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索价值观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大学生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不仅大学生价值观不断地受到影响,而且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身经验也会不断地完善、改变,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在外界的环境影响下,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与经历的不同,便会形成多样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也随之出现,它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势必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价值观通过文化这一载体,在意识上不断影响着大学生。其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媒体作用的不断加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流通速度的不断加快,这些都为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的价值观在飞速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经受着冲击与考验,大学生面对着文化的多样、纷繁的信息、文化形式以及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等,势必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
二、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所进行的“德育”课,是培养大学生接受主导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每一个社会都极其重视价值观教育,社会成员一旦价值观出现失序、混乱,冲突,那么人类的道德将面临缺失,社会将面临混乱的局面,信仰将面临崩塌,会严重阻碍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因此,价值观教育在任何一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其教育内容,高校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在不断地探索价值观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在宣扬主导价值观的同时,通过文学、管理、电影等手段与方式,有意或无意中阐述着价值观多元化的存在。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它担负着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个人精神层面的修养、科学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的教育。面对着精神领域教育的弱势,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施,加强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使大学生成为科技的掌握者,同时又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节操,良好的品行,真正成为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全方面人才。
三、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下的创新性
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各种观念、文化、利益主体能够共同存在,在相互融合与冲突中,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化价值观正是这种复杂社会环境的衍生物。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高校价值观教育应当形成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首先,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影响和感染大学生。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师的日常言行举止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示范带头作用,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在不断进取和创造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热爱生命、珍惜人生;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坚定的探索精神,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具备不盲从、不轻信、不唯上、不唯书而只唯实的求真科学态度;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有正确的事业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恪尽职守,崇尚正义,淡泊名利,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与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去感染他的学生;高校教师务必坚持真理的标准,要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勇于探索知识真谛,倡导学术自由。
一、情感及情感交互式设计的意义
情感不仅仅是人主观的心理反应,它是人在自然界中整体感知力的一部分,它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及复杂性,是一种基于心理和生理共同的体验和认知。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会由于种种干扰因素,而对自然界的个体及事务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心理反应往往又会藉由生理行为而外显。这种生理行为的外显就会和人机工程和人机交互而联系起来。
当下,社会整体的物质生产能力在不断加强,这使得社会人士对于设计的品质及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是严格。“人人皆用户”甚至“人人皆产品经理”的情况似乎也越来越普遍。大众对于设计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简单的功能性层面,而逐步提升至内涵、思想和文化层面,用户开始希望自己与产品,有更多的可以达成“共鸣”的可能。基于此,传统的交互设计也亟需作出改变。设计师在设计时,除了功能性、实用性、可行性之外,要开始注重对于用户行为的探索,试着以多种方式,去了解用户的习惯,感受到用户的需求,更多地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主观造物”。
文章认为,设计,就是要让用户对产品产生欲望,基于人的欲望,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进一步促使了设计的产生。欲望是人性的基础组成部分,低级的欲望仅仅满足一时之欢或者片刻之欢,仅基于片面来满足需求,或是产品的实用,抑或是产品的适应面广等;而高级的欲望可以满足长效性的渴望,从用户的使用反馈中,来表现出一种魅力,而在构建这种高级欲望产品的过程中,其所需要考虑的,必然超于产品本身,给使用者更多带来倩感上的交流,这样,也更能贯彻设计师“以人为本”的意识。
二、移动应用与情感交互式设计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力提升,也带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作为移动应用的直接载体,开始充斥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0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9.5亿,约占总人口数的70%。考虑到部分用户所持有设备不止一台,估计10.5亿台移动设备,每天打开超过20次,每次平均使用8分钟以上,单个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高于2.7小时,接近3小时;根据艾瑞M USERTRACKER显示,2016年10月,日活跃数超过1亿的APP共有8款。调查同时显示,绝大部分的手机用户表示,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移动应用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功能性,更乐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探究、享受、愉悦的心理感受。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的使用机制及使用环境中,用户对于移动应用的使用效果反馈也不同。因此,对于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式设计的研究,不仅要停留在常规观察分析层面,更要有一套系统的认知和研究思路。
三、情感式交互设计在移动应用中的体现
(一)功能上的实用
功能指的是物体或者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APP,“落网”的功能就是为小众的音乐爱好者人群,提供独立音乐的一个内容载体。例如,每日更新的“音乐期刊”。与其他音乐类APP,在上线初,就推出很多种门类的音乐及歌曲,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音乐来听的方式不同,落网在上线伊始,其功能仅仅只有向听众单方面输出推荐歌曲,然后用户听歌这一种模式。
基于这种单向的功能输出模式,笔者认为这是落网在无形中积累忠实用户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给予开发团队的维护以及APP自身发展前景的一个探索阶段,这种方式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落网开始逐步上线“单曲”、“专栏”、“活动”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功能,同时也对以往推介的历史期刊进行了细分,并且开始与独立音乐人合作,在固定板块进行“原创推荐”。以上,笔者认为是“落网”在基于用户需求及软件基本功能方面的考虑后,揉合情感化交互设计,做的一次初步尝试。
当“人脸识别”开始风靡并被一些其他门类的移动应用进行实际应用后,“落网APP”旗下的另一个音乐软件“EMO”已经上线。“EMO”一词来源于EMOTIONAL,即情绪摇滚。"EMO”的功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来识别用户情绪,并根据用户的情绪来匹配音乐。其功能简单,却深受用户喜爱,一是因为它有趣的功能契合了很多音乐爱好者“随便听听”的态度,二是落网通过长期的用户积累,已经形成了“高质量、小众、独立音乐”的感受,简单的界面设计直截了当,可以让用户获得最简单的功能,但是却丰富、有趣的倩感体验。这种贴心的功能设计,“润物细无声”般地打动着用户。
(二)视觉设计上的走心
视觉设计作为用户对于一个产品或者一款移动应用的最直观感受,其往往起到了能否在第一时间打动用户,吸引用户的作用。落网的识别标志,简单大方,但同时又很美观,独特的天鹅造型,给人一种舒适、亲密,却又不同于其他音乐软件的心理感受,与“落网APP”独立音乐的内容相辅相成。于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落网”围绕该天鹅形象,开发出一系列周边衍生品及文创产品。
“落网”的用户界面设计,整体清爽,功能一目了然。而同期的其他音乐类软件,如QQ音乐、搜狗音乐、酷我音乐盒等,普遍存在页面复杂,功能性承载较多,在识别度上,“落网”具有独特性;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包合了一定的匹配度和情感适配意义;同时由于视觉界面设计的高辨析度,也相应提高了“落网”用户对于该软件的识别度和记忆度,无形当中增加了用户黏性。
(三)内容上的情感交叉
内容是移动应用的基本竞争力,移动应用是内容的载体和输出介质,而不断更新并且创造可以吸引用户的内容,便形成了移动应用的活力。
“落网”关注优质内容的推荐,注重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每日的“音乐期刊”中,不仅包含歌曲,亦包含一张与音乐风格相配套的封面图,同时还有关于音乐的背后故事,或者音乐人感受之类的文章,丰富且多元。在诱导用户使用APP功能的过程中,“落网”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引起用户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去探索软件的深层次内容,把“落网”的价值观,传达给用户,同时,这也是情感式交互设计中亟需探索和深究的问题。
(四)核心情感价值的提炼及完善
移动应用中最基本的就是完成功能性的呈现,而这些往往是用户下载移动类软件的初衷。而交互设计,则直接影响用户在探索功能过程中的感受。交互可以分为“用户可见的交互”、“被用户认知”、“被用户认可”三个阶段。这其中牵涉到的,其实是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及完善过程,也是核心竞争力逐步凸显的一个过程。随着“落网”的发展,其SLOGAN也由“落网,我们记录独立音乐,转变成为“独立,不独于世”。这是一种自我表述,亦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软件由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开始向思想契合等方面的转变,在价值观上,获得用户更多的认知。
四、基于价值主张设计的移动应用情感式交互设计
(一)价值主张设计与传统设计思维的不同
较之传统设计思维中,人们习惯于从分析问题开始入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探索方案,这其中会诞生好几种解决措施,而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之中的人们,会择优选择解决路径。无数分析法、理论论证法、数据采集法等方法的面世,无疑让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在潜意识中采取理性思维。过度理性思考的弊端就是,会忽略行为主体“人”的感受,人作为事件的主导者及参与者,其人性并未得到极大的释放,反而被抑制。这时,大众开始呼吁“以人为本”。
(二)价值主张设计实施方法
“价值主张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在一张纸上进行九宫格划分,在设计伊始就将设计主题进行明确标注(这点将有利于把握设计方向和思考的中心点),同时把设计师和设计参与者等基本信息进行填写,右上角的‘旧期”以及“版本”标注则更有利于把握团队设计进程和设计思考的记录。
从画布中,我们不难看出,“价值主张设计”直指设计各个环节的核心点。九个不同的格子,用便笺书写后贴在画布上,每一张纸,涉及用户、对应产品、渠道、工程师等不同信息,代表成千上万种可能性的替代方案,这点是为了帮助设计师和设计参与者找到最佳的方案。其中,方形图代表的是客观因素和设计工具的存在,圆饼形图则对设计的主观情感因素进行了细分,在整个设计思考过程中,把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进行良好整合。而使用便笺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利,且可以随时替换。在这整个对于设计的探究中,将帮助我们的设计思维进行推敲,由迸发灵感到整理灵感,由零散趋于完整,由多点多面的切入趋于核心点集中。设计师及设计参与者,在这样一个自由环境中,以平等的方式彼此讨论,进行多方面的思维和信息整理,将会更直接地意识到客户的重要性,也更能知晓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也就是说,整个“价值主张设计”的画布,即围绕大,展开,进一步探讨“价值”。
(三)价值主张设计的用户本质
引用自张凌燕在((设计思维一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一书中总结的传统商业思维与设计思维的不同点的对比图,笔者在这张图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思维,比较分析了传统设计思维与价值主张设计思维之间的区别。
将上面两张图进一步对比和对表格进行延伸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当结合设计思维来思考问题时,传统思维和价值主张设计思维,其最终的指向就是“物”与“人”,传统设计思维用产品来反映设计,而价值主张设计思维,则是用“价值”来彰显设计。把整个设计实现的过程,真正落实到了实践中,用“机遇”的视角来分析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思路明晰,不断尝试,进而进行不断地创新,直至解决问题。
五、移动应用中的情感式交互价值主张设计
移动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使得设计师开始更多地换位思考,人与产品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使用关系,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倩感关系。
价值主张设计,把设计思维中的核心关注点,真正地引向用户本身,这意味着一切设计始于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更好地为个性化需求服务;而不以事物或者问题为中心,不仅可以规避设计过程中的繁琐和失败,还可以强调始终保持对人的关注,把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把对于设计的思考高度提升至人类本身,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回归—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回归平衡。它将指向更加良性、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及更加充满愉悦感的生活。
总结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的教学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习物理,觉得枯燥无味,或学了之后收效甚微,那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无效或低效;如果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觉得非常有趣,并且学后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问题与教师商讨等,这样的教学行为就是行之有效,也是要不断寻求的。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树立全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
传统的物理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播,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纯知识、纯理论的问题训练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生活知识的缺乏给物理学习带来的障碍,在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安排学生实践活动、作业布置等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1.立足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体验中努力探究、开发心智,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的联系。实验是达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常常除给学生以“新、奇、好玩”以外,没有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除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到:
(1)敏于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和“看的方法”,即明确观察的对象、条件、步骤、部位、顺序等。
(2)勤于做。拓展实验空间和增加实验时间,让一些演示实验从讲台向学生的座位拓展,甚至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演示,真正实现实验的目的。
(3)善于思。经常给出一些设计性实验是调动学生动脑、动手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力求使学生感到设计性实验有探索价值,能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激发其独立思考,联系教学实践,理解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提高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解决当前教与学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质和量,特别是能促进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有效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学习的困难。
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利用学习策略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如在一章的教学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主线进行知识梳理,组成知识网络。在操作中,教师可对知识整理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提示,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是小组协作完成,使他们逐步养成知识整理和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课题探究,提高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中课题探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还可以是探索性实验。针对某一具体课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师生共同探究物理规律。探究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生活体验,在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分析信息、产生疑问,同时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
如在“测量凸透镜焦距”课题探究中,要求每组学生带好刻度尺、凸透镜、一张白纸和一副太阳镜。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在太阳底下两人一组开始测试凸透镜的焦距。开始时,有同学还不明白带太阳镜的真正作用,但当他们看到白纸上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既小又亮的白斑时,才知道没有太阳镜会损伤眼睛。在测量中,有的同学在白纸上得到的是一椭圆光斑,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将白纸平面与凸透镜的中心平面垂直后再正对太阳,这时在白纸上测的是不完整的大光斑到透镜的距离。虽然同学们测得的焦距不一定准确,但是他们体验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以及对测量焦距的方法有了一个亲身的体验,使其在宽松、好奇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4.革新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多媒体、网络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应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上的独特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适时播放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缺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物理生活知识,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5.注重个体差异,作业习题符合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情境教学;探索交流;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是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二期课改”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探索性课程的教学。 2001 年 7 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浅析如何通过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自主探索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1 创设有效情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自主探索氛围
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引导学生探索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要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验等主要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得到发展。其次,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大胆地把原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处理,并给学生提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生动活泼,而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消除学生对教学的畏惧感,感受到教学就在身边,从而充满情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第三,要改进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实现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中,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切实加以保护和引导,要让他们勇于探索,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要支持和引导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赫乐巴特指出:“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东西,就能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当学生有了尝试成功的甜头后,教师就必须通过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来营造学生自主探索的氛围。教师创设的情景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设计。如设计问题情境、操作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形式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主动的探索新的知识。如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就可以用“CAI”的课件,通过软件把学习内容设计程现生动、形象的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乐意地进行探索,主动去尝试解答新的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愉悦的氛围。
2 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诱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人类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初中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求知欲,他们总想亲手摸一摸、做一做,总想亲自找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满足于别人的现成解释。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务必改变现行的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首先必须来自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我们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乐于与教师交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主动探索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兴奋,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特定方向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这种主动,伴随着愉悦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更能自信地展示自己,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旨,也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课堂教学中要多用激励的语言。在展示新课内容时,老师说“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相信你一定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说得真好”等等。宽松的学习情境,必将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创设类型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1 创设生活式的问题情境。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熟悉事例,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建构数学知识,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感兴趣,又易于理解。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之前,把原教材中关于生产的例题,大胆删去,让学生在学习前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收集信息,把“步行街”、“美食街”2000年7月到12月的人流量变化、税收增减数等各种数据和两街管委会所做的各种统计图作为学习的载体素材,使学生认识到折线统计图有关知识很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探索的意义,因此在上课伊始,许多很实在很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已在学生的脑海中油然而生,如“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呈现了什么信息?”“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学习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用?”“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态度积极主动,探究欲望强烈。
3.2 创设矛盾式的问题情境。教师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式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围绕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进行探索。可以促成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师先出示两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要求同学们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在用数方格、重叠割补、目测等方法中,只有数方格的方法才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紧接着师又提出计算平行四边土地面积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吗?矛盾冲突出现了,怎么办呢?学生们带着这样一个欲解不能的问题兴致勃勃地进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环节。
3.3 创设探究式的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设疑问难,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使其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是多少岁?”问题一提出,即打破了学生的心理平衡,创设了“愤”与“悱”的思维情境,师继而引导学生探讨“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现在奶奶过的生日反而少说明什么?”“生日跟什么有关”,“奶奶有些年没有过生日又说明了什么?”……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真正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诱发“心求通而不达”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全心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3.4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有趣的现实的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师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设计了一道让学生灵活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开放性的实践题:“妈妈给小芳的卧室挂上漂亮的窗帘(电脑显示长3米,宽2米),你们认为最多要缝多少米的花边呢?为什么?” 学生情趣高涨,敞开思路,各抒已见,由于各个人的审美观和需求不同,学生们说出了多种方案,如缝一条边、缝两条边、缝三边,这样,在学生们的探索中不仅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是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形成一定数学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智能的发展同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教育部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旨在进一步提升职业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
职业发展教育是大学生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职业发展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理念,提升全面素质。对学生而言,在此时期接受全方位、科学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明确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成功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学生准确定位并使其学习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应对竞争的能力。对学校而言,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高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学校竞争能力。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成了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和重要指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也就提高了学校整体就业率和学校声望。对社会而言,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减少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有利于实现就业渠道多元化,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控制人才在市场上的高流动性及流动的无序性。
“以人为本”职业发展教育,是指从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对其进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教育工作,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其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具有序列性、发展性的要求,分为三个阶段:
1 初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2 中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拓展,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开展职业测评、组织职业咨询、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推荐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后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鼓励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以“以人为本”理念构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1 构建多层次的职业辅导体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从就业指导转向职业辅导,意味着就业工作从经验型向专业化的转变。职业辅导在我国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生事物。相对于以前的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职业辅导的兴起标志着就业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就业工作理念有了深刻变化。要开展好职业辅导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国情、校情,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辅导体系,推动职业辅导的全程化、拿霉盖;建设一支具有综合背景的校系两级师资力量作为保障,促进全员关心学生就业局面的形成。
面向大学生的职业辅导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基本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的意识,探索价值观和择业观等,从而能够积极地规划大学生活。第二个层次是职业辅导的提高教育,即帮助一部分有更高专业需求的学生掌握生涯探索的工具和技能,深入系统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职业实践等活动。第三个层次是面向毕业生开展的就业指导,比如关于本年度就业的基本政策,求职的基本技巧和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等等。
此外,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职业辅导工作,引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涉及择业观、价值观、成才观等问题,还涉及学生对自我、职业的科学认识以及求职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等。这就要求职业辅导必须从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变。职业辅导队伍应该是一支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化的队伍。
同时,要积极建立校系两级职业辅导师资队伍。努力推动院系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要把院系就业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放在与学校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调动学生系统、教务系统等资源,真正实现职业辅导工作的全员化;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生工作及教务系统等在组织、资源、思想等方面的优势,互相配合,统筹协调;推动职业辅导同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融合。在条件成熟的学校,要把学校一级的就业工作部门作为学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师生的实践基地。
2 构建系统化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业指导课要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由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所决定,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因此就业指导课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进行,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在贯穿全程的基础上,还要讲究针对性。根据不同阶段,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如,一、二年级为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技能培训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三年
级着重就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考研、出国等就业方式的指导。四年级注重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职业测评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3 构建科学化职业发展教育评估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
为了把职业发展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要引导高校有效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并逐步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目标发展。这就需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评估,其中首先要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地反映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内容,准确体现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上来,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与职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把学生是否得到良好的职业指导、满意的咨询服务和职业意识、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衡量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指标体系还应体现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使职业发展教育能促进各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4 构建有序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是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整合职业测评、生涯人物访谈、职业咨询、团体辅导、作品展示与比赛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有力宣传职业规划的意识、理念和方法,起到了较好的启蒙教育作用。当然,职业规划大赛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特点不断丰富其形式,逐渐将重点放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上,围绕增强大学生的可就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下功夫。要进一步取得政府和用人单位的支持,通过大赛这个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乃至就业机会。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15-02
一、何谓企业文化及其发展历程
(一)企业文化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形象等的汇总。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曾经对企业文化有下面的描述:“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1]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继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体性、创新性。
(二)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孕育于日本、成熟于美国,风靡了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日竞争模式比较促成的企业文化理论唤起了人们对企业深层软性因素的关注与思考。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版的《日本的管理艺术》(帕斯卡尔和阿索斯,1981)、《Z理论》(威廉・大内,1981)、《企业文化》(迪尔和肯尼迪,1982)、《寻求优势》(彼得斯和沃特曼,1982)被誉为企业文化“四重奏”,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部分的学者或经济学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他们逐步延伸到对企业文化的应用以及量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企业文化在经济领域广泛传播,在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出企业文化的重大影响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企业竞争已经由单一的经济竞争时代转变为经济、知识、人才、文化相结合的竞争时代。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在多方面存在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不足甚至缺失
尽管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认为只有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才是企业大事,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有可无,将企业文化置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或者根本没有进行思想工作。
长期以来,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外在的形式主义来建设企业文化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并不能真正掌握企业文化的真谛,从而不能达到以文化促发展的效果,反而使文化建设肤浅化。
(二)企业文化形式重于实质
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严重讲究文化形式,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搞形式主义,摆架子,然而这些并不能使员工真正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不能把企业文化转变成物质财富,长期下去反而会使人心涣散,只关心娱乐活动,怠慢工作,不思进取,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三)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脱节
不去实践的理论始终是一个空架子,不能转化成物质财富。很多企业花了很大功夫建立了一套企业文化,但并没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贯彻落实,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文化建设方面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文化执行力大打折扣。
(四)企业文化忽略人本观念
虽然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力相当之大,但是员工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员工,争取做到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许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企业领导者自己定义,忽视了员工的利益和发展,忽视了员工才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五)企业文化同化,缺乏个性
文化冲击的现象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只是将外来所谓的优秀文化依葫芦画瓢强加于自身,这使得企业文化与自身实际不符甚至相背离,这样的文化不仅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反而会阻碍企业前进的步伐。当企业受到文化冲击时,不能将其拒之门外,也不能全盘吸收,要结合本企业自身情况,吸收借鉴,建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个性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是社会中的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不能改变的,所以要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来适应外部环境。针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
第一,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正如杰斯帕・昆德所说:“公司精神是将组织团结和凝聚在使命和远景周围的一套价值观,它是公司的精神支柱之所在。”[2]在建设企业精神时加入时代精神元素,向优秀的企业学习,突出个性,超越传统。
第二,企业家组织和领导着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的中心人物,同时又是市场经济时代权威性的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和组织者,首先就自身而言,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文化意识,这样在工作时才能树立服务和引导的观念,掌握创造性的领导方式,自身作则,传播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其次,应重视高管团队的合作行为,提倡集体决策,坚持以愿景、使命、创新和关怀激励等为特征变革型领导风格,彼此之间充分、及时、准确地交换信息来修炼创新和权变的灵活型企业文化。
第三,美国管理学家托・沃森指出,激励员工的力量和才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个人与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不能只注重领导层的权益,更应重视员工的发展,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尽可能多的员工的发展,以员工个人的发展推动企业整体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新员工进行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历史背景,增强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领导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在“人人是才”的思想指导下,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各项活动,进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职业素质和业绩绩效,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3]。所以,应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借鉴德日企业的管理经验,让优秀员工参与到公司治理中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第四,企业要想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取得一席之地,坚守陈旧的企业文化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可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同时,传递创新理念,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加强团队学习,提高整体实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
第五,加强虚拟企业文化的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企业无形资产增值和品牌效应放大,因而要求企业文化更具弹性。Martin指出:“与互联网技术有关的技术变革有可能催生我们的理论从未考察过的新的组织形式。这是一个极有探索价值的宝藏(虚拟企业文化)。”[4]虚拟文化具有特殊性,构建虚拟文化一方面要学习虚拟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另一方面要将虚拟文化与实体文化相结合,建设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虚拟文化。
参考文献:
[1]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杰斯帕・昆德.公司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1
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共编10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律师改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
二、学段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
2、听长短音;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并作出相应;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乐器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歌唱的正确姿势;
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
3、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歌曲伴奏;
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三)创造
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歌词的创作活动。
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与他人参与音乐活动;
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遵循听觉规律,突出学科特点;
4、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5、改革评价机制。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2
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觉得自己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帮助学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的。
一、学习心得体会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初二级学xx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温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初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2、启迪聪明,陶冶情操,进步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爱好、爱好、把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爱好为主,以达到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进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串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练习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体安排
这就是本学期我要教授的课程了。音乐并不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所以每个班级一个星期也就只有一节音乐课,所以我带了整个年级的学生音乐学习。在我不断的教学中,我有了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一直以来最渴看自己做到了。音乐教学并不困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气味,这才是我最看重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重点留意这一点的!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3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各种律动,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感受音乐的情绪,能够正确地表达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切分音、渐强、渐弱、附点八分音符。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歌曲曲式形式。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我校四年级共有4个班,每个班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要依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帮助,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认识基本的简单的节奏,能够在音乐中表现出一定的律动自觉性来。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三、教材分析
本册知识难度加深了,所以更应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扩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主要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8课,欣赏8课,音乐实践3课,活动2课(除开音乐剧单元),音乐知识4课,音乐剧1课。欣赏与歌唱的部分同等重要,比例均等,音乐知识的比重较大、在音乐实践方面也给予了相当的分量。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习、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二)难点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习是难点。
【教学片段】
新课导入,揭示课题以后。
师: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可能会跟什么条件有关?(师出示大小不一的圆锥)
生:底面积和高。
师:那你觉得它又会跟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为什么?
生:圆柱。因为它们的底面都是圆,侧面都是曲面。
师:嗯,它们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并且我们可以从一个圆柱里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你能大胆猜测一下它们的体积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吗?
生: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学生马上说出了这样的关系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认为学生应该还有其他的想法)
师接着又问:还有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台下一片寂静,没有学生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许他们已经看过了书上的结论,所以没有学生再提出其他的想法。
接下环节就是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同学们都选择了一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实验。师接着提问,为什么你们选择这样一组材料做实验呢?
当我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又没人发表意见。
我就接着追问:为什么不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它们的体积就不是3倍关系了呢?
台下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剖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暴露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问题跳跃性太大,前后无太大关联
在揭示圆锥的体积这一课题后,问学生:“你觉得圆锥的体积会跟什么条件有关?”学生回答到底面积和高。然后接着又问:“那你觉得它又会跟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课后,我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跳跃性太大。本来我可以顺着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把学生引导到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高这条思路上来。可我抛出的第二个问题,又把学生带到了分析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上来了,两个问题似乎没有很好地串联起来。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系统性,“东一锄头,西一棒”,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不得要领。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前后呼应、彼此衔接、环环相扣,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问题过深,不易回答
在引导学生探究圆柱的体积为什么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就不是3倍关系了呢?”抛出这个问题时,课堂气氛霎时凝固了。我还连续追问,可学生始终答不上来。现在回想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拗口,而且也很难回答,才会导致学生暂时出现教学上的“休克状态”。维果茨基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就在这“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问题模糊,针对性不强
在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后向学生提问:“我们在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应注意什么?”我的本意是提醒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不要忘记乘三分之一,而学生的答案有很多,浪费了很多时间。有时教师的提问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才会导致学生要么无言以对,要么风马牛不相及。为此,只有简洁科学且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一问激起千层浪”。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一直在思考,综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提问一般都关注以下四个点。
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问,使教学更顺畅
例如,一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用割补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因此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推导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
你能用三角形学具,通过剪、摆、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看似简单的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探究的过程目的性非常明确,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问,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且环环相扣,教学过程清新自然,层层深入,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知识的获得是那样轻松自如。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的提问就要把准新旧知识间的衔接点,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向已知,使知识的呈现更显得水到渠成。
二、抓住新知的增长点提问,促进理解
让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黄爱华的《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圆的周长展开后会是什么呢?
生:会是一条线段。
师:我们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板书:圆的周长)
生:我是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的。
师:如果要测量大圆形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
师:还有其他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吗?
生:用绳子绕一周,量出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能用绳子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师把系着小球的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面上,用力甩动小球,让学生观察甩动后形成的圆)
生:不能。
师:用滚动法、绳子测量法来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呢?
师:圆周长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找到这个规律我们先来做个实验。(两球同时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圆。学生发现: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直径有关)
师: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动手测量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黄老师的提问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冲突,再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他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置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的数学思想、价值观念等生长点上设计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化为“已知区”。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新知的本质,尽可能使设计的问题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三、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提问,突破重难点
华应龙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在学生猜想,动手验证后,汇报。
生:老师你看,因为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这样就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赞成用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乘的,请举手。(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那你们再看(教师顺着学生拉动的方向,继续慢慢拉动平行四边形的框架,直到几乎重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发现问题了,两条边的长度没变,乘积也没变,可是框架里面的面积变了。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
……
用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乘,这是学生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真实的想法。但是这个错误的想法要让学生真正明白,华老师利用将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成几乎重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点,并适时提问,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将学生带到柳暗花明的境地。
知识的关键点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是那些对学生思维有统领作用的知识,理解了关键点,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便显而易见了。我们知道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过程,总是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入深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因此,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提问,就能很容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就会轻松很多,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发散思维
如某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当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时,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讨论作答。
师紧接着追问:老师这里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要使它们的体积变成相等,若只能改变其中一个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原有图形的形状,你会怎么办呢?
生1:圆锥的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
生2:圆锥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3倍。
生3:圆柱的高不变,底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3。
生4:圆柱的底面积不变,高缩小到原来的1/3。
教师在教学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后,又提出了富有挑战性又有探索价值的疑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巧妙地提问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寻求多种答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
有效的教学提问必须能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学上的疑难点是最让学生难以消化的地方,也是教师最关注的地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疑难处每一个细节教师都应巧妙地设计提问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到更广、更深处。
基于上述反思,我又重新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修改稿】
新课导入,揭示课题以后。
出示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师问:这两个圆锥哪一个体积大?那这两个呢?(不等底但等高的圆锥)
师:那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可能会跟什么条件有关呢?
生:底面积和高。
老师顺势就把V=sh写在黑板上。
师:那么这样得到的是不是圆锥的体积呢?
生:不是。是圆柱的体积。
教师出示四组材料: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但等高的圆柱圆锥、等底但不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但每组的圆锥都是同样大小的。
生:老师我明白了是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关。
师:那么请你猜猜看这个圆锥的体积和这个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有了猜测,学生就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
本文具体讨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对团体辅导在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团体指导者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观念结构要求较高,在团体心理辅导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灵活性。
关键词:
职业导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本课程以、教育部有关精神为指导,在广泛深入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人文、心理素养的基本要求,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和职业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构建内容体系,序化学习过程,以训练活动为载体,实现课程从“知性教育”向“知行合一”的转变。
1课程设计
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到社会适应能力为主线,设计四个教学情境,从执行力适应力的培养到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完成学生从自我发展到社会适应的教育目标。四个教学情境分别是:①认识自我、适应环境;②直面压力、迎接挑战;③人际和谐、全面发展;④健全人格、精彩人生。在教学中选取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训中的真实场景,模拟职业适应中的现实问题,设计体验式的项目教学。
2课程内容安排
以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目的,在调查基础上整合了职业生涯适应所需的十二种心理素质。即逆向思维能力、方案制定能力、目标调整能力、言语沟通能力、企业文化适应能力、良好的总结能力、岗位变化承受能力、勇于接受份外之事、换位思考能力、客观对待忠诚、自我安慰能力、积极寻求机会。①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性的前提下,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职业适应的具体要求,选取课程内容。②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解构课程内容,以职业适应为核心设计教学项目。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查,教学中选取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训中的真实场景,模拟职业适应中的现实问题,设计体验式的项目教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构建,是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地对行业、企业调研及毕业生反馈基础上的。依据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基本路径为:职场新手———合格员工———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归纳为行动领域的能力为环境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团队意识、促进班集体的高凝聚力
团体归属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但并不是每一个团体都能让其成员感受到归属感。目前,高校学生班级就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凝聚力、归属感缺乏的问题,这削弱了学生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功能,也削弱了学生班级为其成员提供社会心理支持的能力。我国高校新生中,独生子女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一代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应试制度下的学校教育方式等原因,普遍缺乏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在团体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下,通过设计、组织如“六盒冰红茶”、“高空飞蛋”、“盲行”“信任背摔”、“逃离岩石岛”等活动能让学生形成自信、团结、合作的心理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专业群体,开展各不相同的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学会情绪的管理,勇于面对职业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学会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快乐合作创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能够了解自己、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确定人生方向促成全面发展。
4针对职业能力进行的不同团体辅导的意义
①增强学生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确立自己追求的目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足实际规划人生。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培育积极面对竞争社会的优良心理素质。③增强学生的压力管理能力,使学生学会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康的人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团体辅导性质本身就决定了非常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团体辅导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通过活动能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思考、体验和体会行为的改变,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在高职院校开展团体辅导可以从以下几个领域来进行:
5.1心理素质训练
团体辅导在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改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管理、探索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有着独特效力。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特点的要求来设计各种不同的心理素质训练。主要的形式有:竞争与合作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情绪管理训练,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2心理健康辅导
团体辅导在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的团体辅导主要包括成长性辅导和矫治性辅导两大类。
5.2.1成长性辅导
通过各种成长小组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对待自己,增强自我价值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发现内在冲突,学会独立处理消极情绪,学会自我接纳,能够调整偏差上的认知,改善不良行为。团体辅导通过成员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也更懂得别人,从而调整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又能改善人际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职业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5.2.2矫治性辅导
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针对特殊群体的行为进行矫治。在社会发展日益加速的情况下,新生的事物也是层出不穷的,各类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如电子游戏成瘾,网络依赖等。严重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而可以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团体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运用不同的辅导策略和方式,在学生充分自主的情况下,从知、情、意、行等不同的方面同时引导学生,会收到特殊的效果。
总之,职业导向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团体指导老师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在团体心理辅导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灵活性以及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的针对性。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学生基本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塑造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的学习精神;自觉、主动、独立的学习原则;整合信息、内化知识、创新创造、流畅表达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在社会能力的培养中,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基础中介,心理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制约的作用。心理素质是个性不断完善的能动性基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关注心理,关注健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的同时,不应该使人文教育缺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是使人生活得更加健康、愉快、成功。我们通过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成长为身体、智慧、心灵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作者:吕鸿雁 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官锐园,樊富珉.10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前后16PF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2002,16(7):483-484.
[2]周海谦.团体咨询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职技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3).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