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科研项目会议纪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项目会议纪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项目会议纪要

第1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就会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二、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及本人实习具体岗位与负责事务

实习时间:2019年3月5日至2019年4月30日

实习单位:合肥志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实习具体岗位:行政部项目主管助理

负责事务:各种科研项目管理及申报

三、实习主要内容

(一)实习单位简介:

名称:合肥志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志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气安全监测与保护、电能质量优化及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交通、建材、煤炭、市政、军工等多个领域。注册资金2100万元,位于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地处大蜀山北麓,毗邻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公司厂区占地面积30亩,办公生产厂房面积近40000平方米。目前公司产品已形成以电网运行设备状态在线检测装置和用电质量优化装置为主的两大系列30余种产品的多样化格局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规范的市场营销服务网络和成熟的服务支持体系,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公司全体员工立足自我,勇于开拓,秉承持续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施品牌战略。公司将按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在继续做好做精做强电力安全与节能行业的同时,向着”节能环保、电力安全、新材料的综合性多元化集团”目标迈进。

(二)实习具体内容:

合肥志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从事电力安全监测与保护类产品的公司。公司每年都有新研发的产品投入市场。同时对已有产品进行升级。

产品的研发过程较为复杂,从开始的产品市场调研、产品需求分析、产品原理设计、产品软硬件设计、元器件采购、产品小样制造、产品试验、产品批量生产、产品售后等等多个环节。

我所在的项目管理部就是对每个科研项目的全程管理记录,目的是为了产品的研发的可追溯性,一旦公司有人员变动,或者是产品技术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地查阅到相关资料。同时目前国家对民营经济大力扶持,对高新技术企业有很多扶持资金和技术,公司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项目申报工作。整个项目申报的所有材料都是由项目管理部门收集整合,最后上报到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

实习期间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按照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为每个项目建立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产品市场调研、产品需求分析、产品原理设计、产品软硬件设计、元器件采购、产品小样制造、产品试验、产品批量生产、产品售后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文档和表格。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制度,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号,整理。

二、部分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根据不同的申报要求,需要从研发、技术、财务、行政等多个部门,按照申报提纲汇总不总的材料。如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财务部门提供审计报告。我需要和财务部门沟通,在规定的时间需要将审计报告准时提供。需要和研发部门沟通,需要他们提供设计原理、产品的技术创新点等等材料。

三、按照领导的安排与布置,在组织召开的各种专题及办公会议中,协调各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的统筹安排,我具体的工作是会前准备,做到了会议通知及时,会议记录详细,会务准备周到,并按照领导安排对重要会议下达会议纪要,使党政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迅速传达到基层各单位。同时,及时呈送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保证各项工作及时高效。

四、处理一些简单的文字及表格工作,目前计算机使用是办公室人员必备的素质。利用计算机录入文字和文件处理,我都能够得心应手。复印,传真,公文处理等文秘工作基本熟练。同时,也能够利用互联网查询,传递,接收,储存有关信息。但是,还有一些方面尚有欠缺,如:制表,由于操作较少,很不熟悉。

(二)毕业实习的体会、收获:

1.任何工作都应该认真细致,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尤其是涉及到科研数据、财务报表等等,任何一点细小的错误都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果。我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在单位的任何部门都应该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成果。

2.企业在实际运行中一定需要进行合理有效地分工,工作程序详细具体,每一步骤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如设计部门才向采购部门提供元器件采购清单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原理规范及元器件标注规范标注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时间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技术指标,耐压值、误差系数等等,一个数据的错误都可能会导致产品的错误。我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各道工序都是互相关联,每一步都关系到整体结果,必须各部门充分合作,才能最后完成工作任务。

第2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等院校;科技创新

1 协同创新解析

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1]高校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创新为核心,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为手段,以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增强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新疆师范大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1年底,成立后在内联外引,整合各方资源,促进自身科研水平提高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协同创新路径

(1)加强组织领导。协同创新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定协同创新建设目标以及实施协同创新学术发展规划,制定内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新疆师范大学为更好完成协同创新工作,成立了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协调、解决创新项目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以学校名义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对协同创新工作开展年度检查,组织和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重大学术活动。参与重大项目和其他开放研究课题的评审,制定协同创新工作的具体建设计划和中长期学术研究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

(2)注重人才培养。高校以培养人才为首要任务,协同创新工作更要利用一切条件吸收中青年教师参加重大项目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培养高素质中青年学术骨干,同时积极吸收学生参加项目组,促进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相关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推进联合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新疆师范大学协同创新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紧密结合区内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注意研究和吸收多学科领域专家的参与开发,并积极吸收博士后参加研究工作,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经济社会发展,向学科发展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研究,要充分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打破学院学科壁垒,搭建交叉融合学科平台,打造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体,培育跨领域学科团队,开展集成攻关项目研究,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制定学科规划,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创新研究成果,有计划地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新疆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对口支援高校合作,加强博士点内涵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近年来多次邀请王蒙、刘亮程等学术名人做客讲学并通过多次承办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组织科研队伍、研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发挥专业研究学术交流中心的作用。

(4)做好咨询服务。协同创新应该为地方政府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建设性的和有影响力的咨询建议。新疆师范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研发优势,瞄准学科前沿,通过协同创新项目研究课题、吸收各行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参与合作研究,面向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各行业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2011年至今学校相关学院和部门与企业、政府、院(所)以技术服务、联合办学、学术交流、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咨询服务等为目标签约项目累计241项,签约经费累计达1800余万元。其中2011年签约58项,签约金额396.5万元;2012年96项,签约金额684.5万元;2013年签约87项,金额达753.27万元。通过协同增强创新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作为,要努力形成机构开放、内外联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协同创新机制。新疆师范大学在这一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机制:1)工作季报制度。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建立每季度一期的工作简报制度。将重大学术活动报告,如学术会议纪要、学校或主管部门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等;规章制度制定、修改和执行情况报告;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都一一汇总,以便随时查阅。2)统计年报制度。协同创新中心的统计年报工作,由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年报表每年十一月中旬之前报送协同创新领导小组,进行年终统计,并报送上级部门审查。3)成果简报制度。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每六个月一期的成果简报制度。简报内容包括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摘要;学术研讨会成果摘要;主要论文、专著摘要等。4)评估制度。为了促使协同创新中心尽快达到建设标准,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对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和办法是:协同创新中心在设施、研究、政策等方面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各分项目研究负责人的管理工作水平、效率和绩效。通过评估对于在协同创新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拿出专门资金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3 协同创新的意义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新组织模式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最重要的手段。高校以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学科资源等独有优势在推进协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加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较低的创新成本,获取较高的创新价值,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联结学科、机构和部门的桥梁,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自身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 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07):14-16.

[3] 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2-08-30.

第3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关键词]工程设计管理;设计水平;设计质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50

[中图分类号]F273;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1

1 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设计管理存在员工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员配备不全面、缺乏复合型人才、与平行职能部门信息沟通或工作衔接错位等问题,这些细节管理上的漏洞,制约着油田工程设计管理水平的发展。

2 立体式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立体式工程设计管理,分“横、纵、径”三方面。横向: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纵向: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工作;径向:改进内部管理制度。

3 立体式工程设计管理的运行模式

3.1 径向――改进设计部门的管理制度

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改进管理制度。

3.1.1 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激励是管理中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很好办法,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激励,可以避免市场经济对员工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及人才聚集效应对员工的不利影响。因此,可针对积极采用“四新”、设计差错率低的工程设计,年终参评省部、局级等优秀勘察设计奖,对获奖工程和其相应的设计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既能保证工作效率,又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1.2 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

面对繁重的设计任务,设计部门及所属专业员工对项目运行的动态管理过多地依赖于项目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本身,既低效率又缺乏时效性,更不便于设计管理决策、监控作用的发挥。设计部门可加大信息集成化建设,将同一项目的各专业资料统一到完整的平台,由专职人员收集、整理信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设计人员,并及时最新的设计、施工进度,这样,效率、时效及信息的准确性都将大大提高,符合油田快速发展及大规模开发建设对各项工作的要求。

3.1.3 设置科学合理的岗位

不合理的岗位设置,带来的结果就是在设计中,经常出现土建、机制等在管网或安装尺寸上不吻合,无准确的施工依据,从而耽误项目的施工进度。设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所需设置专业和岗位,抽调设计人员成立项目组。项目组通过“碰头会”,及时传达设计进度,这样不仅加强了专业间的相互协作,还减少了专业衔接不好带来的各类设计问题,减少了设计变更。

3.1.4 建立细节化管理制度

设计行业具有特殊性,设计任务的完成过多地依赖于设计个人,设计部门对员工的管理相对粗放,比如,注重营造人性化的管理氛围,缓解设计人员的工作压力等,但也会造成设计人员自由度扩大导致对细节的忽视。设计部门可制定考核办法,创新细节激励和约束管理制度,建立细节制胜的理念,针对设计图纸的“错漏碰缺”、设计变更等多方进行考核,逐渐让员工意识到细节制胜带来的成就感。

3.1.5 树立全员创新理念

设计部门应注重创新设计管理理念。首先,可因材施教,针对设计专家,突出科研项目攻关能力的培养;针对设计人员,可突出多样性、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其次,加强“四新”学习,与平行单位进行技术交流,打破传统设计思路,更好地创新设计。

3.2 横向――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工程设计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施工建设效果较为显著的因素,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能快速提升设计管理水平。

设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图纸会审制度,做到平行职能部门不仅能监督设计质量,还能及时沟通设计理念,更便于现场施工及日后生产管理。会审的问题由专人记录,在限期内提供整改方案,会审记录可与蓝图一并存档,对重大工程项目要形成会议纪要。

设计作为项目施工的依据,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设计交底很重要。设计部门制定设计交底记录、设计现场服务记录管理台账,针对特殊的施工要求、安全措施等一一做好相关记录。

项目投入使用后,设计人员要定期进行现场回访,听取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好记录。业主要针对流程是否顺畅、是否便于操作等多方面对该设计项目进行考核,并形成记录存档。

3.3 纵向――做好与上级设计部门的衔接工作

标准规范是设计人员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上级设计部门要创建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更新、标准规范,设计人员要查看平台信息,及时掌握新的设计标准,避免因使用作废标准而在设计中出现原则性错误。

针对所辖区域的地域特点、生产等实际情况,上级部门可制定标准化设计文件,设计人员可针对性地采纳、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设计进度。

缩小与大型设计院的差距,提升设计水平,上级部门应定期进行设计管理水平考核。通过专业部门的层层审查,找出图纸的通病、设计资料不完整等问题,同时要建立考核记录等台账,以更好地提升设计质量,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4 结 语

立体式工程设计管理方法在油田推广以来,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合理的管理制度、部门间的协作、沟通等做法的实施,加快提升了油田工程设计管理的水平,保障了油田新建产能、老油田改造、隐患治理等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第4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组成部分,以科学的态度加强对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的管理非常

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载体,指的是在科研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科研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进一步开发并妥善管理科研档案,使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和全社会,便成为当前众多高校科研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

1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需要以档案的形式妥善保存,使之形成科研信息资源储备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准确、完善是科研档案形成的基本要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档案的信息服务确保在科研工作中有效应用。归档时,要确保所有归档资料完整且归档及时,必须保留资料的系统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原始性;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科研人员的工作任务是认真记录并妥善保存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研究计划任务书、说明书、开题报告、工作方案、课题进展报告、课题结题报告、重要会议纪要、国内外调研材料、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记录、课题鉴定(验收)报告以及成果报告等文书资料。科研资料及时归档保存是科研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第一步。

2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科研档案材料收集不全

高校的领导者以及科研、档案管理等部门普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档案的发展进程。具体体现在四方面:

①目前,一些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档案管理的认识上片面化,将档案管理工作孤立起来,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单个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只关注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这使得科研档案从形成的初始阶段就偏离了服务社会的本质;

②在科研文献、资料的形成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未严格把关,管理制度不严谨,致使档案管理始终滞后于科研进度,严重阻碍了建档与科研的“四同步”。“四同步”,即下达科研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科研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科研成果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以及科技人员晋级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

③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全程跟踪检查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工作进度严重滞后。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有的科研人员一味的埋头搞科研而容易忽视建档保存工作,对其他部门组织的科研材料,基本上处于你交多少、我管多少的情况。

2.2 科研档案管理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无保障

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金有限,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致使校内科研管理部及其各个系部都未设立专职科研档案管理机构,尚未形成一套相对健全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和相关的实施细则,目前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依据来贯彻执行。没有明确制定科研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也多为兼职,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有的挂职档案管理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对档案管理工作兼而不管,必然影响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进展。

2.3 科研档案管理服务市场意识不强,利用率低

高校中的全体教研职工经过长年累月的钻研和积累,才构建了如今比较完备的科研档案资料库。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数字信息技术迅速以其简便、强大的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作为颇具前瞻性的高职教育更应该首当其冲,积极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来完善教研管理。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仍有部分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研模式,只对科研资料进行简单的搜集、整理和归档保存,并不注重其利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职能无法体现出来。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开展科研档案管理的目的除了应付上级检查以外,就是科研工作者用来申报职称的途径。科研成果的后期转化过程鲜有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档案无法重新编研或进行深加工,以进一步提升其科研价值,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

3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工作管理方法探讨

3.1 加强宣传,提高各级人员档案意识

为了提高高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对科研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从宣传着手,针对全体师生和科研人员开展档案管理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手段积极宣传《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使各级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也寓于科研工作之中,从而支持并广泛参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科研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从而提高其思想觉悟,主动收集、积累科研档案资料,并积极推进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规范化。

3.2 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依法制档

根据《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档案管理条例,基于现阶段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实际,着力完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档案管理员要合理分工,坚持完善各项工作流程,以促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要注重档案管理机制建设,推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切实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学院整体工作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项目完成后的2个月内,所有项目资料一律建档保存,任何个人不得归为己有。

3.3 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业务知识

科研档案管理属于政策管理的范畴,且对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较为严格,所以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提高素质、精通业务、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要求,针对各个梯度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再教育活动,掌握现代科研档案管理的技术要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科研管理人员要坚持理论学习,特别是交叉学科的融合交流,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

3.4 加快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科研成果最大效益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建成校园网络系统,教研管理模式也逐步向数字信息转型。科研档案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因素。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科研档案仍以纸质形式保存,现代信息技术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档案管理网络化程度低,致使档案利用效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现代科研档案管理除了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将科研资料分类汇总,然后归档保存)之外,更为注重档案资源的再利用,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的经济效益。在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往往能给予其足够的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如何创新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将档案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涛.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档案,2008.

[2]秦红梅.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促进科研事业健康发展[J].四川档案,2007.

[3]赵明丽.新升本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与利用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

第5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始建于1890年的齐鲁医院,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洪流中砥砺前行,经百年之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医疗、教学、科研等事业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百年齐鲁扎根山东,尊重传统的鲁文化与讲求革新的齐文化,一直共存于齐鲁医院的血脉中。

2011年4月,李新钢就任齐鲁医院院长。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百年齐鲁的文化神髓,同时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使医院工作与国家经济社会改革的黄钟大吕谐和,实现快速良性发展,成为他必须慎思笃行的课题。

有序发展

从山东医学院(现名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至今,李新钢一直在齐鲁医院工作。在他身上散发着齐鲁人谦逊、内敛、慎思、敏行的特质,成为一院之长后,依然如是。他履新齐鲁医院的三年,医院既重医疗质量内涵建设,又重服务区域拓展,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区域辐射能力亦取得大幅度提升。

与很多位于老城中心的医院一样,齐鲁医院坐落于济南市趵突泉畔的中心院区,也面临着布局局促、建筑陈旧、改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瓶颈限制了齐鲁医院多年,直到2011年10月,随着山东省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医用综合建筑――华美楼全面投入使用,济众楼等旧有建筑的陆续改造完成,硬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筑布局日趋合理。医院以此为契机,以“三甲复审”和“三级医院质量与安全年度评价”工作为抓手,全力加强内涵建设,在业务量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在潜心做好中心院区内涵建设文章的同时,齐鲁医院将始于2003年的院际合作战略与国家倡导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相结合,大力推进医联体探索,在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区域辐射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2年8月,齐鲁医院与海南保亭县政府签订了托管保亭县人民医院的协议。根据协议,保亭县人民医院成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海南分院”,由齐鲁医院全权管理30年,首开山东省大医院跨省托管先河。

2013年3月,为配合济南市的东拓西进规划,齐鲁医院东院区于在高新区天辰路正式开诊。

2013年12月,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克服各种困难,正式开诊。院区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合肥路,一期开放床位1000张,二期建成后床位总数将达到2600张。

至此,齐鲁医院形成了由三个院区、六个分院、十余个基层协作医院组成的医联体。

谈起这一系列大动作,李新钢始终头脑冷静、认识清晰:“齐鲁医院的定位是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学科门类必须齐全,并确保每个学科都达到一定水准。为与这一定位相匹配,中心院区设置4000张床位以内较为适宜。未来中心院区的建设将以环境改善为主。”

现在他心中最牵挂的,是暂设置于院区外写字楼中的儿科病房和旧楼中的妇产科病房。“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应该得到更好保障。但现在医院妇产科和儿科的就诊环境非常不理想,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妇儿综合楼的立项和建设工作。”

尽管经过一系列的合理改造,齐鲁医院中心院区的开放床位从1700张扩展到3300余张,且床位周转率也通过科学管理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涌入省城求医的患者需求。对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的现象,李新钢有着自己的看法:“由于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满足百姓的现实需求,加大各级医院的建设力度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大型综合医院,比如我们齐鲁医院,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适度有序’四字。”

在他看来,所谓“适度”和“有序”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考察区域内纵向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状态,“如果从基层到省市各级医疗机构都人满为患,就说明当地医疗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硬件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大基本建设的力度。”二是关注医院疑难危重病诊疗的比例。“当前齐鲁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危重病诊疗比例平均在70%?80%左右,个别科室甚至接近90%。这说明分布于区域内中、低端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疗资源仍然不足,我们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其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对医院内涵建设常抓不懈,充分挖掘潜力,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人力资源的服务效率。

致力创新

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的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管理单位,“国家队”是李新钢对齐鲁医院最形象的定位。“与县市级医院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同,齐鲁医院的学科战略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医、教、研并重,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有所贡献。”

在他看来,医院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医院的未来发展,而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最终的价值实现都体现在服务患者上。“当前中国医院的创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创,创造出一些之前没有的、能够更好治病救人的方法;另一种是引进一些新的技术,结合本国实际将其改进提高后,服务中国百姓。”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医学科研硕果的收获,必须经过长期努力。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专家,李新钢深谙其中的科学规律,并不急于求成。在他的领导下,齐鲁医院不但颇有耐心地坚持科研投入,搭建各种研究和转化平台,更努力完善医院中各项人才选择和科研评估制度。

“首先要在医院形成重视科研、提倡创新的氛围,使医务人员主动投入精力做科研;当基础研究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时,课题申报和的数量便会有所提高;一旦适宜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转化成临床应用,患者便会从中受益。”李新钢对《中国医院院长》记者表示,当前医务人员非常辛苦,坚持做科研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多医务人员都是利用节假日及晚上的休息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医院通过各种奖励机制予以鼓励和引导。为了提高国家级课题的申报质量,医院还组织院内外专家对医院各科室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预审。

在科研投入方面,李新钢的思路是,向贴近临床的科研项目倾斜,更集中地支持能够直接或尽快转化为临床技术应用的项目。“新技术能否应用于临床,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

在全院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2013年度,齐鲁医院发表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居第5位,课题申报和的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一大批应用型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患者祛除病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

涵养人才

无论是医院的规模扩张、院际协作,还是学科软实力的提升,都有赖于强大而可持续的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上,李新钢非常务实:“作为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大型综合医院,当然希望拥有众多的全才,无论临床、科研,还是思路、口才等综合素质,样样皆备。但是,人无完人,管理者的任务便是建立完善高效的人才培养、选拔和合作机制,使每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在团队层面收获综合效益。”

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能简单地依靠一套绩效考核方案和单一的经济杠杆,而要在临床、科研、教学各个领域,依据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各具特色的考核和奖惩方式,为不同类型的人才设定不同的成长路径。“总的目的就是明确医院导向,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发展方向的人才提供成长平台,鼓励学有专攻、术有专长。”李新钢说。

为适应医联体战略和服务内涵的深化,齐鲁医院未雨绸缪,连续几年扩招应届毕业生,但对引进学科带头人则颇为谨慎。“齐鲁医院有着传承百年的优秀文化,引进的学科带头人要能够融入医院文化。”李新钢表示,医院高端人才的成功引进,得益于一套严谨的评价机制。

齐鲁医院的高端人才引进以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首先,医院通过自评以及与国内外其他同级别医院进行调研和比较,综合百姓需求,确定引进人才的学科。人才选定后,还将就其各方面素质进行评估。最终通过试用决定是否引进。在整个过程中,医院和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手足外科的建设为例,在引进相关学术带头人之前,手足外科相关疾病治疗归属于骨科,专业性有待提高。一些患者不得不转院治疗。医院管理层发现这一问题后,着手筹备独立的手足外科。在引入合适的学科带头人之后,手足外科快速发展起来。

在李新钢看来,齐鲁医院的人才最需要的是专业发展平台。“齐鲁医院在1700余张床位规模时,积累了一部分人才。当前医院中心院区规模达到3300余张床位,人才的能量得以释放。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适度有序扩大规模的合理性。”

2013年底,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开诊后,医院按照青岛院区的定位和需求,有层次地引进了一批人才,在人才配置和培养方面实行“学科统筹,一体管理”,以确保提供与中心院区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青岛院区的各临床学科由本院的科室主任统一管理,在青岛院区设置常务副主任。与此同时,医院也不断引入和培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完善青岛院区的人才队伍。”

对于有限的医院资源,李新钢并不以资源分配者自居,而是抱以开放、公平的态度,一切以学科发展状况和患者需求为指针。

他强调,齐鲁医院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学科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必须遵循这一总目标。“人才和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最能体现院长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我在自己的任期内,将努力做好人才学科的长远规划和稳步实施,为百年齐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聚力内涵

清醒地认识医院的发展现状,是医院管理者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作为土生土长的齐鲁人,李新钢对医院发展有着客观的评价:“医院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之前人才积累的基础上。过去20年,齐鲁医院并没有实现规模扩张。如果说近年来的几项基建工程是在破除瓶颈和补课,那么内涵建设则是长期以来医院常抓不懈的必修课。在当前国内外同行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内涵建设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李新钢以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复审等外部监管为抓手,细化医院管理制度,持续改善和规范医院的服务流程。“一方面是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在他看来,质量安全和效率是共生共赢的,质量和安全的水平提高了,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作为一家有着3000余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每一项流程的优化都牵涉多个科室,很难以某一部门之力解决问题。

为此,李新钢创新性地设置了运行督查办公室,以运行督查和绩效考核为主要工作职能。在制度层面上,医院制定了“八部门联合督导制度”,由运行督查办公室牵头,联合医务、护理、门诊、医保等部门,对医院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予以检查和督导。他还强化了行政办公会议督导制度。凡是在院长办公会上决定解决的问题,院办都会根据会议纪要,向所有涉及处室开出督导单,限期回复解决方式及结果。如果未解决,必须写明原因或在下一次办公会上说明原因。如此一来,医院各部门的执行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第6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关键词:管式干燥机;中心轴制造;激光四点找正;不填丝自动钨极氩弧焊

引言

大唐国际多伦煤化工项目是我国“十二五”规划重大化工项目之一,它横跨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压缩合成四大工段,涵盖三项世界之最,项目从2008年开始建设。然而,进行前述工序的前提就是将褐煤干燥。通过国外调研,发现德国ZEMAG(泽玛克)的管式干燥机运行安全可靠,干燥程度深,在褐煤气化中广泛应用,遂决定采用管式干燥机。由于管式干燥机进口费用大(是国产费用的3倍),我厂在大唐国际的应邀下从2006年开始研发设计管式干燥机。管式干燥机是一个倾斜的多管式回转圆筒,筒体外径5.3m,长度8.0m,倾角12°,干燥管数量1548根,干燥管通过前后端管板固定,整体重量达225t。筒体中心由长约10.3m的轴支撑在两端的轴承座上,大齿圈安装在干燥机前端,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传动,干燥机额定转速8rad/min,下图为管式干燥机结构外形图。根据输煤车间设计布置,干燥机前端安装在11m钢梁平台,后端安装在9m平台[1]。

图1 管式干燥机结构外形图

1-进料口 2-进汽管路 3-进料端轴承箱 4-大齿圈 5-传动装置 6-筒体

7-带螺旋片的换热管 8-载湿气体出口 9-出汽管路 10-出料端轴承箱 11-出料口 12-轴

1.干燥机组装方案的确定

由于干燥机单机重量大,整体直径达5.3m,若在制造厂内组装后再运输到现场能节省不少现场安装费用,并且组装工器具较为齐全,但是整体直径加运输车体高度达6m,超过我国公路运输限高的要求。经过开会讨论决定干燥机分中心轴、干燥管、管板、筒体(分三段)、进出料装置、进出汽管路、传动装置七部分厂内加工好,运输到现场再组装。[2]

1.1中心轴组装方案选择[3]

根据受力分析,干燥机载荷全部传递到干燥机中心轴前后端,中心轴组装好坏直接关系到干燥机的平稳运行。关于中心轴的组装主要有两种工法,第一种:将中心轴制造成一根整轴进行热处理和机加工,这样能保证干燥机轴颈有较好的同轴度。根据国外干燥机制造调研,就是将中心轴做成一根整轴,它要求制造厂具备大型轴类设备机加工能力。但是,此方案造成孔板同轴的环焊缝为立焊,增加了操作难度,消除焊接应力难度较大。第二种,通过干燥机受力分析,得知干燥机荷载主要集中在中心轴前后端轴颈,这样将中心轴分为三段制造,再现场组焊。前端轴颈、后端轴颈采用ZG35GrMo高合金钢制造。此种方案中心轴同轴度的调整、空心轴内外焊接消除应力是关键控制工序。根据我厂目前加工能力不够、现场组装情况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法将中心轴进行组装。

图2 中心轴组装划分

1.2管板组装方案选择[3]

管板的制造和组装也是干燥机安装重大工序。在一个5.3m直径,厚90mm的16MnR钢板上如何加工出1548个孔成为关键问题。最初方案拟采用三块120°料进行拼接。后根据受力分析,干燥机在转动时,转矩通过管板传递到干燥管上,干燥管数量多,所以转动力矩也大,采用此方法,会引起管板强度下降。通过讨论最终决定采用一块长方形板,宽大于1.4m(在中间开出φ1400的圆),另外用两块钢板补缺,拼成整圆。然后通过车床采用模具定位加工出1548个小孔,然后再阔孔到设计尺寸。这样加工复杂,但保证了管板的整体性。

图3 管板组装方案对比

1.3干燥机组装流程[4]

干燥机前端横梁安装中心轴组装管板焊接、组装对中、校准同轴度焊接筒体穿管焊接出汽管路组装水压试验安装前后端轴承箱、轴承座干燥机运输、吊装干燥机后端横梁安装调标高及倾斜度安装驱动装置对中、校准传动部件安装干燥机进、出料装置安装进汽管路安装保温层

2.干燥机吊装方案

干燥机吊装属于超过一定重量的分部分项工程,所以施工前进行了吊装专项方案的论证。根据在国外考察管式干燥机时,看到在每台干燥机下面有一小车,后经分析得知此小车是用来托起干燥机,检修干燥机轴承的。对此技术人员提出采用“拖排”就位干燥机的方案[5]。根据厂房设计,干燥机安装在厂房B列到D列之间,进料端标高11.0m,出料端标高9.0m。吊装步骤如下:

(1)支撑架基础设计时应根据总的吊装荷载设计,不小于360t;运输滑道总荷载按310t考虑。

(2)根据设备尺寸及厂房结构制作专用于干燥机吊装的支撑架、行走架、吊装扁担、运输滑道等工具,准备4台100t液压提升装置及钢绞线、猫爪等附属工具,准备1台10t卷扬机和1对30t滑轮组。

(3)安装液压提升装置及其支撑架、行走架、运输滑道,穿钢绞线,采用钢丝绳进行连接吊装扁担与干燥机、运输滑道与支撑架。

(4)15台干燥机组装后运输至现场,采用1台500t履带吊将干燥机起吊至9.5m,然后用一台30t汽车吊斜拉其进入厂房内,平稳安放在支撑架上。

(5)采用卷扬机拖动行走架至厂房内干燥机就位位置,采用4台100t液压提升装置调整干燥机位置,安装支撑梁后落下干燥机就位。

3.干燥机组装

3.1中心轴、管板组装

将分为三段的中心轴对准后进行焊接,然后整体加工到设计尺寸,这样保证了轴的同轴度。然后将孔板装在两个胎具上和中心轴组装在一起,用胎具保证孔板和中心轴的垂直度和同轴度,用螺栓和钢管将胎具和中心轴锁固,使中心轴和两块管板牢牢连接在一起。焊接环焊缝,再焊接筒体。

3.2 筒体卧式组对及找正工装

(1)直线度测量[6]

筒体环缝采用卧式组对,为方便筒体组对,可制作外夹胎具,如图4。将外胎具放在自制的平台上,利用外胎具控制筒体的整体组对后直线度Δδ≤4mm。筒节0°、90°、180°、270°四个方向焊上定位块,定位块要经过加工。用0.5 mm钢丝绳进行测量钢丝绳放在90度直角槽中,靠M10的螺丝孔来拉紧钢丝。

图4 筒体直线度测量示意图

(2)激光四点找正[6]

筒体组对质量是整个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它包括所有附件为同步加工,它们的同轴度应具有一致性。采用四点激光透光找准的方法来保证机身的同轴度,可在筒体4个胀圈中焊接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圆与筒体外圆同心。固定环的内圆在加工筒节坡口时同时进行,保证同心度不大于0.2 mm。在固定环的中间套上一个定位快,定位快的中心加工1 mm的穿透孔,利用激光直线传播的特点,保证四个定位快的中心孔在同一直线上。如此来保证筒体的直线度、同心度,找正示意图如图5。

图5 激光四点找正示意图

(3)干燥机穿管焊接[7、8]

根据在国外考察,管式干燥机干燥管同管板是采用胀接连接的,但我国目前胀接技术落后,难以保证连接强度(干燥管是在管板带动下转动的),只能采用焊接。由于干燥管数量较多,人工焊接耗时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经过讨论提出采用不填丝自动钨极氩弧焊工艺,电源采用直流正接,较高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脉冲(峰值电流)和较小的基值电流(维弧电流),这样稳定了电弧也减少了焊缝夹钨缺陷。

图6 干燥管、管板焊接

4.干燥机水压试验

管式干燥机属于低压容器,根据压力容器设计规范,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水压试验。由于工期紧张,现场组装量大,干燥机安装决定着下一工序。针对此局面有人建议:将干燥机组装、吊装就位后,再进行水压试验。由于此方法试验时,干燥机以12°安装在钢架上,进行水压试验需向筒体内注水约60t。这样增加了干燥机轴承受力,干燥机弯曲挠度增加,影响干燥机同轴度[9],轴同轴承箱密封间隙增大,使其运行时轴承箱漏油增大。最终决定将干燥机组装后,在地面对其进行水压试验,筒体两端安放在与筒体相同弧度的凹槽内。试压过程如下:

(1)干燥机筒体中充满水、筒体内的气体排净,筒体外表面保持干燥,当筒体壁温与水温接近时,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0.5MPaG,确认无漏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0.625MPaG,稳压30分钟,然后降到0.5MPa,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2)设定安全溢流阀压力值为0.625MPa。

(3)检查中若无破裂、变形及漏水现象,则视水压试验合格。

(4)试压过程中如出现漏点,先做好标记,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停止加压,但不得带压处理和带水处理,消缺后重新进行试压。

(5)在试压过程中,记录表1、表2的压力值,读数以压力表2为准。

图7 水压试验示意图

1-带阀门的排气管 2-盲法兰 3-丝堵 4-托架 5-水箱

6-打压水泵 7-带孔法兰 8-装有压力表的丝堵 9-带出气阀的法兰

5.结论

通过对大唐国际多伦煤化工管式干燥机组装分析,得出了管式干燥机主要安装注意事项:

(1)干燥机荷载主要集中在中心轴前后端轴颈,将中心轴分为三段(前端轴颈、后端轴颈采用ZG35GrMo高合金钢,中心采用16Mn)制造,再现场组焊;解决了不具备大长轴加工能力的问题。

(2)筒体采用卧式组对,通过制作外夹胎具控制筒体的直线度Δδ≤4mm,采用四点激光透光找准的方法来保证机身的同轴度

(3)干燥管同管板焊接采用不填丝自动钨极氩弧焊工艺,通过试焊对焊接参数进行调整,保证了干燥机整体性强度。

(4)干燥机吊装采用主吊和辅吊(斜拉作用),先吊至预定的拖排支撑架上,采用卷扬机拖动行走架至厂房内干燥机就位位置。

(5)干燥机水压试验时,要采用与筒体具有相同弧度的支撑稳定干燥机,不可将干燥机吊装后在空中进行试压。

第7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1 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

(1)宜昌至三峡的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施工初期建成的微波通信是当时三峡工地对外通信的唯一手段,为解决大批施工人员进驻工地后的应急通信起到了要害性的作用。而光纤通信由于受到路由的制约直到1997年大江截流前才建成开通。这是连结三峡工地和宜昌公司总部的两条互为备用的主干通信线路。非凡是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成不仅大大提高了通信的速率,增加了三峡通信网的容量,而且也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 分别在宜昌公司总部和三峡工地建成了总容量近一万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通信系统。各交换机之间统一用数字中继线组网、网内统一编号、直拨通话。并于1997 年初与宜昌电信局实现了数字光纤中继联网(DID),专网与公网之间可以直拨呼入、呼出,彻底消除了过去企业网与电信公网之间通信的瓶颈,大大提高了呼通率和通信质量。

(3)建设了800Mhz集群无线通信和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网,从而为三峡工程施工现场构建了一套灵活而快捷的施工调度指挥通信系统。

(4)为适应三峡工程信息治理的需要,建立了宜昌至三峡的两套155Mbps光纤通信系统(ATM光纤通信为主通道,SDH光纤通信为热备用)和高速 ATM数据交换机,实现了三峡工地和宜昌的宽带数据通信。另外在三峡和宜昌两端有近20条分枝光缆延伸至各个信息点,加上前、后方几座办公大楼内的五类结构化布线系统,构成了一个无阻塞的高速信息网络平台。网内连接了800多台计算机,它们之间通过交换式集线器(HUB)能以高达100Mbps的速度进行通信。

(5)通过宜昌公司总部至北京的卫星通信系统将我公司的计算机网与因特网相联,从而使专网内的任何计算机用户除了具有网内通信、查询、共享网内资源功能外还能访问英特网并具有因特网用户的各项功能。卫星通道的速率现在为双向128Kbps(下行192Kbps,上行 64Kbps),如需要可以方便地提升至2Mbps(双向)。

2 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对内对外的电话直拨通信。其中网内通信免费,由于专网连通了宜昌与三峡坝区,故使得三峡对宜昌市的区间通信变为市内通信,不仅大大方便了公司和三峡建设者对内对外的通信联络,而且每年可为公司节约一笔可观的通信费(区间通信比市内通信费率要高)。

(2)实现了三峡前、后方800多台计算机的联网,为三峡工程的计算机信息化治理提供了先进而可靠的宽带网络支持平台和运行环境。

(3)由我公司与加拿大Moneco公司合作研究开发的三峡工程治理系统(TGPMS)已成功地在该网上运行,它作为大型水电工程治理软件其内容包括了三峡工程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工程设计文档资料、施工计划进度、合同文档治理、财务会计、质量安全、大型施工设备以及科研项目的共享信息资源库。它的全面使用不仅节省了工程治理的人力、物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集中体现了三峡工程现代化治理的水平。

(4)在这个宽带数据网上还运行着notes办公事务处理系统,它包含了总公司的公文系统、电子邮件、会议通知和会议纪要、人事档案等内容。该系统在全公司和各参建单位的成功应用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办公效率,得到了普遍地欢迎和好评。

(5)网内每个用户均能通过卫星专线与因特网相连,能以较快的速度上网。享受英特网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电子邮件服务。

(6)申请注册了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域名(CTGPC.COM),在北京代表处建立了3W服务器和网站主页。可以通过In-ternet网向全世界三峡工程及其相关的各种信息。

3 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开发新的服务功能

计算机信息网络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技术领域,网络带宽在不断展宽,新的应用功能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峡通信、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虽已基本形成,而应用还远未完善。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潜力,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乃至建成后的运行治理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不仅要继续推广已取得的应用成果,加强系统硬、软件的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还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和增值业务。

3.1 加强三峡网站的建设治理,使之成为宣传三峡工程的第三大新闻媒体

利用三峡网站在因特网上适时三峡工程的建设成果和与之有关的信息是向全国及全世界宣传三峡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和手段。因为它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覆盖范围广。这是一般报刊杂志所不能比拟的。但现在的三峡网站一是布局设置不太合理,二是治理力量薄弱,所以信息较少,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形式也不够灵活新奇。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建议该网站的日常业务包括信息、资料的采访、编辑和录入,网页制作、更新等划归新闻中心治理,而信息中心则负责网站的技术支持。这样就把三峡工程的报刊、杂志和网站作为三大新闻媒体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统一治理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鉴于目前北京和宜昌还没有专用通信线路,故需要在宜昌另建一台3W服务器及相应的连接设备和软件,而将北京的3W服务器作为数据备份。上网内容要作到全面、准确、实时,要定时更新。以增加它的新闻性和可读性,也就增加了宣传效果。

3.2 开发专网IP电话业务

IP电话是因特网和电话交换机相结合的—项全新的应用成果。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节省电话费。根据现在的国家政策,在企业专网内部开通IP电话业务是答应的。三峡通信、信息网不仅已与电信公众网联网,而月也已通过吉通网络公司的金桥网与国际瓦联网联通,这为开通IP电话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1)1P电话系统在三峡信息网的构成

由此图可以看出,在现有设备配置情况下,为了使我公司和三峡工地的用户都能打IP电话,只需增加少量设备。

(a)电话网关

电话网关是实现IP电话的最要害的设备,通过它把模拟话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变换为可以在因特网上传输的数据包。此外它还能提供路由器功能、优先级别限制功能等。根据不同要求,安装时需对电话网关进行内存升级、更新路由器操作系统IOS.电话网关的联网调试包括设定IP地址、设置H.323网关参数、配置计费命令等。由于IP电话语音数据流对实时性要求很高,为了防止上网计算机数据流对语音数据流的影响,必需在电话网关上将语音数据流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于计算器数据流的优先级。

(b)电话网关与电话交换机的接口

电话网关可直接与交换机的数字中继板相接。根据话务量大小可按30路(一块E1板)或60路(两块E1板)数字中继线配置。并在交换机上进行软件设置,定义IP电话的路由号(例如设为“10”),这样用户拨“0”就是通过公用电信网打市话和长途电话,拨“10”就是通过因特网打国内或国际长途电话。当然交换机的计费软件也得进行相应的定义,调整相应 IP路由的费率。这样只是在交换机上增加了一条出口路由,故交换机原有的功能完全不受影响。

(c)增加三峡专网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带宽

为了节约上英特网的信号带宽,语音数据要经过数据压缩处理,将每路64K的语音数据压缩为4K左右的数据,因此有30路中继线的IP电话系统需占用 128K的上

网带宽,且这个通道只用于国际和国内的出中继通话业务,市话和入中继通话仍通过电信公网的中继线进行。总之可以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灵活配置中继线数量和上网带宽。

(2)IP电话经济性分析

下表是两者通话费的对比:

项目VOIP话费公网话费价格比

国内长途0.3元/分钟1.0元/分钟30%

国际长途4.8元/分钟15元/分钟32%

内地-港、澳、台2.5元/分钟5.0元/分钟50%

内地-亚洲(中东除外)4.8元/分钟12元/分钟40%

深圳-香港1.5元/分钟

由此可见,两者平均价格差为62%,也就是说IP电话话费只为公网话费的38%.根据我公司2000年上半年电话费单统计,国际、国内长途话费为 121.5万元(推算全年长途话费是243万元)。假如开通了IP电话业务,则一年少付通信费150万元。扣除因特网信道租费每年为24万元 (128K)。则实际每年可节约话费120万元以上。可见它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3.3 工地监视实时图像在网上的传输和查阅

前面已经提到,三峡信息网内主干线路传输速率已达155Mbps,不久还将建设622M甚至更快的三峡永久光纤通信网,局网内到桌面速率达 100Mbps.是一个可以进行双向多媒体信号传输的高速数据网络平台。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在网上能够查看的信息较少,另外也还有一些部门的信息资源,例如物资部的散装水泥/粉煤灰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部的公共工程信息系统、工地图像监视系统等未能进入信息主网。如能将这些信息非凡是图像信息纳入到公司的主网中,则不仅可以丰富公司信息网的使用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率,而且能把三峡工程的建设、治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下面主要介绍大坝监视活动图像在网上传输和查看的方案。

现在工地图像监视系统有两套。一套是模拟图像监视系统,已接入有线电视网;另一套是数字图像监视系统,主要用于大型施工机械如塔带机等的安全监视,(当然也可方便地用于大坝浇筑现场监视,将来还可用于船闸闸门及以电站机组运行的监控)。它共有八台摄像机,分别用微波或视频电缆将摄像机的图像信号传输至集中监控室进行图像的模/数变换、压缩、存储、显示。它采用了高性能多媒体监控平台,集高速矩阵切换、硬盘图像存储和防盗报警等功能于一身。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在监控中心显示器上有八个画面,显示八路彩色实时活动图像(可以扩充至16路实时画面)。一点监视八点,并可

分别对摄像机进行控制;

(2)中心在监视的同时可硬盘录像和检索回放。基本配置可以记录一周的活动图像信息,增加硬盘容量可记录更长时间的信息;

(3)NT28套件(高速视、音频采集/压缩卡 高速PCI网卡),适用于LAN/WAN中多点对多点的视频监控。支持TCP/IP标准通信协议;

(4)视频采集格式为MPEG-1,视频采集速率256K~3Mbps,具有实时图像变化监测功能,利用画面运动补偿的原理,既能压缩带宽,又不影响画面质量(清楚度);

根据设计要求,该图像监视系统应能具备网上传输功能。只要在网上各计算机内装入多媒体软件就可在办公室计算机上观看施工现场实时活动图像。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计算机网和监控中心之间的传输通道及接口界面。原来已规划并架设了一条光缆到覃家坨变电站,只要再架设一条2km左右的连结光缆即可解决。系统的软件设计则要配置一套多媒体软件包,使显示器上增加一个图像查询栏,点击查询栏内摄像机编号或所在位置名称即可选择你所需要的一路图像进行观察。通过查询回放还可查看过去一周甚至一个月内某个施工位置的任意时段的图像,这对于分析施工质量及安全事故是非常有用的。

第8篇:科研项目会议纪要范文

情况一、 加强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加大产品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稳市场、稳价格;

情况二、以节能、环保为突破口,摒弃加工过程中高能耗、影响环境的生产工序,采取专业合作、外协、外购的方式,克服了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工效、改善了工厂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情况三、练内功:抓管理、抓技术、抓技能培训,进行企业内部整合,重新塑造企业形象,引导企业向着科学、健康方向发展。

一、行业十年变化

1.企业基本情况的变化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自2001年12月开始筹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行业的整体水平偏低,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从业人员的素质、生产设备与国内其它行业或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较大,而稍有实力的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行业组织,只是按市场的所在从属于不同的门窗行业,在市场上进行活动。就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有序等等问题,均处于自由、无序的状态。产品质量标准,在实际选用、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已过时、落后、不全,不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而且距离国内门窗标准的要求差距也很大。

经过全行业十余年的努力工作,行业整体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会员单位企业的情况已从委员会成立初期,年销售额1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3.23%,发展至今已达到30%以上;设备总资产投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的占4.35%,发展至今达到50%以上;人均销售额4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8%,发展至今已达到45%以上。从以上三组对比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几年企业无论是从销售额、设备等总资产投入、年人均销售额均有较大的提高,企业的规模、实力在增强。虽然近几年国际、国内环境严峻复杂,但行业的整体情况总体是好的。

2.配套件的应用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和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门窗开启方式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十年前门窗开启形式分布:平开下悬等复合开启形式的门窗的应用比例仅占门窗总应用量的2%左右;平开系列的门窗应用比例占门窗总应用量的28%左右;推拉系列门窗应用比例占门窗总应用量的70% 左右。

(2)目前门窗开启形式分布

平开下悬等复合开启形式的门窗的应用比例占门窗总应用量的10%左右;平开系列的门窗应用比例占门窗总应用量的60%左右;推拉系列门窗应用比例占门窗总应用量的30% 左右。

3.行业的标准变化情况

本届工作期间共完成配套件产品标准7项,其中国标2项、行标5项。目前正在编制的国标1项、行标1项,应用导则1项(包含七个部分的内容)。截至目前位置共有与配套件相关的标准43项,与2003年相比标准的数量增加了16.2%。

截止2013年3月标准标龄的统计,2000年以前的标准1项、2000~2005年间标准13项、2006~2010年间标准23项、2011年之后的标准6项;标龄达到8年以上的标准有占标准总数的32.5%,标龄3~8年的标准有占标准总数的53.5%,标龄3年以下的标准有占标准总数的14%。

4.企业、行业地位的变化

十多年前配套件企业由于自身产品技术含量低,国内门窗的应用水平较低,所采用的配套件产品规格不统一,种类繁多,功能单一,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比差距较大。当时国内大多数门窗五金件企业主要生产的是推拉窗、普通平开窗的五金件;密封胶条也多以增塑聚氯乙烯胶条为主;年产量虽然能够为3亿平方米以上门窗作配套,但多是“你要什么、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我用什么”的简单配套、合作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配套件产品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现如今配套件行业和门窗幕墙行业的配套合作,在一些实力较强的配套件行业骨干企业中已经出现、正在逐步实现依据实际使用要求量体载衣的最佳配套模式。特别是2005年、2011年举办的两次有国内主要型材企业、门窗企业、配套件企业参加的《门窗型材与配套件相关配合槽口研讨会》形成的统一意见(已形成会议纪要):对行业中现有的推拉、内平开、外平开、内平开下悬、提升推拉的开启方式,对铝、木、塑、复合不同材质门窗的配套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相互的配套关系进行了甄别,最终确定了有关五金件、密封胶条、密封毛条、隔热条的61个配合结构型式及尺寸要求。此会在行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对推动配套件产品生产、配套应用的标准化、规模化形成了正能量。配套件企业在社会活动中(无论是展会、招投标等)已以一个行业的形象出现了。配套件产品也正与国际接轨、实现同步。

目前国内建筑门窗配套件的产品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并已出口欧洲、南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涵盖:门窗五金件(包括推拉、内平开、外平开、内平开下悬、提升推拉、折叠等开启形式的配套五金件);门控五金件(包括能满足建筑公共内门、建筑公共外门、居住建筑用门等不同功能的门控五金件);密封胶(包括能满足镶嵌玻璃、建筑接缝、组角、中空玻璃等用途的密封胶),密封胶条(包括了适用于门窗、幕墙用的密实密封胶条,适用于门窗密封性能要求更高的复合密封胶条),密封毛条(满足推拉门窗密封要求的硅化、硅化加片毛条)。

现有的配套件产品能满足每年平均5~6亿平方米新建建筑用门窗,以及旧房改造等门窗的需求。

二、行业协会工作

1.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使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近期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情况,委员会从2005年开始每年收集、整理新出台的或修订的与配套件行业相关的国家政策、标准、规范的各方面的文件、技术文本,汇集成册,在每年的委员会工作会上提供给参会人员,便于企业查阅。

2.促进行业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维护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建立自律约束机制、规范市场和企业行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促进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和谐、健康发展,本届工作期间,于2011年委员会工作会上讨论通过了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企业质量诚信公约》。

3.组织行业技术、管理培训、交流和合作

为了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本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共组织技术交流会4次,编辑论文集4册,进行会上交流、讲座59个。涉及门窗五金件、门控五金、密封胶条、密封胶、通风器、隔热条、玻璃、型材设计、门窗组装加工工艺、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为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激活行业的创新潜力,推进整个行业科技创新,在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共进行了三届《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科技创新优秀论文的评选、颁奖活动,共评出入围论文16篇、二等奖14篇、一等奖8篇。

本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会的机会安排参观了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中山亚萨合莱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了相互交流、座谈。

为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内部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帮助企业培养和吸纳更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专业人才,2013年4月与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040)鉴定站、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联合开展了《建材物理检验工(密封胶条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共有16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级或高级建材物理检验工考评、获得相应的证书。

4.组织本行业企业为社会提供合格产品与服务

(1)组织企业参与协会举办的相关展览;

(2)在协会统一领导下,协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入库和产品认证的相关工作。帮助企业扩大市场范围。现在配套件行业已有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春光五金有限公司、深圳联和强实业有限公司获得相关认证。

(3)截至目前为止共向社会推荐了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40余个企业的15类、412个产品,产品涉及了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执手、合页、滑撑、撑挡、传动锁闭器、滑轮、多点锁闭器、单点锁闭器、闭门器、地弹簧、密封胶条、密封毛条、密封胶、锁具。

5.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1)依托行业骨干企业、专家的力量,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专题研究,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①组织广东坚朗、青岛立兴杨氏、山东国强、广东合和4家企业于2010年完成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之一的《新型乡村门窗五金件应用技术规程》工作;并完成了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新型乡村门窗五金件应用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

②组织配套件行业的广东坚朗、青岛立兴杨氏、江阴海达以及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与行业知名的型材、门窗企业联手,完成了建设部科技项目《夏热冬冷地区节能门窗型材槽口结构与配套件系统开发》的研发、试验论证,并于2010年通过验收。

(2)组织广东坚朗、青岛立兴杨氏、山东国强、广东合和4家企业,于2009年依据《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了由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组织的“多点锁闭门窗五金系统”科技成果评估。

(3)组织江阴海达、杭州之江申报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科技产业化基地,并已获得协会批准。

6.加强专家组的工作,发挥行业专家作用

本届委员会专家组现有专家23个。本届委员会工作期间,委员会进行的标准、导则编制,技术论文撰写,技术讲座交流,科研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专家组专家承担了主要的工作,对辅助委员会推动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行业发展规划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委员会于2011年工作会上讨论通过了《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目标。

基本思路: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建立市场品牌、形成行业规模、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形成我国建筑门窗配套件的龙头企业。

第二、倡导和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建筑门窗配套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从一般的机械化加工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从注重数量的粗放型转向注重技术含量、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

第三、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以及相关配套规程、规范的建设。

第四、加强与门窗、幕墙性能、功能相关要求的结合,逐步培育产业化基地。

第五、培养人才队伍,积极促进行业和企业文化建设。

基本目标:

第一、建立配套件设计、生产、应用技术体系及理论(模式);

第二、加快门窗配套件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低能耗、资源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配套件经济;

第三、尽快完善我国建筑门窗配套件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产品库;

第四、配合门窗行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门窗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切实发挥专家组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

第五、建立门窗配套件产品应用质量评价体系;

第六、建设我国门窗配套件行业各领域产业化基地或科研基地;

第七、扩大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门窗配套件的国际影响力,引导企业向着科学、健康方向发展。

为实现行业“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委员会制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一)坚定不移的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开展行业管理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提高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好配套件企业、技术发展的参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及时将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要求传达到企业,将企业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中遇到的及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上报政府的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加强行业管理工作,在规范市场、引导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二)坚持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宗旨,继续夯实行业技术基础工作。

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标准要求,加快改进和提升原有产品的结构和质量,大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自有技术的高新产品。

1.继续完成《建筑门窗配套件应用导则》的编制,并着手筹备完成后续的宣贯、推动、实施等工作。

2.继续完成国标《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的编制工作,通过标准的完成推进推拉门窗、内外平开窗、外开上悬窗、内开下悬窗、平开门系列五金件评价、采购、推荐的工作。

3.继续完成行标《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的编制工作。

4.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门控五金件标准的完善。

5.对已实施标准进行评估。逐步建立产品单件标准――满足开启形式的系列标准、满足不同功能和区域需求的系列标准――应用规范的的三级标准模式。

6.随着标准的完善、提高、实施,及时与技术交流、产品推荐紧密结合,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三)引导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好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推动工作。

1.推动企业加强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和形象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扩大内需、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创建世界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

2.继续加强推进行业人才培养、技术进步的步伐。

(1)探索适合配套件行业的培训模式;

(2)加强对企业产品工艺完善、合理、先进程度的提升。

(3)依靠专家队伍对中小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其步入正规。委员会已开展扶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工作,以在推荐产品工作中对工艺要求的提高来带动全行业工艺要求和水平的的提高。

(4)继续推进和完善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提高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5)对已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适时开展管理、市场需求、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训。

3.继续做好推荐产品工作,使之在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上继续发挥作用。

(四)与企业继续共同研究、解决困扰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遇到的新问题。

1.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配套件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2.引导企业改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促进和支持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等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

3.扶持有规模、产品品质优良的企业发展,阻止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使用。引导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4.创建良好的行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倡导企业间友好合作、良性竞争的良好风气。

(五)关注市场,加大对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为企业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促进行业的技术、管理、市场等全方位交流。

1.改变原有技术交流会的型式、内容,将其打造成为贯穿上下游焦点问题的行业知名论坛。

2.继续做好“建筑门窗配套件优秀论文大奖赛”的活动,倡导、扶持、组织国内企业研究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的产品,树立、造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和品牌。

3.利用已有的宣传媒介,做好定点企业的宣传、推荐产品的推广工作,积极引导、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

4.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完善会员单位在门窗配套材料网的信息和管理,组织品牌建设、市场宣传方面的活动,增大网站信息量,提供更多的商机。通过联络部与房地产采购联盟加强联系,推进优质产品的应用,为企业创造商机。

5.适时组织行业与国外间的合作交流。对在国内发展较好的门窗五金件行业,组织企业“走出去”。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六)继续依靠和发挥专家组的作用,做好行业的技术基础工作。

1.继续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确定配套件行业中长期技术标准、规范需求、工作计划。

2.依托行业产业基地、骨干企业、专家的力量,逐步解决行业技术基础薄弱、基础工作研究少的难题。

3.继续推进型材与配套件配合结构的标准化、系列化,以及配套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的进程。

(七)继续为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1.继续加强对会员单位服务,及时传达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企业更好把握政策脉搏,持续、健康发展。

2.通过参观走访、座谈、日常工作交流等方式,引导企业做好技术升级、管理升级,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工作。

(八)委员会内部建设。

1.继续发展会员单位,团结、组织、依靠更多的企业做好行业工作。

2.加大对门控五金等新行业的工作力度,吸纳更多热心行业工作的人士,增强有利于委员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拓展工作范围。

(九)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及协会交办的工作。继续配合协会或协会其它委员会做好配套件的新产品展示、展览、工作,为企业扩大影响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