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研评估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云计算领域,荣之联帮助客户整合已有的IT资产,实现数据中心和IT基础设施的集约化管理,引导企业级IT系统向私有云和混合云演化;在物联网领域,荣之联提供数据采集和接入产品,通过边缘计算和数据平台技术支持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和运营;在大数据领域,荣之联提供分析引擎、数据产品和不同行业的业务解决方案;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荣之联依托自有的基因分析算法提供快速分析和解读软件,依托生物数据平台构建了面向整个行业的生物云和健康云。
多年以来,荣之联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本,以贴近客户为纲,凭借技术优势深度耕耘能源、电信、金融、制造、政府、生命科学等六大行业,在大、中型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全产业链管理、跨平台操作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先后荣获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中关村“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中关村纳税百强企业,信用A级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个一批”工程企业、通过ISO20000国际服务管理体系认证、通过CMMI 3级评估认证,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等荣誉,是ITSS云服务和数据中心标准发起者、国家标准《信息服务技术 云服务服务级别协议规范》牵头起草单位、行业标准《信息技术服务 服务级别协议指南》牵头起草单位。
荣之联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连接设备(物联网)结合专业的服务,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抢占先机。源于荣之联一直为客户提供“咨询+应用解决方案服务+IT服务+业务流程外包”的组合服务模式,使客户收益达到最大化,推动荣之联客户范围不断扩张,最近三年客户范围已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个境外国家和地区。
荣之联在正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在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医疗和健康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荣之联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规划与管理工作,加大荣之联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近年来,荣之联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注册商标168件、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6个、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认定证书1个、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认定证书3个。
长久以来,荣之联的努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仅2016年,荣之联参与或主办的大型研讨会、技术交流、行业论坛、客户渠道会和各类公益活动五十余场;荣获国际、国内行业评比各类技术创新、最佳解决方案、中国方案商百强、行业技术创新等行业奖项34项;通过官方网站、行业媒体、微信、微博、期刊广告等多维度媒介平台成功各类科技资讯200余篇。
目前,荣之联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经设立6个IDC托管服务中心,提供数据中心托管服务、数据容灾备份服务以及数据上云裸光纤服务。荣之联的数据中心建设,以应用系统为导引,聚焦行业支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支撑系统级方案。在6月22日的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上,荣之联凭借多年的企业服务经验及技术优势,斩获“2017年中国最佳数据中心及云服务提供商”和“2017年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最佳解决方案”两项奖项。
荣之联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较多,以数据中心咨询规划服务为例。
荣之联数据中心咨询规划服务是依据客户的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和现有的业务环境,为客户制定数据中心架构的规划,使其既能够有效地支撑现有业务系统,又能满足未来新增业务对系统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从业务系统咨询到项目落地实施的一站式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
其中,数据中心架构规划设计流程:
⒈通过访谈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完成数据中心现状的调研。
⒉通过对现状进行多维度类比分析,明确建设思路与目标。
⒊完成对数据中心整体架构设计和实施的总体设计。
⒋数据中心部署详细设计和技术规范制定。
荣之联数据中心咨询规划服务具有遵循业界标准规范、咨询和实施交付一体化,以及覆盖全国的咨询专家和交付团队的优势特色。适用的场景包括,大中型企业、政府、行业、科研院所,以及新建或升级改造数据中心。
荣之联数据中心的咨询规划服务为客户实现的价值,包括: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获得可用性/可靠性和总成本的最佳匹配,节约用户成本;获得成熟度和先进性的最佳适配,保护用户投资;获得合理的资源规划和可扩展能力;合理运用高效节能技术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目前,荣之联已经成功实施的项目有: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海油服数据双中心基础架构咨询项目、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中国外文局――二期云数据中心规划设计项目、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未来三年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服务项目、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中铝国际信息化战略规划、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兴际华云数据中心咨询规划项目、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M7-云计算基础平台规划设计、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诺禾致源办公网络规划项目、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万丰奥特网络及安全咨询项目等。
其中,针对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未来三年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服务项目项目,荣之联通过对出版社现有43个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进行全面调研评估,对生产中心、办公中心和容灾中心的整体架构需求进行分析,规划未来3年出版社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架构、实施划等,最终完成制订此项目的设计方案、建设招标的技术需求和项目投资预算表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以节能减排为主线,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生态发展示范区。
二、工作目标
年3月底前,做好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迎检准备工作,按期完成创模规划任务,持续巩固和提高27项创模指标,达到创模工作规定的要求,以优美的环境、整洁的市容市貌和完善的档案资料,迎接省调研评估及考核验收。
年4月,申请省环境保护厅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力争6月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巩固及完善各项创模指标,确保达标。
在全面推进创模工作,巩固提高已达标指标的同时,各责任单位要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根据任务分工,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考核验收要求进行整改完善,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验收要求。
(二)认真整改创模规划项目,确保充分发挥效益。
各责任单位要对照创模规划,全面自查创模规划项目及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对已竣工投入使用并通过验收的项目,要确保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对已竣工投入使用,尚未验收的项目,要在确保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及时申请验收;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尽早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三)认真收集整理创模资料档案,真实反映创建成果。
27项创模考核指标,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项指标数据要真实合理,符合逻辑。各责任单位要确定专人,集中一段时间,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分工及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秭政办发〔〕183号)要求,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档案资料收集清单》内容收齐,汇总本单位创模指标的档案资料,并完成单项指标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专题报告的编写,做好考核验收相关指标的统计、整理工作。资料收集时间跨度为年至年度,对工作具有连续性的,还应延伸时间跨度,以确保能说明考核指标达标情况或规划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创模规划所列环保项目要按照《环保项目资料收集清单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全部资料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
(四)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创建环保模范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件实事。新闻媒体单位要根据已经制定的创模宣传方案,广泛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意识。要通过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全县各单位和全体市民参与、支持创模工作的积极性。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热情。各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模工作,营造浓厚的创模氛围,使创模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认真开展创模考核现场和市容整治工作。
环保创模验收现场准备及整治重点包括十个方面:
一是重点工业企业环保管理。总体要求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竣工环保验收、排污许可证等环保手续齐全,环保设施配套到位、运行正常规范且稳定达标排放,排污口建设规范、标志明显齐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管理规范,环保档案资料齐全、运行记录完整、专柜保存,环境管理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厂区及周边环境整洁。
二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特别是县城一水厂、二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到位,水质100%达标。水源保护区建设规范,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将标志牌及围网等建设到位。沿途无垃圾,不得有排污口、游泳、垂钓、放牧、泊船以及与供水无关的设施。
三是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县城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厂要求厂区环境整洁、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运转正常并有完整运行记录,污泥处置规范、记录完整。
四是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管理。县城及各乡镇垃圾填埋场,要求处理规范、处理设施齐全并稳定运行、记录完整,垃圾收集清运及时到位。
五是机动车环保检测场所。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资质证件齐全有效,检测设备符合规定要求,尾气检测电脑资料保存完整。
六是环境质量检查现场。环境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监测站化验室、仪器设备及应急装备完好。
七是环保项目建设。重点是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项目,主要包括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县城垃圾处理场(二期)、香溪河流域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二期)、周坪垃圾处理场、杨林桥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县惠农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项目、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要规范,进度要加快;完工项目要做好调试、运行,及时申请验收。
八是危险废物收集与管理。医疗机构、工业企业、汽车修理行业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危险废物的管理、收集、贮存与处置规范。
九是绿色创建及中小学校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全面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全县中小学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专题教材。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全面开展,并取得成效。
十是市容环卫与绿化。现场检查的重点是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总体要求是:河流等水体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路面平整干净,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全面开展县城环境大整治,巩固国家卫生城创建成果,确保以良好的市容市貌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四、实施步骤
结合我县创模工作实际,迎接省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分五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2月)。
召开全县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任务及责任。县创模办组织各责任单位开展创模资料收集整理培训,督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做好迎检工作。协调各责任单位加大创模工作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的创模迎检氛围。
(二)综合整治阶段(年3月)。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对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实施细则,以及创模规划进行自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到位,确保各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分工及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档案资料收集清单》及《环保项目资料收集清单》内容收集资料,汇总本单位创模指标的档案资料,并完成单项指标的基本情况、数据汇总、专题报告的编写。在3月20日前报县创模办(县环保局702室)。县创模办完成档案整理工作,完成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创模规划实施报告的编写。县广电局完成创模专题片的制作。县创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各项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
(三)调研评估阶段(年4月)。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申请省环保厅组织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邀请专家组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评估。
(四)整改完善阶段(年5月至6月)。
针对专家组现场调研、评估指出的问题与不足,以及自查自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全面整改,同时发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鼓励广大市民对创模工作进行社会监督。
(五)考核验收阶段(年6月至7月)。
整改任务完成之后,申请省环保厅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创建环保模范城是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确保顺利通过现场调研与技术评估及考核验收,县政府将抽调专人组织专班,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创模迎检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确保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合格。
(二)加强协调配合,狠抓难点落实。
县创模办要加强创模工作的协调,各责任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研究制定好本单位、本系统创模专项整治和迎检工作方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针对目前创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难点、热点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要及时提供全面反映本单位、本系统创模以来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重大成效的背景材料、稿件或新闻线索等。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师职业背景
经济新常态中的“新”指的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经济的时期特性,“常”指的是能够适应这种经济变化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环境、政策制度的不断变化,企业将面临很多风险问题,经济师作为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实施主体及缔造者,能够帮助企业规避掉可能遇到的经济风险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重要决策作用。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呈现速度平稳、结构优化、形式多样、需求增多的特点,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这就要求经济师积极投身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制定战略目标及发展计划,以此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凸显行业价值。就企业发展而言,离不开经济师的专业指导与支持,经济师通过对行业走向、市场动态的精准分析与预判,为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指明方向,以此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规合法进行,同时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师职业定位
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高级经济师这一职业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经济师作为企业成长、经济发展的推动者,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变化,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明确自身职业定位。
(一)经济活动改革者
经济师在一个企业中属于管理决策层级,其工作职能在于为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经营决策确定提供指导建议。经济师为企业领导层与中级管理层间铺设了交流沟通的桥梁,其专业技能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经济师作为企业经济活动改革者需要具备足够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强烈的竞争思维,以冒险探索的精神推动企业结构改良,并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耗,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经济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需要以纵观全局、统筹兼顾的思维评估设计方案可行性,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进行方案实施的时候,需要通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做好前期规划与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的。与此同时,经济师还需要凭借自身专业及人格魅力做好内外联合工作,以此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及外部形成优良品牌文化,达到推广宣传的目的。
(二)经济活动规划者
经济师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管理职责,作为企业的经济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企业运营情况及当前市场动态进行准确的预判分析,评估企业当前战略目标是否适于我国经济发展,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企业领导层针对当前经营情况提出简要发展战略的时候,经济师需要通过市场调研评估、经济发展分析对这一简要发展战略进行技术、经济层面的深入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尽的发展、管理策略。与此同时,经济师还需要结合企业所属行业特点确定经营活动宏观方向,肩负起经济活动规划者这一重担,通过对现有内部管理效果的分析研究对当前管理策略进行优化改进,以便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处于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师在进行经济活动规划的时候需要格外注重岗位调配、薪资配比、待遇增长、资源分配等内部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避免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
(三)经济活动领军者
我国经济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呈现错综复杂的特点,很多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变幻莫测、层出不穷,因此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经济师的领导指引,同时也对经济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经济师可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企业成长的重要推动者,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只有具备较高专业技能、职业水平的经济师才能准确预测市场动态、把握企业命脉,以领军者的身份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指引方向。经济师在企业管理结构中处于重要位置,可谓企业经济活动领军者,其基本职能在于结合自身技能及专业优势通过对企业当前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时就经营活动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分析,以此,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收益。
三、新常态下的经济师职业价值
(一)志存高远,统筹全局
经济师作为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领军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始终秉承公正、平等的处事原则,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足够的智谋策略针对行业竞争做出最精准的预判,以此帮助推动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市场空间拓展创造便利条件。为了达到统筹全局的管理效果,经济师需要结合企业运营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符的信息收集协作平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制定收集数据信息,同时成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小组,通过上下协作确保监督管理工作得以高效顺畅进行。在进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时,经济师需要将各项决策进行细化分组并将其分配给具体责任人负责,以此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内部管理效果。
(二)合理侧重,逐一突破
不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很大差异,日常管理内容及涉及领域各有不同,就环保企业而言更为注重使用技术、机械设备、物资分配、人员配置、经营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内容。鉴于此,经济师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需要通过合理侧重、逐一突破的方式将上述工作高效连接起来,以此确保经营管理活动有序顺畅进行。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耗,经济师需要确保企业管理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对于企业经营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并针对这些不安定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案及整改策略;对于威胁较大的关键因素需要重点预防及排查,同时就企业管理薄弱之处进行突破整改,通过实时监督与管理,确保经济师的管理效应最大程度展示出来。
(三)核心管理,重在担当
经济师的职业价值主要通过企业管理进行展示,经济师有责任对企业制定的经营决策进行评估分析,以此确保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经济师还是会计师,在进行经营决策预测评估的时候往往会带入一定主观意识,由此给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困扰。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经济师需要通过核心管理,以理智担当的态度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最为理性、公正的建议,以此维持企业经营管理合理性,规避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问题。经济师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需要秉承从一而终的承担精神,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策略,以此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 科研 评价 管理系统
如何严格把握高新技术科研立项、运行和完成效果的评价和管理是政府部门经济、科研管理的重点,科学而准确地评价高新技术项目是其成功的保障,也是规避风险的手段,最主要的是为以后的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新技术项目评价管理体系
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的评价属科学技术评价范畴,是政策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工作。科技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评价可以有效地监督检查对科技资源投入的效果,为合理分配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提供依据。一般科技评估包含预先估计(或立项评价)、中间过程(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估(结项评价)。根据评价过程和评价原则可把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的评价体系分为三个部分: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立项评价、高新技术科研项目执行评价和高新技术科研项目完成评价。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立项评价体系按立项的依据和意义、研究内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案、研究开发基础、应用前景、产业化预期效益与风险等六大项,采用层次化结构进行设计,分为多级指标。每一级指标可根据实际设计不同权重。一级指标有以下几项。
1.立项依据及意义,包括二级指标2个,即立项依据和立项意义;立项依据包括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目标、国内外现状3个三级指标;立项意义包括知识产权、导向性、市场需求、产业化前景4个三级指标。2.研究内容,包括前瞻程度、创新程度、难易程度、指标水平4个二级指标。3.产业化方案,包括技术方案科学性、产业化可行性、市场开发可行性3个二级指标。技术方案科学性包括技术关键及难点、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达到的技术指标、研究方法、技术与工艺路线5个三级指标;产业化可行性包括技术与产业化吻合性、预期目标可达性、设备选型合理性3个三级指标;市场开发可行性包括市场调研充分性、市场预测科学性、市场开发措施3个三级指标。4.研究开发基础,包括项目组单位条件、项目组条件、前期工作、资金预算及筹措和关联关系5个二级指标和相应的16个三级指标。5.应用前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性、科学技术导向性、相关领域带动性、市场广阔性4个二级指标。6.产业化预期效益与风险,包括预期经济效益、预期社会效益和风险分析3个二级指标和投资利润率、投资内部收益率等12个三级指标。
二、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管理系统
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管理系统可实现对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调查表的管理以及对科研项目进行立项、执行和完成评估的自动管理功能。具体功能包括添加、修改、删除、打印、查询等。可以安装运行于Window9X/2000/XP系统及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上。
1.功能说明。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1)合同基本信息管理。包括添加和查询基本功能。查询功能又包括修改、删除功能。其中添加操作采用全屏幕界面,同是支持鼠标和键盘,添加合同记录的基本信息时,可以连续添加记录,添加完毕后再存盘退出。同时,在添加操作中,必须设计容错功能,当输入非法数据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警告,保证数据录入的正确性。查询包括多个查询条件,优先级从查询条件开始依次降低。在进行修改时,可直接双击所选记录进入修改界面,也可单击记录然后选择“修改”按钮进入修改。删除功能可以实现一条或多条记录删除和系统删除警示。(2)项目立项评估管理。包括立项评估和查询基本功能。查询包括修改、删除、打印功能。立项评估是对高新技术科研项目成立的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内容见上。模块首先能实现录人评估专家对申请立项的项目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打分录入,即添加记录,包括三级指标46项,二级指标8项。系统自动地依据预设的权重,先根据三级指标的评分,计算出13项二级指标得分;并与直接评分的8项二级指标一起,根据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出6项一级指标的分值;最后依据预设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得出该项目的评价总分。记录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与合同基本信息管理相似。打印功能可以实现选择一条或多条记录的打印操作。同时能实现用户友好的提示对话,用户可以自己设置打印字体字号,或进行打印预览查看打印效果,若不满意可退出进一步修改。(3)项目执行情况调查管理。包括添加和查询两大基本功能。查询包括修改、删除、打印功能。执行情况调查是项目执行状态的综合评价。(4)项目完成情况调查管理。包括添加和查询基本功能。查询包括修改、删除、打印功能。完成情况调查是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和系统软件结构。
2.系统开发方法、工具、硬软件环境。本系统的建立主要针对的是科研管理部门,因此用户明确。根据科研评价系统用户特定、数据量适中的特点,可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因为SQL Server简单易学,而且也支持大规模、复杂的数据库,如果科研项目评价系统升级,它完全可以支持更多的数据存储及相关处理。在编程语言方面,可选择与SQL Server配合极好的Visual Basic 6.0。作为本系统运行基础的计算机硬软件环境,决定了系统最终的运行效果。可使用CPU为PIII700M或者速度更高的配置,内存128M以上,操作系统可为Win9x及以上操作系统,服务器则用Microsoft SQL Server7.0或其以上版本。以上配置既可实现上述功能的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管理系统的运行,也有足够的容量或能力支持而后的系统升级。
参考文献:
(一)优化服务格局,强化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在广泛推行计划生育“五化”和“十项承诺”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构建和谐站群关系“十要素”的要求,加大技术服务站布局调整力度,全市设立中心服务站7处,镇指导服务站5处,配备流动服务车9辆,并投资20多万元在人口密集的成山镇设立市服务站成山分站。同时,按照服务站建设“五统一”标准,加大服务站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年初,我们还专门召开了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观摩会,通过观摩来促进全市技术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市服务站投资110万元购置了三维彩色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各镇服务站也都进行了规范化整改。
(二)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实施0-3岁早期教育。积极响应国家计生委提出的“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的战略举措,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与省“三优”早教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了0-3岁人口早期教育试点,投资30万元打造了*市第一家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中心,早教中心配备4名专职早期教育老师,拥有服务面积300多平方米,现在已经正式开课。同时,为配合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举办了专场文艺晚会,全印制了早教知识折页等宣传品50000多份,并在电视台进行了专题宣传。
(三)立足关注民生,开展公益化的“生育关怀”服务。稳妥推行农村和城镇失业、无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财政统一发放制度,全市共计4万多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实现了财政统一发放。推行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夫妻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对象达到7196人。实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一次性补助办法,目前30多个家庭得到了经济扶助。实行计划生育节育并发症人员生活补助办法,对125名手术并发症进行了等级鉴定。此外,还开展了“生育关怀行动”试点工作、“关爱女孩行动”宣传发动工作。全市举办生育关怀行动大型启动仪式和专场文艺晚会,宣传部等10部门联合发出倡议生育关怀行动的公开信。生育关怀行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相关部门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救助行动,目前,全市帮扶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对象达95300个,资金达到2000多万元。
(四)构建和谐计生,积极实施“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加快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步伐,我们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构建和谐计生为目标,全面启动了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试点工作。市里成立了由计生、民政、农业、妇联、计生协会等多部门参加的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印制下发了《实施方案》,在俚岛镇中我岛村等2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初步培育了计划生育新家庭100户。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中我岛村等一些典型村的工作经验已经在全市得到推广。
(五)拓宽宣传领域,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服务。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一是积极开展以面向韩资企业的对外宣传服务。在多家韩资企业、涉外宾馆建立了计划生育宣传固定阵地,印发了有关科普知识的“双语”宣传手册2万多份,对我们的外宣做法,省宣教中心拍制了专题片在省齐*公共频道进行播放。二是积极开展互联网信息化宣传服务,我们充分利用对外宣传网站(*和全省农村远程教育网两块固定阵地,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年内更换信息量400多条,满足了各层次、各年龄段群众的宣传教育服务需求。三是重点加强基层宣传阵地建设,镇村普遍设立了人口计生图书角、宣传栏,结合新农村建设,60%的村建立了形式新颖的宣传一条街和文化大院。四是,结合中央决定的学习贯彻,我们投资一万多元在荣成时讯开辟专栏。2007年,全市组织各类集市宣传50多场次,出动宣传车100多台次,印制宣传品达10万多份。
(六)实施规范管理,积极培植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示范点。我们以*市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和“十佳计划生育物业管理住宅小区”观摩活动为契机,总结工作和社区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打造工作现场来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了规范化管理。我市推广实施的“三早”、“三变”、“三为主”工作方法得到*的充分肯定;我市总结推广的“两个新,四个五”工作经验以及俚岛镇中我岛社区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工作现场得到*的充分肯定。
(七)展现工作亮点,积极配合上级专项调研评估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先后迎接省级科技服务工作专题调研、省级行政执法工作专题评估、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动态评估和省人口目标责任书考核等调研、评估、检查工作,以及*市的各种专题调研。在工作中,我们不惜人力物力投入,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开展工作,将工作亮点和工作成就展现出来,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尽管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当前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一)人口反弹的压力仍然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受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二)农村人口计生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农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压力仍然很大,农村计划生育自治网络、工作制度和管理服务设施建设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开展计生工作的需要。
和试行学校,关心和指导工作,并叮嘱区教育局要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区教育局早在试
验前就专题研究课改方案的实施,并将它列为区教育局重点工程之一。
一、确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改方案的宗旨是加强素质教育。方案中提出素质教育包含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身体心
理和劳动技能等四方面的内容。但目前,对这四个素质的内容阐释各有不同,这就给课改方
案实施带来困难。为此,我们依据国内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学校教育、学生的实际,初步确
定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政治思相素质包括政治、思想与道德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道德是核心。中小学加强
道德教育,就是加强品德教育。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
国主义教育中逐步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
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获得知识,要借助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主要
表现于一个人的智力。所以说,智力偏于认识,它着重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能力一般说偏
于活动,它着重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认知和活动是统一的,所以智力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
系。但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均是思维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身体心理素质一般认为包括运动技能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力量、耐
力、速度、协调平衡和对自然、环境、社会的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指有比较完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能积极调节自己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能自
觉控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管是身体素质教育还是心理素质教育,中
小学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将个体发展要求与社
会发展要求统一起来。而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是核心问题。
要教育学生从小会劳动、会动手操作,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劳动。故而
该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学生参与劳动的态度,即立足于“愿不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强
调“会不会”。
二、落实三个板块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必修课。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基础学力的主要阵地,是个性发展的基矗在实施课改方案时,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我们采用:1.钻研新教材,要求教研员、基层教师学习新教材,钻研新
教材。为此,我们狠抓备课,狠抓教材,教研员不仅自己要了解新教材知识点编排的意图、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还要指导帮助教师把握新教材,提高驾驭新教
材的能力。早在1994年我们就提倡教研员下基层上实践课,至1994年下半年全室教研员无
一例外地均自觉到浦西、复三孝西凌家宅幼儿园上课研究,取得对新教材的第一手材料。目
前上课实践已形成了制度。
2.研究教法,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相当一部
分教师还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没有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高度去认识课堂教学,这
就给素质教育设置了障碍。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筛选决定把改革课堂教法的
立足点放在“思维训练”上,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研室于
1992年起就开展“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思维训练”的课题研究,各学科根据这个总课题,结合
学科的特点选定课题,成立课题组,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3.研究考法,我们根据课程标准总目标和年级分目标的要求,反复学习教学评价的方法。我
们大胆尝试了口试(如语文、英语学科)和操作(如理、化、劳技等学科)考试。有些学科
以平时考核为主取消阶段考试。这样做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让他们可以学得生动活泼些,
教师也可放手教学,有利于向素质教育转轨。
选修课。开设选修课是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主要特点。按课改方案规定,选修课是
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修习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主要阵地之一。
为了实施课改方案,我们采用:1.组织选修课教师的培训。1995年暑假我区对选修课教师
培训了2次,一次由大同中学教师负责,性备涸穑瑺共培训27门学科,参加的教师多达220
人次。
2.提出分类教学要求。我们根据选修课开设教学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本区10所完
中分成三类。一类是完全按方案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设置的科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第二类是基本上按方案的要求开设,学科门类虽然比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也不多,但是还
是从拓宽、加深等方面让学生有发展的余地;第三类是由于搬迁拆房等原因尚未按要求开设
选修课。选修课都是必修课的延伸,但是延伸不是增加一节必修课,而是要针对学生实际,
或补缺,或提高。
区教研室对这三类选修课在调研、听课的基础上报出分类教学要求,并加强分类指导,保证
选修课的因材施教。
3.加强选修课教学管理。年级组负责选修课的学籍管理,教研组负责选修课的教学管理。有
的学校,如大同中学、敬业中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选修课学习成绩的评价作了探索性研究,
取得很好的成果。比如大同采用“特长认定”的办法,得到市课程办的认可,并认为这是创
举,也是今后的方向。敬业中学长期坚持开设选修课,每学期将学生成绩记入成绩册,并通
过多种形式展示成果,学生、家长反响很好。
活动课。课改方案把活动课作为一类课程,与必修课、选修课并提,显然不同于过去的第二
课堂。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设置该类课程是方案的一大特色。
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采用:1.提供活动课教材。现在作为正式
课,教材就成为首要问题。而基层教师大多数没时间编写教材。于是我们千方百计多渠道地
提供教材。
2.培训活动课教师。在方案试行中,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培训活动课教师,培训形式多样:第
一种是由少年宫组织培训;第二种是能者为师,由基层学校教师参与培训;第三种是邀请名
人或有一技之长的艺人参与培训。
三、抓好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区承担中学劳技、小学《自然常识》和《生活与劳动》三门学科的试验任务,这三门学科
的市级培训也就由我区承担。四年来,我们为全市试验学校培训了数千人次,每次寒暑假培
训参加的人数是其他市级培训无可比拟的。尽管这三门学科教师专职少,兼职多,但参加培
训很少有缺席的。由于教材组与教研员合作协调好,认真负责,每次培训都受到学员的称赞。
我们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自然常识》与《生活与劳动》两门学科的青年备课组既在课改试
验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又使他们在课改中得到了锻炼,他们有的在区、市及全国各类教
学教研评比中获得高奖,有的已被提拔为领导干部,他们都深感青年备课组对自己的培养很
重要。
选修课教师十分缺乏,我们就组织教研员、大同中学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
本区自行培训选修课教师,这在全市属首创。
活动课教师培训的任务也很重,我们就组织教育学院和少年宫、少科站联合办班,也顺利地
解决了本区活动课的师资问题。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非常重要。这几年我区首先注重区教研员的
素质提高。教研室组织教研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组织教研员下基层上课,
参加课改实践,既了解了教学第一线的状况,也取得了对基层教学的指导权。教研员在自身
提高的基础上,带教基层青年教师,组织他们参加教研科研,今年青年教师向市申报教科研
课题的48位,超过历年。我们还利用学科中心组、课题组活动,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理论。最
近,我们着重学习“思维训练”方面的理论,并扩大影响、带动基层骨干教师学习。
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以智育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传统的评价机制。
我们于1994年起,制订并实施适应素质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依据素质教育的目
【关键词】科研能力 竞争力 生物类 本科生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62-02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生物学(Biology)是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主要设置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二者均以专业性理论学习为基础,兼顾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通过本科学习阶段,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验技能良好的专业性人才。随着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对生物类本科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需要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卓越的科研思维。学生科研素养养成、研究能力强化与提升成为当今生物学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任务。
1. 目前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背景分析
目前,众多高校对生物学本科学生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本科生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作为学生理论付诸于实践的重要方式,其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生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却往往比较薄弱,其仅仅针对最为基础的生物学实验进行简单的传授,学生学到的仅仅局限于已经模式化的常规实验操作,而不能获得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未能在对学生实践与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在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微生物的接种培养与革兰氏染色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学习的常规操作技术,其能够让学生学习部分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且十分容易掌握。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却未对微生物生长机制与细菌胞壁功能方面的探索进行拓展分析,这也就使学生仅仅学会做基础实验,却没有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思路与专业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一现象成为生物学本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专业竞赛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增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动手能力、课题设计与执行能力,将有助于增强其科研素质的养成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培养出专业素质高、专业技能优异、专业竞争力强的本科人才。
培养生物学专业本科人才,依赖于高校整体科研水平与科研方向。其中在对本科生科研能力与竞争力培养过程中,科研课题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研课题设计主要表现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或竞赛课题设计。各大高校针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方案各具特色,其主要基于导师指导。但是由于本科生理论课程多、学生自由度大、科研时间较少等原因,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学生培养与指导方案,故只能让学生开展技术路线简单、可实施性强、创新水平低的科研课题。这使得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受到限制,其在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等)中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2. 本科生专业科研能力与竞争力提升方案
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学生培养方式,开展实际调研,对我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情况进行了解,旨在提高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竞赛竞争力,提出以下方案:
2.1 明确专任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的职责
目前,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导完成。指导教师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专业科研素质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与良好的学术造诣,且熟悉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环节。但在对学生科研课题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仅参与课题布置与论文审阅的过程,对学生整个科研过程的监督力度不足,对其科研方向的引导作用也较为薄弱。而在读研究生在引导本科生整个科研过程中往往扮演主要角色。由于在读研究生专业基本知识与解决方向性问题的能力较为局限,使得其指导的本科生科研工作浅显且缺乏创新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科研思维的发散与创新,进而降低了学生的专业竞赛竞争力。因此,明确专任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地位,拟定教师指导过程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加强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与引导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人才。
2.2 建立学生科研素质养成方式
优秀的科研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与精湛的专业技术。科研素养的养成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端正的科研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将极大的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明确指导教师职责的基础上,针对科研分流的本科生应该首先强调科研素质的培养,这对学生科研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拟定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方案
指导方案包括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其可以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因此,对学生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前,需要制订较为详细的指导方案。需要兼顾方案执行的过程及需求,具体可遵循以下原则:1)指导目标要明晰;2)内容详实可行,具有创新性以及应用或科研价值;3)形式具体,兼顾特色;4)时间安排合理得当。合理的详实的指导方案,可以保证对学生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间接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拓展学生科研眼界,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研究水平,直接促进其专业竞争能力。
2.4 制定一套科研课题创新性考核评价标准
科学课题的创新性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灵魂。具备较强创新性的课题通常能在专业技能或课题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从课题原创性、应用潜力及对后续科研的支撑性等方面拟定科学可行的科研课题创新性评价体系,并主要对课题的创新能力与解决科学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估。学生按照指导方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通过专任教师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形成自选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专业评估后进行开题,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学生科研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选题的创新性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衡量:1)原创性;2)应用性;3)衔接性;4)基础性。而整个创新型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从以下几点考虑:1)所获数据的原创性;2)课题成果的产业应用度;3)成果对后续研究的指导意义;4)成果刊出的期刊级别。对完成的课题进行评估后,推荐创新性强的项目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例如“挑战杯”等),这将有助于提高本专业本科人才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高校在强调生物类专业本科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设计环节,采用合理的指导制度与评价标准,将对学生科研素质养成与专业科研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琳, 赵欣平, 王健美, 等.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老师工作体系建设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3): 225-226.
[2]吕春, 彭博文. 对高校科研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7: 17-19.
[3]姬云涛,姜双林,屈长青. 生物科学专业立体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9:147-148.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理论 配电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95-01
1 配网项目管理模式
1.1 配网项目管理层级
在电网企业当前的配网项目建设中,大多数电网企业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管理模式,只有少量的工程是以总承包的方式外包出去。在主要部门的协调下,其他部门协调工作,其主要业务职能就是各自完成设计、物资购买、施工、监理、管理、质量控制各阶段工作。各部门受公司的直接领导,并且负责对上级下发的仟务进行完成。对于工程项目范围而言,配电工程项目管理看作是在综合计划年限内,全过程进行规划、招标、协调、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等多项管理活动。
1.2 配网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以台州供电公司为例,在调研之后发现,公司的组织结构都很完善和一致,都设有项目管理部。岗位设有总体项目管理专职、技经主管、项目经理,在技经主管下设资产专职、招投标专职、合同专职,各部门需要服从总体项目管理专职级的统一安排,对上级统一下发的任务具体的完成。
台州供电公司参与配电项目管理的有关职能部室有:发展策划部、运检部、物资部、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财务部、审计部,公司以运检部作为配网建设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运检部主任根据配网工程建设项目和人员配备的具体情况从本部门任命配网工程的专职,负责总体项目建设。各相关业务部门指定技术人员参加到每个项目中,作为某个项目建设小组的成员,由该项目的项目经理领导和指挥。
2 配电项目管理流程
2.1 配电项目立项整体流程
根据对配电网的整体立项来看,配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首先由县级供电公司根据配电网现状,提出需要报市供电公司。市供电公司下发项目建设可研委托书,并报送省公司立项批复,作为下一年项目立项依据。
2.2 项目设计业务委托流程
配网建设项目立项后,按照招标的施工合同,通过施工进度来体现出整体配网建设项目工程的进度。项目设计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设计图纸出图进度,初设设备列表招标。
2.3 项目施工业务流程
项目施工过程管理是对项目的进度同时进行全过程管控,配电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施工设计图确定的施工方案开始施工,施工后项目的施工过程监督由所招标的工程监理人员来完成。配网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角度。
(1)对施工各个阶段确定施工方案。 (2)制定每天的工作日程,督促施工队伍及时完成每天的施工任务。
2.4 配网建设项目验收业务流程
配网项目验收的过程比较简单,由于在项目设计、项目施工过程、项目质量监控过程中,在配网建设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都编制对应的报表,而根据项目进度、项目设备投入运行等不同的信息可以完成对配网项目整体的验收。配网工程的验收项目专责组织调度、运行、检修部门完成。
3 配电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的建立
3.1 台州配电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的原因
配电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配电工程项目各阶段不同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工作所需必要的持续时间和各类不同工作的衔接程序编制总体的进度计划,最后将该计划正式实施。在实施过程不同阶段中及时检查实际的实施进度是否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对实施过程中实际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纠偏措施修改原先制定的施工计划,直至工程竣工通过验收并最后交付使用的动态系统的管理过程。
台州供电公司在配电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上缺乏一套完善的进度计划和控制系统。
3.2 配电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
在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立完备的项目管控系统,包括项目前期计划(可研编制、可研评审、可研批复、初设编制、初设评审、初设批复)、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一级网络进度计划)、项目年度计划。
(1)项目前期计划。
项目前期计划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投标工作。通过制定配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总体计划,使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工作紧密衔接,施工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2)项目年度计划。
项目年度计划依据项目立项个数、类型,由电网企业工程运检部负责牵头进行编制,该计划既要满足项目总进度实际要求,又需要合理分配当年获得的资金、按照物资部制订的年度招标批次确定可招标的设备及材料等力量,合理安排年度建设的项目。
(3)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措施。
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4 项目质量管理系统
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指的是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其质量控制目标又可分为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4.1 事前质量控制
事先质量控制是指配网项目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内容有: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按正式出版的设计图纸组织物资招标、施工前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可靠。
4.2 事中质量控制系统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内容有审查承包单位施工工序,制定实施过程质量管理,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质量控制措施。
4.3 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整个项目完成后的质量控制,依据规程制定质量评定标准,对分部工程或者整体竣工验收、组织调试、投入运行。
参考文献
[1] 徐延明.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
(一)管理制度上的执行性迷失
1.制度的一贯性一项好的管理制度是基于现实,经过几代人不断打磨而成的。随着人员变动,特别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的更换,学校原有的具有一定适应性和适用性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可能出现散失、断裂,也可能出现教育科研制度重建。但是,科研制度从提出到成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暂时性的制度必然有不完善性。而且校长、教师流动周期比较短(江苏的规定是6年)新的科研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人员又要变动,所以会出现执行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永远都是不完善的尴尬局面。
2.执行的有效性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指向的也是特定的人或人群。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执行上有所建树,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人员的变动不仅给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度,而且对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提出了挑战。
3.调试的适应性制度是需要不断吐故纳新的,进行必要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调整,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达到以制度的渐进发展保障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在承认制度的相对不完善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好的制度和相对比较差的制度在调试的力度和效度上的作为大有高下,频繁变动的制度在一定意义上阻滞了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管理文化认同上的价值性冲突
1.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度有差异重视和不重视是两个极端,其中还有几个层级的中间地带。比如,有一定自主创新的科研、按照上级要求做的科研、纯粹应付了事的科研,等等,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科研氛围、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校际差异。在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度上会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差距,这取决于校长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对于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还有就是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贡献份额,总的来看,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提升。
2.对教育科研操作的认同度有差异是真做科研还是假做科研,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是个体科研还是群体科研,是探索研究还是印证研究,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表现出来。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科研群体会有不同的关照。
3.对教育科研评价的认同度有差异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力是对教育科研评价的关键,怎样归因,体现了管理者的立场和价值观。要使教育科研有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力,就必须在对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的评价上找到平衡。评先评优、绩效考核中教育科研的占比是一个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不同的管理者、不同的学校之间在认识上和操作上不仅存在差异,差异度也可能相当悬殊。
二、原因分析:理性追问中的必然
(一)人力资源配置上对于科研力量的思考缺位
参与流动的教育工作者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包括校长、骨干教师和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六年的教师。校长流动主要考虑破除“门户之见、视野狭窄、思想僵化、创造力下降以及经验主义和人际关系复杂化等一些消极因素”“为校长的成长提供新任务、新要求、新认识与新实践的机会和环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事业心,逼迫其产生出新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流动一定要考虑到学科问题,比如一个学校语文教师严重过剩、数学教师严重超额,都不利于发展,学科间的平衡一定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考量的体系中没有教育科研的因素,没有将教育科研人员的均衡纳入其中,教育科研力量均衡就很难有保证。
(二)科研制度上对于科研文化的思维缺失
从教育行政在科研制度引导上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校科研文化发展的弊端看,宏观的科研制度不健全,笼统、大而化之的制度居多,落实的、有个性的制度少之又少;教育科研工作推进上主要还是以活动为主,呈现出的状态是有一阵没一阵,连续性较弱;教育科研交流机制不健全,各自为战的情况很普遍。教育科研发展缺乏教育行政的有力支撑和引导,致使低水平发展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上一些地区应试教育横行于校园,科研文化建设事实上在应试文化的挤压之下生存空间极为狭小。
(三)评价政策上对于教科研绩效的思想缺席
这里的评价主要集中表现在对于学校的综合评估以及对于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上。以某地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为例,教育科研在150分的总分中占20分,反应出重视的程度偏低。学校的绩效考核中教育科研占比始终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教育行政的规定相当笼统,所以各校之间的做法差距较大。有些地方片面强调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严重窄化了绩效考核的本义,教育科研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校际间教育科研在绩效中的占比呈现出个体性大于整体性的不均衡态势。
三、路径探寻:方向沉思中的应然
(一)教育行政,在均衡上着力
1.均衡人力资源配置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抓手就是要破除“单位人”“学校人”的门第鸿沟,将教师变成“区域教育人”,实施义务教育师资“无校籍”管理制度。进行区域内教师流动,不仅要考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资源的均衡,也要关注学科之间的均衡,在此基础上将教育科研骨干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视点予以关注,以科研骨干力量的相对均衡保障区域内教育科研质量的均衡。
2.统筹评价制度改革科学设置教育评价的项目和权重,将教育科研工作列入考核细则,突显教育科研工作的地位,为教育科研发挥对教育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奠定基础。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评价体系中破除学生学业成绩“一家独大”的局面,为包括教育科研在内的其他工作争取适当的生存空间。
3.协调区域共同发展教育科研工作区域间的不均衡性是一定的,这就和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保证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发展的完全一致是一个道理。但是不断缩小差距,在制度设定的框架内均衡配置资源是可以做和能够做的。区域内的教育科研不仅要在均衡配置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确立动态均衡的理念,在发展中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摒弃“削峰填谷”式的庸俗均衡做法,在为学校注入强大前进动力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实现动态、追逐、高位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管理概念,也就是发动的主体在行政,特别是直接领导的教育行政。立足于教育科研管理的视点,教育行政在均衡发展上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
(二)学校层面,在优化上着手
1.打造研究文化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扁平发展,更不是矮化发展,需要在均衡理念指导下的自发、自为、自省式的文化发展。站在学校的角度必须要在打造科研文化上下功夫,倡导全员研究、草根研究和全方位研究,让研究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教育科研在学校中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植根于全体教师的心中才能够实现,将研究寄希望于少数科研骨干(包括校长)是不正常,甚至很危险。因为,研究的目的除了达成研究本体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培训师资,达成全体教师的个体、个性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改造实践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三个着力点。立足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教育科研的生命,也是草根研究的本义。唯有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科研文化,才能使教育科研工作存续并新生。
2.协调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在立项的时候就要准确定位,属于重大研究、学校整体研究的要列入单位立项范畴,而个体研究、局部研究的则要列入个人立项范畴。当人员流动的时候,对这两类课题要有不同的要求,单位立项课题不能随主持人流动而带走,个人立项课题可以由课题主持人带到新学校继续研究。这里比较复杂的是校长主持的单位立项课题,当校长流动时课题的归属就会出现矛盾:带到新的学校,研究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原来设定的实验因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留在原来学校,新任校长的研究旨趣不一定与该课题相符,由其它学校流动过来的校长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要破解这个难题,主要是在课题立项的时候关注校本,将学校主课题定位在学校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层面,这样,不管作为课题主持人的校长流动到哪里,学校仍然坚持既定的研究方向不变,通俗地说就是“换人不换车”。
3.培养研究梯队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是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均衡化背景和教师流动的现实状况下,固化的研究队伍结构肯定是要被打破的,但不是说教育科研队伍就进入无序、散乱的状态,而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建立结构、打破结构、优化结构。具体说,就是要在教育科研人员队伍上有“几手”准备,既要有“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也要有在一线“冲锋陷阵”的科研骨干,更要有“时刻准备着”的骨干预备队和群体性科研队伍。
(三)教师个体,在发展上着眼
1.精炼研究意识教师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火热的教育生活应该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舞台,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广大教师的追求。在平凡但不平淡的教育现实场景中潜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形成观察教育、审视教育的心理动因。对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形成随时随地、对任何事物都进行教育思考的习惯。
2.锤炼研究能力研究重在过程,重在对行动的思考和改进。中小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对已经解决了的、悬而未决的、实难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反思。借助反思的工具,分析情境、主体、事件,找出问题症结,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建构自己的实践性教育,也是培养教师个体实践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