学生会调动一切力量往城市涌,造成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教师教课积极性消退。另一方面,软硬件设施发展不均衡,使得对学生的教授条件受到限制,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家长: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学生的终身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个人情感的形成。和睦友爱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孩子情感心理不健康,就会养成不良的性格习惯,影响其学习生活的发展。
2.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对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影响深远。
3.家庭教育环境影响学生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相对自由民主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比较积极乐观,活动参与度高;反之,孩子会相对沉默寡言。同时,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深深影响着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学校是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培养人才的场所,其对课堂发展状况起着重要作用。
1.校风影响着老师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校风气好,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老师严谨负责,课堂气氛便会积极向上。
2.学校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状况影响深远。通过对双语学校的了解,我们发现其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状况较之于普通学校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双语学校教师重视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发展;学校英语学习气氛浓厚,英语学习环境相对自由;英语学习形式丰富多样,摆脱了传统的以试卷为主体测试学生能力的状况。
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国家发展的未来。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其学习兴趣息息相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足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高涨。
2.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受其所处的教育环境影响。
3.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与其性格关系紧密。通常外向大胆的学生在课堂上较活跃,有时不一定是他们成绩优异,但他们能带动课堂气氛。
三、当前英语课堂现状改进尝试方案
针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社会、学校、家庭积极配合,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3.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促进师生交流。
(四)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英语方式,为课堂互动注入活力。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报纸和书籍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心得体会。
(五)学校可以通过以教促学(讲座、组织课堂教学等)、研讨会、小组讨论、同桌讨论、自编自演、演讲比赛、辩论赛、互批作业等形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六)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学内容要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思考,参与活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整个互动活动中,促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交融进行。
[关键词] 初中 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尽管全国各地同行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作为必修课程,没有教材,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受时间、空间、学生认知水平、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的习惯思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面开展在很多学校依然是举步维艰。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初中阶段各学科教师应尽量扬长避短,加强本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课,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与此相同的是科学这门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的设计同样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作为科学课教师,我们具有很好的学科优势,有必要、也理应走在新课改的最前列。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的最佳突破口就是参考科学教材所给的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用以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活动课题的确立
确定课题对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很重要。应该肯定的是科学教材所提供的课题都具有科学性,都是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实践性,只是具体到学生个体来说,不同学校的学生具备的研究条件不同,不同的学生的研究兴趣、学习的基础也不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我们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要对学生的自主选择做一定的指向。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于自己选定的课题从准备工作、实践方法建议、成果展示、方法建议等角度,对课题从整体上给予适当的解释,使他们了解课题,了解课题开展的宗旨。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也应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课题作出适当的调整,不断完善课题的细节问题。
例如《动物的行为》这一节,相关的课题是“动物行为的形成”。课题过于宽泛,会让学生不知道具体研究什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题具体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究自己身边某种小动物的行为。于是有的同学很快提出了诸如“蚂蚁行为的研究”、“探究蜗牛的行为”,还有关于蚯蚓、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的行为研究课题。转化后的课题更贴近学生,学习任务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又如学习了《常见的植物》,教材提供了“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这一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我班的学生将它进一步深化,衍生出若干相关的小课题:校园植物名片的制作;校园植物的特征;校园植物的功能;肥料对校园植物的影响……
再如“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有同学提出是不是可以“调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调查工厂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我说当然可以,这个课题还可以通过缩小范围,让目标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比如“生活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甚至小至“生活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此外,除了书本给定的课题之外,老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的章节的内容后,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性的,同时也是生成性的,同学们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所提问题从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论证,将问题转化,然后确定一个值得研究也能够研究的课题。这样,学生确立自己的课题都是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他们就会有持续研究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在课题的确立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把握的原则是:注重教师导向分析,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不断细化课题。
二、课题实施的有效尝试
确立一个课题容易,但实施起来还是充满了诸多挑战。我们要帮助学生组建合作团队,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活动中强调过程,引导学生接受挑战,享受成功与失败。具体可分以下三步完成。
1.自主形成,多方助力,合理组建合作团队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灵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中,在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了不少的思考的同时,会发现许多目标若只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这时需要组建一个有效的合作团队,大家共同来完成这个课题。
这里的组建合作团队和平时科学课上的就近分组讨论或按座位分组四人进行小组实验有区别。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要求每个人从全局利益考虑,从自己的问题出发,结合平时学习相处中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四到八人为宜,同时还需要寻找指导老师。我在指导学生组建合作团队的时候,是让学生用讨论的方式,首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寻找几个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合作伙伴;其次要考虑活动是否便于开展,从联系比较方便的或居住在附近的同学中寻找合作伙伴;再次,还可通过老师或朋友的介绍,寻找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合作伙伴。组建合作团队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对每一个学生的心胸也是一种考验,挑战性很大。在科学课的研究性学习中,作为科学老师的我自然是他们当仁不让的指导老师,同时我也引导他们去邀请更具有指导经验的老师、专业人士,也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担任自己小组的指导老师。
2.教师把握方向,学生实践生成,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在以往的科学课教学中,老师总是习惯地把一切细节考虑到位,安排好,学生只是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得到老师想要得到的结果。要把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整合到一起,我们就要积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学习者和合作者等。学生不只是学习者,而是合作者和研究者。自主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是学生自主规划的第一步。在具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以实践促生成,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以“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为例。在课堂里,教师指导学生先通过课内活动、小组讨论、共同策划,从研究背景(刚上完《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一节)、研究方法(调查法)、研究过程(调查自己家庭生活废水和垃圾的种类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污染,采访居民和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等)、准备工作(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制作保存资料的研究档案袋,借或买记录影像的相机,设计调查表等研究过程中要用到的表格等)、过程记录(调查员、采访人员、专门的信息记录员、查阅资料员、汇总分类员等)、成果展示(调查报告、论文)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再通过课外活动,以征求他人的意见或者参考网上资料等方式完善研究计划;最后回到课内活动,全班师生交流互动,进一步修改完善计划。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每一个课题实施开始之前都必须对研究方案进行周密设计。但是,综合实践活动是生成性的,这意味着每一个行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研究课题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我们要积极肯定学生的这种生成性思维,对研究课题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3.管理常态,突出过程,渴望成功,享受挫折
研究性学习活动通常不是靠一堂或几堂课里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课题研究性学习作常态管理,使相关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课内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有关的课题研究小实验,开展交流研讨、汇报展示和相互评价等活动。实施中的信息采集、观测、实验、调查访谈、查找资料和咨询论证等大量研究活动,则要在课外时间来完成,对于课外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也要建立一定的章程,以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教师还要密切关注研究活动的整体性,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比如,向学生收集的资料发问: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些资料使你明白了什么?经老师点拨,学生进行如此思考定会使主题得到深入,避免了研究的肤浅。老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肯定、表彰;注意学生生成性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意义的问题深入探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还不应忘了自己是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团队的一员,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做学生行动设计的参谋,把有效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课前课后经常性地询问学生任务完成的状况、所遇到的困难,尝试分享探究过程中所拥有的乐趣,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到学生的研究队伍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与他们在一起。
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预定学习探究目标,在需要其他老师协助的时候,充当介绍人的身份,加强与其他指导老师的沟通;在他们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时,为他们提供实验器材及场地;对于部分毅力不强或者兴趣易转移的学生更要及时给予鼓励或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整个活动的完整性和实践性。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失败的经历,如实验的不成功、调查中的冷遇、与人合作的不愉快等。如果放任学生自由发展,很容易让研究活动半途而废。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失败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这一价值观,积极地让失败体现出它特有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失败中进行反思,将失败的沮丧转化为一种有价值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失败也是一种必要的情感体验,这些失败只是一生中各种失败中极小的一个,无法承受生活中随时遇到的失败,只能是经不起打击的懦夫,而且从失败中所学到的,可能远比在成功中所得到的要多得多。适当的失败体验在成长的经历中是必要的。在失败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机遇,它将是学生进一步活动的起点,失败的不良情绪如果调整得好,将转化为下一步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展示成果,注重评价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收集了很多信息,积累了很多资料,也对这些信息资料经过了一定的分析整理。当活动进入收尾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活动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筛选、分类、归纳、汇总,使之条理化;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特点,寻求最佳的成果表达形式;要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既关注有形成果,又注意挖掘活动中有价值的活动体验;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形成一份基本规范的、有个性的小组活动成果报告;出示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研究课题不同,成果的形式也不同,不同的展示方式,成果的形式也不同;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展示形式,充分发挥活动的最佳效果。
活动成果的展示主要分为小组活动过程介绍及结果展示。小组活动介绍请各组成员在班级或活动小组中进行,结果展示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实践报告书面展示等。前者如《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实验研究报告如《蚂蚁行为的研究》,调查研究报告如《调查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范围可以是班级,也可以是年级甚至学校。特别优秀的成果可以推荐到整个地区分享交流。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对于肯定学生的探究活动成果,调动学生持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科学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时要进行认真评价。激励性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能促使他们以更热情的态度投入到抽查、收集、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去。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过程评价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态度:主动、坚持完成课题、团结协作等。(二)研究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与操作实验的能力、抽象与假设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三)探索精神:选题的创新性、善于发现问题、独到的见解、合理的建议、研究的价值。把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及时记录在评价表中,并力求做到一周一评,月月汇总。另外,评价的手段、方式也力求多样化,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
初中浙教版《科学》教材共设有30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每个研究性学习课题都能认真指导学生展开,一定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积极运用,让我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的同时,也让我所任教班级的科学教学成绩取得了较大幅度的进步。通过这样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我不仅仅是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更是他们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也是研究过程中各种情感意志的共同体验者。几年的实践下来,我成了学生学习上擅长导引的良师、生活中无所不谈的好友、活动中可以共享成功与失败的合作者。
我在和学生一起成长,我深深地感到将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整合到一起,学生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角,学生的自我愿望得到了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发展。目前阶段,可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新理论和思路,引导我们上好科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反之也可以用好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全面深入地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各门学科的有效配合,而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更需要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和各种要素。几年来科学课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整合,是科学课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整合之举,大有可为。
[参考资料]
1.浙教版《科学》教师参考书
2.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教师教学用书
3.《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
微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入人们生活,对其用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年龄层的微信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经数据分析,得出微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体现在强关系沟通深化、弱关系沟通广泛、间接隐蔽性高、沟通技巧缺失及自我实现和满足意识强烈。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体现在思维碎片化、深刻性与差异化、多跨度批判思维及思维交互互补。借此结论对开发商的平台构建提供借鉴,对用户的使用提出积极建议。
关键词:
微信;人际关系;思维方式;调查研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讯技术以其便捷广泛性催生出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软件的,并迅速获得市场。据统计,自微信诞生以来,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亿,且每月活跃的用户已达到5.49亿[1]。越来越多的用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一方面,微信的使用者作为核心主体参与着系统各个功能的实际使用。另一方面,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其广度深度大到足以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和思维方式。本论文从用户角度出发采用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分析样本数据,得出各影响因素与用户使用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并最终分类汇总出微信对于人际关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不仅能够促进社交媒体对于使用群体产生正面作用提供帮助、负面影响抑制和控制,也能够为广大用户更加系统有效的趋利避害提供参考和依据。因此,此次研究亦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1、研究方法与研究方案
1.1调查研究方法
针对微信使用的实际问题,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鉴于调查范围较广人员分布密集,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问卷一部分为线下投放一部分为线上投放。同时由于微信用户使用的年龄界限分明,该调查抽样基于年龄段分层抽取并且针对不同使用比例调整了分配方案,以此来体现问卷的完善性。后通过回收问卷获取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把信息整合成对应问题的实质原因并汇总。针对网上的部分调查问卷,依据了其后台的数据库分析的结果,综合以上得到了分析的结论。
1.2研究方案设计
本次的调查问卷发放形式主要包括纸质问卷,以及部分网络问卷。纸质问卷主要依托随机抽取的部分单位和学校等下发,单位按照等级平均抽样,按照年龄、薪资水平的相应比例进行问卷发放。期间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包含纸质问卷300份,回收297份,有效问卷292份;网络采集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6份。问卷综合有效率为97.6%.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拥有微信账号的比例高达89.7%,对于尚未拥有微信账号的被调查者主要是年纪较大者,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和运用程度还有待提高。对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得出微信的用户年龄分布图,图1可明显看出微信使用者的微信在(18~40岁)年龄段中高度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青年人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鉴于沟通方面,92.1%的被调查者表示微信沟通占了平时沟通的时间,对于部分年轻人尤为严重,这一状况对沟通技巧的缺失起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对沟通的主要对象进行了调查(如图2),发现微信的沟通圈主要还是亲人朋友等亲近关系,其比例占到61.9%,同时相比较其他沟通方式,微信在陌生人方面也有一定的扩展。体现了强沟通和弱沟通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微信的使用时间和频率进行调查(图3和图4),有超过半数微信使用者表示平均每天的使用次数在10次以上,而每次的时间并不长主要分布在30分钟以内。得出了微信使用的高频率低时间的特征。正是这样的特征造成了被调查者表示时间的碎片化和获取知识的零散碎片化。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其最大的特征添加了众多新颖的互动开放共享性板块。但是其还是针对网络上不特定人的联系,尤其是“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使安全性难以保障,78.4%的人表示微信的安全有待提高,对微信支付的安全也提出了建议。确定了沟通对象后,又对沟通的具体情境(最多三项)进行分析,平时的沟通占据最多的比例,由图五看出微信与用户平时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同时被调查者表示在开心时与大家分享和心情抑郁占据了第二大部分,一方面表现出大家的表现与自我满足欲望强烈,也反映出微信在心理方面弥补了平时沟通的不足.对被调查者面对信息的态度方面调查,74.1%表示接触的信息多样,来自自己的亲朋好友、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公众号,甚至来自于陌生人等不同的社会群体。面对众多信息,人思维的深度也会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思维成熟的越早。随之而来,不同人的性格、认知等差异,交友圈的差异等因素也让人思维的差异化越来越大。鉴于时间和地理位置差异跨度延伸,被调查者表示批判性思维也会突出,82.3%的被调查者表示面对一些信息不会马上接受而是会与大家沟通,思维交互互补得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批判性接受。
2.2分析与讨论
2.2.1微信对于人际关系影响
(1)强关系沟通深化
微信在推出时就基于强关系构建,它的好友建立首先是基于QQ和通讯录的好友[2],在中国这个强关系网络下,依托微信的便捷和广泛性,大大加深了沟通的数量和频率,朋友圈功能、互相之间的问候和红包也让强关系互动性增强。关系趋于强弱之间的人群也进一步扩展,变得紧密[4]。
(2)弱关系沟通广泛
微信在弱关系方面构建沟通网络体现在,“附近的人”功能从地理近距离出发,寻找自己生活圈相近的人进行沟通,扩展自己的交际圈。而“摇一摇”打破了地理距离的局限性,在无限地理距离扩展自己的交际圈。这一新颖的方式丰富了交友的偶然性,弱沟通的广泛性被无线扩大[3]。
(3)间接隐蔽性高
调查中得知,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在微信中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地理位置等信息,但是“附近的人”功能却把真实位置暴露,更有保护意识差的用户在朋友圈图片中暴露信息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在虚拟的互动沟通环境下,极大增加了沟通的隐蔽性,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会凸显出来。
(4)沟通技巧缺失
多数用户表示,微信占据了生活沟通的绝大部分,尤其学生表示不愿意和别人实际沟通,一些本可以语言沟通的情况也依赖微信。虽然微信支持语音通话功能,但由于不同步的问题始终无法等同于人际交流关系,人际交流并不完全是虚拟平台上进行的,微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弱化了人们实际沟通能力。
(5)自我实现和满足意识强烈
微信的使用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微信大大迎合了其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这一心理,调查中多数人表示朋友圈中绝大多数是自我炫耀为主,把自己的见闻表现给大家观赏来获得自我满足和评论,游戏中心等比较的板块更是自我实现的平台,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秀排名而努力的刷成绩,也是一个突出表现。
2.2.2微信对于思维方式影响
(1)思维碎片化
微信的使用时间不长但是频率高,造成了时间和信息的碎片化,用户从微信上获取的知识没有具体的联系性,破坏知识和认知的主体性,不利于整体性思维构建。使信息量大为增加但是人的思维并没有广泛的统一起来[5]。仅仅是单纯的在脑海中形成碎片,没有形成网络体系,这些信息不久就会丢失。
(2)深刻性与差异化
用户能从不同的渠道接触大数据来获取知识,摆脱了特定空间与地域、年龄和层次,认识得到深刻化。但是由于不同人认识角度的规律,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接触的人和信息复杂多样、观点的褒贬不一,造成了思维整体的差异化。
(3)多跨度批判思维
微信中你可以在自己的小沟通圈也可以关注不同的企业群体的公众号也可以寻找志趣相投的人来获取信息,跨域了时间和地理的差异。在面对众多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对信息的真实合理性也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认知和批判。
(4)思维交互互补
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其沟通的本质是交互。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信把自己的想法单独或群组出来,不同的好友可以进行评价和交流,给个人意见和结论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以此优势互补,完善自己的思维想法[6]。
3、结论
微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功能极大地拓展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可能性,不仅仅是亲朋好友之间,更是互不相识的人之间。强弱沟通关系等进一步扩展加强,获取知识也更加广泛多维度,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和交互能力有很大提高。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但另一方面其间接性和隐蔽性也带来安全隐患,沟通技巧的缺失,思维的碎片化也不容忽视。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工具,我们要对其合理运用,趋利避害。微信的积极意义都是无法否定的。应当尽可能地抑制微信负面影响,使其更好的服务用户,才是追求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2015年微信用户分析报告
[2]王欢,祝阳.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J].现代情报.2014(2):81-85.
[3](美)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J].国外社会学,1994(4).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
[5]刘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研究性学习
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现实意义
(一)通过研究来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学生在一起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不仅他们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还能不自觉的获取许多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如在了解通俗音乐发展史的同时,了解到早期的通俗音乐大致起源公元前古罗马,古埃及的行吟歌手们在兴起的城市集镇间流动,遍及剧场和街市的“击”歌现象,在学生学习知识同时,及时联想到在文学中所说的我国古时候吟诗也如同唱歌,甚至有同学提出中国的最早的通俗音乐是否就是宋朝柳永的一些词――“凡有井水处,皆有柳郎词”。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本国和世界各国一些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了解,对各类艺术形式的共性和个性有所认识。
(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潜能的开发
研究性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时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研究全过程的实践与经历,学生获得了各种丰富的体验,获得了大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内隐知识。这种体验的积累会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
(三)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构建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无疑也给学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促使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信赖。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
二、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音、视频等手段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归纳、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采用文献检查手段,让学生到图书馆、展览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对有关书籍、报刊、文献及因特网中收集有关资料等。例如在《了解爵士乐》的课题研究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进行展示与交流,透过一本本学习资料,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那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强烈感受。大开眼界之余,蕴藏在学生心中的音乐学习潜能也会得到挖掘和开发。
(二)专家访谈法
所谓的“专家访谈法”是指向各种专家咨询问题,同专家讨论,不仅能获得该课题的背景知识、发展过程、最新进展、有待研究的问题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还可以解答疑难问题,便于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顺利完成专题研究。而且学生在采访的过程还锻炼了怎样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主动状态,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过去课堂上“你教我学”、“你导我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充分展示出“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学观。
(三)问卷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问卷法是将所要了解的问题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让被调查者逐一填写回答,然后经过统计分析、了解问题的一般趋向。问卷的形式主要有自由叙述式和选择式两种。自由叙述式是编制若干开放性题目,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这种形式给被调查者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将问题了解得较深入。选择式问卷是对所要了解的问题编制成若干选择趣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问卷的可信度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可采用无记名方式,否则被调查者可能产生顾虑。问题设计应尽量简短、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