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为了动员部署攻坚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专门在上海化工园区、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危化品重点县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座谈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上海、天津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

企业与政府“双提升”

60个危化品安全监管重点县涉及全国26个省、43个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指出,这60个重点县有危化品生产企业4 094家,约占全国危化品生产企业总数的1/5;2011年以来发生的危化品事故死亡人数,约占全国危化品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1/4。

“可以看出,重点县是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其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能否实现稳定好转。”孙华山强调,要通过开展攻坚工作,把重点县危化品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重点环节、难点问题,加快扭转事故总量多的被动局面,大幅度降低全国危化品事故。

在60个重点县所涉及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中,部分企业建厂早,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安全生产基础差,安全保障能力低;一些新入行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危化品安全管理经验,地方各级安监局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监管人员专业知识不熟悉、业务能力弱等情况。孙华山表示,要通过开展攻坚工作,推动地方强化源头管理、淘汰落后、完善监管体制、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实现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的双提升。

当前,我国大部分危化品重点县都在规划建立化工园区或工业区,但许多园区定位不清、入园企业准入条件不高、园区管理水平薄弱,有的甚至成为隐患集中区、事故多发区。

近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度关注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广泛的调研,组织研究园区的安全监管机制,推动示范园区的建设,并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意见。“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指导重点县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一体化的建设。”孙华山指出。

多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不断总结危化品安全监管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规律、事故特点的认识,坚持危化品“生产企业入园区、经营企业进市场、储存企业上监控、使用单位抓重点、运输环节推联动”,推行“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模式,有效防范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全国较大以上危化品事故总量已连续7年呈下降趋势。

“开展重点县攻坚工作,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进一步遏制危化品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更是今后两年的重点任务。”孙华山强调,借助攻坚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建立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标本兼治

“重点县的攻坚工作既要治标,又要治本,重在治本。”孙华山介绍说,“标”就是有效遏制较大以上危化品事故,力争杜绝重特大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本”就是在政府层面提升危化品安全监管能力,在企业层面实现危化品安全生产“四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从根本上建立起危化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孙华山指出,各重点县要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完善和实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化工园区建设,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内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确保“优生”。同时,综合运用城镇规划、行政许可、环境治理、安全风险防控等措施,加快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的搬迁进度,消除城镇危化品安全风险。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政府监管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孙华山提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一岗一责”的要求,建立责任明晰、权责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严格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分管技术负责人的培训、选用和管理,对于培训后仍不合格、不具备相应安全知识和能力的负责人,要坚决淘汰。要指导企业建立起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持续改进、持续提升,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孙华山还强调,要全面强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尤其是对近期发生事故较多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环节,督促危化品企业加强作业前的安全风险分析和现场确认、作业过程中的监督和防护,完善作业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作业审批。鼓励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预报体系机制,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

强力推进落实

60个重点县是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攻坚工作是强化全国危化品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如何推进各项攻坚工作的落实?孙华山指出,重点县要根据本地危化品企业特点、化工行业产业结构、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硬措施,积极推动各项攻坚工作。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孙华山强调,各重点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攻坚方案,细化措施,周密安排。尽快成立重点县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重点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主持攻坚工作,分解攻坚任务,抓好措施落实,强化各重点县党委对攻坚工作的统筹领导,把攻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要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孙华山说,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经济处罚一律按上限处理;对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直接作业环节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一年内发生2次较大以上事故的企业,一律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发生较大事故或一年内2次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企业,要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向金融、银行、证券等部门通报,限制其融资。

同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加大对重点县的监管力度和交流力度。孙华山介绍说,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重点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一律向全国通报,省局要约谈重点县负责人;对发生重大以上事故的重点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会同省局派员进驻督导。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还将组织开展重点省、市、县危化品安全监管互查活动,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2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关键词:当前;危化品;安全监管;主要措施

前言:

化学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化学品中有些化学元素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进一步危及人们身体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了保护人们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对危化品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十分必要。

1 当前危化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制度不健全

首先,危化品生产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对危化品的监管深度与广度不够,不能通过监管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危化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有效的对企业危化品监管做出整改与监督,甚至部分小作坊、小规模危化品生产企业领导根本不具备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意识,使企业危化品监管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导致企业危化品生产、存储及运输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企业危化品监管机制也不够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部门错综复杂,缺乏有效的配合,监管工作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危化品管理规则进行管理,使企业危化品管理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不仅威胁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还使企业生产人员面临着生命安全威胁。

其次,我国部分县级以下地区,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健全,在危化品监管工作中缺少联合执法的力度,尤其是在打击非法危化品生产经营时,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具体行动中出现职责不明、打击效果不明显等现象,甚至有些非法小作坊,在受到多次监管打击下仍进行经营,使我国危化品生产市场出现混乱现象,导致近年来非法经营危化品小作坊出现多起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发展。

1.2 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危化品安全监管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危化品生产加工企业缺少相应的危化品项目生产许可证件,还有部分危化品生产企业,在生产之前没有对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使设备在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材料也存在质量问题,而危化品监管重视程度不够,在监管过程中没有按照监管程序对生产的每一步骤进行监管,危化品监管工作缺乏健全的资料,使危化品项目监管过程流于表面、走过场等现象,导致部分企业在危化品监管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监管,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也得不到及时整改,进一步增加了危化品的生产安全隐患。

1.3 监管水平有限

监管水平有限也是危化品监管问题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危化品监管不力出现多起危化品生产或存储中发生爆炸现象,使危化品生产行业成为高危行业,不仅造成了大量经济与人员损失,还引起不良社会舆论,严重影响了我国危化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监管水平有限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我国危化品监管部门对危化品生产环节以及危化品的原材料等了解程度不够,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在管理中只能按照现有的管理规范条例进行管理,一旦缺少具体的管理规范后,不知该如何对危化品进行监管,在监管工作中缺乏灵活变通的管理技能,此外,危化品化学元素包括危险化学元素、有毒化学元素、稳定性较高的化学元素等,如果监管人员不能准确掌握化学元素的性质,对一些元素的储存条件与反应条件不明确,就不能及时发现危化品在生产、运输以及储存中存在的危险,使危化品监管工作失去现实意义[1]。

2 当前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的危化品O管制度,主要从两方面出发,首先,要求危化品生产加工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危化品监管部门,聘用危化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危化品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根据国家危化品相关规范政策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危化品管理制度与规则,在企业危化品监管制度与规则中充分体现:企业危化品的监管规范、监管机制等,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危化品监管工作,从生产加工技术人员、材料设备管理人员、产品管理人员等入手,使这些参与危化品生产与管理的各环节关键人员都参与到危化品监管工作中,并将危化品监管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中,使企业全员对危化品进行高效管理,减少危化品的安全隐患[2]。

其次,还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建立健全的危化品监管制度,尤其要求县级以下危化品监管部门,要切实贯彻国家危化品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加大力度开展危化品监管工作,制定相应的联合执法制度,使政府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危化品监管工作,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企业,加大对非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进而整顿危化品市场秩序,使危化品市场稳定、有序发展,对危化品事故企业进行严格查处,对企业责任追究到底,使其他危化品生产企业具有规范生产的紧迫感。

2.2 加强安全监管重视程度

加强监管重视程度,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危化品的监管工作,不断从近年来危化品生产与储存爆炸事故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关键,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提高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重视危化品监管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国家制定严格的危化品监管政策,在监管政策中要明确规定,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规范,明确指出违反国家规范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时对一些特殊危化品原材料要出台有针对性的规定,使特殊化学元素得到妥善保管,避免与其他化学元素发生危险反应[3]。其次,危化品生产企业领导要明确危化品监管的重要性,在保证企业经济收益的情况下,要严格规范企业危化品监管条例,并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不断宣传危化品的危险性、危化品监管的重要性等,还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危化品监管培训,培训要面向企业全员,使企业所有员工都时刻保持警觉性,增强员工对危化品管理的意识。

2.3 提高安全监管管理水平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需要危化品监管部门,加大力度聘用专业的危化品监管人才,并使监管部门监管人才深入危化品企业中,定期对企业人员进行监管知识培训与教育。监管人员不仅要具备先进的监管理念,还要掌握先进的危化品鉴别与监管技术,对危化品的种类、危化品的组成元素等化工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求监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危化品企业管理与生产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管人员在监管工作中对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全面的监管,以此提高监管效率,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品应用到人们生活中,但化学品的种类与性能不同,一些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当前对危化品安全监管措施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康亚,刘泽功,王怀义,邵康,朱绍华.液体危化品罐车卸货防喷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

第3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一、危化品安全监管方面

(一)严厉执法,深化危化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1.扎实开展危化品领域“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建立“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审批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未批先建、重大变更不履行审批手续等非法违法行为。

2.督促危化品企业严格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治违”工作,重点治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使危化品企业“治违”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3.按照__危化16号文内容要求,继续开展危化品领域年度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危化品“老、小、差、危”企业,加大非事故处罚力度,促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要求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突出重点,大力提升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4.推进危化品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进一步加大对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非民用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力度,督促当地政府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时间表、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持续推进办法,做好过渡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限时关闭化工企业危化品的排查,其所存危化品必须在关闭前清理完毕,强化设备设施拆除过程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许可这一抓手,稳步推进危化品经营单位个转企工作。

5.加快危化品企业安全条件提升综合整治。按照《__市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__年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开展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排查,督促企业聘请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在役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设计诊断,及时完成设计缺陷的治理工作。全面完成涉及15种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应用改造;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完成60%以上;按要求推进涉及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新项目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在设计阶段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要求,规范企业危化品安全信息收集和过程危害分析、规程制度完善和培训教育、承包商管理和特殊作业管理、设备设施维护和变更管理、生产准备和事故应急管理等过程管理,提高和规范安全管理水平。

6.推进化工园区(集聚区)规范化管理。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和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督促各地加强化工园区(集聚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确保监管力量和素质适应日常监管工作要求。按照浙政发〔__〕27号要求,落实化工园区(集聚区)定期开展区域性安全风险评价工作,落实重点目标的安全监督监管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容量。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化工园区(集聚区)规范化管理调研活动,研究落实 “科学规划与建设、建立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严格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安全措施。认真学习上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经验,积极推行强制更新设施设备、强制淘汰落后工艺、强制落实生产自动化改造、强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五项强制”措施。对“老、小、差、危”危险化学品企业集中区域,应按照“三个一批”,即淘汰关闭、扶持提升、发展培育一批要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开展穿越公共区域的危化品输送管道专项治理。进一步查清城镇危化品输送设施的分布走向、物料名称、权属单位、安全现状和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完成危化品管网全面检测、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各类管网的安全状况和安全风险等级等工作。按照国发〔__〕40号文件要求,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开展危化品输送管道违章占压和防护距离不足以及各类管道铺设重叠交叉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8.强化危化品使用企业监管。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第57号)规定,开展相关企业的排查,推进各项工作措施,明确申报办证时限,及时完成许可任务,落实安全监管。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使用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危化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等八类企业落实安全现状评价、相关人员持证上岗、作业场所符合要求等措施。

(三)明确任务,着力推进危化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9.全面完成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以安全标准化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运行为重点,突出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建设;以落实安全规范、严格安全管理、运行安全体系为主要内容,利用企业自身力量,全方位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以督促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标准化自评为推手,促进各项措施落实。鼓 励有条件的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积极争创二级、一级安全标准化。进一步简化微型危化品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考核内容,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促进此类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10、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和《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管理办法》要求,督促企业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自查自纠自报、监管部门督查督办督导的管理机制。推行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逐月逐级向安监部门报告制度,建立四级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专用邮箱,对隐患排查、治理、销号进行动态管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危化品企业“先走一步、更深一层”的要求,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即风险点排查治理活动,自觉开展风险点(危险源、事故)预警告知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主动预防、前瞻防范。

11.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按照《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考核,每年开展一次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估,严格按照评估等级,实施分类监管。积极参与“黑名单”和“十佳诚信”企业评定,促进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自觉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

(四)打牢基础,努力加强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

12.严格按照省安监局等三部门《关于提高我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安全生产从业条件的指导意见》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从业人员岗位条件,特别是安全管理负责人更应率先落实;严格执行危化品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加大化工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能力培养。推广海宁做法,开展企校合作办学(班),实施订单式、定向型化工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3.继续按照《关于印发<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专家安全检查制度>的通知》要求,督促企业签约相关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检查,或由镇(街道、园区)统一聘请专家为企业提供常年服务,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安全保障水平。

14.以县或化工园区(集中区、化工企业集中的镇和街道)为单位,推行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月度例会制度,通过开展工作汇报和经验交流、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15.完善《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记录本》相关内容,进一步帮助企业弄清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促使企业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等要求融入到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提醒企业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6.根据《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要求,督促企业按时、按要求将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度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报县(市、区)安监局进行备案;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专业事故统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简报表》和上半年、下半年本地区危化品事故统计表。

17.开展对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考核。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考核,进一步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并对考核结果通报公布。对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落实危化品监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坚决纠正办事拖拉、工作肤浅、消极怠工的行为。

18.全面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员工、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以危化品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用典型引领,促进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五)严格许可,全力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

19.严格危化品建设项目准入门槛。严把危化品建设项目落户准入关,杜绝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等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和危险化工工艺的建设项目在非化工规划区(集聚区)建设。加强对涉及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无法提供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专家论证书面意见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

20.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产业布局和选址区域规划符合性、周边环境适应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性等内容;全面落实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安装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生产装置安装紧急停车系统。

21.严格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项目应邀请省级安全专家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落实整改,整改完成情况要经安全评价服务机构和当地安监部门的确认。

22.严把危化品安全使用、经营许可关。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安全管理,按照经营进市场的要求,严控经营单位数量。严格许可证的注销、吊销和定期公告制度,未按要求办理相关许可证延期的一律予以注销。根据行政许可分工,加强对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经营许可发证情况的检查和指导。

23.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按照局行政审批管理制度要求,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工作管理,统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等内容,做到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受理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24.加大行政审批服务 力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思想,主动配合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的实施;采取重大项目重点办理措施,开展模拟审批与企业按需审批相结合,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20%,不断提高审批效能。

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面

1.持续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依法加强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通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完善烟花爆竹“打非”工作体制机制,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产品的打击力度。切实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的“打非”责任,把“打非”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深化烟花爆竹企业“治违”工作,强化对烟花爆竹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切实加大处罚力度,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2.进一步推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落实零售经营规范化建设。

3.深入开展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落实安全责任。以专店、专柜、包厢式专间三种经营方式为样式,加强对烟花爆竹经营场所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大对超量存放、超规格经营烟花爆竹产品处置力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4.充分利用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在打非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行烟花爆竹安全协管员制度,在培训、试行、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协助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5.研究探索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布点规划,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群众、合理布局、诚信设店、总量控制”的原则,科学构建我市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网络;学习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安全监管计分管理办法,坚决取缔从事非法销售活动的零售经营店,建立安全、规范、有序的烟花爆竹经营秩序,提升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条件。

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方面

1.督促有关企业落实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

2.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的条件审查和相关备案等行政许可工作,做好证前审查与证后监管的结合,重点审查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针对性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入库(出库)台帐以及原始记录(证明)的完整性、一致性。

3.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加强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数据的审核工作,加大对季报、年报等数据填报的督促力度。

4.配合公安等部门,推进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联合监管工作,积极参与禁毒委及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有关活动,认真完成分工任务。

四、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1.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要明确履行应急管理的科室、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理顺上下级关系;危化品大中型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2.加强危化品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嘉政办发〔__〕147号文件要求,加强危化品企业市级应急救援基地、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确保人员实际到位。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技能训练。要以危化品企业员工五项应急技能培训考核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年度训练、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援训练。

3.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督促各县(市、区)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手册》,明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处置流程、指挥报告程序、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内容。健全以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危化品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4.深化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修订、评审、备案工作,重点突出现场处置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所有重大危险源、重点工作岗位、要害部位都要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做到简明扼要、挂牌公示。督促各县(市、区)要在全面落实危化品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的基础上,制作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合订本;有重点、分步骤的推进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使用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

5.不断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的储备。各县(市、区)要定期统计区域内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储备情况,建立应急情况下的调用机制,督促危化品企业配备与其生产相匹配的应急救援物资,加强承担危化品专业应急救援任务的企业或单位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

6.继续开展应急技能比武和应急救援演练。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员工五项应急技能培训考核参考标准》,充分利用第12个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这一平台,督促危化品企业开展技能训练、比武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应急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各县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为重点的综合性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

第4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管理体系;建立

化学品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经济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产原料和消费品,但是同时化学品本身的属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也对经济社会和人身安全等产生威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监管和控制,既是确保经济社会活动效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化学品使用效用和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措施。探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的建立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并不理想,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重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等过程的管理监控不够,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没有做好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在安全管理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部门,如质检部门、工商部门等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够畅通,管理工作和秩序比较混乱。其次,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目前使用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和条例已经不太能够适应新时期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发展的需要,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盲点,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再次,有些安全监管措施不具备强制性,例如危化品安全监管实行登记注册制度,但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一旦危化品生产企业违约,不按照法律法规条文要求进行登记,那么我们监管部门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另外,很多企业和部门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方面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差、安全管理知识缺乏等问题,安全操作人员的技能能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够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的建立的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

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牵扯到多个部门,具有行业多、环节多的特点,因此不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企业都应当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进行强化。首先,要对危险化学品采取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区域化学品管理工作实际,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对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储、使用、废弃等多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比如强制要求化工企业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及包装容器进行事故隐患检查,确保其无隐患运行;要求运输车辆的危险化学品标识应清晰,车况要稳定,出问题的车辆该报废报废、该淘汰淘汰,绝不姑息;对于运输剧毒、易燃易爆等高危化学品的车辆,要通过GPRS等定位系统或行车记录仪实时监控车辆情况,防止意外发生等等。最后,各个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要紧密合作,强化相关部门之间的互相联系,构建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到使用、废弃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管理,并做好安全监管信息时时共享。

(二)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实际,结合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按照相关标准对我国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健全。首先,要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修订,要结合现阶段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现状、特点和趋势进行修订,完善案例条例。其次,要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配套规章进行制定,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的鉴别、限量标准和鉴别标准等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做到能与国际接轨,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另外,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细节,如标签、标志和相关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与国际相关工作进行统一和规范。

(三)构建高水平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队伍

高水平的危化品管理技术队伍是确保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科学和规范的重要保障。首先,企业要强化安全管理人员操作水平的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技术优化等进行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其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做好相关的安全研究工作,政府可以委托相关的技术机构对化学品安全、危险化学品作业条件有害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再次,加强对相关危化品生产经营岗位的职业准入要求,比如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资格,通过以考代训、以考代教来促进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另外,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如GPS定位系统、网络控制系统技术等应用到危险化学品监管模式当中,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科技含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危险化学品,但其固有的危险性也给人民群众带来威胁,2015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如果安全生产监管不善,危险化学品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需要对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进行构建,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高水平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队伍,从而最终实现危险化学品管理控制的科学性和标准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与体系的建立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2):34-36.

第5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和动员各街道、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监管“护盾行动”。严把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口,整治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发现治理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保持重点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打牢安全监管工作基础。开展业务培训,组织街道安监办监管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率达100%;规范行政许可工作程序和案卷,探索推进网格化管理方式。

(二)开展危化品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告知与承诺工作,危险化学品使用、经营单位,告知、承诺率达到100%;在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储存单位、成品油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台账目录;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开展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整治。职业危害重点监管企业和一般监管企业,告知承诺率要达到100%,网上申报率达到100%;在职业危害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目录,规范安全管理台帐;职业危害企业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及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达100%。

(四)强化烟花爆竹经营的监管。辖区经营网点控制在市局下达的布控指标内,摸清常年经营单位底数,全面落实《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实现烟花爆竹专店经营。

三、组织领导

为全力推进安全监管“护盾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现成立区安全监管“护盾行动”领导小组:

成员:各街道分管领导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阶段(2月)。各街道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研究制定本辖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细则;各街道、区安监局监管处和相关企业单位要统筹协调、层层动员、全面部署,确保“护盾行动”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告知承诺、自查自纠阶段(3月-4月)。3月份,区安监局会同各街道在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烟花爆竹领域全面开展安全告知承诺工作,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4月份,各街道组织辖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全面排查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现场管理、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隐患。

(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阶段(5月-10月)。各街道、区安监局监管处要紧密结合全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治理月和“打非治违”等活动要求,开展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企业安全意识;组织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查纠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单位,认真做好危化品及烟花爆竹审批申请企业现场核查,全面整改各类事故隐患,推动“护盾行动”深入开展。

(四)重点督查、总结提高阶段(11月-12月)。“护盾行动”领导小组会同各街道组织开展对重点监管领域的检查和督查,紧抓重点环节,分析和梳理“护盾行动”中的不足,认真总结,推动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五、工作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领域

1、实施网格化监管。筹划并制定危化品领域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全面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同时做好相应业务培训工作,集中学习新出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实施办法》,提高街道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监管水平。

2、开展安全告知承诺工作。向辖区所有危化品从业单位发放安全告知书,并要求企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回复安全生产承诺书,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3、建立危险化学品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安监局、公安分局、区环保局、区卫生计生局、工商分局、区消防大队等6个部门组成。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了解、掌握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情况,研究、指导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

4、开展“四不两直”安全检查。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为抓手,采用“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即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暗查暗访),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继续实施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月报制度,建立重大隐患跟踪督办台帐。对6家待关闭的危化品使用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及时了解企业动态,落实好危化品安全管理的要求。对已关闭的化工企业,落实跟踪监管,不留监管死角,防止关闭企业非法生产。全年对已关闭但厂房还在的化工企业跟踪检查不少于2次。

5、加强标准化过程管理。巩固企业标准化达标水平,对首批三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组织开展第二轮达标考评工作;对现已达标的企业,对照《标准化评审导则》,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提升标准化水平。

6、开展可视化管理工作。在全区危险化学品使用和经营带储存企业中,全面开展可视化管理工作,制定可视化工作方案,落实可视化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系统信息填报工作。

7、规范行政许可工作。设立行政许可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规程》,规范行政许可过程,完善行政许可文书,提高行政许可案卷质量。

(二)职业危害领域

1、开展安全告知承诺工作。向全区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发放安全告知书,并要求企业根据职业危害因素实际情况,回复安全生产承诺书,强化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主体责任意识。

2、完善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组织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推进职业危害企业规范化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通报全区职业卫生安全形势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讨相关对策和措施。

3、规范企业基础台账建设。要求各企业认真对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台账。

4、开展安全专项检查。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加强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投入,做好排气通风工作,改进有毒有害生产工艺,规范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识,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

5、强化可视化管理工作。要求职业危害企业按时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完善省、市隐患排查系统填报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6、落实好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职业病防治法》、现场安全管理知识和个人防护注意事项,提高企业安全意识。

7、做好现场检测和职工体检工作。要求企业按时完成对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工作,检测点数要比上年度增加10%,认真做好从业人员岗前、岗中和岗后的健康体检工作。

(三)烟花爆竹领域

1、摸清烟花爆竹经营户底数。通过开展安全告知承诺工作,对辖区烟花爆竹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查清常年销售经营单位、季节性销售经营单位和短期许可经营单位情况。

2、完善烟花爆竹积分考核管理办法。根据新的《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烟花爆竹经营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加强积分考核,推进烟花爆竹经营单位隐患的整改。

3、规范烟花爆竹行政许可工作。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根据新办法要求,结合排查底数,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逐步落实烟花爆竹专店经营。

4、推广零售网点标准化管理。各经营店面要按照“1234标准化”布置,即,保持1条1.5米宽通道、配备2具5公斤干粉灭火器、悬挂3张证照(工商营业执照、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烟花爆竹协会会员牌)、张贴4块看板(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燃放宣传画、禁烟标识、进货单位明细)。

5、加强对违法违规销售行为的打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经营行为,对已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认真、及时查处,规范烟花爆竹领域市场秩序。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开展安全监管“护盾行动”是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有效抓手。各街道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科学实施。

(二)明确集中整治原则。各街道要按照“属地负责、部门牵头、依法依规、联合执法”的工作原则,坚持属地为主与行业督导相结合,企业自查自纠与部门督查督办相结合,综合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确保“护盾行动”有序开展。

第6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2013年9月3-5日,第一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暨石油化工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次研讨会为期2天,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主办,主题是“过程安全在中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美国、德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国内部分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领导,以及化工企业、科研院所、安全服务咨询机构的50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安排了近60名国内外专家,介绍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围绕过程安全管理的各要素实践,进行了广泛交流。孙华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研讨会,就是想为国内外化工界同行和专家搭建一个研讨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国内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新经验、新科技、新成果。同时,也是向世界彰显中国政府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对广大民众安全健康的爱护,并显示出国家对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的决心,以及愿意为推进全球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技术进步奉献力量、做出贡献的态度。

现 状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化工行业已经形成具有20多个子行业、配套比较齐全的化学工业体系。

然而,化工行业也是高危行业,属于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行业之一。全行业的安全生产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又要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孙华山在会上表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以“高危行业实现高水平安全”为目标,以“生产企业入园区、经营企业进市场、储存企业抓监控、使用单位抓重点、运输环节推联动”为主线,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以政府监管、群众监督为保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政策投入为引导,全方位加强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着力推进化工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骨干、部门规章为配套、安全标准为支撑的较为完善的危化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控制技术和设备设施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日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得到加强,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取得显著进步。

在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截至“十一五”末期,全国危化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62%和51%。而“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工行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已成为世界化工品生产第一大国。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进入“十二五”时期以后,化工行业事故总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2012年全国危化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11年又分别下降33%和22%,死亡人数首次降到百人以内,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状况保持稳定好转的态势。

挑 战

伴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基础总体薄弱,成为制约化工行业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国大多数化工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水平特别是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相当一批中型化工企业是20世纪60~80 年代建成的老企业。

孙华山分析,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化工行业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多元化的其他行业资本快速向化工行业转移,带动我国煤化工等新兴化工行业迅猛发展。新型煤化工的投资主体既有煤矿企业,也有电力企业,而这些企业缺乏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技术专业人才和有经验的操作工人。二是危险性较大的化工项目,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由大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由于化学工业对规划、设计、日常运行管理等要求很高,欠发达地区的化工行业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不足,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实际需要,使得行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增大。

目前,我国要求新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区。但是在化工园区内,企业相对密集,规模大小不一,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的原料和产品,大多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另外,现在的化工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呈大型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安全风险高的特点。这些大型化的生产装置一旦发生事故,将产生严重后果,导致社会影响范围扩大。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众多老化工企业逐渐被城镇包围,对城镇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在我国一些化工企业集中的城镇内,已建成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网纵横交错,地面开挖和公共设施维修等活动,严重影响输送管网的安全运行,公共安全面临的危化品风险挑战增加。

措 施

面对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挑战,安全监管部门希望通过进一步加强化工生产的过程安全管理,提升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水平。

2013年7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了《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借鉴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指导我国化工企业加快建立科学的现代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第7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关键词:港口危险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17

0前言

危险品作业一直是港口生产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8.12”天津港港口危险品爆炸事故发生后。港口管理部门为加强对危险品作业的安全监管,加大了港口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对港口危险品作业的信息进行全面、实时的监督和控制,以进一步提升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1江苏沿江主要港口的危险品作业情况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石油炼制基地和石化产品集散地。近年来,随着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石化产业投资步伐的加快。江苏沿江港口危险货物码头泊位、港内储罐数量和容量、港口危险货物吞吐量等均位居全国前列。现有危险货物码头泊位587个,危化品集装箱堆场10个,各港区内有1478个危险化学品储罐,压力管道总长超过1293公里。全省港口散装液体危险货物作业品种达到260余种,近三年港口危险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1.37亿吨、1.2亿吨和1.34亿吨,年均靠港载运危险货物船舶11f艘次以上,如表1所示。

化工原料及其制品绝大多数属于国际公认的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性极大。危险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强、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而且事故救援和环境修复作业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加强对港口危险品作业的监督管理,尽可能避免危险品事故的发生以及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

2信息平台对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安全监管信息体系以智能化、信息化平台为核心,对港口危险品日常作业状况进行分析和监控,从根本上提升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的成效。

2.1保障港口安全生产

运用信息技术、智能监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形成整合型监管平台,对危险品作业各环节的安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为其管理工作提供完备的数据参考,做到“及早预防”和“尽早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品事故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升港口危险品作业的安全系数。

2.2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能够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协调,形成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投入,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安全监管体系。

2.3形成联动管理机制

在信息平台支持下,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可以形成高效的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协调工作间的交叉和配合,从根本上提升生产、监管、应急各组织及各部门之间的协同。

3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模式选择

3.1信息平台监管机理

3.1.1数据化监管

以港口数据、危险品数据、作业数据、环境数据等为基础,构建数据库对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与此同时,结合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管理标准对上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危险品作业安全指数,形成针对性监管意见,提升港口危险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1.2协同化监管

依照港口危险品作业状况对其安全环节中的组织、资源、管理等内容进行全面把握和协调,在数据化基础上做好组织交叉、资源配置和管理内容的设定,从而真正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实时化、高效化、网络化监管。

3.1.3智能化连接

智能化连接是互联网+时代下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的必由之路。在智能化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对港口危险品安全监管中的智能化设备进行把握,确定好实时连接和在线连接方案,通过网络设备和线路连接等形成完整的拓扑结构,形成智能化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体系。

3.2信息平台管理模式

以数据化监管、协同化监管、智能化连接等机理为基础,选择“互联网+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模式,对监理过程中的各项细节进行把握,以实现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效益的最大化。“互联网+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模式的核心为互联网平台,其不仅能够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实现监管组织创新和协同监管,还能够实现危险品作业全周期监管。该监管模式借助雷达、红外设备、CCD设备等对港口危险品数据信息进行采集,通过总线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实施加工和处理。除此之外,系统还将作业管理、监视系统、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借助专网完成内部信息数据的传输,为业务应用层提供服务,为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提供全方位信息,如图1所示。

4江苏沿江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

江苏沿江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江苏沿江港口、作业人员、车船、危险品种类和数量、应急措施与组织等数据进行全面把握,依照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对信息平台管理构架、功能模块等进行细化和构建。

4.1设计原则

4.1.1安全性原则

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首先要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其能够在数据输入故障或人为操作故障中自我调控与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港口安全监管的风险。

4.1.2实用性原则

要构建与港口危险品作业相协调的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必须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优化数据内容,以先进、实用的管理系统最大程度地提升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效益。

4.1.3拓展性原则

在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构建过程中,需要以统一的数据标准对数据结构进行规范。同时,还要做好拓展接口的设置,对开发接口进行完善,从而为系统拓展或二次开发提供便利。

4.2系统架构

江苏沿江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需要在港口危险品作业层、危险品信息处理层和港口安全监管层以及事故应急处置层的结构基础上结合江苏沿江港口危险品作业状况,形成以申报、监控、监管、应急为核心的环状全程监管体系,形成以AIS、GIS和GPS为一体的动态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结构,如图2所示。

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应用层主要采用三层B/S软件及组件技术形成基础构架,完成客户交互、个等;数据层主要借助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在数据库中完成整理、分析、加工和备份等,形成系统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江苏沿江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数据层核心为SQL service数据库。数据层主要借助智能采集装备获取港口危险品数据、作业环境数据、作业安全数据等;通讯层借助通信软件及通信协议将采集层数据传输至数据库;处理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最终结果反馈到应用层中,为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应用层借助界面交互工具为用户提供直观信息和相关服务并接受用户控制命令,完成系统的调控,其整w逻辑构架如图3所示。

4.3功能模块

4.3.1静态申报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作业委托人依照信息平台提供的危险品数据信息及其危险品作业状况对其进行提前申报,使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能够定期审核确认,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品作业风险。静态申报功能模块设置中主要包括危险品作业申报、危险品作业审批、危险品信息统计、危险品作业报表等内容,能够直观地为作业委托人、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提供危险品作业信息。

4.3.2港区监控模块

该模块中硬件部分设置过程中需要对监控系统点位进行合理选取,尽量选择高覆盖率、聚焦效果好、夜视效果好的监控摄像头,将其接入到接入交换机中,借助汇聚交换机集成到核心交换机系统中。软件部分设置的过程中要做好监控系统局域网的连接和分级监控,做好监控授权,使作业委托人、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能够合理分配监控资源,全方位做好港口危险品作业安全监督。

4.3.3过程监管模块

该模块中需要做好作业流程监管、基础信息监管、重点区域监管等设计,借助AIS、GIS、GPS等技术对港口作业过程中船舶状况、港口信息、危险品作业情况等进行全方位把握,形成全过程、全周期的动态监控体系。尤其是在重点区域监控过程中需把握好泊位、闸口、作业点、仓库等区域监控,做好作业数据的录入和整理。

4.3.4应急预案模块

该模块中主要设置应急报警、信息交互等板块。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异常后(风险值超过安全设定范围),则在平台中显示预警信息,报警提醒,其具体信息包括危险品作业风险区域、风险值、主要风险因素等。作业委托人、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信息交互模块与其他部门取得关联,确定现场状况并制定针对性预案,从而最大限度规避港口危险品作业风险。

5总结

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为江苏沿江港口危险品作业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效率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应用手段。基于“互联网+”的港口危化品作业安全监管模式,以数据平台为支撑,将港口危险品作业涉及的港口、人、货、船、环境等要素进行在线化和数据化,连接监管部门和应急组织,以网络化动态协同实现对港口危险品作业全周期的监管。系统还要不断升级,依照用户个性化需求拓展服务模块,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的安全监管效益,降低港口危险品作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黄伟.江苏强化港口及水上危化品监管[N].新华报业,20150831.

[2]杜小勇,王恒俭.打破孤岛,实现数据共享[J].环境经济,2014,(07):22.

[3]杨嘉琦.采油厂作业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18):1931.

[4]黄为进.防范内贸危险品箱谎报瞒报问题的探讨[J].中国海事,2008,(10):4648.

第8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树立红线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特点,结合本辖区实际,层层部署,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各项防护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行动,在“五一”节假日前,扎实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加强道路交通、乡村旅游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森林防灭火、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建筑工地等行业领域的检查。发现隐患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个人,督促及时整治,消除隐患。

三、强化措施,确保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

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加强森林防灭火安全监管。利用进村入户和“村村通”广播等形式,持续开展好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巡山力度不减,每天至少开展一次巡山工作。加强森林火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发现隐患一处,及时整治一处。做好精神病人、儿童等重点人员的管控。

(二)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火险隐患排查,及时制止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的行为,努力创造人员密集场所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各村(社区)在“五一”节假日期间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力度,及时制止非法搭载、摩托车(两轮电动车)驾乘人员不带头盔等违法行为。派出所要提高上路率,严厉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非法搭载等严重违法行为。

(四)加强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督促辖区内的加油站等企业做好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静电等工作。同时,要督促烟花爆竹企业、零售点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发生安全事故。

(五)加强工贸行业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管理,防止发生起重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要紧盯有限空间作业、涉爆粉尘等重点场所。

(六)加强乡村旅游监管。要强化重点环节和部位的安全管理措施,严防发生意外。“五一”期间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严密制定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及时监控和疏导人流,严防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七)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并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要求施工,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防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八)加强非传统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在高度关注已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领域的同时,同步做好非传统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消除监管盲区,防止出现想不到、走不到、看不到的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本辖区和所管行业领域实际,对“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第9篇: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范文

关键词:大型化学品;储存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1 引言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2011修订版的实施,完善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储存审批制度,明确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安监部门的责任,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的审查、批准程序和期限等,由此增加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港区内危险货物监管的内容和责任。

鉴于新“条例”涵盖的内容更多,对监管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新“条例”实施一年来,为了解其实施情况,推动港口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立,笔者调研了部分港口,发现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 对集装箱码头的调研

目前全国共拥有集装箱海港码头243个,达到一定规模的集装箱码头其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图是对某港调研数据对比。

图2.1某港集装箱运量

总体来看,新“条例”的实施对集装箱港口储存、运输影响不大,调研中虽然也发现今年某港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发生了事故,但分析事故原因,显然是危险货物集装箱管理不善造成,与新“条例”修改无关。

多年的努力,大部分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管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措施,在集装箱操作、堆码、场地管理,危险货物理货员工作职责、安全防火职责,危险货物场地交接班,危险货物场地消防器材管理,危险集装箱喷淋降温,性质不相容货物隔离,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进出口业务等方面达到了制度化,每项规定都对责任人、职责、操作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如所调研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出口业务流程图如下。

图2.2 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出口业务流程图

根据流程图,港口划清了责任,属于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

3 对液体化工码头的调研

全国共拥有原油海港码头84个,拥有液体化工海港码头899个。新“条例”的实施对这些液体化工码头影响极大。过去,港内的液体化学品储存区由安监部门监管,新“条例”把责任划给了港航行政管理部门,液体化学品储存罐不会孤立存在,港内罐区延伸到港外的附属设备及港外罐区延伸到港内的设备属于哪个部门管理,新“条例”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的安监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很长时间理不清责任,出现了监管“真空”。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明确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厅水字[2012]4号,以下简称“通知”)后,问题才得以初步解决。

目前,难以理清关系的事项主要集中在管线监管等问题上。“通知”虽然强调了港区内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储罐,其直接连接码头前沿的管线或连接至码头公共管线阀门处的管线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其他由交通港口管理部门负责。从港区外接入港区内的危险品输送管线,从港区外至接入港区内第一阀门处,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从阀门处至码头由交通港口管理部门负责;若港区外管线所有人将管线延伸到码头前沿,该管线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调研发现,实际经营中,企业希望整体由一个部门监管,这与“通知”不符,给监管提出了新的问题。

按照“通知”要求,截至上半年,全国已移交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储罐数量为5082个,总罐容达5242.6876万m3。大量储罐监管移交港口主管部门后,港口主管部门凸显缺乏管理经验,人员编制不足,专业人才较少等系列问题,给监管工作带来隐患。

4 破解困局的思路

今年下半年,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启动,为刚刚接手港内危化品储运监管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又增大了压力。当然,这也是一个机会,如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借此契机,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尽快建立港口危化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规范标准体系,必将推动港区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这需要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完善有关审批、许可、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等方面的程序性规范及行业标准,如:港口危化品安全条件审查、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评价、贯彻实施危化品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级管理、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年度核验、港口危险货物经营执业资格培训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办法。

针对企业希望监管由一个部门承担的问题,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协调安监部门,共同认可安全评价机构,尽量减少企业负担,让监管简单化、透明化。

编制不足、专业人员少是目前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与港口行政部门交流,我们也发现了解决之路: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之际,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利用专家参与监管的模式解决监管队伍建设问题。

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涉及部门众多,除安监部门负责危化品综合监管工作外,还涉及发展改革、财政、经信、公安、环保、交通、质监、工商、气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责又有一定交叉,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独立完成监管工作,不可能包揽一切,必须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借鉴其他行业危险化学品监管的好做法,建立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控体系,定期会商,联动执法,隐患通报,信息共享。一是建立危险化学品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市、县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安监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筹备组织,负有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通过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本辖区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研究解决港口危化品安全管理深层次的问题,总结阶段工作,安排部署联控执法任务。联席会议可每半年召开一次,也可视情况随时召开。二是确定监管联控目标和工作内容。牵头单位负责制定联控专项工作方案,确定联控行动目标、重点和措施,协调各单位统一行动,按计划联合推进落实;各监管联控部门坚持“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监管主体作用,根据各自职责确定监管内容,制定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完成监管任务。三是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制定联合执法制度,定期开展监管联控统一执法行动,每年不少于两次,每次可根据需要确定牵头单位;制定隐患抄告制度,各监管联控部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应及时抄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合力整改,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制定信息共享制度,经常性沟通交流管理经验,及时通报行业执法行动思路、重点和具体要求,寻求有关监管单位协同行动;各有关部门的验收或评价意见,可作为企业取得港口装卸、仓储经营许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的前提条件和企业资质审验的重要依据。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也为建立港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供了保障。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危险货物事故应急体系,制定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建立专业化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储备,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各监管联控部门、各港口危化品企业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各自的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二是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指导中小型危化品企业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港口集团、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通过签订应急服务协议,实现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依托大企业,建立港口危化品专业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