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财务会计审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会计审计

第1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审计;关联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企业经济活动中,会计和审计是促进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务会计和审计两者之间虽然性质有很大差别,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必须重视他们之间的处理,对财务会计和审计的不同之处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不断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一、会计与审计的概念

1.会计活动

该项活动主要是指会计工作者结合企业运行情况和资金流动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企业的财物活动进行分类研究。该项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资本投入与所得效益进行分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审计活动

企业管理中的审计业务是对会计活动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审查,防止出现任何的问题,保证会计活动能够有效进行。随着企业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审计业务地性质及目标也在逐渐拓展。为此,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对企业各个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审计工作的效果来判断企业运营整体状况。

二、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关联性

(一)企业财务会计和申计工作的相同点

1.在实际的工作活动中,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都可以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监督。在不触犯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在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一个财务细节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还要对企业财务认可的相关工作进行认定。

2.对于企业来说,在具体的财务会计和审计活动中,工作人员必须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活动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利润的大幅度提高,让企业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

3.从范围大小出发,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作为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主要控制方,财务会计的业务范围比较广,其中也包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企业财务会计和申计工作的不同点

1.根据工作重点内容,所谓的财务会计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费、一切账务情况进行管理与控制,重点是对各项经费使用、流动,人力资源分配、利用等各方面的审计监督。

2.根据工作对象,所谓的财务会计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账目进行管理,对企业现有的资产使用进行控制,并将所有财务数据制定成会计报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它的工作对象有一定的详细性和具体性。而审计业务主要内容是对会计所有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以确保会计活动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3.根据工作层次,所谓的企业财务会计活动是对企业所有资产的有效利用,是对对企业进行的最基础性的管理。而审计业务活动是对会计工作乃至企业财务有关的所有活动的审核,监督管理,属于较高层次的业务活动。

三、对财务会计与审计管理的会计操作进行探讨

1.明确财务套计与审计之间的本质关系

从最终的目标以及业务的本质属性来看,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可将二者混淆。理财活动是财务会计活动的本质,其主要目标是推动企业的有序发展,而审计活动的本质则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是为了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估,它还包括企业各项资源等一系列复杂的内容[2]。从监管作用来讲,财务会计活动与审计业务具有一致性,都能够起到推定企业经济活动的作用,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2.促进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湘结合

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企业内部产生询私舞弊恶习,企业必须要重视自身建设,制定专门的控制制度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包含的信息比较多,不但涉及到国家相关制度政策、规范标准,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才能落到实处。内部控制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生产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只有以此为基础,企业的各项经营方针政策才能被落到实处。

3.分清财务套计与审计的职权

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活动的开展,在监管部分与审计业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过二者的共同点是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从为企业发展的规范化与长远性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在财务会计活动的过程中,监督管理活动已经成为了审计业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不过审计业务的开展,必须要以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作为主要的最终的目标。另外,必须要重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范围,督促财务管理工作者在审计监督方面做好努力,从而保证审计工作有效地进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内部审计是指预防、阻止被审计单位资产的流失损失,以保护被审计单位所有者权益。中学财务内部审计即为对中学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变动性和价值进行审计监督。现代审计工作标志为经济效益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形成过程开展审计,公平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绩效,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发展。中学是知识型人力资源不断投资管理的循环投资过程,是人力资源不断开发的过程,因此,中学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审计投资经济效益。

二、加强中学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措施

1、审计执法程序严格化

财务内部审计在法律上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具有法律意义,受到法律保障,强化中学财务内部审计必须加强法律法制建设,加强法律控制程度,规范经营管理秩序。中学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在遵循《会计法》、《审计法》的前提下,发挥财务内部审计职能,维护中学财经秩序,建设中学管理廉政。在中学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时要树立审计权威,落实审计决定,坚决审计态度,严格审计执法,严查违法违纪现象,对于存在的问题依法处理,发挥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杜绝一切“人情+面子+权钱”交易,维护经济秩序。严格审计执法也受到财务管理体制的限制,因此在对中学财务内部审计时还要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中学财务会计和中学内部审计之间的隶属关系,保证中学计监控职能正常发挥,严格按照法制规范经营中学经济活动,以独立性的审计身份开展审计工作,打击一切现象,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2、确认好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在中学的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两者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即中学财务会计工作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记录中学的全部经济活动;内部审计也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型的监督财务会计工作的经济活动,目的是为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将其中的违法操作,进行批改,依法处置。中学的内部审计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全部财务管理内容之一,监督财务会计工作。二是统一关系。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在于给予被审计单位财务监督,即财务监督的主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分析、评价、监督财务监督客体的一切财务活动。中学的财务监督则主要进行中学资金收支、资产负债等的监督工作。中学的内部审计则是审计单位独立开展,依据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时间等,以时间为顺序展开的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的监督,涉及到中学全部经济活动,因此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是合二为一,难以分割的,可以有效控制中学的经济管理活动,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促进学校科学有序的发展。

3、加强中学的责任审计

责任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其中中学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效化,可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管,不断增强其廉洁自律。主席上任以来,所带领的领导班子反腐倡廉力度不但加大,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管,倡导完善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工作,在中学中同样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首先健全中学资金收支管理制度,经济业务及时做好收支入账登记,监管好资金的支出,保证要有会计主管、主要领导的审核和批准,才能合法支出;其次,健全中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将相关性差的工作内容、职务分开,不断增强监督功能。在实行考核的时候注意将领导的考核指标计入其中,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开展资产价值、资金运作管理情况、领导任期内的各项目标和领导财政经济纪律等内容,将审计只注重“事”的工作形式转化为“事+人”的工作形式,严格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得到发挥,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公正评价领导经济责任。

4、增强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非常重要,社会对其的要求更高,因此中学必须建立专业化的财务会计审计团队,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财务会计也能担当起内部审计的重任。首先,不断增强财务会计人员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其公正廉洁、忠于职守的政治态度,不断掌握财经法规、政策等,能够按照中学的发展规律和自身良好的政治素养积极参加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增强财务会计业务能力,不断熟悉财务办公软件,增强实践经验,职责明确,工作严谨,仔细分析、协调并调查工作,及时处理工作中的异常,并且逐步适应内部审计工作,最终促进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工作的进步。

5、增强中学管理层的财管意识

在新的教学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是源头预防腐败,防止财产损失,增强财务管理的精确性。对于中学管理层的财管意识的提高是重中之重。管理者要摒弃财务管理只是后勤服务的意识,从而不断增加科研投入资金,建立充足的重大资金物质保证机制,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也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要整体了解学校的财务现状,及时给予调整。及时掌握了解国家财政政策,积极转变管理思想,不断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结语

第3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企业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然后介绍了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意义。 一、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从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各单位要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依法行使监督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资料要实行定期的内部审计;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共同完成对经济活动监督的任务。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它与会计核算相互交叉密不可分,会计不能离开核算而孤立地进行监督,所以一切财务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重要程序之后,才能得以认可和实现。 新《会计法》在强调了会计监督的同时、也为内审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和实施为内部审计监督的健全提供了契机,使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有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尺度。内审监督是内审人员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是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专门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以及反映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鉴证、评价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把会计与审计的职能、对象、任务、原则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控制和监督费用开支,审计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会计的对象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运动,审计的对象是财务的收支和经营管理的效益。会计的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是审计监督,完善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性、真实性、政策性、社会性,审计的基本原则是独立性、依法性、权威性、客观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1.会计与审计都具有监督的职能,而会计主要体现在事中监督,审计主要体现在事后监督。这两种监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2.会计与审计都具有共同的目的,即预防和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3.会计与审计在对象、基本原则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发展史看,审计是从会计衍生来的,又是以会计为基础和对象的。审计源于会计,反过来又监督会计。会计由于其本身的特性,直接面对货币资金,虽有审核监督职责,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会计监督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使个别思想不健康的财务人员、贪污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而审计监督比较超脱,是依法独立的监督。 三、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方面,内部审计能更深入组织内部,从而达到防范会计舞弊目的,分析会计舞弊的行为实质上是主观化、个性化的,如果刻意掩饰那就很难被观察到。内部审计人员根植于组织内部,与组织成员广泛联系、密切接触,先天融为一体,对组织文化、管理理念、经营哲学、人员素质最为了解,在有效防范舞弊发生等方面,内部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自己的监督工作,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各位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并及时地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其次,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实现,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内部审计和财务会计对企业的意义 1.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意义。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公司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的制度安排。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关于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和监督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及与外部关系的法规体系。因此,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一般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是公司的核心领导层及法定代表,负责制定公司经营目标,委托和监管经理人员,决定经理人员的报酬,协调公司内部关系及提成分配方案等;监事会是监督机构,由股东和雇员联合组成,有参与股东会会议、监督、审核、交涉和诉讼等权利;经理层是执行机构,受聘于董事会,在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的管理权和权,负责处理日常经营事务。 2.财务会计是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在当今信息时代。财务会计是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即单纯地提供信息和解释信息,为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要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人们通常认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三个: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科学合理。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政府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利益集团的主要成员,他们必须对企业有投入,同时分享企业利益、承担企业风险。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联系的社会,市场把各个孤立的经济主体联结为一个整体,会计记录反映这种经济活动。企业之间需要相互交易,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交易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形成了经济空间的联系。财务会计工作是对交易行为中的交易时间、交易内容、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进行记录,实际上是对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记录。所以,财务会计是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

【参考文献】 [ 1 ]杨明栋.内部审计对会计信息的有效监督 [ J ].经营管理者, 2006 /07

[ 2 ]徐向真.试论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扼制会计信息失真 [ 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5

第4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一、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人员变化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元,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

2、审计内容变化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电算化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为非法篡改,则电算化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不堪设想。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企业的财物。

3、审计技术变化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电算化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电算化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电算化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

4、审计标准和准则变化的影响。审计界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审计标准和准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电算化会计的审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5、审计线索变化的需要。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电算化,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电算化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

6、审计作业手段变化的需要。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

二、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审计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

1、增加审计审核窗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审计的重点是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应增加审计审核窗口,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新晨

2、提倡事前系统审计。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改变审查取证方法。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也必须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一是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二是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电算化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电算化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电算化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第5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摘 要 审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与防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开展审计工作。

关键词 企业 财务会计 审计

企业内部单独设置的审计部门,必须具备独立性与权威性,以企业全局利益为出发点,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审查、鉴定及评价,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一、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之间的关系

财会部门与审计部门都是企业重要的职能部门,但是二者分管的范围与责任有所区别。财会部门主要反映并监督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通过财务报表、成本预算等内容,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受到业务范围的限制,财会部门的监督与决策职能仅限于企业经济业务。企业审计部门自身不参加任何经济业务,也不与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直接关联,而是根据企业内部审计的权责范围,在企业进行合规审计、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等,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财会部门开展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工作,应该在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与审查范围内;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与服务对象包含财务会计活动。例如,为企业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包括产品的销售额、产品成本、销售收入、产品的利润预测等等,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审计部门给企业发展提供的各项指标,包括原材料、耗能、机械设备等消耗性指标、人力资源成本指标、其他费用项目指标等,这些都来自财会部门,只有确保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真正体现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合理预测企业发展。实际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考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收益效果的原因。

可见,企业财会工作与审计工作密不可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如果一个企业只有财会工作,而缺乏内部审计,就无法确保企业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客观性、公正性,不能真正体现企业效益状况;反过来,如果企业只设立了审计部门却忽视财会工作,那么资金筹集活动、信息反映等工作无从谈起,同时也会弱化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而提高审计的成本与时间。因此,在财务会计中开展内部审计,共同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二者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开展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开展审计工作,必须确保独立性与权威性。否则,不能按照职权办事,受到牵制与干涉,审计工作有失客观和公正。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指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奠定审计机构的地位,确保审计职能的顺利发挥。尤其通过制度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不会受到企业领导者、其他部门人员的干扰;另一方面,企业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落实,一部分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审计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其权威性也就越大。

2.设置合理的审计机构

如何设置企业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效果息息相关,涉及到审计监督的力度。以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再加上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理顺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审计机构工作的独立性。在我国《审计法》中明确规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备独立性,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权限,并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直接报告工作。其中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中反复强调的特点,也是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最大区别。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才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审计部门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企业各部门、各项活动实行全方位审计,发挥监督评价的作用;如果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交叉,或者产生一定利益关系,则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因此,企业可以对审计部门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轮岗制度,避免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与审计部门的长期接触而感性工作,影响审计质量。

以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一般企业集团将审计委员会直接挂靠在董事会领导下。这样,内部审计成为一个常设机构,具有较高的地位与权限,可独立开展工作;同时,审计需要的各种制度、资金等也得以保障。因此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由最高级别领导直接管理,改变过去内部审计的同级监督规定,形成上下统一管理体制,从制度上确保审计工作不受到任何部门、领导、工作人员的干涉,真正发挥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提高审计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3.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与法律保障

目前,很多国家设置了专门法律规范企业审计行为,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除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之外,应该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以法律形式规范企业审计行为。另外,通过立法,确定企业从事审计人员的责任范围,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确保审计机构的层次、结构与地位。通过法律赋予的权责,更可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不受到其他部门或者个人意志的干预,这样,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确保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也会加强企业领导者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提升审计人员待遇和地位,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落实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监督是企业审计机构的根本任务,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主要以财经法律、相关制度等为依据,主要监督被审对象的一切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规、合法,确保其有效性。如果发现违法乱纪、资源浪费等现象,应及时指出,并追究或者解除经济责任,实现企业内部的纠错防弊功能,改善经营管理状况,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的审计工作,主要代表董事会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对企业的财会机构及其他职能部门进行经济活动监督,确保所有部门的工作处于企业生产经营方针范围内,顺利完成各项任务。除了基本的查错纠弊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监督范围的评价工作。一个完善的企业审计部门,应该对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目标、制度、规划、方针、政策、预算等负有责任,并及时揭发违法乱纪行为,改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弊端,对企业发挥控制作用,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落实。

5.建立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给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既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水平,精通审计知识,同时也要扩展到企业以外的业务,掌握相关管理、计算机等技能,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以在现代化企业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首先,采取竞争上岗形式,督促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我,善于应用新观念、新方法开展工作;其次,企业积极引进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审计人才;再次,企业内部开展日常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由上可见,审计与财务会计工作密不可分,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通过审计监督职能的落实,规范了财务会计工作,实现企业资金的保值和增值。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给审计工作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也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凤瑛,吴金艳.财务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的关联性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2]黄晓波,张霁.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3).

[3]南顺女.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2).

[4]王芳.聚焦金融危机中企业内部审计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现代管理科学.2010(1).

[5]贺秋霞.论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商场现代化.2010(19).

[6]施永香,荆霞.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第6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一、账务审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开展账务审核工作时,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错账、漏账以及假账等。

1.错账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减少人力资源管理的费用,低价招聘缺乏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账务管理工作,导致账务审核风险与财务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而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会对财务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涉及到材料的采买、加工生产和销售等,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会计人员在财务审核工作中出现错账情况,将会导致其他各环节出现错误的财务信息,影响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如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汇总审核财务、报账与报税信息时,多会将企业账务与施工情况和材料采购等加以联系,如果材料账务存在错账问题,将会导致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资金和工地用料等方面出现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企业财务的良性发展。

2.漏帐问题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往往会将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加以扩大,但是这样会使得财务审核内容趋于复杂化,导致管理人员面临许多的账务信息,较易出现漏账情况[3]。对于漏账而言,其存在于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中,主要是指审核工作的不完整性,难以有效纳入企业的全部财务信息,导致相关信息出现遗漏,从而无法客观全面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资金流失与审核不准确等问题。

3.假账问题

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时,多存在虚假账目情况,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将会导致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影响企业资金的安全。假账情况的出现具有多方面因素,其中集体与个人经济利益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部分财务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做出违法违规行为,对企业账务信息进行随意修改,非法谋取自身利益。此外,部分企业管理者为了逃避税务的缴税,在账目记录与财务审核等方面作假,并让会计人员从中收取部分回扣,影响财务审核工作的真实性。

二、加强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的有效策略

1.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要想提升审计工作有效性,首先应在制度制定上加以完善,用严格的管理以及规范化的制度提升审计标准,这样才能够做到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管理,并通过资金规划为企业下一阶段的采购、生产、经营等活动项目的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避免投资、经营风险加大。一般来说,我国小规模企业难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因此内部审计职责可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相关机构或董事会加以承担,从而提高财务内部监督机制的执行力,降低企业的损失,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2.严格完成账务记录

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在资金上处于变化状态,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记录第二天可能发生的资金变动,如果第二天资金出现变动,将会出现会计信息变化,例如需要删除与修改,影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认真做好财务记录工作,将每日的出账、入账详细记录,若存在未达账项应清楚罗列,并在未达账项确定类别后及时归入应有的会计项目,从而保证财务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为企业领导者在未来发展规划设定上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财务记录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到有据可查可依,才能保证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必须要对每项资金的相关单据以及去向进行及时、准确记录,并实施阶段性汇总。

3.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要想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其内部监督机制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管理资金时,应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及资金管理机制,对每笔资金的流向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控,同时加大资金信息的流通率,优化财务信息的共享,合理估算流程资金与固定资金的比率和变动关系。内部监督机制可采取责任到人制度与分级管理制度,让每位审计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与严谨性,降低自身疏忽造成的审计差错。此外,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管理财务审计工作,做好资金收支情况的记录,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配置。

4.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培训

对于企业审计人员而言,职业道德不仅对社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企业的外在形象与发展十分重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会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也会增加企业的外在形象。在人员聘用方面,企业需严格规范人员选聘制度,确保上岗员工在道德水平、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上符合工作要求,提升审计专业性。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时,必须要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由于各种法律法规中都涵盖了财务账务审核的相关规定,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企业应强化人员的专业培训,对财务专业知识加以及时更新,使人员的业务水平符合管理要求。此外,企业应对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技术加以引进,提高审核工作的效率,确保财务人员详细了解相关的业务操作流程与审批程序,有效解决账务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7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 会计集中核算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企业会计作业的规范化,综合化,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完全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财务的审查与管理的不断规范化,有效的保障了企业会计系统在整个企业中的运营安全与协调。为此,当前的首屈任务是会计核集中核算的不断加强。因为会计集中核算是刚刚实行,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核算单位由于对其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配合,让核算工作变得难以开展。

一、企业新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企业内部财务岗位与人员分工存在的问题

核算中心统一负责实施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与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所以促使部分企业财务内部人员在不断缩减,会计,出纳便由少数人充当,因为会计工作的过大信息量,让财务内部出现“量多人少”的工作局面,还有,会计专业人员过少,缺乏合理性,规范性的岗位分工,造成无法有效的开展内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和不完整。

(二)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法制建设不健全

企业初级实施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还处于整体建设不健全。财务管理职能和会计职能需要核算中心与单位来分摊相应部分。来自各种因素的压力,在工作的实际操作中,使企业集中核算工作无法落实到位。互不干扰的核算中心与核算单位的工作局面,让两个部门缺乏有效的配合与沟通,让相关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得以缺乏,不便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的有效开展。更会让相关规章制度在各部门出现违章问题,核算中心的财务核算工作难度也相应升级,无法对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企业核算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某些企业,还处于不认同状态,并存在一定抵制心态,这样会影响到日常工作的积极性,让会计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实施。核算单位以为企业资金的管理是中心负责,错误的认知,让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严重降低,一旦出现财务实施不配合行为,核算不能落实,资金的使用就会不规范,像有些企业利用开虚假发票来来套取现金。

二、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合理设置企业财务内部岗位及人工分工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复杂,系统, “量多人少”,让相关岗位人员数量和实际工作量不匹配。大量的财务工作不能有效顺利的落实,就是因为审计核算人员的相对缺少造成的。所以,企业应当重视的财务人员和岗位的合理标配。传统的“一人一职”的工作方式让报表和制证职位分离,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有差异性,报表失真,不能及时上交。为确保真实性和连续性,统一确定专人负责制作,记账和报表。相应人员合理分配,轮换制的建立,完善每位会计对各环节的操作充分了解,掌握业务知识。加强培训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原始凭证,财务报表等内容流程的认知及核算能力,开展有效工作。

(二)不断健全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法制建设

加强与健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法制建设,在企业摸索阶段,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执行势必增加阻力。为确保有效的落实,企业应持续加强法律法规的相关建设,力推会计集中核算法制化,让核算中心,各相关部门变得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有序性,企业对各种规章制度要作出相应解释,提高各相关部门的认知和理解。

(三)积极调动企业核算部门的热情

为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的结算,激励,考核等机制。确保核算各部门自有资金使用权的过程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当需要资金时,经核算中心审核合格,才能提供其合理支持。这样才能有力的防止无限度使用及滥用资金行为。各单位在使用资金时,核算中心可以参照相关制度,规定,监督管理以及审计,了解其使用情况,让资金可以最大程度的限制和避免不必要,不合理的支出,同时也可以严肃杜绝公款消费和个人贪污的事情发生。利用健全的企业内部激励体制,让财务部门的各级人士,利益,工作绩效有效结合,合理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效提升财务部门,每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同时,财务部门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参照企业的有关规范给予评分,根据单位财务信息考核的相关指标完成情况的个人,财务部门给予公正的评比胜出者给予奖励,未达标的个人要相对惩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有效使用,能让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变得合理,规范,法制化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企业会计的核算效率,会计信息变得更加精准,全面兼具可靠性。企业资金管理成本下降的同时,有效使用企业资金相对提高。尽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际落实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们企业各部门更应该重视起来,对各种状的发生,积极认真对待,第一时间处理掉问题所在,持续优化会计集中制度的有效落实,让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中,可以顺利的发展,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断扩充,更有价值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程超.试论企业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会计 师.2012.

第8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建设发展,对现阶段的会计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工作的八项原则之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地位,但是作为原则之一应当贯穿会计工作的始终。笔者将就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看法,并就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

减值准备;资产备抵;人员素质

谨慎性原则的另一个说法叫稳健性原则,是在一个尽可能对权益类科目影响较小的前提下,进行会计工作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一、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以下这几个方面。资产方面,最常用的就是对各种资产的减值准备(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建立各种资产的备抵账户以作坏账准备。收入方面,劳务类收益按照劳务完成度进行收益计算,而成本投入类收入,按收回收益的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记录。债务方面,以债权账面价值进行入账,而不能不以现金的公允价值进行入账。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应用,有投资计算、股利清算等。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优缺点

(一)谨慎性原则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优点因为以实际中的资金的投入和输出为标准进行入账,并且在入账时做好减值准备并建立资产备抵类账户,能够有效的计算到项目进行中期或后期的市场可变现的净值的增减,所以能够更好地计算出资产中或者预得利润中的水分,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权益所有人)和外部使用者(债权人等)提供更加准确并且可靠地会计信息,为他们的投资计划或者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有利于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并且资产的贬值也在计算范围内,这样有利于保障部分债权人和部分小股东的利益。并且由于账面价值在遵循谨慎性原则进行记账时就会以资产的较低价值进行入账,在进行税务计算时或多或少能够减少所得税等税务的缴纳,能够略微降低经营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各会计准则之间相互联系,谨慎性原则的良好应用能够对其他的会计工作原则进行一些适应性的合理的修正,使财务会计的工作更加合理谨慎。

(二)谨慎性原则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缺点有些时候过多的进行减值计算和建立过多的资产备抵类账户,会加大财务会计工作的工作量,由于过于大量的计算和过于大量的预计算,会导致现有的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的工作难度增大,甚至导致难度过大而无法进行会计数据的统计以及会计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并且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没有一个合理的统一的标准,会因为财务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技能素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过高预算或过低预算,受到来自于主观因素的影响过多,导致减值准备的认定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从而致使会计信息处理不当,会计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结果。在谨慎性原则下,会计工作对资产的计提可能被滥用,在最终总账簿中的信息可能并非准确无误,从而影响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或误导投资者进行不利于自身的投资。并且有些企业单位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进行计提,有些按照现值或公允价值进行计提入账,在标准上缺乏一致性,企业同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存在误差,同样不利于决策进行。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谨慎性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会计工作规范

一个统一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能够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大大降低由于财务会计自身的主观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增加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并且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内外部使用者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最合理的决策或投资计划。并且有利于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对各企业的会计工作做出有效监督,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稳定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稳定经济运行整体态势。

(二)提高会计工作的入职门槛,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会计工作的入职门槛,能够防止一些并不了解会计工作的人从事会计工作,同期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因为人为的信息造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的统计,增加会计工作的效率,增加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更好地践行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原则。

(三)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

通过外部的监督,能够及时指出财务会计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促使财务会计在工作中及时改正,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使会计工作更好地符合谨慎性原则。

(四)一些其他改进方法

加强诚信教育,通过道德约束力,提高财务会计在工作中的自觉性,强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强化会计工作的谨慎性;改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在应用时能够具备更高的可操作性,通过法律强制力,迫使财务会计在工作的改进工作方法,践行谨慎性原则;规定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和尺度,防止过当谨慎导致的工作量过多效率过低问题。

四、结语

财务会计的工作必须要遵循谨慎性原则,市场经济也只有在这个原则下才能稳定建设。但是这项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应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稳定进行。我们只有通过一步一步慢慢地改进才能更好的发挥这一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文秀.浅析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4(6).

[2]王三贤.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7).

[3]牛悾悾.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5(5).

第9篇:财务会计审计范文

一、谨慎性原则的具休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以下这几个方面。资产方面,最常用的就是对各种资产的减值准备(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建立各种资产的备抵账户以作坏账准备。收入方面,劳务类收益按照劳务完成度进行收益计算,而成本投入类收入,按收回收益的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记录。债务方面,以债权账面价值进行入账,而不能不以现金的公允价值进行入账。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应用,有投资计算、股利清算等。

二、道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优缺点

(一)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优点

因为以实际中的资金的投入和输出为标准进行入账,并且在入账时做好减值准备并建立资产备抵类账户,能够有效的计算到项目进行中期或后期的市场可变现的净值的增减,所以能够更好地计算出资产中或者预得利润中的水分,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权益所有人)和外部使用者(债权人等)提供更加准确并且可靠地会计信息,为他们的投资计划或者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有利于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并且资产的贬值也在计算范围内,这样有利于保障部分偾权人和部分小股东的利益。并且由于账面价值在遵循谨慎性原则进行记账时就会以资产的较低价值进行入账,在进行税务计算时或多或少能够减少所得税等税务的缴纳,能够略微降低经营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各会计准则之间相互联系,谨慎性原则的良好应用能够对其他的会计工作原则进行一些适应性的合理的修正,使财务会计的工作更加合理谨慎。

(二)谨镇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缺点

有些时候过多的进行减值计算和建立过多的资产备抵类账户,会加大财务会计工作的工作量,由于过于大量的计算和过于大量的预计算,会导致现有的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的工作难度增大,甚至导致难度过大而无法进行会计数据的统计以及会计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并且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没有一个合理的统一的标准,会因为财务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技能素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过高预算或过低预算,受到来自于主观因素的影响过多,导致减值准备的认定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从而致使会计信息处理不当,会计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结果。在谨慎性原则下,会计工作对资产的计提可能被滥用,在最终总账簿中的信息可能并非准确无误,从而影响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或误导投资者进行不利于自身的投资。并且有些企业单位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进行计提,有些按照现值或公允价值进行计提入账,在标准上缺乏一致性,企业同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存在误差,同样不利于决策进行。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谨慎性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会计工作规范

一个统一的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能够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大大降低由于财务会计自身的主观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增加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并且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内外部使用者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最合理的决策或投资计划。并且有利于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对各企业的会计工作做出有效监督,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稳定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稳定经济运行整体态势。

(二)提高会计工作的入职门槛,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髙会计工作的入职门槛,能够防止一些并不了解会计工作的人从事会计工作,同期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髙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因为人为的信息造成的错误的会计信息的统计,增加会计工作的效率,增加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更好地践行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原则。

(三)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

通过外部的监督,能够及时指出财务会计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促使财务会计在工作中及时改正,能够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使会计工作更好地符合谨慎性原则。

(四)一些其他改进方法

加强诚信教育,通过道德约束力,提高财务会计在工作中的自觉性,强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强化会计工作的谨慎性;改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在应用时能够具备更高的可操作性,通过法律强制力,迫使财务会计在工作的改进工作方法,践行谨慎性原则;规定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和尺度,防止过当谨慎导致的工作量过多效率过低问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