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论点评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活是令人向往的,因为哪里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发生。大学生辩论赛是大学生运用多种修辞策略支持己方论点、批驳对方论点的带有表演性的修辞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辩论赛策划书格式,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辩论赛策划书格式1活动主题:“走近大学生”辩论赛
一、活动目的
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及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间的思想感情交流。组织城管院辩论队。
二、活动对象
大一新生,每个专业派出两个队。
三、活动时间
观看辩论赛录像:3月6日(即举办辩论赛观影学习交流会)
活动宣传:在学校食堂张贴画报,寝室楼、教学楼张贴海报,以及学习部城院下班来宣传此次活动。在报名之前我们将利用晚自习时间在城市管理学院各班进行宣传并组织各班于多媒体教室进行辩论赛视频的观看。观看后在各班收集参赛者名单,对其进行相关的辩论赛知识讲解以便在比赛时有更好的发挥。
抽签:3月8日
评委培训:3月12日晚自习
初赛:第四周(13号、15号每天分别两场)
复赛:第五周(16号进入复赛的班级抽签,22号复赛两场先后进行)
决赛:第六周(23号进入决赛的班级抽签,29号决出冠军队)
四、活动地点
教学楼
五、比赛评委
1、辅导老师、城市管理学院了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共四名)
2、每班学习委员为大众评审(共九名,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合计一票。
)
六、活动流程
初赛:各队派代表抽签决定比赛组别及辩论正反方,初赛四场比赛同时进行,各场比赛获胜班级晋级复赛。
复赛:晋级班级抽签决定比赛组别及辩论正反方,两场比赛同时进行,各场比赛获胜班级争夺冠军,余下两队争夺第三名。
决赛:晋级班级抽签决定辩论正反方,决出比赛第一、二、三名。
七、辩论赛程序
1、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2、由正方开始,各个参赛队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3、主持人介绍评委
4、主持人介绍比赛程序(总计28分钟)
开篇立论双方一辩(先正方)各3分钟
攻辩阶段正方二辩向反方二辩和反方三辩共提出三个问题
(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1分30秒
攻辩阶段反方二辩向正方二辩和正方三辩共提出三个问题
(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1分30秒
小结攻辩阶段正方三辩1分30秒
小结攻辩阶段反方二辩1分30秒
自由辩论双方开始进行自由辩论(正方先)各5分钟
总结陈词双方四辩总结陈词(反方先)3分钟分钟
5、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6、主席宣布比赛结束
7、评委代表点评本场辩论赛,并评出双方得分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八、奖项设置
比赛决出前3名,优秀辩手3位,优秀班级组织奖1个。颁发证书,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九、经费预算
十、工作人员分工
十一、活动可行性评估
1、湖南城市学院是益阳市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
城市管理学院是城市学院新校区第一大院,师生众多,本次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有较强的效果,所以定能吸引广大学生参加。
2、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是非常正式具有高度合法性的学生机构,作为活动承办方能够在校内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与帮助。
同时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负责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够提供本次活动最可靠的保障。
3、此类活动在城市管理学院不是第一次举行了,我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来承办此次活动,大一新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历练后具有高度的热情来投入校园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本次活动取得巨大的成功。
学生以学为主,但是也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所以我们学习部希望做城市学院同学们在求学路上的益友,我们在青春和汗水中挥洒着自己的热情,铸就辉煌。城市管理学院学习部将以服务同学,努力认真作为宗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接受每一次挑战。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承办好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__辩论赛,并做到始终如一。
城市管理学院学习部
20__年_月_日
辩论赛策划书格式2一、活动背景:
大学是一个展现自我非凡魅力的舞台,是一节通向成功的阶梯。菁菁校园,莘莘学子,对于刚走进大学的大一新生,迈入全新的生活,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对于已在校一年的大二的同学,经过一年的锻炼与成长,需要的是变的更加优秀。相信你们,即使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你们仍然是最引人注目的明珠。这里特邀你们加入一场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的辩论赛。
二、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锻炼同学们的应变、表达能力;活跃学院人文气氛,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同学们的随机反应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进而,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种勤于思考、敢于思辨、善于思辨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对辩论知识的认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初赛:__月__日19:00—21;00复赛:__月__日19:00—21;00
四、活动地点:
初赛:逸夫楼427教室、逸夫楼527教室。
复赛:逸夫楼427教室
五、参加对象:以12、13级各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组建一支辩论队参赛,每队由四名队员组成。(每场比赛上场队员名单及辩手次序可以变动,但必须在比赛前两天告知工作人员)。
六、辩题:
1、比赛辩题内容见附表。
2、主办方在赛前各阶段将辩题告知各个参赛队。
3、各场比赛的辩论立场由各队抽签决定。
七、辩论要求:
1、一个团队成员应相互配合,顾全大局,不可过分突出个人,忽略集体。
2、各辩手在辩论时注意仪态风度,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不可前后自相矛盾,并注意把握自己的语速及声调高低,不得打断对方发言,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3、在对方陈述观点或回答问题时,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其逻辑缺陷及思维漏洞,以便能快速及时有效地组织语言反击。
4、在辩论过程中,可以引用典型事例,性材料或数据或名人名言中佐证自己论述或驳斥对方陈词。
八、辩论赛程序:
1、主持人致开场词,宣布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宣布比赛规则
4、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5、介绍评委及计时嘉宾
6、辩论比赛
7、评委进行点评打分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及辩手
9、辩论赛结束,参赛队伍退场
10、辩论赛程序细则:
(1)时间提示:计时员对于发言时间进行限制。
(2)陈词:一辩进行立论陈词,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分别由正反方一辩完成。时间为1分30秒。
(3)自由辩论: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与回答都要简洁明确。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评比结果。每方时间为3分钟。
(4)自由辩论结束后,由正反双方进行总结陈词,先有反方开始,时间为2分30秒。
九、奖项设置(供参考):学院辩论赛优胜方2组优秀辩手若干名(比赛结束后学院即将挑选8到10名优秀辩手参加学校辩论赛。)
十、经费预算
1、初赛参赛表:5(张)×10(份)=50(张)共计:10元
2、复赛参赛表:3(张)×12(份)=36(张)共计:7.2元
3、决赛参赛表:2(张)×10(份)=20(张)共计:2元
4、评委表:1(张)×5(份)=5(张)共计:1元
5、一辩—四辩、正方、反方:10(张)共计:1元
6、矿泉水:初赛12瓶、复赛8瓶、决赛6瓶26(瓶)×1.5(元)=39(元)共计:39元
7、水笔:8(支)×1.5(元)=12(元)共计:12元
8、胶布:3元、剪子:2元共计:5元
9、辩词牌:22(张)共计:34元
10、校辩论赛打印辩词:2(张)×4(份)=8(张)共计:1.6元
11、签到表:6(张)共计:1.2元
共计:114元
辩论赛策划书格式3一、辩手组成:营销协会新一届成员
二、参加人员:营销协会全体成员
三、活动时间:_年11月22日至12月15日
四、活动地点:(待定)
五、辩论主题:
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六、赛前准备工作:
1、确定参赛队伍和成员(组织策划部)
2、申请活动地点(办公室)
3、广播宣传和宣传单张贴(宣传部)
4、协会网站宣传(网络调研部)。
5、邀请嘉宾杨婷当评委并点评、Q群宣传(外联部)
6、制定并打印评分表20份(一张两份)(宣传部)
7、制作并打印会长的台词(副会长)
8、准备奖状(5张)和碳笔(2支)(文体部)
9、制作并准备红牌、黄牌一个
10、准备相机
11、准备三个电子表
12、具体人员安排:
主席:王凡
评委:
记时员:
接待员:
摄相:查伟
分数统计:胡阿珊
辩论赛记录:刘芮
维持秩序:
颁奖人员:
赛后清理场地:
七、辩论赛程序
1、开场白
(1)主席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并介绍评委
(2)主席请参赛双方入常并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3)主席宣读比赛规则(比赛由陈词、质询、自由辩论、观众提问、总结陈词五个阶段组成)
2、开始比赛
5、辩论结束后评委点评,同时分数统计员进行分数统计
7、主席宣布比赛两方团体分数和各辩手分数,同时分数统计员根据分数填写好奖状得主
8、颁奖并照相留念
9、主席宣布辩论赛圆满结束
八、辩论程序
1、立论(6分钟)
正反双方一辩依次进行
A、正方一辩发言(3分钟)
B、反方一辩发言(3分钟)
2、攻辩
A、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B、反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C、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D、反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1分30秒)
E、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钟)
F、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钟)
3、自由辩论(12分钟)
4、总结陈词(6分钟)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九、辩论细节
1、时间提示
(1)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举红牌提醒;用时满时,举黄牌终止发言。
(2)举黄牌终止发言时候,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辩论,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叩分。不能以提问方式任意破坏对方答辩的完整性,不能以长时间答辩阻止对方提问(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切忌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主持人有权终止一方过长的提问或答辩。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攻辩阶段。攻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双方选手在限制时间内陈词。
(5)双方提问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6)每一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个问题回答不超过1分钟,用时满时,终止发言。
(7)四人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1分钟。正方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反方一名队员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一方发言结束落座后,另一方开始发言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误
(4)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结辩
各方四辩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7、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否则适当扣分,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等资料。
8、比赛进行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其他辩手发言
十、评判
1、评委、嘉宾组成(待定)
2、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部分(满分100')
辩论技巧:辩手语言的流畅程度,反驳、分析和应变能力及论点的说服力和逻辑性(30')
内容: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用资料是否恰当(10')
风度和幽默感:各队在自由辩论中的表现(30')
整体合作:全队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20')
(2)个人部分(满分100)
A、论
陈词是否合适,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恰当(50')
B、辩
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50')
十一、评奖方法
设辩手1名、优秀辩手3名(辩手和优秀辩手不重复)。
辩论赛策划书格式4一:活动名称
外国语新生辩论赛
二:活动主题
“提高思维敏捷度,做最聪明的自己”
三:活动对象
外国语学院全体新生
四:活动时间
初赛:9月26日
决赛:10月10日
五:活动目的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六:活动流程
准备工作
1:宣传。前期宣传中科研发展部的部长们联系大一新生各班助班,让助班帮助宣传;联系影响企划部画海报进行宣传;同时各个干事通过QQ、人人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对周围的同学进行宣传。新生结束军训后我们将进行我们的后期宣传即进班宣传同时统计参赛者的信息。科研发展部的干事将被分成三组,分别进入英语,英师,日语班进行宣传。
2:请评委。已通过与外院辩协商量,请12届的优秀辩手做评委。
3:借教室。借两个教室,一作比赛区,一作侯场区。
4:买奖品。
比赛过程
初赛
根据选手当天进场顺序进行编号,选手选择自己所要为之辩解的对象,并提前两分钟准备。当所有选手回答完所有问题后,再按照所选的对象,将选手分成不同的组别,按组进行辩论。评委根据选手的综合表现,选出符合要求的选手参加培训,经过培训后参加决赛。
初赛后,科研发展部干事将对各个选手的信息进行采集,帮助并督促选手对决赛做充分的准备。
决赛
比赛前,辩协的培训人员将选手分组,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两组之间的辩题。
决赛赛制
正方三辩开篇立论时间三分钟
反方四辩进行盘问时间一分半
反方三辩开篇立论时间三分钟
正方四辩进行盘问时间一分半
正方二辩小结时间两分半
反方二辩小结时间两分半
正反方二辩对辩,各方时间为一分半
正方三辩进行盘问时间为两分钟
反方三辩进行盘问时间为两分钟
自由辩论时间,各方时间为五分钟
反方四辩进行总结,时间为四分钟
正方四辩进行总结,时间为四分钟
在初赛和决赛比赛过程中邀请影响企划部进行拍照和跟踪报告。
七:经费报销
预计500元,用于辩手奖品购买。
八:活动总结
科研发展部各个干事分享自己在这一活动中收获的经验。
辩论赛策划书格式5一、活动背景:激情飞扬,辩出自我
二、活动目的:
1,为大学生能充分张扬个性,展示个人才能提供一个平台
2,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交际水平
三、活动时间:优良校风月期间(3、5-4、5)
四、活动地点:预赛:各班教室决赛:阶梯教室
五、主办班级:
承办班级:
协办班级:
六、比赛要求:
参赛队伍:中医药系
辩手要求:每支队伍由4人组成。要求辩手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主席要求:外型仪表端正,口齿清晰,开朗大方
七、活动流程:(具体事项如有改动将另行通知)
(一)辩论资格赛
在资格赛中获胜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复赛辩题
(二)复赛:
在复赛中获胜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半决赛赛辩题
(三)半决赛
在半决赛中获胜的辩论队于隔天抽取决赛辩题
(四)决赛:
注: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点评嘉宾由评委中产生。
八、比赛规则
(一)、比赛程序、用时及相关要求(全场总计用时28分钟)
1、陈词共6分钟
正、反方一辩发言各3分钟
2、攻辩阶段:
(1)正方二辩提问,反方二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2)反方二辩提问,正方二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3)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4)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三辩回答,双方累计时间1分30秒
(5)正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用时1分钟
(6)反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用时1分钟
注意:每次提问不超过15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回答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对方提问。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要被扣分。
3、自由辩论阶段共用时10分钟,每方用时5分钟。
(双方轮流发言,正方先开始。一方发言完毕落座后另一方方可起立发言,不得中途打扰对方发言。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4、总结陈词阶段共用时4分钟,双方四辩总结陈词,每方用时2分钟。
反方先开始。(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5、公布结果,评委点评
(二)、评判标准
团体部分,以全国大专辩论赛的通行办法为准,共300分
(1)按辩论阶段评分,计200分
陈词:30分
攻辩:40分
攻辩小结:20分
自由辩论:60分
回答观众提问:20分
总结陈词:30分
(2)综合印象分,计100分
语言风度:50分
团体配合,临场反应:50分每场评出辩手一名,优胜队伍一支。
(三)评分原则
1、团体部分:
(1)审题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
(2)展开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3)辩驳提问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回答直面问题,有理有据。注重针对辩题正面交锋。
(4)配合具有团体精神,队员间相互支持配合,论辩衔接流畅、方向统一,攻守兼备,自由辩论时发言错落有致,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
(5)语言普通话标准,语速抑扬顿挫,语言流畅,富于感染力,体现国语的优美。
(6)辩风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勇于表现,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
(7)形象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2、个人部分: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陈词流畅,说理透彻,用语得体;
(2)提问合适,回答中肯,反驳有力,反应机敏,幽默风趣中寓见解。
(3)台风与辩风。
(四)胜负判定
1、每场比赛的胜负判断由评委的综合评定决定,分数高者获胜(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队得分)
2、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3、单场辩手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与判断每场胜负无关。
单场辩手由评委集体商议评出,不设置分数标准。
(五)点评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
九、奖项设定
一、团体奖
1、辩论赛亚军奖(一个)奖品:待定
2、辩论赛冠军奖(一个)奖品:待定
3、辩论赛季军奖(一个)奖品:待定
二、个人奖1、大赛辩手奖:(一个)决赛,参加比赛的辩手中,累积分者获得该奖。
备注:本次辩论赛将给冠军队、亚军队及季军队颁发相应的奖状,将会给本次大赛的辩手颁发相应的证书及物质奖励。
附录
比赛须知
一、请各系学生会、学习部长、参赛队员仔细阅读比赛须知,熟悉赛会的日程安排。
二、请各参赛队员及组织人员务必于每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同时,各赛场的黑板装饰由对战双方协调商定,在比赛开始前三十分钟装饰好,以利于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请各参赛队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问题,请及时与组织者以及院学生会学习?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绷担员阈靼才牛Vと碌乃忱小?/p>四、遵守赛会的纪律及规则规定,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五、比赛期间,各参赛队请不要与评委接触,如想表达对赛事的意见,请与学习部成员联系。
六、各系可专门组织本系同学观看本系队伍参加的比赛,并可组织、准备适当的宣传用具、标语口号等,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号或喝倒彩。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组委会都有权阻止并要求其离开比赛现场。
组队须知
⑴初赛队伍由每一年级每班派出代表队,可弃权。
⑵每队人数为4人,4名辩论选手,每队必须在第一轮比赛前设计一个属于自己队伍的标志。
⑶参赛同学必须先到各班班长处报名,由各班班长将名单交往辩论赛负责人处,全体参赛成员应留意最新通知(教学楼、饭堂、各栋宿舍一楼),收到组织方通知后务必尽快回复,认真参与辩手培训,保证出席每次活动会议,无故缺席队伍主办单位有权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⑷参赛队伍应遵守比赛规则,严守选手道德,严禁做出不当言行,初次违反者作口头警告,再违反者扣除团体总分5%,第三次违反者主办单位将立即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⑸严禁冒名顶替,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⑹比赛前参赛队伍需提前10分钟在比赛地点签到,准备开赛事宜,如在开赛时间10分钟后仍未签到的队伍将视为自动弃权。
⑺比赛期间,各领队负责与主办单位的工作联系及本队的一切事务性工作。如在比赛前参赛选手出现突况的需由领队提前两天知会主办单位。参赛选手如有疑问可以直接找到当场学习部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应准确、清楚、耐心地为同学解答,如回答有误的将追究当场学习部负责人责任。
⑻比赛结果将在比赛日第二天公布(教学楼、饭堂)。参赛队伍若对当天赛果有异的可以由领队在赛后询问当场负责人,主办单位需给出一个真实合理的解释。
⑼如因天气、器材等不可遇见因素导致比赛无法正常运作时,当场负责人将在比赛开始后20分钟内决定是否继续或中止,并在1天内予以公告(教学楼、饭堂)。
具体事宜:
1、抽签事宜
第一条.初赛:在月日确认辩题时由各领队抽签分组,确定分组情况及在组序号(具体比赛顺序详见赛程表)
第二条。抽签分组确定后由各领队抽签决定每场比赛的正反方。
第三条。每场比赛的辩题由该场比赛的正方领队抽取。
第四条。各参赛队务必按时到场抽签,迟到或未到者按弃抽签权处理,其赛程由筹办方随机制定。
2、比赛服务
为评委和辩手提供必要细致的比赛应有的服务,比如相应的评委、比赛记时员、必要的设备、相应的教室、,以便保证比赛的完美顺利进行。
3、比赛程序(由主持人完成)
(1)、宣布辩题
(2)、宣布比赛规则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规则,评委及点评嘉宾
(6)、比赛开始
(7)、观众自由提问(暂定)
(8)、评委团评分后退席评议(辩手观众休息时间)
(9)、评委团入席,由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学生辩论赛的策划书【一】
一、活动宗旨:
为了让广大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热爱。。。新校园,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我校新生辩论水平,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同时也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特举办。。。。届大学生辩论赛。
二、主办单位:
。。。大学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
。。。大学学生会
四、大赛组委会:
五、大赛评委团:
六、比赛方式:
轮空淘汰制
七、参赛对象:
。。。大学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注:每个参赛单位由一名领队和四名辩手组成,领队为辩论队老成员或学习部部长,辩手至少有三名09级成员。
八、整体赛事安排:
11月27日 大学生辩论赛开幕式。
11月28-29日 大学生辩论赛第一轮轮空淘汰赛
11月5日 大学生辩论赛第二轮轮空淘汰赛
12月12日 大学生辩论赛半决赛
12月18日 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
九、比赛地点:
淘汰赛:(。)
半决赛:(。)
总决赛:(。)
十、总决赛奖项设置:
冠 军: 一名 颁发奖杯
亚 军: 一名 颁发奖牌
总决赛最佳辩手:一名 颁发荣誉证书
十一、其他奖项设置:
每场淘汰赛、半决赛各设置一名最佳辩手,半决赛淘汰的两个代表队同为季军(颁发获奖证书)。
十二、经费预算:
附:
1、比赛规程细则
2、评委评分表
3、本届辩论赛各项原则
4、大学生辩论赛赛程安排
。。。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日
附表1
大学生辩论赛规程细则
一、陈词阶段(共计10分钟)
1、正方一辩陈词(立论)(用时不超过3分钟);
2、反方二辩反驳(用时不超过2分钟);
3、反方一辩陈词(立论)(用时不超过3分钟);
4、正方二辩反驳(用时不超过2分钟);
二、对话阶段(共计12分钟)
1、正方三辩任选反方三辩或四辩进行对话(双方各用时不超过1.5分钟);
2、反方三辩任选正方三辩或四辩进行对话(双方各用时不超过1.5分钟);
3、正方四辩任选反方三辩或四辩进行对话(双方各用时不超过1.5分钟);
4、反方四辩任选正方三辩或四辩进行对话(双方各用时不超过1.5分钟);
备注:对话阶段要求双方有问有答,一方回答后一定要提问,不能只回答不提问,也不得连续提问。提问不超过15秒,回答不超过20秒!若一方时间已到,另一方时间未到则可继续发言。
三、小结阶段(共计4分钟,每方发言不超过2分钟)
1、正方一辩对以上陈词阶段和对话阶段进行小结;
2、反方一辩对以上陈词阶段和对话阶段进行小结。
四、自由辩论阶段(共计10分钟,每方发言不超过5分钟)
在这一阶段中,双方辩手均可自由发言或提问,不允许任一方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辩手连续发言或提问,即只能是双方交替发言且任何一方辩手不得连续三次站起发言,由正方先开始。
五、总结阶段(共计8分钟,每方发言不超过4分钟)
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六、计时原则:
1、比赛时,发言辩手起立为计时开始,落座为计时结束,其中自由辩论阶段发言辩手落座即为另一方发言计时开始。
2、自由辩论阶段,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以向主持人示意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评判结果。
3、时间提示方法:在各阶段中,若时间剩下30秒,则响铃以作提示,若到达规定时间则连续响铃以表示时间到提示。在各次提示时,工作人员都必须向场上主席、评委及观众相应地举写有“正方”或“反方”的牌子。
4、未经大赛组委会批准,场上辩手不能随意更换,辩手顺序也不能随意更换。在规定用时全部耗尽时,用铃声提示,辩手必须结束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七、决赛新元素:
1、在选手进场时播放进场音乐,每个阶段开始之前(主持人话音刚落时)播放简短声音,增强现场气氛。
2、为双方辩手提供多媒体资源(两个投影仪),双方辩手自带笔记本展出多媒体材料以证明己方观点。(可适当延长每一环节时间)
附表2 评委用表
1、组委会将聘请5位评委对本次比赛进行评议。
2、评判根据:每位评委根据前述规则并根据辩论双方的下列状态,自由裁量并独立判定:
A 命题设定的技巧性和合理性
B 论证的说服力
C 整队的凝聚度
D 辩风的严谨,求实,坦诚
E 语言的感染力
3、评分标准
a、团体分(共300分)
团体分(300分)
正 方
反 方
辩论阶段(200分)
陈 词 (40分)
对 话 (40分)
小结陈词(30分)
自由辩论(60分)
总结陈词(30分)
综合印象(100分)
语言风度(40分)
团队配合(30分)
临场应变(30分)
b、辩手个人得分总计50分。比赛的最佳辩手由得分最高者获得;本次比赛全场最佳
辩手由个人累积分最高者获得。
辩 方 正 方 反 方
辩 手 一辩 二辩 三辩 四辩 一辩 二辩 三辩 四辩
语言表达(10分)
整体意识(10分)
辩驳能力(10分)
美感风度(10分)
综合印象(10分)
合 计
4、胜负判断
1、比赛的胜负判定,由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投票决定,评分细则只供评委参考。
2、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与比赛胜负无关。
附表3 本次辩论赛各项原则
一、评委安排原则:
1、若评委所在学院有队伍参赛,则安排评委团其他评委作评;
2、每场辩论赛安排五名评委作评;
3、评委由辩论队老成员以及其他高校的邀请评委组成;
4、各位评委必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对每场比赛进行评定。
二、比赛原则:
1、若对抽签方式有疑问,可在抽签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校学生会主席团或学习部提出;
2、抽签结果公布后,任何参赛队不得随意更改抽签结果;
3、参赛双方必须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积极参加每一场比赛;
4、大学生辩论赛各项赛事的赛况将整理记入年度的各学院先进学生会的评定考核中;
5、本届辩论赛各项原则最终解释权归。。。。学生会。
学生辩论赛的策划书【二】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团体联合会
承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演讲队
协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各系学生会
活动目的 :提高学术氛围,活跃校园文化.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可以用她来寻找光明;辩论给了我们思考的心灵,我们可以用她来指导言行,本次大赛通过我校青年学生在辩论赛上进行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此牢牢把握高校的文化阵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口才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现个人魅力风采 :世界最具威力的三大武器:口才、金钱、核弹。其中以口才居首位。辩论能激发个人的潜能,能提高对问题的审思,更能实现跨越灵感界线的沟通。校园辩论赛发掘和激励有才华的青年学生,为他们新时期成才提供更为广阔展示自我的舞台,实现“最佳辩手”梦的飞跃。
发掘人才 :以此辩论赛为平台发掘人才为学校辩论队注入新的力量,提高辩论队的实力及水平。
活动背景:本次辩论赛主要是为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促进班级之间的友好关系,开拓同学思路,体现我们学生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提高同学辩论水平,发掘培养辩论人才。以“文明修身,你我同行”为宗旨,开展活动发扬文明修身精神,关注社会风气问题,展现学子风范。巩固学生以文明为荣的思想,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时间:十一月中旬
活动地点:11栋教学楼以及学术报告厅
活动主题 :文明修身,你我同行
参赛对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各系辩论队
活动报名方式:以院系为单位组队,每队4人(男女不限)。报名表如下:
辩论赛报名表
说明:1、请按辩手次序认真填写相关内容;
2、如报名人数较多,请自行添加;
3、对辩题有何建议,请在备注中写清楚;
比赛流程安排:比赛分为3轮,初赛、复赛和总决赛,安排如下:
(1) 比赛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各系参赛队伍分成a、b两组,每组采用单循环赛制,决出第一名进入复赛,每组以胜负计,如遇胜负场次相同,则计算总分,总分高的胜出。
(2) 复赛采用淘汰制,a组第一名对决b组第二名决出c1、c2;b组第一名对决a组第二名决出d1、d2.
(3) 决赛在11-106举行,首先由c2对决d2进行3、4名争夺战,决出辩论赛第三名、第四名,然后由嘉宾在荣誉证书上签字,并进行颁奖;
之后由c1对决d1进行1、2名争夺战,决出辩论赛第一名、第二名,然后由嘉宾在荣誉证书上签字,并进行颁奖;
最后由团委进行颁发奖品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11月20日开幕式,地点:11-106
流程:1、趣味辩论赛
2、团委老师致辞
3、介绍参赛队伍
4、介绍评委并为校辩论队队员颁发聘书
5、评委代表发言
6、辩手代表发言
7、抽签分组
8、第一场比赛辩题抽签
此次比赛参赛队伍分别为:计算机与电子系代表队、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代表队、自动化系代表队、城市建设系代表队、外语系代表队、经济管理系代表队、新闻与法学系代表法学代表队、新闻与法学系新闻代表队、艺术设计系代表队
根据抽签,将计算机与电子系代表队等九支队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b5
具体比赛日程如下:
11月24日(周二)19:00 b1 vs b2、b3 vs b4
11月31日(周二)19:00 b1 vs b3、b2 vs b5
12月3日(周四)19:00 a1 vs a2、a3 vs a4
12月8日(周二)19:00 b1 vs b5、b2 vs b4
12月10日(周四)19:00 a1 vs a3、a2 vs a4
12月15日(周二)19:00 b1 vs b4、b3 vs b5
12月17日(周四)19:00 a1 vs a4、a2vs a3
12月22日(周二)19:00 b2 vs b3、b4 vs b5
16场比赛中a组决出c1、c2,b组决出d1、d2进入复赛,复赛采用淘汰制
12月24日(周四)19:00 c1 vs d2
12月29日(周二)19:00 c2 vs d1
两场比赛胜出队伍进入冠军争夺,
1月5日(周二) 18:30 三、四名争夺;
19:30 一、二名争夺。
注:1 辩题由校学生团体联合会、演讲队及评委老师负责,同时,在比赛前5天,由比赛双方代表由抽签的方式抽取辩题。
2 初赛评委由辅导员,优秀辩手,系级学术部副部长及以上干部,专业指导老师以及外校优秀辩手组成(比赛开始前1小时不对外公布),其中初步立定邀请武警指挥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等高校校辩论队队员或优秀辩手作为初赛的评委,同时总决赛将邀请高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作为嘉宾参加此次总决赛
3 决赛评委邀请学校老师(待议)
4 每轮比赛的评委不能中途更换
5 初、复赛每场比赛的评委5名,决赛视情况而定
比赛程序 :
(一)
(1)主席介绍评判团成员
(2)介绍辩题以及辩论双方立场
(3)介绍参赛队成员
(4)介绍辩论比赛规则并宣布辩论赛开始
(5)辩论环节
(二) 主席向观众提问或是进行“点球大战”或是进行“突然反方”环节。
(三) 主席宣布复会,并邀请本场点评嘉宾点评分析本场比赛的辩题和正反双方的表现。
(四) 主席宣布比赛结果。
评判标准
1、团体部分:
(1)审题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
(2)展开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
(3)辩驳提问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回答直面问题,有理有据。注重针对辩题正面交锋。
(4)配合具有团体精神,队员间相互支持配合,论辩衔接流畅、方向统一,攻守兼备,自由辩论时发言错落有致,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
(5)语言普通话标准,语速抑扬顿挫,语言流畅,富于感染力,体现国语的优美。
(6)辩风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勇于表现,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
(7)形象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2、个人部分: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陈词流畅,说理透彻,用语得体;
(2)提问合适,回答中肯,反驳有力,反应机敏,幽默风趣中寓见解。
(3)台风与辩风。
3、胜负判定
1、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队得分
2、参赛两队中总计得分居高的一队取胜
3、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4、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参赛队员的得分. 如果两队员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优秀辩手和最佳辩手的人选
4、点评每场比赛有一位点评嘉宾作现场点评
奖项设置 : (一)团体奖:
1、辩论赛冠军奖(一个)
2、辩论赛亚军奖(一个)
3、辩论赛季军奖(一个)
4、优秀组织奖(一个)
(二)个人奖:
1、优秀辩手每队一名,
2、最佳辩手一名,
3、最受欢迎辩手一名
备注:本次辩论赛将给冠军队、亚军队、季军队以及优秀组织奖颁发相应的奖状,将会给本次大赛的优秀辩手、最佳辩手、最受欢迎辩手颁发相应的证书及物质奖励。
辩题:
正方代表队:
反方代表队:
请评委给胜方代表队打勾(正方 反方)
最后得分=各辩手最后得分之和+团体得分的最后得分
一、辩手评分标准(满分10分)
1、辩手个人的语言能力(3分)《通顺,得体,脱稿,肢体语言》
2、辩手个人的辩论艺术、技巧(4分)《引用,类比、社会调查》
3、辩手个人的形象、气质(3分)《衣装、发型》
辩手
语言表达能力
(3分)
辩论艺术技巧
(4分)
个人形象、气质
(3分)
辩手得分
经费预算 :
饮用茶水 10元/场 x 16场(预赛12场+复赛2场+总决赛2场)=160元
辩论赛标识牌 5元/个 x 18个=120元
决赛现场布置 200元
决赛奖品 500元
礼仪服装租借 20元/套 x 2套=40元
关键词:案例教学 大学法律 法律教学 应用
1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 拟真性
在大学法律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案例往往是结合实际司法所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加工与整理而成的。该类案例均具有代表性以及真实性,能够有效还原真实的法律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案例来对其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及认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1.2 启发性
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案例教学主要侧重的是启发与引导。在大学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并由教师引导与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与研究,而不是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让学生能够发散自身思维,对教学案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
1.3 民主性
与以往被动式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主动的、开放的探索知识的过程。在开展该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均能够根据案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且可以在师生以及生生间进行自由谈论。在这样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并且在对各类案件的观点以及论据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各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其对相关法律条文以及规范的理解与掌握。
2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2.1 课堂案例教学
通常情况下,课堂案例教学主要是由案例呈现、课堂讨论与辩论、总结评述以及撰写小论文等几个环节构成。首先,案例呈现。通常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以通过描绘案例、发放文字案例、播放多媒体案例、创造真实案例情境等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充足的准备。需要注意是所选择的案例应当要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际,并兼具思考性与以男性,让学生不但能够像法官一样思考,而且还能够像检察官以及律师一样具有控辩能力与技巧。其次,开展课堂谈论与辩论。该环节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间可能的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中,并且能够根据案例中的线索、情况以及事实来进行思考与探究,并且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共同探讨,从案例中探寻出各类法律关系,并找到相应的法律解决方法。再者,进行总结评述。结束谈论后,教师可以与学生通过与案例进行总结,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总结与评述来对自己的观点以及思路进行思考,看其思考方向是否正确,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合理等。但是在总结与评述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整体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讨论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以论点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有效提升案例教W的实效性。最后,撰写小论文。案例教学接受后,教师应当让学生根据课堂探讨的结果以及意见来完成法学小论文的撰写,通过该环节来深化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模拟法庭教学
模拟法庭教学只要是由教师提供案例材料,并由学生来对其中不同角色进行扮演,如被告、原告、证人、审判员、审判长等,并严格根据我国法院开庭的规范化流程来开展模拟操练。通过该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将所掌握到的法律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起来,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模拟诉讼活动,并扮演其中的各类角色。在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继续办案与审案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有效锻炼其实际应用能力。值得注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急忙将标准答案公布出来,不要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更多的是引导与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做好法律争议的引路人。
2.3 观摩审判教学
就目前来说,观摩审判教学方法是大学法律教学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也是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观摩审判教学方法主要是有相关司法审判部门与学校进行相互合作来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通常是组织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的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到法律旁听一些疑难或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能够真实的了解各类诉讼程度,并对法官庭审的程序以及办案技巧进行观察与学习。并且还能让其了解在庭审中的不同诉讼主体、主体关系、地位差异以及各角色的作用。通过该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学习与应用不单单只是侧重实体法,程序法也同等重要。所以要想做好公正,则必须要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在每次观摩结束后,教师还应当要学生将自己的观感体会与班级同学进行分享,最后在予以总结和点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能力。
2.4 视频案例教学
在大学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观看与学习,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或是是各地方电视台播放的法制节目等,通常情况下该类案例都极具代表性,且制作较为成功。特别是《今日说法》栏目,其中还有一个专家点评环节,能够有效帮助法律教学的开展。
3 在大学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法庭案例以及观摩庭审教学法通常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律知识且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则应当采用课堂讨论式或是视频案例教学法。第二,教师在开展法律教学时,应当做好精心的课堂设计,以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第三,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来分析与研究案例,如若在一个学期中使用该种教材方法的课程较多,则应当合理协调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的案例准备工作质量。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大学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法律水平的提升,因此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安富,刘健.浅谈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4).
园本培训促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我们倡导“给教师一个成长发展的空间”,注重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
教师培训班分为五个层次:0~1年的扎根班,既是在幼儿园,也是在幼教土壤上扎根,用勤奋和努力牢牢扎根;1~3年的拔节班,需要有“拔”的实力和信心,需要不断吸取和锤炼,既注重技能技巧的运用,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3~5年的抽穗班,学会运用理论解释、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困惑;5~8年的开花班,重点在“开”,既开在本园,又努力开向全区,开枝展叶、开拓进展;8年以上的孕果班,关键在“孕”,是将多年的经验进行归纳、提炼、明晰的过程,是对教学规律、幼儿特点的再认识。学期末各培训班都进行个性展示;扎根班教师的“舞林大会”,邀请骨干教师点评,既活泼又相互促进;开花班的说课比赛把老师们带进了全区骨干教师考试的模拟现场;而由园长担任班主任的孕果班则着重提升专业学术中“说”的能力:限时说话让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说清楚教育理念、教学经验;辩论赛通过正反方论点交锋,辩析教师困惑的热点问题;讲座专场由教师作经验介绍,让年轻教师看到了老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研讨重实效 日常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低,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为提高常态教学的质量,园长与老师们一同研讨、一同开课,紧抓教育本质,努力实现常态教学优质化。
同课异构、横向扩展。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老师备课并上课。由于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课的不同样式。同课异构研讨让教师根据各自的经验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经验,共享成功喜悦。
一课四研、纵深完善。我们运用年级组研讨的方式,让一课四研活动向纵深延伸。集体备课后由年轻教师上第一教时,总结分析问题让一级教师上第二教时,然后再让年轻教师上第三教时,最后由高级教师上第四教时,这样的一课四研的方式侧重了对教材的分析、对幼儿的理解、对目标的深化、对过程的验证、对效果的检验,帮助教师进一步梳理感性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博客文章促反思 我们倡导“书写历史、记录精彩”,用博客日志与历史对话、与精彩共舞。在博客中,我们要求教师选择“关键事件”进行反思和研究,引导教师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促进教育理论与自己个性的融合,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而使教师看到实践发展的进程,不断完善自我。
一、辩论活动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是解题、介绍文章背景、解释生字新词、划分段落、分析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兴趣索然。而辩论活动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辩论活动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辩论活动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赛,它讲究整体的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举行了一次“好习惯,伴我行”的主题辩论活动。这次主题辩论活动在高年级中燃起学生对研究辩论、参与辩论的兴趣火花。五六年级每个班都选拨精英组建成辩论队参加比赛。为了帮助本班的辩手在比赛中出色发挥,全班学生都合作起来,与辩手们一起搜集资料,陪他们模拟演练;一些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展现了出色的辩才,被辅导老师选拔为正式队员。正式比赛时,正反双方班级各执一词,唇枪舌剑,好不热闹。每场比赛后,辅导教师都组织学生代表进行点评,现场观众发表看法……这样的辩论活动,使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由课内推向课外,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辩论活动能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学生辩手来说,受益匪浅;对学生听众来说,这种新颖的课型使他们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共鸣与思考。此次辩论活动结束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对学生进行了“关于番禺区各中小学校开展辩论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动有趣的辩论活动大受学生欢迎。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这种新颖的课型教学,很多学生“摩拳擦掌”,表示要锻炼口才和提高写作水平,下次也要参加辩论赛。
二、辩论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赛前指导方面。辩论赛是一种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竞赛形式。要组织好一场辩论赛,需要教师先从审题、立论、选材、组织等方面指导辩论队员建立起整体理论体系,还要从辩论技巧、辩手的风度及气质等各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在每一次主题辩论活动中,凡是能充分发挥选手辩论水平和展现风采的队伍都离不开辅导老师的精心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辅导教师在赛前的模拟演练中要对每个辩手的表现以及辩论技巧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赛后还要根据辩手在赛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给予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从头至尾无不体现出指导教师的匠心独运,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辩论活动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参加辩论赛,要紧扣辩题去广泛阅读,做好资料的搜集,写出辩论发言稿。一辩要准备三分钟的开篇陈词和一分半钟的攻辩小结,二辩、三辩要准备一分半钟的对辩问题,四辩要准备三分钟的结辩陈词,这是很能考验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搜集与辩题相关的资料之后,学生还要汇总材料,进行推敲筛选,研究论辩策略,考虑好怎样立论、驳论,这其实是集体写作、共同评改作文的过程。辩手在比赛之前,必须进行多次的模拟演练。这是一种听力训练过程,要求专心倾听对方的发言,以便及时辩驳。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听”的训练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比如,在准备“小学生应该注重个人仪表”这个辩题时,辩手们紧扣住“小学生”、“注重”和“仪表”这三个关键词去搜集资料,查找到“注重”的意思是“重视”,“仪表”的意思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针对这些概念,辅导老师和辩手们一起确定了“小学生应该重视自己的容貌、姿态、风度、文明、礼仪等方方面面,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对每个小学生的要求,只有注重个人仪表的人才能彰显个人素养……”这个核心观点。四个辩手就围绕核心观点去写作,一起模拟演练,修改稿件,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又如,在“好习惯,伴我行”主题辩论活动结束后,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借此契机举行了“我与辩论”的主题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学生“可以写观看辩论赛的感想、参加辩论赛的心得体会等,形式不限,可以是观后感、日记、诗歌等”。各班学生踊跃参加,交来一大批文质兼美的征文。教师们认真地批阅,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把一等奖作品在校园网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辩论活动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普通的语言训练没有和思维训练同步进行,而辩论活动中听、说、读、写训练是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的。辩论活动要求学生既要注意听清对方的发言论证是否严密,又要顾及本队的总观点,坚守住自己的分论点,还要有机地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失时机地给予对方有力的反击。高度紧张、激烈的论辩训练了辩手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以及论述的逻辑性。
关键词:高中生 口头作文
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口头作文的写作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口头作文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大纲的编排及要求,设计出口头作文训练的序列,有计划、有顺序、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口头作文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通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会有所突破,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也有很大的影响。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由炼字、炼词、炼句到景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样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放矢,懂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
“线”的练习相当于扩展训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把某个人写生动。“面”的练习是让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文相似。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述,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前言不搭后语,这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作文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口头作文的过程当中,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气氛民主,关系融洽,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说得开心,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不再为写作皱眉头了
二、口头作文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精心选题,巧妙设计。
中国近代语言大师吕叔湘曾经指出:“作文教学难,第一难在出题目。”作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话可说,出题目的首要条件是要让作文者有话口说,有内容可讲,书面作文如此,口头作文也是如此。
第二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
要求学生通过精心思考,勾勒出讲述内容脉络,理顺好上下逻辑关系,富有条理地说出作文提纲,为下一步很好地进行口述打下牢固的基础。俗话说,想得清,才能说得清,很多学生之所以文章掌法混乱,这与他们没有一个完整得构思有很大得关系。口头作文要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构思。
第三步,口述作文,现场点评。
这是口头作文训练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者可采用讲—评—再讲---再评的形式,可以评学生口述的内容,也可以评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也可以评学生的姿体动作是否得体,神态是否自然。可以是教者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评,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看谁说的好,以此来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实践;CBL教学模式;医学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近阶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适应岗位要求,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逐渐朝着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模式转变,这也是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所在。面对这种情况,将CBL教学模式纳入到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是提高学生岗位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1 CBL教学概述
为了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以及医学知识的变化,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是未来医学教育领域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的神经内科医生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具备精湛的医学诊疗技术就行的,更多的是要实现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预防病毒的能力。但是过去的教学流程却一直片面的追求对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沟通能力、心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给学生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而C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现象,所谓的CBL教学模式就是以传统的问题教学法为基础,通过结合神经内科专业的病例、在独特的教学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而采取的综合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患者病症为基础,以病例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讨论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新型临床教育的实现,并且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日后更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神经内科专业本身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这一专业专业性非常强,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也复杂、繁琐;其次神经内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大多都非常的抽象,不易被学生直接掌握且难以描述,这种现象往往给学生造成怯阵心理;再次,神经内科是一门学科内容多的专业,这也让学生本身的实践操作时间少,缺少对一些模糊不清概念和病症的亲身感受。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这也为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下面我们结合实际就具体的应用情况做了详细分析。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某医院2013年至2014年实习的神经内科临床专业的学生作为主导对象,这些学生均是本科生,且全部都似乎女生,年龄普遍在22岁至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8岁。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这60人采取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了传统教学模式组和CBL教学组两组,每一个组都为30人。传统教学组的三十人在教学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CBL教学组的三十人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了CBL教学法,且这两组之间不存在年龄、专业以及成绩上的差异,有着一定的比较性。
2.2 方法
2.2.1 对照组的三十名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的学生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流程是:由专业课教师按照神经内科教学大纲要求在临床教学中实施讲解,然后让学生逐一进入到病房对患者进行病症查询,要求对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体现等内容进行观察,然后又专业课教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归纳和讲述,并且指出学生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2.2.2 实验组30名临床专业实习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为CBL教学法。(1)首先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提前准备知识和早期接触患者的问题,与患者联系,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实践操作要点,难点,教师补充检查,并一一详细,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思考,为后续小组讨论拟出该病例分析要点和讨论提纲。(2)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多个阶段研讨,首先让学生提出病例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及问题,做到每个学生都发言,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进行逐一引导和点评。对于本病例涉及到的重点、疑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阐明充分的论点、论据,最后由组织学生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将学生分组结合病例系统讲解该类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最终学生对本疾病涉及的知识点达成共识,组内所有同学共享学习成果。(3)带教教师着重对病例总结归纳并解析,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答疑。带教教师在对教学预期效果评价时一定根据检查结论判断此次病例讨论是否达到预期教学E1标。在CBL教学法中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发现到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并能够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技巧。
2.3 结果
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比较:实验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8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内科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71.6分),两组临床专业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教学宗旨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自己在寻求答案过程中,历练学生使用互联网、专业知识论坛、馆藏文献检索等不同的学习辅助工具,在探究问题答案及组间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显着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励学生之间学习经验借鉴、专业知识面扩展,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CBL教学法引入病例作为起点,建立问题为基础,将涉及到的其他学科基本知识点和临床病例有机地结合,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新的模拟临床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早期建立起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在临床内科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ane Jackson.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a bilingualcontext:perceptions of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J].System,2013(31):457-469.
关键词:传播学;建构主义理论;多重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传播学》课程是新闻学和广告学本科生的高年级必修课,是面向具有初步新闻史和新闻学理论基础或广告学,广告策划知识基础的,对新闻,广告,尤其是媒介有初步了解的高年级学生的后续学科,因此各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普遍开设。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要
建构的思想最早由认识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基于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他把认识看成是连续不断的建构,即结构的发生与转换才能解决认识论问题。另外两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杜威和维果斯基。杜威强调教育要植根于真实的经验之中,教育要基于行动。维果斯基作为心理学家,深入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还十分重视学生原来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1]。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各流派都十分强调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行为的主动参与性。
二、传统传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播学本身是一门新兴的多理论融合的边缘学科,理论性强,既有传统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分析框架,也有着利用自然科学的数学工具分析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思维,使这一课程的学习需要多学科的知识铺垫,令学生感到深奥晦涩,不易理解。教师主导的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下,面对缺乏自然科学训练的文科学生,教师又容易产生对牛弹琴,泥牛入海的畏难情绪,最后对教学难点一带而过,不了了之。传统传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缺乏多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经济学理论的课时铺垫,教学效果差。
(二)教材理论性强,观点凝练,语言晦涩,缺乏鲜活的解释和例证,学生接受度低。
(三)教师一对多的传统教学,缺乏互动性,影响教学效果。
(四)闭卷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功能单一。
三、以学生为中心,多重参与,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
Ceary的理论认为,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需要、意向、态度、信念和情感对其进行认知加工[2]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经验的建构不是一个被动形成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新的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制灌输的授课方式。同时学生学习也是意义传递、消化、内化,并且建立新的知识框架结构的过程,因此,课本理论所要传达的知识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传递成功与否,不仅仅是教师表达出来就够了,关键是学生如何接受、解释。因为传播学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沿用数学、统计等实证测量方法对社会科学进行分析而得出来的结论,因此教学时还要特别注意对自然科学相关理论的介绍,所以如何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学科内容的传授,这也是传播学教学上难点中的难点。美国技术史学者平奇(Pinch, T.)和比克(Bijker, W.)提出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某一特定的人造物(概念,技术,理论等)的意义可以给予不同的解释,人们可以使用相同的人造物(概念、技术、理论等)以广泛不同的目的,对这种特定的人造物(概念、技术、理论等)的最终解释,终止于相关社会群体对它的“修辞学争论终止”,即通过相关社会群体的争论导致“问题”最终解决[3]。我们将技术建构论应用到教学中,即特定的新的知识和理论不存在稳定的、预设的发展目的,而且其自身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参与解释理论是必要的,有益于学生批判思维的训练。根据平奇的理论,我们把一个课堂上的不同学生组作为接受知识的相关群体,强调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课程教学里来,教师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课下主动阅读增加理解,课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意义互动,在人际互动中碰撞,交锋,最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种互相协作分工之中,培养了学生对传播学知识的意义理解,在辩论交锋里,多种意义的解读,多种路径的问题解决方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学生变的爱学、想学、会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后推动课上,由传统的教师和学生互动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三方互动,共同建构,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践
(一)情景教学,引发兴趣,弥补缺少自然科学课时的问题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传媒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传播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剖析,以加深学生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针对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自然科学理论基础薄弱的现实,按照课时进度,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作为当次课堂教学内容的铺垫,在授课之前由学生朗读分享。根据建构理论的指导,要求读书笔记抛弃长篇大论的叙述,着重从相关学科发展史上有趣的人物轶事、科学趣闻等入手,把学生带入学科情景中以了解其主要论点。比如,符号论可以从苏格拉底的修辞学入手,还原古希腊人辩论的场景,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代入感,弥补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的不足。
(二)以传播学史的介绍为传播学理论的晦涩解读做铺垫
比如通过介绍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之所以关注传播效果,部分原因是基于治愈童年口吃,表达困难的努力。介绍拉扎斯菲尔德24岁即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就是因为对一战各国宣传手段的详细研究和总结,这些总结至今依然适用于各国战争动员等,使书本理论通俗化。
(三)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知识的感性体验
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特别是结合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和广告传播等方面的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动态地表现出来,将师生置身于同一传播情境之中,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地剖析问题,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讲课的内容[4]。
(四)分组参与,共同讨论,分组考核
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对于教学和课程设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Phillips,1995)。最直接的建议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之中,并提供能挑战他们的思维、迫使他们重组观念的经验。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角度发展建构主义,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5]。维果斯基特别强调人的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人的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在教学别强调学生的多重参与,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变过去单向呆板的试卷考核为引导学生参与的分组学习,竞争讨论。将班级分成五组学生,按照传播学中最重要的五大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每一组学生承担一个研究方向,课下进行信息搜集,背景分析,主流观点汇聚等工作。因为不同的研究方向看待同一传播现象的角度不同,这客观上刺激学生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探讨,甚至是竞争辩论,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可为每一组学生的集体表现进行打分。教师提前两周公布主讲课题,课题一般为某一传媒的新闻,或者当红娱乐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了”等,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传播学理论或新闻学知识,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辩论赛、电视演播室、课堂讲解等多样化方式,来分析教师规定的课题,时长为40-45分钟。到了讲课环节,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角色互换,教师坐到了学生席位上,讲课小组的学生则走上了讲台为其他同学演绎和解释某传媒现象或电视节目。这时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娓娓道来或激烈争论,学生讲课结束后,老师花5-10分钟时间对讲课内容进行补充,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来,迫使他们为竞争吸收知识,通过竞争遇到阻力进行思考,最后重组自己的观念,有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五、结语
传播学是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在结合新闻学专业特点和我校具体情况(我校没有设立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主要招收文科考生)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本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闻学专业中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方法。着重从知识意义的建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全球教育展望,1999(04):10-14
[2]戴尔 H.申克(著),何一希等(译). Learning Theories: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Wiebe E. Bijker,Thomas P. Hughes, Trevor Pinc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Anniversary ed.)[M]. The MIT Press,2012
[关键词]高校教学 大班课堂 沟通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116-03
高校中的公共课和基础课,由于适用于多个专业,学生往往集中上课,形成大班教学模式。这种情况对教学沟通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战,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师生交流,无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师生课堂沟通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成功教育的标准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使学生变得更善于思考,更具有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课堂中的有效沟通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多种思维的交锋有助于启发创造性的灵感,使学生由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化,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受原有知识的束缚,获得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创新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灵活多变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人格
学生不是教师教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是平等的配合关系。教师独自垄断课堂教学过程无法实现多样信息的共享,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而课堂的双向互动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使学生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有表达自己思想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沟通是在给他们参与社会事务、体现自我存在提供锻炼机会。有效沟通不但是学生个人尊严的体现,同时也是个人风采和自信心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有义务营造民主、平等的研讨氛围,激励学生大胆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的多向沟通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意识到人的关系性,当学生们体验到各种观点的相斥、接纳和融合后,他们就会对合作和竞争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双赢关系是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事务并取得成功的必备前提。同时,沟通过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观察其他同学,学习他们的优点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技巧,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调整自我定位,改善和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他人、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和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进行必要的精神鼓励,帮助他们打消顾虑。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踊跃参与多向沟通,表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班教学课堂沟通的困境
尽管大班教学节约了教学时间,适于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理论讲授,条理性较强,但是许多具有现念的教学手段却难以实施,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试图在大班教学中组织各种沟通活动,但往往事与愿违,或者热闹而无意义,或者偏离教学轨道,无法得到预期目的。就教师而言,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师往往只把学生当成客体,一味地灌输,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彼此进行思想交流的权利。
(一)人数和时间限制沟通方式的选择
讨论交流受到人数和时间的限制,如果利用师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每次课教师只能和部分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且大班课程一般难度较大,如果逐个给学生提供发言机会,会因沟通而占用较多时间,可能完不成教学进度。因此,“大班授课”由于受课堂时间和学生数量等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时效性受到很大影响,无法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二)较难把握设问的难度和针对性
有些教师经常运用“提问法”来作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但大班中学生学习程度往往差别较大,这会造成设问难度过高,有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不能适当对学生加以启发和诱导,就会变成教师的自问自答,难以起到开启学生思路的作用。有些教师为了降低问题的难度,设问过于简单和流于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难以取得实效。
(三)控制课堂气氛能力要求较高
大班教学的课堂气氛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教师提问时,没有人主动回答或参与活动,每个学生都不愿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从众心理使课堂遭遇冷场,教师也只好放弃与学生的交流;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发言的学生较多,争论难以聚焦于同一个问题,讨论范围不断地扩展和延伸,甚至超出了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教师难于总结和收场。[2]
(四)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
例如,课堂上教师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许多课堂讨论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问题难以深入,讨论形式单调,课题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3]很多学生把“分组讨论”、“自由交流”等时间作为其隐性逃课的好时机。当某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时,其他学生并不是认真听讲,而是袖手旁观,或只顾为自己上台发言作准备。这会引起学生对课堂产生抱怨情绪,认为刻意沟通无异于浪费时间。
许多教师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困境,就只是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只顾坐在话筒前面自己讲课,很少甚至不与学生交流,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氛围。[4]因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课堂强加给他的知识,是考试要他记住的知识,远未转化为具有学生丰富感受和体验的个人知识。这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不能给学生提供创新所需的环境和创新实践机会,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5]
三、课堂有效需要教师掌握的技能
(一)对授课内容准确熟练的把握
虽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沟通,但首先自己应当深入思考,并且尽可能地对课堂知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见解,甚至提出自己的反思及探究成果,给学生讲解自己的困惑与质疑,这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开展。
(二)对沟通问题和方式做充分准备
教师应在每次沟通结束后及时总结,说明结果,并指出发现的问题,今后应注意改正的错误等。教师应对沟通活动进行点评,尤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积极肯定,这样既能鼓舞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能通过引导沟通使学生朝正确方向发展。
教师也要对学生可能论及的相关问题做详细、深入的准备,思考各种应对策略。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应对自如,保证课堂讨论顺利进行,否则会陷入尴尬局面难以收场。
(三)课堂结束的回顾与总体评价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观点要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要总结,为整个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肯定正确的观点,鼓励学生使用各种有效的表达方式,修正错误的观点,升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四)课堂沟通过程的把握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的精细指导是沟通成功的关键环节。整个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不及时疏导,会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教学进程和效果。教师对课堂的引导和沟通是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不断补充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知识,成为“专家型”教师,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掌握并善于运用课堂引导的技能和技巧。
四、大班教学沟通方式创新
(一)问题讨论式教学创新
讨论式教学是指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6]
多种形式的讨论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达到创新的目的。辩论讨论式沟通是由教师根据课题内容选取一个适合辩论的话题,正反双方阐述各自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同时可以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其他学生可自由补充发言。角色讨论式沟通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场景,设置一定的故事情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扮演社会中的某一角色,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其他学生针对这一角色去思考和分析,从而给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任务讨论式沟通是教师结合实践活动,针对教材内容制定相关任务,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学生拟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步骤,并形成文字材料,交给教师进行评比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魅力和价值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可。
(二)材料分析式教学创新
材料分析式教学模式也适合大班教学。它是指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理论引导,再根据热点问题给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后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材料分析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困惑,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投身实践、反思实践。[7]
这种模式适合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展开,从多层面、多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三课”的教学特点,做到了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将相关实践材料提前发给学生,督促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教材和查阅资料,提前分析和思考问题。课堂发言时,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一位学生都能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学生在肯定自己、完善自己或与同学研讨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积极、独立、迅速的思考,这能充分拓展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创新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师生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教学方式。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组成和谐课堂,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穿插课外内容,制订合理的课堂激励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其难点是如何选取课堂沟通的时机,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情,及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并对其进行鼓励,一旦形成了探讨学习的氛围,就会促进教学沟通的顺利进行。
五、大班教学沟通过程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只有少数人参与沟通
沟通不能变成少数学生的垄断,而应使所有学生平等参与,自由发表看法,集思广益。[8]如果一些学生把自己划为局外人,就会抑制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甚至会引起学生对课堂讨论本身的反感,致使教师本人陷入被动局面。因此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沟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各种沟通活动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的内容包括:拟定启发学生思维的论题,提供相关知识背景,预想可能的疑问和解决方案,列出在总结中需要强调的基本论点。学生需要提前准备的内容包括:深入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针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梳理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如果准备不周密,往往会泛泛而过,讨论似乎热烈,但效果不显著。
(三)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
为了实现有效沟通,教师提出问题后应留出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应马上讲解,也不要害怕沉默。因为讲解会使教师的观点先入为主,沉默是学生在就一个复杂问题准备发言之前整理自己思路的一个明显标志。
(四)灵活恰当的引导
首先应坚持存异原则,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应允许学生充分表达,通过不同的意见相互启发,培养能力。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离题太远。教师对发言的引导反映了教师的能力、水平和作风,是搞好课堂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
(五)防止沟通流于形式
简单追求得出结论,应付式的沟通活动不仅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还可能影响到以后的教学过程。教师应用实际效果来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解决课堂沟通中的“搭便车”行为。
(六)注意适用性
所有学科中的问题,不管是事实性与原理性的知识,还是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的开放性命题,都可以成为沟通交流的内容。但应注意一点,不同的学科和问题,都有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沟通的积极性,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即使是大班教学也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眼光从“分数”转向“课堂”,从“结果”转向“过程”,培养学生对于本学科、课程的独立思维能力与批判精神,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彰显。
[ 参 考 文 献 ]
[1] Roland G. Fryer, Steven D. Levitt, John List, Sally Sadoff. Enhancing the Efficacy of Teacher Incentives Through Loss Aversion: a Field Experiment[J]. NBER Working Paper 18237,July 2012.
[2] 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廖爱秀.对话理念下师生沟通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4] 赵波.高校师生相互关系中的冲突及其沟通管理[J].江苏社会科学,2010,(4).
[5] 段旭光.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
[6] 管斌.日本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基础能才”的探索[J].外国教育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