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品化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食品化学与分析;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4-01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Reform in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 Course
LU Jin-zhen 1 REN Jun 1 XIONG Han-guo 2
(1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Wuhan Hubei 430415; 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according to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 course,several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reform in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 course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teaching reform;suggestions
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是高校食品相关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主要从化学角度分析了食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营养元素,以及食品在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发生的变化及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等[1]。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科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目前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全面性,而没有根据专业产业需求合理定位,教学内容宽泛;教学内容多为理论课程,缺乏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多为教师单项理论讲解,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课程评价方式为卷面考试,考核方式单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死背课本、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介绍了对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以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提高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借助动画、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教学信息,不仅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拓宽学生们的知识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2]。如在介绍水分子氢键的形成时引入动画,即可取得很好的效果。适当播放视频,可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色素之惑、反式脂肪酸等相关视频。
2 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如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1 案例式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在学生透彻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多联系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结合方便面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米饭放置久后出现的硬化现象解释淀粉糊化和老化的原理;结合巧克力的生产介绍油脂的同质多晶型;结合日常生活中家庭制作糖醋排骨的例子讲授糖类焦糖化反应;结合香蕉、苹果、土豆的变色现象讲解酶促褐变;结合冰淇淋、雪糕、蛋糕等食品讲解蛋白的起泡性;结合兰州拉面的制作介绍面团形成的本质等。案例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食品化学现象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涩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2 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性进行。可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研讨式教学,如“水分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功能性油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脂肪加工中的危害控制”等。要求学生查资料完成报告,由教师进行审查,以提高讨论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充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开展全班自由式的讨论,交流不同意见,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注意记录学生的观点,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导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能力。
3 课程内容整合优化
食品化学与分析应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妥善删减与其他专业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特色[3]。例如,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在添加剂方面的教学内容应以其作用机理为主,而食品添加剂课程则应侧重于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内容;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在介绍酶这一章节时,应将重点放在酶对食品加工和储藏的影响等内容,而生物化学课程则应侧重酶的特性、化学本质、催化机理及酶促反应动力学。
4 将前沿科技成果充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将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介绍给学生。比如,讲到单糖的构型时可介绍L-阿拉伯糖的生物化学作用;讲到功能性低聚糖、木糖醇的结构时可介绍其生理功能、生产工艺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讲到美拉德反应时介绍食用香精的制备、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能、抗诱变性能、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的性能以及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强化实验教学
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实践。即使是实验课,也是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甚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质的提高。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教学规律,适当提高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主要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方面进行,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内容,掌握食品化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并且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4]。
6 改进考核方式
改进考核方式,加大过程的考核比例,将平时成绩所占考核比例由原来的30%提升到50%~60%,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避免部分学生平时不用心学,考前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考后便将课程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可将平时提问、课下作业、课前相关知识的播报、课程小论文或报告、挑选简单内容让学生分组做课件上讲台讲解等都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也可以采用每上完一章内容,分组让学生互相提问并解答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只有深入学习理解的学生才能提出问题,这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自觉地学习,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拓展知识面。期末考试试题可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7 参考文献
[1] 阚建全.食品化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欣.食品化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36):14.
关键词:多元化;改革发展;素质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了。在现代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亦然如此。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向前行呢?就此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进行多元化的必要性
1.在多元化的评价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
目前,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就是依据学生的一张成绩单,进行单一的评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采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够全面的。相反,这种教学评价模式,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在新课改的倡导下,那种对学生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的评价要求了,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生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
2.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元化教学是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这些能力给予积极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中,其活动形式可以是阅读资料以及社会实践等等。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3.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元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所有的教学学科里,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本质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考一个高分数,而是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尤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有所发展,这是我们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就我们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来说,就是积极地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在是非判断、责任感等方面有所提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利,有利于他们的全面的发展。
二、在初中思想道德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的模式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是多元评价以及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呢?
这里所说的研究型的模式,是对传统教学中听教方式的突破,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其方式就是在教学之前,教师有目的地预设一个学习主题,或者一系列的学习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地对学习主题通过自学、讨论、辩论,进而对文本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同时,初中思想品德多元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是多元化评价的需要,是改革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等的需要,有利于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市委学习实践办和第四监督指导组正确指导下,高标准启动、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呈现出组织领导到位,学习活动扎实、调研开展深入、大讨论热烈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为下一阶段即将开展的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提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既是巩固和发展学习调研阶段成果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基础,是学习实践活动从思想层面进入实践层面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检查分析我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状况,进而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周密部署、精心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率先垂范
要切实加强对分析检查工作的领导,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负起责任,当好表率,只有我们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真正做到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分析过去的工作,敢于触及思想,不回避问题,才能保证分析总结的高质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要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党内民主,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做到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带头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把问题找准,带头把解决问题的措施确定实。要坚持边分析总结边改,边查找问题边改,边评议边改,以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先行先试重点工作,用实践项目的实施成果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突出中心,把握重点
以领导班子名义起草好我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任务。分析总结得是否“准”,是否“深”,决定着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方向和力度,决定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只有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状况分析清楚,才能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只有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找准,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只有把主客观原因弄清,才能为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只有把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好,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提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目标和重要举措。因此,高标准高质量写好分析检查报告至关重要。认真严肃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是写好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自我检查,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尤其是主观原因,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负责,敢于问责。要严把发言材料质量关,做到“四不上会”即“问题找不准不上会,原因分析不透不上会,整改措施不实不上会,努力方向不明不上会”。与此同时,我们要抓好以下三个重点环节,确保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一是集思广益,认真分析总结;二是实事求是通报分析总结情况;三是心平气和接受群众评议。
[关键词]岩土样品 化学分析 误差处理
[中图分类号] P6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40-1
0引言
在地质勘探中,常应用到岩土化学分析方法,对岩土样本进行常量、微量、微粒、组成、形态、静态、破坏机理等分析,样品的化学分析质量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分析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在具体的岩土化学分析实践中,由于操作、仪器、试剂、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岩土化学分析中的误差不可避免。如何处理岩土化学分析误差,是提高分析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在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一般通过检查分析来评价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然后根据相关规定的允许误差标准来决定分析结果是否参与储量计算,这样不仅会造成返工浪费,当样品数量多的时候还会影响工作效率。那么,如何更好的处理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的误差呢?下面,本文从岩土样品化学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入手,就误差处理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1岩土样品化学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1.1系统误差
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一些误差是由于某些固定原因造成的,这类误差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较为稳定,具有单向性、大小趋同性、正负规律性等,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定会重复出现,增加分析检测次数并不能使误差减小,但能发现误差表现的规律。在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众多误差中,系统误差属于可测误差,能够通过对误差向性、大小、正负的测定获取误差纠正参数,对系统误差进行校正和减免。如由于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反应不能定量完成、存在副反应、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有干扰分组存在,由于仪器本身不够准确或未经校准造成的仪表、滴定管、容量平刻度不准,由于试剂不纯或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等。
1.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一些难以控制的原因或者偶然原因造成的,这种原因造成的误差时大时小、时正时负,方向和大小都不固定,其规律性不如系统误差较为明了,难以预料和控制。不过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依然会发现随机误差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统计学上呈正态分布,能够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来处理减小误差。如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所出现的概率呈近似状态,小误差出现的概率较高,大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特大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小。偶然误差的出现能很好的判断其性质,通过增加测定次数,能使测定的结果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值。造成偶然误差的原因多由测定环境所引起,如测定时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气压波动、样品性能以及采样不均性等等。
1.3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是由于不应当有的过失所造成的,这类误差是由于操作的过失或者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例如选用了缺乏代表性的试样、蒸馏水未提纯、读数错误等等原因。过失误差不同于操作误差中的读数偏高或偏低、颜色判断偏深或偏浅等。操作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失误差,是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来避免的。但读数偏或偏低、颜色判断偏深或偏浅这类操作误差,则不可能通过人为控制来避免。
2岩土样品化学分析误差处理策略
为了提高岩土样品化学分析结果的的置信率和可靠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误差极为必要,不同的误差有不同的处理策略,在岩土化学分析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1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
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不同方法所获取的准确度并不相同,在确定分析方法时,应当根据组分含量和对准确度的要求,先用最佳的分析方法,以降低分析方法对准确度的误差影响。例如在试样的分解中就有溶解法和熔融法两种,溶解法有水深法、酸溶法、碱溶法,熔融法有酸熔法、碱熔法等。再如定量分析中,要注意准确度和测定速度的具体要求,从被测组分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配位化合物、显色反应、沉淀生成等方面考虑,当补测组分含量较高时常量组分的测定可采用滴定分析法或重量分析法,但如果是微量组分的测定则应当采用光度分析法或其它仪器分析法来获取较高的可靠度。此外,如果分析中存在干扰物质时,应当注意优先选用能避免干扰的测定方法,控制分析条件或者加入合适的掩蔽剂来掩蔽干扰物质,从而降低或消除干扰物质给分析结果带来的误差影响了,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来分离干扰物质再分析测定。
2.2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在实际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效率和降低成本,通常仅对样品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根据要求,一般化学分析中,至少应当做2~4次平行测定,而在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标定中,规定至少应由两人以上各做4次平行样。实际上,在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当消除系统误差之后,平行测定的次数越多则最后所获得的平均值越接近真值,但是在分析实践中,不可能无限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不过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尽可能的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应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多人多次平行测定的方法,这样更能保证结果的可靠度。
2.3消除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无法通过多次测定来消除的,但可以通过重复试验等方法来获取系统误差的规律性,最终消除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实际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对比实验、空白试验、仪器校准等来进行。对比实验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利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来获取准确结果,用来做为分析测定的标准参照数据,如国内采用的GBW标准物质和GSB标准样品都是实物标准,能用来校准仪器、评价分析方法、多操作协同、评定分析质量等,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的各组分的含量都较为可靠,能很好的用在实际分析测定中作为参照。再如利用标准方法、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测定,最后对比测定结果,对不同试验方法、不同试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进行评测。此外,分析仪器的误差,则需要通过校准仪器来消除,如定期对分析天平、移液管、溶量瓶、滴定管等进行校准,这样更能确保分析仪器的可靠性。
2.4提高分析严谨度
在岩土样品化学分析中,有很多误差都是由于人类因素造成的,如操作错误、读数粗心、试剂错误等等,这些人为过失都是可以避免和纠正的。分析测定人员除了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外,还应当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注意称量的准确性、防止样品试剂的人为污染、严格规范样品处理、注意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控制好试液的吸取量、控制好试液温度湿度、降低环境中光气尘等方面的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
[1]施小英.有关化学分析中存在的误差分析[J].科技资讯,2013(01).
关键词:化学品;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
注重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为这些船只的安全使用提高保障,促使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因此,需要提高对全船液压系统的正确认识,结合化学品和成品油船的实际组成机构,重视液压系统相关功能的不断完善,确保该系统运行中能够达到油船正常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我国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实际应用范围的加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构成分析
结合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的实际应用概况,可知其主要是由甲板机械、首侧推装置及液货设备共同构成的。在这三部分结构的配合使用下,可以为全船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运行中的技术过程为:运用无外泄、大功率及性能可靠的电液比例进行控制,并通过液压传动及专业控制技术的作用使各种液货设备(液货泵、扫舱泵、残油泵等)能够处于稳定、高效的工作状态,实现全船液压系统组成结构的优化设计。同时,在大功率液憾力站的支持下,可以为液货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动力,持首侧推装置的液压传动定螺距方案能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运用全船液压系统,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主要在于该技术方案使用无需为甲板机械装置设立单独的液压泵站,其中心泵站环路系统性能优越。同时,随着成熟的液货设备的推广使用,设计与液货设备兼容性良好的甲板机械愈加重要。因此,注重集液货设备、首推侧装置及甲板机械一体化的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的推广使用,有利于促进现代船舶业的快速发展。
二、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研究
在设计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液货设备、首侧推装置及甲板机械的实际工作需求,也应结合该船型特点及使用功能,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1)防爆区的所有电气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防爆性能;(2)避免系统运行中液压油对液货造成污染;(3)充分考虑产品性能可靠性,对产品组成结构的使用功能进行综合评估;(4)为了达到船舶靠离码头安全性的相关要求,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在船舷边设置遥控甲板机械。
在使用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液货设备中心泵站的工作性能。该中心泵站正常工作时采用了多台大排量恒压轴向柱塞变量泵并联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优化了化学品和成品油船的服务功能。同时,由于液货设备在全船液压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对由液货泵、残油泵、扫舱泵等组成的液货设备工作原理有着必要的了解。具体表现在:正常工作时采用了改变速度、单向旋转的高速液压马达直接驱动的传动方式,并通过设置流动控制阀实现了流量控制。除此之外,为了优化设备的防爆功能,应注重改善液压系统的排气及加热性能,并确保甲板上的应急停止按钮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针对全船液压系统中的首侧推装置,实际工作中采用了高速液压马达并联经减速器传动的方式,其控制阀组具有良好的转向及变速功能,确保了定螺距推进器驱动过程中的操作良好性。与此同时,通过电液控制技术的合理运用,增强了液压系统中首侧推装置使用安全性。根据首推侧装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需要保持控制阀组进油口、回油口与中心泵站的良好连接效果,并在设置液压系统时充分考虑减速器的与冷却性能。
设置液压系统中的甲板机械时,采用的是常规设计方法,并结合船舶离靠码头安全性要求,在船舷边设置遥控甲板机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纯液压技术,确保甲板机械设置合理性。
三、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中噪音控制分析
由于化学品和成品油船液压系统运行中存在着高油压大功率液压传动噪音问题,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噪声污染。因此,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液压系统中的噪音控制。这些技术措施包括:(1)设置性能可靠的消音器,减少液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压力脉动振幅值,优化产品性能;(2)结合管系振动影响,液压系统设置时应采用变量液压泵,采取无级变速方式进行控制,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管系振动中产生的压力冲击作用;(3)通过对液压设备的振动影响,处理该噪声来源时应在液压泵组上设置减震器,增强噪音处理效果。
四、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配管
重视全船液压系统配管分析,可以降低油船工作中油液污染现象出现的概率。因此,应结合液压系统工艺原则要求,在配管工作开展中对管路走向、管件制作、温度引起的变化补偿、充油排气效果等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全船液压系统配管的合理科学性。同时,应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试验工作,加强对液压系统配管合理性的综合评估,优化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注重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全船液压系统配管分析,对于液压系统整体服务功能提升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未来全船液压系统推广使用中应重视其配管设计及布局合理性的综合评估,最大限度地满足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相关需求,全面提升化学品和成品油船长期使用中的整体服务水平。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阐述,可知做好液压系统的研究工作对于化学品和成品油船使用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关系着这些油船的安全运行。因此,未来化学品和成品油船发展中应注重各类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加强对其中液压系统性能的改善,优化系统结构,确保液压系统的高效工作,全面提升现代化学品和成品油船的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全船液压系统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嘉.船舶液压系统维护的几点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10).
[2]吴连坤.浅析船舶液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2,(02).
本文依据GB/T 2910―2009三组分纤维混合物顺序溶解法定量化学分析计算的推导过程,参考二组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化学分析的修正系数,建立了五组分及以上纤维含量顺序溶解法的计算公式并推导出修正系数。同时利用已知含量的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的建立能够满足多组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计算要求,对实际检测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多组分纤维含量;顺序溶解;计算方法
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种类的纤维被应用于纺织生产,为了适应纺织品的性能需求,多种纤维混纺纺织品日益增多,这对我们纤维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多组分纤维含量分析方法有:GB/T2910.2―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三组分纤维混合物》和FZ/T01026―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但是对于不能进行手工分拆的五组分及以上纤维混纺产品尚未制订相关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本文依据GB/T2910.2―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三组分纤维混合物》中方案4顺序溶解法的推导过程,参考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中的修正系数,对五组分及以上纤维混纺产品顺序溶解进行研究,推导出计算公式。
1 原理
混纺产品组分经定性检测后,选用适当的试剂,把混纺产品中的组分纤维按顺序逐一溶解,从溶解失重和不溶纤维的重量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百分含量。
2 试剂、仪器及试验步骤
2.1 试剂
参照GB/T 2910―2009中的试验试剂,每克试样加入标准规定量的试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羊毛、锦纶、腈纶、棉、粘纤和聚酯纤维标准贴衬。
2.2 仪器
索氏萃取器(接收瓶250mL),恒温水浴振荡器,真空抽气泵,电热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3)℃],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2g),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具塞三角烧瓶(250mL),玻璃砂芯坩埚(容量30~50mL,微孔直径为40~80μm),称量瓶、抽气滤瓶、温度计、量筒、烧杯等。
2.3 试验步骤
参照GB/T 2910―2009中的试验步骤。
3 公式推导
试样经预处理后干重为r0,按照顺序溶解法用第一种试剂先溶解纤维1,剩余n-1种纤维在第一种试剂中的修正系数分别为d1纤维2、d1纤维3 、d1纤维4 、d1纤维5、 …..d1纤维n,此时剩余纤维干重为r1。
用第二种试剂溶解纤维2,剩余n-2种纤维在第二种试剂中的修正系数分别为d2纤维3、d2纤维4 、d2纤维5 、……d2纤维n,此时剩余纤维干重为r2。
用第三种试剂溶解纤维3,剩余n-3种纤维在第三种试剂中的修正系数分别为d3纤维4、d3纤维5 、……d3纤维n,此时剩余纤维干重为r3。
以此类推,第n-2种试剂溶解纤维n-2,剩余最后两种纤维在第n-2种试剂中的修正系数分别为dn-2纤维n-1、dn-2纤维n,此时剩余纤维干重为rn-2。
用第n-1种试剂溶解纤维n-1,剩余最后一种纤维在第n-1种试剂中的修正系数为dn-1纤维n,剩余纤维干重为rn-1。
按照顺序溶解的次序依次列出未溶解纤维,以及未溶解纤维在某种试剂中的修正系数,见表1。
根据表1的溶解次序,用第n-1种试剂溶解剩余最后一种纤维n干重为rn-1,纤维n净干含量计算公式为:
公式 (1)
其中:
P――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
d1纤维n――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在第一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2纤维n――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在第二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3纤维n――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在第三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n-1纤维n――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在第n-1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r0――试样预处理后的干重, g;
rn-1――用第n-1种试剂溶解纤维n-1,剩余最后一种纤维干重, g。
用第n-2种试剂溶解剩余最后两种纤维:纤维n-1与纤维n,干重为rn-2,纤维n-1净干含量计算公式为:
公式 (2)
其中:
P――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
d1纤维n-1――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1在第一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2纤维n-1――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1在第二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3纤维n-1――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1在第三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n-2纤维n-1――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1在第n-2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r0――试样预处理后的干重, g;
rn-2――用第n-2种试剂溶解纤维n-2,剩余最后两种纤维干重, g。
用第n-3种试剂溶解剩余三种纤维:纤维n-2、纤维n-1、纤维n,干重为rn-3,纤维n-2净干含量计算公式为:
公式 (3)
其中:
P――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
d1纤维n-2――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2在第一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2纤维n-2――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2在第二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3纤维n-2――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2在第三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n-3纤维n-2――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n-2在第n-3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r0――试样预处理后的干重, g;
rn-3――用第n-3种试剂溶解纤维n-3,剩余最后三种纤维干重, g。
以此类推:
公式 (4)
其中:
P――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
d1纤维3――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3在第一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d2纤维3――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3在第二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r0――试样预处理后的干重, g;
r2――用第二种试剂溶解纤维2,剩余n-2种纤维干重, g。
公式 (5)
其中:
P――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
d1纤维2――质量损失修正系数,纤维2在第一种试剂中的质量损失;
r0――试样预处理后的干重, g;
r1――用第一种试剂溶解纤维1,剩余n-1种纤维干重, g。
公式 (6)
其中:
P――纤维净干质量百分率,%。
4 结果及讨论
用已知净干含量的五种组分(羊毛、锦纶、腈纶、棉/粘纤和聚酯纤维)的两种标准贴衬混合作为试验样品,利用顺序溶解法进行试验,按照推导出来的公式计算出各种成分的净干含量,并与已知数据做比较。试验步骤见表2。
根据表2中修正系数d值以及推导公式得出试验结果并与实际结果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根据建立的计算公式和推导出的修正系数所得净干含量与实际净干含量基本吻合,误差绝对值小于1%。可以说明公式推导具有准确性,该计算方法的建立能够满足多组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计算要求,对实际检测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5 结论
【关键词】 皮革制品 检测 有害物质 限值 光谱法 色谱法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大量地使用皮革工业制品。同时由于现代制革技术的发展,各种化学制剂在制革过程中广泛使用,这就造成皮革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残留。为保护人民的生活健康,国际上通过立法明确要求,以及由标准组织机构建立通用检测标准,引导全球各种检测机构对皮革制品中的部分重金属包括六价铬、甲醛、五氯苯酚、富马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酯、禁用偶氮染料等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从而确保消费者安全。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光谱法、色谱法等现代化学微量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比起传统的重量法、滴定法,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同时可以实现自动操作大大缩短检测时间,甚至可以实现网络在线完成。
1 皮革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分类及控制标准
(1)铬铅镉镍等重金属。以铬为原料的鞣制剂能够使皮革柔软富有弹性,通常铬有两种价态存在,一种是三价铬另一种是六价铬。三价铬对人没有危害,但它被氧化后产生的六价铬却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同时在皮革的染色过程中会使用到镍铅镉等重金属,虽然在后期处理中能够去掉一部分,但有些残留,并且这种重金属在人体中无法排出。如铬会被人体吸收,积累于骨骼之中,长期积累便会中毒,使人体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金属饰品释放出来的镍会被皮肤接触后导致过敏,引发皮炎。各种重金属元素都有其对应限值含量,如六价铬为3ppm。
(2)甲醛。甲醛在皮革制品中是作为防腐剂和制革添加剂。皮革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清除不彻底,游离甲醛会引起许多疾病,如刺激眼睛,影响鼻粘膜,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甲醛可引发呼吸功能障碍和肝中毒性病变,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肝辐射能异常等,要求甲醛含量限值不得超过75ppm,而对儿童则不超过20ppm。
(3)五氯苯酚。五氯苯酚是在皮革制品中被用做防腐剂,对生物具有相当的毒性,这种物质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使人产生中毒症状,最终导致生物畸形和致癌作用,皮革制品中该物质的限量为5ppm,在欧盟标准中其含量限值只能低于0.5ppm。
(4)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甲酯在皮革制品中通常被用作防腐防霉剂。如果皮肤长期接触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皮革制品会出现皮肤过敏、急性湿疹及灼伤的现象。在欧盟标准中其含量不得超过 0.1毫克/千克,或者产品本身已声明了其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就将被认定为“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产品,将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流通和销售。
(5)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在皮革制品中,起到增塑剂的作用。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殖系统的破坏,它可使男子量和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癌,对于女性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目前有多种这类物质被控制使用,其单独含量或累加含量限值不可超过 0.1%。
(6)禁用偶氮染料。目前市场上偶氮染料有2000多种,其中150多种是禁用偶氮染料,而在国际法规中列出的可检测的对人体有害的被禁偶氮为二十多种。偶氮染料是通过与皮肤接触而产生一种芳香胺,皮肤吸收了芳香胺后引发癌变。目前各国对其限值含量要求在30ppm内。
2 光谱法在皮革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在光谱法中常用的仪器有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等,下面就这些仪器的原理和在皮革制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1)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是用来检测皮革制品中铬、铅、镉、镍等重金属元素。但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不同元素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光源灯,这样就限制了可以检测的元素的种类。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利用每种物质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皮革分析中主要用来检测甲醛和六价铬等重金属元素。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是利用样品气溶胶进入等离子体焰时,绝大部分立即分解成激发态的原子、离子状态。当这些激,发态的粒子回收到稳定的基态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表现为一定波长的光谱),测定每种元素特有的谱线和强度,和标准溶液相比,就可以知道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可实现高达70种元素的同时快速分析,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较低,可用于检测皮革中的重金属元素。
3 色谱法在皮革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在皮革制品检测中常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 下面就这些仪器的原理和在皮革制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1)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是是以气体为流动相,采用冲洗法的柱色谱技术。当多组份的分析物质进入到色谱柱时,由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经检测后转换为电信号送至数据处理工作站,从而完成了对被测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主要用来检测皮革中的五氯苯酚及其钠盐等,气相色谱法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同时又具有快捷、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
(2)(高效)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是利用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主要用于皮革制品中偶氮染料的检测,但是由于其不能进行物质分离,一般作为气质联用仪的补充。
(3)气质联用仪。质谱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但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就显得无能为力;而色谱法对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特别适合于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则比较困难。气质联用仪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检测禁用偶氮染料。
4 对皮革中有害物质与危害性及检测所用的方法、限值控制要求等比较归纳如(表1)
参考文献:
[1]李良模等.气相色谱新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8-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0814-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941-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942-2005.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火灾原因;预防措施
1 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原因分析
1.1 着火源控制不严
着火源是指可燃物燃烧的一切热能源,包括明火焰、火星、火花、化学能等。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着火源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外来火种。如烟囱飞火、汽车排气管的火星、房屋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二是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和太阳能、化学能等。如电器设备、装卸机具不防爆或防爆等级不够、装卸作业使用铁质工具碰击打火、露天存放时太阳曝晒、易燃液体操作不当产生静电放电等。
1.2 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
由于经办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是有些危险化学品出厂时缺少鉴定;也有的企业因储存场地缺少而任意临时混存,造成性质抵触的危险化学品因容器渗漏等原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起火。
1.3 产品变质
有些危险化学品已经长期未使用仍废置在仓库中,又不及时处理,往往因变质而引起火灾。 .
1.4 养护管理不善
仓库建筑条件差,不适应所有物品的要求,如不采取隔热措施,使物品受热;因保管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使物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漏,使物品接触空气或易燃物品蒸汽扩散和积聚均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1.5 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都会引起火灾事故。
1.6 违反操作规程
搬运化学品没有轻装轻卸;或者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库内改装打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事故。
1.7 建筑物不符合存放要求
危险化学品的库房的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内温缺少保温设施,使物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有的缺少保温措施,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火灾。
1.8 雷击
危险化学品仓库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外空旷地带独立的建筑物或是露天,储罐容易遭受雷击。
1.9 着火扑救不当
因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和灭火方法,适当的灭火方法使火灾扩大,造成更大的危险。
2 危险化学品储存防火措施
2.1 正确选择库址。合理布置库区
(1)危险化学品仓库一般都设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与周围的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应选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但这样仓库周围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旷地带,容易遭受雷击。因此,仓库周围应安装自动监测器和火灾报警系统。
(2)大型库房一般为分设置,仓库内设置库区和生活区,并用2m以上的围墙隔开,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物的建筑距离不小于5m,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m。
2.2 库房建筑设施要符合安全规定
(1)要有合格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应用不导热的耐火材料作屋顶和墙壁的隔热层;屋檐要适当加长,库墙要适当加厚;不开窗,采用间接通风洞,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管、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2)危险化学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设防火间距。甲类化学危险物品库房之间至少保持20m防火间距。甲类化学危险物品仓库距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乙类化学危险物品库房之间至少保持30m防火间距,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至少为25m。
2.3 严格储存管理制度
(1)危险化学品仓库要有专人管理。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各区域储存的化学品种类、特性、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负责检查、保养、更换和添置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保证完好随时可用。
(2)库内禁止明火。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装卸货物后,不准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和修理;进入可燃固体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应安装有防止火花飞出的安全装置。
(3)严格控制库内温度。在仓库内地面上设置冷却水管,气温在30。C以上时喷水降温,库内温度保持28。C以下为宜。根据物品性质和包装情况,可以在仓库地面上浇水、放冰块、安装空调降温。早晚开窗通风,中午关闭门窗,防止热空气进入。
(4)定期检查,做到1日2查,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等及时处理。
(5)不同种类毒害品要分开存放,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要分开存放,性质相抵的禁止同库混存。
(6)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方可出入库。
(7)检查建筑设施、照明线路和避雷装置。
(8)对散落的、易燃、可燃物品和库区的杂草及时清除。
(9)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关键词:英语文学;人物名称;语言文化;个性化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称定义结果,都蕴藏着作家深刻的创作动机,即着重表现人物基础性性格特征、社会等级层次,特殊情况下还可为角色最终结局埋下伏笔。须知英语文学史中诸多文学佳作,都有着跨时代意义的角色名称,透过这部分命名内涵逐步透视解析,便有助于读者愈加深入地掌握相关文学作品主旨并学习当中独特的语言文化。
一、神话典故和前期专著中人名的合理引入
英语文学之所以得到系统化革新发展,主要就是因为得到古希腊神话和圣经内部思想源泉的支持,包括英国莎士比亚等诸多知名作家,代表著作之中必然蕴藏着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原型,目的便是借助相关神话将个人中心思想予以暗示性表达。就像是德拉科Draco,在拉丁文之中的含义为龙,不过希腊神话常有龙蛇不分之嫌,所以作者在此暗喻德拉科为十足的蛇;再如赫敏Hermione,这类名字主要受到希腊神话中的神使Hermes名字启发,用来表现著作中角色的高端智慧形象。
再就是一些前期知名的文学专著,同样给日后英语文学创作,提供了完善且多元化的人名定义启示。就像是英国18世纪启蒙运动期间,有位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便在其长篇小说著作《阿美丽亚》之中,将主角Amelia描述成为一类温文尔雅、逆来顺受、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形象;而持续到19世纪,又有一位小说家,名为萨克雷,其著作《名利场》之中同样有一位叫做阿美丽亚的人物,不管是生活背景或是身心发展特征,都和前个《阿美丽亚》作品中的主角有着共通之处。
二、人名设定期间相关词汇的灵活引入
许多文学作家在进行作品创作环节中,都会引入既有词汇或是适当修改,便设定为相关人物的名字。
就像是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一般,其在文学作品《天路历程》之中便借助寓言方式将当时英国王政复辟社会背景予以生动化演绎,目的是针对当中各类贵族不端的思想和行为加以批评。其中,包括基督徒(Christian)、忠诚(Faithful)、希望(Hopeful)、仁慈(Mere)等角色名称,代表的是一些品行端正的人物形象;而诸如恨善法官(Judge Hate-Good)、乐先生(ML Love-lust)等名字,则多被描写为一些性格偏激且素质低下的人物。
又如美国女作家Kristin Hannah便在传承前人优质化传统基础上,于21世纪初级阶段创作出代表作《Angel Falls》,其中核心角色Julian True,年轻时行为放荡并且成功邂逅了他的真命天女,但是其婚后生活并不是十分美满,开始沉溺于每日华丽且虚假的好莱坞明星生活之中。即便是这类角色名字被定义为True,但是他和世界的平凡人并无太大区别,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和生活状态,这里引入的词汇原有含义(真实),恰巧和作者暗讽世人爱慕虚荣的理念形成鲜明化对比,同时又阐述了当时社会和每个人内心原本真实的一面。这类暗讽类英语语言文化表达形式,有助于吸引更多人的瞩目和潜心阅读。
三、配合谐音等规则进行人物名字创造
首先,包括同音、新造字等,都可以成为文学著作中角色名字创造的指导性线索,毕竟这类方式和词汇直接套用途径相比,会显得稍微隐晦和神秘一些。如莎士比亚便在其著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中创造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这样的人物名字,其中“Falstaff即”由“false stuff”转化而来的谐音表达形式,原有词组含义即为“假货”,这样就使得一位表面上品格高尚和有勇有谋,内心胆小无比且自私自利的矛盾类人物形象,予以鲜活地刻画。
其次,为了令文学著作中的人物性格愈加丰富,赋予阅读观赏人群愈加深刻的体验效果,某些作家便开始决定设计出利用多个词汇进行人物命名的方法。就像是爱尔兰编剧谢丽丹,就在其代表作《造谣学校》之中勾勒出斯尼维尔夫人的沙龙场景,其中斯尼维尔夫人(Lady Sneerwell),主要是由sneer和well两类词汇融合形成的,须知两类词汇分别表达冷笑和擅长的含义,如此便将一类成天无所事事又喜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形象,予以成功化塑造。
最后,除了上述常见的人物命名方式之外,一位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便在其代表性著作《隐身人》之中,配合匿名表达方式“他”指代长期遭受歧视的黑人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阶段文学著作中出现的角色名称,都清晰地刻画着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更蕴藏着诸多创新型语言文化、神话典故、等多元化内涵。之所以发生这类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英语文学作者,在进行不同角色名字创造期间,都会自然地引入一些神话故事背景、或是套用相关词汇并进行谐音创字,使得特定人物性格和形象得到生动化地塑造。长此以往,映射出社会生活诸多状况,令后世广大阅读者能够深入性地掌握英语文化和语言改革发展历程基础上,愈加高效率地学习英语综合化表达技能并令自身人文素质得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锐.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09):140-169.
[2]张丁丹.中英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含义及互译[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7(30):1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