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第1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布鲁纳说过:“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生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选取一节参加全市高中化学活动的公开课――《金属晶体》为例,谈谈在体验式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和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基础上认识金属晶体。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探究金属晶体4种基本堆积模型。

二、《金属晶体》案例(节选)

三、案例感悟

1. 创设体验环境,打开科学探究之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当雄伟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同学们都站立起来,聚精会神的观看国庆阅兵式表演。学生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上来,积极快速的调整了情绪,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场景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容易迁移到其他知识中再应用。这样的声、像对学生有视觉的冲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产生“这与我们今天化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疑问,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开了科学探究的大门 。

2. 巧设体验问题,踏上科学探究之路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效的问题导入,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而问题的呈现采用多媒体动态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如同课件中的微观粒子一般,一直在跳跃着,碰撞着。带着一个个疑问,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体验不断深入,问题不断升华。问题的设计也要体现由易到难的特点,让不同的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成功和快乐。教师在课堂中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体验环境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励学生们积极交流和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唤醒学生们大胆质疑的勇气,鼓舞学生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3. 组成体验团队,共解科学探究之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教师是科学探究的组织者,合理的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方向,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去解决疑难问题,以“引导―互动―探究”教学法来还原高中化学原生态的课堂。在这节课中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学生自制教具完美的结合是体验式教学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在二维空间里微粒的排列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到三维空间的排列时,老师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在“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大家思维相互碰撞,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4. 寻找确凿证据,体验科学探究之乐

寻求实证是科学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实证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可锻炼学生的推理及批判的思维能力,也使他们懂得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的。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提出了铜晶体的晶胞是如何截取的问题,这个是课本上没有要求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很感兴趣,通过多媒体一步步的展示,学生开始有所了解,根据自制的模型再一步步的寻找证据,在寻找晶胞的过程中,课堂上一阵阵欢呼声:“找到了,找到了”,正是在最后的寻求实证中,学生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快乐和科学探究的艰辛。

四、教学反思

原生态课堂是新课程理论基础中生命观、发展观和原生态观的教学论诠释,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高中化学的原生态课堂力求体现 “生本”的课堂、“情境”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愉悦”的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所以在整个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不断的合作探究,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让高中化学课堂回归原生态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磊主编.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论文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为此,幼儿园要建立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加强园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家长的认识,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

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认识到发现问题与取得成绩一样重要。因为问题意味着探索和思考,意味着研究者正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问题也意味着今后工作的目标,它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工作更加明晰化了。

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008年3月,笔者对重庆市渝北区市级示范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从幼儿园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实施效果三个维度开展调研,强调“真实”、“过程”、“反思”,突出其导向作用。调研组通过看半日活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等形式,对示范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

目前,示范幼儿园的层级管理分明,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这是因为,近年来幼儿园业务管理制度调整较多,在以往基础上的补充往往只是口头传达内容并加以执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没有汇总整理到相关制度中,造成了“工作做了,资料呈现不出来”的现象。同时,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职责分工上的不均衡与漏洞,造成幼儿园层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对各类课程计划的审定流于形式,无实效性地跟进指导。从管理人员职责评估结果显示出各层级管理人员对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调控与调整。

(二)对课程计划拟订与落实不到位

1.课程实施计划中主、辅课程的容量失衡。尽管本区已对教师进行了“幼儿活动发展课程”的相关培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主、辅课程比例失衡的现象。加之幼儿园开设了“思维游戏课程”、“分享阅读”、“幼儿英语”、“蒙氏教学”等特色课程,造成对主体课程的实施有所冲淡,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无法保证主体课程的有效实施。

2.周计划中各领域内容及类型失衡,缺乏规范性。从调研数据中反映出社会、艺术、健康三大领域的课程容量基本符合容量比;而科学、语言、数学领域的容量显得不足,在领域类型的安排上也存在失衡,教师填写周计划呈现出书写不规范、名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对课程领域与类型认识混淆,没能反映出核心目标,存在表述不统一的现象。

3.一周内各类游戏开展失衡。《细则》明确指出,应平衡一周各类型游戏,每周至少开展各类型游戏1次,保证每日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个小时。从统计数据显示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尤其是没能认真组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游戏。幼儿活动区活动的时间也没能得到保证。

4.教师日计划较普遍地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教师在缺乏创造性的同时,也缺少了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部分教师没有把日计划真正变为适合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内容,缺乏对教材进行再次筛选、加工和设计。在实施日计划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流于形式,对发现的问题缺乏有效分析和改进。部分教师将教学反思的重点放在了大多数孩子的需求与经验水平上,那些“吃不了”、“吃不饱”的少数孩子却很少被老师所关注;还有教师不知道该反思些什么、怎样全面透彻地反思、怎样多角度反思,反映出教师多角度思考分析的能力弱,即反思的广度不够。

(三)对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力度不够

课程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发展。从调研的数据中反映出,管理人员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课程实施效果重视不够,对课程实施中呈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尤其是对教师自我评价的指导远远不够。由于教师发展的不平衡,“自我评价”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内在需求,绝大多数教师能按课程要求客观评价自己,并抓住机会寻求发展中的问题,制订措施,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行为;但有些教师“自我感觉较好”,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方向。针对这一现象,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制订措施,以教师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反馈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教师榜样的作用,让“教师的自我评价”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地观测半日活动、日计划、周计划以及幼儿一日活动的检测情况,反映出教师在活动时间、活动目标、环境与材料、形式与方式等指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活动中存在隐性浪费时间和幼儿的无谓等待现象。在一日活动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强调统一和固定。由于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不同,于是出现多数人等少数人的时间浪费现象。如集体排队取水、入厕,或者教师逐一分发玩具材料,这样便时常导致时间的隐性浪费和幼儿的无谓等待;从活动组织有序、无消极等待指标检测数据中也反映出较低的分值,这说明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存在时间的隐性浪费。

2.活动目标空泛,偏重认知、技能等方面的目标。查阅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反映出教师制订的教育活动目标空泛、笼统,且重点或核心目标凸显不够。对每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教师们都进行了大致相同的描述,如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学会合作等,类似于这种拟定、空泛化目标的现象在教师中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了幼儿学习无目的性和教师指导的盲目性。有的教师片面理解和随意设置教育目标,如偏重认知、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而对于情感、意识等目标的培养关注不够;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虽然设置了恰当的教学目标,但在组织和活动时不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存在过程与目标脱节的现象。

3.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不够。从教学组织中反映出教师预设的活动比较多,幼儿生成的活动相对比较少;教师干涉的比较多,幼儿自由自主探索的相对比较少;规定表达方式比较多,幼儿自我表达相对比较少;教学活动多以平面展开的活动多,而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少;教师随机调控教学的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4.教师对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指导策略的适宜性等方面缺乏深入思考。(1)区域设置的问题:一是区域设置形式化。教师对区域的设置缺乏对幼儿的意愿兴趣的考虑,形成了某些区域的创设只是一种摆设,出现没有人玩的现象。二是区域设置上追求形式花哨,忽视实质性的教育功能。三是区域的空间设置动静没分开。对区域空间位置设置时,只顾及内容丰富而对于一些干扰因素考虑不全。四是区角设置存在很盲目的现象。一学期开设固定的几个区域,材料很少,极少更换,缺乏层次性、适宜性,孩子们的兴趣渐渐淡化,缺乏探索的积极性,使得活动形同虚设。(2)材料投放的问题:一是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二是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不能引发孩子去想、去操作,限制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3)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一是教师缺乏观察幼儿、了解游戏进程的意识和举动,致使游戏中出现了“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二是观察的目的不明确,在游戏中漫无目的地“巡视”,或盲目穿梭于幼儿之间。因缺乏观察方法和反思策略而无法解释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意义,观察成了“看热闹”或“视而不见”,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削弱了游戏的教育功能。

二、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作为管理者,应将组织制度的制定权下放到员工,组织好制度的制定过程,通过制度的制定来调动员工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每一个课程管理制度的出台,都要广泛听取意见,力求不断完善。

1.建立三级(班级、组级、园级)课程管理制度,形成课程实施细则。让完善的管理制度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的实施,同时为不同的教师搭建和设置不同的成长台阶,满足不同层面的教师、不同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此外,还应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办法》、《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扶协议》、《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等。例如,园级课程管理责任制,园长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级课程管理责任制,班长为班级课程实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班长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和任职条件,规范和完善班长管理权限与奖惩办法;组级园本教研管理负责制,教研组长为园本教研管理的责任人。围绕课程实施,每周开展开放式园本教研实践研讨活动,由各教研组长轮番主持;实行园级课程实施培训制度,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2.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管理例会,加强管理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每月组织一次课程管理例会,遇到需求时,可增加例会次数;定期召开园务课程研究会、班务会,邀请有关人员参加。目的是疏通管理通道,加强协调,进行日常课程管理监控记录交流与互通情报,及时获取信息与反馈,进行有效调控和调整。

3.征询需求,建章立制,调动家长参与课程管理的内驱力。家长如何参与幼儿园的课程管理要制度先行。家长委员会共同制定园级家长委员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家委会制定家长问卷表,征询家长们想知晓的各类信息的定位、选择性课程的开发、特色课程的开设等,诸多内容让家、园之间加强了解,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作良好的铺垫。

(二)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整个教师群体的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而且还需要亟待解决教师个体在实践操作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难题。

1.转变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为普遍的一个事实就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喊得最多的口号和提及的措施之一。然而,很多教师虽然口头上能说出一些《纲要》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观念,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切实转变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口头上讲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很容易,但是能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取决于教师对新观念的真正理解以及教育行为的实质性的转变,因而教师对新观念的“体验”、“感悟”也成为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师理清自己的固有观念,增强对自身教育观念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意识,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

2.创造性实施课程。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导向是要求教师不是简单地执行课程方案,而是要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实施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规定,相反,却强调应为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强调的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教本”,不应该把教材、参考资料作为选择教育内容的唯一依据,而是在这些基础上结合幼儿的需要,不断吸纳新理念、发展教材、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对教育活动内容尽量从不同层面进行挖掘和内容设计;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经验,设计出为幼儿所需要的活动内容。教师在研究每一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实际的基础上,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筹划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要根据自身对《纲要》要求的理解和幼儿的实际学习需要,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要从有多少幼儿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合理分配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思考和参与的时间;要高效率地管理教学活动的过渡环节,尽可能减少教学干扰,合理利用宝贵时间。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体现在幼儿活动的时间、空间、主题的产生及发展、人数的灵活增减、学习方式的丰富多样化等;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的自主参与,在重视幼儿主体参与基础上,有效调控活动的进程。

(三)注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活动区的创建要有课程意识。把材料变成适合儿童序列的活动,将区域活动的开展与课程的融合性活动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价值。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教师为幼儿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低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的探索与创造,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权,并参与材料的收集,积极与材料产生互动;二是让孩子充分自主、自助选择材料、重组材料,将探索与发现融人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2.活动区应不断更新。环境应跟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以实现孩子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但要经常对环境进行修正,以回应幼儿的需要,而且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环境,使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成为建构的主角。

3.注重区域活动的实效性,要保证各类型游戏的均衡开展(每周至少一次)。

(四)加大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力度

从调研中发现幼儿园有园长、业务园长、年级组长等专人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课后反思,但没有把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联系起来作整体考评。这种孤立的检查评价制度价值不大。反思现有听课制度的不足并进行调整,可采取预约听课和随堂听课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与教师开展一对一的交流。预约听课的具体做法:管理者在听课前天中午通知被听课的老师,让她有一定的准备;在听课的当天中午该教师会把活动设计、课后反思的邮件发到听课者的邮箱,然后听课者会结合活动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与教师交流,分优点、缺点、建议三部分反馈给教师,尽量发现该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

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评价要做得更细,能量化的地方尽量量化。园长和业务园长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的方式下班检查工作。做到每周必查备课,有记录,有指导交流;每周必查听课,形式多样,有集中教育活动,有半日活动;定期检查环境,看是否有“师”、“幼”、“家”的共创,有家园栏的定期更新,有幼儿学习生活活动过程的反映等。每周利用业务工作小结会议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分析,结合本园实际,有重点、有要求、分阶段地对教师日常工作提出要求,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与老师的交流和指导,能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五)加强园本培训,实现家园共育,加快课程实施的步伐

过去,家长在教师的心中只是一个支持者、配合者,不是消费者、监督者;而今,要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中。幼儿园应从管理上找差距、寻原因,依托园本培训,深入理解《纲要》、《细则》精神,增强课程意识,树立大课程观,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幼儿日生活有机融合,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让家长了解现代幼儿园管理制度与家园合作的有关信息,结合实际问题通过探讨达成共识,使教师、家长接受新的理念,在班级课程实施中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真正成为育儿的伙伴。

第3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健词: 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程体验设计 现状

史论课教学模式单一、效率低下是设计类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问题来自史论课自身特点、学生自身状况、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水平等多个方面。老师讲述式的教学模式单一是其主要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同样存在课率低、学习氛围差、学生成绩差等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针对客观的教学条件,合理利用有利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今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如果我们把教学当成一种产品,把学生当成客户,把课堂学习当成是一种消费过程,那么,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消费并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是课程设计的关健。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现状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性质的要求和教学目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是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它是以工艺美术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工艺美术的基本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首先是通过学习工艺美术史,使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用品的审美演变和技术提高、生产发展的历史;其次是通过理论课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与理论思维能力;再次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操和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最后是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从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的工艺美术。

(二)中国工艺美术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通常是以老师为主体讲授,完成固定的教学大纲任务的教学模式;美术史论课练习作业一般文字理论阐述和根据某一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的特点进行创新设计两种形式;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内容一般和平时作业一样分为两个部分,都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过程,无论试题的科学性如何,学生更多只是为了考试而准备,其结果只是对分数关心而不是对自己理论应用能力作反思;另外,对作业和试卷的评价缺少直接、有效的沟通,从而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且单一的作业和考试形式不能正确反映学生对理论的真实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环境分析。

在信息环境方面,网络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使老师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体,学生发现老师所讲内容可以轻易获取,也因此对史论课老师作出了更高的期望。而由于史论课老师一般讲授纯史论性的内容,从而散失了吸引力。组织环境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一般每周上两节课,时间相对较少,而设计类的课程如技术类、软件类课程作业较多,导致学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和学习理论;实践教学方面,工艺美术史的内容量很大,一般课堂上不会有时间进行实践性的练习,这样理论只停留在欣赏方面。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起指导实践的作用,工艺美术史论的学习也是如此。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性质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表明,应把学生作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验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课程体验设计的概念

体验设计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而相应发展起来的,谢佐夫(Nathan Shedroff)在《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中将其定义为:它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

课程体验设计是结合体验设计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使学生在课程当中产生美好体验的设计。把课程当成是一件产品来进行体验设计,老师是产品的设计者,学生是产品的消费者,最后学生参与体验的整体过程和感受成为体验设计的最终产品。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特点,要求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体验设计时强调以下几点:

(一)人性化、愉悦性。

以往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关注大纲的要求,采用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的方法,在传播方式上也主要是结合图片讲授,因此课堂往往过于沉闷,效率低下。而体验设计更注重学生的感受,注重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方式的科学性,以设计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目的。

(二)参与性、互动性。

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达、作业展示、等方面进行设计,提供学生参与的可能性。突出学生参与体验的全面性和主体表现性,强调交流方式的有效性。同时,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互动的主体性表现将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丰富性。

课堂教学不同于产品销售,它是长时间针对同一体验受众,这要求方式方法要多样性;由于课程内容本身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因此也要求体验的方式要多样化。

(四)时效性。

课程教学有一定的时间阶段和时间长度限制,合理设计体验的时间,即时的作出评价,强调体验的效果。

三、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体验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体验设计。

1.综合教学法

综合法是从内容的多维度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受。中国工艺美术是人类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与其它文化同在一个时空中存在并相互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史课应该展示的是一个全面生活的场景,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相关的地理、政治、哲学等人类生活的其它方面,以能够建立一个全方位体验,如同一部历史剧电影里所展示的那样。这里可以通过图片或视听材料加强体验效果。如讲到周代工艺美术史时,可让学生欣赏电影《孔子》。通过讲解,学生一方面可以大致了解那一时期的人民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影里的艺术设计相关内容与书本内知识的对比,了解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的利用和表现方法,这样既加强了理解,又提升了学习工艺美术史的动力。

2.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除了对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进行对比外,还可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中国工艺美术文化作对比。通过横向的对比和纵向的对比,把点的体验变成面的体验,把断续的体验变成连贯的体验。因为对比需要确定相应的主题,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强调能加强体验的可能性。如将春秋战国时代的装饰与希腊同一时期的装饰风格进行比较。在纹饰的题材、纹饰的风格方面有相似的地方和相异的地方。中西方这一时期都出了长有展翅的神兽形象,希腊在东方样式这一时期的陶器纹饰频频出现这种翼兽,在中国的战国时代的装饰中也发现有这类题材,此种现象耐人寻味。那么,为什么不同地域的人们都会有如此浪漫的想法,它们在造型和装饰上又是如何凸显各自的美感形式的?它们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通过对比讲解欣赏,学生会加深时空体验,从而形成更深的记忆,明确工艺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各自的特点气质,为以后设计形式和内涵的吸收利用做好准备。

3.专题教学法

工艺美术内容非常广泛,每一种类在不同时期又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把工艺美术分类进行专题讲解,一方面可使点成线,进行前后对比,加强记忆和理解。如在把陶瓷工艺美术分出来专门讲解,对陶瓷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专题讲解要求对某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如造型与空间的设计、装饰的线条运用等,这种严谨的分析和学习可与其它专业课相结合、相联通,对将来的设计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4.实践教学法

中国工艺美术使用的广泛性、中国工艺美术材料的准备为现代网络多媒体提供了各项体验的可能。加之设计类院校一般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如服装染织、服装材料、陶艺、铁艺等实训工作室。比如,在讲到青铜及陶器造型时可安排陶艺实践课教学,以加深学生对传统造型艺术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空间环境不一定总是教室,可以是展示厅、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市场等,场地选择以突出课程内容的体验效果为目的。综合地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具体需要,对环境和材料进行选择和安排,使其成为教学的有利因素。

(二)作业与考试的体验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史练习常用的方法是结合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风格进行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这种纸面的练习由于评价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几次过后便失去了吸引力。由于教学方式的设计带来课程形式多样化,学生作业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主题性的辩论、造型装饰的临摹和创作、作品解说等。学生作为表现的主体,能够参与和互动,可以清晰地展现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考试的形式、时间、评价方式都可以进行设计。理论测试与学生的作品展、学校演讲活动等都可成为平时成绩或试题的组成部分。作业和考试作业的评价要讲时效性,最好是当场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

四、结语

体验设计的概念已在产品设计领域广为使用,很多企业已把消费者的体验作为企业开发项目的依据。这与学校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体验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突出受众的体验是这个时展的需要。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体验设计,无论是从理论教学的目的还是理论教学的效果来讲,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成为事件真正主体都将使其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更为有效。当学生将来参与到实际的案例当中时,表达的能力和求知的方法将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3.1.

[2]B.H.施密特等著.周兆晴编译.体验营销,2003.1.

第4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 城镇社区体育 可持续发展 体育消费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在发展与前进中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左的地方。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尽力而行,量力而为。”《纲要》将“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列为“十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社区体育作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相结合、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目标。

1.我国城镇社区体育的地位与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余暇时间,社区体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趋势。特别是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使社区体育成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最重要的营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区体育将成为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只是由一些省市大企业牵头,周围企业参与组成地区体协。这种体协组织松散,稳定性较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城市公园、空地出现了零散的中老年晨练活动,后进一步发展为遍布全国的晨、晚体育活动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街道社区体协,就地、就近开展体育活动,这成了我国社区体育兴起的标志。后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进入了阶段。

2.城镇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区体育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人群体育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体现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其发展受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群众主题意识和价值观的制约。要实现我国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2.1加强理论创新

社区体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其基本理论尚未形成体系。因此,要实现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对其基本理论进行合理的阐述,如社区体育概念、性质、功能、构成、要素、评价指标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本着科学的态度,不断完善其理论,与时俱进,社区体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2转变居民观念

2.2.1社区体育的依托是社区,完善的社区体育发展离不开成熟的社区。社区体育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应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展社区体育,促进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社区体育与社区建设统一起来。

2.2.2必须树立“健康第一”、体育为健康、体育为大众、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的理念等。拥有这些新理念无疑将对增进人们健康,促进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2.3逐渐转变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我国社区居民的余暇时间多数用于闲聊、看电视、上网等。要使社区居民选择体育活动,增进身体健体,愉悦身心、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2.4要改变把社区体育看做是中老年体育的错误观念。社会各个年龄段、各阶层人员都应参加到相应的社区体育活动中来。

2.2.5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这一现存资源。利用学校现有人才资源和现存场地、器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正确引导城镇社区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一般可划分为观赏型体育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和信息型体育消费四大类。由于社区体育参与的人群适合各个年龄段、各阶层人员,这就使社区体育消费是全方位、多样化的,涵盖上述四种体育消费。

资料显示,体育产业近20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其生产总值一般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在我国该项事业刚刚起步,但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该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规范有序的特点。正确引导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消费,逐步形成规范的体育消费市场,必将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经济保障。

4.结论

4.1构建城镇社区体育环境

社区体育环境是指社区内影响居民体育活动的各因素的总和,按性质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按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影响方式可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社区体育建设实质是微观内环境的硬、软件建设。也就是说,社区体育建设主要体现为社区体育的环境建设,即物质与文化的建设,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生态、政策法规、体育人才及管理、体育文化氛围五个部分的建设。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社区体育建设的整体环境。构建设施配备齐全、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管理规范有序、保障制度完善的社区体育环境,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使社区体育在整体性原则下得到最优发展,如何协调各部分的投入,这是社区体育环境建设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4.2完善管理体制

要使社区体育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明确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中的职责,实现“政社分离”,把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权赋予社区居民委员会,使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而政府则起协调、指导、服务的功能,帮助社区解决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长远发展计划的制订、社区指导员的培训等。

统计显示,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无专职体育管理者,或者有名无实,或者无专业指导员,或者指导员素质低下。要实现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高素质的管理者,还要重视社区体育指导队伍的素质培养,尽可能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交流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崔海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展望[J].广州大学学报,2002.

[2]张洪潭.社区体育及体育健身要点析疑[J].体育科研,2002.

[3]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崔运武,任新民,苏强.中国社区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2.

[5]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N].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第5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从内容上看,该书被划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在国内外经验的梳理与分析中展开了成人教育学的历史溯源。具體来说,在“异域追踪”部分,该书列举了赫尔巴特、罗森斯托克、林德曼、诺尔斯等人的贡献;在“本土寻迹”部分,该书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论述中强调了成人教育发展的思想、宗旨、态度和行动。第二章在国内外经验的梳理与分析中展开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与第一章不同,该部分更加强调的是成人教育的学科认定、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更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第三章反思了当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经典案例的分析前提下,着重强调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对比总结以及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框架整合。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未来,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阐述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前瞻性的思考和选择,进一步明确了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纲领、目标、意义、作用、内容与方法。由此可见,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既离不开国内外的经验成果的对比分析,也离不开学科理论的专业发展,还离不开学科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首先,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现实性的学科发展困境、学术难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其中,我国需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学科研究限制,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学科边界,建立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从而逐步健全与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实现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换言之,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将成人教育作为一个有组织、有规范的整体,并对该学科的目标、内容、水平、方法进行专业的阐释与划分,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概念界定为例,要想促进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我国应当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对复杂的概念和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归类与定义,夯实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认知基础。

其次,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需要在经验性对比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增进大量艰苦的、创新性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工作,更加坚实、稳固、特色化地建构起属于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理论,在国内外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国应当审慎分析、科学对比,将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学术动态、实践现状进行多向比较与分析,让成人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得以在全方位的实践调研分析中得到验证与完善,继而顺利推进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总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动态化的、严肃的学科性工作,我国既需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案例的分析,又需要重视认知的深化与理论的拓展,从而在结合我国成人教育市场现状与需求的前提下,使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更好地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中国化的发展目标。

第6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软科学;评价体系;灰色模型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软科学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不过分强调方法的复杂性,而重视成果应用绩效指标的全面、系统、可测性和数据的可获性以及评价方法应用上的可操作性。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整合的,适合并能应用于地方软科学项目管理的,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由于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结构和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及指标的量化问题还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不能没有专家的评判完全采用定量评价。由此,

1、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分析

目前,国内软科学成果绩效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设计,基本上都是由定性指标构成,即使一些量化指标的设计也很少全面量化,多以“相当大、有较大、有、没有”等类似的笼统的指标逐一赋分作为专家评分的量化标准,显然以此量化评价难以避免专家带有的个人偏差。定量评价以客观定量数据为依据,并以科学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评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存在有些评价目标很难用确切的数量表示和评价方法很难准确的问题等。而定性评价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因此,急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研究。近期,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国内率先推出软科学项目网上结项管理改革,并对结项等次优秀的成果通过应用绩效等评价择优评出一定数量的项目,给予后补助资金奖励或延伸立项支持。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成为现实需要。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是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强化管理工作改革提供的配套手段。设计研究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评价软科学研究成果绩效,对于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调动广大软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乃至软科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应用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要求的不是设计出指标、权重和对应的分值给每一个成果应用绩效情况累加积分,而是要对特定应用领域有特定要求导向的综合应用绩效评价并排序,有着明确的应用目标要求,重要的是评价方法得能操作。基于这一点,在评价方法研究上要综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整合的评价方法,计算不应过分强调方法的复杂性,应重视应用上的可操作性。由此,对于第一层次的整合,采用“标杆法”,即以各截面目标要求确定标杆,并以各截面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为标杆,按照实际绩效指标与标杆之间的比例定值。各第二、第三级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科学的目标和权重,最终整合定量评价和专家评价两个系统结果排序,实现择优选项的评价目的。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研究软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和特点,分析软科学学科分布,探讨软科学成果应用所涉及到的领域,以及成果应用的目标要求和趋向,为指标体系研究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在软科学成果应用领域研究和软科学应用绩效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管理部门的目标要求、政策导向,结合成果应用方应用需求调查及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层次结构,选择评价指标,研究指标目标和权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设计

依据管理部门目标要求、政策导向,结合成果应用方应用需求调查及专家咨询,在软科学成果应用领域研究和软科学应用绩效相关因素分析和成果应用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各种类型及方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选择成果应用;成果出版、发表、引用、转载;学术活动及人才培养、获奖5个截面,形成指标体系的第一层次,各层次下设二级、三级指标形成第二、第三个层次。各层次间的关系形成指标体系的体系结构。指标的选择以成果应用价值、应用潜力、应用水平等作为应用绩效指标体系的功能单元,分别根据各功能单元所体现出的应用绩效特征。

3.2指标目标的量化和权重的确定

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指标目标的量化和指标权重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软科学研究成果有鲜明的应用性和辅助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目标,因此,在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的指标的目标要求以及反映出的成果应用绩效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采用等值和等权法。通常指标体系设计中的目标量化和权重的确定采用两种方法,即: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前者采用统计分析和其他数学分析法,但存在很多限制;后者主要由专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分配确定,但不同专家对不同领域、不同问题中的复杂的指标的权重分配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给目标和权重的确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和权重的确定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有选择地运用主、客观赋权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两者的局限性。为体现软科学辅助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应用性管理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量化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管理目标的要求,以成果在特定领域特定方面的软科学成果应用价值取向为依据来确定。各截面权重的确定,主要依据成果应用方应用需求调查及专家咨询,结合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要求确定。第二、第三层次的指标目标和权重的确定,则结合数理计算方法确定。

4、结束语

近年来,软科学事业随着决策科学化进程的推进得到了加速发展,有的研究注重理论与模型的研究,理论与模型研究距应用之间的研究空缺而无法操作;有的量化指标缺乏具体的指标的描述,以“好、一般、差”等赋值加权构建指标体系,以各指标得分累加定值,缺乏基本的科学性。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研究(除山东在试行基于本设计思路研究的评价体系外)可为地方软科学管理部门提供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手段。这样的现实虽为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提供了空间,同时也给设计研究带来了无从借鉴的困难。创新,则面对着一系列难解问题和困难。目前本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一是指标目标和权重的确定怎样解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的衔接问题;二是采用“标杆法”评价如果当评价成果出现极端的情况,即当最高得分的应用绩效的成果在目标要求高的层面实际得分很低,达不到应有的基本要求时,也获取该截面标杆(最高)得分将会给评价造成偏差。此问题的解决将是本设计研究采用标杆法遇到的难以回避的难解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科 考核体系 启示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已经实现了从政治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变,但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师资水平和考核方法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借鉴美国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做法来提高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学科课程性质与考核原则

1.经济学科课程性质

经济学科是一门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其课程性质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首先该学科课程在资源配置、供给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它是一门不断创新变化的学科,包括建立新模型,得出新结论等理论方面的创新和找到新数据,使用新方法等应用研究的创新。此外该学科课程中的理论常用数学模型、图表、公式来表达,抽象难懂。特别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讲,相对不足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理解起来更为困难。

2.经济学科课程的考核原则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科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而设置。因此在考核这些课程时不仅需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而且还要评判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考核此类课程应体现出以下原则: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核中注重调动学生关注经济动态的积极性;二是被动变主动原则,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单纯阶段性学习转变为兴趣学习和自觉学习;三是能力培养原则,考核要把握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探求新知识、新方法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美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特点

1.让考试成为与学生交流的手段

一般来说,考试是择优劣汰的最终极、最权威的教学行为,其功能是要有效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而在美国高校却把考试赋予了新的功能,即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美国的经济学教授一般在新学期开始,在网上公布课程的全部教学安排,包括全部的考核方式及具体实施措施,同时公布固定的办公时间和地点,并在平时的小测验后安排一次辅导与答疑,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做的好处便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让考试成为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

2.注重过程化考试

过程化考试更注重平时基本功的训练,与期末总结性考试评价方法比较而言,更能让学生在整个学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美国,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一般都会有2—3次小测验;平时的课堂表现(出勤和课堂发言、讨论等)是学习态度的反映,也是考核内容。除此之外,不同的课程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各种作业如案例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文献检索或写小论文等,最后在期末有一次统一考试。这些都成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且不同的课程所规定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会不一样,多数为40%:60%或50%:50%。这种过程式考试使学生不惧怕考试,形成了健康的考试心理,并深知如果平时不努力,是不可能侥幸过关的。

3.考试内容不拘泥于课本

在美国,考试是考察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书本。任课教师有权选择教材,教师讲什么就考什么,有书本上的,课堂上讲的,更多的是应用的、发挥的内容。教授鼓励学生探索、创新,通过形式和内容丰富的考核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提供机会。就这方面美国教育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培养的是学生(即以会学为手段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者),而不是考生(即以学会为目的寻求已知世界的答案者)。

4.考核手段现代化

在美国,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评价。任课教师可以为每一门课程设置一个交互式的学生开放平台,学生除了能看到课程的大纲、进度安排、考核方式外,更重要的是单元测试题被打开的时间及提交的期限、参考答案开放和关闭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最后一次上网打开平台的时间,以及测试题的自动评分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还可以用邮件方式去督促长期游离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学生,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手段不仅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定期学习的好习惯。

三、美国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试的主要弊端表现为,国内多数高校将经济学科(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学与考试环节标准化、期末考试范围给予限定、期末考试分数成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缺乏,更谈不上从事学术研究。因为标准化考试方式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死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活学活用。因此借鉴美国经验改革现行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学教育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1.推广并细化过程化考核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更应注重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甚至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首先要改变采用期末考试分数成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大力推广过程化考核方式。

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过程化考核内容的细化。具体可采用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课堂讨论提问)、课堂小测验、期中考试、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等五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值比例分别为5%:5%:20%:10%:60%。首先是平时的考勤,学期中随机抽取几次进行课堂点名,记录学生到课情况,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第二部分是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发言表现,一般可分为A、B、C、D四档进行打分。布置平时作业可以督促学生复习,帮助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其次是课堂小测验。教师可以对本堂课所讲内容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这样可以及时考核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同时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再次是期中考试可以减轻学生放任的程度或机会,提示学生本课程学习内容已过半,通过考核结果可告知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第四是提交课程论文,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期末考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内容全部结束后的复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2.多种形式进行能力性考核

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他们收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经济学读物,撰写读书笔记;或精心安排题目,设计贴近经济生活实际的选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制作PPT,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会有显著的成效,能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3.拓宽考核内容的覆盖面

考试内容既要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也要包括学生课外进行拓展性阅读的内容。当然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该为学生介绍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辅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填鸭式教学和考试前背答案这种做法是我国目前多数高校在经济学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而恰恰与上面美国高校的做法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我国仅培养的是考生,而并没有培养出学生。

4.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

美国大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而我国多数高校,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甚至有的学校也仅限于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已,至于网上答疑、网上指导学生学习等尚未开展,而这些还需我国各地方高校相关学院的领导首先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注重此方面资金的投入,从而积极创造开展其进行网络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阚兆成.从中外教育比较看我国学生创造力不足的原因.山东教育,2003(1):20一24.

[2]黄全愈.中美教育比较——关于考试与考核体系.中国教师,2004(2):1 6—1 9.

[3]孙锦茹.考试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型.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 09—1 10.

第8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航理课程 飞行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飞行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贯穿行人员的整个职业员涯。所以对于航空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结论性或者结果性的,应是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进行过程性评价有利行人才的长远发展。

1过程性评价

1.1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在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具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就教学活动来说,过程性评价是对学员学习活动和教员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观察评价。

1.2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过程性评价对于学员来说是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评价。使学员及时暴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培养学员的学习情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过程性评价也是引领教员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过程性评价可以对教员从组织课前学习到课上教学,再到课后作业练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教员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达到及时评价,自我调整,整体提高的良性循环。

2航空理论课程特点

2.1各学科相关性强

飞行人才运用航理知识指导飞行训练时,是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在航理课程学习时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教员在授课时要重视与其他学科交叉内容或相关内容的讲解,使学员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利行技术的全面掌握。

2.2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

航理课程的主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指导飞行实践,所以教学的侧重点应是理论在实际飞行中的应用,必须将理论知识与飞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源于实践

2.3课堂的“主角”是学员

如果学员在航理学习阶段,延续了以往教学中被动学习的习惯。总是认为自己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相对较长的基础航理学习,就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学员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未来知识的运用者,应将学员作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融入教学的全部过程和环节。

3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

3.1参与评价人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人员都应是参与评价的人员,包括学员、教员、教辅人员和同行专家等。上述人员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共同构成过程性评价的参与者。

3.2评价内容

3.2.1学习方式

学员的学习由内在动机产员,为满足兴趣、探究意义而自发、主动学习。从短期看,学员的学习方式是相对固定的。从长期看,学员的学习方式是不断变化并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我们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确认学员的学习方式,了解学员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质量。

3.2.2学员能力发展的过程性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作为交流的平台,通过学员之间的相互观察和提醒,可以促进他们不断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策略和水平。与学习紧密相关而难以通过结果性评价衡量的能力因素,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反映。

3.2.3非智力因素

过程性评价通过考察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如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习惯,以及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给学员以信息反馈,促进学员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其对自身建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过程性评价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教员自身发展,其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考察教员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关注点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军事飞行人才的培养,院校教员应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以培养学员自发主动学习为目的。采用学员参与度更高的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学员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员自发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关注点应由教员自己转向学员,转向学员的学习过程。更多地关注学员是否感兴趣,参与度高不高,学习效果如何等。教学的关注点转移后,教员自然会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3.3评价方式

3.3.1以学员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

在评价前学员参阅相关的评价标准:反思通过完成任务学到了什么;查找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寻求未来改进的方向和需求。

3.3.2学员之间为评价主体的互评

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为教员提供评价依据。

3.3.3以教员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

教员反思教学内容学员是否感兴趣;教学过程学员的参与度如何;查找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寻求未来改进的方向。

3.3.4教学员之间为评价主体的互评

可以增加评价结果的相对公正性和透明度。

4总结

采用过程性评价集中体现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艺术的创新。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氛围中获得动力,真正体现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因与果的重要关系。

参考文献

[1] 徐慧仁.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价值与策略探究[J].学术t望,2012(8):17.

第9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我们知道,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艰难曲折。所以,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曲折,并培养他们克服艰难困苦的意志和毅力。因此,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惑或错误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们结论或方法,而是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杜威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即主张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通过实验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反思设计的严密性

【例1】 伏安法测电阻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先让学生讨论:测电阻根据什么原理,应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还讨论到为了减小误差而必须测得多组数据。在讨论电路设计时,有学生提到要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然而接下来让学生画电路图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些组的学生没有画滑动变阻器。既然讨论中有学生已提到滑动变阻器,为什么他们还是忘了画呢?这是因为学生对这个变阻器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测电阻只要有电压表、电流表就可以了,虽然听到同学提到要串联变阻器,但他们没有往心里去,画电路图时还是照自己的思路去画。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及时向他们指出来,学生会马上改正错误,然后顺利完成实验。但教师故意不指出来,而是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去发现这个设计的缺陷。果然,别的组测出了三组数据,而这些组的学生只能测得一组数据,无法测量多组数据,无法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要反思问题所在,通过组内检查、讨论,他们发现,如果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就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获取多组数据。

二、通过对误差大小的分析,反思器材的选择

【例2】 估测大气压值

在《气体的压强》教学中,有估测大气压值的学生活动。按教材,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但实验室器材有限,虽然有塑料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吸盘,但只用其中一种,数量不够。为了满足两人一组的实验要求,可让这些组使用不同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不同,则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交流的时候,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用塑料注射器测大气压,结果都偏大;用玻璃注射器测大气压,结果都偏小;用吸盘测大气压,几个小组的结果差距很大,与标准大气压值相比,有的偏大,也有的偏小。学生很困惑,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着教师,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一个解释。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解释一下,只需三言两语,学生就听懂了。但教师没有直接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于是,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有争论的,有换用别组的器材试一试的,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学生才弄清,用塑料注射器的,由于摩擦太大,测出的F值就偏大;用玻璃注射器的,由于密封性不好,测出的F值就偏小;用吸盘的,有的按压吸盘时里面的空气没有挤尽,有的测最大拉力的时机没有掌握好,结果就有偏大的,也有偏小的了。通过讨论,学生不但学会了大气压的估测方法,弄清了误差的成因和减小方法。

三、通过所得结论的不一致,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错误

【例3】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在《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有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确定了实验方案。插图中把碎冰块放入试管中,用自然环境的气温加热。学生按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实验,结果让教师哭笑不得,由于当时是九月底,气温很高,冰熔化速度较快,有的组测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上升至30℃才熔化完,有的组恰恰相反,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低于0℃,直到全部熔化完才达到0℃。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实验是真真实实的,没有弄虚作假,但不同的实验,显然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怕麻烦,就简单地告诉学生你们错了,你们错在了什么地方,然后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可以及时完成,但学生没有体验到探究过程中的曲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个损失。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然后让学生改进实验方案,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反思、试验,发现由于气温偏高,熔化速度太快,在熔化过程中,冰块始终浮在水面上的,没有进行搅拌,使吸热不均匀。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的位置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位置偏高,示数偏低,位置偏低,示数偏高。经过改进,重新实验,结果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熔化过程中示数保持在0℃不变。

四、通过交流评价,反思操作方法

【例4】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学生进行得很顺利,实验数据很快就出来了。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认为,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忽大忽小,原因是很难做到匀速拉动绳子,所以干脆静止不拉动,测得的示数比较稳定准确。另一个学生马上进行了反驳,认为不拉动,就没有通过距离,也就没有所谓的总功,有用功,哪来的机械效率。第一个学生又发言说,“我测拉力的时候让它静止,然后再拉动绳子测出s和h。”这个时候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觉得都有道理,一时无法确定谁的说法正确。几分钟后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发言,认为额外功来自动滑轮重、绳重,还有摩擦。如果不拉动绳子,轮和轴之间就没有摩擦,拉动了就会有摩擦。我们使用滑轮组是为了拉物体,额外功一定要把这个摩擦考虑进去的,所以一定要拉动绳子测拉力才比较合理。他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

五、通过观察到的、不理解的现象,让学生反思深层的原因

【例5】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