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网络文化的分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文化的分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文化的分类

第1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建设互联网模式Web2.0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91-02

1网络文化

谈到网络文化,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要给它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比较困难。各类学者和专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而存在。文化的发展受到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

应该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的同时就开始呈现出网络文化的现象,不过在其初期,网络文化更多的是人类自身文化及计算机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的再现,这时期的网络文化不能称作真正意义的网络文化。

从严格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本身应该没有创造任何文化,网络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来传播文化信息或者网络之外的其它文化。网络将语言、词汇、文字等表述文化特征的人类思维沉淀以数字化的方式在网上进行再现和传播。其实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人类思维作品,网络只是充当了一种传播载体而已,正是这种新形式的载体使得文化的传播更方便、更迅速、更直接、更形象而已。

所以,西华大学教授冯永泰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

笔者认同这种认识,并试图从网络技术角度来分析对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

2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现状综述

党的十七大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创造热情高涨,网络文化产品及服务不断丰富;网络文化产业日渐繁荣,网络的文化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善;网络文化的民众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一切对整体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稳定、推动小康社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2.1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形成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互联网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由于网络媒体的加盟,我国的媒体层面更加丰富,网络承担了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成为重要媒体和渠道之一。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类重点新闻网站成为骨干分子,各级政府网站、知名商业网站和专业文化类网站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各类网站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网络舆论阵地,是中流砥柱;在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中、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从正面宣传和引导社会舆论,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主旋律作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每日页面访问量已达7.2亿,是2003年的9倍。

除了政府网站外,一批知名商业网站也快速成长,自发投入到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和服务中,一批具备声誉和影响力的校园网站、社科网站、文学艺术类网站、教育科技类等专业类网站不断自觉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网站的多层次性也满足了网民的多样化和等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涌现一批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的网络正面典型,很多“草根典型”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这正是网民们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力量,自发发起相互救助信息,表达彼此同情关爱,再通过在网民中受热捧的“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方式在网上传播。这充分展示了互联网络的渗透能力和网络文化的凝聚力量。

2.2网络渠道有效拓宽,变成通达政情民意的新渠道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渠道有效拓宽,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论的渠道空前放大。各级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2006年2月同志和同志先后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与网友的亲切交流、“亲密接触”,成为中国互联网网络问政的标志性事件。各级政府和部门纷纷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网开博(博客和微博),直接对话民众,开展舆论监督,提升各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

2.3网络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网络既然只是网络文化传播仪的一个载体,网络文化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和源泉,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好提供了这一方沃土。互联网将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瑰宝和具有当代特色的文化精品均数字化和信息化,然后再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这是我国网络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和网上剧场等新形势下的产品一一走进大家的眼帘,使得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网络文化产品和品牌不断呈现,也大大提升了中国网络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同时,广受网民追捧和喜爱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产业迅速崛起;除此之外,一批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网上也得以广泛普及和传播、某些理论刊物实现网上同步出版,中国文明网的“红色中国”、新华网的“红色博客”得到网民的关注和赞赏,这一切都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

形式多样,品种繁多的网络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各层次网民的精神生活。

2.4网络文化环境管理能力增强,网络环境有效净化

党和政府在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网络文化的运行环境和自身管理能力, 根据中国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网络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多层技术保障、法律规范、行政监督、公众自律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国家相继成立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一切,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提供了有效保障。

3网络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背后,不仅仅是文化本身有了质的变化,究其根源,是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变革对于网络文化的新生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1Web1.0 时代的信息单向传播

从初创时代开始,互联网担当的是一个“织网者”的角色。一些门户网站用人海战术从各类报纸、期刊、杂志等媒体中搜罗新闻,然后集成打包推给网民,所有的网民们必须蜂拥而至门户网站等中心点去获取信息源。这种模式是网民们“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从上到下、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这与传统领域的媒体传播方式没有根本上的不同。这时期的网络媒体充其量是“搬新闻”的蚂蚁,互联网也是“闭门”做新闻,缺乏与网民的互动,这时期的互联网模式是Web1.0,在2006年以前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

Web1.0是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数据为中心,以集中编辑、为特征的,网站里的内容是网站编辑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供给用户的,网站集中给用户提供内容,用户则被动的阅读。这个过程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用户对于网络内容主要是“读”,主要是“下载”。这个时期的代表站点在国内主要是: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站点,政府网站和文化传播鲜有出现。

3.2Web2.0时代的信息双向传播

Web2.0在2006年后以不可阻挡之势燃烧了互联网,走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现在Web2.0已经成为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对网络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Web2.0的主要特点是: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网站内容主要由用户提供并参与建设网站的诸多功能,这是一种网站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参与的模式。由此可见,web2.0不同于web1.0的最大之处在于它的交互性。它由Web1.0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由原来“自上而下的、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用户集中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的动力来源之一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激励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动力激发了网民们的参与和创作热情,网络文化正是在这种动力下得以迅速发展。

目前公认的代表Web2.0的应用有:Blog(博客)、SNS(社交网络)、Wiki(多人协作写作工具)、MicroBlog(微博客)、RSS(网摘)、SEO(智能搜索)、个人门户等。正是这些应用功能为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们是网络文化传播的的物质基础。

国家重要媒体网站和各级政府网站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得以更迅速的发展和发挥主旋律的重大作用。用户在web2.0网站系统内可以拥有自己的数据,并完全基于Web,所有功能都能通过浏览器完成。网民们在这些网站上纷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大促进了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随着美国Twitter(中文称:推特,是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它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来进行即时通讯,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网站的兴起和流行,微博在我国迅速的发展起来,并因为其内容的短小精悍而迅速蹿红互联网。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当前的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无线智能设备如虎添翼,更适合这种内容短小信息的传播。目前诸多政府网站和企事业利用微博官方动态,使得网络行政和网络问政更轻松便捷。

可以说,网络技术方面有了Web2.0的各类应用;硬件方面网络条件的有效改善;设备方面有了各类无线智能设备;才真正使得所有文化内涵及活动的传播有了新的媒介和载体;网络文化才能在“网络”这个无限的空间里大放异彩,才真正使得网络文化繁荣和创新,才使得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更加昌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综述[R/OL].news.省略/politics/2011-10/13/c_122154782.htm,2011-10-13.

[2]李红新,晁翠华,等.网络营销与策划[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8-34.

第2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语言;会计语言

有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全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其中宽带网民数1.63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网民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伴随着网民的增加,网络产业迅速发展,网络编辑、网络、电子商务师等一些新的职业相应而生。另外一方面,网络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通过QQ、msn来进行情感交流、在网络博客上记录个人感受、借助E-mail来进行信息交互;通过网络游戏来打发闲暇时间等,人们的生活是一种网络下的生活,并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语言特征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网络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但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非常快的普及,还在于网络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表现出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即网络语言的平等性、网络语言的交互性以及网络语言的开放性。

网络语言的平等性。生活中,人们借助语言来进行交流,但语言并不是平等的,如三纲五常、趋炎附势等其实就体现了语言的不平等。当然,这种语言的不平等还在于人的不平等。而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虚拟社会,网络文化是没有屏障的。人们在面向庞杂的网络资源时被尽可能地以兴趣、爱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个人能够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实现了平等,顺畅的电子邮件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

网络语言的交互性。这是网络语言与传统大众媒体最为显著的区别。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这极大的解放了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各种约束和压抑的思想和感情,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思维。

网络语言的开放性。由于互联网上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等,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任意地与世界各地任何网民进行联络、交流,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会计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语言产生最根本的源动力在于人类进行物质交换和情感交流的需要,人们基于沟通的需要。在经济领域的个体,是众多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个体。企业个体作为经济人,他们是有限理性的,并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经济社会里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自己的商业行为。企业经营信息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企业作为一个黑盒,企业的内部人如经营管理人员拥有企业的较完全信息,而企业的其他一些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等处于企业外部,其拥有企业的信息则是残缺的。在这样的机制设计下,经营管理层有责任向其他利益相关者来披露经营的信息;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并最终导致企业资本成本的增加,企业价值的降低。故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也有着自愿进行信息披露的动机。而充分的信息披露就涉及到会计语言。企业对经营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披露就是经济领域企业主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殊语言——会计。会计是一门国际商业通用语言,它为各国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架起了桥梁,从而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对于某一特定的经营事项,在运用会计语言来进行描述时,涉及到会计政策的选用和会计估计,所反映出的经营事项就必然会带有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即会计语言必然带有各个企业主体管理层的“地方口音”,这就必然会给各个利益相关者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带来信息噪音。

三、会计语言发展进程中的网络特性

当网络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联时表现为网络文化的形式,网络文化普及在于具备平等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网络语言特性;而当网络与企业相结合的时候,则必然带动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并影响到企业信息披露的模式,网络语言的平等性、交互性、开放性特性也必然会深刻影响会计语言,并进一步地推动会计语言的发展与变革。

(一)会计语言的平等性

在传统的环境下,人们生活中的语言以及企业主体所使用的会计语言都表现出语言的不平等性。在经济领域,作为经营主体而存在的企业,作为企业内部人的管理层,主导着企业的经营权,拥有着企业的完全信息,他们也主导着和企业相关的会计语言的表述,提供着企业的主流信息,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作为外部人,则处于企业信息的弱势地位。当然,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会计语言的主导权上,其实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但在一定区间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假设x为企业总收入,v为股东最低预期收益,w为应支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债权人的合同收入(本金加利息)。若wr由此可见,企业会计语言的最终表述权的归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企业股东的股权分散程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在企业的股东持股非常分散的情况下,若w+r而在网络环境下,这样的会计语言的不平等性将得到改善。企业的中小股

东和其他的一些利益相关者可以在企业的网站上或其他的一些信息披露平台,来对企业经营决策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信息具有传播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网络平台将会极大的提升企业中小股东和弱势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而在一些重大决策的表决上,由于信息收集成本和投票成本的限制,中小股东等往往并不会实际行使自己的表决权;网络投票平台的建设,让中小股东等弱势利益相关者也可参与到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投票,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上能一定程度的体现自己的意志。

(二)会计语言的交互性

语言的显著特征应该就是交互性,沟通交流应该是相互得到,有告之,就应该反馈。但会计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表现为单向性的特点,即完全由企业的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编制通用的财务报告来进行企业信息的披露,这样的信息披露其实是隐含了两个假设前提:第一个假设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相同的;第二个假设是财务报告的编制者事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至少知道他们制定决策的模型。第一个假设排除了报告系统的灵活性,并导致对所有使用者披露相同的信息。向不同使用者披露相同的信息,既不能满足一些使用者的需求,又给那些需求较少或不同信息的人带来信息超载问题。同质性假设也导致当存在多种会计方法时,只使用一种方法和提单一信息。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利于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而第二个假设则导致财务报告数据的高度综合化。综合信息最严重的问题是它阻止使用者按他们自己的需求来重新编制报表。另外,加工综合信息的过程还会导致信息的丢失。网络技术的应用,让会计语言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交互性。会计语言在表述上分为应用于财务报告层面的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XBRL)和应用于交易及分类账层面的XBRL分类账(XBRLGL),XBRLGL描述各交易涉及的资源(如存货)、事件(如采购或销售)、参与者(如供应商或客户)、原始凭证信息(如发票和支票)以及基于标准会计科目表的会计分录信息,由此保存了完整的有关交易的细节数据。而应用于财务报告层面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则是按照不同信息需求者的信息关注重点,制定不同呈报格式的财务报告模板。同一套数据依据不同的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可以生成符合不同准则要求的财务报告。而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企业的资源和交易事项是基于XBRLGL语言来进行表述的,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根据这些基本财务信息元素来进行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特定信息,从而体现信息的交互性。

(三)会计语言的开放性

传统环境下的会计语言,在进行企业信息表述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事项,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从而特定个体的企业信息的会计语言表述带有各个企业自己所特有的主观判断;并且各个企业的信息只是在经营年度结束之后企业才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来加以公布,公布的时间也往往会延迟三、四个月;另外,不同国家又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这些都阻止了会计语言的开放性,增加了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信息解读的难度。

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建立基于数据库的业务数据处理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实时记录和反馈业务状况,并在特定的安全机制下,将企业的经营数据向特别授权的利益相关者开放,让这些利益相关者可以获得企业的实时信息;另外,企业的经营信息所应用的会计语言是基于交易及分类账层面的XBRL分类账,这些基本的财务信息元素具有较强的可解读性,企业建立基于网络的的开放性信息平台,将有效的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企业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并最终增加企业的价值。

四、结束语

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网络技术,但其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于其所具有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网络语言的运用;网络文化的网络语言也影响到了经济领域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信息披露方式,改变并发展了企业会计语言。

[参考文献]

[1]张峰.论西方网络文化的特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潘琰,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

第3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安全;网络舆情;预警;智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213-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以数字内容为标志、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开放、多元、虚拟、交互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给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制造和传播不良甚至非法网络信息等新问题。在 Internet 普及的过程中,网民们积极参与网络讨论、自由表达个人观点、自主传播思想文化,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偏差性等特点[1]。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常常导致现实社会有关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针对网络文化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实现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有效监管,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要保障网络文化安全,实现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网络舆情,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监管系统,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明确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性质和类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符合需求的应用模型,进而实现系统安全、可靠、有效的应用目标。

Internet安全对象不是一般的系统,而是开放、人在其中、与社会系统紧密耦合的复杂巨系统, Internet安全过程不是一般工程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时时处处有人参与的、自适应的、不断演化的、不断涌现出新的整体特性的过程[2]。因此,在建立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时是由人、机和环境构成的人机系统,应采用“人网结合、人机结合”的模式,运用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3],将各行专家的经验、知识与先进的数据挖掘、检测与阻断、模式识别、趋势分析等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基于“专家群体+数据信息+计算机技术+专家经验知识”的系统应用模型。图1为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理想参考模型。

2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总体框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威胁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犯罪日益趋向智能化、技术化,要保障网络文化安全,必须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数据挖掘等技术。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的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分为支撑层、数据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具体框架如图2所示。

3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分析

3.1 支撑层

支撑层由Internet和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系统上层提供海量数据源和信息处理平台。

3.2 数据层

数据层实现信息采集的功能,利用网络爬虫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并进行有效的过滤和存储,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

信息采集是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采用纵向横向结合的采集方式,满足实时网络信息和互动信息源定点提取的需要。定向采集保证监控的深度和实时性,主要实现对新闻、论坛、评论、博客等设定站点板块的信息采集。全网采集主要通过搜索引擎进行广度采集,保证监控的覆盖面。对采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主题提取、相关性判断等,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3.3 分析层

分析层作为系统模型的核心层,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对舆情信息的智能分析,生成舆情分析报告提交给决策机构实现智能辅助决策。

1)自动摘要

自动摘要是通过智能手段为文档自动形成摘要的技术,是进行信息抽取的重要形式,融合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4]。用户无需查看全部文档内容,通过该智能摘要即可快速了解文档核心内容,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主要采用基于统计与基于理解的方法,对舆情信息中各类主题、各类倾向形成自动摘要。

2)热点发现

根据舆情信息出处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

3)主题跟踪

由于主题具有实时动态性,所以主题跟踪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针对热点话题,实时地进行信息跟踪,分析网络上新发表的新闻文章和论坛帖子,关注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或类似。

4)趋势分析

通过对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被关注的程度进行跟踪,可以获取舆情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或规律,以及地域信息分布,从而提供阶段性的分析,实现对舆情环境的监控和预警,进行适时控制和疏导。

5)倾向性分析

对每个主题,将各种信息进行自动聚合并利用文本聚类和观点挖掘技术对信息阐述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判别信息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公众对相关热点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倾向,以便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做出及时反馈。

6)舆情分析报告

将智能分析的结果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智能舆情报告,为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爆发点和事态发展趋势,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可信的分析依据。

3.4 应用层

应用层是人机交互层,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软件环境对舆情信息的采集及舆情分析过程加以指导;另一方面则将舆情分析结果以直观、简洁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便于用户深入理解舆情信息,同时,提供信息检索功能,用户可以针对系统预设关键词进行定制查询,并能够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关键信息及倾向性进行查询,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率。

更为重要的是,应用层将结合智能决策系统实现对舆情信息的智能决策。针对热点信息与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分析,构建趋势预测模型,根据知识库存储的先验专家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形成最终的舆情分析结果,进而实现舆情预警。同时,对每次舆情预警进行必要的评价,优化预测模型的参数,调整和完善知识库存储的知识,使预测意见更接近实际情况,提高舆情分析的准确率。

4 结论

本文针对Internet安全对象的特点,运用综合集成方法构建了网络文化安全预警系统模型。该模型采用纵向横向相结合的采集方式,保证了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监测的深度、广度和实时性,运行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和智能决策系统对舆情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发现网络热点问题并实时跟踪,从而实现对网络文化安全态势的预报和对危机的快速反应,通过舆情评价模块将有助于完善系统模型,提高预警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虹.基于统计分析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研究[J].科技信息,2011(7):495,502.

[2]何德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的新思维[J].科学中国人,2003(1):14-15.

第4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9-01

自从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是将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而当网民通过网络的使用,传播建立各种网上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网络社会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创新潜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人们学习的手段和渠道。

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文化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新颖、便捷的网上娱乐的途径。上网休闲成了人们缓解压力的渠道,人们在工作之余玩玩网络游戏、看看网络小说、读读国内外新闻等,对于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导致人们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偏移网络为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捷手段。

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

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

以“黑客”行为为乐的网络“黑客”文化的侵袭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形成的。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第5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文化产业;互动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77-05

一、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关系的研究意义

20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涌现[1]。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特别是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更多的人也习惯把当今世界称之为“信息化时代”。

科学的进步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的进步造就了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同时也开创了文化产品的工业化复制生产。虽然文化产业(早期称文化工业)因其大量的机械复制和破坏了艺术的唯一性,在其发展的初期遭到了大量的质疑(其中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与文化的交互式促进,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其中,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在内的网络文化产业,更是以其巨大的产值回报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因其产品内容意识形态性强,传播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因此许多国家都早已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来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在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并非单向的: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更好的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界定

在分析两者的关系之前,首先要明晰两者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只有通过对两者内容的掌握,才有可能从中分析得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技术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传送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2];“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操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以及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的相关工具及物质设备”[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传输、交流、表示、管理、组织、储存和补救而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其开发”[4];“自然技术是硬技术,社会技术是软技术……如果说硬技术是指生产力的话,那么软技术就是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新的广义技术的概念应该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5]简而言之,信息技术是指一切涉及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技术、相关方法、制度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和物质设备等。

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软、硬”分类标准,从“软”、“硬”两方面介绍。硬技术范围内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通信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电了与半导体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科学仪器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和其他信息设备制造技术。软技术主要有:各种软件技术,各种信息服务技术,各种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和方法等服务技术。

(二)网络文化产业内涵与特点

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目前的网络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网络文化产业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比如,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其二,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比如,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是指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它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6]。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所以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型的文化都可以被吸收进来,并经由网络的加工重组为新的文化;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特点,不仅包括了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还包括通信业、信息内容业等;网络文化产业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在网络文化产业中,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工具具有虚拟性,而文化的立足点又是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因而又具有现实性;网络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与技术化特征,网络技术和数字化的信息储存与传递方式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根据上文的简要概述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也可以预见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信息技术给网络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平台,没有技术的发展,基于技术而产生的创意也就无从实现。另一方面,根据网络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文化效益来看,它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下将做具体分析。

(一)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1.历史维度: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首先源于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各个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既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人类信息技术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前;第二阶段是文字的创造,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前两个阶段由于文明仅限于口头表达和少量的简单文字记录,文化概念尚弱。第三个阶段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大约公元1040年,中国开始实用自活字印刷技术(欧洲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为便利,这时期图书市场和后期报纸的出现与发展较有代表性,他们属于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早期文化产业代表。第四阶段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这一时期,在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视听媒介的产生,大众传媒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和产品不断涌现,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出现。当然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形式也因技术的发展而取得了新的发展模式,如音乐剧、舞台表演等文化产品开始电视转播,报刊业出现读报类电视节目等等。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这一时期以来,我们所要谈的网络文化产业才真正出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出人预料的速度发展起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媒体等一大批新兴文化产业依靠新技术迅猛发展,在传播着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产业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并注入产品新的内容。以上面所举的报刊为例,这一时期继推出读报类电视节目之后,报社、期刊社又纷纷推出电子报刊以拓展业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电子印刷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

进入第五阶段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线,又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战略系统阶段和网络时代。相对于上文提到的五个大阶段,这四个子阶段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的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置于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中,则反映在:技术的层层演进和应用方向的大众化趋势优化了产业平台、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产品市场,进而促进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进步,新的文化产品形态也被不断塑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2.技术维度: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搭建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清晰地论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将从这两方面分别谈起。

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但同时这种开放共享式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文化产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负面影响)。在讨论网络文化产业的定义时已经说明: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因此平台的提供也就成为网络文化产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这个平台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视频为例,网上视频播放方式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传统的播放方式是非实时的,即首先把视频文件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用相应的播放软件在计算机上播放。而流式媒体技术(StreamingMedia)的出现使网络视频可以实时地播放。流媒体的应用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为网络视频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上新闻等[7]。再比如,现在的会展业依靠3D技术做网上会展。这种会展模式基于超大规模三维虚拟现实网络平台,搭建与现实相同的WEB虚拟展会。 “3D会展”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推广模式,通过表现形式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在使参展方在更好的展示自己产品品牌优势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互动、高信息量、线上线下互通、方便快捷等要求。3D技术在会展业的应用为现代会展延续推广宣传提供了一种新的展示平台,基于3D技术的“3D会展”不仅是现代展会形式的一个新突破,也成为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然而,不论是网络视频还是“3D会展”,技术所提供的是更为开放的共享式平台,由于更多人的介入,在网络视频和“3D会展”的发展过程中,诸如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以来,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只好不断提高技术的水平,以增补控制机制。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单纯的用技术控制技术只会导致恶性循环:“为了对付新的信息,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它们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当信息量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8]因而,为了弥补技术的不足,就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提高大众的信息辨识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此外,立法部门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也要出台相关法律和管理办法,共同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产权维护。

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产业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创意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持。对于以内容产业为主的网络文化产业来说,产品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不仅需要创意者的奇思妙想,还需要技术给予支持。有时候,甚至是新技术的出现激发了创意者的灵感。以电子杂志为例,3D和flash等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杂志不仅可以做出生动的翻页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子杂志达到各种绚丽的动态效果。这种前所未有的动态杂志再通过多媒体技术配以适当的声音效果,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需求,也是一份视觉、听觉盛宴。再如,在网络音乐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提高了网络音乐的制作效率和品质。约翰・帕夫利克(美)就在他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一书中提到:“以前,要录制音乐就需要把艺术家和技术人员集中起来,如今的数码和网络技术则改变了这一规律。现在,无论艺术家在美国的任何地方甚至是国外,都可以进行中心统一控制的音乐录制。”[9]又如,3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2009年上映,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Avatar)就凭借绚丽的3D画面十足震撼了观众的眼球。此外,由卡梅隆监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戏《阿凡达(James Camerons Avatar: The Game)》也于2009年12月1日推出,游戏类型为TPS(第三人称科幻称射击动作游戏),支持3D显示器。《阿凡达》无疑是一个利用技术实现内容创新的范例。继《阿凡达》之后,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有将3D热进行到底之势,在世界杯历史上首次支持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比赛进行3D直播。球迷们只要买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就可以看到身临其境的足球比赛。随着3D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将以3D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网络视频的品质和内容将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充实。

图1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管是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形态(如,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还是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新组合(如,“3D会展”、电子杂志等),信息技术不仅为它们的发展搭建了技术平台,同时也为其产品内容的开发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产业维度: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网络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它的发展促使着网络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网络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结构,并使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形成和发展,也使传统行业加速了改造或衰退的过程,从而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网络文化产品不断开发,消费品升级换代,进而不断引发人们新的需求,从而使新的需求成为新行业部门成长的动力,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由于各产业部门生产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均等,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从而影响比较生产率的差异,而产业结构的转换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速率的差异。因此,信息技术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化产业的结构的变动。以三网融合为例,在技术上使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物理合一,必会有效地促进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从而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三网融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升级,还有助于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在调整和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结构方面,三网融合无疑会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关于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根据这一理论,信息技术对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要素,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创制提供了工具和手段,使网络文化产业以差异化产品高效地服务于日益挑剔的消费群体。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技术、性能不断提高,而成本、价格不断下降。这就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出现,从而刺激了需求。例如,电子出版业将创作和销售融为一体,不但推出更为理想的产品和便捷高效的服务,还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第三,信息技术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电信产业等网络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先进载体,并使网媒、光媒、电媒、纸媒四类创意行业部分融合,从而实现了网络文化产品大容量、融合性、即时性、互动性的流通和传播。

第四,信息技术使网络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优化了企业结构。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利于国家和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此外,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加速了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竞争,促进了优胜劣汰。

(二)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反作用:带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更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两者的关系并不停留在此。网络文化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也不容小视。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互动发展。

1.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指明方向。网络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新制胜的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而新产品的出现又不断激发消费者新的需求。受利益的驱使,这种新需求的出现势必鼓励着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推出新花样。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个过程的周期正不断缩短。特别是网络进入web2.0时代以后,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这就决定了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技术并不像在传统产业中一样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恰恰相反,在网络文化产业中通常是先有需求,再有产业规划,随之而来的才是技术的跟进。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技术是先被需要而后才升级更新的。① 比如,网络游戏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产品,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产品的增多,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操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正是这种需求的提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D等技术的进步。又如网络广告业的发展,当网络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传统的静态文字图片广告已经不能满足广告商的需求,这也就促使网络广告公司发展新技术,提供新的广告投放形式。以好耶广告公司为例,它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创新技术,研发了国内首个应用于网络广告管理及检测的系统软件AdForward,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了Smart系列产品。由此可见,网络文化产业就像一个路标,指引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2.网络文化产业促使信息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一项新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上。不管在内容制作上还是在传播的平台上,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就中国而言,《200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测算报告》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 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此外,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10]。就网络文化产业而言,据统计,2001年中国网络市场的规模为3 000万元,2004年达到了36亿元,短短几年市场规模膨胀了100多倍,预计200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4亿元,2006年将达到83.4亿元,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拉动[11]。

在网络文化产业如此大好的发展前景下,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依赖程度也渐渐增大。许多新的信息技术必须通过产业上的运用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换句话说,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也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内在动因之一。

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不管从历史的角度、技术的角度还是产业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无疑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信息交流的增强、网络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繁更加强了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升级更新的带动作用。为了可以更加明晰两者的关系,我们引入消费环节,那么两者的关系就可以表述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促使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新进而为消费提供了新产品,通过消费大众又产生了新的需求,受利益驱使,新需求的产生激励了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而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需要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言以蔽之,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

图2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在增加经济产值、弘扬本国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影响不可小觑。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产业也带动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和更新,而新的技术又反过来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鉴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性,要更好的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就必须科学的分析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王光文.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7).

[2]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3]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7.

[4]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2.

[5]徐寿波.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7-8.

[6]邱爱梅.网络文化产业的营销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7]温健,吴芸.网络视频技术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8][美]波斯曼(Postman,N.).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72.

[9][美]帕夫利克(Pavlik,J.V).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M].周勇,张平锋,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0-189.

第6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网络小说 虚拟社区 迷文化

迷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一个理论亟需深化的阶段,对于迷文化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社会学、传播学、文字学或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从文艺学的角度也有,但是关注的是文艺美学等方面。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大众文化极具有活力的因素。而目前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很少被我国研究者关注,加强对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研究,对建设文明、科学、健康和理性的网络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研究

对于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的研究非常之少,只是在研究网络小说或虚拟社区时有所提及。作为网络文学的一部分,我国网络小说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关于概念的界定。网络小说的概念由网络文学的概念延伸而来,也和网络文学一样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着焦虑;将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区别,试图从区别中来确定网络小说的本体存在;分析网络小说的特征,凸显其大众性、自由性和后现代性;从文学本体出发研究网络小说的创作、传播、阅读、批评等。笔者发现,在这些研究中,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研究者虽然提及却并没有做更多的关注。比如,网络小说的“语言特色”时强调了网络小说的“网络话语”:“‘天涯的兄弟们,来点掌声!!!欢呼声!!呐喊声!!!!!可猫!!二楼的朋友们!!!你们的呐喊声我听不到!!!!’看到这样的话,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可能会有点犯迷糊,‘天涯’、‘可猫’、‘二楼’,这仅仅是形形的网络语言中的一部分”,这些网络语言的诞生,其实与作家和读者一起在小说社区的类似日常生活式的互动是分不开的。网络小说被改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因是“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为影视剧的生产提供观众支持”,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从何体现?主要集中在这些充斥着网络小说的虚拟社区。

对于虚拟社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其理论成果为国内的虚拟社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将人群社会区分为Gemeinschaft (礼俗社会,又译为共同体)与Gesellschaft (法理社会,又译为社会),由此为网络虚拟社区概念提供了理论源头。网络文化研究中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莱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他提出概念的同时也界定了虚拟社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存在形式。

国内目前对虚拟社区比较全面与系统的专著是学者刘华芹的《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该专著对虚拟社区的结构、管理、意识甚至冲突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这方面的硕士论文主要有《虚拟社区中的文化生产》、《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以天涯社区为例》和《虚拟的空间和想象的共同体》。游梦潇在论文中梳理了虚拟社区的研究成果,分为概念的界定、虚拟社区的类型、虚拟社区及用户特征和一些个案研究,并将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模式综合为中心模式、渐进模式、两两互动模式和网状模式四种模式。肖蓉也以天涯社区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文化生产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虚拟社区文化生产的特点,但是所关注的文化生产都是一些个体的现象,没有对群体就某一文化认同而进行的集体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并以网络小说虚拟社区迷文化为切入点。

二、网络文化研究

国内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研究。学术界对其含义进行了大概分类:一是侧重网络载体的技术视角,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上,把信息的发送和接受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二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白淑英认为网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在线”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建构出来的生活样态,是在线实践的创造,把网络文化看成一个过程。

(2)对网络文化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论,如丹・席勒(Schiller,Dan)的“数字资本主义”论,曼钮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论等等。国内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的研究体现在具体的分析与解读。

(3)对网络文化价值与影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肯定了网络文化的价值,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如鲍宗豪认为网络文化的价值表现为网络的文化意蕴,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网络文化语言丰富了人类文化世界,使人们有可能以独特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吴克明认为网络文化不仅是现代技术和文化现象的一次世纪性融合联姻,而且形成了人与网络文化和谐发展的新景观,具体表现在人的自由个性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自然生态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网络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政治与经济以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化使既有文化发生了转向,即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异于既有文化逻辑预设道路的新的文化理念和实践:从现代性走向后现代;从理性走向感性;从精英走向大众。

三、迷文化研究

关于迷文化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西方对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Henry Jenkins为代表,他从这些迷群的个体作为媒体受众是怎样接受媒体文本的过程这样一个视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媒体受众和媒体文本之间的关系。Liss A.Lewis则从“迷的定义”、“迷与性别”、“迷与工业”和“迷的生产”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第二次浪潮主要强调迷文化中关于社会的文化的等级的复制,研究迷选择对象和消费的时间与人们习惯之间的关系。如Chery Harris的《电视迷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次浪潮来临,Andrea MacDonald的《不确定的乌托邦:科幻媒体迷群和网际交流》,Kirdten Pullen的《网络研究》中的文章《我爱:创造一个网上迷社区》,还有Nancy K.Baym2000年出版的《打开,登录:肥皂剧,迷群和网上社区》,都是以网络社区中的迷作为研究对象。

相对西方来说,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Matt Hills 的《Fan Culture》由朱华u翻译,韦伯国际文化出版,由此迷和迷理论在国内受到了学者关注。2009年,陶东风的《粉丝文化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该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西方粉丝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建立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迷的概念表述与特征的探讨

国内对于迷的概念的表述有两种,都是从语言学翻译的角度而来,一曰之“粉丝”,是英语单词“fans”的音译,一曰之“迷”,是属于它的意译,所以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中对迷文化的概念有两种表述:粉丝/迷,粉丝文化/迷文化,有的学者使用“粉丝”和“粉丝文化”表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使用“迷”和“迷文化”表述。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两种表述都在同时使用,可见,目前的研究界,研究者使用“粉丝”或“迷”表述并没有统一,本研究采用“迷文化”来表述是为了更凸显其特征。

(二)对于迷现象的解读与审美价值的反思

赵文秀指出“粉丝”的现象表征并从而肯定“粉丝”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探讨“粉丝”现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张晨阳肯定了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指出迷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蔡鹏飞不仅详尽地探讨了各种电视迷现象,而且从媒介文化的视角检视媒介与迷文化的互动,反思媒介与迷的对立困境。

(三)关于迷社区的研究

对迷社区的研究国内目前并不是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复旦大学的邓惟佳博士,其重点研究了迷群实践活动的自我建构和群体认同,探讨迷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如何建构身份认同,如何跨媒介和多元化的使用媒介,并以此凸显迷的“能动性”。另外邓伟从迷社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作了探讨。

从国内外对于迷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迷和迷文化的主要理论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对于迷研究状况看,很少关注网络小说社区的迷文化建构。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研究,还是网络文化与迷文化的研究中,作为受众的网络小说迷,在网络小说虚拟社区所进行文化实践活动都渗透到了以上四大板块的方方面面,并以其为连结而构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但是在以上四大板块的研究中都对其有所忽略,故而对国内的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是对中国迷文化的个性解读,也是对中国迷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光明,张钊.略论网络小说的写作特色[J].写作,2010,(1).

[2]谢宏娟.中国网络小说影像改变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

[3]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的解读[J].新东方,2007,(9).

[4]张晨阳.“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J].中州学刊,2011,(6).

[5]蔡鹏飞.电视迷文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6]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第7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中职 校园网络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CNNIC在2014年7月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在学校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较以往有所提高,与2013年年底相比较提升2.5%。随着上网设备的多样性和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学生网民上网场景更加丰富、多元。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且伴随网络普及形成的网络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近年来,伴随各中职学校加大网络硬件设施投入,中职校园网络建设已日趋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繁荣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推动整个校园文化朝着积极、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1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究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各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教育,是一种随时都能让师生体验和感受到的具有暗示和引导特性的校园精神氛围,而网络具有的内容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等广受欢迎的特点正好与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相完美契合。网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校园网络文化。学者孟丹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三个要素。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虚拟社区文化和网络游戏等;校园网络文化载体也是多元化的,如BBS论坛、短信、QQ、博客、微信等多种形式。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文化主体、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及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要研究校园网络文化,首先应该认识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依托所创造的群体文化;网络文化是人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网络为依托创造的一种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的共享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它以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包含了由计算机软硬件构成的网络物质文化,以学校精神为导向、涵盖师生价值取向等内容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校内网络规章制度为内容的制度文化。

2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产生的影响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同时对社会而言也大有裨益;如果对校园网络文化放任置之或者管理不当,那么校园网络文化的弊病将极易在校园生活当中体现。

2.1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具有平等性,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平台。今天我们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观看世界各大高校的网络公开课,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途径,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这极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提升知识水平。互联网正悄然改变教育。其次,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向老师咨询探讨所感兴趣的话题,与网友自由交流。通过网上选课、社区论坛、QQ群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建设好校园工作网页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建设管理好班级QQ群也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再次,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学校师生可以通过QQ群、校园论坛等方式表达对校内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将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精品课程、校史介绍等内容引入网络,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参与其中。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学校在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创新。

2.2校园网络文化的不利影响

首先,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上信息泛滥,影响在校学生三观的形成。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网络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的获得者,在各种信息充斥的校园和网络,尤其是大部分中职生判断能力不高,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侵袭。中职生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变得更加“功利”。其次,校园网络文化直接削弱了校园人际关系。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在现代校园里,人们往往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工具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感情的交流也在减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的自我封闭,被削弱了人际关系的校园网络文化培育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有可能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削弱了传统校园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校园网络文化依托网络,具有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上网观念,上网没有目的,在网络的虚拟情景中不能自拔,容易出现网络行为失范。

3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和深化,师生出现价值观多元化,作为三观还处于发展期的中职生来讲,此时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辨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需要用先进文化来占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用科学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精神文化的发展。

3.2重视提高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

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日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科研开发等方面都依靠网络提高效率和紧密的连接起来,完善校园网的服务教学和服务学生是校园网络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同时可以丰富校园网上的学习内容,建立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网页链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专栏,开设网上心理辅导机构,构建网络上的心灵驿站。

3.3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打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合乎时宜的校园网络文化制度,校园中的非正式群体较多,比如各种社团、各种组织、班级等,这些非正式组织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学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在学校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制度时,需要适时考虑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督,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向积极、正面方向发展,让校园网络文化充满正能量。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队伍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这支队伍既要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包括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力量即中职学校师生。通过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络制度管理规定,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

3.4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上网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功能以及网络的弊病,教育学生如何在学习当中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用健康科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设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自律与纪律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 孟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第8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文化应运而生,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广泛使用者,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等无不受到网络变化的影响。同时,网络文化作为新技术的产物,其传播载体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从微博、搜狐、QQ到现在的微信,这种传播载体的新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1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网络文化,从广义上讲,主要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从狭义上讲,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与传统的文化比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1内容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网络中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从历史、政治、经济到文化、金融、艺术等方面,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多元并存。其中不仅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不仅有精英文化、包括了大众文化。不仅如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通过网络文化也找到了契合点。其内容可谓是多元并存。这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也让一些不良思想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才有了网络文化的复杂性,使得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既有先进的思想、也有落后的思想,既有健康的思想、也有不良的思想。

1.2传播的快捷性

网络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是“信息高速公路”,其传播速度具有快捷性,而这种快捷性,是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无可比拟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传播载体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发生着变化。

2网络文化传播载体的新变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处于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当代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网络,根据在武汉市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发现,27.7%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是5-8个小时,甚至有13.5%的学生上网时间超过了8个小r。网络文化可以说是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了,调查发现,有49.5%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对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很大。调查数据如下表:

表1:互联网对价值观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2.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2.1.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的思想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发言权,网民之间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在各大网站如百度、网易、新浪、搜狐等第一时间获取新闻或者消息,并且能够自由地在各大论坛上评论或者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享有完全平等的话语权,这不仅方便了大学生了解国家新闻,而且提高了大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同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的思想。

2.1.2提高了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主体意识

网络文化的共享性使得每一个网民都能参与其中,大学生年轻而又有朝气,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又喜欢探索,网络文化很好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同时让他们在探索中体会到了个人的价值。学生只要借助网络,便可以进入到知识的海洋。加之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使得学生摆脱了对传统文化的那种权威感,从而可以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其中,强化了人本主义观念,体现了自我的价值。

2.1.3让大学生的思想走出了校园,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增强了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网络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大学生通过网络,使其思想不再拘泥于校园生活,了解到更多社会上的思想与消息,开阔视野,让自己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成长,同时也为自己以后迈向社会提前打好基础。不仅如此,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结识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朋友,从而一起探讨、共同进步。在丰富自己的同时,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增强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2.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双刃剑,网络文化亦是如此。20岁左右的大学生,其三观正处于定型期,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与判断还不够成熟,虽然网络文化并不能完全主导他们的价值观,但是也会使很多学生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

2.2.1导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学生更加自由了,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很多大学生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其价值观很难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不仅如此,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很多文化是没有经过过滤而传播的。大学生由于阅历尚浅,鉴别能力有限,所以对很多思想,并不能很好地甄别,容易造成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

2.2.2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崇洋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特别是各种西方文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体系尚未健全,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诱惑,从而一味地崇洋。大学生长期接触这些信息的熏陶,在客观上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这就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遇到了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讲,削减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积极改变大学生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要对此现状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同时结合学校、家庭,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疏导。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积极引导,同时还要通过教育这一重要手段,让大学生在面对多元化、复杂的网络文化时能够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做出甄别,从而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时期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15Z201。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发展优势报告[N].南方周末,2002.

[2] 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9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 实效性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06-02

互联网自从1969年在美国诞生以来,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将它的触角伸入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于1994年接入互联网,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却是一日千里,呈现跨越的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互联网在全球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且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全球性、开放性、及时性、综合性等特点,在传播形式上集文字、声音、图象等于一体。传输的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思想、文化传播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网络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伦理。在当前增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新的问题,不断探索,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努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争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文化的下载、上传、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文化总和。它是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和传统的文化相比较,它有自己的特点:1.开放性。互联网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自由的信息渠道,交流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获取或信息。这就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一条信息都有可能被整个社会的几乎每个角落的用户所读取,其影响力和渗透力无与伦比;2.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性。网络文化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网络文化的这种互动性使得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在其中各取所需,同时又自由地将自己的不同信息融入其中。它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递的单一性的局限,实现了实时的双向信息交流,使被动的接受成为“互动”的交流;3.参与的自由与平等性。所有的人都是自由和平等的。网上交流具有极大的自由,没有中心。网络上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网络时代的文化,人人有参与的自由,人人有交流的机会,人人有选择的权利。在网络中,人们“唯我独尊”。4.广域性与渗透性。网络文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突破了地域、民族、宗教的藩篱,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因此,它会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如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科技。网络文化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其思想意识、政治意识、文化观念等都会发生嬗变,同时其原有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也会逐渐消蚀。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影响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它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也给当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双重的。我们要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发展,既不能一谓地堵,也不能放任自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范围。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本和实验几种方式获得知识。但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迅速查到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内容,网络成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工具。另外,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技术和学习方面的交流;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教师等,从而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学习的手段和渠道。教师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选择评价和加工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及修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2.网络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增强了自主意识。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人交谈成为朋友。你可以结识成功人士,获取他们成长道路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帮助别人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因此,我们说,网络既是一个提升自己素养的地方,也是一个帮助别人的平台。网络的间接性、虚拟性等特点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交能力弱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交往空间,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距离大大缩短。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心声,不会担心因为年纪小、阅历浅而被嘲笑。目前,随着QQ、MSN、OICQ、论坛、博客等聊天工具的盛行,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且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同时,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和平等性,使大学生交往突破了时间、空间、身份等的限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和个性化人格的养成。

3.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舒缓心理压力和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站在社会的门槛上,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回报家庭与社会的压力等。重重压力交互作用,积攒的焦虑、不安、急躁等情绪需要发泄,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空间和渠道。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不良情绪可以宣泄,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时,网络提供丰富的经验。有很多人共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比如:食谱、生活百科、医疗知识等等,帮助个体从无到有的认知。夸张地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查不到的。所以网络以其丰富的资讯帮助学生迅速完成成人化与社会化的过程,获得相当多的人生经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增强带来了挑战。增加了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起着消解作用。

1.政治观:意识形态西化。网络空间向人类展现出一个全球性的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多维立体虚拟环境,各种文化观念在其中跨国界自由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思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多元文化并存、相互激荡的环境当中。各种西化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下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诸如影视、电子游戏、电子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蕴含的各种西方意识,无疑弱化、消蚀了青少年固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冲击我国青年正确的理想信念。

2.自由观: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价值取向多元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等特点让使用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明确的思想导向。同时网络传播的双向性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单向性,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也带来了传播权的滥用。没有政府的领导与监督,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目的发表言论。使得一些青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力量,发表一些不正确的反政府、的言论。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文化,它是一种多元快变的文化,容易使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对信息的理解多维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青年学生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相互冲突和激荡,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不从心,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挑战。

3.交往观:道德情感冷漠化,行为主体冷漠。网络交往中,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个体隐退到信息终端的后面,人们往往无法知道对方的反应、表情。这种非人性化的交往,人们虽可以获得高速、海量生动与精彩的信息,但是却缺少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味,网络时代的人们逐渐患上“精神麻木症”。人与人之间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于存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责任感进一步减弱,导致人际情感的淡漠与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情绪。同时,在匿名、开放、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经常遇到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网络偷盗、病毒传播、网络婚姻、网络谣言等等情况,使人觉得交往的安全感下降。在价值多元化、道德主义泛滥的网络中,青年学生往往感到困惑,个体经常处于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给个体健康的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扭曲。网络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青年学生的道德内化和价值选择造成困难,从而引起了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建议和对策

(一)积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搞几次教育活动和讲座就能实现的,它的形成需要与其他的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将专业课的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日常不断的教育和培养,逐步培养学生踏实做学问,诚实为人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面对网络文化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网络文化的是与非、真实性、可靠性作出谨慎而正确的判断。

(二)加强思想理论队伍和高校网站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网络特点、网络文化、网络规则、网络伦理等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才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良好的支持。高校应该把高校的网站建设当作为一个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好,它是一个高品位文化工程。紧紧围绕自己的办学特色、重点学科、科研项目,组织好人力和财力,调动起专家学者、计算机技术人员及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品位和魅力,增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夺取高校思想政治的制高点。

(三)健全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运行和管理

建立系统而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深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法律,做到“依法治网,以德治网”,规范网络的利用。同时,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监控、管理水平,监测、过滤、跟踪网络信息,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规范发展。

总之,如今的生活不能没有网络,未来的网络就是未来的生活。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文化虽然诞生不久,但正以其崭新的文化形态、文化性质和功能呈现在大众面前。网络文化不仅与各种现实文化共生共存,而且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引领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它对教育活动也将产生影响和渗透。高等学校和思想教育者必须要直面网络文化,不断将网络等新文化有选择地融入校园文化中,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使其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对于文化的需求。真正做到网络文化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杂志,2004(4).

[2]唐超文,刘轶.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

[3]汪华,张远登,涂运祥,谈朝阳.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0).

[4]陈迎明,喻跃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5]李伟明,王宇,陈好毅.网络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6]戴焰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