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1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公众场所;火灾模型;风险评价;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043-02

0 引言

根据《大型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大型公共场所系指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展览馆、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如影剧院、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游乐场、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健身、休闲场所)等公共场所。在现代社会,各类大型公众场所建筑不断涌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设的鸟巢、水立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的各国展馆,参观总人数达到了7308.44万人次,还包括其他大型宾馆、商场、体育馆、机场等人群聚集场所。加强大型公众场所火灾风险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型公众场所的火灾进行分析和评价,试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 大型公众场所火灾事故统计及特点分析

1.1 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在各类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据统计,2000年~2008年全国共发生特别重大火灾12起,造成人员死亡703人,重伤292人,直接财产损失50550.91万元。重大火灾39起,造成人员死亡542人,重伤278人,直接财产损失17526万元。2000-2008年重特大火灾按火灾发生的场所统计分布如图1[1,2]:

2 建立火灾风险评估模型

2.1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火灾风险评估大致可分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定量分析方法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成为发展较快的评估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方法是以系统发生火灾的概率为基础,进而求出火灾风险,以风险大小衡量系统的火灾安全程度。比较三种方法,显然定量分析方法是火灾风险评估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火灾统计资料数据,而且对于消防设备的可靠性没有准确数据,因此针对公共聚集场所宜优先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4,5]。

2.2 建立某大型公众场所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以沈阳某四星级酒店为例建立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酒店位于沈阳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6000m2,共九层,拥有120间精致客房,同时配有文化气息浓厚的特色餐厅和多功能大小会议室,是一个融合中国古典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地标性建筑[6]。

即该酒店的企业风险介于Ⅲ级与Ⅳ级之间,风险相对评判标准较大,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火灾风险水平。

3 结论和建议

大型公众场所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场所,其作为消防安全研究的重点,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本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对某大型公众场所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得出该场所火灾风险水平,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作为保险公司厘定费率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海江.2000-2008年全国重特大火灾统计分析[J].北京:火灾科学,2010,1:64-69.

[2]李春晨,杨旭,陈月.公众场所特大火灾事故调研及对策研究[J].湖北: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5):48-50.

[3]梁力达,吴娇.公共场所特大火灾事故分析[J].北京:安全,2008,7.

第2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跟踪评价;层次分析;权值

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研究多以定量分析为主,即以现有的财务指标数据为基础,通过设计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如一元判别模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等。然而,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仅以定量分析不能反映这个过程,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需要对风险控制进行动态跟踪研判,及时管控以防止风险积聚,这是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因而探讨可行的风险跟踪评价方法对防范财务危机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跟踪评价方法的选取

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是跟踪评价分析方法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定量分析是前提,定性判断是结果,定量分析是为了更准确的定性,定性分析是在定量的基础上做出属性和变化趋势的判断,两者的结合更适合对财务风险跟踪评价。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种半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觉得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

层次分析法常用在目标决策分析上,其主要特色是把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层次化、数量化。借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财务风险跟踪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最高层为目标层,即对财务风险做出合理评价;中间层为指标层,可按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多个财务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可繁可简,具体原则是(1)考虑指标的敏感性;(2)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三大能力角度;(3)采用比率指标,即本期与上期对比形成的指标。第三层为跟踪时期,如前年、去年、今年等,根据各时期最终排序权值,可以做出财务风险是持续恶化还是持续向好的明确结论。

1.2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的难点是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产生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目前常用的是九分判断尺度作为评价标准,从易用角度出发可采用七分或更简单的五分判断尺度。

根据重要性两两比较后得出判断矩阵(表1)。

式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Cij为层要素i与要素j是对于目标层B即选择最佳目标的重要性程度的标度值,。判断矩阵C必须满足公式:

以此方法可以构造出各层的判断矩阵。

1.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C对应于最大特征值?姿max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上述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的办法虽能减少其它因素的干扰,较客观地反映出一对因子影响力的差别。但综合全部比较结果时,其中难免包含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因此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指标有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1.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按层次结构模型由上向下逐层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则可计算出最低层因素对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即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针对最高层决策因素进行的。层次总排序也要通过一致性检验,才作为判断依据,检验原理跟层次单排序一样,但过程相对复杂。

2 实证分析

A公司是一家经营比较稳健的上市公司,多年来业绩较为稳定,现金流量充沛,净利润波动不大,按常规这样的企业是不会出现财务风险的,现用层次分析法跟踪评价,看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2.1 指标选取

从指标的敏感性角度出发,分别选取(1)净利润增长率;(2)资产负债变动率,即本期资产负债率与上期之比;(3)现金总流量变动率,现金总流量为现金流入量加现金流出量,本期现金总流量与上期之比为现金总流量变动率;(4)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即本期周转速度与上期对比;(5)净资产利润变动率,即本期净资产利润率与上期之比。

2.2 分析过程

以连续五个季度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上述5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四个季度数据,按构造判断矩阵原理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检测时CR都小于0.1,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

2.3 分析结论

从总排序权值来看,各季度波动不大,除季度2较季度1有明显的恶化外,季度3和季度4均显示向好趋势,表明财务风险在原基础上变化不大并有持续好转迹象。

3 优点与不足

第3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定量分析;管理会计;运用定量 

 

1 定量分析法的定义及重要性 

定量分析法亦称“数量分析法”。是运用运筹学、概率论和微积分等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等各种现代化计算工具对与预测目标有关的历史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并建立预测分析的数学模型,揭示影响预测目标各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根据求解数学模型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考虑相关的非定量因素并作出预测结论的专门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预测具备较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管理会计为适应企业管理,更注重用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来“武装”自己,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用其精确性、科学性来决策消除某些直觉性和随意性。 

2 管理会计中定量分析法特点 

2.1 定量分析法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 

管理会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尤其是依赖于现代数学技术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方法的定量分析工具,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门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的学科,它的主要职能作用是筹划未来,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资料,定量分析法偏重于数量方面的分析,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正确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资料,它的科学性及精确性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赞赏。 

2.2 管理会计中定量分析法具有局限性 

(1)客观的经济情况千变万化,影响定量分析法的运用。 

虽然管理会计逐渐发展完善了一些定量分析工具,它们把所涉及的变量与变量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将数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然后按照预测的前提条件,计算出结果。但对客观经济变化缺乏应变能力,如果其主要问题把握不好,会严重影响预测、决策的结果。 

(2)为保证定量分析法质量,需花费大量成本。 

定量分析法耗时费力,也更为严格,有时需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只有保证数据和假设的质量,才能保证定量分析法的质量。这就要求企业为了保证定量分析法的运用,收集大量符合质量标准的数据。但现实中存在着企业现有信息搜集措施不能满足这些工具的需要的情况,企业需花费高额成本来进行信息搜集。当信息搜集成本太高时企业就会拒绝采用,从而导致了这些工具的应用成了纸上谈兵。

3 运用定量分析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因定量分析法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也就对我们在运用管理会计中定量分析方法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运用定量分析法,我们就需要对管理会计中定量分析法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网络时代定量分析法的发展方向加以研究,从而提高运用定量分析法的能力。 

(1)重视模型运用的前提。 

通常管理会计中定量分析法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与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误入照搬照套的歧途。比之于结果计算,取数过程和明确模型前提条件更为重要,更能指导实务。作为模型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决定了模型的可运用性。因为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前提条件,条件符合对模型是正确的,若条件不符合,模型可能不正确,或者误差太大,没有应用价值。所以,会计人员在应用模型时一定搞清楚模型的前提条件。 

(2)应注重取数过程。在经济行为分析中,与结果计算相比,取数分析过程更为重要。如果取得的数据不正确,即使应用非常完善的模型进行计算,结果也是不正确的;所以在定量分析时应注意:①进行模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前提是否吻合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选用的模型或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②在遵从取数的一般过程和其分析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取数的方法以及取数的分析方法;③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确定性、可靠性评价,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④对模型中运用的数据,凡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应提出控制措施。确实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须对取数进行风险值测定,并调整取数的大小。 

4 网络时代定量分析法的发展 

网络经济迫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及价值实现都彻底地发生了变化。管理会计赖以生存的企业环境及其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管理

会计的环境改变引起的定量分析法模式改变。应更多注重于顾客价值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利润在利润分布中的位置,预测的定量分析技术方法也改变偏重内生变量的传统模式,转向以外界因素为主导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预测模式,用公式可表示为p=f(e,q),其中p为相关的预测值,e为网络环境的决定变量,q为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第4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风险识别的定性分析方法

A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最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小组开会的形式,由5、6个人组成小组,给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激发与会者的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避开成员心理相互作用以及权威人士的意见压力。

头脑风暴法的一般程序是: (1)选择人员,一般主要由风险分析专家、风险管理专家、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以及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的主持人组成头脑风暴会议的与会成员; (2)明确会议要讨论的中心议题,并醒目标注; (3)与会专家轮流发言,并记录发言的内容; (4)终止发言,当与会人员都曾在发言中跳过时,即可停止发言; (5)评价提出的所有意见。

B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经过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1946年,兰德公司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C 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亦称“趋势分析法”、“趋势外插法”。这是一种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达到预测目的的重要方法。这个方法以预测的连续原理作为基本依据。根据事物发展具有规律性的特点。认为人们只要能够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就可以循着这个线索推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种探索型的预测法。该方法包括前推法,后推法和旁推法三种。

D 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法的幕景是对一个工程项目未来状态的描绘。该方法研究的重点是:当某种因素发生变化时,整个情况会怎么样?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就像电影的一幕幕场景一样,供人们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幕景分析的结果都是以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E 流程图法

将一项特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按步骤或阶段顺序以若干个模块形式组成一个流程图系列,在每个模块中都标示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从而给决策者一个清晰的总体印象。

F 财务报表法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报表及有关补充资料,可以识别企业当前的所有资产、责任及人身损失风险。将这些报表与财务预测、预算相结合,可以发现企业或工程项目未来的风险。

G 经验数据法

经验数据法也称为统计资料法,即根据已建各类工程项目与风险有关的统计资料来识别拟建工程项目的风险。其需要大量过去的统计资料。

H 初始清单法

初始风险清单的建立便于人们较全面地认识风险的存在,而不至于遗漏重要的工程风险,但其并不是风险识别的最后结论,还需要结合特定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补充与修正。

I 风险调查法

风险调查从分析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入手,一方面对通过其他方法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鉴别和确认;另一方面,通过风险调查有可能发现此前尚未识别的重要的工程风险。风险调查可从组织、技术、自然及环境、经济、合同等方面分析拟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相应的潜在风险。

J 系统分解法

系统分解法是一种将复杂的项目风险分解成比较容易识别的风险子系统,从而识别各个子系统风险的方法。比如,在投资建设一个工业厂房项目时,可以根据项目风险的特征,将项目分解成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环境污染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资源供应风险等,然后再将这些风险进一步分解,如市场风险可以分解成竞争风险、价格风险和替代风险等。作为定性分析方法,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首先,其一般是借助经验操作,所以专家的个人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再者结果是对风险的一个模糊性描述,只能提供大致的方向。所以,定性方法在应用上偏向于对投资风险的识别,为以后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决定定量分析的方向。当然,在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上也应有个选择。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就需要比较多的专家,然后经过一定的程序,最后得出结论;而对于趋势外推法和幕景分析法则只需要主管领导在搜集一定数据的基础上,独自分析定结论。

二、风险的定量分析方法

1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用来分析某一工程项目在何时总成本和总收益达到平衡状态,它关注的是那个所谓的平衡临界点,在该点的一边,项目处于盈利状态,另一边则处于亏损状态。临界点的确定由下面公式确定:

TR=TC

其中:TR表示工程项目的总收益;TC表示工程项目的总成本。

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越低,其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越大,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2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预测工程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如NPV、IRR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性因素,确定其影响程度,进而定量分析项目可能遭受的风险。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一般采取对某敏感因素按一定比例变化,计算其对应的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如果结果变化较大,或者发生质的变化,就说明该因素对该项目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此方法可以确定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但不能确定该影响因素的发生概率。

3 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方法是利用概率来研究和预测不确定因素对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其目的是确定影响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可能的变动范围,并确定关键因素在此变动范围内的概率,然后进行概率期望值计算,得出定量分析的结果。

人们在对风险进行分析时,希望能对其有一个清楚的、准确的认识,包括某一情况在多大概率下会发生,发生后影响又有多大,这时便要运用到定量分析方法了。盈亏平衡分析只能确定一个项目的盈亏临界点,了解其大致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而具体的分析则要借助于后两种定量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能确定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而概率分析作为其补充,可以确定该因素发生的概率,这样就对项目受到的具体的风险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

结束语

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团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风险控制,采用多种方法、技术和工具,对项目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主动采取行动,尽量使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大,而使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安全、可靠地实施,从而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闫文周,袁清泉.工程项目管理学[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6:312-322.

第5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施工

1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判断、系统归类,科学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例如,某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如下分部工程,其中道路拓宽改造长度为1995.74m,规划红线宽度为70m,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设计为32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30cm石灰土新建雨水管路一条,分四段设置,共计1721.5m新建污水管路一条,设计管长1838m新建电缆沟两条,沿道路两侧人行道下分别为1624m钢筋混凝土防水地沟和1386m砖砌体防水地沟(1.2×1.5m)。

某施工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该工程进行调研后,分析该工程风险因素并进行识别,建立工程风险表。

2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风险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本案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评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风险(R)不仅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P的函数,而且是风险事件所产生影响程度C的函数,可用函数表示为R=f(p,c)。

根据前例风险分析,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2.1评估并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Pf

该工程分析因素集为X,对应上述工程分析因素集中风险编号,给出工程风险指标因素权重集W。X={X1,X2,X3,X4,X5,X6,X7,X8,X9}W={0.050.150.150.20.150.050.050.050.15}。

根据风险影响高低确定评估集标准隶属度μ={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并赋值为μ={0.1,0.3,0.5,0.7,0.9}。

该企业组织专家及管理、技术人员共7人对该工程风险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评估矩阵R

则B=R·μT={0.50.50.58570.55710.38570.27140.18570.32860.6143}。

则U=W·B=0.4886

即风险发生概率(测评总分)Pf为0.4886。

2.2计算事件发生影响程度大小Cf对风险引起的后果大小一般从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四个方面着手,均用金额损失进行度量。则损失因素集S={进度质量成本安全}={S1S2S3S4}

本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为6944.60万元,其中包括利润及管理费156.08万元。由于报价中已考虑材料市场风险因素,因此,按正常施工情况下,按156.08万元为最大风险损失值。则风险损失评估集标准隶属度μ={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对应损失金额(单位:万元)近似确定为{≤15,16~45,46~75,76~110,≥140},并给出工程风险损失因素权重集W={0.250.350.200.20}

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评估矩阵,并将各项估计值的平均值按最大风险损失值进行归一后,得到评估矩阵B.

计算U=W·B=0.1946。即风险损失(测评总分)Cf为0.1946。

2.3计算本项目风险度Rf如果用Pf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可由下式计算:

Rf=Pf+Cf-Pf·Cf

其中Pf和Cf分别是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隶属度集的总综合隶属度。

本项目风险度Rf==0.59

3结论

第6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指标

务预警系统是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提出的管理系统,其预警对象是企业的筹融资、投资、营运和关联交易等活动,是企业的经营状况、环境变化等因素在财务上的反映,它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资金安全性和盈利性分析。它的整个预警监测必须以风险预测为重心,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揭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从源头上阻止或减少企业危机发生及损失。所以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是亟为重要的。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简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内涵。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感到了风险的威胁,这要求企业不断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以谋取超出社会平均报酬水平的超常收益,这种利用机会的同时又时刻面临着财务失败的风险、面临企业生存的危机。事实上,不论哪一种职能管理的失误,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风险上。因此,揭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刻把握企业财务状况是避免财务危机、防止企业破产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二、企业运用财务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警模型的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

虽然企业已经逐步认识了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可以成为防控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但是很多企业将财务预警系统作为独立的财务子系统,将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系统的任务交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这导致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在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也不高。

(二)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时没有做到灵活选择财务指标。

企业除了要关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现金流量表也应格外关注。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相反,如果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现金支付能力极差,则可视为严重的财务危机。在美国学者Altman的Z值模型和ZETA模型的多个重要指标中恰恰缺少了现金流量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而大多企业在构建模型时大多采用Z值模型和ZETA模型,并且没有做到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和改进原有的财务指标。

(三)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使用不够。

当前,常用的财务预警模型在选择自变量时均采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在评价方法上均采用数学评价方法,这使得财务预警信号较为客观和精确。但是,财务预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高低、财务人员的认识深浅、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等非量化或主观性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因此,结合定量分析方法,管理者们也要考虑到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判断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对企业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系统的建议

(一)扩大数据来源,提高财务预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我们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大都是套用国外理论,根据上市公司的资料确定合理的系数值而计算出来的。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到,我国证券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在利用上市公司财务资料进行财务预警研究时经常面临市场容量小、数据来源少等问题。要不断提高财务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需进一步拓宽数据渠道,从更广的范围,如非上市企业等角度进行财务预警的研究。

(二)根据行业特征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

我们在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时,不能仅仅依靠拿来主义,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环境,淘汰不适用的指标,增加更能反映本企业实际问题的新指标,合理调整相关权数,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评价标准。例如,地勘单位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企业化经营的进程较短,加之行业的特殊性,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与其他较早进入市场的市场竞争主体相比其财务风险管理的任务更重。这就要求地勘单位一方面将不能适应实际的原始财务指标进行创新性的重新组合,以更加综合的指标来代替原始指标,选择其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参与模型的计算,这样做可以保证财务比率指标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机理,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财务风险,以建立各级管理人员能直观识别风险的符合地勘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财务指标预警体系。

(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是预防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现代企业管理也应更加注重一些非量化因素,如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素质、人员流动状况、顾客满意度等。因为这些因素无需完整的数据资料,需要凭借人们的经验对财务风险的趋势进行定性分析,有时比定量分析更加可靠和有效。因此,如果能结合非财务指标,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价,财务预警模型的效用就能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在运用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时,企业不能忽视定性分析和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否则可能导致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不全面和不准确。

四、结语

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在现阶段还处于探索和创新的阶段,本文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了一些探索,期待能对具体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第7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主体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权人、股东、其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企业管理者、企业所有者、职工等。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其分析的内容有所不同,财务分析主体决定财务分析的内容。

如投资者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盈利,但在盈利过程中伴随着投资风险,所以它们的分析内容是企业经营趋势、投资风险、收益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从企业的管理者看,企业使用这些资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企业向所有者及债权人承担着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即资产必须保值和增值,对资产的运用要能够使得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并向所有者提供投资收益、按约定条件向债权人偿付资产。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由于只有在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时,企业才可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各方面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才保证,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转向内部分的。财务分析的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虽有不同的侧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都要求财务分析研究能够提示由企业的经营趋势、资产与负债、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等。

二、财务参与决策是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财务参与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直接参与研究有关的经济信息,制定经营目标的措施。

1.综合性强。财务管理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价值形式进行综合性地反映。财务管理的这一特征表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

2.覆盖面广。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这是企业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基础。而在企业里,一切者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都与资金有关。首先,各个部门如果没有资金作为基础,任何部门的活动都不能进行;各部门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收入,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3.敏感性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都可迅速地反映到企业财务上,并影响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经营活动是一个整体系统,每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从而影响企业整个财务状况。这就要求企事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能过自身的工作,密切注视外界的变化,及时提供财务信息,反映工作的进展情况。

三、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分析方法运用

经济活动分析中的一般分析方法实质上是经济活动分析的程序或步骤 ,不是什么分析方法。本人认为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应由两大部分构成 ,即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法。所谓定量分析方法是借助于数学模型 ,从数量上测算、比较和确定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数额 ,以及各财务指标变动的影响原因和各因素影响大小的一种分析方法。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中应用数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开始充分应用数学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作为经济分析推理的工具,如现代经济分析中所采用的数理统计分析、线性规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但定量分析方法并不是将众多的数学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按照建立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的要求,合理地选择。既要有财务分析的事前预测分析方法,又要有财务分析的事中控制分析方法,还要有财务分析的事后总结分析方法。

2.定性分析法。所谓定性分析方法是指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说明。定性分析的方法一般有:

(1)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是分析人员在了解过去和现实资料以及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内外条件变化,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做出判断。

(2)会议分析法。会议分析法是由分析人员召集对分析对象熟悉情况,有经验的有关人员开会,按照预先拟定的分析提纲进行分析、研究、讨论。通常采用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方式,或者开现场分析会议的方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然后把各方面的意见整理、归纳、分析来判断未来的情况并做出分析结论。

(3)专家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是邀请一组专家开会座谈,在互相交换情报资料,经过充分讨论的条件下,把专家们的意见集中起来,做出综合分析判断,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修正。所谓专家是指对分析对象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如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会计专家、审计专家等。这些专家可以是厂内的,也可以是厂外的。专家人数不宜过多,但分析的内容必须集中,或对某一关键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分析方法。它与会议分析法有相同的优点,但基础同样是个人的直观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第8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AHP法;资产评估;执业风险;风险权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动逐渐迈向市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作为一门高端的中介服务业,资产评估在我国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评估业务种类,评估范围的逐渐扩展,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面临的执业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控制执业风险、量化风险、建立执业风险防范评价体系对评估行业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评估执业中遇到的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和对如何确定评估执业中各风险因素的权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层次分析法(AHP)简述

层次分析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运筹学方法,简称AHP法。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AHP法分析方案层中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进而确定方案层中各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人的主观判断标准,通过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的分析探讨,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转变为定量分析,从而可以用来处理一些多因素、多目标、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运用AHP法解决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复杂问题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2)第二部,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对各因素的比较、判断,构造判断矩阵,以确定准则层对目标层的重要性和各方案层对准则层的重要性。(3)第三部,层次单排序。通过对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进行相应的一致性检验。(4)第四部,层次总排序。建立方案层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总排序,以确定方案层各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权重。在资产评估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确定影响评估执业风险的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在接受评估项目时,我们通过对新项目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风险大小,再与其所占权重相乘。这样,就可以确定新项目的整体评估执业风险。

二、利用AHP法合理划分评估执业风险权重

(一)建立评估执业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资产评估执业风险是指在资产评估中,评估单位或个人因资产评估事项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施资产评估工作,我们面临着许多风险,总体上,评估执业风险主要面临四个方面:项目固有风险、职业道德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现根据评估执业风险,建立其层次结构模型如下:

第9篇: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矿井气体 红外吸收光谱 支持向量机回归 参数优化 粒子群算法

中图分类号:TP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095-02

矿井气体组分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等[1-2]。根据氧化气体产物的构成、浓度及其变化速率等特性,可对煤炭自然发火做出准确的预测预报[3-4],用来指导煤矿的防灭火安全生产工作。红外光谱法作为检测有害气体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较快的分析速度,在矿井气体分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5]。

由于气体特征谱带较宽,而且烷烃类气体的特征峰严重重叠,以致单独预测每种气体的属性和浓度较为困难。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法等风险经验最小化方法,和以支持向量回归机(SVR)为代表的非线性建模方法,其中SVR具有较高的回归精度和预测性能。

1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概述

SVM是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新型学习机。SVR是建立在SVM思想上,可用于解决回归问题的新型算法。SVR不但具有SVM的优点,而且其通过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线性拟合,较传统非线性拟合方法具有更低的过拟合风险,但是SVR的理论优势取决于其关键参数惩罚系数C和核参数g是否合适。

C、和g这3种参数优选法的实现,都基于将SVR的模型结构及其预测算法嵌入对应的算法步骤中。网格搜索法(GRID)、遗传算法(GA)以及粒子群算法(PSO)作为成熟的优化算法,在理论上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且耗时更短。文章比较这3种优化SVR,并选取均方差(MSE)作为评判精度的指标:

(1)

式中,为新样本的估计值;n为样本数。

2 基于SVR的矿井气体预测模型

矿井气体组分浓度的定量分析是指在待测气体浓度或其他性质与测试仪器的测量结果之间构建定量关联关系。对红外光谱分析而言,则是用统计的方法在矿井气体组分的种类和浓度值与红外光谱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关联模型(校正模型),应用建立的校正模型即可对待测气体组分浓度进行预测。定量模型建立之后,必须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模型对光谱信息和样品浓度信息之间的回归关系表征正确,模型的预测能力满足定量分析的精度要求。

文章采用选用RBF核函数,分别使用GRID、GA、PSO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对甲烷、乙烷、丙烷等5种典型矿井气体的组分浓度进行回归预测。

3 不同算法下矿井气体定量分析结果对比

文章使用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Nicolet-Nexus8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共测得186组模拟矿井气体的光谱数据,将其中136组作为训练样本,剩余50组样本数据作为测试集。用优化所得的C和g对校正集各维进行训练建立SVR校正模型,利用原始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验证。

通过计算得到,采用不同优化算法时的MSE值都小于0.06,且R值接近1,说明各模型的学习能力较好。为进一步评价各参数优选法对矿井气体组分浓度的预测性能优劣,对不同参数设置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其中T为各SVR完成训练校正集以并获得预测结果参数所需的总时长。

由表1可以看出,3种SVR计算时长都在80 s以下,但PSO和GA的计算时长普遍短于GRID。甲烷、乙烷以及二氧化碳在混合气体中的浓度均能被这3种SVR实现较为准确的预测,其中相关系数R均大于0.9,且最小MSE都在0.02以下,而乙烷、丙烷的浓度预测误差则相对较大。由于烷类气体的红外吸收光谱在波段以及波峰吸收值上存在较大的重叠,丙烷和丁烷尤为严重,其预测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对于丙烷和丁烷,基于PSO优化模型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算法,且其对丙烷和丁烷预测后所得均方差均低于其他两种算法,相关系数也高于其他算法优化的SVR,从而证明利用PSO优化SVR模型参数对(C,g)的适用性。

4 结语

矿井气体的红外吸收光谱能够反映其组分种类及其浓度的信息,但是烷烃类气体存在较为严重的波峰重叠,所以需要通过非线性建模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SVR在对矿井气体红外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是实现此优势的前提则是选取到最佳参数对(C,g)。经过试验分析,对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参数选择法如GRID、GA以及PSO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发现使用PSO优化的模型在对矿井气体的定量回归预测上的综合性能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显政.煤矿安全新技术[M].北京:煤炭科学出版社,2002.

[3]梁运涛.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气体指标法[J].煤炭科学技术,2008(6):5-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