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市场业务年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资产的证券化在中国就渐渐地成为了学者们以及业内人士甚至是政府官员的相关关注焦点。但是,直到2005年我国的国内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才正式的进入到实际的操作阶段。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两个国有的大型银行进行一定的试点工作。了一部分的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这两个试点的银行以银行的贷款作为基础的资产,发行了MBS以及信贷资产支持的ABS。到了2006年,国内首先出现了一种以企业的资产作为支撑的证券化的产品。这样的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在交易的数量以及融资的金融方面甚至一定程度上超过了银行的相关产品。这两种证券产品在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上以及在交易所的市场上都开始了交易。资产的证券化在中国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在2006年的5月,中国的证监会就了《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资产支持证券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个通知基本上准许基金投资包含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相关规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进一步的规定了证监会批准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类的品种。同时,国家所颁布的所谓“国十条”也进一步的规定了,在风险可以控制的基础上,提倡保险资金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能够投入到资本的市场同时,进一步的扩大保险资金投资于资产证券化的规模以及种类。实际上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在2006年是走过了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年度。在2006年的时候就有将近20多只基金公司了将资产投放到资产支持证券的决定。在二级市场中我们也发现了相关的支持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资产证券化支持迹象。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政策
推动资产的证券化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的教训和启示。笔者认为在金融市场上还需要国家做一定的工作,以期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
1.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金融市场中,资产的证券化过程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作为基础进行支撑的。在资产的证券化过程中,很多的重要环节,比如SPV、破产的隔离以及真实的出售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法律保证范围内才能够顺利进行。在这些方面,我国的相关立法部门就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中所产生的需求,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尽快总结和制定出相关的法律。目前,国内的发展资产证券化选择了指定的部门进行规章制度——试点工作——总结教训——立法这样的发展途径,其本身虽然符合我国金融改革的一贯风格,但是由于市场的发展本身就是变化莫测的,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尽快地制定出相关的法律。
2.吸取相关的先进理念
在资产证券化的具体细节实施过程中,对于围观的参与者来讲,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吸取相关先进的理念应用到我国的具体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去。首先我们要相对应的增加交易信息尤其是资产池中的贷款构成以及利息收取的具体状况,同时要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不断的着呢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信息实际披露。在产品的细节设计方面,对于发行方来讲,产品要给发行人保留一部分的利益,进一步防止商业银行在资产的证券化过程中不断放松对自身的资质审核。这样将有利于限制放款人的过度冒险行为。
3.加强对于参与主体的实力提升
摘要: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密切关联。两者正在经历许多重大变革、本文综述了其中的五个方面,即全球化、市价法、“持续性披露”制度、前瞻性披露,以及风险管理与报告。同时,本文还讨论了相互关联的每一种变革及其所带来的研究机遇,并总结了它们对那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负责拨款和其他重要事项的人士的启不。
关键词:金融市场、财务会计、会计发展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以及这一发展对会计业、会计教育及会计研究的含义是什么P今天,我愿意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广义的财务会计是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股权市场的核心。但是对财务会计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本文拟探讨将会发生重大变革的五个方面。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虽然多年来会计一直存在着跨国界的影g向,如德国对日本、英国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美国对加拿大,但是现在却有一股强劲的推动力,促使各国制定一套为各国管理者所接受的会计准则,用于管理在主多人也会感受到这些变革的力量,其中包括税收当局、证券交易所、以及公司立法者与管理者,但是对他们,我们只是一提而过。我们主要是对会计问题感兴趣,我们对这些需求的变化作何反应,也将反过来对金融市场的功效产生影响,事实上还将影响到某些地区性市场是否能充分发掘其潜力。最终,未来的会计将与今天的大多数做法不同。因此对会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来说,其前景是光明的。这一前景实现的程度如何,则直接取决于那些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人,取决于那些决定对高等教育与研究的资助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事项的人,取决于这些人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它也取决于我们自己。
二、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金融市场为方便起见,我们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是股权市场。此处,我主要指有组织的、公开挂牌的一级和二级股票市场·而非更专业的风险资本市场。
第二是从事诸如期权和期货合同这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公开挂牌的市场,这些市场自70年代期权定价模型成型以后就问世了。
第三类市场由其他“市场”组成,如债务和场外交易市场(OTC)。虽然财务会计中许多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都集中于二级股票市场,我们还是应该承认,所有这些市场的参与者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形成产生影响。
2.财务会计
正如其日常工作所涉及的那样,会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例如,它包括专门用于内部管理的报告与分析:一般用途的对外财务报告、审计、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税务等.此外?几家主要的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寻求发展机会而不断扩大其经营范围。从而也扩大了“会计”的疆界。有些变革是内部的,如上述事务所对其国内业务进行重组:以便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另一些变革则涉及拓展其鉴证服务。或管理咨询、公司理财以及其他一些咨询业务。最近,这些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收购或者建立附属的法律事务所。所以,“会计师”的业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有许多不同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可能是企业“内部人员”、将财务会计信息用于管理;或是“外部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组织、金融与产品市场的管理者,以及税务当局。今天,我着重讨论资本供应方(投资者和金融家们)对信息的需要。以及资本需求方(企业)是如何满足这些需要的。因此,我对财务会计的界定是狭义的,即为在外部金融市场使用而准备的会计信息,而且我要强调的是会计的控制过程。财务会计在企业内部的使用将被排除在外,理由是业务经理们对信息的需求因环境而异,而且随意性较大。同样,非市场使用也将被排除在外,理由是,它们源自不同的激励结构,而且不是有很大的随意性就是可能处于不同制度的控制之下。’这样做的一个后果便是我的说明和预计会不充分:因为在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时会产生共同的成本与共享的利益。
3.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未来为什么是相关联的
这两者并非是一直相关联的。被许多人视为财务会计精要的借贷记帐法,早在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成立前就为商界所接受和使用了。‘但是:就本文的目的而言,认为早期的财务会计一直是受业主对信息的需要所驱使的,这似乎更恰当些,这些业主并未以此身份从事所有权的交易。在如英国和美国那样拥有发达的股权市场的习惯法系国家,这两者之间现在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些关联非常重要,因为会计准则以及这一准则的制定与控制过程,就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主要是20世纪发达的二级股权市场发展的产物。股权市场的发展一直基于社会的一种期望,即产权将受到保护,合同将得到执行。作为这种关联的一种持续表现,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正推动着各种会计准则朝着一个同化的方向发展。在目前这个阶段,以英美会计准则为基础的那么一套东西像是在成为全世界的“会计货币”。由于国与国,譬如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准则有着重要的差异,还需要更多的妥协。9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在伦敦,美国的准则制定者和管理者却仍然对此发展进程具有高度影响力,因为他们监管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股权市场;而且流动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最终的问题并非是否会出现一套为各国所接受的会计准则。而是何时出现、如何出现的问题?R卮鸬钠渌恍┪侍馐牵耗切荚蚧岵捎檬裁葱问剑伤贫ǎ伤馐停侨绾卧诟鞲龉一竦煤戏ㄐ浴び伤凳?这些都是难题,例如它们提出了的问题。所以,不会在一夜之间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会计研究人员中,自60年代初在芝加哥大学会计和财务学术界出现实证研究传统后,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自那以后,这一传统一直在发展,在金融工具会计方面尤为突出。这种联系往往通过以外部金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而得以建立。而且,在拥有发达的公开股权市场的国家里。这些做法往往会以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形式,而不是一套适用于每一家公司的信息披露惯例的形式出现的。要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应该探讨一下会计准则本身的作用。
三、会计准则的作用”
在一个发达的股权市场,会计准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严重的问题。什么是问题?泛泛而论,对企业的投资机会、管理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与薪酬、企业的业务状况等,内部人员——他们被称为企业的经理一企业家,或简称“经理”——比外部人员都要知情得多。但是,为了维持公司的业务,经理们需要掌握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而资本是由他人——外部人员控制的。通常,外部人员对公司的投资机会的了解不及经理们,他们不知道经理们工作有多努力,也不知道经理拿多少薪水。但他们肯定知道经理们也有人的弱点,他们会按自己的利益行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有时会是机会主义的。掌握了这些情况,外部人员仍然会提供资本,但要求得到十L偿,这个补偿要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资金前景如何不如经理们知情而承担的成本。问题就在这里:经理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增加他们的财富7这不可避免地反映出金融家们在信息上的劣势。有一件事是经理们可以做的,那就是同意提供信息,同意让其业绩受到监督,让其对外部人员的报告由专业审计人员独立地审核。从理论上说,同意这样一种监督和报告的方法,经理们就可以与他们的金融家们签订一对一的合同,确保为每一个人提供有特别针对性的每个投资者、每个贷款人)和每个资本需求者(每家公司)之间签订单独的合同来,成本低得多。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7这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公司给股东的年度报告是按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的。第二个例子是报酬合同,在这样的合同中,经理的报酬是按某些与会计相关的业绩标准发放的,如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资产报酬率不低于20%。或下两年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15%。业绩标准可能不同,但它们通常是按适用的会计准则计算(并审计)的财务数据。”第三,债务合同可能事先规定一个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如果超过了,会违背借款协议。“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说是这样的:在一个复杂的金融市场,会计准则如果不是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决定如何分配资本及如何监督业绩的基础。15这就是目前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在辩论是否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时的一个难点。各国的会计准则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在不同国家中有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与社会力量,这些力量决定了这些国家今天的会计准则。正如Brown和clinch(1998,第2l页)所观察到的、“(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国家在法律制度、企业与其资金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所税体系、通货膨胀率、(政治与经济的)历史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区教育水平等方面深层次的差异。”1()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差异中有许多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会仅仅因为我们想要编制可进行国际比较的财务报表而迅速消失。论据推断的必然结果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国际会计准则受到英美会计准则的极大影响。它们源自以习惯法保护产权的国家,那里特别注重保护少数股权股东的权利不受大股东侵犯,股东的权利不受管理人员的侵犯。具有其他传统的国家不加区另31地照搬冈际会计准则。这样的做法本身不会自动来相同的市场结果,因为公司治理的其他许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通向会计共同语言的道路可能是漫长曲折的。如果我们是明智的,.那么,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的行进既会受到观念、也会受到实证的引导。至少,有一些实证可能是由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所作的财务会计研究来提供的。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时其作用是什么呢?)本文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然而,在进入正式讨论前,应该提一下由前面的分析提出的两个问题。
第一,要使会计准则获得有效远作所必须的合法性,采甲么样的政治方法是最好的?例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盛衰无常,只能设想前面还有更多的动荡不定。
第二,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分界线在哪里?“换言之,为什么有些问题成为会计准则的主题而另外一些却不是呢?
四、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确定财务会计准则中的作用
Brown和Howieson与其他人一样,也考虑了该问题。他们观察到(Brown和Howieson,1998,第6页):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研究有30年之久了,而又它完全有理由进一步发展。一般地说,以资本市场55基础的会计研究探讨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有目标公司的股价,或一段时间内股票的报酬率,或它们的系统风险。与权益法相比,投资的会计处理中用成本法计算的EPS(每股收益)预测的每股报酬率有多准确,便是可考察的一例。尽管Brown和Howie50n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财务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作用是乐观的(他们自己的话)、但他们同时也指出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该研究基础的预测能力标准、它本身带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这种标准背后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就如不同的理论,可以通过评价它们预测某些有关事件的准确性来对其进行评估,例如预测股价的准确性。Beaver,Kennelly和Vo5s(1968)阐明了这种标准,他们预见了实施中的几项困难?例如,选择要预测的事件。今天这些困难依然存在,而且限制了预测能力方法的有用性。另一个限制是因为管理人员与研灾人员激励的差异引起的(SchiPPer,1994)。对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研究人员所作的反应不一定符合管理者的要求。管理者需要在作出法规是否变更的决定之前得到答案,而研究人员常常直到变更作出之后才会去研究这个问题。到研究人员真正完成研究时,他们有时会更多地强调方法而不是答案、而且对答案闪烁其词,在管理者看来,这项研究的相关性就值得怀疑了。尽管有这些以及Brown和Howieson提及的其他一些局限性,但正如他们说明的那样,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所作的研灾对准则制定过程的潜在贡献,还是有充分的理由持乐观态度。例如,尽管会计的历史悠久,却不会缺少研究的问题:还有,现在的研究过程得益于更高质量的投入:有受过良好训练的研究人员,数据也更容易得到。此外,对研究的发现,也不乏发表的渠道。例如,从l992年到1996年,在世界主要会计学术刊物之一的《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ofEconomicsandFinance》上发表的文章、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除了传统的研究杂志外,出版界还向其他方向扩展,譬如通过迅速发展的电子出版物增加发表渠道。
五、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对财务会计(研究)的意义
前面,我提出了五项相互关联的重大变革:全球性、市价法、“持续披露”制度、前瞻性披露、以及风险的管理与报告。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上面的每一项,以及它会带来的研究机会。
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不是最近这一两年所发生的事,但是,直到最近本地区的某些国家才被迫去感受它所带来的一些不太受欢迎的后果。尽管在货币与资本市场的动荡之后各方面都要求对国际金融市场多加管制,然而,总的来说,来自专业交易人员的压力从长期看,总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市场磨擦,因为磨擦会提高交易成本。而且事情还不会就此了结,因为交易成本会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减少经济中的实际投资水平,并最终对整体经济福利造成消极影0向。有各种理由来说明向全球化市场发展的这种长期趋势。”有些理由反映了在股权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利益。从供应方来看,力图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寻求在国际上分散风险,因为这样会改进风险一收益平衡状况。从需求方来看,只要有机会,企业就要寻‘求以最有利的条件得到贷款。那些市场经营者(例如,证券交易所)也为一体化施加了压力。他们的经营产生了规模经济,特别是依靠电子市场,经营更是如此。而且对有些交易所来说,公司化意味着他们自己必须面对竞争性资本市场对效率的更高要求。”在流动性较强的地方,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是显而易见的;加强流动性能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也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对证券交易所来说,全球化的趋势既是好消息,也是环消息。
rown和C1inch(1998)指出,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会进一步减少证券交易所的“进入障碍”,在某些情况下能引发证券交易所的跨国界兼并和收购,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会导致国内交易所的萎缩直至最终消失。”说它是好消息,是因为其他中介机构将有机会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特殊要求。尽管有时也会反复、但是今后十年将不可避免地朝着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因此,也会更加强调减少会计准则在制定、解释和实施中的差另fJ。23这一推进使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了。这样,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们寻—求最有效的会计方法时,对国际会计准则多样性感兴趣的学者们就有了内容丰富且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了。在这方面,最丰富的研究数据一直就是“证券交易委员会20—F表”、该表由外国驻美企业填制,美国证券法要求它们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调节其本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指标。”有些人对20—F表格本身是否向投资者提供了信息提出疑问,”要进一步研究的两个相关问题是:调节中有多少是可预计的、以及预测在什么时候做?更笼统地说,在形式的一致性(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致程度)和实质的一致性(各?笠邓捎玫幕峒剖导涞囊恢鲁潭?之间已划出界线(vander丁a5,988)。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的准则不一致。例如在美国,对长期财产重新估价(高于成本)是被禁止的,但是澳大利亚却提倡这种做法。准则制定者协调会计准则的目标就是为了消除这些不一致性。第二个原因是,会计准则允许存在各种选择,而不同企业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大量的文献资料介绍了英美国家的企业所作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第三个原因是,企业的实践各不相同,因为有些企业无意中偏离准则,有些企业会故意偏离准则。有关出现偏离的频率,为什么会发生偏离,以及它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知之甚少。
2.市价法
股权市场是这样一个地方,对股票的“基本”价值持有不同信念的人们(我们称这些人为知情的交易者或是糟糕的交易者)和流动易者(那些希望买卖股权米使自己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相当的人)聚在这里,根据自己的“期望报酬”买卖股票。在金融经济学的语言中,投资者的保留价格,即他们愿意进行交易的价格,是他们按自己的主观概率分布计算的股票未来报酬的现值。会计信息有助于发现证券的价格。这一说法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财务报告宗旨的陈述中最重要的,26也是有关会计信息与证券价格和报酬之间关系的大量文献资料中最关键的。但是,由于采用历史成本架构,财务报告的预洲性质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尤其是在美国。美国一直明文禁止高于成本的重新估价。”财务会计准则第2条要求也间接表明了上述约束,它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就立即注销。巧合的是,该项要求引起了公司购并会计中的创新,即自此以后就禁止确认并立即注销“正在发生的研究与升发费用”,据称是为了避免当时将此项费用资本化,而在以后像购入商誉那样再记入费用帐。”历史成本在其他国家约束力较弱,在那些国家,对某些资产的重新估价是允许的,甚至还受到鼓励;较高的通胀率是可接受的现实。”除了历史成本法,另一种方法?褪鞘屑鄯ā8梅椒ㄒ蔡岢隽诵矶嘌芯课侍狻T诠?5年时间里,对美国之外国家的会计惯例所作的研究发现,尽管有可能产生管理上的机会主义,长期资产的重新估价能使财务报表为股东提供更多的信息。”按照美国管理者对资产价值重估的态度,这方面的文献要增加。有关历史成本与现时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有两个相关的研究问题,它们是:如何对它作最恰当的计量,如何对它作最恰当的报告。例如,是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这种差异还是在脚注中进行披露P如果确认它,是应该通过收益确认,还是绕过‘收益,直接对业益作调整7“如同人们对金融工具是否应该按市场价值计量的争论一样、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将热火朝天。32;年以前的财务会计准则第l33条是有关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业务的,它反映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所有的衍生工具的决定是个困难的决策。同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表达了它的信念:“在解决所有的概念问题和计量问题时,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应该按其公允价值计入财务报表。”(财务会计准则(FA5〕第133条第334段)有些人:也包括我自己,把金融工具会计视力潜在的会计转折点。
3。持续性披露
由于今天的股价反映厂明天的现金流,来自投资者的、要求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了解未来境况的历力就会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证券分析人员正在给管理者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自己偏离目标时修正其利润预测。分析人员自己已成为大量研究的课题,如:准确的预测取决于什么因素,什么因素导致预测偏于乐观;他们的激励结构;在处理公升信息时的反应不充分、过分反应以及效益;他们公开哪些预测;以及他们选择和注意哪些股票。在拥有不同文化的不同国家、所有这些是否也会各不相同,如果是的话,又是如何不同的,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知之甚少。但是再回到持续披露。我会参考澳大利亚立法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1994年9月,澳大利亚的公司法作了修正、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只要一发生价格敏感事件,须立即通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这项旨在改进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效率的法规,只规定了极少几个例外可以不遵循“持续性披露”要求。Brown,TaYlor和Walter所作的一项有关法规效力的研究(CA5AC,l996)从各种市场指标中寻找市场效率得到改进的证据,包括:有关价格敏感事件的宣布更频繁;分析人员对利润的预测变得更准确: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较少;股价反映新闻更为迅速:股票市场?拇蟆耙馔狻苯仙伲汗杉鄄ǘ冉闲U业降闹ぞ菸寤ò嗣拧⒖赡芩亲餮芯康氖奔浠固蹋净估床患岸孕碌呐吨贫茸鞒龀浞值牡髡5撬堑淖楹戏椒?六个不同的、但不是相互独立的标准)值得一提,因为在研究其他金融市场法规的经济后果,如会计准则变化的后果时,也可能完全适用。当然,公司还有另一种互补的方法可使股票市场得到信息。按照它们的信息系统,只要它们愿意,原则上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向外部各方提供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最新数字,尽管不会按照年未财务报表常用的全球合并形式来报告这些指标。将来也许会有实时报告,但是为什么现在没有呢?是因为管理人员的诉讼风险吗7是因为证券法太过僵硬吗?是因为市场管理人员不顾实际情况,坚持所有投资者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信息吗7还是因为公司考虑到信息的所有权成本而没看到净效益?几乎没有必要向会计从业者和审计人员指出开发出外部财务报告系统的含义,以及它们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4.前瞻性披露
与刚刚讨论过的发展(持续性披露制度)相关的,而且是为了相同的原因,我期望财务报表更重视管理的前瞻性披露。期待更重视前瞻性披露的另一个原因是发达经济的基础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比制造业更大。例如高科技公司的核心“资产”在表外,因为只要费用一发生马上就注销了。3
3这一变化可能加速前文已提到的另两个变化,即财务报表更依赖市价法,以及更重视持续性披露。澳大利亚的购并文件中已要求以收益预测的形式进行前瞻性披露,“而且澳大利亚大多数首次公开招股书中也包含了前赡性披露。”自1997年以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已允许以收益罚市场主要比率和价格的敏感性这一形式进行信息披露RajgoPal和Venkatachalam,1998);一些澳大利亚公司的年度报告中也含有类似的披露。但是在他们可以更广泛地用未来现金流贴现后的现值证实财务报表中的数额以前,前瞻性披露可能还需要法律的大力支持,因为作这样披露的经理们面临着诉讼风险。“可以给予法律援助,对以善意所作而且有合理依据的披露,给予安全港规则,由原告承担举证的责任。在未来几年中,前瞻性披露会提供很多研究机会。举三个例子:从这样的披露中出现的管理偏见的程度和性质;资本市场变量是否反映用贴现未来现金流估价的资产和负债在可靠性上的差异;补充的前瞻性披露是否会由于在年度报告的其他地方提供了更及时的信息,而使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对投资者的相关性减弱。
5.风险管理与报告
这样说可能太过简单化:股权市场是投资者从事预期收益的交易场所,而衍生工具市场则是他们为收益的变化无常作交易的地方。也就是说,之所以存在衍生工具市场是因为在投资者对风险的评估和他们对风险的态度之间常常会不相称。它们现在是金融风景中一个永恒的亮点、尽管人们在经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和其他一些“对冲”基金的活动后开始关注系统风险。3’衍生工具市场将继续存在,因为衍生工具为管理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管理股权和商品价格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对有些企业来说,还是一种高效的工具。而且,尽管期权市场不必为期望报酬率的各种想法去交易:它们仍然会有发展前途、因为某些交易商认为它们比起基本市场来,更有成本效益(Manaster和Rendleman,1982)。人们对衍生工具会计一直是有争议的。l993年,当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把职工认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收益性支出时,热锅终于炸开了(Zeff,l997)。随后,它又被迫放弃这一提议oALoody(1996)找到的证据表明,授予职工认股权对股东来说是值得的,而且股价确实反映出认股权的公允价值。对银行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其资产和负债暴露,还有其他研究(Barth,Beaver和Land5man,l 996;Eccher,Rame5h和Thi;garajan,1996),证据表明,公允市价比传统会计数字与银行的股价与风险关系更密切。研究人员特别感兴趣的是,把某些衍生工具划入“对冲”:然后采用与其他衍生工具不同的会计方法,对投资界来说,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否有用。
总之,衍生工具市场将进一步鼓励引入市价法会计,为风险管理披露更多的信息。目前,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来说,衍生工具方面的研究机会看来是方兴未艾。
六、对会计高等教育系统的启示
有关今后几十年时间内财务会计的研究机会,我已作了一些评论。在结束本文之前,我应该为那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负责拨款和其他重要事项的人士归纳几点启示。
一个经济体的力量以及它向公民提供经济利益的能力,除了许多其他事物外,取决于它的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质量,取决于他们和资本提供者对自己所作的决策以及所取得的进展等信息掌握的多少。而这些,又取决于会计界的力量,取决于教育体系如何为会计界提供服务。教育体系的毕业生终将塑造会计业的未来。就在身边的组织纷纷向国际金融市场寻求至少部分解决其资本需求时,人们不禁为本地区对会计教育服务出现的需求之巨感到惊异。如果那些公司的会计与报告业务不能跟上国际投资界的需求,资本还是能提供的,但价格就要高许多,而为公民提供的净利益就要相应地减少。因此,在“谷种”上,也就是说,在教育者身上多一点、早一点投资,就可以培养足够多的专业人士,以满足蓄势已久的需求。对会计教育体系进行巨额投资,用于对教师和研究人员这样的教育者的培训,用于对教育者来说是最重要的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切是会得到真正的回报的。作正确的教育投资,自然需要会计教育者们的远见卓识,但它同样需要资深教育管理者们在考虑全局问题时做到深谋远虑。恕我冒昧,我认为研究基础设施中有两个领域需要作早期的投资,这样的投资会有极高的效益。第一是建立与金融市场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相适应的集中的财务数据库。研究这些问题的人员必须能够得到大量有关金融市场交易的高质量的数据,以及那些有证券在市场上交易的机构的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研究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可供各地的研究人员随时使用,可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第二是促进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此次会议有关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杂志的创刊,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地区性工作论文的电子出版物也许会是一种有用的补充。
我的最后一项建议是给我的学术同仁的。让我们适当地假设,在这个问题上,你们国家的目标,和我的国家的目标是在国际准则制定和推行方面,保护一整套特别的经济、法律或文化的利益。那么,如果我们会计学术界渴望辅助各自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去实现那个目标,我们的意见必须是令人信服的。那意味着我们将需要得到其本身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的研究界其他学者的尊敬;而这又意味着将需要在国际层面上进行研究并发表论著。如果我们能够确认使我们在我们孜孜以求研究的问题中具有国际相对优势的本地背景,我们就更可能实现我们的愿望。
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密切关联。两者正在经历许多重大变革、本文综述了其中的五个方面,即全球化、市价法、“持续性披露”制度、前瞻性披露,以及风险管理与报告。同时,本文还讨论了相互关联的每一种变革及其所带来的研究机遇,并总结了它们对那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负责拨款和其他重要事项的人士的启不。关键词:金融市场、财务会计、会计发展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以及这一发展对会计业、会计教育及会计研究的含义是什么P今天,我愿意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广义的财务会计是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股权市场的核心。但是对财务会计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本文拟探讨将会发生重大变革的五个方面。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虽然多年来会计一直存在着跨国界的影g向,如德国对日本、英国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美国对加拿大,但是现在却有一股强劲的推动力,促使各国制定一套为各国管理者所接受的会计准则,用于管理在主多人也会感受到这些变革的力量,其中包括税收当局、证券交易所、以及公司立法者与管理者,但是对他们,我们只是一提而过。我们主要是对会计问题感兴趣,我们对这些需求的变化作何反应,也将反过来对金融市场的功效产生影响,事实上还将影响到某些地区性市场是否能充分发掘其潜力。最终,未来的会计将与今天的大多数做法不同。因此对会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来说,其前景是光明的。这一前景实现的程度如何,则直接取决于那些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人,取决于那些决定对高等教育与研究的资助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事项的人,取决于这些人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它也取决于我们自己。
二、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金融市场为方便起见,我们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是股权市场。此处,我主要指有组织的、公开挂牌的一级和二级股票市场·而非更专业的风险资本市场。
第二是从事诸如期权和期货合同这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公开挂牌的市场,这些市场自70年代期权定价模型成型以后就问世了。
第三类市场由其他“市场”组成,如债务和场外交易市场(OTC)。虽然财务会计中许多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都集中于二级股票市场,我们还是应该承认,所有这些市场的参与者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形成产生影响。
2.财务会计
正如其日常工作所涉及的那样,会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例如,它包括专门用于内部管理的报告与分析:一般用途的对外财务报告、审计、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税务等.此外?几家主要的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寻求发展机会而不断扩大其经营范围。从而也扩大了“会计”的疆界。有些变革是内部的,如上述事务所对其国内业务进行重组:以便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另一些变革则涉及拓展其鉴证服务。或管理咨询、公司理财以及其他一些咨询业务。最近,这些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收购或者建立附属的法律事务所。所以,“会计师”的业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有许多不同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可能是企业“内部人员”、将财务会计信息用于管理;或是“外部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组织、金融与产品市场的管理者,以及税务当局。今天,我着重讨论资本供应方(投资者和金融家们)对信息的需要。以及资本需求方(企业)是如何满足这些需要的。因此,我对财务会计的界定是狭义的,即为在外部金融市场使用而准备的会计信息,而且我要强调的是会计的控制过程。财务会计在企业内部的使用将被排除在外,理由是业务经理们对信息的需求因环境而异,而且随意性较大。同样,非市场使用也将被排除在外,理由是,它们源自不同的激励结构,而且不是有很大的随意性就是可能处于不同制度的控制之下。’这样做的一个后果便是我的说明和预计会不充分:因为在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时会产生共同的成本与共享的利益。
3.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的未来为什么是相关联的
这两者并非是一直相关联的。被许多人视为财务会计精要的借贷记帐法,早在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成立前就为商界所接受和使用了。‘但是:就本文的目的而言,认为早期的财务会计一直是受业主对信息的需要所驱使的,这似乎更恰当些,这些业主并未以此身份从事所有权的交易。在如英国和美国那样拥有发达的股权市场的习惯法系国家,这两者之间现在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些关联非常重要,因为会计准则以及这一准则的制定与控制过程,就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主要是20世纪发达的二级股权市场发展的产物。股权市场的发展一直基于社会的一种期望,即产权将受到保护,合同将得到执行。作为这种关联的一种持续表现,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正推动着各种会计准则朝着一个同化的方向发展。在目前这个阶段,以英美会计准则为基础的那么一套东西像是在成为全世界的“会计货币”。由于国与国,譬如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准则有着重要的差异,还需要更多的妥协。9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在伦敦,美国的准则制定者和管理者却仍然对此发展进程具有高度影响力,因为他们监管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股权市场;而且流动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最终的问题并非是否会出现一套为各国所接受的会计准则。而是何时出现、如何出现的问题?R卮鸬钠渌恍┪侍馐牵耗切荚蚧岵捎檬裁葱问剑伤贫ǎ伤馐停侨绾卧诟鞲龉一竦煤戏ㄐ浴び伤凳?这些都是难题,例如它们提出了的问题。所以,不会在一夜之间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会计研究人员中,自60年代初在芝加哥大学会计和财务学术界出现实证研究传统后,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自那以后,这一传统一直在发展,在金融工具会计方面尤为突出。这种联系往往通过以外部金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而得以建立。而且,在拥有发达的公开股权市场的国家里。这些做法往往会以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形式,而不是一套适用于每一家公司的信息披露惯例的形式出现的。要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应该探讨一下会计准则本身的作用。
三、会计准则的作用”
在一个发达的股权市场,会计准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严重的问题。什么是问题?泛泛而论,对企业的投资机会、管理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与薪酬、企业的业务状况等,内部人员——他们被称为企业的经理一企业家,或简称“经理”——比外部人员都要知情得多。但是,为了维持公司的业务,经理们需要掌握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而资本是由他人——外部人员控制的。通常,外部人员对公司的投资机会的了解不及经理们,他们不知道经理们工作有多努力,也不知道经理拿多少薪水。但他们肯定知道经理们也有人的弱点,他们会按自己的利益行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有时会是机会主义的。掌握了这些情况,外部人员仍然会提供资本,但要求得到十L偿,这个补偿要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资金前景如何不如经理们知情而承担的成本。问题就在这里:经理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增加他们的财富7这不可避免地反映出金融家们在信息上的劣势。有一件事是经理们可以做的,那就是同意提供信息,同意让其业绩受到监督,让其对外部人员的报告由专业审计人员独立地审核。从理论上说,同意这样一种监督和报告的方法,经理们就可以与他们的金融家们签订一对一的合同,确保为每一个人提供有特别针对性的?⒕蠹频谋ǜ妗5窃诜⒋锏囊患队攵蹲时臼谐。源蠊纠此担庋欢砸坏暮贤氖渴率瞪鲜俏耷钗蘧〉摹K裕芏砸桓鼍砝此狄患队攵蹲时臼谐∈侵匾模腔故悄苷业酵骋坏幕峒朴肷蠹票曜迹蛭馐墙饩鱿嗟毖现氐拇砦侍獾某杀窘系偷姆椒ā1绕鹪诿恳桓鲎时竟φ?每个投资者、每个贷款人)和每个资本需求者(每家公司)之间签订单独的合同来,成本低得多。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7这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公司给股东的年度报告是按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的。第二个例子是报酬合同,在这样的合同中,经理的报酬是按某些与会计相关的业绩标准发放的,如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资产报酬率不低于20%。或下两年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15%。业绩标准可能不同,但它们通常是按适用的会计准则计算(并审计)的财务数据。”第三,债务合同可能事先规定一个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如果超过了,会违背借款协议。“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说是这样的:在一个复杂的金融市场,会计准则如果不是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决定如何分配资本及如何监督业绩的基础。15这就是目前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在辩论是否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时的一个难点。各国的会计准则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在不同国家中有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与社会力量,这些力量决定了这些国家今天的会计准则。正如Brown和clinch(1998,第2l页)所观察到的、“(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国家在法律制度、企业与其资金提咧涞墓叵怠⑺疤逑怠⑼ɑ跖蛘吐省?政治与经济的)历史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区教育水平等方面深层次的差异。”1()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差异中有许多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会仅仅因为我们想要编制可进行国际比较的财务报表而迅速消失。论据推断的必然结果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国际会计准则受到英美会计准则的极大影响。它们源自以习惯法保护产权的国家,那里特别注重保护少数股权股东的权利不受大股东侵犯,股东的权利不受管理人员的侵犯。具有其他传统的国家不加区另31地照搬冈际会计准则。这样的做法本身不会自动来相同的市场结果,因为公司治理的其他许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通向会计共同语言的道路可能是漫长曲折的。如果我们是明智的,.那么,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的行进既会受到观念、也会受到实证的引导。至少,有一些实证可能是由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所作的财务会计研究来提供的。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时其作用是什么呢?)本文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然而,在进入正式讨论前,应该提一下由前面的分析提出的两个问题。
第一,要使会计准则获得有效远作所必须的合法性,采甲么样的政治方法是最好的?例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盛衰无常,只能设想前面还有更多的动荡不定。
第二,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分界线在哪里?“换言之,为什么有些问题成为会计准则的主题而另外一些却不是呢?
四、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确定财务会计准则中的作用
Brown和Howieson与其他人一样,也考虑了该问题。他们观察到(Brown和Howieson,1998,第6页):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研究有30年之久了,而又它完全有理由进一步发展。一般地说,以资本市场55基础的会计研究探讨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有目标公司的股价,或一段时间内股票的报酬率,或它们的系统风险。与权益法相比,投资的会计处理中用成本法计算的EPS(每股收益)预测的每股报酬率有多准确,便是可考察的一例。尽管Brown和Howie50n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财务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作用是乐观的(他们自己的话)、但他们同时也指出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该研究基础的预测能力标准、它本身带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这种标准背后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就如不同的理论,可以通过评价它们预测某些有关事件的准确性来对其进行评估,例如预测股价的准确性。Beaver,Kennelly和Vo5s(1968)阐明了这种标准,他们预见了实施中的几项困难?例如,选择要预测的事件。今天这些困难依然存在,而且限制了预测能力方法的有用性。另一个限制是因为管理人员与研灾人员激励的差异引起的(SchiPPer,1994)。对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研究人员所作的反应不一定符合管理者的要求。管理者需要在作出法规是否变更的决定之前得到答案,而研究人员常常直到变更作出之后才会去研究这个问题。到研究人员真正完成研究时,他们有时会更多地强调方法而不是答案、而且对答案闪烁其词,在管理者看来,这项研究的相关性就值得怀疑了。尽管有这些以及Brown和Howieson提及的其他一些局限性,但正如他们说明的那样,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所作的研灾对准则制定过程的潜在贡献,还是有充分的理由持乐观态度。例如,尽管会计的历史悠久,却不会缺少研究的问题:还有,现在的研究过程得益于更高质量的投入:有受过良好训练的研究人员,数据也更容易得到。此外,对研究的发现,也不乏发表的渠道。例如,从l992年到1996年,在世界主要会计学术镏坏摹痘峒朴刖醚г又綣ournalofEconomicsandFinance》上发表的文章、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除了传统的研究杂志外,出版界还向其他方向扩展,譬如通过迅速发展的电子出版物增加发表渠道。
五、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对财务会计(研究)的意义
前面,我提出了五项相互关联的重大变革:全球性、市价法、“持续披露”制度、前瞻性披露、以及风险的管理与报告。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上面的每一项,以及它会带来的研究机会。
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不是最近这一两年所发生的事,但是,直到最近本地区的某些国家才被迫去感受它所带来的一些不太受欢迎的后果。尽管在货币与资本市场的动荡之后各方面都要求对国际金融市场多加管制,然而,总的来说,来自专业交易人员的压力从长期看,总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市场磨擦,因为磨擦会提高交易成本。而且事情还不会就此了结,因为交易成本会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减少经济中的实际投资水平,并最终对整体经济福利造成消极影0向。有各种理由来说明向全球化市场发展的这种长期趋势。”有些理由反映了在股权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利益。从供应方来看,力图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寻求在国际上分散风险,因为这样会改进风险一收益平衡状况。从需求方来看,只要有机会,企业就要寻‘求以最有利的条件得到贷款。那些市场经营者(例如,证券交易所)也为一体化施加了压力。他们的经营产生了规模经济,特别是依靠电子市场,经营更是如此。而且对有些交易所来说,公司化意味着他们自己必须面对竞争性资本市场对效率的更高要求。”在流动性较强的地方,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是显而易见的;加强流动性能降低投资风险,因此也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对证券交易所来说,全球化的趋势既是好消息,也是环消息。?邓腔废ⅲ且蛭车慕灰姿拷蟠蠹跎佟rown和C1inch(1998)指出,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会进一步减少证券交易所的“进入障碍”,在某些情况下能引发证券交易所的跨国界兼并和收购,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会导致国内交易所的萎缩直至最终消失。”说它是好消息,是因为其他中介机构将有机会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特殊要求。尽管有时也会反复、但是今后十年将不可避免地朝着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因此,也会更加强调减少会计准则在制定、解释和实施中的差另fJ。23这一推进使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了。这样,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们寻—求最有效的会计方法时,对国际会计准则多样性感兴趣的学者们就有了内容丰富且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了。在这方面,最丰富的研究数据一直就是“证券交易委员会20—F表”、该表由外国驻美企业填制,美国证券法要求它们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调节其本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指标。”有些人对20—F表格本身是否向投资者提供了信息提出疑问,”要进一步研究的两个相关问题是:调节中有多少是可预计的、以及预测在什么时候做?更笼统地说,在形式的一致性(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致程度)和实质的一致性(各?笠邓捎玫幕峒剖导涞囊恢鲁潭?之间已划出界线(vander丁a5,988)。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的准则不一致。例如在美国,对长期财产重新估价(高于成本)是被禁止的,但是澳大利亚却提倡这种做法。准则制定者协调会计准则的目标就是为了消除这些不一致性。第二个原因是,会计准则允许存在各种选择,而不同企业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大量的文献资料介绍了英美国家的企业所作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第三个原因是,企业的实践各不相同,因为有些企业无意中偏离准则,有些企业会故意偏离准则。有关出现偏离的频率,为什么会发生偏离,以及它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知之甚少。
2.市价法
股权市场是这样一个地方,对股票的“基本”价值持有不同信念的人们(我们称这些人为知情的交易者或是糟糕的交易者)和流动易者(那些希望买卖股权米使自己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相当的人)聚在这里,根据自己的“期望报酬”买卖股票。在金融经济学的语言中,投资者的保留价格,即他们愿意进行交易的价格,是他们按自己的主观概率分布计算的股票未来报酬的现值。会计信息有助于发现证券的价格。这一说法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财务报告宗旨的陈述中最重要的,26也是有关会计信息与证券价格和报酬之间关系的大量文献资料中最关键的。但是,由于采用历史成本架构,财务报告的预洲性质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尤其是在美国。美国一直明文禁止高于成本的重新估价。”财务会计准则第2条要求也间接表明了上述约束,它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就立即注销。巧合的是,该项要求引起了公司购并会计中的创新,即自此以后就禁止确认并立即注销“正在发生的研究与升发费用”,据称是为了避免当时将此项费用资本化,而在以后像购入商誉那样再记入费用帐。”历史成本在其他国家约束力较弱,在那些国家,对某些资产的重新估价是允许的,甚至还受到鼓励;较高的通胀率是可接受的现实。”除了历史成本法,另一种方法?褪鞘屑鄯ā8梅椒ㄒ蔡岢隽诵矶嘌芯课侍狻T诠?5年时间里,对美国之外国家的会计惯例所作的研究发现,尽管有可能产生管理上的机会主义,长期资产的重新估价能使财务报表为股东提供更多的信息。”按照美国管理者对资产价值重估的态度,这方面的文献黾印S泄乩烦杀居胂质笔谐〖壑抵涞牟钜欤辛礁鱿喙氐难芯课侍猓鞘牵喝绾味运髯钋〉钡募屏浚绾味运髯钋〉钡谋ǜ妗@纾窃诓莆癖ū碇腥啡险庵植钜旎故窃诮抛⒅薪信禤如果确认它,是应该通过收益确认,还是绕过‘收益,直接对业益作调整7“如同人们对金融工具是否应该按市场价值计量的争论一样、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将热火朝天。32;年以前的财务会计准则第l33条是有关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业务的,它反映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所有的衍生工具的决定是个困难的决策。同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表达了它的信念:“在解决所有的概念问题和计量问题时,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应该按其公允价值计入财务报表。”(财务会计准则(FA5〕第133条第334段)有些人:也包括我自己,把金融工具会计视力潜在的会计转折点。除了按市场价值计值,用其他任何方法对用于风险管理的衍生工具进行估价很可能是毫?抟庖宓摹6摇⑷绻环矫婊谑屑鄯ǘ匝苌ぞ呓泄兰郏硪环矫嬉灿闷渌椒ā⑷缋烦杀痉āざ酝ü苌ぞ呓蟹缦展芾淼幕咀什敫赫楹献鞴兰邸⒄庖蛔龇ㄊ窍嗷ッ艿摹?/P> 3。持续性披露
由于今天的股价反映厂明天的现金流,来自投资者的、要求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了解未来境况的历力就会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证券分析人员正在给管理者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自己偏离目标时修正其利润预测。分析人员自己已成为大量研究的课题,如:准确的预测取决于什么因素,什么因素导致预测偏于乐观;他们的激励结构;在处理公升信息时的反应不充分、过分反应以及效益;他们公开哪些预测;以及他们选择和注意哪些股票。在拥有不同文化的不同国家、所有这些是否也会各不相同,如果是的话,又是如何不同的,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知之甚少。但是再回到持续披露。我会参考澳大利亚立法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1994年9月,澳大利亚的公司法作了修正、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只要一发生价格敏感事件,须立即通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这项旨在改进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效率的法规,只规定了极少几个例外可以不遵循“持续性披露”要求。Brown,TaYlor和Walter所作的一项有关法规效力的研究(CA5AC,l996)从各种市场指标中寻找市场效率得到改进的证据,包括:有关价格敏感事件的宣布更频繁;分析人员对利润的预测变得更准确: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较少;股价反映新闻更为迅速:股票市场?拇蟆耙馔狻苯仙伲汗杉鄄ǘ冉闲U业降闹ぞ菸寤ò嗣拧⒖赡芩亲餮芯康氖奔浠固蹋净估床患岸孕碌呐吨贫茸鞒龀浞值牡髡5撬堑淖楹戏椒?六个不同的、但不是相互独立的标准)值得一提,因为在研究其他金融市场法规的经济后果,如会计准则变化的后果时,也可能完全适用。当然,公司还有另一种互补的方法可使股票市场得到信息。按照它们的信息系统,只要它们愿意,原则上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向外部各方提供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最新数字,尽管不会按照年未财务报表常用的全球合并形式来报告这些指标。将来也许会有实时报告,但是为什么现在没有呢?是因为管理人员的诉讼风险吗7是因为证券法太过僵硬吗?是因为市场管理人员不顾实际情况,坚持所有投资者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信息吗7还是因为公司考虑到信息的所有权成本而没看到净效益?几乎没有必要向会计从业者和审计人员指出开发出外部财务报告系统的含义,以及它们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4.前瞻性披露
与刚刚讨论过的发展(持续性披露制度)相关的,而且是为了相同的原因,我期望财务报表更重视管理的前瞻性披露。期待更重视前瞻性披露的另一个原因是发达经济的基础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比制造业更大。例如高科技公司的核心“资产”在表外,因为只要费用一发生马上就注销了。33这一变化可能加速前文已提到的另两个变化,即财务报表更依赖市价法,以及更重视持续性披露。澳大利亚的购并文件中已要求以收益预测的形式进行前瞻性披露,“而且澳大利亚大多数首次公开招股书中也包含了前赡性披露。”自1997年以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已允许以收益罚市场主要比率和价格的敏感性这一形式进行信息披露RajgoPal和Venkatachalam,1998);一些澳大利亚公司的年度报告中也含有类似的披露。但是在他们可以更广泛地用未来现金流贴现后的现值证实财务报表中的数额以前,前瞻性披露可能还需要法律的大力支持,因为作这样披露的经理们面临着诉讼风险。“可以给予法律援助,对以善意所作而且有合理依据的披露,给予安全港规则,由原告承担举证的责任。在未来几年中,前瞻性披露会提供很多研究机会。举三个例子:从这样的披露中出现的管理偏见的程度和性质;资本市场变量是否反映用贴现未来现金流估价的资产和负债在可靠性上的差异;补充的前瞻性披露是否会由于在年度报告的其他地方提供了更及时的信息,而使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对投资者的相关性减弱。
5.风险管理与报告
这样说可能太过简单化:股权市场是投资者从事预期收益的交易场所,而衍生工具市场则是他们为收益的变化无常作交易的地方。也就是说,之所以存在衍生工具市场是因为在投资者对风险的评估和他们对风险的态度之间常常会不相称。它们现在是金融风景中一个永恒的亮点、尽管人们在经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和其他一些“对冲”基金的活动后开始关注系统风险。3’衍生工具市场将继续存在,因为衍生工具为管理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管理股权和商品价格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对有些企业来说,还是一种高效的工具。而且,尽管期权市场不必为期望报酬率的各种想法去交易:它们仍然会有发展前途、因为某些交易商认为它们比起基本市场来,更有成本效益(Manaster和Rendleman,1982)。人们对衍生工具会计一直是有争议的。l993年,当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把职工认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收益性支出时,热锅终于炸开了(Zeff,l997)。随后,它又被迫放弃这一提议oALoody(1996)找到的证据表明,授予职工认股权对股东来说是值得的,而且股价确实反映出认股权的公允价值。对银行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其资产和负债暴露,还有其他研究(Barth,Beaver和Land5man,l 996;Eccher,Rame5h和Thi;garajan,1996),证据表明,公允市价比传统会计数字与银行的股价与风险关系更密切。研究人员特别感兴趣的是,把某些衍生工具划入“对冲”:然后采用与其他衍生工具不同的会计方法,对投资界来说,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否有用。
总之,衍生工具市场将进一步鼓励引入市价法会计,为风险管理披露更多的信息。目前,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来说,衍生工具方面的研究机会看来是方兴未艾。
六、对会计高等教育系统的启示
有关今后几十年时间内财务会计的研究机会,我已作了一些评论。在结束本文之前,我应该为那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负责拨款和其他重要事项的人士归纳几点启示。
一个经济体的力量以及它向公民提供经济利益的能力,除了许多其他事物外,取决于它的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质量,取决于他们和资本提供者对自己所作的决策以及所取得的进展等信息掌握的多少。而这些,又取决于会计界的力量,取决于教育体系如何为会计界提供服务。教育体系的毕业生终将塑造会计业的未来。就在身边的组织纷纷向国际金融市场寻求至少部分解决其资本需求时,人们不禁为本地区对会计教育服务出现的需求之巨感到惊异。如果那些公司的会计与报告业务不能跟上国际投资界的需求,资本还是能提供的,但价格就要高许多,而为公民提供的净利益就要相应地减少。因此,在“谷种”上,也就是说,在教育者身上多一点、早一点投资,就可以培养足够多的专业人士,以满足蓄势已久的需求。对会计教育体系进行巨额投资,用于对教师和研究人员这样的教育者的培训,用于对教育者来说是最重要的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切是会得到真正的回报的。作正确的教育投资,自然需要会计教育者们的远见卓识,但它同样需要资深教育管理者们在考虑全局问题时做到深谋远虑。恕我冒昧,我认为研究基础设施中有两个领域需要作早期的投资,这样的投资会有极高的效益。第一是建立与金融市场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相适应的集中的财务数据库。研究这些问题的人员必须能够得到大量有关金融市场交易的高质量的数据,以及那些有证券在市场上交易的机构的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研究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可供各地的研究人员随时使用,可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第二是促进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此次会议有关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杂志的创刊,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地区性工作论文的电子出版物也许会是一种有用的补充。
我的最后一项建议是给我的学术同仁的。让我们适当地假设,在这个问题上,你们国家的目标,和我的国家的目标是在国际准则制定和推行方面,保护一整套特别的经济、法律或文化的利益。那么,如果我们会计学术界渴望辅助各自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去实现那个目标,我们的意见必须是令人信服的。那意味着我们将需要得到其本身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的研究界其他学者的尊敬;而这又意味着将需要在国际层面上进行研究并发表论著。如果我们能够确认使我们在我们孜孜以求研究的问题中具有国际相对优势的本地背景,我们就更可能实现我们的愿望。
关键词:金融风险;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以及经营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金融企业出现损失,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导致一国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金融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和竞争有度的金融市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开始接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力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但是应该看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有可能转嫁到我国,给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应该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升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1 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导致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往往会造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甚至是倒退。导致金融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客观原因
(1)国家金融体制弊端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于经济往往直接进行行政干预,很多时候银行存款直接被政府当作财政资金来进行使用。而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还款,从而导致银行存折大量的不良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风险。
(2)企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影响
银行贷款时企业经营资本的重要来源,很多企业从银行贷款之后没有进行科学的经营,从而使自身没有能力来归还贷款。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盲目的贷款扩大业务,一旦经营失败,势必无法还款。还有很多企业只是一味的进行贷款,将贷款资金中饱私囊,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坏账,导致金融风险上升。
(3)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获得收益。很多金融机构在进行投资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复杂性,从而导致资金无法回收,带来金融风险。
1.2 主观原因
(1)内部控制薄弱,风险自控能力不强
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金融风险自控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金融业经营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或者运转失灵,很容易产生巨大且不易挽回的损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对于金融市场的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当中各种违规的现象比较猖獗。第二,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控制制度。
(2)管理不善,经营欠佳,加大了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现有的从业者素质不高。很多管理人员缺乏远见,在管理工作当中不能够看到长远的利益,只是注重眼前利益,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第二,投资不合理。当前金融机构投资往往都针对国有企业,而对于其它所有制经济的投资往往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投资构成单一,增加了资金回收的风险。很多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佳,往往不能及时的归还贷款,而非公有制经济又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发展。这些最终都给金融机构增加了风险。第三,违法经营情况严重。有的金融企业设账外账,进行账外违法经营;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财务管理漏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大肆侵吞金融企业资财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掩盖了我国金融系统资产风险。
2 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2.1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的约束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非常重视,能认真研究和采用针对企业本身的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并督促全体员工遵守,而且自己也能身体力行,起带头作用,控制环境就好,就可能少出问题和不出问题。为此,管理人员应自觉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国家及外部监管机构也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方面有严格要求并监督实施。其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在具备良好的控制环境基础上,企业应在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方面完善制度,如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使信息的收集和提供能保证有关人员职责的履行,通过风险评估程序的建立,能使风险及时得到识别和化解,通过控制活动的建立和实施,使授权、信息处理、实物、职责分离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等。
2.2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增强金融企业抗风险能力
一是全面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质,将那些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水平,具有远见和战略眼光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经营者进行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使金融企业经营者能适应经营企业的需要;二是科学合理的投放资金,优化金融资金投资结构。金融企业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能否实现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只要发展前景好,有实力归还贷款,就应从信贷方面加以支持。为此,国家在政策的导向以及各金融机构在年度计划的制定中应将经济效益好、有发展潜力、有能力归还贷款的企业列入支持的范围,而不论其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特别要注意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使非国有经济主体享受同国有经济主体一样的贷款待遇,在资金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补充和帮助;三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在资金的投放、贷出方面,建立投放前的调查,对被投放单位信用、经营等情况作深入细致的了解,严把审批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投放,确保投放的效益和收回。
2.3 减少政府干预,理顺银企关系
首先,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部分金融机构实行合并、改组、改制、增资等资产重组,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最终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其次,对由于政府原因导致的金融机构政策性坏账,由政府买单以化解和消除商业银行的隐患。第三,政府部门应放权,减少对金融企业的干预,使我国的金融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第四,督促金融企业完善商业信用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制定信用政策,使企业严格按授信规定贷款,保证贷款的正常收回。建立风险决策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减少金融企业风险。
2.4 强化金融监管
一是强化信用社市场准入管理;二是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非现场监管;三是建立信用社信用评级制度;四是建立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总结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和不断走向完善,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为金融市场的顺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的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林.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3).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阶段改革开放的规划和部署,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十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回顾
“十五”期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过程中,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支持了各项改革和重点事业发展,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监督管理得到加强。
(二)税制改革顺利实施
加快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和完善了出口退税政策,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合理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促进外贸发展;实施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推进了增殖税转型改革试点。
(三)金融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较大进展,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货币市场、证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和外汇市场都得到长足发展;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中央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大机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金融市场分业监管体系框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等等。
(四)金融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05年底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总资产达32.7万亿元,是2000年底的2.4倍;国内股票(A股和B股)市场五年累计筹资3986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额也由2000年的82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654亿元;截止2005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5,266亿元,是2000年底的4.5倍。
但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目前我国财政金融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与挑战,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在财税方面,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结构尚不合理,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尚不到位;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分税制”体制不健全,税制结构不合理,流转税比例过高,所得税比例过低,部分税种设计不科学,税种水平不合理,宏观税负总体水平过高。在金融方面,主要表现为,金融宏观调控任务艰巨;金融市场发展不协调,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比较慢,离真正市场供求决定利率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有机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形成。为此,“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着力完善财税金融体制。
二、“十一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重点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加快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综合性制度建设,强化金融监管。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明确政府支出范围,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政府资金要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而投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
(二)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由中央政府承担;地区性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对具有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要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一般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方式;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合理确定对各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
(三)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制衡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的部门和单位,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国库单一帐户管理,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预算审计监督,提高预算透明度;建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适时开征燃油税
调整完善流转税制度,改革增值税制度,实现增值税转型。在总结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试点经验、不断完善试点办法基础上,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适当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部分应税品目税负水平和征缴办法。合理调整营业税征税范围和税目。
(五)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研究推进内外资企业统一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依法加强征管。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逐步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将工资薪金所得等有较强连续性或经常性的收入,列入综合所得的征收项目,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率;对财产转让等其他所得,仍按比例税率实行分项征收;统一、规范费用扣除标准和减免税优惠政策;调整税率级差和税负水平,适当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建立支付所得的单位与所得的个人双项申报纳税制度等。
(六)调整和完善资源税,适时出台燃油税
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对资源占用、开采等均实行征税,同时要完善税制,改变税率偏低等状况,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根据国内外油价变动等情况,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部分收费,以促进节约使用汽油。在条件具备时,稳步推行物业税,研究合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调整完善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政策,逐步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会,研究调整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政策,规范土地收入管理。
(七)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明确目标责任、建立考核机制、上市等手段,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强化出资人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成自主承担风险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参与主体。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立法步伐,使政策性银行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管理模式,更好地为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任务服务,努力成为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机构。以完善公司治理为中心,抓住内部风险控制和提高资产质量两个主要环节,加快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逐步发展各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机构。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加速融资、交易、并购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巩固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成果,支持集团或控股公司根据市场定位和业务发展需要,通过产险、寿险、资产管理等多元化业务,整合内部资源。
(八)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协调发展各个层次的金融市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完善金融资产结构,促进不同层次市场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规范和发展现有的证券市场,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扩大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发展创业投资,运用税收政策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运用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支持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做好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加快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以产业投资基金方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鼓励跨市场、跨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当前可以选择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综合类金融业
务,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
(九)健全金融调控机制
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加强金融调控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战略引导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财税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鼓励金融机构用好存款利率下浮政策,简化并逐步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实现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放宽境内机构对外资直接投资限制,逐步放宽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境内的限制,研究进一步放松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的融资限制,优化国内资本市场结构;拓宽境内外汇资金投资渠道。
(十)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建立完备的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断和救助体系,以及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及时淘汰无竞争力或恶意经营的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加强风险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机构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不良资产冲销机制;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建设,健全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建立对违规者的追究机制;加强对跨市场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探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加强资本充足率约束,限制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扩张;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会计准则,增加信息透明度。要在完善证券、保险、银行三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基础上,建立三个监管部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宏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普惠制金融;覆盖面;可持续发展
Abstract:China is promoting rur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and the reform program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should be a priority.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rural micro-credit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actual work in China,so that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could be available to all farmers. Inclusive finance emphasizes the wide covera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instit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micro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coverage of microcredit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ree empirical analyse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credit status and the main problems,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Key Words:rural microfinance,inclusive finance,coverag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2-0081-04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小额信贷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方法之一。联合国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并倡导“普惠制金融体系”。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而普惠金融服务思想与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相得益彰。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普惠制应该是改革方案中的一个重点。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和总结,让农村金融服务惠及所有的农民。普惠制金融着重强调金融服务的广覆盖面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以及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实证分析其绩效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农村小额信贷绩效分析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机构操作的小额信贷是对传统小额信贷的重要创新和发展,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主体。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的市场结构,有效地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一)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主要依靠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一般农户、农业的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因此,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农业贷款,实际上均可以归结为小额信贷。笔者选择了农业贷款和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并且消除了物价因素的影响,其中农业贷款增长率=本期-基期×本期农村消费者物价指数/基期×本期农村消费者物价指数;农业贷款中大部分是农户贷款,农业贷款是指农业短期贷款,不包括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农业中长期贷款。因此分析农业贷款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
从图1中可看出,1999―2009年,农业贷款与农业增加值呈同步上升趋势,其中1999―2003年两者增长缓慢,2003年之后增幅明显加大,说明农业贷款与农业增加值呈现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增长带动了对农业贷款的需求,农业贷款的增加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农业增加值的提高。农业贷款的增长率要明显高于农业增长率,反映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不稳定。2005年后,农业贷款的增长率放缓,农业增长率保持平稳波动。这说明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在逐步提高。
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农业贷款作为自变量,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仍然采用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方程参数及其检验见表1。
LnYt=4.61118+0.584099LnXt
根据表1,R2=0.95,拟合度较好,t=15.02555,拒绝原假设,可以得出农业贷款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模型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贷款每增加1%,则平均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0.584%。由此说明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分析
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农业贷款增速平稳,规模扩大,支农服务功能在增强(见图2)。从供给总量上来看,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业贷款余额达2.1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达16416亿元,而2002年仅有4218.7亿元。据银监会统计,目前,中国有农户约2.3亿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其中,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超过78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3.2%,占1.2亿有贷款需求农户的65%。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市场占有率较低,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情况看,截至2009年3月末,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518.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2006.3亿元,虽然增速较快,但留下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
上述仅仅从宏观的供给总量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考虑到供给与需求及两者的有效匹配程度,可能更为深入。据李明贤等(2008)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进行衡量表明:如表2所示,就农村贷款服务看,首先,贷款服务覆盖广度很低,每万名农民才有1.08 个农信社网点,作为最主要的贷款提供机构,农信社网点对行政村的覆盖率只有12.6%,使得农信社与农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了解程度降低。其次,不管是农户还是乡镇企业,其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中所占比例都不高,而且贷款对农户的覆盖率只有32%,对乡镇企业的覆盖率只有 52.9%。第三,贷款服务覆盖深度也不够,尽管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有55.6%都得到了贷款,但是贷款对其资金的满足率并不高,整个农村地区农民的人均贷款额只有741 元,不足农民年纯收入的1/4。农户从正规金融得到的贷款只占其借贷资金总量的53.5%,剩下的46.5%需要从非正规金融市场上获得,乡镇企业所需资金的满足率则更低,只有44.9%。
(三)小额信贷可持续性――以亳州市农村信用社为例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状况。随着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信用社总体上结束了连续10年的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实现了扭亏为盈,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如图3所示,其四级不良贷款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可持续能力得到提高。
为分析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笔者于2010年8月份对亳州市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亳州市地处中原,位于安徽的最北部,与河南接壤,农业从业人口169.45万。由于该市主要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属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在关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绩效情况分析中,该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调查表明,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使亳州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该市2005―2009年农村信用社的利息收入(其中主要是农户贷款利息)逐年提高,其贷款逾期率呈现下降趋势。在笔者与亳州市部分乡镇信用社主任的座谈中了解到,目前该地区农村信用社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项业务就可以覆盖其运营成本并实现盈利。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上来,降低了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贷款资产质量。根据对亳州市谯城区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目前该区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只有1.5%,即便出现信用风险其本息大部分还能最终收回,贷款损失率很低。调查同时还发现,邮政储蓄银行推行的农户小额信贷利率(月息1.302%)比农村信用社(月息0.849%)的要高,因此农村信用社目前在该地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据统计,在2009年对农业的新增贷款中,农村信用社投放农业贷款所占的比重高达98%。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开展实现了其政策预期的绩效,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注入了活力,在为农户提供有效信贷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效益的改善。但同时还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的绝对垄断地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
三、制约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缺乏竞争,小额信贷可持续性乏力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且金融服务品种少,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结算手段落后于县域内其他商业银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才刚刚起步,虽然发展较快,但覆盖面仍然较低。尽管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彰显活力,但对小额信贷扩展的积极性也显得不足。主要原因是:一是小额信贷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的贫困户,因此一般无抵押物,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二是小额信贷政策扶持与支农义务不对等,缺乏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和一定的利息补贴以及呆账贷款核销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缺乏支农积极性。三是小额信贷由于受地方政府直接干预比较多,而且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与农信社商业性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因此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缺乏内在动力,发放较为谨慎。
(二)信贷模式过于单一,产品缺乏创新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供给模式与农民需求变化之间也存在矛盾。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目前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虽有创新,但大部分沿用的是GB模式,即小组联保、整借零还得贷款。小组联保模式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造成了将最贫困人群从小额信贷服务中排除出去的现象,而且“垒大户”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发放范围过窄,仅限于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小额信贷期限较短,贷款周期缺乏弹性,一般都以一年为期,缺少适合经商和加工等生产活动的灵活贷款。
(三)内控机制不完善
小额信贷组织的管理能力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2009年财政部组织的对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2008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比较普遍,会计核算不实的问题仍较突出,其管理水平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着众多的风险,这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应该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保证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运营。另外我国小额信贷机构还缺少专业风险管理人员,在贷款的鉴别与发放以及债务追讨方面都缺乏经验和能力。
四、对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服务体系,构建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
需要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类型、多种治理形式的适合各种市场需要的多层次金融组织。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要形成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相互竞争的局面。
(二)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给予开办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商业性保险的机构以税收减免,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对投保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险的小额贷款农户,在贷款利率上要给予适当优惠。要引入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对小额信贷机构给予一定比例资金的补偿,缓解其扶贫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从政策上支持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村小额信贷模式与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应借鉴非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模式中有益的经验和做法,推广“经营户贷款+合作社+基金担保”、“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征信+保证”、“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的小额农户贷款业务。要积极探索、创新适合“三农”特点、具有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小额信贷新产品,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完善小额信贷内控机制,控制小额信贷风险
金融机构要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业务监管、财务管理和风险预测等各项内控制度。要形成严格的业务流程,岗位之间必须相互制约,避免操作风险。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小额信贷专业技术的运用,要为小额信贷专业性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探索完善激励机制,科学制定小额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措施,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曹子娟.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杜晓山等.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胡金焱,李东亮.普惠性可持续农村小额信贷体系的构建路径[J].金融发展研究,2008,(6).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融合作机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10-0052-05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金融合作就成为提高中原城市群经济合作程度的重要内容。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城市群经济运行、要素流动、产业优化、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金融业如何健全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区域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实践证明,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其法治和政策要协调。因此,本文拟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法治和政策协调的视角,对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做一探讨。
一、健全金融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
中原城市群区域成员应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加大金融合作沟通协调的力度,真正将金融合作纳入中原城市群政府合作的框架,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合作沟通协调机制。
(一)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可以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负责牵头组织,区域内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积极参与。要通过建立和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全面研究和分析制约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科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总结和交流金融合作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最大支持和帮助,营造区域金融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定期举办“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论坛”
河南省金融学会应在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认真组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金融学会,定期召开“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论坛”。论坛的人员可以包括省、市领导,政府经济和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的主题要突出,主要围绕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尤其要围绕金融法治合作和制定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式和方法;论坛的形式要活跃、丰富,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各方智慧,共同制定金融合作的战略规划、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切实解决金融合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三)切实加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内部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
第一,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为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信息支撑;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和调研合作,建立研究成果交流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分析;要逐步实现中原城市群区域内支票通用、票据本地截留和资金实时划拨,畅通跨区域结算渠道,缩短资金在途时间,降低结算成本;要健全人民银行系统经济金融统计数据交流网络,形成交流内容更加广泛的经济金融数据交流网络;调查统计部门要加强内联网数据传送系统建设,形成反映中原城市群经济金融总貌的数据库。
第二,积极促进区域内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现场检查协调机制。检查内容接近的可组织联合检查组,联合撰写检查报告,节省资源,减轻被监管机构负担。同时,对各自工作职责内的政策类、数据类和分析类信息资源要实现共享,为制定科学可行的金融政策奠定良好基础;要建立联合调查研究机制。应建立重点课题联合调研年度计划,共同研究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区域金融稳定、区域金融市场建设及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增强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互通融合,拓宽监管思路。
第三,积极推动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地区间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商业银行与外地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款、融资业务等合作,支持金融机构联合进行业务创新。尤其要提升郑州中心城市和洛阳副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带动和扩张作用。
二、健全金融合作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沟通不畅与不能实现金融信息共享是中原城市群金融资源跨区域流动的主要障碍。在目前中原城市群区域间仍然存在行政区划壁垒的情况下,构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将有利于破除区域金融屏障,强化金融合作。建立中原城市群金融合作信息的共享机制,应着重打造区域内金融信息沟通平台。
(一)建立区域金融机构信息沟通平台
要建立由区域内银行、证券、保险同业协会牵头,区域内各主要金融机构参与的金融机构同业信息交流系统。在新产品的研发、营销方面,通过该信息交流系统,金融机构可实现区域内金融产品的统一开发设计、联动营销;也可共同开发金融产品,合作开拓金融市场,相互交流客户信息,组建银团贷款等。要通过建立由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机构省、市分行参加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商讨具体金融合作领域;要通过建立信息定期交流通报制度,实现金融产品信息、金融服务信息、政策信息的充分共享,推动区域内金融业务联动;要通过建立客户信息通报制度,为客户投资提供信息服务,把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实现最小化。
(二)建立区域金融监管机构信息沟通平台
要围绕沟通区域内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情况和交流金融监管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建立由区域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三大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共同参与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金融监管相关工作和监管信息,分析金融数据信息和辖区内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状况,研究化解辖区内金融风险的建议和对策,提高监管效率和风险防范预警水平;要及时通报区域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风险源,防止区域金融风险的传播扩大,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所谓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地区传播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也可能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地区内的传播。
(三)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信息网站
要建立以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为主,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人民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全部参与的金融合作信息网站。中原城市群金融合作信息共享在横向方面要健全三大系统:贷款登记系统信息、个人综合信用档案系统、企业信用档案系统。这三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共享,不仅利于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金融交流的加强,而且也利于增强金融跨行政区服务,实现更大范围资源配置。在纵向
方面,要健全四个子系统:地方政府信息交流系统、金融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系统、金融机构同业信息交流系统和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共享系统。同时,要健全区域金融研究信息沟通平台,进一步发挥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的交流、沟通作用,广泛吸收银行、保险、证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多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的关注度。另外,要加强区域内本外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方面的课题联合调研和信息共享。
三、健全金融合作的利益均衡机制
金融合作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过程和结果,实际上是一种多重博弈行为与连续博弈过程,只有参与的各金融机构都能在金融合作中获取利益,才可能出现合作博弈。如果缺乏相应的金融合作利益均衡机制,将导致合作困难甚至出现“囚徒困境”。
(一)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
利益共享原则是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中原城市群金融合作过程中郑州、洛阳等城市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郑州、洛阳等城市是未来金融合作的最大赢家。金融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原城市群金融业的实力,强化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最终带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每个城市都要找准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充分利用绝对和比较优势,准确把握本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定位,都能享受到金融合作所带来的收益。当然,“银政壁垒”阻碍金融资源流动。所谓“银政壁垒”是指由于行政区划、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垂直管理造成的金融资本的割裂状况。因此,区域间合作利润分配不均衡是难免的。在多个行政区域合作前提下,要使区域金融合作求实有效,完善区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可组建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委员会
特定的组织机构是协调和平衡利益区域的前提和保障。可组建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委员会,应赋予其工作职责,如加强中原城市群政府高层间的信息互通和相互合作,统一协调金融合作的相关事宜,制定统一的金融合作方针及政策,对金融合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等,以避免金融业同质化竞争而导致的利益冲突。同时,根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利益兼顾和适当补偿的原则,妥善处理和协调可能出现的各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强化金融合作的系统开展和可操作性。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各地区开展金融合作的积极性,又能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区域金融合作的实效。
(三)完善金融市场的利益协调和调控机制
第一,完善市场机制的利益协调。实践证明,通过完善中原城市群金融市场机制才能引导金融资源跨地区流动,实现金融业优势互补,人才流动和信息共享,才能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的有效传递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增长,才能形成中原城市群区域整体优势,促进协调发展。要在坚持利益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规则,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原则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交叉和适度竞争,打破事实上的垄断。通过有效竞争,可以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增加金融产品供给,使金融部门收取的贷款利息足以弥补组织资金的成本和贷款风险,从而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完善金融调控机制的利益协调。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及其特征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也影响了货币政策在该地区的传导,使其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传导不畅,在应该发挥作用的时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慢半拍”的结果就是在国家“一刀切”的政策逻辑下遭遇致命一刀。因此,中原城市群内的各级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组织者、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市场运行的调控者,更应站在区域发展的战略角度,在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市场开放、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和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方面发挥调控作用,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纠正因市场失灵导致的地区间利益失衡的现象,对那些利益受损的地区可提供利益补偿。
四、健全金融合作的风险防范机制
金融业具有内在的难以克服的脆弱性,如果风险防范不力,这种脆弱性就会演化为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金融风险,就会给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这就要逐步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金融秩序稳定。
(一)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的信息通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的信息通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可参照国际上较成熟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测算,同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应急方案。各金融部门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建立多重金融防风险防线;要联手开展区域金融安全区创建,共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反洗钱、打击金融犯罪等方面开展有效的合作;要共同加强金融协调和合作,建立区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共同致力于区域金融体系改革。
(二)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监管
为保证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安全,要消除地区利益的影响,配合与协调好中原城市群区域监管力量。在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外部监管配合与协调的基础上,尤其要加强各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各金融机构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资信互认制度、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互相担保认证制度、客户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不良客户黑名单制度等,各金融机构共同应对区域金融风险,联合采取行动,共同降低区域金融风险。
(三)强化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执法
第一,依法开展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行政执法工作。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执法执法机构,要严格按照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检查监督程序规定》等规定开展行政执法,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要在开展综合执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要研究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界定实施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边界范围、运行规则和行使标准,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第二,强化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要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金融、证券、投资、贸易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自觉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其识别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犯罪行为的能力;要加强内部人员职务、岗位犯罪的预防和监督机制,加强重要岗位人员和重要业务的管理,落实对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行为监管,严防操作风险。
第三,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反洗钱联席会议制度。2004年中国建立和完善了由人民银行牵头,有23个部委参加的国务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
外汇局参加的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协调制度。降低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同样应借鉴这一制度,抓紧完善反洗钱工作协作机制,进一步做好金融领域的反洗钱工作,增强抵御洗钱风险的能力;要根据《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防范洗钱风险。
五、健全金融合作的先行先试机制
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举足轻重的经济区域,其发展阶段正处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如将中原城市群建成开放型、创新型、金融体系功能和金融市场功能多元化的现代金融业试验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就必须争取中原城市群区域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基地。
(一)争取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中心
目前,全国各地都力争把自己打造成区域金融合作中心。如,广州推新称自己是“金融硅谷”,武汉则要建“江南金融中心”,长沙借助长株湘潭城市群试验区建设“中部金融中心”,杭州要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济南要建“跨省域区域性金融中心”,福州要建海峡西岸区域金融中心等。因此,要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的试点,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股票、债券、保险、期货等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试点,金融市场登记、托管、交易和清算系统建设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产品创新。如,为企业跨地域开户、提供更多跨地域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为客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国内外结算支付工具,提供更有效的避险工具和理财服务等。
(二)完善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创新是区域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前提。可由各地市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组建中原城市群开发银行,其资金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募集,其主要任务是承担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开发和城市开发;可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基金,其资金可包括投资性基金和信贷保障基金。投资性基金可通过证券市场筹集,由专业基金公司管理,其资金投向中原城市群区域的开发项目;信贷保障基金可由各地市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各大型企业集团投资组建,其资金为跨地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贴息;可组建中原城市群商业银行,为中原城市群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内经济联合服务;可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推动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行业间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可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大型的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三)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市场
高效完善的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能满足不同主体的投融资需求。在区域金融市场单位设立主体上,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区域内企业、个人参与。这样,既有利于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又可以通过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资本生产要素的作用。在区域金融市场投资基金投资方向上,要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目的,面向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金融市场不同层次上,要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信托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功能,促进不同层次市场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与放大效应,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尤其要积极争取在郑州建立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为国内外交易者提供交易渠道和服务。
六、健全金融合作的人才发展机制
金融业的特性决定了其业务的开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在金融业,人更是“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郑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趋势,都要抓紧通过健全金融合作的人才发展机制,把郑州建设成为金融人才高地,从而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前提。
(一)建立金融人才发展的协调机制
要按照市场导向,通过用人单位主动、政府推动、部门和行业联动,来构造金融人才发展的协调机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市场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充分整合,最优利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市场的多种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吸纳、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尤其是要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大学、各类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鼓励区域内的设立金融专业的大学开展金融合作办学,培养区域金融合作急需人才。
(二)加强人才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支持郑州、洛阳规划建设金融聚集区,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入驻,形成机构集中、人才汇聚和资源集聚效应,打造以金融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提升区域资本的配置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要健全各种人才制度、规章、政策和机制建设、人才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事业发展环境建设;要尊重人才发展的市场规律,着力培育人才发展的培训、流动、认证、定价机制和市场。
(三)完善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政策
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加强金融技术职业培训、大学与金融业合作培训、外语培训和金融业从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等,建立多元化、全方位造就金融人才的模式,提高金融职员的专业素质,拓宽分析研究视野,增强他们对形势发展变化把握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新形势下有效履行金融职责的能力;要健全金融人才交流信息网络,积极吸收国内外科技、金融、管理、经营等人才,为优秀的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户籍政策、福利政策、退休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条件等,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和发展提供保障。
七、健全金融合作的生态共建机制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了银行资金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了一个地区金融业务的吸引力,并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导致地区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因此,健全金融合作的生态共建机制是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稳健、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和完善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稳定和协调机制
要完善中原城市群区域稳定协调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衔接,密切加强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快建立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的合作机制,推动中原城市群地区金融稳定评估一体化,提高金融风险协同处置能力,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各主体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功能和定位
中原城市群区域的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开发和引进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项目,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人民银行重在发挥引导、协调和参
谋作用,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经济总量与结构、信贷结构、投资结构及投资率变化等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和督促银行类金融机构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保持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金融机构应侧重制度完善与服务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司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树立诚信形象。
(三)实现跨地区资本流动的优化配置
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资金现状是总体上不算充裕,同时又存在局部地区间的资金供需不平衡。因此,要注重把中心城市金融服务的先进技术和信息向周边地市扩散和辐射,提升区域内部整体金融服务水平;要鼓励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之间联合开展银团货款、签订各种相互业务的授权协议,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金融机构开展股权合作,弥补中原城市群区域间资金分配的不平衡;要健全信贷征信体系、担保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实现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屹.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中部崛起的支点[N].金融时报,2009-11-9.
[2]吴梅.金融行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撑.广西新闻网2008年4月17日,省略
[3]张本照,孙悦.论区域金融创新与区域金融风险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5,(2).
[4]张家寿.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背景、进程与发展趋势.永州新闻网2007年5月30日,yongzhou.省略/Article/2007-05-30/12023.hun.
[5][6]王伟藩.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优势与前景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6,(12).
[7]王进诚.农村金融关键在于培育市场机制[N].人民日报,2006-9-19.
[8]范祚军.洪菲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区域性金融调控机制构想――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1).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借鉴;完善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广西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06LX8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晓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税金融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广西 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10-0004一、国外的农村金融体制
(一)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以农村商业性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导,以农村政策性金融为辅,三者共同发展。
1.政府色彩浓厚。美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商品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农民家计局、小企业管理局)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土地银行合作社)都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出资组建。而且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规定合作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免交存款准备金、不交税,对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进行利差补贴。
2.金融机构分工合理明确,形成优势互补。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生产性的短期贷款和一些期限不长的中期贷款,在中短期农贷方面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则在长期贷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专门向农场主提供长期不动产贷款的联邦土地银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办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农业项目的投资。
3.农村金融市场化融资程度高。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农村金融机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金融市场,比如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来筹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
4.农业保险体系层次分明。美国现行的农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私营保险公司、农作物保险的人三个层次。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性险种条款、控制风险以及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私营保险公司则按承诺遵循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规定具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费补贴;农作物保险的人主要负责销售保险单及具体业务的实施。
5.信用担保体系健全。美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全方位地为农村金融提供信用担保支持。一是由农场主的实物资产提供抵押;二是由政府建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公司对农户和农业小企业提供担保;三是由资产管理公司对农业小企业提供担保。
6.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美国有专门的农村金融方面的法案,比如《联邦农业信贷法案》、《农业信用法案》、《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等,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法国和德国的农村金融体制
法国和德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以国家控制式合作金融为主导,拥有发达的农村合作金融。
1.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包括地方、区域和中央三个层次,且各层次的合作金融机构都具有法人资格,不存在隶属关系。(1)法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由三个层次(国家农业信贷银行、地区农业信贷互助银行、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构成。国家农业信贷银行为最高层,除了审议政策、对地区农业信贷互助银行进行监管,还向企业发放贷款,并为另两个层次的信贷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清算服务;地区农业信贷互助银行为中间一层,其业务包括筹集资金和发放农业贷款等,还要向国家农业信贷银行缴存存款;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则为基层机构。(2)德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由三个层次的合作银行即中央合作银行、区域性合作银行和地方合作银行构成。其中,中央合作银行为最高一层的机构,它由另两个层次的合作银行入股组成,并且主要向它们提供资金调剂、支付结算和其他金融服务;区域性合作银行为中间一层的机构,有3家,由地方合作银行入股组成;地方合作银行为基层机构,由地方的农民、城市居民、个体私营企业、合作社企业以及其他中小企业入股组成。
2.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区域从农村扩大到城市,业务范围日益扩大。法国和德国的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最初的金融服务对象都仅限于社员,但后来业务经营区域不断扩大,从农村扩大到城市,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多样化,业务范围涵盖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具有全能银行的特征,两国的农村金融也由“以农业支持农业”逐步发展为“以非农业支持农业”。
3.注重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两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皆注重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这有效地促进了两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比如,批准就近的商业店铺设立银行服务点,提供“绿点”服务,逐渐代替传统的银行网点。
4.政府扶持力度大。法国、德国两国政府都通过对农村金融组织实行利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有效支持农业发展。比如,法国政府就从农业预算中拨付了大量贴息资金给农业信贷银行,补贴贷款利息差额。
5.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完善。两国都既有专门、详尽的农村金融法律,又将其有效融合到其他相关的法律体系中,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法律制度环境。
(三)日本的农村金融体制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制主要由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组成,并且以具有民间合作性质的农村合作金融为主,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金融为补充。
1.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是一个三级体系。(1)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业协同组合系统中具有独立融资功能的信用事业部,相当于其子系统。(2)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包括三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层次。1)市町村一级的基层农业协同组合的信用组织。它是基层的组织,直接与农户发生信贷关系。2)都、道、府、县一级的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它是中间层次的组织,帮助会员即基层农业协同组合进行资金管理。3)中央一级的农林中央金库。它是最高层次的组织,资金主要用于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并对全国的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协调和清算。
2.政策性金融积极发挥支农作用。日本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它主要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商业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提供资金支持的周转时间长、风险较高的领域开展业务。其发放的贷款期限长,平均贷款期限为20年,贷款利率低。
3.开展金融业务按照行业分别办理,服务领域广。比如,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按照农协和渔协分别开展信用业务,且各行业分别划定了经营的范围,专业化运作,服务领域涵盖生产、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丧葬服务。
4.农村资金使用由“支农”转向“富农”。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向成员发放低息贷款支持农业生产,主要业务转为向系统外其他部门提供资金,以帮助农民开拓富余资金的出路。比如,基层农业协同组合的信用组织将部分资金转投于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通过它向社会中其他组织提供金融服务。
5.建立了“三级制”的村民共济制度和对农村合作金融的存款保险制度。(1)农村保险建立了“三级制”的村民共济制度。1)在各个村镇设立以当地农民为会员的村一级农业共济组合。农民参加农业共济组合,并非完全自愿,常常带有“强制性”。2)在府、县一级设立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该府(县)内的农业共济组合是其成员,并向其分保。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则向其成员进行防灾防损等方面的指导。3)设立国家级的农业共济组合再保险特别会计处。它主要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并采取超额赔款再保险的方式。(2)建立了对农村合作金融的存款保险制度。在该存款保险制度中,被保险者只限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存款者。
(四)印度的农村金融体制
在印度,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多层次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
1.各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分工明确。(1)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1)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农业和农村地区经济活动信贷领域的政策、计划和经营等,同时也是印度最高再融资机构。2)区域农村银行,主要是向小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小手工业者等贫穷农民发放贷款。3)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主要业务有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投资和租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2)农村合作信贷机构。1)农村合作银行,只为社员提供中短期贷款,包括初级农业信用社、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三级组织机构。2)土地开发合作银行,专门提供长期贷款服务,包括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中心土地开发银行。(3)私人农贷组织。主要是提供短期或中期贷款,该组织往往由农村中的富农、商人和职业放债人组成。(4)农业保险公司。其由政府出资设立,印度的各项农业保险业务均由印度农业保险公司办理。1999年印度中央政府推出的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项目“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就是由印度农业保险总公司执行。
2.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实行“领头银行”的计划。按照该计划,每一地区必须由一个领头银行来负责该地区的发展开发工作,这家银行要对农业和棉花工业等国家规定的优先发展行业提供金融支持。
3.推行“自助团体联系计划”。“自助团体联系计划”是1992年开始推行的,采用团体担保代替抵押,由银行贷款给农户贷款自助团体,再由其转贷给农户,并且银行还对农户自助团体进行技术培训,为其提供发展计划,有效地分散了信用风险。
4.农村金融法律健全。印度出台了各种农村金融的相关法规,比如《印度储备银行法案》、《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地区农村银行法》、《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法》等,为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五)孟加拉的农村金融体制
在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中,包含了正规金融、半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
1.农村金融机构多层次。包括:国有银行及金融发展机构,比如BKB,RKUB,Sonali,Janata,Aggrani等;乡村银行,比如格莱珉银行;微型金融非政府组织。
2.建立了成熟的小额信贷模式,即“格莱珉银行”模式。格莱珉银行的客户定位是贫困人口,对其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该银行实行小组联保贷款制度,贷款分期还贷,贷款期限灵活,通过规定各借款小组的信贷额度大小由其信贷记录的优劣决定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格莱珉银行还向借款小组的成员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物资,给予周到健全的服务。
二、国外农村金融体制可借鉴的经验
1.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多层次发展,并且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导,而且各层次的金融机构分工合理明确,形成优势互补。这点以美国最为典型。
2.政府支持力度大。以上国家的农村金融体制中,政府通过出资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对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利差补贴等方面实施各种优惠政策,进行了大力扶持。
3.农村金融法律健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都制订了专门的农村金融方面的法案,为其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4.农村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融资。比如,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来筹集其信贷资金。
5.为农民开拓富余资金使用的渠道。比如,日本基层农业协同组合的信用组织就通过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向社会中其他组织提供金融服务,为农民的富余资金开拓投资渠道。
6.农业保险体系及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健全。比如,日本的农村保险建立了“三级制”的村民共济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印度推行的“自助团体联系计划”就是采用团体担保代替抵押,从而有效地分散了信用风险。
7.注重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比如,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批准就近的商业店铺设立银行服务点,提供“绿点”服务;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对贫困人口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小组联保贷款制度。
三、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
(一)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
我国应根据“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尽快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涵盖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农业保险等方面,为各种农村金融组织的规范运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规范我国农村金融的运作,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订,形成规范有效的法律体系,以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
(二)健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 拓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调整放宽民营经济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积极拓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满足“三农”对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
2.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合作金融在各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都占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应借鉴国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经验,以明晰产权和完善信用社管理体制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其不断完善,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主力作用。
3. 强化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效能。要强化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社会责任。可通过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等办法引导其加大向农村投放资金,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扶持力度,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并与其他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分工支农社会责任,形成优势互补,强化对农村金融的服务效能。
4. 强化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政策性金融是纠正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一种重要手段。要鼓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放和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及农村地区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服务,并扩大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资金来源,进一步增强其资金实力,强化其支农功能。
5. 健全农村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1)健全农村担保组织体系。可设立政策性的地方级别的信用担保机构,及省级和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引导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农村担保业务或在农村设立其分支机构;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一些合作性担保机构。(2)健全农业保险组织体系。由国家出资建设农业再保险公司,加大政策性保险公司建设的力度;引导国有控股商业保险公司加大对农村保险的支持力度;强化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服务“三农”的作用;积极建立村镇保险公司、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保险机构。(3)建立农村金融不良贷款管理机构。可为农村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优化其信贷资产质量,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管理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研究所有结论几乎都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处在跨国经营的战略性机遇中。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步显现并快速蔓延,导致全世界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并对全球各开放经济体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国内外贸易、投资的资金媒介和巨额海外资产的持有者,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相比较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机、影响和经营策略进行的研究而言,对我国商业银行到海外经营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其受到重视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银行的海外业务所占比例仍然较小,与国外成熟大银行集团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受制于这方面公开资料数量有限,部分研究引用的数据相对陈旧。因此,本文试图在金融危机这一经济周期的特殊阶段,通过翔实数据总结和分析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环境和现状,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出现的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银行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日渐得到业界的公认。银行作为经营资金和风险的企业这一特殊角色,决定了其资产和业务的全球配置和风险的全球分散的迫切必要性。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原有布局,导致世界金融市场地位的重新洗牌,为中国商业银行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壮大规模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国际金融机构之问的激烈竞争,并未因为大银行的巨额损失而减缓,反而由于实力的接近、差距的缩小显得更加激烈。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较普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是:
1.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数量普遍不足且层次偏低
根据各银行披露的2008年度财务报告或报告摘要,各银行海外机构总数如表1所示。
控股机构大多属于我国银行在东道国收购的当地银行。控股银行等同于当地银行,具备独立法人地位,而分行如果发生纠纷,需以总行参与诉讼。海外分行和控股机构可以独立开展业务,比如吸收存款等,而代表处只能建立海外客户和总行的联系,不能独立开展业务。
从表1看出,只有中行和工行在海外的网点布局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向跨国大银行集团的行列迈进。其他各银行的海外机构布局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特点是机构数量少,且层次普遍偏低,实力有限,尚不足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海外机构的数量、层次、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不仅是跨国银行集团实力的体现,更是银行业务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商业银行十分有必要加速其海外机构、网点建设。
2.海外机构的地区分布多偏重于金融中心地区
邓瑞林对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网点的地区分布进行了描述,认为我国银行的海外分行可以将国际金融中心、周边国家和双边贸易较活跃地区、华侨聚集区作为主要区位。在此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新特点,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的地点分布特点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1)发达国家及相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地区,是我国银行海外布局的最主要焦点。如纽约、巴黎、法兰克福、东京、瑞士、新加坡及香港等。
(2)周边国家和其他与我国贸易往来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俄罗斯、韩国、印度、越南及其他东盟地区等。
(3)重要的旅游、留学、投资来源和目的地国家和华侨聚集区。这两类地区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如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巴西、南非、中东地区等。
(4)广泛用于企业注册的低税率地区。如卢森堡、开曼群岛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特点是当地税率很低,并且往往拥有严格的保密法。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设立海外机构最优先考虑的地区是金融中心地区。其原因是我国银行的国际机构布局尚在开始阶段,而海外金融中心最能体现一种以点带面的效果或区位优势。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我国银行国际机构覆盖面的不足。有理由相信我国银行在下一步的海外扩展计划中,其网点的密度和覆盖面积将会进一步提高。
3.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逆市布局
与学者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战略机遇期的看法相同,各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仍然保持了扩展海外机构和业务规模的热情。中国工商银行在2008年度顺利完成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和澳门诚兴银行,悉尼分行、纽约分行、工银中东和多哈分行在年内也相继成立。中国建设银行设立纽约分行和伦敦子银行的申请、悉尼代表处升格为分行的申请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招商银行的第一家海外分行在纽约开业,在2009年1月该行又完成了对香港永隆银行的强制性收购。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纽约分行是在J991年美国颁布《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以来,第一个获得美联储准入的中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仍未停止迈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体现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和增强,表现出对海外业务的充分信心。
4.海外机构的资产规模和净利润贡献普遍偏低,受金融危机冲击明显
资产规模和净利润贡献是衡量海外机构业绩和经营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截止2008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资产总额和净利润情况如下(见表2):
根据各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虽然各行海外资产规模大小和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但普遍能够看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经充分显现出来。其中中国银行的情况最为明显。中国银行曾作为我国的外汇专业银行,是我国海外机构数量最多,海外业务量最大的银行。在2008年度,该行港澳地区资产上升7.9%,除港澳以外的境外机构资产上升147.2%,但同期港澳地区机构净利润降幅高达81.19%,除港澳以外的境外机构净利润也下降59.0%。即使是海外资产占比只有0.61%的农业银行,也难以从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其海外机构的净利润占全行利润的比例由1.01%下降到0.17%,利润额更是从7.92亿元下降到0.92亿元,降幅达88.38%。仅有招商银行在2008财年境外机构净利润实现了155%的大幅上升,原因与该行本年度内纽约分行的成立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的扩张动作有关。
5.金融危机中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投资遭遇屡屡碰壁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遭受的挫折。2008年,多家银行均在
年报中披露了其海外投资不同程度的损失或提取巨额拨备。拨备源于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支持债券(Sub-prime 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Alt-A住房贷款支持债券、结构化投资工具(SIVs)、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相关债券、公司债务抵押债券(Corporate CDOs)等证券存在的减值可能。2008年度,中国银行为此提取减值准备44.6亿美元,工商银行提取19.17亿美元、建设银行提取10.13亿美元、招商银行计提减值1.08亿美元,外币债券投资浮亏2.15亿美元,而平安集团投资富通(Forris)股权的账面亏损已高达227.89亿元人民币。稍感庆幸的是各银行均表示已妥善处理相关证券资产,其损失尚在可控范围内,但是这些数字敲响的警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各银行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不足显而易见,运营经验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欠缺暴露无疑。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策略建议
1.继续扩张商业银行网点数量,调整机构布局、理顺层次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数量和业务能力与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银行还有较大差距。在对目标市场充分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有必要继续适当增加网点数量,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而金融危机进入复苏周期,是我国银行海外版图扩张不可多得的良机。机构类型包括行、代表处、分行、在当地注册的控股子公司(附属银行)、参与当地银行的股权(战略投资)等等。并购方式可以快速进入目标市场,但需要一个流程复杂的整合程序,而且必须经过当地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批。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外银行股价大幅缩水,以较低的价格并购国外商业银行的良机开始出现,而且由此能较快获得国外银行的技术经验和市场份额。设立分行的方式我国商业银行相对更熟悉,但分行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且业务开展相对缓慢。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行在当地的发展战略、业务范围和东道国的监管要求,根据不同情况考虑设置不同层次的机构。另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网点多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地区,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在市场开拓时,可以优先发展和我国贸易较活跃的地区、人民币在当地较受欢迎的周边国家,以及东盟、非洲、拉美等地与我国双边贸易额居前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在两岸关系向好的大环境下,紧跟形势发展,争取尽快把业务开展到台湾地区。
2.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经营的成败。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向人们展示了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巴塞尔协议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健全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义务,注重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具体说来,应尽快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完善风险的计量、分析和控制机制,建立符合要求的信息数据库和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应长期坚持而非过分贪图短期效果。同时,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银行更有必要处理好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的关系,提高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
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还为银行资产和风险在全球的充分分散提供了机会,而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加集中地凸显出来,金融危机在这方面再次敲响了警钟。海外机构应该明确各部门、人员的权责,杜绝为贪图利益进行超出风险控制能力的过度投机行为。我国国内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国内银行经营混业业务的经验普遍相对缺乏。经营混业业务和衍生品业务时,应该及时处理风险敞口,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风险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认真吸取次贷危机教训,对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时刻保持职业敏感。
3.转变经营理念,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海外分行处在国际化经营的最前线,是国内、国际经营文化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客户满意度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要求。经营策略决定着效率,而效率又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度。认清、正视继而努力弥补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在提升经营水平方面应有的态度。
金融危机使各银行驻外机构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如前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大多设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金融中心地区,面临着国外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同世界上最先进大银行的直接竞争,而中国商业银行全球授信体系尚未构建完成,与国际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在遇到具体业务运作时,国内经营模式和国际市场要求难以兼容的情况不断出现。例如,国内外银行大多使用同样的授权管理原则,但在授权的具体化、精确化上差距十分明显。驻外机构的授权范围过大或缺乏精确,会造成海外分行的权限不明,甚至曾出现过严重的越权违规操作事件。而驻外机构的授权范围太小太严,则会有大量复杂的需报批事项出现,业务进程缓慢,影响客户满意度。驻外机构的授权细则需要认真研究和精确制定,充分考虑到各种变化,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加快审批流程。银行在进入目标市场时,应根据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效应,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4.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化视角和能力的经营人才
银行的跨国经营人才应该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精通当地语言,掌握各种国际金融业务知识并熟悉东道国的监管要求和社会状况。高素质国际金融人才的短缺已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跨国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国内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尚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竞争环境。鉴于本地人才更熟悉当地的经营环境,出于扩展当地业务的需要,有必要多吸纳当地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同时应积极学习国际银行培养储备人才的先进经验,选送国内机构的职业道德优秀、有较强工作水平的人员去海外机构进行学习锻炼,培养重点集中在运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同时加速建立合理的人才晋升和薪酬机制,杜绝国内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专业人才提供最佳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