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电竞技术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竞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Tian Shiping

(西安邮电学院,西安 710061)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061,China)

摘要:为进一步做好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工作,加强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为其提供更多适合需要的职业技能指导和培训,使其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对陕西省退役运动员和现役运动员就业及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影响运动员职业技术培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省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前景,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Abstrac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mploy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to enhanc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athletes and provide more guidance and training of vocational skills can make them have more competition ability for jobs. The paper surveys the employ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and active athletes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 curre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of athletes. Through the prospect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of athlete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made.

关键词:退役和现役运动员 职业技术培训 研究对策

Key words: retired and active athletes;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solu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56-02

0引言

“当我们接受了奖牌、鲜花和掌声走下领奖台选择退役的时候,一切都将从零开始。”这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句名言。对于广大专业运动员来说,退役是必须要接受的选择。一旦退役,既面临着职业生涯的规划,如何焕发“第二春”是一个不简单、不轻松的命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同时退役运动员的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而本该与之相应的运动员就业率却逐年下降,有相当一部分退役运动员长期停留在队里,有的长达数年之久,竞技体育是金字塔,那些在国家队里出过成绩的运动员,他们退役后出路还可以,但处在塔身和塔底的运动员国家的保障力度就比较薄弱,近九成得不到再就业机会。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对运动队的稳定,以及对现役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运动员职业技术培训问题的研究,将来对我省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陕西省运动员现状

在接受调查的207名运动员中,从事的运动项目共为9项,其中国家二级运动员103人,国家一级运动员71人,国家健将20人,国际健将12人。从文化程度看,高中文化程度的82人,占总人数的39.6%初中75人,占36.2%中专22人,10.6%本科27人占13%。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书我省运动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引起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 运动员在役时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有冲突在我国,运动员要从事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专业运动队,处在比较封闭的训练环境和生活环境中,运动训练和比赛消耗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接受正规教育上,和同龄人相比,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2 运动员、教练员的思想观念的问题很多运动员进入专业队时年龄尚小,拿金牌是他们唯一的愿望,很难把文化课学习放在正确的位置,领导和教练对运动员的教育更多的也是强调夺取金牌的重要性。

2运动员再就业的瓶颈在哪里

中国体育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金牌和荣誉背后,饱含了运动员多年默默无闻、充满艰辛的奋斗。但是能享受辉煌和荣誉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运动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只能成为成功者的铺路石,做了无名英雄。他们把欢乐的童年和充满活力的青春都献给了赛场和训练场,献给了祖国的体育事业,这些本应该在教室里度过的时光,他们却在赛场、训练场流汗甚至流血。等到他们退役以后已经错过了良好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得到的却是一身的伤和病。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越来越难安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就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①各级地方行政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大幅度精简人员,越来越重视人员的素质;②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员工通过竞聘上岗;③企业进行减员增效,越来越多的工人下岗;④四是由于长期进行训练与比赛的原因耽搁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所以退役时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低,对就业需要的技能和技术也没能够较好地掌握,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力。从这就可以看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单纯地依靠各级体育部门显然是不够的。“出口”的阻塞影响“入口”2009年西安市体育局在西安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对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运动持反对态度。一些有体育特长、有培养前景的体育苗子也仅仅是为了争取特长生升学加分或者争取进入自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名牌大学而参加业余训练,其根本原因是不好解决优秀运动员的出路,这也是优秀运动员的入口“瓶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竞技体育培养的人才竞技水平高文化素质低,没有得到像同龄人一样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这是一线专业优秀运动员普遍面临的问题,使得它们在退役后二次就业时也同龄人相比缺乏竞争力。在训学生如果不能成功进入优秀运动队,就业方向除了体育和极少行业外,可以选择的范围也是非常窄小的。

3陕西省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影响因素

3.1 运动员对职业培训认识不足运动员作为培训主体,其认知决定了此项工作能否顺利实施。调查发现,大部分运动员对培训认识不到位。由于长期的三点一线,宿舍―训练场―赛场的活动范围,对于训练比赛外的社会无法真正了解,有的只是仅仅耳闻,对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从什么方向发展都无法定位。

3.2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职业培训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产业、行业状态,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运动员自身择业等方面。培训内容因地、因人而异,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随时在发生变化,体育部门在了解市场动态需求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很难真正做到培训内容与市场直接挂钩,培训内容针对性较差,运动员就业和就业需求还没能较好统一。

3.3 培训时间不统一,培训经费保障不充足培训时间与经费也是制约当前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各项目运动员参赛时间不一样,对运动员的培训无法统一集中形成规模,如单独进行,想必造成管理困难和训练经费无法保障,可操作性不强。

3.4 培训与资格认证尚未有效结合职业资格认证作为行业准入条件,在运动员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此项工作刚刚起步,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尚缺有步骤的统一实施。

4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发展途径

4.1 改革运动员培养体制,实现“队校一体化”。奥林匹克精神的主旨是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真正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出路问题,只有改变现行的封闭式培养体制,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观念,把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坚持走运动队与院校体化的培养道路,就是要使竞技运动的教育本原回归,使运动员在运动成绩、文化素质、整体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提高。在学分制条件下,实行预、专、本三科连贯制。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高校进行了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尝试,并获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自己建立的运动队培养的运动员,不仅在国内体育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际比赛中也取得不错佳绩。近年来我省也有5所高校进行了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尝试。如:我校培养出的学生竞走运动员谭明军同学曾多次打破陕西省20公里竞走纪录,一次破亚洲及全国纪录。曾获第七届全国运动会20公里、50公里竞走两枚银牌,代表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20公里竞走第五名的优异成绩,我校张荣龙同学多次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曾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集训阵容。在经过学校的正规教育,运动员在提高竞技技能的同时也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谋生的本领。据调查,目前,全国有5万名专业注册运动员,每年退役运动员一万名,我省有在编运动员698人,来自省体育局的一项统计显示,平均每年的退役人数在30人左右,根据省体育局对近几年退役运动员就业去向统计调查,其中45%的退役运动员经大专院校就读后,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从高校的学生运动员就业状况来看,笔者对陕西省5所高校的学生运动员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学生运动员就业率达97%以上,同比高校普通学生的就业率还高。其原因是,学生运动员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运动技能、吃苦耐劳、坚毅拼搏的体育精神赢得许多用人单位的赏识,也就是以往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劣势,进入高校后成为运动员就业的优势。这种“队校合一”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4.2 建立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体育部门应加强与校企的联系,以求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如与医学类院校、市场营销、市场管理等专业院校加强沟通合作,聘请以上专业院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如:推拿、按摩、针灸、理疗、护理、市场营销、市场管理等专业教学。运动员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应给予运动员相关专业的培训资格认证书。还可以和需要运动员专长的公安、警察、交通、健身服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合作,长期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依次展开职业培训。

4.3 加强就业指导。鉴于社会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运动员自身存在的问题,上级部门应加强对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指导和帮助工作,真正把运动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实处。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运动员实际条件,采取“走出去,送出去”的方法,帮助运动员落实就业,并及时针对运动员“等”和“靠”以及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念,同时引导运动员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鼓励他们通过市场自主择业。通过指导,使运动员对自身价值有个准确合理的定位,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勤学肯干,不怕挫折,无论再从事何种职业,都会实现第二次就业的辉煌。

4.4 保障运动员培训专项经费从运动员培训专项经费的保障来看,目前,我省退役运动员已有专项培训经费,但现役运动员职业培训暂时尚无专项经费支持,因此,我省要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有对应的专项财政拨款。

总之,每个运动员的竞技生涯毕竟是短暂的,无论其运动成绩如何,都面临着结束运动生涯重新选择职业的问题,文化素质不高,无其它生存技能是当前运动员再就业的主要障碍。而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影响运动队的稳定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实现“队校一体化”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省运动员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建立加强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运动员成为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及社会体育工作者,也为进一步加强运动员就业渠道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楼燕.浙江省优秀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志向、影响因素、发展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4)2-4.

[2]陈林样.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8-11.

第2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市场化;现状

一、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市场化现状调查问卷,在全国武术青少年套路运动员集训期间,对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代表队的200名运动员发放问卷,回收187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回收率为93.5%,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7.3%。

(2)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个案分析法。对塔沟武术学校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习武动机

武术是我国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武术而走上了专业训练之路。表1显示,青少年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最初习练武术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其中,自己喜欢所占比例为85.7%,远远大于其他选项;在锻炼身体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选项中,散打运动员所占比例高于套路运动员,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表2显示,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比赛和上大学,打比赛、上大学以及先打比赛后上大学的比例分别为31.2%、15.6%和46.5%;由于受武侠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有13.4%的运动员希望能成为武术明星;而为国争光的比例仅为11.7%,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接触国际武术比赛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薄弱。

2. 来源状况

传统的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网络中进行选拔、培养。改革开放后,随着“武术热”的兴起,各类武术馆校、培训班和辅导站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武术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以体校为核心的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趋于横向发展,武术馆校、武术俱乐部、高等院校等机构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运动员的来源来看,据笔者统计可知,体工大队(包括各省、市、区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队)和业余体校的运动员,所占的比例之和为87.9%;而来自武术学校、体育训练中心和少年宫的运动员较少。以上数据说明,“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各省、市、区武术专业队一线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是体校和武术馆校;而且武术馆校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中小学,表明武术馆校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3. 培养费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武术运动员的培养完全由国家投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办体育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社会力量参与竞技武术人才培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趋势反映许多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武术训练获得成才的机会,同时也应付出相应的培养费用。

从表3的统计情况来看,青少年套路运动员需要或有时需要交费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4.1%和8.1%;不需要交费的为57.8%;散打青少年运动员需要或有时需要交费的所占比例分别为40.9%和10.5%,不需要交费的为48.5%。以上数据表明,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家庭所支出的费用已占据较大比例。关于套路与散打交费情况数据Mann-Whitney U检验的Z值为-0. 840,落在-1.96~+1.96区间之内,渐近线水平为0.401,表明两个样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区域和单位的收费情况出现较大差异。据笔者的统计结果显示:套路、散打每月最高的训练费用分别为1000元和800元。套路运动员交费数额中每月100元及以下占到41.0%,散打月缴费最多的是500元及以下。由此来看,散打运动员的收费标准整体高于套路。从整体情况来看,每月收费100元、200元、500元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7.5%、16.0%、32.8%,反映运动员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收取适当的费用,有利于运动队吸收社会资金,但是过高的收费标准,会阻碍一些优秀人才的成长,甚至会造成一些颇有天赋的运动员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而被迫放弃训练。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省市专业队的教练为增加个人收入,接收编外队员,学费甚高,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运动员找到了成才的捷径;而一些自身条件优越,颇具发展潜力的优秀运动人才,却因交不起训练费,终止了运动生涯,造成优秀后备人才的流失。套路与散打运动员收费情况Mann-Whitney U检验的Z值为-4.222,落在-1.96~+1.96区间之外,渐近线水平为0,二者的收费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统计数据来看散打的收费标准高与套路,这表明套路与散打在技术培训的收费上存在差异。

四、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青少年武术运动员最初习练武术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喜欢、家长让练和锻炼身体,所占比例分别为85.7%、25.3%和22.5%;参加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比赛和上大学,打比赛、上大学以及先打比赛后上大学的比例分别为31.2%、15.6%和46.5%,而为国争光的比例仅为11.7%。

(2)调查结果显示,业余武术班和武术馆校分别是青少年套路和散打运动员启蒙训练的主要场所,所占比例分别为51.7%和66.1%,表明套路和散打基层训练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高水平的训练中,“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看,散打的市场化程度优于套路。

(3)在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家庭所支出的费用已占较大比例。每月收费100元、200元、500元的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7.5%、16.0%、32.8%。套路运动员月交费100元及以下的比较普遍,占到41.0%;散打运动员月交费比较普遍的是400元以上到500元之间,占到50.0%。

2.建议

(1)加强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国争光的观念;重视文化课学习,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2)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基层武术训练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武术馆校套路教练员的素质,完善武术竞赛制度,发挥武术馆校在在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培养中的作用。

(3)建立竞技武术后备人才有偿训练收费的行业标准和监督机制,管理不规范的收费行为。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第3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夏季成功带来连锁效应

韦尔是隶属科罗拉多州伊格尔县的一个小镇,平均海拔3000米,周围群山环绕,有常年积雪山峰,河流、溪流穿镇而过,植被主要以高原树木和草甸组成,非常适合开展山地运动。2011年的夏季山地运动会共吸引了全世界约3000多名运动员参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成功之余,赛事组织者和赞助商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不能举办类似的冬季山地运动会呢?于是,第一届冬季山地运动会应运而生。

强调观赏性、互动性

冬季山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大致分为三类:竞技类、表演类和大众参与类,更强调观赏性和互动性。

(一)竞技类项目

针对较高水平的运动员,以优胜为目的,包括以下具体项目:

1 混合攀登。

场地为人工岩壁,岩壁上有支点和冰点(人工材料,冰镐和冰爪可以刺入),运动员穿安全带和冰爪,使用冰镐,采取下方保护的方式完成攀登。

2 滑雪登山。

场地设置在韦尔滑雪场内,组织者利用雪场内的五个山峰顶峰加上起点和终点,组织了名为“七奇迹”的滑雪登山赛。比赛场地高度落差超过900米,总距离超过30公里。运动员穿着专业的滑雪登山板进行比赛,比赛规则和国际滑雪登山联合会的规则一致。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分别完成穿雪板攀登、卸下雪板攀登、穿雪板下降等内容。

3 雪地自行车速降障碍赛。

场地设置在一段中级滑雪道上,赛道上设置障碍,运动员骑自行车从山坡上绕过障碍下冲,以时间确定名次。比赛形式和速度攀岩类似,抽签分组捉对厮杀。

4 北欧式滑雪。

场地设置在滑雪场内部,分5公里和10公里两个赛程,类似于越野滑雪项目,以时间确定名次。

(二)表演类项目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主要由专业运动员完成,以表演为目的,吸引了大批观众,它包括以下两小项:

1 滑雪空中技巧。

场地跳台由组织者专门建造,运动员需要穿雪鞋完成空翻动作,并平稳落地。参赛运动员30人,其中10名为受邀队员,另外公开招募其余20名运动员。

2 雪地自行车空中技巧。

场地与滑雪空中技巧场地相同,运动员骑自行车沿下坡加速后腾空,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后落地。

(三)大众参与类项目

主要针对普通人群,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包括以下3个小项:

1 雪鞋赛跑。

运动员穿着笨重的滑雪鞋跑过一段50米有障碍的距离,以时间计算名次。不设奖金,只是享受比赛的乐趣。

2 踏雪板赛跑。

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10公里个人赛,另一种为5公里运动员和宠物狗共同完成的比赛。

3 雪地自行车绕圈赛。

运动员骑雪地自行车在规定的路线上骑行8圈,以时间计算名次。

衍生项目亦精彩

山地运动会的比赛形式灵活多样,除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外,还包括摄影比赛、免费音乐会(组织者邀请世界知名乐队到现场进行表演)、抽奖、电影放映会(播放一些探险和自然方面的纪录短片)等等,整个活动丰富而充实,大大增加了其吸引力。

首届冬季山地运动会,绝大部分运动员的食宿和交通由自己承担。为避免因意外事故而产生的纠纷,赛事组织者要求每名参加者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书告知其比赛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具体的保险要求。

山地救援组织

韦尔山地救援队是在当地(伊格尔县)警察局的领导下,在韦尔及周边地区执行高山救援、户外培训、人员搜救等任务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救援队成员由户外爱好者组成,现有成员60人左右,平均每年执行80-100次救援或搜救任务,服务对象为在韦尔及周边地区进行登山或户外运动的遇险者。韦尔山地救援队办公地点由当地急救中心免费提供,救援设备(卡车、雪地摩托车等)由当地警察局配备。救援队的正常运转每年大概需要7-9万美元,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捐助。

救援实施后,被救者不需要支付费用给山地救援队或警察局。但如果动用直升飞机或救护车,被救者则需支付部分费用,剩余费用由其保险公司赔付。

第4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本报讯 8月23日,百度地图了首个针对iPad而专门设计的地图应用。据了解,iPad版在地点查找和路线规划的基本功能细节方面做了周到部署。以公交为例,此应用提供了“较快捷、少换乘、少步行和不走地铁”四种方式供用户选择。此外,语音搜索功能和支持离线下载也是值得关注的

特色。

分众传媒第二季度净利润5890万美元

本报讯 8月23日,分众传媒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分众传媒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2.33亿美元,上一季度为1.9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9亿美元增长30.2%;第二季度净利润为589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379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280万美元增长了38%。

中国联通上半年净利润34.3亿元

本报讯 8月23日,中国联通公布2012年上半年的业绩,财报显示,中国联通上半年营收1216.9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34.3亿元。

中国电信7月3G用户新增285万

本报讯 8月22日,中国电信的7月份运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电信新增3G用户285万户,累计3G用户数5381万户,3G用户占总移动用户比例为36.6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本月新增3G用户数超过新增移动用户总数,其中超过10万的新增3G用户来自原有2G用户转网。

蓝汛Q2毛利率增长31.4%

本报讯 蓝汛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蓝汛”)日前公布了截至2012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简明合并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蓝汛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达到1.9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3%,毛利率增长31.4%。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和销售、市场费用的控制,第二季度净利润较上季度增加了70.8%。

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12月召开

本报讯 SAP日前宣布“2012 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将于12月4日~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SAP全球高级别的技术培训大会, 今年的大会主题为 “ 创 新 — 超 越 空 前 ” , 旨 在 将 SAP在过去一年在商务智能与分析、 移动应用、 云技术、 数 据 库 和 与 内 存 计 算 等 领 域 的 最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成果集中展现给中国生态圈的成员。

优派推出PJD5523w投影产品

本报讯 优派日前正式推出PJD5523w投影产品。这一产品以高清投影、3D播放为卖点,具备1280×800(WXGA)分辨率,最高亮度2700流明,内置DLP?Link?3D。同时,优派PJD5523w能够实现无信号自动关机,省电功率小于1W。

我国三网融合试点区域达54个

本报讯 在“第四届三网融合中国峰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李丹表示,全国已经有54个地区成为三网融合的试点区域,覆盖人口已经达到3亿以上,三网融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对于“三网融合”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也将加快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

“北斗”卫星民用在即

本报讯 北斗星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发展规划评审会近日举行。据悉,“北斗”在年底前完成亚太地区的覆盖后,将在该地区开展完全功能服务。在日常民用方面,以导航定位基础服务为核心的创新服务产业将融入百姓生活。未来几年,上海市民将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的出租车呼叫系统,搜索并对接附近的出租车。此外,公交电子站牌、特殊人群健康预警等项目也在研

制中。

卡巴斯基新品

本报讯 安全厂商卡巴斯基实验室日前在京举行个人安全解决方案新品会。本次的新品包括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3、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2013和功能性U盘产品“特盘”。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3新品加入了安全支付技术及自动漏洞入侵防护技术两项全新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的网络购物体验。

创新Sound?Blaster?Axx音箱上市

本报讯 创新科技近日在北京、上海两地分别了其Sound?Blaster?Axx声霸卡音箱系列,包含了SBX20、SBX10、SBX8三个型号。这一系列产品能够通过蓝牙与音源连接,只需通过普通的USB即可供电,不需要额外变压器。据介绍,Sound?Blaster?Axx系列内置新一代Sound?Blaster多核处理器,采用了堆叠扬声器设计、双阵列麦克风以及放大电

路。

巴可小型一体化数字电影放映系统获奖

本报讯 在2012年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上,巴可最新推出的DP2K-10Sx数字电影放映机荣获“最佳产品奖”。据了解,此次获奖的DP2K-10Sx电影放映机是基于德州仪器S2K芯片平台设计并开发的放映系统,它整合了高亮度数字电影放映机、内置存储功能的IMB板卡,可简化目前在影院广泛使用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

第5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一、1-5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科技项目进展顺利,科技宣传培训扎实推进。全市申报中省科技项目156项,其中科技部项目80项,省级科技项目76项;下达市级科技项目66项,安排落实项目经费530万元。市县科技部门加大科技知识宣传力度,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围绕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200人,受益农民3万多人。

(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全覆盖,教育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今年春季学期起,将“两免一补”范围扩大到市区公办学校、全市民办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子校,惠及全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在校学生,受益学生达到348954人,免补资金共计10391万元。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安排实施了全市骨干教师赛教评选和认定工作;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黄龙、黄陵、富县、志丹四县职教中心开工建设,启动了吴起、志丹、子长、宝塔、甘泉、富县、洛川、黄龙等县区创建国家、省级、市级职教骨干专业工作。宝塔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通过市上评估初验。

(三)文艺创作演出丰富活跃,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全市新创作戏剧6部,曲艺、小品5个,歌曲8首,创作发表了大量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涌现出不少文学新人。组织开展了“*过大年”系列文化活动,坚持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为基层农村放映数字电影7000余场次,在文化艺术中心长期举办“*民间文化艺术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狠抓网吧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开展印刷业和出版物市场集中整顿,严厉查处了一批违规经营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依法规范经营。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139.8万人,较去年增加73919人,参合率91.04%,较去年提高3.5个百分点,到5月20日共诊疗33694人,补助医疗费1879.43万元,住院人均补助1036.34元。传染病疫情报告、防控和医疗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上半年无重大传染病发生。坚持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为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人口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和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据计生部门半年度人口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4.3‰,人口自增率2.16‰,符合政策生育率99.6%,出生人口性别比111,流动人口办验证率95.8%,预计可顺利完成年度人口计划。广播电视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扣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主题,紧紧围绕“三农”主线、迎接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抗震救灾等开展宣传报道,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体育部门在认真组织运动员进行集训、积极准备各项年度比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段传递的筹备组织工作,目前火炬传递的总体方案和8个具体工作方案均已确定,各有关部门、县区正在抓紧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二、下阶段重点工作

(一)科技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阵地和网络建设,抓紧建立完善县区科技信息平台,巩固和发展科技“110”、“科技专家大院”,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二是要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推广新优特色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村工程,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三是要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依法加强建设项目抗震设防管理,尽快启动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认真做好防震减灾信息和应急工作。四是要深化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做好今年农高会的参展筹备工作。市科技局要认真做好2008年度政府科技奖的筛选和评审工作。

(二)教育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年内,吴起、延川两县实现“双高普九”目标,宝塔区创建教育强区和洛川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通过省上验收。二是要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两免一补”资金的监管,研究制定“两免一补”“一卡通”实施办法;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三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县区职教中心建设,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全市完成12000名职教招生、17万人次适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四是要进一步做好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对贫困学生全程资助的政策体系,落实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制度,多渠道筹措救助资金,不断扩大救助覆盖面。五是要着力解决城区教育问题。建立城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改造步伐,努力化解“入学难”矛盾。市教育局要抓紧完成市实验小学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要认真做好招生和教育教学工作,加快新校区建设进度,8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

(三)文化工作

一是要组织搞好社会文化活动。围绕迎奥运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第三届老年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做好农村数字电影试点工作,广泛开展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二是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实施“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工程,每县区至少新建1个乡镇文化站,*城区建成20个社区文化室,全面完成210国道文化长廊建设。三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落实分级保护制度。加强民间文化基地建设,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四是要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狠抓网络和音像市场管理,清理整顿印刷业和出版物市场。

(四)卫生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实施免疫规划,不断提高“七苗”接种率。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加强院前救治工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管理,推行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开展乡、村门诊统筹试点工作,逐步统一全市新农合运行方案。三是要抓紧实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市卫生、发改、规划、财政等部门和宝塔区政府要相互支持配合,尽快落实规划选址和建设资金,年底前建成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服务站。四是要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抓好县级中医院硬件设施和特色专科建设,实施基层中医人才培训计划,全力争取实施市中医院国债项目建设。五是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创建活动。建成一批卫生先进乡镇、社区和单位,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吴起、志丹两县要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步伐,黄陵县建成省级卫生县城。五是要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执法监管力度,扩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覆盖面。加强药品质量和价格监管,清理整顿非法医疗广告。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一是要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兑现落实市委、市政府新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农村计生户和女孩家庭的优待政策。二是要深入开展生育秩序治理工作,严肃查处干部职工违法生育问题,严格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三是要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市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法》,建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新机制。四是要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和先进社区等创建活动。

(六)广电工作

一是要围绕抗震救灾、迎奥运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做好广电宣传报道工作。二是要加强广电信号传输网络建设,启动市、县、乡、村四级广播信号传输网建设。拓展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和广电宽带业务,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有线电视普及。加快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三是要抓好广电行业和社会管理,确保广电信号安全传输播出。

第6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柔力球 社会误读 老年运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92-03

“柔力球运动是一种以太极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弧形引化为技术核心,以套路演练和竞技对抗为主要运动形式,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球类运动项目”Ⅲ。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柔力球只是一个专属于老年人的健身运动项目。之所以有这种社会误读,是有很多历史原因的。柔力球问世后,起初是在学校里推广,但没有成功。后来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导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推广,效果并不是太理想。2000年,中国老年体育协会决定推广这项运动。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全国赛事。在赛事的杠杆作用下,柔力球迅速在中老年人群中推广开。老体协系统对柔力球的大力推广,在某种意义上是普及了这个项目,但同时柔力球运动也被贴上了老年体育的标签。

1、社会误读:柔力球是中老年运动项目

在柔力球运动的推广和传播中,在老年体协的推动下,其发展对象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这也致使社会产生了“柔力球是一项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的社会误读。刘占锋对柔力球运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武汉市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9.75%的大学生认为柔力球这项运动是一种老年运动”。由于社会对柔力球的这种认知,也使得很多青少年对柔力球望而却步。即使有的家庭中的父母长辈是柔力球的爱好者,其子女依然也有这种“柔力球是一种中老年人活动”的看法。按照大多数人的看法,柔力球运动只是作为广场公园里的老年人用于健身的一种民间活动,是无法登上竞技体育的大雅之堂,更无竞技魅力可言。

2、错误反思:社会误读产生的原因

2.1 参与人群:现阶段以中老年人为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岁以上的公民。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年人的年龄界定为45-59岁。所以,按照上述规定,中老年人是指45岁以上的社会群体”。

2.1.1 参与锻炼:柔力球爱好者以中老年人为主

柔力球的活动地点一般在广场、社区或公园等室外公共场所,极少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有室内固定的活动场地。这种自发性组织为主的柔力球活动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主要是中老年人。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济南市柔力球锻炼者的年龄结构分布中,50岁以上的占88.4%”。目前全国已有26个地市区正在推广柔力球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柔力球的练习者已达到200多万人,其中80%为中老年人。

这样的练习人群年龄结构,也使得柔力球运动被迫带有其年龄特性。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虽然较为健康,但在生命周期上已处于逐渐衰老的阶段。这种生理机能上的弱势,也使得很多较高难度的柔力球技术动作无法表现出来,只能完成几个初级的技术套路。据相关统计,中老年女性练习者在柔力球爱好者中占绝大多数。这种年龄与性别上的社会人群结构,使得柔力球成为社会大众眼中的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随着音乐左右摆动地附着性球类运动。

2.1.2 参与比赛:柔力球运动员以中老年人为主

对于任何一项运动,举办比赛都是该运动发展的重要杠杆。通过比赛,可以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运动规则的改进、运动产业的升级、运动队员的交流。柔力球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自2002年起在全国老年体育协会的指导下,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比赛。通过翻阅历届全国比赛的秩序册中的分组情况可以看出,数届比赛对运动员年龄都要较为严格的界定:男子甲组为60-70岁,女子甲组为55-65岁;男子乙组要求50岁以上,女子乙组要求为45岁以上。

这样的比赛年龄限制,更把柔力球禁锢于中老年这一个特殊年龄的群体之中,使得柔力球仅仅在中老年人群里普及与发展。这种局部封闭式的繁荣更使得柔力球成为一种“老人球”,使得一些本来对柔力球有兴趣的年轻人因为这项运动“不时尚”而不再坚持练习,也使得一些有参赛愿望的青年人在全国大赛的规则限制下,只能自娱自乐,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从中老年人的角度思考,这样的规则在比赛中的确是保障了老年运动员参赛的公平权力,但从整个柔力球运动的发展来审视,这样的年龄规定限制了很多柔力球新生力量的产生。殊不知,任何体育项目的最佳运动成绩都是由青年人创造的,而不是中老年人。

2.2 媒体误导:多以老年健身项目进行报道

大众媒体是社会舆论和社会认知的重要风向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宜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在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下,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的价值观念会随着媒体风向标的导向而改变。

对于柔力球这一新兴的运动而言,在诸多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报道中,均匀“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报道。例如:“老年人玩柔力球以“柔”克病”、“太极柔力球老年人新选择”、“太极柔力球越练越轻柔”、“小小柔力球舞动夕阳红”等。从这些新闻报道中,更加强化了社会大众的这种“柔力球是一种老年运动”的认知判断。此外,早在柔力球的初期发展阶段,为了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柔力球运动,就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做过大量的报道。之所以选择这个老年性的栏目,其根源在于对柔力球运动自身定位的偏颇:并没有把其放在全民普及的道路上,而是仅把其作为一种老年人保健防病的锻炼项目。

媒体对体育运动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媒体的积极报道会增加一项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更有利于该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观众和爱好者,这项运动也只能枯水无源,慢慢消亡了。另一方面,媒体的片面报道也会对一项运动在公众观念中产生重大的错误影响,这种影响只会是该运动进行畸形的发展。所以,希望媒体在聚焦中老年人夕阳笑脸的同时,更要用镜头去捕捉那些逐渐壮大、慢慢发展的青少年群体。只有他们的不断涌现,才是柔力球未来正确发展的希望。

2.3 主导机构:主要由老年体协进行管理

从2000年至今,我国的柔力球运动都主要是由中国老年体育协会在进行推广,并在中国老年体协之下成立柔力球专项委员会,对全国的柔力球运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制作有关学习的教材、光盘等资料,在全国各级老年体协系统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全国老年体协于2002起在北京主办了“首届全国中老年人太极柔力球比赛”,参赛人数就多达500余人。此后,老年体协在不同地区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中老年柔力球比赛。时至2012年10月,在四川德阳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中老年柔力球比赛上,已有近千人参赛。我们可以看到,在老年体协数年来不间断的推动下,柔力球在中老年群体中已得到较好的推广,诸多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都会有团体的柔力球表演。这样的推广更加强化了社会大众对柔力球是中老年人运动项目的片面认识,使得贴上了“老人球”的标签。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自2011年起开始大力推广柔力球运动,鼓励广大年轻人参与这项健身运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2012年举办的广州、济南、西安、天津四期全国柔力球培训班学员名单上,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其中第一期广州培训班109名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不到10岁,最大的年过七旬。30岁以下的学员达17人,占比15.6%,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柔力球运动,柔力球逐渐成为了真正的全民健身运动。

3、真实回归:柔力球运动的全民普及

3.1 追本溯源:柔力球的发明初衷并不是作为一项中老年运动

柔力球创编之初是为青少年拳击运动辅助训练而设计的接抛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随着柔力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演变成一种集健身、休闲、娱乐、游戏、竞赛及表演等多功能于一体,适合各种年龄、性别的大众运动项目”。在柔力球发明初期,并没有现在诸多种类的柔力球套路表现形式,而仅是一种类似于现在竞技柔力球的抛接活动。在这种游戏的基础上才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柔力球竞技表现形式。后来,随着柔力球的不断发展,逐步创编了老年体协柔力球规定套路、全民健身套路、柔力球太极套路与柔力球飞龙套路四种套路表现形式。由于柔力球套路相对于竞技柔力球来说,活动量较小,姿态优美、有音乐伴奏,从而使得柔力球套路逐步受到中老年人的认可。这种柔力球套路的繁荣而使得竞技柔力球趋于势微,柔力球发明的初衷也早已被现实所颠覆。

追本溯源,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柔力球的发明初衷并不是把其作为一项仅适宜于中老年人参与的保健活动。在柔力球的推广初期,也是希望柔力球能够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在现在看来,柔力球作为一项有自身运动特点的运动体系,更应当避免柔力球运动的单一老龄化发展。

3.2 青春回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柔力球运动

自2002年中国老年人体协主办全国首届中老年柔力球比赛以来,除中老年人参与这个健身项目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爱上柔力球运动。据《中国体育报》报道,2003年北京市2l世纪体育教材编委会准备将太极柔力球项目列入中小学体育课选修教材。从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千人太极柔力球表演可看到太极柔力球正逐步走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之中。

在中国老年体协的推动下,中老年人已有自己固定的柔力球展示舞台。然而由于年龄限制,而广大年轻的柔力球爱好者则一直呼吁希望能有一个不限年龄、全民参与的柔力球赛事。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的努力下,2012年首届全国柔力球大赛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这一赛事在柔力球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因为,在这届全国柔力球大赛上,年轻人也能参与全国的柔力球比赛了。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大赛就有三所大学组队报名参加。不久之后,2012年10月份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二届湖北省柔力球比赛中,报名参赛的高校达到7所。这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柔力球运动已经在年轻人群中快速普及。

3.3 未来发展:在校园推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全民参与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一项运动的校园普及化程度是衡量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大青少年学生更是推动新兴运动项目发展的生力军。只有在柔力球练习者中增加青少年的比例,才能逐渐改变这种“柔力球是中老年人的体育项目”的社会误读,才能使柔力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健身。

3.3.1 星星之火:柔力球校园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性纲要》的精神,学校体育“要将新兴运动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新兴民族柔力球运动更需要各类学校的推行和普及。根据目前的官方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开设柔力球课程的学校已有北京体育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56所高校。此外,还有部分院校正在积极进行柔力球课程的建设之中。

柔力球在高等院校的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在青年中普及柔力球,提高学生对柔力球的兴趣,增加青年人练习柔力球的比例,从而不断扭转“柔力球是中老年人的体育项目”这一社会误读。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特别是体育类院校中设置柔力球课程,可以逐渐在高校学生中培养出优秀的柔力球运动员、教练员,不仅可以扭转竞技柔力球趋于边缘化的弱势,还可以在健全柔力球组织体系、完善柔力球比赛规则的同时,将柔力球运动推向更宽广的国际大舞台。第三,柔力球进入高等院校,为中小学柔力球的教学培养了大批的教师资源,使得柔力球运动在各级学校体育体系中进行全面普及,从而真正实现体教结合。

3.3.2 势在燎原:实现柔力球运动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

在全国老年体协十余年的不断推广下,柔力球运动在中老年群体中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由于柔力球自身定位的真实回归,逐渐扩大了青少年的运动参与比例,柔力球就不再仅仅是中老年群体的一种锻炼保健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第一,柔力球运动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真正实现柔力球的全民参与,就不能只有中国老年体协柔力球专项委员会,而是应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的监管之下进行立项,尽快成立“中国柔力球协会”,并在各省市成立下属的柔力球协会,使柔力球真正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体系,而不仅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健身活动。第二,柔力球比赛取消年龄限制,设置年龄分组。比赛是促进柔力球运动发展的巨大杠杆,对柔力球运动的普及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柔力球协会”的主办下,不再进行年龄的比赛限制,真正实现全民参与。考虑到现阶段柔力球运动以中老年人居多,为了照顾中老年人的比赛权益,在比赛中设置年龄分组。此外,现阶段可以在比赛中设置一个学校组,鼓励各个学校组织对柔力球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赛。通过这种比赛模式,有利于柔力球运动校园化的普及与发展。第三,实现柔力球活动在校园与社区之间的融合。一方面,利用社区中优秀柔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经验,进行柔力球的校园普及;学校中的柔力球课堂也可以搬到社区、广场,和中老年人一起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利用学校中的体育场地资源,定期举办面向师生或社会柔力球爱好者的柔力球技术培训和比赛。通过柔力球为纽带,打破年龄壁垒,实现柔力球的真正繁荣。

第7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照片档案;加强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 3)09-0235-02

高职院校照片档案以独特的影像形式记录着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科技研究、管理服务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它是高职院校在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变革中的某一事件、某项成果或重大活动的历史记录。它同文字档案一样是高职院校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四川职院”)为例,分析研究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思考和探索加强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对策措施,对于切实抓好西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职院校发展期虽短,但照片资料相当丰富

就拿四川职院来说,它同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是在1999年全同教育工作会议后,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由原川北教育学院(成人高校)和相邻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原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后又称四川省机电工程学校),于2002年联合组建起来的。在这短短的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却经历了组建新校、新老校区变迁、教学水平评估、办学规模大发展、高职示范建设等重大的历史事件,留下了许许多多十分珍贵的照片资料。这些照片资料不仅有通过胶片记录形成的纸质照片,还有数量较大的数码新技术形成的电子照片。其内容主要有以下类型:(1)记录上级领导来校视察、参观、督查、调研;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或兄弟学校领导来校讲学、交流访问的照片。(2)记录学校重大事件、会议、活动,如建校典礼、新校区工程奠基、校庆、党代会、教代会、团(学)代会、学术年会、军训表演、运动会、毕业典礼、重大文化活动的照片。(3)记录学校教学活动、科研成果,如教学评估、教学督导、观摩交流、国际交流合作、外教课堂、实验室、基地建设、教学创新成果、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照片。(4)记录学校不同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如校园规划图、典型建筑、校友捐建工程、文化艺术工程等。(5)记录学校业绩、德育成就的照片,如全国性、全省性、行业类评估评优、示范建设、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成果、专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教学竞技、文体比武、歌手大赛、劳动模范、先进奖励等。(6)其他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照片资料,如历任校级领导集体照、历届毕业生合影照片、老校区旧貌、新校区全貌等。

(二)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意识淡薄,管理混乱

目前,相当部分西部高职院校档案主管领导、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还有不少干部和教职工,由于对国家档案管理及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加之传统档案意识的影响,片面认为学校档案主要是指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纸质资料,而照片档案仅仅是纸质档案的附属,是纸质档案的旁证和补充,存不存档无关紧要。因而,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注重纸质档案的管理,忽视照片档案管理。有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为方便自己使用照片资料,不愿意及时将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照片统一收集归档。如四川职院的照片资料,从建校至今仍分别留存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办、校办(外事办)、基建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教务处及相关教学系部或拍摄职工手中,未曾统一收集、鉴定、立卷、归档。

(三)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资料毁损、遗失严重

从四川职院分散存放在相关部门及教职工手中的照片档案资料现状上看,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照片资料毁损严重,有的已失去保存和使用价值。由于相关部门的照片档案没有专人管理,常常存放在办公室的纸盒里或办公桌的抽屉中,天长日久有的发黄变色,有的或相互粘连成块,无法使用。二是照片资料遗失较多,有的已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有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员职位升迁、工作调动或退休等原因,进行办公室搬迁时,由于时间紧,来不及仔细清理鉴别照片资料,从而会将部分纸质照片和胶片随旧书废纸卖出去,有意无意地造成照片档案丢失;有的数码照片,也因更换、维护电脑,或转移数据时不慎而造成损坏和遗失。还有因借用照片登记归还制度不健全。用后没及时归还而丢失。由此可见,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已成为西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

二、加强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改善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混乱状况,解决照片档案资料毁损遗失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管理。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利用电子摄影技术记录和反映高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重大成果的照片资料,将会越来越多。若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长期得不到重视、管理混乱状况得不到改善,定将加剧照片档案资料存在的毁损丢失的严重问题,导致高校档案事业的不平衡发展,影响西部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全面达标升级。因此,西部高校档案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主管领导及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学校照片档案管理,将照片档案作为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照片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序列统一管理目标,统一检查督查、统一验收考核,力争使照片档案管理混乱和照片毁损丢失状况尽快改善。

其次,发挥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的功能作用,也必须加强管理。学校照片是以真人、真事、真景、真物为依据,及时记录和反映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师生活动的图像文件,记录了大量反映学校历史发展变化的真实场景,具有令人信服的历史凭证和查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文字记录形成的档案不如照片档案那样给人以直观的感觉。有些事件如果通过文字记述有时很难讲清楚,但是如果通过一组照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就会达到内容明确、形象鲜明、印象深刻的效果。照片档案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情景再现功能,而且其价值作用也相当广泛。它既可作为查考、研究、处理问题的依据,也可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它既是反映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同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渠道。要发挥好照片档案的功能作用,客观需要西部高职院校加强照片档案的管理,切实做到照片档案收集及时、完整,保管完好无损,否则将使照片档案失去应有的价值作用。

三、加强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对策的思考

(一)开展档案法规学习宣传,强化照片档案意识

针对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照片档案管理的现状,应在当前集中一段时间,组织教职员工,尤其是学校档案工作主管领导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广泛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7号令),以及《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国标GB/T 11821-2002)等为主要内容的档案法规学习宣传活动。让教职员工明确学校档案不仅包括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档案,同时还包括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照片档案与文字档案同等重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按照国家档案法律法规要求,共同推进学校照片档案的规范管理。

(二)理顺照片档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针对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谁有谁存,谁用谁管”的管理混乱状况,应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档案法律法规的要求,理顺管理机制,将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归口到学校档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照片档案队伍建设制度》《学校照片档案收集归档制度》《学校照片档案借用归还制度》以及学校照片档案工作的专项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照片档案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使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混乱状况,力争在近几年内有明显改善。

(三)设立专项经费,保障照片档案管理条件优良

由于传统照片档案是以相纸、胶片等材料为载体;当今的数码照片是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盘、光盘中,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因而,对其保存管理的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应设立声像、电子档案管理专项经费,用于建立声像、电子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的专用库房,配置恒温、恒湿、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等必要设施,确保学校照片档案不变形变脆、不粘连破损、不褪色变质、无霉斑、无损坏。

(四)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抓好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工作,关键是队伍建设。首先,应在学校档案管理机构设置照片档案管理岗位负责管理照片档案;在学校党办、宣传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外事办、工会等重要部门设立照片档案兼职管理员,通过《学校照片档案队伍建设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及时做好照片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其次,要抓好专业技术培训。由于照片档案管理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西部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上级管理机关或高校档案行业学会,应通过组织举办短期培训班或委托有条件的高校举办网络教育,开展“声像、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较好地适应西部高职院校照片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五)采取专项突击措施,抓好老照片“抢救”工作

针对部分西部高职院校分散存放在各部门及相关人员手中的照片档案资料,还会因管理不善继续发生损坏和丢失的情况,有关学校应立即动手,制定专项措施或专门操作规程,抽调人员,集中一个时间,对现有的照片档案资料进行统一收集、鉴定整理、立卷归档,避免照片档案资料损失继续扩大。参考文献:

[1]王梦晓,高校照片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2,(24)

第8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新型培训与评价模式创新的背景与目标

背景

目前电网设备试验专业培训与技能评价工作主要是通过集中在室内开展理论授课和在一般基地进行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形式进行,这种模式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系统被试设备、试验仪器、试验方法种类繁多,试验环境千变万化,一般的基地难以满足所有项目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需要。因此,对传统培训与技能鉴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一种新型的培训与评价模式并进行实践论证极为必要。

目标

期望通过项目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一种新型的试验专业培训与评价模式、管理范本并进行实践论证。通过管理创新首次提出并建立一种基于全员网络培训、在岗技能培训、脱产封闭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培训与评价工作体系。重点研究新型培训与评价模式建立配套的课件体系开发和管理模式创新,达到可以克服传统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投资成本少、培训效果好的目的。

新型培训与评价模式创新的内涵与做法

创新内容及思路

项目研究与创新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先进培训与评价模式的国际对标专题研究。

(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的试验专业数字仿真、网络实操培训及技能鉴定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3)试验专业培训与评价标准化课件体系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4)试验专业知识库及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5)基于全员网络培训、在岗技能培训、脱产封闭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培训与评价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项目各部分主体创新内容的目的、做法及相关实践与结论

(1)“先进培训与评价模式的国际对标专题研究”的目的、做法及相关结论。

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内容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分析现行培训与评价模式技术手段的有效性,为改革提供思路;二是分析现行培训与评价模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创新提供方向;三是与国外先进企业对标,为新型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思路。

具体做法: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一是对广东电网、广州电网多年来培训与评价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总结分析;二是系统收集整理了多年来培训与评价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指引;三是通过与日本九州电力、韩国三星公司等10多个电网企业对标,梳理了国外先进做法并提出了改革思路与设想。

简要结论: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试验专业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虽然各级领导层很重视教育培训,但许多基层单位没有真正把对人的培养尤其是技能培养作为重要业务来抓。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管理落后、技能评价流于形式等现象严重,无法形成有效地培训与评价工作体系。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得出了我国供电企业培训与评价工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培训投入差距大;培训理念上差异较大;培训设施方面差距较大;培训管理方面差距较大;信息化建设方面差距较大;培训及竞技氛围差距较大。

(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的试验专业数字仿真、网络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项目实施目的、做法及实践。

创新目的:期望通过项目研究设计并开发世界上第一个试验专业数字仿真与网络培训系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虚拟真实场景、通过三维动漫形式再现现场试验操作全过程的试验专业实操技能培训与考评系统,扩充后可以用于技能竞赛,达到克服传统培训与评价模式不足,首创一种新型技能培训与评价模式的目的。

具体做法:分四个子项目进行课件开发:一是开发停电预防性试验实操仿真培训系统;二是开发电缆故障测寻实操仿真系统;三是开发电缆振荡波、GIS局放、开关柜局放等新型状态检测技术的实操仿真系统;四是实现上述测试项目实操过程的技能鉴定与评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计算机网络实操培训与技能评价。其功能如下:

①仪器仪表和高压设备仿真。仿真了主要仪器仪表和高压设备的外观和功能及其动态过程,不但可用作培训而且还可作为数字化仪器仪表、设备库使用。

②理论学习培训仿真。对各种高压试验理论知识、试验方法、规程、现场经验等进行平面、动画结合语音解说的形式介绍,形象生动宜于理解。

③实操仿真培训。以三维动漫的形式再现现场测试全过程。对试验前准备、操作过程、安全措施及数据分析等均进行了仿真。可以通过对试验环境、仪器仪表动态特性、被试设备动态特性及试验过程的仿真,真实再现测试全过程,主要功能有:试验环境仿真,可以模拟现场环境,实现气候、温度、湿度显示仿真;辅助用品仿真,如:辅助设备、各种规格导线仿真等;可自动检查所选仪器仪表及其辅助设备是否正确、导线选择和接线是否正确、接线次序是否正确、是否可靠接地、档位选择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否正确放电等;伴生现象仿真,能仿真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如设备击穿、出现电晕放电的外在现象等,系统还可自动判别安全距离。

④试验专业知识库、案例库开发。将试验专业领域的显性知识、隐性原理、技术导则、人员行为规范与现场经验、事故案例等知识点,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表示,形成统一标准层次化知识库,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有效固化和存储,并形成实现管理、检索、智能评测等应用功能的知识库系统,累计存入事故、缺陷案例及技术报告数千起。

⑤技能鉴定与评价系统开发。为克服传统技能鉴定模式存在的不足,设计了实战与考评仿真软件。对主要检测技术设计了多套、多种考评方案,包括操作过程、试验数据分析及判断等等。使用者可以在场景中随意漫游,自主操作完成所指定任务,不但可用于技术培训,而且还可用于技能鉴定及比武。实战软件采用游戏形式进行比赛,能自动记分,增加了培训趣味性。

取得的成效:所述的网络培训和鉴定系统,经查新证实为世界上第一套试验专业实操技能培训与鉴定系统,弥补了该领域计算机技能鉴定与考评课件空白,属原创性成果,其优点在于:弥补了原有培训与评价模式的不足,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电缆故障测寻、带电测试等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培训与鉴定,数据及缺陷可以任意设置;可以节省被测试设备、仪器及场地,节省大量成本;能在虚拟环境中对测试技能进行培训、鉴定与考评,全程记录并给出考评结果,实现了实操评价量化考评;打破了技术壁垒,实现了知识信息、现场测试经验等数据信息高度共享。特别有助于培养考评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技能考评;避免了人工考试中的一些人为的、因人为原因导致的不公正或偏差大等因素。

(3)“试验专业培训与评价课件体系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实施目的、实践做法及结论。

创新目的:一套完整的培训课件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与现场一致的实操仿真培训课件,另一方面也需要有系列的标准化理论培训课件,实操培训课件只有在理论培训课件体系作支撑下才能实施。为此,该单位在大量现场案例、事故案例积累基础上自编系列培训教材并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为新型培训与评价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

做法与实践:组织开发六个系列的标准化培训与评价课件体系。

①《高压设备电气试验技能培训教程》专著的出版。该培训教程已于2012年正式出版发行,是国内第一本涵盖所有停电预试、不拆线试验及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的技能培训教材。

②《试验专业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手册》的开发。组织编写了危险点分析手册,收集整理了大量来自一线的现场作业危险点事件或事故案例,形成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对指导现场操作和作业具有深远意义。手册分析了15类设备试验的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许多是从一线班组实际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对实现危险点分析经验共享起到了积极作用。

③《试验专业网络培训与评价试题库》的开发。组织开发了各类考评试题9000多题并实现了网络自我测评与分数统计。由于该单位在多种状态检测技术的集成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因此,这一网络培训试题库的规模也是领先的,特别是收录了包括南网超高压局800kV换流变等大量现场事故案例编制的综合判断分析试题和目前最先进带电测试技术现场案例考评试题,对经验共享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试验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开发。组织编写了《试验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覆盖了几乎所有试验专业测试项目,这也是目前南网系统乃至国内电网企业最为完整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⑤《试验专业标准化培训PPT课件库》的开发。该单位开发了“标准化培训PPT课件库”,共开发试验专业培训PPT近2500页,涵盖了所有现场试验的作业项目,这也是目前国内电力行业最完整的标准化培训PPT课件库。建立了标准化PPT培训课件库后,不论是那个培训师授课,讲授的知识点都一样,讲授的流程都一样,而且可以随时讲解,无须事前准备课件,节省了大量时间,为标准化的培训打下了基础。

⑥《试验专业实操技能评价系列标准》的开发。该单位组织开发了“试验专业实操技能评价系列标准”,在广泛论证基础上,通过对测量过程关键步骤细化并根据不同步骤重要程度赋予不同分值基础上得到,对每一个步骤正确与否规定了量化扣分标准。该标准对推进技能评价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4)“试验专业知识库及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创新目的、做法。

创新目的:长期以来,多数单位的技术资料处在无序管理状态,相关科研、培训、事故障碍及缺陷资料、经验总结等处在不同人员分散管理状态、往往由于人员流动等导致资料流失,造成后续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先前积累数据,影响成长速度。为提高资料信息化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各类资料分散管理、不能资源共享现状,也为数字仿真与网络培训系统建立一个核心数字图书馆或知识库,组织开发了“试验专业知识管理平台”。

具体做法:一是开发硬件支持平台,为网络培训及知识管理平台提供硬件支持;二是完全参照科技图书目录索引及企业内部自定目录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知识管理平台管理软件,可以方便检索、查找需要的技术资料;三是建立了完整的资料移交、入库管理规章制度,将分散在不同人员手中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确保重要资料延续性。通过规章制度确保了各类技术资料定期移交并录入知识平台,如外出考察不移交资料不予以报销等。

知识管理平台内容涵盖了试验专业所有核心业务并为进一步扩充为全局性的数字图书馆预留了接口。经过测试,各项功能达到预期目标,录入了大量分散管理和濒临流失的技术资料。对于打破技术壁垒,加快技术人员成长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5)“基于全员网络、在岗技能、脱产封闭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培训与评价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目的、做法及实践。

研究目的:一是对可能的培训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实践;二是在实践基础上建立基于全员网络、在岗技能、脱产封闭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培训与评价模式并进行优化。

具体做法与实践:

①充分利用“全员网络培训与考核系统”。采取有效机制组织、鼓励员工在网络系统学习。该单位认为网络培训特别适合生产工作多、工作时间分散、难以统一集中培训的基层单位。由于不受时间制约,使得不能经常参加集中培训的员工能完成培训积分。

②创新在岗技能培训模式。一是为打破技术人员之间壁垒,共享资源,创新性的实施了月度技术交流会,每月安排5-6个专题和现场问题交流,题目为事故分析、案例分析、先进诊断技术、考察学习体会、标准宣贯等。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于迅速提高技术水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有助于提炼现场经验进而形成贴近实际的培训案例库;二是常态化的开展工作负责人考评和员工普考、技能竞赛,实现工作负责人、班组长能上能下(每年调整一次);三是结合新技术应用安排专项培训班、加大一专多能培训力度等形式开展培训;四是成立了多个专项技术攻关小组,为每个小组制定了明确任务和管理要求;五是常态化开展体验式培训,让员工亲身体验电一电、摔一摔的感觉,自觉做好安全管理;六是为每位新员工安排了一位管理人员、一位班组老员工作为导师并签订师徒合同,实践证明这种双导师制有效满足了新员工多层次的培训需求。

③常态化开展封闭脱岗轮训。一是对于新入职员工,在正式分配后,制定封闭脱岗集中轮训计划,调集最优秀内训师开展集中培训并为新员工编制了应知、应会知识点,让他们较快明白了转正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二是规定老员工每隔6年脱岗集中轮训1-2周,每年均安排一定时间对老员工参加体验式培训、现场案例培训等脱岗轮训,弥补知识的老化和不足。

成果及其效益分析

通过创新,组织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套“电气试验与电缆故障测寻仿真与网络培训系统”“新型状态检测技术仿真与网络培训系统”,首创了一种适合成年人特点,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可以满足所有试验项目培训与考评需要,可大规模推广的网络培训系统,创新性的建立了一种“基于全员网络、在岗技能、脱产封闭培训于一体的新型培训与评价管理模式并进行了应用实践。有效克服了试验专业传统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满足了任意试验方法、试验项目技能培训与评价的需要,实实在在的提升了培训效果。

项目成果2011-2012年在广州供电局等单位进行了大规模应用。使用情况表明:开发的仿真系统弥补了普通基地无法实现的部分培训与评价功能,实现了试验业务培训与评价的全覆盖。

项目成果在电力行业,包括电厂、电网企业、用户变电站、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重大推广价值。是今后电力行业重点培训模式之一。

第9篇: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近几年来,武当山特区武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武当武术被成功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综合武当山特区实际,武当山特区在武当武术的挖掘整理、武术馆校管理、武术产业化开发等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发展武术产业的氛围还没有形成,武术产业化经济结构单一,武术人口比重,低,武术馆校发展缓慢,武术市场存在产品单一、档次低、规模小、竞争无序、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武当武术产业的发展。对此,特区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发扬光大武当武术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武当武术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把武当武术发展作为特区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创优发展环境,增强武当武术的发展活力,努力把武当武术培植成特区最具典型的特色经济和资源优势,促进武当山特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措施,培植壮大武当武术产业

1 加强武当武术的挖掘整理。特区要组织专班,加大对武当武术各门派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的恢复和构建,广泛征集、梳理武当武术门派传人线索,深入挖掘整理武当武术功法。统一规范并推出能够代表武当武术风格特点的优秀传统套路。不断加大技术培训、竞技战术改进力度,提高武当武术的运动技术水平,加强训练方法创新和段位制推广工作。

2 做好武当武术文化建设。强力拓展武当武术文化市场,支持《武当》杂志做优做强。建设全国性的武术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国内外武术影视拍摄。打造精品大型舞台剧《太极武当》,建设“太极剧场”,使其成为大气磅礴、特色鲜明的国际演艺精品,成为特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加强武当武术普及推广。建立武当武术各门派优秀传承人网络,设立武当武术传承人津贴,为武当武术传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大力推进武当武术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把武当武术纳入全区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必修内容,定期举行赛事活动,同时要加强武当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从而营造浓厚的武术健身氛围。

4 打造太极圣地、内家祖庭。全面修缮遇真宫,设立三丰纪念馆;培育壮大武当功夫艺术团,提高其对外促销的品牌影响力;组建武当武术散打搏击队;建设功能齐全的武当武术国际交流中心;建立武当养生馆。

5 加强武当武术宣传。特区规划建设、市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武当武术广告区域。以活动为载体,举办武当拳国际联谊大会、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与国家、省级媒体等联合举办武当武术擂台赛,并将其打造成武当武术对外宣传的拳头产品。

三、优化环境,推动武当武术产业健康发展

1 设立武当武术发展专项基金,从2008年起,特区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武术活动和资助民办武术馆校的发展,发放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津贴,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支持武术馆校发展,凡在校学生达到500人以上的武术馆校,特区财政每年补助10万元用于设施改造和场地建设。

2 允许公办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将闲置的权产、房产和设备设施等国有资产以投入形式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或出租、转让给民办武术馆校使用。

3 特区规划建设部门要把武术馆校建设纳入特区城市建没统一规划,在汉十高速公路武当山段北侧山沟地带规划武当武术城。

4 特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将武术馆校建设用地列入特区土地利用计划。民办武术馆校新建、扩建教学训练用房、教职工和学生用房及其附属设施,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教育用地不得改作其他用途。对入驻武当武术城的武术馆校用地,由特区统一收购,采取划拨方式无偿使用3―5年,土地归特区所有。

5 民办武术馆校用水、用电价格按照公办学校征收标准执行。民办武术馆校享受国家、省、市支持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税优惠政策。

6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民办武术馆校提供信贷支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采取公益信托投资、公益教育基金协议投资等形式,参与民办学校的项目和办学。金融机构要降低门槛,积极开放适应民办武术馆校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和信贷品种,拓宽民办武术馆校融资方式和渠道。

7 鼓励、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术馆校执教,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促进民办武校教学上质量、上水平。“两免一补”政策向承担有义务教育的民办武校延伸,其具体实施方案由特区财政、教育等部门根据有关政策另行制定。

8 鼓励、支持民办武术馆校积极参加国际、全国性的正规武术运动比赛,对获得前三名的单位和个人,特区给予奖励。

四、加强管理。确保武当武术市场健康有序

1 特区武术、教育、规划、公安、工商、物价、城管等部门要按照特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武术馆校和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武区办发[2006]8号)要求,加强对民办武术馆校办学、招生、考试、学籍管理、业务指导、教研活动、教学评比、师资培训、广告宣传、武术竞赛表演、涉外武术活动等管理。特区教育部门要将武当武术馆校文化教学纳入全区教育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评估,尽快制定武当武术馆校教学目标评估管理办法。劳动保障部门要把武术馆校学生扶贫助学纳入统一管理,督促武术馆校按规定为教师、教练和员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

2 加强武术的法制化管理。要抓紧制定武当武术竞赛等方面的规则、规定。要切实加强武德武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依法规范管理武术馆校,坚决反对恃强凌弱、无序竞争的不良风气。严禁对武术馆校、武术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武术产业、武术馆校的合法教育活动和正常的经营秩序,对影响武术馆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治安问题,要从严从重处理,确保武当武术市场健康有序。

五、加强领导,举全区之力加快武当武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