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事业单位财务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事业单位财务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财务培训

第1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不强,基础工作薄弱

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规范,不全面,会计报告没有把该表达的会计信息全部披露出来,也有一些??计事项难以在报表中表述等。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不合理,收入、支出、归纳不规范。最后,有的单位的报账员没有及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在记账时的记账凭证、摘要写的过于简单,甚至不记录真实情况,导致会计中心无法得知资产实有情况,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二)核算体系不合理,核算报表不完善

依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多数事业单位将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而收付实现制存在很明显的弊端,以此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体现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以事业单位部分固定资产来说,随着时间的延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会依据市场变化有所损耗,而收付实现制并未将此部分固定资产纳入资产折旧中。其次,一些低值易耗的资产较容易被纳为固定资产而非低值易耗品,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并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变动情况。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财务报表要求,在一些方面存在严重的弊端和不合理性,使得单位资产负债和实际资产报表存在较大的出入,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核算内容重复、核算内容遗漏等。这一系列因素使得资产报表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实用价值得不到体现。

(三)财务管理理念滞后,资产管理不善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仍遵守以往的核算标准,延用以往的会计核算管理理念,并不能深刻认识到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对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这些事业单位并不能合理地规划、利用国家的财政拨款,进而使得资产财务管理紊乱、资产利用率低下,造成国家资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工作往往会受到各种阻碍,不能顺利开展,原因在于事业单位内部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将导致会计核算工作无章可循,始终停留在表面。

(四)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实施集中会计核算之后,出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与会计核算业务之间脱节的问题。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所开展的资金业务都应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统一集中的结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受到影响,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了。一些事业单位甚至认为,在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之后,事业单位就可以不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得资产会计核算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相分离,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带来了国有资产流失等财务隐患。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创新分析

(一)依据事业单位发展情况创新优质的核算和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部门需要结合《会计法》等国家颁发的法律制度实施工作,构建全面的会计核算系统,有目标的进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源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和事业单位的自身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资金支出和获取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构建优质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二)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考察工作

预算核算也是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部分,需要确保事业单位中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需要对预算管理工作实施重点的考察工作,如编制、实施等。依据全面的预算考察管理工作,提升预算编制方案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使事业单位可以全面的发展,在事业单位发展中有效落实。

(三)提升会计核算的财务监管能力

在发展中监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实施的重点,有助于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实施。当然,需要依据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结合事前评价、事中评价等工作过程进行,从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实施全面的管理和审核,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四)完善会计凭证的管理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凭证的格式,结合相关的会计科目实施划分,从而保障工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这样有助于引导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正常运行。

(五)在会计核算中,不断完善资产和债务管理

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实施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有助于展现事业单位的资产变动,以此在实际发展中可以构件责任和权利发展管理制度,从而全面认识事业单位中资产的划分,同时需要了解事业单位的现实财产情况,有效降低风险问题,确保事业单位是有效、合理的发展。

(六)构建高能力水平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团队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需要构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团队,以此对其实施全面化的培训教学工作。起初要关注相关财务会计工作者具备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和工作要求,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在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团队的质量。

(七)定期开展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定期开展财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首先,要做好财务人员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要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等财政会计法律法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有关制度。其次,要重视做好财务管理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爱岗敬业的工作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最后,要扎实做好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财务管理知识培训、部门预算决算知识培训以及岗前培训、后续培训等培训学习,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确保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2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质量 监管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事业单位仅仅依靠政府已经很难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因此事业单位逐渐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进行理财观念的转变,不断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机制,更好地与市场融合,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只有规范财政资金的供应范围,进行财政资金供应方式改革,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一、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从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有些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管理方法过于陈旧,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这些表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就是财务管理的范围不够明确,管理的目的和手段存在偏差,整个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够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中的资金使用的浪费。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些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的操作流程也非常随意,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相当混乱。例如,在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核算项目不明确,没有清晰的往来帐目记录,对于货币资金等款项账目不完整,从而给财务管理工作带了相当大的困扰。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对资金进行严格的管制,专款专项资金预算模糊,滥用专项资金,缺少专业的项目备查机制。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相对弱化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在项目资金预算以及其他的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预算编制计划和安排,但是在真正涉及到资金支出却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些使得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职能。财务管理职能的弱化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不能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的管控,不利于事业单位财政状况的良性运转。

(四)事业单位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少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有限,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少财务工作从业应具有的水平。合格的财务人员要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职业素养。而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缺少业务处理能力,有的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在业务处理中应对能力较差。甚至有的会计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业务素质不能得以提高,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缺少规范性,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管理者要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不断进行理念的创新,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要求,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管理者要认识到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确保依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办事,不能由管理者一个人说了算,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管理人员要进行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学习,把财务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建设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就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加大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和审查力度。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否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考评体系,对预算编报质量、信息资料、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财务信息进行系统的考评,督促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可以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或者利用单位外部的监管机构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管,约束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因此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基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有限,进行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事业单位要定期的举办相关技能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并且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质量。

三、结论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并且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机制建设,从而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稳步前进,发挥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志丹.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探索[J]. 会计师, 2010, (5): 67-68

[2]陈宏.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1, (36): 86

第3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情况概述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编制与其他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一样都要经过当地编制部门批准,在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

二、当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实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人事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新进的会计人员总体上还能满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代化、信息化会计工作的需要,但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会计不能很好地操作现代化的会计办公系统,仍然处于传统的工作模式。以常熟日报社为例,报社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整体年龄偏大,大部分都是在改制之前进入单位的,这些财务会计人员在实施现代化的财务会计操作系统时,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

(二)在执行财务制度过程中不够严格和谨慎

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管理始终处于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地位,尤其是像改制后的县级报社单位,更是要高度重视改制之后的财务制度建设,但是在实际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仍然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思路和操作规范上不能适应改制后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依然按照改制之前的操作规范进行。即使制定了新的财务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不严谨、不严格的现象。例如,对原始凭证不能做到严格审核把关,出现了原始凭证内容空缺等一些低端失误。

(三)预算编制不严谨

受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特殊社会功能和特殊财务会计管理机制的影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做财务预算时,出现瞒报、虚报,套取国家财政资金,或者是按照国家规定严密进行财务预算,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又执行另外一套路线,发放名目繁多的各种补助、各种津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和财务执行上不规范、不严谨的状况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业务能力建设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对当前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深度剖析,深刻认识会计工作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在加强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应用现代化的会计管理设备设施的水平;要明确会计岗位职责,对日常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流程实施严格管理;建立明确的考核机制,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道德情况和专业业务进行定期考核,对于不能满足单位现有工作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尝试采用停岗培训的措施。以常熟日报社为例,日报社在完成转企改制之后,社党委班子对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尤其高度重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和专业业务能力建设。针对当前日报社财务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对现代化会计办公系统不熟悉的实际,日报社积极采取培训措施,与专业财务管理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定期、轮流培训,确保原有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熟悉现代化的办公系统,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开展培训工作,广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以普遍提升。

(二)不断规范和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及相关机制,确保执行效果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要求,从自身经营管理实际出发,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机制。尤其要高度重视自身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报销管理制度等。只有从制度上予以加强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更有效地提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果。例如,可以建立授权批准制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配套的自我评估和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发现的隐患和缺陷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纠正。重点做好对单位中专项资金、重大资金的分配与使用。

(三)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和体系,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力度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定要从自身做起,高度重视内部监督制度和监督体系建设,对自身在财务预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要及时开展自纠、自查。对于出现的财务管理漏洞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建立适合单位自身实际的财务监督管理部门和领导小组,对财务管理进行独立监督管理,强化自我监管。

四、结语

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在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必须要不断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业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和体系,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第4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折旧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06-02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资产比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这一重要举措减少了事业单位因固定资产管理不科学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等现象的发生,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更加公平、公正、真实、有效,提高了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与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计提折旧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一、事业单位折旧计提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如果不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会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从使用开始到寿命结束都保持原始固定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控制;甚至会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重复购买、松懈管理、购非所需等问题;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下降,这样既不能确保国家资金的高效利用,也不能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个别事业单位员工利用其自身权利谋取利益,将闲置的固定资产私自变卖或出租,用来盈利,造成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责权不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后,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事业单位会计新制度》实施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磨损和价值损耗是必然的,固定资产价值不可能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在账面上体现出来,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违反了会计工作的客观、真实性的工作要求,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当实施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后,行政事业单位所进行的每一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都需要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从而将准确地掌握每项活动的实际情况,所以购进固定资产时也要进行会计核算,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反映在账面上,保证财务人员所记的账面与实际情况相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管理层能够更加直观了解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单位的各项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依据,保障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有利于和国家会计政策保持一致

以前,我国只针对企业实施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推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政策,使得经济市场上的不同会计主体之间无法进行政策比较、信息交流。现在,我国推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得企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政策能够进行横向比较,而通过比较,总结出更加丰富的经验,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我国整体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进行。

二、做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的思路

基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以及和国家会计政策保持一致的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工作,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努力做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

(一)及时登记核算固定资产

单位财会部门要严格按规定设立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负责管理,固定资产要每个月都计提折旧:本月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个月起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要从下个月起不计提折旧;对于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无论是不是再使用都不再计提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的会计政策计提折旧。要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责需要科学配置固定资产,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系统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繁多,而且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很高,再加上其他资产的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压力很大,手工操作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且在庞大的数据下,手工形式很容易出现错误。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建立起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财务工作人员只需在前期将固定资产相关数据输入系统中,系统就会自动地进行计提折旧计算,从而大大地提高计提折旧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计算错误,为行政事业单位节约人力资源,提供更准确的会计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工作

加强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参差不齐,有的人员没有会计上岗证,也不具备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和知识;有的人员身兼数职,还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总体上会计人员工作繁忙,学习积极性较小。相关部门应加强各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结合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各单位也应重视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促进财务人员通过自学提高自身水平,提升职业胜任能力,通过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促使财务人员想做好、也有能力做好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工作。

(四)提高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会计质量的高低、资产管理的好坏、折旧核算的是否准确,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序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提高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保证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确保固定资产折旧和资产后续核算工作正常开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正确核算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上,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现行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保证资产折旧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严谨性。

参考文献:

[1] 王栋一,杨华.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13(3):20-22.

[2] 赵冬梅.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23):122-124.

[3] 李敏.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6-27.

[4] 赵竹明,神瑞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解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3(9):23-25.

[5] 蔡海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困境及对策[J].会计师,2016(16):35-36.

第5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提升

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与专业服务,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一般为国家财政拨款,其运营主要注重社会效益。在财务分析方面,由于事业单位大多集中于支出管理,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工作分布相对较少,也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水平与结果应用较为薄弱。基于此,事业单位,特别是差额拨款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逐步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与水平,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发挥财务支持作用,促进事业单位所涉服务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一、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升财政预算编制效率的必然选择

事业单位是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框架体系内的组成部分,其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拨款,是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的重要组成。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提升,将持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夯实事业单位基础管理,为财政预算编制提供更为充足的依据。同时,通过财务分析,加强过程控制,对财政预算的执行进度与效果增强监管,不断促进财政预算编制与管理执行效率的提升,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果提升。

(二)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由于事业单位大多为财政拨款单位,财务管理主要为支出管理。然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是全方位的,由于资金管理涉及事业单位所有经济活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加强支出结构与支出效率分析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的执行力度,提升执行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财政支出的合规与合理性,包括专项财务指标分析,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与资源配置,提升专业服务效率。

(三)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必然选择

事业单位作为财政管理范畴内单位,按照国家要求,需公开披露相关信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财务分析是评价事业单位经营与管理情况的主要手段,如人工成本占据事业单位支出比重指标分析,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找准与其他事业单位和自身的差距与改进方向,促进事业单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同时,人民群众在监督与评价过程中,也通过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掌握事业单位情况,有的放矢提出意见建议。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认识需进一步加强

各类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与人员对财务分析的认识较为简单,没有放到重要位置考量其提升后的价值。一是有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认为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只要将钱划出去,就完成任务了,而忽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缺乏后续评估。二是有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将资金缺口计算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没有将财务分析提升到促进服务质量提升的目标上来。三是有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将自己类同于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缺少对自身经营情况的分析。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直以来工作相对简单,工作量较少,加之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处于初级阶段,一般将财政预算执行进度与支出结构作为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将满足上级部门的要求作为评价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主要标准,没有将财务分析的功能提升至更高的层级,财务分析能力与水平偏低,对单位工作指导作用较弱。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结果应用需进一步加强

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的主要手段,但有的事业单位只是将财务分析作为机械的管理工作,只管按照公式计算出结果,而没有将财务分析结果用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的目标上去,使得财务分析流于形式。如有的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资金占比事业单位支出这一指标的计算,没有将其与其他区域单位比较,上级政府亦没有加强比较,使得事业单位的管理缺少抓手,监督评价效能难以发挥。

三、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认识,建立财务分析机制

一是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层认识,特别是分管财务部门的领导应对财务分析理论与事务有较高的理解。二是提高财务部门全体员工的认识,要求其将财务分析工作作为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抓手。三是加强分析机制建设,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实施财务分析的全员宣讲,提高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对财务分析的认识水平。

(二)加强财务学习培训,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一是加强财务分管领导与财务人员学习,制定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培训计划,持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二是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培训交流,将财务分析工作内容与要求,贯彻至全体事业单位人员,形成合力。三是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与管理办法制定与完善,使得财务分析有规可依,不断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水平提升。

(三)建立财务分析评价机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第6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基于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事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但就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需要的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依规定执行。会计机构、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兼岗现象严重,不相容职务没有严格分离,不能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监督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制约着单位各项事业的积极有序开展。

1.2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保证,但一些单位仍未意识到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虽然单位年年编预算,但预算的编制方法落后,有些单位更以未来可能发生的支出来编制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控制不严,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或在专项经费和项目经费里列支基本支出,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不少单位在年终决算时与预算脱节,反映不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

1.3疏于固定资产管理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制度,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一些无偿调入、报废毁损、盘盈、盘亏或重新评估的固定资产没有履行相关手续,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严重不符,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1.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事业单位高层次财务管理人员匮乏,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财务人员运用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意识不强,只单纯地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作出简单的决算说明,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单位的经济情况做出全面合理的分析评价,使上级部门和单位决策者不能完全了解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在普遍实行电算化核算的情况下,有的财务人员还不能完全胜任当前会计核算的要求,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5财务软件使用不充分

现在大多事业单位都在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财务软件提供的诸多账套和功能,多数单位只启用了单一账套进行经费的基本账务处理外,其他账套和功能几乎闲置没用,无形中又造成了资源浪费。

2、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2.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产生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包括岗位设置,人员分工、经费开支审批、固定资产管理等,其中主要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贯穿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确保会计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基本控制点,使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2提升预算管理意识,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预算理念,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各级事业单位成员的共同职责,需要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发展。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结合近年的收支情况,充分考虑计划年度内可能出现的增减因素,科学、合理、准确的编制预算。预算的编制就是为了被切实执行,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尤其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评价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单位资金使用的效益。

2.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健全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明确责权。单位在固定资产调拨时,应认真完善调入、调出手续,做到责任明确,有据可查;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建立物品使用登记表,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发现有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及时查明原因,并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4注重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水平。首先,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督促财务人员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更新财会知识,增强财经法纪观念,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其次,制订培训计划,加强对已有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及新进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准把关,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再次,除培训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外,还要根据财政改革的要求,及时培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改革后财务事项确认和会计核算等相关的最新会计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5物尽其用,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各项功能

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各项功能,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另可利用财务软件建立单位的公积金备抵账,既节省手工记账时间,又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每位职工账户中的公积金余额,亦可随时与网上数据核对,保护职工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4.1

第7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问题、建议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事业单位也普遍采用会计电算化,从会计具体项目的核算到财务管理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把会计核算与管理和计算机结合起来,以财务软件为工具,对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做以反映并进行监督,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避免了传统会计方式可能出现的基本的操作错误,而且能够通过对权限的设置等方式,进行财务管理和监督。这是对于传统会计核算方式的一次重大的革新,是经济活动内容、数据处理日益复杂的形式对于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是会计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当前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事业制单位核算和管理的主流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出现的问题

2.1管理形式与会计核算方式不相配

    事业单位管理形式与会计核算方式不相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部分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了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比如投资、基建等,但是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无法衡量财务风险,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隐患;另一方面,一些单位的会计系统分为互相独立运行的子系统,信息系统无法与生产、采购、人事等有机的结合,各个子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的共享,最终不利于管理水平的进步,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2.2对技术和软件缺乏充分运用

    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仍处于入门阶段,并非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应该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然而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应用的是会计核算化的软件,而并非管理型或者是决策型的软件,对软件的财务管理、监督、控制功能普遍缺乏重视,这就造成现在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只能记账、算账、编制报表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功能而无法进行财务决策的制定。

2.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专业的财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软件应用知识等。一方面在事业单位就职的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很多财务人员从业经验丰富,但是对计算机和软件的知识并不了解,对电算化软件不能合理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很多事业单位把财务部门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对于高素质的财务专业人员的引进,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缺乏。

三、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建议

3.1改革管理观念,推动会计电算化建设

    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涉及的范围也越加广泛。因此,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管理模式,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推广运用电算化,将财务的日常运作与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发展软件的功能,拓展适用范围,积极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电算化在事业单位中的推广起到带头作用。

3.2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

首先,要完善操作管理制度,避免操作风险。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电算化运行环境,根据职位的不同确定权限的不同,并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内容进行操作培训,了解其所负责的模块的运行,顺利的完成由纸质核算向电算化的过度,避免由于不了解软件而带来的操作风险。

其次,要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管制度,防止工作人员系统漏洞谋取私利。每一种系统都存在其漏洞,为了防止员工利用系统漏洞,一方面在系统的投入使用之前,根据网络系统区域的不同划分,设置多重防火墙。另一方面,单位每年度要进行内审,对纸质数据与电子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核查,对数据的保存方式和安全程度进行评估,发现异常和系统漏洞及时进行补救,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及时的进行监督核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系统的维护制度,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维护、系统的操作培训与系统的改进工作。同时要与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加强沟通,根据审计人员的审核与评估结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系统。

3.3提升财务人员素质,打造专业财务团队

满足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对于人才的要求,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可以将培训进行外包,由专业的财务培训人员根据其职业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的培训,培养出既熟悉专业财务知识,又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的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高、道德品质过硬的财务团队。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要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方面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管理观念,促进事业单位传统的粗放式财务管理进一步向精细化转变,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对会计电算化的利用,充分发挥软件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作用,结合单位内部审计不断推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更新和改进,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桂荣,行政事业单位网络会计电算化若干问题探讨,集体经济,2011(06),180-181

第8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工作 完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必须不断地通过改革来使自身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我国的事业单位在筹资渠道上也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这也就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不再单纯地依靠国家的拨款,而是更加注重经济上的效益。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事业单位的资金和存量进行科学的监控和核算,并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财务计划与财务决策,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地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并且不断地建立和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不足

(一)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聘用机制不健全。

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招聘时,并没有做全面的考虑,甚至是没有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也都被录用,这样就会使得事业单位在后期的人员培训中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给事业单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重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此外还有一些新聘用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财务管理在操作流程上也不是十分的规范,这就导致了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遗漏和失误。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高,上述的情况不但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会计法》已经明确规定要求每一个事业单位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建立起完备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将出错的机率降到最低。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都没有加大对财务管理的控制力度,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这就导致了会计人员违纪现象频发,扰乱了正常的会计秩序。

(三)一些会计违反职业道德。

一些事业单位为了一己的私利,对会计工作的审核流于形式,没有严格地按照审核的程序来进行审核工作,这样就不利于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违反了职业道德,私自地收受贿赂,并且赚取一定的利益,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样不利于会计队伍建设,给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后果。明细不清、做假账等违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行为不但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形象,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自身的名誉。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法制建设。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质量,首先就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法制建设,这一项工作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且还可以将会计的管理职能加以转变,确保会计秩序的正常运转。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立会计人员的专项监督基金,对保护国家财产的会计行为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还要保障财务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相关的部门也要做好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鼓励会计从业人员学好相应的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从而真正地确保会计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二)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目前的财务会计工作现状的形成受到了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所以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给予突出的重视,从而存进财务会计工作地位的全面提高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此外我国相关的财政部门还要不断地提升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还要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更好地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财务部门还要不断地推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的变革,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会部门的设置进行完善,从而充分地发挥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整个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财务工作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和和政策性的工作,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那么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工作队伍,对有发展前途的会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培养出一批业务精良、管理水平高以及爱岗敬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时,首先就需要重视对财务会计基本素养的培养,营造一个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的学习氛围。此外还要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地促进他们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不断地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的工作能够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财务会计工作是其他各项工作的一个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地对会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这样不但有利于使事业单位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还可以进一步地推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不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还可以对社会的正常发展以及社会秩序提供必要的保障,全面提高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和规范性。从而使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更加与国际接轨,将这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赵婧.浅析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途径[J].中国外资,2011(14).

第9篇:事业单位财务培训范文

关键词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务核算 问题

财政部2012年12月颁布了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施行新会计制度。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县事业单位对新会计制度执行的情况,对事业单位在执行新会计制度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核算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事业单位财会工作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一、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新亮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原会计制度相比较,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在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新的亮点:

1、强化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新准则针对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明确了资产计量原则,在无相关凭据、无法可靠取得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以用取得资产的名义金额入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规定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促进资产及时入账,加强国资管理,确保国资安全完整。

2、引入“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

新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不是计入支出,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这一方法兼顾了预算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要,在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口径的同时,又有利于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原则,为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3、全面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和使用说明

新制度对现行会计科目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新增、取消了部分科目,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如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新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二、我县事业单位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情况

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财政部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我县各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省财政厅所组织的培训班,以此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来自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财政及浙江省各乡镇财政所财务人员共计达320余人表示参加过新会计制度培训。

以我县为例,2014年我县200多个事业单位已全面启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账套,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进一步提高全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做好“全覆盖”培训

我县各事业单位要求财务部门高度重视,抓好层层培训,对本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全覆盖”和“无死角”。

不少事业单位负责人表示,将督促单位尽快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传达到各部门,注重宣传实效,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修订的背景、原则、意义和重大变化,为其贯彻实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2、全面做好软件系统更新工作

据了解,为确保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我县将尽快更新调整相关的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按照财政部的新旧制度衔接办法做好新旧科目衔接,并确保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全面落实新制度的各项要求。由软件公司、财政会计管理股、信息中心、支付中心等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科目设置、账务结构、账务模板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模拟演练和完善。

3、全程开展业务指导

通过财政办公平台、网络平台、QQ交流群等,各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了顺畅的业务对接和沟通解决机制。业务指导软件公司对新旧账务衔接、新账初始化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程在线服务;积极开展制度实施情况检查和实施效果调研、评估工作,切实掌握各事业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和解决制度执行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新准则、制度落实到位。

4、重点抓账务调整

对2013年按原制度建立的新账和编制的财务报表,我县各事业单位全部按照新制度重新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确保全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统一从2014年1月1日起实行新准则新制度。

5、加强检查,提高财政资金和资产管理水平

结合2013年部门预算编制、下达和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工作,我县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促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政资金和资产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6、考核评价辅助推进新会计制度执行

据了解,我县在明年执行新会计制度过程中,县府县县委决定将事业单位新准则新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机关2014年度岗位责任制进行量化考核,对指导、督导和服务不到位的责任科室进行责任问责。对执行情况进行适时检查、调研和评估,对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

下一阶段,我县各事业单位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检查工作:一是将定期检查是否认真做好了新旧制度过渡衔接工作;二是检查是否根据新制度要求结合本单位财务具体情况,建立新的账套,设置新的科目;三是继续不定期抽查财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确保财务管理人人持证上岗。四是继续加大新制度实行的组织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会计行业管理的职能,切实加强贯彻实施新制度。

三、新会计制度下我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问题的讨论

笔者了解到,我县几乎所有事业单位都已经接受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并纷纷从2014年1月1日起重新建账,其中不少单位反映其在历经不到1个月时间的磨合后,已经运行顺畅了。但是,有部分单位在处理个别业务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新旧制度的衔接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笔者认为,这都是事业单位需要准确把握的方面。

1、账簿核对问题

例如,我县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小吴在建账过程中很是“纠结”,遇到的账簿核对问题让他徘徊了好几天。其实,很多单位都遇到这样的账簿核对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明细账与总账核对不上。已有的明细账是很多年前的,虽然小吴对在接手之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很有数,但中间空缺的年份则让他十分发愁。

其实,偏偏对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发愁是有来由的,因为新制度的一大变化是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如果没有明细账,折旧也就无法计算。

2、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提方法不确定

新制度设置了“累计折旧”科目,以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按照《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2014年1月1日设立新账时,2013年12月31日前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暂不补提折旧,这部分固定资产应在2013年度全面核查其原值、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等,在2014年12月31日再补提折旧。

但是,不少事业单位提出了一个问题,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是必须单项计提折旧还是可以分类计提折旧。对此,笔者建议应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为民.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

[2]蔡民波.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评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

[3]赵洁.新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金融经济.2012.14

[4]谢新景.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财经界,2013.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