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伦理学感想范文

经济伦理学感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伦理学感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伦理学感想

第1篇:经济伦理学感想范文

【摘要】 目的:提升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服务,让广大患者满意。方法: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转变观念,倡导人性化服务,完善服务规范。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和谐医患关系,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关键词】 人文;优质;服务

Shallowly discusses nurses in the work the humanities concern

LU Zhong-lan

【Abstract】goal: The promotion nurses the quality, the deepened high-quality service, lets the general patients be satisfied. Method: Sets up take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nurses the service idea, the transformation idea, the initiative human nature service, consummates the service standard. Conclusion: Strengthens nurses the management, the harmonious medical trouble relations, creates the higher social efficiency.

【key word】 humanities; High quality; Service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人们的价值观和实际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切实转变服务观念,以人文的情感和优质的服务来赢得社会的认可。以下是本人对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的一点感想。

1 确立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关注的思想体现。人文关怀应该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护理服务的载体是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在祛除患者身体的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需求是护理人文关怀的出发点。在护理服务实践中,应该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从而建立起与患者的融洽关系。

2 理解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本质

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的本质一是尊重,二是平等。首先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在行为上,是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节约与知情、人格和尊严等方面的尊重。很难设想,一名护理人主要体现在对所有病人一对患者以上的方面缺乏起码的尊重,他能够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服务。其次是对所有患者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亲疏远近、不问长幼孤残等情况,都能平等相待,视如亲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尊重和平等的意义,才能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落实,人文关怀才不只是一句空话。

3 制定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规范

为了对病人提供优质的人文关怀,必须制定切实的服务标准,以此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而规范的核心内容就是“让患者满意”。注重对护士进行定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指定出适应本院实际的服务标准,并加强执行过程中的督查、考核。

4 落实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措施

4.1 提高护士素质:当今时代,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护理人员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自觉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现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4.2 创建良好环境:既要认真做好护理设施设备、卫生器械、卫生材料等服务用品的供应保障,又要注重病区包括医疗用车、台、柜、床、被服在内的护理设备的更新,还要注重病患生活设施如卫生洁具和生活用具的维护,为病人创造一个放心、舒心和称心的就医环境。

4.3 严格考核机制:把护理人文关怀纳入护理专业技术考核,在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等专业考核的同时,对照制定的人文关怀规范,考核护士的执行情况。还可以征求患者代表的意见,组织患者评议,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严肃对待,奖优罚劣,并且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广大护理人员投入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2篇:经济伦理学感想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 审美教育 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92-02

医学生美育包括普通美育和专业美育,也就是即具有一般大学生美育的普遍性,又具有医学生医学美育的特殊性(医学美育我们也把它称作医学审美教育)。医学审美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审美能力是医务人员的审美能力在医疗卫生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培养即具有医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医学人文知识的通才,以适应人类对健康的不断需求,培养满足时展需要的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这一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以及医学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能力、鉴别和欣赏的能力,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身心健美,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

1 医学审美教育的意义

医学审美教育对造就医务人员健全的心态,激活他们的创造力,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方式,它与智育、体育、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美育和德育、体育、智育具有一致性,他们目标一致,都是培养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教育医学生热爱美好事物、厌憎丑恶事物,这实际上也就是在进行德育教育,因而,医学美育本身就包含医学德育的内容。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发展中时期,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价值取向很容易发生偏差,一些丑恶的东西不可避免的会侵蚀医务人员的良知。为社会培养大批医德医风高尚、心灵美好的医生是医学院校的责任。医学审美教育大大有助于医德教育的实现。因为抽象的法律、道德条纹往往只诉之于人的理智,一般并不诉之与人的情感,告诉人们举止、行动、思想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社会价值,毕竟太刻板太严肃。要让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道德条文,还必须诉诸情感。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让人懂得其道理不如让人爱好它,让人爱好它不如让人感动、快乐。因而医学审美教育对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对完美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审美教育所培养的丰富想象力,也有助于情感的培养。因为丰富的想象力能使人产生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使医务人员能忧病人之所忧,乐病人之所乐,急病人之所难,助病人以为需。

2 医学审美教育的功能

医学院校开设美育课程是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美之所在,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发展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的建造,从个人来说是经过教育的结果。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越多,文化教养水平越高,那就会使心理结构越丰富。

2.1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陶养性情的功能

医学审美教育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医学教育离不开情感,要想使医学教育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就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和纽带。医学审美教育的特点不仅仅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美育是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率先提出的,在他看来,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所以加强医学审美教育,有利于医学生的个性和谐而自然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2.2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益智功能

通过审美教育,使医学生的感情得到体验,形象思维得到补充,充分得到医学审美愉悦的闲适,使医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休养生息、思维更加活跃,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生的思维品质。英国赫本・里德就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 自我实现。”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它需要想象和创造,这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

医学审美感受力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的创造力的敏锐性和细致化;医学审美想象力的培养能激发医学生科学创造的灵感和超越、探索的精神;医学审美理解力的完善,能形成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医学生处于人生创造性思维和智能结构发展的最佳期,所以医学美育中内含的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造力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伦理储备功能

医学审美教育是一种带着深切情感体验的艺术活动,极大优化了医学生的情感结构,使他们能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教益,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性的,而是通过渐进的审美活动调动医学生的兴趣爱好,打动他们的感情,使他们愉快地受到道德教育。医学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医学院校就应该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善与恶、美与丑、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医学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医学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医学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医学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这实际是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2.4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体魄培育功能

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医学生参与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促进对他们的健康教育、认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在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促使医学生形成一种自足自乐的人格和心灵境界。医学审美教育引导医学生进入医学审美经验状态,从而享受到情感愉悦。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快,精神愉快,有助于身心健康,可以强健体魄。体质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感性活动的教育,没有感性形式的教育,也就没有体质教育,如身体姿态、动作速度,必然要符合均衡、对称、整齐、和谐等形式美的法则,这就涉及医学审美教育的范畴。因此,医学审美教育是有助于健康的。

3 塑造医学生完美人格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医学生完美人格是医学美育的核心内容。完美人格是指人能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医学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个体情感水平,开发他们的智力、技能,有效地建立医务人员、自然环境、患者三者间的和谐关系,使医学生在医疗实践工作中领略到人生的意义、情趣及职业的神圣,自觉地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规范言行、发展个性,从而在思想、品德、智力、思维、生理、心理等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塑造现代医生完美的人格形象。医学生的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促使医学生人格完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3.1 提高医务人员的审美素质

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渊博的医学专业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审美修养。尤其是现在的医学模式正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审美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审美修养,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满足患者对防病治病、抗衰健美的高层次要求,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3.2 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美德

在现代医疗事业中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观点,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卫生事业中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使医德观念和医学审美情感有机融合,将对美的认识、美的人格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升华,使患者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斤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三国时期的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灾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两万余人”,由此医界美称“杏林”。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之魂,时时指导各学科医疗实践,医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继承和发扬先贤伦理学思想,促使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医学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美育与德育以及其他教育的相互之间的协调。医学审美教育是感想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既从概念、推理、判断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树立对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以美的现象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在心里树立起白衣天使的形象,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审视、评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逐渐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体现出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 .美学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 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