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第1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身心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现性

世界市场就此而形成,国际间的贸易、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当代社会,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所标榜的全球化时代,由此而造成了思维、生存和生产方式的显著变化:1思维方式上,由价值理性走向科技理性。2生活方式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流行。3生产方式上,人与自然的对立。

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影响的是人类的生活,瓦解了人对生活的意义的探寻,最终简化为物的诉求。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在解决了社会“怎样发展”之后,更要回答“向何处发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轴心时代”就开始了,其影响力远未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古代的精神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寻找古代文明的现代意义,把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引向深入。笔者拟从下列三个方面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从修身到修心,寻求身心的协调统一

笛卡尔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即心理和身体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彼此互不干涉,这就为身心的分裂提供了哲学依据。或者说,这种学说恰是身心分裂这一现象在近代哲学上的反映。在当代,身心分裂的现象更为显著:都市的人们一方面寄身于繁荣富庶、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一方面又生活在想像的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中。对物质的追求与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本身是对立的。小说《围城》中:城外人想进去,城内人想出来。彼此的安身之地与向往之地也揭示了身心的错位和矛盾。此岸的有限与彼岸世界的无限,也激发了有限个体对永恒存在的不竭追求,终极关怀本身就昭示了身心统一的艰难。应该看到,这种身心分裂状态自近代以来,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呈加剧状态。原因在于人类在满足身体的需要(舒适)时,不断地向自然宣战,而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摆脱身心分裂状态无疑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轴心期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类的目光开始由自然拉回到人间,“知道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基本的哲学主张。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将其引入心灵层面,而是将其导入了伦理道德领域,即我们所说的修身层次。苏格拉底对道德的定义是“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在这里,修身的目的在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使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规中矩。孔子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所谓周礼即是指上下尊卑各安本分,不越成规,为此要“克己复礼”,《论语・泰伯》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由此可见孔子对行为规范的重视。他又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孜孜以求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日常行为的合乎法度。

这些先哲们试图通过修身的训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从而指向于更为高远的“治国平天下”或“理想国”之事功。比照当今的社会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道德伦丧、欲壑难平的社会现象,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其便捷之门路当是回归经典。

但是,在经济、政治秩序大变革和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单纯地建立伦理秩序规范是不足的,如何避免精神的纷挠和灵魂的痛苦,是在修身之后又一重要的问题:修心。

希腊晚期的哲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从伊壁鸠鲁和皮浪开始,希腊哲学致力于人的幸福和快乐的研究。伊壁鸠鲁认为,除了物质的快乐外,还应有精神的快乐。这种快乐既反对了禁欲主义,又不同于无休止地追求感官享受的主义,而是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研究自然,掌握知识,才能克服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从而获得身心的快乐和幸福。而皮浪认为,在事物之间寻找真假、对错,是灵魂的纷扰和烦闷的根源。只有不下结论,不怀追求,才不至于引起困惑。在中国哲学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寻找不动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否定主体。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庄子眼中的至人是没有自己的,消灭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也就消灭了欲望,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灵魂的无痛苦。道家在妥善安置了人的灵魂之后,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无主义。相对于这种否定主体的做法,王阳明的心学则走向了否定客体的道路,“心外无物”,“人心即是宇宙”,从而把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一切听命于心,世界的纷绘复杂都在人心之中。

总的来看,道德关乎人际和谐和社会秩序,而心灵宁静则与个体生活、心理健康相攸关。因此,修身与修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发展,由此才能达到个体行为与心灵完善的有机统一,社会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的有机统一。

二、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及德性人生的追求

市场经济是讲究利益分配、自由竞争的社会调节方式,这必然促进了人对财富的渴求,展现了人性本身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人性本身的复杂性挤压了道德的底线,义与利的关系再次暴露在人们面前。见利忘义和舍生取义的方式都是不妥当的。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涉及到利己和利他的双重要求,必须从学理上对其作进一步的发挥。

儒学对义和利的看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子罕》中又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从此可见,在当时文本环境下,义大于利,先义后利。而《周易》云:崇高莫大乎宝贵。《论语・述而》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使得儒学的道德至上主义又滑向了功利主义,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后人应该看到儒家在塑造道德楷模的同时,也彰显了一定的利益欲望。总的来看,儒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割裂开来,而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统一。《论语・述而》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周易》也认为:利者,义之和也。儒家始终把义看作至关重要的价值追求,以义驱利,以义驭利,完成了其道德至上的功利主义人生诉求。

倡导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则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当人们有了快乐和幸福,便拥有一切。当失去快乐和幸福,便努力去谋求它。快乐和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为此,人首先要以一定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为条件。他同时强调这里所满足的只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有些欲望是虚浮的,最终会转为更大的痛苦。另外,伊壁鸠鲁旗帜鲜明地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作了定性和定量,既肯定了物质利益的第一性,又肯定了精神利益在量上大于物质利益,代表西方哲人对义利问题的看法。

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不能简单地照搬原有的思想资源,而应在其基础之上,有所扬弃。(未完成)

三、以和谐为导向的天人关系、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过分地地依赖科学技术,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自然为人类服务,这必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带来了生态的危机,资源的枯竭,危害到人的生存。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和物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把人演变成官僚机器的齿轮,从而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激增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价值失落的过程,人类社会不可能永远跛足而行,重建价值理性,恢复传统社会中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涉及到回归古代经典的问题。

天人关系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了人天地的一致关系。同时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对天人关系亦有类似的表述,《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总之,儒道两家孜孜以求的正是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交相融的统一关系。西方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后,人与自然逐渐分野,自然成为科技征服和奴役的对象,逐渐转化成人的对立面。在此之前,自然一直偎依在神的庇护之下,而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人对神的敬畏使人对自然保有神秘感。苏格拉底就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创论的观念在此后的西方文化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直到斯宾诺莎,神与自然才合为一体:神即自然。在轴心文明时代,自然是超越人的力量的客观存在,人依附于自然。

在和谐的天人关系下,哲学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在情理之中。《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伊壁鸠鲁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他说:“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相比较而言,儒家侧重于从内在修为上寻求人际和谐,而西人则注重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物化以后的人类社会,资本化进程中的金钱关系被排斥在了古代文明之外。

第2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一、课堂教学坚持“双主”理念

所谓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理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本目的,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度,而这种认同和践行又建立在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理念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双主”理念还有助于化解教与学的矛盾,有助于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灌输型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实施主体性教学,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课堂环境,形成老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和谐关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心入脑,真正收到实效。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双主”理念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知识交流才会信息对等从而形成互动、碰撞的良好学术讨论氛围。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四个转变”

在思政课教学中灵活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课堂教学中坚持“双主”理念,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一对多注入式”教学向“一对一启发式”教学的转变

所谓“一对多注入式”教学,就是由教师向学生简单的知识灌输的单向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引导、启发和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单一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迫切需要实施“一对一启发式,,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尊重,在教学过程唤起学生的参与意愿和互动热情,也要充分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益诉求、接受能力等密切联系起来,还要把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实现“定论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转变

在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的权威性――这种知识是意识形态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求绝对权威,不允许学生对许多理论问题进行质疑,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演绎说教的方式,这种“定论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甚至严重抑制学生对理论探究的兴趣。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有必要进行“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的理论认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理论认识、在讨论中解决深层次问题、在论辩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3.实现单纯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局限在课堂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主体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探索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潜能,提高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应该把课堂这个教学阵地向课堂前后、内外进行拓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应该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应该灵活采用诸如“课堂辩论、情境模拟、游戏体验、学生讲解、社会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

4.实现“无网”教学向“信息化”教学的转变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部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网络化的需求。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一般说来是抽象与枯燥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切切实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文字、音像、视频等多种信号传递给学生视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增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愉快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政课教学部门通过搭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灵活采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网络平台上注册学习,通过观看在线视频或者学习课程提供的精准阅读材料,顺利完成在线习题和测试。思政课教学部门还应加强网络育人特色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实行网下与网上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合力。比如:在思政部网站建立“新闻播报”板块,让大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有效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开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学习网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学堂、电子邮件、手机飞信、人人网、博客或微博、QQ或MSN与学生进行跨时空的交流。网上交流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大学生营造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网络文化舆论氛围。

三、用研究式教学组织思政课课堂教学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采用研究式教学来组织教学,研究式教学“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方式。

第3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学前教育毕竟把不同与其他阶段的教育活动,其面对的大多数3~7岁的幼儿和儿童,学生群体的特性要求学前教育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改变,使其特征独具。具体来说,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教学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教学内容定位于初具阶段。由于学前教育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学生并没有成熟的接受机制和反应机制,对于舞蹈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并不能在艺术水平层面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活动往往需要针对学生心理文化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内容。常常选取各民族最著名、流传度最高的舞蹈曲目。二是教学目标不在于盲目追求学生舞蹈水平和艺术水准的提高,而在于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产品,其对于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在感受、学习和实际的舞蹈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艺术气息来完成对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立足于学生对舞蹈艺术气息的感受和反应。三是对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教学成果采取多样性的衡量标准,不单单以学生舞蹈水平的提高为基准。既然民族民间舞蹈对人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那么就不应该用显性化的规定标准去衡量这种教学活动的成功性。所以,学前教育活动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效果的评价多以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艺术接受能力、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为标准。

二、多角度透视下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在前文的论述过程中,已经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及其必要性进行了简单的说说明和涉及,此处将从民间民族舞蹈的内容、形式等多个不同角度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整体的透视和说明。一是从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内容来看,其教育活动尽可能结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征来选取内容适宜的民族民间舞蹈曲目,保证学生能够对舞蹈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体验。保证教学活动意义和价值形成的可能性。学生在对舞蹈内容进行个人的审美体验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自身审美感受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的过程。这种提高过程是个人化,也是无形的,它借助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让舞蹈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气息和美学理念直接进入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一种类似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对学生审美感受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助力。二是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常常需要学生来模仿舞蹈动作,做出形体上的艺术反应和模仿动作。这种形体的动作和模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在长期的舞蹈过程中塑造优美的身形,同时能够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模仿来帮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让舞蹈本身的艺术气息和优雅的动作姿态内化成学生自身的一种素质,在无形中陶冶学生的艺术气息,淬炼出学生整体上的艺术气质。三是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借助舞蹈和艺术的熏陶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帮助学生通过舞蹈学习和艺术修养形成对“真”“善”“美”等内容的基本认识,藉此实现对幼儿心理文化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学前教育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文化结构,培育完善的人格,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对外界事物有正确而完整的接受体系和反应机制。四是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借助舞蹈中的音乐内容、绘画内容以及舞台设计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绘画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模仿舞蹈的同时,同时接收舞蹈中的音乐元素和绘画元素,在将之内化为文化心理结构组论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要性成部分的同时发挥自身创作力和想象力,模仿其中的唱腔或者绘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艺术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五是学前教育中的民间民族舞蹈教学能够发挥民间民族舞蹈的本身特性提高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如果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是民间民族舞蹈意义和价值的初级体现,那么对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就是其意义和价值的深度体现。民间民族舞蹈本身大量运用艺术的象征手法和留白手法,营造出虚幻而美妙的艺术空间,幼儿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在感受其艺术渲染力的同时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空间的填补和勾勒,这一阶段就是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阶段。

三、结语

第4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乡土美术;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意义与价值

乡土美术教育是近几年逐渐在美术教育中兴起是一种教育内容和途径,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乡土美术教育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大地方院校美术教育的认可。通过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民族艺术保护意识,达到传承民族艺术的目的;同时,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高科技的快速推进,民间艺术岌岌可危的今天,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责任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显得更加重要[1]。本文就发掘乡土艺术与地方院校美术教育的联系,对其在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及价值进行剖析,旨在全面推进乡土美术教育。

一、乡土美术作为地方院校美术教育资源的补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原有的教育基础上,发掘更多的、新的艺术教育资源,并积极开展更多的校内外艺术活动,丰富教学活动。乡土美术本身就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发展,这使得的它们多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为当前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丰富课堂内容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地方院校美术教育课堂中融入乡土美术,并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补充,这在很大程度可以改善原有的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例如:将皮影、刺绣、剪纸以及雕刻、蜡染等乡土美术艺术带入到课堂中,这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学生的积极的到充分调动,使得教学氛围非常浓厚;又如:在少数民族的特有节日里,教师可带动学生参与到地方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中,或者组织学生通过写生的方式去感受少数民族的生活,通过实地感受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节日,使得美术教育逐渐渗入到学生中,为学生的掌握美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而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活动,也成为了美术教育的另一道风景线。

二、乡土美术可以培养地方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观念

乡土美术的形成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那些岁月里,前人们虽然没有今天这样丰富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他们的精神文化却始终不灭,并在生活及作业中无处不展现着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著名的绘画大师毕加索正是受到非洲当地黑人的原始艺术的启发,才成功创立了“立体派”绘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丰富的美术理念,其在绘画观念、艺术形式以及创作理念等方面都不受到传统美术的影响。通过在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带入乡土美术,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突破局限,更加敢于挑战传统、打破拘束,以变形以及夸张等手法塑造更多的、丰富的美术形体,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角度和形象来展现美术。此外,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各种丰富情感和绘画理念汇聚,更加容易使其灵感被激发出来,让美术成为展现其情感的重要方法。

三、乡土美术可以充实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当前,不少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不仅开设了书法、油画以及国画等专业课程,同时为了普及乡土美术,也专门开设了这一课程,由于我国的乡土美术是一种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故其调节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人文知识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乡土美术,能够使学生的视野被打开,推动学生感受乡土美术文化和内涵,同时还可对学生的美术观念进行纠正[2]。学生对乡土美术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民俗风气和文化,以及人们对生活态度、道德观念和美好意愿的表达,进而对乡土文化的魅力进行充分认识,而乡土美术中人际和谐以及崇尚美德等传统美德也必将推动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进步。

当然将乡土美术教育带入到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并不是用于简单的怀旧,更不是为了盲目的错位或跟风,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乡土美术的艺术形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在培养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美术环境以及成长背景上非常重要,可避免学生在全力追求艺术创新中,不受到外界文化浪潮的影响,以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展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此外,作为培养我国未来优秀艺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其不仅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还担负在保护乡土美术文化的任务。总而言之,乡土美术是当代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方法,地方院校应当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积极研究其人文资源优势,使其能够更加顺利的融入到地方院校美术教育中。

四、结语

乡土美术的抢救、保护、弘扬和传承,是保护我国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活态地传统文化血脉的关键。现目前,乡土美术可以说已经朝不虑夕,并且就发展情况上来看,其总的形势仍然呈现为持续恶化。为此,地方院校应当重视起乡土美术资源挖掘、收集以及梳理的重要性,并将其带入到美术课堂中,实现现代化与传统的对话,拉近时空距离,并通过某种有效机制促使其快速转型,为美术教育提供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第5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众所周知,每幅作品背后都赋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好比写作文一样,我们用绘画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用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来向人们讲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们说作品能够展现学生的心理,能够诠释作者感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学生的作品中来感受和揣摩学生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并组织其他学生一起去感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而且还能给学生的作品赋予生机,让其活起来。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可见,学生的心理决定了绘画作品的情趣,作品展现了学生赋予的内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健康的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1.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我会用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挑选主题和素材,让他们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入手,例如,他们喜欢的卡通漫画、剪纸手工、身边的各种花草等,通过变形、添加、组合等各种方式创作,寻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学习态度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之中去创作,去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美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给作品赋予意义

绘画作为一个能够展现学生心理的平台,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心情,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能传递亲情。例如,一次以“星空”为主题的创作课上,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女孩画了满满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发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诉我她喜欢星星,她说看到星星就想妈妈,可是妈妈在好远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见妈妈,好像不太记得妈妈的样子了。我问她还记得妈妈的背影吗,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妈妈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吗?等暑假的时候给妈妈看,告诉她你跟星星说了什么,问妈妈想跟星星说什么好吗?她顿时眼睛放光,高兴地说老师我试试,后来她在画面上画出了一对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场景,感动了整个班级。所以,学生的心理直接决定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传递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达的是爱,那么,爱就会随着作品的鉴赏而被传递下去。因此,学生的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同时,学生的心理给作品赋予了情感和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走进学生心理,帮助和引导学生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结语

第6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第7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 传统水墨画;现代水墨;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J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216-1

仔细研究中国美术史,不难发现,在传统水墨画盛行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古人更强调的不是从艺术特征体现出来的水墨画,而是从水墨画的文化意义以及画品人品特征来评判水墨画的好坏,习惯上人们把古代水墨画总称为文人画。他们强调水墨画要画得好,首先画家本人必须是文人,有了文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画出来的水墨画才更加具有文化意义。所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从以上事例来判断,古代水墨画的文化含义更加体现在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评判,水墨画固有的绘画图式被放在第二位或者把它作为一种技术因素来传授讲解,古人觉得文人画才是水墨画的本质特征。

经历了上千年的传统水墨画,随着历史的进展不断发展演变,针对近现代水墨画文化含义的思考,学术界研究的现状主要集中在现代水墨技法、水墨绘画表现形式以及水墨教学的探讨方向,专业美术研究机构和各大专业院校研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对个体水墨画家的风格分析方面,也没有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来探讨研究现代水墨画的文化含义。现代水墨是相对于传统水墨与现实主义水墨而言的新生现象,关于现代水墨画的定义和发展脉络是特指明国初期由徐悲鸿等人创立的水墨艺术样式。解放后由于政治需求再加上艺术机构以及学院教育的大力提倡,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门派。水墨画的悠久历史以及其独特的美术样式,曾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无比重要的角色。如果抽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诸多具有强烈文化含义的视觉形式的原始美术作品,中华民族水墨画的历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是一片空白。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画坛正在面对水墨画文化价值的迅速转换。当水墨画失去最神圣的社会教育价值后,它便同当初也曾显赫一时的彩陶艺术、青铜器艺术、瓷器艺术一样,变成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而存在延续。同西洋绘画相比,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因为独特的工具材料和特殊的文化含义使得水墨画很少具有工匠味。前者的工具和材料复杂和考究,在制作绘画过程中的技术障碍,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文化含义表达的连贯性。而水墨画的图式因素和技术技巧开放豪迈技术障碍在绘画过程中租碍很小。同西洋油画相比水墨画的人文气息浓厚,水墨画的笔戏传统、诗画兼容的传统,使之更容易成为我们后人书写胸中逸气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二十一世纪全球文化则是民族主义和地域主义的天下。这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已经初露端倪。民族主义和地域文化保护意识的形成,给现代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机会。它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而由其存在的独特的意义。对现代水墨画的文化意义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提高传统绘画在国际领域的地位。现代水墨画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的不同步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其中被人忽略掉的文化含义以及文化意义的衍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凡了解水墨画历史的人都知道,水墨画不仅有着严格的陈式规范,还有着一整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当人们立足传统的笔墨程式规范和文化价值体系时,极容易进行全新的艺术表现,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经验,人们在固有的表现框架内提高表现技术和文化含义更加重要,反过来,当人们试图单纯的再技术角度改革传统的笔墨程式规范和价值体系时,水墨画又容易失去赖以存在的支点,因此现代水墨画文化含义的出路在于,应该立足水墨画固有的文化含义,对符号、图式、构成进行改革。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现代水墨画在文化方面的深远意义的研究严重滞后。在我看来,现代水墨画家们用十多年的时间,对一个古老的画种进行解构与重构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不应该遗忘历史、参照水墨画在特定历史期间文化价值的方式去看待现代水墨画,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现代水墨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文化价值,甚至将其简单地划入形式主义的范畴。

现代水墨画在脱离传统文化束缚之后,在现代文化自律性发展中不再被种种千百年既定不变的条规所锁定,因而获得空前的发展自由,独立的现代水墨画在解脱以往那种使水墨必须承接传统意义的束缚同时,也就失去在传统文化社会结构中既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以现代文化为基础,积极创造出新时代的水墨文化结构和秩序,潜意识地促使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回避这种现代文化上的自由,去顺应已普遍为社会所接纳的文化属性和要求,其结果是传统水墨文化中的消极隐喻、柔弱自守诸因素制约着水墨发展历程中的进步意义,并导致近代水墨渐显趋衰落之势。现代水墨画承接了传统文化中的理性意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现代艺术形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新时代的文化领域中获得了更为广泛、宽厚的意义,它立足于广袤的东方民族现代意识的开拓与发展,以雄强、阳刚之气构筑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新形态和现代审美评判新准则。

参考文献:

[1]王赞.质疑水墨[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吕彭.中国当代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郎绍君.关于探索性水墨[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4.

第8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一、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1.缺乏整体意识。当前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整体意识薄弱,甚至部分学生毫无这一概念,通常是提笔就画,最终当完成画作后才发现问题频生,例如:基础阶段的头像写生,大多数学生更注重局部,普遍认为局部精彩就是成功的画作,但往往画完再看时却发现画非所人,即便想要返修也不知如何下手,这正是由于对模特特征缺乏整体性把握的表现。

2.色彩规律混乱。由于初学者写生观察期间易受物体固有色的干扰迷惑,而一旦物体表面及本身色泽发生变化,便很难看清在不同光源照射下色彩间相互影响,或是物体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冷暖对比和关系,进而使得画作缺乏力度,色泽单调关系杂乱,也就是颜色画的过于单一孤立。此外,在绘画过程中初学者最易犯的错误即滥用环境色和对比色,由于学生将能看到或隐藏的颜色纷纷画入其中,但缺乏利用灰色系颜色调和过渡的意识,结果造成画面形成强烈对比,唯独欠缺应有的协调感,这便是画过、画火颜色的问题。还有在画色彩时画素描,高难度颜色看到却不敢下手,只得采用倾向灰色系的颜色点缀画作,促使画面显得污闷毫无鲜活力。

二、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中运用传统写实油画方法论的价值

1.有利于树立整体意识。整体意识是绘画的起点和终点,其始终贯穿于整个绘画过程中,需要绘画者充分关注和深入思考,因此美术教育并非单纯地培养艺术人才,关键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绘画意识和观察、创造的能力,其中以学生精准敏锐的观察力培养为主,因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均是由局部构成整体,即局部与整体紧密联系,二者缺一不可,如果绘画时缺少整体把握,就算局部刻画再完美亦是白费心机。例如:《蒙特枫丹的回忆柯罗》,画作虽然是描述19世纪法国深秋的一个清晨,可当人们欣赏时却能明显感受到深秋晨间湿漉漉的凉意,以及扑面而来的泥土芬芳,那么,画作为何能如此真实鲜活呢?其实,归根究底也就是整体意识的作用,柯罗在整个画作中并未深入刻画细节,主体部分的树木也不过是概括性画出了基本色块,尽管近看这些色块毫无意义,可一旦呈现在整幅画作中可谓是锦绣添花。由此可见,绘画之处视野必须要具有整体性,对需要呈现的对象进行整体把握,包括其整体特征和大的动态线,避免出现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

2.利于充分掌握色彩规律。通常情况下来说色彩非常感性,不同人看同一对象的色彩并不同,自然画面表现的色调也有差异,可以说在一个视点上某一空间透视或人体比例的正确效果是唯一的,但色彩却是因人而异,这是由于个人世界观、人文修养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存在所致,因此每个人眼中的画面色彩几乎不存在完完全全的相同,而这种普遍存在的差别无法避免,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表示可以随心所欲的画色彩,更重要的是作画期间要依靠感觉并充分掌握色彩规律,懂得同时利用智慧和眼睛去寻找与视觉审美及客观现实相符的色彩关系。

上述分析中提到画作是整体的,只要任何局部因素未能妥善处理,都会影响甚至打破其画面色调,带给人们刺眼不好的感受,同样以柯罗的画作为例,虽然画面色彩近看毫无新意,更甚的是会产生随手涂抹之感,但远观这些画作时,色彩、空间以及气氛等皆显露无遗,表现出非常淋漓尽致的时段感,以至于让欣赏者不由得被吸引忘却他处理各种色彩的方式。当然,这不难看出他对油画色彩规律的掌握非常娴熟,可以说达到了无法之法的境界,能够让画面于无形中浑然天成,而之所以产生这种强烈色彩震慑力,不光取决于画家是否是天才,更关键的是处理画面的方式方法,以及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和呈现。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色彩规律,然后进行熟练运用,才能将客观存在对象的色彩关系正确表现出来。

第9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国画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当代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画除自身重要的艺术价值外,其社会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画的社会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一、认知功能

中国画往往通过记录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画面中所描绘的景象,可以帮助观者很好地认识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绘画,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大的,通过画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人物特点等很多方面,从而达到认知真理、了解历史、联想现实的作用。通过欣赏战国楚墓室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可以想到“楚灵王好腰细,国中多饿死”这样一种现实,作品中描绘的是一个身着宽袖长袍的女子,她的腰非常细,这很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审美取向。再比较唐代仕女形象和清代仕女形象,会发现在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也是大不相同的:唐代以肥为美,而清代比较喜欢瘦弱的。再比如北宋《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反映了当时社会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很好的帮助观者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观者可以在这些古代中国画作品中了解到一些我们这个时代看不到的东西。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画家在创作时应以反映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为己任,做到反映客观事实,表现主观世界。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所谓前卫艺术、新思潮艺术的出现,反映的却是一些荒诞、无趣的东西。完全忽略了中国画根本的精神内涵,不再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一些行为艺术作为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追求所谓的“新”“奇”,制造一些脱离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中国形象”,从而影响一些人对世界、社会、人类本质及生活的认识和态度,起到的是消极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

中国画反映的是“真”“善”“美”的思想内涵,中国画作品能起到一种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观者在欣赏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画面所表达的内容,思想上得到教育,内心得到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一件好的中国画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对社会有教化作用。比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此画是根据西晋张华所写的《女史箴》记录的一幅作品,“箴”是用来规范他人的一种文体,张华以宫中女史的口吻来规劝、教育这些嫔妃妇女修德养性,最终达到一种宣扬对圣主衷心、对神有敬心、对夫君要顺从,凡此种种女性的箴条,为了更好地去管理这些妃嫔之间的关系,顾恺之就将这个箴言用图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

中国画的教育功能是其很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有责任的画家会将作品的“真”“善”“美”作为审美理想,将善恶的标准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画家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否则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就不会有任何教育意义。近年来一些消极、暴力、泄愤的艺术形式直接影响波及到艺术院校的学生,误导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了美学思想。更有一些画家的作品,为了迎合市场、追求价值,忽略了中国画的教育功能,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

三、审美功能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本身就是美的,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享受与满足,中国画的意义在于表现美,并使观者产生共鸣。中国画的审美功能是其他社会功能的基础,欣赏作品时观者被作品中的内容感动,使之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其审美功能。中国画的审美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陶冶人的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有助于高尚人格的塑造。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往往是通过构图、用笔、韵律、节奏及黑白灰关系来体现的,从古至今我国的绘画史上有大量这样的中国画作品。比如齐白石的作品强调诗书画印并用的形式美,强调以情寄景、以理观景、以心观景的原则。从中国画重意、重情感的抒发、重外在形式美等方面就可以看出中国画自身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功能。因此,不难看出齐白石的作品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符合中国画社会功能的主旋律。然而一幅作品中,如果没有了美,就必然是走向相反的方向,过于模仿西方、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当代中国画作品中有种以丑为美的现象存在,画家将其称作“创新”,这种创新失去了“真”“善”“美”的意义,作品中的审美功能就没有了。

四、娱乐功能

观者在欣赏一幅内外兼修的中国画作品时,会从精神上得到享受,审美上得到愉悦,使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这就是中国画的娱乐功能。大多数的观者欣赏中国画作品主要是为了享受、放松,中国画作品通过作品的内容、色彩等方面使观者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比起语言更具有直观性。正如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画论》中所说:“余观古之登山者,皆有游名山记,纵其文章高妙,善于摹写,极力形容,处处精道,然于语言文字之间,使人想象终不得其面目。不若画之缣素,则其山水之幽深,烟云之吞吐,一举目皆在,而得以神游期间,顾不胜与文章万万耶。”何良俊认为游记写的再好、再妙、再细致,也不如绘画形象、生动,这就是中国画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娱乐功能的一种表现。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中,中国画的娱乐功能给观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但与此同时,有些中国画作品却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各种抄袭、复制的作品充斥着观者的眼睛,给观者带来视觉的疲劳。这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缺失了审美的愉悦,使观者达不到放松身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