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第1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当代;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17-05

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界、文化界产生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同样出现了“体育人文精神危机”的广泛论争。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认识

体育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密切。因此,为了深刻理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就首先要对什么是人文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人文精神的彰显开始于文艺复兴。“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时代内涵,彰显着人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精神由混沌到自觉的过程,与人性从自然中剥离、理性从感性中剥离、个体从整体性中剥离、现代性从传统中剥离过程同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个体主义、权利思想、民主观念,以及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等问题。“从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所谓‘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世俗的东西,它既不是关于神的,也不是关于自然的,而是关于人的,是人道而不是神道,也不是自然之道。这里已经有了把人看作主体的含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而西方近代以来,以科学精神(工具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两条主线进一步将人作为一种对象进行研究。所不同的是前者把人看作一个物质存在物,人的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即真的才是善的。后者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关注人的尊严和意义及人性的善和美,强调人的情感的真,即善的就是真的。各思想学派和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思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叔本华转变了传统哲学的研究方向,他强调生命意志始终是原始的、第一性的东西,“照例认识总是服服贴贴地为意志服务的。”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人本学就是以人和自然为哲学惟一的最高对象,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罗素、维特根斯坦、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等一批思想家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阐述其哲学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然而,在时代背景下,也带来了科学精神、物质利益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尖锐冲突和论争。进入现代社会后,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关注的对象――人被上升到“社会本体”,即“使人生活幸福的社会组织所赖以形成的那样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称之为善,马克思发现是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适应的人与人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杨岚等人提出:“人文精神就是显现在人类文化中的人类精神,是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其‘类本质’的体现,与人性同构,是人的本质的显现。它是人类文化之灵魂、之内核、之生命力、之基本原则、之公理体系;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好比人类文明有机体内部的神经元、神经系统,人类文明的每一触角、触须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活动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张立文提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作为道德的基础,应该具有超越层面的和终极关怀的性质。”周启朋提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以人之文化存在为本,着重通过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恰当把握来化成天下的一种文化精神。价值内核是根据传统、惯例、民族的历史经验而在民众和社会成员中自然形成的规定,它往往通过历史的经验和社会化而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从价值系统来说,价值内核可以扩展出两个层面: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这种价值内核只能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通过以上概述,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实难给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定义。但是,若从其具有的一般社会哲学含义与最普遍的文化原则入手,人文精神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一,人――社会本体是人文精神关注的主要对象,即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在人――自然――社会的多维关系中,人文精神以人为文化发展核心、把人作为社会本体存在。它关注人性的自由和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第二,人文精神彰显着人的生命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生命精神为根基,它并不局限于个体的,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心理本能,而是上升到文化哲学本体论层面,突显的是一种思想境界。正如司马云杰认为的,“人的生命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某种心理本能的东西,也不是社会集团利益的辩护书或时代风气的装饰品,而是人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不断地追求法则、秩序及美好的实物,超越自我生命及本能存在,所获得的真理、正义、和谐、美好等思想,或所达到的种种道德境界。因此,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不是欲望、目的、动机及情感、情绪一类本能心理,而是超越这些所获得的和谐、美好、仁爱、至善、大公、无私等的思想境界。”第三,社会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当代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的直接显现,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人的类意识以其本来面目凸现,而不像过去或者隐没在自然精神之中,或者带着宗教精神的面具,或者迷失在科学精神的客观性之中,或者被各异的民族文化精神所分割。”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文精神以社会本体的精神(类意识)为根基,从根本上反映着人的发展程度。它所关注的是人发展的自然尺度,即人的生存状况的标尺;社会尺度,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精神发展尺度,即自我理解和精神外化的能力(知情意平衡,精神结构平衡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到,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体育人文精神必然遵循和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它关注的是体育主体自由发展,最终目标是通过固有的文化范式和价值体系实现体育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度。其次,人文精神是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实现的必然载体。体育人文精神存在和构建不能脱离整

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尤其是要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人文精神所确立的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及价值尺度会从更高层面重新审视和确立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最后,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时和共时性特征,因此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如“公平竞争”是现代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它通过有效的社会机制和途径辐射到社会系统中,从而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类意识”而存在。

2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研究的主体思路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有其特殊的内涵、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和构建方式。它的建构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环境是同构的,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是准确把握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体育主体精神的理论形式与其外化形式、现实形态的结构――功能调适的过程。转型期的中国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着复杂的因子,它们不仅随着参与主体身份的变换而分化,而且也可能因为现代社会中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而出现不同方面、层次的分化。这些分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分化因子是进行积极整合的前提,其有利于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因子的培育。此外,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关乎到世界体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仅仅从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只能看到一些已经变化了的东西,只有站在世界的、未来的、终极关怀的视角上才能看到那些该变或将要变的东西,才能看到变化的整体方向和利弊,而这样的理论才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也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更具有总体性、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特质,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才会强有力地影响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向,才会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整体上看,中国本土文明绵延数千年,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生产实践集大成之物。虽然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研究不能脱离传统文明的支持,但是也不能完全从中寻找理论支点。因为长期稳定的农耕文明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如“人性本善”理论的悬设性,使儒家的道德心性论往往流于肤浅的道德说教,形成了时时围绕人却处处忽略人的思维怪囤,使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实质上具有“伪人文”的倾向;伦理政治的主导性,使中国的人文文化始终以伦理为核心,缺乏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人始终是五伦关系网络中的虚点,是等级制度中的被动客体;经验化的理性,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严重缺乏自然哲学作为人的哲学的根基,使中国人对人性论的理解往往脱离肉身的物质限定而在浮泛的理想层面虚构,对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与社会的研究不能深入;观念的凝滞性,限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续发展,形成僵化凝滞的格局,无法应付近现代西方强力文化的挑战,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陷入被动局面。这些局限性使我们无法完全从本土文明之中寻找到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观念引导。

“抽象地讨论或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系统化有其工具性,当一种生存方式不再适合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时,其改变是必然的,否则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因此,应该辨正地看待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的问题。吸收、保留或改造的关键,是要从“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这一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现实环境出发作具体分析。面对中国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纷繁复杂的思想资源和观念背景,对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解读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综合研究古今中外的有关思想资料,不断吸收多元文明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要吸收那些在中国本土文化建设进程中萌芽、成长起来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等,绝不能单纯地从思想资料出发进行纯粹抽象的概念演绎,否则不免会落人空洞的漩涡之中。

3 体育人文精神内涵

这里要讨论的“体育人文精神”不是蕴涵在母体文化或其它文化现象中附属的精神形式,不是外在于人身体的不可捉模的抽象精神泛化,也不是个体参与体育实践时内心孕育的神秘价值符号,而是植根于人身体、生命发展,并在现实体育发展语境中生成和不断完善的“人本关爱”精神。在现代体育文化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并不断融合了各个时期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主导思想内涵,尤其是“文艺复兴”作为现代体育复兴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推动力之一,使其自诞生之日便具备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首先,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哲学必然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一。社会哲学从人类活动出发研究社会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透视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支撑,在与人的本性、本质的关照中探求社会结构的本质、规律、合理性及其可能性。在社会哲学思想的引导下,主体的平等、公正公平参与以及均衡发展成为现代体育文化关注和追求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体育构筑起了契合时代及人类发展特征的、完整的文化结构,他将单纯的“肢体运动”升华到哲学高度,提出为达到均衡发展而必须为之持续努力和奋斗的主导思想内涵,进而将这一思想通过主体的现实行为传播到整个社会。因此,体育文化体现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怀,也就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实际上,随着体育逐渐成为一种可以让整个世界互动的文化现象,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以及人的哲学共同关注的实质化了的主题,它越来越在已经生成的历史形态和现实状况中展示和发展自我。

其次,体育人文精神以体育精神为根基。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生命所在,它是人类精神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精神,属文化核心范畴,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必然要蕴含体育精神的本质。张岱年认为的:“何谓精神?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体育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世界主流精神。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体育精神,强调尊严、忍耐、互相理解、忠诚、平等、公正、团队合作、规则(规范)等道德品质,并将其内涵的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教育精神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这也契合了社会学家认为的,“体育精神就是人类精神,就是公平竞争、运动家风度、团队精神。”而产生于中国传统文明下的体育文化,则注重“仁爱”、“人世、经世、济世”、“人道与天道的契合”、“重生轻死”;“生生死死”;“不生不死”的生存态度和生命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儒家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整体和谐”、“和合”、“礼”为标准实现“身心一元,天人合一”的伦理精神;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和“性命双修”的坚持实现“性灵”、“神韵”、“风骨”、“形神兼备”、“神完气足”、“气静神动”的艺术精神。这些代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精神都无

一例外地成为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

复次,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体育精神必须要通过体育人文精神的形态和外显机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社会价值效应。体育人文精神虽然与体育精神内涵为根基。但已经在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与体育文化之间构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显体系。“类本性”是任何人文现象的内在根据和本质,它深刻体现出不同主体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倾向。它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积淀,成为确立“体育主体”身份内在根基。在各种利益需求的导向下,体育主体参与体育的动机、认同感,以及秉持的体育发展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经历着混沌――变动――秩序化的过程。在工业文明时期,体育利益最大化占据主导地位,这决定了主体体育活动的性质、方向、方式等的“刚性(极端)竞争”性质。在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空间解放,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目的,体育主体的“类本性”也逐渐序化为人性、主体性、和谐性等内在品质。在这一层面上,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主体内在的类本性统一起来,并在“自觉”的高度上外显着体育精神的本质。而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既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物,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育文化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反映,这就说明体育文化总是反映着一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精神世界;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具有新的内涵,因此,整体上体育文化总是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反映着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体育精神贯穿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在其各个文化层面,如体现在体育文化内涵的竞争、超越、公正、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层面,体现在民主、规范、统一等制度文化层面,体现在健身、教育、民族凝聚等物质文化层面。体育精神必须要借助体育这一具体文化形式,通过体育主体的“类存在”外显出来,即在具体的体育生活中,通过体育人文精神构筑起的体育――主体――社会平台,将不同体育主体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完善提升到整个社会或体育领域的统一要求和存在。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彰显着体育精神,它所倡导的是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语境,积极吸取多元文化精神的精华。把完善和升华体育主体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学派、人文学科等紧密关联,共同推动着“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再次,体育主体的类存在(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容。体育人文精神以个体为出发点,并通过整个实践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来,它不仅是以个体形式体现整体性,而且是在哲学层面上体现出“实践主体的类意识”。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这种意识是体育具有独立“人文内涵”的标志,是体育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二是这种精神虽然是体育参与主体意识的产物,但不是纯粹的、自然化的产物,它是经过社会熏陶和融合了的意识,是立足于体育文化生存的现实语境,指向“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意识。三是其中所贯穿各种哲学思想的体育精神是鲜活的,是抵制和杜绝体育“异化”和“过度物化”的基础,其外化形式构成体育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选择自身存在和表现的具体形式。四是这种精神并不持久冻结在某种特定的形态、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中,它总是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保持强健的生命力,虽非“大道运行”,但却广泛地彰显于体育文化结构的方方面面。

这里所说的“类意识”并非费尔巴哈认为的人本质的“类”存在,即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并非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中抽象演绎的“世界精神”,即认为世界精神是宇宙整体的本质,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人只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而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类活动”中理解的“类本性”,即“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时间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本质的外化”和“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而追求“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性”观,马克思将“物本位”的立足点提升为“人本位”,并将其作为一个集合体来研究现实的社会矛盾和探讨人类的发展问题,从这一点看,也超越了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尤其是人本主义异化观。随着马克思人的“类本质”观提出,以及现代性观念内涵的不断丰富,类意识的内涵越来越具体化,“类哲学”应运而生。“类哲学的提出,给人的运思指向上体悟到必须超越对象意识的限定,而不能停留在对‘物’的阐释上。总之,应当从哲学中揭示人的理解逻辑、类的本性逻辑,以及时代精神的逻辑。这个哲学的新维度就是要求严格区分人与‘物’的性质,并在此前提下把握人的类规定。”

从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看,在体育产生的原始时期,它隐身于母体的文化精神之中,为获得一些独立的生存空间而努力挣扎,此时的体育文化如同还未出生的婴儿,虽有肌体,但却缺乏精神、思想,严格的说它还没有真正获得文化的身份。在农业文明时期,体育的精神内涵有了雏形,但又被无情地被带上了宗教精神的“神圣面具”,也被“蒙昧主义”和“封建主义”牢牢地桎梏在牢笼之中。而在工业文明时期,它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科学精神成为其长足发展的新鲜动力,在这个时期,体育真正获得了文化身份,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品质,但受生存背景的影响,它又被过度的“物性精神”所辖制。直到人类文明正在跨入知识经济、生态文明的今天,体育文化才鲜明地体现出人类对体育本质的自觉意识,体现出“运动主体”内在尺度的明晰化,体现出突破以往狭隘利益中心主义的积极价值取向,体育文化也开始朝着关注人本身、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是体育人文精神成为一种独立文化精神的先决条件。

体育人文精神深刻反映体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以征服自然、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为重心的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比较刚性,更多地是体现为运动主体对体育由参与、认知到征服的态度变迁及运动主体自身向主人意识、主体意识的生成,其虽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有很强的哲学意义,但若生命不再受理性法则的指导,与本体论的存在脱钩的时候,这种生命就会变成非理性的生命,就会充斥占有、征服、吞并等诸多欲望。在以“和谐”、“整体”、“民俗性”为重心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氛围比较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突出地表现了人与天(自然)、人

与人、运动主体自身内在关系和谐、统一,她追求的是理想人格的实现,体现出明显的现世和现实(出世与入世)精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代以来母体文化受印度佛教哲学及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哲学的冲击(以及体育在中国的边缘化地位),使中国的文化(包含体育文化)逐渐成为精神上的无依托者。在深刻积奠了佛教文化精髓的印度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为追逐理想的彼岸、寻求自身精神的归宿而做出不懈努力,有遵守道德规范,外净化为端正的行为习惯,内净化为根绝人性恶习的现实意义。而在受宗教文化影响至深形成的体育文化体系中,其人文精神则更多地体现在强劲的精神凝聚力上,表现出对神灵和自然的敬畏及执着的情性。这些在不同母体文化背景中孕育出的体育文化,各自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人文精神内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人类对体育的“类意识”。尤其是体育正在突破国家、民族的藩篱跨入“世界体育”的关头,在竞技体育政治一体化、科技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态势之中,在各种体育文化在本土文明的交流和冲突空前广泛剧烈的背景下,在体育领域出现空前危机的情况下(这些危机的源头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类应该从根本上构建出趋向体现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取向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

最后,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实质上反映出文化主体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体育人文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体育主体能够实现自由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体育文化“经济理性”内涵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其人文内涵已经相当弱化。这一趋势带来了诸多消极结果,如体育主体地位日渐弱化,主体性被过度物化,体育发展秩序的失衡和失范等等。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目的,各类体育主体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无限制的投入到索取的进程中。在这一趋势下,体育文化迅速膨胀,利益空间急速拓展,多元联结和整合成为当代体育的“伟大”能力。而体育主体在各类利益的联结和追求中被“主动或被动地”纳入到当代体育的工具链条中,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存在物”。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大多数)边缘化、大规模的、兴奋剂使用等等都在快速地消解着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因此,体育人文精神正是基于此种状况,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纳入至Ⅱ体育――主体――社会的多元联系中,关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教化其外显的体育行为,最终实现当代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它以体育精神为根基,将参与者作为一类社会本体存在,关注体育主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体育一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主体作为一类社会主体,其“类意识”构成了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其一,一部分“边缘主体”不断地形成犬齿交错的各类意识,并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这类意识虽不能直接左右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却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间接地影响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环境。其二,直接参与体育文化的各类主体形成共同的“类本质”,它体现出各种参与主体共同表达和指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是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生命力。从作用机制上看,它好比人类有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人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有其神经末梢,只不过有些行为是有意识的,有些则是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而从“类本性”上看,则突出地表现为运动主体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需求、权益、价值、尊严、命运、理想等的关注、思考和追求,是运动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第2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 传统 人文精神 中学政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56-01

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中学政治课堂,不仅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增强学科人文教育功能,而且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深层次的情感态度教育从来都应该是隐喻的,这一课堂的构建,要求传统人文精神不应生硬地强塞到政治课堂中去,而应与思想政治课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情境相统一。

1 传统人文理念的引领

“仁爱”是儒家传统思想之“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教师首先要从思想深处具备这一人文关怀精神,要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要认识到能够实现对人的影响,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是教师的职业价值所在,而且这一价值是崇高的、最光辉的。其次,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的精神。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有宽容心、耐心,积极打造完美课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敬业责任心本就是出于对学生的爱心。最后,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认真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充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为不同个体的发展确立相应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礼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行为规范,“和”是“礼”的最高宗旨。培养学生传统人文精神,要努力形成礼让、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基本礼仪要规范化、常态化,礼仪本就是形式的东西,即便是这样,也切不可仅流于形式。从严谨规范的礼仪中,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礼仪背后的真谛。民主是和谐的基础,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实现课堂民主的基础,师生要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

2 教材资源与传统人文精神的整合

所谓“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中,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自身的关系,相应所形成的和合精神、仁爱精神、忧患精神及人本精神,与当前中学政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模块教学的内在要求存在普适性,与中学政治教学的价值追求存在诸多的统一性。和合精神、仁爱精神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忧患精神体现了公民国家意识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本精神突出了中学文化生活和哲学常识教育的道德指归。教学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在一定的目标引领下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新课程改革强调要走出纯粹的知识目标的狭隘,努力追求更高的能力和情感目标。构建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师首先应增强这一意识,充分认识到渗透传统人文精神教育对政治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以一定相应的传统人文精神目标引领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采用和环节的设置。

教材资源与传统人文精神的有效整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教材人文教育目标与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相统一的,如,《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生活与哲学》引导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文化生活》强调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等,可以借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来说明和佐证。二是在不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情况下,可以广泛地搜集和挖掘彰显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素材服务于政治课教学,如孔子对不同孝道的论述就可以很好地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博大的“孝道”,接受了一次传统“孝道”的洗礼。

3 传统化育之道的运用

第3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人文思想

弘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任何门类所要涉及到的问题,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具备了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科学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无比丰富的物质产品,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导致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严重地压抑、扭曲、肢解着人性,窒息、扼杀、吞噬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狭隘、自私、冷酷、片面、机械、枯燥,这时人文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文主义客观上对精神造成压抑的势头有增无减,设计中如缺少人文精神,哲学被全盘否定,人类对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对心灵世界的研究也被排除,尤其是反对关于世界和人生终极存在与价值追求被停止,忽视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精神性需求。高扬人文精神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是指引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前进的明亮灯塔。

亚里斯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科学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但他们同时又是科学家,发明家。新时代的设计师应学会善于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科学技术的实验主义、分析主义的方法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视野,使其设计活动摆脱了手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和凝固性,一个重新建构语言符号范式的分析时代对形、色、线,对制作过程、对材料、结构,对创新与科学原理等的理解与尝试都建立在人文思想为主线的大设计观的基础上。

人文即包括文化、哲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音乐等门类,作为服务与人的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必须要涉及到人文思想,它就像春雨滋润着设计师的心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事一种精神活动,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形象了解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知生产的国度、区域、国度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哲学思考、逻辑推理、审美特征、消费心理等全方位的认知、包装既是产品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的商口,传递着更多、更高的文化信息。设计师的高品位的综合素质,设计出高品质的包装产品也是加快商品行销的关键。

1文化哲理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无论是人类文化、世界文化、中华文化都是宏观整体中的文化形态,如何分析文化,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找到一种像基因那样的文化建构的控制因素,对文化结构分析既把文化分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质文化、制度性文化与精神文化,除了文化体系的不同而外,普遍存在的是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阶层的文化差别,诠释一件有说服力的作品,除了看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的解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文化思辩。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的精神本体的对话,人类生存的数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跨文化交流中的焦点问题是“误读”,所谓“误读”是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往往按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按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解读必将导致“误读”。“误读”是一个既酿成灾难又能激活创造的奇特的认知精灵,它会导致隔膜、离异。然而,人对人文和艺术品的“误读”会激活想象力和灵感,并可能导致创造的驱动器,但如对商品包装“误读”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量的加大,交流频繁,就更需设计师对他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

谈到哲思,西方哲学和美学流派中的人文主义主潮以极大的努力从各方面为人类精神争得应有的地盘与位置,对以数理逻辑为主导内容,以主观经验为基础和根据的现代科学理性进行不余力的批判,如克罗齐、弗洛伊德、荣格等都对人类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关注;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理论建树对传统科学和逻辑理性的攻击与突破,对人的精神领域中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方面的发现与张扬,也是传统人文精神所作的一种现代开拓,对建立在数理科学基础上的近代认识论的批判,为哲学和人文学寻找自身的认识和方法论根基,人文学科要成为“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抗衡,不能没有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近代笛卡尔、康德的哲学基本上以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认识论为基础,伏尔泰在把世界分为自然与历史人文两大部分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两门科学;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主张认识论范围“扩大”到人类文化的其他领域,重视语言、神话、宗教等和艺术直观等认识论功能,找到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独立的认识论、方法论,有助于使人文科学真正迈入科学殿堂,成为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科学。设计既有科学理性的严谨,又有艺术的浪漫;既有西方文化的精华,又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中国思想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较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但它又与西方重视自然科学、高扬自然科学精神不同,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释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

譬如:先秦道家倾向于以人合天;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崇尚自然、天性,提供通过“坐忘、心斋”等修养方式来超越与自然的差别;孔子“礼学”主张“克已复礼”,目标是使“天道在人道”中得到完满实现。孟子更主张“自我修养,思成尽心”,达到“知天”、“事天”的目的,中国的人伦成分占优势,具有鲜明伦理化倾向。历史发展至今,人文思想发展面不断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走向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包括文化发展,从长远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市场经济在体制性质而言,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有负面影响,有些追逐高利润、高附加值的现象不断出现,过度包装,用有毒有害材料包装,给社会、人类造成危害,只顾眼前小利,丧失了社会责任心和公共伦理道德,这在某种意义是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新晨

2审美特征

第4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 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第5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 人文精神

近几年,我国国力逐步提升,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族音乐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如此强烈的需求下,探索改进民族音乐的教学成为当务之急。而人文精神作为民族音乐培养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师资、培养观念等的制约,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培养程度。所以,分析现阶段民族音乐教育中的不足,提出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在民乐教学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关切与追求,对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标尺。人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民乐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也十分必要。

(一)提高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是思考、辨析的能力。人文精神的思辨力有三个特征:一是争议性明显;二是人文问题需要维护性解释及解说性论证;三是人文思考的目的是鉴别行动准则与价值理念。而在民族音乐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则成为一种契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极具自己特色的音乐文化,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带给学生不同的文化震撼,运用音乐带给学生的冲击来反思自己,有助于发展自身的人文思辨的能力,促精神的养成。

(二)培养民族精神

中国丰富的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民乐中的文化精神与内涵以及其中深刻的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反映了各族人民不同的日常生活,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体裁广泛、风格鲜明。不同的旋律有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一样的音乐风格,北方音乐豪迈、高亢、旋律有着较大的起伏,相比之下,南方音乐则委婉细腻,旋律较为平缓。音乐造就了一个传递情感的方式,形成了各民族的归属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鉴赏也可以让我们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三)促进民乐文化交流

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个民族间增进相互尊重与理解。尽管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会造成误读以致发生冲突,但音乐作为超越语言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联系各民族,形成一条坚实的纽带,不同的民族可以用音乐来了解彼此的文化,促进彼此的交流,加强彼此的沟通。

二、民乐教学中的不足

现阶段,由于受西方音乐学科教育的影响,民乐教学中有许多不足,有轻文化重音乐的趋势。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轻视音乐表达中的内涵

现在,分析音乐作品的形态在民乐教学中占据着绝大比例,对作品表达的内涵却较少提及。民乐作为经过长期沉淀发展的中国典型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其表现的内涵更值得去深入挖掘与分析。而现阶段的教学却忽略了这方面的研究与讲授。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讲授这首曲子时,一般是将作者简单介绍,然后大力分析曲式,将曲子的美感耗尽,就像一味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古诗的意境无法传达与读者,实感可惜。

(二)器乐教学重技轻道

如今普遍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了乐器技术训练的“机器人”,让学生单纯追求技术的提升,而没有真正让其理解乐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当前器乐教学就像一条流水线,单纯生产掌握演奏技巧的“机器人”,无法满足学生活跃的思维,无法完成乐器本应实现的表达喜怒哀乐的作用。这让在民乐教育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又阻挡了一个障碍。

三、民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民族性是我国民乐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民乐的产生发展都有较强的民族特质,所以民乐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音乐的教学理论。笔者认为以培养人文精神而实现的民乐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一)改变教学观念

民族音乐有着深刻的内涵,其背后包含的文化有着更大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学习曲子的音乐性,而且不能割裂文化与民乐的关系,通过启发式教学,深入探讨曲子背后的文化性。例如,学习《金蛇狂舞》时,老师可以启发式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首曲目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与其相关的古典文学是否了解?在历史过程中演奏该曲的乐器发生了哪些变化?该曲的音乐风格是怎么样?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坚持乐器的技巧训练与人文精神培养并重

民乐教学中,不能将乐器技巧的训练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割裂,在乐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乐器的发展演化历史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增加对民乐的感受力,享受民乐、领会民乐的美妙,进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三)将民乐教学融入各科教学

老师在其他音乐教学中融入民乐,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欣赏民乐的兴趣。在钢琴课上将我国民乐名曲作为联系曲目,学生练习时不仅提高了技法,又学习了我国民乐的独特曲式与作曲技术,让学生在多方面了解民乐。

(四)提高老师的文化阐释力

目前的课程设置忽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改进这一缺点,对民乐的教课老师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授课老师具有一些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阐释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增加像美学、文学、哲学这样的人文课程。

(五)开设民乐特色课堂

通过邀请民乐专家举办民乐知识讲座,举办音乐会、演出这些积极的措施,提升学生的人文音乐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乐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务必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改进教育观念、改变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针等措施来解决问题,力求让学生有更高的人文素养,使民乐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一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娟. 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 中国科技投资,2013,30:199.

[2]刘婷. 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弘扬[J]. 大舞台,2011,07:243-244.

第6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无论在远古的希腊罗马,还是在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观念中,都可以追溯到人文精神的踪迹。除了在汗牛充栋的哲学著作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名词解释,我们也可以简单的将其理解为“认识人本身”。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各方面思想都在成熟,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都逐渐成熟,但这种认知是不成熟的。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担负起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认知。

一、人文精神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什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既可以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寻找到端倪,可以在“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得到启示,也可以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系列探索,在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准确的定义。人文精神就是发现人本身,是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和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判断与思考。对人文精神的探索,在任何时期都是具有意义的,能够使人们更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价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传递,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选择。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发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长,以及生活阅历的丰富,开始运用自己的一些经验来总结社会实践。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一种固定的趋势,开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观点。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此时期,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他们个人价值是如何体现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有哪些联系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偏激,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等。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此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传递,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所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纸张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启发学生智慧,将祖先的文化与传统传承下来,以史为鉴,启发着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到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文精神的传递远较针对考试的知识点的背诵更具意义,也是历史作为学科出现在教学中的意义所在。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递人文精神的策略思考

(一)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学校教育中传递人文精神,所需要的往往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解,更多的是结合生活实践的传递,有时甚至是身教重于言传。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是指在教学改革大潮下,对教师进行教学的培训,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关注的目光从教材、考试、知识中逐渐移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知识目标、学习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能力及情感目标的制定,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具体到每个细节中,使之具体化。教师对课堂的关注,也要从教学内容逐渐转移到学生本身,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状态,以学定教、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从教师自身入手。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修养。人文素养作为一种品质、一种内化于心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从举手投足、言传身教中传递给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传递,相较于严肃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教师在学校中将爱与尊重展现出来,将自身的素养展现出来,总会在不自觉中影响到学生。

(二)对各种材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运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多种教学材料,教师能够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再传递给学生,是实现人文精神传递的重要步骤。在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一些帝王豪迈的打下江山,却终究难以守住,而一些帝王则能够身居帝位几十载,功德惠泽后世十几代,与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有着很大联系。在近代史中,我们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民族英雄,从他们身上能够挖掘出人文精神。通过不同的材料,挖掘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时刻展现给学生并进行引导。

(三)将以人为本贯彻于整个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人文精神,就要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也就是感受到爱与尊重。教师为学生营建和谐稳定的历史课堂氛围,教学工作的展开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角度展开教学。教师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等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使观点充分阐释,内涵充分吸收。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对于课下作业的布置,可以多一些实践内容,少一些文字内容。对于学生的表达等,多一分鼓励,少一些苛责。教师将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学生也自然能够形精神的习惯。

(四)将历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以史为鉴,为当前的生活做出指导。在当前历史教学中,有一种不良的思想就是认为历史与生活相距甚远,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历史教学对生活实践的联系与指导并未被充分挖掘。针对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关注到生活中的历史。在课下,鼓励学生去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将一些优秀的书籍、电影等推荐给学生;在教学环节有意识的结合当前的时政新闻,将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生活做统一的分析与揭示,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表现。读史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只有在生活中运用历史,才能充分认同其中的精神概念,感受到历史教学中传递出的人文精神。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各学科的人文性都做出了充分的挖掘,而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承担的显然要更多一些。在高中教学实践中,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时间线条下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特质,以史为鉴,将历史转变为反思生活的智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人文精神与历史事件的结合。在历史中发现天下精神、发现传统文化、发现民族精神,再由此启发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柳学琴.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11).

[2]文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第7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数字;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人文精神;反思

21世纪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命的兴起,人类已经步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也在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无墙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纷纷涌现,因此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与新思考。在由“数字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便利的背后,不断产生技术与图书馆人——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困惑与矛盾,仅靠所谓的技术主义、技术理性和技术至上论等,从根本上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图书馆界要对这些技术论保有清醒的认识、反思与批判,例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谢拉和戈曼就是批评技术至上论的典型代表。巴特勒认为企图使技术合理化以及理论技术化的尝试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谢拉则一再告诫人们: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1]。戈曼则借用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一副版画“理性沉睡导致邪恶的产生”来表达web2.0时性与秩序的告别,混杂与烦乱的产生[2]。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强调人文传统是图书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等等[3]。反思“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状况——主要是种种失落及重塑,对即使是在数字化时代的迷局中,也要保持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就有了一种客观的必要性。

1.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从概念的意义上来考察“数字化”,它最初是通讯和信息网络运用数据符号,即以0和1组合的比特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概括。而今,数字化已经远远地超过0和l的比特组合,不再是一种直观的、静态的符号意义[4]。而从技术维度界定数字化的概念与影响的范围,可以说数字化是以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管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它将各类信息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用于计算机的运行体系,从而达到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由此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以及从知识到决策和财富的转化,并达到信息的共建共享。数字化时代是以数字为中介、载体和体现方式的时代,是以纯技术化的物质形态为标志而命名的。数字化时代是数字帝国时代,数字成为交往凭证和必要工具,人与世界通过数字化而日益亲近和相互了解[5]。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任何时候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都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和用户,是图书馆和图书馆人求真、求善、求美、求服务、求奉献,是图书馆注重图书馆员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关系的协调,注重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主体意识的感受等的一种精神追求。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一词出现在图书馆专业文献中,最早见于蒋永福先生的有关论述[6]。而“图书馆人文精神”于1999年由吴唏先生正式提出[7],此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概念不断充实、明确,而图书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被认作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得到较好的落实和体现。如今,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但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精神之一,成为图书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和图书馆人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及精神价值观,而且还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一种与技术设备相对应的精神支柱。因此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不仅要体现对以往图书馆传统即对图书馆历史存在的认同,体现对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人文价值和对图书馆未来命运与归宿的思考与关注,而且要重点反映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上,“人——信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读者与图书馆员的地位与价值性。

2.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状况及分析

2.1 图书馆人的技术依赖与图书馆员的异化

在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电脑应用技术部分或大部分取代图书馆员的人工操作,导致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员对技术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图书馆界越来越面对着“技术就是图书馆”和“机器就是图书馆员”的挑战,图书馆员日益沦为电脑、知识、信息、高科技的奴隶。而与此同时图书馆学也过多的依赖上对图书馆的技术性认识,各种“技术至上”的主张纷纷涌现,事实上也是被技术异化了。如有学者指出:图书馆学技术理性的理论逻辑是先验地认定图书馆学是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把技术理性当作图书馆学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片面地认为技术性决定了图书馆学的质,技术性是图书馆学的科学性特征,图书馆学是以认识图书馆的技术为任务的[8];如:技术性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本质,图书馆学研究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性研究[9]。如:在技术理性论者看来理论研究只是昙花一现的“喧嚣”,而技术的影响要长久得多[10]。再如:技术理性思维的错误在于技术对科学的僭越,技术理性对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僭越,把技术等同于科学,把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把技术理性推上了“神”的位置。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所持有的一种精神[11]。等等,一时间“技术决定论”颇有市场。

图书馆计算机的发展和图书馆文献视窗系统的普及,尤其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电脑操作和信息技术化,使计算机的初级操作越来越简化,而易为图书馆员和读者们所掌握,似乎一切都可以按操作行事,而操作只是一个个的符号而已。由于人们沉溺于数字化的环境,脱离“在场”的社会关系太久,将自己视为纯粹意义上的“符号”——步人纯粹的数字化过程,从而使自己成为片面的人。这样长久下来,图书馆员与读者就成了躲在各种各样符号后面的一个次要性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似乎也成了人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至成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冷冰冰、机械和僵化,人文性欠缺。因此符号异化了人,从而使图书馆员与读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趋于丧失个性、真实感和丰富性。图书馆员和读者们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图书馆产品,成为图书馆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动物。数字化符号的发明和使用使数码成为人的替代品,各种各样的卡号、密码等数字代码成为人的各种身份的表征,人的鲜活的个性都被淹没在数码的海洋里。“人不再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感情以及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只是一个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以外的力量,他向这些力量投射出他生存的实质。[12]”

2.2 图书馆学的日渐衰微与图书馆人的思维退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更名浪潮此伏彼起,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名称和实体资源似乎所剩无几,与图书馆所面临的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技术的冲击很有关系。由于计算机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逐渐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电子文化逐渐替代纸质文化,并一步一步消解和弱化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感性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超强度地刺激大脑皮层,将改变头脑的信息加工方式,使认知模式转变为形象思维,使人更倾向于接受动态、感官的信息,而回避抽象的逻辑思考,放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也是主要使用计算机的图书馆人的思维起到了同样弱化乃至退化的作用。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认为,网络的普及和蔓延使得人类不可能再有绝对的哲学与宗教,原因在于:一是电子文化世界没有规则,人们处在高度的互动关系中,或然性支配一切;二是网络文化的信息缺乏可靠的选择渠道与验证过程。大量虚假信息会使人们求真的哲学精神和理性兴趣受到损害;三是铺天盖地的信息压迫,让人们的识辨能力和专注力大大降低,种种花里胡哨的活泼和脆弱不堪的时尚挤掉了内容的深度,深人持久的理性执著和关注让位于快节奏的态度转换[13]。在数字化时代所构建的极富感官的视觉形象面前,作为文学艺术的语言形象在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举步维艰。丹尼尔·贝尔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14]”同样也是面对数量日益增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甚至是应有尽有的数字化的资源,图书馆人作为个体对图书馆知识和理论的判断思考能力也在逐渐的钝化,对图书馆人文和图书馆哲学智慧的追求似乎也在日渐丧失,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深度体验似乎也日渐消失,在海量的信息海洋和便捷的信息化技术面前,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存在与发展陷入了低谷,人文精神茫然困惑,逐渐迷失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家园,迷失了自我。

2.3 图书馆经典阅读的弱化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

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信息发达、传播高效的时代,人们无论是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还是科学的研究,人们总是希望能获得最新、最完备的信息,互联网技术、新兴媒体的成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因此,新型数字化、网络化阅读趋势不可阻挡。目前大多数的网络内容还是免费浏览,并且网络阅读空间极大。网络检索使信息获取者能方便地得到大量的信息,对于市面上不易买到的书或是较贵的书刊,读者也会选择网上下载,阅读获取的成本比较低.获取信息比较容易,使人们能有效地阅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纸质读物而转投读网和电子书。因此在很多学者看来,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动、感、视、听于一体的信息世界,全面调动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人类从读写时代进入视听时代。而且虚拟实践在人与感觉客体之间加入了一个数字化平台,把人从感觉的直接性中解放出来,使人的感觉可以重复、可以再现、可以创造。这种通过虚拟平台形成的人、机互动的新感性,打破了人类用直接的、单一的方式去感觉自然的有限性,开发出人的整个身体的开放性和敏感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了人的感觉潜能和动能,为人们认识和感觉世界的多样性与全面性打开了多种方式接触的渠道。

在人们沉浸于电子音乐、动画造就的动感十足的电子视听世界的同时,这样丰富多彩的信息化平台也却造成了读者与纸质文献,例如书籍尤其是图书馆经典书籍的疏离,读者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逗留的时间多了,走进图书馆大楼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却少了。浅阅读因此而产出现,浅阅读是指阅读的节奏快,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追求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目前普遍存在的网络阅读和数字阅读,其具体特征就是:倡导“速读”、“缩读”、“读图”,崇尚“时尚阅读,轻松阅读”,是一种为应付需要对信息简单占有的功利性阅读。因此“浅阅读”是在信息爆炸的冲击下,人们对信息阅读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信息时代人们阅读方式迅速改变的产物。且网络信息的快餐化一次次以商人的水准,靠现代科技加工着世人的趣味,把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化创造过程变成一种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然后把那些所谓的产品像棉絮一样充塞着人的大脑,代替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的大脑逐渐丧失了活跃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功能,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容器,从而把信息的丰富性与敏感性衍变成了内容庞杂的快餐产品。

2.4 图书馆的信息鸿沟现象和信息公平的欠缺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因而对这类现象的批评和纠正亦具有全球性,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设信息网络和数字图书馆时,就逐渐考虑到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社会公平问题,这些亦对我国图书馆产生着影响。便利的网络与无所不能的信息服务商在信息服务中,承担了许多以前图书馆所承担的职能,但由于最需要得到信息保障的信息弱者缺少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因此这一社会群体的信息公平就很难实现。而以数字技术应用的程度为标准,可以把中国分为三个不同地区层。在核心层即最发达地区,数字技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数字编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在中间层即较发达地区,数字技术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在外层即欠发达地区,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弱。这种信息鸿沟的出现,必然导致中国地区间信息公平问题的分层。在核心层,数字技术为社会生产、管理、文化的存在与运作模式搭建了新的平台,高效、自由成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内涵,传统人文精神受到挑战。而在数字技术边缘地区,数字技术平台尚未搭建成功,信息贫困者生存、发展的权利受到限制,传统人文精神色彩仍较浓重。正是这种在分配和有效使用知识、信息和通讯资源方面不同群体之间的实质性不对称,导致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发展机遇的不平等。

因此尽管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看似平等的文化和信息接受机会,但网络空间实际上导致了全球新的贫富差距,最为典型的表现是“信息的鸿沟”现象,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问的两极化趋势,也是指在分配和有效使用知识、信息和通讯资源方面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实质性不对称,是有效获得知识、信息、技术方面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面临的发展机遇不等。信息鸿沟既表现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区域之问、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教育程度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阶层之问的巨大差异。信息鸿沟的扩大意味着信息贫困者的生存权、发展权受到限制,并在数字化技术的激烈竞争中被愈加边缘化。在图书馆界,人们也早已认识到信息公平的重要性,有刊物郑重向图书馆界倡议:“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第二个百年来临之际,展开一个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以弘扬现代图书馆精神,协调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走近贫民,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建立一个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15]”正如范并思教授所说:“公共图书馆要能够成为维护社会信息公平的保障制度,它就必须以‘免费服务’和对所有社会成员‘无区别服务’为基本前提。[16]”

3.将图书馆的科学精神纳入人文精神的轨道

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人在认识与改造图书馆、认识与改造图书馆学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状态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实质意义上的东西,同时也是展现图书馆的科学研究和人文服务内在意义的东西。作为图书馆思想的两个维度,二者的内涵和指向不同,但同样在认识与理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图书馆学科学精神的理解,不仅要看到其在图书馆工具和图书馆技术操作层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还要看到图书馆学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真正体图书馆实质的人文内涵。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二者之间本来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这不论是从图书馆学诞生的现实需要还是从图书馆学应用的目的上,都能得到证明。图书馆人对图书馆认识的每一次深化与提升,都伴随着当时的图书馆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所以离开图书馆科学精神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而离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科学精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科学精神。爱因斯坦早就指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图书馆的科学精神以物为本,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从总体看,属于图书馆的工具理性范畴;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追求美好,表现对人生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属于图书馆的价值判断范畴。二者的统一是图书馆的真理与图书馆价值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如同图书馆的手段与图书馆目的的关系。图书馆科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图书馆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目的的参照,而图书馆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也离不开对图书馆客观规律的真理性探索,离不开图书馆科学之光的照耀。在数字化成为图书馆人文精神新的平台的今天,图书馆必须发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包容性和整合力,将高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纳入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轨道,发挥其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咏秋.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

[2]卢泰宏.图书馆学人文传统与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

[3]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4]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弗洛姆,孙悄译.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蒋永福.图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图书馆哲学思考之三[J].黑龙江图书馆,1991(6).

[7]朱国萍.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7(6).

[8]刘正伟.略论图书馆学的技术性特征[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4).

[9]林海青.论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性特征[J].图书馆,2000(3).

[10]邱五芳.挥之不去的技术情结[J].图书馆,2002(3).

[11]黄健.科学理性的人文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 (10).

[12]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3]迈克尔·海姆.虚拟世界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4]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第8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83-01

当前形势下,多元化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使得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滋生,例如价值的失落带来的人生迷茫、信念的缺失造成的思想真空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生较之普通院校相比,其整体道德体系呈现物本化及功利化的倾向,人文精神相对弱化。面对这样的现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急需拓展新思路,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精神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在于对政治功能的强化,在某种程度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而思想具有独立、自由的特质,政治功能的强化就不可避免地使当下高校的思政教育限制和束缚了思想的这种特质。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要求必将导致其各项教育的实用性,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教育的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人格的偏差、理想信念的迷茫、精神家园的荒芜以及过度功利化等。在这样的形势下,在物本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下极易造成大学生的精神及文化危机。在当今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站在变革的最前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积极促进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索二者融合的最佳方式。

二、人文精神培养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强调整体对个体的要求,而忽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愿望、追求,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形式,缺乏实效,又因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侧重于专业技术、择业和就业等方面,更加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发挥育人的先锋作用,就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关注个体现实层面,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在其精神境界上起引导作用,促使人文精神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1.普及人文知识,唤醒人文意识

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要求教育对象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但长期以来的文理分科,不仅使文科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也使得理科生缺乏人文关怀。特别是高职院校,毋庸讳言,生源质量相对于普通院校而言稍逊一筹,尤其表现在学生整体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在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

人文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人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更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的思想境界,尤其强调“奉公”精神,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基础,这样的思想境界往往是学生难以企及的,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沦落为虚幻的说教,很难达到教育者的期望。试想,一个人的人格尚且不健全,又如何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生发出“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人文精神呢?如果一个个体连自我都无法保全,我们又如何去要求其成就别人呢?所以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体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推己及人,用积极的行为影响周围的环境,例如《大学》中所讲的“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及孟子之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这都是强调从完善自我人格做起。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人才,但长期以来其功利倾向使得教育者只盯住一个“才”字,着重做“才”字的文章,却忘记了“人”字,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像思想政治教育只侧重了个体对于整体的遵从而忽略了个体自由的诉求。大学生相对其他人群而言,其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更为显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成不变,成为枯燥的道德说教,而应该关注学生个体,重视其“人”的诉求,因此,当前形势下,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唤醒其整体的人文意识,是将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础。

2.渗透价值理性,强调弘扬传统

在哲学中,所谓价值表示的是主客体之间一种满足与被满

足的效益关系,而能否获得效益则是现代人一切行动的关键动因。在高职院校中,以物质为主的功利主义价值体系几乎成为大学生行动的首要动因,他们在进行取舍时往往更多地思考:做这件事或学这种东西会对自己有什么用处?能否给自己带来物质利益?能否让自己立刻享受到其所带来的物质利益?他们行动的诱因更多的表现为对物质效益的极度关注,而以道德精神为主的道义价值几近湮灭。基于此,在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适当渗透传统思想文化中积极的传统文化,要弘扬不受时空局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补充、完善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引导其中融入更多人文精神,逐渐弱化物本主义、功利主义,逐步强化公德意识。

随着经济行为逐渐走向个体化,强调公德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弥补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尤其要注重公德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诚信和关爱是现代人公共生活领域德行的理念基础,也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一贯主张,所谓“仁者无不爱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渗透人文价值理性,激发思政教育的活力。

3.挖掘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使学生学会一门专业技术而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必须在教育内容的“内化”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种“内化”就是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探索改革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说教型、理论型模式,而是给学生“对话”的权利,因势利导,激活他们的灵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埋藏的人文精神,促进他们道德境界的提升。以道德为基础和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上的拓展,就很难取得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效果。再如,我国古代学子虽然主要研究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但其所学内容却极其广泛,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人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相较于现代学生相对狭窄的知识面而言,其所涉猎内容的领域堪称广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中借鉴学习,以人文精神为依托,深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积极创新,改革教育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升其道德素养,尤其应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两者则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比如,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成功学”教育、“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获得学生的更多关注,同时也能使学生领悟到人文精神对其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融合的目的。

第9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素质;人文精神

近年来,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漠视,应引起人们的警觉。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对生命负责,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抗挫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让人性得到提高。因此,应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教育出来的机器。

一、现代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教育的非对称性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分离

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科学素养是人的知识和能力,是人们处理与自然、他人关系的方法和方式。19世纪以前,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寻找真理、完善人格,包括剑桥和牛津,都并不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而是为教会或政府培养服务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工业化开始,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受到了挑战,因为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大学的使命转变为培养技术人才。科学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作用逐渐取代人文精神教育。中国的大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立,虽然大学建立的主要动机是使国家富强和建立军事力量,主要内容是开展自然科学教育,但保留部分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传统人文教育。到20世纪50年代,单方面学习苏联,大学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调整,人文与科学的分离教育在全国实施。一些大学的重点是科学的发展,甚至取消人文社会科学系,科学与人文精神被人为地分离。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分离的影响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指出,对于20世纪的大学生来说,“高分低能”是一种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导致的不良现象,而且这种“有知识,无文化”的不良现象愈发严重[4]。而今,虽然人们认为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经典传统文化的测试结果令人担忧。在中国,儒教和道教已经超过两千年了,但实际上人们接受测试时,27.1%的人认为老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4.2%的人认为老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另有4.2%选择了“我不知道”。人们不知道道家代表人物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缺乏,更是人文精神的极度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分化的专业教育,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完全分离。

(三)高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科学素养应该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否则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险的。药物教授事件是一个典型运用专业知识犯罪的案例,还有一些自杀、谋杀、杀害教师、弑母等恶劣行为在大学中的出现。这就使我们去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却如此漠视生命。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尊重生命的教育课题,更是应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意识、集体意识,提高对人生挫折的抵抗能力的教育,因此,高校迫切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育。

二、将人文与科学整合并实施育

(一)科学和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内涵

科学与人文对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有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人文精神的领域狭小和科学技术的功利性,相比较下人文精神似乎毫无用处。今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同时它也明显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避免人类的毁灭,人们必须控制其发展,让它为人类服务,这是使科学和人类适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一项基本的手段,人文精神作为价值目标,目的是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科学与人文不仅要关注人类科学和技术,而且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科学价值。在科学与人文教育领域,自然科学是基础,人文价值是目的。只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相互补充,才能够为人类生活提供真正的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把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核心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协调下以人文精神为导向,注重个性发展,并强调科学与人文在专业发展中的融合。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创新,并强调人文和科学相辅相成。

(二)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的目的

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以下问题:所有人的生命将在地球上的核战争中消亡;人类能否从生态破坏中存活下来;产业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和南北对峙等问题很可能导致全球冲突;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快速扩张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因此,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联合国教育专家S.Rasskh和G.Vai-deanu,提出“我们不忘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有益作用和启蒙时期的教育,尤其应牢记古希腊的宝贵例子。正如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一个持久、强烈的理想能够塑造出一个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完整的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来塑造完美人格”。

(三)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的实现途径

人为分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是偏颇的,因此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协调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并且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

1.设置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一般课程。大学应该开设一些常规的课程,这类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科学、天文、地理、美学、心理学、艺术、历史、经济等。这些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道德和责任,以及对个人信仰和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此外,一般的课程应注重激励、启发和感染学生,追求宏观的知识和丰富的自然,突出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设置一般课程不能只注重课程教育,还需要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整合,课程需要与生活连接起来,并且有很强的科学、人文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发展的各个方面。

2.创建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要受到氛围熏陶的,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浓厚的人文氛围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要创建校园文化,一方面,应该组织系列讲座,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应该定期举办文化节、科技节、文化沙龙、读书俱乐部、影视评论、诗友会和其他此类活动,倡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升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更新实验设备和补充资源库。同时,高校要加强校园景观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景观,使学生在一流的实验室、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

参考文献:

[1]郑晓江,李嘉禄.生命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杨海波.人文内涵的培养与研究[J].中华长春理工大学:高教版,2008,(3):115-118

.[3]王雪楠,叶宝晟.科学素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0-64.

[4]朱黄河,黄万林,马雪松,龙河南,谢小薇,曹才荣,赵华伟.江西部省级官方公共人文社会科学素养[J].社会工作,2011,(10):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