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讲座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保障措施
制度健全,建立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法》、《新疆大学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职责》、《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制定了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年工作计划和经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年工作计划,为工作落实提供了保障。
(二)机构设置
成立经济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健康教育工作。
设立经济学院心理辅导室,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室职责》,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
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接受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培训,迪老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各班级培养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成立了经济学院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小组(三级)。
(三)培训工作4分
对辅导员、学生会干部、班委、团支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进行了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日期:
1、**专题讲座《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2、**专题讲座《怎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3、**10专题讲座《调整心态,学会适应》;
4、**专题讲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5、**专题讲座《勇敢面对,愉快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6、**专题讲座《如何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日常工作4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制定了《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撰写了经济学院**-**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能够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成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有:
1、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2、**-**学年第一学期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信息;
3、关于做好**级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4、做好**级新生upi普查协调会;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新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58-02
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个人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民办高校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以及民办高校间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有效的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理念与方法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1 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区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群体,受来自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民办高校新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重视。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问题:
1.1 高考失利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录取线一般会低于公办院校同一批次的本科录取线,上了本科线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公办院校就读,而民办院校就读的部分学生一般是高考失利,而又想读本科的。其中形成了强烈的落差,从而容易形成不满和失落心理,导致心理失衡。再加上,社会舆论及家长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高。因此,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对于自己的身份比较敏感,非常在意周围人群对于他们的评价及认可,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在民办高校就读是一种耻辱。
1.2 就业形势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较低,与公办高校间存在一定差距。民办高校大学生承受着比公办高校学生更沉重的学业、经济、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压力,并且近年来,社会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等新闻的报道。因此部分民办高校大一新生过早担心自己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对于前途及生活缺乏一定的信心。
1.3 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使大学生难以适应高校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民办高校,相当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比较优越,且多为独生子女,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娇生惯养,比较自我。因此民办高校的部分大一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意志力薄弱、学习没有目标,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2 广东培正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
本文作者对广东培正学院调查研究发现,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以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三预”联动机制,并建立心理健康中心、系部、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主。
2.1 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建立“三预”联动机制
学院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本着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测量手段,对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预”联动机制即是指:(1)早期预警。利用新生心理普查数据,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对疑似问题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好跟踪记录。(2)中期监控,必要时干预。以心理健康中心为主负责学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3)后期跟踪。对已确定康复同学进行重点跟踪,关注其日常表现,及时汇报。
2.2 建立以心理健康中心、系部、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通过“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可以使学院的规章制度从学院到院系再到班级最后到宿舍的层层深入,使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干预。
2.2.1 宿舍
充分发挥宿舍长的职能,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宿舍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宿舍成员的异常情况,立即通知辅导员。
2.2.2 班级
充分发挥各班长、心理委员等班委的职能,策划不同主题形式的班级活动,关心同学,广泛联系同学,加强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辅导员。
2.2.3 院(系)
各院系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等形式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定期对各系班级的心理委员等班委进行培训,提高班委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观察技巧,对各班级的主题活动进行监督及评分。另外,二级心理辅导站通过心理委员上交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登记表及时了解及掌握本系各班级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对异常的情况立即通知辅导站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干预。
2.2.4 心理健康中心
心理健康中心每年对大一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另外,心理健康中心对全校师生开放,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3 加强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3.1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作用,并加强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心理知识培训
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开展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
首先,广东培正学院涉及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有心理健康中心、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心理协会是挂靠在心理健康中心下的,社团的相关活动也是在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各院系二级辅导站则是在院学生会的管理之下,心理健康中心只是对各院系二级辅导站的活动进行统筹,并以发文形式兼顾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活动具有自主性,但须以通讯稿的形式反馈给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会定期对辅导站进行评优。
根据对心理健康中心、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心理协会大部分活动都是以自愿报名为原则,影响力较小。因此社团对于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存在局限性;现阶段心理健康中心应加强对于二级辅导站的指导作用。采访中的大多数二级辅导站希望心理健康中心可以给其指明一个大方向,即希望心理健康中心通过研究新生普查后得出的结果指导辅导站的工作,使其也能了解学生之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便于确定活动策划的方向,从而使得活动能够贴合新生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对运用者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及素质要求比较严格。学院也将心理协会划分于专业学术类社团之中。本文作者通过对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的采访中发现,其中大部分同学所学专业并非心理学方向,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或存在相关心理知识存储不足的问题。这都会对二级心理辅导站及心理协会所开展的工作产生局限性。因此,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协会应加强其内部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通过定期邀请老师讲学、激励内部人员自主学习等方式为提高内部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心理知识储备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培训保障。
3.2 以多元化的方式定期培训班级心理委员,提高其心理素质
心理委员是班级干部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也是“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和对班级同学心理状况变化动态的观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心理委员必须知道与了解心理知识,懂得一些心理观察技巧。因此,学院应强制性要求定期对大一各班级的心理委员进行讲座培训。
学院各班级确定心理委员后,各院系的二级心理辅导站会多次通知及安排各班级的心理委员去参加其院系组织的心理讲座。但讲座的培训方式是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参加讲座的同学只需要理解和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信息。在对各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采访中发现,部分同学是被动听讲座的,对于老师所传递的信息缺乏动机和兴趣,因此同学们不能把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从而产生“听起来蛮有道理,可就是不知道到底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另外,虽然每次讲座都是要求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或班干部出席,但由于在大学,特别是在大一期间,同学们的上课时间都是比较零散,很难统一一个活动时间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参加,所以讲座式的培训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因此,建议在讲座中穿插一些参与式的小活动,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提高参与者的热情,使同学们适应并喜爱培训课堂,欣然获得和应用理论知识。
另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及娱乐工具之一,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利用,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在对于心理委员的培训中,学院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心理知识上传至网络,让学生自行查阅。打破传统讲座培训上时间冲突的局限。
3.3 提升学院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学院辅导员是与学生们接触最紧密的管理人员,并且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接受度也远远高于其他任课教师。因此提升学院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是有利于学院新生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目前,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辅导员或其他工作者的个人工作经验的主观总结。然而学院从辅导员及学生这两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可以更好的总结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更多令师生满意且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活动。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谈话,并且谈话地点一般都在办公室进行。但是办公室里人员流动较大,往往会破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谈话氛围,不能达到辅导员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学院应该为辅导员提供场所的保障,配置一个谈话屋,以供师生更好的交流。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辅导员也可以通过QQ、邮箱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学生将其心中所想真实的告知辅导员。
4 结语
对于民办高校新生而言,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从而达到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民办高校的艰难任务,学生本身也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应给与民办高校更大的宽容,运用集体的力量,找到有效的新生心理教育途径,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俊鹏.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价值工程,2014.
[2]刘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技信息,2014.
[3]毕磊.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J].科技与企业,2013.
[4]马一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
[5]王文彬.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6]汪小瑜.民办高校大一新生心理管理着力点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章竞思,陈铁补,史亚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5):86.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57-0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然后依次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倾诉,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对于目前高校专任心理咨询师匮乏,要缓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与困扰紧靠心理选修课、心理讲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学校多级心理危机预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与完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因此,有时它又被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ParaprofessionalCounseling)。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朋辈心理辅导主要以倾听为主,是辅导员给予被辅导者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不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和处理,因此具有非专业性的特点;朋辈心理辅导员与普通同学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同学之中的的心理问题,他们比老师发现得早,干预及时,心理动态跟踪效果好,因此具有沟通渠道便捷,沟通时效性强的特点。
二、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
大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数量不足,在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时很难做到惠及所有学生,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方式很难落到实处。在高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协助专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受访者年纪相仿、他们的三观和生活阅历相近,具有代沟少、抵触性低、相同点多、信任度高等先天的优势。
三、探索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现有学生近4000名,涉及4个专业,107个班级,二级学院没有专业的、专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现有一名专职辅导员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依托辅导员自身学习,更多的寻求总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任老师的帮助开展工作。在学生基数大,专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少的情况下,严格选拔,精心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心理互助员为主体开展的朋辈心理教育
1.心理互助员的选拔。班级心理互助员是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基础力量。心理互助员也是班干部但又不同于班干部。对于心理互助员的选拔不能只通过民主选举这一道程序,应采取自愿为原则或经民主选举推选候选人。国际商学院在选拔心理互助员时,要求自愿报名和班级推选的候选人统一参加测试。心理测试量表为90项症状清单(SCL90)、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经测试、面试考核后任命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做事细心,心理素质较好的同学担任心理互助员,为便于开展工作,班级内可选举男、女心理委员各一名。
2.心理互助员的职责。由于心理互助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心理互助员有多重身份。向班级同学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体现了心理互助员作为宣传员的身份;组织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心理主题活动,或在班级开展心理活动体现了心理互助员作为组织者的身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心理互助员要倾听同学的心声,帮同学排解烦恼,同时加强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能够解除自己的烦恼,体现心理互助员助人与自助的角色转换;抓住心理问题高发期,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反映心理异常学生的情况,本着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上报的原则,坚持每半月报送一次《心理健康晴雨表》,每月撰写一次国际商学院学生心理动态研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恶性事件发生,体现心理互助员作为信息员的角色。
(二)基于学生咨询员为主体的朋辈心理咨询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想要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因此现有专职心理咨询老师数量不能满足心理咨询学生预约数量的情况成为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难题。在优秀心理互助员中选拔兴趣爱好浓,学习成绩好,心理素质佳,组织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储备力量,经培训为心理咨询老师做帮手。为此可尝试在新生入学之初,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朋辈心理辅导员,在配备朋辈心理辅导员时尽量做到为每班配备专业对口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心理知识的宣传,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宣讲等,结合自身从入学到现在自助与助人的心路历程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心理调试期。指导新生如何以正确的心态,科学的方法面对新生心理健康普测,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引导提高心理普查实效,确保心理普查结果准确率,减少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危机排查的工作时间损耗,使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普查落到实处。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的朋辈心理辅导员也可以作为该班级在校期间的朋辈心理咨询员。
(三)建立健全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朋辈心理互助的作用
学习培训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服务的基础。朋辈辅导员只有具备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关辅导技能,才能积极有效地为广大同学提供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邀请心理咨询专业老师开设有关心理咨询的讲座或课程,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并分发相关书籍进行分散自学,而后集中培训、研讨交流、巩固提高、小结回顾等方式,提高朋辈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国际商学院在设立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基础之上,设立朋辈心理辅导员年段负责人,以分组的形式,组长的身份协助心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QQ群,方便工作布置和师生工作交流。每月召开朋辈心理辅导员例会,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部署工作任务和要点,交流工作心得和体会,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实施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
在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讲座培训时要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新生进行新生入学心理调适、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对策等角度的教育;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方面的讲座;对毕业班学生开展如何面对就业或升学压力等方面的讲座。在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后由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各自班级开展相应的主题讲座,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常识。采取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主,观摩、指导班级团体活动为辅的方式开展团体辅导。首先由心理老师给学生心理辅导员培训,培训合格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朋辈心理辅导员给同学们开展简单的团体心理游戏、团体辅导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有效运用已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促使每个人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自省、习得新的处事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四)运用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发展
美国管理理论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指出,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就必须采用激励因素。因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为此国际商学院通过设置考评奖惩机制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督促朋辈心理辅导员不断自学心理学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考核分常规工作、创新方面,班主任和班级同学评价。每学年评选先进朋辈心理辅导员。受到表彰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综合职业能力测评中可以加分看,朋辈心理辅导员相当于学生干部级别。在各类评奖评优中,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工作杰出者。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2-0008-06
一、引言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哈尔滨市部分学校(包括省直属学校,重点小、初、高中以及其他心理特色校等)也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都配有专兼职心理教师。但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其在学校中的发展空间有待调查,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心理咨询室如同摆设、心理教师身兼数职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程序
(一)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共335所学校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158所小学、127所初中和50所高中(包括职业高中11所,普通高中39所)。
(三)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共37道题。问卷包括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心理学科培训情况、心理科研五个维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从哈尔滨市抽取360所学校发放问卷,回收356份,有效问卷335份,有效回收率为94%。对335所有效问卷数据整理,对其中5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状况较好,隶属于校领导或德育处部门的学校占86%,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有53%;已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70%;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心理工作的有79%;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60%;开展专题讲座的占50%。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运用及心理学科专业培训的开展这两个方面有待提高,个体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普遍达到标准,测评工具和人员培训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团体辅导活动室、个体心理辅导、大型咨询活动、研讨活动等方面,各学校开展得较少,有的学校几乎是空白。科研活动方面,各个学校的开展情况都较差。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地区的差异
对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的335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按学校类型分类包括158所小学、127所初中和50所高中;按地区分类包括160所外县学校、66所新区(平房区、松北区、阿城区、呼兰区)学校和109所主区(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学校。
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两大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开展可以采用心理活动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选用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作为教材,也可以参考其他教材或选择省市统一的教材。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是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
如图1和图2 所示,高中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占全部被调查高中的56%,小学组和初中组的开课学校占33%,高中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高于小学组和初中组。外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是29%,新区的比例是47%,主区的比例是41%,可以看出新区开课情况较好。各中小学专题讲座的开展情况较好,高中组开展针对学生和教师专题讲座的比例为58%,初中组也在50%左右,小学组稍差一些。按地区划分,新区学校和主区学校的专题讲座开展比例均在50%以上,外县也在40%以上,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各中小学专题讲座开展情况较好。针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教师工作坊的学校所占百分比在3%~12%之间,开展情况不好。在教材使用方面,高中在自编校本课程、使用材和参考其他教材方面比小学、初中好;新区和主区的学校更倾向于使用省市统一编写的教材。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能达到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中、初中和小学,按区域划分依次是新区和主区、外县。
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小学、初中更加完善。新区在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高于主区、外县。校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外县和新区的开展情况好于主区,主区使用省市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外县参考其他教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和主区。
2.心理咨询的开展情况
学校心理咨询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别辅导、团体活动、热线咨询、信箱咨询、网络咨询、心理测评、行为矫正、青春期教育、危机干预和咨询室的开放时间。
如图3 和图4所示,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在哈尔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开展情况较好,开展比例为50%以上。开展个别辅导的小学占所有小学的54%,初中为61%,高中为66%,高中多于初中,初中多于小学;外县为46%,新区为79%,主区为66%,新区个别心理辅导工作比主区、外县好。高中开展心理测评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比例为58%。此外,各校在团体活动、热线、信箱、网络咨询、行为矫正、危机干预和咨询室开放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均不佳。
四、讨论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良好,80%以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隶属于校领导或德育处,一半以上的中小学设立了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70%的中小学已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与郭德凤等[1]、廖全明[2] 的调查结果相似。80%以上的心理工作是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比例高于薛中国[3]对吉林省心理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结果,说明哈尔滨市心理教师专业化情况较好。有60%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讲座的占50%。这与杨蕾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科研活动在各个中小学校的开展情况都较差。为填补科研的空白,各中小学应至少有1项校级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各部分全力配合课题组的研究,尤其要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地区的差异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面,高中组比小学组和初中组开展得更好。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比小学、初中更加专业化,接受过更多各种形式的专业心理培训,能够较好地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在哈尔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开展情况较好,此结果与姚彩霞[5]有关咨询室建设与运用的研究结果相似。各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心理测评和青春期教育在高中开展的比例高于50%。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开展的团体活动、热线咨询、信箱咨询、网络咨询、行为矫正、危机干预以及咨询室开放时间方面都不佳,可见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以往的一对一、面对面咨询外,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咨询,给学生带来便利。
哈尔滨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开课以及教材使用情况存在地区差异。新区在针对学生开课情况和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高于主区、外县;在校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外县和新区的学校好于主区,主区学校使用省市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外县学校参考其他教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和主区。陈永胜[6] 对浙江省心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表明,45%以上的学校已经开发校本课程。
五、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认真学习《纲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纲要》精神,贯彻落实《纲要》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到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因地制宜,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应以活动为主,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产生。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学生个体或学生团体实施的心理疏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应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
4.通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不同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5.加强心理宣传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橱窗展、班级文化黑板报、学生手抄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册、心理报、心理广播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可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介绍学生需要的心理学常识,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热点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现场心理咨询、趣味心理测试、心理影片观赏、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等。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好伙伴。
6.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整合,全面营造心理健康和谐氛围。对教师、学生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标、过程、方法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和教师这份职业,提升职业幸福感,让教师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升教师整体的归属感,促进学校和谐心理氛围的形成。作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学生们学有所知,看有所得,动有所获,玩有所乐。
7.定期开展丰富校园心理活动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日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现场咨询、大型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影片鉴赏、趣味心理竞答等。
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最好男生和女生各一名。心理委员应发挥心灵使者的作用,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变化,随时与心理教师联系,做好班级心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中的心理学爱好者进行培养,成立心理社团,开展各种培训,使其在班级中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三)强化培训,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1.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扩大专职教师比例。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兼职教师必须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专职教师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2.加大培训力度
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每个教师一直在追求的,开展集中、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专业培训学习,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刚刚接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心理课程的掌握与理解;还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专业心理学知识理论的培训,深入了解心理学,了解心理咨询,学以致用,使心理教师走向专业化。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远程培训的形式,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讲解的视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使教师在听课中不断自我反思。远程培训的优点在于可控性强,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反复听课,反复思考。
学校可以组织专兼职教师去名校观摩学习,包括听课、听讲座、体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针对学生个案进行分析研讨,开展心理教师座谈交流,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扰。专兼职心理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但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把握程度有待提高,针对棘手的问题希望可以与专业教师探讨,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
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师工作坊,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学科教研、专题报告等活动。如建立“心理支持研修团队建设”,心理教师“一对一”帮扶队伍,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到尚未开展心理工作或仍未取得咨询师证书的学校进行现场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并帮助这些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每一位心理教师快速成长,不断进步。
各校还应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未获得证书的教师不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辅导或咨询工作。同时,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条件,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指导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的心理辅导或相关培训,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四)加强领导,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1.高度重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组和指导中心,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在全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的创建活动。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心理辅导室建设、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用书订购的相关经费支出。
2.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
心理辅导(咨询)室是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场所。初中、市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均应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资料。心理辅导(咨询)室要有独立的专用场地和足够面积,应设在既方便学生进出又相对安静的非教学区域。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内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舒适、温馨、安静、保密、安全。每个心理辅导(咨询)室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至少1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备条件。
3.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和教师教学用书,经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作为全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各中小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供师生使用。购买学生读本、教师教学用书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不得增加学生负担。学校不得购买和使用未经教育部或市教育厅审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此外,学校还需积极开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
4.加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教研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开展优秀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各级教研机构应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深入学校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5.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制定对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办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考核各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6.加大资金投入
学校应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完善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更新。
参考文献:
[1]郭德凤,何晓萍,石秀莉.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6,7(5):106-108.
[2]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146-150.
[3]薛中国.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7-11.
[4]杨蕾,边保旗,樊富珉.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97-798.
[5]姚彩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教育科研,2009:2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在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指引下,针对我校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学校“学生人人心理要健康”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系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的主要途径。本学期我校在初一二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课,初三间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充分利用了《新版中小学心理健康实验教材》,并将教师学到的心理团辅技术运用到课堂,房树人绘画、OH卡牌故事接龙,催眠的花园,拍卖会等,使心理健康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同时,由心理健康教师讲授《生命的意义》《生命之旅》两次校级公开课,课上,学生在生命的抉择时潸然泪下,感悟颇深,得到听课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
本学期在全体班主任的配合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一共进行了四次。各班任在认真学习心理团辅和《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操作指南》基础上认真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全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目的。
3、加强学习培训
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一项工作做好必须有一名好先锋,政教主任看充分意识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真学习,自身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近两年来积极自费学习OH卡牌辅导、绘画艺术治疗、GPRS行为模式测试等心理诊断、咨询、辅导技术,之后积极对中层领导和班主任教师进行培训,采取传帮带等形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尤其是学校购置沙盘以后,政教主任兼心理健康教师,有时在时间上会影响沙盘活动的开展,他主动承担了心理沙盘培训课程,使得各班主任均可起到个体沙盘创建的陪伴者作用。
4、举办心理讲座
我校积极利用家长学校为老师、家长、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初三学生毕业之际,我们为初三学生举行了两次考前放松的讲座,使学生在考试之前拥有好心情,轻松上考场。本学期我校在家长学校期间各班都安排了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之后由政教主任做了《跨越人生的栏杆》的心理教育讲座,赢得了师生的认可,积极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进行。
5、建立、完善心理档案
本学期我们首先建立初一新生建立心理健康基本情况档案,使班主任、心理老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重点关注筛查出的问题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调适。同时完善了初二、初三年级的心理档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监控自我完善,为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收集信息,尤其是初一二每个学生均进行了十二份心理健康测试,从不同层面了解学生,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并予以追踪调研,确定了调研主题《榆次北梁初中单亲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7、继续开展心理咨询
我校心理咨询室在午休、活动时间和晚餐对学生开放,每天不少于2.5小时,我们严格按照咨询流程进行咨询,使学生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今年我们为我校学生及家长做了大约13次的心理咨询,内容涉及学习困惑、交友疑虑、青春期成长困扰、行为不良、厌学等,例如我校初一某班一学生不愿来学校上学,周一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周二孩子就打电话告诉父母,要求来学校接回家,并威胁家长如果不来接就离家出走,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房树人”绘画技术与该生交流,发现其性格上具有非常热心的特点,使其认识到只要主动交流可以交到许多朋友,通过不到半小时的沟通,该生愿意留下来,心理沟通起到了效果。一名女生由于考试焦虑影响了学习,通过OH卡牌抽取使问题得到解决,第一张抽取是存在的问题、第二张牌是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三张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面谈咨询、沙游辅导、催眠等方式,及时调整了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预防了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8、进行心理图书漂流活动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拥有藏书300多册 ,我们利用阅读课、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心理书籍阅读,到目前为止,全校所有班级已全部进行了轮流阅读,部分图书还在借阅中。通过阅读,不仅广泛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促使同学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心理调试的技巧和方法,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9、开发心理信箱
由学生信任的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予以及时解答,并为学生保密,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消除了学校一些安全隐患,做到了为学校规范化办学保驾护航的作用。
10、迎接“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申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技校生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221-01
人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技校生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至二十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一些学者甚至把技校生所处的这个年龄段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认为这个年龄的学生极容易产生各种犯罪或情绪的问题。由此可见,对技校生开展心理教育刻不容缓。
我校组织相关教师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在校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22份。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有28.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11.5%的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2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敏感。
在分析问卷中,我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与自我意识的认识上,比如学习上的挫败感导致自卑与厌学。其次是自控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薄弱。
技校生大多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被冷落的弱势群体,部分学生有一些模糊的道德认识,如“不受纪律约束才自由实惠”“小节无害,文明吃亏”“打不服别人要受欺”等等;有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自控能力较弱,常受个人欲求的驱使,很少考虑自我和集体需要之间的协调;受个人情感的驱使,常常忘记道德准则;有自制的愿望,但又缺乏坚忍的自制力。行为上常以吸烟、乱花钱、逃课、迷恋网络来掩盖其自信心不足,用违反校规甚至用的行为来补偿内心的失落感。
为此我们制定对策,在全体师生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
我们组建了由2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目前,多名教师获得了心理咨询专业证书。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心理健康教师和部分班主任老师参加心理专题培训班的学习。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堂,在全校所有在校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所有班级中,开展以班主任为心理导师,面向全班学生的,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班级心理教育。并且开展专题个案讨论式学习,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组织教学。
(3)开展主题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如下:一月:召开心理研讨会。二月:各班设心理委员,召开心理委员培训班。三月:制定心理键康教育学年计划,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四月:学生心理调查、心理健康教育月、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班、成人宣誓、青春期教育。五月: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六月:心理健康案例征集。七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八月: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九月:新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印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教材。十月: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十一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十二月:心理健康教育年终总结。
(4)建设“心理健康教育QQ群”。选择班级、年级有侧重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QQ群”的应用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择班级、学科、教师、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研究。
(5)创建心理博客。我们设置了“训练目标”“焦点新闻”“心灵之约”“心理课堂”“心理档案创新版”“听你倾诉”“七彩青春”“与你共享”“生理健康”等九个栏目。
(6)在校园网内开设每人一个的教师电子信箱,设立“师生论坛”,用于学生与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心理交流。
(7)创办“家长心理教育学校”。
(8)拓展网络内外的心理对话通道――开设“悄悄话热线”“心理氧吧”。网络内外的心理对话深受学生的欢迎,有些毕业生到了矿上,遇到心理困惑,半夜三更还发短信给我们负责“听你倾诉”的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初步创设了“对话―生态”式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第一,我们强调将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控制权交给学生,在主动、交互式的学习中,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系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理潜能与学习热情,促进其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我们还形成了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而且我们初步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德心一体的学习性支持系统,实现德育和心育的一体化。
[关键词] 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内容;初步实效;初步体会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53-02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把“让人生更加精彩、让家庭更加美满、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构建覆盖城乡的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创立覆盖城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显得非常必要。笔者进行了2年的探索,建设了服务体系,践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机制,努力使心理健康服务向着长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探索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保障制度,为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1 探索建设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1.1 适应日益增长的心理疏导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转型时期既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既存在很多机遇,又面临许多挑战[1]。昆山市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有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疏导需求,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成了广大市民生活与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提高城乡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健康问题被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昆山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市民重视。为提高全体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尝试构筑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着手组织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渐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并不断规范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
2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
2.1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构建昆山市市、镇、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时,做到结合各区、镇实际情况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结合卫生工作规范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咨询服务方式,结合社区志愿者服务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四个结合。达到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格局、统一制度四个统一。三级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名称为:一级网络单元为中心,二级网络单元为站,三级网络单元为室。全市采用统一的心理咨询标识。全市统一格局为:一级网络单元用房二间三室,含接待室、咨询室、宣教室;二、三级网络单元用房二室,含接待室、咨询室。全市统一规章制度与台帐资料。笔者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实现组织、人员、经费三个保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在协调小组领导、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成立昆山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昆山市健康促进中心作为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业务指导专业机构,承担国家二级、三级的心理咨询师报考培训任务;市志愿者协会招募近140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按本人意愿和实际需求,调配至相关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开展工作。心理咨询除了专业治疗机构外,其余都为公益活动,实行免费服务。网络单元用房以及设施由建立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心理咨询师在公益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由建立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承担。
2.2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职责
一是加强心理咨询组织指导。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根据全年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聘任制、督导制,规范心理咨询师的组织管理。为心理咨询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积极开展优秀心理咨询师评比,激发心理咨询师的服务热情,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人民。二是丰富心理咨询服务项目。通过各种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心理健康知识资料,解答心理健康问题;举办各类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设网站进行在线实时心理咨询;开展各类心理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进行危机干预,减轻意外事件对市民造成的心理伤害。三是强化心理咨询服务管理。各心理咨询服务站、室每周开放1次,每次开放有一名具有国家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在岗;接待咨询时切实做到维护咨询者的合法权益;各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制定专人负责;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级网络单元对二级、三级网络单元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业务培训、服务评比等活动,确保心理咨询服务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3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初步实效
3.1 加强咨询队伍建设,提升咨询服务能力
通过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自2005年11月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期培训班,22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有150多人获得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通过制订《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继续教育和积分制度》,抓好业务各项培训。邀请国内心理咨询专家来昆作专题讲座,今年请中德精神分析班中方讲师徐钧讲授沙盘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武汉华中子和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张沛超讲授《现代与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与务实》,心理咨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精神分析专家、主任医师李鸣教授讲授《灾难心理社会干预培训手册》等。定期开展同伴、上级督导,缓解咨询师志愿者自身心理压力,提高专业素养。努力使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能较好地掌握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提升人性尊严的情操和思想境界[2]。
3.2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第一,开展心理关怀“六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关怀进企业,科学指导促和谐。针对昆山企业广大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今年分别走进钞票纸厂、沪士电子、龙腾光电、仁宝电脑、富士康、南亚电子、亚龙等企业,开展心理减压、婚姻家庭等讲座43场,听课受益近8 000人,有效缓解了员工的心理压力,提升了处理工作与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深受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心理关怀进学校、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心理咨询志愿者走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心理关怀进农村,服务覆盖全社会。协会依托市、镇、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将心理关怀延伸至农村最基层。心理关怀进社区,增进社区健康和谐。协会组织“心理健康社区行”活动,今年在同心街道、亭林街道、长江街道、枫景苑街道等举办各种讲座9场,听课受益近800人;为开发区56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生命之旅”讲座;在图书馆为市民举办“健康大讲坛”,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讲座3场,听课受益400多名。心理关怀进机关,疏导减压提效率。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协会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走进各机关妇委会,开展“与压力共舞快乐地工作生活”、“和谐生活、高效率工作”等讲座,听课受益500多人,为机关员工适时减压。心理关怀进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依靠各医疗卫生单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对医务人员与患者开展心理关爱活动,既缓解医务人员自身心理压力,又使医务人员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能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与心理干预,有效处理了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压力,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第二,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共有1 300多人次接受了个案咨询。开通热线电话57991110,接受个案咨询58人次,网上心理咨询91人次、点击1 048次;各乡镇三级心理咨询网共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和指导685人次;还与苏大心理学硕士生协作,到花桥镇为3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3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的心理问题与困扰。制订了昆山市突发事件危机干预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技能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
4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初步体会
4.1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难点
围绕将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延伸到社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薄弱这两个难点,在两年多的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有所突破。首先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第二有各级政府服务理念的前瞻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从市、镇、街道社区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全力配合,共同推进。第三有服务体系运行的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有志愿者,服务必需经费有市、镇、街道分别进行项目化评估补偿。第四有培养人才队伍的实效性。成立昆山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大力招募有国家资质的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并定期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通过双向选择,按需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充实到各心理咨询中心、站、室,切实解决所有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问题。第五有我们服务的奉献性。本次所有的心理咨询服务都是免费服务,每一项工作都体现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志愿精神。志愿者们在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时,志愿者也得到了个人的学习与成长。
4.2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探索
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3]。自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在为提升市民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庭的和睦、推动社会的和谐方面做出了应有的一份努力。在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的工作会议上、省文明办领导视察工作中,都受到一致首肯。但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还处在不断建设、完善和提升阶段,心理咨询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员以志愿者为主,但是他们基本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工作多是出于热情和兴趣,缺乏规范,且志愿者多为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还非常薄弱,心理咨询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以及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心理咨询志愿者作为新生事物还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4]。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昆山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以市健康促进中心为基地,做好精品课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队伍建设,打造心理健康宣教服务品牌。以“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为阵地,做好个案辅导工作,加强咨询室规范化建设,打造市级心理咨询示范中心。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有计划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竞争形势中打造心理咨询师职业的服务品牌,为建设和谐昆山作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笔者整合各界资源,率先构建了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目前有一级网络单元8个,二级网络单元7个,三级网络单元19个,争取调配做到每个中心10名以上,每个站8名以上,每个室4名以上的签约服务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我们必须要遵循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本身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的现状,通过扎实的研究和细致的工作,不断完善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达到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5]。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8,94(4):7-10.
[2]黄希庭,郑涌,毕重增,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2007,30(1):2-5.
[3]李志勇,廖军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问题探析[J].心理学探新,2010,30(4):3-7.
[4]徐大真.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2):48-51.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
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1》小编推荐与 2010年中学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查看更多>>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只有不断地锤炼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体现出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2》小编推荐与 2010年中学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真正开展差
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专门性工作。但由于受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的影响,个别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最关心的仍是学生的智力发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关紧要,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品质,如意志、兴趣、情感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心理健康教育游离于学校的教育内容之外。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面对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和上级的要求,一些学校虽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具体、走形式等问题,效果很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与己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能力差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专职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普遍情况是乡镇中心学校和好的学区小学有一名兼职教师,村级小学根本没有。从教人员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也大多是“半路出家”。这些人虽然接受了一些培训,但其知识结构和教育理论不够系统完善,加上大多是兼职,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疲于应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和教育。有些老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的事情时,才发现,由于缺乏专门培训,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农村各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专门的教研活动更是难得一见。师资问题是制约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
3.内容方法不当,教育效果差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由于认识和师资水平问题,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长期以来,老师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上,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上只重视思想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教育与德育混为一谈,采取德育方法开展心理教育,把心理问题当作传统德育问题来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教育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有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搞好这项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形成机制是搞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根本的教育观,切实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人的种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或部门,建立校长领导下的,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从学校领导到每个教师要克服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既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心理咨询室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各学校必须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使学生有咨询和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每一位教师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和障碍的产生。
2.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有效实施是以学校良好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配齐所需专业师资还不现实,解决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特别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培训内容要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培训方式可以采用:自学、业余学习、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等形式,还可请专家到农村中小学去作专题报告、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座。通过培训使农村中小学的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另外,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教研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有关的各种教研活动,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2012年12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根据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等不同的阶段,细化了各自侧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作了解释和规定,并强调要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学科化、医学化倾向。按照要求,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途径。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地捕捉本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如可通过讲座、报告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再次,必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有针对性的向家长传授心理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校双方共同解决孩子发展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最后,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