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第1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布鲁纳说过:“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生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选取一节参加全市高中化学活动的公开课――《金属晶体》为例,谈谈在体验式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和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基础上认识金属晶体。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探究金属晶体4种基本堆积模型。

二、《金属晶体》案例(节选)

三、案例感悟

1. 创设体验环境,打开科学探究之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当雄伟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同学们都站立起来,聚精会神的观看国庆阅兵式表演。学生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上来,积极快速的调整了情绪,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场景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容易迁移到其他知识中再应用。这样的声、像对学生有视觉的冲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产生“这与我们今天化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疑问,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开了科学探究的大门 。

2. 巧设体验问题,踏上科学探究之路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效的问题导入,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而问题的呈现采用多媒体动态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如同课件中的微观粒子一般,一直在跳跃着,碰撞着。带着一个个疑问,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体验不断深入,问题不断升华。问题的设计也要体现由易到难的特点,让不同的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成功和快乐。教师在课堂中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体验环境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励学生们积极交流和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唤醒学生们大胆质疑的勇气,鼓舞学生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3. 组成体验团队,共解科学探究之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教师是科学探究的组织者,合理的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方向,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去解决疑难问题,以“引导―互动―探究”教学法来还原高中化学原生态的课堂。在这节课中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学生自制教具完美的结合是体验式教学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在二维空间里微粒的排列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到三维空间的排列时,老师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在“交流成果”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大家思维相互碰撞,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4. 寻找确凿证据,体验科学探究之乐

寻求实证是科学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实证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可锻炼学生的推理及批判的思维能力,也使他们懂得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的。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提出了铜晶体的晶胞是如何截取的问题,这个是课本上没有要求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很感兴趣,通过多媒体一步步的展示,学生开始有所了解,根据自制的模型再一步步的寻找证据,在寻找晶胞的过程中,课堂上一阵阵欢呼声:“找到了,找到了”,正是在最后的寻求实证中,学生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快乐和科学探究的艰辛。

四、教学反思

原生态课堂是新课程理论基础中生命观、发展观和原生态观的教学论诠释,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高中化学的原生态课堂力求体现 “生本”的课堂、“情境”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愉悦”的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所以在整个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不断的合作探究,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让高中化学课堂回归原生态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磊主编.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为应对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环节划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资料收集、方案选择、计算分析、报告整理、答辩6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态度和能力两项指标,态度指标分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能力指标则针对不同环节包含不同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客观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以期为课程设计量化考核提供系统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专业尤甚。近年来,国家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度加深。曾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应遵循一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效果与理念的统一,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通常情况下,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导,而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达五六十人,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加之如今大学生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较大,对学习认识不足,因而不愿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对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更是敷衍了事。相对于毕业设计,部分高校仍缺乏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机制,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设计成果。此外,考核更倾向于结果考核,对过程考核不足且较为主观。西安工业大学张冬敏[1]也指出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要求不明确,课程管理组织工作混乱,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许多学者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管理方法,如融通企业用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考核[2],给予过程考核权重或分值[3],多方面考核[4-6]等,但所建立的体系仍有过于主观之嫌,抑或评价主体考虑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设定良好的约束机制,既约束指导教师的主观评价程度,又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体系,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以此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原则

全过程管理是指课程设计从任务下达到检验合格为止,对影响设计质量、进度、效果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价与控制。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又可细分为选题、资料整理和方案确定三个阶段,实施阶段可细分为计算分析、报告书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以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综合考核和约束特性,实现各阶段客观、全面评价,达到全要素均衡管理;再以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作和信息管理为此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考核体系的构建

遵从以上原则,体系构建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考虑个性因素,同时顾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主观作用,控制个性因素在过程管理中的不良影响,设置态度考核项目;二是考虑专业和行业需求,由管理方设定合理目标,将课程设计全过程划分为6个考核环节,依次确定考核内容,即能力考核。

1.态度指标

态度考核来自三个方面,依次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形式,可进行组间讨论、资料共享、纠错查改等活动,同时辅以教师监督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小组形式有利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没有固定设计场所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组长评价作为克服教师主观评价的约束,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和组长评价的补充,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约束,并且平衡前二者的不全面之缺陷。态度评价总分值可用于水平对比和纵向对比,水平对比即组内成员间态度优劣对比,或组间成员态度优劣对比;纵向对比指个人态度在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优劣变化,或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态度变化。

2.能力指标

能力指标针对个体在课程掌握程度、应用、创新、独立思考及要点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内容反映。选题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多有方向性,如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则具有典型的核特色。为此,依据课程设计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和函调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或工程硕士,了解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需求。选题可由教师分配,也可由学生自拟,满足部分学生兴趣倾向的同时对教师的工程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为教师分配则评分相等,对自定方向的则通过审核给予较优的评价。此外,确定选题时需要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可拟定为某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等。资料整理环节对学生的态度依赖较大。能够满足工程类课程设计的资料往往除必备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还需要参阅较多的工程案例。其中标准规范则随技术完善逐步更新,因此资料文献必须体现足够的时效性。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还建议学生有现场参观资料搜集的过程,以求资料更加完备准确。资料整理除搜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可用或关键知识点。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中对用电设备的选取,都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体现其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方案选择考核学生根据资料选择适合自己所做设计的最优方案的能力。一项工程可用多种材料、多种组合方式或多种间距等参数得到,但“最优”应与工程设计原则相一致,即安全、适用和经济。此原则也可作为方案选择环节的优劣判别依据,体现为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即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性(既指力学或其他内部构造要求最优又指经济最优)。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各杆件间距、搭设方式、荷载取值的选择等。计算分析环节是将方案实施的过程,包含多课程知识、绘图软件的运用、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综合能力。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由规范条文等判断,困难程度项考核则平衡不同选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以求公平客观。例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必须符合构件简化要求,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构件强度、变形等。设计书编写向来是除计算分析之外最为易错之阶段。各高校对课程设计应有统一模板,其中详细规定字体、大小等要求。其次,设计与论文又有着不同的格式,抑或有专用报告格式,应据此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排。此外,设计完整性也是考核重点,如工程设计则指向全部构件、部位等的计算,缺一不可。课程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独立完成本科设计的真实性和知识点理解程度。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分组展开,每组人数由教师根据选题类别自行划分。每位学生均有相应问题,并设置自由问答,答辩优劣由回答的正确性和流畅程度决定。

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项目管理有9大知识领域,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7]。本文构建的管理模式要素为时间、质量、效果以及组织形式,已包含了整合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实现以上要素采用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来实现。

(1)目标管理。

细化为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师把握总目标,即明确通过该课程设计应培养的学生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各小组长的目标管理,为小组长切实保证本组成员的全部参与及在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控制进度。组员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环节任务,及有效参与小组讨论。

(2)动态管理。

根据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进展快的小组尽快进入下一阶段,进展慢的小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并重点督促拖慢进度的人员。再如,遇到进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解决,可由教师组织共同讨论,并及时困难解决办法。

(3)过程控制。

从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开始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均需有效控制。包括选题的导向、组长的人员指派、各环节时间分配及控制(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4天,各环节时间分配参考如下:选题1天、资料搜集2天、方案确定1天、计算分析6天、设计书编写3天、答辩1天)、质量检查及监督,在环节结束之时及时进行评价。

(4)信息管理。

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学中心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及应用。在每个环节结束之时个人填报自我评价,依次填报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填报能力评价分值。此报表可由学生名册改进而来,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型。

作者:杨蓉 郑平卫 叶勇军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李玉长,魏常勇.课程设计中学生考核方案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79-80.

[4]封孝辉.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2(46):2-3.

[5]姜海燕,梁敬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中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45-52.

第3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D9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38(2015)06-0109-04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概述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是法学的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各大法学院校都普遍将国际经济法作为法学专业领域课程中的必修课来开设。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法律类别,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国际经济法是一门交叉或综合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经济法等相邻学科,既涉及国际法、又涉及国内法。它的学科体系包括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收法学、国际海商法学、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而且,国际经济法包含多种法律规范,包括调整私人国际经济交往的民商法规范、国家政府管理对外经济交往的规范、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

(二)国际经济法具有典型的涉外性

国际经济法以国际经济关系,即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由于从事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为调整对象。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还包括国际民间商务惯例和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法规。因此,国际经济法无论是其主体、调整对象还是法律渊源等都具有典型的涉外性。

(三)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因为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和学习必须把法律和经济密切结合起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学好国际经济法须以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基本实务操作为前提。以国际经济法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为例,要学习这部分知识就必须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包括合同的洽商和订立、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国际货款的收付等。只有熟悉这些实务环节,才能更好地从法律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特点、较之于其他部门法的授课,我们若想在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上获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教师、高校教学管理者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求国际经济法的授课老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不仅熟悉我国的国内法,还要对国际经贸等方面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熟悉国际经贸实务;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第二,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基于国际经济法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要求高校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安排授课课时以及开课时间。第三,在学生方面,学好这门课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法科学生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先学好国内法,在积累一定国内法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外语基础。

二、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教学的不足和困境

目前中国高校不少专业普遍处于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境。要解决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今后国家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本科院校相比,我国的高职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高职院校的法学类人才的培养也应服务于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的核心目标应在于培养学生较高的处理国际经济纠纷的素质,重点关注提高学生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水平和解决国际经济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交往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法作为教育部指定的十四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高职院校开设这一课程对于完善法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国际法学的职业能力以及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在国际经济法授课方面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授课普遍采用讲授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方法单一。俗称的“填鸭式”教学较为常见。即便现在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完善和更新了教学设备、教师也逐渐将电教引入课堂,但是单纯通过PPT等教学工具的推广和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相较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国内部门法,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由于国际经济法案例较复杂、能引入课堂讲解的案例较少,很多知识点离日常生活较远、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第三,由于老师的单向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长期存在,课堂气氛普遍比较沉闷,缺乏师生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且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很多老师往往是讲满整堂课时间,很辛苦。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很消极地去接受知识,没有能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最终导致学生通常应付完考试就把所学知识忘记了,理论知识非但没有真正掌握,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无从谈起。结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下称我院)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实践经验,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合适的教材。目前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的授课基本都是使用本科教材。这些教材由于针对的教学对象是本科法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更偏重理论知识,案例和实务操作等内容在教材中则较少。二是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在高校的国际经济法授课老师大多是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国际法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而且绝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导致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实务经验,教师对国际经贸实务操作缺乏了解。而且,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缺乏求“新”和求“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改变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因材施教。三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分数普遍不高,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自觉性均较差。这也给国际经济法这门专业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在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时,偶有出现开设时间过早的问题。有些高校会在低年级学生还没学过国内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这给老师的讲授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专门的法学类高职院校中专业设置较细,但在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时往往缺乏对教学对象、人才培养目标、课时设置和授课模式等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未能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不同法学专业在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时,课时相同、教学模式相同、教学重点也相同等问题。

三、在创新和求“变”中走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困境

要解决高职院校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我们关键是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努力创新和求“变”中寻求发展和突破。

(一)了解学生,根据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在专门的法学高职院校,专业都划分的很细。以我院为例,我们就设置有贸易法律、涉外法律、东盟法律、律师助理等法律实务专业。这些专业都将国际经济法列为必修课程。此外,司法警察专业、刑事执行等法律类专业,为了完善法学知识体系和实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也有必要将国际经济法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但是针对不同的专业,由于教学目标和对象不同,我们必须在课时数的安排上加以区分。例如:贸易法律专业由于具有较强涉外性,因此需将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一般都开设80个以上课时。而司法警察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国际经济法课程可开设为选修课、安排20或40个课时。而且司法警察专业不要求对国际经济法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之课时有限,我们还可以考虑以讲座等较灵活方式来进行讲授。而做到这些则需要我们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每个专业做细致深入的调研、收集教师意见、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

(二)明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经济法课程,改变学生认为国际经济法不重要、不实用等错误心态。通过设置教学重点、选用教学方法等途径将课程内容“化难为简”、贴近生活,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口头的表述,更要在教学内容上抓住国际经济法课程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是和我们今后的就业密切相关的,是有用的而且是有趣的。以广西为例,我们既沿海又沿边,毗邻东南亚,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前沿阵地,我们的毕业生大多都会留在本地区就业。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国际贸易法这一部分。尤其是广西和东盟国家海陆相通、拥有天然优良港口,因此要尤其突出国际商贸合同谈判签订、国际贸易支付、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保险等章节的讲授。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点提升学生在这些领域的职业能力。此外,基于近些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多,国际经济法课程中的国际投资法部分也可作为授课的重点。而国际金融法等内容,由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课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可以相对缩短这部分的课时、采用更灵活的授课方法。总而言之,国际经济法课程要和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和用人单位需求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做到重点层次分明,不同章节教学方法区分有别,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科。

(三)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在高校领导层面首先要端正对国际经济法课程的认识和态度。在高职院校,不少教师和领导依然存有“国际经济法无用”的想法,这种态度会导致对这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的忽视。另一方面,从教师本身而言,应该积极主动地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实务操作能力;避免工作惰性,通过进修、学术会议、律师实务等途径,及时更新学科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另外,针对目前国际经济法教材实践性不足的问题,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照本宣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主动完善案例素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入案例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国际经济法教学质量

以我院为例,目前我院各系都已基本建立实训室,很多学科的实训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法律类专业方面就专门开设有律师执业技能实训课程、刑事法综合实训课程、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综合实训课程和司法警察警务训练课程。其中学院专门为律师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设置了108个课时。这门课主要针对高职律师助理专业的学生。整个授课过程包含学生模拟操作环节、评价与总结环节以及“诊所式”实训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要领归纳法、课堂演示法和实战观摩法。模拟操作环节包括书面设计、单项模拟、综合模拟等内容,由教师选定案例资料,学生按律师办案要求设计、制作各类法律文件,并分别扮演各类角色,直接进行案件办理的模拟操作。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律师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律师职业打下实战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该实训课已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深受学生的喜爱。相对而言,国际经济法课程和其他课程颇多相通之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将实训教学方法借鉴到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备课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门课的特点,切勿照本宣科。首先,专门针对国际经济法开设一门单独的实训课程并不现实。毕竟受到高职院校三年学制、教学层次较低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们只能将实训环节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次,国际经济法是由多个部门法组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科构成较为复杂。其中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又相对独立。因此,它很难像刑法、诉讼法等学科,通过一两个案件的实训教学就能把课程所学的大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综合的职业能力培训。再次,国际经济法中的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有些理论方面的内容也较为高深、操作性较弱,如国际金融法。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国际经济法内容都适合作为实训教学的素材。而且相较于国内法,国际经济法适用于实训教学的案例素材也较少。因此要对这门课开展实训,需要教师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等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和计划。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国际经济法的实训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实训依旧离不开案例教学。传统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依靠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案例,或者通过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虽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果有限,但这些传统方法依旧是我们国际经济法实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弥补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如学生参与度低等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引入情景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形式(尤其是针对部分实践性较强的章节)。以国际贸易法部分为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将国际贸易法涉及的主要环节(贸易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内容、合同履行、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支付、贸易争议解决等)都串联起来,专门设置几个课时来开展实训。在实训前先给学生设置情境,分配角色和任务,提前预习和准备。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主导整个实训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评论或点评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突出重点和回归重点。最后,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改变教学方法、引入实训教学法之外,我们还要将实训教学环节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实实在在反映和落实到学生的学科成绩中。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科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如果开设实训环节,建议高职院校应当把实训环节的成绩纳入为学科成绩评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考虑将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考试卷面成绩独立设置,三部分成绩共同构成学生的学科最终成绩。而且,要将实训环节的成绩评定和培养目标、要求等结合起来,成绩评定标准要客观、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设计实训教学环节的同时,还要谨慎制定和落实科学、客观的成绩评定标准。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训环节的作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冰.实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国际法学科教学为视角[J].海峡法学,2014(3):110-115.

[2]王腊梅.国际经济法教学模式重构和拓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4(9月下):226-226.

[3]王腊梅,李旭鹏,张真真.多元法律文化下国际经济法教学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62-63.

第4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 城镇社区体育 可持续发展 体育消费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在发展与前进中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左的地方。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保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尽力而行,量力而为。”《纲要》将“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列为“十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社区体育作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相结合、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目标。

1.我国城镇社区体育的地位与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余暇时间,社区体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趋势。特别是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使社区体育成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最重要的营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区体育将成为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只是由一些省市大企业牵头,周围企业参与组成地区体协。这种体协组织松散,稳定性较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城市公园、空地出现了零散的中老年晨练活动,后进一步发展为遍布全国的晨、晚体育活动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街道社区体协,就地、就近开展体育活动,这成了我国社区体育兴起的标志。后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进入了阶段。

2.城镇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区体育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人群体育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体现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其发展受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群众主题意识和价值观的制约。要实现我国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2.1加强理论创新

社区体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其基本理论尚未形成体系。因此,要实现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对其基本理论进行合理的阐述,如社区体育概念、性质、功能、构成、要素、评价指标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本着科学的态度,不断完善其理论,与时俱进,社区体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2转变居民观念

2.2.1社区体育的依托是社区,完善的社区体育发展离不开成熟的社区。社区体育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应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发展社区体育,促进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社区体育与社区建设统一起来。

2.2.2必须树立“健康第一”、体育为健康、体育为大众、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的理念等。拥有这些新理念无疑将对增进人们健康,促进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2.3逐渐转变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我国社区居民的余暇时间多数用于闲聊、看电视、上网等。要使社区居民选择体育活动,增进身体健体,愉悦身心、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2.4要改变把社区体育看做是中老年体育的错误观念。社会各个年龄段、各阶层人员都应参加到相应的社区体育活动中来。

2.2.5充分挖掘学校体育的这一现存资源。利用学校现有人才资源和现存场地、器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正确引导城镇社区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一般可划分为观赏型体育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和信息型体育消费四大类。由于社区体育参与的人群适合各个年龄段、各阶层人员,这就使社区体育消费是全方位、多样化的,涵盖上述四种体育消费。

资料显示,体育产业近20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其生产总值一般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在我国该项事业刚刚起步,但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该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规范有序的特点。正确引导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消费,逐步形成规范的体育消费市场,必将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经济保障。

4.结论

4.1构建城镇社区体育环境

社区体育环境是指社区内影响居民体育活动的各因素的总和,按性质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按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影响方式可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社区体育建设实质是微观内环境的硬、软件建设。也就是说,社区体育建设主要体现为社区体育的环境建设,即物质与文化的建设,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生态、政策法规、体育人才及管理、体育文化氛围五个部分的建设。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社区体育建设的整体环境。构建设施配备齐全、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管理规范有序、保障制度完善的社区体育环境,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使社区体育在整体性原则下得到最优发展,如何协调各部分的投入,这是社区体育环境建设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4.2完善管理体制

要使社区体育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明确政府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中的职责,实现“政社分离”,把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权赋予社区居民委员会,使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而政府则起协调、指导、服务的功能,帮助社区解决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长远发展计划的制订、社区指导员的培训等。

统计显示,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无专职体育管理者,或者有名无实,或者无专业指导员,或者指导员素质低下。要实现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高素质的管理者,还要重视社区体育指导队伍的素质培养,尽可能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交流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崔海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展望[J].广州大学学报,2002.

[2]张洪潭.社区体育及体育健身要点析疑[J].体育科研,2002.

[3]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崔运武,任新民,苏强.中国社区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2.

[5]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N].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第5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创客;创客空间;创客运动;创客教育;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13-04

一、创客和创客运动

1.创客及创客空间的内涵

什么是“创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李凌等[1]将创客(Maker)定义为“创客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顾学雍等[2]将创客定义为:“创客是英文Maker(制作者)和Hacker(创造性地运用技术资源的人)的综合释义,是给能够动手创造软件或硬件产品的人的一种标签”。并且随着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创客的理念已融入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创客的概念也随之越来越宽泛。笔者认为创客不仅指那些运用技术进行产品创造的人,还可以指那些具有新奇想法的人,所以人人都可以是创客,只要你想成为一名创客。

创客空间(Makerspace)是创客聚集的场所,它主要以社区线下实体组织形式来呈现。创客们可以在此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并同他人进行交流互动,最终创客自己或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创作。

2.创客运动

(1)创客运动的兴起

随着以制造技术为支撑的3D打印机、3D扫描、可穿戴设备、DIY作品、形形的机器人和各种新奇小设备等的出现,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源硬件、开源软件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创客运动悄然兴起[3]。与此同时,在政府对创客各方面的支持下,在创客空间急速增加的背景下,在各企业的支持与赞助下,在创客马拉松、创客嘉年华、中美创客大赛等的推动下,创客运动越来越被人熟知,并快速兴起和发展起来。“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了高质量以及低价的新科技产品,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2)创客运动的影响

第一,对国家战略的影响。

3D打印技术、3D扫描仪等开源硬件平台大大降低了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门槛,发明创造不再只是科学家、发明家的“特权”,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把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4],这无疑促进了国家产业升级;在国家倡导促进就业,大众创新的背景下,创客可以将自己的成品通过众筹平台来筹集资金,也可以借助企业的推力将产品投入市场,从而实现创业,促进就业的目的;并且,很多创客作品具有市场价值,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将会快速推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创客们随着创客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人都将是“创客”、“发明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及综合国力必定得到提升。

第二,对教育的影响。

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正如“创客运动”发起者之一、《Make》杂志创始人戴尔・多尔蒂所说:“创客运动可以给教育带来一些很好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的确如此,随着创客运动的快速发展,它将对教学理念、学习者个体发展、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方法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并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并且它越来越受到大学乃至中小学的关注,目前各大中小学也在尝试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教育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和认可肯定有它潜在的价值和优势。

二、创客教育的概念及理念支持

1.创客教育的概念

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与教育界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一个新生名词,所以有关创客教育的概念及研究成果并不多。祝智庭等[5]认为:“创客教育是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传承了体验教育、项目学习法、创新教育、DIY理念的思想”。杨现民[6]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笔者结合以上学者以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将创客教育定义为:“创客教育融合信息技术,以做中学,项目学习法,建构主义等为理论支持,鼓励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明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2.创客教育的理念支撑

虽然创客教育是近期“流行”起来的新生名词,却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并以其作为成熟的理论支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杜威的“做中学”理论、项目学习法和建构主义等。

(1)“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论

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杜威对教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做中学”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与真实世界的双向互动,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实际操作具体的事物,从而实现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7]。 创客教育正是以 “做中学”理论为支撑,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问题,最终开展动手协作,寻找解决方案。所以说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是支持创客教育的理论之一。

(2)项目学习法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专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等,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8]。

在创客教育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不断完成富有挑战的创客项目来完成的。“创客项目”可以根据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立项,然后围绕立项的创客项目开展一系列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应用等活动,并且强调学习者在此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习者在完成创客项目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由外显转化为内显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者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创客项目,因此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在学习者完成创客项目之后,会产出创客作品,他们在获得学习成就的同时,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升。

(3)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内涵没有统一的说法,流派不同,观点不同,但各个流派之间有相似和共同之处。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客观呈现,而是通过人们与真实情境的双向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因此,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探索,从而形成知识构建的过程。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则是知识构建的辅助者和促进者[9]。

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创客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身通过与现实的情景接触发现生活中或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后根据已有的知识或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最终在教师或同伴的协作参与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换言之,在整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学习者都是舞台上的“主角”,他们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而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对学习者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创客教育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与促进者相一致。

三、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及特点

创客教育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肯定有其背后深刻的原因,并且有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下面我们具体从教育理念、教育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学习空间和评价方式这六个维度具体分析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理念、教育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学习空间和评价方式这六个方面,创客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还是相对进步的,并且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创客教育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提升和培养学习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第二,创客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实现了课程的跨学科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中的“短板”效应,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课程基础;第三,创客教育是乐于分享的;第四,创客教育降低了创新的门槛,真正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创客教育对教育的改革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创客教育实践过程

根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思想、项目学习法、建构主义等理念,以及结合创客教育在实际开展中的应用,笔者将创客教育的实践过程以及在各阶段学习者所获得的提升进行了归纳总结,如图1所示。

我们可以将创客教育的实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是由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组成,并且第二阶段是创客教育实践过程的核心环节。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然后教师作为创客项目的设计者(Designer),为学习者设计真实情境中实际存在的学习项目。

在第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和小组成员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创客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动手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由于创客项目是开放的,并且正如桑代克学者所说的:学习就是一个试误的过程,所以这一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这一阶段,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有了相应的提升和进步。

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作为人员资源的管理者(Manager)、调控者(Coordinator)和实践质量的提升者(Improver)。由于创客项目小组成员认知水平、能力、偏好的不同,因此会涉及到人员的支配问题,此时教师就需要发挥管理者及调控者的作用。并且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任务支架(Scaffolding),在学生能够逐渐独立完成时,予以撤除;与此同时,教师在创客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起到质量监控(QC)的作用,随时掌握各小组的完成进度以及成员的协作情况,当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要适当给与帮助和指导,避免打消学习者的积极性,确保学习者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11]。

在第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要是在解决问题之后获取知识,并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师则主要是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五、创客教育的挑战及建议

创客与教育的结合既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又提供了巨大的挑战,笔者立足于现状,将创客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创客教师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创客教育中,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和更贴近生活,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条件。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在创客教育中,教师很难一下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不了解该如何开展创客教育,所以对创客教师的培养是创客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根据上面我们提到的创客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明确教师的角色,从而进行具体培训指导。与此同时,在解决创客项目的过程中会用到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培养师范生时要加强学科间的融合。通过对师范生进行课程改革,在大学创立基于创客教育的融合课程,以及相关的专业训练,来培养创客教师人才[12]。

2.经费问题及应对策略

创客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必备设备和工具的支持,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经降低了许多科技产品的成本,但是对于许多学校而言,仍然负担不起。因此,经费问题是影响创客教育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联手协作,共同成立多校共享的创客中心[13]。由于资源是共享的,所以必定会降低成本。并且这种做法不仅可使学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而且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协作。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吸引投资者为学校注入资金。学校可以将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专利作为回馈与企业签署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合同。这样不仅解决了经费的问题,并且使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更为紧密。

3.评价方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创客教育中,学习者在完成一项创客项目后,获得由几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创客作品,每个成员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并且各个小组之间的创作的创客项目也不尽相同,由于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如何评价创客教育的成果是创客教育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基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创客教育可以借鉴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传统教育一般通过终结性评价检测出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无法检测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创客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我们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在学习者完成创客项目的过程中进行评价。然后,在课程和创客项目完成之后再进行终结性评价。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最终成绩中所占比例,形成最终成绩。

4.如何处理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虽然创客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是进步的,但是创客教育能否完全替代传统教育?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创客教育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育,那如何处理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就成为目前创客教育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笔者的观点来看,将创客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是当下最理想的状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王颉. “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9-23(005).

[2]顾学雍,汪丹华.创客运动与全球化的科技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5,(05):12-17.

[3]王星.创客运动热与冷[N].电脑报,2013-10-28(004).

[4]谢伊青. 创客运动:引领新的工业革命[J]. 成才与就业,2013,(24):48-51.

[5] [13]祝智庭,孙妍妍(2015).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 (1):14-21.

[6] [10]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23-34.

[7]赖红梅.浅论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内涵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8):32-34.

[8]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6.

第6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软科学;评价体系;灰色模型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软科学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不过分强调方法的复杂性,而重视成果应用绩效指标的全面、系统、可测性和数据的可获性以及评价方法应用上的可操作性。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整合的,适合并能应用于地方软科学项目管理的,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由于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结构和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及指标的量化问题还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不能没有专家的评判完全采用定量评价。由此,

1、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分析

目前,国内软科学成果绩效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设计,基本上都是由定性指标构成,即使一些量化指标的设计也很少全面量化,多以“相当大、有较大、有、没有”等类似的笼统的指标逐一赋分作为专家评分的量化标准,显然以此量化评价难以避免专家带有的个人偏差。定量评价以客观定量数据为依据,并以科学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评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但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存在有些评价目标很难用确切的数量表示和评价方法很难准确的问题等。而定性评价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因此,急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研究。近期,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国内率先推出软科学项目网上结项管理改革,并对结项等次优秀的成果通过应用绩效等评价择优评出一定数量的项目,给予后补助资金奖励或延伸立项支持。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成为现实需要。软科学研究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是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强化管理工作改革提供的配套手段。设计研究成果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合理地评价软科学研究成果绩效,对于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调动广大软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乃至软科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应用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要求的不是设计出指标、权重和对应的分值给每一个成果应用绩效情况累加积分,而是要对特定应用领域有特定要求导向的综合应用绩效评价并排序,有着明确的应用目标要求,重要的是评价方法得能操作。基于这一点,在评价方法研究上要综合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整合的评价方法,计算不应过分强调方法的复杂性,应重视应用上的可操作性。由此,对于第一层次的整合,采用“标杆法”,即以各截面目标要求确定标杆,并以各截面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为标杆,按照实际绩效指标与标杆之间的比例定值。各第二、第三级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科学的目标和权重,最终整合定量评价和专家评价两个系统结果排序,实现择优选项的评价目的。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研究软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和特点,分析软科学学科分布,探讨软科学成果应用所涉及到的领域,以及成果应用的目标要求和趋向,为指标体系研究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在软科学成果应用领域研究和软科学应用绩效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管理部门的目标要求、政策导向,结合成果应用方应用需求调查及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层次结构,选择评价指标,研究指标目标和权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设计

依据管理部门目标要求、政策导向,结合成果应用方应用需求调查及专家咨询,在软科学成果应用领域研究和软科学应用绩效相关因素分析和成果应用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各种类型及方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选择成果应用;成果出版、发表、引用、转载;学术活动及人才培养、获奖5个截面,形成指标体系的第一层次,各层次下设二级、三级指标形成第二、第三个层次。各层次间的关系形成指标体系的体系结构。指标的选择以成果应用价值、应用潜力、应用水平等作为应用绩效指标体系的功能单元,分别根据各功能单元所体现出的应用绩效特征。

3.2指标目标的量化和权重的确定

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指标目标的量化和指标权重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于软科学研究成果有鲜明的应用性和辅助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目标,因此,在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的指标的目标要求以及反映出的成果应用绩效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采用等值和等权法。通常指标体系设计中的目标量化和权重的确定采用两种方法,即: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前者采用统计分析和其他数学分析法,但存在很多限制;后者主要由专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分配确定,但不同专家对不同领域、不同问题中的复杂的指标的权重分配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给目标和权重的确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软科学成果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和权重的确定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有选择地运用主、客观赋权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两者的局限性。为体现软科学辅助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应用性管理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量化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管理目标的要求,以成果在特定领域特定方面的软科学成果应用价值取向为依据来确定。各截面权重的确定,主要依据成果应用方应用需求调查及专家咨询,结合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要求确定。第二、第三层次的指标目标和权重的确定,则结合数理计算方法确定。

4、结束语

近年来,软科学事业随着决策科学化进程的推进得到了加速发展,有的研究注重理论与模型的研究,理论与模型研究距应用之间的研究空缺而无法操作;有的量化指标缺乏具体的指标的描述,以“好、一般、差”等赋值加权构建指标体系,以各指标得分累加定值,缺乏基本的科学性。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研究(除山东在试行基于本设计思路研究的评价体系外)可为地方软科学管理部门提供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手段。这样的现实虽为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提供了空间,同时也给设计研究带来了无从借鉴的困难。创新,则面对着一系列难解问题和困难。目前本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一是指标目标和权重的确定怎样解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的衔接问题;二是采用“标杆法”评价如果当评价成果出现极端的情况,即当最高得分的应用绩效的成果在目标要求高的层面实际得分很低,达不到应有的基本要求时,也获取该截面标杆(最高)得分将会给评价造成偏差。此问题的解决将是本设计研究采用标杆法遇到的难以回避的难解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科 考核体系 启示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体系已经实现了从政治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变,但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师资水平和考核方法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借鉴美国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做法来提高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学科课程性质与考核原则

1.经济学科课程性质

经济学科是一门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其课程性质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首先该学科课程在资源配置、供给需求、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它是一门不断创新变化的学科,包括建立新模型,得出新结论等理论方面的创新和找到新数据,使用新方法等应用研究的创新。此外该学科课程中的理论常用数学模型、图表、公式来表达,抽象难懂。特别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来讲,相对不足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理解起来更为困难。

2.经济学科课程的考核原则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科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而设置。因此在考核这些课程时不仅需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而且还要评判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考核此类课程应体现出以下原则: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核中注重调动学生关注经济动态的积极性;二是被动变主动原则,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单纯阶段性学习转变为兴趣学习和自觉学习;三是能力培养原则,考核要把握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及探求新知识、新方法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美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特点

1.让考试成为与学生交流的手段

一般来说,考试是择优劣汰的最终极、最权威的教学行为,其功能是要有效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衡量。而在美国高校却把考试赋予了新的功能,即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美国的经济学教授一般在新学期开始,在网上公布课程的全部教学安排,包括全部的考核方式及具体实施措施,同时公布固定的办公时间和地点,并在平时的小测验后安排一次辅导与答疑,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做的好处便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让考试成为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

2.注重过程化考试

过程化考试更注重平时基本功的训练,与期末总结性考试评价方法比较而言,更能让学生在整个学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美国,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一般都会有2—3次小测验;平时的课堂表现(出勤和课堂发言、讨论等)是学习态度的反映,也是考核内容。除此之外,不同的课程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各种作业如案例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文献检索或写小论文等,最后在期末有一次统一考试。这些都成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依据,且不同的课程所规定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会不一样,多数为40%:60%或50%:50%。这种过程式考试使学生不惧怕考试,形成了健康的考试心理,并深知如果平时不努力,是不可能侥幸过关的。

3.考试内容不拘泥于课本

在美国,考试是考察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书本。任课教师有权选择教材,教师讲什么就考什么,有书本上的,课堂上讲的,更多的是应用的、发挥的内容。教授鼓励学生探索、创新,通过形式和内容丰富的考核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提供机会。就这方面美国教育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培养的是学生(即以会学为手段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者),而不是考生(即以学会为目的寻求已知世界的答案者)。

4.考核手段现代化

在美国,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评价。任课教师可以为每一门课程设置一个交互式的学生开放平台,学生除了能看到课程的大纲、进度安排、考核方式外,更重要的是单元测试题被打开的时间及提交的期限、参考答案开放和关闭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最后一次上网打开平台的时间,以及测试题的自动评分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还可以用邮件方式去督促长期游离在学习活动之外的学生,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手段不仅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定期学习的好习惯。

三、美国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试的主要弊端表现为,国内多数高校将经济学科(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学与考试环节标准化、期末考试范围给予限定、期末考试分数成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缺乏,更谈不上从事学术研究。因为标准化考试方式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死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活学活用。因此借鉴美国经验改革现行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学教育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1.推广并细化过程化考核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更应注重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甚至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首先要改变采用期末考试分数成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大力推广过程化考核方式。

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过程化考核内容的细化。具体可采用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课堂讨论提问)、课堂小测验、期中考试、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等五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值比例分别为5%:5%:20%:10%:60%。首先是平时的考勤,学期中随机抽取几次进行课堂点名,记录学生到课情况,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第二部分是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发言表现,一般可分为A、B、C、D四档进行打分。布置平时作业可以督促学生复习,帮助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其次是课堂小测验。教师可以对本堂课所讲内容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这样可以及时考核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同时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再次是期中考试可以减轻学生放任的程度或机会,提示学生本课程学习内容已过半,通过考核结果可告知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第四是提交课程论文,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期末考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内容全部结束后的复习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2.多种形式进行能力性考核

我国高校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他们收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经济学读物,撰写读书笔记;或精心安排题目,设计贴近经济生活实际的选题,将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制作PPT,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会有显著的成效,能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3.拓宽考核内容的覆盖面

考试内容既要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也要包括学生课外进行拓展性阅读的内容。当然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该为学生介绍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辅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填鸭式教学和考试前背答案这种做法是我国目前多数高校在经济学科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而恰恰与上面美国高校的做法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我国仅培养的是考生,而并没有培养出学生。

4.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

美国大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而我国多数高校,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甚至有的学校也仅限于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已,至于网上答疑、网上指导学生学习等尚未开展,而这些还需我国各地方高校相关学院的领导首先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注重此方面资金的投入,从而积极创造开展其进行网络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阚兆成.从中外教育比较看我国学生创造力不足的原因.山东教育,2003(1):20一24.

[2]黄全愈.中美教育比较——关于考试与考核体系.中国教师,2004(2):1 6—1 9.

[3]孙锦茹.考试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型.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 09—1 10.

第8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生计

项目资助: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快速转移背景下农户生计途径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SK20110103)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7日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同时也面临了人口与资源、城乡差距扩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城镇化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在农村城镇化影响下,农民失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问题从多个层面逐步凸显,尤其是一部分农民的生计状况、途径面临诸多困难,而农民生计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城镇化与农民生计逻辑关系分析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农村发展角度而言,农村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强调农民移向城市的市民化,更不应是城市侵略乡村,而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城镇的生活水平为目标改善农民生计,实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Scoones对可持续生计的定义为:“某一个生计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活动组成。如果能够应付压力和冲击进而恢复,并且在不过度消耗其自然资源基础的同时维持或改善其能力和资产,那么该生计具有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将“可持续生计”定义为:“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本和有收入的活动”。因此,农村城镇化应以农户生计为本,相应的政策也应由最先的只注重城市人口的增加而逐渐转向农户生计能力的提高、资本增多等方面。

二、城镇化中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决定因素

农村城镇化,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另一方面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城镇化从农民可持续生计角度看意味着农民原有的生计能力、资本条件、谋生策略的转变,其生计再造关键取决于非农就业、获得社会保障、确保生计资产增值的实现。

1、生计环境的转变引发农民生计模式的转变。农户生计方式转型的背景或由于农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发生了变化,或是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两者兼而有之。随城镇化发展农民原本赖以为生的土地的相对价格改变,需要农民重新对待这一重要而关键的生计资本调整其谋生策略。一是转变生计模式,在农耕时代,自然资本是举足轻重的,而各类资本之间的影响和转换要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城镇化将引致农民重新调整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生计资产组合五边形,自然资本主导型的生计模式转向对其他资本主导的替代生计模式。根据变化后的生计环境进行包括资金和人力资本在内的诸多生计资产的配置,从而至少保持其现有生计水平不低于以前水平。小汲村农业基础良好,改革前公粮上交多年蝉联县内头名,土地上的产出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收入75%左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客观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一部分村民为了改变自己的生计现状,有的跑起货物运输、有的进入建筑队、有的则经商。据调查,小汲村有多家乡镇企业,主要是纸箱、瓷砖等的生产,全村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加入务工队伍,小汲村农户家庭收入80%多来源于务工经商所得。另外的选择就是延续原有生计模式,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是以生计资本及其构成状况为基础的。因此,农户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才能进行正确生计策略决策,实现可持续的生计。得益于城市的空间拓展与发展规划,小汲村依托农业生态园的良好交通和地理区位,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正是建立在正确评价自身资源优劣势基础之上,通过以乡村旅游和苗木为主的观光农业,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与娱乐来增加自身的收入。

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延续性和城镇化的影响,原有的优势资本和劣势资本发生变化,如果在资本转换中囿于内外部因素农民难以找到综合的效用转换途径,在生计资本尤其是土地等自然资本遭到破坏情况下,农民生计将难以维持并持续转坏。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关系到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也关系到农民眼前福利和未来生存能力。

2、农民非农就业问题充分解决是农民持续生计的基础。一般来说,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如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便利性和较低的流通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却是就业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保证生计多样化水平的前提下,非农就业才是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改善生计状况的有效途径。

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化正改变着农村劳动力供求状态;另一方面是农村就业对城镇化的反作用。二者的良性互动过程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小汲村的西部,新建设了保定市农业生态园,这个项目为小汲村创造了就业机会,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种地为生,种植业收入在大部分农户中已降到次要位置,甚至不到10%。然而,目前并不是所有农村劳动力都能成功转移到非农部门,因为存在文化程度或技术、年龄、社会关系网、资金等方面的差别,也导致了非农化程度与非农活动种类的差异,从而使得不同类型农户间的收入出现梯度差距,进而影响到一部分农户生计的持续性。

3、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民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线。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是其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来源,农民依靠它维持生活、保证就业,应对未来养老和医疗意外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又未能实现生计模式的有效替代,也就失去了社会保障底线。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避免使农民面临生存威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则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小汲村通过访谈了解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良好,到了新农保年龄的人,都交了养老保险,一些人也已领了发放回来的养老金。这在最低限度上保证了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有利于城镇化的逐步推进。

三、农村妇女的职能转变对农户生计问题的促进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村物质生活,促进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给农村女性广泛的就业机会。农村城镇化进程和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为女性打破家庭和社会的隔离,进入公共领域工作提供了较高的可能性。在小汲村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劳动力不足10%,大多都是兼职的,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到外面打工。女性劳动力(不包括从事农业)的收入众数在2,000元,这在当地农村家庭来源中占据了不低的比重。妇女就业这一个因素来对农户家庭的生计持续性起到促进作用。

四、互联网对农民生计多样性的影响有待增强

农村信息化作为农村城镇化的一方面,应发挥对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的促进作用。可是就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而言,信息化的作用除了在教育方面,其他方面信息化很鲜见。小汲村里几乎家家户户有电脑,宽带普及达到80%以上,可却不是用来增加生计能力,而主要用于娱乐方面。同样,村委会也未实施信息化办公。因此,短期内农村信息化对增强农户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还有待提高。

五、结论

城镇化影响了农民的生计结构,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中,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提高收入。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的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指标以及农民对于生计改善的满意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生计改善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土地规模对于农民生计改善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农民生计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的焦点。妥善处理好农民生计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城镇化的稳定和加快。

主要参考文献:

[1]汪三贵,张伟宾.城镇化如何保持农民可持续生计.人民论坛,2011.23.

第9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

我们知道,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艰难曲折。所以,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曲折,并培养他们克服艰难困苦的意志和毅力。因此,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惑或错误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们结论或方法,而是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杜威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即主张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通过实验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反思设计的严密性

【例1】 伏安法测电阻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先让学生讨论:测电阻根据什么原理,应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还讨论到为了减小误差而必须测得多组数据。在讨论电路设计时,有学生提到要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然而接下来让学生画电路图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些组的学生没有画滑动变阻器。既然讨论中有学生已提到滑动变阻器,为什么他们还是忘了画呢?这是因为学生对这个变阻器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测电阻只要有电压表、电流表就可以了,虽然听到同学提到要串联变阻器,但他们没有往心里去,画电路图时还是照自己的思路去画。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及时向他们指出来,学生会马上改正错误,然后顺利完成实验。但教师故意不指出来,而是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去发现这个设计的缺陷。果然,别的组测出了三组数据,而这些组的学生只能测得一组数据,无法测量多组数据,无法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要反思问题所在,通过组内检查、讨论,他们发现,如果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就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获取多组数据。

二、通过对误差大小的分析,反思器材的选择

【例2】 估测大气压值

在《气体的压强》教学中,有估测大气压值的学生活动。按教材,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但实验室器材有限,虽然有塑料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吸盘,但只用其中一种,数量不够。为了满足两人一组的实验要求,可让这些组使用不同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大气压值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不同,则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交流的时候,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用塑料注射器测大气压,结果都偏大;用玻璃注射器测大气压,结果都偏小;用吸盘测大气压,几个小组的结果差距很大,与标准大气压值相比,有的偏大,也有的偏小。学生很困惑,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着教师,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一个解释。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解释一下,只需三言两语,学生就听懂了。但教师没有直接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于是,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有争论的,有换用别组的器材试一试的,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学生才弄清,用塑料注射器的,由于摩擦太大,测出的F值就偏大;用玻璃注射器的,由于密封性不好,测出的F值就偏小;用吸盘的,有的按压吸盘时里面的空气没有挤尽,有的测最大拉力的时机没有掌握好,结果就有偏大的,也有偏小的了。通过讨论,学生不但学会了大气压的估测方法,弄清了误差的成因和减小方法。

三、通过所得结论的不一致,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错误

【例3】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在《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有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确定了实验方案。插图中把碎冰块放入试管中,用自然环境的气温加热。学生按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实验,结果让教师哭笑不得,由于当时是九月底,气温很高,冰熔化速度较快,有的组测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上升至30℃才熔化完,有的组恰恰相反,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低于0℃,直到全部熔化完才达到0℃。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实验是真真实实的,没有弄虚作假,但不同的实验,显然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怕麻烦,就简单地告诉学生你们错了,你们错在了什么地方,然后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可以及时完成,但学生没有体验到探究过程中的曲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个损失。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然后让学生改进实验方案,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反思、试验,发现由于气温偏高,熔化速度太快,在熔化过程中,冰块始终浮在水面上的,没有进行搅拌,使吸热不均匀。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的位置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位置偏高,示数偏低,位置偏低,示数偏高。经过改进,重新实验,结果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熔化过程中示数保持在0℃不变。

四、通过交流评价,反思操作方法

【例4】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学生进行得很顺利,实验数据很快就出来了。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认为,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忽大忽小,原因是很难做到匀速拉动绳子,所以干脆静止不拉动,测得的示数比较稳定准确。另一个学生马上进行了反驳,认为不拉动,就没有通过距离,也就没有所谓的总功,有用功,哪来的机械效率。第一个学生又发言说,“我测拉力的时候让它静止,然后再拉动绳子测出s和h。”这个时候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觉得都有道理,一时无法确定谁的说法正确。几分钟后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发言,认为额外功来自动滑轮重、绳重,还有摩擦。如果不拉动绳子,轮和轴之间就没有摩擦,拉动了就会有摩擦。我们使用滑轮组是为了拉物体,额外功一定要把这个摩擦考虑进去的,所以一定要拉动绳子测拉力才比较合理。他的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

五、通过观察到的、不理解的现象,让学生反思深层的原因

【例5】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