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教育服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P29
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面向全体社区民众的教育形式,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固然需要政策、法律、技术、资金、人力方面的保障,但是更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因此,在数字资源服务理念指导下,对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进行框架设计和理论探讨也就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
1.1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1998年,国务院颁发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开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号召,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也随之被提上日程。社区教育的数字化,即在基层政府带头下,区域各方力量对挖掘、整合出来的数字教育资源的数字转换,如将纸质教材转化为声音、视频、电子信息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基础,它由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组成,常见的硬件类资源有计算机、视频展台、投影仪等,常见的网络软件资源有教学课件、教学软件、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目前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都有所增加,但是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构建却发展缓慢,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实践理论构建都不够成熟。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使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其服务对象来看,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有面向公众型、面向高校型、面向中小学型之分。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有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共享性强、便于检索等特点,从建设层面来说,它有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之分,从时间来看,它有短期建设和中长期建设之分。不论形式如何,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在建设上都要遵从以下原则: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兼顾需求与效益;注重稳定,协调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其建设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技术的标准化和教育资源的标准化两方面,其中,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主要通过教育环境优化和教育管理来实现,教育资源标准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数据转换和内容包装。
1.2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的中介,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社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鉴于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变量,所以,可以说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在内容和方式必须有其独特之处――它对服务机制、环境的要求比传统教育服务更高。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对服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整体性与层次性进行深刻领悟和全面把握。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服务平台建设、人力组织和资源管理、服务保障、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如教育资源分类、提取、整合、更新和教育活动开展、场地和环境条件的打造和活动组织等。这一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各方力量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创建有利于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的政策环境、舆论氛围,并积极为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人力、资金、管理和安全保障。同样,社区教育机构和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职责,依据服务工作需求进行完善的责任制管理,社区图书馆、学校、文化活动中心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社区文化性、专业性文化活动出谋献策。总的来说,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应以为居民教育活动提供多样而全面的支持服务和安全保障为主,服务平台构建、资源开发和利用、资源管理和服务、服务机制保障是其关注的重点。
2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途径
2.1 做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
2.1.1 创建有利于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构建的环境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平台构建是社区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的重点是平台环境打造和平台构建。数字化环境是否成熟与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密切相关,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环境的主要由用户环境、信息环境、技术环境组成。在用户环境构建中,我们应积极探索社区用户的教育需求,对其需求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其次,通过用户信息调查分析用户的使用感受、潜在需求、使用方式的变化,并以用户兴趣爱好、需求习惯、行为模式为依据进行教育服务平台构建。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还应对居民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进行综合考虑,并积极通过技术推广寻求服务创新的突破口。进行信息加工和传播的组织、系统、个人是信息环境的主要构成,这一有机整体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是它们所共有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各部门要在大力合作的基础上做好教育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应用,力求信息环境构建与社区教育发展实现同步。技术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服务环境有着鲜明的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这也决定了在海量的信息、多样的信息渠道和载体面前,社区教育职能部门要在信息处理、资源共享、信息集成方面有所作为。
2.1.2 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由教育资源平台、用户平台、管理服务平台构成,通过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用户与用户信息、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教育资源实现了沟通。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应具备资源导航、资源检索、用户交流、信息反馈、信息处理等功能,居民使用需求的满足正是建立在以上功能之上。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社区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先进的信息网和集成数据库,将用户信息学习资源、学习资源都纳入数据库构建范围,关注和解决服务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学习软件体系模型问题、平台支持问题、资源信息编码标准化问题,确保社区用户都有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权利,并围绕用户信息素养提高、专业知识获取、使用需求满足展开动态观察,以便为资源整合与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在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上,相关部门还要关注平台的教育性、经济性、科学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有针对性地根据社区居民需要来进行数据库建设,如人口过于老龄化的社区可以建立关于老年保健的数据库,知识型社区可以加大学习型数据库建设力度。
2.2 重视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是社区教育资源服务发展的根本需求。在各类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阅览室、图书馆、微机房、语音室等物质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在社区范围内,物质资源最为完备的当属学校,因此,学校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中可适度为其提供物资资源开放和赞助,如欢迎社区居民走进校园,开展志愿性质的社会化教育。同样,地方优秀企业也应积极进行自身物资资源拓展和挖掘,尽可能的为社区教育提供物力、人力和财力。文化资源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重点,所有的社区在地域存在上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政府在社区资源整合上应做好引导、组织和管理,如为文化场所建设、文化教材编创、文化活动组织出谋划策,这对社区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氛围构建来说都大有裨益。社区职能部门如妇联、民政局、教育局等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有生力量,优势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和提供者,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在统筹协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做好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为社区教育发展后劲提供行政支持,制定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规章制度和长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督促企业参与到社区教育建设中来,做好人才资源组织和管理,建设一直由基层领导组成的综合管理队伍、由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教育服务队伍,集合社区教师、干部、文艺骨干、自愿者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完善薪酬、福利、岗位补贴制度,以经济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中来;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配置,杜绝重复建设和浪费,逐步提高社区教育资源覆盖面;坚持社区教育资源公益原则,确保资源开发经费保障,结合政府补贴,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资源成分分担。
2.3 完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保障体系构建
数字化社区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的内容有服务政策制定、服务制度完善、技术保障体系构建、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等。一般来说,设施建设政策、技术信息政策、资源政策、信息安全政策等服务政策不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还要具有稳定性、连贯性、前瞻性等特点,当它们为社区教育服务时,还要确保它们能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法律是规范社会活动的有效手段,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样要以法律和制度为基础保障。我国在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法律制度建设上存在一定缺陷,加快与此有关的法律建设,同时在现有相关法律操作过程中关注社会利益的均衡、体系内法律关系的协调,是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技术体系构建的重点为资源存储技术、检索技术、信息安全加密、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就目前来说,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制定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目标、明确服务指导思想、加强工作领导、完善技术管理体制。人才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构成,在人才资源保障体系构件上,制定人才战略、加强在职培训、完善人才考核和激励机制,是社区教育人力资源体系构建的关键。因此,有关部门应本着以人为本、用户服务的原则,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服务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措施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晶晶.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1.
[2]王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3(16).
[4]刘小刚.成都市武侯区社区教育"三三模式"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高职教育;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20-02
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使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新型科技手段紧密相联,对高职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为受体。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大力提倡“教、学、做一体”,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更加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手段必须更新,它不能仅仅是声音的重复、图像的再现。作为“人体的延伸”,它既要在认知领域内发挥作用,更要在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中发挥作用,使教学双方以数字媒体为中介,产生和谐自然的共鸣,形成语言信息和思维的双向交流,使学生的身心在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数字媒体技术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能够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的飞跃对高职教学模式和手段形成深刻变革,成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 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情境交融,使学生感到置身于真实的教学环境之中
对现今的高职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依靠书本、教师授课的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引入,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许多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与动画技术结合,可以使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也可以从具体中提炼出抽象,可以把过去的各种历史事件活灵活现于课堂,也可以把事物未来的发展模拟展现于课堂;在表现一些空间立体化的知识,如原子结构、机械运动、工业操作等,三维的展现形式必然使学习过程更加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其交互功能,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得到更深的体会。各种虚拟实验室、仿真教学系统的使用,在降低教学成本与风险的同时,以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理论信息,更加生动、直观,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象真实地感知抽象单调的理论,更快、更大容量、更准确、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数字媒体技术所展现出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效果,无疑更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也是其他媒体无法媲美的。
2 动员学生全部感官参加学习,而不单用一种或几种感官
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可以让枯燥的知识有声有色、情境交融,将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能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情境下接受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象,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同时,数字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逼真的学习活动环境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是一种立体化的学习,学生会感知深刻,注意力易于集中,记忆力也会提高,教学活动自然事半功倍。
3 大容量、快节奏,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单位时间内采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仿真演示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引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又能够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中加速知识传递的速度,能够极大地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4 拓展教学空间,扩大教学规模,迅速准确地反馈信息
近年来,各种基于云服务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智慧校园、微课、慕课等在我国高职院校被广泛推广,多种形式地将云服务下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和学习工作中,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学生可以使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学习。而教育云平台上数以亿计的数字媒体教学资源则最大程度补充丰富课堂知识,轻松辅助教学。数字媒体技术中流媒体、Web3D、动态HTML、Flas等技术与云服务的紧密结合,使远程教育更轻松、更流畅,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突破传统校园的围墙,营造了一个方便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按需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各种在线课程如亲临现场般生动,师生交流如面对面般方便,极大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极大扩展学习手段与范围,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通过构建教育云服务体系,拓展教学空间,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扩大教学规模,促进教育公平,拓展教育时空,使传统的阶段教育向现代终身教育发展成为可能。
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还有信息反馈迅速准确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的网络课程所提供的各种交互沟通功能及时管理指导课堂教学过程,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中的交互功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控教学的进度和难度。
5 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多元化,推进教学评价改革
在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支撑下,各类网络课程、微课等都为教学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及评价考核系统,对课程评价、考核多元化、实时化、自由化,使评价过程更加真实、及时,使评价的结果能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教学方可以轻松实现教学过程考核,也可以使用网络环境引入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更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突出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素质教育。
6 冲击传统教育结构,引起教学行为变化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实训管理软件、电子教室系统等在高职院校广泛使用。它们可以轻松实现电脑教学、语音教学、学科教学、娱乐教学、点对点实时指导、学生演示、学生窗口监看、电子作业收发的功能,大部分电子教室系统还包括了考试系统、USB锁定、应用程序和网络访问控制等高级功能,通过它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教学。这些技术的使用引起高职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冲击传统的教育结构,把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系统发展为教师―教学机器―学生的新型教学系统,发展了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科书的概念。
综上,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化职业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在高职教育中更为深入广泛地应用。为此,在今后的高职教育中应加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完善与创新,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41-02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具体来讲就是要求通过资源库建设,优质资源引进,网络课程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网络教学模式等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就宣布了其开发式课程计划(MIT Open CourseWare),2009年底,MIT已覆盖人类学,建设学、生物医学工程等30多个领域的两千多门课程,包括课程大纲、上课笔记、教学计划以及许多课程的影音资料、习题库、延伸阅读清单等全部放到网上。在我国国内,许多高校在各自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在面上,即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共享、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与学习平台的统一建设、管理、服务及运维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与完善。
一、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数字校园平台系统是在传统校园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数字空间,包括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等。具体来说,重庆电专数字化校园平台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采用了“1+1+1”的模式,第一个“1”是指1个统一的校园数据中心。第二个“1”是指统一的数字校园集成平台和无数多的服务组件,数字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在身份认证、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等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无数多的服务组件,组件的任意拼接又构成新的组件,将不会受到数量上的限制。最后一个“1”是指统一的对外接口,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对外接口,利用该接口数字化校园系统可顺利实现与各类信息系统(包括学校原有的教务系统、招生就业系统、财务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图书馆系统等)的高效融合。
1.统一数据中心
统一数据中心主要解决学校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统一数据中心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集中学校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并进行统一的数据安全控制和异地备份,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共享数据中心统一实现。数据中心的建设包括信息标准建设和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信息化标准建设将基于国标、部标,兼顾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一致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展性,建设并形成一套符合高校自身实际的管理信息化标准,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性条件。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包括公共数据库、数据交换引擎、元数据管理等内容,数据中心和各业务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学校完整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系统,最终实现数据在各业务系统间的共享。
2.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建立一个集中式的应用程序认证与授权机制,统一管理用户对应用程序的合法访问。建立统一的信息入口,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的访问策略定制,实现单点登录功能,用户经统一门户登录后,从一个功能进入到另一个功能时,系统平台依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完成对用户的一次性身份认证,提供该用户相应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在学校人员或组织机构变动后,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在各系统之间协调同步,减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为用户提供方便性和有效性,为管理员提供维护工作的便利,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3.统一信息门户
信息门户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了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式服务过程,是数字化校园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是信息系统中各种应用服务集成和部署的平台。它把分散的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信息门户系统提供学校门户布局定义、内容定义、二级门户网站模板自定义、师生个性化WEB、桌面页面风格、布局、内容自定义;师生在各业务系统集成后的功能等方面的定制工具,快速完成后台应用构件基于规划的展现,同时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二、搭建教学资源库
1.教学资源库
学校以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基础,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系统。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方面要整合、开发校内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引进吸收国内外相关专业、相关行业成型的资源,包括专业标准大全库、专业信息文献库、专题特色资源库、专业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动画视频库、专业试题资源库、专业案例资源库等各个专业共有模块,全面展示学校建设的数字化成果。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教师通过校园网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不仅促进老师自身的知识构建、知识创新、教学革新,也可促进师生的互动作用,提升教学资源对专业建设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在数字图书馆里,一切信息都是由计算机管理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原始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统一存储、传输和管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自身采集收藏的文献范畴,还包括那些利用网络所获得的、本不属于图书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即各类型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网页以及与其他信息资源的链接等等。数字图书馆为学校各类创新科研项目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支持,已经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撑。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较之于普通图书馆服务,具有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数字和和多样化、服务手段网络化等特征。研究构建新形势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规律,改革创新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探索有效的新的方法途径,是当前图书馆服务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目标。
三、建立远程教学平台
1.远程授课系统
学校依托重庆市电力公司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远程授课系统,对电力公司下属的城口、秀山等40余家供电企业员工进行远程技术培训。远程授课系统既可以将学校教学的现场实况(包括老师授课画面、教师授课PPT)实时发送给培训学员收看,学员也可以在课后上网收看课程教学录像并学习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实现与教师的互动学习;同时能实现主控端(学校)远程考勤、远程控制和远程监控。远程授课系统的建设为学校开展对社会学员的技术培训和学历提升、解决工学矛盾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2.课程学习中心
根据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等国家开发标准和指标,采用B/S架构建立课程学习中心。系统集项目申报与批准、网站建设管理、课程网站自助开发、课程题库管理、课程教学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教师通过课程学习中心完成网络课程的栏目设置、课件资源的上传、创建修改试题库、在线布置作业等教学管理事务,实现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的任务分离,使一门网络课程标准化的电子教材可以直接服务于不同授课教师的网络教学,在网络上实现“标准化的教材+个性化的教学”这一基本的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则通过课程学习中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在线答疑,并随时随地查阅以前课程章节的授课资料和视屏内容,实现自主学习。
四、创新教学技术手段
1.网络可视化多媒体教室
随着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普及,各式各样的先进设备操作越来越复杂,使用户在使用时感到相当不便。多媒体教室的数量的不断增多,对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维护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学校综合应用现代多媒体控制技术,全面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对教室多媒体设备及环境设备的网络化集中管理,使校园网成为教室多媒体教学的强大支持平台。
网络可视化多媒体系统包含对各个教室内计算机、投影机、实物展台、幕布、音响等设备的控制及管理。通过校园网络在中央控制室远程控制教室端多媒体网络中控及接入的设备,并具备本地控制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同时建立IP对讲系统,在中控室可以实时监看所有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实现远程监测、控制、管理和维护,以便于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者与管理控制者之间的沟通。网络可视化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人员对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强度,使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充了教学资源,减轻了教师讲课的劳动强度。
2.3d仿真技术运用
教师在讲课,特别是实训课时,一边要操作实训设备,同时也要掌握教学节奏,把握讲学的平衡尺度,但往往由于设备故障,讲课秩序容易被打乱。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以幻灯片或教学视频的形式出现,依然停留在平面的基础上,不能够进行实时的交互。基于3D技术的仿真系统,结合计算机、通讯及多媒体技术,将系统图形化,配合关键设备,结合接口与控制技术,能够实时地根据教师讲课的过程,进行控制和展示,实现教学讲课的流畅和生动。
3D仿真技术是基于3D模型构建的三维立体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真实性与交互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尤其针对实训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3D仿真技术可以将设备以逼真模型的方式展示在显示器中,并可以通过鼠标随意转动和放大设备,让学生360度细致了解设备构造及其性能、原理、参数等,并对系统模型进行交互操作,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设备连接方式及系统运转流程。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建有火电厂集控仿真系统、火电厂热控仿真系统、电力仿真系统、SMT虚拟制造系统、物流仿真系统等多个仿真实训室。声像并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易于领会接受授课内容,更加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近几年的市级示范和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以现有校园网络为基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建设学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数字校园平台系统,构建学校高效与科学的教学资源服务和保障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快捷、高效、全面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超.南京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让资源“活”起来[J].中国远程教育,2011,(8).
[2]赵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问题;对策
中学图书馆是为中学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是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它的任务是搜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科学地加工整序和管理,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学习信息保障。中学图书馆应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服务教育教学是是我们每一个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中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中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职能上,具体如下:
1.配合教学,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凝聚人心、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向上、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推动中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中学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图书馆 是校园内书刊最齐全、信息最丰富的地方,中小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不可忽视作用, 也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2.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中学图书馆是重要的知识和信息中心,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信息最丰富、书刊最齐全、资料最全面的场所,学校图书馆要根据中学教学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购买有关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课外读物,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提供参考使用。
3.负着实施终身教育的职能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学习成为必要,中学图书馆弥补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部分缺陷,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实施终身教育的职能。
二、中学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不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一些中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中学图
书馆只是一项流通服务工作,对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的工作中,只重视教学质量,而忽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2.观念陈旧,体制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封闭保守、重藏轻用等观念的影响,使学校图书馆失去朝气和活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学图书馆更加显示了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但对书刊“重藏轻用”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并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
3.图书经费紧缺,入藏量急剧下降,藏书结构不合理
图书馆资源是支持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书刊大幅度、连续性地不断涨价,图书经费相对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有限的购书经费,导致图书馆不得不大量压缩新书品种和复本量,对价格昂贵的资料图书,更加不敢问津。
三、加强中学图书馆馆管理工作的思考
1.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加强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情况才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种需求 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掌握图书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要学会科学管理的手段,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提高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要加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严格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开放服务时间,尽量安排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开馆,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的流通率,满足师生的借阅需求。不断进行服务创新,运用计算机管理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服务方式,加强馆藏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建立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视听室,让师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光盘、网络检索、电子图书等渠道获得更多的专题信息等。
3.全面提升中学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中学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于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在于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为最多的师生找到最多的书(信息)。中学图书馆应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将“用户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要重视图书馆空间设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置身其中就会被学习的氛围所感染。要本着“阅读无处不在”的理念,合理摆放阅览桌椅,设置导读区,方便阅读;在公共区设置书吧、茶吧、咖啡吧、沙发等供读者休闲、小憩;种植绿色植物,将图书馆打造成环境优美的阅读空间。总之,只有加强图书馆空间设计,才能更好地。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构建共享体系,建立以读者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的信息交流环境,根据师生需求和资源特点,整合各类资源和服务 。
4.加强对师生的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到图书馆的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借阅图书,而大部分学生并不会或不知道使用电子资源,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可以在新学期开始,组织刚入校的新生参观图书馆,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意识;可以举办如何使用、利用图书馆的专题讲座、培训,向他们介绍图书馆有关的规章制度及不同类别书籍的不同功能和使用方法, 使图书馆尽快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场所。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学图书馆要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信息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今后开展学术研究及进行专业学习,而当前中学图书馆并未充分重视其信息素养培育的职责,为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创新图书馆服务管理方式非常必要。 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显得尤其重要,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评价、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总之,好的中学校必须有好的D书馆,好的图书馆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的环境、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要有结构合理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中学图书馆只有在建设好的图书馆的理念指导下,大胆创新,才能更好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 只要图书馆认真研究,坚持不懈地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就会给中学的教育工作以有力的配合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斌・图书馆规范化服务初探・图书馆杂志,2003,(1).
科学研究的实践表明,从事任何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都离不开相关信息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的日益普及,各种信息浩如烟海,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科研人员作好课题查新、回溯检索、专题咨询或定题服务等,就成了专业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任务。由于两大学科领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均各有不同,因此,反映在为其服务的两大类专业图书馆(科技专业图书馆和社科专业图书馆)里,其参考咨询服务也必然会有相同和差异。
1.1 相同之处
(1)专业性强、专业特色突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其所藏文献都是按照本单位专业研究领域的需求,经过多年积累而成的,种类齐全、系统完整,具有显著的专业性优势。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时,专业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还能够利用纸本文献为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学科信息和文献信息资源。
(2)用户信息素养较高。专业图书馆主要面对各自学科系统内的专家、学者,一般说来,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对自身专业领域有着较深了解,并且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强。
(3)用户需求层次较高。专业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用户都是本单位的研究人员,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所需的服务不仅是提供原始文献资料,而更多需要的是提供深层次的情报服务或专题服务,在这一点上,专业研究人员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一般社会读者。
(4)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专业图书馆多是依托于专业研究院(所)而成立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专业图书馆自身具备了一支多学科、多专业的咨询人才力量。
(5)丰富多样的特色数据库,是专业图书馆能够深入开展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强有力保障。专业图书馆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许多特色数据库,这些专业特色数据库内容丰富、数据精当,比起网络上那些庞杂而纷乱的信息资源,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方便用户的工作和研究。
1.2 主要差异
1.2.1 用户对象略有差异
自然科学(科技)专业图书馆面对的主要是专家群体,而社科专业图书馆面对的则既有专家群体,也有社会群体,这一点是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自然科学(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是专业科技人员、自然科学专家们的领域,没有相应知识的公众很难介入。举例说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际联机检索服务部自1989年开通国际联机检索服务以来,一直从事国内外科技信息检索工作,他们接待的用户主要是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这些用户绝大部分都是为科技成果鉴定、申报国家各种奖项或申请课题等,专程前来查询和检索的。而社会科学的问题,如民主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民族问题等,不仅是专家、学者关注的事情,而且也是公众都可能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常常具有参与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欲望。因此,在社会科学的参考咨询服务中,咨询馆员经常要接受一般社会读者的问询。
1.2.2 不同学科用户所需文献信息类型不同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用户,对文献信息类型的需求比较单一化、专业化。他们为研究某个新项目,在申报课题前,都要由该专业信息部门和专利登记机构统一“查新”,通常需证明此项课题在本领域属于未研究项目后,才能正式进行开题研究工作。所以,在信息需求方面,科技研究人员只需要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提供该项目的近期研究成果,一般需要的文献信息类型是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创新理论论文或专著、专利等方面的文献,多数属于数据型文献。自然科学特别是科学技术,因其与经济利益关系密切,与市场息息相连,因此能获得雄厚的经济支持,其文献检索手段远较社会科学优越,如专利文献、化学文摘、NASA(美国宇航局)报告等等,都相当完善,研究者极方便就能查全、查准所需文献。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用户,为研究某个事件、某项活动、某个人物、某种方法、某项政策、某个统计数据、某件案例等,往往需要图书馆提供各种类型的、对这些研究问题发生、发展及整个过程、不同观点的相关史料文献,多数属于史实文献。
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工作,目前尚无“查新”手段。因此,社科研究课题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和重复因素。反映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上,会出现多次重复索取同类文献的现象。为了尽可能周到、全面地提供查询信息,社科咨询馆员除了为用户查找一般的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外,还需要提供相关年代的各种古籍、文书、档案、实录、契约、照片、信件、年谱、图表、年表等等多种类型的文献信息。因此,为了能向用户提供多角度的文献信息,即便是在电子资源日益丰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科专业图书馆仍然需要重视向社会和私人收集并累积各种类型的珍藏文献。
1.2.3 不同学科参考咨询文献的时效性各不相同
由于自然科学文献老化速度相对较快,基本维持十年(或者更短时间)一更新的水平。科技人员最需要的文献信息是创新事实和数据,如蒸汽机车、电子管计算机技术除了研究科学史的人外鲜有人查阅。而社会科学文献(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文献)从使用角度看,一些相对稳定的基础学科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其文献信息基本没有老化问题,甚至于某些文献越老越有版本价值和使用价值,如秦简、汉帛、敦煌文献等。而一些新兴学科、应用型学科及研究历史相对比较短的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等,其文献信息的老化速度则与科技文献信息相同。针对科技咨询求新、求快的特点,咨询馆员在科技咨询服务中必须尽力为用户提供本专业研究的最新数据和最新科研成果;而在社会科学咨询服务中,咨询馆员首先要区分该咨询问题的学科属性,然后才能根据需求,为用户提供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或者是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全面、周到的历史文献信息。
1.2.4 不同学科文献内涵功能各不相同
由于自然科学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不重主观价值判断,所以自然科学成果是国际性的,全人类性的,表现在其文献内涵的特点上,就是没有地域、国界、观点之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专深,可变因素少,实用性较强。此外,自然科学文献应用语言规范,易于获得国际社会认同。所以,在自然科学的参考咨询服务中,世界各国的同行专家都能共享这笔文献信息资源。而在社会科学活动中,社会科学研究的可变因素比自然科学研究的可变因素要多得多,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社会科学工作者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等利益集团,与人文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利害关系,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渗透着研究者各自的知识背景、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等,反映在社会科学文献内涵的功能上,就是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因此,社会科学文献表现出个性强,地域性强,国别性强、政治性强、应用语言差异较大的特点。在社科咨询服务中,社科专家为治理国家和制定政策,研究社会出现的各类问题而形成的文献,对世界各国的同类研究工作只能起参考作用。例如,对国际社会发生的同一事件的看法,在观点、方法、人物等方面的评价,都会出现不同的论点和结论。特别是政治、法律专业文献内容更多的是突出本国的国情和法律条文,引用的是本国语言。翻开社会科学发展历史看,自20世纪下半叶,虽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社会科学在国际和地区层面上的机构化和合作化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社会科学也得到了相当大的交流,但是其研究的重点还是集中在本国问题上。
1. 基本功能
⑴ 读超文本文件
web将全球信息资源通过关键字方式建立链接,使信息不仅可按线性方式搜索,而且可按交叉方式访问。在一个文档中选中某关本文由收集整理键字,即可进入与该关键字链接的另一个文档,它可能与前一个文档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也可能在internet的其他主机上。windows help文档就是一个超文本文件,只不过windows的所有help文档都在同一台pc机上,而web的超文本文件都分布在整个internet上。
在超文本文件世界中,我们用超媒体(hypermedia)一词来指非文本类型的数据文件,例如声音、图像等。web是一个交互式超媒体系统,它由链接方式相互连接的多媒体文件组在。用户只要选中一个连接,就可以访问相关的多媒体文件。这里要说明的是:web中确实有许多超媒体文件,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能在普通终端上显示的文本文件。
⑵ 访问internet资源
web的第二项功能是,它可以连接任何一种internet资源、启动远程登录、浏览gopher以及参加usenet专题讨论等。例如,当web连接到telnet,便会自动启动远程登录,用户甚至不必知道主机地址、端口号等细节。若连接到usenet,web将以简明的超文本格式让你阅读专题文章。web的奇妙之处还在于资源(不论是文件还是服务工具)是自动取得的,而无需知道这些资源究竟存放在什么地方。
2. www工作模式
同internet上其他许多服务一样,www使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如图2-10所示。
客户端使用的程序叫做浏览程序,这是web的用户窗口。从web的观点看,世界上每样东西,或者是文档,或者是连接。所以,浏览程序的基本任务就是读文档和跟随连接走。浏览程序懂得怎样访问internet的资源和每一项服务。例如怎样启动telnet,怎样阅读专题讨论文章等。浏览程序最重要的功能是它懂得怎样连接到web服务器上,因为实际的搜索是由web服务器完成的。使用web需要三项基本技巧,一是控制文本显示,二是怎样连接,三是怎样搜索。一个好的浏览程序会自动帮助你完成这三项任务。
3. www服务的主要特点
www服务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特点:
⑴ 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用户可以访问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信息;
⑵ 用户可以在internet范围内的任意网站之间查询、检索、浏览及信息,并实现对各种信息资源透明的访问;
⑶ 提供生动、直观、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
www服务的核心技术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⑴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⑵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⑶ 超链接(hyperlink)
4.dns服务
dns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组织成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dns命名用于tcp/ip网络,例如internet,用来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定为计算机和服务。
当dns客户端需要查询程序中使用的名称时,它会查询dns服务器来解析该名称。客户端发送的每条查询信息都包括三条信息来指定服务器回答的问题。
⑴ 指定的dns域名,规定为完全合格的域名(fqdn)。
⑵ 指定的查询类型,可根据类型指定资源记录,或者指定为查询操作的专门类型。
⑶ dns域名的指定类别。
对于windows dns服务器,它始终应指定为internet(in)类别。
dns查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解析。有时客户端也可以使用从先前的查询获得的缓存信息就地应答查询。dns服务器可以使用其自身的资源记录信息缓存来应答查询,也可以代表请求客户端查询或联系其他dns服务器,以便完全解析该名称并随后将应答返回至客户端,这个过程称为递归。
另外,客户端自己也可以尝试联系其他的dns服务器来解析名称。当客户端这么做的时候,它会根据来自服务器的参考答案,使用其他的独立查询,该过程称作迭代。
本地解析程序的缓存可以包括从两个可能的来源获取的名称信息。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51-0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社会,远程教育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因为远程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优势,即: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我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且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远程教学深受广大教育者以及学生的喜爱,快速发展起来,并在教育体系里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字图书馆作为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受到远程教育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如何更好地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用于远程教育之中,成为远程教育各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资源共享化
在数字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图书馆如果只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读者对信息量的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的开放与合作显得极为重要,数字图书馆因运而生。数字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信息资源单位或者图书馆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这些结合在一起的信息进行分类,不仅便于管理,还方便用户进行信息的搜索和查找。如此一来,用户在查找信息的时候,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合作的体现,它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单位或者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还实现了信息资源单位或者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建。除此之外,数字图书馆还为各使用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数据库团体采购、文献传递合作、馆际互借等,这些服务进一步方便了读者获取信息。
(二)传递信息网络化
就数字图书馆的存储目的而言,就是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即:为了便于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识别,将所有信息资料(如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频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变为数字信息资源,供计算机进行识别。就数字图书馆的特征而言,信息存储数字化以及业务管理的网络化,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的网络化,能很好的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质量。服务、数据库、工作站不同,要想互相操作的可能性似乎是没有,但是数字图书馆却能办到。数字图书馆只需应用协调性软件或者是联合式软件,就能查询出具有相似性的服务内容或者是数据信息。在没有数字化图书馆的情况下,读者在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料进行搜索的时候,需要检查每一个站点,显得十分麻烦。数字化图书馆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读者在搜索信息资料的时候,只需给出一个搜索点,就能获得与此相关的全部信息。数字图书馆是一种虚拟的电子信息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服务理念主动化
就服务理念来看,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很大的差别。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当今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服务模式,其服务理念比较保守,图书馆是服务的中心所在,教师和学生必须到图书馆中自己进行操作。这种传统的服务理念被动而保守,不符合现代对服务的要求。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读者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故而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迫在眉睫。图书馆应该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树立主动化的服务理念,实现服务的主动化,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多维立体的服务模式。那么何为主动服务呢?主动服务就是创建各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便于读者获取各种信息。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一个“数字资源中心”显得极为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建立“数字资源中心”,能够更好帮助图书馆对区域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管理;第二,建立“数字资源中心”,便于图书馆对一些重要信息和资料进行存储,使其不受损害;第三,建立“数字资源中心”,便于图书馆对图书馆的主流数据的管理,尤其是双备份方法,使图书馆的主流数据更安全。
二、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在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师生异地是其最为明显的两个特征,因此学生对各类文献资料的使用情况决定着远程教学的效果。所以各类文献资料是否得到保障,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就图书馆而言,它不仅是各类文献资料的主要提供者,还是各类文献信息资料的主要保障者。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借助各种大众媒体展开远程教育的,即: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手段,为学习者进行教学。此时的文献资料就通过纸张、录音带、录像带等传递给学习者,是一种被动的或者文献资料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方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带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提高服务水平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文献资料的保障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献资料获取方式更为主动。远程学习者能够通过数字图书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2、数字化资源库的实现。数字图书馆借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种文献信息收集起来,建
立了一个包含各种资料的数字化资源库,便于远程教育的师生进行使用;3、知识、信息的重组和构建。通过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学习者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还能就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交流。这种在先交流与互动,与传统教学研究性学习不谋而合,也充分说明数字图书馆是具有教育作用,能更好的为远程教育服务。数字图书馆与远程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字图书馆为远程教育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文献资料,使其更好的进行学习,从而推动了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其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也就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随着老师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满足师生对不同文献资料的需求。
(二)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
1、在网络导航方面提供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文献资料的发展也是十分惊人的,但是文献资料的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因此网络导航服务显得极为重要。在高校图书馆中,提供网络导航服务,能够更好的帮助读者节约时间和时间,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代价,获取更多的信息。高校图书馆是否能为用户提高效的网络导航服务,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网络导航系统,尽可能的满足学习者的各种需要,方便学习者以及读者更好的在图书馆中查询资料。
2、在资料查询中提供参考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中最为常见的服务方式之一,并在远程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就各高校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来看,主要有Help系统和FAQ信息服务、延时网上参考咨询系统以及实时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三种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解释说明:就Help系统和FAQ信息服务而言,它是一种联机的帮助系统,对一些学习者在资料查询中遇见的普遍问题进行解答;就延时网上参考咨询而言,它是最为常见的参考咨询服务方法之一,一般借用邮件、留言板等方式提供服务;就实时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而言,就是对咨询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即:由专业人士对咨询的问题实时的进行解答,为提问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开展用户培训服务
自主学习是远程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远程教学对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开展用户培训服务也就很有必要了。目前,常见的开展用户培训服务的方法有:借用互联网,对用户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到课堂、毕业论文等多个方面;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将培训的相关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数字图书馆也可以借用这两种方法来开展用户培训服务,既提供教育资源,同时制作各种远程教育软件,供远程教育学习者使用。只有当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会了这些网络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这些网络知识后,才会更加深刻的明白数字图书馆所带来的好处,如此一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显著提高,为远程高等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三、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因为高校图书馆与远程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建设迫在眉睫。而且我们相信,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一)电大网上教学面临挑战1999年秋,广州电大开始实施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这对电大的面授教学、电视教学提出了挑战。广州电大不遗余力投入资金开发校园网站、双向视频系统、远程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推进网上教学的实践。然而,网上教学资源少、网速慢、网页打不开、视频看不了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学校。鉴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大、新、高”②,涉及面广,教育用户多,科技含量高,对技术的依赖比较强,技术的投入、资金的投入都较多的特点,广州电大决定另辟蹊径,引入市场机制,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进行公司运作,探索产业化运作方式,确保技术力量到位,加快推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
(二)建设历程和阶段性成果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酝酿论证(2001)、务实开创(2002-2003)、稳步推进(2004-2006)、飞速发展(2007-2009)、全面覆盖(2010年以来)五个阶段。在酝酿论证阶段,广州电大多次研讨校企合作建设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合作伙伴必须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制定了《广州远程教育中心项目建设建议书》,明确其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③。2001年1月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④,2002年4月广州远程教育中心作为数字化学习服务的运营机构正式运作。在务实开创阶段,初步建成了国内规模较大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硬件以及系统软件平台,为广州电大7万余名开放教育师生提供远程学习支撑平台服务。启动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首创国内教师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新模式。开通国内同行业首个教育服务中心———969300教育热线服务。在稳步推进阶段,以承担建设、运营广州市“十一五”重点工程“教育e时代”工程为契机,逐步拓展应用服务项目,相继开展了“广州八一远程教育学院”“、广州普法网”“、广州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培训”项目,为驻穗部队官兵及其家属、公职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在飞速发展阶段,启动了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试验区和“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广州市各区县和市直机关公务员提供远程继续教育服务。开通广州教育宽带网,为中小学生家庭提供教育主题宽带服务。成立数字化教育研究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建立数字化教育研究所、培养创新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在全面覆盖阶段,参与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全市企业职工、工会干部以及全体市民提供远程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相继启动了“广州职工教育网”“、广东省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网”、“智慧校园教育云服务”、“ee职业教育网络学院”等10多个应用项目。并与杭州电大就“构建杭州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二、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明确的理念指导下,依照清晰的思路加以实施,从而建设发展起来的。
(一)以践行终身学习,实现无处不在的教育为建设理念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地区,为各行各业教育受众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远程数字化教育和公共服务。践行“有教无类”的终身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无处不在的教育,广泛深入学校、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军营,建立数字化学习中心,真正实现教育零距离,让学习者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就在身边、学在身边”⑤。并在提供服务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全面教育、数字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均衡教育、绿色教育的理念。
(二)以构建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目标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宗旨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广州终身学习体系为发展方向,配合广州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目标,努力建设成为覆盖广州地区的远程与继续教育中心、高等教育服务中心、职业教育服务中心、基础教育服务中心,最终成为华南地区的远程教育中心和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三)以服务广州各类社会人群和组织的终身学习为功能定位以适应和满足广州各类社会人群与组织的终身学习为宗旨,面向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为电大和网络学院提供教育项目运营及网络平台支撑服务;面向基础教育领域,为中小学提供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服务以及网上个性化辅导服务;面向职业教育领域,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人员,提供适应知识更新、技能提升所需要的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和终身学习服务;面向社区教育领域,为相关机构提供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平台支撑服务。
(四)以校企合作、企业运营的市场化机制为运营模式与高科技IT企业合作是国际远程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实行校企合作建设,主办、牵头单位是广州电大,具体运营由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承担。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是独立的、面向社会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企业机构,依照教育产业的管理方式以及市场规律进行管理和运作,通过不断增强市场营销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等,提升远程教育服务水平和效益。
(五)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扩展为实施步骤建设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开创性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同时,从技术环境的搭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到运营方式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采取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为首个项目投入运营,紧紧抓住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逐步扩展,探索数字化学习与服务模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三、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按照上述理念和思路,广州电大积极搭建一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大力拓展数字化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
(一)搭建一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具体包括硬件环境、软件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等。为满足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应用需求,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在国家级中心机房配备了近100台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硬件设施,建成10GB骨干互联网网络接入及网络系统,具备支持100万活跃用户在线学习的网络承载能力,能支持10万级用户同时登陆平台进行在线视频学习。实现了对学习用户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为学习者打造了快速传输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教学通道。建成了具有自主版权的、智能、可定制的教育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具有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即时通讯、视频直播等关键教学工具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能支持百万规模用户在线学习,可实现用户的分层分级管理,满足各种远程教学模式的应用需求。组建了专业化的资源建设团队,根据教育项目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设计方案,依托现代化多媒体资源制作环境和资源制作专业服务体系,整合建设了面向职业教育、政府行业培训、中小学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生活能力教育领域、满足多层次教育形式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到10TB,形成高质量、规模化的终身学习资源库,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二)拓展教育项目及应用服务范围数字化教育项目及其推广应用,是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此,公共服务体系深入调研广州市场需求,主动加强与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的合作,在高等教育、政府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领域广泛开展数字化教育应用,为社会各类人群搭建起通向终身学习的桥梁。在高等教育领域,致力于为高等院校开展远程学历教育提供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基于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等终端一体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实现教学系统、教学管理与教学资源等内容的整合,实现学校教学的移动化以及数字化校园的扩展和延伸。目前正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提供教育云服务,为华南理工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提供合作专业的教学支持服务。在政府行业教育领域,致力于为区域范围内的公职人员的终身学习和行业继续教育体系的建构提供服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普法人员、工会干部、企业职工、旅游从业人员、部队官兵等政府、行业各类人群的数字化学习。截止2012年,广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共培训110多万人次,广州公务员网络大学堂共培训150万人次,广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共培训32750人次,广州普法教育网累计访问量达248672人次,广州八一远程教育学院累计访问量达215273人次,广州旅游从业人员网服务于全省130万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在职业教育领域,适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的需求,打造“ee职业教育网络学院”,按照产业分类和职业类别,建设了包括服务类、生产制造类、管理类、金融类等各行各业的“进阶式”职业教育项目体系。实施职业导向式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培训和鉴定一体化模式,提供职业教育培训、考试的一体化服务,实现了随报随学随考。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用心建设了“智慧校园教育云服务”项目,搭建家校共育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通过向中小学校提供“教育云服务”,助力提升中小学生参与活动绩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中小学生专属的“教育宽带”,营造健康的网上学习环境,为广州千万家庭提供教育服务。建设了“ee小学语文作文同步辅导网络学院”等一系列中小学数字化教育项目,让区域内的中小学生都能共享优质资源,接受名师教育,体验名师课程,促进教育公平。
(三)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及其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是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学习者特征与网上学习特点,探索构建了全新的网上教学模式及其质量保证体系。一是汇聚社会优质资源提供网上教学服务。整合利用电大和社会优质师资,积累了2800余位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专家和教师,实施高效的网上教学服务。二是不断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体包括满足教学组织需要的“教学教务支持系统”、支撑学习用户服务管理的“客服管理系统”、面向学习用户的“互联客户帮助中心”及客服专线系统“969300教育服务热线”,具备大规模的学习支持服务运营能力,实现对学习者的随时、随需、个性化服务。三是健全网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学习需求与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对学习用户的问卷调查研究。建立了网络督学、网络辅导教师、网络班主任的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流程与服务规范,并强化了网络督学机制。网上教学模式及其成效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问卷调查显示,学习者对网上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普遍接受网上学习方式,网上学习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平均达80%以上。
(四)创建“政府+电大+企业+学习中心”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建设单位的有力组织和智慧,也需要参与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更需要政府的统筹和主导。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政府+电大+企业+学习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电大牵头实施、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运营、学习中心服务,形成四维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的主导行政力量,负责统筹、协调与监督,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投入必要的资金,支持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同时作为购买服务方,促进教育项目的开展。如广州市教育局设立了数字化学习专项资金,出台了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文件,建立了广州市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有力地促进了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广州电大作为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承担终身学习平台、资源的建设统筹和组织管理,依托现有的教学和管理队伍,负责平台硬件环境建设、学习平台规划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项目整合、国有资产管理与维护等。广州远程教育中心作为专营机构,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承担终身学习平台运维推广工作,负责网络运营环境建设,为网络教育项目提供运营管理和远程教学在线支持服务,拓展网络教育项目业务。学习中心作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终端,承担教育项目在当地的招生、宣传推广和教学支持服务,不断完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从咨询到考试的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信息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113
1 基于云共享平_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研究
1.1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中应用意义
云服务资源共享减少了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本,云计算具有集中化和自动化管理的特点,可以减少高校管理人员对系统维护的成本支出。云计算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管理的硬件设备都是有云服务的提供商进行维护和管理,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云平台管理API就可以对云平台中的资源进行管理,改变了传统教学资源平台维护困难复杂的问题,云计算支持的多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系统使管理人员对资源的管理更加方便。传统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昂立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通过虚拟化的技术对对教学资源进行单元分配,平台资源的使用率提高了,基础设备投入减少了,成本低而且建设周期短,后期对平台的维护和管理也非常方便。
1.2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设计和研究
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对各个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从而达到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互相访问对方的教育教学资源的目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并且使高校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可以达到最大化的利用。在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高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属于高校教育资源中的软件资源类别,高校多媒体教学通过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合理的教育教学设计方法,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获取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比如提供多媒体服务的服务器等设备被黑客攻击,提供下载多媒体资源的网页页面不能正常打开和下载,高校与高校之间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存在问题等等。目前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载体主要是文档、视频和音频等形式,在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上,传统的平台构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需要。云计算服务模式的提出,可以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问题。高校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云共享以云计算作为技术的基础,是高校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2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体系建设研究
2.1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应用设计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面对的用户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广,所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架构要具有可靠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架构模式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在客户机端运行用户的交互操作,在服务器端运行数据服务程序。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都需要安装特定的软件,没有实现真正的开放性环境。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把WEB技术和服务器技术结合到一起,实现对用户开放性的环境,用户端使用统一的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软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系统结构一般分为用户层、应用层和资源管理层,。资源管理层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只有授权的合法用户才可以对资源管理层进行操作,资源管理层可以对入库的资源进行分类,对上传的资源进行审核,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库的资源的质量。应用层是提供各种功能的网页动态生成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应用层的应用模块,可以把选择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从新组织,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课件,体现教师教学的特点。应用层在整个系统中是关键的一层。用户层是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等用户的,有用户浏览器组成,用户通过浏览器对服务器数据库资源进行下载和上传的操作等。
2.2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体系结构设计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的架构层次建设,包括教学资源的共享体系结构的建设和服务共享结构的建设。教学资源云共享体系结构建设主要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教学资源和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学校可以在校内各个计算机和连接校园网的计算机上安装云技术软件,通过云技术软件连接到高校内部的云服务系统上,通过高层控制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为用户提供云共享服务。学校对教务管理和数字图书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服务共享的建设包括基本数据服务和数据安全服务两方面,基本数据服务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并对基础数据资源进行审核;数据安全服务是保证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防止计算机的云技术平台被黑客和病毒攻击,维护平台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架构采用云计算技术作为技术的支持,适应了我国高校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体系建设课题的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