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贸易的基本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贸易的基本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贸易的基本流程

第1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物流成本;成本分析;优化措施

一、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分析

1.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从一般的理论上来说,国际物流成本是指为了实现国际贸易,产品在从生产完毕到投入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所需支出的成本总和。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清关成本和汇兑风险成本四部分。运输成本指产品利用交通运输工具在两地之间转移而涉及的费用。一方面,主要以海运和空运为主,还有公路、铁路以及油气管道运输等等;另一方面还包括运输部门的运作成本和产品装卸搬运时的费用。仓储成本是为了保管库存产品而产生的费用,属于相对稳定的物流成本构成要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仓储,如仓管库存费、产品调配费和税收费用等,还包括了库存产品的资金成本和积压物资所占据的资金利息以及因库存时间过久而产生产品贬值甚至报废的成本代价。清关成本一般由报关费、提货费、仓储费,还有出口关税和海关代征税等海关费用组成。各国出于对自身发展的保护考虑,对不同产品有着相应不同的关税。汇兑风险成本是由于外汇汇率波动影响收益增减变化而产生的,是国际贸易交流中极为特殊的物流金融风险成本。2.物流成本构成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2.1影响贸易国的选择。对于贸易双方来讲,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选择产品一般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价格。质量和服务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二是地理位置。贸易双方需要在原先只关注价格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由于地理位置带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进行综合考虑,方能得到具有最优利润的方案。2.2影响贸易量的多少。在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的高低与贸易量符合微观经济学中“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趋势。另外,从仓储成本出发考虑,一国在选购国外产品时必须严格衡量本国的需求量。企业可以利用经济订购批量的数学模型以确定最优订货数量,使得当运输等费用最低,仓储产品仍能可以满足正常销售。2.3影响贸易术语中的成本核算。用来描述商品价格构成和贸易双方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叫做贸易术语。其中,运输和仓储费用是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国际贸易双方除了关注产品价格外,还要对伴随交易产生的运输、仓储负担和相关责任格外重视。对于贸易术语中承担运输、仓储费用的一方而言,要尽可能地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收益。

二、控制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分析

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不但能够直接增加利润,而且还可以提高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提升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合理优化物流运作系统。因此,有效控制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1.提高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尽可能以少的费用实现好的服务,以确保贸易双方的整体利益最大。换言之,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的条件之下,物流企业一方在单位产品和服务工作中要用最少的劳动消耗,产生最多的经济成果。同时,增强物流总成本的意识有助于物流企业不单单把降低成本的眼光停留在某一项活动环节上,而是放眼整个物流过程去控制各项成本,提升了自身的整体效益。2.提升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控制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服务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通过正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导向,能够相对灵活地应对物流变化,从而不断进行物流创新。有效控制物流活动成本能够满足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物流需求,从而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3.合理优化国际贸易物流运作系统。控制物流成本是把物流活动的各阶段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分析和管理,以追求过程最优化而进行的。改善和优化国际贸易物流活动的各个功能环节可以合理控制物流成本。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将使整个物流运作系统不断得到优化,并且逐步走向合理化。

三、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优化措施分析

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运输方式是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物流运输途径可以分为公路、铁路、海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大类。涉及物流的一方要根据特定的业务内容,结合自身的经营特征,综合衡量产品的各种情况,从而选择最优的运输工具,科学决定具体的运输方案,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2.减少产品库存量。仓储成本和库存数量之间存在一种正比关系,所以进行控制仓储成本的关键点在于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产品库存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使一定期间内的需求得到满足。库存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第二,提高仓库的利用程度。对于仓储面积相对富裕,空置程度较高的贸易公司可以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实施流程化和标准化生产。3.依靠信息技术,减少物流环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变得愈来愈重要,其为现代物流业向更大范围的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国际贸易物流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它使各种物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贸易主体,根据物流不同状况适时调整物流计划,同时极大降低显性或隐性的成本费用,从而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绩效。4.保税物流园区及物流港口的运用。保税物流园区成为沟通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为国际贸易物流创造条件。同时,港口则是维系国际贸易物流关系的重要载体。所以,各方应建立并完善保税物流园区与物流港口的联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物流成本。5.优化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的运输距离相对较远,不合理的物流网络结构设计会直接增加贸易成本,因此必须优化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的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考虑若干因素:一是对物流节点进行适宜的选择。只有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物流活动中的物流路线,结合时空层次结构,考虑各种环境因素,才能找到恰当的物流节点位置。二是正确把握运输距离与运输成本间的数理关系。客观上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所以通过国际物流网络的最短路径设计,可以缩短物流活动的运输成本。6.构建国际物流战略联盟。当下中的国际贸易活动深受高交易费用的困扰,构建国际物流战略联盟迫在眉睫。物流战略联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合理运用运输资源,实现规模化运输。物流企业应把运输任务集中于范围内有能力的交通运输承运商处,同时该承运商应根据产品特质确定经济高效的运输线路。其二,整合物流仓储资源,优化链接点布局。采用资源整合机制,实现仓储成本各个链接点的畅通。其三,统一物流标准,提升物流运作的标准化水平。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其物流活动往往有着自身特点。通过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车辆和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人员作业水平的标准化管理,可以降低多余费用消耗。

第2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论文摘要〕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贫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明确课程来源,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基于工作流程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置合同的实训环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并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

工作流程是指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的一系列具体的工作项目。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就是根据该课程所针对的特定职业的职业人,在该职业岗位上,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所形成的工作项目及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介绍进出口操作流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该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以工作流程导向、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的设计流程可分为五个环节:

一、确定课程来源

课程的设计要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安排《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基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定的。通过对国内及珠三角外贸行业发展状况、外贸专业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和自身办学条件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解构分析,如图1所示。通过该环节可以发现,尽管外贸岗位众多,且各自所要求的核心技能侧重点不同,但都需要对进出口操作流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学习外贸操作的基本流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术语,进而形成该专业需要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结论。

二、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所确定的核心职业岗位技能,设计出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介绍外贸操作基本流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术语的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是直接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服务的。同时,《国际贸易实务》的开设也为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如《外贸函电》、(国际货运》、《外贸单证制作》、《国际结算》、《报关与报检》等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并应在前期学习阶段中开设。同时,本课程也将成为国际贸易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辅导课程,起着指导和培训的作用。

三、基于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介绍操作流程的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可以采用工作流程导向、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为线索,将课程设计为以外贸业务员工作任务为引领,将教学内容分为出口业务流程和进口业务流程两个操作流程,并分别以一票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工作项目,并为各个项目的完成设计相应的工作任务。为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过程中可以出口业务流程为主,进口业务流程则侧重于对进口合同履行的介绍,如表1所示。

四、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设计

校企合作是平台,工学结合是形式,教学做一体是过程。课程教学应是专兼职教师共同围绕每一项工作任务将理论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的工作过程,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职业素质训练环节。《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中采用“能力分块、虚拟任务驱动、实战演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从低到高逐级递进整合课程实验、仿真模拟综合实训、见习体验、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校内进行课程实验、仿真模拟综合实训,校外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示范教学、顶岗实习,在实训、实习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方面既遵从业务操作流程,按顺序设计实训项目,另一方面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实训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如表2所示。

第3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一、实习目的:

通过simtrade上机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fg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老师通过在网站新闻、调整商品成本与价格、调整汇率及各项费率等方式对国际贸易环境实施宏观调控,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方法:

上机模拟操作

三、实习软件:

simtrade软件

四、实习时间:

XX年年12月10日——2010年1月20日

五、实习心得:

经过一个多月的simtrade模拟训练,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

在头一两个星期里,我们处理起业务是不知从何做起,填写单据那是相当的慢,算一笔进出口预算表都要算上一个多小时。经过两个星期的不间断联系,早后来的操作练习中我们处理的是得心应手,可谓从容自如。

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sdf这两年学习的一个大总结。从国际贸易理论,到国际贸易实务,再到上学期的外贸函电及本学期外贸合同的制定、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通过simtrade模拟训练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本次的模拟实习,我们可以发现以前学习中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会实际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次模拟训练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操作细节的细腻及流程的缜密,各个流程相互衔接,此流程的疏忽将会导致彼流程无法完成,某一细节的不慎错误或纰漏将会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前功尽弃,这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敲响了警钟:做贸易一定要仔细谨慎。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充分利用了simtrade提供的各项资源。我们充分使用邮件系统进行业务磋商,这是我们未来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模拟系统我们可以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不足之处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查阅相关资料又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模拟中对不同的业务和角色我们采用不同的贸易术语和方式,我们可以掌握不同价格术语在海运、保险方面的差异。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运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是我们在未来的贸易实务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simtrade的检验系统可以在我们做完每一笔业务后对我们实习过程的结果计算出准确的误差及正确的结果,让我们明白正确的结果,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在类似的业务中的错误。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将面对各种f们要培养适应环境、应对各种角色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simtrade模拟训练中同学们分别扮演五种角色,而工厂、进口商、出口商是我们未来工作时将会扮演的角色,simtrade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下面说一下在角色扮演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出口商

出口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扮演出口商的角色的过程中,经过准备、磋商、签约、履约、善后几个流程。准备阶段,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同工厂和进口商建立广泛而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国内外市场行情,根据信息确定目标er准备,同工厂建立业务关系,为备货做准备,这都是一名国际贸易者所必备地素质。磋商阶段,根据成本、税的情况准确计算成本和报价,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更是体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地方。在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

在贸易术语上,我们分别采用了cif fob cfr的术语,结汇可t/t l/c d/a d/p等等方式,信用证结汇可以保证出口商及时得到货款但是费用高,多笔业务的开展,不同术语的运用可以加强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费用上的不同核算和支付更是对我们关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完成了一半的业务,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外经贸合同课程的学习,对于合同的制作我们已是得心应手。本次实习采用的是成文合同,为我们省去了很多细节,成文合同rgret同存在着不到这出,文本中没有涉及到贸易纠纷等问题,而现实中纠纷是难以避免的。履约意味着合同进入实质性阶段,以cif为例,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催证、审证和改证、备货、租船订舱、报检、保险、报关、装船、制单、结汇等环节,每一环节紧紧相扣,一环的错误就会导致整个业务无法顺利完成。simtrade系统的在线帮助为每一步的进行在线指导,业务日志提醒我们需要做什么,单据的检验系统更让我们及时更正单据中的错误。当业务结束时需要进行善后工作,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忽略的事情,其实善后非常重要,这可以为我们创造新的商机。在业务进行中,我们还通过银行借款或同行间拆借得到更多的资金,以便业务的开展和做大做强。

进口商

进口商的利润来自于对产品的销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寻找交易产品和对象,同进口商建立业务关系,为进口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simtrade的业务中心的消费市场为进口商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使进口商可以及时查询产品销售价格,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方可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同时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签订合约关系到进口商的利益。cif cfr fob交货dfgdfg均在货物越过船舷后转移,这就要求进口商及时办理投保业务,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减低风险损失。国际货运风险和保险为我们着实上了一课应该如何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进口商要在市场上及时将货物销售出去,方可实现利润最大化。进口商的业务流程虽没有出口商的那么多那么繁琐,可每一步的操作关系到自己最后能否及fg为价格条件的合同为例,进口方需要开信用证、租船订舱、投保、审单付款、报检、提货等环节,如果不能及时投保一旦出现损失是自己的,后果不堪设想。

工厂

工厂扮演的是供应产品的角色,作为供应商我认为应该做到主动为先,确定目标市场,寻找交易产品和交易对象,同出口商建立业务关系,为销售做好准备,这都应该及时主动。供货商的交易对象是多家的,在simtrade模拟系grf中心的工厂里查询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期获取最佳成交条件和价格,这如同显示生产中,工厂的厂长要及时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状况一样。

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

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从事的业务主要是信用证业务、单证业务、贷款业务,一笔国际业务的顺利完成是离不开银行的,尤其是以信用证结汇的贸易,有了银行的信用担保可以确保进出口方的利益的顺利实现。核算方面能够很大程度

我认为本次实习时间虽不太长,但是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了解程度已不再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业务流程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基本实现了如下基本目标:

1. 交易前的练掌握回顾,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

8. 为未来的实际业务的开展大下了坚实的,交易的准备工种贸易术语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能够灵活使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在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的减少误差;

4. 能够正确、熟练的使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签订内外购销合同,并能在结汇方面掌握基本流程;

5. 在单据填写方面,能够比较流利的填写各种单据,并能够掌握其中的要点;

6. 能够掌握进口商、基本工作已经熟出口商和供应商的基本业务流程;

7. 对两年来所学的国际贸易作已经知道如何去做;理论基础。

2. 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磋商,建立业务关系并掌权往来函电的书写要点和技巧;

3. 对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

在这次实习中,我还fdg模版。虽然实际业务的开展远没有模拟系统如此顺利,但模拟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演练的平台现的问题均有所涉及,通过今天的模拟操作,我们可以熟练掌握实物的基本流程,为今后fdg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英语基础的薄弱、基本知识的不熟练等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指名了方向。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在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的实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第4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一、业务流程分析及变化

(一)业务流程分析

在贸易公司的参与作为下,服装产品批量出口海外的主要流程为:贸易公司接收海外客户的服装订单,选择国内合适的工厂转嫁下单,经项目流程的运作,包括款式设计确认、样品成衣审核、商务签单、收付款及交付货运等,完成全部的项目运作。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业务流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等样确认。客户向贸易公司提出大概的服装款式需求,这个需求有时为文档形式(1ib装结构图,尺寸表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有时以一个实际的样品做为参照,要求基于此款基础上仿制或改制做出对等样。贸易商会安排内部的打样人员制作样衣,对于没有打样问的贸易商,会直接找自己的合作工厂安排款式样品的试制,并将样衣最后交付给客户手中,同时给出此单的一个意向报价。一般样衣的制作数量2—3件左右,客户、贸易公司、工厂各留一件用于评估和款式细节讨论沟通。此阶段客户主要考察款式设计能力。若客户不满意样衣,会要求再制作一次样衣以确认;或取消此次基于此款的意向合作;若满意样衣,则会与贸易商商讨确认正式款式并讨论商务条款。当然,若报价离客户期望差距过大也会导致跑单。

第二阶段:产前样确认及订单确认。此阶段一方面,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要基于对样衣的审核评估,达成对批量交付的成衣的规格定义,并以此做为对生产样衣的评估依据;同时客户也会基于贸易公司的初步报价就商务条款不断沟通并在此阶段达成比较一致的约定,包括订单的数量、价格、交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内容。另一方面,贸易公司与工厂之间也在同步进行类似的工作:生产样衣的定义、制作交付和评估;价格的商榷及最终生产订单的约定和初步下达。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贸易公司会在交期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更换工厂。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工厂批量生产时成衣是否与需求一致及商务条款是否能达成一致。该阶段的结束以客户与贸易公司就生产样衣正式确认、封样,以及客户给贸易公司签订正式的订单为结束标志。若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均不能结束。如果是因为样衣无法确认,贸易公司通常会迅速安排重新打样,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果是因为商务问题贸易公司会一直就商务细节条款持续谈判直到拿到正式订单并完成对工厂的下单为止,否则会取消订单,终止项目。

第三阶段:生产成品,订单交付。此阶段为执行完成正式合作的阶段。其目的就是完成订单,如期交货、收款。通常以贸易公司完成与客户方的生产样衣确认,并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为开始。贸易公司同时会向合作工厂签订正式的订单,跟踪督促生产进度,并协调相关货代安排运输(国际物流向客户交货),直到客户收货付款为止。

上述三个阶段定义,基于顺利和无意外发生的情况。在经营实践中,最后的催收付款经常问隔比较长,有时也可另定义为一个阶段。此外,难免会有延期、拒收、索赔等事情发生,出现这类情况时,需要业务、质量、财务、甚至法律方面的人手参加,重新定义项目目标。

(二)实践中的几种变化业务流程在每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个公司在各经营要素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合作工厂资源构成、客户关系及渠道、经营产品种类、自身能力等。一个相对稳定经营的公司,其业务流程必然是基于该公司的经营要素现状,在严谨和效率两个方面取得较好平衡后的结果。所以,上述流程只是一个大致的基本流程。在实践中,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1.在对等样确认阶段,若贸易公司预先准备若干款式的样衣,请客户选择,即变客户开发产品为基于公司已有款式选择或变化来定义产品。这种情况下,流程就不是客户首先发起寻求样品了,而是业务人员定期请买家到公司看款,选中后可直接开始进人第二阶段的合作。

2.同样,对于对等样衣的制作,完成方法也有两种:自己打样报价,或转合作工厂打样自己报价。前者利于了解样衣制作具体的单件消耗量和工艺,利于准确估价控制成本,及自由的选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后者利于节省自己的内部人力资源。

3.有的贸易公司在其合作工厂在批量制作成衣时,生产所需面料不是由工厂方面自行采购的,而是由贸易公司采购后供应工厂的。贸易公司在拿到客户的正式订单后,会启动生产用面料的采购并协调供应合作工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几个因素:一是海外客户指定的进口面料,工厂没有能力采购;或贸易商有便宜的渠道和货源,自行采购可以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或贸易商为控制成衣质量而为;有时也有工厂因经营资金不足而采取完全代工的形式。

4.批量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于设置了QC人员的贸易公司来说,会派出自己的QC人员到工厂去做成品检验。而有的公司,会将交付检验外包给第三方检测公司,由检测公司判定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质量要求。

二、组织架构建设及变化发展

(一)基本参考架构从上面的流程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点:无论是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还是贸易公司与国内工厂之间,工作交流通常都包含两个方面,即样衣制作检验方面的技术类和商榷具体交易条款的商务类。所以技术类和商务类人员构成了贸易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对于有设计能力的贸易公司来说,其组织架构大致可分四块(部门):业务部门、技术质量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综合平台部门。其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大致如下:

业务部:负责公司所有业务的完整业务流程,包括与客户、工厂间的商务合同,交期价格的总协调,物流协调,协同财务进行催放款操作等。一般来说,将一次订单为一个最小业务项目。在业务部的人员配置中,一个业务员会负责一个项目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的所有的对外商务和对内的工作进度协调,确认,保证从意向、订单开始,能按计划交付并回收所有货款。业务经理负责所有项目的总体关键节点的监控,并分配给业务员合理的项目。一般一个业务员同时做好几个项目。分配的原则基于工作量饱满,同时项目效率尽可能高。基于一家客户的多个单子,一般被安排同一个业务员负责,或者按产品类别如毛衣,夹克等同一工厂的若干项目由一个业务员负责。

技术质量部:负责样衣的技术质量检验包括样衣的适体度,尺寸规格,工艺及安全环保等环节的把关。在实践中,服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其规格,工艺也会相应的调整,所以样衣往往也要反复制作多次,对等样和产前样均是如此。尤其是产前样,要经过QA的检验确认后,才敢放行让工厂量产。另外,对工厂的量产出货,贸易公司也会安QC人员到工厂验货,或委托第三方的检测行负责验货。设计部:负责产品的款式设计,设计依据一方面是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自己依据市场趋势和相关资源自主设。一般来说每一个设计师都要加入一个项目的团队,根据户的下单习惯和款式风格,在其每季下单之前预先设计,样,准备。设计主管负责设计师的人力资源与项目间的调,技术培训,共同设计要素资源的掌握与分配等。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这些是一个公司的基本配支撑部门。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上述的组织架构示意,已经体现了矩阵式架构的基本概。即以业务部为龙头,横向跨部门组织面向一个个具体业的业务团队,完成一个个项目。

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是僵死的,是会随着外部条件、身发展程度和方向等而变化的。即便是同样结构的企业,于发展机会的不同,各个部分的成长程度不同,也会导致织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能部门的减,一类是因某一单一业务的业务量成长远超过其他业务时而剥离成为单独的部门。具体到对于服装贸易公司来说,这些可能的差异化有以下几种可能:无设计部门:常见于初创的小贸易公司,因业务量不稳定,或经营的产品类别尚不稳定,或因合作的国内工厂本身有设计实力的。同时有QA和QC部门:在贸易公司中,QA和Qc的工作差别在于QA负责产前的技术质量确认,Qc负责量产中和出货时的质量检验。有的贸易公司因业务量大种类多,所以QC的工作量较大,配置人员较多,因而将质量部分为QA和QC两个部门。

三、基本盈利方式分析

(一)进出价差

这是贸易公司的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大概贸易公司一年做的单子总数乘以平均进出价差,基本上就是其年度经营毛利了(未计运营成本的)。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服装贸易的公司,其产品的进出价差大概在1O%——15%之问,少数可达到2O%。一般高端品牌服装的价差会大一些,低端的则反之。

(二)帐期差

不少已经有一定运营时间和稳定的营业额的贸易公司,会在对内和对外的收付款的时间上做一些差异。例如,接到客户订单时,会收取10%~20%的预付款,而转单下给国内工厂的时候,往往没有预付款。工厂完成交货并经贸易公司转客户后,客户给贸易公司的货款一般是收货即付或一个月后。而贸易公司对国内工厂,则经常是交货后1—3个月才付款。比如,一个20人左右的贸易公司,每月的营业额如果有200万元,按帐期差2个月计算,则每个月会多出400万元在贸易公司的帐户上。这些钱对贸易公司的运营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做一些短期的进出口项目盈利,甚至直接进行短期的金融类投资获利。

四、发展之道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不断的发展,是每个公司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在经营中的服装贸易公司也是如此,从实践中总结,可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业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拉单子,是简便的思路,通过加强营销能力,多配销售人员跑客户,多参加相关展会等来提升业务量。这个方法常见于初创的贸易公司,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达到一定的均衡关系,简单地多拉单子,必然意味着其他职能部门要以齐步走的方式同步增长,而在实践操作上则不容易,因此不以此为主要的发展方法。

(二)加大差价加大差价,一方面是尽量寻找有信誉的能出高价的客户;一方面是尽量将工厂的出货价格压低或以保障给单量的长期协议方式、或代购面料、持续寻找新的可低价供货者工。目前服装的国际贸易市场,已经非常开放和充分竞争,贸易公司之间、工厂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大多比较透明,加大差价的方法给贸易公司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已经非常有限。

(三)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服装是非常感性的消费产品,一个好款式一旦推出,可能立刻激发市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但仿制产品的推出也很快,同时产品过时也很快。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依靠客户定样启动项目的贸易方式其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自然偏慢。有些贸易公司在竞争中初步站稳后,即开始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自己的公司更直接地感受市场的脉搏,及时推出适合市场口味的款式,大大增加获订单的概率。另外,服装款式常有周期性的重复变化的特点,贸易公司保留曾经做过订单的款式样衣尤其是为知名品牌代工的样衣,及其相关制作资料(图档、供应商、料单、价格交期等信息),当有再流行趋势时或风格和新客户类似时,也能吸引客户及时下单。产品开发做得好的公司,会定时邀请客户来看款,或向客户推荐面料,一方面获得原本没有的订单,同时也大大维护了客户对自己的依赖和忠诚度。投入的是研发,降低的是公司的营销成本。

(四)提高业务流程运作效率现代制造业,拼的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更需要厂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供货能力。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公司,更会在业务流程运作效率上下功夫,缩短订单交付的时间,加快投资回报周期。一年多做一个回合,年度的利润率就多一个回合的利润率。要提高运作效率,必须持续优化内部以及与上下游的业务流程,而一个好的IT系统是业务流程的强大支持。

第5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国际贸易实务;项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4日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阐述进出口货物买卖的具体流程、国际贸易惯例及术语、外贸进出口业务操作等内容,是各类外贸资格证必考的基础知识,也是国际贸易人员了解外贸业务、从事外贸实践的基础。本课程为培养掌握实际外贸工作技能、熟悉对外经贸行业管理并具备一定综合能力、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型外贸人才服务。

二、课程教学设计现状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模块主要由三大项目构成:课程认知项目、单项实验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课程认知项目由贸易术语、合同条款、国际贸易方式三个模块构成;单项实验项目由合同的磋商和订立及合同的履行两个模块构成;综合实训项目是整套出口贸易业务流程实训,且教学时序也是三个模块的顺序。本课程计划学时为98学时,其中课程认知项目为50学时,实验、实训课时共计为48学时,基本达到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1∶1。现阶段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实训项目设计不充足。虽然课程内容里面有设计实训项目,但不是所有课程认知项目的教学内容都开展了单项实验训练,如货物的质量、货物的数量和货物的包装就缺少让学生练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认知上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没有强化练习,在后续课程如《进出口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贸综合实训》中填制相关单证的栏目时学生的速度就会较慢,尤其是在《国贸综合实训》课程中填写合同里的栏目时,有些学生甚至不知如何填写。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在体现工作过程方面有欠缺。学生按照该模式接受课程内容后,部分学生存在一个现象:掌握了单个模块的知识点,但不能形成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也就是说,难以形成做进出口贸易的工作思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接收的知识模块中没有体现出完整的工作过程。设想一位初次成为外贸业务员的工作人员要从事一项进出口贸易或者外贸公司要拓展新的贸易市场,外贸人员该如何操作?显然,如果外贸业务员按照上述知识模块来操作是很难弄清楚哪一步是工作的第一步。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和教育的特征,此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旨在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强化“工学结合”的理念,根据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等职业教育新理念优化教学模块,力求每个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中得到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一)课程内容设计理念

1、基于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根据外贸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即依据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和业务善后的流程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外贸岗位流程。根据外贸岗位的业务流程和工作任务,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岗位职业能力。

2、立足于岗位综合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置中,既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外贸岗位所需能力、知识和素质为依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英语、素质、职业道德等内容,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

3、结合职业技能考证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外贸领域各种证书考核共有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技能纳入进来,为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

(二)课程内容设计思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职业定位确定为外贸业务员,按照外贸业务员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设计课程项目。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有四个步骤:开展外贸业务的准备工作、对外交易磋商、拟定合同条款及签订合同、履行进出口合同。

通过笔者与毕业生及企业的沟通,依据此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五个项目,如图1所示。(图1)

再根据工作流程中每一步骤的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细分为各种学习任务,并在每个任务中配有技能训练,技能训练采取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表1)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实施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要求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发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老师的角色应该给予重新定位,在教学方式上须由执行转为督导,在教学理念上应由传授向引导过渡。只有老师的角色得到了正确的定位,老师才可以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需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到企业去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得到提升,只有教师的实践能力紧贴企业的实际运作,学生才能更多地从教师身上感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双师素质的教师成为项目课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学生方面。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任务实施的实践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国际贸易的分解任务,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各项技能,学会业务流程所必备的各项知识。

同时,学生要发挥更强的主动学习性,做好必要的课前预习和收集资料工作,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云.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

第6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专业能力。这门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目前的就业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必须重视技能操作和实践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又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和有关惯例,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正是为了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

一、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点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是以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为依托,通过该平台学生们能很快掌握进出口业务中的交易磋商、成本核算的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中的货、款与业务的运作过程;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同时对违反合同的现象能预先防范并能妥善处理好索赔、理赔工作;掌握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需求的逐步增大,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采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授课的方式。其思路围绕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现实的外贸实务流程环境,拓展传统实验的空间。

(一)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操作,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在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室里,同学们可以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中完成进出口业务的流程,掌握进出口货物贸易的具体环节和资金流、业务流的流向,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传统的讲授方法形式单一,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枯燥,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操作,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中,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交易主体,真正体验进出口贸易的乐趣与风险。激发了学生学习进出口贸易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的认识和对实践的把握。

(三)通过模拟外贸情境,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创设了近乎完善的外贸情境,每个参与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要求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模拟的贸易环境。通过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每个学生都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及银行的日常工作,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及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使自己更好地融人到国际贸易的仿真环境中去,让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即将进人社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三、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不同,教学难度较大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诸如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听说等各专业主干课程都是其基础课程,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做铺垫。但由于学生在以上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程度不同,特别是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还有少数小语种同学),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使教师和学生不能达到有效的互动,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二)模拟环境具有局限性

通过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的运用,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校内实验室,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办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出口商、进口商、银行、货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检验等部门,在实验室的环境内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过程。但是由于模拟软件仅安装在实验室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有限,因此学生在课外时间很难得到练习,模拟软件在课外难以发挥作用。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模拟课程的考核,通常依据以下两个指标:一是学生操作的业务数量或完成的业务流程步骤,二是看学生的财务状况是盈利还是亏损。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成业务,而不注重业务过程中单据的填写,造成单据填写内容简单,单据得分低,导致整笔业务得分较低。还有部分学生只顾埋头交易,忽视了模拟交易的财务状况,造成交易的中间环节因资金不足而被迫中断。

四、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改进方案

(一)抓基础、重实践

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采用分班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加大对低年级学生专业课的教学力度,对于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课程,可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模仿外贸公司的情境,加深学生们对外贸情境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外贸公司、码头、仓库等,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

(二)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

通过“开放式”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除在上课时间开放外,也应安排一定的课外时间对学生开放;还可将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和实验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安装在校园网中,学生只要在校园里就可以在任何时间进人到校园网中进行实验,这种开放式的实验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第7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是德国率先实践开发的一整套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核心、以货物交易程序为主线,设立相应岗位操作,讲解整个国际货物贸易流程,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货物贸易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已逐渐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实务》工作过程对应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分为进口贸易实务操作和出口贸易实务操作,具体涉及交易前的准备、货物的作价、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合同履行、货款的收付、货物运输、货运保险、商品检验、包管、进出口业务善后等工作流程。并根据国际贸易实务基本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分布在外贸公司、内外资公司进出口部门、国际物流企业、外贸企业、外贸相关行业等,通过对这些企业岗位群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确定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核心工作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国际货代员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这些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任务加以分析,从而梳理出国际贸易工作中必备的六大核心职业技能,即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单证能力、业务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

二、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存在的差距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应该围绕这些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要求而设置。这意味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根据实际业务操作流程,侧重于各流程要求的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如在交易前准备阶段的函电撰写、合同条款拟订、在交易磋商阶段的货物作价、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等,合同的签订、在合同履行阶段的货物交付、货款收支、租船订舱、货运保险、商品检验、报关以及进出口业务善后阶段索赔与理赔的处理等。

但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中存在以下问题,使其教学效果与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过程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存在差距:

(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偏重于理论,划分过细, 割裂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整体性知识,因而缺乏实践性与综合性,与实际工作脱轨。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国际贸易方式不断涌现,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规也逐步调整,使得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方式和单证处理方式随之改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对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更要具备电子报关、电脑操作、互联网营销等技能。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时代变化,不能充分反映新知识,也不能适应企业中相应岗位群对于国际贸易知识与能力的需要。

(二)教师实践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根基,但是,从未到企业学习或实习过,从而缺乏国际贸易交易的实际操作经验,甚至没有参与过交易磋商,从未见过正式的合同,没有制作过真实的单据,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缺乏课程实训基地。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强调实践性,需要以货物交易工作过程和要求为出发点,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活动。目前,由于国际贸易交易业务涉及客户信息等企业秘密,使得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为困难,从而使学生缺少体验国际贸易交易操作的机会,难以系统掌握先关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导致学生国际贸易实践能力较弱。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设计基于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是以真实业务事例为背景,作为贯穿课程教学的任务情境,以工作岗位任务和流程为导向,按照企业运作和国际贸易实务业务流程的要求,进行情境设计,从而使零散的理论知识根据工作指导而结合,系统全面地将国际贸易工作过程分为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出口业务善后等五大模块,打破传统章节式的课程结构,让学生通过仿真的实践活动,完成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对国际贸易交易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课程目标体现职业能力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起知识、技能与工作过程和任务之间的联系,通过以工作过程与程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并探索问题的原因,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因此,在对国际贸易业务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后,所设置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体现了国际贸易业务岗位群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岗位应用方面的综合性职业能力要求。

(三)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应当突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体系,选择企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因而项目的设计要来自于现实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规范及工作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工作任务为目标实施教学,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真正实现工学的结合。在工作任务的设置中,一般要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以“理论够用,重视实操”为出发点,尊重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实训环节的教学,如单据制作、跟单等具体工作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操作。

(四)建立符合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以真实业务事例为背景,应该坚持工作任务驱动,做到课堂讲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协调能力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负责创设业务背景,学生利用所给背景,动手完成各个工作任务,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锻炼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体现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特色。

(五)根据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评体系应该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考核方式,把学生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考核主体,根据工作过程的实际要求设定考核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学习成果的进行检验。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一)开发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从教学内容方面,应该突出完成项目所需的背景资料、操作指南等,基本上打破了传统章节式的学科体系,因此,对于教材与相关教学资源要求,就要体现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和工作任务的完整性,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主要以黎孝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为原本,一般没有明显变化,理论框架体系较为枯燥,存在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因而,应根据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编写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教师实践水平。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要求授课教师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经过多年学校学习,理论功底一般都非常扎实,但是往往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往往是在理论推演和对实际工作想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设计,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而实现产、学、研合作是最好的途径,学校与企业联系,一方面可以从相关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另一方面,派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使授课更有针对性,提高授课效果,从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三)建立《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

由于国际贸易交易业务涉及企业秘密,使得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为困难,因此,建议按照国际贸易实务工作过程,建立《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业务情境,使学生熟悉实际操作环境与流程,练习使用办公设备、甚至模拟完成参展设计、展览布置等工作,做到边教、边学、边实训,从而完成课程要求的具体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四)建立多元化课程考评体系。

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不能仅依靠考试,应采用多元化考评体系。因为考试只能检查学生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而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则应采取调研报告、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教师根据国际贸易实际操作流程创设业务背景和设定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进口商或者出口商,最后上交完成的工作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该组的具体工作效果以及组长的工作,学生之间根据实际表现进行相互考评。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一些有代表性或共性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适当布置巩固性和拓展性的任务,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这样,不仅能作到人人参与,提高专业工作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段晓燕,李俊秀,段生成,赵正天.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课程体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05)

[3] 赵听.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7,16.

第8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年月日,我来到进出口公司单证部为期2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知道了一些基本的单证程序,有些原来在课本上或者实训课程上学的知识还是很实用的,让我感觉上手很快,在单据制作过程中,每个单位是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有些东西当然是课本上无法学会的。还是很感谢单证部的胡老师和张姐交给我们的一些单证这块需要注意的东西。

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填空票据,也学会了如何从六联单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虽然主要的能够填写,但是还是会有一些细小的错误,这就让我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一个启示:做单据这块,虽然工作不是很难,但是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尤其是对于信用证这样的支付方式。在这期间对于贸易流程需要的基本一套单据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包括:定舱委托书,报关需要的核销单,发票,装箱单,商检的通关单,还有原产地证等,并不是每一票都需要所有的单据,而是根据客户的需要再制作相关的单据。

再就是我们亲自去了湖北贸易促进委员会,去那里盖原产地证书的章子,也是让我们去了解贸易的基本流程,以及需要了解的商检局或者贸促会的基本手续。这些都是无法从学校学会的。在进出口公司老员工的带领下,学到了一些贸易基本常识。

作为一个新人,不管是到哪里,在我学会了很多,首先是一个自己学的态度,在那里,我看了一些平时没有注意的书目,如《海关进出口税则》,《海关编码》,《UCP600》,《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证知识手册》等一些有关贸易的书籍,从自己的阅读中收获很多,也学会了很多。再者,就是到一个新单位要积极主动的做事,看事情做事情,因为别人都有自己需要忙的事情,只能有空会跟你交流,你就要学会自己去看,去学别人的东西。最后就是要学会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其实自己暑假已经在一家外企实习过,对于办公软件有些了解,可能没有经常使用,或者每个地方有自己的不一样东西,程序会有不同,所以在那,我也跟着我们一起实习的龚影映身上学会了许多办公用品的使用,如: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只有自己去操作了才会更加熟悉。

我真的很感谢进出口公司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实习的机会,很感谢带我们的老员工,是你们教会我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对一个企业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让自己对纺织品这一块有了更大的兴趣,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9篇:贸易的基本流程范文

【关键词】跨境电商;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跨境电商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在纷纷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相关专业毕业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兼具外贸人才和国内电商人才的“功力”,然而现实中企业很难直接招聘到这种复合型人才,因此,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是外贸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刚刚起步的跨境电商来说,未来跨境电商的人才缺口可想而知,整个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同时传统国际贸易形势不断收缩,学生就业与毕业生发展受限,变革呼之欲出,开设跨境电商方向的国际贸易专业势在必行。

1 相关专业教学任务

不同于本科层次的偏重于理论研究教学,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高专类院校最注重的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国际贸易教学基础上,跨境电商方向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还需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发展趋势及前景,认识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熟悉外贸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规则及平台基本操作等知识;掌握国际物流和国际结算知识;掌握外贸市场网络调研、询盘、报盘、谈判业务和客户关系维护;掌握在跨境交易的整个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等专业知识。经过专业培养,学生还应掌握如下技能: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跨境网络调研、独立寻求货源并进行采购,能够在外贸第三方电商平台建立店铺、运营店铺、维护和管理店铺,能够进行平台基本操作和订单处理流程等业务操作能力和从事跨境电商运营与策划工作的基础技能。

2 目前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局限于传统教学

目前我院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是按照传统方式,强调国际贸易流程、单据填写规范、货物报关报检实操等内容的教学,并未引入电子商务等方面课程,并不符合跨境电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报关、物流等专业的教学也基本拘泥于专业限制范围,难于突破传统模式,过于围绕“本专业”必然导致局限性,让毕业生在知识、技能、眼界等各方面相对狭窄。

2.2 过于强调课证融合

自中央大力推广简政放权以来,如海关总署已经正式取消报关员资格考试,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持证上岗”已经一去不返,同时报关员等岗位缺口也在逐渐趋于饱和,虽然行业协会纷纷挑起报关师等从业能力认可的旗帜,但失去了行政这层保护,很难说一系列持证“零经验”的报关员们命运将何去何从。不可否认过去在持证上岗的政策利好下,持证毕业生确实等于拿了敲门砖,双证毕业也为广大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目前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仅靠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很难再抢到铁饭碗。

3 市场需求下跨境电商人才教改势在必行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买卖双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跨国家或地区完成交易,将传统的国际贸易网络化、电子化,是当前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目前现有的电子商务课程中,基本教学模式都是先了解电商基本操作流程,然后通过模拟软件做相关练习,老师缺乏电商经营的经历,往往陷入纸上谈兵。所谓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机房电脑的软件上。在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新生的摸底工作中,80%的同学高考英语分数不理想,不会基本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达。计算机熟练程度仅限于上网聊天及购物。在对于即将毕业的对外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情况摸排中,贸易经济系学生普遍缺乏电子商务知识,而电子商务学生英语及对外贸易知识又严重缺乏。如何能把国际贸易知识与电子商务知识相融合,顺应时代要求,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是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

3.1教学思路转变

(1)加强与企业工厂的合作,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一线去,参与企业活动,勇于充电。把经验带回来融合到教学中去,针对性地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少走弯路,企业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大量的实践课程与操作练习,利用学院创业园区和其他实训条件创造机会让师生自主创业、主动学习,提升兴趣。

(3)把企业带到教学中来,尽量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加强互动,如果可以的话,利用订单式培养直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条件实在受限也可以从邀请个人海外代购卖家开始,入门式地引导学生对跨境电商逐渐了解和接受。

3.2教学内容转变

针对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兼具外贸人才和电商人才的能力,调整授课内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包括对于产品描述的文案写作能力及与买家在线沟通的表达能力;第二,电子商务技能。包括网店运营基本常识,流行电商工具的使用、商品拍摄及图片处理,以及基本平台的操作技巧。第三,国际贸易拓展能力。包括商务礼仪,会展策划,海外仓储、交易风险控制、纠纷处理等。这方面课程设置除了着重加强外贸进出口及英语口语方向的培训,还应联合当地海关、商检、保税区等部门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不拘泥于课本,利用EBAY,AMAZON等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根据最新的社会动态及市场情况分析讲解既生动又实用。鼓励学生开网店,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来找问题。从过去教师让学生学的形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教师做指导。

3.3教学团队的转变――积极合作

(1)合纵――与企业合作

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学需要大量实战经验。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实践是重中之重。如果教师没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或者外贸进出口的经历,就不能更好地为学生领航。所以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除了传统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引入大量有实际经验的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授如何与外贸客户交流,做网络平台以及国内国外电商平台应用中实际操作的经验,不时邀请合作企业以座谈会的形式交流行业最新动向。

(2)连横――与其他专业教师合作

本校国际贸易专业团队目前4人,很难涉猎全部跨境电商知识,在变革初期难免会遇到专业瓶颈,此时需与其他专业教师展开合作,各取所需,培养复合型人才或许需要复合型教学团队。

4 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活动而服务。作为着重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高职高专而言,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打造掌握国际电子商务职业能力,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兼具较强的营销、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