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

第1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演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元;能力分配;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3.16;C931 [文献标识码] A ?眼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7-0024-05

一、引 言

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次生衍生危害,破坏性严重,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处置的突发事件[1]。近年来,我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频繁:2003年SARS蔓延;2005年禽流感发作;2008年发生震惊世界的特级“汶川”大地震; 2009年HINI流感遍布全球;2010年发生“玉树”地震及大连油管爆炸事故等等都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2007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2]。根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概念可知,各类事件都具有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处置。并且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并非单一,经常伴有次生和衍生灾害的发生,如2005年吉林石化分公司的爆炸产生的事故发展成为污染松花江的环境污染事故,最后影响到俄罗斯,成为跨国环境污染事故[3];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等。这些事件影响效果也不亚于源事件,也应密切关注。

近年来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研究越来越多,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都有了一些成果,Merle Jacob[4]研究表明,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认知将极大地影响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控制效率,认识其次生、衍生事件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将有助于我们构建有效的应急管理模式。文献[5]认为应急响应在连续时间线上由三个不同的阶段组成,分别是:事件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为事件发生所做的计划、培训等;事件发生时的处置阶段,主要指经过响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消减直至消灭;事件发生后的整理工作,包括整理文件资料、重建修复等工作。Rui Chen等人认为在每个阶段的生命周期都包含五个要素:工作流、资源、信息、决策和响应。在实施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合理的分配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处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急管理中经典的资源选址研究包括P-median、P-center问题[6]和覆盖问题[7],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护车的选址或交通遇到困难时的路径选择问题,在此之后,又有很多学者将模型进行改善,使之能更有效的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国外学者Sheral,i H.D.[8]针对同一个服务区内可能会同时出现两起或多起突发事件从而造成应急设施不能满足救助需求的情况提出了“救助的机会成本”概念,并在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救助车辆布局模型以实现“机会成本最小”;Jamil[9]等人综合运用排队论建立了考虑时间分布的资源布局模型。在流程模型方面,Sunjae Lee[10]等人提出了一种状态驱动法(state-driven approach),将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与业务规则合并, 是对BPEL4WS(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流程的一种补充。Petia Wohed[11]等人研究了UML(Unified Modelling Language)控制流程的基本模式,并将其与YAWL (Yet Another Workflow Language)进行比较等。考虑到处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和动态性,本文将基于能力的分配(Capability Based Allocation)模式[12]融入到多事件实施应对流程中,建立基于能力分配的多非常规突发事件实施流程模型,从而达到处置时间缩短、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实施应对的活动基元进行描述,建立相关活动要素基元模型并识别其关联关系;第二部分将基于能力分配的思想引入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中建立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元实施流程模型;第三部分用实例对该流程进行分析,证明其可行性;第四部分对文章加以总结。

二、相关活动要素形式化描述

1. 人员分配过程涉及的活动要素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实施流程中包括几个关键活动要素:到达、分配、执行、完成、退出。见图1:

图1 突发事件应对过程图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也可能导致行动的中止或失败,见图2:

图2 补充的突发事件应对过程图

2. 相关活动要素基元描述

基元[13]是指系统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独立的实体。在应急管理领域中,活动基元用来表示应急救援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一定活动目标或达到一定目的,能够改变客观事物系统的状态,在管理范畴意义下不可再分、不变的最小活动单元。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经常伴有次生和衍生灾害,因此本文将分配活动基元用如下三元组表示为:

Kij=(Nij,Sij,Oij)

第2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一、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概念

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电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发生突然、偶然,对项目计划的正常实施产生较大冲击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进度,也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对项目目标实现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水利工程应急管理是要用最低的成本,采用计划、组织、控制等方法和手段降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目标。

2.水利工程应急管理的特点

1)突发性。水利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而社会和自然环境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应急管理者往往要面对各种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准确或是信息不及时的情况。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都充满了风险性、震撼性、爆炸性的特征,突发事件的独特性使得在危机状态下应急管理者无法照章办事,亟须快速做出决策,迅速应对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2)内容多样性。水利工程发生应急情况的多样性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紧密相关。水利工程要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所以必须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它水域施工,必须要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3)集中性。水利工程应急管理需要短期集中各种力量和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调用大量的资源,而资源的绝对匮乏是应急决策面临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也要求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原则,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统一指挥资源的调动,避免不同部门或局部之间争夺资源的冲突和局部过激反应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为了有条不紊地解决危机,就要从全局的层面上抓住关键环节与分清轻重缓急,避免分散指挥可能造成的各自为中心,只见局部不顾全局的局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最紧急的问题。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的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引起的;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内的突发事件,是由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对突发事件用事件链的原理可以进行很好的解释:事件链有三个特征因素,即长度、复杂性和显著性。长度指链内事件的数量;复杂性指事件间相互关系的多样性;显著性是指事件的明显性和易检测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由短的、显性或非显性的、复杂的因果链引起的。

三、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系统

1.优化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是指能够快速解决当前突发事件引起的问题,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可实施条件的可行性方案。所谓优化应急方案,就是在综合考虑现有资源的配备及事态发展的情况下,整合与突发事件相匹配的应急预案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是保证应急目标实现的备选方案集。事态和资源是处理突发事件必须牢牢掌握的重要因素,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明显地缩短决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为科学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应急方案备选集的制定过程是事态发展、充足的资源配置及匹配的应急预案的优化组合。

2.进行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后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以及外部求援等紧急措施,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应急处理可以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四个阶段,由这四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处理模式。首先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检测,信息确认后,就应组织各部门员工及外部专家进行分析、诊断,判断级别和类型。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企业主要领导做出部署,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

3.加强了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职工全员参与的合力

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在水利工程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各部门加强了沟通和协调,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职责,搞好了衔接和配合。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并建立并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

参考文献:

第3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虚拟应急 供应链 构建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发生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冰冻、雨雪、矿难、禽流感等,公共突发性事件一般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以期迅速的满足或者解决所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如:伤者的救助、卫生防疫与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减少受灾面积以及人员损失,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因此应急物流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的公共事件,避免因处理不及时致使灾难的进一步扩大。

二、应急物流

(一)应急物流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物流的认识主要有以下:(1)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物流保障措施。(2)为了满足突发性的物流需求,非正常性的组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3)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所采取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

(二)应急物流的风险及特征。

应急物流风险是指应急物流运作过程中在规定的费用、进度和技术等约束条件下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应急物流中的风险很多, 为了便于识别和控制, 本文将应急物流中的风险分为四大类: 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及操作风险。应急物流中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 隐蔽性。由应急物流的本质特性决定, 应急物流风险并非都十分明显, 反而非常隐蔽、难于辨识。(2) 动态性。应急物流中的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3) 时效性。应急物流风险显现突然、节奏变化快, 要求在应急物流风险管理中做到风险辨识快速。

三、虚拟应急供应链的构建原则

(一)虚拟应急供应链。

虚拟应急供应链主要关注于应急物资从生产、运输到补给的整个链条中各节点的协调高效运作,同时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迅速将分散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高效的虚拟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强强联合,以有效增强整个应急物资供应链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

(二)虚拟应急供应链构建原则。

1、平战结合的原则。应急管理注重以预防为主, 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在平时状态需要做到未雨绸缪, 通过平时状态的大量准备工作为战时状态下的有效处理提供有力保障。

2、敏捷性原则。敏捷性是虚拟应急供应链构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应急管理强调的是时间效益最大化,时间要求在突发性事件中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3、动态性原则。在紧急环境下不确定性事件随处可见,突发事件及其伴随的事件的发展变化通常都是不确定的,与此同时对应急物资的需求便具有不确定性、环境以及事件的状态信息同样是不确定的。

四、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基于网络架构,包括基于Internet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和基于Intrane与Extranet的内部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一方面提供了政府部门向公众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为公众进行信息反馈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通道。

(一)基础数据层。

基础数据层为决策层与实施层提供基础数据源,基础数据层中的相关数据主要来自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灾情监控机构、城市突发事件综合管理中心、应急虚拟物流联盟成员以及各类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二)决策层。

决策层主要负责对城市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物流优化方案的制定、应急预案反应、应急物流效果评估等,所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对应的背景知识体系也大多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在应对一些非常规性突发事件时就体现出效率低下、反应滞后等缺陷。

(三)实施层。

实施层在决策层的支持下,负责有关决策层制定的具体方案的实施。这些方案具体主要包括:物资筹备系统、物资运输系统与物资配送系统。

五、结束语

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必须最终落实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面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 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有效整合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的资源, 完成应急物资从研发、生产、调运到最终补给的整个链条的敏捷、协调运作是政府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进行应急管理研究的重点,然而此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因此本文首先结合物资的应急管理和虚拟供应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费虚拟应急供应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资助项目!

(作者:单提伟、王伟、孙萍、杨帆、陈超,指导教师:何向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

参考文献:

[1]高丽英.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1.

[2]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1,27(3):164-167

[3]赵勇,封少娟,刘佳.应急物流风险分析研究[J].物流科技,2006,29(133):9-13.

第4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07-01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一)突发性

从我们对突发事件的界定中可以看出,突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无论是由于人为还是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事件都是高校方面未曾预料到的。也就是说,学校突发事件的事件地点、原因后果、时间过程、持续时间和危害后果都是难以预测和把握的,且往往超出高校正常的应对能力,令管理者措手不及。

(二)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中明确,这类事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等危害。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正常秩序,还会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极度恐慌和混乱。

(三)主体活跃性

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在校大学生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活跃性。这不仅表现在思想上,更是体现在行为上。这种思想和行为上的活跃性是突发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高校大学生的活跃性思维和行为方式一旦不被校方接受或被禁止,那么他们就会寻找一种非机制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这样突发事件的发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如果高校的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并且为他们的活跃性思维和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释放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突发事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避免的。

二、高校突发事件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减少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物质损失

对于高校突发事件来说,物质方面的损失是其最表面化的现象。这种造成物质方面损失的参与者如果得到及时的行为控制和思想引导,就会使得突发事件向着有利于解决的方向发展。以2009年7月5号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事件”为例,新疆大学的部分学生参与了烧事件。这给学校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方面的损失。之后的新疆大学相关领导层积极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他们不仅在高校内成立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更是在全校师生中间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每个班级成立一个临时的小组,深刻反省自身的问题,并对民族团结提出自己的建议。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大型讲座,使老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从而制止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校内烧事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补充高校突发事件临时性制度的缺失

高校突发事件由于具有突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造成高校制度

三、高校突发事件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预防功能

通过高校突发事件前期的思想指导作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打击突发事件苗头的发生。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要主动出击,及时的分清当前学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潜在威胁,集中力量攻克主要矛盾,同时也要把潜在的威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调适和沟通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心理疏导作用,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上为调适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调适功能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中后期所采取的心理调节措施。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针对师生群体在心理上遇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提高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还可以使他们的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心理的调适功能无疑会提高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他们挫败不利条件的勇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思想的偏差。

(三)整合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功能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后期的治理中发挥整合优势资源,以利于事件最终圆满解决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在这五部分内容里,如果说法制教育的重心在于法制观思想的灌输,那么其它部分内容则是侧重于精神重构的渗透。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只有把法制和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整合功能效用最大化。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整个高校的呈现一种无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功能。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们理解我们当代的基本国策和国情。

第5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 议程设置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间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①一般而言,它具有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紧迫性和社会冲击力等特点。突发事件关系国计民生,受受众的高度关注,极具新闻价值,受到媒体的重视和关注。中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目前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变期。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为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打开了广阔的空间,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的公众对媒体应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媒体之间的竞争也使得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②本文主要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不足,并探讨媒体如何应做好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一、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议程设置理论始终是传播理论领域里的主导概念之一。议程设置理论着眼于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借大众传媒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把受众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到特定的问题上。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作业”的机构,传媒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动。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③大众传播媒介在作为人们获取外界信息主要渠道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网络环境下议题设置主体、方式、议题本身等都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理论内涵的补充和延伸,而互联网自身的互动性、开放性、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特点,又使得议程设置理论被赋予新的生命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所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们从议程设置理论去探讨媒体如何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就更加必要和有意义了。

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现实困境

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步的成熟应对,体现了某种程度的进步性,也走过一段艰辛的历程,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思。

1、封锁消息,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未能得到发挥

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瞒报、缓报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媒体报道“统一口径”、“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这种报道方式不仅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同时也不利于政府的正确决策,使得各种危机在隐瞒中得以滋长和蔓延,在这方面我们已有过惨痛的教训。例如,2003年非典爆发前期,各主流媒体被讥笑为患了“集体失语症”,它们对事件采取不报道、少报道、低调报道的方式,未能将疫情发展的真实情况及时转达给受众。在主流媒体失语的情况下,受众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便转向网络、手机短信及一些人际交流,小道消息在此期间肆意蔓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至中央力量介入后,各媒体才将每天的疫情及时、准确、全面的传达给受众,受众的恐慌情绪才得以有效控制。在这次事件中,各媒体对突发性事件“泛政治化”的思维影响了媒体正常的报道工作,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没有得到发挥。SARS事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改进中国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迫切性,国务院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列》,媒体和各地政府也在开放的报道语境下汲取了很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2、报道一拥而上,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发挥走入极端

我们知道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就是说传媒报道和重视什么,公众便关注什么。而面对突发性事件,记者和编辑们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吸引受众对同一事件的关注,形成“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局面”。但各家媒体报道的一拥而上、疯狂炒作会使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的发挥陷入一个极端。这个极端与我们所说的媒体“集体失语”处于相反的状态,呈现出“喧哗”的状态。④突发性事件无疑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各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如洪水般滚滚而来,甚至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呈现出一种“同质化”的失范状态。如果媒体对于灾难信息的报道过多,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公众对这一议题的特别关注,这极有可能导致公众在生活中产生恐慌,削弱了社会应对危机的信心,也不利于灾难过后社会心理伤害的自我消除和调适。因此,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媒体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去展现事情的发展过程,并且要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同时媒介也要承担好“环境瞭望者”的责任,在着重报道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安排报道的数量和版面,合理地引导受众的注意力,更好的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

三、突发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

我们知道,大众传媒能敏锐地觉察到某个社会危机事件的存在,并将获得的信息、了解的情况加以及时报道,引起人们的关注。媒体会对一系列议题按优先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报道,以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的判断。可以说,媒介决定了人们对社会危机的关注程度。所以媒体要充分发挥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议程设置功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先入为主,把握议题的主动权

第6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126-03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医院需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定编床位为1 200张,实际运行病床数1 500张左右,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难脆弱分析必不可少。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灾害脆弱性加以研究,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医院进行危机管理,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将灾害对医院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医疗救治功能的正常发挥,确保医疗安全。

一、脆弱性概念及其界定

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问题的研究,随着脆弱性科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有关脆弱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领域。相关文献报道[1]脆弱性概念主要有以下5种界定:①脆弱性是暴露于不利影响或遭受损害的可能性;②脆弱性是遭受不利影响损害或威胁的程度;③脆弱性是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④脆弱性是一种概念的集合(包括:风险、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等);⑤脆弱性是由于系统对扰动的敏感性和缺乏抵抗力而造成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由此可见,敏感性高、抵抗能力差和恢复能力低,是脆弱性事物的显著表征。脆弱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表现在系统脆弱性程度会随着系统内部结构和特征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系统在此时刻脆弱性较低,但在彼时刻,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脆弱性可能更高。而脆弱性物体可以通过其自身或人为因素,改变其内部结构和其对外界风险的暴露形式,降低脆弱性程度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脆弱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至少包括人类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前者是指人类内在的脆弱性条件,后者是指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敏感性增加,产生了脆弱性空间和脆弱性人口。脆弱性分析维度是构建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

二、医院灾害脆弱性的定义及内涵

灾害脆弱分析属于灾害医学的范畴,它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医学的脆弱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基于前面关于脆弱性概念的界定,医学灾害脆弱性是指在医学领域这个特定的系统、次系统或系统的成分暴露于灾害、压力或扰动下可能经历的伤害,即医院受到某种潜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它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它描述的是某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灾害是指某种潜在的或现有的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大量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所带来的财产、环境、经营的严重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干扰医院功能正常发挥的后果;②这种可能性可以是一系列动态的可能,如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子存在的可能,它们可以有引发事件的可能、事件形成灾害的可能、灾害演变成灾难的可能;③其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④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医疗环境被严重破坏,医疗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⑤它与灾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与医院的抗灾能力成反比;⑥其构成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我们对它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

在各种灾害性事件发生后,处于灾害地区的医院是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但医院本身往往也是灾害事件的受害者,灾害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医疗工作的中断或瘫痪,使医院不能正常发挥或者根本无法发挥医疗救治的功能。医院面临危险事件分为四大类及其来源(13种)。具体见表1。而我院经医院内专家审阅调整,将面临危险事件也分为四大分类、21种来源。见表2。

四、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的内容及其赋分标准

根据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设计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内容包含7个方面,即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等。①发生概率:在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参考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专家评价、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②人员伤害:评价人员伤害时,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工作人员伤亡、病人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等;③财产损失:估计财产损失时,要计算更新的费用、建立临时替代设施的费用、维修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等;④服务影响:要关注正常工作的中断、关键物资供应的中断、外部服务的中断、职员的减员、病人到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守规定的情况、可能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⑤应急准备: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支援的情况等;⑥内部反应:在评价内部反应的能力时,要考虑到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目前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事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预计、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⑦外部反应:在评价外部支持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关机构签订相互援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协调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机构签订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根据以上相关项目制定我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每项指标分四个等级,分别赋0、1、2、3分。赋分情况详见表3。

五、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实施方法、数据及调查结果分析

组织我院中层领导及高级职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以及调查内容、形式和调查表的填写要求,培训时间为2个课时,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填写完成并回收。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100%;有效95份,有效率为96.94%。数据录入Excel 2003,调查结果分析按各危险事件的相对风险以发生可能性为权重,结合严重性得分计算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我院面临危险事件的风险排序依次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突然停水(27.98%)、医疗气体中断(27.40%)、食品安全事件(27.07%)、医院感染暴发(26.00%)、电力故障(25.56%)、烈性传染病(25.32%)、信息系统瘫痪(24.28%)、破坏性地震(23.87%)、炸弹威胁(22.75%)、电梯意外事件(22.47%)、核事故与辐射事故(20.37%)。

注:表中可能性及严重性得分为95份问卷平均分,备注栏为危险事件按相对风险(%)大小排序数值。 六、结论、应用及展望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新发与重现传染病的流行、恐怖活动和其它各类公共事件的日益增加[2,3],促使人们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医院脆弱性分析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关键在于这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结合的一个过程,难以完全通过实验室模拟获取准确结果,同时,也无法完全依靠社会调查来解决问题。

本研究证实,医院灾难脆弱性分析调查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从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结果可以明确医院应对危险事件的重点,从而进一步对医院可能造成的影响突发事件以及医院的承受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针对性开展演习与培训,为再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院定期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作好准备,确保医疗安全。

本研究方法是进行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上的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可由卫生系统及主管部门等主导,系统的开展各方块医院灾难脆弱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结合仿真演练等科学手段开展定量分析,从而为医院风险管理和灾害救助提供重要工具与手段。

参考文献[1]李 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2]薛 澜,张 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1.

第7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危机干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83-02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SARS疫情、“5·12”汶川大地震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事件,不仅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由此引发的心理危机也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汇述其中研究的不足并尝试预测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一、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现状

(一)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模型和心理危机干预

1.心理危机

卡普兰(G.Caplan)1964年首次提出了心理危机的概念,即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虽然后来的学者们提出不同的概念,但目前学术界关于心理危机内涵的看法基本与此一致。

2.心理危机模型

卡普兰在对心理危机概念做了界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情绪危机模型。他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当个体面临生活逆遇或不能应对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和悲观失望等情绪问题,导致情绪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与否与个体对逆遇或事件的认识水平、环境或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技巧这三方面密切相关[2]。此后危机理论和模型被不断地补充和发展,到1989年有学者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危机发展模型,把危机分为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危机的产生以及危机后平衡状态的变化三个阶段[2]。危机发展阶段划分为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社会各界人士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处于困境的个体、家庭、群体,渡过危机,恢复平衡的过程[3]。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其造成的直接严重后果,促使个体从不良状态中恢复或康复。

突发事件的冲击必然引起人们的心理应激反应,若不能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危机,因此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地干预尤为重要。随着危机干预研究和实践的深入,逐渐形成了危机干预机制,机制包括预警和干预两部分。

(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心理危机的形成、爆发前的预测和干预,是一种超前的干预机制。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和完备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获得预见性的信息,能够使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人员提前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危机干预效能。

研究者提出的预警机制大多是着重于系统全局的配合,如杨峰提出构建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要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能和权力,实行政府、企业、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模式,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并建立了较系统的公共危机预警模型[4]。阴山燕等提出灾难心理卫生服务各种相关体系的构建[5]。还有部分研究者针对群体类型提出相符的特殊危机预警机制,如詹启生等针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提出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改善和扭转了被动心理危机干预的局面[6]。对防御机制相关机构的作用和职责的细化研究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趋向。

(三)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首先要明确危机干预的原则、评定标准和干预技术等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发现,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张维平探讨了理论干预机制建构的原则[7],程灵芝等则对急性应激反应干预的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8]。多数文献是对国外研究进行介绍,如李建明、宴丽娟对国外常用的危机评估模型和危机干预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指出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危机评估标准。国外常用的评估模型包括:三维评估模型、个体应激反应发展阶段评估模型、个体与环境互动评估模型、个体的应对机制评估模型以及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的评估模型等。国外危机干预采用的模式主要有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转变模式、资源整合模式和综合性干预模式,这些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9]。赵国秋等指出国内外尚缺乏公认有效的对灾后特定精神障碍评估工具,不能够及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在人群[10]。

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是干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和完善干预预案是危机干预机制的重要内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危机干预的预案和策略,如把心理危机细分为几个阶段,根据各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技术进行干预的建议[3];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反应特点,提出运用相应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危机干预的策略[11];还有的学者则根据灾害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救助措施[12]。这些预案和策略为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帮助。

二、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存在的不足

尽管针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预警和干预研究已经形成基本的理论及框架,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系统防御机制的构建不够科学有效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运作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多数研究者提出的防御机制包括了立法、政府、媒体、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等全方位的防御建议,具有整体的思想。然而这些建议和对策可操作性不强,很难落到实处,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体系。目前我国的心理干预机构仍处在组织分散、水平不一、独立行动的状况。

(二)缺乏对心理危机产生和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

对心理危机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掌握,方能够在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和方法,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然而我国对心理危机产生的机制研究还较少,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只有很少的描述性研究,鲜有实证研究,这制约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的发展,影响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缺乏客观有效的心理危机评估标准

危机评估在整个危机干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是危机干预的前提也是贯穿干预过程始终的重要技术。国内外仍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危机评定标准,常用的评估模型仍不够客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干预者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的情况,从而导致诊断失误而收不到良好的干预效果,甚至将问题扩大化[13]。对适合国人心理特征的危机评定标准研究仍非常欠缺,不利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

(四)心理危机前的预防和危机的后干预问题

社会心理预警研究是对突发事件科学应对的重要依据之一,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危机干预的后续干预是强化和巩固效果的阶段,一方面可以彻底解除危机,恢复心理平衡,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心理的成长,是危机干预的重要阶段。然而我国仍没有高效可行预警机制指导实践,使事前的预防和教育等工作很难有章可循,不能达到从根本上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目的,而危机干预的后续干预阶段则多被忽略了。

三、研究展望

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构建系统高效的预警干预机制从根本上避免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财损失和心理伤害,维持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因此,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干预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将成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的研究重点:一是在构建系统高效的预警干预整体机制模式下,对机制内不同部门、不同事件类型以及不同群体进行深入研究,构建针对性的分支操作模型及如何促使模型高效运行的问题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二是采用以实证研究为主、描述性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以及具体干预实践问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目光。三是心理危机评定标准及相关实践操作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定符合我国文化的评定标准、摸索出几种适合我国民众心理特点的干预原则、模式和技术或将成为又一研究热点。四是心理危机前的预防和危机的后干预两个阶段中各部门的工作权重、各群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及具体策略的制定和施行问题将逐渐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Gilliland B E.,James R K.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67.

[2]季建林,徐俊冕.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

[3]胡泽卿,邢学毅.危机干预[J].华西医学,2000,(1).

[4]杨峰.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思路与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8.

[5]阴山燕,等.我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

[6]詹启生,李义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7]张维平.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2006,(4).

[8]程灵芝,李川云,等.急性应激干预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

[9]李建明,晏丽娟.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

[10]赵国秋,汪永光,等.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精神病学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

[11]黄培.构建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心理支持体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

第8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动态循环模式

一、前言

工程建设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由于它具有生产流动性、施工多样性、综合协调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征,所以一直是风险、威胁和危险很大的行业。近年来,有关建筑企业的重大、特大恶性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建筑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

二、项目应急管理的概念

1.项目应急管理描述。突发事件(Emergency)是对出乎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性的事件的总称。

项目突发事件(ProieotEmergency)就是在项目实施中未预料其发生且未做准备的,要求迅速做出决策的紧急事件及灾害事故。

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是一门应用科学、技术、计划以及管理于一体的学科,处理可能导致重大伤亡、财产损失或扰乱社会生活的一些极端事件。

项目应急管理(ProjectEmergencyManagement)是指针对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2.突发事件的分类。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三、项目应急管理动态过程分析

1.项目应急管理动态模式。针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项目定义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将应急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恢复和评价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建筑工程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1)检测。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依赖于早期对它的检测,通过监控潜在风险、获取有关信息来完成的。在工程项目的任一阶段内,都应对本阶段和该阶段前遗留下来的所有潜在隐患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从纵向来说,包括工程过去的、现状的研究以及未来的预测;从横向来说,涉及到和工程直接相关的利益团体,间接相关的外部集团以及政策变化等。(2)确认。如果检测出问题就须进入确认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条件,并建立问题分析报告。若发现问题不足以伤害工程目标,返回到检测阶段。(3)决策。经过确认突发事件的存在,为了转化或遏止它的发生,就应建立一套应急方案。决策的挑战性在于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意味着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多目标系统。当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时,选择以目标优先级的选择方案。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诊断,判断它的级别,决定了决策权应由哪个层次管理人员做出。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汇集的主要领导做出;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化。(4)执行。在解决应急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清各方责任和风险,同时考虑其他方面可能介入的阻力,进行有效地实施。(5)反馈。执行阶段同样伴随着反馈,此时不但应当及时得到执行的反馈信息,还应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进行信息收集,研究潜在的变动。若有新的问题应重新进入到检测阶段。反馈回来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它将决策阶段预测不到的问题全部表现出来。(6)恢复。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对项目人际关系及物质上的伤害,对这种伤害必须进行弥补和修复,尽快使组织和项目回到正常的轨道上。(7)评价。突发事件为人们提供了深远意义的学习机会,它可以展现出组织内的弱点,而这些弱点恰好是在常规情况下不易显露出来的。从这点说,它可以抛弃那些可能永远植根于组织内的、会引起突发事件的行为和过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同时为以后应急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2.影响应急管理过程的重要因素。影响应急管理过程的四个重要因素分别为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应急管理组织以及组织行动。战略管理不但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而且还通过渗透组织运作的各个层面,从根本上影响应急管理的效果;企业文化既是被突发事件影响的对象又是应对的基础;应急管理组织是重要的执行力量。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和应急管理组织三者结成网络,共同决定组织行动的实施。

四、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

1.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组成。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包括预警系统、识别系统、实施系统以及评估系统。首先要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就是对潜在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预测和预控,争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面临无明显预兆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等)以及预控失败无法避免的项目突发事件时,就要启动识别系统,分析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调动系统资源,拟定处理方案,并对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评估,选定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实施系统标准和要求,根据新的情况不断修订计划,灵活应对。评估系统旨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价,不断完善系统资源,提高项目突发事件预防能力和突发事件管理水平。

2.应急预警系统的建立及措施。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即预防和消除危机源。危机源是指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最终出现的事件。它有可能是人为的,也有可能不是人为的。比如回填土有机质含量过高,某批材料未按时到货,脚手架存在质量问题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突然性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困难,从而都属于危机源。应急预防必须从这一阶段就开始,加强对人为危机源的防止、发现和处理,加强对各种非人为危机源(自然灾害)的预测。

正确识别突发事件需要建立在项目的目标描述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因而在战略制定阶段就要对项目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找出项目内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给项目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可能存在突发事件的领域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给项目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项目管理者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资源状况,针对各类威胁及其影响程度制定出若干个相应的应急处理备选方案。

3.应急管理组织的实施对策。在系统资源中,应急管理组织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应急管理组织平时要进行应急模拟训练,并加强培训员工的应急意识,学会识别项目潜在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首先尽量控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应及时启动应变方案。应变方案是平时根据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方案。如发生爆炸等事故后人员如何撤离,资金周转困难后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解决,如何应付新闻媒体等等。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初,应急管理组织要与专家接触,通过头脑风暴、专家论证等方法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与预测情况相比较,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出企业应对措施,做到详尽果断。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并做好对外宣传与形象塑造工作,注意新情况的发生与对策应变。紧急消除后,应急管理组织还要负责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以提高项目应急管理水平。

4.组织行动的沟通任务。组织行动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沟通对象,主要包括:被突发事件所影响的群体和组织、影响项目实施的单位、被卷入到突发事件里的群众或组织、必须被告知的群众和组织等。必须重视沟通渠道的建设,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确定沟通媒介和沟通主体以及保证沟通渠道的连续性和畅通性。应急管理组织平时就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指定各部门的沟通负责人,以确保突发事件信息能够快速到达相关部门,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沟通计划,明确传播所需要的媒介,明确媒介传播的对象,抢占信息源,避免媒介传播中错误信息的。突发事件过后,要与广大公众全面沟通,针对企业形象的受损程度开展相应公关活动,以最大程度减少危机对项目声誉的破坏.恢复正常状态的公关活动。另外,企业平时应注意累积项目沟通资源,与公众和媒体建立良好关系,要在平时资助一些公益活动,积极建构公益形象,在客户和社会大众以及政府中树立正面的形象,以便项目发生突发事件时取得公众同情和支持,占据有利地位。

5.树立项目全员危机意识。该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是要求企业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实现全员高度自治。通过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可以让项目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强员工的主动性。这种危机意识在员工心中形成一种定势,就能构成一种响应机制,一旦企业发现应急信号,就能快速反应。

五、结束语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内外环境,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也愈发显得重要,然而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投有建立自己的应急管理系统,因此如何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仍然是建筑企业要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方案,为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熙春.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当代行政,2003,(9):18-20.

第9篇: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内河航运;突发事件;评价指标;辨识方法

内河航运因其占地少、运量大、能耗低等特点,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欧美国家十分重视内河航运的建设,逐步构建了标准统一、设施完善、管理协同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对提高货物运输流通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航运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近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在长江干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内河航道资源丰富的区域,内河航运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距欧美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调整,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重要战略规划的推出和实施,水路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内河航运也将迎来发展的关键期,着力打造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高航运管理服务水平,是提升内河航运运输效能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内河航运航道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长江、珠江、京杭运河等干线通道的运输能力提高显著,但从整体运行情况看,航道等级总体偏低,高等级航道网络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水道资源丰富的区域,主干航道承载能力与日益增长的船舶通行量之间仍然难以匹配。在支线航道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水上交通事故、船闸故障、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极易导致大范围的堵航,严重影响内河航运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探讨内河航运交通突发事件波及范围的辨识方法,通过构建各类突发事件影响要素范围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辨识策略和方法,推测各类突发事件波及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为各级航运主管部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协同管理处置提供依据。

1 内河航运突发事件波及范围评估 流程及要素

考虑突发事件发生及演变的一般规律,本文将内河航运突发事件波及范围的评估流程分为3个步骤:(1)获取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包括突发事件基本信息、现场处置条件信息、处置能力信息等;(2)提取波及范围评估要素,评估对突发事件产生影响的各类要素,选择关键要素作为评估波及范围的依据;(3)选择预测模型方法,对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进行评估推测。

推测不同类型水上交通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特征,如事故类型、严重程度等,也要考虑在当前环境下航道基础设施、通航尺度、天气、船舶交通量等多个动、静态影响因素。此外,航运主管部门及相关社会力量的处置能力也对突发事件波及范围产生作用。综合而言,本文将用于推测波及范围的要素分为3个类别:(1)事件要素,反映事件类型、严重程度等情况;(2)处置条件要素,描述突发事件所在现场的交通环境及自然环境信息;(3)处置能力要素,反映处置力量的处置效率、技术水平等情况。3类要素包含的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内河航运突发事件波及范围评估要素内容

2 内河航运突发事件波及范围辨识指标

评估内河航运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最终目标是推测事件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的空间范围,目的是为管理部门及时信息和制定适当的船舶疏导策略提供可参考依据,因此,对突发事件波及范围的辨识指标可基于时间指标和空间指标构建。

2.1 时间指标

时间指标在时间维度上反映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范围与事件持续时间的长短成正比关系,已有研究成果将交通事件持续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即检测时间、响应时间、清除时间和交通恢复时间。考虑到内河航运突发事件发生及处置特点,本文将突发事件持续时间分为响应时间、处置时间和消散时间。

2.2 空间指标

空间指标是指内河交通突发事件所影响的地理空间范围,一般可用排队长度和拥堵半径2个指标刻画。排队长度是指在突发事件持续过程中,引发的船舶拥堵排队的长度总和,反映交通突发事件对沿线波及的空间范围;拥堵半径是以突发事件地点与拥堵航段的直线距离为半径所覆盖的范围,一般取各方向最大直线距离,反映突发事件引发拥堵的地理空间范围,指代附近多条航路。

鉴于根据突发事件持续时间和船舶流量(预测值)能够推测出突发事件影响的地理范围,对突发事件波及范围辨识的关键问题可转化为对突发事件持续时间的估计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建立时间指标的阶段划分与突发事件评估要素相对应的逻辑关系(见表2)。

表2 时间指标与评估要素的对应关系

由表2可知,时间指标可通过响应时间、处置时间、消散时间等3个二级指标来表示,3个二级指标又与相应的态势评估要素有所关联。响应时间主要与处置能力要素相关,可以处置力量(人员)或处置装备到达事发现场的时间替代;处置时间与事件要素、现场处置条件要素相关,在评估处置时间时可根据事件预判级别设定处置的基本时间,再根据事件要素、现场处置条件要素的具体情况对处置时间进行修正;消散时间主要与现场处置条件要素中的交通条件相关,可结合通行能力及船舶交通量信息进行推算。

3 内河航运突发事件波及范围辨识方法

推算评估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基础上的一项工作,既要反映出应急处置工作在流程上、能力上的经验估计,也要结合实时的现场环境和船舶交通量情况进行预测。因此,在设计辨识方法时,本文将辨识指标进一步细化,按照态势演变和处置业务流程对持续时间进行细分,再针对每个部分分别进行推算。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及处置的一般规律,将响应时间划分为事故发现时间、准备时间、赶赴现场时间。事故发现时间包括报警、接警、核实事件信息、联络相关单位、初步布置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等;准备时间包括调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所消耗的时间;赶赴现场时间是指救援人员从出发到抵达事故现场所需时间。各阶段时间消耗的长短与工作效率、自然环境、交通环境等内外部环境均有关联,需要与相关评估要素以及对要素产生影响的因子建立关联关系,并根据不同的关联关系选择定性或定量的推算方法,并在案例积累的过程中逐步进行调整和系数修正。具体影响因素见表3。

由表3可知,评估突发事件波及范围所需要输入的变量包括连续和离散2类,因此,需对输入和输出结果进行分类、分级。人工智能方法可以模拟人脑对不确定性概念进行判别;对不同阶段持续的时间,可利用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模型进行推算,在案例质量良好的情况下,该类方法可学习先验知识进而预测未来态势的演变情况。此外,在定量分析中,掌握船舶交通流特征和规律对预测交通量、提取船舶消散波速等也有重要作用,这需要在日常监测管理中加强对船舶运行数据的采集分析。

表3 时间指标与评估要素及影响因子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