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

第1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关键词:HPS教育;小学科学;人工智能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科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所以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思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多年来,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理念与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一、研究背景

HPS教育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理论,引入中国已有20余年。作为极其受欢迎的教育理念,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中国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HPS的概念界定

HPS的提出源自科学内部对科学反思和科学外部人员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思考。最初,HPS指的是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和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两大学科领域,但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建构论流行后,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被引入科学教育,HPS逐渐演化成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三者的统称[1]:科学史即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本性的理性分析,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话语的哲学思辨,比如科学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社会学则讨论科学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种种因素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仰等因素[2]。在国外,德国科学家和史学家马赫最早提倡HPS教育,突出强调哲学与历史应用至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我国HPS相关研究开始晚且研究规模较小,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HPS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运用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进行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科学教育步入了新阶段,其不仅要求达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相应目标,也要养成相应的科学态度,思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融洽相处。该标准提出了“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提倡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HPS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结合是教学内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维度,改变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将科学课程中融入HPS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研究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以及科学和科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当《小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视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小学科学课程就有望成为HPS教育的天然载体,同时为小学科学课程渗透HPS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虽已有部分设计融入了HPS教育理念,但该融入过程仍停留在表面,融入程度低,融入方式单一。所以,研究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可行性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将HPS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分为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正式教育课程和基于科技馆、研学机构等的非正式教育课程。由皖新传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三方通力合作、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读本》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已发行八万套,在安徽省多个市区的小学得以应用,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该套丛书分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四套,涵盖了16个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领域知识点,每一节课都设有场景引入、读一读、看一看、试一试4个模块。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作为阐述新兴科技的读本,以亲切的场景对话和可爱幽默的插画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作为学校科学课读本,也可以应用于课外场景。本文则以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为例,对HPS教育进行初步摸索与实践,以期对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教益。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侧重引导学生多维度、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决策职能和类脑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带领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其他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将以《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为例,分析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实践。

(一)科学史:提升课程趣味性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公众的重要步骤,提升过程的趣味性则十分重要。过去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不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而科学史作为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已经逐渐渗透到科学教育中来。科学史常常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某一知识诞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曲折过程,而将科学史融入课程可以带学生重回知识诞生的时刻,切身体会科学。读本作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科学史内容,以叙事方式可以将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读本中融入历史,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探求科学本质,感受科学家不懈努力、敢于质疑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引入部分即以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在“看一看”中机器人索菲亚是否可以结婚的故事不仅为本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还融入了科学与哲学,引发读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二)科学社会学:提升课程社会性

科学社会学是研究一切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包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比如蒸汽机的诞生表明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中融入科学社会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问题,还可以通过介绍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灵活、批判看待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在介绍个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政府和环境这两个要素,使学生在更宏观的背景下,获得这样一种认知:环境与技术之间有一把“双刃剑”,个人与技术、政府与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主客体关系。《人工智能读本》并不全是说教性质的文字,在“试一试”中的辩论赛环节让同学通过亲身实践,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事实的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将学习知识与社会的背景联系在一起,深刻体会科学中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哲学:提升课程思辨性

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学科教材中关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内容较多而且呈显性,而对于科学哲学的融入内容不够,且不鲜明。[3]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育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科学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引入人工智能伦理,通过介绍人工智能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具体应对策略,让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明白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通过“读一读”先让学生明白伦理概念,再用一幅画让学生思考在算法的发展下,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定义,向学生传递树立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技术伦理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观,全面且思辨地看待科学,提升学生思辨性,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建议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儿童科普读物,着重引导小学生培养科学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产生求知探索欲望。但《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初始,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充分、内容结合较浅等不足,为了将HPS教育更好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开发HPS教育资源

HPS教育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撑。HPS教育资源来源广泛,无论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资料,都可以提供契机和灵感。《人工智能读本》中收集了大量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现实案例,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从各个角度达到科普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进行HPS教育资源开发时,应当注意借助最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增强资源的互动性,如互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科学可视化技术等。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讲解,实验演示及互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对于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实验内容,如常见的动植物、可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等,比较容易开展。而对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知识,或者一些已经不存在的动植物,则只能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展示,不容易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则可以虚拟出世界万物,如不易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已消失的动植物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得以呈现。这些技术或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或通过营造沉浸感以使学生有更佳的情境体验,或让学生与教学资源进行交互从而自定义内容,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终极目的。

(二)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

HPS教育的关键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自然科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并不是将大量的内容或学科知识简单相加,这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常常出现“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的状况,《人工智能读本》作为内容翔实有趣的读本可以弥补一部分缺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HPS教育理念不仅仅针对历史中的科学人物,所有的学生主体也是历史中的主体,他们也身处于社会中,并且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身为引导者,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考,深入挖掘,鼓励他们对所思内容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应当成为科学教师教育项目中的一部分,这能让科学教师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为此,对职业科学教师进行HPS培训便是必要的。

(三)多场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不是空洞的,它来自学生的认识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收获。《人工智能读本》作为方便携带的读本,不仅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如研学旅行、科技馆等场所。课堂学习只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家庭、科技馆等也可以进行科学教育。例如,科技馆与博物馆可以以科学家和历史科学仪器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学生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学习有关科学内容。一些历史上大型的科学实验,学校教室或实验室无法满足条件,但在大型的场馆中可以实现。例如,研学旅行作为目前科学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已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正逐渐成为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途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形式,通常伴随着知识教育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也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该场景下,运用《人工智能读本》等新兴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目前,HPS教育理念已经积极尝试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包括学校内的正式学习以及学校外如科技馆、博物馆、研学旅游中的非正式学习之中。其中,科技史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创造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科学社会学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科学哲学则以哲学的视域审视科学的诞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未来,HPS教育结合小学科学则需要更深入,在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加以改进,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62-67.

[2]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83-87.

[3]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6-12.

第2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人类进化的历史,便是智能之种孕育生长的历史。从智人出现、语言发明、人类具有理解能力那天起,智能之种便深植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世界之中。而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当下,进入互联网时代,人类的智能已发展为一棵参天大树。或许会有火星人注意到我们,当他们抬头俯视这颗蔚蓝的星球时,他们会惊异地发现,这颗星球仿佛在思考和跳动,无数的信息之流在它上面飞速穿梭,或细琐或伟大的思想都从中诞生。互联网将地球变为一个蓝色大脑,我们每一个人便是小小的神经元,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成就,便是这颗蓝色大脑深沉冥想的结晶。

可以说,互联网与机器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脱离了计算机,互联网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人类利用计算机创造了互联网;而反过来,互联网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拓展了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更重要的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工厂将取代标准化的流水线,成为新一代的制造业范式。届时,互联网将不仅被机器创造,更将创造机器,联入网络的机器又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生活与社会样态。但根本而言,如果没有智能化这一灵魂,无论是人、机器还是互联网,上述的那些文明进步都将无法实现,世界将陷入静止而固步自封。

人、机器、互联网,这三个元素紧紧围绕智能这条规律的主线,在这五十年中,为我们生动展示了“人机时代――人人时代――机人时代――智人时代”这一“互联网四段论”的动态进化历程。而进化的终点,将是人、机器、互联网相互融合的“智人时代”,人类智能终将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一阶段:“人机时代”

“人机时代”对应的是传统互联网时代,是指人制造了计算机,继而发明了互联网,每个人可以通过PC完成任务或娱乐休闲活动、或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这个时代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1、互联网具有的即时性、丰富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进一步解放了人类劳动力。它优化了信息资源配置,web1.0和2.0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门户网站和电商平台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2、在人机时代,互联网虽然解放了劳动力,但人类又依附于PC之上。由于电脑无法装进口袋随身携带,互联网的应用空间受到限制。人们无法随时随地的上网冲浪,这就使得在家中用PC上网更像一种工作、一种仪式。在这个阶段,人类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但我们十分依赖计算机这个仆人,也需要让它御马飞奔于驰道之上,向其他诸王传达修好之意。

但总的来说,在人机时代,人类的“国王智能”与计算机的“仆人智能”是相分离的,互联网与人类仍是有巨大鸿沟的。

第二阶段:“人人时代”

“人人时代”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是人机不分家,移动网络随身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互联网的端口可以随身携带,而信息又是以光速传递的,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将人与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将时空的间隔进一步拉近。

想想看,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就有4.8亿个,而QQ的活跃用户更达8.29亿。移动互联网满足了这些数以亿计的“国王”们彼此交流的社交需求,互联网真正融入生活,开始进入“人人时代”。而这一切变化,当然要归功于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

智能手机不再是“仆人智能”那么简单,它成为了人的“器官”,延伸了人类感官,人与人通过这个特殊器官紧密相连,恰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那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一切技术都是人的延伸。”在“人人时代”,机器智能成为了人类智能的左膀右臂,但它们的活动仍需要我们的大脑来下达指令。借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我们联结为不分彼此、去中心化的网络,这是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变革。

第三阶段:“机人时代”

机人时代对应的是万物互联时代。相较于前两个阶段,“机人时代”又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计算机”概念弱化,“智能体”概念兴起。如果说计算机的工作还需要人类来编写程序、下达指令,那么将来的“智能体”将有望真正代替人类完成某些工作。智能体能自发地感知世界,并且在特定领域,具有与人类同等甚至更高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比如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和算法先进的NEST恒温器,你无需告诉这些智能机器到底该怎样做,传感器和经过学习的人工智能会自动采取适当行动。

2、机器交流成为新的信息网络。相较于人机交互和人人交流,万物互联更加强调机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为人类服务。比如与手机相连的海尔冰箱,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它会在APP上提醒你该去买新鲜蔬菜了,而无人驾驶汽车在接收信息后会自动将沃尔玛设为待选目的地。

3、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和经济支柱。亚马逊总裁贝索斯发现利用书评来推荐书籍的程序非常复杂,于是大力研发了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协同过滤技术“item-to-item”,如今亚马逊三分之一的书籍销量来自于这个系统。而当万物互联实现后,所有的产品都能自动融入这样一个系统。在机人时代,智能机器将从一只被动的机械手臂,演变为一个主动的智能管家。虽然它可能不具备感情,而且只能完成特定任务,但它时刻准备着为我们带来惊喜。这个智能管家不仅继续搭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而且还会与其他管家协同工作,形成自己的“行会网络”。这时的机器可能还不会拥有自主意志,但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无疑有了根本的提升。

第四阶段:“智人时代”

“智人时代”对应的是强人工智能时代。目前,“谷歌大脑”、“百度大脑”、“讯飞超脑”等计划和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凭借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依靠D-WAVE量子计算机等第六代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利用万物互联所收集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有望在本世纪内完成质的突破。而各国政府都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其战略目标直指人类的终极梦想――具有人类智能乃至人类情感的强人工智能。而当超级智能出现时,高度互联网化的社会很有可能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机器人将成为社会成员,社会结构将由人类一元统治,发展为人与机器人的二元结构。而伴随着两者的“物种冲突与融合”进程,最后人类与机器人将发展为具有共同物种意识的“智人”。这意味着机器智能彻底摆脱人类智能,不再受人类智能支配,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趋于混同。

2、随着脑逆向工程和神经传感技术发展,人类大脑和意识将接入网络,并可摆脱肉体束缚直接与其他智人(包括人类与机器人)进行交流。人类有可能会变成“三体人”那样,进行直接的思维交流。

3、互联网可能不再局限于地球的万物互联,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将逐渐被纳入网络体系。随着强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有理由期待新一轮的技术爆炸,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完全智能体有望开启太空移民进程。届时,智能之种将借助网络的力量飘向宇宙的最深处。

“互联网四段论”是以互联网为形,以智能化为神,形神兼备的理论体系。从“人机时代”发展到“智人时代”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倾向是十分引人关注的,那就是机器变得越来越拟人化,而人类越来越计算机化、机器思维越来越明显。技术延伸了人体,又“截除”了人体。人类依赖机器和网络,视界和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但人体的自身功能和实际心理需求却慢慢异化。

第3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论文摘要:根据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颁布的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结合军械工程学院研究生生源的特点以及培养要求,对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就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的思考,使培养方案在符合学科内涵的基础上兼顾学院行业需求,切实使培养的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改革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适应了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适应了在岗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需要。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相比,它们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其生源的显著差异,其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培养模式等均有较大不同。要使工程硕士成为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规范培养模式和培养流程、明确评估办法等,2005年7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全体会议,提出“建立规范化的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设想,并选择了控制工程等五个领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率先开展工作。2007年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颁布了“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对我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考虑我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面向部队、基地等情况,在对“专业学位标准实施细则”修订中,培养方案在符合学科内涵的基础上,要兼顾生源单位需求,在研究方向的确定、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切实使培养的工程硕士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以武器控制系统为中心确定培养方案的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兵器装备的特点是精确化、远程化、智能化,以导弹、无人机、指挥系统等为代表的武器装备更突出了这一特点,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一是自动化技术。根据我院生源主要分别来自武器装备论证、武器装备试验、军代表、部队技术保障、部队装备管理单位等岗位特点,依托控制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应该以武器装备为大背景,在控制工程学科内涵的基础上紧紧以武器控制系统为中心,来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因此我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研究方向确定的基本思路是:涵盖我军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武器控制系统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为军代表系统、武器装备试验基地、部队修理所、部队装备管理等单位培养具有我军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如下:

1.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

该方向以提高复杂武器控制系统综合战术技术性能为目标,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研究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火控、指控、无人机和导弹等复杂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的方法及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等。

2.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

该方向以提高武器系统技术保障人员的装备保障能力、试验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自动测试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研究武器系统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及靶场试验中技术保障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标准测试总线的应用、测试系统模块化设计、武器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与诊断、测试诊断设备研制等。

3.武器系统信息化管理

该方向以提高各级装备保障管理人员的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以人工智能、装备保障理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研究装备保障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制订适合装备保障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体系,研究建立统一的适合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化的数据交换代码,基于装备的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维修信息等进行研究装备保障领域的全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

二、以适应培养方向要求为出发点确定适宜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只有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自如地实现向新领域的转变,才具有可靠的应变能力的坚实后劲;只有在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知识、事例和经验,才能运用它们来进行创造性思维。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只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有可能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考虑到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是“进校不离岗”,边工作边学习,在职攻读学位的特点,在课程学习上,我院采取的是“两阶段”学习方式,即第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和领域必修课程,在学院集中学习;第二阶段主要学习选修课,采取先寄发教材供学员自学,再到学院集中辅导两次,每次为期两周,最后集中进行考试。因此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安排,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所设置课程应与各培养方向相适宜。对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应具备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具备基于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知识面。这些知识结构、知识面要通过一类课程群的设置来落实。由于培养时间、教学时数的限制,课程的门数设置受到了约束,这样就要求对课程的选择必须反复斟酌,切实使选择的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我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适用各个研究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领域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英语、数理统计、科技信息检索。领域必修课主要有线性系统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测试系统。另一部分是为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选修课设置的基本思想是在保证对一个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言,至少应掌握一个课程群的知识要求的基础上,引入专题讲座形式来开阔学生视野,增大学生知识面。根据学科培养方案设置的三个研究方向,结合部队岗位需求,我们按优化、控制类课程群、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课程群、信息传输与处理类课程群的要求设置领域专业技术类选修课课程。

具体地讲,为三个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分别是:

为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研究方向设置了优化、控制类为主的课程,包含军事运筹分析、系统决策与建模、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防空武器系统效能分析以及专题讲座。

为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研究方向设置了故障检测与诊断为中心的课程,包含测试与接口技术、军用电子系统测试、电子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与预测、人工智能原理以及专题讲座。

为武器系统信息化管理研究方向设置了信息传输与处理为中心的课程,包含数字信号处理、战术互联网及其应用、图像工程、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原理以及专题讲座。

第4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关键词:3D打印;技术;科技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是对科学技术的历史成果和科学技术活动的哲学反思。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我们对于技术的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目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其中一些先进国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做法,比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工业4.1J。为了可以在新的一轮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部署,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拟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提升我国对美、欧、日等先进工业国家的战略竞争力。实现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有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3D打印必然将迎来自己的蓬勃发展期,迫切需要从哲学层面思考和回答大量的“所以然”问题。

一、3D打印技术的本质

在科技哲学视野下研究3D打印技术,其技术本质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最基本问题。“质”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是决定物质体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向的一些深刻联系、关系以及内在规律的总和。”所以,只有真正理解3D打印技术本质,才能确切理解3D打印技术与人,技术与世界的本源关系,才能真正了解3D技术。

对于技术的本质,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从普遍联系、辨证发展的原理考察技术,把技术与生产密切结合起来,从生产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两方面论述了技术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它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是一种生产力。”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不仅使劳动工具和设备得以改进,扩大了劳动对象,而且还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从3D打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来看,3D打印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早些年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与生产。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变更,其应用领域得到不断的扩展与深化,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3D打印技术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事实上,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材料的逐层累加,将数字化电脑模型变成固态物体的一系列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工装模具需求,减少材料消耗,缩短制造时间,还可以成形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新颖零件和复杂结构。由此可见,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当今,越来越多的产品可以不断被3D打印技术出来,背后隐藏着诸多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这个角度上看,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发展将会拓展人类视野,会是人类新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

综上,3D打印技术是合目的性的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发展的产物,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同时技术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现代社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完全符合技术的基本属性。

二、3D打印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因

一般来说,制造技术的创新主要由材料、工艺装备、软件等基础技术的进步而推动。近年来,智能设备、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向精益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方向创新发展,在多个领域掀起了制造模式的变革。一直以来,先进装备的发展对制造技术影响最广泛的四个特征就是: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先进材料日益增加、研制周期日益紧迫、成本要求日益严格。由于传统技术无法解决新的挑战,因而制造技术创新的原则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制造的三个核心环节――成形、加工、装配――中植入能够改变现有模式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设备,形成突破传统的创新技术领域,为先进装备创新的实现提供保障。目前,这些新的领域主要包括3D打印技术、复合材料非热压罐成形技术、自适应加工技术、自主化装配技术、智能人工增强技术。在过去的20年中,3D打印的技术创新可以称之为利用最少量的因素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继而成为全球化体系的。在这个过程中,现实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一旦有了需求,技术能否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则取决于技术自身的发展状态,即技术能否满足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现实需求。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发展驱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性。

(一)设计自由度与制造可行性之间的矛盾

高性能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个性化、新颖设计的自由度越来越高,传统减法式的制造工艺难以实现这些设计,对于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拓扑优化、薄壁轻质结构、复杂的三维形状、革命性的微结构、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等复杂的设计和制造问题都对传统制造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拓扑优化技术与3D打印技术联合,实现在结构形成过程中植入传感器和布线,或者接合部件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减少节点或者其他可能导致失效的接头数目。为节约材料,自然界与工程界大量采用轻质薄壁的结构形式,作为发生冲击碰撞等突发事件时的缓冲吸能结构。同一产品由于服役环境不同,对于自身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可以沿某一维度呈现功能梯度变化,使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在空间上具有相应梯度变化。上述的种种设计和制造问题,都是新时期产品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新问题,与之相应的就是要求出现新的技术来解决这种矛盾。任何一N技术的发展与使用都是与其时代特征匹配,正是这种矛盾的冲突推动了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二)研制周期与市场先机之间的矛盾

借助CAD软件的数字化建模功能,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数字化模型利用3D打印机,制造出三维的部组件,极大缩短了研制周期,同时,这种数字化文档还可以借助网络传递,实现异地制造,快速占领有潜力市场。3D打印制造工艺流程短、全自动、可实现现场制造,无需工装模具,整体一次成型,直接制造更快速、更高效,设计生产周期往往可以提升一倍,复杂、个性化产品研制周期漫长,在技术趋同的形势下可以更快抢占市场先机。着眼于历史的发展,正是由于技术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能,从单一到体系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三)经济性盈亏的矛盾

结构设计中,3D打印技术可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复杂结构设计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快速制作模型,检验是否满足用户需求,避免重大设计更改和技术状态变更;在制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制造环节材料使用率,大幅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无论设计还是制造环节,材料利用率、研制周期、生产成本几个要素平衡发展,都是制造业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传统制造业可能在某一要素上可能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优势,但就综合集成来讲,3D打印技术还是具有其显著经济特征的。

三、3D打印技术发展的条件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一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大体应该包含物质条件、知识条件和人的条件,某种角度上说,这三方面因素缺一不可,3D打印技术概莫能外。现代3D打印发展这几十年,正是基于这些主客观条件,呈现出有目的性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关系到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

3D打印技术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为什么迸发期没有在过去,而是在现在发生?首先,3D打印技术不得不等待计算机处理能力、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现在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制造、交换和使用3D打印的物品,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第一代3D打印机在市场上面世的时候,用于3D打印模型设计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造价十分昂贵,而且在互联网上交互大量数据的想法也不现实。然后到了今天,许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足够强大到能够设计和存储复杂3D模型。高速互联网已经成为现实,意味着在线存储和交流3D模型不再是技术上的挑战。第二,2D打印的世界先进技术同样帮助建立了3D打印革命的基础。虽然3D打印不是以2D打印机为原型,但大部分还是类似于伺服电动机和送料机制――激光、喷墨打印头和电子控制器,硬件发展在过去20年里成为支持3D打印革命的必要条件。第三,3D打印的发展同样需要等待自身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储备。一些低成本的3D打印机硬件要依靠那些使用早期3D打印机的爱好者通过创新模型的努力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从最基本的3D打印技术发展到后来确实花了些时间,这些都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第四,促进3D打印技术发展的原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十几年前,人类上网很少,拥有数字通讯和数码设备都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数十亿人在使用互联网,并且拥有数字音乐、照片和视频,现在使用3D打印机在线数字资料制作成物理模型的热情比3D打印机刚被发明出来时要高涨的多。第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申请的3D打印技术方面的一些专利已经或即将到期,因此现在那些阻碍3D打印的法律障碍已经越来越少了。

四、3D打印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对于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一)需要可能律,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

唯物辩证法关于“现实与可能”关系论述的具体运用,揭示了装备发展与其外部条件之间的客观联系,即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经济支撑。3D打印技术在短短十余年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发展,在医疗健康、汽车工业、国防军事、房屋建筑设计、其他消费品等领域有着傲人的成绩,在生物医药领域、医学牙科等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同时在大众消费的食品加工、服装配饰、玩具制造等各领域也突飞猛进。

技术的发展需要其他技术的配合与支撑。3D打印技术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精密机械以及材料科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依赖作用。历史表明,技术发展重大突破的时候,总是产生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出现了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之后。与此同时,先进技术的成长还需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支持。

(二)否定完善律,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运用,揭示了技术发展与其内部矛盾的客观联系,即技术自身的不断否定与完善是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如前所述,这种矛盾性表现为技术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复杂设计与制造的矛盾、敏捷高效制造的矛盾、以及绿色经济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由不完善变得较为完善,并趋于更加完善。当然,制造业新的需求也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了事物螺旋式上升,使其进入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三)量变质变律,技术发展的演进规律

唯物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揭示了装备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即技术发展是渐进式发展与创新性变革的辩证统一。技术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互动过程,表现为渐进性发展与创新性变革交替进行。渐进性发展是一种革新,是对技术的逐步改善,是量变的积累;创新性变革是彻底的革命,是技术的质变。量变是质变的条件,质变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最终结果。

美欧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跳出了制造本身,开始考虑颠覆当前产品设计以及改变传统设计和材料开发流程上来,随着增材制造在大型、复杂航空结构件上应用的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不断提升,3D打印将成为航空领域主流制造技术,将航空产品设计理念带向更具颠覆性的未来。

3D打印技术应该说是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发展的“自然延伸”,鉴于其独特的性质和优点,这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也应受到高度重视。但是未来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只要我们更加自觉地站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虽然不主张3D打印技术预示着新的工业革命的到恚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它的价值。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必将更加成熟,应用领域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胡迪利普森,梅尔芭库曼.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Christopher Barnatt.3D打印正在到来的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第5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关键词:智能手机;思维方式;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哲学思考

Abstract: o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has been widely used, while bring convenience; also has an impact on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On the one hand, at present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let thinking mode diversity, openness and crea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let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tend to be consistent, thinking is dependent on the network, rational thinking gradually digestion. View the influence from the angle of philosophy,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brings to our way of thinking, to mak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serve humans bett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way of thinking; positive effect; negative effect; philosophical thinking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手机从即时通讯工具,变为集照相机、电脑、购物、电影等为一体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日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手机智能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学会理性地看待智能手机的作用,才会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

一、思维方式与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它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移动设备。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好有坏。怎样正确看待思维方式的改变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明确思维方式与智能手机的内涵。

1.思维方式的内涵

所谓思维方式,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求让客体发生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不断完善和充实对客体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的思维结构,这种模式和结构就是思维方式。

从本体论来看,思维方式是人脑的运动。它是人脑的“固有属性”或“存在方式”的思维运动,其结果是精神或意识,思维方式正是产生这种结果的方式,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反映。例如,思想、观念、意识、理论、方案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时形成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

从认识论来讲,思维方式是主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所采取的模式;从主、客体的关系看,它是主体把握客体、认识客体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认识客体,进一步完善、充实,甚至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生改变。

从现代信息科学角度来讲,思维方式是主体从外界获得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信息社会,主体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加工信息的思维也在不断变化,对新信息的认识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2.思维方式的影响因素

思维方式的发展受社会实践的规模、水平和方式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主要讲文化、情绪和语言。

思维方式与文化紧密相连。一定时期的文化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又会影响文化的形成。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民族、团体文化特色的重要原因。

思维方式与情绪密切相关。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所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即思维决定情绪。

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很复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参与;思维的成果要借助语言来巩固。人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基础上,并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来的。

3.思维方式的分类

对思维方式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

按思维属性分,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

按思维形式分,有语言思维、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空间思维、音乐思维等。

按思维方式的层次分,有日常性思维方式和规范性思维方式两类。日常性思维方式随机性成分较多,如:经验性思维方式、直观性思维方式、事务性思维方式、实惠性思维方式、虚浮性思维方式等;规范性思维方式可分为哲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3种。

4.手机智能化的定义

手机智能化是针对传统手机的单一通话性来讲的,与传统的手机不同,它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通讯网络的实时接入使用跟计算机一样的网络。手机用户可以下载、安装第三方提供的程序和软件来增强手机的各种功能。智能手机外观时尚简洁,尺寸合适,很容易携带,同时,硬件与软件功能也很强大,给第三方软件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让第三方不断升级技能和软件来争夺手机增值体验的市场,如:网上购物、天气预报、新闻、股票、交通和游戏等软件和应用的下载。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会不断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集通话、短信、社交、搜索、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变成人们的生活必备品。

二、手机智能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大脑作为思维的器官,不会凭空想象。思维是构建在一定信息基础上的,它要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也就是说,有了丰富的信息才会有比较、鉴别、推理、联想和创新等思维过程。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手机客户端上网的方式,在互联网逗留的时间更长了,信息不断地轰炸,每天浏览着有用与无用的信息,为大脑思维提供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在此基础上,思维方式发生着或好或坏的改变。

1.手机智能化对思维方式的积极影响

手机智能化让思维方式呈现多样化。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的思维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长期以来,我们所处的文化是比较单一的、固定的。这种文化体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单一化、固定化是人们思维的固定模式。它单调,缺乏生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比较刻板。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手机实现了智能化,让人们能够接触、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独特文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让思维方式呈现多样性。人们更倾向于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变量的思考,寻求多样性统一的思维方式。如: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出现就体现了人们思维方式多样化的转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从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满足了现代科技研发对高度专业化、高度综合化人才的需要。因此,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单一性逐渐转化为多样性,在多样性中寻求平衡点和统一性是一种时代趋势。

手机智能化让思维方式呈现开放性。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人们的思维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信息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人们大多依靠电视机、报纸等媒体来获取信息,具有时限性。相对来说,这种环境下获得的信息量有限,思维方式比较封闭。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依靠智能手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世界各个角落的最新资讯。一改以往闭塞狭窄,缺乏广阔视野的封闭性思维方式,就如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就体现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为广大的社会群众所接受和使用,这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更是透明的过程。人们逐渐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各种新奇思维,并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日渐呈现出开放性。

手机智能化让思维方式呈现创造性。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让人们经常接触到其他国家、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不断让人们开阔了视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在思维方式上也尝试新的方法。思维方式的创造性是人类建立在一定智力基础之上,具有生动性和独创性、开拓新的认识领域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是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开创与进取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竞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需要人们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张扬个性、体现自己的价值。

2.手机智能化对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

手机智能化让思维方式趋于一致。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弱化了人们的思考能力。手机智能化时代,思维方式受网络上主导思维方式的影响呈现出一致性。人们被动地接收各类海量的信息,但找不到各类信息的平衡点,这就导致了对信息的焦虑。现代社会很多人从行为上、语言上表现出一种焦虑状态:担心错过各种消息,不断获取最新信息,但很少进行深入思考,这些信息引导思维是很容易的。然而,任何时候深刻的思考都离不开深入的阅读。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和思考,才会理性地思维,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深入的记忆和思考,并通过思维的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形成不同思维方式的渠道。但是现代社会快餐式的阅读方式让人们很少安静地进行深入的思考,人们依靠网络来表达观点,也通过网络来获得自己的观点,这种网络上主导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就成了常态。长此下去,人们的思维方式很可能会像流水线上生产的机器一样趋于一致。这不益于人们个性的张扬,更不益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手机智能化让思维方式依赖网络。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是一起床时睡眼惺忪,先拿起手机看几眼微博,然后再起床;一天24小时QQ、MSN、微信在线;路上、餐桌上时刻都能看见埋头看手机的人,有的看新闻、有的玩社交、有的玩游戏等,这是手机智能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常态。手机智能化让人的思维有了依靠,产生了依赖性。一方面,手机智能化的广泛使用让人们耗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很少有时间进行单纯的、纯粹的思考或是懒得思考。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实现了随时随地浏览互联网的可能。人们有了疑问直接上“万能”的搜索引擎寻找答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助长了思维的惰性。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都可以通过虚拟的手机网络来了解和学习。由此,粗略的浏览代替了深度的阅读,便捷的查找代替了深入的思考。这样做,降低了人们知识记忆的深度,也弱化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泯灭了创新的意识。记忆力衰退、懒得思考、缺乏创新可能会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手机智能化消解理性思维。智能手机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又不断消解人们的理性思维。人们使用手机消磨时间时有意无意会接收海量不同质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一定都有高质量的价值,反而让我们处于一种信息匮乏的境地,也让思维产生混乱。手机移动网络的迅捷和内容丰富扰乱注意力,让人无法专注于某个事物。智能手机让数字化复制变得简单,也使得重复信息、垃圾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们获得了信息,但认知能力和抽象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却受到破坏,让思维方式更加感性、简单、浅薄,理性思维能力下降。同样,人们在复制和接收信息时感性地转发信息,缺乏理性的思考,长此以往,人们的理性思维就会逐渐消解。但是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它能识别接收的信息,消除其不确定性,才能获得真正有益的、正确的信息。

三、手机智能化对思维方式影响的哲学思考

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双面性。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人们随时可以获得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思维,但与此同时也让人的思维对网络产生依赖,趋于一致。这都是对个性和理性的泯灭,不利于人类创新思维的发展。人类生活对技术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失去技术产品支持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而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并非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越高,特别是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网络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就在这些高科技产品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对人的生理、心理、认知危害日益加大。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双面性,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应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来创造价值,尽量防患隐患,减少损失。

认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要做智能手机的主人,不能做智能手机的奴隶。智能手机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信息时代背景下人类的需求,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人是可以离开技术产品而存在的,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微博上就有人说过:“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一种可怕的习惯,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摸摸手机在哪里,晚上睡之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玩手机,似乎离了手机就与世隔绝一般的孤独!”由群邑集团的调查可看出,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并因此推迟入睡时间,即出现了所谓的“第二十五小时”。技术主导着很多人的生活,吃饭去哪里,上手机摇一摇;看电影去哪里,上手机刷一刷;看新闻去哪里,上手机点一点;住宿去哪里,上手机去团购等等,人们的生活似乎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很难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会是多么的魂不守舍。现代技术已经把人们的隐私和注意力拿走了,而且还是人们自愿让出的。长此下去,人类终将沦为技术的奴隶。但这不是人类制造技术产品的初衷,这也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充分认识人类的主人翁地位,让技术产品更好地服务生活,开阔、激发人们的思维,才能体现技术的价值,也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要理性地处理手机网络信息。当今的手机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的出现让一类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网络社区。每个网络社区的形成都有共同的思维驱使力,但是它们并没有道德和价值评判标准。人们使用手机网络时显示不同的信息欲望。如何看待所接受的信息、如何处理自己的信息欲望、如何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就显示出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手机网络作为一种人工智能也是不断发展的,深刻认识、认真反思手机网络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影响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过程中最基本的本能。这样才能让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趋利避害,通过自我调节与完善,让手机网络成为人类思想的延伸与交流的工具。

参考文献:

第6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关键词】水利规划;优化;方法

在我国,水利规划这一层面一直都是实行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全面规划和标本兼治的原则作为水利规划的指导航向,其中“全面规划”是水利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于现代化的要求,也是能够全部适用的,但是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很多关键因素,比如说物力和财力的层面,这一切想要做的更好更完美,就要有一个好的适用的水利规划。

1.水利规划方面的主要问题的深思和研究

我们国家的水利规划方面很久以来采用的都是坚持“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等方针政策,这一切都是有计划可依的完成的,所以,我们更要对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和重新的认识,关于在水利规划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深深的思考和仔细的研究。

1.1关于水利规划的各项任务,一定要有十分充分的认识

无论是什么水里的规划,都有着自己的目标性,不管是综合性的水利规划还是专业性的水利规划,通常情况之下,我们都称之为是我们的规划方面的任务,而水利规划之中的各个任务也都要与客观的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规划地区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地质或者经济这类,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水利向上发展的需要。把这些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水利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

1.1.1一般情况下,水利规划和任务形成的内容

水利规划最为根本的任务一般都是以防水、防洪涝和保持水土作为代表的,而在不同的领域和地区,这些任务与任务之间存在的差异更是很多,我们也要考虑到国民生计等方面的内容。就像防洪防涝等问题,这都是和国民生计息息相关的。

1.1.2水利规划任务的安排和规划方式

A一般情况都是在水利规划的方案实施以后,对于那些人口相对密集和规划的区域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和提高防洪这样等级的都要当成是最为首要的执行任务,也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校对。

B如果在水运、供电或者是发电上出现了矛盾的时候,这会对水利规划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关于提高防洪的准备工作,把效果做出预想,一旦发生进行综合系统的考量,统筹兼顾,这样才能确保损害降低到最小。

1.2加强对于水利规划各种实施方案的对比

1.2.1代表性

无论是江河海湖哪里,它们都是全国的资源,对于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上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那些经过了审批的各个规划更是建设之中最为重要的凭据,毕竟方案确定以后是多方受益的问题。

1.2.2等价性

不同的江河湖泊有不同的规划方案,它们的经济和计算的结果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同的资料放在同一个水平台上进行比对和分析,分析出优劣,这就是其等价的特征。

1.2.3辩证性

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和多种形式的比较,来对具体的情况作出最为具体的规划方案,做出最为全面的分析。其中一定要注意几点:A技术和经济等全面性;B要选择有独特优势的方案,结合其他方案中好的部分,只为优胜劣汰来得出最好的优化方案。

1.3规划论证被作为水利规划的主体

1.3.1对于资料的真实性与否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考核

水利规划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宽泛,特别是那些大河和大江,资料更是没有年代时代的界限,不管是数量还是内容方面,面对人口和土地一级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状况,这些都是影响水利规划的要因,所以,针对上述种种,我们一定要进行树立规划的考核。

1.3.2论证规划的参数和规划的目标

确认正确的水利规划地位和水利规划的相关目标,我们必须要进行论证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现如今采用的方式一般也都是讨论或者决定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都会在以往的经验之中吸取教训和推敲方法,如果遇到矛盾等把握不定的问题,就更要通过论证来解决。

1.3.3论证规划的方案以及可行性

一般在确认了情况之后,我们都要对那些已经确认好了的参数方案进行最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这样的论证方式不只是对方案本身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论证,同时也要对那所有的方案全部进行精细的考虑和选择方面的优势,最后才可以达到一个相对来说不叫全面和优秀的方案,而规划的方案论证同时也是对于规划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涉及范围比较广。

2.在水利规划之中,经常用到的一系列优化方法

在水利建设这方面,水利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前期工作,同时它更是水利科学之中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分支,它针对各个不同方面的水利要求,用最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灌溉问题、防洪问题、水力发电问题、城乡供电问题、消除旱涝问题、水污染的防治问题以及水土的保持等多种问题,它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治理和开发来完成每一个相关的任务的,水利规划的好坏和完善都直接的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社会和生态的效益等层面。

2.1水利规划之中经常使用的优化方法

在近几年的发展之中,因为智能算法和数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水利规划在优化方面也都引进了智能的算法,比如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和神经算法,又或者是模拟退火算法等。而关于水利规划也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概括,一般都是问题的识别层面、方案的拟定层面、影响和评价的层面以及方案的论证这样四个层面。其中,所说的方案的优化一般是通过使用分阶段的进行每一次测试,结合拟好的规划目标以及评价的准则,由粗略到精细,可以层层递进的深入,从而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的优化方案,无论是哪一种优化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形式上的模型范围之内,尤其是方法和特点,更要求我们深挖细挖。

2.2线性的规划

所谓的线性规划,其实就是一种合理的利用以及资源分配,在这其中会用到数学的方法。一般它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有那么两大类:一类是确定了一项工作上的任务之后,应该如何尽快的去做统筹安排,努力做到以最小的物力和人力把这项任务出色的完成;另一类是应经有了一定的物力以及人力,要掌握应该怎么样去使用和安排他们,是任务完成的又多又好,效率大大得到提高。这两个问题其实属于同一个大问题,只是它是两个方面的小分支问题。而在水利规划之中,应该如何怎样全排这些人力和物力,同时获得最好的效益,这也是尤为重要的。

2.2.1动态的规划

动态规划在运筹学里是其中的一个小分支,也是数学中求解和决策过程最为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一般都是用它求解用时间来划分各个阶段动态的过程优化和方法。动态规划实际上谁说水利规划这一系统之内使用最多的一种非线性的一种优化技术,只因对于水利规划的问题内,他十分的适合贝尔曼最优的原理,同时,这也是动态规划之中的基础。可是动态规划没有标准的算法,动态的设计和规划总是针对某一种特别优化的相关问题,因为各种为题之间的性质都是不同的,来确定作为优秀的条件也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动态 规划的方案以及设计方面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解决各种关于优化的相关问题,而对于方案的相关负责人,也应该在拟定方案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它最为基本的含义和概念,也要注意方法上的得当和理解的正确性,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构建一个模型,用最为创新的技巧去求的解。

2.2.2多目标的规划

多目标也就是在研究的时候不要一个目标的进行研究,就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比如说经济方面和工程方面等各个领域,而作为衡量一个方案好坏与否的判断和评判标准来讲,只有多个目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最为优化的方法,更何况这些目标有时候是不协调并且互相也都是矛盾的。

2.2.3职能的算法

上面的一下算法等,一般都是考虑到目标函数方面来讲的,也都是在导数等性质的条件之下进行的,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之中还会遇到很多优化问题和目标函数全部不兼容或者不存在的情况,尤其在近些年来,许多的科研工作者也在对于此进行着探索和研究,研究出了在物理学、人工智能和生物学的基础之上的全局化形式和性能,并且有很强的通用性的算法。这种智能算法有很高的优化性能,根本不需要问题和特殊信息等干扰的存在,更何况在计算机领域也早有适用。

3.结语

综合上面所论述的内容和主旨,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关于水利工程方面的综合效益以及追求都能够很深一层面的透析出水利规划上最深的探知,这样做也提高了水利规划的自身发展。无论是水利规划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还是在思想上水利规划的着重点,亦或是水利规划之中所要用的一系列优化的方法,这些都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这样让我们摒弃了以往传统的单一化发展中国家的目标战略,向更多更广的层面延伸和发展,多管齐下,稳抓稳走的理念。让人们也从一个水利规划的问题看到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王新权.水利规划中常用优化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2,(02).

[2]周建锋.水利规划中的常用优化方法[J].湖南农机,2008,(11).

[3]高峰哲,朱春红.水利规划的关键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9).

第7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 研究性学习 数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39-0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分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力求开辟一条数学分析教学的改革新路。

一、网络环境下数学分析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为学生构建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发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也是改变传统的数学分析教学模式的全新教学理念。计算机网络是巨大的知识与信息的资源库,它为数学分析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主动性。网络的智能化、交互性特点使学生可以控制信息、改变信息组织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网上丰富的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实施数学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网络为数学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定位、研究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和表达等,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为学习者(学生)、指导者(老师)留有巨大的个性特长和发挥才能的巨大空间。在数学分析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和研究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的、具体的信息,借助网络的巨大搜索引擎功能,学生可以快速查寻相关的信息,可以大大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虚拟环境为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实现的,大量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或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通过自主选择获得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活动中自主选择问题进行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网络虚拟现实与虚拟的交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信息世界,它汇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多项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完成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学习指导中把数学分析问题融合于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以自然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客体进行交流,从而给学生以逼真的感受与体验。

3.网络为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平台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沟通与协作的过程。网络正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

4.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的培养

横纵思维包括“横向搜索”和“纵向搜索”两方面。横向搜索用于解决“横向复杂性”,纵向搜索用于解决“纵向复杂性”。辩证思维从哲学上为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提供指导策略,横纵思维则从心理学角度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具体的操作策略。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员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认识问题。网络环境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力量的沟通协作提供了平台,通过对问题多方面的探究,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进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

5.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它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它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面思考,得出大量不同或相同结论的思维。发散思维在数学分析学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数学分析学习中若没有发散思维,则容易造成学生对书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上,不敢提出半点怀疑,而没有疑问,是学不好数学分析的。网络上有大量的丰富的数学分析教学资源,这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不少同学在网上与网友讨论学习问题,有的利用网络搜索,从网上下载了各类教学课件,这些课件均为各数学分析教学利用,各具特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由于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态度和社会使命感,它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类型,强调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交流协作,因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把它的教学程序划分为五步,即问题产生、立题、展开研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步骤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必要时问题可以由教师先给出,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后确定:每一个步骤都会产生形成性评价信息;每一个步骤的完成时间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调整;在讨论分析中,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或需要更充分的信息支持,因此学习可能要转到新的分析研究中。

1.选题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关键

选题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题目不仅要是“可能”、“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帮助,亦即通过数学分析教学研究性学习,实现课程目标,并将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数学分析教学学习,切不可将“研究性学习”简单理解为在教室里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几道“应用题”。

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取,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大课题”和“专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数学分析的研究性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大课题每学期安排1~2个为宜,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在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交汇点产生,如煮粥中的积分。而专题是指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每一单元或每一阶段都确定一个研究题目,如产品利润中的极限问题、单位时间内血流量问题、转售机飞机俯冲时机翼影响的速度问题、飞机降落曲线问题等。为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课题的研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让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数学分析课程所获得的间接经验交互作用,相辅相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积极性,有利于研究性学习与数学学科的应用功能的发挥。

2.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点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教学管理上,要做到外松内紧,督促、指导每位同学填写好每一次活动情况记录、活动体会等,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理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采用有效的评价策略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方面,除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合作的作用外,还应该将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整合进数学分析的课堂教学之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定研究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后到结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的思考,由此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经验,进而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可见,评价应该围绕学生是否将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运用于数学分析学习,在数学分析学习中如何提问、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做出假设和解决问题,也就是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数学学科的学习进行整合。

数学分析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尝试,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又能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发展。学生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第8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语用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 果的学科。”“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应用语言学本来多指把语言原理应用于教学方面 ,但是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的领域越来越广,已经包括文字创制、语言政 策制订、语言疾病治疗、通信技术研究乃至人工智能研究等等。”“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 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 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 上下文里产生了什么影响和效果?”“句法学追求的是规则,语用学要弄明白的是功能。语文学问:X是什么意 思? 语用学问:你对某人说X是什么意思?”语用学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于语 言的实用。

    2.语用学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 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3.语用学始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速度越快,语用学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它在最初的 发展阶段,仅仅以语言教学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前进,它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4.语用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只是它更侧重语言的基础性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说专 门对语用学进行过介绍,然而高考却并没有缺少对语言运用的具体而实在的考查,只是我们的注意力不是那么 强罢了。而这一点也造成了目前语文教育效率不高的真正原因。如此重要的一条规则,语文教材与教学在有意 无意之中忽视了。

    二、教材体系应考虑的问题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我们应当以语言训练为其要点,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大 讲特讲语用学,以语用学的科学体系作为最终出发点,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所在。实际上,教材中大量具有 相当文学水准的作品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来就远,实用倾向也不明显,训练体系严重不足。教材内容和形式单 一的这种倾向,恐怕是语文教学效益不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以语用学为目标的学科教材体系 就显得十分重要:

    1.语汇运用体系。如果说,在小学时期还比较注重字汇的学习,上了初中以后,字汇的积累没有能放到一 个合适的位置。到了高中,更是忽略了词汇的进一步提高。语言是建立在大量的词汇基础上的,但是语文教材 并不注重母语词汇体系的教学。

    2.口语体系。“几百年来,书面语一直是文学的工具,也是判断语言优劣的标准的根据。人们认为书面语 使语言具有永久性和权威性。因而,语法规则无一例外地都是用书面语作为例子。相反,日常用语却被忽视或 被谴责为只表现出粗心和没有组织,是不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个人倘不把已有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 —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 ”“不过作为语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毕竟还是来自活人——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在我们的 教材里,口语体系与书面语体系各自的作用并没有被引起重视。在教材里相当多的口语语汇系统,口语的语法 系统更是付诸阙如。

    3.书面语体系。现代汉语沿袭了古代汉语的深远影响。“在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前,书面语和口语的区 别实际上是古今语的区别。文言……往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可惜,教材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的突破。

    4.口语与书面语的语法运用体系。“书面语能精心组织,表达更紧凑、更复杂的结构话语的单位。”而相 反的事实是,“口语的自发性和快速性使复杂的事先计划的机会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且助长了说话人当机立断 的特征——比较松散的结构、重复、重新措辞、插入语、以及用语调或停顿把话语分割成易懂的意群。”“书 面语展示出数种独有的特点,如标点符号、大写、空格、色彩和其他图文效果。口语中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 特征。例如:口语中问号可以用升调表达;感叹号和划线部分可能用放大音量表示;插入语可能用减速、降低 音量或音调来表示。”“有些结构只能在书面语里找到。词汇里的某些词条很少或从来不用在口语中,如许许 多多音节的化学术语,或较神秘的法律术语。反之亦然,口语里使用的某些词一般不用于书面语,以及某些俚 语和猥亵的词。”比较我们的教材,其语法系统,虽然多年以来有所创建,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一点是关于口语 方面的。

    5.篇章运用体系。文章通常以篇章驭段落,以段落驭句群,以句群驭句子,以句子为基本构成单位,实现 其表意功能。现存教材侧重了完整的文章,忽视了用选段的方式来实现其篇章的灵活性和巧妙性。与此带来的 结果是,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大大减少了学生大量占有信息,进行对比学习的机会。

    6.综合文体运用体系。教材中的文体通常以记叙、说明、议论的三分法为标准。对各种新兴的文体往往视 而不见,远远落后于实际和时代的需要。也就难怪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用新颖的知识为内容吸引学生,学生学习 起来也觉得枯燥难耐了。

    7.语文与文学体系。语文当然离不开文学。但是在教材中怎样处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却是一件值得研讨的 事情。我们的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但是缺乏一个明确的准则。并且在教学中是以无形中拔高 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前提的。我们以为只要在教学中对范文进行一番分析就能达到目的了,因而多年来的语文 教学往往有一种文学化的教学倾向。文学的创造是要讲很多因素的,我们却忽视了这些因素。西瓜没有拣到, 芝麻也丢了。

    8.语文与文化体系。语文绝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文化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它是以广 阔的历史文化为深厚的背景的。反之,我们也能从语言中窥测出历史的长久渊源。可惜,语文教材以表面化的 思想教育体系取代了语言丰富的文化意义。

    “文化语言学从一问世就呈现出它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性:方言与历史人文地理,言语交际中的社会、文 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语法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通约性,汉语言史与汉民族文化交融史,古汉字与先民 的意识特征,……几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打开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化视界。”(《语文的阐释 》申小龙p612)教材中,有关文化方面的范例只有一二篇知识短文和少数几个练习,没有较为适当的选文。这 或许就是当代学生缺乏文化的根源。

    9.语文与多学科体系。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最能及时反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在语文教材中我 们却发现并没有一点有关这方面的材料,而高考却无中生有地出很多这一类型的考题。这几年,高考题中这一 类考题分值都在10%以上,范围十分广泛。

    10.语文与信息语言体系(机器语言、计算机语言)。“电视、 传真、复印、录像、激光照排、卫星通信 、模式识别、各种语言分析合成仪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现,更把语言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水 平。”“随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的领域越来越广,已经包括文字创制、语言 政策制订、语言疾病治疗、通信技术研究乃至人工智能研究等等。”可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却对此置若罔闻,视 而不见。这无疑是对语文自身科学性的怀疑和否定。

    11.语言与风格学体系。 《文心雕龙·体性》把文章风格分为八种类型“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 ,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并且进一步指出:“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 约舛,壮与轻乖”,将风格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由于交际的场合、媒介、对手、目的、内容等的不同 ,语言的运用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文体。”“语言里最常用的语音、词汇、句法项目是全民共用的, 然而,每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对这些项目常须作出不同的选择。”“对于语言中一个项目的运用,有 约定俗成的常规,然而,在人们运用的时候,常对常规作或大或小的变异。”直到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此 都还没有任何反应。比如高中教材全文选文140余篇, 讲解课文68篇,48位作者,作品风格的单调可见一般。

    三、出路与思考

    1.文章内容信息量太少、运用语言的几率不多

    现行的教材是按文章本体的方式编排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全面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作者为设计篇章而 付出的辛劳;缺点是夸大了篇章的实用功能;减少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化的运用机会;增强了学习难度;忽视了 语言的操作水平。为此,我们不妨学一学西方一些教材编辑法,把教材编辑为教程的方式,通过大量选文的方 式实现信息的集约化处理。比如现今世界上有名的几部英文教材《循序渐进美国英语》、《新概念英语》、《 主导英语》等等。首先侧重语言本身的科学规律,表意的功能,其次才考虑它的其他方面,而不是首先把个性 化学习的文学色彩放在第一位。

    2.文体对比性信息欠缺

    我国的文体学具有悠久的传统。“文辞以体制为先。”古人就是通过研究分析文体来教人写作的。现代社 会的发展为文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人们已经把文体当作一种“美的创造”时,我们的教材还停 留在极为古旧的自以为是的贫乏的说法之中。这实在是一种不相称的事情。为此,在新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必 须考虑适当增加各种新型实用的文体,以适应学生认知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上海H 版等多种版本已从 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并不怎么看重三分法,对社会需要的文体样式如报纸、期刊、书信、工具书、书目、读物 介绍等设置单元进行专门训练。这无疑为文章读写提供了新的思路。

    3.辩证理解缺乏层次

    美国沃尔夫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塑造者,它决定人们的思维,甚至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日本的语言学 家时枝诚记也说:“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或理解,思想的表达过程和理解过程本身就是语言。”语言与思维之间 的关系是得到公认的。高考对思维能力的测试也无一例外放过,但检诸教材,却不能发现有系统的训练模式。 学生能否理解得深刻,还得看老师的教学修养如何,学生的天资有无差错。否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们 在设计教材时必须考虑的是怎样把语言的思辨功能加以强调。

    4.练习设计无梯度

    统观我们的练习,很容易发现它的随意性和杂乱性,即使教了多年的老教师也很难找到这其中的内在联系 。由于以文章为本体,所以练习就成了附属产品。它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不足:

第9篇: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

【关键词】接受问题;主体价值;真理性教学;原理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从课程的育人功能看,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双重性: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价值引导。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课,正是每位高校思政课老师面临的根本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课可能存在教与学不对称的问题。例如,教师不断深化知识和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提问率可能并没有提高。如何将教学体系转变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将知识化的思想教育为学生所接受,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表明,思政课的实效性体现在主体价值与价值观的统一上。如何实现这种统一?课程的真理性是二者之间的桥梁。例如在《基本原理》的教学中,利用科技哲学中的一些事例进行案例教学,获得学生的真理接受,进而实现课程的价值观教育和接受。

1主体价值与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

接受问题是科技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课题。“科学接受是说认知主体对科学理论进行评价之后,所采取的是否认同或是否接受的认知态度的一种认知活动。”[2]换言之,由于价值评价不同,个人对科学理论采取的态度各异。鲁德纳(RichardRudner)指出,纯粹的科学家作价值判断[3],这属于伦理判断。所谓科学,“首先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其次,科学是适应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再次它是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从这个意义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科学知识,同样存在接受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有其特殊性,体现在价值观与主体价值的矛盾中。主体价值与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二者的形成过程中都要受到主体自身诸条件的影响,比如主体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受教育程度等等。不同点是,主体价值着重强调自我性,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一定要与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价值观强调引导性,它引导主体如何做出评价,是主体决策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与标准。价值观与课程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价值观教育,这是由教师引导完成的;主体价值与学生对应,学生对于教师引导的价值观的态度,以及对于思政课做出的价值判断正是主体价值所决定的。主体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接受问题的核心概念。所谓主体价值,正是人的素质、能力等要素所具有的对己对社会对他物的效用与意义。我们知道物质的存在满足了主体对于社会基本生活的需求,那么物质就使主体价值得到了满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教师传递知识和价值观,而学生根据自身的主体价值,判断这些知识和价值观对他们个人的有用性,继而选择接受或拒绝。可见,在思政课的教与学上,一方面在于老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于学生个人的主体价值。只有学生的主体价值与课程内容一致,教与学的转化才能顺利进行。或者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对课程灌输的价值观采取认同态度,学生们才能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才能真正发挥。

2真理与价值: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表明,学生的主体价值具有自主性,如何让自主性的主体价值与课程引导的价值观相统一,即主体价值转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到的就是教师的课堂组织问题,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方式。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思想政治课把思想、政治转换成理论,即价值与真理的统一;二是“三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换句话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价值与真理的统一,教学目的在于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完成主体价值向引导的价值观的转换,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真理性的授课方式。所谓真理性的授课方式,就是授课过程中强调价值观本身的客观性问题,建立政治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客观性。例如公平、正义和民主,即便各种观点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内核是一致的。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真理性教学是恰当和可行的。一方面,按照哲学的观点,真理对价值具有引导作用。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真理化教学,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和灌输,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课程的真理性也是必要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种新媒体的流行和推广,学生们接受思想的途径多样化,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例如手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校亚文化形态,由手机媒体衍生出的手机文化正全方位地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理念[5]。学生们的主体价值表现出多样性。从对象上看,价值与利弊相关,回答的是要不要、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其本身是多元的。对于同一事件,两个人允许持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和主体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灌输价值观,面对主体价值多样化的大学生,如果单纯以应该和不应该的道义逻辑思维讲授,试图获得价值观与主体价值的统一,效果是不佳的。例如,《地道战》这类爱国抗日题材的老电影,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现了人民游击战争恢宏庄严的场景,蕴涵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哲学原理。但是许多学生受“把尸山血海中的艰苦战争演绎成‘手撕鬼子’,把中国的战胜归于别国、归于偶然”[6]的抗战神剧的影响,认为这些影片只是艺术创作,忽视了影片中蕴含的宝贵抗战精神,甚至否定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于这种现象,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指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抗日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显然很难得到所有学生的价值认同和统一。由于真理与事实相关,回答的是对不对、正确不正确的问题,其本身是一元的。对于同一事件,两个人可能持相反的真理评价,如果其中一个的观点正确,那么另外一人一定是错的。例如日心说和地心说,人们很自然地选择日心说。可见,真理是统一的,容易获得认同感。为了实现主体价值向价值观的转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遵循以下范式:课程的真理性———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真理性入手,寻求学生的主体价值认同,进而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把学生应不应该接受首先转化成理性思考后,是不是要接受的问题。

3科技哲学与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课的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