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的出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79-02
大学生小群体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并且种类日益繁多,这既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是机遇与困境并存,而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抓住大学生小群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更多的是觉得在做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困境重重,甚至有些高校大学生小群体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点,没有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中。那么,大学生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究竟面临哪些困境,如何走出困境,这是做大学生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大学生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大学生小群体具有隐蔽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把握其教育对象
大学生小群体是大学生们基于某种共同的需求而自发形成的,与正式群体相比,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随意性的特征,他们的活动一般不定期和公开进行,也没有固定的活动形式和场所。不长期地、经常地深入到学生当中,群外人很难发现大学生中究竟存在哪些小群体,这些小群体的成员构成、类型、活动和发展情况等。在高校中与大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各科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其中各科任课教师主要是课堂教学时与学生接触,课下与学生接触得比较少,对学生的日常活动情况了解得也比较少。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日常接触和联系比较多,相对于任课教师来讲对学生的了解要多些。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辅导员和班主任所要管理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面对庞大的学生队伍,他们很难做到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掌握,也很难发现和掌握大学生中小群体的具体存在和活动情况。
(二)大学生小群体构成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大学生小群体的种类繁多,有些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的,如学习小组、象棋小组、摄影小组等;有些是基于地缘关系和情感关系形成的,如同乡会和同寝室的小群体,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群体。小群体成员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不限于本班级内,很多小群体的成员是跨班级的、跨年级的、跨专业的,甚至是跨校际的;小群体成员的身份具有交叉性,很多学生并不是只属于某一个小群体,而是同时分属于不同的小群体,如有些学生既是同寝室小群体的成员,又是同乡会小群体的成员,又是各种兴趣爱好小组的成员;有些小群体成员身份具有双重性,有些学生既是正式群体的成员,又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面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多样的、复杂的小群体和小群体成员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有针对性的方法,使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是比较有难度的。
(三)大学生小群体稳定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适时进行追踪
大学生小群体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对成员的加入和退出没有严格的要求,对成员的人数也没有限制,这与有着明确的组织章程规定、有固定形式、固定成员的正式群体相比,其结构比较松散,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正式群体成员的流动一般都是定期进行的,如学生会、班委会会定期进行换届,社团每年在新生入学时会进行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其组织和成员是比较了解的。而大学生小群体没有固定的组织章程规定,加上群体的活动内容、成员之间的感情都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不总是处在稳定的和平衡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重新组合中[1],既可以随时吸纳新成员,已有成员也可以随时退出,既可能由于具备某些共同的因素而马上成立一个小群体,也可能由于矛盾、冲突、分歧等因素导致共同存在的基础消失,小群体马上解散或重新组合。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得在做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很难对小群体和小群体成员进行追踪,掌控其动态变化。
(四)大学生小群体的性质作用具有双重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出了考验
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讲方法的针对性,大学生小群体种类繁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不尽相同,在做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只有对症下药,寻找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工作有的放矢。但面对不同种类的大学生小群体,如何对其性质和作用进行界定,之后去寻找相对应的工作方法,这是一个难题。从小群体行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通常将其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四种类型,但大学生小群体的性质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它具有双重性,在一定条件下性质是可以发生转化的,比如,积极型小群体通常对正式群体的建设和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其活动与正式群体的活动相冲突时,有可能会对正式群体的活动进行抵触,从而影响正式群体活动的进行。工作对象性质作用的不明确性和易变性,考验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工作方法。
二、大学生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培养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管理程序的法治研究》(项目批准号:10JDSZ3047)的研究成果之一,该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
1995年12月,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因而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问题的表现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的看法与态度,其中主要是指人们重视法律、自觉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其核心是一个人的法律心理与法律观念。大学生通常正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其思想与其行为之间通常存在着诸多矛盾,反映在其法律意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相当的维权观但缺乏相对的法律责任意识。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切身权益维护意识逐渐增强,在我们的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当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宿舍安全进行严格的内务检查时,许多同学提出老师侵犯了其隐私权;当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严格执行一日操行分制度时,许多同学提出学校干涉了其自由权。在维权手段上,多数同学选择了法律,根据上海一位学者的问卷调查:当你问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怎么办?”时,有75.9%的同学选择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当你问到“你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时,有85%的同学选择到了维权。[1]可见,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已经扎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识之中了。但相反,许多大学生缺乏起码的法律责任意识,当让他们参与民主选举时,多数同学敷衍了事;当时我们宣扬公益意识时,热情参与并身体力行的同学总是不多;当有的学生违纪违法后要接受处理时,总是不断强调“毕竟还是个学生”,希望免罚或者从轻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这样身份的群体给予了过度的宽容,造成了现代大学生对于自己责任持淡漠态度。
2、有粗浅的正义观但缺乏依法维护正义的意识。正义观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倾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明见的那样,正义乃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美德。“正义本身乃是他者之善或他者之利益,因为它所为的恰是有益于他者的事情”。[2]但是正义的实现是不得以非正义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秩序的法律,要求以良法来匡正正义。当代大学生中多数还是有强烈的正义观,但是许多同学缺乏依法维护正义的意识,当自己或朋友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采取召集一批朋友或同学进行报复或私自去寻求“公道”,结果往往造成打架等群体冲突,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使得有理也“说不清”了。近几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上升趋势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大学生这种对法律的不信任和逃避的态度将严重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正常秩序。
3、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缺乏自律与守法的意识。使人们处于一种自由而又有序的状态是法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遵守法律的意识与行为。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社会的法制宣传及自身的理性思考,从道理上,多数都认为自由而有序的法治社会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大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中,考试缺乏诚信、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被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值得尊重的人”,这充分表明了大学生在对待法律的态度上知与行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许多大学生虽然知道守法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守法行为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却总是以个人利益优先而规避规则或违反法律。
4、有零散的法律知识但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当前,我国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待这种基础课不予重视,很多同学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也因课时有限而只是略讲一些法律理论常识,所以许多大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零碎的法律知识,而没有具体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不少同学还是坚持“权力至上”的观念,根据一位学者的调查,我们的大学生中还有近43%的人认为“只有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3]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的法制教育都是表面文章,他们不可能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法律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也就不可能具备守法的优良品质,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
二、培养的路径
正是由于大学生处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其思想与行为由不自主走向自主,在其法律意识中也反映出了上诉诸多的矛盾,要想化解这些矛盾,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效,就必须从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成因上着手,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形成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合力。
1、从家庭到学校,全面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家庭是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的一块十分关键的阵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法律思想,家长除了以身言教之外,对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子女不能过于包容与迁就,更不能认为他们还小就事事包办,而使得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导致缺乏个人义务感与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与管理虽然要以人为本,但是自己的学生还处于走向成熟的成长阶段,除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行为上的正确引导外,也要让大学生独立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总以“毕竟还是个学生”为理由而对犯错的学生过于宽容,要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太纵容自己,有利于其养成独立的主体责任意识。总之,通过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通过教育与实践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法律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不是法律强加的,而是享有正当权利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一个有理性头脑的人。
2、从学校到社会,建立正当有效的法律规范运行机制。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问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4]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促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肮脏的社会环境将污染人的心灵,“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也这个道理。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很快,目前他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从学校到社会,都存在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等丑恶现象,给大学生思想上造成了混乱,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任感,也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因此,从学校到社会,都有责任优化法治环境,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高校自身的“法治”状况会直接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我们高校的管理应当做到“依法治校”,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高校的“法”,除了国家关于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包括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确立要经过科学的调查和认真的讨论,这些制度的内容要有连续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制度的运行要有合理明晰的程序与路径。尤其是学生管理规范方面,在奖励、处分学生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规范上,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正当程序与救济机制。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典范,为大学生养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我们也要呼吁政府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大力整顿吏治,反对腐败尤其是司法腐败,以免妨碍青年大学生现代法治观念的养成,以免使大学生对是不是应该相信法律而产生困惑或怀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确立重要的不是言语的说教,而是行为的感召,不是一般的倡导,而是具体的示范,法律至上不仅取决于法律规定了什么,政府号召了什么,更取决于法律在政府那里被怎样尊重、服从与严格执行。[5]
3、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我们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只有对法律抱有正确的态度,守法才能具有正确的基础,行为才能端正。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形同虚设”。[6]因此,我们不妨在这里反思:我们高校的法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与改进我们的法治理论教育工作,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着重结合大学生身边的法律现象进行理论探讨,让学生参与讨论,老师要注意边讲解边引导,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中发现法律、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同时,建议学校尽可能地多开设一些能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选修课与法律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环节进行讲解与宣传。要想真正达到实效,就还要求我们的相关课任老师要加强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状况有所了解,既能深入浅出地讲授相关法律原理,又能有针对性剖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中的症结。另一方面,我们高校具体的学生管理环节也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守法品质的形成,除了鼓励大学生利用学校一切有效的资源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普及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意识之外,我们还有必要修正我们学生管理规则,通过具体的正当的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权限,避免学生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让学生在校园环境里就能深刻地体会到正当管理程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要从实际生活中对大学生的诚信守法表现进行严格考核,个别大学生有了违法违纪行为也不能包庇与姑息,让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违纪责任,因为仅有法律知识或纪律观念而没有实际行动,也就无所谓守法。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之中,让每一位大学生的诚信守法情况都有所记载,让每一位大学生以独立的姿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参考文献
[1]汤景桢,对上海市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33
[2]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7
[3]张淑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法学杂志.2002(1):34
[4]转引自:赵春霞,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思考[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64
[5]刘佳.中国法制化的观念基础[J].中外法学.1999(5):23
论文关键词:金融风暴,大学生就业,困境,出路
近几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省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应出台各类符合省情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贵州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力有限,因此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各地经济受到重创,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8961人,其中本科31407人,高职高专34813人,毕业研究生2741人。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率看,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震荡,见表1:
表1:2005-2008年全国及贵州省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单位:万人、%
全国毕业生数
贵州省毕业生数
占比例
全国就业率
贵州省就业率
2005
338
3.93
1.16
72.6
85.28
2006
413
5.32
1.29
72
80.94
2007
495
6.59
1.33
71
88.15
2008
559
6.91
1.24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对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对“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律意识较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按人均教育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这使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的娇宠和呵护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便陷入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定时、学习无目标、花钱无节制的混乱境地。
(二)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薄弱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境较好,不少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受到较好的引导。学生见多识广,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文体、书画、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但相对于母体高校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多数为中等或中等偏下,生源质量不高,入学起点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三)自我意识较强,自信心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关心自身的权利,强调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张扬个性,勇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特别是降分录取的学生,更是感到“底气不足”,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四)学习目标远大,意志力不强
多数学生都满怀信心来到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雪“前耻”,有着远大的事业抱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入学后,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事都想做。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失误与不足,使得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及行为往往因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束手无策。一旦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思想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
二、增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对策新思路
“基础”课是针对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教育,又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灌输,更需要实践参与。这些特殊性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课必须面对大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基础课”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入门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基础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各院校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学,并确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各院校各部门的领导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基础课”是一门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门课程,又要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到位,即在人、财、物的安排上,保证“基础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法律、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为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增强责任意识。为了确实做到上课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上课前不仅要专研教材,熟悉教材,更为重要的应是了解、熟悉教学对象(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及实际困难、实际需要,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同时“针对新生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教会学生确立:独立生活;虚心求教,细心观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等意识”。只有熟悉教材,钻研学生,了解学生,切切实实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从而使他们感觉到教师人格的温暖和伟大,然后才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新的环境,融入大学的新生活,适应大学的新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教师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提高个人的理论业务素质。时代的变化发展,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论,系统地学习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自己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
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的人格素质。人格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课“教师的人格素质作为人格健全的个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直接关系到“基础课”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基础课”是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中国古代先哲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斯说过:“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上接第96页)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
三、以“一充二改二加强”促进“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充实教学环节,以“实”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在坚持“基础”课指导思想的
同时,“基础”课教学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教学环节的“实”字上下功夫,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第一,强调以情感人,寻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课堂案例讲演、小组辩论、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体验。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校庆、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活动组织的实际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地方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追忆烈士们的人生道路,提高自我道德风范和人格标准。第四,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使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法庭、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活生生的法制教育,亲身体验法庭和法律的尊严,从而达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五,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企业学习参观、到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等,使学生从多方面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进教学方法,以“活”增强教育互动性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增强灵活性和科学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可教师独立开课,可多人专题式教;可上大课,可上小课;可教师讲授,可学生讨论;可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可撰写报告,可口头演讲;特别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第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特长,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和网络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Web课件等不仅有利于教师讲深讲透,加强师生的交流,而且延伸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深入,摆脱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加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扭转其学科化的偏向,充分保障“基础”课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改革考试方法,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制度和办法对“基础”课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为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基础”课的考核不能“唯分数论”,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表现。第二,在考核环节中,构建综合考核体系,强化“学习过程”的考试,将“知识记忆”的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考核。把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同时增大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的考核分值,按百分比计入“基础”课的成绩,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四)加强教学研究,以“真”促进课程建设“基础”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切合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需求以及大学生活实际,必须加强课程建设,真正开展起务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一,教学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课程管理,整合教师团队,强化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过程,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教师必须教好,学生必须学好,领导必须管好。第二,开展教研活动,围绕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以及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讨论,使教学内容得到贯彻实施。建立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观摩及评价等制度,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完善知识结构提供平台。第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引导热点,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选择一些具有实用性,富有时代感的案例、影视素材,以拓展学生视野,熏陶学生情操。
(五)加强教师情感投入,以“深”促使教师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和谐一致、感情上交流融合、互相尊重信任,才能把“基础”课的理与情有机结合,也才能使“基础”课入耳、入脑、入心。教师要对学生投入更深的情和爱,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第一,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注重自我发展和自身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知识,成为“基础”课的“经师”。第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对待教学工作,热爱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工作,用自己正确的职业取向和个人魅力,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热爱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教书又育人,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当前,“基础”课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使“基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求提高“基础”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7):175.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2.
[4]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编写过程以及对广大任课教师的几点希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24.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76.
[6]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A].转引自:方展画: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151.
[7]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76.
[8]郭湛.人活动的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
[9]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35.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青年项目基金(课题编号:2012KYQN65)。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就业;调研
1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的动机
经过我们整理资料研究发现,虽然许多村官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这些原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以及诸多社会因素。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村官表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在毕业的时候希望在理想的职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我价值,而大学生村官工作充满新鲜与挑战,正是他们一展宏图的好机会。例如10届村官王磊,大学里已经与某大型集团签订就业合同,但是发现公司发展比较窄,没有什么前途,认为自己在基层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毅然辞去苏南的工作,回到基层。一些大学生也坦言,现在的村官工作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政策,如大学生村官享有补贴、津贴并按月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将来考取公务员、研究生、事业编的时候都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应聘村官产生了最直接的吸引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虽然工作期满还要考虑就业问题,但是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使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也有相当一部分村官表示,大城市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也是他们选择回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城市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交际消费等方面,核心是住房消费,房价逐步增长,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在城市购房是有很大的经济困难的,而村官工作收入较为稳定,政府也提供了各种福利待遇,所以这也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
2 大学生村官调查的资料及分析
江苏省是全国最早开展选聘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共选聘了1.6万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仅我县就有村官百余人。在做这个报告之前,我们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针对乡镇机关人员、村两委会成员以及村民及大学生代表三类人群进行调研。进行整理后可将问卷中主要问题归纳为一下几个:“三个不容乐观、三个不可低估和三种最大担忧”。
2.1 三个不容乐观
大学生村官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村官是从学校进入农村,对农村的认识及农村政策了解都不足。
大学生村官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村官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往往有些盲目和眼高手低,这就直接导致他们认识问题存在一些偏差。
大学生村官能否长期驻村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深入农村基层,因为各种原因,这部分村官一直借用于乡镇机关,这与中央政策精神相违背。
2.2 三个不可低估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不可低估。有相当一部分村官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热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
大学生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不可低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都入了党,或者担任团支书、班长等职务,都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工作能力较强,能适应各种工作岗位,这也是很多村官被乡镇机关借用的很大原因。
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对锻炼人才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低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发展大有作为。近两年,国家号召选拔干部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而大学生去农村任职恰恰响应了这一政策要求,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这对大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是有利的。
2.3 三种最大担忧
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招入,在三年的任职期间内大学生村官很可能会考取某一职位。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三年后还是否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有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的出路已经成为压在大学生村官内心里的一座大山,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但是渺茫的前途让他们忧虑万分。有很多大学生机会从进村的那天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考试,为期满后的出路做准备。尽管公务员招录已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倾斜,但对于庞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来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吸纳能力毕竟有限。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队伍日趋饱和,村官考取公务员无异于重新挤上“独木桥”,难度不低。
3 对策与建议
1. 要从源头上解决村官的出路问题,首先需要改变他们“考上大学就是跳出农门”、“进了编制就有了铁饭碗”等狭隘观念。农村大有可为,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会对农业专业人才产生更多的需求。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要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更多地尝试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下到农村,给农村带去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新的机制,用积极的力量激活了农村发展。所以,政府和社会也应为他们的出路提供便利和服务,实现他们自身的发展。
一、“五条出路”的大学生村官分流机制
为了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有效分流,并为相关地区争取更多的人才,通常来说,我国各个地区在大学生村官分流时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在这样的形式下,相应地区会对大学生个体进行跟踪培养。一般情况下,会将当年公务员计划招考人数的10%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定向招录名额。此时,相应地区的区委组织部会对进入公务员体系的大学生村官提供跟踪培养的支持,并会选取部分优秀的代表继续深入农村担任要职,逐步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能力。第二,优先录取为事业单位员工。在这一分流模式中,会对在村任职满两年及以上、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当地事业单位优先录取的资格。第三,继续留村任职。当大学生村官的任期已满、且工作考核合格、群众认可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本人的申请、乡镇党委以及区委组织部的审批,实现继续留村任职。第四,支持自主创业。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相应地区会整合资源,积极鼓励其展开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第五,其他。包括考研、进入其他企业工作等。
就当前的分流情况来看,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在实际的分流中选择了进入公务员体系或是事业单位;进入“村两委”、其他企业、继续深造的大学生村官人数相对较低。[1]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分流为相应地区提供了较多的党政人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部分地区招人困难的问题。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机制的措施
1、强化配套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机制建设的有效性,笔者认为,相关地区要对我国提出的“五条出路”政策支持的配套措施进行完善,具体方式如下:
(1)干部培养计划。对于一些具有较高素养、业绩突出且有想法的大学生村官,可以安排其加入干部培养计划。在设定有序的培养流程的条件下,要提升培养的力度,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在实职岗位上,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同时,还要對加入干部培养计划的大学生村官建立起个人培养档案,并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构建起“深入基层培养人才、站在一线选拔干部”的干部人才培养链。
(2)创业扶持。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虽然其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较大的动力,但是由于其本质依旧属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其并不具备较高的社会经验。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除了缺乏资金之外,还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地区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支持,除了要出台并细化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之外,还可以组织自主创业培训班,为其提供更好的自主创业指导。
(3)重点发挥“两新”组织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具有适应能力强、文化水平高、政治觉悟高的特点,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重点培养一些能够胜任农村基层党务工作的村官。基于这样的条件,可以在分流中重点发挥出“两新”组织的作用,立足于地方实际,为其提供更多的从事党务工作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地区可以在大学生村官在岗期间,定期组织其轮流到“两新”组织中进行工作实践,实现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就业渠道的拓展。
2、开放企业岗位对口适配
在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大学生村官与地方企业提供联系的“桥梁”。笔者认为,可以在前期对大学生村官展开就业意向的调查,并结合专业与调查结果,展开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与招聘会。近几年来,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逐渐推动参与企业工作成为大学生村官分流的重要出路。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重点展开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推荐大学生村官进入企业工作。相关政府部门要结合大学生村官的基层工作经验,实现合适岗位的分析,并推荐其进入相应企业工作;第二,推荐大学生村官参与城市社区工作。对于城市社区工作来说,其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形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可以通过合同制的方式推荐大学生村官参与城市社区工作;[2]第三,鼓励大学生村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工作。对于了解农业技术或是具有经营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鼓励其进行对口就职,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人才不足的情况。
3、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的交流平台
为了消除大学生村官在分流阶段中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交流平台的方式完成解决,提升大学生村官分流的效果。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交流平台的构建需要重点展开以下几项内容:
(1)大学生村官二次择业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中,要结合“五条出路”的内容,在关键时间节点相关信息,包括研究生的报考信息、各省市公务员的报考信息、事业单位报名信息、大学生创业项目政策与资金扶持的相关信息、各个乡镇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内部招聘信息、合作企业的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信息等等。通过该平台,大学生村官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完成分流规划。
(2)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与信息交流平台。由于大学生村官普遍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具有的工作经验与社会经验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信息与经验交流,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工作经验与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贴吧等等。同时,还可以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通过不定期举行的座谈会、讲座等等,完成大学生村官之间等的工作经验与信息交流。
(3)大学生村官需求调研与培训平台。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大学生村官分流的效果,必须要对其实际需求与个人能力进行重点的了解。通过大学生村官需求调研与培训平台,不仅能够跟踪了解到大学生村官的實际需求,还能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升了其职业素养。
4、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开展大学生村官分流工作之前,基层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座谈会、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实际状况,如大学生村官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意愿和职业规划等内容,根据大学生村官对未来发展的想法,为其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同时,基层政府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邀请上级领导为大学生村官做分流预案的思想工作,向大学生村官讲解相关的转岗分流政策文件内容,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认识转岗分流,并在期满之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保障分流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与此同时,基层政府部门需要为大学生村官流动提供政策倾斜,制定完善的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向大学生村官开展集“调研走访”“专家指导”“提升学习”以及“挂职锻炼”于一体的技能培养,将业绩优秀和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推选到相应的领导岗位,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努力转为正职。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部门还可以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分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为例,政府部门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招聘时,会选择若干个岗位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申请岗,为大学生村官的有序分流提供帮助。比如,江苏省的沿海开发集团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在2018年共选择28个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的计划倾斜,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现状 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76-02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各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然而,就业岗位有限,岗位与专业不相匹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无疑加大了社会就业压力,那么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创业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各大高校也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有一个好的出路。
1 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 创业积极性高,但大学生实际创业比例低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有许多大学生觉得宁可创业,也不愿意在就业中继续处处碰壁,看尽他人眼色。许多人都想以创业来搏一搏命运,说不定就能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中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产生了创业的想法,最后,尝试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其实非常少。大多数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也只是叫得响,做得少。
1.2 科技含量低
目前来看,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也有,但是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创业都是基于家族提供的资金、人脉等支持,都是一些现实已有的产业。比如:宾馆、台球厅、饭店等,这些都缺乏创新,而且几乎和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联系,科技含量低。即使有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也会尽量避免开发、研发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程序,或由专业人员承办。
2 当代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
2.1 当代学生创新意识薄弱
大学生创业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相对缺乏。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子女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一心致力于培养听话的“乖孩子”。看到如今的90后、00后表现出的求新求变意识,笔者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在未来大有希望。所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2.2 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能力包含社交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求变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点。然而大学教育中,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即便是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课程,主要是起到启发、引导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具体如何创业,大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2.3 很少能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要创业首先要得到家庭的支持,不仅是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支持。雄厚的经济支持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再好的创业蓝图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也只是一张白纸,不能付诸实践。精神支持更加重要,一个年轻人经过努力论证,反复思考,最终下定决心创业。当他和家人说出自己的设想时,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以此来增强自信心。可是,无论是经济支持还是精神支持,对于中国家庭来说都存在阻力。首先,中国的家长一贯愿意为孩子谋划将来,对于孩子的想法感觉不成熟,从而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大学生刚刚毕业,没有经济实力又得不到家长的资金支持,那些好的想法只能付之流水。另外,有的家长精神上支持孩子的想法,可是经济上实在无能为力,这也无法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支持方面,虽然有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但鉴于目前政策要求高等原因,大多数创业是得不到实际扶持的。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也是很少见的。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以及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致使企业不敢冒险尝试大学生的创业计划。
3 解决方案
3.1 从择业到创业,做观念上的转变
走自我创业之路,从长远看这也是将来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重要选择。在全国就业压力严峻的形势下,许多高校工作者都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但是,不是必须先择业,后创业。二者之间没有先后顺序,也不存在必然联系。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中国人相对保守,认为创业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职业积累经验,等到时机成熟自己跳出来单干。殊不知,这种意义上的创业知识一种效仿,并无创新之处。在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独立创业之路。例如:美国有“硅谷之父”之称的威廉・休莱特,在他母校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恩师特曼教授的鼓励下,一毕业就向银行贷款1 000美元成立了惠普公司。由此可见,并非每个人都非得先在别人的公司里打上十年八年的工,然后才能出来创业。只要有好的想法,并具备运行的条件,就可以大胆尝试。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直接将“智本”转化为“资本”的可能性更是大大增加。
3.2 根据自身特点来创业,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从教育的层面来讲,要特别注重大学生创业实践性的培B,不能纸上谈兵。另外,虽然创业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对于资金、经验、人脉等都比较匮乏的大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并创造机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业新思维,增强创业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自身特点,找准“立锥之地”,努力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3.3 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和帮助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缓解了社会就业难的压力,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舞台,其发展方向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理应得到重视和鼓励。其次,大学生创业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课程,高校可以适当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如,开办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等活动。最后,家庭要认真考虑并重视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们分析创业方案,对于不妥之处给予纠正,和孩子共同研究完善。在方案可行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为孩子的创业道路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昔日的天之骄子,今天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每年伴随着六月大学的毕业季的到来,都将有一批又一批学子迈入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来自于政府、社会、高校的客观的外部原因,也有大学生自己的内部原因。如何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寻求就业出路,增加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大学扩招的现实影响分析
据统计,2013年江苏的高校毕业生数目总数高达53.2万人,创历史新高。在2012年尚有4万多名毕业生未就业的情况下,2013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2012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数52.6万人,截至2012年11月6日,江苏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1.76%,实现就业总人数达48.27万,出现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的倒挂现象。
(二)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分析
据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只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事实上就业难的原因还有大学生心态的问题,认为大学毕业就是精英。有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里不用学习,大学四年过去了,等到找工作时,发现自己除了有一张毕业证外,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往往失去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四)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也是近年来就业难的原因之一。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其后续影响仍然存在,这给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严重的负担,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的严峻情况下又缺乏经验,更容易被淘汰。所以我们广大的大学生暑假应该到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单位去实践,以增长自己的实际生产能力。
(五)大学人才培养定位脱节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脱节。大学教育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传统的教科书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学课程与现实需要有一定差距,学生就业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 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与现实脱节,现实工作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学生都不一定会,整体职业素养欠缺。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思路
(一)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就业率提高的关键动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就业与择业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些家长对现在的时势不太了解,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里,认为就业就是要追寻大城市的大单位还有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事实上,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职位、不同的工作种类。在校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能发挥自身实力的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
(二)政府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就业率提高的现实动因
人才的流动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体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同时,各级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从政府层面上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机会、创业支持提供充分的支持与保障。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是大学生就业率提高的根本动因
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必须不断转变思路,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通识型社会人才。现阶段,高校可以尝试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实行校企联合,增加职业培训部门,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调查发现,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
贫困大学生,在我国属于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国当代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边远山区等贫困家庭。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但正是这种特殊的自卑心理积蓄了他们的精神势能,从而激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大学”这一圣殿。
从默默无闻甚至被人歧视,到被人尊重和重视的“天之骄子”。虽然他们头戴闪亮的光环,但仍然一直背负着一个重重的壳――一个等待着他们去“救援”的贫困家庭。他们就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蜗牛姿态,担负着家庭的重任,肩负着国家未来的使命,行走在当代社会。他们有着来自多方面心理压力是必然的。
由于贫困大学生家长,一生均奋斗在农村、山区等相对落后的环境下,深知其中之苦,所以不希望自身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于是,他们从小就叨念着要孩子努力学习,争取出人头地,潜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的希望之星。可是,当贫困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发现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不但“拯救”不了贫困的家庭,而且自身难保。因此,产生焦虑心理是必然的。
另外,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只能占有极少量的社会资源。大学校园为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享受这一特殊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城里人”或者富人家孩子共同生活的机会。看着自己的同学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通过关系安排工作,而自己只能凭着机遇到社会上闯荡,难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也也容易产生自卑感。”
如果有效释放这些心理压力,必然要先找到造成这些心理压力的根源。俗话说要“治本”,就得先“清源”。
笔者认为,如果说前二者是暂时或阶段性的。那么最致命的应该是第二个问题,即未来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恐慌感。假如能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那么以上两大心理压力便可迎刃而解。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仍然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国家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行倾斜政策。因为“贫困大学生”一旦失业,就标志着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个特殊的的群体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例如我的一位校友,毕业后到深圳两个多月未找到工作,花去了带去的所有盘缠。最后受老乡怂恿合伙盗窃摩托车被抓判刑。
应该教育“贫困大学生”,在建立自立自强信念的前提下,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仍然停留在“专业对口”、“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栋房”的就业观念。实际上,“谋生就业”也就一条出路,另外也不一定专业对口。先安身立命,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慢慢积累经验,以便再“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