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的哲学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督导;督导权威;督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12-04
教学督导的本质
教学督导,既有客观需要,又有主观要求,还有实际效果。当研究教学督导存在的合理性时,应着重思考其本质属性。教学督导的本质属性,即指其存在的不变性质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
教学督导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属性。
(一)质量促进性
所谓质量促进性,即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质量观是科学发展的动态观念。教学质量是指一组具有特性的实体能够满足社会人才成长需要的程度。这样的教学质量观,有以下四层含义:(1)教学质量涉及一切教学实体,包括产品、服务、过程、效果、组合、事件等;(2)教学质量赋予教学实体应有的特性,包括专业特性、技术特性、职业特性、功能特性、人格特性等;(3)教学质量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包括明示的、隐含的需要和期望等;(4)教学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促进教学质量,重在教学服务的全面性、符合性和适应性三方面。全面性指一切教学工作均要讲求质量;符合性指教学工作应达到某种理想的、可测量的指标或特征;适应性指教学工作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职业资格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因此,应经常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评估,按照变化的需要和期望,相应地改进教学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确保持续地满足就业岗位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二)人格完善性
所谓人格完善性,即指完善教学人格的形成。教学督导服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教学双方人格的完善和塑造。以前关注教学双方人格问题的很少,因为教学督导关注更多的是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后来人们发现,理想质量和效果的产生,需要建立在完善人格的正常表现之上。“人格”在社会生活中有多种含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指享有法律权利和应尽义务的人;文学意义上的人格,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指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集合;教学意义上的人格,指师生双方尊重知识、爱惜人才、勇于探索、诚实守信的品质。教学人格的完善可使个体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自我稳定性的身心组织,适应学校和社会提供的人才成长环境。
(三)作风建设性
所谓作风建设性,即能建设良好的教学作风。作风一般指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作风可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教学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作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在形成过程中经常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迁移和偏向。良好的作风需要在实践中磨炼、砥砺、比较、筛选、倡导、建树,如“民主和谐,踏实进取”的校风,“厚德博学,爱岗敬业”的教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富含个性、积极向上的班风等。理想教学作风的形成,能维护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产生教学效果。
教学督导的三种基本属性之间有如下的辩证关系:质量促进是基因,人格完善是内因,作风建设是外因。基因是物竞天择、自然进化的结果,内因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灵魂,外因是教学团队的工作守则和行为规范。教学督导员应根据这三种基本属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督导活动,发挥应有的督导作用。
教学督导的维度
凡事总有度。教学督导的度是每位督导员需要思考与把握的问题。掌握教学督导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都十分重要。
教学督导的度包括广度、标度、适度、效度、角度和制度等六种维度。
(一)广度
广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范畴。超越范畴的督导,将失去法理支持和社会认同,不达边际的督导,将失去工作效能和实际作用。如“教育督导”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用以指导和督促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政策,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而“教学督导”是指学校自身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与反馈,用以发现问题、明确差距、寻找对策、设法解决的质量监控与自评、自纠、自建等活动。教学督导是学校内部的自我净化伺服系统,相当于健康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其工作职责,范围、重点和要求不同于政府层面的“教育督导”。因此,教学督导有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信息反馈和参谋咨询等职能范围。相应地,教学督导具备监督检查、审核评价、总结指导、报告建议、知情参议的基本权限,但没有行政命令功能。
(二)标度
标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标准。缺乏测量的标度,无法进行评估;心中没有标准,无法督导他人。标度是一系列用线或点标出来的间隔,用来计量距离、数额或数量。教学督导的标准并非如此简单。有刚性标准,如常用评价标准,包括国标、省标、市标、院标,有的再细分指标等级、标准分值和计分公式等。还有柔性标准、动态标准,更有抽象标准、隐性标准、内部标准和公示标准等。教学督导的标准可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上级教育教学主管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组规范性文件。教学督导标准宜以科学、技术、教育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教学效益为目的。标度的背后由标准支撑,标准的背后由科教成果奠基。教学督导既要研究标准,还要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和评价标准。标度的划分和标准的制定、把握与执行,是教学督导的工作重点与难点。
(三)适度
适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执行程度。执行程度常见有三种:(1)过度,指超出权限范围的权力使用过度,如临床上常见的用药过度等;(2)适度,指符合对象、切合要求、产生理想效果的执行程度;(3)欠度,指用力时场合不对、时候不利、力度不到、效果不好。教学督导的适度,既指用力大小,也指用力技巧(功力);既指用力场合,还指用力时机。既要避免苍白无力的督导,又要防止生搬硬套的说教。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提出常态性督导、专项性督导和综合性督导要有机组合,正面督导和侧面批评要注意场合,因势利导和借机发力要前后配合。教学督导的服务对象是师生双方和管理部门,共同目标是提高质量、塑造人格、改善作风。
(四)效度
效度指的是教学质量监测的有效程度,即教学质量测量工具确能监测对象特质的程度,简单地说,是指质量监测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效度是教学质量监测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教学质量监测中,对监测工具,如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鉴别效度必须明确监测的目的与范围,考虑所要监测的内容并分析其性质与特征,检查监测内容是否与监测目的相符,进而判断监测结果是否反映了所要监测的特质的程度。如监测某门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研发监测工具,包括考试、答辩试卷的命题和调查问卷等,需要研究试卷命题和调查问卷的监测能力及其客观性、实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并将它们与标准化试卷或问卷比较。标准化试卷或调查问卷监测的结果,可作为效标,即衡量监测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效标相当于医学界临床检验的“金标准”,无论采用何种监测或调查方法,其效度优于“金标准”,成本低于“金标准”,方法简于“金标准”的,就可能被采用并替代“金标准”。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2)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3)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4)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有了可靠的效标,就能测量和评价效度。教学督导的效度又可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编制效度、效标效度和经验效度等。它们可将教学督导的评判依据建立在科学的数理统计之上。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效度指标有综合化、抽象化和大众化的倾向,如“以教学双方满意不满意”为最终效度指标。
(五)角度
角度指的是教学督导的观察方位。角度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角的大小的量,通常用度或弧度来表示。教学督导将角度比喻成观察事物的出发点。由于思维定势,人们可能习惯于从某一角度观察教学过程,得出片面的观点。若转变观察主体的身份,或变更观察的时间、地点和方位,则会得出另外的督导结论。即使是督导员自身,由于有不同的理论武装、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观察眼光。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出来,可让不同的人员从各自的视角开展综合评议,会使整体评价水平提高。
(六)制度
制度指教学督导的规范程度,包括对教学督导自身和教学督导对象的行为规范。教学督导制度的一般含义是要求教学双方及督导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是实现特定功能和特定目标的学校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制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制度的形成,来自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成果。纯理论略显抽象,难以制约;纯实践稍偏具体,不足概全。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共识,制定共同遵守、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则较易实现教学质量管理。依法治校,以制管理,据理督导,用规纠错等,均需通过规章制度执行。教学督导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正式规则又称正式制度,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程序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的规则、规程、规矩和办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结构,共同构成教学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条文;非正式规则是教学双方在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师生相传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实施机制是为了确保上述规则得以执行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制度安排中的关键一环。这三部分构成完整的制度内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学督导的六个维度(广度、标度、适度、效度、角度和制度)不完全等同于正常人体机能的六种感觉(直觉、听觉、触觉、味觉、视觉、嗅觉),但从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反馈、判断决策而言,又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教学督导的六种维度可分两类:一类是空间维度,如广度、标度和角度;一类是责任维度,教学督导既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如高度、深度和角度,又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如适度、效度和制度(见图1)。若仅从一种维度从事教学督导,会走向片面或极端;若从六种维度进行,道路会越走越宽。空间维度使人把握分寸,责任维度使人脚踏实地。
教学督导的权威
(一)督导权威的存在
权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在意志方面对具有某种威望和支配作用的力量的服从关系。从世界普遍联系的本体论看,权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唯物主义实践论看,权威是物质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人们只有尊重规律,服从真理,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类自身和谐发展的问题。从人际沟通的社会学角度看,权威是普遍联系的交往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对立统一的矛盾论看,权威是强加和服从的矛盾统一体,它是意志强化和行为服从的对立统一。从科学发展观看,权威不是静止的社会关系总和的交往,而是主体之间动态的实践过程的结果,普遍性、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是其鲜明的特征。教学督导的权威,同样是客观存在,并不断深化发展的。
(二)督导权威的类型
督导权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方便讨论,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类。
行政权威 行政权威指以法律和上级组织的文件、法规、规范、要求和期望等形式表达的影响力。该影响力明确地将教学角色期望以条文规定形式提供给师生仿效执行。师生被要求遵守并面临各种违章违规的结局。行政权威的优点是统一、强势、规范、配套;缺点是绝对依赖、机械顺从、墨守成规,有消极被动现象存在,缺乏个性创新。教学督导须经常做“检查与评级”工作。
个人权威 个人权威指督导者以个人领导力、激励手段和人际关系技巧等形式表达的影响力。个人权威的优点是关系和睦、遵从及时、心理满足、环境改观、能够获得鼓励;缺点是协商探讨较少,过分注重人际关系,追求物质奖励,有时偏离能力意愿。教学督导需要做沟通联系工作。
学术权威 学术权威指以教育规律和教学科研中所形成的理论、观点、解释、结论和学说等形式表达的影响力。该影响力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及其应用的经典案例陈述给教学双方,期待师生遵守那些被认为是真理的定律、证据或结论,并做出应有的回应。学术权威的优点是理论先进、结论可靠、标准规范、高于实践、容易接受;缺点是实践有限、不敢作为、执行迟缓、缺乏经验。教学督导需要做解释说明工作。
专业权威 专业权威是指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技巧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成功影响力。该影响力建立在教学技巧和教师个人经验、知识和技术基础之上,是公认为“好教师”的专业认同反映和反响。专业权威的一部分来自专业实践,一部分来自内化的专业品德。专业权威的优点是专业建树、品德内涵、信心提振、价值体现、影响深远;缺点是探索实践周期偏长,专业方向不同,仿效遵从者少,维持时间不长。教学督导需要做推介倡导工作。
道德权威 道德权威是指在师生中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教学理念综合形成的人格、人道及人品影响力。该影响力是从传统文化和师生感受到的义务和责任中提炼出来的结晶。道德权威的优点是公共信仰、核心价值、责任义务、道德驱动、自觉遵从、全面联动、作用持久;缺点是易受社会风气影响,需要不断努力严格自律,常受来自不良道德方面的挑战,难以持续激励和比较衡量。教学督导需要做宣传教育工作。
(三)督导权威的利用
上述五种权威各有利弊,单独利用不一定产生积极效果,而应根据实际需要组合应用,相互取长补短,联合发挥作用。权威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权威的利用也应有机组合、联袂协同作用。完全依赖行政权威进行教学督导,会扼杀师生的创意个性;完全依赖道德权威进行督导,会放任某种不良倾向。在文明社会建成之前,不能单凭一种权威影响力维持教学质量的监控提振关系。所有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学术的、专业的、个人的和道德的权威,都要积极加以利用。
教学督导的策略
选用不同的督导理论和利用不同的权威力量,会形成不同的督导策略。督导策略有多种形式和过渡类型,但可分成典型的两种:一种是外界控制型,一种是内化自觉型。
(一)外界控制型督导
外界控制型督导假定教师在自身利益或独立个体的基础上能对外界环境要求做出理性判定。即认为可以通过直接的或周密的外界控制来达到对教学工作的控制,强调提供直接的督导,将工作标准化以及将教学标准化。其指导思想基于“奖赏能促进教师工作”。因而,教学督导将重点置于理解、研究和提高督导行为上,而不是置于帮助师生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上。
(二)内化自控型督导
将督导看做是一种功能,督导并非必须用组织机构来加强,也没有必要用证书来证明其合法性。督导活动既能由校长或行政指定的督导者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和其他人进行。诸如同行督导、顾问督导、合作督导以及非正式督导等,都是重要的。强调依赖社会化的过程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因为他们有能力提供一种标准化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承诺。内化自控型督导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行动是有目的的、可自由选择的、追求价值和利他主义的。情感和价值观在做出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哪怕牺牲自身利益,也要将教学质量提高。外界控制型督导与内化自控型督导之间的差别(见表1)。
外界控制型督导和内化自控型督导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目前,相当多的教师和督导者都自然地倾向于内化自控型督导。要使内化自控型督导能够被广泛地接受,教学督导工作应努力改变学校现有的督导机制,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内化自控型督导的能力构建与培育。例如,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时,督导者必须鼓励教师这样去做。当教师希望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督导者时,他们必须成为教学共同体的一部分。如果内化自控型督导能成为学校教学督导的主体框架,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将是督导工作的新重心。
参考文献:
[1]阮俊,钟桂英,刘苹,梦宁.高职教学督导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4-51.
[2]隋学礼.马克思恩格斯权威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3]王忠萍.论高校教学督导员的权威[J].教育与现代化,2006,(1):32-37.
[4]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罗伯特·J·斯特兰特.教育督导:重新界定(第7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1-30.
[5]张丙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52-54.
经济哲学究竟需要研究哪些问题,取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哲学既不是国内通常所理解的应用哲学,也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
那么,该怎样去研究经济哲学呢?
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本文由收集整理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不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经济观亦已经变化,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入、高增长”,造成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调等,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去解决这类问题。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本质和规律。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正确的经济哲学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象就越严重。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的产生。
从学科性质看,可以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各种环境,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因此,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经济活动在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的地位。一、经济活动在人的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中的地位。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方式。这种生存发展方式与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必定存在着特定的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人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由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是题中应有之义。二、经济活动在人的本质生成和变化中的地位。经济活动作为
人的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它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具有什么作用?与其它活动相比,它在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三、经济活动在人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之中的地位。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个体成长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的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等),经济活动和人发展的这些一般必然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经济活动有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如经济活动的分工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那么,它们与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对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1.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学习的知识终身受用一劳永逸的事很难办到的。目前,初、高中生以及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普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自学能力比较低,他们自己不会自学,也不习惯自学。老师不上课就没事可做,甚至会干出无益之事。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已经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这样做。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凡是教育,其目的达到不教。”这是很有到理的。如果学生不会自学,一步离不开教师的教,这样的教学应该说是失败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是辩证关系,学生的学习方法,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制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推动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正反应了我们教学工作需要改革。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际活动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语言则是各种交际的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成为一个有觉悟、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语言是表达人的思想的,语言表达不清楚,往往说明思维也不清楚。因此,语言表达能的培养必须与专业的知识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进行。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时时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同时必须要求教师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活泼,词汇不但丰富还要富有感染力;语言必须语法正确、逻辑严谨、流利畅达;语音、语调也要讲究,讲解不能平铺直舒,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其情感色彩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灵活运用。
另外,多组织些课外活动是训练培养语音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适当组织讲演比赛,朗读比赛,谈读书心得,座谈实习收获,参加郊游,汇报思想等活动,并事先要求学生自己做好活动准备,即自己写讲演稿,写朗读文章或诗句,写读书心得,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报告,写书面汇报材料。活动中对较成功的作品要组织学生反复读、反复听、使多数同学能取别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对比较差的作品也要挑出典型反复读反复听,使部分同学避免在语言上再犯同样错误。
3.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一个合格的人们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能力,如果教育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品德教育,则是失败的教育,当然,相对来说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项工作主要应由班主任来抓。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通过细微的观察了解,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根据思想品德出现的“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其次善于运用品德教育的心理规律进行工作。道德行为是受道德意识调解支配的,要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应当首先进行说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事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意识。而形成了获得良好品德的动机,可以说品德教育工作一半已经完成了。第三要具有品德教育的机智既善于巧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紧急状态下做到遇事不慌、镇静、从容、头脑清醒,能快速进行分析判断并巧妙提出正确教育的办法,使犯错误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承认错误,并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在电荷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显著特征是对放置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如何描述电场的这一力学特性?显然应该从电荷受力谈起。
由于任一电荷都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为了描述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可引入另一电荷做研究。当引入另一个点电荷时,点电荷本身也产生电场,此时的电场已不是原来的电场了,而是一个复合电场,它的力学特性也不是原来电场的了。
哲学上讲“要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启发了我们。为了研究场源点电荷的电场情况,我们引入的一个检验电荷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电荷电量足够小,产生的电场足够弱,它引入后的复合电场主要是场源电荷产生;二是体积足够小,可以看成质点,这样可以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特征。
能否用检验电荷q所受的力F来描述场源点电荷Q的电场力学特征呢?从F = k Q ? q r 2可知,这是不行的,引入的描述电场力学特征的物理量必须只能反映电场本身的特点,不能与外在的因素有关。而上式中,F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有关,且如果在电场中同一点,分别放置正、负电荷,电场力的方向也不同。
虽然不能用检验电荷受力来描述电场,但也给了我们启发。我们注意到,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放入不同电量的检验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量越大,电场力越大。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即使放入同一检验电荷q,一般来说,所受的电场力也不同,但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电场力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考查一下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电量的比值。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分别放入电量为q1、q2、q3的检验电荷,它们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1、F2、F3,则有:
F1 = k Q ? q1 r 2 F2 = k Q ? q2 r 2 F3 = k Q ? q3 r 2
显然:F1 q1 = F2 q2 = F3 q3 = k Q r 2
上式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不同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不同,但它所受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却相同,与检验电荷无关,只跟场源电荷有关(场源电荷的电量Q及在电场中的位置r)。
若将同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则有:
F1 = k Q ? q r 12 F2 = k Q ? q r2 2 F3 = k Q ? q r3 2
则:F1 q ≠ F2 q ≠ F3 q
上式表明,即使是同一检验电荷q,放置在电场中的不同的点(r1 ≠ r2 ≠ r3),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也不同,但它们的比值仅由场源电荷的电场决定。
这样说来,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Fq有三个特性:
1、确定性。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如:距场源电荷Q距离为r 处),不同的检验电荷的Fq均相同(k Q r 2),且只与场源电荷有关。
2、区别性。在电场的不同点,即使是相同的检验电荷,其Fq也是不相同的(r1 ≠ r2),Fq只与场源电荷及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本质性。电场中某点Fq越大,表明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强;反之,则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弱,Fq可以反映电场力学特性的本质特点。
据此,我们可以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它是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而定义的,这就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新物理量。
考虑到电荷有正、负,我们规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放置在该点的正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从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可以看出,E = Fq只是电场强度的量度式而非决定式,因而不能说“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事实上E与q、F无关。它的有无、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与外在的因素无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也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通过外在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度量其本质。正如问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它是由本人长的高度决定的,但可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即使不用尺子去测量,人的高度也是确定不变的,因而正确的测量可以反映出而并非决定人的高度。
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知的两个物理量与要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有关,如电场强度这一概念的引入中,电场就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二是已知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具有确定性和区别性,即对于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一般是不同的,能够将它们区别开。三是两个物理量比值的结果有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本例中,Fq的大小能反映出该点电场的强弱。
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这在物理学中俯拾皆是。如速度的概念V = s/t ,加速度概念a = ΔV/t,密度概念ρ= m/v,电阻的定义R = U/I ,电容概念C = Q/U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引入的。比较复杂的情况,可能涉及到三个物理量的比值问题,如磁感应强度的引入,就是用垂直磁场放置的电流元所受的磁场力F与电流元的电流强度I和长度L乘积的比值来定义的,即:B = F/I?L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普通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活力,提升竞争力,必须以学科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根据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辨证地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继承与创新、点与面、扬与弃的关系,扬长避短,凸显自己的比较优势与强项,以提升办学层次。
关键词:普通高校;特色学科;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特色是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强化特色意识,重视特色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共识。普通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辨证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提升办学层次。
一、特色学科的含义和特征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是在比较意义上,就对象的范围、类别、内容而言的,它所对应的哲学范畴是个性,是矛盾的特殊性。特色学科建设必先培育和发展学科的个性。在研究方向、学术队伍、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必须有别于不同学校同学科的地方。因此,可以说高等院校的特色学科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学科,是一定比较意义上的优势学科,是学科内涵定方面、特定领域、特定时期中的特长或优势[1]。这种特长或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显而易见的,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自认的,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根据特色学科的含义,其主要特征有四:一是特色学科的独特性。特色学科是把学科突出的个别“强项”或优势表现出来,体现在具有鲜明的个性上,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从哲学意义上看,特色学科是事物的一种特殊性,它具有事物特定的、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特性。二是特色学科的客观性。特色学科是一个学科在其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持久的、稳定的发展方式。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环境和条件建设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是一种客观事件。它的出现是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三是特色学科的价值性。特色学科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特色学科建设又不能只局限于满足需要,还要带动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这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重要导向。特色学科建设不能“无特造特”,失去价值的特色学科,没有发展和建设的必要。四是特色学科的发展性。高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的竞争。特色并非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变化,不断充实和发展。
二、特色学科的类型
特色学科的类型,笔者认为有综合优势型特色学科、行业优势型特色学科、地域优势型特色学科三种类型。
1、综合优势型特色学科
综合优势型特色学科是由于学术力量综合实力见长而发展为特色学科。也就是说,学科特色更多的体现在实力上,即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在学科方向、学科队伍与梯队、学科基地等诸方面站在了前沿,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这类特色学科也就是重点学科,往往集中在国家重点大学(研究性大学、进入“ 211” 或“ 985” 工程的大学)。例如,清华大学的建筑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等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2、行业优势型特色学科
行业优势型特色学科是由于行业优势明显而发展为特色学科。其拥有服务于特定行业且实力较强,培养的专业人才出类拔萃,被社会所认可,能够解决行业的关键问题而技高一筹的学科。例如,水产类、冶金类、交通类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凭借“人无我有”的独特学科地位,学科特色得以显现。作为普通院校的上海水产大学,以水产养殖学科为特色,成为国家水产科技、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普通高等院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佼者之一。
3、地域优势型特色学科
地域优势型特色学科是地方普通高校处于毗邻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绝佳位置,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学科建设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形成特色。2007年国家批准的重点学科中,草业科学集中分布在具有鲜明地域优势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三所西部院校,挤身拥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这一国家重点学科。
三、特色学科建设需要遵循的哲学原则和处理好几种关系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核心与支柱。普通高校要在各高校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学科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根据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建设与发展的总目标;要提高普通高校在学科发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性与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拓展生存空间,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辨证地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转贴于 1、特色学科建设必须遵从实事求事原则,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特色学科建设也是如此。纵观国内外著名高校之所以知名,是由于在学科建设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展整体实力,使其强于普通院校。这些高校往往拥有一二个乃至多个绝对占据学术前沿阵地的学科,而另一些学科则相对普通。在1999年的美国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之所以能超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了世界顶尖学科。这些学科由于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成为代表该院校水平和形象的特色学科。而普通高校总有部分学科相对较强,成为自己的顶级学科与知名大学媲美。所以,普通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殊性,科学规划、强化创新、发展特色、凸显优势。具有自己的特色学科,才能使自身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2、特色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发展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对传统的延续,创新是对传统的发展,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创新,既不能对传统东西采取全盘否定,也不能采取一概肯定。墨守成规的继承往往因无法适应星驰斗移般的条件变迁而最终夭折。只有依靠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开创崭新的局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特色学科是由本学科经过必要的时间准备和理论积累,逐步以特定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特定的知识作理论内容,形成独特的、完整的学科框架,并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成为科学意义上的特色学科。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的特色学科都是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的实际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因此,普通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继续传承自身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在社会上已经产生影响的特色,打好传统这块“金字招牌”。二是要将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特色新的内涵,围绕传统特色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使传统特色不仅能够保持突出优势,而且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三是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善于培育新的特色学科,重视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地方性特色上做文章。这样,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抓住机遇,极易形成具有时代意义和竞争优势的新的特色学科,实现学术地位的提升。
3、特色学科建设必须掌握特殊与普遍的原则,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或系统。科学本身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把他分解成一门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每个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由高度分化向高度综合发展。同一门类或不同门类学科之间,按照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在建设好各个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群,才能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的目的从整体看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科成为一流学科。但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不可能同步发展,必须划分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先使重点建设学科搞上去,通过示范、辐射等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发展[4],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因拥有“齐鲁文化”研究这一优势,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就这一点,把它的文、史、哲包括区域经济全都带起来了。由此可见,普通院校在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培育上,一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从整体上统筹规划、设计。二要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要集中学科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攻关。通过局部重点建设,实现某一特色学科的率先突破,依靠局部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与发展。特色学科的发展与提高,会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兴盛;相关学科的兴盛,反过来又会促进特色学科的不断深化与巩固。
4、特色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处理好扬与弃的关系
以的辩证唯物论来看,“为”与“不为”是一对矛盾。“有所不为”是“有所为”的初级阶段,它是为“有所为”创造条件、储备发展能量。“有所为”则是“有所不为”必然结果。在条件成熟、发生质变的情况下,“有所不为”必然要转化为“有所为”。该为不为,会错失发展良机;不需为而为之,会造成巨大浪费。这是由于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在制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对学科建设工作的最高要求,带有高度的决策性,正确决策取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在资源上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优于他校,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自身的规模、现有水平、学科发展潜力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学科的整体布局,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取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进而强化其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郭必裕.高校特色学科形成的微观分析[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97-100.
关键词:哲学;文化;辩证思考
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但文化是一种抽象存在,对它熟悉并不代表对它的熟知。一方面,我们无法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同时,我们也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就像抓在手里的空气,当我们去追寻文化的踪迹时,它除了在我们手里之外,无所不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文化是哲学赖以生长的土壤。通过文化,我们可以认识哲学的问题、意义和价值,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有待于哲学层面的阐释。而哲学是关于人的文化活动的本质、规律及其目的的学问,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活动的灵魂。从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理由、根据和目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借助哲学,我们可以加深对文化深层内涵的开掘。哲学作为对人类活动的反思,并不存在于自己虚构的世界中,而存在于一切人类的现实实践领域之中。可以说,哲学的研究视域包含了整个人类文化活动的领域,文化的进步既是人类精神能力的扩展,也意味着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哲学的发展同样蕴含着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和扩宽。
一、文化:一种呈现人的活动的存在
“文化”产生于拉丁文“Clutera”,由动词“Colere”而来,具有“耕耘”的意思。18世纪,法语中文化含有训练和修炼心智,指良好的风度、文学、艺术和科学。随着文化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文化的不同涵义。与西方语言不同,把文一词对应到中文范畴来看,“文”常指纹理,“化”有变化、生成的意思。把“文”、“化”合在一起,构成“文化”这一范畴,要追溯到《易•贲卦•像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即是从纹理含义演化而来,“以文教化”[1](P.2)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比较来看,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与汉语中的文化是有一些不同的。西语中强调栽培、种植,后来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思想教养,它更看重的是一种凭依内在的力量而生发的价值规范。汉语中的“文化”主要侧重在“以文教化”,强调的是人伦关系的外在规范对人的约束。但都突出了文化的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性质。
但文化的内涵并不是虚浮的,它是内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无形的制约性的深层积淀。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特性,我们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首先,文化具有人的实践意味。人的存在是文化发生的起点,没有人的创造也就没有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特有的活动的产物。但人与自然物质的一般意义上的交换,并不能构成文化存在的充分条件。因为人不仅在认识外界自然,“利用”自然的有用性,更要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外在的世界,以反作用地使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也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物”之外去认识世界,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存在于物质运动的过程之中,在自身所进行的客观实践活动中,内在地认识着事物的本质。同时,经由人改造自然物,但经过人的创造活动的“文化物“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物“,它已被注入了主体的目的性内容。这种成为“文化物”的“自然物”是实践的生成,具有着实践的意味。
其次,文化具扬弃着原有存在的的属性。自然界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生的产生就是超越本能的自然,建立自己的“第二自然”,这种“第二自然”内在地包含着人与动物差异的本质规定性,即人具有创造性,而且是对原有存在扬弃的创造。在这个意义说,动物的活动是零起点性的,比如,老老鼠死亡之后,小老鼠会从零出发,重新开始自己的生命历险,当它积累了丰富的,所谓的活动经验,但是它无法把这些经验传递给它的同类和下一代。而人则不断以某种方式扬弃着给定的或外部的世界,不断地超越、更新和重建着已有的文化创造物。
第三,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生成。文化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存在、发展和创造的,是历史积淀下来的群体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它表现为以往历史过程所造成的东西。而且,在人类活动中,文化又依赖物质工具形式、语言符号形式、社会关系形式等由各个民族在共同的创造过程中所约定而成的形式,正是这些形式,使得文化看起来似乎是某种独立的东西,但究其本质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集体性创造的表现方式。可以说,“文化本身是限制个人行为变异的一个主要因素”[2](P.37),文化对个体来说并不是主观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自在性,是非个体性的。
不难看出,文化确实是一种呈现人本身实践活动的存在。一种文化对生存这一文化之中的人的生存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感化和熏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深深浸透于存在于其中的人的灵魂。另一方面,它规约着一个社会发展的向度,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内在维度,而文化的变迁或转型总是不自觉地呈现着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这个层面来说,对文化的追寻就是对人本身存在追寻,因为人始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二、哲学: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概括和升华,是人类理性的事业。文明创造的性质、形式和过程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在不同时代的特征,这些特征又通过哲学体现出来。对哲学与其时代文化精神的关系,我们作如下理解。
第一,哲学理论地折射着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现实图景。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揭示人在自我的实践活动中的复杂关系,反映着特定时代的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方式。比如,中国传统哲学就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外在折射。传统中国哲学是根植于原始“天人合一”观念之上的,儒家的“入世”、“齐天下”的思想,道家的“出世”、“独善其身”的观念,都是这种思想的枝脉。中国是一个农本型的社会,这种封闭的、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经济形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的农民。他们终生生活在他们所熟悉的村庄、田野等天然的集体之中,家风族教、传统习俗经验情感等文化因素默无声息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们们。一代代的人自觉地在这种周复始循环的重复中出生、成长、老去。人自然地消融在这种单调的日常生活之中,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自然的“合一”。显然,这种传统哲学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现实折射。
第二,哲学批判地推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描述是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的。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哲学不断地为其建构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前提,又不断地对这些前提进行“反思”和“检查”。所谓人后天形成的“第二自然”,就是文化超越人的自然本能确立的人为的行为规范,这也是文化对原有存在的扬弃的鲜明体现。正是因这样,哲学的这种对文明诸形态的扬弃式的批判,才不断推进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并成为文化与哲学共同进步的机制。
第三,哲学指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规范着人的实践性活动,人作为文化的存在,在其集体性的创造性过程中,离开正确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人就会受到其约定俗成的规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限制和惩罚。马克思就是在他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辩证方法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过程和规律的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创立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平稳地进入了新的阶段。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哲学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导向作用,具有何其重要的意义。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哲学的演变过程了解了哲学在文化中的普遍的文化价值。在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它最初几乎涵盖所有的文化学科,包括人文学科和主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可以说,它实际上就代表着文化的总体。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文化开始分化,产生了不同的门类。由之哲学的疆域和地盘则逐渐退缩与减少,它不再代表文化的总体,而成为文化系统中的要素之一长期根植在文化系统之中,最后发展成为文化学科的元标准以及文化学科合理性的裁判者。可以说,哲学层面的文化价值研究与探讨,是文化意义上的哲学讨论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研究,这一目的性的研究是必要的。因为只有确立哲学之普遍的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哲学在文化中的超越地位,才能确定文化意义上哲学的合法性。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认为,不能把哲学史当作一个孤立的过程来研究,哲学史是文明和文化史的重要一部分。他要求把哲学的故事和人类学、原始生活、宗教史、文学和社会制度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再到后来,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卡西尔的文化批判,这一过程的研讨和探知是符合哲学发展的逻的。
总之,哲学与文化的确有着不解之缘,哲学是抽象思维着的主体的头脑中的产物,它是最高的文化,是文化中的制高点。哲学总是体现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浓缩,哲学一方面折射了特定的文化发展历程,同时,它也以反思、批判的态度重新整理、建构着着文化的发展形态,甚至重塑着人类文化的精神。哲学的发展进步同人类的文化的创造是紧密相联的。在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它通过对对一定时代的文化产生进行结晶和提炼而形成,并作为人类文化成果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反过来,哲学离开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大道也是不能存在的。离开了文化的哲学,和没有哲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哲学与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哲学与文化关系的来具体指导我们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哲学学科及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一方面撷取哲学中文化中的哲学因子,另一方面析出文化中哲学的结晶,从而更好地促进哲学、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才真正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科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学术贡献与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88-02
挫折在《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在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遭遇到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情绪体验。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职业选择诸多矛盾和冲突面前,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在情绪和行为上产生紧张、焦虑、沮丧、困惑、失望、抑郁等,这些都困扰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剖析导致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较差。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家庭走向学校,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年龄较小,虽然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大学生几乎没有挫折经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名利得失、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具备协作精神;部分大学生心理防卫能力较弱,应对外界刺激及其冲击的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及耐挫折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遇到挫折,往往会茫然失措,失去自我平衡的心理支点。
2.大学生理想期望值过高,不能正视现实。部分“90后”大学生是带着矛盾心态进入大学院校的。一方面,他们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为了理想和追求努力拼搏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他们追求理想、渴求知识,但又不愿付出太多的汗水,希望有一个和谐愉快的人际环境,却又在为人处世时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会宽容与忍让。同时,他们在遇到这些挫折时,不敢正视现实也不肯改变“自我”,缺乏应对策略,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长时间的压抑会使这部分学生精神活动降低并产生生理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大学生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漠。心理研究表明,如果集体中的成员缺乏集体意识,彼此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了解和沟通,不能相互认同和交往,就容易产生苦闷、孤独和焦虑。大学生虽然是青年群体中思想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但彼此间地域不同导致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加之多数大学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使得一些如学生会、老乡会等由松散个体组成的学生组织,缺乏广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员之间思想情感交流不畅通,缺乏友爱气氛,缺乏集体凝聚力,这为不良心理障碍的滋生造成可乘之机。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缺乏力度和实效。如今的大学生年龄多在17―23岁之间,他们对人生探索与思考的偏差,对道德标准认同的错误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种种消极心理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发挥其教育和辅导作用,引导学生朝着高素质的人才成长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挫折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教育思想的片面化,使得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比较,轻情感、意志培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偏离了对学生消极心理的引导,管理过程中也缺少科学的判断和切合实际的对策,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内在引发源难以及时消除,直至产生严重心理挫折。
二、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1.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和建设。《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要把他们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需求。
2.完善心理辅导机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适应教育工作机制,通过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一是要尽快把大学生心理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轨道,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系统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危机。二是建立心理活动室,构建以个别或团体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适应教育网络,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减少心理挫折带来的压力。三是通过访谈调查、心理测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档案。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二)加强“三位一体”建设,营造大学生抗挫折的良好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消除可能产生挫折的因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第一,要重视倡导一定的文化理念,对本校多年来形成的人文、科学精神进行认真总结、提炼,用适当方法宣传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践行,建设好院校的精神家园;第二,要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同学,教师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多和他们谈心、交流,鼓励其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其克服孤僻、离群的心理。
2.宽容学生受挫后的不良行为,为受挫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安全机制。一个人处于挫折情境时,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反应来替智行为,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宣泄出来,就可能被累积而导致病态心理乃至攻击、自杀行为的发生。只有使这种紧张的情绪发泄出来,才能恢复理智状态。因此,在学生受挫折后出现异常情绪和过激行为时,学校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以避免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挫折感。高校工作者应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采取个别谈话、意见箱、开展心理咨询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给受挫者提供各种倾吐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毫不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使他们能在一个自由宽松、充满关爱的氛围中日渐成熟,茁壮成长。
3.加强“家校”沟通,提倡共同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道:“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意识有很大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学校要善于组织、协调、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家长教育影响要趋于一致,力求思想工作的最优效益,从而建立起健全大学生挫折抵抗能力的长效机制。第一,调动班主任的教育力量。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二,发挥家庭的教育力量。家庭在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的受挫能力比做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助推其上天的火箭。因而班主任要建立学生家庭档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帮助父母改变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及时纠正和解决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和看法,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三)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成长同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产生活等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农村或边远贫穷地区锻炼,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感受社会生活的艰辛,在劳动的挫折中树立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的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让大学生适当参加社区挂职锻炼,到相应岗位实习,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能客观看待成败得失,培养屡败屡战的气概和意志力;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其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
高校挫折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不断发展挫折教育理论,加强挫折教育实践,从而教会学生如何从容应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索、破解、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培养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现代人格与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旭东,等.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吸引;圆;现代信息技术
一、引起认知冲突和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圆的定义”的教学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二、重视创设“引入”情境
王建磐教授指出:尤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引入数学知识,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和探索。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入的——剪接几幅奥运射击冠军贾占波比赛时的精彩境头,进行多媒体播放。
师:贾占波何许人也?
生1:雅典奥运会射击冠军!
生2:这块金牌可谓意外的收获,是由于外国选手“脱靶”……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紧接着特写“中靶”与“脱靶”的镜头,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点在圆内”“点在圆外”……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三、注意保证学生“动手”的时空
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如结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和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和“从圆外一点可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得出,在课堂上我是这样操作的:
(3)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有的用“测量”验证相等的量;有的用“对折”后,对着亮光看所猜想的等量是否重合等方法)
(4)交流反馈,得出结论。
四、善于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只要用鼠标拖动点B,几个图形就可以互为变换,图3是图4、图5的特例……
五、养成反思习惯,注重同伴启迪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对学习的反思,通过师生对自己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反思,促其内化所学,发现不足,整合优化,提高素养。
教师反思:教学前的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的反思——具体的实施;教学后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学生反思:参与积极性与学习态度的反思;知识发生过程与结果的反思,知识的特点与应用的反思,反思学习历程等。
师生不仅要善于反思,还要善于与同伴交流,不仅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考向同伴倾诉,还要善于倾听、吸纳同伴的建议和意见,优化整合,为我所用。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面临着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而且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中自身存在着不平衡性与矛盾[1]。在遭遇严峻挑战和自身矛盾的境遇下,建设充满现代精神的国有企业文化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较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从哲学的视角来考虑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1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国有企业担负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如果国有企业文化得不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就难以兴盛。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环境下,国家之间的文化在竞争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促进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高我国的文化在世界的竞争力。
1.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是紧密联系的,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企业文化[3],当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先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使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和不断地深化改革中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2.怎样建设国有企业文化
2.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国家的精神财富,也影响着国有经济文化的建设,在国有经济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树立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倡导企业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以实现企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吸取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发展中不断地开拓进取,不断地创新,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
2.2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
我国的国有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发扬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弘扬科学理性的精神,科学理性的精神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科学理性的精神能够促进企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提升科技水平。还要发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随着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在企业发展中,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开拓创新,不与时俱进,将得不到可持续发展,最终会被淘汰,这对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是无益的。开拓创新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增强实力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所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文化建设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促进企业的创新、与时俱进。
2.3借鉴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
美国企业文化中具有探索、创新、怀疑、实证、理性和独立的精神,而且美国企业的管理中注重全面质量的管理。在日本企业文化中形成了人本主义的企业理念,企业员工忠于企业、信任服从领导的安排,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大多数企业以为整个社会服务为经营理念。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因子都是值得我国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中进行吸收和借鉴的。
2.4建立现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我国的国有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要建设相应的建设体制机制。首先总经理和党委书记要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提出经营管理理念方面,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出发,在提出了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后,总经理和党委书记还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作用。
2.5建设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是一项大的工程,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领导们的努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领导的工作中去。可以建立考核机制,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领导考核的指标之一。还可以建设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评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估,对那些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成绩的部门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