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历史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整体布局和街巷空间
九都村整体布局座北朝南,西面和北面是绵延的山体,南面则为大片农田。西北山坳里有一水库,一条水渠蜿蜒而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地处九都村内,两侧被古民居包围。属于两层高一字形或凹字形的建筑体块,随地势的高低组合布局。随着时间的变迁,为了适应生活状态的变化,居民不断由基本单元向周边生长、加接、翻新,建筑之间挤出曲折蜿蜒的街巷,形成不拘一格的古村落空间。九都落主要街巷只有几条,路网简单。街巷宽度一般为1~3m,尺度亲切、宜人,曲径通幽,野趣天然,与民居共同构成古村落传统风貌。街巷两侧主要由卵石的围墙或夯土的墙面和卵石的墙基所围合,形成狭长的特色街巷空间。
2.现状建筑质量
九都村内大部分传统建筑建成的年代相对久远,质量较差。存在木板墙破损剥落,屋顶残旧漏雨,内部出现墙体倾斜、木结构被白蚁侵蚀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整修。另外,还存在着一部分表面看似完整质量却一般的建筑。其内部装饰极其简陋,同时结构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一小部分较新的质量较好地建筑,是砖混结构,外墙贴上了瓷砖,层高比周边的建筑高。还有一些居民在庭院内私自搭建的简易灰厕,有砖有棚,为质量较差地建筑,需要进行拆除,整理。
3.现状建筑层数
九都村内主要是1~2层的传统建筑,二层的高度较低,多低于2.8m。部分较新的建筑为三到四层,局部带有阳台,具有保留价值的盘谷第建筑,为两层的凹字形建筑。庞大的建筑体量和高度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4.现状建筑风貌
九都村内主要是传统风貌的建筑,一般为一到两层的木结构建筑。正立面处理一般为对称式构图,大门居于中轴线上。有些在总体上对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又自发改造,两侧边部逐渐有了变化,变得不对称了。三合院的形式较多,屋顶大多是悬山式屋顶,少数为歇山式屋顶,瓦片为红瓦和青瓦相间。但年代都较久远,如今都质量较差。还有一些经过村民自己改造的建筑,在原有老建筑旁的空地上加建一或两个开间。有较现代的平屋顶也有较传统的坡屋顶形式,窗多为铝合金窗,少数有在红砖外抹灰,做立面修饰使用。剩下少量新建的、较现代的建筑,建筑多采用瓷砖贴面。层数较多,层高较高,体量较大。对古村落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也需进行改造。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1.传统风貌建筑质量普遍较差,现代多层建筑与整体风貌不协调九都村内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40%的建筑质量较差,包括一些简易建筑。50%的建筑质量一般,还有10%则是居民新建不久,建筑质量较好。一些建筑中居住人口的密度过大,每户原有的建筑面积又都很小,因此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又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布局凌乱,对整体风貌破坏严重。还有一些建筑由于内部缺乏良好布置,造成空间极大的浪费,导致居民感觉现有的面积不够用,而进行盲目的扩建。还有一些新建的多层建筑体量过于庞大,对村落风貌造成巨大的破坏。建筑外观不仅呆板平淡,还破坏了整体景观。
2.道路空间杂乱,缺乏通顺的街巷流线除了城镇道路较新,内部道路都比较杂乱,整体面貌缺乏整治。一些地方杂物占领了外部的街巷,还有些石板路遭到破坏未及时整修,雨水淋湿后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村内的道路标高较复杂,由于建筑钻空而建,常出现死胡同,因此缺乏通顺的街巷空间。
3.绿地空间零乱,公共空间不足村内除了沿主要道路和西南面有几块较集中的农田,其它都较散乱的布置在建筑间的空地上,环境等都缺乏治理。建筑原有的庭院空间也被违章建筑占领,杂乱无章。不仅缺乏供村民聚集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及休息设施也很缺乏。
4.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生活质量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排水排污设施,目前居民都是自由排放。卫生设施也很缺乏,厕所都是临时搭建的茅厕,没有化粪池,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地破坏。还有架空的电线,线路杂乱,老化现象严重。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街道风貌。
5.局部区域人口密度过大,且居民结构老龄化严重村内传统民居住户大多是世代居住于此,对自己的家乡既熟悉又有感情。年轻的一代都去县城或者城市工作,滞留于此的多是老人,年龄结构老化,经济自我再生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合院建筑随着家族的壮大,如今住了几十户人家,每一户都只有一个小房间,生活条件很差。
三、保护更新
1.保护范围
以刘基庙为核心保护区,其周边村落作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对于核心保护区,严格控制此范围内的建筑物、坏境不受破坏和改变。对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建筑形式和建筑体量,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两层(檐口高度小于6m)。风貌协调区则严格控制此区域的建筑形式和环境风貌,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
2.街巷空间的延续
九都村的街巷应保持住原有的空间尺度,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建筑格局。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整治与更新,使新老建筑的立面协调统一。保留现有的少量石板铺地,对水泥地面进行改造,运用古村落常见的元素进行铺装。村落内以步行为主,严禁机动车驶入,在城镇道路沿线增加小型停车场。3.建筑风貌的整治与更新合理地对古村落的各类建筑进行保护、整治,才能有效地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村落的物质基础。根据村落建筑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保护:对质量和风貌都较好地建(构)筑物,采取保存的方式;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理;对于风貌好而质量较差的建(构)筑物,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修缮,使之修故如故;对于质量较好而局部风貌遭到改变和破坏的建(构)筑物,可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局部翻修;对具有较大历史意义但已经遭到破坏或改变风貌的,可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施工工艺及历史资料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
(2)改善:对质量较好地建(构)筑物,将原有结构保留不动,进行局部修缮改造;对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建(构)筑物,可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结构加固、落架大修或重建;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运用整饬手段也难以达到效果的或建筑质量很差难以维修的危房,可根据现状及历史资料,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重建,原址原样恢复旧貌。
(3)整饬:对一些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严重破坏和影响古村落、古民居建筑风貌及其空间环境的现代建筑进行拆除;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小或视觉干扰不太大且质量较好的建筑,可采取外观和立面形式的整饬,使其高度、材料、色彩、门窗、屋顶等与传统风貌相协调;对部分建筑范围基本不变得建筑进行原拆原建,优化建筑结构、平面局部和建筑立面,使得建筑空间的利用达到最高效,有效节省建筑面积;另外,可以对一些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立面和内部改造。
(4)拆除:为了改善古村落的景观环境与公共设施状况,可以梳理背街小巷消防通道,打通院落间的必要通道,这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空间营造;对于私自搭建又严重破坏原有建筑布局和历史空间形态的建筑,应予拆除。
(5)新建:为了补偿被拆除的建筑面积,可以在规划范围内进行选址。在风貌协调区较隐蔽的、较平整的场地新建一部分建筑,以就地安置被拆迁的居民。这样既能解决安置问题,又不会破坏区域的整体风貌。
(6)重建:村内原本拥有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三合院,但是在2012年2月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相关部门应努力恢复其原有的布局和建筑形式。
四、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发展道路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城市过快的发展会忽视对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本文从经营的角度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利用,分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经营;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利用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一座城市记忆的沉淀,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但在我国很多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代价,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了利用问题必须提上日程,相关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城市发展进程之间的矛盾。
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区之间的主要矛盾
(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历史印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规模不断扩大,很多老街区被现代化的大楼所取代,城市逐渐失去了历史的印记,失去了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和特色,导致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承。在很多城市的发展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缺乏有效的管理,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与维修,更有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被重建。
(二)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但是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忽视,大量的民俗、民间工艺等正面临失传,人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传统的民间工艺,这是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失传的一大部分原因,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的一方面。
二、居民和政府部分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居民和政府部分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树立正确的保护历史文化区的意识和观念,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现有的两种观念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念。首先,大部分人认为历史文化区与城市现代化的格局不同,会阻碍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减缓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清除;另外,也有人认为在城市化进程的当代社会更是要加大力度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利用,不能轻易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一草一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对历史文化区有任何破坏。这两种观念都相对偏激,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矛盾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在城市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区的文化价值做好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工作,既能保留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又能充分利用文化保护区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历史文化的遗存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是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相关部分做好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利于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有利于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经济利益。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区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政府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历史文化保护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
三、从经营角度看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一)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经济满足的情况下也要满足对文化的追求,政府相关部分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注入历史文化元素,建立有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和创意文化园。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街区建立商业街道,保留老街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店铺,打造历史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文化街道,既具备民族风情、城市的文化特色,有具备商业元素,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建筑的基础上,注入文化元素建立创意园,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园区。
(二)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调查并进行划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首要工作是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调查,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调查工作包括对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历史建筑等的调查,充分了解和收集相关资料,有利于保护对象的确立。
(三)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在调查确立历史保护区之后,要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例如,对历史文物的冻结保护,在保护对象属于不可重复的历史文物时,适合运用冻结保护法。在对原址古迹进行保护时,若遭到一定的破坏,可以实施原址修复的保护措施。随着保护对象的确定以及保护区的划定,还应注重对保护区周边环境等的协调。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周边环境进行相应的协调。结合城市发展的特色对周边环境进行建设,既能保留和保护历史文化特色,又能展现城市现代化的风采,一举两得。
(四)对历史文化的利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好文化价值才能使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展。文化价值的保护和利用主要是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适当的修复,针对历史建筑进行近期的查看和维护,在城市化建设中也可以结合历史建筑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主要包括建立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等,利用博物馆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以及展示工艺的生产制造过程,使居民铭记民族工艺,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对历史文化建设的监督平台,保证在对历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原来面貌。
四、结束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使城市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正确认识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文化保护观念,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有利于挖掘城市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传承城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卉.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D].天津大学,2012.
[2]沈建华,陈嗣栋,费华杰等.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保护与延续探析———以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又可作为增强民族(或国家与地区)自省自爱、自尊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时段,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破坏较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建设上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但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中往往存在多种误区。
1)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确实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不过更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这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2)“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有时在历史遗迹、风景区地方挖洞搞个鬼怪神妖的人文景观,这不仅亵渎了古文明,还使人反胃。
3)“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貌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效果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建筑上都要搞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有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以毫无顾及地对现代化大胆追求。这样,文脉就得到了自然延续并且通畅。
4)“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市形态与结构各自不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廓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教育、思想、方法又一直在承袭西方的城建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借鉴承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借鉴、套用的过程中研究西方城市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又具备时代印迹的促动性城市建设理论,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忽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了建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忘记或偏颇的两个方面。
1)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五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
2)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来确定其保存、发展与利用办法。为此,应首先弄清各保护对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级、性质特点、功能内容、容量、交通条件、空间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并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俗以及心理情感上去完善和发展它。
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对古旧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继承发扬古文物意境,提取传统的特色和符号。罗伯特·文丘里1972年设计的美国费城弗兰克林纪念庭院,没有把旧建筑修复,而是将19世纪典型的美国坡顶简化成开敞的不锈钢构架,其地面用白色大理石在红砖地上标志出旧房屋的平面。文氏认为:旧建筑灵魂已显出来,人们步入庭院透过层层空架,由衷地感到故人已逝,精神犹存。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纪念气氛。
还可以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此,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三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印象。
3)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环境协调区:指文物古迹所处的周围环境区,它介于严格控制区与非保护区之间。在此区内允许新建房屋等,但必须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并服从于文物古迹。在此区内除应控制建筑的高度外,还应对其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等方面有所规定,以使其与文物古迹取得协调和均衡,和谐一致。此外,应考虑与街路、绿地等的协调内容。
关健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对策
(2013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研究》SKL-2013-1075 阶段性成果)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旧城改造热潮,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到重要日程。尤其是在保护与发展存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传统格局和文化风貌,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在分析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问题。
1 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及价值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于1986年提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它们不但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也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它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本质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而其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的历史信息,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同时,由于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容易协调,有利于完善地处理旧城更新中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作为旧城更新的一个分支,有其重要的意义。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再加上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重新焕发活力。如河南濮阳市的明清四街、安徽黄山市的屯溪老街等,通过有计划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景观,成为去该地旅游者的必游之处。但同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突出、普遍性的问题。
1、不重视作为风貌载体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有的历史建筑被不恰当地改造,有的甚至被直接拆除,历史文化街区中仅靠文物保护单位独立支撑,使其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如开封书店街是开封这座老城记忆汇集的地方,它反映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显示了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在过去繁华时期,书店街上有许多老字号,生意兴隆。商家一般都是租用上下两层,一层为店铺,二楼用来住人,楼梯设在一层店铺内。如今这条街根据商业的需要,店主往往把一家店铺分成几间门面,分别租给不同的商家,由于店铺的进深小,有的商家在门面后面加倒座以增加进深,极大的破坏了原有建筑物的风貌。另外,由于现代商业的需求已经把原来的板门换成了现代防盗门和玻璃门,而两旁的木板门则直接拆除换成商品橱窗外加防盗窗。
2、保护理念存在偏差,热衷于建设仿古建筑,拆除了原有历史建筑,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如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在历次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博弈中,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占了上风,除了文保单位甘熙故居保存下来,其余房屋均被“地毯式”推平,而随着名人故居与明清建筑的被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建的仿古建筑,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假古董。
3、历史文化街区本身保护注重商业价值开发,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存在过度整治的问题,“景点打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如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它不再是一本旅游手册中写的:“到了成都,你不必去什么杜甫草堂、武侯祠……只需要一下子扎进宽巷子和窄巷子,坐一会儿街边的小茶馆,喝几口三块钱一碗的成都花茶,吃一碗撒了很多葱花的素椒面,然后蹲在那些坐在竹椅上晒‘烘烘’太阳的太婆大爷旁边照几张相片,成都一游也就不虚此行了。”而是有了最低消费的茶馆,在宽窄巷子之间树立起了打着景点招牌的五星级宅院大酒店。走进宽窄巷子,首先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宽窄巷子”与“原生态”的“宽窄巷子”已经大相径庭。
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不够。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生动的教育基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好, 还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区。然而,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并没进行很好的保护,而是听之任之。如河南浚县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虽然还保留有一些传统建筑,但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没有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还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生活的轨道上来,但前提是必须放下经济利益为先的标准,先合理有度地进行修缮维护,再考虑其经济发展。因此,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不是不可改造而是应张弛有度,既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刻意破坏,也不能因文物保护限制或阻挡其进一步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介绍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明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鼓励并吸收广大民众参与到保护中来,让民众亲身体会到历史文物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现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适度改造,以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能够基本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居民生活提供应有的便利,延续其历史文化传统,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群众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3.2 建立检查与考核机制
笔者认为,对已经公布过的历史文化街区或没有公布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文物,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检查团,进行定期的巡回督查。对一些在历史文化街区、古文物建筑等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风貌格局破坏较为严重的当地相关部门,给予通报、处罚,并把此列为考核其政绩的标准之一。当然,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完好,并能延续原有的文化价值,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活政府部门,要给予表扬以及相应的奖励。
3.3 营造多方合作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尽管集中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但是它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这种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建立由某一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政府担负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要职责,资金上的支持是实现这种职责的有力保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专项基金是必要的。单纯依靠政府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除了开展广泛的宣传,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相互配合,以避免出现仅仅是城市的局部地段零星改善的结果。
3.4 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协调
对老街区的复兴经验证明,要想复兴老街区,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商业业态,建立适合现今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功能,且这种商业业态是可以持久永续的。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其以“食”为主的商业业态,满足民众需求,顺应当今社会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民众对于进食环境的特殊要求。试问,门外挑檐斗拱青石板,门内玻璃矮墙木地板的结合是否显得突兀,加之门外的迎宾小姐,很难令人体味到这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产物。因此,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传承应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城市资产,它的保护与复兴既要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又要结合城市设计促进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
[2] 王敏,张亚娟.厦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J].陕西建筑,2009(4).
[3] 耿慧志.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理念及策略[J].城市规划,1998(3).
论文摘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各方面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内容、层次等进行分析,提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 施,从而更好的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
0引言
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人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应是城乡规划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政府必要的政务工作。
自19世纪中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由单个文物的保护到历史地段的保护,再至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且内容不断深化。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破坏城市文物古迹、历史环境的现象。对此,要明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各项基本问题,从而使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1.1原真性
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1.2整体性
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
1.3可读性
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1.4可持续性
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事业,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朝一夕恢复几百年的原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
2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法定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确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在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较完整的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岁月特色的地段与街区;能够体现历史上城乡规划成就及反映城市发展历史的规划格局。除以上建筑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外,文化传统也应是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戏剧、绘画、音乐、手工工艺、民族风情、传统物产等都属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列。
3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
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析,即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3.1保护文物古迹
包括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文物保护单位是法定保护名称。
3.2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建设部在文件中提出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是历史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整个地区内会有一些后代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占一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第二,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有一定的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
3.3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第二,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第三,继承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这里,对古城格局和传统风貌提了保护和延续两层意思,对现状完好的应予保护,新的建设则要求延续,延续格局和风貌特色应成为古城地区的创作设计的一项原则,新建筑的形象考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与联系,做到既有时代感,又与历史有所呼应。
4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要建立和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
(2)各级政府要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各自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规范保护程序,建立和健全保护机构,落实保护责任制,促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3)洛级政府要加大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资金投人。
(4)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取向;全面保护;动态保护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保护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原则,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动态的保护方法;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要和保护协调统一,正确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科学、艺术或文化价值的人类杰作,如文物、建筑群、遗址等;“自然遗产”则指具有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地域空间,如九寨沟等;“自然文化遗产”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综合体,如黄山、泰山等。本文所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即等同于上面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方法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且,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合理利用,达到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协调统一。
一、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内容也在不断地增添和丰富。
首先,从保护对象上看,过去只有杰出的、在历史上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的建筑作品和艺术品才得到考虑。而现在,许多由于时光的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各历史时期的构造物及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物的对象也被列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其次,从保护范围上看,作为保护的对象已不再限于建筑本身。从大的方面来说,开始扩大到它周围的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从单纯的建筑艺术作品扩大到与历史文化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街区和城市。也就是说,从点的保护扩大到地段乃至城市的“全面保护”。从小的方面说,延伸到环境中的各个组成元素,包括公园和街道的装饰小品和标志物等。
再次,从保护深度上看,文物建筑、历史地段和城市的保护规划,其内容原来都局限于物质方面,保护历史遗存及其环境。但正如《马丘比丘》所指出的,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是其形体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因而,除了物质环境以外,现在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还需要保护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和发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更广泛的内容。也就是说,从单纯建筑实体的保护演进到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护的综合概念。
此外,在保护方法及手段上,亦由过去单纯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更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从建筑师、规划师、文物保护者单方面的参与行为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群众参与(见图1)
二、遗产保护的价值取向原则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规定,文物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大价值,但这些价值指的都是文物自身固有的特征,基本上都属于历史的价值。而当文物特别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日渐融人到现代生活之中,它们的社会价值便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世界潮流也是如此,早在1964年,国际文物保护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简称ICOMOS,我国为成员国)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简称《威尼斯》)规定的保护宗旨是“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因此特别强调保护与修缮的目的是保存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即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但30年来的实践,对何谓“真实性”,何谓“原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威尼斯》规定:“对任何重建都应事先予以制止”,“任何添加均不允许”。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许多国家就把残毁的原始草棚泥屋重建起来作为文物保存。我国在江西、福建也重建了不少被毁的革命纪念建筑,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俄罗斯把古迹的重建视为保护的最高标准,莫斯科、圣彼得堡重建了大量的宫殿、教堂。日本甚至把掩埋地下一千多年的奈良时期宫殿寺庙遗址发掘出来加以重建。这就说明,各个国家、民族对文物保护都存在各自的价值取向。因此,1994年11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一份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这份文件的主要理念是:首先要承认并尊重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其次要尊重所有国家、民族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用以检验各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第三,确定文化遗产价值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总之,“不可能按固定的标准来判断价值和真实性”;“真实性判断取决于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及它的时代演变,可以同多种多样信息来源的价值联系起来”。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也规定,“因特殊情况”,经过必要的审批,文物建筑也可以重建、迁建。
根据上述的实践和认识,当前应当明确一些新的保护理念:第一,保护文物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其文化价值,这种价值既有自身存在的历史价值,也有可能发挥的社会价值;第二,保护措施取决于价值取向,只要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只要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可以相容,无论加固、防护、修复、迁建、重建,都是合理的选择;第三,价值的取向来源于价值判断的信息。文物的真实性或文物的原状主要体现在其信息的真实性,并由此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合理性。
三、从大树到森林——全面保护观
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曾提出:“以往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点总放在一座庙、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上,但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这些,需要保护得更多的是历史文化环境风貌,这些往往是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集中体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只停留在一个个具体的物质形态上,那么,在改造后的新城市中,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就被割断,沦为“文化孤岛”。散布在新城市中的这些“孤岛”,在常人看来就只能是一个被“崭新的”混凝土、森林包围着的古建筑或旧房子,那么渺小,那么不协调。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这些渺小又不协调的“孤岛”,又将成为绊脚石、拦路虎。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确保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历史原址、原物、原状。
此前不久在绍兴举行的“全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论坛”上,绍兴在古城保护中将名人故居保护发展为名人故里保护,从保护“文物大树”发展到营造“文物的森林”,恢复文物的原生态,专家称此为“绍兴模式”,此模式值得全国各地学习。
1.“文物孤岛”现象
绍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历史上曾是越国和南宋小朝廷的国都。在历史的演化中,绍兴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城市个性、清晰的历史文脉。但是,自半个多世纪以来,绍兴古城已受到严重破坏,仅1952年至1978年间就填掉河道17条,拆除桥梁百余座,许多文保单位也曾成为文物孤岛。即便是鲁迅故居,周边的环境也惨遭破坏。1972年将周家新台门拆除,建鲁迅纪念馆,一座现代建筑极不协调地矗立在鲁迅故居旁。20世纪80年代的鲁迅路拓宽工程,宽仅6米、两边屋檐隔窗相望的鲁迅路被拓展成25米宽的大马路;咸亨酒店南新建了百草园公园,公园旁挺拔的小区楼群俯瞰着鲁迅故居。
建设性破坏现象在古城中普遍存在,一个个文物孤岛在现代化建设中岌岌可危。“绍兴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从“故居”到“故里”
本世纪初,绍兴开始做鲁迅故居保护规划。此后有专家建议,扩大保护范围,将鲁迅少年时代生活的环境也保护起来,恢复鲁迅当年生活的原貌,建议将鲁迅故居保护扩大成为鲁迅故里保护,并进而保护整个历史街区。2002年8月,由清华大学和绍兴市设计院共同完成的规划方案终于通过了评审。在这个方案中,保护范围已从故居扩展到故里,保护面积从14公顷扩增到51.57公顷。
鲁迅故里2003年9月25日对外开放后,马上引来好评如潮。保护名人故里并不仅仅是保护一两幢建筑,还需要保护建筑周围的环境,营造出历史人物的成长生活环境。
3.从大树到森林
绍兴模式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从保护“文物大树”到营造“文物森林”,以恢复文物的原生态。“森林说”源于著名学者吴良镛教授提出的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露天博物馆,市区有74处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9处文物保护点。绍兴古城是个整体,是一片森林,鲁迅、秋瑾、等名人故居都是一棵棵大树。但是这些大树如果孤立地存在,那就成不了森林,要营造大树周边的环境,恢复其历史风貌,把文物的大树连成森林,产生森林的生态效应,恢复文物的原生态。绍兴历史街区的修复把一棵棵文物大树连成文物的森林。鲁迅故里、仓桥直街等历史街区,以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乌黑柱廊、棕色油漆为基调的绍兴传统民居和谐淡雅,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的原生态气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四、科学、动态的保护观
1.现代科学的保护观
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是通过对具体保护对象的分析研究,探索符合客观规律的保护方法的过程。古建筑、石窟寺、近现代建筑等借助于物质的实体传达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存的信息,保护即是现代人对这些物质实体实施的干预,其目的是延缓物质实体的蜕变从而使历史文化信息更真实完整、更长久地传递下去。
各学科的综合、分化、再综合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轨迹。新的科学突破和学科生长点往往发生在学科交叉点上。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手段和多学科的合作。
但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界仍然存在着学科割裂现象,参与遗产保护的学科门类较少,且多是单兵作战,这种现象制约了保护技术的提高和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在许多人眼里,历史学、考古学是文物保护行业的正宗,其他学科即便参与,往往只在局部的项目上。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保护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合作(见图1)。因此将现代科学“聚散共生”的概念引入文物保护领域,孕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学是十分必要的。
2.动态保护观与“可逆性”原则
人类对客观世界和科学的认识始终在进步和发展中。即将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后继续公布的第七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年扩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断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日渐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都说明文化遗产判定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认识过程。同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保护技术的提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认为今天所实施的保护措施可以使文化遗产一劳永逸的留存下去,就可能产生过度的行为。动态保护观即是肯定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为发展留下余地。
“可逆性”原则是动态保护观的最好体现。即在还不能够肯定现今所实施的保护方法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时侯,应当采用最少干预与最简单的加固措施,以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例如,对考古发掘后的遗址,如果没有恰当的保护措施,就应当尽少地发掘和展示。
五、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再利用
1.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是遗产地面临的普遍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把世界遗产当作发展经济的“金矿”,进行掠夺性开采和利用,结果使“遗产”受到伤害,甚至导致不可修复的破坏。不少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等以“现代化”建设等名义,大兴土木,大毁古建,甚至置国家文物保护法律于不顾,将已明确划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夷为平地。还有的只是象征性地保护一部分,拆毁或改建大部分。有的则将文物古迹拆毁后在异地重建,实行所谓的“异地保护”。
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据英国文物建筑学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中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欧洲城市大多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与现代化建筑浑然天成,整个城市既是美丽的花园,又是一个别致的“大博物馆”。这自然与其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也与文物保护的理念息息相关。法国普罗万小城位于巴黎以东80公里处,11—13世纪曾是欧洲商旅往来于北海与地中海城市间的必经之地。如今,这座小城从整体布局到每个建筑的风格,都保持着中世纪欧洲古城的浓厚韵味。所以说,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并不矛盾。
2.正确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1)历史例证。这是作为文化遗产首先要发挥的作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证明历史,而且可以补充历史、修正历史,甚至可以成为一部实物的历史,包括各种历史的例证,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史、文化艺术史和各门专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物保存门类丰富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文化遗产在这方面能起很大的作用。
(2)科学研究参考。我国许多文化遗产蕴藏着许多科学技术的成果,有些东西今天还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如天文、冶炼、化学、水利等,都是值得研究并加以应用的。
(3)实物教材。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许多文化遗产中凝聚着先辈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聪明智慧。这些文化遗产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等的生动教材]。由于文化遗产是实物例证,借此进行形象化教学,收效更大。
(4)创新借鉴。改革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历代留存的文化遗产上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凭空的创新也是没有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可以为改革创新提供实物的、形象的借鉴。
(5)文娱欣赏。有许多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文化素质。
(6)旅游参观。文物古迹是旅游参观的重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式旅游的优势。万里长城、故宫、十三陵、云冈、龙门、敦煌、秦始皇兵马俑等都是旅游的热点。
在此以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为例,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规模、建筑风格等因素看,一些规模较大或建筑形式非常独特的名人故居适合开发成旅游景观。如杭州清代巨商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0.67公顷,故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修复开放两年来游人如织,成为当地的一大新景观。一些濒临风景名胜区的故居,也可以修复作为景区的一处景点对外开放。但大多数名人故居坐落于老城区的街巷民里,建筑形式与其所生活时代的民居并无大异,曲径通幽,交通不便,游人难免稀少,这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一些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故居可以改建为纪念馆、纪念地、研究学会等,举办与名人有关的展览、学术讲座等活动,吸引一批研究学者群体;一些位于居民小区内的名人故居,可以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将其建成针对不同层面读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也可供游人参观、休息、阅读;一些位于老城观光旅游区的故居,可以在室内进行适当改造供居民居住,居民可以搞一些经营活动。如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宏村古民居村落,游人自由出入,参观游览与居民生活两不误。或者,将一些名人故居进行修缮后由原住户居住,政府给予适当补助,住户不得随意改变故居的外貌、内部结构等,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保护办法。又如,为使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得到有效保护,山西平遥县将在四年内从古城迁出两万多居民,古城内所有单位将搬迁出城,城内人口减少到两万人,生活中心区也移至城外。有关专家指出,和其他地方的移民不同,这是我国为保护世界遗产首次大规模迁移城镇居民。目前,仅有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虽历经沧桑却保存完好,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明清时期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同时,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公民生存发展权之间的各种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从中得到了解决。类似的例子还有丽江古城的保护,同样采取了“保护古城、另辟新城”的模式,今日的丽江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一个标牌,在中国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里,它的保护和发展是做得最好的,我们更希望它通过自我完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个经典之作。
由于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评价指标涉及一部分定性指标,导致具体评分标准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运用主观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价。已建立的评价指标框架体系是多层次交错形式的结构,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将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或定量方法计算出各层次权重并进行排序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操作简易,在确保客观分析的同时,也能够兼顾主观影响,适用于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时,需根据已建立的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体系框架设计调查问卷,被调查人员按照指标重要程度比较标准,对同一层次各项指标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各项指标的比较得分。本次研究向历史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工作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9份,按照各层次指标重要程度判断比较结果构造判断矩阵,求出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并对W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各项指标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指标所占的比重,即把各项指标对上层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计算各层次指标对于整个评价体系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及检验。经分析可知,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体系是以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为核心构建的,其中价值特色所占权重为69.4,较保护措施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更大。依据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结果,可确定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的具体评分标准。
二、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的评价体系建立
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框架体系、分配指标权重、确定评分标准,已基本完成了建立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体系的基础工作。为确保评价实施效果,提高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简化,重点突出对价值特色与保护管理措施的评价,同时为了便于操作和实施管理,对评价指标的分值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归整(见表1)。
三、研究结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与评价对象现状特
征相结合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在文化民俗、聚落景观、建筑形态上的多样性。通过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看出不同评价范围内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现状特征不同,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基于对评价范围内历史文化名镇村现状的系统分析,同时尽可能确保评价指标数据资料涵盖各影响因素,并能通过实地调查获取。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必须确保定量化评价
天津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项目评价体系强调了以定量评价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地以定量的方式确定评价标准,客观体现评价对象的差异,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确保了评价的客观实用性。因此,定量评价可以保证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提出措施建议。
(三)建立评价体系应考虑评价成果的转化应用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
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 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 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 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咸阳中山街;生活传承
1 研究背景
咸阳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形象对于我国文化起着重要的宣传作用。自古以来,中山街地区便是古咸阳传统城市生活区的典型代表。随着近年来咸阳市中心向北迁移,中山街地区作为旧中心区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其保存完整的空间格局、典雅的古城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咸阳明清历史文化体系的精华,仍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将保护与开发平衡,在不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创造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发展方式,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研究。
2 现状解析
2.1中山街概况
中山街地区位于咸阳南部的老城区内,西起乐育路,东至渭滨路,南依渭河,北临人民路,依托咸阳渭河古渡口自发而成,与渭河有着历史性的共生关系。民国至解放初期,沿街形成热闹商市。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山街地区都是咸阳的城市中心,是咸阳最繁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结构的变化,中山街的中心地位逐渐被人民路所取代,开始走向衰败,但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明清街道格局和古朴、典雅的古城风貌格局[1]。
2.2特色遗存
中山街区是典型的旧城中心街区,街区功能多样化,集商业、金融、古玩、医疗、办公、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鼎盛时期繁华喧嚣。中山街的商业性质传承了其古街的商品多样化且都小规模的特点,避免了大商场、大超市等流行元素的侵入,进而保留了安静的环境和清幽的街道氛围,形成了其生活化的特点。
2.3功能性衰退
中山街地区延续了中国北方传统居民的生活方式,建筑内部以砖木结构为主,然而大部分传统建筑内部条件早已落后于现代生活。可想而知,大量这样的建筑聚集在此,加上匮乏的基础设施,导致该地区人民生活环境恶劣,生活品质低下,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加速了中山街地区的衰退进程,改造更新为题亟待解决。
2.4 传统特色衰退
近年来,部分居民自建房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设计管理,导致材料和风格多样零碎,与传统街区风貌不协调,传统街区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其中,西段破坏情况最为严重,尤其是文庙西侧出现部分工业厂房和现代居住小区,对老街的风貌产生较大的破坏,而拓宽后的学道门巷的街道形式和比例与传统空间格局更是格格不入。
2.5街巷空间特色
中山街地区具有有机统一的整体空间结构,脉络清晰的个性化空间肌理,层次分明的空间组织序列。中山街地区的大部分街巷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且并道路形态曲折,沿街的宅前空地参差错落,使得街道界面富有韵律感,营造出温馨亲切的邻里空间。在更新改造时应尤其注重对于街巷空间特色的运用,保护街道的的可识别性。
3 保护策略
传统生活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历史街区的灵魂 ,失去了传统生活,不仅割断了历史街区的人文活动,也割断了物质环境的人文内涵,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和韵味将受到损坏。因此,物质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对两者共同保护,才能达到历史街区真实性、完整性与延续性的保护要求。中山街保护的规划策略为:以生活传承带动街区的活力复苏和物质环境更新,并实现物质环境与生活方式的统一融合,即以传统生活内容的传承、升华带动街区的功能提升和文脉延续,以传统活动的发生、串联引导街区的空间环境更新,从而塑造连续丰富的街区生活和空间意象,促使老城历史街区的活力复苏以及生活延续、场所延续和情感延续。
3.1 挖掘文化,恢复多样生活
深入挖掘街区的传统文化资源,提炼出街区的文化特色,保持并恢复对街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恢复街区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内容,适当注入根植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商业活动,促使街区恢复生活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对于古物遗存建筑,如古寺庙、古台、古亭等空间标志,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使之成为观赏、旅游、休憩的场所。
3.2 延续历史,保护传统格局
对于保护传统空间格局,要从一下两个方面入手――保护中山街地区特有的整体空间环境以及保护和更新街巷传统风貌和空间环境,主要目的是保持其历史场所感不被破坏。
3.3 循序渐进,保护传统商业
采用渐进式的保护方式,保持街区功能构成与社会网络的相对稳定,以达到延续历史真实的目标。增加传统商业活动是提升街区活力的有效途径,也可以丰富街区的文化信息,并有助于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但是,过度的商业行为往往会使历史街区演变成为传统商业街区,而失去传统生活和人文内涵特色。因此,规划通过保持街区功能形态、控制建筑改变用途和严格限定新植入商业活动的比重及业态,以延续街区原有的功能定位。同时,借助街区功能提升与环境整治,留住并回流部分原住民,延续传统社会网络与邻里关系,以保持街区的传统印象。
3.4 提升内涵,延续情感回忆
发掘街区空间环境对应的生活原型,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提升街区空间的传统生活意象,营造鲜明的场所精神,使街区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精神相互依存,唤起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情感记忆。生活传承重在延续地域文化精神,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形式,针对传统生活的特性,可以通过生活继承、组织活动项目再现和场景展示等方式予以延续。
3.5出行优先,改善交通系统
交通应最先解决的问题,应是可达性的落实。对于中山街区,保持原有尺度和出行方式则与可达性同等重要。在区内应鼓励步行,严禁机动车的进入,限制摩托车的出行,在完善区内道路的基础上,加强与渭河滨江路的联系,将外部交通系统渗透进来,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
4 总结
历史街区保护已经从最初的物质空间保护发展到对物质、经济、人文等的全面保护,不仅要求“貌合”,更要求“神似”,达到“形神兼备”的特点。本文分析借鉴咸阳市中山街为例,提出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互助共存的整改思路与方法,为今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袁方.咸阳中山街地区空间特色解析与保护更新探索现代城市研究[J].2010(8).
[2]阮仪三,王 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2-16.
[3]阮仪三,孙 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25(1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