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中成药制造业基本结构分析
1.1 资产规模
2007年1-11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共有6 099家企业,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有1 351家,占22.15%。中成药工业资产总计为1 846.93亿元,同比增长9.04%;资产负债率为46.08%,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1.2 企业经济类型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中,股份制经济为主要企业类型,占中成药行业的63.49%。集体经济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23%。
1.3 企业控股情况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从控股情况看,主要以私人控股为主,其资产占行业总资产的49.88%,其次是国有控股,占29.83%,外商控股和港澳台商控股所占比例很少,分别为5.46%和4.04%。从增长情况看,外商控股企业增幅较大,为16.30%。其他控股类型企业增幅均在15%以下。其中增幅最小的是国有控股企业,仅为4.56% (见表2)。
1.4 企业规模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以中型企业为主,占中成药行业总资产的40.41%,其次是小型企业,约占37.74%,比例最小的是大型企业,占21.86%。从增速看,大中小企业差异较小,增幅都接近中成药行业9.04%的平均增幅(见表3)。
2 中成药制造业指标完成情况
2.1 生产情况
2007年1-11月,中成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 314.71亿元,同比增长20.51%,增幅同比提高6.65个百分点。但增幅低于医药行业24%的平均水平,列子行业的第6位。中成药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66.09亿元,同比增长20.68%,增幅低于医药行业28.09%的平均水平。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经济对中成药行业工业总产值贡献最大,完成中成药行业的58.29%。其次是其他经济,完成21.38%;外商与港澳台经济完成13.99%。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合计仅完成6.35%。中成药行业各经济类型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与资产总计的排名顺序完全一致。从增幅来看,各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其中集体经济、其他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增幅均超过20%,国有经济增幅最低,为11.42%(见表4)。
从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企业完成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国有企业,完成21.92%。对中成药工业总产值贡献最小的是港澳台经济企业,仅为4.57%。从增幅看,各控股类型企业的增幅均在15%以上(见表5)。
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完成中成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41.86%,在中成药行业中工业总产值贡献最大。大型企业则贡献最小,仅占20.65%。中成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额排名顺序一致。从增幅看,小型企业增长最快,增幅达27.30%,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则均在20%以下 (见表6)。
从地区来看,全国中成药行业工业生产集中度不高,仅吉林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占比超过10%,中成药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前10位省市总占比为66.12%。其中吉林省中成药制造业优势明显,工业总产值列全国中成药行业首位,占全国的11.35%,增幅达33.79%,列全国中成药行业增幅第3位。
2.2 销售情况
中成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 230.82亿元,占医药行业的21.74%。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1.09%,增幅列子行业第7位,低于医药行业23.17%的平均水平。其中实现出货值32.70亿元,占销售产值的2.66%,占全部医药行业出货值的4.42%,居子行业第6位。中成药行业货值同比增长12.94%,增幅低于全行业20.24%的水平,列子行业第6位。
从经济类型看,资产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经济企业完成的工业销售产值也最多,占整个中成药行业的58.25%。资产比例最低的两种类型经济企业完成的销售产值最少,国有经济占4.67%,集体经济占1.82%。中成药行业各经济类型企业完成的工业销售产值与资产总计排名顺序完全一致。从增幅看,除国有经济企业仅实现了9.22%的增长外,其他各类型经济企业的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其中增幅最快的是集体经济,实现了33.65%的增幅 (见表8)。
从控股情况看,中成药制造业资产占主导地位的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企业,其分别完成中成药行业工业销售总产值的58.19%和22.32%。中成药行业不同类型控股企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和资产总额排名的顺序一致。从增幅看,各控股类型企业的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私人控股企业增幅最大,为24.43%,增幅最低的是国有控股企业,为14.99% (见表9)。
从企业规模看,中成药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中型企业占据优势,完成行业工业销售总产值的41.88%;其次是小型企业,完成36.81%;占比最小的是大型企业,完成中成药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的18.30%。这个排序顺序和中成药行业不同企业规模的资产总额排序一致。从增幅看,小型企业增幅最大,中型企业则最小 (见表10)。
从地区来看,中成药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排序前10位的地区相同,只是山东与广东以及湖南与广西排序先后有所不同。从全国看,吉林和江西两个省份的中成药行业优势较为明显,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均列前2位,其中吉林省工业销售产值还达到35.59%的同比增幅,居全国第2位。中成药行业工业销售产值排序前10位省市完成全国中成药行业工业销售总产值的66.03%%。从增幅看,增幅前10强省市均达到20%以上的同比增幅,依次是辽宁省(48.41%)、吉林(35.59%)、新疆(34.76%)、河南(33.13%)、山西(32.85%)、湖北(32.39%)、广西(31.59%)、江西(27.21%)、安徽(25.85%)、河北(24.79%) (见表11)。
产销率: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产销率为93.62%,列医药子行业第7位,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
出货值: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实现出货值32.70亿元,同比增长12.94%,增幅列医药子行业第2位。出货值占中成药工业销售总产值的2.66%。
从经济类型看,中成药制造业出口以股份制经济以及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为主,分别完成行业出货值的62.79%和27.68%。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出口极少,不足5%。而集体经济的出货值不足其销售产值的1% 。从出货值增幅看,增量最高的是国有经济,达56.66%。其次是股份制经济,同比增长19.86%。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类型增量较少,而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则出现了微量的负增长。
从控股情况看,中成药制造业出口主要是私人控股企业,完成行业51.30%的出货值,其次为国有控股,完成中成药行业23.98%的出货值。同时,私人控股企业也是中成药行业各控股类型中增幅最大的,其同比增长高达70.52%。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控股、集体控股和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分别出现出货值53.57%、16.34%和8.27%的负增长(表13)。
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仍然保持中成药行业出口主力军地位,完成行业出货值的64.94%,而大型企业完成出货值最少。中型企业则实现增幅第1位,达到31.15%的增幅(表14)。
从地区来看,2007年1-11月,其中成药行业出货值前10强省市共完成全国89.81%的比例,显示了一定的集中度。其中出货值排序前3位的是重庆市、浙江省和山东省。而中成药出货值增幅10强省市则均实现了15%以上的同比增长,5强省市则实现100%以上的增长,依次是四川省(262.47%)、河南(208.84%)、宁夏(205.43%)、新疆(203.51%)、山东(106.66%)、重庆(66.55%)、北京(41.77%)、广东(20.50%)、江西(16.67%)、云南(16.07%) 。
3 中成药制造业经营情况分析
3.1 利润总额
2007年1-11月,中成药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5.93亿元,占全国医药行业利润总额的25.4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60%,增幅高于医药行业49.38%的平均水平,列子行业第2位,仅次于中药饮片工业。
从经济类型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中利润总额贡献最大的是股份制经济,占58.6%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成药行业中,工业生产、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均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经济还实现了58.13%的利润增长,居中成药行业第2位,仅次于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
从控股类型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私人控股企业利润总额领先,创造了中成药行业42.23%的利润总额;其次是国有控股企业,创造中成药行业26.72%的利润总额。在增幅方面,集体控股的增势最强,实现了利润总额211.14%的同比增长,而国有控股企业仅实现18.99%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从企业规模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中型企业仍是获利冠军,这与其在行业中资产、工业生产、销售及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相一致。而中成药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创造利润方面的能力则与其资产、工业生产、销售及出口的顺序相反。这说明在获利能力方面,还是大型企业更胜一筹。从利润总额增幅看,中型企业长势比较平稳,增幅最小。而大型和小型企业的增长较快,特别是大型企业以92.70%的利润总额增幅居行业首位,这也说明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较好 。
从地区来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行业利润总额前10位的省市与销售产值前10位的省市相比,河北省、北京市和浙江省取代了河南省、湖南省和广西自治区。利润总额排序前10位的省市实现中成药行业74.60%的利润总额,但只有吉林省占了全国中成药行业利润总额20%的比例,显示出较强的地区优势,其他地区的占比大多在10%以下。从增幅看,全国中成药行业25个省市实现了利润总额10%以上的增长,19个省市实现30%以上的增长,14个省市实现50%以上增长,4个省市实现100%以上的利润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5个省市出现了利润的负增长,其中最严重的是,出现了45.54%的利润负增长。2007年1-11月中成药行业利润总额增幅10强地区依次是吉林(166.33%)、山西(137.03%)、新疆 (108.85%)、四川 (101.55%)、辽宁(99.68%)、湖南(92.92%)、江西(74.34%)、河南(72.73%)、山东(68.14%)和贵州(67.12%) 。
3.2 亏损情况
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亏损企业数为347家,较上年同期减少36家。亏损面为25.70%,增幅列医药子行业第6位。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累计亏损总额为7.26亿元,同比减少8.81%。
从经济类型看,2007年1-11月股份制经济是中成药行业亏损的首位,其后依次是外资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但从亏损总额的同比变化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各类型经济企业的亏损额都同比减少,其中减少最多的是集体经济,降幅为77.55% 。
从控股类型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中私人控股企业的亏损额最高,其次是港澳台商控股企业,亏损最少的是外商控股企业。从亏损额变化看,除了私人控股企业和集体控股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外,其他3种控股类型企业的亏损仍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出现了亏损总额25.67%的同比增加。
从地区来看,2007年1-11月全国中成药行业亏损最重的10个省市共出现4.46亿元的亏损总额,占了全国中成药行业亏损总额的61.43%。其中,仅列亏损总额首位的广东省就出现了1.11亿元的亏损,而且其亏损额同比上升25.32%。利润总额排首位的吉林省,亏损总额也排在了第4位,但同比下降55.11%。此外,湖南、安徽、广西、黑龙江和河北还分别出现了亏损总额102.74%、80.85%、61.10%、54.33%和43.01%的攀升。
从企业规模看,2007年1-11月中成药制造业中、大、中、小3种不同规模企业均出现了亏损,而2006年同期大型企业未见亏损。3种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亏损总额最高,可见其获利能力不容乐观。中型企业的亏损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略见下降。
4 总结
中成药制造业是我国医药工业中继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后的第二大生力军,无论是资产规模、工业生产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创造利润及上缴利税等方面都是医药行业的中流砥柱之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子行业第2位。
2007年1-11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产业规模继续增长,生产、销售增长形势良好,出口不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行业发展势态较好。特别是利润总额实现了52.60%的增幅,列各子行业第2位。同时中成药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也较高,仅次于生物生化药品行业。这均显示中成药行业是医药行业中获利能力较高的子行业。
但同时也要看到,2007年1-11月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虽然都取得了不断的增长,但除了利润总额外,其他指标的增幅在行业中未占优势,如工业生产总值、工业销售产值等指标的增幅均低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列子行业第6位。同时,中成药行业的产销衔接也不具优势,产销率列子行业第7位且同比略有下降。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活动,自200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举行以来,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协会在化工企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排除了各种阻力,坚持年年,每年都召开会。通过十年努力,我们创立了“中国化工企业500强”这一品牌。期间经过了许多变化,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报告着重通过对化工行业及500强企业数据的研究和成功企业案例的剖析、总结500强企业成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揭示规律,指出企业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使500强企业不仅做大、做强,还要做久。这是本报告的中心内容。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的排序工作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可以在企业间进行对比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以化工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由大至小依次排序,形成行业的排行榜。这种方法表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情况,体现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符合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美国《财富》杂志在1955年首先使用这种方法创立了“美国企业500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1995年又推出了“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参照和衡量标准,推动了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为入选企业带来了全球影响力,形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肯定,并为有实力的企业都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奋斗目标。
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在全国有两万余家,我们开始使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协会在行业的调研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序,后来国家颁发统计法后,改为由协会在全行业撒大网调查数据的核实到未报送企业的催报;近几年又从单一的直接向企业调查,到多渠道向相关的化工专业协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并补充数据的方式;从数据的采集统计到500强排序,这不是简单的排序,而是一项历史记录;从排序到统计分析,这也不是简单的分析,而是对化工行业和以500强为代表的化工企业最权威的发展轨迹的记载。第一次世界500强时,中国只有3家企业,而到2013年,短短的十八年,世界500强中已有71家中国企业,这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光辉写照。2003年至今,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中国化工企业500强”都是利用这种方法,通过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和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展研究报告为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透析经济发展,研判竞争态势和战略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开始对评选范围,即入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层级等几经变化,后来确定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十大化工行业、42个子行业为评选范围。凡是这些行业列入统计口径的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包括国有、民营、“三资”、集体、合营企业均可入选。这就排除了原属轻工口的日用化工、纺织口的化学纤维、卫生口的化学医药等行业,也不包括未列入规模以上统计口径的大企业集团。所以历次排行榜中,既无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等中央企业,也无上海华谊化工集团、天津渤海化工集团、重庆化医集团等地方国有企业集团,而只有其下属企业。这样做虽然增强了可比性,使之相对合理,也符合人们的传统习惯,但石油化工系统的一些大企业就被排除在外了,因此也有缺陷。另外,近几年来企业多元化发展加快,跨行业并购加剧,企业集团化进程也在加速,许多大型化工企业进入了非化工的大企业集团,更有不少化工上游企业延长产业链进入化工领域,致使有些企业已很难确切地来划分其所属行业,只能按其主业来判断,难免有出入,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推出500强的同时,我们还分别推出过效益百强、竞争力百强、成长性百强等排行榜。这都是选取与做大做强企业密切相关的指标推出的排名。我们的种种努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的产生是依照规定范围进行的。首先,化工500强企业的上榜范围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性企业或集团公司,但不包括行政性公司;凡境内的化工企业(除港、澳、台化工企业)都在排序之列,同时也不分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控股、股份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等。其次,化工各行业范围是按原化工部管理的行业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行业分类确定的,包括化学矿采选、炼焦、基础化学原料、化学肥料、农药、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及化工、橡胶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从上面企业和行业排序范围可以看出,调查企业范围之广、行业之多给调查工作带来的是极其繁杂的。而且由于调查是采取企业自愿原则,以及近年来企业调整、重组、兼并的情况,遗漏和重复就不可避免了。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种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将成果公布于众。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化学工业无论是整个行业,还是各个企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年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了这种变化。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不断发展壮大,500强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好。许多企业以入围500强为荣或以入围500强为奋斗目标。现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已成为化工系统有相当知名度的行业品牌,公认为是引领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一项重要活动。值此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和500强企业的足迹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回顾过往,化工500强企业的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化学工业大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光辉业绩,化学工业孕育着500强,为此本报告先从化学工业说起。
第一部分 化学工业励精图治跃居全球第一
一、中国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位
2010年是我国化学工业首次赶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的一年。
2010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52413亿元,折合美元7622.3亿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6.8275折算),同年美国化学品产值为7340亿美元,超过美国282.3亿美元。
2011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66097.1亿元,折合10469.5亿美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6.3133折算),同年美国化学品总产值8014亿美元,超过美国2455.5亿美元,继续领跑世界化学工业。
2012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突破7万亿元大关,达到7.2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14.2%,虽然目前还未有美国的资料,但是我国化学工业继续保持了增幅较高的态势。目前我国化学工业以形成门类较为配套、品种比较齐全、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工业体系。
二、2012年化工主要行业产值、产量稳中有升
1.主要行业产值
农用化学品产值保持较快增长。化肥制造业产值8047.0亿元,同比增长19.1%。农药产值2440.2亿元,增幅达24.4%。
基础化学原料产值1.9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
专用化学品产值1.56万亿元,增长12.2%。
合成材料产值1.3万亿元,增长12.80%。
上面三个行业分别占化工总产值的26.7%、21.6%和18.1%,合计占66.4%。
2.主要产品产量
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单体、轮胎等主要产品产量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我国重要化工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的有: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碳黑、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树脂及共聚物、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三、2012年化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2年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23629家,主营收入68909.14亿元,资产总计52770.51亿元。
从化工主要行业的企业数看,专用化学品企业有6431家,位居第一,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5666家,橡胶制品业3347家,居第三。
从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看,基础化学原料以18958.03亿元位居首位,其次是专用化学品15168.54亿元,第三位的是合成材料12854.11亿元。
从利润总额看,基础化学原料业最高为763.50亿元,居首位。
四、化学工业投资增速较快
2012年化学工业投资额1.23万亿元,同比增幅为27.9%。其中,合成材料投资1544.3亿元,增幅达54.5%;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业4072.5亿元,增长43.5%;专用化学品2761.8亿元,增长16.3%;橡胶制品1333.1亿元,增长5.7%。
五、市场需求总体放缓,不同行业有升有降
这一年,主要化学品表现消费总量大约4.34亿吨,增长约7%,较上年回落超过3个百分点。
有机化学原料消费量增长7‰较上年回落超过12个百分点;无机化学原料消费量增长5.7%,较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合成树脂消费量7974.3万吨,增长4.9%,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合成橡胶501.4万吨,增长6.6%,加快1.4个百分点;合成纤维单体3668.7万吨,增幅5.1%,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2012年化工行业疲弱,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第二部分 中国化工500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我国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2010年就已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化学工业总产值为66097.1亿元,折合10469.5亿美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6.3133折算),而当年美国化学品总产值为8014亿美元,我国超过美国2455.5亿美元,遥遥领先,稳居世界化学工业的首位。
截至2011年底,中国化学工业重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大宗产品有:氮肥(4178.99万吨,折含N100%)、磷肥(1462.40万吨,折含P2O5100%)、纯碱(2303.31万吨)、烧碱(2466.34万吨)、硫酸(7416.61万吨,折100%)、电石(1737.67万吨,折300L/kg)、炭黑(385.30万吨)、农药(264.87万吨,折100%)、染料(98.00万吨)、轮胎(83208.82万条)、甲醇(2627万吨)、合成树脂及共聚物(4798.16万吨)、合成橡胶(348.66万吨)、合成纤维(1501.30万吨)等40多种。2011年,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5397家,主营业务收入65331.5亿元,资产总计48962.2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532.2万人。总体规模已相当可观。
协会从2002年第一次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到2011年的10年间,化工500强企业励精图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令世人为之骄傲,让化工人为之自豪。这里,我们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来一一加以解读。
一、化工500强企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成为化学工业的主力军与领头羊
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计和工业总产值等三项。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经济实力及增长幅度。
1.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年增长12.7倍。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1743亿元,2011年猛增到23890亿元,比2002年增长12.7倍。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下同)为1828亿元,2011年则高达23609亿元,比2002年增长11.9倍。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资产总计为3004亿元,2011年已达到20429亿元,比2002年增长5.8倍。
这三项指标,即使扣除价格因素,其增长幅度也是惊人的。而且都高于我国工业和我国化工全行业的增长幅度。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2年增长6.7倍,资产总计增长3.6倍;我国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1倍,资产总计增长3.62倍。远低于化32500强的增幅(见图1、图2)。
2.化工500强占化学工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化学工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1.6%,2011年提高到36.6%(见图3、图4)。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资产总计占当年化学工业资产总计的比重为22.1%,2011年提高到41.7%,超过了四成(见图5、图6)。增幅之大历史少有。
一直以来,我们总希望化工企业要做大,从化工500强所占化学工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这个意义上来说,化工500强企业确实是越做越大了,而且企业发展的速度远大于行业的发展速度。
3.化工500强不同规模企业呈群体性增长。
化工500强企业的规模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把500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整体分成几个不等距的组,可以观察整体的结构变化。这里仍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标志,将化工500强企业按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少分成6个组群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高的企业数比2002年呈现群体性大幅度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低的企业数呈现出群体性急剧下降。
2002年与2011年比较:
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2002年没有,2011年净增了141家;
主营业务收入10亿~50亿元企业,2002年为31家,2011年达到359家,比2002年增加了328家;
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下企业,2002年多达469家,2011年已没有10亿元以下的企业。
10年间,化工500强企业各群体的主营业务收入急剧扩张,企业做大的态势十分明显(见表2)。表2化工500强按主营业务收入分组的企数增减情况(单位:个)
4.化工500强入围门槛与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提升
2002年化工500强第一名主营业务收入为35.8亿元,2011年达到347.9亿元,比2002年增长8.7倍。
2002年化工500强第500名主营业务收入为1.01亿元,2011年达到11亿元,500强的入围门槛10年间提高了11倍。
再从化工500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看,同样呈现了大幅提升的画面: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47.8亿元,比2002年的3.49亿元增长12.7倍(见图7)。
2011年化工500强前10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37.8亿元,比2002年的25.4亿元增长8.4倍;
2011年化工500强前50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143.0亿元,比2002年的13.7亿元增长9.4倍;
2011年化工500强前100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108.7亿元,比2002年的9.8亿元增长10.0倍。
化工500强企业名次越往后,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越快。
从以上各个方面分别观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0年来,化工500强经济实力大大增长,500强企业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对化学工业的平稳快速增长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化工500强企业不仅仅是化学工业的主力军,也是领头羊,更有一批是常青树。
二、化工500强企业经济类型、行业结构。地域分布日趋合理
在化工500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企业的所有制组成、行业结构和地域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结构是否不断优化,也是业内十分关心的问题。
1.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尤以“三资”和民营企业发展更快。
目前企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国有控股、民营、三资以及集体、集体联营和其他股份制企业,本研究报告为更透彻分析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变化,选取了化工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及三资企业进行分析。2002年与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中,主要经济类型的企业数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见表3)。
上表表明,化工500强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了重要变化:
国有控股企业数从2002年的279家,下降到2011年的127家,减少了152家;民营企业数从2002年的26家,增加到2011年的93家,增加67家,“三资”企业数从2002年的10家,增加到2011年142家,增加132家。民营和“三资”企业数达到235家,占500强的47%,接近1/2。
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1175.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736.1亿元,增长4.7倍;民营企业由2002年的44.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169亿元,增长91.6倍;“三资”企业由2002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061亿元,超过了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81倍多。民营和“三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230亿元,占500强的47.01%,也接近1/2。
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比重由2002年占67.5%,下降到2011年的28.2%,下降了39.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由2002年占2.6%,上升到2011年的17.5%,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三资”企业由2002年占1.4%,上升到2011年的29.6%,上升了28个多百分点。
10年间,我国化工500强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呈现了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三资”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2.化工500强企业行业结构加速调整。合成材料工业跃居首位。
首先,看化工500强企业中各行业企业数变化情况(见表4)。
各行业企业数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中,合成材料企业数,由2002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一位;基础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企业数,继续处在第二、三位;化肥企业数则由2002年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其余,轮胎、力车胎企业上升1位,化学农药下降2位,化学矿和涂料等行业位次维持不变。
其次,以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也有显著变化(见表5)。合成材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企业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1/5以上。
在主营业务收入中,2002年化肥企业高居榜首,占500强比重接近1/4;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占17%;第三位是合成材料企业,占10%;轮胎制造企业排在第四位,占8.4%;第五位是专用化学品,占7.5%;接下来的是化学农药、涂料等企业。
2011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合成材料企业跃居第一位,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的1/5以上;基础化学原料仍处在第二位,占18.2%;专用化学品由第五位升至第三位,占15.9%;轮胎制造企业仍在第四位,占11.9%;而化肥企业则从第一位降到了第五位,占11.8%;其他行业位次未发生变化。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在化肥行业中,2002年与2011年比较,氮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在化肥工业中处于首位,但其在化肥行业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72.0%下降至2011年的45.0%;磷肥由10.0%上升至13.0%;钾肥由1.2%上升至3.5%;而复混肥由16.4%猛增至34.9%。说明化肥品种结构大有改善,特别是复混肥在化肥中的比例由不到六分之一发展到超过了三分之一,农用化肥的需求趋于合理。
以上表明,10年来化工500强行业分布无论是企业数还是主营业务收入都有了重大变化。这是我国在执行“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积极调整化学工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合成材料工业以及专用化学品工业,优化化肥产品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3.化工500强企业按地区分布,山东、江苏2省持续领跑,中西部地区比重上升。
首先看企业数的分布。
化工500强企业个数从地区分布看,2002年和2011年山东省均居首位,都超过了100家。江苏省位居第二,但2011年也超过了100家,比2002年增加了22家,是各省市中增长最多的。这2个省入围企业数遥遥领先,充分显示了化工强省的实力,是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按2011年排序,接下来的是浙江省、河南省、山西省、上海市、河北省、四川省、湖北省、广东省、和辽宁省,这又是一个梯队,企业数都在10家至30多家,而且位次比较稳定。其中山西省由2002年12家,增加到2011年的28家,增多了16家,增加数仅次于江苏省。上海市由2002年的15家,增加到2011年的24家,增多了9家,位于增多省市的第三位。由2002年的8家,增加到2011年的12家,在增多地区中紧随上海市之后。
其余各省、区、市2011年进入500强的企业数在10家以下,与2002年比较,起伏也较大。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由2002年没有企业进入500强,到2011年分别有7家和4家进入,占有了一席之地,从而也开启了我国各省、区、市(除外)都有化工企业进入500强的新局面(见表6)。
再看各省、区、市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化工500强中,各省、区、市入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发展变化与企业数的变化情况近似。2011年山东省入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5660亿元位居第一,占化工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23.7%,其次是江苏省,4227亿元,占17.7%,浙江省2353亿元,占9.9%。这3个省入围50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51.3%,支撑了半壁江山,而且比2002年所占比重46.7%,提高了4.6个百分点,出现了加速快跑的姿态。
紧接着的是上海市、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湖北省、四川省、广东省、江西省、辽宁省、、贵州省、安徽省。这12个省、区、市入围化工50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400多亿至1300多亿元之间,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38%。
其余15个省、区、市入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500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约10%。这里还要提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2年没有入围化工500强的企业,到2011年不仅有企业进入,而且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3.4亿元和212.2亿元的成绩,一跃排在30个省、区、市中的第25位和第21位(见表7)。
表中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化工500强企业数减少了11个,西部地区减少1个,中部地区增加了12个。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方面,也是中部增长最快,增长14倍多,其次是东部增长12倍多,西部增长10倍多。在主营业务收入占化工500强比重方面,中部地区由17.3%提高到19.2%,增加了1.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由13.8%降到11.9%,下降了1.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持平。总起来看,东部地区在化工500强中仍占有明显优势,中部地区正在加速追赶,西部地区追赶步伐不如中部。
总之,化学工业的十年巨变在化工500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化工500强入围门槛的大幅提高和在化工全行业中所占比重的快速增长,既说明了化工500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也说明化学工业的集中度有了明显提高。这都是化工人的杰出贡献,值得载入史册。
在讨论化工500强企业地域分布时,要特别关注在我国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指引下,在化工企业500强中的体现。10年来,化工500强企业无论是企业数,还是主营业务收入,在东、中、西地区都发生了变化,东、中部差距在逐渐缩小(见表8)。
第三部分 中国化工500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前面已讲了,十年来,化工500强的规模有了飞跃发展,那么在做大的同时是否也做强了呢,也就是说其整体素质是否提高了呢?让我们还是以数据来说话。下面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反映企业经济运营质量的主要指标分别加以描述,窥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观察十年来化工500强企业在做强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化工500强利润总额高速增长
以主营业务收入排序的化工500强企业,2002年利润总额为66.05亿元,2011年猛增到1745.2亿元,增长25.4倍之多,大大高于同期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7倍的速度。
与此同时,化工500强创造的利润占化学工业的比重也从2002年25.3%,提高到2011年的37.3%,提高了12个百分点(见表9)。
利润的高速增长是化工500强在做大企业征途中向着做强企业奋进的有力支撑。
化工500强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充分说明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头,为化工500强企业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十来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冲击,化工500强企业坚持在做大同时努力做强。整个化工行业大力推进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行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化工500强企业就是集中表现。
以下对化工500强利润增长在各行业、各地区和不同经济类型的表现分别作一描述。
1.精细化工行业利润比例增长,化肥行业利润比例下降。
在化工500强各行业中,合成材料制造企业利润由第四位进到第一位,化肥制造企业由第一位退至第四位。
2011年,合成材料企业利润为394.9亿元,比2002年的5.9亿元增长了65.9倍,在各行业中由2002年排在第四位跃进到第一位,占化工500强利润总额比重也由2002年的8.9%升至2011年的22.6%;
2011年,化肥企业利润238.1亿元,虽然比2002年的16亿元增长了13.9倍,但在各行业中则由2002年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占化工500强利润总额比重也由2002年的24%降至2011年的13.6%。
2011年,专用化学品和基础化学原料企业利润总额均有36倍和46倍的增长,分居各行业的第2和第3位,都超过了化肥企业。
轮胎企业利润增长34倍,由第六位升至第五位,涂料等企业和化学农药企业利润排在第6、第7位。
十年来,化工500强利润总额中各行业企业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化工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改以往化肥行业老大的局面(见表10)。
2.民营和“三资”企业利润已占到化工500强利润的一半以上。
2002年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7.5亿元,2011年为383.6亿元,增长12.9倍;
2002年民营企业利润3.1亿元,2011年为337.3亿元,增长了107.8倍;
2002年“三资”企业利润1.9亿元,2011年增加到576.4亿元,增长302.4倍;
2002年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占500强利润的41.7%,2011年下降到21.9%;
2002年民营企业利润占500强利润的4.7%,2011年增加到19.3%;
2002年“三资”企业利润占500强利润的2.9%,2011年占到33%。
这就是说,民营和“三资”企业利润合计已从2002年占500强的7.6%上升到2011年的52.3%。这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经济效益上的集中体现,也说明民营和三资企业经济运行质量高于国企。
3.沿海三省利润最高,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比重快速提升。
由表12可知,2011年与2002年比较,化工500强企业各省、区、市企业利润都有较大增长。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利润最多,这三个省占500强利润总额的67%;2011年这三个省仍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但占500强利润总额的比重下降到56.6%,降了10.3个百分点,说明其它省份500强利润不断上升,尤其是河南、内蒙、辽宁、湖北、新疆等上升较快,所占比重也相应提高。
化工500强企业所在地区经济效益水平变化出现东部向中、西部倾斜的趋势。
从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增长77倍,西部增长45.6倍,都高于东部增长20.6倍。从占500强利润总额比重看,2002年东部地区占85.8%,中西部合起来占14.2%。2011年,东部地区比重下降到70.2%,中西部合起来已占29.8%,接近三成(见表13)。
二、化工500强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同时增长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总资产贡献率是企业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三项指标之和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净资产利润率反映的是投资者拥有所有权的净资产获利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表现,指标越高,表明同样的净资产取得的盈利越高。净资产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所得差额(即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这两项指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是否做强的重要依据。
1.总资产贡献率大幅提高。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6.53%,2002年为8.38%,提高了8.15个百分点,接近一倍,是较高的资产获利水平。
2011年化工500强总资产贡献率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6.1%高出0.43个百分点,比化学工业总资产贡献率15.82%高出0.71个百分点。
总资产贡献率在行业、地区和企业规模方面的表现如下:
①在各行业中,专用化学品工业总资产贡献率最高。
专用化学品总资产贡献率一直处于各行业之首,2011年为21.5%,比2002年的15.7%提高了5.8个百分点。涂料、油墨、颜料、染料行业位居第二。这些行业一般都属于加工工业,又是精细化工,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位居第三、四位。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位居增长最快的前三位(见表14)。
②民营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高于“三资”和国有企业。
2011年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9.81%,比2002年下降6.4个百分点,仍处于领先水平。“三资”企业为18%,比2002年上升1.4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最低,为11.9%,但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三种经济类型比较,无论2002年或者2011年,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均低于民营和“三资”企业(见表15)。
③黑龙江、福建、山东、重庆、江苏等五省总资产贡献率处于领先位置,中、西部地区最高。
统计资料显示,化工500强中,各省、市、区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无论在2011年和2002年,黑龙江、福建、山东、重庆、江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高于或接近500强平均水平。湖南、青海、新疆、广东、浙江、内蒙处于中游。值得提出的是,新疆由2002年没有企业进入500强,2011年不仅进入而且并列排在全国资产贡献率的第五位(见表16)。
按地区看,东、中、西部总资产贡献率出现了戏剧性变化。2002年东部总资产贡献率最高,为10.4%,西部和中部分别为5.8和5.6%。2011年情况就相反了,西部地区最高,达15%,中部为12.1%,分别增长6.5和9.2个百分点,呈快速升高态势,东部地区下降5.2个百分点(见表17)。
2.净资产利润率快速增长。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22.7%,比2002年的5.4%提高了17.3个百分点,比化学工业净资产利润率21,86%高出0.84个百分点(见表18)。
从上表可看出,各行业企业净资产利润率全面提高,其中以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企业最高,2011年分别为31.2%和26.3%,其次是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等企业。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合成材料企业和基础化学原料企业。根据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含义,在资产中不包括负债,反映的是净资产创利水平,这个指标越高,资本投入的获利也越高。化工500强在各个行业的良好表现是吸引投资者的一大优势。
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民营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最高,2011年为31.4%;其次是“三资”企业,为24.56%;国有控股企业为14.62%。三种类型企业均比2002年有较大增长,“三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增长更快,但国有控股企业远低于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见表19)。
在各省、市、区中,化工500强企业净资产利润率西部地区最高,有十一个省区高于500强平均水平。
在所有省份中,2011年比2002年净资产利润率全部提高。内蒙古、山东、江苏、福建、浙江、河南、青海位居前列(见表20)。
净资产利润率依然是西部地区增长最快。2002年东部地区净资产利润率为8.2%,远远高于中、西地区。2011年,虽然东部地区提高到24.6%,增长了16.4个百分点,但西部地区增长更快,增长21.3个百分点,已经接近了东部地区的水平(见表21)。
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成倍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利润的能力,说明产品销售收入获得了多少利润,同时,由于是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产品销售的实现是取得利润的前提,而产品销售收入本身包含了销售成本和利润,降低了成本就可以提高利润。因此,该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成本费用高低的因素。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也反映了企业承受价格降低和销售下降风险的能力,销售收入高则能力强,反之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较弱。以上借助其它指标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3%,2002年为3.8%,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16%高出0.14个百分点,说明化工500强生产经营水平在不断提高。
1.涂染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企业。
2011年各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均有提高,其中涂料、油墨、颜料、染料企业达到9.97%,专用化学品企业达到9.13%分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与2002年比较,增长最多的是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及合成材料企业(见表22)。
2.“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于国企。
2011年,“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在2002年和2011年都高于国有控股企业,说明在企业营销策略、能力以及降低成本、费用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要看到,在这十年间,500强中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高了3.36个百分点,而“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仅提高了0.3和0.68个百分点,差距正在缩小(见表23)。
3.青海、新疆和西部地区50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最高。
十年间,化工500强企业所在省份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青海、新疆跃居前两位,排在下面的北京、内蒙、宁夏、福建、陕西、江苏、四川、贵州居各省份的前十位(见表24)。
从东、中、西部地区看,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见表25)。
四、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但不平衡
负债经营是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获得借入资本,扩大资本来源的有效途径。负债经营既有利益又有风险。负债资产比率高,会对企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说明企业自有经济实力弱;负债资产比率低,说明企业自有资产比重大,经济实力强,债权的保证程度也高。由于负债利息一般都低于股息,所以负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资本的收益率。负债资本比率过低,意味着融资成本加大,过高又意味着债权人的安全又缺乏保障。因此,负债资产比率高要有一个合理的界限,在我国经济环境下,一般保持在40%~60%之间比较合理。反映负债资产比率的常用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
为了反映化工500强企业负债经营状况,拟从负债规模及资产负债率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化工500强企业负债规模及其分布。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负债总额为1.27万亿元,比2002年的1769.5亿元增长6.2倍,企业平均负债25.4亿元,比2002年的3.5亿元快速增长。这里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500强负债规模均已达到当年工业总产值或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相对较高。
在各行业中,2011年基础化学原料与合成材料企业负债最高,分别为2445.9亿元和2436亿元,其次是化肥,化学专用品和轮胎企业;在各经济类型中,2002年国有控股企业负债1525.4亿元,民营企业负债13.2亿元,“三资企业”负债10.8亿元,2011年分别增长了2.1倍、146倍和304倍,在地区中,东部地区最高,达7533.5亿元,增长也是最快的,达8.2倍,其次是西部地区(见表26)。
2.化工500强资产负债率。
2002年化工500强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9%,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为62.22%,略高于合理区间。
①涂料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化肥等行业处于不合理区间。
2002年涂料、油墨、颜料、染料工业处于合理区间,其他行业均略高,其中轮胎、化肥工业最高,2011年涂料、油墨、颜料、染料工业处于合理区间,其他行业均略高,其中仍是化肥行业资产负债率最高为63.4%,基础化学原料工业为62.1%(见表27)。
⑦“三资”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2002年和2011年“三资”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合理区间。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2002年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均处于略高区间(见表28)。
③2011年8个省份500强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2002年有15个省份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11个省份处于不合理区间。而2011年只有9个省份处于合理区间,20个省份处于不合理区间(见表29)。
2002年资产负债率东、中、西部均处于合理区间;2011年东、中、西部资产负债率均超过60%的合理区间。其中,东部处于接近合理区间的边缘,西部略高,中部地区最高(见表29)。
五、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平均每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这里是使用工业总产值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率。
2011年化工500强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081.5千元/人年,比2002年的220.8千元/人年提高8.4倍,比2011年化学工业劳动生产率1241.9千元/人年高出839.6千元/人年。
1.合成材料行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统计显示,2011年所有行业劳动生产率全部提高,合成材料和基础化学原料工业分别增长11倍和9.5倍。
2002年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行业是专用化学品和涂料工业;2011年劳动生率最高的行业是合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见表31)。
2.“三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2002年和2011年“三资”企业均比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但是从增长速度看,民营企业快,正在接近“三资”企业(见表32)。
3.广东、上海、浙江等省市劳动生产率最高。
2011年劳动生产率最高的省市依次是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江苏、重庆、黑龙江、天津、河北等省市(见表33)。
在东、中、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最高,中部地区增长最快(见表34)。
综上所述,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年来化工500强在以大促强发展中,表现出色。不但做大了,而且也做强了。2011年比2002年上述所有指标大幅提升,尤其是利润指标增长速度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标志着化工500强企业做强的速度超过了做大的速度。各项利润率指标全面超过了化学工业全行业的同期水平,经济实力空前提高。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观察到化工500强企业在做强过程中不同侧面的发展变化。
从各行业看,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制造企业在利润及各项利润率指标中均处于前沿;
从经济类型看,“三资”企业利润额已占据首位,民营企业快速增长,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占500强利润比重下降较多。在各项利润率指标中,民营和“三资”企业也处于领先位置;
从地区看,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利润额遥遥领先。在各项利润率指标中,福建、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后来居上;
为落实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规范收入分配”的要求,积极促进企业工资分配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协调,引导企业在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年度工资水平。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核、市政府批准,1998年继续对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工资指导线中的基准线体现政府对大多数生产发展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工资适度增长的基本要求。根据近几年我市地方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情况,我市各类企业在1998年的工资分配中,应充分考虑本企业实现利税、劳动生产率、工资利税率、资本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企业人工成本状况等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强调企业应主要围绕基准线,在下线和基准线之间合理确定工资增长幅度。
二、继续坚持工资指导线对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采取分类调控与指导的原则。所有企业的工资增长达到或接近预警线都是危险的信号,企业当年经济效益增长较快,成本有承受能力,工资增长也不宜达到预警线,特别是一些前一年度职工工资水平已经比较高的企业更不应攀比预警线;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上线仍作为企业人均实发工资的“封顶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较快,提取工资增幅超过预警线部分,可留作工资储备金,以保持年度间工资增长合理适度;对非国有企业,主要突出指导线对企业工资决策的指导,是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决定工资的重要依据,企业经营者和工会双方应围绕基准线,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经过协商,合理确定工资增长率。
三、对上一年停产、半停产并且工资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今年经济效益增幅较大,为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拟适当提高工资水平而造成工资增幅较大时,应由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一至三季度《企业工资与效益情况季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于1998年10月底前报市劳动局审批。
四、对1996年职工工资水平较高,1997年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超过预警线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市劳动局将进行通报,并列入工资内外收入重点抽查范围。
五、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动态监测,及时向所属企业提出工资分配的指导性意见和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综合利用工资总额使用手册管理、人工成本管理和工效挂钩清算核定等手段,引导企业增强工资分配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各单位要加强对实施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宣传。注意纠正个别企业把工资指导线当成“工资增长线”、“攀比线”的错误认识,使工资指导线实实在在地成为引导各类企业工资合理增长的实线。
六、为更好地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种(岗位)工资水平,市劳动局在对部分行业工种(岗位)职工工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自1998年起,试上年度部分行业工种(岗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见附件三),供企业参考。
七、工资指导线的执行时间为本年度。
八、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意见,工资指导线原则适用于中央在京企业。
附件一:北京市199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一、1997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状况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807.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5%。
地方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其中工业系统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非工业系统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区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9%。
(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7477元/人,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770元/人,增长15.9%。
(三)全市职工平均工资11019元,比上年增长15.0%;地方企业平均工资10255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地方国有企业平均工资10250元,比上年增长8.8%;地方三资为主的其他所有制企业平均工资14212元,比上年增长15.4%;地方集体企业平均工资7713元,比上年增长16.6%。
(四)零售物价指数103.8%,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3%。
(五)扣除物价因素,全市、地方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分别为9.2%、6.0%、3.3%、9.6%和10.7%。
(六)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6.0%,比1996年的6.6%减少0.6个百分点。
(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73%,继续保持在1%以内。
(八)行业平均人工成本水平状况:
根据调查,1997年北京市地方国有企业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为17300元/人;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14.87%;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收入14.22%;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 值50.99%。
在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17300元中,工资11171元,占64.57%;社会保险费用2902元,占16.77%;职工福利费用1316元,占7.61%;职工住房费用1096元,占6.34%;劳动保护费用399元,占2.31%;职工教育经费129元,占0.75%;其它人工成本285元,占1.65%。
在社会保险费用2902元中,养老保险费2461元,占84.80%;医疗保险费用318元,占10.95%;失业和其他保险费用分别为69元和54元,占2.38%和1.86%。
1997年北京市三资企业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为20998元/人;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7.96%;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收入7.03%;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25.84%。
在三资企业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20998元中,工资13754元,占65.50%;社会保险费用2853元,占13.59%;职工福利费用1557元,占7.41%;职工住房费用1293元,占6.16%;劳动保护费用399元,占1.90%;职工教育经费145元,占0.69%;其它人工成本997元,占4.75%。
在社会保险费用的2853元中,养老保险费2330元,占81.67%;医疗保险费用339元,占11.88%;失业、其他保险费用分别为100元、84元,占3.51%和2.94%。
1997年北京市地方集体企业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为11025元/人;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28.61%;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收入22.16%;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53.84%。
在集体企业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11025元中,工资7263元,占65.88%;社会保险费用2379元,占21.58%;职工福利费用786元,占7.13%;职工住房费用137元,占1.24%;劳动保护费用220元,占2.00%;职工教育经费66元,占0.60%;其它人工成本175元,占1.59%。
在社会保险费用2379元中,养老保险费1819元,占76.46%;医疗保险费用436元,占18.33%;失业和其他保险费用分别为90元、34元,占3.78%和1.43%。
分所有制的各行业、细分行业具体人工成本状况见附件二。
二、1998年北京市经济发展预测
(一)1998年是我市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九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主要经济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二)预计今年零售物价增长指数控制在3%左右,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增长5%左右。
(三)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1%左右。当年下岗人员分流安置率达到60%。
三、199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根据1998年北京市经济发展预测和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有关政策,通过数学回归模型测算,并经过专家论证和适当调整,我们提出199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一)1998年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为10%。扣除物价因素,企业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安排在4.8%左右。生产发展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可参照基准线并在国家宏观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安排本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水平。
(二)企业工资增长的上线(预警线):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的15%。对于1997年、1998年效益增长较快的企业,应在符合“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安排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
(三)企业工资增长的下线:为职工平均工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职工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一)
----------------------------------------
|平 均|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人工
行 业 | |占增加值 |占销售收 |成本
|人工成本 | % |入 % | %
-------------------|-----|-----|-----|-----
一、农、林、牧、渔业 | 8442 |62.08 |13.00 |13.53
-------------------|-----|-----|-----|-----
二、采掘业 |13109 |79.72 |38.39 |34.85
-------------------|-----|-----|-----|-----
三、制造业 |17300 |50.99 |14.22 |14.87
-------------------|-----|-----|-----|-----
13.食品加工业 |17099 |42.49 | 4.11 | 4.18
-------------------|-----|-----|-----|-----
131.粮食及饲料加工业 |14552 |44.08 | 4.87 | 4.72
-------------------|-----|-----|-----|-----
132.植物油加工业 |18349 |42.78 | 2.68 | 2.87
-------------------|-----|-----|-----|-----
14.食品制造业 |14125 |66.99 |22.41 |23.01
-------------------|-----|-----|-----|-----
141.糕点、糖果制造业 |10904 |76.96 |50.07 |53.77
-------------------|-----|-----|-----|-----
142.乳制品制造业 |12696 |44.62 |12.22 |12.88
-------------------|-----|-----|-----|-----
145.调味品制造业 |17690 | 84.49 |28.25 |28.11
-------------------|-----|-----|-----|-----
149.其他食品制造业 |12770 |78.61 |30.80 |29.66
-------------------|-----|-----|-----|-----
15.饮料制造业 |15796 |22.38 |10.59 |11.58
-------------------|-----|-----|-----|-----
151.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 |15682 |21.76 |11.49 |12.71
-------------------|-----|-----|-----|-----
17.纺织业 |12910 |46.84 |22.47 |20.55
-------------------------------------------
注:平均人工成本按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计算
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二)
-------------------------------------------
|平 均|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行 业 | |占增加值 |占销售收 |占总成本
|人工成本 | % |入 % | %
-------------------|-----|-----|-----|-----
172.棉纺织业 |10775 |58.09 |19.24 |16.97
-------------------|-----|-----|-----|-----
174.毛纺织业 |16672 |39.06 |28.27 |27.55
-------------------|-----|-----|-----|-----
1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5908 |71.99 |21.15 |20.55
-------------------|-----|-----|-----|-----
181.服装制造业 |16078 |71.99 >!<|21.55 |20.53
-------------------|-----|-----|-----|-----
21.家具制造业 |17202 |46.58 |11.70 |13.31
-------------------|-----|-----|-----|-----
2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15104 |52.85 |23.12 |25.36
-------------------|-----|-----|-----|-----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6265 |72.91 |22.35 |28.92
-------------------|-----|-----|-----|-----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6917 |51.45 |11.74 |11.97
-------------------|-----|-----|-----|-----
262.化学肥料制造业 | 7854 |63.14 |20.79 |24.09
-------------------|-----|-----|-----|-----
265.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 |17391 |46.12 | 8.42 | 8.27
-------------------|-----|-----|-----|-----
266.合成材料制造业 |21068 |59.23 |14.76 |16.01
-------------------|-----|-----|-----|-----
267.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14317 |64.39 |16.90 |15.31
-------------------|-----|-----|-----|-----
268.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17234 |45.43 |21.92 |26.17
-------------------|-----|-----|-----|-----
27.医药制造业 |16652 |45.07 | 9.87 |10.77
-------------------------------------------
附件二: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
注:平均人工成本按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计算
国有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三)
-------------------------------------------
|平 均|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行 业 | |占增加值 |占销售收 |占总成本
|人工成本 | % |入 % | %
-------------------|-----|-----|-----|-----
27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 |15407 |42.97 |16.23 |17.49
-------------------| -----|-----|-----|-----
273.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 |19836 |44.15 | 6.88 | 7.58
-------------------|-----|-----|-----|-----
29.橡胶制造业 |12641 |34.56 | 8.02 |10.37
-------------------|-----|-----|-----|-----
30.塑料制品业 |11806 |75.56 |20.91 |21.64
-------------------|-----|-----|-----|-----
302.塑料板、管、棒材制造业 |11381 |81.27 |36.05 |34.96
-------------------|-----|-----|-----|-----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504 |49.01 |23.33 |25.23
-------------------|-----|-----|-----|-----
311.水泥制造业 |14426 |40.02 |17.33 |18.28
-------------------|-----|-----|-----|-----
312.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 |13424 |80.06 |29.79 |31.52
-------------------|-----|-----|-----|-----
313.砖瓦、石灰和轻质建筑材料 | | | |
|15047 |49.93 |28.43 |32.05
制造业 | | | |
-------------------|-----|-----|-----|-----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937 |48.87 |11.08 |13.27
-------------------|-----|-----|-----|-----
34.金属制品业 |10875 |80.79 |17.83 |20.33
-------------------|-----|-----|-----|-----
346.建筑用金属制品业 |10044 |73.31 |22.04 |26.44
-------------------|-----|-----|-----|-----
35.普通机械制造业 |12870 |67.10 |20.27 |22.38
-------------------|-----|-----|-----|-----
353.通用设备制造业 |11004 |65.04 |24.50 |27.19
-------------------------------------------
注:平均人工成本按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计算
集体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一)
-------------------------------------------
|平 均|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行 业 | |占增加值 |占销售收 |占总成本
|人工成本 | % |入 % | %
-------------------|-----|-----|-----|-----
三、制造业 |11025 |53.84 |22.16 |28.61
-------------------|-----|-----|-----|-----
1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 6866 |47.69 |39.21 |45.14
-------------------|-----|-----|-----|-----
181.服装制造业 |10097 |56.26 |37.39 |39.66
-------------------|-----|-----|-----|-----
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 9317 |64.99 |35.50 |35.96
-------------------|-----|-----|-----|-----
2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11868 |47.97 |15.82 |16.29
-------------------|-----|-----|-----|-----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662 |88.75 |28.48 |33.34
-------------------|-----|-----|-----|-----
27.医药制造业 |11878 |65.84 |30.72 |32.70
-------------------|-----|-----|-----|-----
30.塑料制品业 | 9993 |79.35 |28.43 |30.04
-------------------|-----|-----|-----|-----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3367 |69.89 |35.17 |49.47
-------------------|-----|-----|-----|-----
34.金属制品业 |10024 |69.78 |34.19 |29.65
-------------------|-----|-----|-----|-----
35.普通机械制造业 |10904 |70.75 |22.08 |23.09
-------------------|-----|-----|-----|-----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10825 |72. 54 |33.57 |28.19
-------------------|-----|-----|-----|-----
365.医疗器械制造业 |11623 |74.42 |32.47 |35.34
-------------------------------------------
注:平均人工成本按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计算
集体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表(二)
-------------------------------------------
|平 均|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
行 业 | |占增加值 |占销售收 |占总成本
|人工成本 | % |入 % | %
-------------------|-----|-----|-----|-----
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1118 |41.94 |20.65 |22.99
-------------------|-----|-----|-----|-----
4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9998 |21.30 |10.12 |48.47
-------------------|-----|-----|-----|-----
416.电子元件制造业 | 9985 |20.69 | 9.80 |47.57
-------------------|-----|-----|-----|-----
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 | | | |
| 7861 |83.01 |35.80 |37.17
械制造业 | | | |
-------------------|-----|-----|-----|-----
43.其他制造业 |15375 |64.70 |18.81 |31.14
-------------------|-----|-----|-----|-----
431.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14759 |65.65 |18.44 |38.75
-------------------|-----|-----|-----|-----
439.其他生产、生活用品制造业 |17508 |62.08 |19.99 |19.80
-------------------|-----|-----|-----|-----
五、建筑业 |10697 |39.76 |16.71 |17.60
-------------------|-----|-----|-----|-----
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12940 |52.51 |15.16 |15.49
-------------------|-----|-----|-----|-----
八、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10803 |56.24 | 6.44 | 8.95
-------------------|-----|-----|-----|-----
64.零售业 |10364 |27.38 | 8.90 |18.36
-------------------|-----|-----|-----|-----
十、房地产业 |25859 |18.72 | 3.24 | 3.33
-------------------|-----|-----|-----|-----
十一、社会服务业 | 9628 |23.48 |22.17 |26.66
-------------------------------------------
注:平均人工成本按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计算
附件三:1997年部分行业重点工种(岗位)职工平均工资
1997年部分行业重点
工种(岗位)职工平均工资
-------------------------
序号| 工种(岗位)名称 | 平均工资(元)
--|------------|---------
1 |营业员 | 14799
--|------------|---------
2 |餐饮服务人员 | 11660
--|------------|---------
3 |中西餐厨师 | 13878
--|------------|---------
4 |机械加工人员 | 11926
--|------------|---------
5 |电力设备制装人员 | 11728
--|------------|------- --
6 |机动车驾驶员 | 13397
--|------------|---------
7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 15466
--|------------|---------
8 |一般管理人员 | 21686
--|------------|---------
9 |高级管理人员 | 34261
--|------------|---------
10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 14170
--|------------|---------
11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 13009
--|------------|---------
12 |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 18814
--|------------|---------
13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 15688
--|------------|---------
14 |邮电通讯技术人员 | 36874
--|------------|---------
15 |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 | 21720
--|------------|---------
16 |会计 | 15002
--|------------|---------
17 |键盘操作录入人员 | 12832
--|------------|---------
18 |行政业务办事人员 | 14449
--|------------|---------
19 |劳动人事办事人员 | 15852
--|------------|---------
20 |安全保卫人员 | 13431
-------------------------
1997年部分行业重点
工种(岗位)职工平均工资(分等级)
------------------------
工种(岗位) |技术等级分组| 平均工资
----------|------|------
营业员 | 初 级 |15009
----------|------|------
营业员 | 中 级 |15266
----------|------|------
营业员 | 高 级 |18514
----------|------|------
工种平均 | |14799
----------|------|------
中西餐厨师 | 初 级 |10148
----------|------|------
中西餐厨师 | 中 级 |14400
----------|------|------
中西餐厨师 | 高 级 |16343
----------|------|------
工种平均 | |13878
----------|------|------
机械加工人员 | 初 级 |10997
----------|------|------
机械加工人员 | 中 级 |12008
----------|------|------
机械加工人员 | 高 级 |13256
----------|------|------
机械加工人员 | 技 师 |14355
----------|------|------
机械加工人员 | 高级技师 |17002
------------------------
------------------------
工种(岗位) |技术等级分组| 平均工资
----------|------|------
工种平均 | |11926
----------|------|------
电力设备制装人员 | 初 级 |11529
----------|------|------
电力设备制装人员 | 中 级 |12476
----------|------|------
电力设备制装人员 | 高 级 |13788
----------|------|------
工种平均 | |11728
----------|------|------
机动车驾驶员 | 初 级 |12707
----------|------|------
机动车驾驶员 | 中 级 |14369
----------|------|------
机动车驾驶员 | 高 级 |15496
----------|------|------
工种平均 | |13397
----------|------|------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 初 级 |11948
----------|------|------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 中 级 |16615
----------|------|------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 高 级 |17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