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引言
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科学技术,而其中的多媒体技术更是集智能、声音、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等要素为一身的特点,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在教育事业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其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更加便于学生们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无论是在义务教育中的初级阶段,还是在各类高等院校的教育中,都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且借助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各个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立足点就在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内容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其中包括了音频、文字、图像、视频以及动画等多种要素。虽然各种媒体的表现形式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存在形式都是相同的,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即为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其作用和功能却是其他技术所不能取代的,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辅帮助。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计算机多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当今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和优势主要包括多媒体信息的表现与交互、音频采集技术以及数据压缩技术。其中多媒体信息与交互是指在多媒体的平台下,可以使各类媒体形成一种良好的共存关系,并且在共存的状态中能够做到彼此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合理的媒体安排来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果。音频采集技术是指将模拟信号采样生成数字信号,在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储存到相应的介质中。当前在采集信息上运用的技术主要有VFW技术以及DirectShow技术,二者都能够很好的实现信息采集任务。而数据压缩技术则主要是指为了得到更好地视听效果来对相关要素进行处理的过程。由于多媒体技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其中具有数据、文本、三维动画以及图像等多种要素,要想得到最佳的表现效果就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安排。
二、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和提升,在人们当前的工作生活中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技术分类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可以分为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其中多媒体数据处理的应用主要是指对文字、图像以及声频和视频要素的整合处理,使相关信息更好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种手段。而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指通过利用图像、文字以及数据的新型通信方式,来为人们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在通信技术应用的方面,当前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通信方式和无线通信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当前运用的比较广泛的通信方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通信功能相对于电话等传统的通信方式更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并且在利用的形式上也更具有简化的便利。人工智能是指利用机器代替人们进行相应的劳动和工作,而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工智能同多媒体技术之间进行结合,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具备智能化的特点,有利于人们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了解。而在具体的应用中,多媒体技术有可以被分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在编著系统中的应用、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在医疗影像诊断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人们之间的地域限制,提高了信息的瞬时性。而在编著方面的应用则为很多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软件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能够以最佳的效果实现相应的工作任务。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PC来开拓市场,进行相关员工的培训。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有助于对市场的动态予以科学的掌握和分析,进而对路适销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多媒体技术在医疗影像系统方面的应用是当今医疗事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强化对医疗影像的分析和处理工作,从而得出更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则主要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声文并茂的条件下,教师以及学生们可以通过效果良好的图像和视频等因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也将不断增加,为了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发展和完善。未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该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化、多媒体终端的智能化和嵌入化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对视觉、听觉以及味觉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显示”效果并不能被作为多媒体技术的最终追求目标。要使相互合成之后的展现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并且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变得更加细腻,提升人机交互的自然醒和高效性。而对于多媒体终端的智能化和嵌入化方面,则是要努力提升计算机多媒体中的多媒体性能,并将计算机芯片嵌入到各类电器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去开发更多的智能化电器。在多媒体所需要的系统和软件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最终达到多媒体终端设备智能化的目的。最后,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发展上也要进行不断地探求和努力。在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使多媒体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和高效的应用,对其进行相应的网络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语: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步入到了成熟的阶段,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上的发展还是在软件的发展和创新上都已经变得较为完善,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然而,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必然也会伴随着不断发现的一些问题,目前图像和音频的压缩编码规范性还有待提高,并且在一些隐私性较强的资料上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强化。所以说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尽管具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但仍然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只有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更加严格合理的规范,才能够使其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并更好的应用在教育事业以及医疗事业等各项领域。
参考文献:
[1]刘颖,王磊,郝锦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5-196.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关键性
技术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本文将主要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1]。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结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与交互性。它能够将数字信息通过界面显示出来,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被充分赋予了时展新特点,同时具备了显示各种形式的媒体特点[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它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的教育教学、现代化工业生产、传媒广播教学等方面,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无论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娱乐都有多媒体技术的身影。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台阶[3]。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创新,未来多媒体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就是想探索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道路,从而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推动多媒体技术应用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相关技术尤其是加强对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那么何谓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呢?计算机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解决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以及多媒体数据的输出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为解决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视频压缩技术
传统的压缩编码是以集合论为基本,它没有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主管能动性与事件本身含义[4]。因此压缩编码的发展是从信息论开始的一个不断在更新完善的过程。按照信源的统计特点可以分为:预测编码、小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5]、转码编码等方法,根据图像传达景物特点可以分为图形编辑与基于内容的编辑。基于内容压缩编码方法是当前最先进的压缩方法。
(二)视频点播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技术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视频点播方式,实现了人们随意收看电视节目的想法。视频点播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技术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视频服务系统实现功能的核心是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是视频点播技术实现的主要载体,它充分保障了视频播放的质量。
(三)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信息通常都是非格式化的数据,它具有数据存储分散、存储对象复杂等特点。当前多媒体资料管理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它需要良好的数据模型为基础,利用引入封装、对象、多态、继承等概念来描述其对象[7]。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充分融合起来是当前多媒体系统研发的主要方向。
(四)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集成技术,它涉及到很多学科,如: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利用计算机可以合成真三维画面,从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虚拟现实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形成逼真实体,用户通过感官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技术的带来的先进性与趣味性。目前虚拟现实在航天、军事、医疗、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大领域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视频点播,视频压缩、多媒体数据库、流传媒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上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创新,我们必须不断寻找自身的不足,去探索更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我国未来多媒体技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从继成 单位:黄淮学院
参考文献
[1]饶军辉,王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0(12):53-54+57.
[2]杨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9):225.
[3]张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93.
[4]陈逸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6):179-180.
[5]惠红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2013(07):223-224.
[6]刘颖,王磊,郝锦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5-196.
[7]董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25-26.
[8]汪琳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167-168.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APP;前景分析
1.背景分析
智能手机近十年得到迅猛发展,丰富的功能和出色的性能得到大众的青睐。除了拥有普通手C的通话、短信功能外,人们还使用智能手机的 App 应用程序代替个人电脑处理日常事务,如个人信息管理、收发邮件、网页浏览、多媒体应用和在线购物等。台北民众在2011年4月开始利用免费的智能手机 App 应用程序“台北好行”查询交通信息,此软件汇集了台北市城市道路、Bus 系统、地铁、自行车、高铁、机场及停车等多种交通信息,能方便、简洁、快速提供给民众。据市场研究公司 Juniper Research 报告:到 2015 年,用户对智能手机软件的下载量将达到 250 亿次,可预见移动应用程序将会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信息也被 App(application program)应用程序开发并通过智能手机给广大民众免费使用。本文所提出的公交APP在衡阳市公共交通平台的应用,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基数.
2.公交APP简介
公交APP就是运用当下最先进的GPS定位技术、3G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公交车辆的运行特点,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对线路、车辆进行规划调度,实现智能排班、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建设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公交车内、站点及站场的监控管理。
公交APP系统紧密结合当下城市公共交通的实际情况,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人性化地设计理念,构造一套精密、复杂、庞大的公交车联网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为公共交通运营体系提供可视化管理服务,进而为公众出行提供便捷服务,为公众出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该APP软件也可提供多种辅助定位功能,用户可通过WIFI、3G和GPS三种定位模式确定当前位置,也可通过地图选点或门牌、路口、居民区等信息定位出行起点和目的地。同时,内置地址、路口、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和地标建筑等地理数据,也便于用户辅助定位。
该APP最核心的功能是通过对公交车实时位置的定位,利用手机终端,做到“掐点等公交”。从微观意义上看,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等公交的困扰。从宏观意义上看,则能够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提升国内公共服务水平。
3.公交APP的应用前景调查分析
(1)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提炼、分析和审查,为最终用户看到的系统建立概念化模型,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软件系统需要满足用户哪些需求。软件需求主要分为功能需求以及非功能需求。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基于Android平台长春公交查询模块的功能需求并简单介绍下非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包括:准确查询公交车线路,站点查询,以及换乘信息;准确查询轻轨的路线,途径站点,换乘信息;获取站点附近景点信息。
非功能需求包括: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操作数量1000人;系统保证7x24提供服务;系统处理主要信息页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
(2)交通出行成本调查。
因衡阳市属于中小型城市,相比城市而言,居民的出行时间普遍较短,比较有利于发展公共交通,而从调查问卷的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出行的大部分费用都比较低,据问询得知,很大一部分居民选择电动车等交通方式短途出行,较长时间的出行则选择公交车,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衡阳市区发展公交APP对居民出行非常有必要。
(3)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比较多,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形式,如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主要采用基于意向的调查方法和实际选择的调查方法,衡阳市民为调查对象,选取客流早晚高峰时段7:30-9:00、17:00-18:30进行调查,调查地点为衡阳市公交站台、客流密集的交叉路口如蒸阳南路口、解放路口等基本能代表本市公交客流基本情况,大部分内容是给出被选答案由衡阳市民按次序选择或多项选择,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8份。
4.公交APP对衡阳市公共交通带来的变化
(1)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将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种出行方式信息服务对接和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汽车健康档案、维修诊断和服务质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推广船联网、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全面支撑故障预警、运行维护以及调度智能化。
(3)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对公交运行有了充分了解,公交运行与乘客相关的界面化数据更加清晰,让乘客一目了然,充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从乘客出行数据定制的公交线路符合乘客出行习惯,定制公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公交的补充。乘客与公交沟通实现完全无障碍化,替代目前所有热线、社会调查等方式方法,对每一次的乘坐体验以及有何建议都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相关部门和领域,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提供合理的建议。
5.结论
公交APP对市民的出行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衡阳市居民出行相关因素及公交 APP的应用前景及影响调查进行分析,认为公交APP在衡阳市公共交通平台的应用前景乐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高科技与基础公共服务的结合必定是不断发展的趋势,这类公交APP的引入,不仅对衡阳公共交通平台服务系统而言是一大益处,同时对于衡阳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周崇华.基于智能手机App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规划研究[J].信息技术,2012(12),76-79.
[2]曲兴锐.基于Android平台的长春市公共交通查询模块的设计和实现[D].吉林大学,2012.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
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本文将主要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1]。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结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与交互性。它能够将数字信息通过界面显示出来,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被充分赋予了时展新特点,同时具备了显示各种形式的媒体特点[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它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的教育教学、现代化工业生产、传媒广播教学等方面,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无论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娱乐都有多媒体技术的身影。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台阶[3]。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创新,未来多媒体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就是想探索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道路,从而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推动多媒体技术应用持续稳步发展,这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相关技术尤其是加强对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那么何谓计算机多媒体关键技术呢?计算机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解决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以及多媒体数据的输出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为解决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视频压缩技术
传统的压缩编码是以集合论为基本,它没有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主管能动性与事件本身含义[4]。因此压缩编码的发展是从信息论开始的一个不断在更新完善的过程。按照信源的统计特点可以分为:预测编码、小波编码、矢量量化编码[5]、转码编码等方法,根据图像传达景物特点可以分为图形编辑与基于内容的编辑。基于内容压缩编码方法是当前最先进的压缩方法。
(二)视频点播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计算机、通信、电视等技术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视频点播方式,实现了人们随意收看电视节目的想法。视频点播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技术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视频服务系统实现功能的核心是视频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是视频点播技术实现的主要载体,它充分保障了视频播放的质量。
(三)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信息通常都是非格式化的数据,它具有数据存储分散、存储对象复杂等特点。当前多媒体资料管理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它需要良好的数据模型为基础,利用引入封装、对象、多态、继承等概念来描述其对象[7]。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充分融合起来是当前多媒体系统研发的主要方向。
(四)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集成技术,它涉及到很多学科,如: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利用计算机可以合成真三维画面,从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虚拟现实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形成逼真实体,用户通过感官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技术的带来的先进性与趣味性。目前虚拟现实在航天、军事、医疗、娱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流传媒技术
流传媒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流式传输,将声乐、动画等通过服务器发送到给用户,用户不需要等到文件全部下载完成就能进行观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流传媒技术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可视化综合到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六)音频技术
所谓“音频技术”,主要是以电声技术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包含了生理心理、建筑声学、音乐艺术等相关技术[8]。它主要的技术支持是一种结合了应用声学、声电换能原理、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它使信息的提高方式更具灵活性。
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有的技术应用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它转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鲜感。
(一)多媒体教室的组建
多媒体教室的组建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的主要体现之一。在多媒体教室建设中,我们可以配置一些先进设备,如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室摒弃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过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运用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主体,依然发挥主体作用,不能过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被多媒体技术牵制[9],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多媒体教室具有许多先进功能,如:广播教学、转播教学、屏幕监视、遥控辅导、交互式教学、多媒体语音复读机、网络考场等。在进行广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屏幕和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向学生进行广播。在进行广播教学时,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再为其解答,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教学的开展更加有趣;通过转播教学,教师可以将电脑屏幕及声音向学生转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屏幕监视是指教师通过电脑屏幕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实时监控,查看学生学习状态[10],并实现远程辅导学生;遥控辅导也是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通过遥控辅导,教师可以手把手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大力提高;多媒体教室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学生能够进行电子举手,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多媒体语言复读机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它包括:跟读回放、和音对比、自动断句、原文跟读、语速调节、语音监听、自定义教学方法等;多媒体教室还实现了网络考场,具备成绩汇总、排名、查看试卷、系统阅读等功能,能够快速实现成绩查询、成绩汇总。
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大领域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在视频点播,视频压缩、多媒体数据库、流传媒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上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创新,我们必须不断寻找自身的不足,去探索更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我国未来多媒体技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饶军辉,王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0(12):53-54+57.
[2]杨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9):225.
[3]张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3):93.
[4]陈逸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6):179-180.
[5]惠红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2013(07):223-224.
[6]刘颖,王磊,郝锦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95-196.
[7]董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25-26.
[8]汪琳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167-168.
[9]孙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4):191-192.
【关键词】商务英语 高校 发展 分析
一、商务英语定义与组成要素
1.商务英语概念。商务英语又称为外贸英语,通常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频繁与加深,现代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已得到扩展,现代商务英语不仅特指我国对外贸易英语,它还应涵盖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作的英语应用。
2.商务英语的组成要素。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背景知识是组成商务英语的三个要素。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涉及词汇、句型等方面的能力。商务背景知识的内容牵涉较为广泛,同时它也取决于商务英语的专业化程度。
3.商务英语的必要性。商务英语是现代外资企业、我国在外贸活动与对外交流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对外贸易、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活动中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商务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国外把标准化的商务英语作为选择非英语为母语国家员工的标准,成为进入国际化企业的通途。
二、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
1.商务英语与传统英语的区别。第一、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别。基础英语侧重语法,商务英语侧重交际。第二、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培养目标不一致。基础英语的培养目标是未来从事语言教学或语言研究类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商务英语是要培养从事贸易工作的交际型复合型人才。第三、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课程设置不同。商务英语课程除了包括必要的英语课程外,还包括经济贸易类课程。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而获知,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即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和学历及证书。在实际中,用人单位在能力素质方面更青睐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商务英语人员,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上是注重英语和商务知识的结合,用人单位还特别要求商务英语毕业生在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基本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规及相关的商务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及商务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等能力。
3.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待遇调查。通过作者对2013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待遇调查,得出了下表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待遇的分析。本表主要调查对象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南地区。待遇相对较好的地区是长三角地区,其次是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待遇相对较低的是中部地区。这些地区的最低待遇与最高待遇之间相差高达3000元以上,造成待遇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地区收入差距的客观原因,第二、个人能力差异的主观原因。
4.商务英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第一、学科定位不明确。商务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学科,并未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很多高校将商务英语都只是设置在外语学院内部,这样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比如:一是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拿到的不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位;二是归属于经济学学科还是语言学学科问题;三是商务英语是否应该定位为在商务环境下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问题。第二、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因为商务英语要求学生能够在英语的环境下了解复杂的专业术语、商务操作流程以及商业惯例等。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
三、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1.商务英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策。第一、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对外商业活动的专门人才。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方案中要凸显本特色,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好基础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学好囊括一系列的经贸类课程。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教学。一是模拟商务情境,把学生带到一个模拟的商务情境中去;二是采用案例教学,以案例为研究对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掌握好商务英语的情景模拟与训练。四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商务英语专业的前景分析。第一、未来的国际经贸活动会呈现出多层次的展开交流,更多新特点如贸易双方将在多方面寻求合作,所以商务英语作为彼此沟通的桥梁作用将会更大。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成为国际经贸活动发展的助推力,基于网络产生的电子商务将成为商务英语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第三、商务英语的发展离不开商务教学的展开,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制约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所以高校有必要对商务英语进行适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广泛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P315.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CG技术主要利用利用技术进行视觉方面的设计,在生产领域中制作数字化的图形。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数字化的应用手段越来越多,并且技术越来越高。CG技术也是当前艺术发展设计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艺术设计的依赖手段。利用计算机数字系统来制作数据产品,不仅仅视觉感受不错,产品更加快捷、方便,形式多样,表现内容丰富。CG技术设计与制作上都有比较强大的功能。CG技术的发展是在上个世纪才普及起来的,具有较强的综合信息技术,也集成了艺术学、计算机学科、多媒体的发展成果。CG技术具有较强大的三维空间表现能力,同时也具有人机交互的运行环境。这些环境将会有效的改变CG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CG技术也为三维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设计者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CG技术,也是为设计师的设计蓝图提供更好的保障。设计者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将CG模拟环境作用中,产生更好的创意和更多的灵感。CG技术目前属于发展的初期,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不断的寻求进步。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所以CG技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必然很大。
2 CG技术特征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计算机设计进步的越来越快。CG成为设计行业中知名的词汇,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表现上都有有一定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CG技术一般可以分为四部分,艺术设计、游戏设计、动画设计和漫画设计。CG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CG技术包括很多当今电脑时代中很多艺术视觉设计,创作活动,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等等,以计算机作为辅助,进行建筑设计,景观与原理设计等等。CG技术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CG技术必然能够成为景观设计与规划辅助设计的主要工具。景观设计的空间通过CG技术展现更好的设计风格,为设计师提供更好的创意手段。
3 CG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静态效果图的应用
静态效果图在景观设计中是很多设计者和设计单位的首选方案。这种技术与手绘工艺和模型绘制等相比特点突出,都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表达效果,也能更好的表现出实践和季节的氛围变化。
3.2景观动画
景观设计的动画设计可以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他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制作和影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本身特点决定了它可以突破平面化设计方法和布局。将先进的动画手法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景观的特点和建筑的整体风格,同时将更丰富的内容和生活融合在一起。CG技术的景观设计能够将建筑为地理位置和整套设计以及完美的建筑环境表现出来,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景观设计中将动画技术为核心,以全新的、数字化模式为地产商和政府提供更好的营销形象。
3.3虚拟设计应用
CG技术应用到虚拟设计中,也代表着这进入到数字化发展的前沿。整个发展过程从计算机的设计开始,整个设计过程会身临其中发展自己的思维空间。硬件与软件的不断迅速发展,计算机与CG结合在一起。从方案设计图到施工图到模型试图,和三维模型的处理,影响处理,计算机都有很强大的功能,特别是一些三维创造的表现上。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并不会影响到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从复杂琐碎的工作中整理出意思头绪,集中精力进行景观设计,无需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浪费太多的时间。计算机的应用还会获得更多的内容,获取多方面更广泛的信息。在虚拟的景观中通过互联网实体化,将所有的景观醒目放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供大家相互讨论。
3.4景观设计的效果图
景观设计的效果图一般具体包括:平面彩色图、竖向图、俯视图、透视效果图。而这些效果图都包括单体住宅、单体建筑、古建筑等等。静态效果图是景观设计的首选,与其他的方法相比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多的优点。
3.5 CG技术软件支持
在目前应用和所学的制作软件中:3DMAX、PS、CAD等等都比较受欢迎。最受欢迎的则是3DMAX,应用于更多的建筑方面和景观设计方面。当然3Dmax动画方面也很出色,一般在国内使用3DMAX的软件也比较多,而且很简单,很容易上手,操作也比较简单,资料比较广泛,所以3DMAX可以作为CG技术的软件支持。3DMAX的版本可以应用在家庭版的机器方面,应用的群体也比较广泛。
4景观设计的前景分析
景观设计的前景分析也是整个设计的必要任务,与其他的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计算机系统中,景观设计完全可一个根据系统对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对景观设计进行构思。在虚拟现实的系统中,景观设计可以实时进行编辑,构思过程的实现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很简单,特别是对景观一些特殊元素的整体把握和直观把握,保证景观不受到图纸局限的限制。保证其景观设计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些具体的形象事物,要求构思与表达能够同步,保证与实际的设计结果更加的科学有效。
景观设计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其形式也比较复杂。同时,景观环境艺术气氛表现的更加真实、更加细腻、更加生动。不同的方案在CG技术的表现方案中都可以表现得更加的具体和直观。在景观设计中,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方案,从不同的观察点出发,感受不同形象发展。在过去,所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利用计算机去绘图和表现设计效果,提供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降低绘图的劳动程度,为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CG技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景观设计发生了很多变化,将景观设计中的结构和设计不断的美化,从理论上判断可行性和经济性统和起来,尽量避免早起的磨合。
5结论
景观设计在设计手段与表现上与CG技术有机的结合,CG技术每个层次技术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景观的设计与发展。CG技术是一项比较综合技术,将图像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和模式识别和接口技术等等不同功能。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系统的综合集成环境,所以要求CG技术具有综合性信息量和高新技术。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将景观设计的虚拟图像化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很多设计人员在应用CG技术,虽然很多工具的发展变得更加先进,是属于高科技产物。但最后设计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改变。CG技术的高科技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是不可缺少组成部分。CG技术是双向的过程,是人机互动的过程,是设计人员CG技术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CG技术属于高科技艺术产品,技术也是景观设计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再好的主题,缺少良好的设计也是“零”。 CG技术的基本与国外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高水平技术相差比较多,这也与客观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以上问题也是设计人员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不断促进CG技术意识设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艳晖.基于数字规划设计方法的虚拟规划.设计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2009(9)
[2]赵冰.建筑学科中的数字化与生态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6).
[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
关键词:媒介融合;手机二维码;广告业
一、媒介融合
随着技术发展,网络传播、电信传播、广播电视传播以及纸质媒介传播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新老媒体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于1983年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媒介融合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加强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产生了许多功能强大的新媒介形式,它改变的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从而使得受众一改往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成为了信息的内容制造者和主动传播者。
在这一大背景下,二维码迎合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其应用过程中主动去打破了各媒介之间的壁垒,当然,它也给媒介融合过程起了推动促进的反作用。它是一个跨媒体的通道,不管是报纸、杂志、户外、液晶媒体等只要在上面有一个二维码,就可以通过二维码来与人群进行互动,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手机二维码与广告业
(一)手机二维码
二维码,是指用特定的集合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进行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码和手机终端相结合的产物,即手机二维码。它将相关信息用二维码进行编码,使信息在手机里存储、阅读、传播。而手机,既可以作为二维码信息的载体结合二维码识读设备加以应用,也可在手机中内置或下载二维码识读软件来识读商品上的二维码标识,从而获得相关的有效信息。
从全球范围来看,手机二维码业务主要在亚洲和欧美地区展开。其中,日本和韩国的手机二维码技术已发展得很成熟,如在日本街头,二维码的身影随处可见。这也催生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即手机二维码广告。
(二)手机二维码广告的特点
1.互动性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因技术、内容和渠道的融合情况下诞生的二维码有意识地突破单向传播和忽视受众反馈信息的劣势问题,强调受众对信息的主动感知与行动。手机二维码在广告业的应用极其广泛,使用手机二维码获取信息的过程则是增强广告商和受众的互动体验,增加用户的体验感,避免了被动接受广告等繁杂繁琐信息的情况。
2.便捷性
与以往所有的营销手段相比,包括短信广告、彩信等形式在内的移动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就像一间“移动商铺”。在手机二维码广告业务中,二维码也一样具有这个特点,企业与商家可以在现有的任何形式的广告中设置二维码,只要消费者扫描了二维码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产品进行了解。
3.信息丰富
户外广告有面积的限制,平面媒体有版面的约束,电视广告则有时间的考虑,而二维码广告则不用考虑这些,它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可以用手机浏览网页上的所有内容。用户对二维码所包含的产品信息的了解是全方位的,不是原有的简单的一个户外或平面媒体的广告内容可以相比的,也不是短短的几十秒的广告可以表现的。
4.精准定位
在信息时代,用户成为稀缺资源。市场的碎片化使得精准的营销显得非常重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同时,也留下了个人的消费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企业可透过数据挖掘分析获取手机用户的兴趣点、收入状况、消费领域及接触心理和习惯的信息,从而采用分众化的营销策略,对于市场的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有利的一面。
(三)手机二维码对广告业的影响
1.广告传播方式:从“推”到“拉”
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的“入侵性”与“强制性”会导致用户的抵触心理。手机二维码广告则是通过二维码技术使得用户看到的是与广告产品密切对应或者说专属广告产品的网页,它将受众的信息消费方式从原来的单向、被动转化为主动、索取,受众是主动地拉出(pull)信息,而非被动接收(push)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与广告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受众有一种专属感。进一步说,手机用户的主动权的行使又是在想要了解广告信息之后才产生的,这对广告传播方式的发展有着变革性意义。
2.广告传播内容:从单一到多样
目前传统的手机广告形式受到版面或空间的限制,信息承载量非常有限,不能放很多内容,表现形式只能以文字、图画或者声音等一种形式为主。不同于传统广告具有固定的播出时间和空间,手机二维码的广告信息具备及时、激动、索取、简约的特性,受众不再囿于是空的限制,可随时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多媒体形态为产品即品牌的营销打造了全新的360度的体验环境,广告创意不再仅仅是创造广告,更是创造品牌的体验。以雪铁龙某款汽车平面广告为例,受众通过手机摄像头对准广告右下角的二维码就能够进入有关此款车型的专门WAP网页,了解这款车型的各种信息,并体验新媒体视觉的冲击。
3.广告传播效果:从难以评估到精确定位
在传统广告的传播中,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广告效果同样是大打折扣。商家可根据需要为产品设置不同的手机二维码信息,由此而监测不同广告的投放效果。它可以精确地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媒体、每一个访问者的记录,包括访问者的手机机型、话费类型、访问时间、地点、访问方式以及访问总量等,并为企业提供最优媒体、最优广告位、最优广告投放的地点、媒体类型的数据,从而为商家制定更高效的广告投放策略。
4.广告传播创新:从传统营销到广告创新
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创新性在于其拓展了广告投放的空间,使日益丰富的广告内容不再去挤传统媒体的“独木桥”,摆脱了传统媒体有限的“黄金时段/版面”的束缚,大大延伸了广告投放和作用于受众时间,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和空间。同时,手机二维码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注意力。而且通过手机二维码,可以把现有的主要媒体关联起来,成为“超级媒体”。
三、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前景分析
手机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广告传达渠道,借助成熟的技术条件,扩大应用范围,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达到良好的广告的推广与营销效果,发展前景广阔。
(一)技术条件的成熟
2013年伊始,中国的移动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使手机接入互联网更加便捷,为二维码广告的推广提供低成本的制造传输方式。另一方面依靠技术支持,广告主可与运营商建立合作机制,从而建立用户数据库。广告主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从而获取手机用户的收入水平、感兴趣的领域等信息,进而得出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整合社会渠道,进行分众化营销。
(二)应用范围的扩大
目前手机二维码广告的成功应用的范围可推广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在电子票务、电子VIP、积分兑换、电子优惠券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商家可利用手机软件进行二维码扫描获得相应的电子优惠,从而驱动受众进行实体店的消费。
2.适时购物
二维码扫描的购物形式,既为企业做广告又方便受众,代表了一种最先进技术的手机购物方式。上海率先在地铁站里推出了“虚拟超市”。这是一面陈列着商品图片的“商品墙”,消费者如果看中某一款商品,只要用手机拍摄商品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实时购买。
3.移动广告
移动广告是基于移动时代的一种新兴产物。传统的平面广告已经很难很好地表达产品的内涵,因而结合声音、视频等内容的多媒体营销也越来越受大众关注。一个比较成功的营销案例就是“Victoria’s Secret”内衣广告。通过在模特的身上打上Victoria’s Secret公司的二维码,利用人性的好奇心触发动作,并使用二维码技术进行链接,成功营销。
(三)产业链的构建
整体产业链上参与者们与运营商是否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有效运作。手机二维码业务可以建立纵向合作伙伴关系与跨产业合作协定战略联盟。纵向合作伙伴关系可通过提高手机二维码广告品质、促进创新和削减成本以提高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而跨产业合作协定指的是将来自多个不同产业的企业的能力与互补性资源相融合,拓展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创新思路,形成新业务。
参考文献:
[1]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1),81
[2]郭全中.二维码的现状与未来.新闻与写作,2013(7),22
[3]慕艳平.“超级媒体”手机二维码的移动营销价值及应用.现代商业(市场营销版),2012(29),72
[4]余霖.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变革对广告传播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10(18),16-17
[关键词]手机报手机媒体 发展 盈利模式
一、手机报的定义
国内手机报问世以来,专家学者对手机报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对于手机报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确切而统一的定义,只是根据其传播特性总结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匡文波教授给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二、手机媒体概况及其优势
1.手机将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式。在中国,手机发展的历史只有二十年,但中国已经有七亿手机用户,普及率近50%,手机的用户数与目前覆盖人群最大的电视用户数相差无几,而且手机用户的数量将很快超过电视用户。手机阅读作为用户认知度较高的重点应用之一,用户数量呈不断攀升的态势。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将至1.99亿。
2.手机的传播成本比较低廉。新的媒体形式应该具有传播成本低廉的特性,手机就具备这样的特点。纸媒的传播成本就比较高,虽然一本书只有几十元,订阅一年的报纸只需两百多元,但是单个媒体承载的信息非常有限,同样的信息如果被放在互联网上价格就会便宜很多。
3.手机可以最方便地把人们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并且能够极为快捷地传播信息。
4.手机媒体传播信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其他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都需要读者主动去获得信息,而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不可能总不开手机或者总不随身携带,因此手机可以通过短信息等形式将信息强制性地传播给受众。
可以说,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潜在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五至八年,3G手机普及之后,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当然,每一种媒体形式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手机媒体不可能代替其他的媒体形态。由于具有种种优点,未来的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
三、手机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内容方面
(1)同质化。目前,手机报没有根据目标读者群而设定的内容,尚缺乏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采编体系及运作管理体系和专业的手机媒体从业人员。手机报目前所有的业务运作,包括新闻来源、内容分类等都是依附于传统报纸媒体、通讯社或者互联网,大多是把报纸上的内容直接翻版到用户的手机上,手机报的内容重复率高、同质化严重,这会使手机报失去竞争力。
(2)时效差。虽然手机报的特点是迅速便捷,但由于当前的手机报内容大多摘自自己的报纸或网站,没有充分利用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新闻,多是纸媒或网站已有新闻的加工。在时效性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2.受众方面
(1)阅读习惯。与传统的阅读习惯相比,手机报屏幕小,分页多,每页的文字少且小,浏览起来比较费劲。另外,受限于手机网络的传播条件,手机报的图片不够大,不够清晰,效果不够理想。
(2)总体受众资源丰富,但有效受众相对较少。手机报纸的读者是社会上“知识水平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年龄层次在25-45岁、对新闻信息敏感的特定人群”,而不是原来四大传统媒体面对的普通大众,受众群体狭窄进一步限制了手机报的发展规模。
3.技术方面
目前,我国手机报的接收终端是只有支持彩信的用户才能收发彩信、浏览互联网页。而WAP版手机报因为流量网速等问题影响其发展。手机报具有庞大的潜在用户,而技术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也是发展壮大必须解决的问题。
4.盈利模式方面
匡文波教授理论来看,从目前国内手机报的实践看,手机报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赢利。
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理论”赢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
目前我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彩信手机报采用第一和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对用户收取费用的形式盈利。但较高的费用与相对少量的信息很难赢得广大用户,特别是一些包月费较高的手机报。如何利用广告盈利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5.信息安全监管方面
手机报危害个人信息安全,一旦用户订阅手机报,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就被传送到信息平台,如果手机报打着幌子发送其他信息,用户将无法防范,将给用户带来很大困扰。手机报急需加强监管,特别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
伴随手机数量高速增长的是各类违法手机短信的泛滥一些不法分子虚假信息,招摇撞骗,各种信息和流言蜚语借手机流传,误导公众,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2)侵犯个人隐私
近几年来,各国因遭偷拍而使他人隐私权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摄像手机的普及使偷拍变成了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还有可能成为窃取商业秘密的工具。由于拍照手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公司的重要图纸、样品,很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就被偷拍、传输出去。
(3)信息垃圾
新华社2003年2月26日北京电: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调查,中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 16封电子邮件,其中垃圾邮件有8.3封,垃圾邮件数量已经与正常邮件数量相当,并大有超过正常邮件的趋势。垃圾邮件给使用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用户带来的烦恼与损失更大。
(4)手机病毒和信息安全
手机病毒是这几年出现的新名词。随着新一代手机上市,手机功能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话,用户会更多地上网、查看邮件、网络游戏、金融服务及其他的数据服务,使用范围极大丰富,手机已经逐步成为袖珍电脑。与此同时,手机功能的增加也让各种病毒有了可乘之机。手机病毒将与电脑病毒一样,会非常普遍。一些手机的黑客针对手机的软件专门设计了一些病毒,对广大的手机用户进行攻击。
6.费用方面
手机报费用相对较高。彩信手机报、WAP手机报一般采取用户包月订购或者按流量计算等方式销售,每月的费用为8-20元不等。如包月的“手机报”只提供报纸的精华内容,用户如需了解版面内新闻的全部内容,还需要单独上行指令下载,每条短信的价格为0.5-1元,这样的收费标准相对于普通报纸并不便宜。’对普通用户来说,其获得的信息量与付出的资费相差是很大的,影响了手机报的推广。
四、手机报的发展对策
1.内容方面
(1)分众化,打造“特色内容”。瞄准目标群体,细分受众市场,通过对手机报用户及潜在用户的调查明确其需求,根据不同的用户打造不同的子品牌。手机新闻内容应加大对生活资讯的综合,适用于给流动读者和不深入阅读读者增添各种丰富的实用的附属功能。再者提高受众意识,短信内容坚持“三贴近”,重点关注物价、社保、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同时,新闻类栏目要坚持严谨、客观、准确;服务、文化、娱乐类栏目语言要生动、活泼、通俗,加大选稿范围,拓宽受众面。精心采写的关于环境、健康、生活方式等目标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的文章,写作上追求可读性及贴近性。
(2)加强时效性。充分发挥其快速迅捷的优势,在每天固定发送的时间外,对突发重大事件要即时报道。手机报应转变编辑思路,抢抓重大新闻、突发新闻,凸显新媒体的“速度”特色。再次,拓展阅读,弥补深度。可以在重大新闻之后建立“超链接”,或在重大新闻之后给出新闻来源,方便读者进行拓展阅读。此外,还可针对重大新闻事件,有针对性地推出手机报特刊、专刊等,弥补手机报深度不足的缺陷。
(3)针对受众阅读习惯改机新闻。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屏幕都较小,传播速度也存在限制,用户长时间观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手机报新闻应力求简洁、直接、快速、方便,短标题、短信息,从文章标题、报头、导读、内容都要体现这种特性,多制作短标题,多发短消息。适当配发新闻图片,使受众阅读有所变化,缓解视觉疲劳。
2.加强队伍建设
手机报目前缺乏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采编体系及运作管理体系和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内容采用传统媒体“翻版”的形式,这些对于手机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采编队伍,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提高针对手机采编的能力,摆脱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提供鲜活的原创报道。
3.重视互动性
手机报的一大特色就是双向传播的交互性。这对于报纸本身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及时获知受众的诉求。另一方面,报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新闻爆料和新闻线索,为纸媒提供新闻素材。因此手机报要充分利用反应迅捷的特点,重视“互动”内容,及时发表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为读者提供言论的话语空间。
4.盈利模式方面:从订阅收费为主到广告收费为主
从目前实践来看,我国手机报的盈利主要是采用收取包月费的做法,然而较高的包月费与信息量的差距使得一些订阅者望而却步。依靠订阅费盈利很难使报社获得较高利润。
现在一些手机报开始探索依靠广告赢利的模式,也就是借鉴传统媒体的“双重售卖”模式,这应该是手机报赢利模式的发展方向。但需要注意,必须协调好新闻和广告的空间比例和时间比例,不然会使手机报用户对广告产生排斥。
建立在彩信技术之上的手机报无法容纳大量的广告信息,因而无法像传统媒体一样将之建立成一个新的营销平台,这是目前国内的手机报无一例外都遭遇到的问题。
5.技术方面: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开发3G技术:3G即为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代表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有人简称为“无线互联网”。3G能够处理图像、语音、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主要目标定位于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访问业务。
3G网站类型是未来手机报发展的方向和主流。真正的手机报纸应该是建立在3G技术基础之上,用户可以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真正做到看新闻、听新闻。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彩信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模式,彩信的容量十分有限,最多只能传送100KB的文件,所以彩信版手机报纸中的新闻大都是以新闻摘要或是缩编的形式出现的。在3G技术普及之前,国内WAP型手机报应该是目前的发展重点。3G型和WAP型手机报在经营模式、业务特色、内容编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 3G的信息传播速度要大大高于 WAP,在3G技术平台上可以大规模传输多媒体信息。国内已有不少WAP型手机报的尝试。
6.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手机报的飞速发展与监管的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矛盾。中国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相关的信息立法,全面加强管理和规范。目前国家并没有出台针对手机报的相关法律法规。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于2006年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手机报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手机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贵州省手机报质量审读评估标准(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就第五媒体手机报的规范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该《办法》明确了申办手机报业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并规定:任何手机报不得刊载国家明令禁止的内容。手机报出版内容必须符合纸质报纸办刊宗旨,并与报纸主要栏目内容基本一致。这对于规范手机报出版内容及手机报经营单位合法经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该办法的出台也启发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手机报办报、经营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手机报的创办具有法律根据。
五、手机报的未来展望
随着手机报各方面的日益成熟,手机报将在我国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媒介力量。手机报的便捷性和随身性必将逐步改变读者的传统阅读习惯,成为传统媒体多样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对于手机报的未来,约翰•帕夫利克在《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中做了大胆的构想:屏幕上显示的报纸为全色印刷,有头版、标题、内容和图片。设计看上去仍是报纸,但它又不仅仅是报纸,随着光笔的点击,一个个新闻图片可以迅速转变为音频和视频。再一次点击,屏幕上将出现对该则新闻的历史分析。再一次点击,可以激活麦克风,使用语音给编辑发邮件表达个人感受。个人通信服务技术可以自动地将声音发送给编辑,编辑听到后可以将自己的语音信息反馈给读者。如果被某则广告吸引了视线,读者还可以使用光笔去提取关于该产品的更多信息以决定是否购买。’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匡文波.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8(3).
[3]匡文波.手机报的发展方向:3G网站型.
[4]宋凯.手机报纸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徐磊.手机媒体要跨五道“坎’.中国消费者报,2005.
[6] [美]约翰•帕夫利克著,周勇等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7]靖鸣刘锐.手机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211.
摘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实现收益递增,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对我国旅行电子商务网站市场前景、产品策略和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我国旅行电子商务网站未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收益递增个性化
1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现已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今后20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2004年全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08亿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18%和10%。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0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24%和11%,有望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4位。旅游外汇收入达255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每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之多,每年出境、出国旅游者也将有1亿。
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潜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现在国内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还很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的旅游意识正不断被激发起来,2004年数据表明,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9.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9%和3.1%。
2020年后我国的旅游业将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段,届时电子商务和网络产业也将趋于成熟,200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逾9000万,网上消费市场商机无限。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络的迅速融合将不可避免,并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网络旅游将推动IT领域内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将为旅游业界带来新的生机。
2市场前景分析
我国很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原来只不过是普通的计算机网络公司或依托计算机网络公司而建,但同旅游行业的结合,赋予了其新的市场前景,成功的实现了向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转型:有与订房中心或旅店合作,提供网上宾馆客房分销的;有与机票、车票点合作,提供便捷客运服务支持的;有与各地星级酒店合作,为各类商务差旅活动提供休闲服务的;有与旅行社合作来为客户提供特定的旅游线路、完善的旅游地安排及导游服务的等等。经过一种或多种转型过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还可实现根据客户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助旅游路线,预订票务宾馆等,为满足客户个性化要求,还可提供各种可选的支付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转型之后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技术这一生产要素上的投入大大提高,使得其具备了成本优势、网络效应和束缚用户的常规效应,所有这些特征导致了收益递增的产生,其本质体现了从一种领先到进一步领先的趋势。如携程网并购国内酒店预订规模最大的北京现代运通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预定业务公司,而后者是国内第一家利用800免费电话进行酒店预订的订房公司,很快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携程的月订量就猛增到15万人次,一个月仅酒店预订的交易额就有6~7千万元。
3产品策略分析
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形性和静态性,特别是其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信息形态方式表现。因此信息技术的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重大,其中网络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这种信息形态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旅游业和互联网资源经技术创新后融合成的旅游网站,使传统的旅游运作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创造出了新的产品价值。它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优势,互动、开放、动态、整合各地旅游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同时还利用了电子商务的模式,通过架构在旅游商务网站平台上,使交易操作程序简便,交易环节兼并压缩,交易成本大幅节省,交易的效果也将变得非常显著。
我国现在的旅游网站良莠不齐,比较有实力的品牌网站数量不多。大多数旅游网站还仅仅局限于在网上做一些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介绍或是客房票务预订,商务电子化程度太低,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还不能全面涵盖游客日益增长的对吃、住、游、行等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更无法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要求的旅游产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打出自己的品牌必须要兴建起个性化自助服务的商务网站平台及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可提供专业便利的全程个,这才是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以旅游产品销售的主要内容之一酒店客房预订为例,传统的宾馆客房预订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不能实时向客户反映客房的订购状况。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基于B/S的网上订房系统数据库应与其上游宾馆内部的客房管理系统数据库实现向前集成,在不改变宾馆数据库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以便及时掌握上游客房状态数据,抹平“牛鞭效应”。旅游网站与饭店确认预订的环节实现BPR(业务流程重组),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实现CRM(客户关系管理)为消费客户提供更具时效、更经济、更富特色的服务。同时旅游网站的访问量也将会因此而大幅提高,使得更多的宾馆愿与其联盟合作,随着后备客房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就越加广泛,旅游网站的吸引力也就更大,访问量得以不断攀升。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旅游商务网站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挖掘产品内涵,做强做大,实现收益递增。
4盈利模式分析
4.1以基于B/S的电子商务网站为平台
在这个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信息,如在酒店客房预订中,酒店的地理位置、周边的设施环境、旅行的交通选择、离旅游景点的行程,都能够迅速在这个网站上查到,并由客户自行选择适合自身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其个性化的要求。目前全国旅行社的总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其余95%都是散客。这种情况便于旅游网站以电子商务模式来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并具备较高的盈利潜力。在操作过程中,传统的旅行社跨地域经营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旅游网站以互联网为基础,经营范围广阔。在产品形式上,前者以组团观光旅游为主,后者定位在商务旅行、自助度假旅行,主要面对散客;从服务手段来说,前者通过店面进行,后者则通过网络、电话。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散客旅行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旅游网站的盈利优势也越来越大。
4.2走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化规模之路
架构在互联网基础上使旅游网站在线上能较快扩展其影响力,再通过线下配合实现盈利。旅游网站与旅游服务企业合作,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等,将他们的业务电子商务化。再组建旅游网站周边线下单位,以拓展网站线上部分的功能和业务,如话务中心等。通过采取并购、合作、加盟、自办等手段,来加快自身电子商务化的规模,发挥整体优势,实现规模效应和收益递增。
4.3利用技术创新开展多元化经营
传统旅游行业融入新工具新流程进行技术创新,不仅保留传统原来做法的长处,还把传统的经营运作通过高科技升华,产生规模效应,并研发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旅游网站还将技术创新后的产品系统化并细分市场,在保证现有业务领先的基础上,进行诸如团队、会议预定等相关新业务的多元化延展,深度挖掘网上消费市场潜力,形成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并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工作来运作自有品牌,加强网站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充分提高盈利能力。
5制约因素分析
5.1认知制约
如今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但旅游产品供求双方对网上营销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旅游网站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电子商务化程度还很低,如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等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更缺乏对客户认知和应用电子商务的积极引导。要知道网站正与“认知产业”打交道,尽管产品本身价值不高,但观念价值连城,网络经济进入为技术所统治的时代。
5.2环境制约
尽管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很快,但就其周边环境的发展而言还不是很纯熟,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网上交易和支付技术也未能真正解决,因此网上交易缺乏安全和可靠的环境,导致网上营销信用度无法保障,对大众缺乏吸引力。客户更愿意在网上浏览和搜索信息而不是进行交易,进一步阻碍了网站深层功能的研发挖掘。
6发展对策研究
6.1创新旅游信息管理工作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分散,因此旅游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非常重要,只有熟悉旅游专业知识和互联网用户特征,才有可能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还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获取业内最新信息,在网站实时。
网站内容应保持全面而且最新状态,特别是面临旅游高峰期。站内信息要便于检索,语言版本要开放。界面应美观实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强网站的动感效果。网站还可以增设交互拦目,与游客进行网络交流,拓展特色栏目的深度和广度,体现网络开放、互动的特点,增强客户的参与意识。
6.2开拓旅游电子商务模式
旅游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网站应将服务项目进一步深化、细化,不断提高现有服务质量和配套服务来提高网站信誉,展示自身可信度,提供完备的会员注册、升级、折扣体系,延伸客户关系管理到网上。
同时网站应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手段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旅游电子商务支付的瓶颈问题,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便捷、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新晨
6.3明晰电子商务法律知识
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合同约束力、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保护、网络服务商责任等。
7结束语
旅游网站能够将旅游与电子商务的价值在更高层面上得以升华,使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消费、研发创新等活动在网络的背景下产生新的方式及流程。旅游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已经成为许多游客出行前必要的选择和参考,只是目前网站的各方面还不够完善、游客还不能完全依赖网站来进行旅游活动的策划和消费。对此我们应积极研究发展对策,改进现有功能,开拓新的服务,使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晓波,伍华,芦庆梅等.网络时代虚拟经营的基本模式和管理原则[J].科学管理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