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生产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核;电路板厂;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1、引言
印制电路板(PCB)是当代电子元件业中最活跃的产业,方便的运输、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促使PCB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但是PCB行业是耗水、耗电大户和污染物排放大户,因此PCB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大多数企业按末端治理模式治理污染物时,常因治废设施不全、技术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从而引起环境污染。而通过清洁生产,可以解决PCB行业污染问题和实现节能减排。
2、清洁生产审核应用实例
2.1印制电路板厂概况
某PCB厂主要从事高密度多层印制电路板中小批量板制造,产品包括多层板、金属芯板、高频板等各种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包括内层制作和外层制作,生产车间分为机加车间、图形车间、层压车间、电镀车间。
2.2预审核
2.2.1清洁生产水平及潜力分析
通过对该PCB厂的原辅料和能源、生产技术工艺、生产设备、过程控制、废弃物、产品、管理及员工等生产的八个方面进行初步审核分析,参照《清洁生产标准 印制电路板制造业》(HJ450-2008),在生产工艺与装备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量、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指标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达三级以上,其中达一级13项,达二级6项,三级2项。评价认为该PCB厂清洁生产水平较高,在资源能源利用和污染物产生方面尚有潜力可挖。
2.2.2预审核阶段发现的问题
①原辅料和能源:空压机余热及冷水机产生的热能未回收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
②技术工艺:多层板生产过程中存在菲林浪费,切片过程中重复灌胶造成水晶胶严重浪费;
③设备:车间水表存在误差,不利于能源考核;
④过程控制:内层芯板在组合、叠板、压合过程中存在偏移现象,造成资源能源浪费;
⑤废弃物:机加车间钻通孔产生粉尘经布袋收尘后无组织排放,对车间环境及员工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⑥管理:因管理不到位造成一定的能源资源浪费;
⑦员工:员工素质较低,节能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2.2.3确定审核重点
根据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学理论,结合该电路板厂各生产车间的运行情况,将机加车间、图形车间、层压车间、电镀车间作为备选审核重点。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对备选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进行排序,选择了环境代价、主要消耗、清洁生产潜力以及车间积极性等作为权重因素。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得到各备选重点得分情况,确定电镀车间作为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2.2.4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在本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后,为减轻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减少物耗、能耗和降低成本,审核小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清洁生产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单位印制电路板的废水中铜产生量、总铜排放量、单位印制电路板水耗及电耗4个清洁生产目标。
2.3审核
在预审核生产工艺产排污分析、原辅料和能源消耗、水平衡、金属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镀车间进行连续三天输入输出物料平衡分析、金属铜及锡平衡分析,发现如下问题:
①电镀车间沉铜工段除油后用电加热水进行清洗,而冷水机热能未回收利用;
②电镀车间活化工序活化剂使用量起伏较大,而且耗量多;
③电镀车间沉铜工序工艺标准控制过高,致使甲醛浓度控制较高,造成甲醛浪费并污染环境;
④因过程控制及员工操作问题,该厂水平线药水补加超过工艺控制标准,严重浪费资源;
⑤该厂产生废水中铜50%以上来自电镀车间去膜蚀刻线、层压车间棕化线、图形车间的内层蚀刻线三条水平线清洗废水;
⑥因沉铜废液含有EDTA铜氨络离子,与络合有机废水一起处理处理效果不好。
2.4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通过组织发动并向专家咨询,对生产过程中进行分析评估,共产生了28个备选方案,其中2个中/高费方案,结合公司实际,经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确定该2个中/高方案为可行方案。
2.4.1方案研制及可行性分析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方案:增设余热回收系统对空压机浪费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热水送至宿舍,可解决员工用热水,该方案技术、环境、经济上均为可行方案。
总铜减排方案:新增沉铜废液破络处理工艺:电镀车间产生的沉铜废液首先通过管道进入沉铜废液收集池,用硫酸调pH为2-3,然后使用双氧水、硫酸亚铁进行氧化破络;处理后废液再进入络合有机废水收集池,与其他废水一起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中铜含量。该方案在技术和环境上可行,经济效益不明显。
2.4.2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28个备选方案实施后,预计每年节约天然气14224m3,节电10.48万kWh,节约3525m3新鲜水;降耗:每年节约100kg铜箔,减少250L/a甲醛消耗,每年节约108L活化剂使用;减污:每年减少2500m3/a废水产生,减少废水中550kg/a铜的产生,减少14kg铜的排放,减少64kg氨氮排放。可实现的经济效益为59.31万元/年。经过本轮审核,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设定的各项清洁生产目标均能达到。
3、结论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消耗、成本下降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间接效益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朱大庆,尤国平,杨林锋.印制电路板行业清洁生产剖析[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2(4):100-101.
论文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电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质量的保证。无论从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QC)方面,还是从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方面,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要求都是一致的。电力企业必须同时坚持“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的方针,两者的目的一致,内容各有侧重,相互联系。质量包含安全,安全是质量特性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坚持重质量、保安全、预防为主的思想。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才能消除或减少不安全因素,才能做到预防为主、万无一失、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影响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机、料、法、测、环六个方面,笔者在实践中将其概括为五个因素,即人、机、料、法、环,简称“4M1E”因素。
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等;机器(Machine):设备、工具的结构、性能、精度和维护保养运行状态等;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法(Method):检修加工工艺、工艺装备、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点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条件等影响。
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电厂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同样存在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只要紧紧围绕以上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经常把握五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就会使电厂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就能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就能对电厂经营生产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最危险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人为影响,充分发挥人在安全管理环节中的可靠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安全意识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一劳永逸,而应该长抓不懈。安全教育应该形式丰富,要坚持学习《安全生产法》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经常举办现场《安规》知识问答,组织观看事故现场或录像,建立个人安全档案,举办习惯性违章图片展览,使员工警钟长鸣,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第二,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无论是检修工作人员还是运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现场工作质量。安全意识的形成偏重于思想,而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好坏则关系到安全的行动效果。一方面要强调树立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检修工艺规范化,运行操作标准化,不管是何种级别的检修维护、运行调度操作,都能依照科学的工艺、专用的规程去实施。技术管理、技术培训要形成一丝不苟,严谨细实的作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考几道题、问几件事。应该针对每个工作成员的实际技能水平和岗位情况,制定详细的、由浅入深的培训计划,使他们真正掌握所管辖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运行参数、维护保养等知识。目前电厂广泛采用的检修文件包制度,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检修管理方法。标准的文件包对人力组织(人)、设备结构(机)、检修工器具(料)、检修工艺(法)、都作了明确的编制安排,再加上工作票中的危险点分析(环),对影响检修工作质量的五大因素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定,因此,检修人员既要加强理论知识、工艺规程的培训,更要在检修工作开始前认真学习检修文件包,了解作业点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不安全因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第三,掌握人员身体状况。《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影响其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有明确规定。人员身体状况,既指工作人员身体素质情况、精神状态,也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工作手套以及其它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在工作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强,技术水平也比较高,但其身体素质很差,精神状态不佳,或者未按规定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结果在工作中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应该随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状况,遇有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或更换适宜工种,这一点对运行倒班人员尤为重要。同时,在工作中应严格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正确佩戴、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机”的因素
设备(机器)是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项工作赖以开展的物质载体。所有的检修维护、运行调度操作,都是在设备系统上进行。因此,熟悉设备的各种性能、工况参数,对把握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对设备的无知,也就是对安全的忽视。强化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健康稳定运行,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落实设备责任制。将每台设备落实到人,明确设备分工,实行挂名负责制。杜绝出现无人管辖,疏于维护的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说明书、设备全套图纸、易损件明细、安装资料等),健全设备台账记录(包括大、小修、维护记录、巡检记录、缺陷记录、异动记录、备品配件消耗记录、设备改造技术资料、油脂更改记录等)。
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设备巡视检查制度。从检修和运行两个方面实施设备的定期巡视检查,随时掌握设备状况。管理人员要随机抽查巡检记录,发现记录与现场的设备情况不符,应严格考核。充分发挥检修设备责任人和运行巡检员的作用,使设备系统经常处于被监控状态。 第三,全面推广点检定修制度。实践证明,根据点检标准开展对设备重要部位跟踪监测,有计划地安排预防性检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检修人员的工作理念由过去只注重阶段性检修转变为注重设备动态过程控制,由被动的抢修消缺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电能质量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浪费。下一步目标,是在继续执行点检定修制的基础上,加大点检定修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细化点检项目和标准,量化各项检修指标,使所有检修范畴的工作更加数据化、信息化、标准化,更加具有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最终目标,就是使设备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的满出力运行状态,始终对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三、“料”的因素
在安全管理中,用“工具”替代了全面质量管理中定义的“材料”(Material)因素。正如商业产品(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是由人和机器共同作用的产物一样,“工具”也是工作人员和设备之间的联系物,即“人”、“机”关系的媒介。其意义涵指检修或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工作时所使用的(或作用其上的)一般工器具、测量仪器、仪表、材料等物品。工器具的正确使用与否,轻则影响检修或操作质量,重则导致不安全事故。由于不正确使用工器具而产生的作业事故不胜枚举。有该使用工具而不使用的情况,如不系安全带高空作业;有错误使用工具的情况,如安装轴承使用手锤直接敲击而不使用铜棒;有使用不合格工具的情况,如电动工具未经检验,等等。工具的使用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检修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核实检修文件包中规定的工器具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数量是否备齐;
第二,检查工器具是否存在缺陷,发现隐患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第三,电动工具、起重用具、电测仪表和一些特殊工具是否经过专业部门检验合格,或是否在规定的合格使用期内。
四、“法”的因素
方法是指生产现场的检修人员或运行操作人员在工作时采用的办法、措施、工艺、技术方案等。当前述“人”、“机”、“工具”等条件相同时,工作质量和安全效果的好坏将直接体现在现场工作采用什么工艺或方案。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方法”即是“人”、“机”、“工具”三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完成同样一件工作,可以采用很多方案,关键是如何选用最佳方案。比如拆卸偶合器,既可以利用工装配合千斤顶向外拨,也可以采用特制丝杠向外顶,相比之下,利用丝杠的方法就比较好,因为此办法不易损伤偶合器的铸铝壳体。一般情况下,技术方案、措施的编制,都应遵守相关的工艺规程或标准,因为检修工艺标准、操作程序通常是由最佳方案累积而成。《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也正是通过总结生产现场的不安全教训编成的。所以,每个工作成员都应在每个环节严格执行检修工艺规程、运行规程和安全规程,绝不能别出心裁,随意蛮干。各种规程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期修订,以达到对生产现场的作业进行科学、可行的指导作用。
五、“环”的因素
关键词:污水处理;城镇;机电设备;运行
Abstract: the current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y gradually into people's vision, and known to be obvious to people, the role he played for the entire city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residents, especially in the last few years especially. Not onl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investment for infrastructure, or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task completed and the important projects not one.
Key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 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怎样使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出水稳定达标?是各地污水处理厂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在这里主要涉及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指进水水质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指内部运行管理方面,所涉及专业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自动化、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机械制造、分析化学、微生物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工作做好。在这里,仅根据我厂实际运行管理经验,从机电设备和运行工艺方面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机电设备方面
设备的管理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极为重要,是保障正常生产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中要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并且不断改革、创新,实行科学管理,讲求经济效益,并且结合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改善现有工艺设备的技术状况,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生产条件保障生产运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般污水处理厂设备分为通用机械设备和专用机械设备两大类,污水处理厂欲取得稳定良好的处理效果,必须使各类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保持应有的技术性能,正确操作、保养和维修设备是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随着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污水厂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从而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检修和保养等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对于设备的使用寿命、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都至关重要,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设备产品说明书,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工作原理、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安全规程及加油的部位、品种、周期等。
2. 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设备操作、保养的通用标准,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和“规程”等。
3. 根据编制的各项规程和设备结构性能,加强对职工的专业技术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同时,必须建立相应考核制度,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考核。
4. 定期对操作人员使用和维护设备情况进行了解,及时纠正不正确操作。
5. 在保证完成水处理任务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设备的额定负载。
6. 建立健全设备突发事件的预案,培养操作人员的应对能力。
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维持工艺上连续性的重要手段。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定设备检修计划。
2. 根据检修的项目、内容与周期,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同时兼顾工艺运行的需要。
3. 做好检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明确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4. 要有严格的检修标准和验收制度。
5. 建立健全设备检修、使用档案记录。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保障机械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和维修成本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定维护保养规程,明确操作程序,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2. 机械保养必须贯彻“使用与保养相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3. 操作人员必须按机械保养规程、保养类别做好各类机械的保养工作,不得无故拖延。
4. 保养机械要保证质量,按规定项目和要求逐项进行,不得漏保或不保。
5.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各岗位机械保养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养质量。
二、工艺运行方面
机电设备运行正常是整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但怎样调控使出水稳定达标,这将是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另一工作重心。工艺运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出水效果。
我厂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水解+A2/O+混凝沉淀+过滤的方法(属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关键在于有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要想保证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就必须有适合活性污泥生存的环境,这也是整个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所在。影响活性污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BOD负荷率(F/M) 是影响活性污泥增长、有机底物降解的重要因素,还与活性污泥膨胀现象有直接关系。
2. 水温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与周围的温度密切相关,微生物酶系统酶促反应最佳温度范围是 20~30℃,极限值范围是10~35℃,高温废水进入处理系统前应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低于10℃时则应适当增加混合液浓度,降低BOD负荷率。
3. 溶解氧 活性污泥微生物属好氧菌,因此在混合液中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根据运行经验证实,为了保证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正常,在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2mg/l以上。溶解氧过高会造成大量耗能;过低很容易诱发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4. PH值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PH值低于6.5时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产生污泥膨胀现象,处理水质恶化;PH值超过9时,菌胶团可能解体,活性污泥絮体将遭到破坏。
5. 营养平衡为了使活性污泥微生物反应正常,就必须使污水中微生物的基本元素(C、N、P)达到一定的浓度值,并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生活污水中的BOD:N:P比值为100:5:1,经过物理处理后,由于BOD值的降低,N和P的含量相对值有所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供大于求,加入一定量的工业废水处理起来效果会更好;当N和P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向生化池内投加N和P等营养物质。
6. 有毒物质大多数化学物质都可能对微生物生理功能有毒害作用,但毒害程度取决于其在污水中的浓度。另外,有些元素是微生物生理上所需要的,但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以上是影响微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调整工艺运行参数的主要理论依据。日常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运行状况,结合运行参数理论值,制定出适合本厂的运行参数。
关键词:核电;调试;运行生产;切换
引言
核电厂建造周期为5年,包括如下四个阶段:厂房基建、设备安装、调试投产,运行生产。这几个阶段的工作各有特点,分别由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支撑完成,需满足国家核安全局监管要求[1][2],电厂也形成了各阶段工作的质保大纲。调试工作是对系统和设备功能的测试和验证,特别是反应堆装料后,与运行生产阶段类似,也需有保障核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质保体系。两个阶段如何在管理程序、机组管控、运维方式、遗留项、做到无缝平稳切换,是新建核电厂的重要课题。福清核电厂一次规划6台机组,分期建设,1、2号机组为一个生产单元。1号机组已经商运,2号机组正在商运投产前的调试关键阶段。两台机组的调试管理模式不同,1号机组在机组装料后,由生产计划处牵头,完全按照运行核电厂管理模式开展机组调试和运维工作;2号机组由调试管理处牵头,按照调试启动项目组和调试管理模式工作,生产计划处和各部门负责正常运维。两种管理模式对机组调试的安全、质量、工期、切换到运行生产等均有不同的优缺点,文章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计划、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建议。
1 1、2号机组调试启动管理模式
福清核电1、2号机组采用联合调试队管理模式,责任是总承包单位,业主人员负责投产商运后的运行维护,但需参与联合调试队参与调试活动,同时为后续的移交接产做准备。
1、2号机组调试活动均使用总承包单位的信息系统平台,计划管理、工作流程、隔离办公室均是调试独立执行。定期试验、预防性维修、消缺等工作使用业主的信息系统平台,计划管理、工作流程、隔离办公室均是业主投产运行生产后的管理模式。总包商调试与业主生产管理人员形成联合办公组,共同配合,开展机组调试启动试验工作。调试隔离办公室和运行隔离办公室分别对调试计划和生产计划负责,管理分界点为系统和设备是否已完成临时运行移交。
1、2号机组调试启动试验和接产工作的不同点如下:1号机组由业主生产计划处牵头组织,调试、维修等人员配合,完全使用核电厂运行后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工作组织过程,业主各部门行使电厂赋予的职责和权利,提前验证电厂生产准备的管理流程和模式。2号机组由联合调试队牵头组织,形成专项组,专项组内包括业主电厂各部门领域人员,负责机组调试启动主线工作的推进和管理,电厂定期试验和运行维护等非调试主线工作由业主生产计划处组织开展。
2 优缺点对比
1号机组调试启动工作由业主生产计划处牵头组织时,优点如下:(1)业主各职能和监管部门全面参与调试工作,提前验证和优化电厂各类人财物资源,为电厂最终接产提前做好了准备;(2)业主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易形成合力;(3)电厂业主人员全面参与,使调试活动质量控制无死角,有利于接产后的运维管理工作开展,机组总体安全水平较高;(4)业主生产人员提前得到了锻炼。缺点如下:(1)总包商调试职责和责任弱化,业主提前投入并消耗了更多人财物;(2)因业主牵头组织,调试人员积极性相对不足。
2号机组调试启动工作由承包商调试队牵头组织,优点如下:(1)专项组对调试主线工作掌控更有力;(2)充分发挥调试工程师及其调试各专业组的主动性。缺点如下:(1)调试启动专项组虽然内含消缺组,但设备消缺比较依赖于业主维修人员,业主维修人员有责任不清的问题;(2)未能充分发挥工业安全等监管部门的职能;(3)因并非全部电厂生产人员参与了调试工作,特别是主线工作,后续移交接产和验收工作可能会存在死角,不能充分暴露机组隐藏缺陷。
从调试工期上看,去除特殊设备和原因导致的工作停滞因素外,1、2号机组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工期大致相同,安全和质量相当。
3 第三种方案建议
对临时运行移交角度看,福清核电1、2号机组均由两个计划(调试计划、生产计划)、两个隔离办公室(调试隔离办、运行隔离办)组织一个机组上的活动。因机组系统多,移交活动一般在机组投产运行前才能全部完成,而机组整体工作需要各个子系统配合运行,这就易于出现机会不协调统一的情况发生,两个隔离办也导致在移交边界上的工作控制变得比较复杂,降低了各领域人员的效率,不利于机组值长整体控制机组状态,比如进入运行技术规范规定的运行限值指标控制。
电厂可在目前1、2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过度到一个计划、一个隔离办的管理方法,即:调试部门负责组织牵头制定机组调试启动计划(包括定期试验、机组定期运维工作),运行部门统一负责机组运行管理,负责机组隔离工作实施,从调试工作开始起,直到机组调试完成投产为止。即保障机组管控安全,又避免两个计划因协调不足导致计划冲突的情况出现。这种管理模式可在电厂3号机组上进行实践和优化。
4 结束语
福清核电1、2号机组使用不同的调试计划管理模式,均实现了机组调试投产和向运行的平稳切换。但其中的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为后续机组和国内其他核电厂调试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核安全局.HAF103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S].2004.
经典的电解理论认为,在电解体系中,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而离子只能在溶液中迁移,只有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间,离子和电子才能相互作用,发生电化学反应,溶液中不存在单独的电子个体,并且认为电解时离子必须迁移到双电层的紧密部分,然后被吸附在电极上,才能进行反应,例如以碳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两极发生的反应如下。
2 水合电子与水溶液电解理论
虽然经典的电极反应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人们也发现电解冶金时的一些实验现象并不能用经典的电解理论来解释,比如电解精炼铜时发现电解液中出现一定量的铜粉,这些铜粉的产生则难以用经典的电解理论来解释,进而人们提出水合电子与水溶液电解理论。
2.1 水合电子及其性质
人们进一步研究得出了水合电子的一些性质:电子的水合是一个自发过程,水合电子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它是一个活泼的粒子,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水合电子的具体性质见表1。
2.2 水合电子参与的电解反应机理
在电解体系中水合电子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认为如果阴极材料受到辐射场的影响就可以产生次级电子,经热化后则可以脱离阴极材料而水合形成水合电子;如果阴极材料没有受到辐射场的影响,但是由于溶液中阳离子在溶液中的向阴极迁移速率很慢而阴极反应又快,阴极表面附近的金属阳离子浓度降低就很快,这时就会产生阴极极化,产生极化的阴极上就会出现多余的电子。这些过剩电子只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可以脱离阴极进入溶液形成水合电子,由于水合电子具有很高的扩散系数、很大的淌度、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会很快的向阳极迁移,从而在迁移的途径中遇到阳离子而发生反应。这就说明在电解体系中,只有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反应和溶液中的任何一个部位由于水合电子引起的反应将为还原反应,所以如果水合电子仅由阴极极化产生,则由于阳极上发生的氧化反应速率应该等于阴极还原反应和溶液中水合电子参加的还原反应总的速率。所以这时阳极的氧化速率必然大于阴极的还原速率,这种阴阳两极反应速率不相等的现象,可以认为是水合电子引起的。
2.3 水合电子形成的途径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实验现象
事实上,水合电子在电解体系中形成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进而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电解反应的实验现象。一般认为水合电子形成的途径有如下几种情况。
2.3.1 电解质溶液受到辐射而产生水合电子
如果电解质水溶液受到辐射场辐射的影响,溶液中的水在受到辐射时将产生水合电子,进而在电解质溶液内部任何部位产生析氢现象。
2.3.2 阴极受到辐射而产生水合电子
如果阴极电极材料(如Cu)受到辐射(例如接收高能电子),这时就会产生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经过热化,再发生水合就可以生成水合电子,而阴极区内的氢离子就会和水合电子反应产生氢气。
2.3.3 阴极极化而产生水合电子
一般认为电解时,阴极反应的活化能不大,反应比较迅速,而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的速率则比较慢,从而阴极附近阳离子的浓度下降很快,这时阴极的电极电位就会向负方向偏移而发生极化。与此同时,电解时的槽电压迅速升高,从而使阴极聚集过多的电子。这些电子一旦获得足够的能量而热化,就使电子的水化的自发过程有可能发生,进而形成水合电子。如果溶液的酸性很强,这时在阴极区就会有氢气产生。
3 长时间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产生一定量铜粉机理的分析
以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课堂重要的演示实验,然而如果对这一实验进行长时间(几天的时间)电解,就会发现电解液中出现一定量的铜沉积于U型管的底部,这部分铜既有颗粒比较大的也有一部分粉状的。实验观察到,颗粒比较大的铜来源于阴极析出的铜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增多,在重力作用下从阴极脱落而产生,粉状的铜则难以观察到产生的来源。那么这部分粉末状的铜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水合电子参加反应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4 长时间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产生一定量铜粉机理的启示
事实证明,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观察到一些异常现象,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一概回避,就会影响对学生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但过多的讲解也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学的导向作用就会出现偏差。因此,研究阴极上的电子参与电极反应方式是搞清楚长时间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产生一定量铜粉机理的关键,对此我们认为采用下面的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只有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间,阳离子吸附在电极材料上才可以和电子相互作用,发生阴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方案为了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巩固和保护农网改造成果,保障电力运行,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及全乡经济安全的高度,增强保护电力设施的责任感和紧张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构筑群防群治电力保护组织网络,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犯罪,努力实现无触电伤亡、无涉电事故、无涉电纠纷、无破损坏标志物、无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确保电力设施安全。二、组织领导乡里成立以党委书记粟伟明任组长,乡长朱思宇、副书记黄生军、大溪水库管理所所长杨绍荣及乡农电站站长梁美清任副组长,以米长富、陈光学、李建新、陈建军、梁忠红、王亨平、龙波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三、创建标准电力设施安全是指乡、村辖内的电力设施,实行属地管理,保证辖区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包括办公、生产、生活等用电安全文明.1、组织健全,责任落实。乡镇党委政府与电力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把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分别明确一名领导负责,确定专人抓。创建办与综治办合署办公。有场地、牌子、经费、台帐、档卡完备,实行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2、打击防范,措施落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冲击扰乱发电、供电企业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得移动、损害生产场所的生产设施及标志物,不得兴建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电力部门与乡实现五无(无涉电纠纷、无涉电事故、无涉电伤亡、无破损坏标志物、无涉电治安刑事案件)工作目标。电力纠纷调处率达
100%,电力治安案件查处率100%,电力刑事案件破案率达100%,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设备的违法犯罪分子。3、预防为主,教育落实。电力设施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或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及扭送。每年电力部门组织宣讲团队到乡、或中、小学宣讲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有关电力常识至少一次。通过宣传电力法、电力常识,以达到提高全民电力设施安全保护的意识。4、制度健全,工作落实。修订和完善电力设施的保护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目标责任量化到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全力维护电力设施的安全。5、依法清障,确保畅通。保护电力设施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为确保管内的输电线路安全畅通和砍青扫障顺利。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依法制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不得种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或高秆植物。新种植或自然生长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应当予以砍伐,并不予支付林木补偿和林地补偿或植被恢复等费用。四、措施要求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乡里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村里要明确分管电力设施安全工作的干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2、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各村、单位要高度重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范畴,乡、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专人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从依法护电、用电、参与管电和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自觉性,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用电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电力设施保护意识。4、堵源截流,加强对废旧物资收购站点和五小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加大废旧收购特行的清查整顿,堵塞销赃渠道,查处和取缔无证经营等非法收购站点。5、群防群治,提高打控的社会化水平。公安机关和电力企业保卫、生产、安监各部门通力合作,树立一盘棋意识,对重点电力设施的防护到位。各村组要组建护线队,组织
群众对电力设施进行巡查,及时调处化解涉电矛盾纠纷。《*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方案》*电力设施安全创建工作方案
关键词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理实一体化 实施 提高 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17-03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和实训车间融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主要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常识及常用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安装与调试,能完成各种机床电路的规范安装、调试与维修,并掌握相关的技能。由于该课程内容多、重实践,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课时,并且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授课的重心放在技能的训练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按“理实一体化”要求调整和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中职学校对电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理论知识精讲,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思路,对原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全部放进实训室进行,由传统的“理论+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评”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整合为四大模块19个项目进行一体化教学,每个项目都给出相应的技能操作规范及知识点,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技能点,并且通过实际线路的安装,掌握安装规范和故障判断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拖动线路控制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技能点:
(一)安全用电常识
1.安全用电常识及触电急救。教学主要知识点:安全电压、电流;触电形式;触电急救方法。教学技能点:模拟触电的形式;触电急救模拟。
2.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学主要知识点:电工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教学技能点: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旋具、钳具、验电笔、电工刀)。
3.常用仪表的使用。教学主要知识点:万用表、钳形表的正确使用。教学技能点:万用表的使用;钳形表的使用。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
1.安装与检修手动正转控制。教学主要知识点:三相电源的常识;低压电器的识别测试与安装(断路器、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电动机);电路安装知识。教学技能点:三相电源的电压测量;低压电器的质量判断;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安装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热继电器的常识与安装调试;接线图的识读。教学技能点: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安装与检修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倒顺开关常识与安装。教学技能点: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4.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电路原理。教学技能点:线路安装与检修。
5.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教学主要知识点:行程开关的原理与安装;位置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位置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6.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教学主要知识点:自动往返原理。教学技能点: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7.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顺序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顺序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8.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检修;QX3型自动Y-启动器原理及使用。教学技能点: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QX3型Y-自动启动器控制电路的安装。
9.单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机械制动原理;电力制动原理;电容制动及再生发电制动常识。教学技能点:单向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10.双速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电动机变速原理;双速电动机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
(三)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
1.CA6140车床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教学主要知识点:控制变压器的原理及质量判断;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CA6140车床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2.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教学主要知识点:中间继电器、组合开关的使用与检修;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
3.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硅整流器、电磁吸盘、欠电流继电器、接插器的使用;电气控制原理。教学技能点: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4.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磁离合器的使用;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技能点: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5.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主要知识点:电路原理。教学技能点: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
(四)变频器调试系统
变频器线路安装。教学主要知识点:变频器常识与工作原理。教学技能点:变频器控制线路安装。
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自觉清洁工位的习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可以采取分段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主要讲解模块1,采用:“讲、演、练、评”的模式进行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要点,然后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遍,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同一个问题有3位及以上的学生存在问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整体提示一遍,让学生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骤。最后是评价,评价的过程采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模式(学生都有虚荣心,都希望自己的成绩是“优秀”,如果严格评分,许多同学的分数都不会理想,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鼓励式评分,学生可以得到他们满意的成绩,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动手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该阶段要注重电工操作规范的讲解与要求,学生在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时候,老师提醒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的纠正过来,少数的学生在多次提醒后,也能规范操作,并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主动清理工位、整理工具的习惯。
第二阶段讲解模块2第4、5、6、7项目,采用:“项目任务布置必要知识点讲解学生按任务书安装电路自行检查教师检查通电试运行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打破原书先讲元器件,再讲电路安装的模式,应在用到新器件时再讲解新器件的电气符号、作用、型号、安装要求及质量判断,这样学生学习完器件后立刻使用,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理论讲解与实际检测同步能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元器件。布置任务时,配套给出任务书,在任务书上给出电路图与接线图及安装的具体步骤,学生只要按照步骤安装就能顺利的完成整个线路的安装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安装完成后学生利用万用表先自行检查,刚开始时,学生基本上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好的也只是检查有无短路及外观检查有无出错,但是当老师检查时,学生都会注意去观察老师检查的位置与检查方法,无形中会让学生学会故障判断的方法(如果老师在检查时一面查一面讲解效果会更好),通电试运行最好在教师的监督下,由学生完成,既锻炼了学生,也保证了安全。当电动机按照要求旋转起来的时候,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第二阶段后,从第8个项目起可采用:“项目任务布置必要知识点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安装步骤及电路接线教师检查、纠错电路安装自行检查教师检查通电试运行知识拓展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果每次都是由老师给出安装步骤及方法,学生会产生依赖,拿到新的电路就无法解决。让学生分组讨论安装步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增加学生间的友谊,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解决1个电路后,学生会逐步地掌握电路安装图的识读与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本组设计的步骤及安装图绘于黑板上,指出每一组存在的问题,学生再按照正确的步骤及线路安装,就能正确地安装完成电路。在通电试运行后由老师对知识进行拓展,既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学会故障判断的方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评价时该阶段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通过以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讨论及实践后,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基础中等的学生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优秀的学生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到电力拖动方面的技能与知识,没有了上课睡觉、耍手机的现象,解决了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差的现象,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健全组织机构、齐抓共管
为确保农电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乡人民政府成立农电安全领导小组,由任组长,供电所杜旭任副组长,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负责各区域内的农电安全管理工作,各村、各单位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各辖区内的农电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章立制、层层落实责任
1、乡与村、村与社、社与各农户要层层签订农电安全目标责任书,按产权属(变压器低压保险盒出线端到各用户下户线搭火点间的线路属于村社,该搭火点到用户室内的线路属用户管理)划分安全责任范围,各自管理。
2、单位要订立用电公约,教育用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依法用电,按时缴纳电费。
3、要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教育群众不得私拉乱接。
4、村要协助、支持供电部门查窃电及相应的处理。
5、村要教育群众不得给供电方日常的巡线、排障、事故检修设置人为障碍。
三、严查隐患、确保安全用电
1、各村要经常检查、制止农户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及依法划定的保护区内进行爆破、开山、建房等各种施工作业。
2、各用电单位要主动牵头,供电方督促对各自产权范围内的用电设备、设施、线路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按照严了再严、细了再细、实了再实、查了再查的要求及时排查不安全隐患,并按“五到位”及时整改。
3、春检秋查工作,各产权单位要积极配合供电方开展的一年一度的电力设施、设备年检工作,排除高低压线路障碍,确保安全供用电。
4、必须使用合格的保险和熔丝,用户接户线前端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
一、总体要求及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实施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坚持电力为民服务,全面利用业务所技术优势,充分发挥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发动我镇群众参与,通过完善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责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开展我镇用电安全服务工作,努力夯实我镇用电安全基础,从根本上改善我镇用电安全状况,构建和谐的供用电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二年左右的努力,到2014年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1、以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和成效为示范,全面构建我镇政企联动、镇村实施、电力服务共建机制,全面提高镇、村级安全共建组织的建设,逐级签订共建协议,确保年底实现全覆盖。
2、定期开展我镇用电安全知识宣教,至2013年底,为90%以上的农户发放1份用电安全基本常识读本(手册、图册)。普及我镇中小学生用电安全知识,建立我镇中小学用电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常态机制。
3、台区总保护及用户家保各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总保护安装率、投运率和正确动作率均达到100%;居民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入户调查达到100%,《居民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告知书》送达率100%,对拒绝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用户情况报镇政府安监部门备案100%。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减少我镇配电台区频繁跳闸现象。
4、临时用电装置规范安装率应达到100%,开展我镇供用电设施安全隐患综合治理,严防“挂钩线”和私拉乱接行为的发生。继续大力开展标准化线路、配电台区的建设与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大我镇供用电设施的绝缘化改造力度,提高我镇农网装备水平。
5、我镇配电设施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一是至2012年底前,我镇配电线路、配电台区等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100%满足规程、规定要求。二是至2014年底前,基本形成我镇供用电设施安装规范,供用电安全的技防措施有效,警示标识标志灯完备的和谐供用电环境。
6、在各类主流媒体的网站、期刊及微博上广泛宣传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积极交流学习兄弟单位的典型经验,同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效。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溱潼镇深入实施“你用电我用心”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织、实施农村用电强基固本工程方案,协调、指导我镇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作,负责对深入实施我镇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方案中各项活动、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和考核。
三、扎实推进活动各阶段工作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在全镇进行活动部署,宣贯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的重大意义。(2013年5月)
2、组织全镇相关部门、业务所人员进行培训学习。(2013年5月)
3、积极利用地方媒体、政府网站、横幅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农村安全用电理念。(2013年6月)
(二)实施阶段
1、构建镇村农村电力服务共建机制:充分发挥镇政府主导作用,召开我镇用电安全共建工作会议,将我镇用电强基固本工作纳入对各村的工作考评中。各村分别成立相应的安全共建组织,签订安全共建协议和《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责任书》,建立“镇政府主导、业务所实施、农村群众监督”农村电力服务共建机制,聘请村(社区)责任心较强、群众威信较高的村组干部担任安全用电联络人,承担村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与所在村(社区)的社区客户经理挂钩对接、牵手群防,定期走访村组,及时反映群众用电需求,收集、报告及协助消除设备线路隐患,配合开展用电安全宣传等工作。(2013年6月-10月)
2、镇村级用电服务组织建设:由镇政府牵头搭建组建服务站,业务所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站隶属于镇、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负责受理镇、村管辖区域内我镇居民产权电力设施的故障报修,处理居民各类表后用电问题,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业务所免费提供专业培训、业务咨询及技术支持。形成了“镇政府主导搭台、电力用心服务、服务站独立运作”的我镇居民电气服务新模式。(2013年6月-12月)
3、深化农村用电安全宣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我镇安全用电普及宣传活动。一是定期利用镇村集区、庙会、广场文艺、科普宣传等大型活动,采取摆摊设点等方式向我镇用户大力宣传我镇居民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及注意事项、电器火灾的预防与扑救、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和使用的作用、电力设施保护等方面内容。二是借助镇广电优势,采取播放用电安全常识宣传影音资料来提高我镇群众安全用电意识。三是结合和利用业务所营业业务办理、抄表收费、线路巡查等工作机会,主动向每位农户发放1份用电安全基本常识读本(手册、图册),向我镇群众讲解安全用电常识、触电急救常识、电力设施保护等知识,定期组织“党员服务队”、“红马甲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及宣传活动。(2013年6月-2014年6月)
4、农村中小学用电安全宣传:在我镇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安全用电常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用电意识,规范安全用电行为,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学生群体带动整个我镇家庭,直至影响村镇及全社会安全用电,营造全社会人人能够安全用电的良好氛围。一是在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或学习室中设立“电力安全读书角”,建立完善“电力安全读书角”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读本选取动漫、连环画、顺口流、儿歌等题材形式,增添同学们的读书兴趣。“读书角”书籍定期添换,保持吸引力。二是在每所学校聘请一名“农村校园电力安全教师”,定期对我镇中小学生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确保校园安全用电知识宣教的常态性。三是积极参加供电公司与教育局、地区主流媒体联合举办中小学生用电安全征文竞赛活动,四是定期组织我镇中小学生到供电公司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知电的发展历史、用电安全的重要性、未来新能源的前景等,使用电安全常识深入人心。五是在我镇中小学中,开展“电力宣传小先锋”招募活动,通过小先锋的示范作用,带动周围的小伙伴发动他们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们一起加入到“科学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队伍中来。六是业务所定期到我镇中小学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发放农村中小学用电安全安全知识读本。(2013年6月-2014年6月)
5、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全面提高我镇居民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率、投运率及完好率,确保农网安全运行,居民可靠用电。一是通过在电视、广播的宣传和在集镇广场、行政村村部、居民区张贴“友情提醒”,让我镇居民知道安装家用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好处,并正确安装家用漏电保护器以及及时更换损坏的家用漏电保护器。二是对我镇频繁跳闸的综合变台区,在部分农户室外的计量装置旁或接户线杆上合理配置加装中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便于总保护器跳闸时快速查找故障点、缩小停电范围、尽快恢复供电。三是对我镇群众普遍发放《居民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告知书》,实现送达率100%。对未安装、试跳不可靠、退出运行、存在质量缺陷的用户建立台帐档案,送达《家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整改建议书》,同时,及时报告镇安监部门及村镇管理机构备案,共同督促用户整改。四是在全镇全面开展家用漏电保护器隐患排查,逐户摸底、统计汇总。对不配合整改的用户按如下进行处理:(1)拒绝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未采取措施、使漏电保护器无法正常运行的,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客户自行负责,后果严重的将依法处理;(2)用户私自将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退出运行,经多次提醒拒不整改者,业务所有权终止供电;(3)由于用户室内故障而导致剩余电流总保护器或中级保护跳闸的,业务所可暂时终止对该客户供电,待客户室内故障排除后恢复供电。五是开展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拓展服务,农户自行购买合格的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由业务所免费为农户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同时,与农户签订一式两份的安装使用确认书,明确产权、维护、更换和管理责任。六是对长期不在家的用户、疑似家保已失灵的用户、五保户、特困户、内部故障频繁引起总保护器的用户,在表箱内安装家用漏电监测指示仪,监测用户的漏电情况,以便于快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2013年6月-2014年6月)
6、总(中)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一是业务所按照农村低压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台帐。每月10日定期对综合变台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接地试跳,并做好记录,对试跳不合格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时更换,每年5月份对所有综合变台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检测,做好检测记录,对检测不合格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时更换,并按要求做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对短时间内多次跳闸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查明故障或跳闸原因,排查和治理泄漏电流偏大的台区,严禁随意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退出运行。二是开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试点,通过利用计算机远程管理,在业务所对配电台区进行实时状态参数监测、实现负荷、电压、三相不平衡、泄漏电流监测、远程控制开关投切、电量抄录、线损分析、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信息、故障及防盗报警等功能。减轻业务所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业务所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率。(2013年6月-2014年6月)
7、强化农村临时用电管理:一是开展我镇农业生产、生活区域的农机器械(排灌机具、脱粒机、打稻机、潜水泵等)进行摸排、统计、登记造册,督促其配齐配足“五件套”,即“一线一箱一表一闸一保”。并对末级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安装架设“五件套”,指导农民群众依法正确用电、安全用电。二是开展场头脱粒点临时用电进行全面整治。业务所加强规范用电的宣传和巡视,在我镇脱粒期内,定期对场头箱进行安全检查;脱粒期外,场头脱粒线按要求拆除。三是根据季节性特点,开展我镇临时用电排查,特别是种养殖业、建房、庙会、疏浚河道等,对排查出的用电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四是以镇政府为主导,联合公安、城管、工商、当地村委及业务所,对非法经营私拉乱接违章用电现象进行综合整治。五是业务所加强临时用电合同管理,所有临时用电必须依法签定《供用电合同》,合同中明确产权关系和安全责任。(2013年6月-2014年6月)
8、检查和评价: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开展我镇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