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财务审计税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审计税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审计税务

第1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关键词 审计重要性 审计程序 重大错报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审计师必须将审计工作的重心前移,在计划阶段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师还应当对财务报告重大错报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从而调整重要性水平和审计程序,以保证未查出的错报不超过重要性水平。在审计报告阶段,如果审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存在影响理性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正确判断和决策的错报和漏报,那么这种错报和漏报便是重要的,审计人员就要通过非无保留意见提请财务报告使用者予以关注。2010年11月1日,我国财政部的第1221号准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要求将重要性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突出了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对重要性概念内涵的界定

重要性概念有会计重要性和审计重要性之分。对于会计重要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对于审计重要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指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审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47号——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指出:“一项差错当它的性质和金额以及其所涉及的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将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时,那么差错就是重要的。可见,不管是会计重要性还是审计重要性,都是基于财务报告使用人的立场,对财务报告错报和漏报影响程度所作的判断。因此,对财务报告使用人的界定就成为确定重要性的前提。在确定重要性水平之前,审计师必须识别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及其对于财务报表的共同信息需求。

第1221号新准则强调:“重要性水平”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第1221号新准则将审计师承担责任的对象进一步限定在成熟、理性的报表使用者范围内,例如机构投资者、大股东、债权人银行和财务分析师等,这就意味着审计师不负责识别只影响个别使用者决策的错报。

二、两个层次中的要性水平及其确定方法

第1221号准则将将重要性水平划分为财务报表层次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两个层次。对于财务报表这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第1221号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将“适当的基准乘以适当的百分比”作为确定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本方法。但是,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的解释,基准乘以百分比只是确定了一个计算整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起点,并不意味着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计算而得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需要审计师运用专业判断,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只是一个经验数据,并没有实证研究成果的支持。所以,即使审计师将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控制在重要性水平以下,也并不意味着审计师就可以完全避免审计风险,只是这种风险审计师可以接受而已。对于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或披露等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只有当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时,审计师才需要为其确定相应的重要性水平。换言之,审计师并不一定非要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不可。是否需要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取决于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是否会高度关注财务报表中的特定项目及其披露。例如,应收账款抵借和存货抵贷。

三、计划重要性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计划重要性是审计师在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合理保证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发现重大错报;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是在审计测试过程中采用的重要性水平,它要略低于计划重要性水平,其目的是为审计师提供一定的“安全边际”,以体现职业谨慎的要求。例如,如果审计师按照计划重要性水平安排审计程序,从理论上讲,未发现错报的累计数不会超过计划重要性水平。但是,由于计划重要性水平只是一个经验数据,而且还是一个平均数,所以,对于特定的财务报表审计而言,按照计划重要性安排审计程序,未发现错报的累计数有可能会超过实际重要性水平。这就要求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的时候,以低于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安排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一般是将计划重要性水平乘以一个折扣比例来加以确定。IAASB审计指南给出的参考比例是60%至85%。之所以给出一个区间范围,是因为审计师的执业环境和客户组合的风险存在差异。例如,对于处于高诉讼风险的执业环境、客户组合以高风险客户为主的事务所,其折扣比例区间范围可以适当调低。

四、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各阶段的运用要点

第2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青年文明号”是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载体。全所现有干部18人,35岁以下13人,占全所72,平均年龄30.6岁。其中党员5人,团员8人;本科及本科在学16人,占全所89,是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公正执法的年轻队伍。在“青年文明号”这面旗帜的感召下,在地税事业这条征途的凝聚下,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所青年干部总是焕发着积极向上的朝气,时刻保持燃烧智慧的光芒,释放青春的热情,始终坚持用实力赢得称赞,用实干博得美誉,用温暖凝聚人心。

一、诚信为本,立足本职,争创一流。

作为“青年文明号”,我们始终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一”治税理念,以“诚信、敬业、廉洁、奉献”为宗旨,积极实践“五重五做”创新思路,认真履行“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并将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作为提高效率、提升能力,完善服务、团结协作的不竭动力和有效途径,为我所每名青年搭建起一个展示才华、实现自我的公平舞台。

**税务所自组建至今,曾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巾帼建功示范岗”;**县“五四红旗团支部”;**县“精神文明单位”;办税服务场所达标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县“鼓楼大街青年文明号”;市地税系统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但我们深知,荣誉永远是新征程的起点。只有立足本职,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践行“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行为准则,才能更好的履行“依法征收,有效执行”的工作职责,更好的实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工作宗旨!

二、文明践诺,科学管理,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税收征管一线的“青年文明号”,是为实现“风雨兼程、聚财为民”神圣宗旨,严格执法,科学管理,充分弘扬地税文化,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纳税服务窗口。我所为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首先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成立争创领导小组,提出“以奉献扬青春,与地税同进步”的服务口号,并严格制定《纳税服务规范》、《**税务所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等11项规章制度,为推进“依法行政、有效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税收征管改革,建立健全工作《规程》。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回馈纳税人100的期望”为切入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健全制度是基础,落实规程是关键,提高水平是目标”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程》,分别设置了全程办税、契税征收、发票发售、代开货运发票、代开二手房交易发票等岗位,明确了每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对旧文书进行了清理,防止新旧混淆,对计算机传递审批、纸质资料传递要求等也作了详细的规定。而且,为了提高征管水平,我们还推出了纳税人回访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监督机制。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使我们的服务更加规范,更加贴近纳税人的需求。

2、规范服务行为,树立地税一流行风。

为了进一步落实“税收服务观”,我们秉承着那火一般的热情,把“青年文明号”的服务规范贯穿于纳税服务工作全过程,将爱心、热心和耐心融入我们的每一项服务。我所从干部的着装礼仪、服务态度、坐站姿势、电话礼仪、服务时限等方面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并组织干部定期进行礼仪知识的培训,从基础上规范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从点滴中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为树立地税一流行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当夕阳西下,面对最后一位办税人充满感激的目光,望着办税人满意而归的背影,耳畔还回响着那句由衷的“谢谢”时,“为纳税人服务,为纳税人服好务”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了每名干部的心中。

3、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纳税服务工作更加系统化。除全所干部挂牌上岗外,在每个窗口前还摆放标示,我们还利用滚动屏、触摸屏和青年文明号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了行风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制度,明示了“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明晰了收费标准、服务时限、服务标准、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监督举报电话;同时,也可根据我局的工作需要随时向纳税人插播重要信息并提供有关税收政策的宣传材料等内容。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充

分体现了对纳税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效率为先”的纳税服务理念。

三、开拓创新,阳光服务,构建和谐有序的征纳环境。

**故有“北京山水大观,首都郊野公园”之称,三面环山,地域面积广,但税源数量相对贫乏,征收难度大,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到全局的税款征收。为此,我局提出“向环境要税收,向服务

要税收”的口号。我所积极响应局党组的号召,始终紧紧抓住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细节,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全方位拓展服务渠道。我们利用本单位青年人多、热情高、干劲足、不怕苦的特点,在纳税服务这一特殊工作岗位上率先推出了“阳光服务二三六工程”,从而丰富了纳税服务工作的载体,延伸了纳税服务工作的内涵,作为市级“青年文明号”的争创者之一,我们成就了纳税服务有为之所。

(一)两条咨询热线:即开通了自动语音功能的610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远程坐席和专人职守的纳税咨询服务热线。科学化、精细化的深度管理,全面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了规范、热情、周到的咨询服务系统。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主要提供纳税咨询服务、查询服务,受理涉税举报和违规投诉,通过接收传真和留言功能提供24小时系统自动受理服务,此外,纳税人还可以随时通过系统的发送传真功能和播放录音功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税收资料;纳税咨询服务热线专为纳税人进行业务咨询而开设,由两名专业骨干专门接听,八小时随时畅通解答纳税人疑问,成为税收政策宣传和税企信息沟通的又一纽带。

(二)开辟三条绿色通道:残疾人绿色服务通道;纳税信誉a级企业绿色服务通道;下岗职工办税绿色服务通道。

1、残疾人绿色服务通道。服务是公务机关和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作为窗口行业的税务部门,更要强化“服务惟先”的思想观念。服务工作做得好,税收任务也就自然完成得好。自我所成立以来,本着“情为残疾人所系,利为残疾人所谋,权为残疾人所用”的原则,推出了“残疾人档案”制度,并对其定期走访,提出三项承诺:一是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二是在提供的涉税资料准备齐全的前提下优先代办各种涉税事宜;三是以共青团组织名义负责具体实施,保证此项活动不断线。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广大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电视台在获悉此事后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2、纳税信誉a级企业绿色服务通道。纳税信誉a级企业经营稳定,年纳税额较大,相关涉税业务复杂。为a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保证税收收入完成的关键。据此,我所开通了a级企业绿色服务通道,并设立了a级企业服务小组,负责对其办理涉税事宜进行全程服务指引,全程业务指导,实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赢得a级企业极大好评的同时也带动一般企业的诚信纳税意识。

3、下岗职工办税绿色服务通道。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我们有专人负责为下岗职工提供税收服务,凡是下工职工持有有关证明,既可享受到绿色通道的服务:各项减免审批将在规定的审批时限内缩短一半,下岗职工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得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感受到了切实的实惠。

以上三条绿色通道的开通,既加强了税企之间的联系,又做到及时掌握重点税源户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丰富了纳税服务工作的载体,延伸了纳税服务工作的内涵,使我们的纳税服务有侧重、税收征管做有重点。

(三)创品牌服务,实行六个拓展。即:

1、从服务厅内向服务厅外拓展。税务工作者,是税法的执行者,更是税法的宣传者,在做好本职工作、依法征税之余应该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回馈社会,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为了让税法进入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我们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推行“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工程,发放于工商局登记窗口、房土局交易所等处,开展上门服务和小区集中服务,所内12名青年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多次走入社区为居民普及税法知识、发放税法宣传资料。

2、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拓展。“急纳税人所急、想纳税人所想”,是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体现,也是“青年文明号”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始终本着“纳税人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细微做起,实行征期中午和双休日值班制度,为纳税人提供了准确、高效、便捷、完备的服务。

3、从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拓展。(1)加大硬件投资力度,全面改善办公环境,配备了休息椅、饮水机、宣传栏等,给纳税人以“家”的感觉,积极营造“温馨服务厅”。(2)为了解决部分不具备在单位或家里上网申报或政策查询的纳税人的困难,**税务所在大厅设立了1台自助上网申报计算机,并有专人负责辅导纳税人上机操作。(3)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纳税环境,拉近税企间的距离,县局协调两家税控服务商进驻服务大厅,最大限度的方便纳税人,提升整体的服务品位。

4、从硬件服务向软件服务拓展。为进一步夯实青年文明号的文化内涵,不断深化纳税服务内容,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纳税人,同时缓解征收窗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首席咨询台进驻大厅,建立了所长值班制度,开辟了党员示范岗和团员窗口,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原则,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切实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5、从“以征收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拓展。为了保证给纳税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打造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服务型单位,我们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牢固树立为绿色**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率先开展了“综合办税服务窗口”,首次推出的全程办税服务事项35项,负责行政审批全过程的受理、承办、回复等办税服务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功能的纳税服务模式,为纳税人提供了便捷、优质的全过程服务,在行政中心27家单位考核评比中多次夺得**名。

6、从日常服务向高质量服务拓展。为逐步降低窗口工作差错率,我们结合纳税服务实际情况,多次组织所里有经验的专业骨干讲解具体事例、交流服务体会,并在厅内设置纳税人意见箱、定期向纳税人发放“纳税人反馈意见单”,征求纳税人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阳光服务二三六工程”的推出,一方面切实方便了纳税人,使纳税人能够享受到温馨而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激发了青年干部的工作热情,纳税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率先垂范,团结协作,以青年志愿活动促文明创建。

创建“青年文明号”要以倡导高度的职业文明为核心,要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同时更要充分发挥青年人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当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拥有同一种精神风貌,同一种价值取向的时候,这个集体必将形成合力,无往不胜。**税务所人员年纪轻,思维活跃,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必须又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支撑。因此,我们确立了“诚信、敬业、廉洁、奉献”的“青年文明号”战略发展思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逐步展现团结、和谐、奋进的一流的地税干部新形象。

(一)形成合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1、所务会学习交流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实施文化育人,才能成为“学习型”的精品团队。我所的举措简单实效:每周所长协调会、每季组长汇报会,重点月份每天下午实施小教员制度,每季度“岗位轮换”,每两个人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坚持不懈,集思广益,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学习中求进取,在学习中求创新,使“团结进取、学习创新、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精神成为传统并得以沉淀,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知识、比素质”则成为为我所的良好集体风尚。

2、所长谈心制度。平等与互信是人与人团结协作的重要前提,尊重与理解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重要纽带。我所始终以“群策群力、营造民主氛围”为中心目标,制定了所长与干部谈心制度,制度的实施得到了所内干部的积极响应。及时、适宜的沟通与反馈,调动了所内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呈现出“积极向上、热情肯干、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党团建设,弘扬时代文明。

我所紧紧围绕窗口服务工作的特点,始终将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多项“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为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国、敬业、为民”意识,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了庄严的团员宣誓活动;为了给青年干部搭建起展示才华的平台,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党员档案、团员档案;为了鼓励青年干部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开展了题为“向纳税人致敬,弘扬地税文化”的征文评比活动和“学身边先进人物”、“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当服务标兵”等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通过开展各项党团活动,多层面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已经与税收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大家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双重提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得到不断巩固、“以奉献扬青春,与地税同进步”的文化理念得到不断升华。

长期的教育和锻炼,为我们的集体培养了众多的青年先进典型:红旗标兵曹军英、先进党员丁得强、优秀团员曹雨、微笑天使果素仿,他们认真钻研业务,将人性化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向周围同事传授服务经验,带动周围同志共同做好窗口服务工作。积极与纳税人沟通,多次艺术性的解决了征纳双方的矛盾,赢得了纳税人的交口称赞。以自己的诚心、耐心、热心和爱心赢得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多次受到纳税人的表扬。

**税务所的工作辛苦,但他却是培养干部的最佳摇篮,我所先后为其他部门输送了10名优秀干部,各个是岗位的骨干,先后有2名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去年,2名同志入选了**地税局人才库。

(三)热心公益事业,争做青年先锋。

献爱心,热心公益事业,是“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的一项传统。我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汇聚整个社会的新风尚。在每年的植树造林活动中,在学雷锋义务税法宣传中,在为社会弱势群体捐款捐物中,在资助两名山区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等活动中,都可以看到我所干部的身影。也许这些事情不够轰轰烈烈,但却体现了一个优秀青年全体应有的素质。集体共同的参与和体验,使同志们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年轻而活跃的心,激荡起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集体的脉搏。

第3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一、自身建设有所加强

一直以来,我所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工作。一是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购置了办公用车、电脑、办公桌椅等硬件设备,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我乡各项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不断加强软件建设。我所不断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至20xx年11月,已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我所从抓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等多方面着手,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工作纪律得到进一步增强,到20xx年,已初步形成一支工作作风扎实、能干事、干得好事的基层水务队伍。

二、水利设施建设有新突破

20xx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乡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乡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三、工作思路有所创新

创新是新时期水务工作特别是基层水务工作的需要。20xx年,我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治水思路,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服务于雨碌乡农村建设,全面推动我乡水利工作上水平。我所在工作创新方面,一是自身建设有新发展。我所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并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鼓励职工不断学习,加强了自身建设。二是自身管理有新转变。通过各类规章、制度的不断制定和完善,目前我所内部管理已初步实现由“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第4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营改增”实施以来,电信企业在业务开展、财务处理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下面对电信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变化,逐一展开分析。

(一)会计处理发生改变,直接影响企业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在我国拟定和实施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电信企业的会计处理内容及相关要求。首先,原有的营业税与现有的增值税两者的计税基础有显著不同,营业税的计税基础就是企业的营业额,而增值税的计税基础是企业的销售额即营业额减去销项税之后的金额。其次,“营改增”后,电信企业从原有缴纳3%或5%的营业税转变为缴纳6%或11%的增值税,从这两个层面上看,电信企业的财务指标都将直接受到影响。

(二)影响电信企业涉税业务管理成本,降低其盈利水平。“营改增”推行之后,电信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必然面临税负增加的状况。原因在于电信运营商存在大量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的开支项目。其中,一个是基础建设部分,我国建筑行业仍未纳入“营改增”范畴,该项业务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第二是为电信企业发展用户的庞大服务商队伍,大部分没有增值税纳税人资格,无法开具增值税专有发票;第三是各个网络基站的电费开支,大部分电费通过物业或个人业主进行缴纳,很难获得增值税专有发票。这三项,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其进项税额也就不能抵扣,税负会相应增加。

(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信企业税务稽查风险。假如电信企业未充分理解和贯彻“营改增”的具体要求,那么企业将面临着相应的财务管理及税务稽查风险。第一,“营改增”试点后,电信企业在计算税额、披露报表及核算抵扣税金等方面,会面临着更多困难。第二,“营改增”实施后,电信企业实现了对税率的自由选择,在增加其自身的纳税筹划空间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涉税风险。第三,财务人员自身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或是学习能力不足,较难把握“营改增”的定义,其在现实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新的税收制度,无法为“营改增”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营改增”背景下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营改增”的推行,使电信企业处于机遇与风险共存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顺应发展潮流,主动应对税制改革,电信企业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优化企业收入结构,做好税务筹划工作。首先,应提高收入质量,配合“营改增”试点工作,逐步优化企业的收入结构,帮助企业减轻税负,夯实收入基础,落实减税目标。其次,电信企业应切实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明确界定各个业务板块相对应的增值税率,并根据具体业务来选择正确的销项税率进行业务处理。电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积极融入业务环节,为财务结算、产品定价等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应合理调度资金,妥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逐步消除税务风险。

(二)重视采购管理环节,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电信企业应在原有的采购管理体系上,对采购管理职能、具体采购流程进行优化与创新,确保企业能为社会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电信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包含下列几方面内容:

(1)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营改增”实施后,电信企业对固定资产所做的投资能用于抵扣进项税,因而在制定投资决策时,企业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区域、时间等,使税收管理得以优化。

(2)尽量挑选可独立开具增值税发票和开展财务核算的服务商,确保进项税额能得以抵扣。(3)新建电信基站应充分考虑采用供电局直联方式,并逐步对原有基站进行供电改造,争取最大限度取得电力系统直接开具增值税发票,应抵尽抵。另外,电信企业所涉及的业务配送、代办、客户管理等内容,均应列入增值税的纳税范围,以便更好的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三)加强基础财务工作,防控企业涉税风险。我们既要看到“营改增”对电信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须重视防控其涉税风险。首先应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增值税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基础工作,确保所有财务业务都能按规定进行。其次,电信企业在经营工作中,应认真评估企业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影响程度等,并通过各种措施来予以监控,要适时调整纳税模式,正确选择业务税率,并拟定相应的纳税计划。第三,为减少企业财务人员因违规核算行为而引起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对财会人员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将新税收制度作为日常财务核算工作的行为指导。最后,电信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应在现行税法范围及要求内进行。

三、结束语

第5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 所得税 核定征收 弊端 建议

近年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一片繁荣。各类建筑企业自身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国家财

政贡献了巨额的税源。尽管该行业利润较高,但很多税务机关却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其中有什么弊端,本文拟作出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影响建筑业所得税核算的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会计核算方式与核算质量等,都会影响企业所得税计算和缴纳,所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与同期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并非一定紧密关联。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建筑行业平均利润率应在10%以上。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建筑企业反映亏损或微利,究其原因,问题就在于建筑业采取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和会计核算模式不同。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三种类型:

1、实行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目前,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大多采用,一般在总公司下设立多个分公司,实行二级管理和核算。总公司是管理机构,统一对外承接工程业务,由分公司具体组织施工,并按工程量的一定比例向总公司上交管理费,税款也由总公司汇总统一缴纳。总公司出于自身利益只抓业务收入以便收取管理费,对工程成本、费用及支出放松控制,致使总公司报表上反映的经营损益亏损或微利。

2、实行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目前,相当一部分建筑工程都是由承包人,即包工头挂靠具有建筑资质的施工企业经营。一般情况下,工程款会先汇入建筑公司账户,扣除了事先约定的管理费后,再由包工头提供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票据,以现金形式提走。建筑公司的会计账务采取“倒扒”式核算,即以开具的建筑业发票的金额作为工程结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后的余额作为工程结算成本,因而这类企业的所谓账面利润实际上就是建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扣除公司本身的费用开支后的余额,其最终结果要么亏损,要么微利。

3、还有一类建筑公司虽也采取挂靠经营方式,但与上述第二种方式相比,账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则更为简单,其显著特点是承包人工程收入根本就不在建筑公司账上反映,或者在收到工程款时记入往来科目,转走工程资金时再冲减该往来科目,根本不进行工程收入及工程成本、费用和应缴税金的核算,因此工程项目经营过程及经营成果没有任何价值。

实行上述方式核算的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于是便想方设法降低工程费用特别是税金支出,利用所得税核算复杂及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偷逃企业所得税。

二、核定征收方式产生的弊端

为防止税款大量流失,税务部门在建筑行业逐步推广核定征收方式,作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措施。对存在不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成本资料或收入费用凭证残缺不全、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等情形的企业,税务部门采取核定方式征收方式。

核定征收方式虽然增强了对建筑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却产生以下弊端:

1、经过调查,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上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并不能依据每个企业的真实利润状况征收企业所得税。实行一刀切的方式,让效益好、利润高的企业少缴了税款,对那些效益不好,利润率低的企业,则增加了税负。

2、由于实行核定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税务部门对这些企业的税前扣除费用项目监管放松,导致建筑企业列支费用的凭证很不规范,出现大量白条入账现象,致使本企业及上游企业容易滋生账外小金库和贪污舞弊行为,进而漏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3、建筑材料的供应厂商通常是增值税纳税人,于是有些企业将与核定企业交易中 “节余”的发票对外出售,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好处费,这样又使借用发票的单位绕开了税务部门监管,偷逃大量税金。

对建筑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从局部看达到了加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但从整体经济和税收环境来看,恰恰是顾此失彼,导致更严重的税款流失。笔者认为,应当对税收征纳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提高财务核算水平。

三、加强建筑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的建议

1、对建筑业所得税实行预征,变被动征收为主动管理。针对建筑行业工程周期长、经营形式及核算方式复杂多样的特点,对该行业所得税实行预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税款大量流失的状况,预征时应税所得税率可设定在工程结算收入的5%-8%左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预征所得税额=预计的当期工程结算收入(或工程形象进度)×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所得税率。对预征税款,账证健全能准确核算损益的建筑企业,在年终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对账证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损益的建筑企业改为核定征收。税务部门在核定应税所得率时,应当引导企业提高核算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相当的企业,如果分别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和核定征收方式,后者的实际税负应高于前者。

2、加强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管理。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经营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承包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上,应要求建筑公司将工程合同、承包合同、会计核算方式按工程项目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属于个人承包的则依法明确建筑公司为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按工程收入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6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关键词】公开账本;产品成本账;加强管理

2008年1月29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公开账本,是国企最好的“辩辞”]一文写到,在28日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主任承诺:“我准备用三年时间,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把国有企业的账本全部向社会公开。”

今日社评指出: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赞赏的承诺,其中有关“公开”的承诺,既符合公众的一致期待,也符合“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的一般准则;而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既表明了国企公布账本的技术规则,也间接论证了国企作为最大的公共公司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国企不但要向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负责,同时更必须向理论上的全体“股东”,即全体公民负责,公开账本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

今日社评还指出:由于国企,尤其是大型央企,大多处于高度垄断的地位,其借以营利的产品,又恰恰是公众日常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电力、电信、供水、燃油等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其独家经营的领导地位、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角色,与其惊人的利润之间,反而形成一种极不协调的错位。也正是由于这种错位,公众不免质疑央企超高盈利究竟是缘于企业经营者的高超能力,还是借助垄断地位而实现的超额暴利。(今日社评指出:随着国企,尤其是大型央企日益向垄断行业集中,石油、电力、电信等资源、市场双垄断行业的巨型央企,更是实现了经营利润的爆炸性增长,2007年,总数不足160家的央企,实现利润总额近万亿,其中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9家)而越是面对这种质疑,国企向社会公开账本,让公众了解国企的巨额利润从何而来,用于何处,就愈发显得重要。

笔者见到李荣融主任的承诺,欣喜不已。国企向社会公开账本这一措施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面之一。

据1月30日《北京青年报》财经快报栏刊载,李荣融主任表示:各地国资监管部门每年都要请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因为财务不公开,容易埋下的伏笔;只有公开,才能达到最有效的监管。

据悉,从今年开始,中央企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担负监管责任的国资委要求这些企业每月都要报送各自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指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到底指的是哪些账本并未作具体说明。根据以往多年各部门、各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和财务大检查的实际情况看,一般多半是侧重审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再往下审查别的账本的有,但有的具体深浅程度就不一了。应该看到,这几张(本)主要账表(本),各有其自身的作用,综合起来运用,有助于全面掌握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全貌,但也应该看到,它们往往是通过加工、整理、协调,经过综合平衡后而完成的,或者说大多是经过“咀嚼”过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们只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结果的账本,而不能直接提供生成这一结果的有关过程的重要会计信息。提供生成结果的过程的会计信息,对于审计和财务大检查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从事财会教学、科研、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等数十年的体会诚恳建言,若要达到公开账本的初衷,国资委应该要求企业每月在报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时,至少应该一并报送生成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结果过程的重要会计信息,即企业的产品成本账本,即使已要求企业报送产品成本账本的也应该对其竭尽利用,充分发挥产品成本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这一建言,应该说对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监察等主管部门在做财务审计和财务大检查工作时也是适用的。建言的理由是:

一、企业的产品成本账本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要高度重视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生成与披露

产品成本信息失实的后果是严重的。仅以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而言,产品成本信息失实,必然会导致资产、利润、所有者权益信息的错误,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妨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扰乱社会资本市场。故而欲能做到对企业报送的反映财务状况的账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充分掌握利用产品成本账本,深入分析、研究、测评产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度,以利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获得可靠公信度。

二、当前企业产品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两个字,一是高;二是乱

当前工业产品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两个字,一是高;二是乱。一高一乱就使得产品成本信息严重失实。一言以蔽之,企业产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低;原材料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损失浪费多。另外,如果从企业产品实际全额成本的角度看,不少企业的期间费用也过高。据统计,全国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如能降低1%,就可以为国家多积累逾百亿元的资金。产品成本乱,也是就产品成本不真实。主要原因是,在生产中基础工作差。据往年有关管理部门在全国属先进的某市九个工业局的近1800家企业调查统计,有工时定额的占43.1%;有材料消耗定额的占48.2%;有费用定额的占21.5%;有原始记录的占53.3%;有计量验收的占44.1%。先进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据悉,这种状况近年虽有改进,但尚未能得到根本改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品价值(C+V+M)决定于它在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从理论上讲,其中在生产中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这两部分,即C+V,是产品价值的补偿部分,它构成产品的理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基础。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也有发生背离的情况,有时这种背离还挺大。例如,某种产品的初始价格制定得太高,而事隔多年也未作调整,或是由于某些公共或准公共产品的垄断行业,由于垄断地位,使其制定的这些产品的价格背离其价值的差距太大等。产品价格背离价值太大,其产生的盈利必然是不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成本高和乱,仍然会表现为有盈利,甚至出现高额利润或暴利的情况。对盈利结果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产品成本会计信息和其所制定的产品价格对比分析便可一目了然。

三、企业产品成本高和乱,必然会出现乱挤成本的问题,使得产品成本不真实

根据产品成本的经济性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业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须正确划清各种费用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不乱挤成本的原则。为此,要划清以下几个界限:

(一)划清生产经营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按规定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费用又被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其他的经营成本列为期间成本。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列为资本性支出的是:对内长期资产投资的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各种筹资费用,如应计利息、贴现费用等。

(二)划清生产经营支出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这些营业外支出不得计入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

(三)划清生产经营支出和收益分配支出的界限

收益分配的基本程序是:

1.依法缴纳所得税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利润总额首先要按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然后依法缴纳所得税。

(1)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2)调整计税利润的项目。

(3)应纳税所得额。

(4)应纳所得税额。

(1)至(4)项可按财务制度规定计算处理。

2.税后利润分配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种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4)提取公益金。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企业当年无利润不得向投资者分配。

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根据股利政策的类型而有相应的规定。

总之,应走收益分配支出的开支,不得计入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就是要在划清各项费用支出性质的基础上做到:一切属于产品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支出均应计入,不得少计、漏计,即不能虚降产品成本;一切不属于产品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支出均不应计入,不得多计、重计、虚计,即不能虚增产品成本。

(四)划清各个月份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界限

以上所述应划分的三个界限是要解决哪些支出可以计入生产经营产品成本。这一界限是要划分哪些支出可以计入本月产品成本,哪些不能计入本月产品成本,有待于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分摊。之所以要划清这一界限,是因为工业企业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必须划清相邻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一般是按月核算产品成本的。按照这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开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来调整。

一切属于哪个月份的产品成本费用就计入哪个月份的产品成本,严格遵守成本与收益配比的原则,不得在前后月份之间任意调剂,小大由之。

(五)划清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生产费用的界限

企业的工业性生产经营费用是汇集在“基本生产”总分类科目中的(这一总分类科目的名称在不同的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叫法)。为了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还得为“基本生产”这一总分类科目设立明细分类科目。“基本生产”的明细分类科目就是产品成本计算单。工业企业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即计算什么产品的成本)开立成本计算单的,用以归集应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项目的。应该计入哪个产品成本计算单的生产费用就计入哪个产品成本计算单,桥归桥,路归路,不得在各种产品之间随心所欲,左右晃动。

(六)划清计入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生产费用的界限

应该把归集在各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不得任意调剂。划分这一界限,一般用先计算出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以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的主要方法有:

1.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2.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3.既计算原材料费用,又计算工资等其他费用;

4.按定额成本计算;

5.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这些方法又统称为抠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正确划清各种费用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不乱挤成本,必然会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真实,以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所生成和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才会真实可靠。真实可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不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妨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扰乱社会资本市场。审计财务,进行财务大检查,必须深究企业的产品成本账本,把工作做扎实。

有的同志认为,造成企业产品成本高和乱,出现乱挤成本,成本混乱不真实的原因,一是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较过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进;二是放松了成本管理。面对现实,有必要由权威部门研究制订产品成本核算指导意见,规范和引导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督促企业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以便全面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同意这些看法和建议,但认为当前主要的原因是放松了成本管理,以往制订的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产品成本管理的原则(要求)和核算程序,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等,很多都是几十年以来成本管理核算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行之有效的。首先应该是汲取这些行之有效的可贵的经验,再在此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情况并不断改进完善它,切忌放松企业产品成本管理,绝不能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轻易丢掉。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2008年1月29日.

[2]北京青年报,2008年1月30日.

[3]王庆成,李相国.财务管理学2006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7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述职报告是干部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晋升的重要依据,述职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陈述,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述职者在所在岗位职责的情况。对成绩和不足,既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财务干部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财务干部述职报告1光阴如梭,我到公司已经两年多,通过两年的工作,让我切切实实看到财务管理的许多薄弱之处,作为财务部的一员,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好家、理好财,对照公司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先调整自己的理念,彻底转变观念,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和重整自身工作,才能让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下面就20____年度的工作情况向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仁报告如下:

一、20____年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1、建立健全公司的财务制度及管理办法

根据省厅20____年财务审计工作会精神,结合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及时对公司相关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面对新的经营形势,根据公司领导的安排,拟定公司《客户奖励基金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其中《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已经开始执行。

2、高质量的按时完成20____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上报,向省厅、财政厅、地税局等部门按时上报各种数据报表

根据省厅20____年度财务决算会议的要求,我们准确、及时、高质量的完成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经______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按期向省厅上报20____年度财务决算会计报表(财政部、国资委格式各一套)及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

根据省厅的要求按月准确、及时的向省财政厅上报企业经济信息数据。

按月向省地税重点税源网上直报系统上报公司纳税情况。

填制完成《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自查报告》的附表数据(20____—20____年度)及部分报告内容。

3、顺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公司从20____年起必须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部多次组织部门员工集体学习、研讨,对制度和准则要求不同之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执行。

4、顺利执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自20____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全国范围试点。我公司部分业务属于本次“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财务管理部自今年4月起就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的相关规定、文件及市关于营改增的相关具体规定等。为营改增的顺利执行打下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积极和公司所属国税局沟通处理公司执行营改增中的相关涉税事项。经过多次与国税部门的沟通、协调,我公司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根据目前的业务收入情况测算,年可节约增值税近10万元。

因税种的改变,涉税的会计事项核算也发生很大变化,组织部门员工对增值税的会计业务进行认真学习,并积极参加国税局组织的营改增培训学习。

因执行营改增对我公司及客户均造成较大影响,就营改增业务与多家客户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并向多家客户提供相关业务的咨询。

5、向省厅领导提供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分析报告

因我公司业务属于________的三大权益之一,省厅领导受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影响,决定我公司的收支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公司领导的指示,财务管理部积极对公司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利弊及存在的法律障碍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向省厅领导提供详尽的报告,避免一个重要决定的匆忙出台。

6、早打算、早安排,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有计划的完成公司各项财务目标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证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从20____年10月起,根据往年的数据对财务情况逐月进行测算,为年度财务决算做好准备工作。

针对本年公司利润较大,导致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较多,为不引起税务部门对公司的关注及交通行业的利益,向公司提出向____公司支付______费,以增加成本,降低税赋支出,公司的这种大交通意识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

我一直注重党风廉政方面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一切为公司的宗旨,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在工作中本人能严格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及六项禁令的要求,通过强化财务监督,规范核算程序,落实财经纪律,建立内控制度,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制约,防止不廉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主观上思想未给自己加压,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2、忽略管理团队的积极作用,与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足,没有全方位地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

3、忧患意识尚需加强,对当前公司面临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虽有较强的责任心,但开拓、创新工作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4、没有做好理好财的工作,公司大量资金闲置在账面,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

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针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1、形式主义方面

政策理论水评不够高,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工作缺乏创新,主观能动性较低。工作中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和拼搏创新精神,学习和钻研思想理论及专业知识的高度不够。

2、方面

没有真正解部门员工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有时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就提出处理意见,工作是缺乏耐心。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去。

3、享乐主义方面

本职工作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缺乏积极主动性,这样容易助长不思进取的恶习。

4、奢靡之风方面

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发扬保持我党的艰苦朴素作风,有铺张浪费的现象。

五、20____年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1、完善、修订公司的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

随着经济形势和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变化,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公司的发展,为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趋于完善,财务部将结合公司管理的要求,与有关部门进行修正。

2、加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财务职能部门的作用

作为财务部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组织者,要有严谨、廉洁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发挥团队的力量;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我们坚持“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领导满意”;

3、加大各项费用控制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

将继续加强各项费用的控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尽心尽职,认真处理审核每一笔业务;

4、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

合理高效的财务分析思路与方法,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

5、20____年度财务部要完成的几项重点工作:

A、制作媒体销售情况控制表,用以满足财务部及相关部门对收入及应收账款的掌控。

B、完成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待清查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咨询相关专家,提出处理意见,争取在20____年度对____集团移交和代建的媒体设施入账。

C、针对我公司持有的大量资金,咨询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人员,寻求一个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以提高公司资金利用效率。

我将不断地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并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公司的发展,与各位共同进步,与公司共同成长。

以上发言,如有不当,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财务干部述职报告220____年,我分管公司财务管理和内控工作。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公司年度销售收入200亿元,利润50亿元,均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各项指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现从五个方面述职报告如下:

一、政治素质方面

20____年我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科学理论和集团公司领导的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奋斗目标上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二、履行岗位职责方面,分两个部分汇报

(一)财务管理工作。针对20____年公司面临的经济、生产、销售形势,着重抓好如下财务工作:

1、以价值管理为导向,加强资产管理。

针对第二厂改造及停止部分业务等实际情况,组织专项资产清点,确定停止租赁部分资产,测算新的费用标准;针对四厂并入龙田公司,组织对四厂资产进行专项清查,确定租赁费用标准;组织对六厂出租资产进行新增确认,及时回收资金占用成本;清理在建工程账目,对已完工或投入使用项目,及时督促有关单位进行竣工决算。

2、抓上海金融大厦建设资金补贴,现已收到补贴2、2亿元。

3、管好用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坚持资金周报制度,根据公司需要科学制定资金筹措方案,保证3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60多亿元生产需要资金。没有因为资金问题影响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生产任务。在保障资金供应的基础上,控制银行资金存量,节约利息支出2亿元。

4、强化预算管理。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提高预算准确性,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适应建设和生产需要。坚持以零基预算为主、其他方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狠抓目标分解,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5、把好财务开支关,以对公司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审核每一个合同,认真审核每一项开支,杜绝一些可开可不开的支出,压缩一些有弹性支出,压减支出3000多万元。

6、努力抓好增产增收工作。

在抓好主营收入不放松的基础上,加大创收力度。根据五厂维修成本上涨等情况,公司组织成本测算,经过多次沟通解释,最终增加五厂增加收入800万元。

7、通过财务渠道向集团申请人工成本额度,在解决全员住房公积金制度、采暖费、物业费的基础上,统一交通费标准,缩小收入差距。

8、根据历年成本支出规律,结合物价上涨情况,合理测算生产单价;

对合作单位费用测算,力求达到互赢共利的平衡。

9、强化分析手段和方法,以真实、可靠的财务分析为基础,为公司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定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新设备效率、能耗及成本效益进行调查分析,为公司提供基础资料。

10、以经济本质安全为导向,加强公司财务风险控制。

对全公司后勤系统进行审计检查,为规范后勤核算管理,制定公司后勤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组织编制后勤核算软件;推进基层核算员轮训,强化基层成本核算力量。

(二)内部控制工作。在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上,以“不知道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多一份控制就少一份风险”为理念。提高对重大风险、薄弱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识别和控制能力,组织风险事件评估和梳理工作,组织编制20____年度全面风险体系建设报告,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和办法,为公司本安体系建设提供有效制度支撑。

三、职业道德修养方面

我认真学习党的廉政建设,加强自身的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认真执行上级指示,广泛听取各级意见,正确地对待大家赋予的权力,每处理一次经济往来都以公司利益为重,严于律己,忠诚企业,公私分明,树立更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四、执行规章制度方面

一年来,我积极宣传国家的财经方针,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各项制度规定,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狠抓基础建设,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五、存在问题方面

20____年我做一定工作,取得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走基层少。对基层单位情况及员工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掌握的不够全面2、还有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产清点不及时等。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要加强基层沟通,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加强企业管理,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做出新的贡献。

述职完毕,谢谢各位!

财务干部述职报告3董事长、总经理、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回顾20____年,是忙碌的一年,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经理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严格管理,在财务基础工作,全面预算管理,提供经营决策依据,发挥支撑服务,加强财务检查及组织业务学习等方面做了许多踏实的工作,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很好地配合了公司的中心工作,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将本人20____年工作完成情况和总结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作为公司财务经理,我的工作职责是:

1、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制度,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部门的日常管理、财务预算、资金运作等各项工作进行总体控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组织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健全收入稽核制度,严禁收入跑、帽、滴、漏。

3、搜集与评价融资方式及成本;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资产清查工作。管好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检查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4、督办客户欠款、资产报损报批资料的整理工作,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待处理资产损失的审批手续。

负责税务检查,各种审计协调工作。

5、对月报、季报、年报的真实合法性负责。

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7、灵活机动,理财策略,市场竞争激烈,瞬息万变,错综复杂,我作为公司理财管家,在资金收付方面,在与国家财政法规冲突不大的范围内,灵活处理各种会计实际问题,在会计核算方面,灵活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既要考虑国家税收法规,又要兼顾企业经济利益。

统筹兼顾,全盘谋划,巧妙周旋。特别注意灵活机动,把钱管好,把工作搞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尽量多做些有利于公司和员工利益的事。

例如:为偿还"____"债务,让员工集资的建议,被公司领导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员工积极的响应和大力支持。

8、不断专研,争当排头。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要当好财务经理(经理),就要随时注意运用当前社会与工作有关的新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特别是要注意学习和掌握财务会计税收新知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指挥得当,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明年的工作构想及要点:

1、挖掘人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立足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况状确定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对业务骨干的专项培训。

2、降低成本费用,促进效益的稳步增长。

一是加强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性资金流失。

二是加强结算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可用资金。

三是合理调配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认真匡算资金流量,尽可能地压缩无效资金和低效资金占用,力求收益最大化。

四是降低费用开支,增强盈利水平。

五是准确做好各项财务测算,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3、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加强管理,加快工作效率,并向财务经理汇报工作。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与支持,20____年,我将继续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以上是我20____年度的述职报告,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及公司同仁批评指正,同时也祝愿公司繁荣昌盛!谢谢大家!

述职人:______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财务干部述职报告4一、主要工作:

1、制定并贯彻实施酒店财务管理和采购物资管理办法,从根本上查找漏洞,确保财务各岗位的规章制度能严格执行。

2、组织财务部全体员工学习酒店财务内控管理制定,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联系起来,每月进行调价、盘点等自查与监督工作,从各项单据票据的审核、票据的填制及印章保管等工作抓起,遵循酒店财务报账流程,加强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争取酒店利润空间的最大化。

二、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部一直人手较少,但在我们高效、有序的组织下,能够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各项工作。财务部每天都离不开资金的收付与财务报帐、记帐工作。这是财务部最平常最繁重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应有的支持。基本上满足了各部门对我部的财务要求。

1、加强了财务基础工作和精细化管理力度信息是一个企业的神经,而这些信息来源的科学性就给财务的基础工作提出了挑战,现在税控监管部门及审计检查力度的加大我们在基础工作方面更加严谨,因此我们强化了基础工作,规范了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税法规,及时、准确填制各项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合法。

2、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前瞻性财务规划力度

由于全面预算的编制是从业务计划出发将战略层层落地,以具体的业务计划支撑预算数据,并由专业部门归口审核与业务相关的预算,以实现公司的运营策略与资源配置的统一,避免了孤立、僵化、就数字论数字的预算。预算分解的过程中,也是向各级员工传达了企业的目标信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优势,明确个人的任务和责任的过程,说到底是逐级承诺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更注重跟踪差异分析,及时调整与业务不相称的数据,因此,一年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在指导经营发展,战略决策,全面有效配置资源上发挥作用。

3、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建设优秀财务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艺多不压身",因此,我们有计划组织全体财务人员学习相关税收法律知识,提升把握政策的水平,增强团队学习创新能力,并运用于工作实践。

三、需要加强的工作:

1、通过管理公司审计小组每季度考核工作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意识到财务工作中还是存在管理漏洞,需要完善和落实,比如说原始单据附件的规范性、付款凭据的合理依据、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及加强酒店各项收入的监督等

2、坚持严格贯彻执行年度预算,重点抓成本费用的控制,合理、高效的支配酒店的每一分钱财。

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3、不断加强财务各岗位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学习,及时了解、掌握国家颁发的税法政策、法律法规。

以上述职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及广大员工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财务干部述职报告5我自____年__月份到公司上班,__月底被分配到____办事处担任委派财务经理,现在已有__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在公司各位同任的大力支持下,在其他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与大家一道,团结一心,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我将近几个月年来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严于律己,严格要求,遵章守纪,团结同志。

自到公司上班以来,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下班;同时我也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搞特殊,也从不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公司的人员,不管经理还是工人,我都能与他们搞好团结,不搞无原则的纠纷,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二、尽职尽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我在____办事处主要从事财务工作,为此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严格控制____办事处现金支出。

严格按公司的备用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备用金的控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发票、超出费用报销范围的费用或相关手续不完善的报销凭证坚决不予报销,将____办事处发生的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制定____办事处备用金二次借款管理办法,对二次借款进行严格控制,提醒借款员工按时归还或冲销借款。对发生的费用及成本及时寄回总部冲销备用金,保证现金的正常周转。

2、认真审核需支付第三方物流承运商的承运费。

费用结算严格按合同规定价格和周期执行,对所支付金额过大的费用认真审核,询问相关人员原因,对不符合要求的发票要求承运商重新开据或者拒绝报销。

3、按时结算。

按时与美菱物流部及长虹销售分公司核对配送费用,及时向总部申请开票,开票时严格匹配收入与成本,取得统一发票第一时间交美菱物流部结算费用。

4、正确计算工资薪酬。

根据公司规定严格按照考勤记录及加班情况正确计算员工工资,耐心准确地解释员工对自己当月工资的各项疑问,对因我个人原因造成个别员工工资计算错误的情况,及时向办事处总经理及总部人事主管反应,保证员工正当利益不受损。

5、及时向总部报送财务分析及经营分析。

根据r3系统及业务台帐数据及时准确的填制财务分析表,监督该月各项指标执行情况,分析各项指标异常因素,制定下月预计目标;及时填制经营分析,反应该月____办事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6、及时完成总部的其他要求。

如及时完成对____年____办事处收入预算的编制、及时配合完成____年公司财务决算工作,为公司的正常工作当好助手。

第8篇:财务审计税务范文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新西兰等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大都根据新型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了行政管理和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随后,这一改革逐渐扩大到了包括瑞典、芬兰在内的北欧国家以及荷兰、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新型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政府部门应当引入市场机制,行政管理模式应当由输入控制和注重过程转变为输出控制和以客户为导向。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要求是:1.通过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或引入公共行业私人股权方式转变政府职能;2.通过建立独立的机构和/或制定绩效考核措施实行“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3.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等企业会计原则改革公共会计制度和预算制度。

近年来,日本通过引入政策评估、建立独立的行政机构等方式,也在以新型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逐步进行改革,因为这一理论的广泛实践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改进公共财政。一些以新型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实行改革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能够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和输出控制作用的基本框架。在这些国家中,最高审计机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调查了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帮助有效实行以新型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改革中的作用,引用了2000~2001年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等地进行的实地调查案例,并分析了日本会计检查院今后的作用。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总体趋势

(一)“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和最高审计机关发挥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日趋恶化,这些中央政府不得不强化各种措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力图重新恢复财政平衡。而与此同时,专注于预算、人事等输入控制的行政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是人所共知的。鉴于财政状况的日趋恶化以及社会民众要求增加政府服务并使其多样化的呼声,中央政府更需要将有限的资金合理、高效地分配到每一个政策项目上,这一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应对局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预算制定、人事管理的决定权赋予了各个政府部门或独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这些发达国家还引入了所谓“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一种以提高工作成果、工作绩效为目标的行政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首先要设定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对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在实行了“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的国家中,都是议会控制着政府,政府向议会负责。这样一来,为每一政策项目或每个独立机构制定任务目标和定量绩效指标的绩效计划就必须提前提交议会予以审批。绩效计划完成之后,要出具绩效报告,反映实际绩效成果,并提交议会。

政府各部门及独立机构的工作绩效由其进行自我评估,议会要对反映评估结果的预算和其他一些提案进行检查。为了使议会确保“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关键是要提高评估的质量以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有一个第三方代表议会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1.对每一政策项目是否都明确制定了任务指标;2.是否选定了能够正确评估每个政策项目执行结果的绩效指标;3.是否采取了适当的行政管理措施以便最有效、最高效地实现每个政策项目的目标;4.是否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了适当层次的绩效指标目标值;5.实际取得的绩效指标目标值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偏见。

要完成上述任务,这个第三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独立于执行政策的政府;2.其组织机构的规模足够大,足以应对政府所有部门的所有政策项目;3.具备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经验。在运用新型公共管理理论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西方发达国家中,最高审计机关恰恰发挥着前面所述关于第三方的作用。在本文“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这部分里,将详细讨论这些最高审计机关的工作情况。

(二)公共会计制度/预算制度的改革与最高审计机关发挥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经济结构趋于老化以及社会发展迈入老年社会,政府部门的可持续能力越来越成为人们经常讨论的议题。其结果导致中央政府不得不经常对政府部门持有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民众今后要承担的税负/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一些事宜作出解释。引入绩效考核制度以后,要求从经济、效率和效果三个方面来评估每一政策项目或每个独立机构的绩效成果,这样每一政策项目或者每个独立机构都必须密切关注项目成本或行政成本,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进行评估。在公布政府部门的财政状况以及从经济、效率和效果三方面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以来,中央政府不断被要求建立一个框架,在预算中反映财政状况和绩效信息。

为此,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他们的公共会计制度和预算制度进行了改革。他们将权责发生制等一些企业会计原则引入公共会计制度,并且引入了以权责发生和成果/支出为基础的预算制度。这一新型的公共会计制度/预算制度要求为每个政策项目拟订一项包含预算数额的预算提案,并提交议会予以审批,因为政府要对议会负责。项目实施完成之后,还要编制资产负债表、管理成本表等财务报表提交议会。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自然会包含每个政府部门的主观判断,议会必须要对预算和其他一些能够反映这些财务报表信息的提案进行检查。不过,要想真正有效地实行这种包含了一些企业会计原则的公共会计制度,前提条件是要提高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的质量,并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为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代表议会的第三方必须要检查:1.每个政府部门是否依据政府部门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编制财务报表;2.这些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地反映了每个政府部门的财政状况和管理成本。

为完成这些任务,第三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独立于编制财务报表的政府;2.有法定的权力要求修改/改进不适当的政府部门会计准则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3.具备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经验。在运用新型公共管理理论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正是最高审计机关在发挥着上述第三方的作用。

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

(一)澳大利亚

1.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

(1)制度概述

根据联邦政府1997年通过的决议,澳大利亚引入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果/支出制度”(AOOF:Accrual-basedOutcomesandOutputsFramework),并要求在1999~2000财政年度间,在预算程序中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和绩效考核。根据这一新制度的要求,每个政府部门都要在其为每一财政年度拟订的部长预算说明中解释以下项目:1.预定实现的成果(指标);2.考核预定成果实现程度的绩效指标;3.实现预定成果预计所需的(行政管理活动)支出;4.考核预计支出完成情况的(性质、数值及价格)绩效指标。这些预定成果和预计支出的实际完成情况要在绩效报告中予以反映。绩效报告作为每个政府部门年度报告的一部分,要提交给议会。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在“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中发挥着如下作用:

A.从整体上全面实施联邦政府绩效考核,并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联邦政府开展的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于2001年根据其对10个政府部门的实地调查结果,出具了一份综合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联邦审计署指出:①考核预定成果实现程度的绩效指标不合适;②绩效指标所选目标值不合适;③实际取得的绩效指标数值不准确、不可靠。联邦审计署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一些政府部门好的作法。

B.提高政府各部门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并没有对所有政府部门的全部绩效报告都进行审计。相反,在绩效审计中,联邦审计署只是重点选择了几个政府部门的绩效报告,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这些报告的可靠性。例如,在2001年度报告中,联邦审计署就建议澳大利亚自然遗产联合会应当引入一项查证制度,以提高绩效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2001年度另外一份报告中,联邦审计署还建议为明确目标成果和支出之间的关系,澳大利亚税务局应当引进目标成果中间指标值。

2.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

(1)改革概述

根据1992年联邦政府通过的决议,自1994~1995财政年度起,政府各部门都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将这些财务报表作为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提交议会。根据《1997年财务管理和会计责任法案》的规定,每个政府部门都要编制财务报表,同时财政管理部负责汇总所有政府部门、联邦机构及联邦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向议会提交。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在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中,联邦审计署发挥着如下作用:

A.全面实施并改进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a.从1992~1993财政年度起,澳大利亚开始在一些政府项目中试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并根据项目试行结果,逐步加大在政府部门中试行新会计核算制度的力度。为了在所有政府部门中推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联邦审计署于1994年就试点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了一份综合报告。联邦审计署在报告中指出:①掌握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相关知识技能的人员不够;②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③会计核算有关人员未能接受必需的培训。联邦审计署对此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b.为提高政府部门财务报表的质量,联邦审计署于1996年制定了一本准则指南手册,详细讲解了如何依据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在这本手册中,联邦审计署解释了:①财务报表的标准格式和内容;②财务报表项目的运用及分类标准;③财务报表项目的评估标准,并举例说明。此后,联邦审计署每年都要出版一本经过修订的指南手册,及时反映会计核算制度的有关变化和政府部门的要求。

c.为促进有效利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生成的相关财务信息,联邦审计署于1999年根据其对7个政府部门实地调查的结果出具了一份综合报告。联邦审计署在报告中指出:①财务信息的指标值尚未设定;②决策时未利用有关财务信息;③绩效考核时未利用有关财务信息。联邦审计署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此外,为了提高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的质量,联邦审计署还制定了1996~2002年5月期间适用的28份准则指南手册(“良好实践作法指南”系列)。在这些手册中,联邦审计署解释了:①资产等项目的会计处理;②开展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③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联邦审计署还介绍了一些政府部门的好的作法。

B.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a.政府各部门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组织构成由财政管理部颁布的《财务管理与会计责任规则》予以规定。根据这些规则,政府各部门要编制:①财务成果表;②财务状况表;③现金流量表。根据《1997年财务管理和会计责任法案》的规定,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有权对这些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财务报表是否依据财政管理部颁布的《财务管理与会计责任规则》而编制;②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反映了每个政府部门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联邦审计署出具的独立审计报告构成政府各部门年度报告的一部分,连同相关的财务报表要一并提交议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联邦审计署的独立审计报告帮助提高了政府各部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b.财政管理部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组织构成由《1997年财务管理与会计责任条例》予以规定。根据这一条例的规定,财政管理部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要包括:①财务成果表;②财务状况表;③现金流量表。根据《1997年财务管理和会计责任法案》的规定,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有权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合并财务报表是否按照《1997年财务管理与会计责任条例》的规定而编制;②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反映了联邦政府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联邦审计署出具的独立审计报告连同合并财务报表一起提交议会。通过这一方式,联邦审计署的独立审计报告也有助于提高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最高审计机关在新型公共管理其他领域中的作用

除了上文提到的作用之外,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在新型公共管理中还在以下方面发挥着作用:

(1)关于独立机构的审计

在澳大利亚,独立机构一般并不负责政策的执行。但Centrelink则是一个例外,它根据《1997年联邦服务执行法案》的规定成立,属于社会保障部的一个派生机构。政府各部门都要与Centrelink签订一份商业合作协议,接受Centrelink所提供的诸如支付社会保障款项等的服务项目。联邦审计署于2000年对Centrelink进行了绩效审计,以评估它的效率和效果。在审计报告中,联邦审计署指出:①与所提供的服务规模相比,Centrelink各地分支机构的预算和人员数量存在不足;②各地分支机构的绩效数据未按统一口径收集,因而无法对Centrelink进行数据对比和绩效评估;③未建立评估效率所需的成本会计制度。联邦审计署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2)关于联邦机构和联邦企业的审计

在澳大利亚,联邦机构和联邦企业要依据《1997年联邦机构和联邦企业法案》的规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根据这一法案,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有权对联邦机构和联邦企业编制的这些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联邦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构成每个联邦机构或联邦企业年度报告的一部分,连同它们的财务报表通过政府主管部门一并提交议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联邦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帮助提高了联邦机构和联邦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在这些联邦机构和联邦企业中,那些完全由联邦政府投资、被确定为政府企业的公司还要拟订企业发展规划,对未来3年内的绩效指标值予以说明。为提高所有政府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联邦审计署根据其对所有政府企业的实地调查结果,于2000年出具了一份综合报告。在报告中,联邦审计署指出:①一些政府企业未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企业发展规划;②部分政府企业未根据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等财务数据制定相应的指标值;③有些政府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没有包含反映其目标成果完成情况的绩效报告。联邦审计署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3)与联邦企业等私有化进程相关的审计

1993年以来,由于财政状况不断恶化,联邦政府的作用备受批评,大量联邦机构的资产被售卖,许多联邦企业实行了私有化。这些资产和有价证券的售卖所得使联邦政府的预算余额大幅增加。为了评价资产售卖及私有化进程给联邦政府的收入所得或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所带来的影响,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近年来针对部分联邦机构的资产售卖以及铁路和航空行业联邦企业的私有化等进行了绩效审计。例如,联邦审计署在1995年的审计报告中指出,尽管没有达到预定的利润预期,澳大利亚国家运输有限公司仍然打算进行资产售卖。另外,在1999年的审计报告中,联邦审计署曾建议为降低资产售卖的成本,联邦航空机场公司应当通过竞争招标的方式聘用外部咨询师。

(二)新西兰

1.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

(1)制度概述

根据《1998年国家部门法案》的规定,在1989年及以后各年,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长官和主管大臣要签订“工作绩效协议”,对行政长官要完成的绩效指标予以说明。1993年及以后各年,各部门的行政长官和主管大臣还要签订“进购协议”,其中要明确行政长官移交给主管大臣的支出数额,并阐明工作绩效指标的性质、执行时间、数额以及成本支出。每个季度都要就这些工作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形成绩效报告,并提交主管大臣。

根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的规定,政府各部门要起草“部门工作预测报告”,对计划完成的绩效指标作出说明,并将该报告提交众议院。“部门工作预测报告”中提到的绩效指标应与“进购协议”中的支出数额一致。此外,还要就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编写“工作目标和服务绩效说明”,作为各部门年度报告的数据材料提交众议院。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在新西兰,审计署在“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中发挥如下作用:

A.从整体上全面实施政府绩效考核,并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政府绩效考核的质量,新西兰审计署于2001年、2002年编写了综合报告。在这些审计报告中,审计署介绍了:①保证目标成果与成本支出绩效指标值之间稳定关系的方法;②收集可靠绩效数据所用的方法;③选择绩效信息纳入年度报告所用的方法。同时,审计署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一些政府部门好的作法。

B.提高政府各部门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根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的规定,新西兰审计署有权对政府部门编写的“工作目标和服务绩效说明”进行审计,就该说明是否如实反映了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发表意见。审计署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连同相关的“工作目标和服务绩效说明”一并提交众议院。这样,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有助于提高政府各部门绩效报告的可靠性。除审计报告外,审计署还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每个政府部门的财务控制制度和财务信息体系进行评估,出具“财务评论”。审计署将这些“财务评论”提交众议院行政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对政府各部门编写的“工作目标和服务绩效说明”进行检查。

2.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

(1)改革概述

根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的规定,自1991年起,新西兰政府各部门要依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编制财务报表,并将这些财务报表作为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提交众议院。该法案还规定,财政部负责汇总所有政府部门、英国直辖机构及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向众议院提交。

《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规定,从1991年起,政府各部门都要以权责发生制和成果/支出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在这样一种预算制度下,“预计用款”中的全部数额表示在“进购协议”中各部门行政长官与主管大臣共同认可的成本支出总额。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在新西兰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中,审计署发挥着如下作用:

A.全面实施并改进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a.自1978年新西兰审计长弗雷德·赛里斯提倡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以来,审计署一直积极地致力于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例如,在制定《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草案时,审计署曾向负责审核草案的众议院财政支出委员会派出一位官员提供咨询。在新西兰,政府各部门从1991年起相继实行了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为保证所有政府部门普遍实行这一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审计署还对政府各部门新设资产负债表和中期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

b.在新西兰,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负责起草《公认会计准则》(GAAP)草案。该委员会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2年设立。此后,独立机构会计准则审核委员会将对《公认会计准则》(GAAP)草案进行审查并最终定稿。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由10位成员组成,其中审计署的助理审计长在该委员会担任副主席。

B.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a.除了前面提到的“工作目标和服务绩效说明”外,政府各部门还要编制:①财务成果表;②财务状况表;③现金流量表。根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的规定,新西兰审计署有权对这些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就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财务报表是否依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编制;②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反映了每一政府部门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等情况。审计署出具的审计报告构成政府各部门年度报告的一部分,连同相关的财务报表一并提交众议院。这样,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对提高政府各部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有帮助的。

b.财政部编制的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包括:①财务成果表;②财务状况表;③现金流量表,等等。根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的规定,审计署有权对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编制;②该报表是否如实反映了新西兰国家政府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等。审计署出具的审计报告连同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一并提交众议院。因此,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也有助于提高新西兰国家政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c.根据《1994年财政责任法案》的规定,新西兰每年都要在预算程序中编制《财政战略报告》,对拟定的一些财政目标予以说明,例如经济周期中的净平均负债率应当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或更多。在拟定财政目标的西方发达国家中,相关的财政指标通常由国民会计核算制度(SNA,theSystemofNationalAc鄄counting)计算确定。不过新西兰的财政指标包括净负债额,但没有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些财政指标通常根据经过审计署审计的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而确定。另外,《1994年财政责任法案》还规定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每年要在预算程序中编制“财政状况预测表”,并通过将《财政战略报告》及“财政状况预测表”中提到的目标值/预测值与实际数值进行对比,对政府的财政管理状况作出评价。在对新西兰政府财务报表的审计中,审计署要对实际数值进行审查,借此帮助提高这种评价的可靠性。

3.最高审计机关在新型公共管理的其他领域中的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作用外,新西兰审计署在新型公共管理中还在以下方面发挥着作用:

(1)关于独立机构的审计

在新西兰,包括英国直辖代表处在内的英国直辖机构也承担部分政策执行职能,它们是依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在政府部门之外设立的独立机构。该法案规定,英国直辖代表处要编写《意向报告书》,阐明3年期的绩效目标值,并就这些绩效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拟制《服务绩效说明》;每个英国直辖代表处还要根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根据《1989年公共财政法案》,新西兰审计署有权对各个直辖代表处的《服务绩效说明》和相关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署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每个直辖代表处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连同《服务绩效说明》和相关的财务报表一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众议院。通过这样的方式,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帮助提高了所有英国直辖代表处的绩效报告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为了加强政府各部门对英国直辖机构的管理,新西兰审计署根据其对6个直辖机构的实地调查结果,于1996年出具了一份综合报告。审计署在报告中指出:①个别主管大臣对英国直辖机构的监督控制不力;②未按照正确的方式对直辖机构进行绩效考核;③对英国直辖机构负责人的补偿过高。审计署对此也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建议。

(2)关于国有企业的审计

新西兰《1986年国有企业法案》要求政府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应由国有企业来完成。从1987年起,国有企业已在电力行业(新西兰电力有限公司)、通讯行业(电信总公司)相继成立了一些公司。这些国有企业要按照《1986年国有企业法案》的规定,依据《公认会计准则》(GAAP)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根据这一法案,新西兰审计署有权对每一个国有企业编制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构成每个国有企业年度报告的一部分,连同它们相关的财务报表一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众议院。这样,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对于提高所有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是有帮助的。

审计署选择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绩效审计。例如,在2000年度的一份审计报告中,审计署重点对国家航空运输服务集团公司进行了审计。这是一家由新西兰航空总公司和一家外国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航空运输控制系统的供应商由原来国内的一家老牌企业变成了这家合资企业下属的一家外国公司,国内企业则蒙受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损失。

(3)关于地方政府的审计

根据新西兰《1974年地方政府法案》的规定,各地方政府要制订年度发展规划,对计划的绩效指标予以说明,同时就这些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编写绩效报告。地方政府还要按照《1989年地方政府法案(修订)》的要求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根据《1977年公共财政法案》的规定,新西兰审计署有权对各地方政府编制的绩效报告和相关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作为地方政府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连同绩效报告和相关财务报表一并向社会公布。这样,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就帮助提高了各地方政府绩效报告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审计署必要时也对地方政府进行个别绩效审计或是全面的专题绩效审计。例如,为提高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质量,审计署根据其对所有地方政府的实地调查结果,于1994年和1999年出具了综合审计报告。在这些报告中,审计署介绍了一种利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下的财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的方法,还介绍了有关外包行政管理服务项目的一些好的作法。

(三)英国

1.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

(1)制度概述

按照1988年的“未来行动方案”,英国在政府各部门内成立了执行机构,具体负责政策的贯彻实施。根据政府1992年通过的决议,各执行机构要制订工作计划,对预定的绩效指标予以说明。关于这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绩效报告作为各执行机构年度报告报表的一部分提交国会。

根据政府1998年通过的关于全面检查政府支出决议的规定,各执行机构要就1999~2002财政年度拟订“公共服务条约”,对所在政府部门未来3年的政策目标和绩效指标予以说明。目前,按照2001~2004财政年度“公共服务条约”及2001~2004财政年度“政府服务执行约定”的要求,绩效考核工作正在进行。其中,2001~2004财政年度的“政府服务执行约定”规定了实现“公共服务条约”中的政策目标所需的行政管理工作。关于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绩效报告构成政府各部门的部门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向国会提交。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英国审计署在“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中发挥如下作用:

A.从整体上全面实施政府绩效考核,并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a.为提高政府各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英国审计署根据以往的绩效审计成果以及应执行机构要求对其绩效报告进行的查证结果,于2000年了一份综合报告。审计署在报告中介绍了:①选择合适的绩效指标值对执行机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所用的方法;②收集绩效性能数据所用的方法;③如何编写有说服力的绩效报告的方法。同时,审计署也介绍了一些执行机构好的作法。

b.“公共服务条约”中的技术注释解释了所选绩效指标值的定义、绩效指标的考核方法以及数据来源。技术注释初稿由政府各部门拟订,提交技术审查小组审核并最终定稿。审计署的官员在技术审查小组中担任咨询顾问。

c.为提高所有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英国审计署根据其对17个主要政府部门的实地调查结果,于2001年就政府各部门关于“公共服务条约”的绩效考核情况出具了一份综合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审计署介绍了:①选择合适的绩效指标值来评价各执行机构政策措施所用的方法;②收集绩效性能数据所用的方法;③提高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的方法。审计署同时也介绍了部分政府部门好的作法。

B.提高各执行机构及政府各部门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a.英国审计署并不是对所有执行机构的全部绩效报告都进行审计,它只是审计部分执行机构的绩效报告,或是根据一些执行机构的要求对其绩效报告进行审计。审计署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各执行机构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连同绩效报告一并提交国会。这样,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就有助于提高各执行机构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b.到目前为止,英国审计署还未对政府部门关于“公共服务条约”的绩效报告进行过特别审计,这种特别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这些绩效报告的可靠性。不过,审计署已经打算将来要开展这项工作。这是因为国会上议院的一个项目组审查了对绩效报告进行外部审计的必要性,并于2001年发表了《沙曼报告》,建议审计署应当对政府部门的绩效报告进行审计。审计署已经据此拟定了一本标准指南手册,规定对以下项目进行核实:①拟评价政策与绩效指标值之间的关系;②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③与英国财政部合作完成的绩效报告的透明度,财政部对“公共服务协议”及其他组织拥有管辖权。审计署正在为审计所有政府部门的全部绩效报告着手准备。

c.英国的一些财政目标是根据《1998年财政稳定法典》的规定而制定的,这些目标包括净平均负债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或更少。根据全面检查政府支出决议的要求,确定未来3年的支出总额要考虑税收等预计收入以及财政目标,然后根据“公共服务协议”中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来分配预算。因而,对于确立“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的财政框架来说,预计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此,英国审计署根据《1998年财政稳定法典》的规定要对以下各种先决条件进行审计,以提高收入预计的可靠性:①预计税款收入的先决条件———如经济增长率、利率和物价上涨率;②作为私有化的后果之一,出售股票预计收入的先决条件———股票价格;北海油田预计收入的先决条件———原油价格。2.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

(1)改革概述

在英国,自1988~1989财政年度起,各执行机构都在依据英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作为各执行机构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提交国会。政府部门自1999~2000财政年度起,也在依据英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各个部门汇总其下属的所有执行机构形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并将这些文件提交国会。根据2000年实施的《政府资金与报表法案》的规定,所有政府部门都必须编制财务报表,英国财政部负责汇总所有政府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政府总报表。自2000~2001财政年度起,财政部开始尝试编制政府总报表。在2005~2006财政年度及以后年度,财政部将编制正式的政府总报表并提交国会。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在英国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中,审计署发挥着如下作用:

A.全面实施并改进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a.英国于1997年制定了《资金会计核算指南》,作为政府部门会计核算准则。财政部起草了《资金会计核算指南》初稿,此后这一指南随着组织机构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得到修订。在《资金会计核算指南》的初稿起草和以后的修订中,英国审计署一直在协助财政部。1996年,财政部设立了财务报告顾问委员会,负责《资金会计核算指南》初稿与历次修订提议的审核及最终定稿。审计署的助理审计长是该委员会成员,代表审计署发表意见。

b.在政府部门历经四道发展历程之后,英国于1998年在政府部门中实行了资金会计核算与预算制度。为保证所有政府部门全部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英国审计署对每个政府部门就每个发展历程都进行了审计。例如,审计署对每个政府部门第一发展历程的会计准则、对第二发展历程的新设资产负债表以及第三历程的试行财务报表都进行了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国会下议院公共账目委员会作了汇报。

c.在审计发展历程之前,为提高政府部门编制的试行财务报表的质量,并改进对其进行审计的效率,英国审计署于1997年制定了一本准则指南手册,作为《资金会计核算指南》的补充。在这本手册中,审计署就以下内容向政府部门提出了建议指南:①编制试行财务报表的程序;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d.为提高各执行机构和政府部门财务报表的质量,并改进对此进行审计的效率,英国审计署还于2001年制定了部门准则指南手册。在该手册中,审计署就各执行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是/否的形式)列出了核对清单,如:①包括《资金会计核算指南》和《1985年公司法案》在内的有关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②各财务报表相互之间的一致性;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B.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a.《资金会计核算指南》规定了各执行机构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组织构成,包括:①营运成本表;②资产负债表;③现金流量表。根据《1921年英国财政部、审计部法案》的规定,英国审计署有权对这些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就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这些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反映了每个执行机构的营运成本、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等情况;②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③各执行机构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符合国会下议院的目的要求。主计审计长的证明和报告作为各执行机构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连同相关的财务报表一并提交国会下议院。通过这样的方式,审计署帮助提高了执行机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b.《资金会计核算指南》也规定了政府各部门所编财务报表的组织构成,包括:①营运成本表;②资产负债表;③现金流量表。并就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这些财务报表是否如实反映了每个政府部门的营运成本、财务状况等情况;②国会审批通过的预算数额是否正确分拨到每个政策项目;③每个政府部门是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了正确的会计处理。主计审计长的证明和报告构成政府各部门年度报告的一部分,连同相关的财务报表一并提交国会下议院。因此,审计署对于提高政府各部门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也是有帮助的。根据《政府资源与报表法案》的规定,审计署还必须对计划自2005~2006财政年度起正式编制的政府总报表进行审计。

3.最高审计机关在新型公共管理的其他领域中的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之外,英国审计署在新型公共管理中还在以下方面发挥着作用:

(1)关于非执行机构的审计

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英国在政府部门之外成立了一些非政府部门的公共团体,它们也承担一定的执行政策的职能,被称作“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根据1992年通过的政府决议,这些“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要拟定工作计划,阐明未来3到5年期的绩效目标。关于这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绩效报告构成“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年度报告报表的组成部分提交国会下议院。为提高所有这些执行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英国审计署于2000年公布了一份综合审计报告(前文1、(2)A、a部分曾提及)。

根据政府1996年通过的决议,在1999~2000财政年度及以后各年,“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要根据英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英国审计署负责对部分“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报告作为“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年度报告报表的组成部分提交国会下议院。因此,审计署对提高这些执行机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也发挥了作用。2001年度的《沙曼报告》曾建议审计署应当对所有的“非政府部门公共团体执行机构”都进行审计,审计署已经表态接受这一建议。

(2)关于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的审计

每当英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就会重新审视政府的作用,其结果是1992年起,英国开始引入PFI项目(后来劳工部将其改为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即在交通运输、医院等行业允许利用私人部门的技术经验和资金。英国审计署对这些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进行了个别绩效审计或是全面性的专题绩效审计。例如,审计署在1998年一份审计报告中指出,目前正在由高速公路代办处和环境、交通运输及地区部共同实施的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高速公路项目在用现值法计算时,错误地使用了政府直接控制项目适用的8%的折现率,而不是应当使用的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适用的6%的折现率,这样的计算结果导致该项目价值高估6800万英镑。为提高所有政府部门执行的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的质量,审计署根据以往关于这类项目的绩效审计结果,于1999年了一份综合报告。审计署在该报告中介绍了:①在招标阶段鼓励竞争的方法;②可选方案的比较方法;③对投标人绩效合同能力进行评估所用的方法。

审计署还介绍了一些政府部门的好的作法。

(3)与国有企业私有化相关的审计

1979年以来,由于财政状况不断恶化,英国政府的作用备受审视,许多政府部门的资产被售卖,不少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这些资产和有价证券的售卖所得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的预算余额。为了评价资产售卖及私有化进程给政府的收入所得或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所带来的影响,英国审计署近年来对部分政府部门的资产售卖以及石油和航空行业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等进行了绩效审计。例如,审计署在1997年的审计报告中指出,英国石油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在出售有价证券时,未实行公开招标,而是采取了机构投资者包销的方式,其结果造成有价证券的售价低于市场价格达0.11%~4.3%。

(四)美国

1.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

(1)制度概述

根据《1993年政府绩效成果法案》的要求,美国政府(24个主要部门)要在1999财政年度及以后各年拟订年度绩效计划,阐明每个部门:①计划完成的战略成果;②评价战略成果完成情况的绩效目标;③实现绩效目标的战略措施与所需资源;④核实绩效目标年度数值的程序。政府部门的战略规划制定了5年左右时间的战略目标,这些绩效目标就是根据战略规划确定的。政府各部门每年都要编制关于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年度绩效报告并提交国会。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美国审计总署在“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中发挥如下作用:

A.从整体上全面实施政府绩效考核,并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a.在正式实行绩效考核之前,美国曾于1994~1996财政年度期间进行过一些项目试点。根据试点的结果,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展开。为确保所有政府部门都能够正确地进行绩效考核,审计总署继续就项目试点结果编写综合报告,并就提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应当注意的方面表述自己的意见。例如,在1996年的《关于1994财政年度13个试点项目的绩效审计报告》中,审计总署指出:①只有明确战略成果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关系,才能评估战略成果的完成情况;②只有根据相关成本信息制定了绩效目标之后,才能进行效率评估;③只有在年度绩效报告中披露了过去几年的实际绩效指标数值,才能真正进行绩效目标的评估。

b.试点项目结束以后,审计总署就(截止2002年5月)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情况了19份(“实现成果管理”系列)综合报告,对提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应当注意的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例如,在2002年度的《关于24个政府部门编制的2002财政年度绩效计划和1999/2000财政年度最终成本报表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总署指出:①要想在预算中反映绩效考核的成果,理想的方式是年度绩效计划中的绩效目标分项应当与预算文件中的行动计划分项保持一致,但是只有少数几个政府部门保持了这种一致性;②根据成本信息进行评估的理想方式,是年度绩效计划中的战略成果分项应当与最终成本报表中的计算单位分项保持一致,但同样只有很少几个政府部门达到了这种一致性。同时,审计总署还有代表性地介绍了一些年度绩效计划、预算文件和最终成本报表分项相互之间的一致情况。

c.为提高所有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质量,审计总署于1994年至2002年5月期间,制定了3份(“执行指南”系列)准则指南手册,介绍了政府部门在制定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时应当注意的若干方面。例如,在1996年的指南手册中,审计总署解释了:①政府部门在制定战略成果时应当对所处社会及经济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必要性;②为每项战略成果和有助于实现战略成果的每个分部制定绩效计划的必要性;③如果由于受到某些政策的影响,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够理想,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同时,审计总署也介绍了政府部门一些好的作法。

审计总署之所以积极倡导绩效考核并努力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其原因大概在于它认为根据《1993年政府绩效成果法案》的规定,审计总署属于监督机关。而由于《1993年政府绩效成果法案》是由国会发起实行的,预算管理办公室在这方面却并不主动。

B.提高各执行机构及政府各部门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根据国会的要求,美国审计总署到目前为止已经对所有政府部门的所有年度绩效计划和年度绩效报告都进行了审计。审计总署指出了某部门提交评估政策的问题所在,认为这些重要的政策本应当成为国会考虑的重点,并就此向该部门提出了改进意见。例如,审计总署在其于2001年完成的《关于交通部2000财政年度绩效报告及2002财政年度绩效计划的审计报告》中,它提出了如下建议:①如果一项政策绩效目标的层次设定不正确,应当将其调整到正确的层次上,并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②如果某项政策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应当启用替代方案;③对交通部来说,确保交通渠道的安全这一政策日益重要,其绩效目标中应当包括与交通渠道有关的死亡及受伤人数。审计总署的审计报告都提交到了国会,并借此提高了所有政府部门绩效计划及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2.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

(1)改革概述

自1996年起,美国政府24个主要部门都要依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和《1994年政府管理改革法案》的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作为政府各部门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提交国会。根据这两个法案的规定,美国财政部负责汇总所有政府部门、部分立法机构/法律机关及政府企业等的财务报表,编制美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2)最高审计机关的作用

在美国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中,审计总署发挥着如下作用:

A.全面实施并改进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a.成立于1990年的美国联邦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起草了一份联邦政府适用的会计准则初稿,经财政部、预算管理办公室和审计总署审核通过后最终定稿。根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的规定,美国财政部、预算管理办公室和审计总署这几家对联邦政府编制的财务报告负责的部门,共同成立了联邦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共9名委员,其中一位来自审计总署(总会计师)。在1993年至2002年5月期间,联邦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共拟订了3份《联邦财务会计核算概念说明》和22份《联邦财务会计核算准则》,这些都属于联邦会计准则。199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表声明,承认联邦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作为制定联邦政府适用的公认会计准则的指定机构。

b.根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的规定,政府部门要就周转性基金/信托基金及商业活动等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不过,《1994年政府管理改革法案》要求针对所有政府部门所有活动的财务报表———包括美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都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其原因大概是早在1994年,美国总审计长查理斯·A·鲍舍尔根据审计总署在《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颁布实施之后花费三年半时间对一些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在众议院政府工作委员会作证时指出:①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已经产生了正确、有用的财务信息;②找到了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③认识到了财务信息系统利用最新IT技术的必要性。同时,鲍舍尔还请求国会在编制政府部门所有活动的财务报表以及美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时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c.为提高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质量,美国颁布实施了《1996年加强联邦财务管理法案》。根据该法案的规定,政府部门必须按照以下各项的要求实施财务管理系统:①联邦财务管理系统准则;②联邦会计准则(包括《联邦财务会计核算准则》);③美国政府总账户准则。该法案还要求自1997财政年度起,美国审计总署每年都要就政府各部门贯彻执行《1996年加强联邦财务管理法案》的情况出具综合报告,对以下情况予以说明:①政府各部门是否按照《1996年加强联邦财务管理法案》的要求实施其财务管理系统;②政府各部门是否根据联邦会计准则(包括《联邦财务会计核算准则》)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③是否制定了相应的联邦会计准则(包括《联邦财务会计核算准则》)。同时,还要求将这些审计结果报告国会。

d.审计总署认识到,只有当政府各部门符合了《1996年加强联邦财务管理法案》的要求,它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为此,审计总署又针对1998年至2002年5月这一时期制定了10本准则指南手册(“核对清单”系列),详细说明了政府各部门在实施各自的财务管理系统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核对清单”系列中,审计总署就24个政府部门在满足《1996年加强联邦财务管理法案》的要求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项目(以是/否的形式)列出了核对清单,这些项目是:①差旅费用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②加工处理财务数据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③将差旅费用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加工处理财务数据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综合在一起的财务管理总系统。

B.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a.预算管理办公室第19号公告规定了政府部门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组织构成,包括:①资产负债表;②最终成本报表;③财务状况变化表。根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的规定,这些财务报表应当接受政府各部门的总检查长或是与总检查长签订审计合约的外部审计公司的审计。审计总署已经为这些审计人员制定了政府审计准则和财务审计手册。通过这种方式,审计总署帮助提高了这些审计报告的可靠性。

根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的规定,审计总署有权替代以上审计人员对政府部门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到目前为止,审计总署还没有对每一政府部门包含其下属所有机构的财务报表进行过审计,只对个别部门(如美国税务总局或是隶属于财政部的公共债务局)包括部分下属机构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就以下情况发表了审计意见:①这些财务报表是否依据联邦政府适用的公认会计准则(如《联邦财务会计核算准则》)而编制,是否如实反映了每个下属机构的财务状况与最终成本;②针对财务报表编制过程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③财务报表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

b.财政部编制的美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包括:①资产负债表;②最终成本报表;③政府工作与财务状况变化表。根据《1994年政府管理改革法案》的规定,审计总署有权对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就以下情况发表意见:①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是否依据联邦政府适用的公认会计准则(如《联邦财务会计核算准则》)而编制,是否如实反映了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与最终成本;②针对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③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审计总署出具的审计报告连同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一并提交国会。因此,审计总署对于提高联邦政府编制的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也是有帮助的。(鉴于联邦政府的财务信息系统不够可靠、内部控制不够有效,审计总署没有对1997至2001财政年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发表意见。1997财政年度的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是第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

3.最高审计机关在新型公共管理的其他领域中的作用

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之外,审计总署在美国新型公共管理中还在以下方面发挥着作用:

(1)关于政府企业的审计

美国的政府企业必须制订战略规划,拟定未来5年时间的发展总目标;同时还要制订年度绩效计划,阐明为实现发展总目标所需的绩效目标。政府企业要就这些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编写年度绩效报告,并提交国会。审计总署没有对所有政府企业制订的全部年度绩效计划进行审计,只审计了所选政府企业的部分年度绩效计划。审计总署出具的审计报告要提交国会。这样,审计署对提高所选政府企业制定的年度绩效计划和年度绩效报告的可靠性起了帮助作用。

《1945年政府企业管理监督法案》和《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要求政府企业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根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的规定,这些财务报表要接受

各政府企业的总检查长或是与总检查长签订审计合约的外部审计公司的审计。审计总署已经为这些审计人员制定了政府审计准则和财务审计手册。因此,审计总署也有助于提高这些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根据《1990年财政总长法案》的规定,审计总署有权替代以上审计人员对政府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到目前为止,审计总署仅对联邦存款保险总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审计依据主要是《联邦存款保险法案》的有关规定。关于联邦存款保险总公司的审计报告连同该公司相关的财务报表一并提交国会。这样,审计总署也帮助提高了联邦存款保险总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2)关于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的审计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财政状况不断恶化,美国联邦政府的作用备受批评。根据1992年4月的《第12803号总统令》,美国开始引入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在公园、政府建筑物等国家财产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允许利用私人部门的技术经验和资金。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美国审计总署已经对一些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绩效审计,或者与一些私人资产管理公司签约实行了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研究课题的外包。例如,审计总署在2001年就将美国总务管理局过去准备研究的10个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的成本———利益分析外包给了审计公司。在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完成的综合报告中,审计总署指出:①10个案例中有2个案例的内部收益率可能较低;②10个案例中6个案例的现金流量为负值。同时,审计总署还建议总务管理局应当进行一些项目试点,以体现在新的预算拨款、现有国家资产的处置、内部收益率的利用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公共行业私人股权项目方式相比其他选择的优越之处。

四、对日本的启示

日本的行政管理界已经接受了新型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就“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而言,日本于2001年1月引进了政策评估制度,并于2001年4月相继成立了一些独立性的行政机构。对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来说,独立行政机构已经实行了一些企业会计原则。不过,中央政府只是自1998财政年度起才开始(尝试)编制资产负债表。本文这部分将根据这些条件,以前面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作为参考,来分析日本会计检查院的作用。

(一)“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

1.从整体上全面实施政府绩效考核并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政策评估制度要求使用项目评估、绩效考核与方案评估三种评估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日本第一次引进的,因而政策评估制度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正式确立,并体现出预期的成效来。正如很难来确定政策的成效、或是很难在政策的输出(行政管理活动)与其成效之间建立临时联系一样,政策评估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改进到真正有效的程度。

有鉴于此,建议日本会计检查院应当:①对政府各部门政策评估工作的进展和评估结果的利用情况进行审计;②根据审计结果,要求改进不适当的做法,并介绍一些好的作法。这样,会计检查院就能够帮助政府各部门全面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并提高政策评估的质量。

2.提高政府各部门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根据《政府政策评估法案》的规定,日本公共管理、国内事务与邮政电信部有权开展评估工作,以确保政府各部门能够客观、严格地按照政策评估制度的要求进行政策评估。日本内阁于2001年12月批准通过的《政策评估基本原则》和公共管理、国内事务与邮政电信部于2002年4月的《行政管理评估方案》对这种评估工作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公共管理、国内事务与邮政电信部有权“对行政机关政策评估程序的客观性、严格性进行检查”。换句话说,公共管理、国内事务与邮政电信部的检查只是表面上的。

因此,建议会计检查院应当:①在政策评估方面,核实经济节约计算数值这一项目审批的前提条件,并核实事先计算的成本———收益比,审计时将其与实际数值进行对比;②在绩效考核方面,审查绩效指标目标值的层级设定是否合适,绩效指标的实际数值是否正确、没有偏见。通过对政府部门政策评估工作的详细情况进行审计,会计检查院能够帮助提高这些政府部门所做绩效报告的可靠性。

(二)公共会计制度的改革

1.全面实施并改进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在日本,独立行政机构自2001财政年度起实行了企业会计原则。不过在中央政府,财政状况解释方法研究组(财政部)到1998财政年度才开始(尝试)编制资产负债表,财政制度理事会到2001财政年度才开始着手研究对特定账户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操作指南。但这些工作并不是统一组织进行的。因为行政管理工作与企业活动之间存在着差别,这样即使在公共会计制度中引进了企业会计原则,政府会计准则也仍旧需要。要确保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能够正式确立,成立一个委员会是相当重要的,它负责对总账户、特定账户、公共企业以及独立行政机构实行政府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检查。因此,如果成立一个政府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建议日本会计检查院要参加该委员会,并作为政府各部门财务报表的审查机关,对会计处理的原则与程序表述自己的意见。因为政府会计准则是判定相关财务报表是否正确编制的标准。借此,会计检查院有助于确保在政府各部门中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制度。

2.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在日本,政府企业和独立行政机构的财务报表是由内部审计师负责审计的。如果独立行政机构的资本超过1000万日元,其财务报表也要接受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这些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对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当遵循的政府审计准则对于保证审计报告内容的正确性以及明确审计活动的范围相当重要,但这一准则到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来。

由于预算与人员的限制,日本会计检查院无法经常对所有政府企业和独立行政机构的全部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是会计检查院可以通过制定政府审计准则来帮助提高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政府审计准则应当规定:①合格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②审计程序;③审计报告的项目内容。

财务报表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会计准则等的要求编制。但是如果这些法律法规未能正确反映组织机构和实际情况变化的话,以此编制出的财务报表是无法如实反映政府企业或独立行政机构的财务状况与成本情况的。而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没有权力要求修订这些法律法规,他们只能把这些法律法规视作给定条件,在财务报表中表述自己的意见。

如果这些法律法规没有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日本会计检查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①对正确理解政府企业或独立行政机构的财务报表应当注意的方面予以说明;②如果财务报表没有如实反映政府企业或独立行政机构的财务状况,要求修改调整财务报表;③如果有关的法律法规未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要求对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