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开放概念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8月底以来,上海获准将设自贸区的消息,彻底激活了A股的人气。数据显示,自8月23日至9月25日一个月里,上海自贸区概念整体涨幅已经超过130%,成交金额达2235亿元,换手率64%。龙头外高桥连续16个涨停,17个交易日内股价翻了4倍之多。可以说,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在A股市场中上演了一段神话。可以说,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在A股市场中上演了一段传奇。
但神话终究是神话,终究是要走下神坛的,随着9月底上海自贸区的正式挂牌,一些政策“试金石”,自贸区概念股开始告别前期的普涨阶段进入后期的结构性行情。10月的最后一周,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依旧走弱,自贸区板块跌幅逾2%领跌两市,截止到10月25日,外高桥跌逾8%,陆家嘴跌逾7%,东方明珠、浦东金桥、华贸物流跌逾5%,板块个股近全线下跌。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三季报正在密集公布,并且临近年底,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公司的业绩,那些业绩尚未体现、估值脱离市场平均水平的题材股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且由于前期涨幅非常大,因此面临的获利盘套现压力也相对较大。
“见光死”行情再次上演
此前因上海自贸区概念的刺激,上海地产板块曾经接连上涨。其中与自贸区关联较大的外高桥,更是连续拉出了12个涨停。其股价从涨停前一日的13.5元/股最高上涨至64.16元/股。除此之外,浦东建设、陆家嘴等上海本地地产股也纷纷走出了翻倍行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巨大涨幅之下,调整如影随形。随着利好逐渐兑现,资金流入枯竭,上海自贸区概念股迎来了暴涨过后的最强调整。截止到10月26日收盘,所有概念股悉数下跌,外高桥、华贸物流、上港集团等16股报收跌停。对于前期上海自贸区地产股的疯狂上涨,有分析人士认识,有一部分人把自贸区理解成简单的“炒地皮”,单方面认为,自贸区的“得道成仙”必然会带来区内及周边土地的增值,但随着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将正式挂牌,尤其是以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炒作的地产股出现了“见光死”的现象。“随着9月29日的到来,概念股全面普涨的阶段已经结束,大面积跌停正是获利资金集中出逃所致。在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加速赶顶后出现大幅调整,同时考虑到利好即将兑现,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或将在此构筑顶部,接下来的调整或将十分剧烈。”
对于自贸区的投资,有人把它比作“炼丹炉”,“在试验区内,政府将致力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在发展时的限制少了,但享受的扶持也没有了。那些依赖于权力庇护的企业在试验区很难发展好,只有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金融业成后市最大亮点
那么究竟哪些板块个股才值得投资者关注呢?多位受访人士指出,相比贸易、地产,金融才是自贸区的最大看点。据了解,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36家单位首批入驻,其中有11家金融机构。市场人士预期,自贸区将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些改革将给银行带来很大机遇。包括离岸业务等新的领域将给银行带来新的盈利点。此外,银行中间业务也会有不小的增长空间。“通过自贸区这个平台,国内企业到海外去投资,或者海外机构到境内投资,商业银行都可以为其提供结算等方面的服务。”目前,浦发银行已申请成立上海自贸区分行,其他的银行也跃跃欲试。
相关专家认为,上海自贸区给保险业带来“搭车”机会。尤其是国际贸易和货运吞吐量的发展对产险而言机遇更大,包括航运险、离岸险等险种都可能成为自贸区建设中的重点保险项目。此外,险资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将是一大看点。
插排:上海自贸区给保险业带来“搭车”机会。尤其是国际贸易和货运吞吐量的发展对产险而言机遇更大,包括航运险、离岸险等险种都可能成为自贸区建设中的重点保险项目。此外,险资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将是一大看点。
Tips:行业股解析
物产中大
第一个是融资租赁业的放开,准备在自贸区做融资租赁的企业,肯定是有好处的,物产中大有租赁公司,有期货公司,已经准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定位于做生产上的平台型企业,它的优势就是利用,保税区或者是自贸区的贸易量的增加,带动自身业绩的增加。
浦发银行
区域本土优势非常重要,另外它也是国内获得离岸业务牌照的四家银行之一。
百视通
我们平时买的很多手机、游戏机都是水货,这次的游戏机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放开了,但大家要关注的是百视通是国内IPTV的重要运营体,随着高端的家用娱乐终端的引入,能不能跟之前的非常广的客户黏性,消费者黏性,以及它的IPTV能够结合起来,大家值得期待,与媒体相关的,包括乐视网等等一些企业,会不会利用娱乐文化等等在自贸区中的放开,采用一些新的娱乐的盈利模式,是可以关注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未来10年间,加入WTO将使中国GDP增长每年约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而国外的研究机构则认为,加入WTO可能使中国的GDP增加2个百分点。不久前,世界银行对中国进入WTO后商品贸易自由化进行了评估,其中有以下结论:一是加入WTO后,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将从1995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6.3%;二是中国惟一能从市场准入中获益的只有纺织品和服装品出口,在世界出口市场的份额将提高到43%。
由此可见,尽管加入WTO对宏观经济是长期利好,但对不同行业来说,入关所带来的影响差别很大。首先,入关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上市公司将受益匪浅,主要包括纺织、服装、外贸、食品、家电、机电、资源等,这些劳动力密集产业将会如鱼得水;其次,国际化程度较低、受到较高保护的农业部门、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部门,如汽车、仪器、建筑、畜牧业、仪表、棉花、小麦等产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相关上市公司将受较大程度影响。再次,一些垄断型行业将受到更剧烈的冲击,如金融、保险、证券、电信、铁路、医院等。因此,产业升级、行业整合逐步将成为一种潮流,各行业将面临着重新洗牌。
就B股市场来说,入关将为他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在3至5年后,国内金融证券行业将对外开放,B股作为国内股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相对B股来说,其价格优势对外资更有吸引力,相比A股增值潜力更大。其次,随着入关3至5年后人民币兑换外币条件的进一步放宽,以及更远的将来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未来A、B合并是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大量资金必然选择更为便宜的B股,对B股形成长期利好;再次,入关对相关受益的板块是一个中长期的利好。例如,加入WTO将对纺织、服装等板块带来如下机遇:一是配额取消带来出口增长。多年来我国纺织业出口受到配额限制的严重束缚。2005年取消配额限制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空间将被空前地拓展。据预测,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将增长82%,服装出口增长93%;二是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目前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设置了重重障碍。入关后,多边最惠国待遇意味着我国可以得到世贸组织内100多个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具体到B股上市公司中,茉织华B、帝贤B、雷伊B、鄂绒B、鲁泰B等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类B股公司将会从受益匪浅。此外,入关对深赤湾B、招商局B等港口业的发展是实质性利好,由于进出口规模的扩大而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关键词:跨境审计监管;中国概念股;监管冲突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24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全球资本市场更加成熟和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跨国上市融资。但是,国际审计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为跨国上市企业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从2010年开始,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因涉嫌造假遭到美国监管机构的调查和诉讼,造成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暴露出跨境审计监管的不足所导致的巨大问题。近年来,美国监管机构以配合调查为由,向“四大”中国所等会计师事务所直接索要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在遭到“四大”中国所以违反中国法律为由拒绝后便“四大”中国所,由此导致了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发生。
1中美跨境审计监管问题概述
1.1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由来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源于中概股遭遇集体做空。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发达,上市条件宽松,所以吸引了大量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但从2010年6月开始,浑水、香橼等做空机构以财务造假为由,做空“中概股”,导致了“中概股”危机。截至2012年底,在美国的纽交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三处主板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共有280家左右,其中因财务造假、破产、未满足上市条件等原因退市的就有45家,有多家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师辞职或曝光其审计对象的财务造假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PCAOB”)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于2010年7月开始,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调查,并对多家中国公司提讼。为了搜集涉嫌财务造假公司的相关资料,美国监管机构要求“四大”中国所等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审计工作底稿,而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拒绝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供审计工作底稿,由此导致了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发生。
1.2中美跨境审计监管问题的相关进程
中美就跨境审计监管问题的接触可以追溯到2007年,从2007年开始,PCAOB就开始和中国证券监管层对跨境审计监管问题进行讨论。中美两国就跨境审计监管问题所发生的冲突和磋商如表1所示。
2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原因
2.1两国相关法律存在冲突
根据美国《萨班斯法案》第106节的规定,所有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外国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在PCAOB注册,同时要接受PCAOB的监管,必须按照规定向其提供审计工作底稿。但是,根据中国证监会、国家保密局和国家档案局联合的《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第六条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四大”中国所)如果要将工作底稿提供给境外机构或个人,就必须通过中国官方部门的批准间接向境外提供工作底稿,因此包括“四大”中国所在内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一直拒绝向PCAOB直接提供审计工作底稿,由此导致了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发生。
2.2美国跨境监管方式侵犯中国
国家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中美跨境审计监管的冲突正是中美国家冲突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是美国法律规定的跨境监管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从中美在跨境审计监管方面的进展来看,中国在跨境审计监管方面始终与美国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如与美方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配合美方的监管而向美方提供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等。但是,美方在向“四大”中国所等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直接索要审计工作底稿被拒后暂停“四大”中国所对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而不是通过中国证监会等政府机构进行友好的沟通与合作,充分体现了美国的“长臂管辖”原则。《萨班斯法案》第106条便是美国“长臂管辖”原则的又一典型应用,使中概股基于语言、法律、商业环境及审计成本考量下对中国事务所审计服务的“自然选择”,演变为美国证券法律对中国事务所实施域外管辖的正当解释。这是美国霸权主义在监管领域的延伸,是对我国的侵犯,我国为了维护国家而对美国的监管方式表示反对的做法与美国的监管意愿相违背,导致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发生和不断升级。
2.3中美两国监管责任不对等
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开放程度不同,美国资本市场高度发达且完全对外开放,仅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就有五百多家。而中国资本市场尚未推出国际版,目前还没有任何外国公司在中国挂牌上市,因此中美两国在跨境审计监管方面的责任并不对等。美方对中国概念股的审计监管负有主要责任,对于跨境审计监管的需求非常强烈,而中方没有监管外国上市公司的需求,对境外中国概念股与审计师行为也没有直接的监督责任,但为了维护中国概念股及审计师的声誉,中国监管机构会适当采取一定的行为来配合境外监管层,但不会耗费太多成本。从当前两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美跨境审计监管问题实际上是美国单方面将监管权限扩展到中国,从而削弱中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力。而中国政府一方面为了保留自己的监管权力,保证日后的谈判砝码;另一方面为了维护中国概念股及审计师的声誉,降低美国政府的制裁措施带来的损失,只会采取合作的方式,而非美方想要的完全让渡监管权,从而双方的冲突不可避免。
3解决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途径
3.1确定趋同的跨境审计监管标准
统一的跨境审计监管标准不仅可以降低监管成本,还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监管信任,从而为消除中美两国间的监管分歧,实现等效监管铺平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使用同一套会计、审计准则是大势所趋。我国一直在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而努力,2006年2月财政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中国审计准则,便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之后积极保持与国际准则的修订保持同步。而美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进程非常缓慢,美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一直试图影响和控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从而达到控制性趋同,在审计准则方面,PCAOB并]有实现本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明确计划。美国如果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将会给两国跨境审计监管的合作带来实质性进展,为实现两国等效监管奠定基础。
3.2进一步完善两国跨境审计监管法律规范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目前并没有其他国家的公司在中国上市,只有中国公司在国外上市和注册,因此中国在跨境审计监管方面的法律规范很不健全,监管措施相对缺乏。这种监管漏洞为境外上市中国公司的财务舞弊埋下隐患,进而加剧了中美跨境审计监管的冲突。因此中国应该完善跨境审计监管方面的法律规范,加强对境外上市中国公司和境外执业审计师的监管,从而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缓和中美跨境审计监管的冲突。当然,美国方面也应完善自己的监管法规,限制自己的监管权限,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合作,而不是将监管之手延伸到其他国家,形成“长臂管辖”,这样才能缓解跨境审计监管的冲突。
3.3积极推动对话机制,加强相互沟通合作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由于涉及到两国法律和的冲突,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因此加强两国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积极推动两国对话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两国监管冲突,进而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从中美双方将近5年的接触来看,沟通对促进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双方在加强双方会计合作,强化人员交流,积极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协调双方在国际务报告准则中的立场等方面,达成了许多共识。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监管机构应建立常态化的对话机制,定期进行沟通,对于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时交换观点,交流监管经验和监管理念。一方面,美国应该放弃长期坚持的单边规定和单边监管,认同以观察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的监管过程;另一方面,中国也应积极到美国去观察他们的监管过程,充分了解他们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法,找出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改善并提高国内的监管水平。
3.4积极推进国际性审计监管合作组织的建立
积极推进国际性审计监管合作组织的建立是解决跨境审计监管冲突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国际审计领域也存在一些国际性组织,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独立审计监管机构国际论坛(IFIAR)、国际证券
监管委员会(IOSCO)。但是这些国际组织主要集中在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协调方面,并未涉及到跨境审计监管方面的实质性工作,且缺乏代表性和权威性,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监管合作。因此,必须建立起全球性的跨境审计监管国际合作组织,为国家间的谈判提供流程和制度支持,为监管工作制定相关规则和方法,为各国审计监管机构提供技术帮助,针对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进行协商和调解等。并且,所建立的国际合作组织应当具有权威性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使其的协议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马德芳,徐伟.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机制设计策略[J].中国审计评论,2014,(2):3949.
[2]李晟.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僵局的形成、内在矛盾与可能的合作模式[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1):113117.
[3]陈秧秧.中概股跨境审计监管及其风险防范[J].证券法苑,2014,12(3):364387.
[4]孙铮.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会计准则趋同与会计审计跨境监管――由中概股风波谈起[J].新会计,2014(2):26.
[5]左箭.中美对会计师事务所跨境监管问题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那么“新三板” 究竟适合哪一类投资者参与?又有何投资机会与风险呢?
谁是投资主体
《金融理财》记者了解到,有关方面正在设想对有两年股龄,并且拥有不少于50万元证券资产的投资者开放“新三板”。根据这样的设想,实际上新三板和股指期货一样,是一个小众型投资市场。不过,仔细想想,这只是对投资者设置一个门槛,在理论上是属于适当性管理的范畴,并没有解决新三板投资主体的问题。而且,如此小众型安排,与新三板的特点也不尽吻合。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海外柜台交易的情况。由于现在“新三板”市场基本上是按照海外柜台交易的模式来设计的,只是基于国情,现在通称场外交易,俗称“新三板”而很少叫柜台交易而已。那么,海外市场中柜台交易的投资主体是谁呢?是普通中小投资者。
原因很简单,柜台交易是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同时挂牌转让的公司,普遍规模也比较小(如果规模大了,一般都会转到主板市场交易),而且通常业绩也较为平淡。因此,在这样的市场中,通常很少有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热衷于柜台交易的,很多是当地老百姓,他们对本地公司比较熟悉,小资金进出也相对容易,而且柜台交易的成本也比较低。
中国有些企业想去海外上市,于是被介绍到美国地方上的柜台交易市场,结果发现那里很少有大的投资者光顾,而且普通投资者也对其兴趣索然,不要说难以融资,就是要维持最基本的流动性也十分困难。这个事实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海外柜台交易是以中小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不是大机构投资者的市场。
那么,“新三板”的投资主体是否也是这样呢?从理论上来说,基于“新三板”的功能及特征,也确实应该是这样。国内现在的几十个高科技园区及工业园区均有开设“新三板”的计划,而每个园区符合挂牌转让条件的公司,普遍都有几百家。显然,这样的特征,明显不适合大型投资机构参与。再从实践层面看,对“新三板”的投资不少还是在PE这个层次上,通常也不适合证券投资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参与。
再说了,中国证券市场20年来始终独具特色,“新三板”的设计更多掺入了作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因素,而且如果予以比较长时间的试点并对转板实施较为严格的制度管理,那么估计也会有机构投资者参与。反过来,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新三板”也确实是只允许法人及特殊自然人参与投资。
这种状况,与海外市场很不同,并且也与传统意义上的“新三板”架构不同。
概念炒作需谨慎
针对近期“新三板”概念股持续活跃,尤其是高新园区类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的情况,业内人士向《金融理财》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对新三板概念股尤其是高新园区类上市公司的炒作有些疯狂了,只要沾边都大幅上涨,这种炒作行为并不适合中小投资者参与。
不过,股民崔先生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近期依然看好新三板概念股的表现,理由是,目前有关规定还没有正式出台,还有想象的空间。
券商分析师指出,目前,新三板概念股中,一些能很快从新三板扩容中获得实质性利好的股票仍有上涨空间,但当中也不乏一些鱼目混珠的股票,投资者在进场参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
据了解,投资者对高新园区类上市公司的追捧,主要是预期新三板扩容后,相关园区类上市公司可以增加出租物业的收入,可以参股园区内优质高科技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收益。
然而,有券商的研究员告诉记者:“高新园区类上市公司能否真正受益,主要看有没有参股园区内优质高科技企业,创投项目有多少。如果光是靠出租物业等,并不能给这些公司带来多少收益。”
持有多家未上市公司股权的鲁信高新等近期受到投资者关注。鲁信高新向控股股东鲁信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拥有的高新投100%的股权后,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股权投资收益。
此外,大量持有“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的主板上市公司,将更加“快捷”地实现投资收益。如北新建材参股绿创环保、中国宝安参股合纵科技、星昊医药等,随着“新三板”扩容临近有望获得更多关注。
对于近期市场上良好的表现,有高新园区上市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通过旗下创司拿了不少园区内企业的股权,“新三板”扩容对公司的确会有利好。不过,利好程度还要看参股的企业中有多少家符合“新三板”的要求。
不过,苏州高新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主要还是以土地开发为主,“新三板”扩容对公司的利好可能比较间接。短期来看,受益程度有限。
对于其他的一些公司,机构分析师指出,张江高科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参股多家优质高科技中小企业,“新三板”开通,无异将存在较大机会。而东湖高新的科技园建设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且并没有专门从事创投业务的子公司,受益将明显逊色。
张江高科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三板扩容会活跃公司的创投业务。资料显示,张江高科旗下汉世纪基金(持股30%)股权投资的公司达到10家左右,其中5家已经上市或筹备上市,浩成基金(持股100%)投资的微创医疗、嘉事堂在不同市场上市,此外公司直接投资的中芯国际、展讯、复旦张江等已经上市。
机遇与风险并存
“新三板”市场的推出为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风险呢?
先看风险。对原本已经存在的创业板以及中小板来说,“新三板”的出现无疑是一次明显的扩容,这显著打击了相关个股估值定位。目前“新三板”个股的估值非常低,所以之前很多中小板、创业板个股出现30%的暴跌就不足为奇了。之后,这两个板块的估值定位到底能否扛得住,关键要看“新三板”开放后个股的估值定位水平。我们认为,“新三板”的低估值拖低整体高估的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水平概率大一点。
对于新开放的三板来说,个体公司挂牌的门槛很低,企业规模也很小,投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在不熟悉企业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投资者是很难对这些公司进行长期投资的。
“新三板”扩容或者对投资者开放后,流动性仍然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从小市值个股的暴跌中可以感觉到,流动性的缺失往往是短期暴跌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三板”的交易初期,或许会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当然,对于投资者的机遇也会随之而来,初期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目前市场很火热的“新三板”概念股,比如苏州高新等,基本上属于投机性机会,而且相关个股的短期涨幅过大,现在介入的机会不是很好。这个板块的最大机会在于“新三板”扩容后的细则对于该类上市公司真正的利好到底有多少。这类似创投企业的参股收益的估值过程,如果估值最终大大超越预期,对于某些个股而言就带来了比较明显的机会。
对于存在于“新三板”市场中的已挂牌企业,由于这些公司大多不为人知,在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下,反而给市场一次价值发现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将给予那些有调研能力和研究水准的投资者。
在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前,获得“风声”的相关个股早已经开始飙升。上港集团(600018.SH)从8月23日起连续拉出6个涨停板,12个交易日内10次涨停;截至9月13日的16个交易日内,上港集团涨幅达到155%。
此外,外高桥(600648.SH)也是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华贸物流(603128.SH)在20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86倍;即使涨幅较小的中海集运(601866.SH),15个交易日内涨幅也超过了70%。最近一个月以来,Wind上海自贸区指数上涨了1.17倍,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8.96%。
除了“高烧不退”的上海自贸区,被视为全球航运业晴雨表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进入9月份以来连续大涨,也成为港口航运企业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之一。8月份BDI指数还在1000点附近徘徊,可进入9月份仅10个交易日便飙涨至1636点,并创近20个月的最高纪录。
进入三季度以来,上海自贸区政策的逐渐明朗点燃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炒作热情。但从目前航运市场表现来看,相关企业全年能否盈利都不乐观,仅仅一个自贸区概念究竟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多少利好更是不得而知。
对于自贸区给上港集团带来的好处,瑞银证券分析师饶呈方认为有三点:如果实施15%的所得税试点,则可能增厚上港业绩约7%;长期来看有望提升上港的箱量增长空间;或带来上港相关土地价格升值。在这三点中,所得税政策立竿见影,货物吞吐量和土地变现则无法考量。
但是,上港集团的业绩并没有股价表现得那么优异。201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2.68亿吨,同比增长6.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32.6万标准箱,同比仅微增2.9%。
按照此前的《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在6.5亿吨左右,集装箱吞吐量增至3300万标准箱。
自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以来,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速逐年降低。
2010-2012年,上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28亿吨、4.84亿吨、5.02亿吨,同比增速从17.4%一路降至13.1%和3.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906.9万标准箱、3173.9万标准箱、3252.9万标准箱,同比增速更是从16.3%分别降至9.2%和2.5%
上述增速是在上海港保税区已经实施多年情况下实现的增长,相对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目前规划的上海自贸区更多地带有试验的性质。
“不能以过去的业绩来衡量现在的股价,毕竟股价反映的是未来的预期,但现在就说上海自贸区能给上港集团带来质的变化,恐怕为时尚早。”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上海自贸区显然会给公司带来货物吞吐量、税收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还需要时间考量。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目的包括完善自由贸易功能,更重要的是试点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指出。可以预期的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和外资内投等可能在上海自贸区优先进行试点。
我们注意到,相比3月末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下降4.97%。截至4月13日,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2.48%;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4.44%,从81.15%下降到76.71%;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5.84%,从71.25%下降到65.42%。机构整体仓位已经很低了。换言之,四月以来的市场是顶着股市以及场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不断减仓的双重压力,顽强逼近2400点的!这种有点“异常”的坚强,肯定是有理由的,就像我们在暴跌中很容易选强势股一样,这种该跌不跌的表,说明市场中期趋势将继续向上。
有人可能认为既然基金一直在减仓,说明股市中线趋势堪忧,对此我们并不认同。我们说过,自基金98年正式成立以来,除了03年主导了“五朵金花”行情,其他没有任何一波行情是由基金主导的,06、07年制度性大牛市中,基金大部分踏空,“5・30”大跌之后才开始进场发动行情,并创造了著名的历史大顶6124点。从基金的历史上看,大多数情况,基金所扮演的角色是后知后觉,而随着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很多基金经理是06、07年才进入基金的,使得基金管理人队伍年轻化,缺乏应变市场的经验,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更是经验问题。
有数据显示,今年基金13次仓位变动中,仅四次踏准节奏,正确的比例仅为三成,剩下七成很显然就是反向指标的作用了。因此,不能把基金仓位的变动,作为判断大盘趋势“正向指标”,因为不管历史还是在,基金大多数情况充当的是反向指标!
对于市场中期趋势,最大的动力是来自于政策,我们反复说过,这波行情并不是炒经济复苏,也不是炒业绩增长,这些都不是市场的直接推动力。因为几乎所有投资者对今年的业绩面和经济面都不看好,不然1600点论、1800点论就没市场了,但我们注意到,研究机构所预期的GDP8.1已经兑,但指数仍在2300点上方,至少在还没有看出跌到1800点的迹象。这是因为,市场对此有充分的预期和消化,公布不利的数据的市场打击力度已经开始弱化了。
中国是典型的政策市,这波行情其实就是炒政策预期,不论是股市政策还是经济政策,相当一部分先知先觉的机构资金是相对乐观的,尤其今年是换届的一年,大家对政策的寄望比往年更高。政策面一旦发生变化,市场对经济面、业绩面的预期自然会改善。我们重点分析过,A股市场在二级市场投资者没有取得定价权之前,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如果我们的基金经理们单纯从价值投资角度去理解市场,跑输市场的概率很高。可能熊市更适合他们,熊市中找一些消费股抱团取暖这也许是基金所擅长的。
4月以来市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以浙江东日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该股在十几个交易日迅速实超过150%的涨幅,可谓牛气冲天,这是场内游资机构的的杰作,基金绝不会有这样的创造力,反观所有基金重仓的金融改革概念股,基本上还是一副熊样子。有人会说这样的炒作是投机,我们会反问:成熟市场就没有投机吗?如果没有投机,股市就会死水一潭,如果都按照PE和PB炒,新兴市场的生命力又在哪里?在我们的认识中,只要是符合管理层制定的交易规则,都是合理的交易。
当然,金融改革概念的炒作从一个阶段角度看,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短线风险已经开始显,投资者不可盲目追高。对于金融改革概念板块可能出的分化或者调整,是我们短期看大盘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该板块是4月以来的主流热点,一旦出退潮,对市场人气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市板块趋势的变化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新龙头品种的出,可能会减缓板块老龙头品种出震荡,对人气的影响程度。
下周是五一节前最后一周,也是年报、季报风险消化的最后一周,很多绩差年报、季报可能集中公布,对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这会造成短期市场的波动。但与此同时,从五一节后开始,市场基本上就没有业绩压力的困扰了,所以,下周是业绩利空释放的最后一周,节后市场将迎来利空出尽的轻松感。
我们分析过,三浪很可能是“逼”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逻辑是,经济危局逼经济、货币政策放松,经济、货币政策放松加上股市政策扶持,很可能把三浪“逼出来”,所以,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货币政策以及股市政策有很高的预期。比如说货币政策,在3月新增信贷超万亿之后,本周央行有关负责人再度表示适时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等多重手段释放流动性,该负责人称下一步将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综合考虑外汇占款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平滑等情况,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如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这种表态与我们的预期是相符的。4月是二季度的第一个月,下周为4月的最后一周,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依然在起作用,所以,有这样的预期可以有效封堵市场的调整空间。
同样是金砖四国的印度,其央行本周宣布,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将该国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为三年首次降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目前虽然看不到国内降息的理由,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刺激经济软着陆的措施,很可能会陆续出台,比如说,降税、适当加大水利、高铁等领域的建设、更大范围的金融创新改革等等,如果市场达成这样的预期,加上股市政策扶持,三浪的机会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对中期趋势依然看好,预计在5月中下旬之前,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调险。
我们在肯定趋势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漠视短线可能存在的调险,尽管预期指数调整空间有限,但对于那些涨幅较大的题材股,可能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对于可能发生短调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其一,主流热点金融改革概念板块的龙头品种短期涨幅过大,有调整的要求,板块内部分化即将显。其二,下周是年报、季报的最后披露阶段,可能会出绩差公司集中披露的局面,加上五一长假在即,市场谨慎情绪观望情绪有所抬头。其三,技术角度看,2400点也有一定压力,我们分析过本轮上涨如果从反弹角度看,大概幅度是100点-150点,2400点就是反弹的上限,即使2400点不是顶,也需要一个技术休整的过程,毕竟目前日线指标已经进入到超买区。其四,这轮始自2240点的上涨,到本周四已经是13个交易日,周期上看也有短期震荡蓄势的要求。
2月5日,天津板块的代表性区域概念股集体雄起,接力海南板块展开了区域主题的魅力之旅。该板块在春节前后分别有一波拉升,向市场展示了它不甘沉默的一面。
天津板块共有30只股票,其中大部分业绩表现平平,在资本市场上沉默寡言,走势以弱势震荡者居多。市场对天津板块的股票和滨海新区关注度相对较低,也鲜有机构研报,这与滨海新区规划的宏伟蓝图很不相称。
滨海新区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北方开放的门户。该区占地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9年以来实行的新规划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打破了行政区的界限,规划形成了“一城双港三片区”。“一城”是新区的核心区,包括天津港、天津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和塘沽区。“双港”不仅指海空两港,也指南北港区。“三片区”是指西部临空高新区,包括临空产业区和滨海高新区;北部为生活旅游区,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滨旅游区和汉沽城区;南部重点发展石化产业,包括大港区、大港油田等。
远在1994年,天津市就决定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并成立了新区领导小组。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一直以来,滨海新区在功能区与行政区的职能分工交叉,又相互独立。这导致规划难以统一实施,产业聚集效应难以实现,新区各功能区、行政区的经济政策和审批权限不统一,招商引资存在无序竞争现象,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管理混乱也许是市场对滨海新区发展的最大担忧,如今这一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领导班子也调整完成,新面貌孕育着新机遇。该区域内占据较多建设和公共资源优势的上市公司最值得关注。
泰达股份(SZ.000652)是一只蛰伏已久的渤海潜龙。该公司以批发为主业,涉及垃圾发电、绿化、高科技洁净材料及石油仓储等,入股证券、信托、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经营产业多元化、区域布局广。公司实际控制人泰达投资控股已建立起金融控股平台,休闲土地开发权盈利空间达百亿元,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想象空间巨大。
津滨发展(SZ.000897)的实际控制人也是泰达投资控股,主营收入来自于钢材等物资、商品的销售,同时名下拥有多项物业资产,还进行稀土材料、电子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销售,新型建筑材料开发与生产销售等。
①汇丰PMI继续下行显示增长弱势但基本面的风险尚可控,经济风险短期尚无法证伪;
②年末资金面波动有所加大,但流动性依旧呈现宽松且信用风险收敛;③市场对明年一季度自上而下的改革政策预期依旧高温,且近期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动作加大频繁公告停牌也加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我们强调的,春节前经济面、政策面和资金面显示市场不确定性较小,应当积极乐观把握跨年行情机遇。
我们在10月下旬以来一直强调蓝筹风格与国资风口,并在11月提出消灭低PB,其大逻辑在于:宏观层面,金融改革加速投融资体制的变革,政府信用体系得以逐步重建,以及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带来国资资产价值的重估;微观层面,市场预期已经从过去两年经济下行看产业转型寻找成“增量成长”,转向当前改革推进背景下看传统资产的“存量改善”。
从市场表现特征来看,我们认为10月底至12月初的蓝筹行情主要受流动性宽松与交易杠杆提升影响,增量资金驱动蓝筹,结构上券商带领金融领涨,可归结为蓝筹行情第一波;向后看,我们认为蓝筹配置中短期内将迎来第二波行情,其主要受改革预期加速与行业基本面认知变化所驱动,不但增量资金选择蓝筹,存量资金也会加大蓝筹配置,结构上制造周期板块迎来机遇。另外,证监会强化监管调查18家公司股票操纵案,对创业板中小板的题材概念股显著利空,也有利于蓝筹板块行情。
蓝筹行情下投资配置的行业选择将胜过个股选择,我们认为在第二波蓝筹行情中,重点关注金融、钢铁、建筑、交运、机械等板块:1)金融股继续持有,边际上银行弹性可能增加;2)制造周期板块更加值得关注,配置上应该从企业重置资产重估的角度来选择估值弹性,重点选择钢铁、建筑、交运、机械等板块。
2010年成为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最值得记录的一年。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共有42家中国公司在美上市,占全美IPO数量的26.4%,打破了2007年37家中国公司赴美IPO的最高纪录,这些上市的中国公司共募集资金38.12亿美元。一时之间,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成为浪潮。
但谁又能料到两年之后情景会急转直下,很多当初历经千辛万苦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开始主动选择与美国资本市场分道扬镳,掀起了又一波浪潮,只不过这次是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浪潮,据统计先后共有45家中国公司提出或完成私有化。而且未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动机和意愿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强烈了。整个2012年,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只有区区两家――唯品会和YY。
无奈之举
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上,中美两国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强调信息披露,不管多差的公司只要把自己的风险和长处向公众完整披露后,余下的就交由市场来决定。
“这是美国监管的一个理念,认为需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尽量让大家觉得公平,只要把你应该披露的信息向大众披露,比如互联网有很大风险,之后公众如果还是认可你,我们就尊重市场的选择。”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律师薛芳说。
而中国和香港的资本市场,更多的是从监管的角度考虑。在中国上市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港交所对拟上市公司的要求也非常严苛,中国公司需要在资本市场里寻找资金,只能选择上市相对比较容易的美国市场。由于在美国上市时间快、门槛低、成功率高,并且还能为上市的公司带来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当初选择在美上市的很多中国公司只看到了眼前的好处并没有细想其中的利弊就匆忙上市。当然,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其中很多中国公司采用反向收购上市(Reverse Take-Over,RTO;又称买壳上市)。
“采用RTO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当时A股市场扶持的都是一些大企业,小企业根本排不上队,而且如果是新兴产业,一般盈利很难达到上市要求,只有在美国这种较宽松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才能有融资的渠道。”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统计,自2007年1月以来,美国600多起反向收购案例中有超过150起来自中国。目前,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有17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此外还有60多家中国公司通过美国存托凭证(ADR)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但是,对于在美上市的很多中国公司来说,美国并不是最理想的上市之地。有很多中国公司不仅没有融到资金,反而每年要交纳几百万美元的费用,包括律师费、审计费、公告费、公关费等。而且大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市值被严重低估,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足够注意。再加上个别中国公司不遵守美国市场的游戏规则,导致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降至冰点,以及别有用心的做空机构的推波助澜,致使这种负面影响波及到了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这些企业很多都是借壳上市,当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对公司来说需要钱,需要融资,需要发展,在国外上市就要接受国际投资者的洗礼,我觉得这是一个锻炼。”华利安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总裁陈为民说。
不可否认,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有思考不成熟的原因,很多公司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只是为了获得眼前实际的好处。“这不能说明我当时上市的选择是错的,也不能说现在私有化是错的,当时上市的有上市的考虑,当年的好处现在都已经消失,就这么简单。”薛芳说。
孤立地看当时上市和现在退市,容易简单化片面化,也无助于中国企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日后更好发展。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真正成熟起来,中国的中小板、创业板能够真正发挥设计之初的功能,中国的监管理念能够更开放一些,中国的企业也就不用非去美国上市了。
低估值
现在普遍认为私有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大量资金涌入亚太地区,由于通过债务融资等财务杠杆手段可以使回报率激增,众多私募基金公司热衷于此类交易机会;其次,大部分中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因为少有分析师顾及此类公司,所以交易量较低;第三,许多中国公司市值严重缩水,交易价格严重低于其内在价值,而在大陆或香港上市的同类公司却拥有较高的估值倍数。
“同卖房子一样,本来20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场价只能卖150万,可是有些人觉得它值250万,觉得这个房子一定会涨,利用这个市场落差还会买,有的人则会选择割肉卖掉。”薛芳说。
与此同时,许多中概股公司成为了做空机构的攻击目标,2010年后半年至今,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遭遇了集体诉讼最密集的阶段。外部投资环境的恶化,负面信息的导引使得国外投资者无法透彻分析中国公司,对中国公司存在误解,因此对他们而言最保险的办法就是避开投资所有的中国公司。美国监管当局也提高了中国公司借壳赴美上市的门槛。
中国概念股已经从几年前被追捧的弄潮儿变成了被抛弃的对象。随着估值越来越低,有些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因为股价达不到一块钱或总市值低于100万美元而触发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退市机制,被迫退到了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OTCBB),如果股价再往下跌,进入粉单市场都有可能。
股价是衡量上市公司成功与否最简单的指标,也是上市公司能否获得投资者认可的一个依据。显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并没有获得美国投资者的认可,虽然其中有很多原因。如今美股已经涨回至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大部分公司的市值成倍往上翻。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公司的市值不涨反跌,而且跌得更厉害。因此对于这些中国公司而言,私有化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毕竟留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而且留下来损失更大,不仅会使企业的声誉、经营受到负面影响的打击,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将会波及中国的国家形象。
“很多私有化的中国公司都认为既然公司的价值不被美国资本市场所认可,那么继续留在美国既得不到融资,也无法给股东带来可以退出的可行性,那就不如下市,作为私人公司发展一段时间,然后到一个承认它价值的市场里再重新上市,从成本和长期策略来讲这有可能是一个好的做法。”一位业内人士说。
但退市之后重新上市是否真如很多公司当初的预期,现在还没有定论。目前下市的近20家公司,还没有一家完成再上市。
三思而后行
“投资者不怕亏钱,怕的是没有挣钱的机会,如果股价老是低迷,投资者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它,这也是中概股现在面临的困境。”陈为民说。
对于投资者来说,买股票自然要选择具有高增长性的股票,当年美国投资人追捧中国概念股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因为他们认为在全世界经济低迷尤其是发达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境下,中国还能以8%-9%的速度增长,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因此中国的公司一定也是具有高成长价值的。
中国经济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态势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确实有一部分公司在财务上有造假行为,美国投资人尤其是机构投资人对中国公司的情绪开始发生变化,对中概股失去了信任,普遍持一种排斥的态度,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价。
“我不认为现在这些退市的公司有欺诈行为,除非公司确实有欺诈行为,这就另当别论。当时投资人自己买的时候,也并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后来突然风向一转,说不要买中国概念股,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要买,”薛芳说,“很多情况是投资人跟抢着买了不了解的东西,后来发现领头羊跑了,剩下的一圈人困在里面。别人都追捧的我不买,能做到这样的人是很少的。”
市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很多人追捧的不过是一个概念,比如社交网络。但概念终究有不新鲜的时候,一旦变得落伍,就会一文不值。Facebook是一家正宗的美国公司,最后还是逃不出上市后股价下跌的命运。
“所以不能单纯停留在概念上,虽然有了这个概念在合适时上市会更容易,可一旦这个概念变得落伍,就会不值钱,那么就会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上。团购就是一个例子,这个概念在几年前是对的,现在就不对了。”薛芳说。
现在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已经到了一棍子打死的地步,处于非常不理性、不公平的状态,这其实不难理解。毕竟美国投资人很难对一个市场、运营都在中国本土的公司有清楚的了解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当然也就不会有投资的热情和兴趣了。“这也是这些中概股为什么要通过私有化后重新在国内上市的原因,因为这些公司觉得在本土上市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它们。”薛芳说。
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优势在于,股市的市盈率相对较高,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估值;相对于内地企业而言这些从美国退市的中国公司拥有较为规范的内控和治理结构。而风险在于需要重新制定会计报表;排队审批的时间较长;部分中概股公司面临红筹或VIE拆解带来的法律和税收等问题;对企业盈利能力有较高要求。
虽然有很多案例是成功的,但退市的程序肯定很复杂。是不是每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都要考虑退市,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条件,特别是融资条件。而在过去几年,中国公司占到赴美IPO外国公司数量的70%-80%,其他金砖国家就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当一个人做得比较成功时,大家就一哄而上,没有想清楚公司是否适合去美国。等到一个人离开时,又一哄而散。”担任过多家在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邵孝恒说。
伟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谭敏亮认为,是否私有化要同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综合起来看。需要全面考虑退市以后的资金来源、重新上市计划、可能遇到的技术、退市时机等,这些都不是单独的问题,而是要同公司中长期计划相配合才能得到好的结论。
“某些板块、某些概念性的公司是不是愿意投放资源在美国投资者身上,会影响它们能否在美国资本市场得到最大的好处。”谭敏亮说。
由于过去几年赴美上市过热,现在处于市场修正阶段。中概股板块整体下行,也让很多中国公司有时间思考私有化对股东来说是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