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高新区发展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新区发展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新区发展建议

第1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医患纠纷特点及原因

医学是缺陷性科学,不是所有疾病都有完美治疗方案,不是所有治疗方案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而这一特性必然导致医疗行为的局限性,甚至成为医疗纠纷最主要的产生原因。医患纠纷是医学产生发展的伴生现象,并不是一个新兴产物。但是,今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医疗纠纷影响恶劣,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现阶段医患纠纷具有以下几点特点并具有其产生的必然原因

1、个案事件社会影响力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面越来越广,使个案事件的社会影响力急速扩大。这种变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监控力量,这件事厉害性质本身就难以评估,而传媒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使社会议论的导向时有偏颇。在对个案性的医疗成功案例的报道上,一方面及时传递了医学研究的突破,一方面又有夸大性的以偏概全的暗示,使受众以为个案的成功意味着某种医疗行为的可推广性。而在医疗纠纷的报道方面,部分媒体罔顾职业道德的约束,采用扭曲事实、哗众取宠的报道方式博取高关注度,更加重了医疗纠纷个案的社会影响。个案实践的社会影响力扩大也加重了医患双方的冲突。

2、医患纠纷中经济问题突出。近年来,经济问题成为医疗纠纷最重要的起因和中心的问题。由于在医疗纠纷的责任鉴定方面采用医疗执业单位和个人实行举例反证原则,使得执业方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更倾向于采取庭外和解的方式,在不确定责任方的情况下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安抚患者和患者家属,已达到“减少麻烦”的效果。而在医疗纠纷起因的方面,经济问题也逐渐成为重要原因之一 。“就医贵”这一现象已引发了多次社会的发讨论,屡屡引得社会的关注,这一点也是“新医改”工作重点之一。但是这并不是单一的医疗体系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寻求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3、暴力事件频发。虽然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情况下甚至难以简单的将医疗纠纷的原因归因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原因。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已经上升为暴力事件,甚至有将社会压力转嫁的趋势。当然,这一现象并不是仅仅见诸于医患关系中,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现象的背景。

医学生培养对应要求。

虽然医患纠纷是一个多元原因的事件,但作为主体之一,医疗执业者能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为缓和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改善从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在医学生培养方面又有哪些是需要加强和注重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执业能力。尽管医患纠纷的起因有很多,但是让患者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莫过于因为医疗从业者因为执业能力不足也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危害生命的医疗事故。虽然,医学是一个缺陷性科学,但是任何一个医疗从业者都应该在客观条件允许下,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用现有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1]。因此,在医学生培养方面提高执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根本。

2、加强沟通能力。医学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沟通在某些时候对医疗行为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医患双发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情况,有利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效的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但是,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患者的医学知识甚至常识的匮乏,使医患沟通中,医生需要具备极强的沟通能力。

3、增加人文素养。纵观中外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医学一直以来都带着极强的宗教色彩。在社会认知方面,医生的执业行为更多的定义为“济世”。虽然,目前的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使医疗行为具有了很强的商业行为的色彩。但是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作为职业者,医生必须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能够体会患者之痛,在执业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3]。

4、培养科普意识。在医患关系中,信息的不对等也是医疗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导致社会普及度相对较低,但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医学知识的社会需求度相对较高,医学常识的科普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在这一点上,医学从业人员都有不能推卸的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应对策略。

在医学教育改革全面开展的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的保障。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的医学生的基础。在高等院校中,教师是最重要的知识传递者。为应对医患纠纷的新发展趋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有哪些侧重点呢?

1、加强国际学科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体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想欧美国家学习的必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交流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愿意也有机会到国外知名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和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也有利于欧美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2、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实践能力。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基础阶段学习和临床阶段学习的两段式教育。一般按年制的不同,基础阶段的学习时间为2-4年不等,除了理论课的学习,还有实验课的学习,但是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一般没有安排于临床相关的课程,也就是说医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很难接触到临床相关的知识,这对医学生专业认知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外有些学校先行进行了一些医学教育改革上的尝试,在基础学习阶段,通过不同形式,如增加临床见习机会等,增加医学生的临床知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改革成果,对医学生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医学教育的改革还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青年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到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生。

第2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具有较为良好的基础,近些年发展迅速。从2009年到2013年,全年离岸合同执行额从12.3亿美元提高到46.3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39.3%,2013年占全国比重为10.2%。2013年,浙江省服务外包来自美国的合同执行额达14.6亿美元,来自日本的合同达5亿美元,两者共占全省服务外包总额的42.45%,而全国平均为37.3%,这说明浙江省企业面对美、日等主流客户直接承接服务外包能力较强。全省形成了杭州为中心和第一梯队,宁波、金华为第二梯队,绍兴、湖州、嘉兴为第三梯队的发展态势。杭州是浙江省唯一一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全国21个示范城市中名列前茅,2012年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为29.7亿美元;宁波、金华是浙江省另外两个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超亿美元的城市,2012年分别为3.9亿美元和1.2亿美元;绍兴、嘉兴、湖州市2012年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超4000万美元,分别是6508万、4410万、4140万美元。杭州、宁波、金华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之和占全省比重高达94%,第三梯队的绍兴、嘉兴、湖州加在一起仅占全省的4%,以上6个城市占据了全省绝大多数离岸服务外包份额。高新区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服务外包集聚区。杭州滨江国家高新区是杭州最重要的服务外包集聚区,拥有浙大网信、浙江中控等著名服务外包企业。2013年,杭州市离岸合同签约额为43.59亿美元,离岸执行额为35.6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6%和77%,在全省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2014年1月,滨江高新区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2.2亿美元,占全市总执行额的56.84%,占该月全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的52%之多。宁波的服务外包产业水平稳居全省第二,2013年,全市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7.7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0亿美元,占全省的13%,而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核心地块的宁波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是宁波市最重要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之一,拥有宁波微软技术中心、IBM、盘石等著名企业。

二、浙江高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

高新区高度重视软件与信息产业发展,大力建设软件园区、基地。杭州高新区不断加强高新软件园、天堂软件园等软件园区建设,经多年培育,区内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软件企业,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杭州高新区第一大产业。宁波高新区大力建设软件园、软件推广研发基地,将软件创意与互联网作为“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之一,计划到2015年培育软件与服务外包类企业200家,实现收入200亿元以上。高新区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化是服务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位于滨江高新区的海康威视、大华技术,都既是国内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又是位居全省前列的服务外包企业。再如新昌高新区的新昌制药厂、新和成、京新药业等企业,近年来陆续承接了一批来自瑞士、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药物研发外包业务,占据了绍兴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半壁江山。

三、浙江高新区发展服务外包存在的不足

浙江省仅杭州高新区享受国家服务外包优惠政策。全国21个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等3个城市入围,广东有广州、深圳等2个城市入围,辽宁都有大连、大庆等2个城市入围,而浙江仅有杭州1个城市入围。而企业只有在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才能享受服务外包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所以全省仅杭州高新区具有较大政策优势。除杭州高新区外,宁波高新区、金华高新区的软件和信息产业服务外包业发展较好,新昌等高新区则在医药研发外包等领域发展有一定特色。但更多的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较小,原因除了非示范城市缺乏税收优惠外,还有大部分高新区的产业技术层次不高、企业研发实力不强、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不够等。

四、推进浙江省高新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结合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引导高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省自2012年9月开始启动三位一体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在开展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工作同时,还培育创建了嘉兴光伏、舟山船舶等9个产业特色鲜明的省级高新区。承接发达国家、地区的软件、研发、设计外包业务的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建议将承接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尤其是离岸外包的工作情况作为加分项纳入省级高新区和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的考核评价。支持宁波、金华等城市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税收等政策上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支持宁波、金华等地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发挥自身在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研发服务外包业务,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第3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江苏省高新园区;发展状况;经济指标;纳税;出口创汇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7-0001-03

2008年江苏省高新园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创新务实、开拓进取,在不利的客观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经济状况继续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49.5亿元,同比增长21.05%,是2000年的9,34倍。下面根据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统计年报,从运行发展基本状况等方面分析:

一、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各项指标基本状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全省高新园区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截止2008年底,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内企业达38024家,从业人数达176.9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195,44亿元、工业总产值16096.87亿元、工业增加值3523.6讹元、国内生产总值4649.5亿元、利润777.5亿元、上缴税563.74亿元、出口创汇972.1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15%、24.39%、21.24%、21.05%、21.19%、18.83%、11.85%,高新园区经济继续在较高平台上实现快速发展。

(二)省级高新园区比重上升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园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润、交税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省高新园区的63.05%、62.78%、66.1%、52.92%、60.92%和84.56%,各项指标比重均比去年有所下降;占全国高新区比重分别是14.88%、15.61%、16.95%、11.08%、10.04%,29.58%。2008年全省高新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359亿元,占全省的40%,其中国家级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222.8亿元,占全省的33.82%。

省级高新园区经济增长迅速,经济总量占全省高新园区的比重在逐步提高。省级高新园区利润占全省高新园区利润总额达到了47.07%,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盐城高新园区各项指标增幅均比较大,技工贸总收入增幅达到148%,工业总产值230%,国内生产总值139%,出口创汇140%,上缴税额和财政收入均为80%左右,以上指标占全省高新园区比重均创历史新高。

(三)人员概况及人均主要经济指标

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企业38024家,是2000年的4.2倍。从业人员176.9万人,是2000年的5.4倍,其中大专以上人员占到从业人员的30%,中高级以上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2%;其中硕士18366人、留学归国人员8278人;从事研发活动人员8.7万人,占4.9%。这充分体现了江苏省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栖息地,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江苏省高新区的建设中来。

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企业全年实现人均工业总产值90.99万元,同比增长24.39%;人均技工贸总收入108.51万元,同比增长30.14%;人均GDP26.28万元,同比增长21.05%;区内企业人均上缴税费3.18万元,同比增长18.83%;财政收入5.56万元,同比增长30.14%;人均出口创汇5.5万美元,同比增长11.85%。

(四)园区投资、利用外资情况

2008年度整个江苏省高新区入区项目建设工程进度运行态势平稳,进展顺畅。江苏省高新区新开发土地面积12.86平方公里,新竣工建筑面积761万平方米。总投资236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67%,其中基础建设投资1250.02亿元,占52.75%,比上年增长41.4%。

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吸引外商投资项目982个,合同利用外资9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37亿美元。2008年底江苏省高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9.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32.72亿美元。

(五)高新区利税率、增加值率情况

2008年江苏省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为19195.44亿元,利润777.5亿元,利润率4.05%,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上缴税563.74亿元,上缴税率2.94%,比上年减少0.27个百分点;利税率7.18%,比上年减少0.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6096.87亿元、工业增加值3523.6亿元,增加值率21.89%,比上年减少0.57个百分点。

(六)出口创汇情况

2008年高新区实现出口创汇972.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5%,比前几年增幅减少;占全省出口创汇40.83%。国家级高新区出口创汇822.06亿美元,占全省高新区84.56%;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出口538.5亿美元,占全省高新区54.45%。部分省级高新区出口增幅明显,盐城增幅140%,江阴增幅93.68%,镇江、扬州、海安出口有所下降,扬州与海安与去年相比均减少35%。

二、推进江苏高新园区发展的工作建议

我省高新区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国家“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结合全省高新区发展阶段和具体状况,进一步发挥高新区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更高层次上部署新一轮发展战略,更快速度地培育创新集群,更大力度地发展战略产业,继续保持高新区政策优势,建立符合新时期任务评价导向,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全面增强高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撑。经过今后一段时期的努力,全省高新区形成“战略聚焦、集群创新、内生增长、集约发展”的新局面,为全省产业振兴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先导和示范,成为全省最具辐射带动力的创新经济体。

1、主动衔接国家创新战略,从三个层次部署高新区新一轮发展。努力创建1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国家部署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中争占一席之地,加快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品牌、规模超千亿的大企业(集团),形成引领和融入国际产业发展前沿的能力。启动建设6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按照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要求,在国家级高新区部署建设一批创新核心区建设,率先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型。依托省级高新区培育10个高新技术特色园区,带动地方产业升级。

2、积极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前沿,做大做强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以软件为主体的高端服务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带动江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基地、国内最大的风电装备基地;带动沪宁线成为沿海地区最重要的软件、生物制药等智力密集型产业基地,带动无锡和苏州地区成为全球集成电路研发制造的中心之一,带动南京苏州地区进一步凸显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3、培育园区发展的内生能力,构建一批创新集群。以国家高新区为载体,重点围绕纳米技术、融合通信、微纳制造、生物制药、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群,以政府为引导,积极推动高新区内产学研合作创新,组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推动高校院所研发活动进入高新园区,带动园区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规模发展。

第4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借鉴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在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和技术革新潜力较大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仍没有完全实现建设之初的目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创新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也在趋于弱化。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面对资源紧缺和人口红利丧失等问题,只有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动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全行业的产业升级,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平稳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

从经济指标上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全国各地区已成立共计11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共有74,275家,为1,527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近2%,同时带来了23万亿元的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6.5%,不仅如此,还创造了4,351亿美元的出口总额,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18.6%。在^域分布上,东部高新区数量为48个,西部为27个,中部为24个,东北为15个。其中,东部高新区发展状况最好,共有44,532家高新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为89万人,实现总收入13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总收入的56.52%,出口总额3,200万美元,占全国高新区出口总额的74.68%。可见,高新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强大的活力、潜力和推动力。

从相关政策支持上看,已经由最初单一的财政政策,逐步发展为多角度、全方位的政策支持。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关村”在北京成立。政策制定的理念是以政府部门主导,依靠研发补贴等直接手段促进其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全面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高新区建设的政策体系也不断完善,根据高新区的发展趋势,制定可以依靠市场上多种社会力量而共同激发高新产业发展潜力的政策支持。由国务院、国家科技部、国家体改部、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组成的政策制定主体,以资格认定、行政法规、规划纲要、指导意见等形式颁布政策,通过互相协调共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政策所覆盖的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高新技术的资格认定、高新区内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土地政策和金融支持、知识产权管理,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高新企业综合实力评估考核等。

从发展模式上看,高新区的发展已逐渐从产业集聚阶段平稳过渡到创新集聚阶段。高新区建设之初由于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借鉴了国外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将其作为高新园区的发展模式,这个阶段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模式显然已不再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转变发展模式。2009年高新区内共有53,692家高新技术企业,而到2010年时企业数量却减少为51,764家,这是高新区成立以来企业数量首次出现下降。同时,从2011年开始,企业从业人员、总收入以及出口总额的增长率都呈递减趋势,三者分别从2011年的24.99%、37.3%、28.44%降至2014年的4.59%、13.58%、5.2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摒弃了过度追求经济数量的发展道路而开始注重发展质量,真正实现高新区的“四个提升”,即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引领辐射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特色不明显。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高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所担负的重任也更加凸显。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各地均积极参与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一方面高新区的大量建立确实给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也增强了高技术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给高新区带来无效供给过度、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为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政府预算中科研经费支出部分的划分比例逐年上涨,同时针对高新区企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也更加合理,但是相比如此大规模的“投入”,高新区的“产出”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全国有上百家高新区,但是大多数开发区都缺乏特色产业,项目建设盲目跟风,根本没有结合自身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制定发展战略,甚至有些高新区还停留在最初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被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所淘汰。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科研水平相对落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在经济技术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大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此对于当时我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可以理解。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存在的问题。发展初期,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并且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高新区的发展寄托于大规模引进外资,这使得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再加上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周期长的特征,使得我国高新区内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外包服务、出口再加工等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活动,进一步削弱了自主创新能力,使得高新区偏离了引领高新技术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企业的轨道。

(三)缺少行业主导力量。目前,我国高新区内集中的企业主要以外资企业和内资民营企业为主。由于外资企业进入高新区主要是看重相比本国更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以及我国为其提供的诸多优惠政策,因此出于战略利益考虑,它们倾向于将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等生产活动转移至高新区,而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例如技术研发中心、核心部件生产等则不会向海外转移。而内资民营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以中小型企业居多,无论是资金实力、研发能力还是社会影响力都相对较弱,再加上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以及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使得高新区内的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呈规模小、能力低、分散式发展特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数量少之又少。行业发展缺少主导力量,这不仅阻碍了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产业安全。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化发展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创新作为新阶段发展理念的第一位,深化科技和市场经济融合程度,高效配置创新要素,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迈进创新型强国,增强国家在世界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一)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链结构。目前,我国处于新常态时期,面对资源短缺、人口红利丧失等危机,必须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抛弃原来的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需求的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应走在“供给侧改革”的前列,利用高新技术的外溢效应带领全行业进行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国家统筹高新区应注重发展质量,使其产业特色化、分工合理化。各高新区立足本地企业资源,合理规划园区产业定位,选择主导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共性技术平台,形成有关联效应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同时,根据高新区的功能不同,进行知识型和技术型划分,使研发和生产分离,在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的园区主要进行研发,而在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园区主要进行生产。根据生产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进行生产主体和配件的划分,形成产业的纵向、横向链条匹配。

(二)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创新能力。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一种以知识形态为主的劳动产品。由于技术形态的特殊性,使得其容易被非法使用来牟取利益。高新技术产业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因此一旦高新技术成果被非法使用,那么给研发企业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产权正是对技术进行保护的盔甲,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人们自然会“议出”合理的价格,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还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动力,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占有、使用、收益权利等进行明确界定,进而保护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热情,使其在共享经济时代能够交换和分享技术使用权,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身的创新潜力。

(三)利用国有资本,推动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不断上新项目、建新企业来发展;二是通过改造升级原有企业来发展。目前,我高新区的发展以前者居多,但由于针对高新技术项目可行性评估的体系并不完善,使得很多项目不仅没有取得预计成果,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既有一定的基础优势又有大量的财富积累,理应在创新驱动发展时期,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以高新技术为杠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据有关国有企业改革调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而振兴国有企业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高新技术,只有通过技术改造推动生产力发展,才能使国有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因此,无论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对于国有企业,利用国有资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承担着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等多重重任。因此,必须把握好高新区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其带动产业升级的核心作用,促进其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美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内涵挖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0.

[2]汪涛,李t,汪樟发.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协调状况研究[J].科研管理,2011.6.

[3]韩伯棠,朱美光,李强.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

[4]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解读[J].硅谷,2013.4.

第5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 西安 高新区 产业集群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西安投资设厂。西安高新区经过飞速地发展,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新区的产业“集而不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区“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什么西安高新区拥有科研、区位、人才培养能力等优势,其产业集群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初步探讨了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发育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发育缓慢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对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向集群化发展的变化反应缓慢。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粗放化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生产方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转向追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但这种思想的转变又是十分漫长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雁阵”理论、增长极理论都对高新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 “地域生产综合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集聚经济效果,以及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但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买方市场、更多考虑生产成本优势的模式,在当前生产普遍过剩的市场经济下,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上来”;雁阵理论强调利用区域差异建立多级的梯度结构,但通过梯度转移试图弥补我国地区的差距的同时又会造成新的差距;增长级理论强调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但是很难把握门槛规模、内部产业结构、区位和时间的结合。对这些不足的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是以资金损失、资源浪费、丧失发展机会为代价的。集群理论是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较有效的理论,目前从整体来看西部高新区对产业集群优势的认识远不如沿海地区深刻。

(2)西安产业集群发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高新区建立的初期,资金、人才和经验全面匮乏的客观条件使得开发区政府无暇顾及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的竞争优势,“以土地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从而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缺乏根植性,造成开发区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事实上,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是在“制度安排中进行的而且还将在制度变革中发展”,随后西高新的发展渗透着国家的意志。到目前为止,仅仅是形成了医药、微电子等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缓慢。

(3)市场化程度不够深入,集群式发展的意识淡薄。辨认产业群的重要标准,是区内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间具有高度的内在联系。这个具有高度内在联系的结网结构的形成的基础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开发区产业规划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市场化程度“南高北低”,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的规划时,仍存在把规划简单的等同于计划,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现象。环境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形成。

市场化程度对西安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关联性很大,张元智、姚惠琴、李峰等对此都有深入的研究。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无论是社会根植性还是地理根植性,都要建立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这里借用前辈们的共识,只是想说:市场化的深入,是西安乃至全国开发区内产业集群形成的最根本保障,同样市场化的深入与否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育完善与否互为因果。

(4)传统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农耕文化观念制约了强调产业分工和协作的思想传播。从西安文化积淀对人观念影响角度讲,历史文化深深影响着西安人的观念,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因素的农耕文化观念意识在开发区仍然普遍存在于包括许多(中层)管理者在内的员工当中,这一方面造成开发区内企业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意愿淡薄;另一方面使得开发区缺乏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土壤。集群是市场化专业分工思想的产物,与西安本土的传统农耕文化存在冲突,后者反过来影响了前者的发挥。可惜的是,这一点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西安高新区自身的原因

(1)政府制订发展规划中局部存在“跟风”现象。政府服务性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在某些规划中仍保持着计划体制下传承下来的“行政式”冲动,而错误的“政绩意识”则推动了这种不理智的冲动。政府往往在引进项目中“自然的”抓大放小。我们认为,仅靠吸引几个大型的的外资企业是很难建立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

从实际的情况看,许多大企业没有与开发区内其他企业发生更多的联系,仅仅是跨国公司的海外廉价生产的“飞地”。 跨国公司感兴趣是当地质优、价廉的科技人才,和充足的能源供给、优惠的土地供应政策。造成地区技术外溢性效果并不明显,若希望借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区内的产业集群链,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用对待外资的热情对待内资,用对待国企的耐性对待民营企业,用服务外资的态度服务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园区产业布局竞争,通过集群优势参与国际化分工。

此外,盲目的跟风也会导致引资结构的不合理。2005年1月~7月引进的高科技项目只有一家,而房地产类项目占77.6%。高新区投入过多精力于房地产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势必有影响;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使得开发区的土地过度消费。

(2)错误的政绩观导致各开发区为追求局部利益而人为的撕裂了产业集群,使集群发展异化、碎片化企业选择地点时,除了考虑必要的运输成本和区位外,对于基础设施、是否享有优惠的政策也有很强的偏好。也恰恰是因为西安的区位优势,形成众多开发区,为了追求各开发区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难免造成各开发区间彼此的恶性竞争,争相利用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提供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金融贷款等优惠条件招商,难免造成同一产业人为的分散在各个开发区,把本来可以形成集群优势的产业链条,撕成了一条一块的碎片。这种各自为战的做法不仅不符合集群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重复建设,降低优势资源有效配置。笔者认为西高新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设立两个汽车工业园区,反映了市政府对推动发展某一产业的注意力不集中,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乏力。

(3)开发区软环境建设不足造成开发区内产业集群发育延缓。从某种程度讲,软环境建设对产业集群发育更重要,提高软环境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①有待规范和完善相关行业组织。从市场化运作和效率上看,行业协会并没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开发区官办的行业协会占大多数:政府主导的行业协会往往成为在任或退休的政府官员兼职或“再就业”的场所,政府逐步向公共型服务职能转变要求在市场机制下形成相应行业组织,成为企业-政府间沟通的桥梁,是行业规范的有力保障。在转型时期,必须打破原行业协会和所有制的界限,不能将行业协会变成政府的“私家田”由于大量的政府背景的人成为行业协会的主体,造成对行业协会对企业利益的忽视,进而影响集群发展。

②融资渠道(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有待完善。就西安高新区来说,我们鼓励企业上市,加强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此来缓解资金压力,但面临中小型企业指定的针对性措施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研究发现实现集群发育,恰恰需要加强对专业化分工特质的中小企业群支持,仅仅依靠几个“国字号”的种子基金能力确实有限。

③人才供给结构“两头小,中间粗”。人才结构不合理是一直是开发区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是高新开发区发展的最根本要素。同武汉、成都相比,西安最显著的优势就是人才的优势,这本当推进西安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条件,却因为人才供给的结构化缺陷反而成为制约开发区产业形成的“短边”。

④技术开发筹集经费和技术开发支出经费逐年下降。高新区年均增长超过30%,但科研经费投入逐年下滑。高新区统计资料表明科研支出从2000年的234185万元下降到2003年的94909万元,科研机构比例逐年下降,这也反映出开发区的引资结构不尽合理。科研投入的减少令开发区企业的创新动力减弱,而新技术的外溢扩散是集群产生正外部性效应一大诱因,所以科研支出的逐年减少也势必影响到开发区内产业集群发育的速度。

二、建议

如何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条条块块分割”的制度顽症,是实现西安各开发区内产业集群战略的主要困难之一,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当市场机制不健全、法规不完善时,社会资本缺乏,交易成本高昂,产业集群战略难以制定和实施。 很难想像在部门分割和地区分割严重的地方会很好地实行产业集群政策,因为产业集群是跨部门,同时也可能是跨地区的,如果各个开发区只追求各自利益,缺乏产业间的战略协同,相应的产业集群是很难有竞争力的。也就是说,在市场化的竞争过程中,政府有责任防止本地区产业集群,因为某种非市场化的因素易导致出现“集而不群”的现象。

一般来讲,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中产业集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必须通过要素流动、建立竞合机制、技术创新等非政府要素投入,使得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集群内部形成有效的自组织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集群内各企业除了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本企业优势外,怎样利用地区的竞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彼此衔接的“钻石体系”;集群怎样利用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通过“嵌入式”的增长方式,适时的越过“卡夫丁大峡谷”,依旧是急待我们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们认为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剪除“杀鸡取卵”式的管理办法。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自组织”机制,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至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认真研究西安高新区参与世界产业体系的程度与在其中的位置,合理规划开发区内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产出结构,发展适合自身产业集群,不盲目追求高端产业链条。第二,加快“产学研”一体化。重点加快科研体制的转变,通过政府建立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防止把高新建成新的“飞地”。第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规范企业登记制度,着力培育专业化的配套企业群,并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贷款等优惠,摆脱中小企业发展混乱的现状,为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推进市场化进程,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保障民营企业职工的权利,并防止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所有制歧视。

参考文献:

[1]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集群中国的经济龙脉》[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4

[2]张克俊杨萍唐 琼:产业集群与西部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A].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1月

[3]梁栋: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研究[A].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2月

[4]杨永平:我国开发区的历史拐点及未来走向[A].经济问题,2006

[5]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A].经济经纬,2002年第二期

[6]西安高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研究报告》 2006 (内部)

第6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聚集在高新区,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和美国硅谷等国际上著名的高新区相比,我们还有差距。要领先世界,我们的路还很长。

近日,带着一些问题我们专访了研究科技政策、高新区数十年的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王德禄所长。

中国科技财富:中国的高新区很多,也很有特色。就您的长期了解,谈谈它们的发展模式。

王德禄:中国高新区很多,现在各地方政府都很重视。但我们国家刚设立高新区的时候就是在科技聚集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设高新区,基本上以省会城市为主。但后来由于政治需要,高新区什么样的都有,甚至青海、贵州等落后省份都有,可以说中国高新区现在的水平和规模参差不齐。总得说来,在科技发达地区,高新区做得比较成功,比如上海、成都、西安、杭州;在科技不是很发达、经济也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做得就比较一般。

中国科技财富:王德禄所长对国外很多知名高新区都有过研究,也给国内很多高新区做过咨询和服务工作。在您看来,和国外优秀的高新区相比,中国的高新区还缺少些什幺?

王德禄:不能说缺少什么,中国高新区有两个特点,使它区别于其他高新区。一是创业者多,创业活跃。现在只有硅谷高于中国高新区,其他的都没有中国这么多。第二是有政府管理,成立管委会。不但有管委会,而且还区分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都有一个认证的过程。

从发展方面讲,中国作为后发展的国家,走的路子很独特,而且是成功的。我觉得说中国缺科技是不对的,创业比科技重要得多。

培育天使投资,做专领先世界

中国科技财富:从您过往的资料看,您推崇硅谷模式。中国目前外部环境不可能这么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我们现在应该从哪一步开始学习、靠拢?

王德禄:第一,经济发展模式方面。中国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或者说有很大学习的空间。中国模式上相对落后,就连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前一阵经济发展还是靠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模式就是商业模式创新。在这方面,不管中关村还是其他高新区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学习。第二方面是风险投资。中国有的地方政府比较支持,但是风险投资体系里面最缺乏的是天使投资,而这并不是很容易启动的,必须使经济循环起来,早期创业者成功之后,拿钱做天使投资。中国目前这个循环还没有建立起来。

中国科技财富:中国少有像斯坦福大学这样优秀的大学,也缺少成熟的创业环境,然而离我们比较近的台湾新竹高新区却做得不错。我们可以从它那学习些什么呢?

王德禄:新竹比较大的优点是单一产业在世界上领先,就是IC制造。可以说,新竹、印度班加罗尔和中国高新区相比的优点就是,一旦做出新产业,在全世界独一份,同时能和硅谷形成互动。中国的产业,比如北京中关村产业很多,有可能有单一产业的像武汉光谷,但还是在别人后头,不是全世界独一份的。现在中关村比新竹大很多,但新竹这个模式我们仍然没做到。

科研人员创业应当大股东

中国科技财富:从高新区发展政策方面,您说创业很重要,天使投资很重要,现在也有李开复、柳传志、雷军等人在做,这方面应该说是在不断完善。对于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您有何建议?

王德禄:他们进来也不算,因为天使投资是身边的人给你钱。这个人最好有经验,不仅能给你钱,也给你市场。在硅谷,可以这样讲,每个人都是天使投资。比如你是一个大学学生,你身边的人成立一个天使俱乐部,每个人出2万,不是很有钱的人都可以做天使投资。中国风险投资逐渐在发展起来,但是天使投资还不够。包括柳传志现在成了正规的风险投资商,他们看这个企业有可能成功才投资。天使投资更多的是对想法投资,中国离天使投资还很远。

中关村有几个人创业比较成功,做天使投资也比较成功。这次泛海买联想,使得联想终于不是科学院第一大股东。产权体制在中国仍然是制约科技发展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国创业,尤其第一代创业者,很多成功了,但是他们退休后没有一点股权,因为是科学院的企业、清华的企业、计算所的企业。像柳传志这样的是少数,大多数创业者是不能拿出钱来投资的。

第7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新区 行政管理 创新

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作为一项基本的组织形式和运作制度,是高新区体制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摒弃旧体制的“痕迹”,吸纳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高新区特色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要解决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实现体制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高新区行政管理应培育和发展现代管理理念

1.1 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改善政府服务

把各类服务型平台的建设作为高新区的重大工作来抓,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园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秩序,高新区管委会的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改善服务态度;要做好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构建满足高新区内企业需要的人才服务平台;加强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构建一流的投资服务平台;做好产权保护工作,构建高新区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多元的中介服务平台;积极制订各项产业指导政策、优惠政策、技术创新引导政策,构建高新区的政策服务平台。

1.2 贯彻阳光政府的理念,大力发展决策咨询和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重大事项的决策要先咨询,后决策;重大项目要先论证,后立项;重要工作要先评估,后验收。高新区要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对管委会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重要决策、廉政规定、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定期进行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

2.着力处理好三个关系

2.1 处理好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是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的前提

管委会各部门要“高效率快节奏”地运转,管委会与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应密切合作,紧紧围绕高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各部门不能各自为政,要统一思想,在必要的时候合署办公,联合运作,打破部门界限,以做好高新区的工作为核心目标,坚决杜绝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

2.2 处理好官、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四大主体的合作运行机制

高新区要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四大主体合作运行机制。“官”主要任务是保护产权,引导科技成功向产业、产品地有效转化。“产”的主要作用是为科技课题的立项、研究提供资金、设备,并负责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品化;“学”、“研”的作用则是利用自身的科研基础和知识优势,运用提供的资金开发出新的尖端的科研成果。其中,产与学、研是互为前提的关系,官则是这种关系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

2.3 处理好高新区与所在行政区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规范、有效的协调机制

处理好高新区与所在行政区政府之间的关系是高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参照“复合行政”和“协同政府”的理念,高新区应该充分尊重现有行政区划,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基础上,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适时转变自身职能,并利用信任将不同的组织整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将高新区管委会与所在行政区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途径加以固定。

3.合理设定管委会职能并精简管理机构

3.1 全面落实高新区管理所需的行政权限,合理设定管委会的管理职能

目前,高新区行政管理最大阻碍就是管委会的行政权限不够,行政职能配置不科学。要解决这一问题,省、市政府要科学、合理地对高新区管委会进行授权。一是授权要全面;二是授权要落到实处。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应该包括:制定高新区发展规划、提供优惠政策支持,营造高新区良性运行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各种服务平台;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假冒伪劣等不良竞争行为;完善区内基础设施,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启动资金,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制定市场准入规则,优化区内产业结构,促进良性互动的产业链的形成,等等。

3.2 精简管理机构,打造精干型“小政府”

高新区管委会要按照“精简、统一、廉洁、高效”的原则,压缩管理幅度,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打造精干型“小政府”。

要建立精干的“小政府”,首先要严格控制机构规模,减少机构数量,因此各地方高新区机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和上级规定的限额设置。中央制定的机构设置限额、类别和要求,是根据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经过科学论证提出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在设置机构时,一是必须把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机构以及一些任务单一、工作量不大或职能交叉扯皮的机构精简下来。二是要严格按规定限额设置机构,限额内的机构也要区别对待。不能简单地搞上下对口、左右看齐,要从改革和体制创新入手,做到该撤的机构一定要撤,需要加强的机构必须加强。

4.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服务队伍

古人云:为政在人。加强高新区科学管理,人才是关键,干部是保证,重点是要努力建设一支有管理能力、会专业技术、懂国际化运作的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一要坚持科学标准。高新区公务员一般地说文化素质比较高,在管理队伍建设中要坚持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要提倡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按科学的规律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只有树立科学求实的态度,才能树立公务员的权威,提高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二要注重创新能力。高新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和窗口,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措施。要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按常规办事,不能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的种种痛疾。三要追求高效工作。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强烈呼唤着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效率是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的有效手段。高新区行政人员手中掌握着权力,控制着相关资源,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新区的健康发展。要倡导雷厉风行,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以顺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既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谓上下互动,就是国家、省市各级要对高新区工作大力支持和促进,要尽可能赋予和支持高新区采取不同于其他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让高新区进行自主式的体制创新和改革,使高新区保持先行先试的优先权。所谓不断完善,高新区自身要锐意改革创新。虽然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就能够使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鸿.我国高新区的政策环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9(1).

第8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一、主要工作成效

1、规划审批服务

至2018年11月底,为海利不锈钢板有限公司、江西博吉实业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发放用地规划许可证18件;为江西松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西长达减震器有限公司等  20家企业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23件;为江西海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明恒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规划验收并发放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13件;完成嘉德生物、新华液压、海利不锈钢等13家企业规划方案审查;出具19家企业规划条件设计通知书。

2、 测绘服务

高雅涂料、云计算、大乘汽车等12家企业进行现场勘测并出具用地红线图;为江西乐城技术有限公司、16家企业完成用地、围墙及厂房规划放样定桩共计35宗;完成张家安置点平整土方验收;完成赣闽区核心区重点企业征地线放样,完成汝水大道,科技大道、纬七路东延伸段等多条道路的征地放样工作,完成李家、谢家、、中左、钟岭新村等多处安置点分户放线工作,出具金巢大道、科技大道、汝水大道等征地红线图数十份。收入方面:测绘队账户实际进账80余万元,为建设、国土以及乡镇等政府性测绘任务约17万元(未进账)。

3、 完善规划编制

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高新区各项、各类规划设计。

1、委托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高新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指导高新区各类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高新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本次规划遵循产业集群、集约用地、生态环保、高效节能原则,通过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专业整合,科学编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使高新区内企业及各类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有章可循。

2、委托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对我区形象、功能完善及品质提升进行城市设计。从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创新、开放、人本、低碳、共生”5个理念出发,确定城市建设节点,改善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景观品质,强化地域特色,并对现有园区内建设中的一些规划不合理、品质形象低的企业提出具体整改方案,为城市建设以及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组织高新区规划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建设局、发司及相关道路设计单位,对东一区东二区六区及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雨污水管网规划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对高新区市政雨污管网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梳理,明确关键节点,对我区建设的地下工程从建设时序及建设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4、编制六区及东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研究院正在编制六区及东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全面启动六区(核心区)及东三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提供规划指导。

5、编制东一区及赣闽合作示范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委托抚州市规划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东一区及赣闽合作示范区核心区分别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进行编制,本次编制是在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确定后进行的一次修编,通过本次修编,为该两项控规通过市政府的审批做好准备工作。

6、我局结合高新区目前编制的各类规划及产业发展方向,牵头对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进行总体规划。将高新区规划为“三区六园”的发展格局,三区分别为:城市生活区,金融科技创新区,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六园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综合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

7、我局与市规划局对接,初步确定金融科技创新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单位,将委托该单位对金融科技创新区进行规划编制,对打造高新区新亮点,建设高新核心区提供规划指导及规划支持。

(二)加强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1、成立高新区项目建设审查委员会和专家组,加强项目建设组织领导,完善项目规划设计评审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城乡规划、项目建设审批管理,提高高新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高新区入区工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城市项目建设品味,我局牵头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同意,成立了项目建设审查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房管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和专家组组长。

2、明确了项目审查会议制度,确定项目审议、审查范围。

项目建设委员会实行委员会议和专家组会议制度,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各类会议审查的范围,结合审议事项的具体情况,事先征求相关领导意见和专家组意见后,分层次提出上会的具体内容,从而对我区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都能从设计源头上提升规划质量,对单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园区各类建设品质及形象更上一个台阶。

3、自高新区项目建设审查委员会和专家组成立以来,已召开多次项目建设审查委员会会议和13次专家组评审会议。

分别为智科技园、大乘汽车、迪比科标准厂房、新维美纺织、嘉德生物、装配式建筑等项目规划方案及城市设计、产业规划等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对项目建设的规划方案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三)加强规划批后监管,保障各项规划能有效实施。

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内工业项目规划批后监管,明确检查对象、内容、方式、措施、程序等。与企业及各类建设项目形成有机互动,加大人员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利用不同工具进行区内巡查。局规划科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管理,建立管理台账,实现监管工作常态化。坚守规划底限,敢于碰硬,保证审批后的规划在建设期间不变形、不走样,下达东聚科技、森鸿科技等企业停工通知书8件。

第9篇:高新区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新区;创新;机制

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学者们在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区分现有的文献:

一、影响高新区创新的单一要素视角

AnnaLee Saxenian[1]认为,开放、互助的区域文化和国际产业合作网络对科技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吴开松等[2]认为科技中介组织在促进高新区企业创新和发展发挥着“黏合剂”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周勇等[3]认为以产业集群为依托构筑科技产业园实质上也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产业与科技园互相促进和支持;袁贵仁[4]指出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建设发展中,注重大学文化、企业文化、园区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创新行动塑造区域创新文化,引领和推动区域创新文化发展。张克俊等[5]认为政府在引导、调控、规划、政策支持、创新资源供给等方面促进高新区发展,但也存在政府失灵的现象;Igor Filatotchev el al[6]认为海归企业家创造一个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促进科技园的创新;章亚南等[7]认为高科技高成长中小企业形成的创新氛围可以影响其他企业开展创新,形成园区的创新活力;王伟[8],曾繁华等[9]认为优越的投融资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模式是高新区成功的关键一环。

文献在对单个要素本身研究的同时,也指出了单个要素在实现高新区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其他互补性要素的协助和支持。比如,赵建芳[10]认为政府应当成为科技中介机构的孵化器;吕玉辉[11]认为要重视科技园软环境建设以及文化建设,为园内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曾繁华等[12]提出通过市场化的融资手段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提及了两两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高新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创新进行研究。由于高新区内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主体,以及各主体与其依托的环境、区位、政策、文化、服务等其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因此,主体要素之间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实现高新区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高新区创新要素互动机制视角

高新区作为区域创新的示范,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更应该注重区域内部要素的互动。目前对于如何通过高新区内部要素的互动实现高新区创新的研究文献是非常丰富的。张目等[13]认为科技园区的参与主体的需求是科技园区的内在动力,各主体要各尽其责、各尽其所、联合互动;陈亮辉[14]提出杨凌科技创新系统包括研究开发子系统、研发成果商业化子系统和创新示范与扩散子系统三个子系统;薛捷等[15]提出高新区价值链的概念,创新各要素流在基础、发展、环境和智力的创新体系支持下融入科技园区的创新链和价值链之中;王敏晰[16]则以产业角度划分高新区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长期保持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与创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发生紧密联系。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陈劲[17]协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围绕合作模式、机制、制约因素、绩效评价等主题展开。Etzkowitz H[18]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弥补三螺旋中的缺口,发展适用于创新开展的组织机制。陈劲[19]强调知识的开发创造和应用转化,构建出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系统机构图。张力[20]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其根本在于利益协调,设定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

对于高新区这一亚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Saxenian A[21],朱光海等[22],傅首清[23],丁明磊等[24]等学者们认为科技园区域创新网络可以实现科技园内部要素长期稳定的动态的协作关系,是高新区创新的动力;盖文启[25]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

从文献综述的结果看,对单一要素、两两要素促进高新区创新的方式和机制的研究是非常充分的,也有学者从协作视角对高新区进行的研究。但笔者认为当前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于高新区协同研究还不够充分,尽管这些研究都已经提及到要素间的如何协作,但是并没有提出可以指导实践的创新机制。二是对西部高新区的创新机制的深入研究较少,较多的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AnnaLee Saxenian.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吴开松,颜慧超,何科方.科技中介组织在高新区创新网络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42-43.

[3]周勇,陈霄,姜晓婧.产业集群、科技产业园及地方经济发展[J].商业时代,2007,(29):96-106.

[4]袁贵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开创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新局面——在第三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10.

[5]张克俊,丁怡.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中政府作用及功能定位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11,(6):66-70.

[6]Igor Filatotchev,Xiaohui Liu,Jiangyong Lu,Mike Wrightd.Knowledge spillovers through human mobility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Evidence from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in China. Research Policy.Volume40.Issue3.April2011.P:453-462.

[7]章亚南,宋华明,孙小勇.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6):40-43.

[8]王伟,章胜晖.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投融资环境及模式研究[J].亚太经济, 2011,(1):97-100.

[9][12]曾繁华,刘灿辉,董晓君.提升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金融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95-98;95-98.

[10]赵建芳.西安高新区科技中介组织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特区经济,2004,(12):59-60.

[11]吕玉辉.基于企业集群的科技工业园区创新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9,(9):180-182.

[13]张目,王伟强.科技园区开发与建设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2):134-135.

[14]陈亮辉,雷家骕.国家级农业高新区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基于杨凌示范区的考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56-59.

[15]薛捷,张振刚.科技园区的创新链、价值链及创新支持体系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58-61.

[16]王敏晰.西部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149-152.

[17][19]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内涵[J].科学研究,2012,(2):161-164;161-164.

[18][美]亨利·埃茨科威兹著.周春彦译.三螺旋[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20]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1]Saxenian A. 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M].California: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 1998.

[22]朱光海,张伟峰,冯宗宪.拷贝硅谷:一种聚集网络理论解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14-117.

[23]傅首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J].管理世界,2010,(6):8-27.

[24]丁明磊,刘秉镰,庞瑞芝.台湾新竹与内湖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基于区域创新网络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1,(5):91-96.

[2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