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世界经济现代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经济现代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经济现代化

第1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一、建立合作共赢的银企关系是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银行和企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经济主体,银企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个体上看,两者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博弈关系,从总体上看,两者之间是一种共同发展、密切合作的的共荣共损关系。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失去了企业,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活、银行兴”,银行自身发展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银行支持和帮助企业就等于支持和帮助自己。在当前形势下,某些企业因资金链紧张而亟待银行融资,而基于防范风险考虑银行普遍具有恐贷、惜贷的思想顾虑,如何破解银企双方融资困境亟待政府和监管层面给予正确引导。

监管层面应研究制定政策,拿出相关措施,引导双方构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银企关系,共同应对当前困难,通过寻找银行与企业共同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实现银行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同时兼顾。监管层面当给予银行业相应的政策配套支持,并赋予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判断决策的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在遵循基本金融业务规则的大前提下,积极扩大信贷规模,不断增加资金投放,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构建分层次的续贷政策体系,实现梯度管理。

当前形势下,某些企业由于暂时的经营困难而造成资金链紧张,商业银行要在做好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伸出援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银行贷款到期时,为满足企业连续使用资金的需求,可有四种不同处理方式:一是融资条款变更;二是再融资;三是展期;四是重组。上述四种处理方式是在对客户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借款人资信差异所采取的差别化处理方式。

(一)融?Y条款变更

融资条款变更是为适应市场变化,在控制风险前提下满足客户需求的操作方式。融资条款主要包括:融资额度、期限、用途、担保方式、利率、费率及前提条件等。由于融资条款变更的情况比较复杂,个案之间差异性较大,在办理该类业务时需要对业务重新履行审查审批程序,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二)再融资

再融资是为满足公司客户对贷款连续使用的需求,对其发放新贷款偿还原贷款,从而实现客户不间断使用贷款资金的目的的处理方式。就企业而言,其再融资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借新还旧”(由原贷款行发放一笔贷款偿还原借款);2.“置换贷款”(由其他银行发放贷款用于偿还原银行借款);3.“变相续贷”(通过向公司股东、其他关联方或是其他企业借款方式偿还贷款,贷款归还后银行再向该客户发放一笔贷款)。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则说明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融资能力,生产经营基本正常,按此逻辑,银行办理再融资业务的信贷资产并不必然是质量不佳的业务。

“再融资”的操作虽然形式上是使用一笔新的信贷资金归还原贷款,但实质上是实现融资的期限、利率、担保、还款方式的重新安排,是严格按新办理业务的政策尺度进行审查审批,重新签订合同,落实贷款条件。在此前提下,再融资业务本质上是对有偿还能力客户的积极服务手段,是银行在对客户进行风险判断基础上所做出的审慎信贷决策,应当予以支持。

(三)展期

展期是基于借款人生产经营安排的变化或临时流动性压力,而延长贷款期限的处理方式。办理展期业务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原定贷款期限短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或项目评审测算期限;因归还贷款计划过于集中导致借款人还贷困难;因自然条件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导致贷款项目建设期延长、投资增加,未能达到预期经济效益,按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暂时有困难。

展期业务主要适用于融资能力有限,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归还原贷款、但生产经营正常且具有偿付贷款本息能力的客户。展期业务形式上是对原贷款期限的调整,但实质上是按照新增贷款进行管理,并需要与借款人签订补充协议,对借款人资信状况、保证或抵质押担保的合法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

(四)重组

重组,是指为降低和化解贷款风险,对因借款人财务状况困难而不能按期全额归还的贷款(含垫款),对借款人、担保方式、还款期限、适用利率、还款方式等合同规定的还款条件进行调整的处理手段。办理重组业务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通过贷款重组,可收回部分贷款本金或欠息,且担保效力不低于原担保;贷款重组后有利于贷款安全和借款人落实还款计划,通过贷款重组能使原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存在的法律缺陷得到完善,或使信用贷款转化为担保贷款,或进一步增强担保的可靠性;变更借款人后贷款风险明显降低;其他通过重组可以降低贷款风险的情况。

重组方式适用于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存在困难的客户,通过对借款人、担保方式、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合同条款条件进行调整变更来化解信贷风险,是较为灵活的降低和化解风险的手段措施。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不良资产处置通道。

(一)当前不良资产化解的几种方式。

1.企业破产清算。对没有偿债能力、资不抵债的企业,通过企业破产的办法,拍卖企业剩余资产偿还银行贷款,解决债务清算。2.提取坏账准备金冲销不良贷款。就是把企业不能清偿的贷款债务,由商业银行从坏账准备金的账户中提取准备金,用“冲销不良贷款”的办法来消灭和减少不良贷款。3.不良贷款的出售,通过公开出售或计价出售的方式,将不良资产从出售银行转移出去。4.注入公共资金方式。一般是指通过注入资金来化解银行的不良贷款,具体的做法就是由财政向特定的银行拨付专项资金,目的就是冲销银行的不良贷款,同时免除掉企业的债务。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的方法来解决银行持有大量不良贷款的问题。

(二)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手段

1.探索“贷转股”模式。即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贷款债权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对该企业的股权。对商业银行而言,由债权转为股权的操作可以转移部分信贷风险,在保全自己信贷资产完整和安全的前提下,化解部分不良贷款。

2.运用并购重组模式。即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债务重组推动存量资产的重新配置,从而将现有不良资产资源在国内外同行业之间进行分配,并在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以便处置目前的不良资产。

3.尝试商业银行的参股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商业银行可以独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将现有不良资产从内部分离出来,交由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处理,比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方式,从而放宽不良贷款和抵贷资产处置的政策限制,再通过转让、打折出售、打包处理、租赁、招标、拍卖等等方式直接处置掉不良资产,提高资产受偿率,降低信贷的损失。或者通过探索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联合运作模式,由双方合资设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用于双方产业和产品之间的衔接联合,充分发挥银行方面的资金和信息优势,以及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灵活的优势。

4.联合运作模式。即联合各种资本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处置不良资产需要有大量的资本介入,反之没有资本的介入就无法顺利处置不良资产,要采取有效形式引入信托、投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非金融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进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种资本参与不良资产处置。

第2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

当前,在经济管理逐步创新的历程中,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就经济管理的客观情况而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经济发展水平尽管越来越高,但为满足经济发展趋势的各种要求,也需要相应提高其他层面的发展水平。在经济管理领域,逐渐增强的经济管理能动性和逐渐扩展的经济管理权限,使得经济管理不管是在外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内部刺激方面都极具积极的作用。同时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在经济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及模式过程上也具有先进性的体现。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正是由于其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特点,使得在经济管理方法企业能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备满足自身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力。

(二)管理的艺术性和重要性

科技和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使得其他技术也相应取得的不小的进步。应用技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确保企业技术先进性的功能,但是一旦企业在自身发展中不能很好的进行经济管理,那么企业可能就会面临自身凝聚力的缺失。当前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其重要性日益明确。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不断将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式用于自身的发展过程,随着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已不再单纯的要求企业内部的相关工作实施仅仅需要符合相应的制度章程,还逐渐注重管理形式的艺术化。例如文化建设、心理剖析等管理方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逐渐应用,可以更好、更高效的达成经济管理目的。

(三)管理的民主化与专业化

企业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经济管理知识储备是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先决条件。专业化的经济管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经济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人性化。对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管理模式的民主化更贴近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国经济灵活性的发挥。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管理方式的发展也正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态势。这种发展趋势不但有助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一)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在任何一种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管理制度不但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基本的章循支持,同时还具有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功能。在经济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过程中,适时的将人性化管理纳入其中,逐步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关于人性化部分的要求,可以充分体现企业实施相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使得企业各种工作在顺从民意的前提下能够取得更快、更高效的管理效果。

(二)转变管理观念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当前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趋势下,我国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正确认识自身在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充分注重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将其置于企业管理和运行的重要位置,在经济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让经济管理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体现适宜的人性化和充分的现代化,不断完善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经济管理机制。此外还要注意专业性管理人员作用的发挥,选择性的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营养成分,在管理安排中培养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民主意识,不断优化经济管理方式,推动经济管理全面、科学的发展。

(三)注重经济管理模式的民主化

管理模式的民主化是促成经济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实施的一种关键因素。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否得当、管理工作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和管理模式是否具有充足的民主化体现有直接的关系。在决策重大经济管理问题时,企业应让民主化管理发挥其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影响企业战略走向的重大管理问题上,可以通过范围内的全员表决对其予以确认。在实施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历程中,经济管理模式的民主化能够更为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新要求,这种方式能够使企业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决策,有助于企业管理目的的达成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第3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经济;世界经济;耦合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82-02

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研究独立发展多年,人们很少将两者相提并论。这一方面与重陆轻海的意识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两者的关联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各国的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海洋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与之相适应,新近有人提出了“海洋经济就是世界经济”的观点。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战略、直至影响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一、传统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

从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两者存在密切关系。从时间上看,17世纪欧洲国家从海上掠夺开始了崛起之路,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演变;19世纪沿海国家借助近海之便发展对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世界工业化进程也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15世纪的经济和技术大发展使得早期的航海活动开展起来,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传统海洋经济向现代化转变。从空间上看,世界经济中心沿海布局的态势明显,从中亚到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和罗马,再到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以及超级大国美国。如今人类各种经济活动都越来越多地向海洋延伸,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都集中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世界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

海洋交通运输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海运的辐射半径大大超过河运和陆运,海运技术的突破为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早期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贸易,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成为贸易的主体之后,更是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在开放条件下,各国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和产品配置,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国家的繁荣来源于贸易,贸易依靠海上交通,而海洋交通运输是传统海洋经济的主要部分。因此,传统海洋经济通过国际贸易间接对世界经济发挥作用。

二、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耦合

20世纪60年代,海洋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以及海洋科学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嫁接、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以海洋大规模综合开发利用为特点的现代海洋经济诞生。现代海洋经济的诞生是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传统海洋经济并非直接对世界经济发生作用,而只是通过海上交通强化了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互动。现代海洋经济则不同,它逐步摆脱了陆地本位的束缚,直接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

1.世界经济发展对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作保证,世界经济在生产、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也往往是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1981年海洋开发研究经费高达393亿日元,这一数字在2001年增至964亿元。(2)制度推动作用。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全球范围内对海洋经济的认知呈现出内涵更加丰富、领域不断拓宽、地位逐渐提高的趋势。沿海国家纷纷提高了海洋问题在国家内外政策中的地位,甚至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筹划的重要内容。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海洋科学报告”中提出要以海洋科技的发展来提高美国全球经济竞争力。日本出台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也提出以海洋技术为先导,加强日本海洋开发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政府的积极干预使海洋经济发生跳跃式发展,同时也为其适度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海洋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工业―技术革命将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质纳入“资源”的范畴。海洋蕴藏的资源远比陆地要多,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农作物,海洋储藏的矿产资源和可燃冰能够使用一千年,海水经过淡化后可以直接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和开发陆地资源相比,其经济成本小,边际收益大,因此海洋开发成为许多濒海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2)海洋经济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尽管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很粗浅,但其潜在的巨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引起重视。进入21世纪,网络泡沫退去后,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海洋技术很可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力。海洋再生能源、海底通讯、游艇、海洋生物技术等产业扩散效应强,极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后沿海国家首先崛起的产业。

这是一种有别于间接传导机制的直接传导机制,具有几个特点:(1)直接性。现代海洋经济是知识经济、资源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动力,效应大、时滞短。(2)有序性。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补充、聚合放大,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3)自发性。这种机制是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不需要人为推动,还反过来影响了人们对海洋经济的认识。

三、现代海洋经济的世界经济属性

(一)现代海洋经济的本质属性

结合历史和当前趋势来看,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具有动态性。要验证“海洋经济就等于世界经济”这一论点,就要从两者的本质属性上探求答案。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全球化态势,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决定了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现代海洋经济也是开放经济:(1)海洋具有空间开放性。任何一个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离不开海洋,各个国家通过海洋互相连通,控制了海上交通就是控制了世界贸易,从而控制了世界财富。(2)海洋资源具有共有性。有些海洋资源分布于公海和国际海底,成为跨国界共享的资源,还有些海洋资源归属不明确,沿海国家围绕其产权展开的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3)海洋技术具有综合性。海洋产业涉及学科多,海洋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恶劣的海洋环境和频发的海上灾害加剧了其风险性,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国际合作。加之海洋开发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也要求各国共同承担责任,采取共同行动。

同世界经济相一致,现代海洋经济也开始了全球化进程:(1)政府间海洋合作不断深化,海洋大国之间从海洋科技合作向政策合作转变;(2)远洋渔业、海油开发等产业走向全球布局,以此突破资源、资金和技术瓶颈;(3)众多海洋产业相关企业采取全球化生产方式,建立起物流、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跨国战略联盟。总之,现代海洋经济在对外关系视野中的地位得以显著提升,现代海洋经济的开放性是探究其与世界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生耦合

海洋经济自诞生以来就和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未来这种态势只能更加明显,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共同生存、协同演进的关系。

首先,两者共生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世界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裹挟中,对外贸易增速大大超过经济增速,资本和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生产要素在各国间高速流动,只有开放的经济领域才可能在世界大市场中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海洋经济就是如此。开放性是现代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共有的属性,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这一属性都不会发生改变,决定了两者耦合发展的态势。

其次,两者耦合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每一方面的发展,反映在世界经济上都将产生极大的效益。世界经济的基础正从资源向资本、知识和技术转化,以新科技革命为背景的现代海洋经济无疑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利润源。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现代海洋经济非但不会脱离世界经济,两者的关系还会更加紧密。

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耦合演进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号:现代海洋经济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海洋经济等于世界经济”这一说法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经济的历史和未来,以及对其地位和价值的理性认识。只有认清两者的耦合规律、发展态势,探索其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才能把握住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脉搏。

参考文献:

[1]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经济思想史,2007.

[2]刘新华,秦仪.海洋观演变轮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2):75-78.

[4]红.现代海洋经济及其特点、趋势初探[J].资源与产业,1999,(6): 41.

[5]马汉.海权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6]乔琳.刍议复杂系统下中国海洋文化系统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9,(15):9-18.

[7]温俊萍.经济史视野中的大国崛起[J].史林,2008,(4):167-173.

[8]向云波,徐长乐,戴志军.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46-52.

第4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

作者简介:张晶(197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学院国外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1.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42-03

二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一方面,新兴的民族国家为巩固政治上的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同时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以确立它们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走向真正自主发展之路。这既是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又关系到国际社会的发展前景,因而,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对“自己在先前殖民地影响的丧失而感到忧虑”,他们力图把众多新独立的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问题,逐渐在西方和拉美形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所谓发展理论,是指研究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条件、方法和途径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1]台湾学者萧新煌把发展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2]这三种理论具有不同的知识与时代背景,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了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地位。从时间顺序来看,以沃勒斯坦为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世界体系理论,出现在前两种理论之后;从理论内容和影响来看,世界体系理论无疑开拓了发展理论的新境界。世界体系理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理论研究者对发展理论的分析,形成了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发展理论的热潮。从分析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看,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打破了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之间的二元对立,是对前两种发展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现代化理论是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最初形式。20世纪50-60年代,在解释社会发展方面,现代化理论在西方学术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化理论的基础是进化论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论证西方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同时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因此,现代化理论学者主要着眼于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研究。他们认为,不同国家发展具有不同的进程,只要遵循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就可以使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他们踏上发展之途。该理论遵循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分法(传统―现代),认为“现代”就是进步,“传统”就是落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创立了理性的思想模式和制度模式;而传统社会(落后国家)在文化和制度上落后,因此无法进入现代世界。现代化理论还在对欧美发展道路中抽象出一套所谓普遍的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3]

应该说,对现代化理论的质疑和批判是伴随其流行展开的,对其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化理论中蕴涵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单向式发展的进化理论,从而忽略了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其他模式。这一理论认为西方模式是一种普世性的发展模式,现代性具有普遍的优越性,其实,这种观点是一种不顾历史和社会事实的虚构臆测,西方种族主义色彩浓厚。其次,主观的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对立起来,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设置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第三,“传统―现代”的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化的抽象,是不顾事实地把“传统”与“现代”的复杂性简化成两组对立的同质体。实际上,二者不是完全绝对的。第四,由于现代化理论强调内在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外在因素的影响,看不到阻

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际是极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因而具有保守性。

二、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按照现代化模式发展的不发达国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学术界开始质疑把现代化作为普遍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依附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美国现代化理论学派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有力挑战。这一理论主要是拉美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包括来自美国的激进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提出来的。他们通过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行研究,并以此来批判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是最早研究与资本主义有关的第三世界问题的理论。依附理论认为,主流的现代化理论的最大谬误是其倾向于孤立地看待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和第三世界所谓的“低度发展”缺乏互相联系。他们主张从不发达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不发达的原因。这一理论认为,正是西方世界与第三世界的接触,通过剩余价值在国家间的转移来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剩余,才导致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低度发展”,而西方国家逐渐演化为资本主义强国。这就产生了“中心和边缘”的国际分层体系,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边缘国家和中心国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与支配关系,只有消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打碎这种依附与支配的链条,才能彻底改变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的经济地位。也就是说,不发达国家必须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与发达国家“脱钩”、“断链”,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依附理论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主导地位,唤起了发展中国家学者和人民关注自身发展问题。这一理论比现代化理论更深层次的揭示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但是,依附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第一,体系模式过于简单化,把世界划分为依附与被依附国家,忽视了一些穷国经过发展已步入富国行列的客观事实。并且,发达国家提供的投资和贸易机会对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东亚崛起就是一个突出事例。第二,依附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因素的作用,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直接归因于发达国家的剥削,而很少提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因素也是造成其经济停滞和贫困的重要原因,比如人口的过快增长、高文盲率以及政治腐败等。第三,依附理论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改变现状,具有明显的激进色彩。此外,依附论并没有提出有效的、令人信服的发展战略。正因如此,依附理论在兴盛十几年后就开始衰落。

三、世界体系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之间的意识形态战斗慢慢平息,学派间的争论更加理性化。与此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东亚地区经济继续以惊人速度增长,美国经济地位有所衰落,发展中国家对旧国际秩序的反抗加强,等等。以沃勒斯坦为首的一些激进学者发现依附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许多新变化。因此,由沃勒斯坦首创并发展了世界体系理论,从而使发展理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世界体系理论是在“依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又不象依附论那样把世界简单地划分为中心和边缘两个部分,从二者的关系来分析发达与不发达,而是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总体的发展规律,并从总体发展过程中窥视作为部分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象。”[4]沃勒斯坦在依附论“中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创立“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分析框架,超越了依附理论,有了更宽泛的研究领域。他主张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解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体化”与“不平等”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两个最主要特征。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出现扩张和停滞的周期性变动,每次变动都会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改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沃勒斯坦认为,边缘地区的不发达,并非仅是中心地区扩张的结果,而是中心扩张、边缘的内部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政策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半边缘地区在世界体系中起稳定作用,它具有中心区的边缘和边缘区的中心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角色增加了世界体系内的异质性和多元性;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一再强调边缘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缺乏强大的国家机器,单靠工业发展是无法改变边缘地区的地位的。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寻求经济发展,摆脱被边缘化的不利环境,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制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世界体系理论是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自身演进、批判和发展的结果。世界体系理论在理论研究的视角、研究结构和理论探讨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一方面,沃勒斯坦在继续对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的同时,吸收和借鉴了依附理论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模型,对资本主义进行激烈的批判,并构想以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体系取而代之;另一方面,他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世界发展进行宏观思考,也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和不可避免性,从而与现代化理论达成共识,把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沃勒斯坦创造性地整合了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实现了理论的超越。

首先,世界体系理论超越了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一国分析法,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以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并从这个整体来分析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都试图解释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从国家和社会层次上解释的,沃勒斯坦是从世界体系层次解释的。虽然依附理论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但总体上其侧重于国家层面。世界体系理论把人们的视角由现代化理论提供的“传统”与“现代”和依附理论提供的“中心”与“边缘”的二维结构,扩展到多维的国际空间,从而开阔了人们的理论视野。

其次,世界体系理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分析结构,提出了理论研究的新见解。沃勒斯坦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三层式结构:核心、半边缘和边缘,代替了依附理论的“核心―边缘”的理论结构。半边缘概念的提出是发展理论上的大胆突破,它更全面地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有助于研究国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地位变迁的矛盾,同时摒弃了依附理论的宿命论观点。用半边缘的概念,更好地解释了东亚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后期超越其边缘状态的原因。由于理论结构的局限,依附理论只集中研究边缘,而世界体系理论不仅研究边缘落后的地区,而且研究资本主义核心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与发展。在沃勒斯坦看来,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如何改变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结构位置,实现自我提升。

第三,沃勒斯坦以世界体系的前景为分析目标,拓宽了理论研究的新视野。经典现代化理论家主张现代化模式上的西化论,对不发达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依附理论反对西化论,否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行性。世界体系理论一方面反对全盘西化论,批判西方中心论,这与新左派理论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它通过加入一个“半边缘”概念,指出世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稳定性和不可避免性,又与主流现代化理论相通。世界体系理论也强调依附性发展,但不同于依附理论所强调的单向依附,沃勒斯坦认为依赖具有双向性。这一点上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第四,世界体系论所倡导的结构决定论,无论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内因决定论,还是依附理论的外因决定论都是认识上的一个超越。把世界作为分析单位,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世界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它们的发展已无内因和外因之分,而受体系整体规律的制约。显然,对于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无疑更为全面。

当然,世界体系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分析世界体系为什么会形成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时,沃勒斯坦并没有给予令人信服的说明。并且,世界体系理论过分强调体系结构的效果,从而忽视了社会内部的制度结构和文化传统的作用,对于体系本身是如何运作,内部因素如何抗衡体系结构等,也未给予阐明。世界体系理论对各国在世界体系结构中地位的划分没有确切依据,比如,中国被划分到半边缘国家,显然与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不相称,这暴露出世界体系理论结构划分的片面性。世界体系理论对现代化的理解也过于片面。在沃勒斯坦看来,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而资本主义化就是资本支配下经济剥削关系的扩展。事实上,资本主义化除了工业化、世界性的经济剥削和两极分化之外,还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重要变迁。作为发展理论,这种研究忽略了具体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发展过程,忽视了对具体国家

发展道路的探讨,缺乏实际应用性。

四、结语

由于沃勒斯坦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性,在构筑理论体系时又过于追求理论风格,缺乏应用性,不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加之世界体系理论的结论也是宿命式的,不发达国家几乎无法从世界体系中吸取精华以制定发展政策,因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界理论多元化倾向的加深,世界体系理论未能保持住自己在发展理论中持久的主导地位。但总体来看,虽然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存在疏漏和矛盾之处,但其理论框架宏阔,体大思精,自成一派,许多地方虽引起争议,却也发人深思,标志着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新阶段。近年来,无论是现代化的全球性扩展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都在某些方面论证了世界体系理论。尽管在理论上有待完善,但世界体系理论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严立贤.发展理论与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1988,(05):75-78.

[2] 萧新煌.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M].台北:世流图书公司,1985:17.

第5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一、新兴经济体崛起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新特征

首先,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1世纪头10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其中,中国超过10%、印度超过7%、俄罗斯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率。2010年全球经济呈现“南高北低”的走势,即发达经济体仍表现不佳,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主要增长点。IMF2011年1月25日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发达经济体2011和2012年增速都将维持2.5%的增长,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均将达到6.5%的高增长。

第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明显增大。按IMF2011年2月公布的世界各国GDP最新排名统计,截至2010年,按国际汇率计算,中国为5.75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巴西2.02万亿美元,位居第八;俄罗斯1.48万亿美元,位居第十;印度1.43万亿美元,位居第十一。目前,“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2010年五国的GDP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据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首席经济师奥尼尔预测,到2018年,“金砖国家”的GDP有望超过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新兴经济体在本次经济危机中虽然也受到严重冲击,但仍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第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相对快速的复苏与发展更是备受瞩目,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相应提升,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次首脑峰会在华盛顿召开,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共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策。在2011年1月下旬瑞士达沃斯年会上,有关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崛起的话题成为论坛热议的主题。而长期居于世界经济中心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黯然失色,世界经济重心偏转的趋势增强。金砖国家影响力的扩大,使其对其他新兴国家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在增强。2011年4月金砖国家首脑集聚中国海南,正式吸纳南非加入金砖阵营,金砖国家实现首次扩容,金成员国由原来分布在三大洲扩展到四大洲,代表性更广泛,更加充满活力。

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造成严重冲击

加速世界多极化进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转型:经济增长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向亚洲、东欧、中东与拉美等地的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战后多年形成的美国经济一“伤风”、世界就“感冒”的单极时代正在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出现增长中心的多元化和实力分布的多元化格局正在显现。尤其是随着亚洲地区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域内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原有欧美强、亚洲弱的不均衡格局正在向均衡化、多元化方向演变。

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其突出表现:一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进口需求和海外投资方面正在改变过去的被动地位,开始为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资本和市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二是在近来多哈回合贸易谈判难以取得突破、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陷于停滞的背景下,全球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却如火如荼地发展,国际贸易形式更加多样。三是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了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亦加剧了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竞争,给各国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机遇和挑战。

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现有国际体制机制的变革调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酝酿调整成员国金融权力结构。涉及全球经济问题仅仅依靠发达国家已经难以提供周全的解决方案,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合作和参与已经日趋重要。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历经波折,终在2010年取得突破,前者同意发达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整个发展中国家投票权重升至47.19%,后者确定在2012年前向包括新兴国家等在内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

三、西方主导的传统格局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

首先,新兴经济体的综合实力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综合实力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尚有距离,且共同面临发展模式转换的课题。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呈制造业上升态势,但它们在高端产业、金融业、研发能力、管理经验、资金、人才与教育、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等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尚无绝对优势。即使块头最大的中国,目前总产值仅占全球GDP的6%,而全球GDP的22%仍然依赖美国市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经济仍保持一定的扩张势头,但仍无力抵销美欧经济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新兴经济体在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度欠缺、城乡差距过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对外依赖严重,特别是在它们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需依赖西方。在最终消费市场缺乏有效话语权,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同样缺乏议价能力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本身就缺乏安全性。尽管目前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有所增加,但这些外汇储备的实际购买力,最终要以美欧市场资本价格做支撑。

其次,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难以取代。应该看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胜国对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是按美国原则制定的、实现美国经济“霸权”体制。虽然该体系确立的货币制度在1971年崩溃,但美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目前,美不仅在各项经济指数方面领先,而且它更容易依赖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强势地位牟取实利。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根本特征仍然是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元作为世界关键货币的中心地位并未因经济危机而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美在规则制定方面的绝对权威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为65.3%,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降幅有限。2008年第1季度末到2008年底,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一直在64%的水平上徘徊,到了2009年第1季度,这一比值为64.97%,与危机前的水平基本持平。美元作为国际储藏货币,至少有两个因素决定了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转变,一是其他主要货币在当前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过低,在美元比重最低的2008年第2季度,排在第2位的欧元在储备货币中的比值也仅有26.8%,尚不足美元的一半。二是美元在SDR一揽子货币中占40%的比重,无论欧元、日元还是人民币,在短期内都不能够动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再次,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近年来,尽管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争取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方面已经取得某些进展,但这种努力仍然处于量变阶段,实现质变的条件尚不具备。虽说改变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合理的,但这一改变不是光靠某一单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就能简单决定的,而需要整体综合实力的质变去改变。只有当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发展到足以完全改变世界经济力量对比时,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方能实现。为此,我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既要抓住机遇、主动进取,有效整合新兴经济体的力量与诉求,也要积极寻求与欧洲和日本的利益交会点联手推进。同时还要提防美利用经济霸权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对我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共同离间和干涉。

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取得了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升,现已是GDP总额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此外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从一些国际权威机构的一般分类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据人均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平三个指标统计出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2009年的发展指数为0.772,世界第92位,属于“中等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38993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为2940美元,居世界第130位,被世界银行列入“下中等收入群体”,离上中等群体平均线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从20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看,中国内地以购买力平价计的人均GDP,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3位,仍然落后。

从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低。中国的研发投入率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08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5%;而2005年经合组织国家的研发投入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5%,其中美国长期处于2.27%水平,日本则超过3%。中国的教育投入不足。据中国《教育蓝皮书》2010年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按人口计算,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医疗卫生设施严重滞后。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2009年4月的报告,中国用于教育和卫生的公共支出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4.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经合组织国家此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约为13%。现代化水平弱势仍然明显。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国2006年的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8,而世界现代化水平指数平均值是53,中国排在第59位。

从中国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还很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中国在第一、二产业集中了过多的劳动力资源,中国至2008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高达11%。而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中国第二产业比重高达49%,且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且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中国目前服务业只占40%,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65%。另外,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按联合国《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200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5,高于法国的0.327、瑞士的0.337、美国的0.408等发达国家,也高于罗马尼亚的0.315、马来西亚的0.379、印度的0.368等发展中国家。说明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严重失衡,贫富差距过大。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9,贫富差距跃居亚洲第一,全球前25位。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中消耗资源和人力的货物贸易比重大,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贸易比重小。

第6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上半年中国的GDP增长11.5%。海外评论,中国即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各地房价突破九部委的联合围堵,继续疯狂飙升。人们又纷纷评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关房地产业发展的争论再次趋于白热化,纵观各方论点,大多都停留在经济层面。笔者认为,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攸关国家现代化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正如决定一辆汽车总体性能的是它的发动机系统而不是外壳装饰;标志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是它的产业制造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在以前,这标志的是工业化能力,在当代则是信息化程度。10亿条裤子和一架客机的价钱相当,但前者是落后国家后者是先进国家的标志。同理,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来说,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数个百分点,也没有靠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更有意义。

那些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是依靠工业化奠定的国力基础,争衡世界才赢得了今天在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地位,如英、法、德、美。而那些只靠倒卖别国原料或产品,以投机致富的国家,很快便退出了历史舞台,如葡萄牙。西班牙原有着欧洲最广袤的国土,又最早从美洲夺得大批金银,国库充盈。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制度,错失工业革命良机,结果也步葡萄牙的后尘昙花一现。近代史上的现代化国家,靠着传统产业革命,从而摆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未来的“现代化”国家,将取决于谁能从工业时代真正进入信息时代。

什么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

现在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是,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何谓“支柱产业”?顾名思义就是整个工业体系的栋梁,能够支撑、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以往的支柱产业是铁路、钢铁、石油、飞机和汽车制造业,现在是航天、信息产业。靠着这些“支柱”,美国现在几乎垄断着全球GPS、军火工业、客机等市场,以暴利支撑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主导地位,全方位打造信息时代的全球帝国;日本是靠汽车、电子、光学和计算机产业奠定世界经济第二的基础,实现了国家复兴。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上只有凭着传统的制造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支撑和带动了当代大国现代化发展的故事,尚没有哪个国家凭借“盖房子”把国家带进现代化的神话。这是因为前者不仅带来产品,同时还刺激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形成获取巨大利润和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而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带动的相关产业只是煤炭、钢铁、土地的巨大损耗,进一步造成资源、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的支柱产业存在不掌握核心技术,即“空心化”问题,这不仅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严重危及国家经济、军事和信息的安全。把凡是能直接带来短期利益的产业冠以“支柱”之名,真正的支柱产业反而被忽视。由于支柱产业“空心化”,中国已经为汽车、电器制造业送去了数不清的专利费。中国已经给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送去了上千亿美元。至于中国为军事现代化而购买的外国军备,耗费外汇也很惊人。这样的经济运行模式怎么能“可持续发展”?

从战略高度认识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危害

众所周知,出口、投资和消费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调查显示,我国的最终消费率近年持续走低,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消费仍未成为经济循环的起点。人们收入中越来越大的部分用于住房消费,这将对一般消费品有很大的挤出效应。一个人为了一套房子,要把积蓄和未来几十年的收入耗尽,他以后还怎么购买汽车、家电,还怎么用来再教育、投资创业呢?

整体是个体的放大,整个阶层都无力消费工业品和进行投资创业,怎样拉动国家其他制造业的发展?畸形发展的房地产业为中国现代化埋下不少隐患。国家现代化的主体一是政府二是民众,国家缺了资源,人民没了钱,那我们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又在哪里?

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危害巨大,还在于腐败的滋生以及社会两极分化的加剧,使和谐社会建设面临巨大的政治难题。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出现十分明显的寡头现象,囤积居奇、圈地待涨、捂盘惜售比比皆是。一些地产商、地方官员、专家学者和个别媒体构成了一个特殊利益集团。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尖锐的社会对立,埋下不安定的种子。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教训证明,巨大的资金掌握在少数寡头手里,一遇危机或其他风吹草动,资本将立即外逃,导致金融危机,贻害整个社会。

正是由于房地产业畸形发展的种种弊端,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不促使中国打压房地产业,还鼓励巨额游资进入中国地产市场火上浇油,经济利益的诱惑之外,阻滞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战略动机也若隐若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信息,上半年进入中国的热钱就达上千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国房地产业。中国经济领域的疯狂投机,终于引来更大规模的国际投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外国资本的恶性介入,有可能会使正在走向垄断和失控的房地产业,成为一场全面洗劫中国社会财富的战场。

国家现代化发展要有整体战略设计

国家战略设计应该是有序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到底应该先工业化、信息化还是先城市化?

二战后,美国凭着世界第一的工业体系大发战争财,富得流油。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对其他制造业的资金造成釜底抽薪,还引领了美国的经济繁荣。日本上世纪90年代,也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但之前日本已经在汽车、电子、造船等现代产业方面成为世界的佼佼者。美、日的发展经验表明,房地产业的发展,应该在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之后,即在国家工业化完成之后。国家有充裕的财力,民间有足够的财富,发展房地产业让人民安居乐业,方可实现社会繁荣和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民众靠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加工工业,积累了一点辛苦钱,本应该以此微薄的基础,将此集中用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现代产业的建立发展,既可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也为下一步现代化跃进打下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房地产业无疑显得太早,属于“抢道”。

第7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现状;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已开始,自从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是有利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注意区分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是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谈判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分配。经济全球化则不同,主体由国家变成个人和企业,个人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存在谈判机制的。国际社会中国家的谈判只是为个人和企业的竞争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个人和企业竞争力量的不均衡,国家和国家之间必定存在财富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分配不均,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却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也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总体特征。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其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从生产力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务国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现象,它是一个因史的发展过程。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经济全球化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和增殖需要使世界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的过程。资本增殖、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动因。表现: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组织的建立。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其次,全公司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再次,一个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自我实现。最后,不论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人们有机会获得来自全球的最先进最廉价的,同时还是最切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消费。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经济领域的影响。经济安全观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分不开的。衡量经济安全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国际竞争能力,因为追求经济安全的目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没有国际竞争力,一国的经济安全就没有保证;二是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着一国经济命脉的控制权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很难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其国际竞争力不足。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国家的国际制度安排下展开的,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已有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经济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好处,有时还被迫主动对经济管理权限作出一些让步,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国家。

(二)金融领域的影响。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动全球化、货币体系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以及金融协调与监管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在金融领域实行开放是不行的。但是,金融业最难管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金融衍生工具日新月异,品种已达上百个。人们大多对其性质、功能认识模糊。发展中国家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规则来规划和管理金融业的发展。与较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缺乏高级金融人才。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投机猖獗,风暴四起,使得国际间货币合作的风险加大。而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一旦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便会乘虚而入,必定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边缘地带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容易接受发达国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属性,从而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

(四)影响政府收入与政府借贷。贸易自由化将会使政府关税减少。在自由化的最初阶段,其影响可能是中性的,甚至会增加额外收入,但最终会减少政府总收入水平。同样,任何税收减免或对外国投资者、出口生产商的税收抵免措施都将减少税收收入。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生产单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已不行了,须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机器化生产和世界市场形成基础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同世界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都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指责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它是一种趋势,如果我们不融入这一发展过程,自己将永远落后。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为竞争的强者。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我们应一方面要发挥现有技术优势,扩大对有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对发展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考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生产。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应对它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二)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展观

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发展中国家只有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知识信息等高科技产业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改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被动地位。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关键是知识、创新和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人才、创新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人类的发展应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信息诸要素之间的互适与协调,这种互适与协调必须建立在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的含义。这一界定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老路,而是必须走边发展边治理的现代新路,以最小的付出和代价赢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同志申明,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够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困之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是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独立自主,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即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也就是说,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国际事务应由世界各国平等参与,协商解决。但这并不等于否定大国的重要作用和影。

(四)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

五、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碍的世界性潮流,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其被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还不如有步骤、有准备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去。能否在经济全球化中成为获益者,能否消除贫富差距,都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实力状况和选择正确应对战略及其具体措施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工业革命;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一、三次工业革命标志与特征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

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指起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40年代的工业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兴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以汽车和飞机为主要工具的交通运输、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并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因此,也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使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诞生和发展,目前,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二、科技革命视域下农业时代变更

(一)传统农业时代

农业,从起初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的机械化,经历了一万年的发展。在长达7000年的原始农业种植中,人们用火“烧”出田埂,用并不锋利的农业工具,靠天吃饭。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

(二)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

伴随着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的发展,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由此将四千年的古代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农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由于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化学品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的过渡消耗,困扰着社会,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农产品要成为商品,即标准、均一、规模;要多品种、多品牌、多规格,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需求;要品质优、成本低、价格低。这就要求农业要走标准、集约、高效的道路。

(三)现代生态化农业时代

所说的现代农业,主要指二战后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发展状况。20世纪下半叶发生了DNA重组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两个重大科学事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自近代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来,随着这种以机械化、化学化、商业化和工业化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广,这种农业现代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长达200年化肥的大规模使用,使土地不堪重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包括食品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带来的,是靠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是不可持续的。大量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对森林的破坏和耕地的大量开垦等,虽然在短期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效益,但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生产方式,不仅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也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因此,生态化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

生态农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改善传统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是指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化概念,生态农业将农、林、牧、副、渔多种农业业态综合起来,同时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是将“三产”优化后的产业模式,具有现代人类要求的绿色食品标准,也有满足自身发展的完整的农业经济体系。如德国农业发展实现了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美国生态农业也十分发达,日本农业用地面积少,可是生态农业发展也高度发达。我国生态农业时代也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 曹明贵.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必要转型[J].农村经济, 2006(11).

第9篇:世界经济现代化范文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中国是联合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愿就如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谈谈我的看法。

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经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对自己通过艰苦奋斗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时,我们对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作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经济已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中国若干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中国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日趋活跃,公民基本权利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展望今后几十年,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给全体人民带来了福祉。我们必须坚持它、完善它,而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它。

中国将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数以亿计农民进入城镇,将创造有史以来最为巨大的国内需求,开辟极其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持久而强劲的动力。中国将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扭转城乡、地区和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分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推进和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最终成功,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发展。我们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

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互利共赢,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开放战略。我们要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我们要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公正公平、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和开放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继续吸收和利用世界先进的东西,而且要在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

我们将继续发展教育科技。中国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发展的后劲,根本靠什么?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中国已经制订了发展教育、发展科技的两个中长期规划纲要。我们要着力抓好这两个规划纲要的实施,争取在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我们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五千年中华文明所凝结的道德和智慧,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我们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构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并不太平。但靠战争最终解决问题已经过时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己任。中国将继续寻求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统一及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

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将继续遵守《联合国》,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各项义务。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好伙伴、好兄弟!

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建设民主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建设繁荣的世界经济,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文明世界。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历史将会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而奋斗!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