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行业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36-01
前言
电力行业信息化初具规模电力专用通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电话会议网等设施也建成。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均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正步入第三阶段,电力信息技术进一步向综合应用方向发展。随着信息系统覆盖能力的增强,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需求亟待完善的三个方面
(一)核心业务信息化需求
按照核心业务维度,电力行业核心业务可分为生产、管理、营销和通讯四个环节,各核心业务对信息化需求不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生产类核心业务信息化需求分析。电力行业需要对发电机组以及其他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因而对视屏监控以及无线数据终端等相关业务需求量较大。其次,管理类核心业务需求分析。电力行业对安全生产最为重视,行业信息化需求分析也应该从安全的角度来着重分析。第三,营销类核心业务需求分析。电力发电企业已经打破垄断,行业实行竞价上网,电力行业需要支持价格透明的网上销售电系统。第四,通信类核心业务需求分析。电力行业需要内部通讯系统以减少日益膨胀的手机费用,以及需要移动办公系统来解决外出员工对移动的需求。
(二)实时信息沟通需求
建立覆盖本部及所有下属分支机构的多媒体广域网和生产日报系统。通过该系统,把本部及下属分支机构连接起来,较好地解决公司内部信息的互通问题。
(三)管理信息系统需求
管理信息系统需求主要分为发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和电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需求两方面。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变电站视频监控(无人职守)输变电线路监控/三维输电线路动态维修维护、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建设电量计费系统和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等则是重点。电力行业信息化方案建议等则是电网企业的迫切需求之一。
二、“信息孤岛”现象尚存
电力系统信息化开展得比较早,信息化解决方案也较为成熟。但由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较少,使得其信息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效能。由于各个系统在规划建设时没有一致协调,系统的建设时间不一致、开发人员水平不同等原因,导致系统的硬件、操作系统、运行支撑环境、数据存储有很大的差别,系统之间很难互相共享信息,造成了系统条块分割,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此外,中国电力企业的信息标准化程度不高,在整个电力行业,甚至在一个企业内部,往往都无法统一设备和原料的代码,导致内部信息孤岛很多,另外涉及行业历史,部分地区的电力产、供、销三方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使电力信息化特别是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实施难度和成本增加。目前,信息系统在电力行业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不仅在操作层、控制层、管理层,而且延伸到了决策层,每个系统都能够解决一个专业范围内的控制和管理。但这也带来了一定问题,这样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存储各个方面基本完全着眼于自己领域内的信息,这给后期对各系统的集成带来了较大难题。
三、简述提升电力企业效率的三种方案
(一)电力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电力部门准备在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在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可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变电站有关数据、参量、图像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变电站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这将大大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也有利的推动了电网管理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采用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办公效率;可以实现电信有线与无线网络的组合,避免无缝覆盖部分电力专网线路无法达到的区域;可以达到电力公司对于电力设备实时监控的要求,降低监控设备的成本支出,提高内部系统管理效率以及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应用层次,完善网络预警能力和抵抗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情况,避免现阶段电力公司每年数千万元人民币的人为损失。
(二)电力无线抄表系统解决方案
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每月人工获取电表数据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和财力的繁琐工作,利用传统的抄表方式,往往造成获取数据有误差、抄表时间与扣款时间不同步、抄表速度慢、用户投诉大等缺点。随着工农业用电、家庭用电量的激增,电力系统对电力传送调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传统抄表工作方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如何以最简单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来获取电表上所记录的数据成为电力行业目前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电力无线抄表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电信CDMA网络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将各个电表所记录的用电量等数据实时传送到电力企业营业部门,代替人工抄表,实现抄表统计、监控等工作的自动化。无线电力抄表系统还可以进一步与网上银行系统联网,实现网上缴电费功能由此,电力行业的抄表、计费、代扣的全业务流程可以通过该方案进行全面解决,最大限度提高电力行业的办事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
(三)移动办公平台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125-02
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各方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软件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国内外的软件技术也在迅猛发展,市场上的软件品牌和产品多不胜数,分析国内外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功能、价格、适用性、技术要点等情况有助于电力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软件产品,推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1 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为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必须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但目前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1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全球经济信息化,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也是蓬勃发展,但就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网络资源和电子信息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需求。
1.2 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
目前,国家电网倡导对电力企业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但由于电力企业特殊的发展背景,其发展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范管理,导致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集中,秩序混乱,经常出现重复开发的现象,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用的软件也不统一,造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式多样,给数据的整合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1.3 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很多电力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利用设备和网络来代替人的劳动,因此大量购买机械等硬件设备,往往忽略了软件程序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软件程序相当于人的大脑神经,是硬件机械的中枢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软件程序的提升和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另外,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应领导和职工在思想上达成统一,在行动上相互配合,若电力企业的领导和职工不能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将会给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严重的阻力。
1.4 电力企业缺乏专业信息化建设队伍
一个完整的信息活动包含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应用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内容都对于人才和软件有很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员工需要对当今先进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而目前电力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和先进知识的更新能力还不足,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对于软件要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及时发现和利用国内外先进的软件技术提升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
2 信息化系统管理软件的选型原则
电力企业要通过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化,就应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复利用现有资源来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软件的选择应考虑与业务联系紧密的、功能简单而且、风险小、实施难度小、周期短的管理软件,其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适用性,信息化管理软件贯穿了企业的各个环节,与公司的运转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因此,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非常重要。二是经济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软件的需求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不能一味追求管理软件的高端前卫,而应综合考虑成本价值,选择自身发展特点的软件,且很多软件都能够升级,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三是时效性,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应选择开发项目实施周期相对较短的管理软件。四是稳定性好,在信息化社会,若软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管理软件的稳定性是软件选型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原则。
3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软件选型策略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对市场的需求催生了一系列电力信息化产品,如SAP、朗坤、用友等软件,但软件的实际用途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其选择必须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如企业利益、信息安全等。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选型将会出现以下策略:
3.1 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型
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为提升管理效率,便于整体上对集团信息进行掌控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集团可选用大型的ERP数字平台,采用国际知名软件企业,而分公司和企业则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国内先进的EAM管理软件,这种根据实际需求对软件进行灵活选型的策略能够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率,降低管理风险。目前电力系统也应用了ERP系统主要用于业务采购、资产管理方面,起到了协同管理、层级审批、多层级管理的应用
效果。
3.2 一体化平台选型策略
因很多集团企业的管理体制为多级管理,集团企业可从上至下选择国内有丰富电力行业实践经验的软件企业提供整体的信息化服务,实现一体化的信息管控,避免因多家企业的多种软件造成采集、加工的数据混乱的情况给企业带来风险。这种软件的统一选型有利于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也有利于实现集团的管控一体化。选择统一的企业门户入口,登陆后可显示软件分类、软件层级。网、省、市、县各级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层级不同选择软件入口。这样不但节省软件开发的费用,同时降低了各级用户操作的复杂性。
3.3 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选型标准
由于电力企业特殊的工作背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选型大体可分为管理系统选型与生产系统选型。管理系统包含:邮件系统、办公系统、档案系统、财务应用系统,报表系统等。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输、配、变生产管理系统,电网规划系统,调度管理系统。不论是管理系统还是生产系统,系统选型的主要出发点有:(1)协同办公,分层审批;通过使用信息系统,应实现多层级审批事务,电子化协调办公模式,省去了原始的纸质式、人工化的办公模式。(2)系统安全性、容灾性:对于一个企业,企业内部的数据是具有保密性的。对于在企业软件中数据安全性,是软件开发厂商在软件开发初期就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方面,企业所使用的软件中采集的数据是否安全,不对外泄密。另一方面软件数据的必须要按时备份,一旦发生意外,必须具有可还原的性能,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3)可扩展性:信息软件的应用不可避免会出现不适应现象,这时就需要二次开发信息软件,在软件选型时要把二次开发因素考虑中,提供较好的二次开发入口,对软件的选型也是至关重要的。(4)软件服务:软件厂商的售前售后服务质量是企业软件选型的另一个重要考虑要素,售前是否与企业沟通到位,决定了软件的实施效果;是否有专门的售后团队,对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整改,甚至是软件的二次开发。由此软件的服务质量也应在软件选型时考虑在内。
4 结语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创新发展和高效运转的重要动力,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应关注先进软件的发展和应用,并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软件产品的成熟度、技术的先进性、功能的适用性、软件价格、扩展性等灵活地采纳新软件来改善业务流程和管理水平,让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电力企业中,帮助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彭泽武,李伟清,林强,刘文彬.电网企业信息系统
运行方式模型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6).
[2] 李羡.浅谈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J].山东电力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9,(5).
[3] 杨青峰.发现差距 汲取经验—国外电力信息化建
设对中国企业的借鉴[J].每周电脑报,2005,(31).
[4] 王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电力
信息化,2009,(2).
[5] 刘保华.浅议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若干问题
[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成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势在必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人力资源基础信息标准化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基础。根据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所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管理工具,应应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业务流程的设计、员工沟通、人力资源报告分析等,并根据既定制度与流程完成对客观事务的处理,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主观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理解存在误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仍处于事务型管理阶段,软件偏重一般性,不能完全涵盖企业特有的管理活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软件中的某些附加功能并非组织所需,如SG-ERP中许多附加信息并没有完全利用,甚至没有得到维护,有的数据仍不能得到完全共享,这便增加了组织的负担,造成浪费。
第二,客观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当薄弱,原有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相当滞后的现状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对稳定的基础,再就是在现有信息化系统中的动态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得不到准确维护和更新,因动态数据的本来作用是提供即时信息,供管理层进行决策,这便要求动态数据能随时进入数据库进行及时维护和更新,然而,一些组织的动态数据并没做到随时更新,动态数据没有及时进入数据库,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能表现为工资的记录器,不能只为发放薪酬或只为统计报表提供数据,应作为一个管理工具,不仅要能记录所发生的数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并提出有价值的报告。比如,通过对员工考核数据的分析,组织可了解到目前的整体绩效状况;通过对工资结构的分析,可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等。
三、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第一,认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方面,企业业绩的持续提升和战略实现必须依靠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体系,既包括求才、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的激励机制,有包括建立畅通、快捷的沟通平台和凝聚员工归宿感、责任感和塑造自身形象的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指有计划地实施的、旨在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需求的、最终提升组织绩效的一系列教育和培训、开发与管理的活动,其信息化内容也应具有相应的范畴。人力资源信息化是提升电力行业的产业水平,促进电力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不能局限于一些非核心的、过于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而应坚持以战略的目光和系统的思想,集中精力研究系统性、全面性的战略事务信息化管理,如研究企业内部的学习能力、企业再造与技术创新能力、把握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用活企业以外资源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策划、决策、领导能力等。
另一方面,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和普及、技术运用的成本逐渐降低,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和便捷。新技术的引入使得企业的组织机构发生了变革,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给电力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比如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重组理能指导下对企业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各职能部门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信息流动更为流畅,从而加快沟通过程,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决策水平,改善决策效果。也缩短了各级员工的反馈时间,开辟了更加丰富的沟通渠道,员工可以不拘泥于企业传统的层级管制,可跨部门、跨级别表达和传递各种思想。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得更多的工作由跨专业的临时性团队完成,显现出网式的组织机构。在这种网络式、扁平化的组织中,企业职工更容易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进行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构建学习型企业。
第二,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进行指导。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分布实施的系统工程,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步考虑:首先应该着眼于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包括行政事务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及员工入口管理等,这些在日常工作中占用员工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一是占用大量时间效率低其次是差错率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考虑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其次是规范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如招聘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等。尽可能将相关的工作职能能完全覆盖并划分清楚,并且能将优化后的流程体现在流程中,使用一套信息系统使资源共享化;最后才是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如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评估人力资源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决策以及如何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如何通过合理的招聘技术与测评技术为企业选聘合理的人才、如何通过工作分析技术以及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来提升组织与个人绩效等,所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前的相对封闭变得开放,滞后管理变成超前管理,这些好处无疑可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最高决策者以及全体员工的服务质量,并使得全体人员都能参与到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中来。
第三,用系统的理念进行实施。
针对电力企业组织机构的不稳定、业务流程变化频繁的特点,电力企业的不断变革,针对人力资源业务管理规则的实际需求,国网公司推进了SG186信息化工程,于2008年研究开发了“人力资源基础信息管理与统计软件”,并在系统内推广应用,实现了组织机构、岗位、人员360度信息、劳动统计数据的全面采集。人员360度信息包括了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信息、语言能力、工作履历、劳动合同等33个数据子集。通过人力资源基础信息管理与统计软件,初步建立了员工信息、指标、报表相衔接的信息管理与统计体系,使之逐步构建一套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高效完备的人力资源应用系统,实现了人力资源工作的网络化、流程化、节约化管理。由于人力资源节约化管理的统一部署,在以上基础上又开发了SG-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了“一套系统、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支撑模式。
四、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难度及对策
1 引言
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而言,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由于起步较晚,水平还相对较为落后,然而随着有关管理部门对于信息技术的认可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如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的组织和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效率和性价比,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自动化管理办公,通过招投标管理软件来进行工程量的准确而迅速的计算以及招投标报价的科学制定,通过各类专业软件来进行标书的统一编制、建筑工程的概念设计乃至施工图设计,通过设计和施工计算软件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基坑支护设计,以及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造价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日常信息维护管理等等。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战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2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近年来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设举措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使建筑工程行业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得以提高的同时,大大改善了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同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信息化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存在不足甚至是误区,简单地认为配置了可以上网、制作标书的电脑就是实现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第二,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还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意识;第三,单纯、教条式的模仿太多,而缺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的意识;第四,由于信息化构架还不够完善导致其应用效率低下;第五,整个信息化战略缺乏统一的指挥,基本上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信息互动方面极其贫乏。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战略及其发展趋势探究
3.1 加强信息技术多层面、多层次的推广,实现各类功能性信息技术软件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全面应用
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停留在管理层面,为了切实提高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行业的科学化、创新化发展,我们必须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渠道,促进计算机工艺控制软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创新应用。例如信息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对其垂直度的科学控制规范、预拌混凝土的自动化上料、整体安装大型构件及设备的同步提升管理、脚手架的整体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检测与数据采集管理、建筑物沉降的检验、测量与控制领域的应用等。
3.2 深化建筑工程施工行业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从根本上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管理者认为,全面运用信息技术实施企业施工管理,只不过就是购买一些计算机硬件设备、搭建一个企业互联网平台及施工数据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实施必要的维护管理,即可以实现施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了,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要加强领导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最首要的任务便是切实让他们体会到企业能够依据信息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来正确地把握市场定位及走向,依据系统的辅助决策支持来采取正确的投资行为,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最终成为行业的先驱与佼佼者。
3.3 着力实施网上办公系统的建设和推广,搭建和完善基于网络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信息化平台
面对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建设施工项目成为施工行业的主要建设对象,而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到众多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包括进度安排、审核标准、图纸、设计变更等等,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大、涉及面之广是令人难以估量的。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切实构建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技术管理信息化共享平台和网上办公系统,才能真正简化信息传递的复杂环节,使纸质文件退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历史舞台,并促进信息化的共享建设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力工具。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就需要工程师们打破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管理思想,将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推广。简而言之,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熟悉和掌握,从而充分把握最真实和准确的建筑工程市场信息,这是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而不断加强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则是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外,只有在深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的同时,再实施一些更为人性化的辅助技术管理措施,才能更加切实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冼江夏.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与应用分析 [J].价值工程,2011(22).
[2]李恒威.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J].Manufacturing Automation,2011(06).
[3]余春波. 刍议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 China Homes,2011(05).
[4]贾强.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探究 [J]. 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2011(03).
一、大型集团企业要重视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建设
首先,要求快速、准确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又能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传统的会计部门手工账复杂、繁琐,财会人员往往要用几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处理账务,出报表。采取电算化能简化、避免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一份涉及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
其次是能够为企业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代会计的职能已经发展成为集核算、监督、控制、分析、预测、决策于一体的全方位的经济管理活动,大企业已不再满足于报账型的会计核算和财务软件,大企业集团特别需要具备分析和管理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
其三是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畅通的系统运行通道,由于大企业集团的机构通常是分布在各地,有的远在海外,为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流,将分散在各地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反馈到本部和各地,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组建企业网,同时应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处理大量数据,保证企业数据安全可靠。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失真。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会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
二是监控不利。目前,大型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于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利甚至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因监督者没有掌握企业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人不敷出。企业领导对财务状况不清,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使得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二、大型集团企业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策略
(一)明确目标,统一规划
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具有较高技术复杂度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涉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电脑用户,依赖于企业的信息需求、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人员水平等条件。
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要亲自参加系统建设的领导工作,因为企业高层领导最了解电算化的目标和需求。高层领导介入电算化工作,才能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保证,才能有效领导、组织系统建设。
其次,根据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统一规划,使各个系统在明确的系统建设目标下分别进行实施,最终集成为协调大系统。
(二)培训企业员工,提高电算水平
通过培训,可使员工不仅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还要使员工熟悉工作程序,了解如何改善管理。
进人电算化系统进行操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电算化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这样防止了其他人员有意或无意损坏电算化系统数据。
(三)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快建设企业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
没有科学的管理基础,就无法建成有效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因此应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重整,完善管理,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程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程序,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选择先进的、成熟的系统平台和财会软件,建立一个系统的金计核算系统和分析系统
引进财会软件的方式主要有购买商品化软件和组织开发两种。商品化软件通用性强,但很难达到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决策管理的需求。因此,组织建立一支稳定、技术过硬的系统开发‘运行、维护队伍,对商品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企业要求是切实可行的。
当然,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仅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是不够的,还要有强有力的信息分析处理系统来处理预算、核算、差异、分析、指令等综合的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
目前,开发大型信息系统先进的平台模式是采用开放技术的构造:客户机/服务器计算平台,如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nt、unix等,通讯协议为tcp/ip(广域网或大型网络系统)、netbeui(小型局域网),数据库是oracle/sybase/sqlserver,客户端是windows下的powerbuilder/vb.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推广应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高工作效率、获得“取之不尽”的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及时信息等。也有采用企业内联(intranet)的网络形式构造企业信息系统的,这是未来一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税收专业化管理;分工;信息缺失;新兴古典经济学;税收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F812.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及专业化和税收专业化管理界定
从中国当前经济特征看,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进入了个性化及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 。而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和专业化衍生的速度和水平越高。与此相对应,市场中产品类型、行业种类不断增加、经济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也逐渐增进。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税收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扩大。市场中各经济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单一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主体越难以把握这些对象的特征。此时,原有的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再适应新的管理需要,对税收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提高,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新兴古典经济学,其形式特征是超边际分析工具,而其理论内核则是以分工和专业化解读经济增长[2] ,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界定、类型和价值及其衍生路径提供了一种富有张力的解释。
分析税收专业化管理,首先需要界定专业化和税收专业化管理。
对于什么是专业化,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界定。但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专业化置于分工的前提下讨论。从表层看,分工引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分工又以专业化为基础。赖宾斯坦认为,专业化是生产要素向较少种类的活动集中的过程[3] 。
在人类社会衍生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也连续不断的发生]化。与之相伴生的是分工、专业化和效率的提高。从某一时间截面分析,分工和专业化与组织结构变迁互相推],其结果则是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而系统效率的变迁进一步推动分工、专业化和组织机构的衍生。简单地说,专业化是对某一特定职业知识不断增进、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看,结合赖宾斯坦的理论,可以将专业化定义为,建立在分工之上、并推动分工进一步]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向较少种类的活动集中,效率包括生产和交易的效率提高。也就是说,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化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伴随生产和交易效率的提高而推进。
而税收专业化管理,即税收管理的专业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组织结构变化,胜任某一项特定税收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特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与所有的专业化进程一致,税收管理专业化是一个动态衍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是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和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分类
税收专业化管理可以从专业化过程特征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
(一)从专业化过程特征分析
在税收专业化衍生的过程中,理论上看,可以经由两种路径:有分工的专业化]进和在原有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进。即包括两类税收管理专业化,一是既存分工基础上的税收管理“专业化”。此时,整体看来,专业种类不变、分工不变,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即所谓熟能生巧――税收管理工作无分工进化(特定的情况下,指绝对的没有分工,但一般说来,却指以某一特定截面为起点,没有进一步的分工),但通过技术条件的改善,推进对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二是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即税收管理“职业”或“岗位”进一步多样化。下面做具体分析。
1.原有分工基础上,通过引进新技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税收管理过程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的目的
这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路径,其前提是:没有税收管理分工的]进;出现了新的管理及相关技术。在这一前提下,税收管理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甚至是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这是一种外引或者称为外生的税收管理专业化路径。受分工格局的局限,处在税收管理岗位上的不同个体面对相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无法持续而有力地刺激新知识的产生。同时,由于既存税收管理分工模式的限制,相同管理岗位的行为主体面对分工不变的约束条件下,相同的管理对象,有限的时间和大脑中获取知识兴奋点有限性,都会妨碍管理效率的增进。
2.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
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也称为内生的税收管理专业化。即指税收管理由于分工的]进,行为主体的管理对象具有更高的同质性或(和)更小的种类数量以及更多的管理专业种类,同时管理行为主体的运作范围减小。换句话说,前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是对管理主体相同的职责范围不断追加资源以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第二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中的资源却是投入到管理主体面对已经改变的对象过程中效率的提高。
这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之所以被称为内生的专业化路径,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静态地看,即使没有资源的追加投入,也会由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报酬递增而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分工产生个人生产率的事后差异”[1]。
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其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组织效率的增进和获得管理对象信息的增进①。组织结构的选择以及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以寻求税务部门目标最大化。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组织效率定义 [4],可以将税务部门的组织效率定义为在满足一定的组织目标(如完成一定量的税收收入 )的前提下,使税务部门的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5] 。而获得管理对象信息的增进是指由于管理对象的进一步细分和类别的进一步同质化,个人过去用在不同性质对象上的管理时间资源,现在用到一个单一类别主体上,获得知识增进,管理效率提高。
(二)从税收专业化管理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可以按税收管理涉及的对象和内容划分种类。
1. 税收管理主体角度的专业化
包括税款征收过程专业化管理、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等等。
2. 税源专业化管理
针对不同税源具有的特征差异,采取同质税源专人管理模式。这是当前理论界关于税收专业化管理讨论得最多的一个方面。
三、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分析
税收专业化管理,本质上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税收效率。因此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的具体界定,需要首先界定税收效率。
(一)税收效率的内涵
什么样的税收是有效率的?是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还是对经济扭曲程度最低的税收?亦或是能够最大程度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
一般的,有效率的税收至少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筹集的收入能够满足国家行政的需要;这一数量税收收入的筹集过程对经济和纳税人的产权行为及产权收益影响最小。那么,多大的税收规模才能满足国家行政需要?什么样的税收筹集过程才符合效率的要求?这两个问题都很难界定,从理论上看,受到广泛“认同”的税收和税收征收过程符合这一效率要求[6]。
税收效率是指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筹集一定的税收收入所需的成本比较,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而税收成本包括至少两个层面:有形税收成本和使经济扭曲产生的成本。前者容易度量,后者则涉及到最优税制设置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税收制度给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最小的问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界定
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是指,通过包括没有进一步分工和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管理专业化进程,提高税收管理的信息量并增进税收管理知识的获得渠道和获得量,从而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结合上面分析的税收效率的内涵,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分为两个层次: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化。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从税收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干扰程度的降低和对纳税人产权运行环境的优化(通过提供服务),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同达到对纳税人行为扭曲最小的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概略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式:
首先通过整合税收管理资源,在税收管理分工不变,即岗位种类和每类工作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投入、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原有税收管理岗位的信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在完成税收任务的同时,降低征管成本。
其次通过税收管理岗位进一步合理化分工,提高个人专业化水平、提高管理过程迂回度,为税收管理对象提供更广泛和更为深入的服务,从而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同度,并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第三,提高税收管理组织效率。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 [7] ,分工水平的提高,进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是建立在组织效率基础上的。组织结构是事物内部(及其与外部)按照一定结构与功能关系构成的方式和体系。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越来越被视为是过程性的进化体系,即事物朝着空间、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组织结构方向进化的过程 [8]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税收管理组织结构的效率会影响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分工和专业化会进一步影响组织结构的效率。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使税收管理精细程度提高、涉税信息的质和量增进,准确性提高;另一方面却使管理协调变得更加困难。税收管理分工程度越高,完成税收管理工作所需要面对的岗位种类就越多;而专业化程度越高,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所拥有的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的垄断性。此时,没有任何单个的行为人能够完全、充分地了解税收管理过程的所有知识和信息。组织结构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必须解决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岗位之间的知识壁垒,并有效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并影响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及其目标的达成。如果组织协调成本高于税收管理过程中专业化]进引起的效率提高,那么这样的专业化进程至少从短期看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在提高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的同时,必须提高税收管理的组织效率,才有可能达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的。
四、税收专业化管理在新兴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作用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指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标是推动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而税收专业化管理又经由什么机制达成该目标,换言之,税收专业化管理在税收管理效率提高中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
(一)信息缺失是税收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税收管理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信息。无论是具体的税款征收过程、各种涉税事项的处理还是其他相关利益关系的处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信息的问题: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赖以做出判断的信息的充分性等等。
1.信息缺失下的定额征收问题
在中小业户税收管理中,很大一部分不得不采取定额征收的方法。这种征收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在核定经营者应纳定额税额时,缺乏足够、准确的信息,使定额征收法既不能反映经营者的税收负担能力,也会造成税收流失。同时,定额征收法的使用本身就是真实信息缺乏的前提下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一个较为粗放的税收管理体系中,对中小业户的税收管理主要通过账簿和经营过程法定记录载体进行监控。而中型特别是小型经营业户账簿体系不完整、不可信,记录经营过程的法定载体――发票很难起到真实记载业务流量的作用。除了虚开、乱开发票行为难以甄别或甄别的成本太高外,现行普通发票开具的一般规定中指出,向消费者个人零售小额商品可以不开具发票。所以在当前税收管理制度下,这类税收信息问题是难以根治的制度性问题。
2.税源管理中的信息问题
对税源状况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从广义看,影响对既存税制的正确评价也影响税制衍生路径的选择;从狭义看,则使税收收入难以及时、准确征收。而信息缺失是税源监控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地下经济的广泛存在,纳税人财务报表信息的失真等等,致使税源管理效率低下。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六成以上的外资企业账面亏损,年亏损金额超过1,200亿元,相当数量不实[9]。给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影响。
3.纳税评估过程中的信息问题
本质上纳税评估是税源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路径。换言之,纳税评估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尽可能详尽的税务稽查标的。通过纳税评估不仅应该获得税务稽查对象界定的信息――被稽查的纳税人选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获得该纳税人在合理性意义上最为可疑的指标,从而使税务稽查更具针对性,节约稽查成本,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现实的状况是,纳税评估过程本身存在信息缺失问题,使其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例如,纳税评估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预警值的设置,其准确性有助于提高税务稽查水平的同时,还能节约稽查成本。但由于信息的非充分和不准确使其很难被准确界定,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他税收管理环节的效率。
4.协调税收分配中各方面利益关系过程中面临的信息问题
税收关系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是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的表现也是效率提高的保证。包括直接征纳双方的关系、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的缺失使不同级次政府之间尤其是基层政府权责难以准确界定,从而使税收管理体制界定的合理性难以规范。尤其是在处理征纳双方关系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信息就无法如实履行税收管理。例如,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这10余年的时间维度内,由于产品税与产品流转环节密切相关,而税收管理主体难以(或成本太高)获得商品流转环节的准确信息,很难了解企业产品税真实负担水平的信息,因此在征管中,首先不能完全按照税法的规定严格履行征管制度,这甚至成为正式的规范――当时,除了经常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的形式不断追加减免优惠甚至调低税率外,还赋予各级税务机关不同程度的优惠减免的权力[10] ;其次,也难以把握在行使“征管自由裁量权”的度。
总之,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信息问题,成为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的不得不面对、难以规避的问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推动税收信息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
税收管理中的信息问题或更高层次看――知识问题②,可经由税收管理专业化过程解决。
1.税收管理专业化有助于税收管理中单个行为人信息和知识的增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单个行为主体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假设个人面临的获取知识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和感知能力。当个体相同的时间和感知能力面临多样化的工作对象时,他只能对工作对象进行浅层感知,从中获得信息并进一步归纳出的知识也相对有限;而当个体面临的工作对象种类较为单一时,他的感知时间和感知能力的运用集中在相似的对象上,此时,在以更高的频率关注管理对象时,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获得的信息和知识量增进。
假定有以下两种极端情形:存在两种不同的税收管理模式,A――税收管理工作对象性质单一,具有相似的特征;B――管理工作对象性质各异、特征悬殊。再假设实践中有三个税收管理主体分别按A模式和B模式对a、b、c三个对象实施管理。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耗费感知时间和感知力的感知过程,而虚线箭头则表示感知过程未实际耗费感知时间和感知力。图1-1和图1-2中税收管理工作中的感知对象数量相同。但图1-1情形下,三个感知对象具有相同的特质,所以相当于所有的感知力和感知时间都倾注于同一对象上。对所有工作对象耗费的感知时间和感知力等同于花费在一个感知对象上的感知时间和感知力。而图1-2中,税收管理岗位面临的三个感知对象是异质的,个体为完成管理工作,必须对a、b、c分别倾注时间和感知力,使感知时间和兴奋点分散,能从中获得的信息量相对于A这种情形,大为降低。假设A模式下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关于a的信息量L1=X,则B模式下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关于a的信息量或知识L2=X/3。前者是后者的3倍。对b、c的感知情况类似。
2.税收管理专业化有助于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增进,推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组织信息和知识决定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市场组织结构变迁中,组织信息和组织知识主要是从组织实验中获得,经由不断试错和失败的过程寻找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但在税收管理中,一个新的组织结构是否有效率并不能通过该组织形态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检验。因此,在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中,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有效率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不再适应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此时,组织结构变迁应该因循什么样的路径?对此“应然”路径寻找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从何而来?
在我国税收管理变迁过程中,伴随着多次组织结构的]化。无论是税收管理体制还是税收征管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迁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而不是那种]化方式?能有一种比这一税收管理组织结构实际的衍生模式更有效率的方式吗? 以什么为标准判断?
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举一个征收管理组织结构变迁的例子,讨论其中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增进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税收征管主要的组织结构模式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1988年开始进行改革,由传统全能型管理制度向按税收征管业务职能分工的专业化管理转变。建立“征管查三分离”或“征管与检查两分离”税收征管组织结构。这一转变建立在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而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税收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从当时的制度背景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与之相适应,税收制度由简单走向复杂。而日趋复杂的税收制度和越来越复杂的税收征管对象(尤其是与计划经济条件比),使原来的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管理对象变化和税收制度变化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原有的“一员统管制”在新经济制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结构下,难以掌握征管中日益庞杂的信息量。于是征收过程、检查过程逐渐分离,这一分工从一开始的隐性形态转化为显性,并最终推动征收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为什么在这一阶段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没有向更为集中和统一的模式]进?也没有向后来实行的更大程度分工和专业化的制度]化?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税收征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这一管理组织结构]化方向。而2004年提出的“强化管理、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则既是进一步分工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分工的原因。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税收征收管理职能进一步扩展,增加催报催缴、认证、审批、评估和税源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的进一步分工,使原有的征管组织结构不再适应,于是新的组织结构出现,包括税收管理员制度,以适应税收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
因此,不仅组织结构的]进推动了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而且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进程中的信息与知识的获得进一步推进了组织结构的优化。
五、结 语
面对市场中产品类型、行业种类及经济组织结构的多元化,税收管理也必须走向专业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税收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扩大,原有的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单个管理主体越难以把握这些对象的特征,对税收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高。
从我国当前经济特征看,进入了个性化和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加的时代。即使与2004年比,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2008年《劳动部职业工种目录》中所载的工种有4,674种之多[11]。原有的税收管理模式下,对管理对象所能获得的信息达不到效率的要求,需要对管理对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分类,以实现建立在税收管理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进程的深入。
税收管理对象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进,管理对象特征多元化,税收管理原有的分工模式下,对管理对象信息获得越来越困难。同时,管理对象的变迁,税收产权收益的分享模式和以税收界定的产权边界相应发生变化,原有的税收制度对产权边界的界定是否符合效率的要求,换言之,是否有利于(或者阻碍了)管理对象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模式下产权行使效率,都必须通过税收管理过程获得和传递信息。税收管理专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优化是完成这一任务惟一、不可替代的路径。
[注 释] ① 这部分思想受到杨小凯教授相关分工及专业化理论的启迪。 ② 在这部分的分析中,将知识看作:不仅获知信息,而且还有对信息的提炼形成更加理性的认知。也就是说知识包含信息,但不仅仅只是信息,还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提炼。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
[3]Harvey Leeibenstein. Beyond Economic Ma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4]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0.
[5]姜 涛.我国重点税源管理 ――一个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分析框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6):87-89.
[6]焦 耘. 征收主体行为失范问题分析[J].税务研究.2008(5):82-84.
[7][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40.
[8]罗 珉.论后现代组织的概念和边界[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6):10-13.
[9]吴建勋.发票违法及治理对策[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财政规章制度选编(内部发行)[Z].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505-535 .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040-03
一、商业模式概念、特征和创新内容
任何一个无论是否涉及商业领域的组织,都存在着商业模式问题。在新的产业和产品快速更新并取代旧的产业和产品的同时,新兴企业或传统企业要取得成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商业模式创新是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因此我们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商业模式的概念、特征及其创新内容。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在很多商业方面的文献中,商业模式概念被给予不少非正式的定义。例如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4)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组织的或公司的经营理论(Business Theory)[1]。罗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2]。商业模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商业模式是企业整合多种要素,同时使客户价值和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的概念性工具。
(二)商业模式的特征
首先,商业模式不是单一因素的组成,而是一系列相关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商业模式包括客户价值主张、关键流程、盈利模式、关键资源等,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其次,商业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必须要有紧密联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良性的循环互动关系,以此为企业带来利润。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
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内容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原磊(2007)将商业模式创新划分为六大视角,然后结合代表性观点对每一视角进行了板块式研究[3]。刁玉柱和白景坤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包括三大模块[4]。张敬伟分析商业模式创新有五种途径[5]。总的来说,目前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容多集中于创新动力、创新路径、创新实施创新阻力等方面。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无论国内外,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还并不是很成熟,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而且单独研究商业模式或者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果比较多,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探讨两者协同机理的比较少。因此客观来说,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较强,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环节
商业模式创新己经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包括价值主张模式创新、价值创造模式创新、价值传递模式创新和价值网络模式创新四个阶段。下面具体加以分析说明。
(一)价值主张模式创新
价值主张是指企业或品牌所制定的蓝海战略,需要达到市场消费诉求的兴奋点,在满足市场诉求的关注同时,企业还需获利。其中客户价值主张(CVP)是价值主张模式创新的关键,即宣称其产品和服务能为消费者带来的独特价值,即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不能替代的价值。商业模式的出发点是顾客价值主张,清晰明确并且独特的客户价值主张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对客户价值主张的敏锐捕捉,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层次挖掘,才能创造出独特的企业价值主张模式。
(二)价值创造模式创新
价值创造模式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开发更新、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为顾客带来别的企业无法替代的消费体验。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细分市场,一个企业成功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会使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利润,而且因为价值创造而为其带来的优势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三)价值传递模式创新
价值传递模式创新的核心是分销渠道与流通环节的创新。在分销渠道创新方面,关键的是建立多且短的销售渠道,例如利用网络、电话等的直销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扩大对顾客的覆盖程度,既能让利给消费者又有利于企业的壮大;在流通环节创新方面,关键在于消费者的支付环节。交易或者计费方式的灵活性,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利于企业产品的销售。具体方法有信用交易、网络支付、分期付款等。
(四)价值网络模式创新
价值网络模式创新的核心是利用互联网协调好企业自身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顾客需求追求的是个性化服务,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价值网络模式来回应顾客。比如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使得顾客的投诉或要求都能得到专业的技术服务的支持,与供应商、分销商协同发展,形成良好有效的价值网络等等。
三、商业模式创新促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典型案例
(一)苹果公司: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
苹果公司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旗下的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源于其从未停止的创新。它不仅仅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它把新技术和卓越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
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第一步就是价值主张模式创新。对于苹果而言,iPhone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和数码终端,它融合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这种多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了超越手机或者iPod这样单一的功能,几乎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苹果的APP Store拥有近20万个程序,这些程序也是客户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苹果的顾客可以任意下载这些程序。除此之外,苹果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也正是因为苹果为其用户带来的独特又无法替代的价值主张,苹果在科技浪潮中才能做到屹立不倒,才能越来越强大。
苹果公司还有着成功的价值创造模式。对于苹果公司而言,价值创造路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同样,由于有上面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苹果用户也非常愿意花比同类产品甚至高一倍的价钱为苹果的产品买单,原因是苹果出色的用户体验。所以说,苹果的价值创造是以苹果产品的质量为基础的,而苹果的价值创造又为其带来更高的利润。
(二)阿里巴巴: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
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导者,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茁壮成长,现已拥有五家子公司: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中国雅虎。
阿里巴巴有着收取会员费的初始盈利途径,它先通过低价甚至免费吸收大量的会员,之后通过提高收费标准剔除大量低效益会员和一些恶意用户,从而牢牢地掌握了通过缴纳会员费获取收益的老会员,之后通过品牌效应、口口相传不断发展新会员。可以说,阿里的这种价值创造的方法经过精心的设计,既不会让客户感到厌烦,又牢牢抓住了可以从中获得收益的高效益用户。除了会员费,网站竞价排名、阿里软件服务、支付宝、贸易培训、阿里商学院教育产业和物流都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利润来源,为阿里创造了很多除主营业务之外的价值。
阿里巴巴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价值传递模式。通过分销平台代销业务,供应商可以直接面向淘宝招募淘宝掌柜成为自己的分销商,无需使用商品数据包,分销商可直接点击商品,一键铺货到网店,做正规的一件;通过分销平台批发业务,供应商可以免费将优质货源直接推送到千万淘宝掌柜后台,淘宝掌柜可通过“我的淘宝”直接采购阿里巴巴上的各类商品,批发业务直接指向阿里巴巴1688批发大市场。由快速有效的分销平台形成的价值传递模式使得阿里在众多企业中以“快”取胜,并且这样的传递链是独特的,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
(三)PPG服饰:价值主张和价值传递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
PPG(Perfect Products Group)服饰成立于2005年10月,是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有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这些消费品包含服装、家居用品以及首饰和箱包产品。PPG服饰因为其成功的直销模式被称为服装业的“戴尔”。
PPG公司的价值主张模式非常出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PPG服饰的产品定价平民化,注重“性价比”,这牢牢契合了顾客对于产品价格的要求,而且使更多的中低收入者也能享受其产品和服务,扩大知名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口碑。其次,PPG礼品卡可以说是PPG公司非常具有创意和人性化的一种产品,它的推出成功地避免了消费者想买服饰送人却无法选择合适又令人满意的服装款式的问题,PPG礼品卡不仅扩大了市场销售额,同时还成为一种推广工具,可谓是“一石二鸟”。最后,PPG的个性绣花服务也紧紧围绕着顾客价值主张,更好地适应了顾客对服装个性化的需求,获取潜在的利润。
PPG服饰的价值传递模式创新的成功还在于,通过“产品目录+订购热线”、“广告+订购热线”、“直销网站+订购热线”等方式,直接降低了产品成本并减小了库存压力,把真正的实惠留给了顾客。还辅助以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将上游的采购、生产与下游的仓储、物流、发送都用IT系统互联互通,使信息在这个闭环的供应链里得以快速流转。这样的做法减去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使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的价格低于传统方式购买的商品。
(四)海尔集团: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
海尔集团是世界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海尔集团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营业额超过1 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可以说,海尔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人的骄傲。
海尔的价值网络模式可以说是国内企业的领先者,对顾客的各方面的支持都做得非常到位。只要顾客拨打“海尔全程管家365”的热线,就会有一系列的服务为你量身定做:售前过程中的上门设计;销售过程中的咨询导购、送货到位;售后过程中进行安装调试、电话回访、指导使用、征询用户意见并及时反馈到生产开发部门,不断提高产品的设计。另外,根据用户的预约为用户提供上门维护、保养等,还有“先设计后安装”、“星级服务一条龙”等持续不断的创新服务。海尔依靠其庞大而有效的服务网络,将顾客在售前、售中、售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给顾客一个很好的保障。单单从这方面来说,国内也很少有企业可以和海尔相竞争。
从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苹果、阿里等这样的科技型或高新技术企业,还是PPG服饰这样的传统优势企业,都可以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从传统行业来说,企业可以利用新兴的技术平台和服务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传统产品,着力于营销模式和企业的内部机制,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从科技型企业来看,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更关注于如何创造更好的客户体验,开辟新的更多的盈利途径。
四、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启示
从以上的创新路径与典型案例来看,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项复杂且难度大的工程,企业要注重各方面的要素整合,特别是对于企业供给和顾客需求的把控。一方面,企业要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必须扩大顾客的需求规模,获取更多的盈利途径。本文结合案例的分析具体得出以下启示:
(一)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商业模式创新意识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一步,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如今时代飞速发展,企业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说,企业可以组织企业高管人员上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课程或者听些专题讲座,潜移默化地提升高管人员的商业模式创新意识,使高管人员将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实践到对产品或服务的把控上。
(二)联通企业产品上下游系统,缩短产品的供应链
从价值传递模式创新和价值网络模式创新出发,将产品上游的生产、包装与下游的储存、销售、物流互相联通,形成一个密切的网络体系。具体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话等方式,尽量减少产品在中间环节的物资人力消耗,从而缩短企业的供应链。这样一来,便可以相应地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在同类商品销售中更具竞争力。
(三)开发企业连带产品,扩大企业盈利途径
挖掘开发企业的连带产品或者附属产品,增加顾客的购买需求,是从价值创造模式创新路径来解释的。企业往往不能单靠单一产品来维持生存,必须有附带产品。譬如苹果公司在销售硬件的同时,还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取持续的利润。企业应该大力开发诸如此类的产品,吸引顾客购买,开辟更多的盈利途径。
(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
价值主张模式创新讲求企业提供令人满意的客户价值主张,获取潜在利益,关键在于要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这个方法可能不如别的措施那样见效快、有较明显的顾客反映,但却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客户价值主张是顾客的主观体验,顾客对产品的信任或依赖完全取决于产品是否契合自己的价值主张。企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是有必要的,顾客满意度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企业信誉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Deruker.P.F.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
[2] 罗珉,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5,(7):73-81.
[3] 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17-25.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与《电子商务》合作,发表主题为“部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连载文章,同时选取中小企业、电力行业、网络广告、电信业、银行业、证券业、网络游戏等领域,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研究,根据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行业提出电子商务应用的对策与建议,起到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
继2002年我国电力行业启动市场化改革之后,作为电力行业主导者的国家电力公司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电力信息化,推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拉开了电力信息化的帷幕,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渐显端倪。
我国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电子商务是指市场主体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和互联网络等从事的商务活动。破解电力垄断格局之后形成的分权体系下,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到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据此,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 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应用。最明显的表现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作为独立的电力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迟早都要走上信息化之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ERP、OA等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主,小到企业邮件服务器的配置,大到企业财务、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基于企业基本数据库的生产流程控制、办公自动化、科学高效管理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协调运作。发电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生产管理系统(MIS)、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MI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在电力企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1994年开始,国内电力企业就开始尝试ERP.国华电力前总经理顾峻源参观香港中华电力时,震惊于香港中华电力管理系统的一只“哭泣的小猫”,于是在2003年春组织了包括承担管理咨询及系统实施的毕博公司、担任项目监理的德勤公司、专注财务软件实施的大唐兴竹软件公司,以及专注进行电力软件开发集成的博奇公司在内的强势力量,开始上马ERP项目,使得集团层面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通过对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掌握,对企业的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变化的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企业每年降低发电成本5%.
2. 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发、输、配、供形成了电力产业链条,而各自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链条内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实现电力上网,需要有网络竞争价系统的支持;输、配、供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电力调度、远程监控读表、故障定位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有用武之地。江西县级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选用浪潮英信NC1000硬件平台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网络,能实时有效地捕捉到各地的用电信息,然后自动地通过发电机组和继电器调控系统,实现电能在各个子网的均衡。北京供电公司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实现了电能计量的实时遥测,实现了2500位大客户的远程电量采集,并实现了35千伏以上的电力客户、10千伏或630千伏安以上容量电力客户的自动计算电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大批抄表劳务人员解放了出来。
3. 面向外部伙伴的电子商务应用。电力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相应的供应伙伴,发电、输电、配电设备采购需要供应商,尤其是发电企业需要电煤等原料供应,这些都可以利用电子采购来实现。浏览各大电力企业的网站,不难发现项目招标信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各独立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电子转账系统。
4. 面向用电客户的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电力供不应求使得电力拥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优势,但市场化改革分拆了电力产业,电力也以商品的身份走进了市场,这使得电力营销成为关系到电力企业命运的工作,电力客户服务也日渐提上日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用电客户需要通过市场购买电力商品,获取信息、竞价购买、电费缴纳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来实现。近期伴随着电力危机的频繁出现而不断升温的需求侧管理,更加突显了电力资讯网、电力市场(EM)、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起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零打碎敲,缺乏全面规划。电子商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规划作前提,否则将难以为继。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打算应用电子商务时,要么对高额固定投入的要求望而止步,要么病急乱投医匆匆上马,这导致电子商务的应用收效甚微甚至全面告败,人们开始怀疑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必要性。电力企业也有如此经历,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下,纷纷触网,不管结果如何,先上一点再说,一方面赶上了信息化的潮流,另一方面能算得上在位者的一大政绩。安装一个财务软件,建成一个公司网站,就叫应用电子商务了。这样零打碎敲,没有战略规划,遇到问题再修修补补,无法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而更多的就表现为外界所看到的“烧钱”。
2. 各自上阵,不能整体协调。电力行业长期的高度垂直一体化和垄断造成了企业机制不灵活、电价偏高等弊病,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求以全新的电力运作模式面对市场竞争。业界纷纷擎起分权大旗,独立行事,各行其是,尽量减少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惟恐有“垄断复兴”之嫌。然而电子商务强调战略协同,单兵作战是无法体现 “团队生产”优势和发挥“网络效应”的。
3. 偏重硬件,观念不够深入。电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但单靠这样的硬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信息化建设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物质准备,电子商务则更强调“商务”,强调“理念”。众多电力企业着手开展电子商务,基本上完全依赖技术部门,而在经济规律的把握、投入产出分析、市场交易与竞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信息化的外壳完备起来了,但电子商务理念不能深入,依然无法体现优势。电力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嫁接到传统的电力行业,而是全面的、彻底的、深入的电力企业革新,从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到电力交易、客户服务,都要渗透全新的电子商务理念。
4. 注重技术,轻视商务环节。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明显偏重于技术,从各类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就能看出,而竞争意识、营销观念、市场交易、客户需求等往往被长期处于国有体制、多为技术出身的电力企业领导所忽视,因此当前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的要求。
5. 偏爱实践,理论指导不足。电子商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而电力产业运行规律、行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模式探讨研究严重滞后,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使得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处于盲目、无序状态,缺乏理论指导,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依托电子商务缔造电力航母
通过对电力行业运营的考察、对电子商务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行业拥有明晰的产业链条,比一般的传统产业更适合于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建设只是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全面规划,整体协同,利用先进理念深入彻底地改造电力运行机制,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我们要加强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理论研究,探寻电力行业电子商务运行规律,发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为此,我们要依托电子商务,充分整合资源,缔造电力航母,促进电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首先,深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含义,把握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规律。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先进生产力,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正如IBM倡导“随需应变”(On Demand)电子商务一样,要对客户和市场一切的变动更敏感和更灵活地做出有效响应;采用可变的成本结构来提高投资效率和财务结果的可预测性;让战略合作伙伴承担周边次要任务,而自身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灵活而可靠的信息运作环境,企业既能对新的问题和变化进行调整,还能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行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将电子商务理念融入各个操作环节,整合全行业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
这种信息化要求的转变,为电力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要求。未来的电力企业信息化不但要支持电力生产,还要支持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带来效益,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换句话说,在未来电力信息化进程中,电力企业的IT系统必须能够支持企业的综合性应用、网络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
螺旋发展 曲折前进
在去年的“中国电力发展论坛”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表示,只有推进改革,才能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影响电力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增长的需求。
从使用第一台计算机起,电力企业信息化即将走完半个世纪的历程。如果说以前的电力信息化一如波澜不惊的湖水,而电力行业的体制改革是湖底埋藏着的千年火山的话,那么2002年的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就如同火山爆发,在电力行业和面向电力行业的IT企业中掀起了一阵阵热浪。
体制改革一下子把电力企业推向了市场,这让无数面向电力行业的IT厂商看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良机,众厂商开始热捧电力信息化。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信息化并没有出现IT厂商所希望的繁荣景象。相反,由于体制改革,许多电力企业都在忙着处理自身改革的问题,无暇顾及到信息化建设。电力信息化市场在改革中显得风平浪静,而不是想象中的热火朝天。
业界人士认为,电力信息化市场没有呈现出繁荣景象,是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够,造成了电力信息化市场的举步维艰。而电力公司对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不够,也不同程度地延缓了电力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各网省电力公司的MIS建设率、OA建设率、省公司的广域网覆盖率都还不能满足电力市场化运行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
不过,随着电网企业营销系统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粗放的定性分析管理向精细的定量管理的转变,电力信息化也显露出勃勃生机。2005年1月1日,上海电力公司的ERP成功上线,预示着电力信息化取得了新发展,同时也让大家相信电力信息化拥有美好的未来。
计划与孤岛
“信息孤岛”并不是电力行业独有的,而是对所有行业或行业内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的管理现象的形象描述。“信息孤岛”的存在,给企业带来了极大不便,这也是为什么企业要建设IT管理系统,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原因。
对电力公司而言,电力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司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解决电力企业的“信息孤岛”现象,并在此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包括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物质设备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实现信息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电力公司对电力信息化的远景抱有极大的希望和信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这就牵涉到了电力公司的话语权问题。这里的话语权,其实就是企业对资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资产的归属决定了企业是否具备话语权。
在一个信息系统构建之初,计划是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建立该信息系统之前,企业要搞清楚对哪些资源有计划和支配的权利。比如一个火电厂,其机器、设备、人力都是可以计划和支配的,但对于发电用的煤和发多少电却不在计划和支配范围之内。因此,这样一个发电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难点不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而在于此信息系统必须是跨行业的,这就给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增加了难度。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中,如果我们把电力企业本身当成电力信息化的内因,那么,提供技术支持的IT厂商就是推动电力信息化进程的外因。
一般来说,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电力信息化没有火爆,根本原因是电力体制的束缚。正如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所言,“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人才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建立和健全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十分重要。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同时知识结构合理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企业在建立人才队伍时,还应该同步落实相关机构的建制,真正做到以技术带动管理,以管理促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管理、建设和运行维护不能做简单分离,必须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如果长期不直接参与信息技术的实践而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就无法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会更多地被外界的IT公司或专家所左右。
因此,电力企业在警醒体制改革、建设电力信息化的同时,在信息化的组织机构中把技术管理和具体的技术实践有机结合是必要的。
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电力信息化经历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发展,许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因此,在未来的一年里,处于不断改革中的电力企业发展需求与信息化不能适应仍将是电力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主要矛盾。
在电力企业中,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数据的共享性和同一性问题将会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很好地整合企业信息资源,信息化才会顺利地进行。
2006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将把建设重点放在企业资源整合上。其中,整合的第一种方式是建立企业门户系统,把企业五花八门的应用从“应用”面上初步整合在一个“平台”面上,即应用截面的整合;第二种方式是数据级上的整合,即建立企业级数据中心。通过建设企业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企业各应用系统数据的规范整合,建设数据仓库;第三种方式是采用ERP理念,从企业的管理流、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来规划企业的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