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筹资风险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引言
筹资风险的内涵筹资风险一般指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资金供需问题、宏观经济环境等变化因素的,企业借入资金筹集给财务运行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负债筹资造成企业持有者减少收益的可能以及负债筹资可能造成企业资金匮乏甚至破产的风险两层含义。按照不同的筹资风险成因,负债筹资风险可以分为收支性筹资风险和现金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指因为流入现金、短缺现金的结构期间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导致的一种支付风险。其根源产生在于企业不当的理财方式,使现金执行不力或预算安排不妥造成支付危机。此外,在不合理安资本结构排、搭配不好债务期限结构时也会引发企业在某段时间的偿债高峰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指企业在支高于收的情况下形成到期无力偿还本息债务的风险,这种风险具有整体性。
二、筹资风险的含义企业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也就是一种筹资风险,是资金的借进的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给财务成果。大多数企业资金的筹集就是为了使生产规模扩大,让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从而使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目标。企业进行筹资为了取得的经济效益更多,筹资因为要按期还本付息,所以负担必然会增加。由于都各种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借款利息率和资金利润率,从而会造成借款利息率低于或高于企业资金利润率。
如果企业有正确的决策,具备有效的管理,就可以让其经营目标实现。但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基点,也随着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日益激烈的竞争在企业之间的鼓动,都能够成为失误决策的原因。失当的管理措施,使得资金的筹集使用具有不确定性的效益,由此筹资风险便产生了。
三、基于内控角度的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1.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
筹资方式目前不能够正确地选择,我国企业主要采用有发行股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筹资方式。筹资方式的不同在时间的差异各自的优点与弊端也不同,如果不恰当地选择,企业的额外费用就会增加,企业应得的利益就会减少,企业资金的周转也会受到影响,逐步形成了财务风险。
2.不合理的资金结构:
不合理的资金结构,企业过高负债率的资金结构,不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受到影响,还会改变自有资金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变动程度。相对来言,负债率资产更能够大概体现与资金结构相关的筹资风险。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产量总量减少所致。出现收支性筹资风险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又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会导致企业破产。
四、基于内控角度的企业筹资风险的规避
1.企业内部预计问题
企业资金运转是一种筹资活动,也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充分估计筹资成本潜在风险,才可以让筹资操作实行。 资金筹集来源主要有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借入资金;如发行股票、留存收益和增资等所有者投入资金的两大类,因此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适合的筹资渠道选择,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所有者投入资金的风险即股东方回收投资的风险。作为股东方主要有两种投资目的:收益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前者对内部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都有较高的要求提出。因此企业必须要从这两点的预期实现水平上考虑融资,;后者作为股东方战略的需要和整体规划布局,能够忍受企业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和前期的亏损,但其投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2.借入资金的风险
借入资金包括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短期借款等,主要表现为产生以下几点风险的因素。 企业借入资金利息率与投资利润率的风险不确定性。由于企业不确定借入资金利息率与投资利润率,当企业的借入资金利息率低于投资利润率时,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会使使用借入资金收益。但是当企业的借入资金利息率高于投资利润率时,借入资金的使用会对企业造成亏损,会因严重的资不抵债而破产。
筹集资金时,企业增加利率会使企业的资金增加成本,企业经营成本的负担越发增多,因此企业所面对的筹资风险较大。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以及长短期借款的比例等是负债结构。如果借款利息率高于投资利润率,企业越多负债,企业就越少权益资本收益率,甚至在严重时出现亏损。
3.第企业经营活动预期的实现情况
企业的借款需要投资活动或经营活动形成的现金去偿还净流入,因而如果经营活动达不到预期或者失败,将在遇到偿还本金和利息上的困难,甚至会因资不抵债破产。此外由于日元、欧元等有较频的汇率波动,属于波幅较大类币种,因此选择贷款币种时,一方面考虑外币本身的贷款利率,同时应尽量避免日元和欧元的贷款,以此规避外币的风险。所以还有借款币种差异的风险,主要风险是汇率,汇率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经营货币收入不匹配与外债偿还债务货币的支出币种,在未清偿外债债务前,由于汇率浮涨而产生增减偿债成本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升值支出货币或贬值收入货币导致借用外债单位的增加偿债成本。
五、基于内控角度的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和调整
1.企业首先应该树立风险意识
面临各种风险企业在经营中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从业人员和管理企业的人都必须树立防范风险和发现风险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明确且科学的警觉性来预测、防范风险,并应对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给企业带来风险造成的损失。
2.建立风险管控制额度
企业由自身情况出发,来制定控制筹资风险管的额度,在其中对岗位划分职责和筹资额度要作出具体规定。制度建设中主要应该考虑企业战略和规划目标以及筹资的方式,和是否一致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等因素。
3.利用财务分析对企业筹资风险进行管理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的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其计算公式。这项指标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反映,越大的流动比率阐述了企业有越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如果过大,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这就是第一点,流动比率。 指资产和债务、净资产之间的关系是负债比率,他体现了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包括产权比例、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这是第三点,负债比率。
第一,加强管理现金流动。首先要对收付款项加强管理,应收账款周转期尽量缩短,对于各项应付款项提前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付款资金的及时性,同时尽量减少贷款额度,延迟贷款日期;同时要充分考虑利息支付账户的充足性,以此保证公司银行的信用度;对于到期贷款,提前做好还款计划等等。在付款过程中还可适当辅以其他金融工具,因此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
第二,利用财务杠杆系数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系数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但是如果举债过多,会增加财务风险。因此应密切关注财务风险的大小,利用财务杠杆系数对其进行衡量,并进行有效控制贷款应用项目后续跟踪管理。对于项目贷款,要对其项目进行定期的后续评价,一旦其经营形势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已经严重偏离项目的预期或将超过企业可以承受的压力,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确实无法阻止项目经营的进一步恶化,应即刻终止该项目,以此避免给股东方或企业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结语
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一类是筹资活动,它充分地调动了企业的内控管理作用。能够使筹资活动中的风险有效地降低,快速稳步促进企业发展。本文介绍了企业筹资活动的存在的风险和概念,筹资风险的成因从内控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调节企业筹资活动利用内控管理方式的有效措施。财务存在风险因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重大。它给企业在盈利时,既可以带来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使一定百分比利润提高的情况下,股东的权益提高得到更大程度,从而实现股东最大化利益的现代企业目标。与此一致,它也可以当企业下降利润时,因存在固定支出而带来的财务压力更大给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破产风险和财务风险。总的来说,对一个企业来说,存在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悬在头顶。财务杠杆如何使用并控制好,使财务杠杆降到消极效应最低,以最大的限度取得这个财务问题锁定喊声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任秀梅,王国增.创造价值现金短缺型企业筹资内部控制关键点研究[J].会计之友,2009,02.
[2]张明瑜.企业筹资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05.
[3]许海燕.论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机制[J].甘肃农业, 2006.01.
关键词:筹资;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筹资风险及防范措施
收录日期:2012年6月3日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一)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得所需要资金的一种行为。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二)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三)筹资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筹资风险根源于企业内外环境及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风险的存在是无法回避和消除的,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从而减轻或避免费用、损失的发生。
2、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具有可变性,即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是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结果。
3、可控性。筹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它的发生并不是纯粹的“意外”,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可能产生的筹资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和控制。
4、双重性。筹资风险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可能引起筹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而且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二、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
企业要想筹措资金,也会使企业负债,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获得节税效益,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同时,负债经营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制定出合理的负债财务计划;对于筹集外资带来的风险,应从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入手,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战略。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资本结构不当。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二)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关键词:筹资风险;成因;防控措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发展,必然离不开资金,现在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也多种多样,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就会形成筹资风险。企业的筹资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意味着这是无法控制的,对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分析,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风险。
1.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集资金相关的风险,一般指企业由于使用负债筹资时,因为资金供需情况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使企业可能丧失的偿债能力,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
2.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内因分析
第一,负债规模过大。如果企业负债规模大了,那么利息成本就会提高,如果企业收益状况不佳,企业可能没有能力进行偿还贷款甚至会造成破产。另外,负债越多,就会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股东收益就越不稳定。所以,负债规模越大,筹资风险也越大。
第二,公司负债的结构,即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根据财务杠杆作用,当利息率小于企业的投资利润率时,企业会借入更多的资本,负债规模就会增大,一定程度上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促进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若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影响企业筹资风险。
其三,利率变动的影响。由于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利率的波动也会给企业筹资带来风险。当国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就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贷款的利率提高,此时企业进行筹资,资金成本就较高,企业要承担的经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加大了企业的筹资风险。
2.2 外因分析
首先是经营风险。如果一个企业采用股票与负债筹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就会更加不稳定,那么和经营风险相比要承受的风险就会更大,筹资风险就是这个差额。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所得利润没有超过利息费用,那么不仅仅股东不会获得收益,股东还需要动用股本还偿还利息,甚至有可能因为企业偿债能力不够而被迫破产。
其次是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可以由现金流入量反映出来,潜在的偿债能力则受到资产的流动性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实行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或者信用政策过宽,现金流入量不够及时就不能按约定偿还贷款本息,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最后是金融市场。企业的经营离不开金融市场,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金筹集,进行负债经营,其融资时的负债利息率并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利率、汇率都是变动的,其高低程度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具有直接的联系,这些都是导致企业产生筹资风险的因素。
3.企业筹资风险的规避与防控措施
3.1 确定筹资规模的适当性
企业的筹资规模要适当,在筹集资金之前,企业应当选择某种合适的方法预测资金需求量,那么企业就应该尽量以这个数据来筹资,这样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出现资金闲置。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要认真地分析科研、生产、经营状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企业的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要积极的从企业现实的经营情况出发,合理制定负债总额的比例,努力实现经营压力较小的负债额度,最大发挥负债经营的杠杆作用;同时有效降低或规避因负债总额的比例问题所引起的筹资风险,更好的优化企业资源,促进企业发展。
3.2 选择最佳的资金期限
按照资金的预计使用期限,筹资行为可将分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两种。因为长、短期筹资都各有所长,由此可见,企业应当以保证资金流动性为目的,利用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的优势互补,合理制定不同组合来规避风险。通过选择最佳的资金筹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轻企业压力,优化资源的配置,减少浪费与资产的闲置,同时更好的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同时进行资金筹集时,企业要根据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有效计算并确定资金的时间价值,以此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企业的资产与资源,积极有效地避免因资金过早筹集完成而造成的企业资产闲置和因资金筹集滞后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3.3 确定筹资方式的合理性
筹资方式不同,公司的资金成本也会有高低之分。企业就要针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选择比较合理可行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将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倘若采用了较高的负债筹资,银行的贷款数额也较多,发行的债券数量过高,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过低,公司的筹资风险增大。适当的利用债务资金的确可以降低公司的筹资成本,利息抵税效用,可以节约税收,还可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因为相比之下,债务的资金成本一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
3.4 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对于企业经营者,应当逐步培养其风险意识,尽快掌握规范、科学的应对措施。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密切关注公司的动态现金流,避免过度筹资。
其次,企业要提高经营水平,增加自有资金的比例。从长期来看,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才是降低筹资风险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最后,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做好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对于筹资风险的评估和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及时披露公司发生的重大事项,按时公布公司的财务报表,使经营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认识风险并采取措施。
总之,筹资风险伴随着企业筹资而产生,对整个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企业筹资时,必须积极强化企业筹资的风险意识,加强企业筹资风险的管理,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和降低筹资风险,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屏障。(作者单位:合肥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海鑫.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战勤.企业筹资风险管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1(32).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含义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由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产品新事业等,产生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而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来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简单来说,企业筹资一般是两种途径,一方面是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以及留存收益转增的资本;而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即负债,而企业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资金的这种经营方式也就是负债经营。一般而言,经营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负债经营的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方式而带来的风险就被称为负债经营风险。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包括负债经营导致的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也包括负债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二、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
1.负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当企业负债规模增大,相对应的筹资成本-利息费用支出就会增加。而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偿付能力的丧失或破产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于此同时,股东收益的变化幅度就会加大。因此,负债规模越大,企业潜在的负债风险程度就越大。
2.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还本付息的资金的最终来源是企业的收益。而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常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够到期还本付息,这样企业就会有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导致企业信誉降低,不能有效的再集资,从而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的破财。
3.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用不同的筹资渠道所筹集来的资金的比例关系,从大的方面考虑,贷款、发行债券、筹资租赁、商业信用这四种负债方式所筹资金各自所占的比例之间的关系。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是否恰当,与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的时候,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相反,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不同的负债筹资方式,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资本成本的水平不一,对企业约束程度也不同,从而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肯定不同,因此,负债风险的程度也就不同。
4.利率变动
在筹集资金时,企业会面临着市场利率的变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市场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双松”,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反,当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三、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
1.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要承认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科学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发生。
2.在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在具体项目上,企业所采用的筹资风险决策法是:首先,在筹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其次,在筹资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成本最小的方案;最后,在筹资风险小但筹资成本大的方案或筹资风险大但筹资成本小的方案中,根据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筹资收益效用的大小,选择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相对较小、筹资收益相对较大的方案。
3.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负债经营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及稳定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负债规模,保持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控制在2∶1较为适宜。如果大于上述指标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较强,反之较弱。但上述两项指标过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低会形成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举债时要做到比率协调。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速度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企业必须大力补充自有流动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企业本身资金使用效益、投资扩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资金供应十分紧张,如何安全合理地筹措资金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是企业迅速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经营积累,二是通过举借债务(负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是企业迅速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筹资对于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投资经营的起点。但是筹资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风险。本文所说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在负债筹资的方式下,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如果从机会成本角度认识筹资风险,可以表现为企业负债经营时,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本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即有针对性地来讨论对这种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从会计学的理论看,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须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按《民法通则》第84条解释:“债务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其中,负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性质。①负债范围的规定性。即债务具有确定的内容。约定债务的范围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法定债务由法律规定或法院裁判确定。②负债期限的确定性。债务有一定期限限制,不存在永久性义务。其含义包括有的因履行义务而消除,有的因期限届满而消失,有的因当事人死亡而消灭等等。③债务清偿的强制性。债务是一种法律义务,债务人如不依法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请示法院强制其履行债务,并承担不履行债务的法律责任。一般来说,义务就是一种责任。责任是履行债务的担保,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债务关系的手段,也是不履行债务的法律上的后果。
一、负债经营风险的总体防范与控制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杠杆。所以,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第一,要有风险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
第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第三,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
二、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1.事前控制
首先,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作好各种预算工作。在对外部资金的选择上应从具体的投资项目出发,运用销售增长百分比法确定外部筹资需求。可以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确定外部资金需求规模;也可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使各项数据直观准确,量化资金数额,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应在筹资决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准确的财务预算对于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筹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合理安排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降低资本成本,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在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上,保持适当的短期变现能力(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和长期偿债能力(如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抵抗筹资风险的能力。
再次,负债筹资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成本孰低、融资空间、实施时限等多方面的因数进行确定,亦或采取混合方式。
最后,企业在选择负债筹资的方式中,如果选择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应做出分析,对银行做出选择。应选择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勇于开拓,肯为企业分析潜在的财务问题,有着良好的服务,乐于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发放贷款,在企业有困难时帮助其度过难关的银行。同时,要关注银行的专业化程度,选择那些拥有丰富专业化贷款经验的银行进行合作;保证所选银行的稳定性,使企业的借款不至于中途发生变故。
2.事中控制
在风险的事中控制中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提高收益,这是彻底摆脱债务负担的关键。我国大部分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意识,缺少资金靠借贷,资金投入较少考虑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以至于企业越借越多,自身造血功能越来越差。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使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包括企业的资本金及由此衍生的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这一类筹资活动而言,筹资风险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本付息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低价拍卖抵押财产,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的则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
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它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它是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这部分筹入资金的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正是由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从而使得这种筹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具体表现在资金使用效果低下,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报酬期望,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使筹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此外,企业筹入资金的两大渠道的结构比例不合理,也会影响到资金成本的高低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大小,影响到借入资金的偿还和投资报酬期望的实现。因此,筹资风险具体有借入资金的风险、自有资金的风险和筹资结构风险三种表现形式。
“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
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既有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举债之外因素的作用。举债本身因素主要有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等;举债之外的因素是指企业的经营风险、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我们把前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内因,而把后一类因素称作筹资风险的外因。
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1)负债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2)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同时,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大有影响,因为在税息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3)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长期借款的融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2.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甚大,当企业资产的总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只好宣告破产。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如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而且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
筹资风险的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诱发筹资风险。一方面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及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而且负债比率越大,负债利息越高,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虽然企业的负债比率较高,但企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经营风险较低,且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大,那么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对就较小。
资信评估与筹资风险
资信评估是指对债务发行人的特定债务或相关负债在其有效期限内及时偿付的能力和意愿进行鉴定,或者说是对一个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守信程度及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它反映的是信用风险,即企业所拥有的风险程度(表现为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从资信评估的概念可以得知,“资信评估”是对企业今后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进行鉴定,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的债务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筹资风险的分析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企业筹资风险的分析是资信评估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筹资风险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和理财业绩的主要方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健康企业其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这样企业才有能力抗击各种风险,有实力迅速补偿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否则企业将弱不禁风,随时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仅看一至两个会计年度是不够的,它仅仅反映了企业的短期经营成果,要将其若干年度的盈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客观地判断企业持续稳定的获利水平和创造能力。因此,盈利能力分析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的前提条件,也是资信评估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2)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经常要靠举债筹集其所需的资金,企业如果生产经营活动能正常进行,能够及时归还其债务本息,就不致造成财务风险,而且企业还能从举债经营中获得盈利;但是如果缺乏按时偿还债务的准备和能力,企业便会陷入“举债——再举债——债上加债”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在我国资信评估指标体系中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也说明偿债能力分析也是判断是否存在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3)分析企业资本结构及其稳健性。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资本金,并通过最初资本金的运用获得盈利和积累,以扩大和增强企业的实力。企业资本金不仅要有稳定的来源,同时要有合理的构成,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企业有关章程、制度的规定,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体现稳健经营、减少风险的原则;反之如果企业资金来源及构成混乱,企业的内部功能便会减弱,各种风险便会滋生、蔓延。如一个企业接受的投资多数为小轿车、室内装修、高级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资产,这种方式虽然增强了企业的实力,扩大了企业固定资产比重,但是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相对减少其盈利,进而增加其财务风险。
摘要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使企业面临风险的威胁。因此, 企业应在正确分析财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一、财务风险含义及重要性
财务风险也叫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筹资而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并不现实,因此企业应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出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防范风险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外部原因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企业的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则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法律法规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等,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企业之外但却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如税收政策的变化、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反应滞后等,则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内部原因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就必然会存在财务风险,因为风险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始终。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对风险的判断不足,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指的是企业各种资金的来源及其比例关系, 即企业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如果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即企业资金中负债资金过多,则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在决定资金结构时,必须考虑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3.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避免决策失误就要做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但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现象,且决策时缺乏科学的分析,或者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存在失真和片面性,从而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导致无法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致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消除财务风险,但可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企业应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一旦发现风险苗头,及时报告,及时解决。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需要企业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适应复杂多变的财务环境的能力,使其具有财务信息的综合整理和分析能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高风险意识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能够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构建一道坚固的防护网,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加强筹资管理
企业拥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在面对危机时才能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才能保持稳定、健康地发展。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一般来说,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因为股票不需到期偿还,但股票的资金成本较高,因此企业筹资时应在充分分析资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筹资方式的选择。企业除向银行争取获得贷款外,还应积极开拓多渠道融资,避免筹资方式的单一性。在筹资过程中应注重债务结构的优化,注意资金期限的搭配,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企业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为避免流动性风险,企业应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流动资产的持有量,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应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存货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
(四)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学的决策机制需要高素质的决策者队伍和科学的决策方法。一方面,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决策者队伍,同时决策者之间需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各自的职权和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观决策所带来的失误。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避免主观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而且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有一些企业,尚未建立严密、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财务运作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财务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六)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0 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财务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得企业的财务变得不明朗化,在财务汇算中出现一些资金活动与证据难以相符的现象,从而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甚至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小企业由于财务结构的不合理而带来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使其丧失偿债能力,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境地中;二是借款数额的增加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收益的波动性,由于负债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亏损的风险。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大致的则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几个大类。为了能使风险尽可能地降低,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
1 企业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危机而倒闭了。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中小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保障中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风险预测控制系统,它能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前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寻找导致财务恶化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是要明确预警的范围。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首先要防范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当然也不能忽视对信用风险、价格风险等其他风险的防范。第二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企业真实准确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料为基础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既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让高层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做出相应的反馈对策,真正地将财务预警落实到实处。第三是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风险预警模型的大部分数据是来自财务人员或会计数据,财务上出入往来数据的真实完整是风险预警机制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因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预警机制实施的成功与否。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是特别的令人满意,业务技能不够扎实,没有很好的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缺乏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训和再教育制度,通过培训和对外交流不断培养自身员工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增强其专业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平等综合素质。
2 筹资环节财务风险的防范
为了能很好的防范筹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办法:
2.1 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筹集资本的主要渠道,其借款利息也相对较低。所以说,中小企业应竭尽全力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获得他们的最大的支持,为企业的发展需求资金创造一个很好的资金输入渠道。这则需要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努力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更需要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做出的努力。
2.2 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己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各种收入支出的往来款项要严格地审批。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决定了企业对自有资金充分利用的重要性。
2.3 优化资本结构,适度负债经营。中小企业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其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资产保持最大的流动,并使资本结构具有弹性。其中,资本成本最低是主要标准。从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的分析可看出,负债筹资具有降低税务支出、降低资本成本,使主要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等杠杆作用和功能。因此,对外负债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选择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的标志之一。
2.4 把握时机,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相对大企业来说是比较窄的。所以说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筹资渠道,除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一些商业信用。
3 投资环节的风险防范
投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要有的一种经营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的防范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非营利性医院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
我国的非营利性医院有三大补偿渠道: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日渐萎缩,年财政补助一般不够发放医院的两个月职工工资,因此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成为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目前非营利性医院经营意识较差,而医院的经营又受到医疗保险等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按原方式运作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医院高效的目的实在是步履维艰。所以,医院的资本经营特别是筹融资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等方式实现医院的筹资,这就造成了医院的负债经营。负债经营机制由于受着经营风险最终是财务风险的影响,因此医院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已成为政府和医院全体职工所关心的共同问题。如何从医院的经营状况和各种财务数据预警财务风险、以便及时调整经营和筹资方式就变得非常重要。
1 财务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1)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的含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可变性;二是指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而造成财务困难的可能性。财务风险通俗地表述为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财务风险较大;反之,则较小。企业负债经营时,由于债务利息固定不变,使得例如增加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DFL= 或 =
(2)财务杠杆系数说明了以下问题:
第一、财务杠杆系数体现了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二、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作用越大;反之,则相反。
第三、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不变时,负债比率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大。
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②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③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而收入远未达到预期效果;④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⑤卫生行业准入难度降低,新的竞争者易于进入等。
2 非营利性医院财务预警
财务风险从萌发到产生再到恶化,都将在某些财务指标的数值变化上体现出来。比率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财务指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分析是将企业本期的财务状况同以前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或将本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企业进行对比,以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将这些指标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起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对医院的经营发挥很大的提醒作用。这些财务指标有:
(1)流动比率:即医院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该比率越大越好。
(2)速动比率:即医院的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和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后的资产值)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快速、较准确的偿债能力。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最低为1,该比率太大则占用太多资金。计算速动比率时为什么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其原因是:①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②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未作处理;③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④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综上所述,在不希望企业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以及排除使人产生种种误解因素的情况下,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3)资产负债率:即医院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对于资产负债率指标进行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分析的角度。债权人认为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他们最关心的是贷款的安全程度,债务比例越低,贷款风险越小。自己的权益越有保障。从股东的角度看,只要是能保证全部资本利润率大于借债利息率,就希望资产负债率越大越好,否则反之。从经营者的立场看,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作出正确决策,合理安排好资本结构。该比率越小财务风险越低,但比例太小又表现出医院利用债务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所以医院要根据本行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全面考虑,确定资产负债率的正常比例范围(各地区、各行业、各种时期有不同的合理资产负债率范围)。至少要保证净资产多于全部债务,即资产负债率应小于50%。
(4)现金流量比率:即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比率,用于分析和预测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比率大于1表明整体上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现金流量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提供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的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用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分析不仅依靠现金流量表,还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5)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即营业现金净流量与必需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的比率。该比率大于1时,说明医院不仅能维持经营,还可以扩大经营或满足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
(6)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即营业现金净流量减维持性资本支出后与到期债务本息的比率,反映医院在满足维持经营情况下的偿还到期债务的水平。该比率小于1时表明医院不得不通过增加新的债务或其他资金融通方式来偿还到期债务。
3 非营利性医院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1)要建立包括工作数量、业务质量、成本水平、药品库存、收支结余等指标在内的预警系统。
(2)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如日常现金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仓库物品保管、固定资产和计算机系统管理、信贷、往来账管理等制度,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
(3)财务人员要注意发现理财中的异常情况(如库存药品或材料激增、各类资金比例关系失衡、业务量下降、成本上升等)并及时反映以便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调动灵活、供应及时、流向合理,使财务工作规范运行。
(4)坚持弹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在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留有合理的伸缩余地,这就是财务管理的弹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之所以要保持合理的弹性,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①财务管理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缺乏完全的控制能力;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③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都是对未来的一种大致的规划,也不可能完全准确。为此,就要求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保持可调节的余地。
(5)贯彻优化原则。财务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以实现最优的过程,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优化原则。在财务管理中贯彻优化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①多方案的最优选择问题;②最优总量的确定问题;③最优比例关系的确定问题。
(6)采用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回避风险的发生。财务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①防护性控制。防护性控制又称排除干扰控制,是指在财务活动发生前,就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②前馈性控制。前馈性控制又称补偿干扰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
③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又称平衡偏差控制,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实际财务活动或调整财务计划,使差异得以消除或避免今后出现类似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7)降低筹资的资金成本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在用资过程中支付的报酬,如向股东、债权人支付的股利、利息,这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资本成本通常用相对数来表示,即支付的报酬与获得的资本之间的比率。一个企业通常同时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筹措长期资本,而不同筹资方式下资本成本高低不等。为了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确定最佳资本结构,还需测算各种长期筹资方式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是以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故称之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它是由个别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的权数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Kw= KjWj
式中: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j:第j种资本的成本
Wj:第j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先需测算个别资本成本,还需计算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即权数。资金成本降低意味着企业筹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降低。
总之,建立了包括上述指标在内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非营利性医院可以通过收集有关财务信息,对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医院财务状况,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化制订负债经营警戒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为医院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赵立,蒋祥虎,时浩明等.建立财务危机预警
机制,提高医院经济运行质量[J].中国医院
管理,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