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认知逻辑;实践课程体系;快乐学习;思路

现在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高职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但将时间拉长了来看,3年后还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却大大的减少,为何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消退了呢?回溯到教学中来,特别是建立感性认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一生择业的影响功不可没。

1.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教学的认知逻辑现状

现在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不同的立场,各所学校对专业的认知思路是有所差异的。有的学校是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工程机械的生命全过程去考虑,从制造、装配、调试、使用、维修、回收再制造,从全周期的角度去认识工程机械,也可以说是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去完成认知过程的。同时也有一部分是从维修人员的角度来认知工程机械的,认知的思路从检测、使用、维修、管理来安排课程,角度的变化当然是各个学校的出发点和社会资源差异造成的。不同的认识角度,多是建立在教师或校企合作专家的角度,设计全面的为学生着想,希望学生学习更多更专业的知识,为行业,或者可以说是为学生的就业需要来开发和建设实践课程体系的。

但细看具体的给定的课程,一般就是,先开制图、机械基础、电路等专业基础课,然后是构造、发动机、底盘、液压、电器为主的专业核心课,再来就是驾驶和维修课程等专业提升课程,最后就是顶岗实习。似乎从知识体系上是从下至上的过程,应该不错。但从3年后的职业稳定学生比例来说,为什么不高呢?究其原因,职业热情消退了,从建立认识逻辑的时候就是从老师或专家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考虑的是工作结构逻辑,不从认知逻辑出发。[1]如同将现在思维活跃的学生强架到职业的道路上去的教学模式,不是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面对着不同的实践课程体系,相同的是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并快乐的学习一直不被重视,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意愿会逐渐降低。

2.高职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

现在高职学生的特点都是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是对单一事物的关注度保持时间短,现在提倡的在学中作,作中学,建立以实践项目贯穿的教学体系。把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单门课程的角度讲,没有问题,体现的是现在的项目化、一体化教学的特色,也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但是从整体的课程设计来看,还是从下向上的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安排,每门课之间的认知逻辑是学科阶梯式的。也就是在这种短期融合,长期割裂的认知逻辑下,没有形成连续的认知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学生的专业热情会渐渐低落。

从高职学生的认知逻辑来看,和一般人们的认知逻辑都一样,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而且认识不是一次就形成的,而是要不断的重复认识—理解—验证—再认识这样的过程,最后才成为学习得到的经验,从而产生满足的情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好感,只有这种好感不断的延续下去,才能保证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热情的持续。在这里认识和验证的过程都是通过项目实训来完成的,这种认知的逻辑会在一门课程中不断的加深,求知欲不断加强。[2]但是课程相关性的降低,不能够产生持续的热情,往往反映在换课程之后,有的同学就打不起精神,对新课程失去兴趣了丧失了求知欲。

3.基于学生认知立场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如何将好不容易激发起来学生的求知欲延续下去了,不会由于课程的转换而下降。从整体的学科式的工作结构逻辑转换为学生认知为纽带的认知逻辑,应该从认知过程的内外条件来分析。

3.1 能力获取成本低廉是建立认知实践体系的必要保障

学生在学校学习或者企业实践过程中,最容易打消学习积极性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获取学习资源,或者是不容易获取学习资源而产生的。对于现在高职学生都普遍存在的容易放弃,不易坚持的特征,保证他们在低成本条件下完成学习,掌握技能是必要的保障。让学生在最短途径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保证求知欲的最佳方法。比如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工程机械专业资源获取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以及专业化程度高、开放性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等,甚至是开设人际沟通、心理学等课程,都会从客观上解决学生会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非技术性瓶颈,并且建立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沟通管道,是保证学习不断积累的必要条件。

3.2 保持不断获得的成就感是认知实践体系的动力源泉

从实践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来看,不光是项目化、一体化教学的落实,实践教学体系从认知上的整体设计才是贯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符合学生学习认知逻辑的,是摆脱学科体系的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现在的实践体系中几乎都还没有实践这种思维的安排教学方式。虽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德国双元制教学的第一年的工厂的专业实训,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初始就把企业员工要求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参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已经投入到工程机械的行业中来;其次要全部教学阶段渗透专业的影响,如在低年级多组织企业参观,假期到企业见习,不断学习驾驶、维修技术,并获取相应的技能证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教学体系上进行改革,将原来一根杆子插到底,不断的深入的阶梯式的教学,改成从认知角度出发,先学使用,在进行理论的学习,成为种子发芽式的教学,从这个角度来实现整体认知逻辑设计的教学。即是将教学内容以不同类型的机器来进行整合,从认知角度去发散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像现在以知识点为基础整合方式,来解决认知被动性的局面。从不断的提问为教学的逻辑,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不断的深入,而不是现在的被动的学习。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学生上去,从学生学习的思路上去考虑教学安排,而不是重点在知识点上,强迫学生去学习。当然,老师的角色也要从主导者,逐渐转变为辅导者。这种尝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3.3 学生快乐学习是认知逻辑的最优体现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教学目标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团队化为特征,在符合的环境中实施,直接在实践中学习真实的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3]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形成,专业的热情一定不会泯灭。

4.客观多元的考核方式和开放的反馈体系

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的考核方法来检验。一是将原来的阶段性考核可以用项目化甚至每天从知识技能点上考核,把以课程结果为考核目标的方式为主,转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二是将从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结合起来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也要和资格考试一样,也要考核技能。三要增加考核的实用性,既然是为企业、行业培养高级职业人才,一定要结合企业、行业要求不断改革校内的考核方式,不断向用人单位靠拢。[4]

同时也要建立多方联动的科学评价机制。从校内外,不同尺度来进行评价,短期从能力水平上着手,教师和学生形成评价机制,长期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观评价,企业为客观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以认知逻辑来设计实践教学,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对改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沈旭.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之实践[J].职教论坛,2010(20).

[2]贾新征.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30).

[3]邱晨辉.让职业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专访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提出者、北京市教委委员孙善学[N].中国青年报,2012-01-09.

第2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农村食品卫生、饮水卫生、职业卫生、违法行医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农村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根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监督现状调查与监管模式试点》项目要求,结合我市三级卫生监督工作网络建设,实现县(市)、乡、村一体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我们开展了对农村卫生监督现状与监管模式的调研工作。

1 调研对象、内容及质量控制

1.1 调研对象 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以磐石市项目县(市)为主,在桦甸市、船营区、昌邑区等地各选择2个乡镇,共10个试点乡镇为调研对象。

1.2 调研内容 (1)县乡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情况:(2)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单位性质、级别、人员编制等)、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3)乡镇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单位性质、级别、人员编制等)、基础设施、执法装备配置、队伍建设和监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4)试点县城区和试点乡镇地区被监督单位行业构成情况,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及监督覆盖情况等。

1.3 质量控制 设计调研实施方案和调查表-确定调查员-培训调查员-现场调查-资料录入-资料审核-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2 调研结果

2.1 项目试点地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情况

调研的4个县(市、区)42个乡镇,选择10个乡镇为试点乡镇,试点地区都建立了卫生监督网络,成立卫生监督协管站,磐石县(市)共有17乡镇,按10万左右人口区域划片,辖区设置4个卫生监督协管所,每个所由8~10人组成,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派出2名监督员,其他人员由监督分所(乡防保站)中聘用,经磐石县(市)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考试合格任监督分所人员。由磐石县(市)卫生局颁发乡镇卫生监督员的监督证件。承担全部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其他县(市)区卫生监督单位设置了“乡镇卫生监督科室”,由3~5名监督员组成,监督员每天到基层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见表1。

2.2 县(市)、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2.2.1 县(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4个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单位只有船营是差额单位,其余都是全额单位:单位级别为股级:监督员的职称情况:高级15人,占9.62%;中级59人,占37.82%:初级82人,占52.56%。说明卫生监督队伍初级人数居多。学历情况:硕士1人,占0.64%,大学59人,占37.82%,大专57人,占36.54%,中专39人占25%。见表2,图1。

2.2.2 乡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都在乡镇卫生院管理,只有磐石县(市)成立了卫生监督协管所,但人员经费等由乡镇卫生院管理,经费靠服务性收来弥补卫生监督经费不足,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缺乏经费保障。此外人员配置更少,有1~2人的单位占28.21%,有3~4人的单位占48.72%,有5人以上的单位占23.08%。这也突出反映出农村卫生监督力量的严重不足。见表3。

2.3 项目试点县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情况

2.3.1 试点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监督机构全部是借用疾病控制中心的房屋,两块牌子一个班子领导。而且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均在600m2以下,最低租赁面积仅有70m2,93%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均办公面积小于40m2。距《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1200m2,人均建筑面积不少于40m2。”的规定相差甚远。

2.3.2 试点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经费投入及执法装备配置情况,

调研的卫生监督机构中仅有磐石市、烟筒山镇财政投入与全员及公用费用支出持平。全年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在40%以下的监督机构有3家(占21.5%),财政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在40%~60%的监督机构有2家(占14.3%);比例在60%~80%的有4家(占28.6%):比例在80%以上的有3家(占21.5%)。财政投入不足部分主要由服务性收入进行补充,也就是说有85.71%的县、乡级卫生监督机构每年要靠服务性收费来填补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靠服务收费直接影响了执法监督力度。乡镇卫生监督部门均不具备基础的交通工具、执法取证工具和监测设备,只有烟筒山一家拥有一个照相机,反映出广阔的农村地区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十分艰苦。

3 项目试点地区卫生监督工作情况

一是按辖区面积计算,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223平方公里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19.75平方公里分布一名监督员。差距约11倍;二是按人口计算,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2.7万人口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0.83万人口分布1名监督员,差距约3倍之余。三是按监管对象计算,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分布比例最低的为每178家被监督对象可以分布一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78家被监管单位分布1名监督员,差距约2.3倍。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分布比例最高的为每8家被监管对象可以分布1名监督员,分布比例比例最低的为每170家被监管单位分布一名监督员。差距约21倍之余。可见,监督员分布比例地区差别很大,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县乡卫生监督部门监管对象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工作难度较大。见试点地区县乡卫生监督力量分布情况。

监管对象构成情况:从县城区监管对象构成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1)食品、化妆品销售;(2)餐饮;(3)公共场所;(4)食品加工;(5)小门诊部。从乡镇监管对象构成看,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1)食品、化妆品销售;(2)餐饮;(3)小门诊部;(4)公共场所;(5)食品加工。表明农村地区食品行业、小门诊部和公共场所等行业所占比例日益增大,成为目前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重点。特别是食品行(加工、销售、餐饮、食堂)业占监管对象总量的76.6%,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数量仍然有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安全监管,尽快探索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卫生安全监控网络、广泛开展农村地区卫生安全宣传工作势在必行。见试点地区监管对象构成情况见表4和根据表4制作的图2。

监管工作开展:一是试点地区卫生监督部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克服人员、经费和交通工具短缺等各方面的困难,做到县城区与乡村区域监管对象的基本覆盖,年监管频次平均能达到2次以上。二是县、乡大部分监管行业其卫生许可持证率及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率均在70%以上。但从卫生监管对象“持有有效卫生

部门发放许可证件”和“人员持有效证件”两个指标看,仍有卫生监督难以触及到的区域。特别是乡村地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持证率很低,饮用水持证率仅为14.97%,从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为21.9%。三是县城区食品销售、食品加工、餐饮、医疗等行业的卫生许可持证率、从业人员持有证件率和监督频次均高于乡村的相应行业,可见有必要加快步伐,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改变农村地区卫生安全现状。

4 建议

4.1 加快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监督面貌。

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想彻底改变农村卫生监督现状,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卫生监督现状调研与监管模式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二是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加快改革进程,加大农村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力度,按网络化建立起真正独立的专业人员配置合理的,经费全部由财政支持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使卫生监督网络覆盖率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使卫生监督人员长期驻守,消除农村卫生监管盲区。

4.2 解决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国家应加快对卫生监督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及人员状况尽早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方便地方遵照执行,并积极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支持,落实解决县乡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问题,缓解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短缺现状。二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在保证县乡卫生监督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的基础上,能够按照《卫生监督建设指导意见》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保障必需办公场所,配置相应的交通工具,取证工具,检测设备等,确保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同时保障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使农村卫生监督不留隐患和死角。

4.3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卫生监督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工作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承担卫生监督或检查的卫生技术人员,他们即是卫生监督检查员,又是卫生监督宣传员,信息员和指导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发展。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大对县乡农村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从而建立起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将为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卫生监督执法重心下移,注入更新、更强的活力。

5 农村卫生监管模式可行性调研情况

5.1 房屋 应设置有四个相应的办公房间,约在200平方米,分别是办公室,办证审批室,样品保存室,档案室及培训室。

第3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对于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县级以上机构相对完善,系统性强,平台搭建较好。主要的信息化问题集中在县域及乡镇方面。为了解决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革新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全面推进我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网络建设,必要从县域、乡镇以及一些畜牧、养殖相对集中的农村实施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其监督水平,为农户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卫生支持。

1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现阶段,针对基层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需要先对其各个县域、乡镇、农村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中的设备进行实际的调查统计,然后借助现代化的办公系统,根据动物卫生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实践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做好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指导;并在制度层面按照市级相关规范条例,结合当地情况具体设置一系列关于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安全、技术、风险管理规范,以及人才引进条例;然后,根据制度规定引入责任追究制度,令各个方面的职能明确与责任实施对接,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同时,应根据制度规范条例方面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满足的标准与要求设置对应的建设考核评估指标,并将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与评估机制进行多机制并行推进发展,形成“以制度引领、多机并推进运行”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并按照系统思维,使其中的大体系构建完成后,在每个部分做好小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1]。

2配置匹配性的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

基层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应与市级信息化建设进行匹配设置,比如以县级防疫为主,在该中心下的镇级、农村点状分布形式上根据地理位置、移动通信发展水平,管理辖区的范围以及养殖动物的数量等具体资源分布,对应地匹配电脑、网络、软件、传真、复印打印一体机、摄像头和GPS定位仪。完成此类资源配置后按照动物种类、屠宰场地、养殖中的卫生状况,对应设置相关的评估指标,形成基层由县级统一管理的视频主导、资料指标化传递、信息多点分享,检疫、消毒、兽药应用、屠宰和肉质出柜,以及中间各个环节间的动态化监督、备案,建立动物档案,使管理监督与风险预防等贯彻到可以追踪每头出栏动物上。在技术导向下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技术路径出发,由县级组织各镇的卫生监督人员实施技术培训与一般性的操作、安全防护,并派遣具体的巡回人员进行多地域间的技术指导与支持,提高信息化建设完成后的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并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应用。

3多样化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由于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牵涉到基层整体的动物防疫,以及后续的肉质品质量,因而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实践。首先,在管理层面需要以现状与应用中的问题、信息反馈实时进行制度补充、革新,并对应调整各机制运行中的具体内容。另外,针对视频、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应将监督机构与防疫机构进行结合,提高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享率,并做好相应的备份处理;若某个号牌的动物出栏、运输、屠宰、肉品出售,则应根据其出生、挂号牌时间、喂养环境、应用药物与所用饲料、卫生状况、疾病中的预防情况,以及相关应用药物、运输过程是否存在某些过失处理等,做好针对每一头动物的信息收集、整理形成档案,并在完成肉品输出后对其档案进行保存[2]。多种资料之间的对比可以更完整地实现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后的无缝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

4结语

动物卫生监督牵涉到民生问题中的生产与生活,也与农户、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预先做好整体战略意图方面的计划推进与研究探讨;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对应的高效化监督手段;建议在现阶段根据具体发展状况增加人为的下基层监督与信息化监督两种监督措施并行的方法,一方面做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养殖过程中的不合规范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纠正与指导,为其健康养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基层信息化建设中会遇到诸多因素阻碍,因而应制定循序渐进的建设推进工作,争取以渐进方式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作者:邹小娟 单位: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参考文献

第4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2010年全市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执法能力,以体制改革、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监督为工作重点,大力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基础建设和内涵建设,实行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查案办案力度,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加快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

今年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年,“两项体制”改革、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重大步骤。一是尽快全面完成两项体制改革。未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的县市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六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切实做到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单列,班子、人员和财务独立设置和运行。二是加大对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的督导力度,积极推进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的参公管理。已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的卫生监督机构要扎实推进行政执法机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各地卫生局及监督机构要高度重视参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大势,争先参公,早参公早受益,为下一轮职能调整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三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和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稳妥推进这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坚决执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的各项工作,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有序,认真履责,实现平稳和谐过度。四是抓住体制改革和参公时机,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经费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在推进体制改革和参公管理的同时,落实监督执法机构财政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卫生监督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提前规划和稳步实施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履行监督职责所必须的装备设施和能力建设,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五是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优化执法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保障到位、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

二、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根本扭转非法行医严峻形势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2009年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务求实效。一是市卫生监督局在“春雷”行动的基础上,实行班子领导划区分片,包干负责,调整整合好监督资源,狠抓专项集中行动的落实,切实做到“全面清理、规范一批、处罚一批、取缔一批”,使医疗服务秩序明显规范,非法行医形势得到根本扭转。二是各地要统一行动和步骤,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打一场整顿医疗市场和打击非法行医的攻坚战。三是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密切与公安、工商、计生、宣传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协调配合和联合执法,加大查案办案力度,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地移送工作,形成综合治理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专项行动,加强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营造打击非法行医的社会氛围,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三、广泛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全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食品安全法》6月1日正式实施,学习宣传贯彻新的法律法规,全面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新法律及配套法规规章,认真组织对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积极履行法律赋予卫生部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风险监测评估、查处重大事故、信息、制定标准、新食品许可和检验机构规范六项职责,既要避免职责交叉,又要防止监管空白,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协调、有序地进行和过度。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做到家喻户晓,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三是继续抓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2009]8号)精神,依法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职责,持续深入地抓好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整顿工作,在食品安全体制调整到位之前,继续履行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职责。

四、依法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管服务,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面对职业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安全工作。一是积极构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政府主导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卫生部门要积极启动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二是以建设项目和职业卫生审查评价为突破口,从源头上防控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发生,增强对新改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技术服务能力,扩大重大建设项目和高危项目评价覆盖率,用好法律监管和行政手段,推进评价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大力加强职业监护监测工作,继续做好第二轮哨点监测和示范企业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覆盖率;四是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各县市要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申报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资质,继续加强和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规范文件,提高工作水平;五是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放射诊疗机构的许可工作,依法开展放射人员健康监护、个人剂量监测及监督检查工作;六是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周”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社会氛围。

五、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推进各项卫生监督工作

(一)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落实疾病防控措施和消毒监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对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疫情单位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重点检查学校、幼儿园和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继续做好血液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消毒产品、一次性用品和日常消毒的执法检查,重点是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产品批号和消毒效果监测进行检查。

(二)继续加大卫生执法查处案件力度,实行办案稽查和考核评议责任制。各地要适时成立“行政处罚审理委员会”,规范和优化办案机制,将查办案件作为科室和个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内部稽查,开展处罚案卷评议活动,不断规范涉嫌犯罪地移送工作,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坚持公开考聘和择优录用,严把进人关,有针对性地吸收有用人才,抓好定期培训和阶段性集中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进修活动,适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典型、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四)加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工作。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小旅馆、小理发美容店、休闲娱乐、小浴池和游泳场馆等场所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公共场所无证经营活动,不断提高监管整体水平。继续加强集中供水、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监督监测和保障工作。

(五)继续加强事物中毒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预案的要求,确保报告及时、反应迅速、处理得当。

(六)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积极探索完善基层卫生监督模式和方法,逐步建立覆盖全市乡村的卫生监督体系。

第5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资料与方法

例1:患者,女,27岁,汉族,教师,入院胸片提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中量。例2:患者,男,19岁,蒙族,学生,入院胸片提示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中量。例3:患者,男,38岁,蒙族,牧民,右侧胸腔大量积液收住院,入院后即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住院第3天,复查胸片,提示包裹性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符合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诊断依据:①有发热、盗汗、乏力、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并有胸腔积液体征;②胸片有中、大量胸腔积液影像,并经B超证实;③实验室检查符合渗出液标准;④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或吸收。

方法:3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前2个月,异烟肼(INH)0.3g,1次/日,口服;利福平(RFP)0.45g,1次/日,口服;吡嗪酰胺(PZA)0.5g,3次/日,口服或乙胺丁醇(EMB)0.75g,1次/日,口服;后4个月,异烟肼(INH)0.3g,1次/日,口服;利福平(RFP)0.45g,1次/日,口服;简写为2HRZ(E)/4HR。同时在B超定位下,采用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并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与闭式引流袋相接,让胸腔积液自然流出,可用限速夹调节流速,每次放液后通过导管注入生理盐水40ml+尿激酶10万U,嘱患者反复转动,使药液充分与胸膜接触,以便充分发挥作用,12小时后打开引流管,可见管内絮状物流出,每2~3天1次,复查胸片,胸腔胸膜包裹均消失,仅可见肋膈角变钝极少量胸腔积液存在,继续观察5~7天,若胸腔积液无增多,管内无胸液流出,即可拔管,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抗结核药物化疗和积极胸腔穿刺抽液及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胸膜的粘连、纤维化和胸膜肥厚。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机制可能为:尿激酶是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剂,它能使无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有生物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水解水溶性纤维蛋白成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碎片,从而达到裂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故同时采用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能充分引流胸液,减少胸膜粘连、肥厚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且具有方便、经济、安全、创伤小、效果明显等优点,病人易于接受,且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该方法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卫生部:加快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卫生部网站消息,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于1月11~12日在江苏无锡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出,要继续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整顿和事故督查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加快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本次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主要成就和2010年工作情况,部署了2011年主要工作。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讲话中强调,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社会高度关注。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所肩负的重担,正视当前卫生监督存在的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人员编制短缺、农村卫生监管力量薄弱以及卫生监督技术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职责,促进食品安全、职业病危害、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形势的稳步好转。

陈竺指出,未来五年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是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医改近期3年任务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要抓住医改和“十二五”规划的机遇,凝聚共识,谋求卫生监督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和相关公共卫生领域能力建设;要顺应职责调整的要求,依法做好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积极推动职业病防治以及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力度;要严格卫生监督队伍管理,进一步夯实队伍基础、提升队伍素质,规范监督执法行为,提高监测评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其权益。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也做了大会报告。他强调,2011年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继续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整顿和事故督查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加快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第6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一、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成果

1.强化卫生监督机构基础建设。积极争取政策,落实各项卫生监督保障措施,完善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进一步巩固卫生监督体系评估工作成果,确保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高效开展。

2.积极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精神,全面强化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不断加强对各镇(区)卫生监督分所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体系。继续推进卫生监督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三进工程”。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培训,真正实现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形成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联动的卫生监督网络,彻底消除了卫生监督盲区。

3.扩充和提升卫生监督信息化应用。以“数字卫监”工程为基础,继续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满足移动执法应用为基础,以权力透明运行为要旨,以实现全区卫生监督基本现代化为追求,全面实现监管网络化、服务现代化、办公自动化“三大功能”,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全区卫生监督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运用现代信息化监管手段,完善管理相对人信用档案,加强卫生监督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诚信体系建设。

4.加强绩效考评等基础管理。深入研究和落实绩效工资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基于基础业绩与效率的管理机制,强化内在管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依托“数字卫监”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绩效管理智能化、软件化。积极探索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履职情况、工作效率、质量水平、管理能力等进行综合智能化考核和科学评价,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强化效能建设,全面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5.强化理论技能培训。实施卫生监督人才培养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卫生监督员继续教育。依托卫生部卫生监督员网络培训平台为基础,以餐饮食品安全、传染病与公共场所监管、医疗执法、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放射卫生、信息管理等为主要内容,加大对基层复合型人才及卫生监督员全员培训的力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三基培训,提高全区卫生监督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卫生监督队伍的理论技能。

6.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实际,突出卫生法律法规、公共卫生监督、医疗市场监管、移动执法装备现场操作应用、监督信息录入等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卫生监督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效率。

7.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全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扬“公正、廉洁、创新、奉献”的卫监精神,时刻叫响“在岗、在行、在状态”,切实践行“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健康、共建和谐”的服务宗旨,积极丰富卫生监督文化内涵、继续开展卫生监督员行政法律法规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培养全体卫生监督人员执法为民意识、敬业奉献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不断展示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卫生监督形象。

8.发挥卫生监督稽查职能。深入发挥内部稽查和外部监督机制,制定年度稽查工作计划,加大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及层级稽查频度与力度,侧重对许可管理、卫生监督员管理、文书质量、案件承办能力等事项开展层级稽查和效果评价,确保卫生监督队伍执法公平公正,形象良好。

9.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强化卫生许可发证质量,全面优化许可工作流程,做好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等行政许可事项。加强投诉举报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信息报告和定期分析工作,不断提高处置效率和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10.实施相对人培训工作。继续寻求有效的合作平台,强化管理相对人的培训,开办相对人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班,实现经营者从思想理念、法律责任、经营行为及业务技能等方面建立起良好的诚信经营和规范服务的行为,从根源上避免卫生违法行为,实现减少卫生违法行为,有效保障百姓健康安全的服务目标。

三、切实履行职责,继续加强餐饮食品安全保障

11.巩固放心餐具项目成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增强餐饮单位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自律意识,以深入实施“放心餐具”工程为抓手,在餐饮业全面推行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全面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扎实开展系列整治活动,保障百姓饮食健康安全。

12.落实餐饮安全长效监管。完善诚信体系,继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建立餐饮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制,推行新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率达到100%。深化餐饮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继续开展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餐饮专项集中执法活动,严防重大食物中毒发生。

四、创新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公共卫生监管

13.全面履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责。认真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就餐场所、足浴场所卫生许可制度。大力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住宿业、游泳场所量化分级率达到100%,沐浴业(含足浴)、美容美发业达到80%以上。深化足浴行业专项整顿行动,规范住宿行业卫生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提高监督覆盖率。

14.加强健康相关产品管理。加强对住宿业公共用具、游泳池水等监督抽检。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并予以公布,严格落实长效管理。

15.加强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全面规范传染病防治监管,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以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消毒产品使用、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实行重心下移,重点强化一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及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16.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认真落实2013年国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完善供水单位和供水设施情况的基本信息档案,加强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含自建水厂)经常性卫生监督,组织开展出厂水、末梢水水质监测。加强二次供水单位与清洗消毒单位监督检查,督促二次供水单位每年对水箱进行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测。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置措施和程序,积极防范和科学处置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

17.加强职业卫生及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管。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及防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人员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五、强化医疗监管,切实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18.加强医疗市场卫生监督。开展以打击非法医疗广告、生活美容场所涉嫌医疗美容及打击无证行医为重点的医疗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及时查处群众举报,做好大案要案查处,切实加大执法力度。构建打击非法行医监测监控体系,规范医疗服务监督哨点监测,加强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依法取缔黑诊所、游医,继续保持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落实打击非法行医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机制。

六、突出条块联动,加大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力度

第7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1.1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的缺失卫生检验检疫工作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卫生检验机构也是分布在国家的各个区域之中,越来越多的卫生检验机构开始向着基层发展。基层对于卫生检验的需求也是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卫生检验人才。目前,基层工作的条件比较艰苦,工作环境比较简陋,而且在基层的检验机构之中人员的薪酬、待遇条件比较差,很多基层卫生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比较缺失,导致整个行业的卫生检验人员的从业人员比较少。我国目前的卫生检验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卫生检验人才的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市场的商业化之路受很大限制,因此,在很大程度之上成为卫生检疫部门发展的重要束缚。

1.2重视程度不够卫生检验工作在我国国民卫生发展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卫生发展体系之中。医院机构一直是我国卫生体系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卫生机构的建设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将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卫生检验工作是卫生体系建设之中的薄弱环节,领导的不重视更加导致卫生检验工作发展的困难。导致我国卫生检验工作发展的不合理;同时,在政策之中对于卫生检验检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不够、对于卫生检验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后力不足,成为卫生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

2解决我国卫生检验工作存在问题的措施

2.1加强卫生检验的体系建设体系建设是完善卫生检验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卫生检验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加强卫生检验体系的建设将从根本之上解决卫生检验工作的漏洞。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卫生检验机构制度的建设,通过完善机构的制度来不断完善卫生检验人员的薪资以及积极吸引卫生检验人才,加强卫生检验的综合实力;同时,加强卫生检验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卫生检验机构的综合实力,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卫生检验机构的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来源;通过卫生检验体系政策的实施,不断为卫生检验机构的实验试剂、实验器材提供硬件支持,加强卫生检验的实力建设。

2.2加强卫生检验的领导领导力是一个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领导力在卫生检验工作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卫生检验工作由于缺乏领导力的控制而不断使得卫生检验机构日益衰落,因此,积极进行卫生检验工作的领导力建设,不断将卫生检验工作纳入到社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发展之中来;通过领导力的约束地不断提高卫生检验的质量,领导力的建设也为卫生检验带来了新的发展。通过卫生检验领导力的规范将更多地展现卫生检验的作用,通过领导力的控制不断将企业人员发展以及政策纳入到规范化进程中来,实现卫生检验的大发展。

2.3积极进行人员的教育和人才的引进行业发展的关键,对于卫生检验行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卫生检验之中人群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卫生检验行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在工作之外积极进行员工的课外培训,接收先进的卫生检验知识,学习先进的卫生监督知识以及疾病控制理论,通过这种不断地学习来不断增进现在卫生检验人员的基本素质。同时还要培养员工的职业素质以及爱岗敬业精神。虽然,卫生检验部门工作比较单调,条件艰苦,但是,这些工作者应该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为本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第8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摘要】2011年,国家加大卫生监督工作支持力度,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在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解决基层卫生监督相对薄弱的问题,为充分利用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固原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积极作为,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卫生监督协管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践

2011年,国家加大卫生监督工作支持力度,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充分利用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固原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积极作为,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卫生监督协管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1.做法和成效

1.1落实“三个到位”

1.1.1安排部署到位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要求,市卫生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固原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动员会,把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纳入辖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考核内容。结合《服务规范》要求,将原卫生监督室统一更名为卫生监督协管室,考核聘任了1211名乡、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员,对卫生监督协管室、卫生监督协管员具体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市、县、乡、村层层签签订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卫生监督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和社区,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联动工作机制。

1.1.2培训指导到位

针对协管服务职能的调整,采取逐级培训,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相结合,分层分批举办了12期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班,培训人数1200余人,受训率95%以上。原州区卫生监督所先后3次组织34人赴西安市长安区卫生监督所、上海市卢湾区卫生监督所就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培训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3工作措施到位

根据《服务规范》要求,各卫生监督所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统一印制了相关的“工作表、报告册、巡查记录”,统一制定下发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指南》,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一览表,对协管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统一上墙。隆德县多渠道加强基层基础设备投入,自筹资金为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室统一制作制度牌匾、档案盒、档案柜,争取县财政解决6万5千元的着装经费,统一为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配发服装,县卫生局将乡级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项目经费(所辖人口每人1.00元)与年终考评结果挂钩,将院长的30%绩效工资与年终工作完成情况考核挂钩,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泾源县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着力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标准化建设,对乡级卫生监督机构制定了9项标准化建设内容,9项工作规范;为村级卫生监督机构制定了8项标准化建设内容,6项工作规范,使县、乡、村卫生监督工作步调一致,管理统一,科学规范。

1.2突出了“三个强化”

1.2.1强化机构职责

根据《服务规范》要求,明确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即:市级卫生监督所是协管服务工作业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县(区)级卫生监督所是协管服务工作业务指导的责任主体,乡级卫生监督机构是协管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卫生监督协管员是协管服务工作具体执行的责任主体。

1.2.2强化督导考核

按照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要求,市卫生监督所在季度督导和年终综合考核工作中组织各县(区)监督所所长和相关业务人员,重点就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考核和观摩。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每季度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情况进行1次考核,每月召开1次卫生监督协管员例会,每年开展1次现场观摩活动,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切实做到统一人员管理、统一服务理念、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促进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1.2.3强化协管任务

所聘任卫生监督协管员90%以上是原助理卫生监督员和村级卫生检查员,熟悉卫生监督工作,很块投入各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巡查工作中,充分发挥着信息报告、巡查指导职能,一年来,全市各基层协管机构在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中依法协助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6起,协助对24家饮用水单位开展水质监测抽检,对32家职业病危害单位开展了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324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巡查,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发现非法行医摊点12起,“黑诊所”5家,对464户家庭集体聚餐进行了申报管理,分类指导,也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监管的一支有生力量,基层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达80%以上,各项协管工作逐步步入制度化、常规化。

2.存在问题

2.1各乡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发展不平衡,制度建设不统一,执行不力。

2.2卫生监督协管员文化水平低,执法能力有待于再提升。

2.3卫生监督协管室办公条件差,工作经费短缺。

2.4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卫生监督协管员工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2.5卫生监督协管员多为兼职,工作随意性大。

3.建议

3.1加强和完善卫生监督协管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协管员定期培训制度;二是建立协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三是推行卫生监督协管员例会制度、信息月报制度;四是推行对协管服务工作的督导、巡查和通报制度。

3.2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队伍建设。经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择优录取,颁发卫生监督协管员证书,并统一着装、统一佩戴胸牌号,充分展示卫生监督协管队伍的精神风貌。

第9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范文

(一)着力加强农村卫生。

一是完善新农合相关政策与措施。及时调整统筹补偿方案,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扩大受益面,让新农合制度更具吸引力。根据国家最新筹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全市相对统一的补偿方案,防范基金风险。推进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保证一次报账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农村卫生政策,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建设工作。

三是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乡镇卫生院财务县管体制改革,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在县(市、区)卫生局设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积极探索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规范村卫生室的设置、功能,鼓励县、乡、村卫生机构开展业务纵向合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四是加强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开展二级以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进一步丰富支援工作内涵,探索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

(二)着力加强公共卫生。

一是继续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与各部门建立卫生应急合作机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会诊制度、值班制度、疫情处置制度等各项制度;加强演练和培训,组织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宣传工作,加强全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和疫苗准备,确保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方案能正常实施。继续加强疾控机构体系建设,提高全市疾控机构服务能力,大力实施结核病、艾滋病、职业病、乙肝防治等10个工作规范。

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重点抓好产科基本服务标准的贯彻落实,对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进行达标验收;做好“降消”项目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快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步伐,组织一次专题督查;加强儿

童保健工作,逐步在全市推行统一的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农村儿童体检率;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项目。继续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创建活动,90%开展助产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标准。

四是配合做好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工作的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章贡区要强化城区小餐饮等整治,规范“六小”行业管理,做好迎接省级考核的准备。以春秋两季公共卫生周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三)着力加强社区卫生。

一是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配套经费。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项目要求提供优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

二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的准入,加强监管,完善机构职责、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培训业务骨干12名、社区公共卫生人员7名、全科医师60名、社区护士100名,继续办好社区卫生人员夜校,加强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四)着力加强医院管理。

一是扎实开展好医院等级评审。全面开展第二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均要积极参与等级评审和达标上等工作,争创高等级医院。

二是落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相关措施。制定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院务公开,继续实施单病种限价与医学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努力降低门诊、住院人均费用和药品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继续实行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市县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全部参与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三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和人员的准入管理,强化临床路径与院内感染管理,简化就医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抓好医疗机构校验,继续实施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警示记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开展执业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开展专业护士岗位培训。贯彻《处方管理办法》,规范临床用药特别是抗菌素使用,逐步推行临床药师制度。不断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活动,完善医患纠纷处置机制,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