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信息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意义建构、协作、交流、自主学习
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在当前已经时不可待。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统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计算机是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同会读、会写、会算一样的;但计算机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只会使用是不行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计算机的优秀用户,还应懂得一些原理,并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有别其他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应有所突破,而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于是显身成为一种不错的教学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载有信息的数值、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影像等进行采集、处理、储存、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其教育目标即在于使学生能计算机这一工具实现信息管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和信息传递。基于此,笔者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传统教学设计理论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分析上: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的,但是并不能全盘否认教学目标分析的作用。因为每一节课内容总是由基于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需要掌握的基本要领、基本原理,而有些则属于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了解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如"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就属于后者。可见,对当前所学的知道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所以应该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其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二、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和教学顺序(对各知识单元进行教学的顺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
①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根据以上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有以下的步骤:
1)课前先深入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因为有些学生或自学或通过其它途径已了解或掌握了教学目标中确定的教学主题,这样他们就有可能希望能通过课堂教学获取教学主题相关知识的深化;而有些学生则对这些知识内容的了解可能是一片空白。比如在"中文windows98操作系统"一章中有些学生已经学会了windows98的基本操作,但是对"操作系统"、"文件夹"、"文件"等的概念却搞不清楚。
2)对了解到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学生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上的制定。即将一节课的知识分成几个层次:基础、提高。因为windows98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可视化操作,它的基本操作如"打开文件"、"文件复制"……,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掌握的,而这些又是以后课程必需的基础,所以我将它归入基础部分;而"资源管理器"则涉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就相对难了些,我就把它归为提高部分;
3)仔细分析知识点,基础部分中找重点,比如有些部分可能学生们会不甚重视或者对在了解学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提高部分则挖掘基础。
4)制定学习任务,创设问题。
三、教学过程中的设计
1.将教学内容中基础部分的重点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讲解。“windows98的运行环境、安装、启动……”就属于这部分。
2.将学生分组,并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一般可以以提出问题或分配项目的方式。分组时可根据学生本身素质分基础和提高,人数一般为4、5人为佳。如基础组的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为让他们完成一些作业如:"⑴在桌面上移动图标⑵打开"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并通过使用"帮助"玩该游戏⑶……";提高组的学生则提出问题:"结合前面介绍过的操作系统知识理解windows98中的资源管理器中的文件结构及文件操作。"
3.学生协作完成任务,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4.学生各组进行交流讨论。可采用各组汇报及各组之间互相提出意见或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也在此中参与,但是主要还是以监控、分析和调节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为工作重点。
5.教师根据观察和分析总结可适当布置新的作业任务,将基础组和提高组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可以强化练习,巩固学习效果;二来可以将学生之间的差距拉短,学习好的学生可帮助差的学生,从中也有助于个人学习系统化理解,而学习上相对吸收慢的学生则会在其中获取新知识和学习压力,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让学生将此压力转变为动力,那么他们就会更努力更自主地学习。
另外,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要注意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就能使教学开展得顺利而且有效。
[参考文献]
目前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材选择、内容讲解、课程衔接、教学演示等方面探讨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1];
(2)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CAI引入教学等方面研究本课程教学改革[2];
(3)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入手,探讨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途径[3];
(4)从本课程实验改革角度出发,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实验内容进行教学改革[4,5]。当前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主要集中在教材、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实验内容改进等常规方面。
1教学改革的目标
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涵盖范围极其广泛,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课程容量大,牵涉的原理相对复杂,如影像灰度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图像的空间域、频率域增强与复原等内容;并且每一领域牵涉到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如分形特征提取、多分辨率分析法等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如何取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从事各类通信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6]。面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字图像教学内容和面向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等专业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是有区别的。主要为:
(1)强调图像处理方法具体实现的理论思路而非一般概念;
(2)强调图像处理方法具体实现的程序设计途径而非熟悉一门图像处理应用软件;
(3)强调利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实现图像应用系统设计思路而非熟悉一套图像处理应用系统的使用。
综合以上区别,应该从授课内容、前后续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妥善安排,从而达到以上所述的教学目标。
2授课内容的安排
为使授课内容适应工科学生的特点,应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强调课程教学的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统一。在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遵循这一原则,即:既注重本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又强调理论实现方面的可行性,制作出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教案和课件。如在讲授图像的灰度变换时,在介绍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先明确图像变换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为此,以函数曲线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这种方法就是用一种数学函数来处理大量数据:fxybdLbMdfxyacbadcfxyacgxy,,,,bfxyLafxybfxya,,0,(1)由于该变换都是解析式,较抽象,因而给出图1(a)的函数曲线,并且对于该函数还有很多变形形式[如图1(b),(c)所示]:(a)(b)(c)图1图像灰度变换函数曲线针对以上变换方法,程序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且能够得到图像处理后的效果。如针对图1(c)的变换,给出该运算的C函数代码:voidThresholding(unsignedchar*ibuf,intwidth,intheight,unsignedintthres){unsignedinti,temp,len;len=(unsignedshort)width*(unsignedshort)height;for(i=0;i<len;i++){temp=*ibuf;if(temp>thres)*ibuf++=255;else*ibuf++=0;}}图2是处理结果,其中图2(a)为原图像,图2(b)为以图1中的(b)为函数曲线处理的结果,图2(c)为以图1中的(c)为函数曲线处理的结果。(a)(b)(c)
3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课程内容衔接与师资配置主要目标是:
(1)恰当处理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吗,使学生能较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
(2)恰当处理内容重复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应制定出相应的授课教师配置方案,从教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角度满足以上要求。
由于图像处理中有些处理技术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电子信息工程类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这类知识,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要简单、明了地介绍这类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同时,还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主要是为学习图像处理算法服务。如在讲授图像数学形态学处理的内容时,电子信息类学生对数学形态学较陌生,突然要求学生接受这一概念比较困难,可以具体联系图像建立该方法的处理思路。又如在讲述形态学操作中的结构元素时,使用图示的直观理解,让学生在知道图像的前提下,联系形态学理论,学习形态学处理方法中的“结构元素”的物理意义,而对其学科背景及概念则尽量弱化。对于图像处理的有些内容和前面课程存在重复,尽量不在这些内容上占用时间去讲解。如图像频域变换中的离散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等,在前续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中学生已经深刻理解,在图像处理中只要强调图像是“二维信号”,在FFT和DCT变换中注意是对“二维信号”进行处理,强调与“一维信号”处理的区别即可。
4教学方法改进与更新
在遵循有利于发挥学生是教育主体,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师生彼此促进共同进步的原则下,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了图像滤波内容以后,为达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要求他们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一个图形用户界面,能利用自己学过的不同滤波器处理同一幅图像。这样,在学生学习以后,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立刻发挥作用,对此非常高兴,而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而且编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想方法后,应找到所学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切入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使学生实验能力有质的飞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实验教学改革有3点改进:
5.1软件实验与硬件实验相结合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软件实验安排Matlab,VC,Photoshop等处理图像的软件工具,使学生认识到软件处理图像的巨大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硬件实验安排以TMS320C6000DSP为平台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系统,从摄像头的安装、前向视频采集电路的调试、CPU模块的程序下载与仿真、后向视频的显示调试等方面给学生以硬件操作的训练,同时,在调试好硬件后,还需要调试CPU中的C代码,以达到图像处理效果。
5.2代码编写与应用软件相结合
强调本专业学生代码编写能力,特别是在图像处理程序编写方面,但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熟悉1~2种应用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同时对该应用软件相关处理功能能从概念和算法上加以理解,软件实验主要采用VC和Matlab作为实验软件,但也安排了2学时的Photoshop实验,以让学生了解和使用图像处理应用软件。
5.3综合性实验与应用系统相结合
积极开展综合性、应用性实验的开发,让学生了解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如在生产实习中,带领学生实习在发电厂集控室锅炉火焰图像的采集显示,医院CT、超声图像的采集与处理等。毕业设计课题安排诸如“车牌识别系统中车牌识别的算法实现”“智能安防系统中视频图像的特征分析”等应用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信息技术;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64-02
1 前言
信息技术是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借助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都在互联网上进行集中、更新和扩散[1]。教育活动也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利用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极大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当今教育的新热点。下面就数字化学习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服务于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信息技术将作为一种工具为其提供服务。同时,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应当以实践应用为前提,提高实践内容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计算机的组成、维护、安全、使用等理论方面,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多次演示,并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以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新的理论、技术、软件等不断出现,教师作为学生的知识导师,应最先对新的理论知识、技术等进行学习和利用,并对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信息技术知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知识的内容由基础逐步向高层次发展。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突出信息技术知识层次性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
3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征
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指经数字化处理后的学习材料,能够借助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等进行教学应用。数字化的处理、存储、显示等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主要特征。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出现,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发展、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集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资源规模化于一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这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市场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如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提供的学习资源、专题网站的学习资源、商品形式的课程资源、互联网搜索中的资源等,需要加以选择地利用。
4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策略
针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以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结合两者的特点,不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先进的、个性化的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主题教学 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种类丰富、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等特点,恰好能够满足主题教学对信息广度与深度的要求,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准确、深入的把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搜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随后对搜集所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资源搜集、分类整理、主题研究等活动进行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专题研究活动,按照一定的步骤、规范和规律进行。通过学生对主题的发掘、数字化学习资料的搜集以及问题的研究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主题方面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同时,采用主题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发动脑筋,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了资源利用的广泛性,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在主题学习中,学生应将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可由教师对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进行加工和处理,向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也可由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思考和学习,将收集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综合分析等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主题教学,学生能够将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集中起来,进行学习、理解吸收,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对于不同的学习主题,学生也可将知识、问题等进行对比和学习,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采用模板引导 模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先将用到的知识以模板的形式设计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然后在框架中将知识的主要内容提取出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也可以借用专题教学的模式,展开小型的专题教学活动。在模板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可以参照模板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对模板中设计的各个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学习和探索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在数字化学习资源中获取;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模板教学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条理性,将大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连接起来,便于学生清晰把握知识的脉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的不同,对模板的内容进行调整。模板也可用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条理性[4-5]。
采用任务教学的方式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对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教学大纲、知识的结构与内容等,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设计好教学的方案和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告知学生,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学生跟随目标进行学习。针对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对数字化学习资料的掌握和理解,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以及目标设置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增加对问题以及知识的理解。通过任务设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进行引导,能够培养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探索的能力。同时,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以后,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促进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索。
5 小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数量极大、种类丰富的特点,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起到补充作用。在教学应用时,教师可以根据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展开专题教学活动,通过专题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采用模板引导提高教学的条理性,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提高活动的目的性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翟海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z1):724.
[2]郑丽.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153-154.
[3]常佩杰.如何处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矛盾[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21-123.
1.信任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让我感悟到要学会信任每一个学生,因为对学生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感觉教师重视他,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学会多观察,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上课时还应该面带笑容,做一个少发火的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发火,很容易伤害学生的感情,要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误当然要教育批评,但要讲究方式,使他们感到老师的批评是可以信赖的。事实也证明,教师用这样的心态去上课,才能把教学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工作负担。
例如:教学六年级"圆的面积"一课,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的公式。教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圆纸片,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如何求圆的面积?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有的把圆平均分成四等份,有的把圆平均分成八等份,还有的把圆平均分成十六等份。教师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暴露思维过程
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课,未必就是一堂好课。这种表面上的"顺利流畅"可能把教师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把所经历的曲折或最有意义,最有启发性的东西抽掉了,往往给一些学生造成错觉:"为什么老师这么聪明,我这样笨?"显然,这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可见教师要恰当地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
例如: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36cm。这辆自行车通过一条720m长的街道时车轮要转多少周?
学生列式:72000÷(2×3.14×36)后,我和学生一起得出原式=72000÷226.08,接着,便列一道除法竖式,这下学生不满意了:除数扩大100倍后,是五位数,非常麻烦!我只好说:"看来我们必须换个角度了。"很快,学生利用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a÷(b×c)=a÷b÷c完成了计算。
学生看到老师失败、受困的过程,从中可以知道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也可能出错,"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观,树立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
3.恰当评价激励学生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又一基本理念。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评价观,科学地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评价主体来说,要有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说,要有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有对学习过程、方法的评价。从评价的性质来说,要有自我比较的评价,也有社会对照的评价。
【关键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关注的重点大多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学,数学”后进生“越来越多,后进程度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习有效的沟通是一个重要因素,老师上完课不了解学生哪些地方听明白了,哪些地方没听懂,学生没弄懂的知识又不敢问老师,结果形成感情循环,情况越来越糟。那么,老师怎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多,且有相当部分模块在初中知识体系中未能很好铺垫。这就要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学习心态很积极,大多暗下决心,力求缩小乃至于赶齐在初中阶段与别的学生早已拉开的数学差距。但通过高中起始阶段的学习,差距反而越拉越大。此时,如果授课教师没能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及时帮助学生,学生就会逐渐把听数学课视为听“天书”。对此,教师要做到:
1.1 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高中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有时一节课便要学习几个定理、公式,学生若不进行课前预习,便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解,也很难保证听课的针对性。
1.2 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专心听讲,特别是教师对核心概念的讲解、典型例题的分析,同时要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出解题的数学思维和方法,找出解题的一段规律,最后还应适当作些笔记或批注,以提高听课效果。
1.3 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和系统小节的习惯。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归纳总结,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达到 “学会”而且实现“会学”。
2 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自主性或者对知识的理解出现片面性时,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转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呢?首先,从表象到本质的转化。对于许多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很多学生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真正理解其本质,因而出现一知半解、模棱两可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应用时经常出错。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应要求学生认真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定义、定理、公式等真正含义、适用的范围、成立的条件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能从表象到质的转化。其次,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只是将自己定位在知识的“接受者”,即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然后再机械应用课堂所讲的公式、定义、定理等知识进行简单的套用解题,对课堂学习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解——模仿——记忆的“被动”形式上,缺乏自主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从而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适当的引导,调动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再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有些学生理论学习了很多,但是在实际应用或实践活动中,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找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联的应用实例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增强其实践应用的能力。
3 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英语学习 自信心 兴趣教学 树立
自信心的树立对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具备自信心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记忆力强,观察敏锐,想像力丰富,且大多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些同学有明显差距,自我评价低,学习主动性差,长此下去,有些学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而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自信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就成了我们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夯实英语学习的基础是信心树立的前提
我们把英语学习分作听力、词法(包括词汇和句法)和语法三大块。其中词法便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少了词法有好的听力是不可能的。少了词法有好的语法也是没有用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呢?当然就是记单词了!记单词绝不能死记硬背,要做到:眼、口,手和脑一起动起来,千万不要孤立地背单词。记忆应该回归到句子和课文中,让学生熟读甚至背诵课文,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运用这些我们已经学到的词汇,而且印象更深刻。因为我们不仅要学习它的拼写,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用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介绍学生阅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读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二、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信心树立的关键
学习外语,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只要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自发地进行学习吸收与这一学科有关的知识,学习任务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即所谓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学生对英语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及成绩起巨大的作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激励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英语老师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首先要使学习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本系统化的学习中我尝试引入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英文报纸如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等等,让学生多读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同时可以学习到一些英语的流行词语和英语的最新发展,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东西,让学生有一种现学现用,学了就有用的感觉。而且可以先易后难地让学生自己用英语介绍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趣味故事。
我们现在用的“新课标英语大部分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自然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配套的录音也多出现怪异的声音、模拟动物的叫声等,这都极易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在授课时,尝试模仿那些怪异的声音,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出轻松幽默的课堂气氛;在跟录音朗读时,学生也会经常刻意地模仿那些怪异的声音,我也鼓励他们模仿使得他们更容易进入文中的故事或情景里去接受知识。其实学生的这种乐于模仿的行为真是一种英语学习兴趣的表现。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发掘并激发,这样才有利于其兴趣的培养。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才可能有完全的释放自我、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学生们才会对学习英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发言积极热烈,会话表演争先恐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乐其师而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也会喜欢他上的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相对其课堂气氛也会相对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三、趣味多元化的教学是信心树立的保证
(1)善于表扬学生,让学生重新拾起自信心。学生是自信的,父母和老师过多的批评和责备才使他们失去了自信。我们教师有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在教学活动和平时的时候中多表扬学生给他们勇气和自信。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积极愉快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强。有些学生平时很难听到老师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我们英语老师如果能多对学生说几句。Very good!”“Excellent!”。I think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等来表扬学生,你的表扬对于学生就是奠大的鼓舞。
(2)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心。中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比较弱,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就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成功而忘乎所以,因为失败而丧失自信。成功了,要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认真汲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窍门。
一、电子专业教师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教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因此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深造,丰富知识体系,并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双师型”、“复合型”教师。
1.教学内容体现“新”。所谓的新,是指知识的更新。通常教学采用的教材一般变化更新较慢,普遍是相对滞后的,存在着知识老化和知识面窄等问题。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陈旧的教材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因此电子技术的教学也应对教材进行适时更新,剔除过时内容,引领新的知识点,让电子技术的教学尽可能跟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多介绍一些现代的较实用的内容。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实用的书刊,与时俱进,面向电子技术发展方向,引入新内容,以助于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技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2.提高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综合型教师比例偏低,某些教师虽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只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电子专业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才能更好地组织专业课的教学;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引导有方,教有所长。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当今社会对电子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电子行业发展迅速,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不断出现,新型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发展,电子技术也不断向深层次、高技术含量领域发展。电子专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电子专业教师应本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理念,积极投身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多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方面要经常阅读专业杂志,了解一些最新技术动态,另一方面要寻找机会主动参加、接受一些相关的业务培训,努力学习新知识、积极掌握新技术。
二、加强学生相互间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当今的教学理念是要求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要使学生改变以往的被动听的局面,进行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平时在教学时要注意提倡同学之间要有合作精神,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实验课和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分组,提供机会让他们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更重要的是知道合作的力量和精神,这些都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小组学习为教学主体,同学之间可自愿找合作者,各组同学在思想和技能上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教学手段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也应体现出不断的发展进步,而教学过程中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体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信息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多媒体如今已大面积地走入课堂,它可以生动、形象、清晰地展示所要讲授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既省时省力,又有利于教师分析。对于电子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直观地了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知识环境和虚拟实验环境,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教学任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而通过多种多样的资料,自己动手实践,把知识更好地融合起来,从而深化所学习的内容,学生也不再觉得理论课枯燥。另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使实验教学理论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延长对该课堂有效注意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您好!真诚地感谢您在繁忙的公务中浏览我的自荐信。请允许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叫XXX,现在是XXX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大四的一名普通的学生。
现在,我正面临着我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考验——找到适合我自己发展的实习单位。大学四年的学习转眼就要过去,曾经经历过了考上大学后的狂喜,看到大学 环境后的失望,经历了大学生必经的迷茫,也曾经走过专业学习上的弯路。
人生路上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总能够让人明白很多道理,也让人学会珍惜眼前的拥有。这时候我为自己做出了斩钉截铁的决定——我一定要专注在自己专业的学习上,我应该坚守自己当初选择走技术道路的初衷。
也许是因为继承了祖辈们农民厚道的基因,我内心深处坚信对于我自己而言,踏实而专注在技术的领域是我个人最好的归宿,并不是其他的道路不好,只是技术会更加适合我的性格特点,因为个人对于攻 克技术难题有着本能的欲望。
经过大三的弥补,我认认真真地独立看完了我的所有的核心专业的书籍(包括CC++语言编程、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以及单片机、基于ARM嵌入 式开发、数据结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等)。狂补我理论知识的缺失,但是我还是发现不足,因为仅仅看这些理论性的书籍无法真正掌握书中的技术,即使是书中的理论知识也无法真正掌握,我又和同学一起买了单片机开发板一起研究,经过努力学习,掌握了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但是也因为自己曾经过于追求个人独立的学习,而错过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实践机会,后来才发现做技术研发、做项目不是靠自己一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靠死记硬背教科书里的公式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要想真正掌握一项技术就必须在项目实战中学习,要想做好项目研究必须要团队默契配合,并且各自高效完成独立模块,然后综合大家所有的工作,反反复复不断改进才能够做好。这样会更有针对性,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才会更高。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未来,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不能够吃苦的人,作为从偏远农村走出来的我早已理解吃苦的真谛。现在的我缺乏的是一个机会。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专业项目经验的我来说,这个工作机会就像久旱的甘霖。如果您给我提供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感激不尽,我不想说太多保证的话,因为那样会显得太轻浮,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精准地保证什么。
但是,如果您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我可以说我不会让您和贵公司做一件亏本的买卖,因为无论是我还是贵公司都在寻找各自最适合自己的对象,如果我们寻找到了对方,那便是我们双方最大的祝福。
我们会实现双赢的局面,我会倾尽全力为贵公司奉献我的全部智力和精力,贵公司也会让我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也许您会觉得选择我这样一个没有项目经验而空谈理论的学生会是一项风险投资,不过也正是因为有风险所以您的回报也会可能超乎您的想象。
最后衷心祝愿贵公司所有员工上下一心,事业发达,业绩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1.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起源
20世纪90年代初,加州旧金山湾区聚集了一批媒体艺术家、设计师和实践者,他们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媒体工具把个人叙事和讲故事表现出来。数字故事中心成长于在此期间这些媒体艺术家、设计师和实践者的众多合作与对话。媒体制作人、多学科的艺术家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与地方戏剧制作人、戏剧顾问乔·兰伯特一起使用多媒体软件帮助那些几乎没有制作经验的人把他们的个人故事转化为媒体作品。1994年,他们一起创办了旧金山数字媒体中心,即后来的数字故事中心。从此,数字故事迅速在世界各国流行起来。自那时以来,该中心已与世界各地近1000个组织一起工作,培训了超过15000人分享他们的生活故事。随着众多的合作者参与,中心因培训方法和原则的许多应用已引起了国际关注。
2.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
乔·兰伯特认为数字化故事开始于这样的概念:在不太遥远的未来,通过图像、文字、 语音、声音、音乐、视频和动画多种媒介来分享个人故事将是全世界人民的业余爱好。[1]
数字故事中心的Leslie Rule认为,数字故事是说故事的古老艺术的现代表达,它把图像、音乐、叙事与声音编织在一起,从而对人物、情况、经验和见解赋予深刻的特点和生动的色彩。[2]
数字故事,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各种形式的媒体讲故事,代替传统的纸笔和书籍,作家、诗人和其他任何想要讲故事的人都开始转向于交流的技术形式。[3]
Jennifer Carrier Dorman认为数字故事是写一个故事的过程,并加入声音、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一个视觉故事。[4]
Kim Yi and Jenny Lapple认为,数字故事是一个简短的、第一人称方式的视频叙事,由录制的语音、静态和动态图像、音乐或其他声音相结合而创建的。数字化故事叙述使用新的数码工具来帮助普通人讲出他们自己真实的故事。[5]
综上所述,我们把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概括为:把传统的故事以图像、文本、语音、音乐、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述为数字化作品的过程。
3.数字故事制作过程
像传统的讲故事一样,大多数数字故事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但由于数字化故事叙述是基于计算机工具来讲故事,因此,还包含一些图像、文本,录制的音频解说,视频剪辑和音乐等多媒体形式。数字故事的长度一般在2-10分钟左右,内容的范围可以是从个人故事到历史事件的叙述,从探索自己的社会生活到寻找宇宙其他角落的生命之间的所有话题。
制作一个数字故事,通常包含5个步骤:选择主题,编写脚本;收集资源;选择内容,制定故事板;导入、记录、定稿;展示、评估。[6]
步骤一:选择主题,编写脚本
创建一个文件夹,存储创作数字故事的所有材料。确定数字故事的主题,明确故事叙述的目的,是要告知、说服还是质疑,明确故事的观众。写下故事的脚本初稿,该脚本将作为后续叙事记录的基础。阅读所写的脚本,确保包含了清晰明确的目的和观点。与他人分享脚本,并使用反馈意见改善直到满意为止。
步骤二:收集资源
搜索或创建可用在故事里的图像,包括图片、图纸、照片、地图、图表等资源。尝试找到如音乐、]讲、访谈和声音效果的音频资源。试着找到其他如来自网站、Word文档或ppt幻灯片的信息内容。
步骤三:选择内容,制作故事板
选择喜欢的图片、音频、文本和其他内容丰富数字故事。创建一个为数字故事提供了文本和视觉概述计划的故事板。
步骤四:导入、记录、定稿
把图片、音频导入至制作数字故事的软件程序。如有必要修改图片的数量或图片的顺序。使用计算机麦克记录脚本叙述,把叙述导入到相应的软件程序。添加音乐或其他音频,完成数字故事。
步骤五:展示、评估
展示数字故事,收集关于故事还可以如何完善、加强和延伸的反馈意见。
二、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
数字化故事叙述要求学生在内容方面建构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增加他们的参与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协作、学习和创作他们的作品,这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处理问题。同时,作为团队中的成员,也学习如何共同努力使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向前迈进。使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可以激励学生分享过去的经验和表达他们自己,促进了课堂的讨论并把乐趣注入了课堂。数字化故事叙述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创作自己的故事,并通过口述、创造性的写作、]讲、摄影、音乐、新闻剪报、视频、音响和动画表达出来。
2.促进学生的反思力
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一个为每个人有机会分享他们的故事的创新的方法。讲故事的过程帮助那些分享他们的故事的人开始了个人反思的过程。为了讲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学生必须思考自己的故事如何影响他人。讲故事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反思故事背景下自己的经验。学生选择适合故事的语音或音乐来表达,使故事更加有意义和个性化。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反思音乐如何表达不同的情绪思维。
3.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就是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7]数字化故事叙述帮助学生批判地思考如何在数字故事中有效地结合数字音频和视觉元素。学生频繁地使用媒体工具,最终他们会更加适应数字媒体,从而有意识地考虑数字媒体如何帮助他们表达他们的故事,传播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CARA’S PAGE[DB/OL]. .2011-4-14.
[4] What’s Digital Storytelling[DB/OL]. http:///
pjkelly/digital-storytelling-with-pinnacle-1127987.2011-4-15.
[5] Kim Yi and Jenny Lapple.DigitalStorytelling[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