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

第1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75-02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业教育。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迫切要求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使其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并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旨在教育大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应变能力。

大学生创业就是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即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大学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后,既可以培养创业或就业的能力,也可以树立起就业的自信心。即使毕业时不能创业,也可以为今后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业务拓展进行知识积累。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新的就业工作岗位,不仅是高校落实党和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关注大学生创业,高校创业教育风起云涌。随着社会创业飓风的刮起,社会极为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从2002年起,国家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2004年4月2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响应这一号召,许多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并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他们成功创业。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改革进程缓慢,难度大。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涉及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教学系统的改革、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等诸多问题。同时,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科内容,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等,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对许多学校来讲,创业教育还是喊的多、做得少,要真正纳入教学尚需时日。

在教材建设方面,目前,试点院校选用的创业教材大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KAB、SYB项目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的教材。虽然这些教材本身质量比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但终究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基础编写的,与我国的国情还有些不符。

2.创业实践教学开展难度大。创业实践教学的深刻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无法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问题,即使有,设立的门槛也很高,学生很难获得;在创业实践的场地问题上,大部分学校用于学生创业实践的场地都非常缺乏,要么是把牌子挂在某个办公室,要么是在一处简陋的地方摆上几张桌子,难于建设专门的场所。

3.创业师资力量匮乏。鉴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而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目前还十分缺乏。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一般都是由三类人组成,一是经管类学科和法律学科的专业教师,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并没有创业经历,因此其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往往与教授一般的专业课没有太大差别,对学生创业缺乏直接的指导意义。二是担当从国外引进的KAB、SYB等创业指导项目的实训课程讲师。这些人是经过统一培训认定的,但其中一部分人由学校教师兼任,存在着专业理论知识欠深厚和创业或企业工作经历欠缺的问题。三是高校邀请的企业家。他们通常给大学生开设一些创业讲座,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临时而不长效、分散而不系统的问题。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教育实效

(一)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快创业教育进程。课程内容和体系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要改善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良现状,必须在教育教学上作出及时的调整和革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必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的作用,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化的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构建“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实施途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以“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实施途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丰富创业教育理论,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业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协作,学会学习的教育。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教材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创业技巧、企业经营管理、创业风险的防范等内容,并以创业需要为切合点,在原有的职业道德、法律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编写补充教材,挖掘、开发、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同时,注意专业学科中相关内容的更新,引导学生站在相关专业技术、材料、手段等最前沿,为今后创业奠定专业基础。

再次,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创业教育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是被列为公共类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学校都应该按教学计划要求,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一般来说,创业教育课程总学时以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

最后,改革课程教学评估模式,促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一方面,应建立一套完整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职业能力提升状况、接受培训情况、顶岗实习情况、个人创业实践情况等内容的电子档案,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和实践情况的评估体系。另一方面,设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相结合的能力作为学生创业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定课程模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一方面,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经历和经营状况,让他们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另一方面,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如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园等。同时,学校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应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扩大对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从经费上给予保证,给予重点扶持,从场地上给予保证。同时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在人力上给予保证,使学生在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提高创业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创业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保证。创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学、管理学比较接近,高校应组建一支以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为核心的,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内部消化―走出去”的方式逐步改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状况。此外,还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创业团队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尤其是创业实践教学活动,更应该由优秀企业家或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担任,这样即节省了培训现有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提高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开展创业教育,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大学校园创业热潮的呼唤,是高等教育为社会创业领域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的要求,是我国高校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1)

[2]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2(10)

[3]石加友.“六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4]周怡倩.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有待改善[J].北京教育,2010(4)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立项课题(209C140)

第2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的基本要义是人才培养,侧重于被教育者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育,强调开发人的创造力[1]。为进一步提升独立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选择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指示精神,建构和完善、丰富和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使该体系达到应有的广度和上升到应有的高度,更好地服务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工作。

一、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世界各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创业者的创业力。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已发展到320所,在校学生数已超过二百万,理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2013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按照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独立学院作为本科层次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特点要求独立学院开展更为广泛的创业教育

一般说来,独立学院学生具有有一定的创业潜质。首先,学生普遍较张扬、个性多元,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乐意接受新事物,在人际沟通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其次,学生大多来自城镇,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能给予其创业的资金支持;第三,他们更关注其所支付的成本效益,从而对自身未来社会生活的价值提出了更高的内在要求。可以说,独立学院学生具备的这些特点总体上符合创业者的基本素养要求。

(四)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所带来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和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三本身份”的歧视与偏见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不强及毕业生就业观念偏差、心理问题突出等原因,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难以达到人们的预期,就业问题显得特别突出。我国独立学院的科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加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创业带动就业,必将有助于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从而推动独立学院的科学发展。

二、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意识不强

尽管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全国所有高校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下了专门的指导性文件,但独立学院还存在着创业教育意识不强的问题。首先,大部分独立学院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需将其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即可,这种思想,使得其创业教育只能停留在必要性和形势分析上面,忽视了毕业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育,难以取得实效。其次,许多独立学院管理者缺乏前瞻性,只顾眼前利益,认为创业教育时间、精力、经费投入大、短期收效不明显,结果忽视了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学生自身创业认知出现偏差

大部分学生自身也认识不到创业能力培养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而混个大学毕业文凭,将来找个福利好、待遇好的工作就可以了。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教育仅是对名牌高校优秀学生开展的教育,而他们作为独立学院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完全没有必要。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现今我国独立学院自身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更谈不上其创业教育与自身整体教育教学体系的融合问题,导致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一般说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创业能力是难以通过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讲解而提高。因此,当前独立学院这种和专业教育脱节的做法无疑导致其创业教育只能孤立地进行,使学生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四)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匮乏

目前在独立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基本上是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中产生的,多数由辅导员老师担任。由于他们大多数理论水平不高,又缺乏亲身创业经历,又缺乏强有力的培训,导致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无法取得实效。

三、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对策分析

(一)增强创业教育意识

独立学院要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应该树立和增强创业教育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打破保守的观念,树立起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其次还要深入学习和实践中国梦的思想,在该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增强创业教育意识;第三,要清醒地认识到独立学院不再仅仅是保存知识、培养学生、做学问的场所,更不是被动适应社会的附属品,而是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强大“助推器”。

(二)明确创业教育定位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必须依据自身现有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地讲,需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自身的历史、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行业与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有限,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要想“全面出击”“遍地开花”是非常困难的,而找准创业教育的着眼点、切入点、重点尤为重要。

(三)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实施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者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技能。因此独立学院要努力改变现有师资队伍专业化不足的现状,使师资队伍从目前的“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全面型”的人才转化。其次,应完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制度。教师队伍应采取聘用制,要向全社会敞开大门,从校外各领域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经历的专家作为“创业导师”来开讲座和辅导,让学生体味直接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最后,高校应加大现有老师培训力度。提高创业教育师资的理论水平,并给予一定的创业实践机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感知。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大学教师得先有创业意识[2]。

(四)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所谓创业文化是指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总和。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对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独立学院必须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校园环境。比如学校要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并形成一种创业制度,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设立创业基金,提供经费上的支持;设立专门机构,为学生创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开展各项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3]。

(五)大力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要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在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单独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系统介绍创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强化创业案例教学等,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其次,还要适当加强跨专业、跨学科领域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达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大学生能从其所学专业的视角来正确理清自身创业的大方向,减少其创业的盲目性,提升其创业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第三,要打造一流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关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为此,独立学院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高校与政府合作、与行业协会合作、与企业合作等实践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与他们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使学生不仅可以从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学到知识,还能从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4]。

(六)依托资助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资助体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但又有强烈创业意识的学生而言,独立学院应依托主办高校的资助体系,主动出击,组织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主办高校打造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如勤工助学基地、超市、文化用品中心、创业园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3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厘清两对关系

1.要厘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它能够使原来的成本曲线不断更新,进而产生超额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而创业是创业者利用自身或者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创新和创业存在性质上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推动着创新。从总体上说,一方面,任何创新以及创新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和实现都会引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出现,从而为创业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本质上,创业是人们的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至少对于创业者本身而言,创业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创业是创业者的一种能动的、开创性的实践活动。如果创业者的创业一开始就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也许有了创业的开始但可能无法取得创业的成功,原因在于简单重复的创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挤压而最终被淘汰,创业者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才能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任何创新只有用于社会、用于人们的生活才有现实的意义,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造福于人类社会。要实现这种转变,根本的途径就是创业。创业者可以是创新者,也可以不是创新者,但创业者必须能够发现社会需求,并将创新与这种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创新者可能是创业者,也可能不是创业者,但其创新的成果必须要经过创业者才能推向社会,实现其价值。

2.要厘清大学生群体与创新创业的关系。传统的大学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要,大学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扩展。德国的大学最早提出了大学也具有科学研究的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和实现使得整个大学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创新中心。仅以我国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项为例,全国高校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比为81%,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占比为64%,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占比为76.6%。由于大学具有了科学研究的使命,成为了创新的中心,大学必然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活动的展开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思想氛围。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创新潜能最强的群体,在经历过大学创新思维的熏陶和创新活动的历练后,大学生本身或者已经取得创新的成果,或者为未来的创新提供了潜在的准备;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创新的中心,本身也有大量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必须要用于社会、用于人们的生活,才有真正的价值,也就是它们必须要进行社会转化,能为整个社会带来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大学生一旦毕业就必须面临就业,最有效率的就业选择就是通过自身的创业把自身的和学校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样,大学生既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也报效了国家和社会。此外,大学生经过大学的教育所养成的创新能力在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必将彰显出来,使创业及创业成功的过程转化为一个新的创新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大学生是双创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不可替代的力量。

大学生参与双创的重要意义和优势

1.双创不仅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并进而形成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和消费使用,带动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大学是创新的中心,所有的创新只有能够为社会带来价值才有实际的意义,大学负有社会服务的使命,而这一点恰好是履行其服务使命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通过将大学或者自身的创新成果以创业的形式在社会中得以实现,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必要性。大学生是年轻人,充满创新的活力,一代代的大学生就可以将创新源源不断地持续下去,它是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动力。

2.双创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使其具有一种内在的创新潜能,通过创业实践,不仅把大学生的创新构想转化为社会现实,从而实现自己的创新和创业梦想,而且自身创新和创业梦想的实现,一方面,表明了自身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创新和创业的结果必然会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双创既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创新就是要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创业就是要以独立的、自我的精神做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如果把创新和创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大学生以独立的、自我的精神做人们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新的冲动和欲望,既削弱了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使自己失去了不断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创新如果不能与创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可能只是纸上谈兵。

当今,世界创新无处不在,创业机会也无处不是,确实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有利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群体进行创新创业的优势可圈可点。首先,大学生是年轻人,年轻人就是有未来的人,有未来的人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必要进行拼搏,而拼搏就意味着有创新创业的可能。其次,在大学生的面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未知的生活需要去探索,他们也必须要探索,否则,就只能止步不前、坐以待毙。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探索,使他们更加具备闯荡和冒险的精神,对每一件事、对未来的每一天,他们总想去闯荡和尝试,这是一种对未来和新事物的渴望,这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支柱。最后,大学生群体比之于其他群体,在创新创业上有着“大学”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大学生经过科学的训练,更加具备将自身内在的创新创业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成果和创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所构建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使得大学不仅在创新上而且在将创新转化为社会服务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氛围,大学生群体凭借这一优势和环境状态,在学习期间或者毕业后就更容易实现创新创业。实际上,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创新研究的过程,而且,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和社会服务的典范,也使得大学越来越容易实现官产学研的高度融合,这就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大学生参与双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大学生缺乏进行双创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创新创业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实现途径,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规律并熟知其实现途径,有可能使得大学生在迷茫中探索,既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可能导致更多的失败。为此,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双创基本常识和方法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学必须为大学生开设与此相关的专门课程,同时,大学还必须使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大学的科研过程融为一体,而且,也必须使大学的学习过程与社会实践过程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大学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研究的平台,以及将这种创新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模拟创业或者实际创业的平台。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校的周边建立了许多科技研发基地,引进了大量的企业入驻这些基地。进入基地的企业所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或者对大学的责任就是必须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创新实践,并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的梦想。在德国,政府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习的基地和机会,政府对这些企业还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无论是大学内部的创新创业平台,还是通过大学与外部之间所共同搭建的创新创业平台,其目的就是为大学生的双创活动提供实践机会。

2.大学生进行双创缺乏休学的制度条件。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大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学分方可毕业。有的高校还规定每个学期必须选择多少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以及相应的绩点。如果大学生由于创新创业休学,就可能导致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学分、达到绩点,当然就会影响其正常毕业。所以,将大学的“学年学分制”转化为终身学习的学分制不能不成为必要。另外,如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后所取得的成果与大学生学业的毕业要求之间进行有效的挂钩,也是必须要进一步探讨的。如果说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认知世界、改造世界,那么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成果不仅说明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所需的知识,而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3.大学生进行双创缺乏初始的平台资源。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必须要有基本的平台资源,包括房屋、实验设备、生产设施、信息平台等。如果这些平台资源不能事先提供并实现配套,必然使得大学生进行双创一开始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同时,大学生要获得这些平台资源以及开始初始的双创活动,也必须要有初始的资金支持,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对大学生来说,双创活动就成为了“无米之炊”。所以,无论是大学生就读的大学,还是休学和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只要大学生有双创的愿望,都应该为其提供资源平台。这种资源平台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予以建立,也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由民间机构建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双创可以凭借虚拟平台以及信息体系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一切可用资源,特别是剩余资源,为大学生双创所用。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共享经济”,大学生参与双创完全可以凭借“共享经济”的方式构建资源平台,实现双创梦想。为了给大学生进行双创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国家必须要大力发展各种与双创有关的基金,基金可以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筹措、专家管理的方式设立。这类基金的根本使命就是要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成为现实,但由于是创新创业,显然存在极大的失败风险。因此,基金的使命必须要包括承担失败风险的责任,政府要为这种失败风险提供必要的配套政策支持。整体上说,政府在搭建平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上,可以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构建信息平台,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包括所有的企业名录以及社会和企业可用资源的信息;二是政企、校企合作,用好创新创业资助基金,尽可能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将政策与市场化经营有效融合;三是搭建展示平台,要像欧美的证券市场那样,构造一个全面有效的路演体系,实现政企、校企联动,如搭建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者与投资者的互动平台;四是对创新创业的全过程进行政策性扶持,尽可能降低创新创业者的风险。例如:按照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产业化、产品孵化和早期营销等环节出台相应政策。

4.大学生进行双创缺乏应有的信心。双创既然是创造性的,就必然会面临失败的风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失败意味着丢脸,失败意味着损失,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难以承受。也有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经济上也可能难以承受。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为大学生进行双创失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必须弘扬创新创业的正气,对创新创业的成功者必须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创新创业的失败者应该给予更多释放压力的机会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实际上,就全世界的风投经验所得出的规律是“二八规律”,即风险投资者对创新创业者投资的成功率大体只占两成,这意味着创新创业者失败的几率高达八成,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成功的两成就足以弥补失败的八成,并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以,整个社会应该建立一种机制,用成功者为社会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一部分弥补失败者的损失,社会不能让任何一个失败者由于创新创业而无地自容和无法生存。

第4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女生而言,更乐于选择一个安逸、清闲的职业就业,而非创业。她们认为创业应该是男生的事,自己能做的就是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工作,过舒适、安稳的生活。因此她们也很少去想创业的困难,对于创业的艰难估计不足。即使部分女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也容易向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低头,最终功亏一篑。

其次,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钴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包括:自主意识、进取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素质能力意识。受“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对女孩的期望和女孩对自己的期望一般比男孩低,导致在行动上缺乏自立自强的个性特征,从而容易形成在对生活与事业进行选择时更多的依赖性,缺乏进取竞争意识。从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来看,大多数人仅仅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而对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不热心。当前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从整体看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因而对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在这种以记忆为起点的考试中,女生往往能发挥她们听课认真、善于记忆、感知敏锐的优势,因而其考试成绩总体优于男生。但在以科研评奖项目和科研成果为指标的抽样调查中,女生则明显低于男生。女性主体在自主意识,进取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素质能力意识的缺乏,构成了女大学生创业路上的重大阻碍。

自身能力是女大学生能否成功创业的决定性因素。自身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诚然,因为女生自身的勤勉踏实的品质,在专业知识方面,女大学生或许会强于男大学生,但是创业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能力,更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而这却是女大学生的短板。

在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家庭观念束缚,父母会更倾向于做女儿的全勤保姆,这就让女孩子失去了一个独立的成长空间。当她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会求助于父母,而不是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在对女儿的教育过程中,也会灌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虽然早已过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但是这样的教育在潜意识里还是会让女孩子缺乏独立创出一片天地的意识。

第5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途径

一、影响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

(一)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创业需要高校、政府等社会主体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高校必须提供适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大学正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在当今的国内高校中,创业教育面临着诸多难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理事长张开逊认为,目前国内大学教育普遍传授的智慧,更多的是静态的、通过教材高度抽象的、由概念构成的体系,缺少知识与探索的过程,学生很难从知识中发现历史上的创造痕迹以及产生一些感悟。除此之外,目前的高校教育很少探讨知识与未来的联系。大学生不清楚人类的前沿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宏大的探索中,究竟该怎么走。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乏先行者。一个个案是:北京工业大学这所典型的工科大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线。2007年7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在全校推广实施。他们认为:无论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07年9月起在全校推广以来,仅受教育本科生就已经达到10000多人。其次,政府需要有相关的政策保障。 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府的顶层设计作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在大学生创业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正积极的探索提供相关政策保障的路子。如安徽淮北市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服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为丰富就业载体、拓宽就业渠道,淮北市人社局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举办各种免费培训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天津允许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休学创业,创业期间不仅可保留学籍,而且根据创业绩效还能奖励学分。根据该计划,天津市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可申请保留学籍两年,凡入驻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两年内免交房屋租金。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还将根据创业绩效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200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就通过渝办发〔2009〕72号文提出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主要措施:1.积极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包括:(1)设立创业专项资金;(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3)实行收费减免政策;(4)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5)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1)开展创业教育;(2)加强创业技能培训;(3)建立创业服务机构;(4)培育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组织保障体系:(1)加强组织领导;(2)加大宣传引导。辽宁省政府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于2003年7月下发了。《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号)和2004年6月下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补充通知》(辽政发[2004]21号)文件,明确规定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具体政策。主要包括:税费减免政策、贷款担保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成功无疑是会有帮助的。再次,需要银行、企业等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和在资金融通、技术帮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大学生自身素养须过硬

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大学生自己更新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有较强悍的创业意识,敢“想”,具备一定的勇气。两一方面,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在敢想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把想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做”。而不是说说就完了。鉴于此,大学生需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基础能力。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差异性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是“长跑”,不是一朝一夕内就能实现,这其中必然会有众多的艰辛和曲折。作为主体,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最终为创业谱胜利之曲。

(一)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业氛围

创业氛围的营造能为创业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业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业的意识和灵感。

(二)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要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

(三)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目前来看,创业需要饱含科技含量,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业绩的。所以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战能力。

(四)需要注意,创业不能“想好了再做”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好优惠的政策,融通资金、技术等环节。需要大学生自身在意志力和行动力等方面具备较强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智勇,汪行舟.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意义与措施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06).

[2] 韩力争.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3(03).

[3]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董芳.关于自主创业的课程建设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01).

第6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 礼仪教育当成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初探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理性思考 浅谈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 学生素质教育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通讯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纪律精神: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信息素养同伴教育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浅谈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 国外大学生军事信息素养教育案例研究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定位探析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体系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程秋萍.商业技术在职学生信息素养对职业技能影响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3):20-24.

[5]康慕云,陈勤,程涛,刘克林.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2,(6):50-52.

[6]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2,(3):24-29.

[7]肖检蓉,赵景明.引入众包模式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高[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70-72.

第7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创业素质和领导者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并对两种素质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应包含领导者素质。两种素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意愿,二是形成时间要求。最后提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创业意愿和领导者素质的培养上。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素质;领导者素质;创业教育;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18-03

大学生创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根据2010年9月教育部的就业统计显示,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中有10.9万人选择自主创业,人数是2009年的近10倍。然而,我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几率只有2%~3%。

“创业”一词对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调查显示,9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自己独立办企业、开公司,即辛格(Singh)认为的创业是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事实上,创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创业不仅可以是个人创办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团队创办企业;二是在一个单位内部负责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也叫创业,通常叫做企业内创业。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将企业内创业的人定义为“在大组织中从事创业活动的人”,也叫做内企业家。本文中的“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创建新企业的过程。

随着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势必给大学创业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是当前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大学生创业素质与领导者素质比较的角度,对大学创业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大学生创业素质和领导者素质理论综述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具有的创业方面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在后天环境影响和创业教育训练下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大学生创业素质研究在国内外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待完善。以下介绍国内外有关创业素质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

国外关于创业素质的主要观点 美国百森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管理学专家威廉.D.拜格雷夫把优秀的创业者的基本禀赋归纳为10个方面:理想、果断、实干、决心、奉献、热爱、周详、命运、金钱和分享等;基甸·D·马克曼(Gideon D Markman)和罗伯特·A·巴伦(Robert A Baron)提出了独特的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自我感知能力、识别机会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出众的社会技能等是影响创业者的关键因素。

国内关于创业素质的主要观点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在其著作《创业与人生设计》中提到,创业素质分为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种素质。学者胡旭微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结构包括把握机会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用人能力、学习能力、风险能力等。杨桂芳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素质。余可发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学习与创新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对企业运作与市场开发知识的掌握能力。苏益南人等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可归结为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创业欲望、自信心、意志力、自我控制和冒险精神;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能力素质包括识别机会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陈艳等人认为,创业素质可划分为四项:一是创业意念,包括欲望、决心、热情、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业的理念等;二是创业能力,包括组织与管理能力、高效率工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应急能力、创新能力、洞察力、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及优秀的思维能力等;三是创业特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责任感等;四是创业知识技能,包括对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大学生创业者素质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进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二)领导者素质

所谓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在管理学界提出了不少的观点,下面简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者素质观点。

国外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翰·科特教授对领导者素质进行研究,他在对多家企业的经理进行调查之后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6个方面的素质:行业知识和企业知识;在公司和行业中拥有人际关系、信誉和工作记录;基本的技能,主要包括社交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要拥有个人价值观;要拥有进取精神;保持充沛的精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安德鲁·利迈克尔·梅纳德在对100多家企业研究之后,提出领导者应具备7种能力,即洞察力、首创精神、感召力、参与、应变能力、个性和言必行等。

国内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主要观点 2004年,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写的《管理考试辅导教材》一书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符合一些基本条件。领导者心理素质应具备乐观和稳定的情绪、成熟的心理、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正确处理员工的人际关系,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实时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领导者业务素质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程序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沟通、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领导者身体素质包括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根据上述的国内外领导者素质理论,笔者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

两种素质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一)两种素质内容上的差异

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素质内容与领导者素质内容都包括相同的四个方面,即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要求中可以看出代表大学生创业素质特征的要素是“创业意愿”。创业意愿是实施创业行为的一个先决因素,实施给定行为的意愿决定于一个人对此行为的态度。显然,创业意愿决定着创业行为是否发生。虽然在领导心理素质要求中强调的“强烈的事业心”也可能包括“创业意愿”,但这并不代表其一定会通过创建新企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事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后究竟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创业意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决定着其成就事业的途径不同。因此,“创业意愿”是大学生创业素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二)素质形成时间要求的差异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企业会有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基于此,对一个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而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大学毕业时并不一定具备良好的领导者素质,因为其领导者素质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而大学生创业素质要求其领导者素质在大学学习期间培养形成。

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树立和形成的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者素质?良好的领导者素质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培养。

基于以上观点,大学生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要求在校期间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训练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者素质,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目前,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遇到的问题就是学习期间实践活动过少。

(三)两种素质之间的关联性

从两种素质形成的时间差异可知,大学生创业素质应包含领导者素质。对大学生而言,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素质,就同时具备了良好的领导者素质;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了良好的领导者素质,且具有创业意愿,那就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素质。

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的两点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

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笔者认为,高校教育的重心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识别具备创业品质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引导性培养,以加强其创业意愿;其二,提供校内及校外实习平台,丰富学生的个人经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改变外部环境的特质,同时能促进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知识的不断增长;其三,创业教育可适当减少课堂式知识讲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将创业培养重心放在高成就动机的学生身上。

(二)大学生领导素质培养

大学创业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通常包括各种实验、实训、实习、创业实践等活动。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适应性、创新性、合作性及竞争意识等,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并形成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这对大学生领导者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大学创业教育应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领导者素质,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Singh R.Acomment on Developing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Study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Explo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1):10-12.

[2]赵观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六个认识误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37-40.

[3]安德鲁·利迈克尔·梅纳德.完美的领导者[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Gideon D Markman,Robert A Baron.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81-301.

[5]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26-29.

[6]杨桂芳,龚成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人才开发,2008(8):27-28.

[7]余可发.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维度及其综合评价[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78-82.

[8]苏益南,朱永跃,陈永清.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60-62.

[9]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80-83.

[10]Kolvereid L.Prediction of Employment Status Choice Intentions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6,21,(1):47-57.

[11]周菲.管理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73-02

在当今大学生纷纷进行创业的时代,各高校大力培养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缓解目前我国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高校真正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要,更是高校大学生自由健康成长、自我选择和发展需要。通过对伊春职业学院大学生进行创业调查时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普遍不足,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的创业能力缺乏信心,内心充满疑虑和矛盾。他们一方面渴望创业成功,另一方面又担心创业失败,对创业的前景显得迷惘。存在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各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不够

我们曾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通过走访或电话采访或网络查询等形式就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高校大学生毕业时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人数不到毕业生人数的九分之一,虽然各高校基本都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工作人员一般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课程的高校却很少,多数学校都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讲授过程中附带讲一下创业的基本内容。虽然各高校都举办过有关大学生创业讲座或报告会,但大多是没有实际内容的应景之作。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本校的大学生就业网站,但基本都没有专门建立大学生创业网站,而只是在就业网站中有一些涉及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内容。多数高校只重视研究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而对有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就没有被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从进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各高校的创业型师资比较缺乏,既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高校没有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外,创业型师资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各高校目前引进的教师一般都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研究型人才,具备很强的学术能力但却缺乏足够的创业能力。而那些有较强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学历和职称不高的创业型师资人才,各高校却不看重也不加以引进。同时由于我国培养教师的高校本身就不重视创业教育,加之我们也没有专门开设创业管理方向的培养专业,因此出现了各高校创业型师资匮乏的现状。

再从各高校的创业文化氛围来看,各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热情、团队合作精神等不强,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人员由于怕出问题负、担责任,在管理和组织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敢鼓励大学生大胆创业、勇于创新、投身实践。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就会导致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也不会特别有意识地去引导和鼓励自己的学生进行创业。各学校的舆论宣传方向也是重点宣传和表彰那些学习成绩突出、遵守纪律模范和思想品质优良的学生事迹。

二、大学生具备的创业素质不足

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成长环境的特定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格式性,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力复合性不够。而复合型人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而创业则对进行创业的人才的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自信,要有创新精神,要有冒险精神,要有勇气放弃享受、安逸和虚荣等,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为己任。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大学生创业的实质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把创业活动理解为“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和“一般的社会实践”。而实际上,大学生创业涉及市场、营销、财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设立和管理等多个维度,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任何创业都存在遭遇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大学生创业更多要依靠的是理性的思考、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综合能力素质。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准备不够充分,对创业认识又不够全面,在创业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失去信心,急躁草率,甚至一蹶不振,导致创业失败。

(二)缺少科学的创业计划

大学生往往在创业前单凭自己的热情,不重视市场调查,缺乏必要的市场分析和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对当前的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创业方向把握不够准确,总把自己的方向瞄向一些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或热门行业,而这些行业恰恰是初次创业时缺乏足够市场经验和充足资金保障的大学生所最难以成功的。

(三)缺乏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和应变能力

在当今提倡合作的时代,社交圈将会决定掌握信息资源的渠道的宽度,社交圈足够大,获得的发展空间就更广阔,而刚刚创业的大学生常常是只身打拼,掌握的信息资源有限,因此而失败也不足为奇。

除了以上及方面素质的不足会导致大学生创业不力外,市场规则意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学习能力不强等也会成为影响大学生走向创业成功的因素,但可归于一点,就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素质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要想获取创业的成功,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加强进行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整体创业环境不佳,政策保障不力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就业环境下,多数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一毕业就面临很大的工作风险。很多家长都不赞成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的行为,认为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去创业是没出息、不务正业、没本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传统的社会心理对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影响,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们对市场经济没有正确认识,对经商不理解,把经商的人贬低为“奸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经商风险大,没有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大学生家长和亲友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对大学生创业曲解的社会心理对计划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必然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从我国社会整体创业环境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够有力,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不充足、相关组织没有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对创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等。再从大学生创业政策来看,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这些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不配套

大学生创业并不单单是高校自己的事情,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部门的支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除了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外,其他一些部门比如税务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司法部门等,都还缺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当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进行创业后,如果相应的市场准入条件太高,创业环境不良,参与市场竞争规则不公平和不规范,创业取得的成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就很容易被挫伤。这些都是各部门在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过程中,应该研究考虑和分析的。

(二)大学生政策缺乏强大的执行力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并颁布了一些相应的创业政策文件,但有一些高校、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却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脱,并没有或不积极贯彻执行这些政策,你政策规定是这样的,我就按我自己的意思执行,反正你没有约束措施。甚至一些相关主管领导都没认真学习或根本不知道国家颁布的创业政策,更谈不上结合本校、本地或本部门实际研究和制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政策和办法了。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主要是在大学毕业生办理小额贷款和经营许可证时可以享受一些特定的优惠条件,但这无法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缺乏应有的创业能力,就发现不了存在的市场机会,有了市场机会,不懂创业组织的市场运行,不懂创业团队的管理,即使有创业资金,也不懂财务的管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创业多数会以失败而告终。近些年,在我国开展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很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和公司,在大约一年后大多都举步维艰,难以维持。由此可见,我国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不能仅仅是在大学生刚开始创业时给予一些优惠,创业政策不仅要能应急,更需要具有前瞻性,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不仅要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近期政策,还要有能够解决远期问题的长远政策。

参考文献:

[1]黄启国.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2]赵明民.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6).

第9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动机

基金项目:本文接受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经费资助(项目批准号:JYZX201021)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河北省有关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一、创业政策颁布的背景

截止到2012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已经达到两千多所,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四百余所,成人高校共计300多所。大学生毕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630万,2011年达到660万,2012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河北省普通高校95所,2011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33.4万。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创业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国家和河北省颁布的大学生优惠政策

(一)国家针对所有大学生制定的优惠政策

1、注册资本上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的,可分期到位,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2、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创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两年企业所得税;创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创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3、在贷款扶持上的优惠政策。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2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4、在社会服务上的优惠政策。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企业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

(二)河北省出台的优惠政策。河北省人事厅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文件,提出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另外,在人事、财政和企业注册等多方面河北省也相继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真正实现大学生以创业带就业。

1、减免人事费。根据河北省人事厅出台的《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省各级人事部门将为在河北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人事服务。对2008年及以后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免收2年人事费,5年内免费求职登记。

2、创业期也算工龄。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通过人事部门办理了人事手续,参加社会保险、交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计算为工作年限,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和聘用后,交纳养老保险费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3、公务员招录有优惠。凡到基层创业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到村任职毕业生、西部青年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报考公务员,在资格条件的设定、录用考试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4、专业技术人才得“方便”

(1)可获补贴和经费。《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规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业绩突出的,可纳入省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选拔范围,并为其开通申报评审渠道。凡通过评审的人员,将纳入人事部门管理服务范围,按规定发放生活补贴或给予相应资助经费。

(2)评职称可免考外语。自主创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兼业,从事第二职业期间取得的技术成果,在本单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中可作为工作业绩。在高新技术成果引进转化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高级经营管理者以及引进的急需特殊人才,在职称晋升中符合相应专业破格晋升条件的,免外语考试。

5、自主创业可享“财政支持”

(1)享受减税、免税政策。根据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全民创业财税政策措施的意见》,所创企业凡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均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2)获得小额贷款及贴息。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主创业人员,贷款额度由原来的最高2万元提高到不超过5万元;对符合条件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个人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贷款期内均给予全额贴息,贷款期满后,可展期一年,展期内不贴息。

三、河北省颁布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意义以及局限

(一)河北省出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意义。

首先,这是响应中央的号召,同时也是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亟待调整。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这些政策犹如风向标一样指引大学生在这些行业进行创业,而大学生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这一举动直接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再次,优惠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个人就业困难,也会带动其他人的就业。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知识丰富,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更好的理解能力,更能熟练地运用,将自身所学的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了创业成功的几率。

(二)出台政策的局限

1、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政策覆盖面较窄。当前国家重点扶持技术类、有科技含量的创业,对科技创新类企业优惠较多,使优惠政策的受益面大大减少,文科类、工科类甚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投身于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税收激励强度不够。当前专门针对毕业生创业企业的税收优惠立法层次低,主要是在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的,毕业生可享受的税收优惠仅局限于企业所得税减免、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优惠等,范围仍然很窄;税收优惠力度不大,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的企业,最多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

2、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不利。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为毕业生提供担保和贴息的政策,但是大学生想要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却十分困难,申请贷款的门槛过高,手续过于复杂,而且数量还小。《通知》指出:失业大学生进行创业时资金不足时可提供5万元的贷款,但是《通知》提供的5万元小额贷款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是杯水车薪,而且只有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才能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此外,一些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时,还附加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如提高利率、贷款前先扣除利息等。

3、大学生对政策知晓度不高。由于颁布各项政策的部门不同且过于分散,部门之间各自为营,缺乏沟通,这就使这些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加之大学生对国家的政策接触少,对国家制定的政策不了解,导致许多大学生由于不了解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而放弃创业的想法。

4、创业教育体系不配套。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但是各大高校并未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开设相应的创业培训课程,使得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很单薄,就算有创业的想法,也会因为没有创业能力而放弃。大学生是经过高等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素质,只要进行创业知识教育或创业前的见习培训,就可以使其创业起步更加容易。

5、服务体系不完善。政府主要是将政策聚焦在融资服务、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答疑解惑关注较少。此外,国家没有相应的服务机构帮助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总结原因,以帮助他们恢复信心,指导他们为下次成功创业做准备,以此来改善我国大学生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四、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好政府出台的政策,真正达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税收鼓励力度。对于微利或者薄利企业制定相对较低的利率;增加税收优惠的税种,不仅仅局限在企业所得税上;对于符合国家产业规划且企业起步缓慢的企业可以适当延长纳税的宽限期。必要时可以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直接免税,或者通过一些方式进行间接免税。

(二)改善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融资困难阻碍了潜在毕业生创业积极性的发挥,建议设立如会国性毕业生创业基金等专门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可为其贷款进行担保。同时,劳动、财政、银行等部门应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调整,从财政贴息范围、贷款额度以及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模式等方面,降低政策门槛。

(三)完善教育体系。高校要从学生入学时开始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及创业实践能力。可以成立相关创业研究机构,研究大学生创业的理论与实践,使创业教育研究提高层次。各地方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聘请创业家等加入,使创业的意识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同时还可以引导鼓励并支持高校创立创业圃、创业基地等,从而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四)完善服务体系。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系统的建设,实现信息的畅通。就业服务网站可以直接传达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各种创业信息,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规划、创业项目的选择和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指导服务。积极引导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填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应多安排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项目中来,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创业启蒙教育。除此之外,对于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应该进行创业再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重新对市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鼓励他们再创业,这有利于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政府是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要了解大学生创业时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大学生创业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什么样的支持,政府只有深入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