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有制经济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羟基乙腈 工艺优化
一、前言
羟基乙腈装置于1998年投料生产,后为了适应上游装置的增量改造,于2003年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设计产能提高到1万吨/年,为间歇操作,设双系列反应釜。改造后,装置于2003年4月6日开车成功,生产出第一釜合格成品。但开车后,日均产量在4~5釜/天,与设计指标5~6釜/天,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期羟基乙腈质量也没有明显提高,在改造后同年4~6月份共有6釜物料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85%。产量和质量均与设计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上游丙烯腈装置增量改造后,副产物氢氰酸有富余,多余的氢氰酸只能送烧却炉烧却,而羟基乙腈产品一直热销,产品供不应求。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改进后工艺流程以及存在问题
羟基乙腈采用甲醛和氢氰酸在碱性条件下加成的方法生产羟基乙腈产品。工艺生产流程为先在反应釜内投入一定量甲醛并添加少量亚硫酸钠调整pH至碱性,再向反应釜里加入氢氰酸合成羟基乙腈。反应热通过循环泵将反应釜内反应物料进行外循环冷却移热,反应结束后送至中和釜添加稳定剂硫酸,此时另一个反应釜开始投入甲醛进行生产。中和釜内物料加硫酸循环分析合格后送至成品中间槽A,A槽内的物料经过滤后送至成品中间槽B,B槽内物料分析合格后再送往化工灌装区。工艺流程见图1。在装置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1反应釜和中和釜在出料时不能将釜内物料抽尽
反应釜和中和釜所使用的机泵为磁力泵,导致不能将釜内物料完全抽尽。釜内残留碱性物料,在下一批催化剂亚硫酸钠加入后,容易引起聚合,从而导致物料聚合,变颜色。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先要把釜内的残留物料排尽后再接受下一釜物料。这样操作,既降低生产效率,又浪费羟基乙腈成品、增加单耗。
1.2生产流程存在缺陷,制抑了生产效率
从改进前的流程看,两个成品中间槽A/B串接使用,降低了储槽的利用率,不利于产品的周转,若B槽发生产品质量问题,需要处理时,将会导致装置停车。
1.3反应速度过快,游离CN-含量高
羟基乙腈由甲醛和氢氰酸加成反应生成,其生成速度与pH值呈指数倍数的关系。按照设计羟基乙腈反应前pH控制在9~10,在此条件下,生成速度很快。由于改造后的搅拌机存在缺陷,而且搅拌效果不好,容易存在局部反应效果不好,直接导致了反应后游离CN-含量高,从而引起产品不合格。
2.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装置主要从生产流程上进行改进,改造后流程见图2。
2.1利用两台闲置的离心泵作为反应釜送料泵,解决了反应釜物料不能抽尽的问题。另外,改进稳定剂硫酸的添加方式,将硫酸改为在反应釜添加;同时将中和釜改作过滤中间槽(相当于原来的成品中间A槽)。通过这样改进后,在反应釜内合格的物料均可以连续的送至成品中间槽,反应釜可以一釜紧接一釜的生产,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而且由于反应釜送出的物料均已添加硫酸,物料呈酸性,稳定性高,有效的降低了羟基乙腈物料的聚合,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稳定了产品质量。
2.2将过滤中间槽改为成品中间槽。改进后的流程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成品中间槽,过滤效率大幅提高,从而提高装置运转效率。
2.3根据生产数据,发现现有装置的生产能力尚有两个方面的潜力可挖。一、从反应釜的液位来看,每釜完成时,还有约30%的空液位。二、冷冻盐水阀开度只有20%。根据空余液位,我们逐步加大每釜的投入量,使单釜产量从6吨提高至6.6吨左右,增加产能约10%;根据空余冷量,将氢氰酸投料量由原来的400kg/h逐步提高至550kg/h,将生产时间由5小时减至4小时。合计提高产能=110%×5/4=137.5%。
2.4为了降低羟基乙腈成品中的残留甲醛和游离CN-。对催化剂亚硫酸钠的添加方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一次添加调整为分批添加,将反应前pH值从9~10降至8~9,并在pH值低于7.0时及时补加亚硫酸钠,保证甲醛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质量。
3.改进效果
3.1系统产能提高
改进前,2004年9月~2005年8月生产羟基乙腈10733.71吨;改进后,2005年10月~2006年9月生产羟基乙腈14445.4吨,产能的增加是非常明显的。
3.2产品单耗降低
由于羟基乙腈装置产能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单耗大幅下降,详见表1。
三、结论
1.离心泵代替磁力泵出料,可以将反应釜物料出空,减少物料的聚合,保证产品质量。
2.通过改变流程,缩短釜间衔接时间,增加装置的有效生产时间,提高装置的运转率。
3.通过挖掘装置潜能,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
4.经改造,羟基乙腈产品产量、质量、单耗等数据都有大幅度改善,在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降低了的氢氰酸的烧却量,减少了对焚烧炉的损伤。
参考文献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也已经来临,给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经营模式也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能源公司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方法实现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现了传统资源依赖型经济向知识依赖型经济的转变,进而促进企业节能环保、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能源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过程中忽略对无形资产的利用
在能源公司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产权制度也更注重有形资产的配置,而忽略了对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信息数据资产、市场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在当期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由以往的能源、资源竞争转变为科技、知识的竞争,而大部分能源公司还不能及时的转变观念,将无形资产的利用与配置纳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导致企业难以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前的知识型社会、信息型社会,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财务信息化管理方式代替了以往的手工操作模式,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有了大大的提高。但调查部分能源公司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发现,企业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有一定的不足与偏差,仅仅将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管理系统看作是信息化建设,而没有将企业生产、业务交易、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时显示在财务管理系统中,也没有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之间的高度统一,使的数据的来源、真实性等难以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快速核对。
(三)能源公司缺乏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市场提出的要求,企业迫切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应对企业财务管理需求与市场变动带来的诸多财务风险。然而,在目前,大多能源公司的财务人员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较为有限,缺乏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观念,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前瞻性的眼光,不能及时的预防与应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与问题。还有部分财务人员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经验,但缺乏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能熟练的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的财务管理需要。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重组企业资本要素,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
知识经济是当前及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能源公司要积极抓住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重组企业资本要素,将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人力资源与各种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充分发掘无形资产的价值,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资产利用率与资源最大化利用。
(二)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由于能源公司的?a品、服务较之其他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也较为繁杂,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产生各部门数据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传递滞后等问题。对此,企业要将财务管理模式由以往的分散管理向集中式管理转变,建立统一集中的财务管理平台,实现企业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的实时化、动态化管理,将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产生的财务信息相关数据实时收集至财务管理系统中,便于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变动情况随时监控,也便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同时,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开展还需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能够随时就某一财务问题进行核对与解决,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三)重视复合型财务人员引进与培养
知识经济背景下,能源公司需要树立知识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在发展知识科技的观念引导下,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引进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管理知识与能力、能源产品与服务业务知识,还要熟练的掌握财务软件、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等新知识、新技术。另一方面,能源公司也要注重对老员工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定期为工作人员开办学习交流班,努力吸收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财理念,不断地积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经验,制定适合于能源公司发展的知识理财计划,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奖励惩戒制度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为能源公司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
同志们:
为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步伐,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__年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刚才,__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总体部署;会议传达了县政府关于20__年度优强企业技改贴息的决定和20__年度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考评奖励办法;__公司和__纺织公司作了表态发言。__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20__年度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了20__年的目标任务,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企业结合实际,积极谋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组织好今年的工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找准发展定位,进一步坚定工业强县的发展信心
20__年是全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9,销售收入增长371,工业增加值增长282,实现利税增长494,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升,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工业强县”战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基本形成”。
一是以棉纺织工业为主导,以食品加工、化工、轻工为辅翼,以优强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县域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棉纺织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新纺公司成功上市为标志,全县棉纺织产业集群跃上一个新的战略发展平台。在做大做强新纺公司的同时,培育壮大了华星、鹏升、嘉元等一批成长性强的民营企业,新上了一批整浆、织造项目,拉长了产业链条。
三是以县纺织工业区为主体,以乡镇工业园为支撑的大园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县纺织工业区被确定为全省特色工业园区为标志,我县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纳入了省、市“十一五”优强产业发展的“大盘子”,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经过近几年来的成功发展实践表明,工业强,财力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强,“工业强县”战略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对工作进行总结,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基于对情况的分析和对形势的判断,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加快发展信心的同时,也要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县工业经济主要存在有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HTF〗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土地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用地、流动资金等需求;环保政策也给工业企业治理污染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二是〖HTF〗企业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很多企业管理粗放。
〗三是〖HTF〗人才还比较缺乏。部分企业管理层队伍管理理念落后、一线工人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人才缺乏,使企业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比较薄弱。
四是〖HTF〗环境政策还不够宽松。一些部门执行政策较差、办事效率不高、主动服务不到位、软环境治理力度不大等问题很大程度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难度。尽管我县工业经济当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大家更要看到机遇和希望,看到我县工业的优势。只要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巩固和发展好当前工业经济的大好形势,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我县工业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二、强化工业主导,力促产业升级,全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20__年是我县工业经济运行从高速扩张期向平稳增长期转变,发展理念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点,立足优势产业,把握发展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1、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HTF〗培育产业集群,发展集群经济,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要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打造产业聚集发展的平台。〖HTF〗产业聚集是集群经济的基本特点和优势,而工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有效平台。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也是卓有成效的。为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请记住我站域名和平台。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按照“纺织立园、规划先行,市场运作,适度超前、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园区规划,依靠科学规划使园区发展充分体现特色性、综合性和前瞻性。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标准化厂房建设,规划配套服务设施、生态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园区对优势企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力和对产业集群的承载力。根据园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优先发展项目、限制发展项目和禁止发展项目,提高园区入驻标准、建设标准和环保质量管理标准等,实现园区发展由规模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转变,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经营理念,引入市场机制,把园区建设过程变成资本运营过程,实现“投入—产出—回报”的良性循环,使园区真正成为市场化运作的主体
。要加大对园区的包装、推介和宣传力度,全力打造园区品牌。要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加快整合县纺织工业区和乡镇各类民营工业园,构建以县纺织工业区为核心、民营特色工业园为补充的大园区发展新格局,尽快形成园区经济隆起带。要借助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品牌,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发展的相应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用地、融资、用电等问题,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HTF〗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引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引进新设备,提升企业装备水平,靠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加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知名品牌。对列入今年全县重点的10个技改项目,各有关单位、各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效。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自主应对能力,提高经营效率。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围绕培育棉纺织产业集群,加强服务引导,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加工、市场营销等因素,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要引导企业整合重组,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探索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的密切联结机制,切实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HTK〗三是大力培育优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品牌。〖HTF〗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龙头企业有多强,产业集群的集聚作用就有多强。要围绕棉纺织、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今年县财政继续安排200万元引导资金,支持优强企业发展,在做大做强新纺公司的同时,要着力培育一批优势民营企业,在项目、用地、资金、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促其尽快发展壮大,通过做强企业,带强企业,进一步提升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要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知名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再造市场竞争新优势。
2、招商引资,大上项目,进一步扩充工业经济总量。〖HTF〗规模是实力的基础,量变是质变的条件,体现工业主导,必须坚持不懈地上项目、扩规模、抓发展、增总量。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带动的理念和项目支撑的理想,围绕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潮。要敢于拿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对外开放,寻求合作,主动做好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大力寻求与知名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积极融入其产业链,打造跨越发展的新平台。要突出企业招商主体,落实激励招商的各项优惠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对外招商的积极性。要创新招商载体,重点抓好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打造产业招商的品牌,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良性机制,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要抓住国家大力扶持“三农”的政策机遇,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对列入国家、省计划的重点项目,金融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立足实际,认真搞好项目筛选、论证工作,建立高质量的项目库,加大上跑外联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续建项目,要进一步加强督导,力促其早日建成投产;对竣工项目,要认真做好后续工作,确保项目能顺利投产、达产,早见效益。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一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坚持以开放的理念抓改革,大胆引进战略投资合作者,采取整体出让、折价入股等形式,争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要积极推行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二要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经营者要注重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办法,优化配置企业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水平。要以成本管理为重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民主决策机制,体现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要认真遵守《劳动法》,关心职工生活,尊重职工劳动,调动职工的创造热情,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隐患部位的排查整改,坚决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要大力提高经营者素质.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家。要加快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形成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三、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着力创造工业大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谋求工业强县战略取得新的更快发展。
1、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HTF〗工业经济能否大跨度、跳跃式发展,是新野经济实力能否迅速提升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注重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抓好工业,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强有力的力量,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各乡镇要把发展工业、增加财力放在首要位置,各乡镇党委
书记、乡镇长作为工业第一责任人要深入研究工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从我县工业运行实际看,各乡镇工业发展不平衡性越来越大,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和工作组织方法上的问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强力突破。县企业发展服务局、统计局、发改委要深入企业搞好调研,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和分析,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企业的县四家领导,也要深入企业,加强研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要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当前我县投资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但基层、企业对投资环境仍不满意,与周边地区比,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办事效率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改善投资环境,不能口号式,全县上下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要进行换位思考,站在投资商、企业主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全面落实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遵守规则的政府、讲究效率和诚信的政府。二是要在政策创新上取得新突破。〖HTF〗要破除“政策僵化”论,牢固树立“发展是最大政策”的观念。现在个别部门始终没有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在与投资商、企业主打交道时,要么推诿拖拉,要么以国家这个政策那个法规卡人。大家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因此,决不能把政策当作枯燥的本本和僵化的教条。要善于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把涉及企业发展、企业经营的有关政策尽最大可能地予以放宽,使之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催化剂。三是要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取得新突破。〖HTF〗当前,在我县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两种现象并存。作为金融部门,在国家允许外资进入金融领域的新形势下,一定要转变观念,以增加工业信贷投入,支持地方工业发展为己任,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灵活执行贷款政策,把握好资金投向,不断推出信贷投放新产品,不但对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放贷,对经济效益好、信誉高、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也要敢于放贷,特别是对好的投资项目,要善于放贷,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促使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全县所有企业都应视诚信为生命,讲信用、守合同,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形成企业与银行互信互利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发展,也为我县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和发展机遇。
【摘要】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莪术油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莪术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运用水溶液搅拌法包合,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60℃时,莪术油与HPβCD按1:30的投料比,调节转速为600r/min旋转5h,可得包合率和收率的综合得分为90.97%。[结论]此制备工艺提高了莪术油的稳定性,且较优化,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莪术油;HP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st skill of HPβCD containing Ezhu oil.[Method] Take Ezhu oil containting rate as appraisal index, use orthogonal testing method for technical selection.[Result] Apply water solution mix for inclusion, the gotten best technical conditions: under 60 ℃, Ezhu oil:HPβCD=1:30, the regulating rotating speed 600 r/min/5 h;the total score of inclusion rate and recepting rate was 90.97%.[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technical impoves stability of Ezhu oil, with better optimization, and offering realiable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 words: Ezhu oil; HPβCD; containing article;preparative technical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莪术油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其抗菌、抗癌、抗炎等作用显著,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1]。但其常温为液体,并有异味,易随制剂存储时间的延长而挥发损失,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我们用HPβCD对莪术油进行包合可以使固态化,有效防止莪术油的挥发,增加稳定性,便于加入不同的基质或及敷料中制成各种剂型,同时能掩盖其异味,提高患者顺应性[2]。HPβCD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常用搅拌法,研磨法和超声法。因搅拌法简单易行,实验条件易于控制,所以本实验采用该法对莪术油进行包合。影响HPβCD包合率的主要因素有HPβCD与莪术油的质量比,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温度,我们采用正交设计对这些因素进行考察,并确定了较为优化的包合工艺。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与药品 莪术油(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莪术醇(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HPβCD(泰兴一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温州市九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1.2 仪器 DF101S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机(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FD1C冷冻干燥仪(北京德天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DAD检测器,C18柱)等。
1.3 HPβCD包合工艺的确定
1.3.1 正交实验中莪术油的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方法:称取一定量HPβCD加蒸馏水适量置烧杯中,用磁力搅拌机恒温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溶解,另取过量的莪术油用无水乙醇溶解后缓慢滴加入恒温的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使之搅拌至室温后,使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滤液在冰箱中预冻24h,至冷冻干燥仪中4h后,冷冻干燥48h, 得莪术油的HPβCD包合物。因莪术油过量,包合物需再用乙醚洗涤,除去表面残留的莪术油,然后挥去乙醚即可。
1.3.1.1 包合物的鉴定: TLC检查:分别取莪术油的乙醇溶液a, 莪术油包合物的乙醚溶液b,莪术油包合物的乙醇溶液c,用毛细管取适量,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层析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 展开前将板置于展开槽中饱和10 min,上行展开,挥干溶剂,用1%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显色,喷雾后烘干显色,见图1。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提取液色谱中,在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数目的紫红色斑点,而在乙醚提取液色谱中则没有以上斑点,可见包合物确已形成,并且包合前后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紫外扫描检查包合物的质量 :按文献[3]所述方法制备溶液,扫描波长200nm~350nm。结果如图2, 图2表明:莪术油(c)在212nm处有紫外吸收,而包合物(a)基本无紫外吸收,超声破坏溶出后(c),又有紫外吸收,说明莪术油包合后形成了新的包合物。
图1 包合物的TLC鉴定(略)
图2 紫外扫描波谱(略)
1.3.1.2 HPLC测定莪术油包合率 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256 nm; 进样量:10 ul; 柱温25℃;流速:1.0 ml/min。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莪术醇对照品加甲醇定容至50 ml,取l ml加甲醇定容至25 mL, 静置,备用。 莪术油供试品溶液1的制备: 取莪术油加甲醇定容至50 ml,取l ml加甲醇定容至25ml, 静置,备用。包合物9份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9份包合物适量,加甲醇定容至50ml,摇匀,取上清液l ml加甲醇定容至25 ml,静置,备用。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10 ul),按照上述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1.3.1.3 正交试验考察包合工艺 为得到最佳包合工艺,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包合工艺的主要因素:HPβCD与莪术油的投料质量比A、搅拌时间(h) B、搅拌速度(r/min) C和温度(℃)D分别选择三个水平A1(10:1)A2(15:1)A3(25:1),B1(3)B2(5)B3(7),C1(600)C2(700)C3(800),D1(40)D2(50)D3(60)进行考察, 以莪术油的包合率和收率的综合得分为指标, 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2 实验结果
将上述对照品和九份供试品采用前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含量,得到11个图,这里我们给出具代表性的图3、图4、图5。按峰面积公式计算莪术挥发油的包合率,同时进行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测定,即用2ml移液管移取2ml挥发油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180ml水,提取至挥发油量不再增加,计算挥发油提取回收率,共3次,结果平均回收率为87.9%。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式计算挥发油利用率(即包合率)及包合物的收率,同时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包合效果,将收率和包合率的权重分别定为0.4和0.6, 用综合得分评价方法优劣并进行方差分析,公式分别如下:莪术挥发油的利用率=[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ml)/投油量(ml)]*100%;空白回收率=[收集挥发油量(ml)/加入挥发油量(ml)]*100%;包合物收率=包合物得量(g)/[挥发油重(g)+HPβCD重(g)]×100%;综合评分=挥发油包合率得分*0.6+包合物收率得分*0.4由正交试验结果所得的综合得分可看出各列水平情况:第一列A因素:K 3> K2> K1,第二列B因素:K2>K3>K1, 第三列C因素:K 1>K3>K2,第四列D因素:K3>K2>K1,故包合条件A因素取水平3体积比(25:1),B因素取水平2搅拌时间(5h),C因素取水平1搅拌速率(600r/min),D因素取水平3温度(60℃)为优,再由方差分析方法表明:HPβCD与莪术油的体积比对莪术油包合率有显著影响(P
图3 莪术醇对照品(略)
图4 莪术油(略)
3 讨论
3.1 HPβCD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优良药用载体,它不仅水溶性高,对热稳定,且对肾无毒[4],对很多难溶性药物都有很好的增溶作用,如其可使ibuprofen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1553倍[5]。本文采用HPβCD对莪术油进行包合,这与β-环糊精相比,虽然两者都可使挥发性或液体药物粉末化,但前者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都强于后者,而且HPβCD对肌肉和粘膜几乎无刺激性,这就有效扩大了应用范围。
图5 包合物(略)
3.2 莪术油为液体并有异味,不能直接加入某些剂型(如胶囊剂等)中,一般用辅料吸附,随着制剂存储时间的延长,易挥发损失。经HPβCD包合后,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改善不良气味及拓宽药物剂型。同时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实验得出包合物的溶解度比莪术油提高超过100倍,这就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3 实验中我们发现HPβCD与莪术油的投料比和包合时的温度对提高包合率非常关键,所以我们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投料比和包合时间分别作了进一步的单因素考察实验,结果表明:HPβCD的用量超过莪术油量的25倍以及包合温度超过60 ℃时,包合率不再增加,反而会下降。原因是温度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快,使莪术油向外扩散速度加快,而且各相液体的粘度降低,减小了扩散阻力,因此包合率下降。而HPβCD过多时他们内部的作用可能会阻碍他们对莪术油的包合作用。
【参考文献】
[1] Li Guodong,Xu Fu,Shen Aijun.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urzerene[J].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2,37(11):806809.
[2] Gserhati T.Investigation of theβcyclodextrin-hydrocortisone inclusion compound.Int [J]. pharm,1995,124:205.
[3] Shao wei,Yuan Min, Wang Daqin. Study on the Inclusion Compound of Baicalin with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J].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01,23(5):318321.
[4] Li Dan,Xu Jiang.Study on Preparation of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Volatile Oil from Rhizima Curcumae[J].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2004,27(11):866869.
[关键词]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程序规则
[中图分类号]D916.3;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4-0051-05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诉讼制度,弥补了私诉的法律漏洞,将更为广泛的社会纠纷置于司法的控制之下。.[1]环境公益诉讼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武器,因为从私诉角度看,人应当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公益诉讼则不要求有直接利害关系,不要求人是法律关系当事人。在公益诉讼制度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不仅公益诉讼制度本身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而且,这些国家通常具有相对发达的公众参与制度以及比较强大的环境保护领域的非政府组织。这些都是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有效力量。而在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中国当前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需要,如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诉讼费用、举证责任等问题都不甚明确,致使公益诉讼在实践中处于尴尬境地,很多案件得不到及时、合理解决。上述问题中原告资格问题是困扰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瓶颈,究竟哪类主体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一直是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界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试对此加以探讨。
一、适格主体之争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的关键问题所在,只有明确了原告资格、赋予当事人启动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才能够进一步处理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环境公益。同时,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的其他内容关系重大,如原告资格与环境公益保护的范围、诉讼费用、举证责任的配置以及诉的利益等等都有着重大关系,不同原告对于环境公益诉讼进程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说,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在中国,私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诉讼法已经规定得比较明确,即只有与案件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适格当事人,但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仍是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一)学界主要观点
从传统的诉权理论来看,只有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意欲对侵害行为提讼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诉讼的适格原告。当事人的直接利益与案件争议事实直接相关,这是普通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制度中对原告资格的起码要求。众所周知,公共利益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它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公共利益的特点决定了,如果要允许通过诉讼的途径救济受到损害的公共利益,就不得不扩大原告资格。环境权益也是一项公共利益,因而,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也应当突破私益诉讼的直接性的限制。环境公益诉讼所要维护的利益具有公共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制度中原告资格的范围应当相对宽泛,即不应以受到侵害为限。所以有学者主张,有关机关、社会组织、普通公民等都应当被赋予启动环境公益诉讼以救济环境公共利益的权利。.[2]
(二)现有法律规定
中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适格主体可以是检察机关、环保行政机关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和有关组织,而普通公民则明确被排除在外(但普通公民在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提起私益诉讼,见下文所述)。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且没有适格原告时,作为原告启动诉讼,以保护公共利益,是符合法律精神的。环保行政机关针对环境侵权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包括在必要时对其提讼,应该说这都属于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拥有的权力。环保部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其穷尽必要的行政监管权力之后,对于环境权益进行有效救济的唯一途径,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且它也有能力应对环境侵权案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但是,环保部门作为环境保护的行政机关,其行为的正当性容易受到质疑(见下文所述)。至于新《民事诉讼法》中提到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很多学者评价,这是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中的里程碑,因为它明确扩大了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在内的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但是,此项规定显得比较模糊,而且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组织在原告资格问题上仍具有很大的争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8月
第29卷第4期冷凌,等: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优势及程序制度的完善
由此可见,在法律层面上,包括宪法在内,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可以说规定得仍不十分明确。这也是导致学界对于此问题存在很大争议的原因这一。
(三)实践中的主要做法
因为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已经呈现出实践先于立法的趋势。由于法律中一直缺乏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明确规定,因而,各地在处理此类案件的具体做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地方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采取宽松的态度,以地方规范性文件的方式,明确允许检察机关、环保机关和有关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3];有的地方法院则拒绝受理某些组织提起的诉讼;个人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其境遇也是千差万别。
结合以上所述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由检察机关担任环境公益诉讼原告是最合适的选择。
二、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优势
在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检察机关一直是提起、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力量,各国普遍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使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检察机关在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也做了不少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例,并结合实践经验,由检察机关担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以此推动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保护环境公共权益的目标。
(一)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优势
第一,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具有最坚实的法律基础。如上所述,中国的检察机关是《宪法》明确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新《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律规定的机关”虽不够明确但也可以理解为含有“检察机关”,因而,检察机关在主体地位上更便于获得合法的身份。同时,检察机关具有调查取证的权力和对相关执法部门监督的权力。这些都是其担当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法律基础。
第二,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具有举证能力。作为原告,按照现行的诉讼法,应当承担举证责任或部分举证责任。环境侵权案件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而在中国目前信息公开制度并不乐观的情况下,环境侵权案件的举证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这就决定了普通公民和一般组织很难实现举证责任。而检察机关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使调查取证成为可能。
第三,检察机关担当原告可以有效避免滥用诉权,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质量。很多人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不宜设置得过宽,特别是普通公民不应当成为适格原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原告门槛设置过低,会导致滥用诉权,从而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这种担心在中国现阶段确实不是杞人忧天。而由检察机关担任原告,既可以保证诉讼质量,又可以保证诉讼效果,更有助于实现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初衷和目的。同时,由检察机关担当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证标准与判决标准的统一,避免因当事人分别可能造成的当事人诉求各异、法院裁判千面的现象。
(二)环保行政机关不适合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尽管在立法中可以找到环境主管部门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环境主管部门作为原告受到了各方广泛的质疑。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的“俘虏理论”是对环保行政机关担当原告合理性的最大挑战。其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监管机构将逐渐被部分被监管者所俘虏,那么监管机构很可能会因为出于保护小集团利益、地方利益的需要,产生逐渐牺牲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4]这种理论恰恰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印证。目前,中国地方环保部门对环境损害行为监管不力的情况并不罕见,多数是因为主动或被动地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压力或利益分配的影响。所以,环保部门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可行性是有待商榷的。
对于行政机关是否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笔者认为,虽然实践中存在许多行政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例,现行立法中也有关于环保部门参与诉讼的规定,但由于行政机关在中国体制中所处的地位,行政机关仍不宜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行政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容易突破民事诉讼中的平衡原理。行政机关属于法律执行机关,握有强有力的执行权,如果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容易将行政权与诉权相互混杂一起运用,这样对对方当事人来讲会形成一种强力的预期,很可能破坏诉讼平衡原理。第二,行政权与作为原告资格的行为矛盾。行政机关作为法律执行机关,执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不具有行政行为的特点,而是更多的带有司法属性,这与检察机关的职能相符,而与行政机关的法律定位相矛盾。第三,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会成为掩盖行政行为失误的挡箭牌,不利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不利于公众追究其行政不作为行为。因此,行政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三)普通公民和一般环保组织不适合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针对新《民事诉讼法》对于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排除了普通公民个人这一规定,在学界和实务界都有较大的反响。反对者认为,这不利于推动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赞同者则说,这种规定可以有效地防止普通公民滥用诉权,导致司法资源浪费。.[5]笔者认为,普通公民确实不适合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普通公民的环境权利如果受到直接侵害,完全可以以个人身份对该侵害行为提讼,以救济自己的合法权利,但这不应当是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其性质仍然应当是普通的私益诉讼,只是他们所要救济的权利是个人的环境权。.[6]对此,很多国家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分这种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的。.[7]在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中,权益未被直接侵害的公民或社会组织,也可以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讼。是否存在本人利益直接受损,不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构成要件。即环境公益诉讼的启动,往往只是原告为了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必然承担裁决结果是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区别于普通诉讼原告的最显著的特点,因而其法律地位在诉讼中很特殊。但是,如果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则依照中国现实情况,公民以的方式救济环境公共权益,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诚然,考察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家,确实有很多国家赋予普通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例如美国 1970 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1990年修改)第304条(a)规定“任何公民都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8]。但我们不得不看到,普通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实际可能性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信息公开、知情权的保护、环境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等等。而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并不足以使普通公民具有承担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诉讼能力。因而,仅仅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普通公民原告资格,不仅无益于推动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反而会给实务界造成一定的混乱,浪费司法资源。
民间的环保团体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外也确实有允许环保组织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立法,但在中国,由于环保组织发展还不够成熟以及受限于其举证能力,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也很难承担起原告的责任。
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发展中,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立法例,但这种借鉴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制度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由检察机关担任环境公益诉讼原告最为合适。
三、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程序制度的完善
检察机关承担环境公益诉讼原告意味着检察职能的扩展,同时,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又有别于普通公民和一般组织,因此,在程序设计上必须进行一些相应的完善。
(一)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原告资格
从过去的实践看,检察机关通过直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督促、支持等多种形式,参与环境公益诉讼,
维护公共环境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积累了经验。立法者应适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从一般意义上讲,所有的违法行为都破坏了国家法律的实施,破坏了法制统一,因而都需要检察监督。诚然,检察机关由于权力分工的要求和检察力量所限,不可能对所有违法行为实行全面监督。但对特殊问题实行重点监督,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9]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不仅存在于刑事领域,同样存在于严重违反民事、行政、经济法规的其他领域。.[10]对于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和社会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启动、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既符合法律监督职能的需要,也符合中国的体制。
对于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地位,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与参与刑事诉讼一样,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应如刑事诉讼一样,定位为国家公诉人。
(二)赋予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调查权
环境公益诉讼证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检察机关是否应享有环境公益诉讼调查权;另一方面是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所取得的证据如何运用,证明责任如何来确定。
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当享有环境公益诉讼调查权。如在美国,许多州立法规定,为了维护经济公益,授予检察总长广泛调查权以提起经济环境公益诉讼。其他国家也有相关规定。.[11]中国检察机关在启动环境公益诉讼之前,应当查明案件事实,收集与案件相关的主要证据材料,以证明诉讼主张。在刑事诉讼中,案件证据的收集一般由侦查机关完成;而在环境公益诉讼过程中,证据的收集则一般只能由检察机关自己完成。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侵犯公共环境权益的行为进行追诉,有时需要面对的也是较为强势的组织或机关,如果不赋予检察机关调查权就难以收集充分的证据,难以完成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使命。当然,检察机关在行使调查权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慎重务实的态度,防止出现公权力对民事领域的不当干预,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调查权。
另外,从环境监管以及公众参与制度考虑,应着力加强环境监测告知义务。监测机构要如实、完整、及时地为公众提供环境监测数据,这不仅保障了公众环境的知情权,还有助于提高原告的举证能力。.[12]
(三)严格规定检察机关在诉讼中的处分权
当事人的处分权包括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两部分。按照近现代诉讼当事人理论,诉讼当事人只是一个程序概念,特别是在蓬勃兴起的公益诉讼制度中,更适合用“形式当事人”来界定诉讼当事人。因为扩张的原告资格决定了,适格当事人往往只是具有被认可的诉讼权利,而并非具有直接的实体权利。在原告资格扩张和当事人资格扩大的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公益诉讼所承载的保护公共利益这一核心价值,决定了公益诉讼制度是否真正具有存在的意义。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在于,合理限制原告的处分权。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原告时,是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而仅仅是程序适格的当事人。国外相关诉讼制度在立法中几乎都对非直接利害关系原告进行了处分权的限制。中国公益诉讼制度立法也应当借鉴这些规定,适当限制原告的处分权,以保证公益诉讼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
制度设计的原则应当是:凡是可能影响到环境实体利益的诉讼权利的处分都应当进行限制,处分权适用的审查权应当由法官实施。具体的制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原告如果撤诉,要受到法律严格的限制。法院负责审查,除已提起的公益诉讼证据不足外,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均不得撤诉。(2)诉讼和解应受到限制。只有在和解更经济时,或者更有助于保护公众的权益,或者更有助于弥补先前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时,才允许和解,否则不应当允许和解。
(四)明确损害赔偿金的归属
公益诉讼具有很强的正义性和外部性,诉讼的成果是普惠大众的,而不是原告专有的,因此诉讼所得理应返还于社会公众。通常状况下,赔偿可以用于以下三个与受害人或社会公众有关的方面:第一,作为基金的来源资金,列入已经建立的环境公共基金,或由法院建立新的环境公共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恢复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和环境资源的保护;第二,通过法院的司法审查,按比例支付给诉讼案件中法院登记了的受害人,作为损害赔偿;第三,可以作为奖励支付给为公益诉讼或其他环保做出贡献的公民或社会组织。
综上所述,中国的检察机关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又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理应重视并积极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部门应尽快通过立法确定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和相关诉讼程序,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13]
[参考文献]
[1] 徐祥民,凌欣,陈阳,等.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0.
[2] 孙巍.环境公益诉讼模式比较及立法构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
[3] 廖柏明.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与建议[J].法学杂志,2011(6):99.
[4] 王俊豪,鲁桐,王永利,等. 西方国家的政府管制俘虏理论及其评价[J].世界经济,1998(4):25.
[5] 张镝. 公民个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辨析[J]. 学术交流,2013(2):60.
[6] 张梓太.中国环境行政诉讼之困境与对策分析[J].法学评论,2003(5):139.
[7] Jona Razzaque. Public Interest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in India, Pakistan and Bangl adesh[M].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4:231.
[8] 谢雯. 可交易的空气污染权——以美国《清洁空气法》为中心[J].河北法学,2010(7):180.
[9] 孙加瑞.检察监督的基本内容是查控违法[N].检察日报,20110323(3).
[10] 常艳,马剑萍.检察机关与环境公益诉讼[M]//石少侠.检察前沿报告——理论与实务:第2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213.
[11] 吴卫星.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与借鉴——以美国、印度和欧盟为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3):132.
关键词: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51-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出,畜禽疫病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为了保证畜牧业平稳快速发展,完善和健全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保障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跟不上养殖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基层畜牧技术的推广和发展[1]。加之我国乡村地区人员少,区域广,疫病防治畜牧科技推广的任务十分繁重。有些落后乡镇的部分村没有防疫员,导致在春秋防疫工作开展时,只能找人临时代替,缺乏系统的管理。有些防疫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业务不熟,导致在免疫注射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注射部位、注射计量不准的情况,这样也反过来会造成养殖户有抵触情绪,使得防疫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另外,由于疫苗从厂家到畜体的环节多,尽管冷链设备比较完善,但是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加之,农村的保管贮藏条件的较差,使得疫苗的质量难以保证。
1.2 技术人员知识老化
对于边远的农村,一些兽医工作者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而且由于资金的原因,技术人员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导致知识老化。就目前而言,乡村的防疫技术人员缺乏,承担不了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对于堵、防、检、控等相关措施也难以实施,缺乏人员和技术的支撑。
1.3 兽医工作人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由于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低,条件差,大部分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不断转向城市,农村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在一些防疫的重要季节,需要临时聘用人员开展工作,队伍极不稳定。其次,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大多数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而且检测仪器设备缺乏。再有,就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做法,简单对基层站进行撒并了事。这样,就造成兽医基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基层防疫组织队伍不稳定,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
2 提高畜牧兽医工作服务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对于畜牧兽医工作,重点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动物防疫和检疫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基础设备作支撑[2]。根据经营的原则,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再由县级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建立畜牧兽医站,有效地促进基层兽医站防疫机构的建设。加快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加强畜牧兽医工作的支持力度,并且会组织加大对畜牧兽医工作的投入,完善各种设施配置来提高畜牧兽医工作的质量。
2.2 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在新形势下的关键时期,更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根据技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相应的培训,促进业务人员的水平朝着专业化发展。除此之外,还要从整体上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促进畜牧兽医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全面提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号召社会人员对畜牧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其合法高效的完成任务,促进畜牧业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2.3 提升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现代化水平
首先,进一步明晰新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的职责,有效解决其职责混乱、 职能分工不清的现状,进而实现服务性职能与公益性职能的分离。强化监督体系与防疫体系的建设力度,实现防疫、监督工作的标准化与专业化。
其次,加大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力度。畜牧技术人员积极承担起畜禽新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积极深入生产一线, 全面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落实,整体提高畜牧业效益。
再次,在整体上抓好防疫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强化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任务责任到人、分片包干。政府部门将防疫经费结合防疫工作的具体任务以及工作量进行下拨,将防疫经费真正用到疫苗购入、防疫器械、工作人员补贴等行动中去, 促进畜禽防疫队伍的常态化建设,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
第四,积极转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服务理念。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是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培训,尽快转变基层畜牧兽医团队的服务理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畜牧业生产。积极转变工作方式, 从传统的被动进行诊疗、引种、检疫等工作,积极转向畜禽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的工作上来,积极拓宽服务范围,加强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进一步提高基层队伍的服务质量。
3 小结
综上所述, 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发展现状, 要从全面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转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服务理念等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作者:曾志敏,清华大学公共
>> 国有企业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例 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构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初探 中国铁路总公司将继承铁道部的贷款和债券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营收入证券化的现实路径与选择 以A公司为例浅析如何改进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以DM公司为例浅析国有企业执行力建设 国有企业经济效率研究 论企业经济行为的刑法规制 政府主导下国有企业合并行为的反垄断申报法律规制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与评价 论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几点思考 探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结合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的研究 关于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EVA)的考核策略分析 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机制构建 论加快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浅议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关于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问题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Sun Chunxiang. NDRC: Railways Fares Will not Go Up, or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Pricing. http://.cn/txt/2013-03/23/content_28334970.htm.
Legal Regul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conomic Behaviors:
A Case Study of China Railway Corporation
Zeng Zhimin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Chinese Railway Company as an example, exploring the properti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problems of their legal regulation of economic behaviors, and believes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naturally have the dual characters of nation and market, and their economic behaviors inevitably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 therefore should be regulated by laws of different charact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ust be clearly divided upon its national and market characters and its corresponding business areas: for the business areas of national character, the country must create a sophisticated and thoughtful public law, especially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systems to ensure socially fair and just resource allocation; while the business areas of market character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gulation system of economic public law and accept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system specifications to ensure fair market competition. Fundamentally, this legal arrangement is intended to prevent the loss of state assets, and worst situations such as political interest groups kidnapping national interests to arise.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advantag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rely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chemic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necessity o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to teaching, enhanc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so on, this specialty will be built in to the engineering specialty with distinctive and outstanding features.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化工;污染防治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pecialty construction;chemical industry;pollution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231-02
0 引言
环境工程专业本身就与化学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个别学校在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保相关的废水、废气治理等专业方向。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废水、废气、废渣等。在“三废”的治理过程中,许多环境工程单元是化工过程,如多效蒸馏、分馏、吸附、离子交换、高级氧化等大多涉及“三传一反”化工原理[1]。在工业各部门中,化工排放废水占第一位、废气第三位、废渣第四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重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山东省是我国的工业强省和化工大省,仅淄博市就有5000余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企业对既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又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知识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目前,许多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化工原理等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培养过程等不系统,导致学生在环境工程方面拥有大量技术,但缺乏在化工过程中的基础知识。青岛科技大学在我国化工领域有着近60年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明显,特别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如何结合本校化工特长,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专业素养和循环经济意识的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是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应给予关注和考虑的问题[2,3]。本文从化工特色必要性、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研究建设化工污染防治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可行性。
1 化工污染防治为特色的必要性
多年来,社会培养的环境人才大多是通用型人才,具有化工环境特色的人才很少。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治理污染的任务在加重,化工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这既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相关人员提出挑战。化工行业的环境问题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工业部门的特点,生产装置危险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高温高压、毒性等,一旦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后果危害往往更严重。为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教育部2012年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加快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为化工行业培养大量的与当代乃至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工程工程专业人才,显得十分迫切。当前培养化工环境复合型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2002年,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在化工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化学工程等专业的优势,可以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一个以化工污染防治为重心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工科专业。将环境工程专业建成国内化工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学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2 建设化工污染防治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研究思路
结合环境与化工专业领域综合性、交叉性及边缘性的特点,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等学科优势,着力发展多学科横向交叉,突显区域经济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化工环境控制为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建设,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在化工领域具有优势、交叉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
2.1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环境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省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安全与环境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展建设,学科平台较高,为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较高的专业平台基础。同时,通过内引外联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聘期多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担任化工原理及相关实验的任课教师,同时建设化工实习基地。返聘化工学院退休教师,指导学生环境工程相关设计。
与此同时,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具有化工实践背景的教师,增强本专业在化工污染防治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快环境工程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建立新的模块化环境工程培养体系,将化工相关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模块,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学水平逐年提升。同时增加化工相关实践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并安排每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本科生的良师益友,取得明显成效。本专业组织“环保宣传进学校”、“环保演讲比赛”、“科大环保周”、“李村河生态调研”、“关于青岛市公交系统安全现状的调研”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下企业、进工厂等活动,充分理解化工生产工程,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基础。实践证明,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经过科学系统培养,大多数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专业水平高、化工污染防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
2.3 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凸显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的专业优势
组织10位年轻教师到齐鲁石化等工厂学习调研,强化其化工环境概念;“科研进课堂”,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方面,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科研进实验”,注重将科研所取得的成果纳入实验课的教学中;将科研成果中设计制造出的实验仪器等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清洁生产审核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大特色,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同时,积累了丰富与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相关的知识,可通过开设《清洁生产》课程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生动案例分析,同时作为导师,经常带学生进企业,使学生掌握课本上不能获取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为其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和社会需求有重要意义。
2.4 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化工企业实际的结合。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属于综合性专业,没有特别针对性强的行业支撑,此外新专业历史很短,与企业联系较少,这些问题对工科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首先环境工程专业的青年教师可以赴齐鲁石化公司、琅琊台集团、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学习实践和调研。或通过邀请上述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开设研讨班,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也促进教学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5]。
3 效果分析
在以上研究思路的指引下,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扩大环境工程师资队伍,尤其是在化工污染方面大力引进相关高级人才,近两年,环境工程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高级人才3名,增强了师资力量;择优选用最新化工污染治理相关教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所有教材均采用国内最新最权威教材,在教材的选用上重视化工背景的篇章;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手段,实现环境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最近与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场、电厂、垃圾填埋场、市政设计院等十多家企业、设计单位签订学生实习协作协议;鼓励环境工程专业从事化工污染治理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国创”、“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校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在2015年底获得“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资格,目前专业全体师生为了通过认证,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已经同意于2016年6月进校考察,这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4 结论
本文首先总结了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的渊源、相互关系,指出在当前形式下,环境工程专业应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特色的必要性。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增强实践能力论述本研究的可行性。从近期取得的成果来看,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用短短的十年时间,从一个边缘化专业成长为一个获得“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资格的专业,与该专业的准确定位与建设思路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内涵发展的背景与前景[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86-89,108.
[2]肖谷清,王姣亮,谢丹.面向“化工污染控制”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5):244.
[3]陈士明,徐颂,江学顶.面向环保产业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58-61.
一、唯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能走正路、走新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改革调整,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重新绽放出活力,国有经济牢牢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加,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一大批极富活力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脱颖而出。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从零起步,经过蓬勃发展,其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已占到半壁江山,一批现代化的私营企业竞相涌现,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与众多欠发达国家和危机频发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拥有一支公有制经济“主力军”,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实现自主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本制度条件;同时,中国打造出一支非公经济的“生力军”,加快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生产力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功能上来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所作出的现实选择。一方面,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这对于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全盘私有化作为改革发展的选项。另一方面,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从客观上要求有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任何设计都不能主观地超越这一阶段。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可割裂,更不能对立起来。忽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会落入私有化的陷阱;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会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正路,才是振兴和发展我国经济的新路。
二、更好地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变化,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持续进行。这种情况下,指出:“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国有企业是否能做大做强做优、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是否可以发挥好各项功能。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许多国有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资产保值增值、规范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位居一流,在国际上也属于较好水平。如今,中国优秀的国有企业已经与各国一流企业比肩而立。2013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国有企业占了44家,其中不乏处于完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五矿、中国电子等。除了经济绩效的长足进步,国有企业在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自主创新等落实国家战略方面也走在了前头,在保障民生、抗震救灾等承担社会责任之际更是作出了表率。
有人认为,当前国有企业的优异绩效来自其垄断地位。事实上,如今我国绝大部分行业包括国有资本比较集中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建筑、机械制造等,都已形成充分竞争格局。垄断性国有企业只占少数,而且要执行政府定价,不能通过垄断价格获取超额利润。也有人提出,国有企业必然滋生腐败。应该说,企业腐败作为一种职务犯罪,在任何所有制企业中都有可能出现。国有企业出现的腐败问题要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制度监管、严肃党纪国法加以解决,但不能因此就断言国企必然腐败,更不能以私有化的方法反腐败。还有一种认识,将国企发展与改革倒退画等号,认为唯有削弱国企,实现“国退民进”才是推进改革。这与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国企改革绝不等于“去国有化”或“去公有制”,更不能以所谓“国际经验”为依据,要求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将国有经济的比重降低到10%。正如反复强调:“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为更好地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适应新的形势、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适应混合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体现国有资产“全民所有”的性质,《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对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探索推进重大信息公开;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严格规范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和职务消费等。这些举措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效率、合理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发挥作用。
三、从多个层面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既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联系,又与多个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接,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在机制上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提高效率,而且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市场需求多样性、增强社会经济活力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
这些年来,国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使其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规模持续扩大。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注册资本占全国总额的四成。在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6家私营企业上榜,在纺织、钢铁、有色、家电、汽车、电信设备制造和金融业等市场化的主要领域赢得了一片广阔天地。十年前世界500强企业中还看不到我国私营企业的身影,如今已经有8家企业进入这一梯队。华为等一批领军企业已经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优质品牌,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人担心,非公有制经济增长一分,公有制经济就会萎缩一分,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前提的,30多年来尽管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了,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总量越来越大,控制力在增强,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大大提高。
当前在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市场准入制度不统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同时,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在治理结构、经营行为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都需要在改革中逐步改善。应该说,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需要鼓励、支持,也需要加强引导。为此,三中全会《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了改革举措: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在政策支持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在鼓励混合上,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加强引导上,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当然,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不仅要求改善宏观外部环境,更有赖于各个微观主体练好内功,在具备条件时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要紧紧围绕“两个毫不动摇”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打通了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融合的渠道,可以放大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也可以促进私营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些观点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看成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零和博弈”,这是不符合三中全会《决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位的。有人将发展混合所有制解读为是要稀释国有经济成分,减少国有经济比重,也有人担心推进混合所有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前提是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目的则是实现“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